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时间:2022-04-23 22:12: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第1篇

关键词: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信心;家校联系

《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之“我努力,我能行,争创‘新三好’之星”评选活动是在传统“三好学生”评选办法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教育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产生的。它涉及学生的个性、心理、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要通过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多维多元化评价体系。

“我努力,我能行,争创‘新三好’之星”评选活动的开展,离开家庭教育,离开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将是一种残缺的、不完善、不完美的评价体系。

我们知道,家长是孩子最好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成为“新三好”之星的指导者和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孩子能否成为合格“新三好”的主要责任。为此,家长要努力帮助孩子实现成为“班级新三好”“校级新三好”“镇级新三好”乃至“新三好之星”的愿望。而要帮助孩子实现这一愿望,家长就必须创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探索教育方法,树立坚强信心,强化家校联系。

一、创新教育观念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深入和抚养孩子所需经费的不断加大,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愿望凸显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让“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出人头地,及早摆脱“背朝黄天面对黄土”的农民意识,可谓是用心良苦。但适得其反者颇多。追根溯源是很多家长走不出希望孩子“成绩第一”的误区。实际上影响孩子一生的不仅仅是“成绩第一”就能行,还应该和孩子的良好习惯、优良品质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自以为是”的家长式教育模式恰恰会程度不同地导致孩子人格的缺失和良好习惯、优良品质的养成。究其原因都是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成长能力所造成的。

二、转变教育行为

由于许多家长自身素质的低下,走不出家庭教育孩子的观念误区,导致其对孩子的教育行为出现“重知轻人”“草率粗暴”“呵护溺爱”等错误的教育行为。自恢复高考以来,虽然国家每年招收的大中专生和各种民办院校、职业学校学生的录取比例不断增加,但许多孩子走向社会后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随心所愿者甚少,求职无望者比比皆是。实际上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而“自以为是”的家长式教育模式不仅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不利于构建和谐家庭,还扼杀了孩子自主发展、自主成长的意识本能。许多家长由于诸多原因把孩子的教育推向了学校,削弱了教育孩子的力量,错失了教育孩子的良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岂不知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这样的孩子即使是上了学,走向了社会,也注定不会成为一个社会的好公民。

三、探索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的方法没有最好的,但有最合适的。这就和教书一样,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此,家长要学习、了解一些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紧紧围绕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的要求,选择最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景泰县草窝滩学区以开展《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我努力,我能行,争创‘新三好’之星”评选活动为平台,大力开展家校联谊活动,积极创建省、市、县优家长学校,并创造性地开展了争做“新三好”优秀家长活动,不仅让每个家长都明白教育孩子要学会做人第一、正视责任、自立自强、有错就改,更是让每个家长都明白了“在责骂声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自卑;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懦弱;在夸奖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自信坚强”。更重要的是让家长都知道,要想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离开了良好、得法的家庭教育是坚决不行的。家长才是孩子争创“新三好”之星的排头兵。

四、树立坚强信心

由于父母与孩子的特殊关系,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成为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所以,为家长者必须树立以终生教育孩子为己任的信心,把教育好孩子作为一辈子的大事,用自身最广博的知识、最优秀的品质和最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孩子。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榜样的熏陶,使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为一个值得骄傲的家长。当然,除了长期践行“身教不如言教”的教育方法外,还要对孩子实行适度民主,尊重孩子的人格,做孩子的亲密朋友。常交流、不自负、不随言、不粗暴;善于换位思考、巧妙取长补短、及时赏识孩子;重视孩子的爱好兴趣,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孩子在赏心悦事的环境中成长。

五、强化家校联系

第2篇

朋友是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事业成功,家庭美满,问及怎样的妻子才是一个好太太时,他非常肯定地说:“做一个好太太必须要教育好孩子。”我反驳说,你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对你的爱,如果没有爱,她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太太的。我以为,我一针见血,点到了实处,没想到,他说,如果没有爱,她不会做我的妻子,如果没有爱,她不会为我养育孩子,其实爱,早就深藏里面了,包括她的学识,她的修养,她的爱好,还有她的个人素质,为人处世的方法,她的品德等等,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一个优秀的太太,才可能成为一个好母亲,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好老师。

