时间:2022-09-16 20:1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学习生活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寄宿制对小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2]。小学生社会化是小学生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是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形成个性的过程。小学生进入寄宿学校后,学习便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这时生活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从关注、依赖自己的父母转移到关注、依赖自己的同伴和老师。寄宿制“自立、自理、自律”的发展目标,有助于小学生的社会化。
1.有利于形成自觉运用道德规范的能力
刚入学的寄宿制小学生被迫离开父母,每天和自己的同伴和老师生活在一起,父母的最高权威规则在团体生活中受到了威胁。为了适应团体生活,小学生必须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整合,做出妥协。有研究表明:8岁以后儿童才能明确区分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规则在普遍性和可变性方面的差异,达到对两种规则的深刻区分和理解[3]。随着团体生活对小学生道德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影响,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目的性,他们的道德观念变得比较灵活,容易改变,他们逐渐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行为,也能区分出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差别。集体生活促使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摆脱依附性,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冲突使其彼此的道德原则性得以发展与增强,再加上集体生活的纪律制度约束,使其自觉运用道德规范的能力得以增强,也促进了自觉纪律观念的形成。
2.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或自我观念)是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4]。寄宿生与走读生相比,在生活方面参加的实践活动要多,比如寄宿生要学习如何蒸饭、洗衣、刷牙、洗浴、管理财物、与人交往等一些常识,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会运用这些常识。集体生活要求寄宿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增加了寄宿生与周围同学交流沟通的机会,这也使得寄宿生对自己各种能力的认识更加全面,有助于他们自我概念的发展。
3.有利于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寄宿生在校时间长,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应减少,到周末和父母相处时,关爱成了生活的主题,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关爱,对生活学习也会充满信心,这种气氛有助于寄宿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集体生活使寄宿生的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间矛盾充分暴露,通过和谐的集体生活以及生活老师合理的指导,寄宿生能对自己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从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自尊
寄宿生在学校的大家庭中生活,离开了父母,与同伴朝夕相处,孩子们在自主活动空间里能够放开思维、大胆想象,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这也有助于老师对学生有全方位的认识,增进师生的情感,进而提高寄宿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此外,寄宿生从小开始过集体生活,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而且通过集体生活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这些可喜的进步会博得父母、长辈的赞赏,获得父母更多的温情和理解,这也使寄宿生充分感受到他人的喜爱和赞赏,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
5.有利于提高同伴接纳性
寄宿生一周有五天是与同伴学习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集体生活的磨练使他们学会了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方法,学会了宽容与谅解别人、同情与帮助别人、接受别人的指导与建议,最终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渐渐发展了寄宿生的角色转换技能。角色转换技能的提高对寄宿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很有帮助,能帮助他们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发展友谊。榜样的力量对寄宿生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榜样的强化作用中,多数同伴赞赏的某一种行为可能会受到大家的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寄宿生的相互接纳。生活老师及时的、专业的、全面的指导,也会使一些有交往障碍、不受欢迎的寄宿生发生行为转变,有利于他们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一旦寄宿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能影响同伴对自己的喜好程度,就会在同伴接纳性、受欢迎性等方面表现出更大的进步。
6.有利于增强同伴间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寄宿制学校要求寄宿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休息、按时起床。寄宿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团体的规则,使其行为符合团体的标准。长期的团体生活也促进了小学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形成。寄宿生作为学校的一份子,不能离开他人和学校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他们具有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寄宿生活使得孩子们大多数时间要一起生活学习,在很多事情上需要同伴的相互帮助。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小集体,共同的生活使得孩子们逐渐形成一种集体荣誉感。班级就是一个大集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创设一个既富有文化底蕴,又富有特色的班级生活环境,让孩子们成为班级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会无意间增加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7.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教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5]。同一学生在课堂上与课堂外的表现不尽相同,而课堂中的教师与生活中的教师也是不一样的。寄宿生与教师接触的机会更多,寄宿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会更全面,这有利于形成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双方的情感交流,教师在学校生活中要以爱心感染学生,只有对寄宿生倾注了真挚的情感,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8.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计划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计划能力很差。为满足孩子的生活学习所需,家长都会给孩子一部分零用钱。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其生活上的独立性决定了其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尤其要学会理财,合理消费[6]。寄宿生活大大减少了寄宿生对家庭的依赖,这就迫使他们要学会独立生活,适应学校的环境。寄宿生到校后,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他们尽快消除依赖父母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教会寄宿生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劳动和生活的技能,这些实践不仅培养了寄宿生的计划技能,而且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时间观念。
二、 寄宿制对小学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
寄宿制对小学生社会化有着诸多积极的影响,但也要看到其相对封闭的环境给小学生社会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消除这些不利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极为必要。
1.寄宿制不利于小学生对社会角色的理解
小学生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社会角色意识。影响小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偶像、榜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小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小学生最常见的偶像、榜样往往是自己的父母,但由于寄宿生远离父母,失去了与父母亲密接触的家庭氛围,导致他们缺乏成年后如何承担父亲或母亲角色、丈夫或妻子角色的模仿榜样。社会角色意识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经过家庭生活的长期熏陶才能加深小学生对父母角色、丈夫或妻子角色的认识。社会角色的承担情况,是评价一个人社会化程度的指标。寄宿生缺少了可供模仿的角色榜样,将来在角色扮演中容易出现偏差,而角色扮演出现偏差,会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程度。
我们可开展多种活动,增加寄宿生与父母的亲子联系,弥补寄宿生对社会角色的理解。首先,可以尝试“亲情日”制度。学校可以选择每学期举行一次“亲情日”活动,让寄宿生的家长与寄宿生一同体验一天的学校生活,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与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其次,学校可以开通“亲情电话”,弥补家长与孩子的亲情缺失。寄宿生在课下可通过“亲情电话”与父母联系,交流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让寄宿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增加亲子联系,弥补远离家庭所带来的角色体验不足。