想想,他的话也不无道理。

国庆,先生回家度假,顺便带回一亲戚家的小男孩,因为和我女儿同龄,以为他们可以做朋友,让他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没想到这个孩子,没有一刻能够安静下来,一会要上网,一会要看电视,一会要吃东西,上了街,见人就大声吆喝着说话,显得极没礼貌,更尴尬的是,人家用责备和鄙视的目光看着我和先生,以为我们是他的父母,其中含义自不,必言明:“你们做父母的,是怎么教育的孩子?”

女儿写作业,他在一旁捣乱,无奈,我也布置了两道数学题给他,谁知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来享受的,不是来写作业的!”好说歹说,哄着他把电脑让给我写作,他手一伸:“给我钱,我去网吧!”那气势,叫我一愣一愣的,给还是不给?

先生去公司上班时,女儿只提了一个条件:以后别把这孩子带家来。

其实这个孩子刚上学时,也来过我家,那时成绩相当好,来了就和我女儿比成绩,还跟我们开玩笑说,考试老是得一百分,都受不了啦,当时我们因为他的聪明和天真,笑开了怀,没想到,短短几年,那个学习优异又懂礼貌的孩子不见了,成了一个人见人厌的孩子。究其原因,我想,和他的母亲的教育是有极大的干系的。

他父亲在外跑长途,经济条件相当宽裕,因为常常不在家,教育孩子的担子就交给他母亲。他的母亲,整天就是泡在麻将桌上,孩子放学不辅导,而且常常回家饿着肚子到处找妈妈,好不容易找到了,做母亲的从钱包里抽出几块钱,让孩子自己去买吃的。只是那些钱孩子到底是买了吃的,还是饿着肚子去打了游戏,她不知道,也从不问起。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是从来不过问,直到老师请家长到学校,说孩子成绩在班上倒数了,和同学打架了,偷同学零花钱了等等,她回来揪着孩子一顿猛打,完了,丢下孩子,又去麻将场去了。

试想,一个与赌博为伍的母亲,如何教育孩子洁身自好?一个泼妇般的母亲如何教育孩子成人后做一个绅士?一个不孝顺老人的母亲,如何教育孩子成人后孝顺自己?一个不重视文化教育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一个对婚姻不忠贞的母亲,如何教育孩子看好自己未来的婚姻?

而有些母亲,即便是在丈夫教育孩子时,也常常一味地偏袒溺爱孩子,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启蒙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孩子最初亲密接触的人,就是父母。所谓言传身教,父母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无意识中,悄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而父母的不良行为,同样左右着孩子的言行。因为孩子最初的无意识的学习行为就是模仿,父母,必定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不仅仅要有爱心和耐心,还要有教育的方式方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做母亲的,可以和孩子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懂的,可请教朋友或专家,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也为了做好孩子的第一任好老师,不耻下问又算什么呢?

第3篇

一、家长的教育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洁白无暇,我们要慎重的去下第一笔,我们怎样正确引导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呢?这就需要正确引导,爱的恰如其分。我在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刚会走路、哑哑学语的孩子,自己被一个小板凳绊倒了,哭了起来,母亲奔过来说,宝贝不要哭了,是他绊倒的,指着小板凳,妈妈给你打它,说着啪啪打了几下,孩子还在哭,母亲又拿着孩子的手说:“宝贝打它,看它再敢欺负你"我看这一幕就找到了现在孩子自私的根缔了。家长这样引导孩子,会使孩子潜移默化的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就要去出击。不论孩子有多小,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分清是非,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是自己不小心绊倒的,就应该自己爬起来,把小板凳拿到一边去,不至于挡道。也许这个家长觉得这是无所谓的,可是在孩子的心理就会留下错误的信号,也许家长觉得很爱这个孩子,但是爱的不恰当,那就叫不负责任的爱。还有的家长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是家中的太阳,一切都围着他转,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自以为是的坏习惯。所以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常言到,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误导孩子,把握住启蒙教育孩子这个“度"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使孩子有一好的开端。

二、老师的教育

孩子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爱心去感动他,用热心去教育他,用恒心去转化他。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教师的责任重大,既要教育做人又要教育怎样学会求知,所以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作学生的表率。对一些调皮的孩子,我们一定挖掘他的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把握转折点,促进飞跃点,鼓励孩子克服困难、独立自主、坚强起来,迎接挑战。有这样一个孩子,由于家庭条件很好,生活富裕,夸张的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中视他为小太阳,百般迁就,然而,由于过分的溺爱,教育方法不正确,使孩子形成一种任性、自夸、骄傲的性格特征,也养成了惰性,随意性。作业经常不交,写字十分马虎潦草,有时作业是偷工减料,与学生打架,常受到家长的投诉。这样他成了班里的一匹熬杰不驯的烈马。老师、家长都很头痛。家长和老师互相配合,商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家里不要过分迁就他,做错了就要批评。在学校,老师严格要求,不交作业一定要补全。发动学生亲近他、帮助他,老师利用课余时帮他补课,教育他不能骄傲,通过各种活动,如“开展剖析自己”的讨论会,是孩子认识到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他在失败的教训中,感悟到了再不能这样下去,于是他想通了,逐步有了改变。老师抓住时机热心的教育他,帮助他,逐步地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后来,他终于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用爱心去教育孩子,发现他们的长处,因势利导,让学生心服口服,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度”,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务。

三、学校、社会的教育

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项艰苦细致而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教的过程中的确要花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心血,作出更多的努力,转变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生命,这不仅是对孩子本人,还是对他的家庭,及至祖国都是十分有益的。我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用爱去浇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孩子们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美的潜力,不断鞭策自己创造有益的价值,让孩子感悟出真、善、丑、恶。学校,社会要创造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不要只看分数、看升学率,要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方面,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要求外,应在教师指导下多开展一些科学、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活动,面向所有学生,挖掘每个同学的兴奋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之占据同学们的思想主流,寓教于乐。另外,对于同学们的好奇心,应该爱护,因势利导,不能再走“管、卡、压”的老路。相信同学们随着年龄增大,知识增多,积极方面的教育会起决定作用的。 正确面对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和谐的社会中健康的发展。我自信,只要我们付出了爱,而爱的恰入其分,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度”,用心去关爱他们,浇灌他们,滋润他们,就会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的人才,而我们的社会就更加美好,我们祖国会更加文明,更加繁荣昌盛,更能立足于世界之林。

当今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孩子的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教育孩子的成败也是一个国家是否能顺利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 必须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度”,更好、更快、更高的培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

第4篇

幼儿园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范文【1】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我们生活在六盘水,目睹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欣喜,让我们为自己身为六盘水人而骄傲。今年,它又有了新目标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作为六盘水市市民,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您文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证。

一、孩子的模仿性强,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您知道吗?您的行为会不知不觉的成为他们模仿的榜样。当您向孩子介绍文明,讲述文明时,就已将文明印入了孩子的大脑;而当您看到孩子间有矛盾纠纷,家长不要随意斥责恐吓他人的孩子,应采取积极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或向教师反映,确保孩子身心健康。

二、积极参与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1、向孩子宣传有关的文明知识,给孩子讲有关文明的故事,教孩子学习有关文明的儿歌等;

2、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3、引导、鼓励孩子说文明礼貌用语,按文明规范要求做事;

4、教育孩子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不随意采摘花草;踩草地;

5、引导孩子树立安全自护意识,自觉遵守文明规则;

6、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协助教育孩子讲文明,不随地扔垃圾,不随意乱涂乱画、不随地小便等。

三、及时表扬、鼓励让孩子的点滴进步、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朋友们,文明连着您、我、他,创建文明靠大家。在生活中让文明伴我们同行,扬文明之风,做文明使者,让我们全体师生和家长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让文明之花盛开在六盘水市天羿幼儿园,让我们的幼儿园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的一颗闪亮明珠。文明行动时,就是在他幼小的心里植入了一棵文明的种子,日后这棵种子必将开出绚丽的花朵。