2.寄宿制不利于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比于走读生,寄宿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在行为问题调查中,寄宿制小学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7.55%, 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的17.37%(P< 0.01)[7]。寄宿生长时间远离父母,缺少有效的亲子交流,是导致其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寄宿生过早地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这很容易造成他们焦虑情绪的产生。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要经历从童年期到少年期的转变,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变化异常复杂,寄宿生活使他们常常要独立面对各种问题,当他们难以应付有些问题时就需要父母的帮助,但父母又不在身边,这时他们常常会感到迷茫,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情绪,久而久之子女和父母之间必然会产生心理隔阂,影响他们的社会化。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引导家长多与寄宿的孩子交流沟通。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另外,家长也要主动去联系孩子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了解、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寄宿制学校要针对寄宿小学生常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辅导,内容可以涉及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独立生活教育等,以帮助寄宿生正确面对学校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及时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寄宿制缩小了小学生的生活圈子
寄宿生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封闭,生活的范围被大大缩小,他们在学校过着相对封闭的集体生活,与外界大环境隔绝,对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每天所面对不是同学就是老师,这就缩小了寄宿小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由于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同龄群体中,缺乏与不同年龄、不同角色的人的接触,缺少与外界社会的联系,丧失了很多参与社会实践体验教育的机会,这就减少了他们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社会化进程。
为弥补寄宿小学生与外界接触少、参加社会实践少的弊端,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增加他们与外界接触、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首先,学校应创造条件保证寄宿小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每天要给他们安排一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小组活动。其次,寄宿制学校应建立校外教育基地,给寄宿小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学校蔬果、养殖基地,利用这些基地可以开展许多教育活动,以增加寄宿小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相对封闭的寄宿教育得到有益的补充。
总而言之,寄宿制从整体上有利于小学生的社会化,但前提必须是学校有一套有利于小学生身体,特别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管理系统,有一批受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专门培训、师德高尚、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学生、有奉献精神、以身作则、对人公平、充满爱心的高素质教师。学校要告知家长一些关于儿童心理特点、家庭教育艺术之类的知识,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科学更健康。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利用寄宿制特殊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寄宿小学生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3-21).教育部网站..
[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张卫,徐涛,王穗苹.我国6-14岁儿童对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的区分与认知 [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
[4] 沈德立.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薛贻香.创和谐师生关系,促班级管理健康发展[J].新课程(中学),2010(10).
通过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调研显示,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品德教师都是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笔者认为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要做到“四多”。
一、多了解
了解生活、了解学生、了解社会是提高品德教学效果的前提,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活”的源泉。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多作生活调查,让学生通过已有的道德经验,为学习铺路搭桥。如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十四课《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这一课时,可在课前导入环节,作三个层次的情况调查:(1)你每天的生活是如何安排的?(2)你家人的一天生活是如何安排的,你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安排的?(3)你的小伙伴的一天生活是如何安排的,你有什么好建议?通过循序渐进的生活经验调查,不仅了解了学生一天的生活习惯,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而且通过学生对他们生活习惯的评价,提出科学、合理的一天生活计划,为学生进入主体教材的学习,提供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二、多体验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只是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以学生多知为目的。然而,一些社会现象已经表露出知多未必行多,也就是说:道德认识只是道德的一部分,光有道德知识的人不一定是一个道德的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通过自己本身的内化形成的过程,内外相互作用的中间介体,正是主体活动中所参与的各式各样的体验。也就是说,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性体验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体验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让学生在进行行为体验的过程中体会道德观点和道德情感,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九课《逛商场》时,先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超市,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三、多讨论
讨论是品德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既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既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可以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六课《抄袭害了谁》一课时,我联系学生实际,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你看到过哪些抄袭的现象?接着让学生分析这些同学抄袭的原因,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然后又抛出下面几个问题让学生再次深入交流:(1)当抄袭不被人告发时,可以这样做吗?(2)当功课不会做时,可以抄袭吗?应该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3)如果你很想去玩可作业又没写完,你会怎么做?是不是会抄别人的作业?(4)为了集体的成绩,可以抄袭吗?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么做?最后,我让学生分组辩论:有人说抄袭是欺骗自己,有人说抄袭是欺骗别人,你的观点呢?让学生独自充分思考、交流,强化他们不能抄袭别人的意识。
四、多评价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可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何等的重要。而在琳琅满目的评价形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即时评价。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认可,他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迈进。
思品课教材提供的道德素材都是编者进行了认真筛选和适当加工处理后的人和事,是典型的、高境界的甚至是较为理想化的教育材料。为了让学生明理更深刻,行为取向更具有生活意义和社会效应,我们应让学生多列举和评析生活中的实例,多质疑生活中的“两难”问题,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日常教学中,每次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口头回答问题,其实就是很好的评价机会。课堂上,由教师引出某一观点,学生发表看法或按照要求表演和操作。通过这样的形式,既了解了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随堂进行的评价应该成为对学生全面进行道德认识评价的重要方式。我们随堂进行的评价形式要不拘一格,生动活泼。如可以采用说一说: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夸一夸:联系班级实际,让孩子夸夸自己班级里的好人好事;讲一讲:让学生将书本上印象最深刻的或者是自己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唱一唱:老师让全班同学一起唱课文中学到的儿歌;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老师设置一些情景,要求学生表演。所以,品德课堂中教师评价应是丰富多彩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要淡化横向比较,不孤立地看学生,注重个体自身的提高,注意发展学生的潜能。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思品课的教育功能,提升品德教育实效,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良好道德形成的摇篮,永远是教师研究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