为此,我们特向家长提出以下倡议:

积极参与争做文明家长活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1、语言文雅,到幼儿园尽量使用普通话;

2、与孩子一同养成见面问好、分别说再见的礼貌习惯;

3、出入幼儿园服饰整齐,仪表端庄;

4、规范有序停放车辆;

5、讲究卫生,进入幼儿园,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公共场所吸烟;

6、不随意采摘花草;

7、树立良好的遵规守纪的意识,与孩子一同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进出幼儿园大门慢步、靠右走。

六盘水市天羿幼儿园

2017年5月5日

幼儿园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范文【2】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我们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目睹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欣喜,让我们为自己身为呼市人而骄傲。今年,它又有了新目标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作为呼市市民,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您文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证。

孩子的模仿性强,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您知道吗?您的行为会不知不觉的成为他们模仿的榜样。当您向孩子介绍文明,讲述文明时,就已将文明印入了孩子的大脑;而当您支持孩子的文明行动时,就是在他幼小的心里植入了一棵文明的种子,日后这棵种子必将开出绚丽的花朵。

为此,我们特向家长提出以下倡议:

一、积极参与争做文明家长活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1、语言文雅,到幼儿园尽量使用普通话;

2、与孩子一同养成见面问好、分别说再见的礼貌习惯;

3、出入幼儿园服饰整齐,仪表端庄;

4、规范有序停放车辆;

5、讲究卫生,进入幼儿园,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6、不随意采摘花草;

7、树立良好的遵规守纪的意识,与孩子一同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进出幼儿园大门慢步、靠右走;

8、孩子间有矛盾纠纷,家长不要随意斥责恐吓他人的孩子,应采取积极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或向教师反映,确保孩子身心健康。

二、积极参与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1、向孩子宣传有关的文明知识,给孩子讲有关文明的故事,教孩子学习有关文明的儿歌等;

2、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3、引导、鼓励孩子说文明礼貌用语,按文明规范要求做事;

4、教育孩子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不随意采摘花草;踩草地;

5、引导孩子树立安全自护意识,自觉遵守文明规则;

6、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协助教育孩子讲文明,不随地扔垃圾,不随意乱涂乱画、不随地小便等。

第5篇

尊敬的家长:

您好!为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您的孩子健康成长,希望您能协同学校,切实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在这里,建议您能经常做好以下工作:

一、注意交通安全

坚决不让孩子乘坐拼装车、报废车、农用车、货运车、无牌无证等非法运营车辆、超载的车辆以及其他不符合安全标准与规定的社会车辆。不得乘坐2人以上电动三轮车。

教育自己的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安全避让行驶车辆;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过交叉路口时注意过往车辆,靠右行走;骑车不带人、不撑伞、不并行、不听耳机、不骑快车。

您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样:驾车时,能戴好头盔、系好安全带;接送孩子时,不为了赶时间而超速违章行驶,到学校时自觉有秩序地在远离校门处的人行道靠边停车,不强行掉头、超快转弯。

二、注意食品安全

注意孩子饮食卫生,教育孩子不要暴饮暴食,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不买“三无”食品。

孩子有特殊体质或疾病的,请及时安排到医院作健康检查和诊治,并告知学校或老师。

三、注意治安安全

不让孩子携带管制刀具以及易产生人身伤害的物品进入学校和公共场所,教育孩子不进游戏厅、网吧及其它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教育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防止上当受骗,防止偷抢,防止出现拐骗、绑架事件。尤其是上学、放学途中不要到建筑工地、水潭等危险场地玩耍;在校外遇到敲诈,或被社会青年殴打,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拨打110报警。

四、注意消防安全

教育孩子不接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不私接乱拉电线,不玩打火机、火柴,严禁野外用火、焚烧纸屑。使用电器要注意用电安全,人离开时须将切断电源。

五、注意校内安全

教育孩子在校要自觉遵守学校有关活动秩序。课间休息时,不追逐、打闹、嬉戏,不能翻越窗户、栏杆、围墙、大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因病因事需请假的要及时跟班主任联系,办理好请假手续。

六、注意心理安全

着力营造一个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亲和、温馨幽雅的家庭环境,为子女的心理健康创造条件。尊重、关心、理解孩子,教育孩子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多鼓励、少批评,多找原因、少给压力,给他们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维护学生的安全与生命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安全无小事!我们迫切地希望你们能重视以上问题,做好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谢谢!

××××小学

二〇xx年x月x日

--------------------------------------------------------------------

回 执

第6篇

传统的家庭伦理是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父子关系承载着家族的繁荣、家庭的稳定。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家庭伦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夫妻关系越来越成为家庭的核心关系。

现代家庭的地基是夫妻关系,夫妻是家庭气氛的缔造者,是孩子的教育者,是双方老人的赡养者,还是家庭收入的创造者。一旦维护家庭稳定的地基出了问题,这个家庭的孩子教育、老人赡养、家庭经济状况等都会出问题。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把孩子放到了第一位,减少甚至不再关注和关心爱人,这是造成家庭地基不稳的根源之一。

我们要认识到,孩子不是陪伴我们一生的人,夫妻才是牵手一生的伴侣;孩子终会长大,会有自己的梦想和一方天地。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夫妻相濡以沫,才能在风风雨雨中相互扶持共同维护好家庭的根基。常言道“血浓于水”,相比于父母与子女的血脉纽带,夫妻关系是脆弱的,想要长相守,必须彼此真心相待与关爱。如果你能把放在孩子身上的大部分精力放在爱人身上,你会发现孩子会更加自由、更加独立、更加负责,而你的爱人会更加喜悦、更加爱你、全家会更加幸福。

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忽视夫妻关系时,还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夫妻因缺乏沟通而导致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不一致,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又进而影响夫妻关系的和谐,而夫妻关系不和谐就会造成家庭气氛不和谐,孩子在不和谐的家庭气氛中生活和学习,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此类家庭都会有以下发展阶段:

1、夫妻双方其中一方(多数为妻子),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只关注孩子,不再用心关注爱人,使得这个家庭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夫妻之间开始失去之前的温馨和甜蜜。

2、随着孩子长大,夫妻一方关注孩子的智力和才华的培养,报很多兴趣班,另一方比较反对,觉得童年就应该在快乐和无忧无虑中成长,夫妻教育孩子意见开始不一致。

3、当孩子出现学习上的问题时,夫妻中管孩子的一方,开始抱怨另外一方不管孩子,造成孩子的问题,另外一方责怪教育孩子者方法有问题,夫妻开始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相互抱怨。

4、因为双方的抱怨,主要教育孩子的那一方继续教育孩子,或者把孩子交给另外一方教育,因为孩子问题已经积累,同时夫妻双方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做好家长,孩子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夫妻分歧达到最高点。

5、当孩子真的出问题时,两个人开始搁置争议,关系“好”起来,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对付问题孩子。此时夫妻教育孩子的意见终于变得一致了。

这是很多家庭夫妻关系的真实写照,他们为了孩子争吵,又为了孩子和好,这其实已是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反映。这种因孩子而争吵不休的不和谐,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且“效力”长远,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只是其影响力潜藏之深,往往容易为家长们所忽略。很多时候,孩子一些看似跟夫妻关系毫不相干的行为偏差,其实正是不良的夫妻关系所引发的。下面这篇文章也许能给您一些启迪。

孩子为什么讨厌被爸爸管?

陈冬萍

我曾经觉得儿子胆小、缺乏自信。比如,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时,不敢拿主意,喜欢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他害怕困难,很容易放弃。比如,他想买一样玩具,我让他去和爸爸商量,可他往往是“无功而返”。等他再长大一点,只要爸爸对他的要求露出一丁点不同意的意思,他就会大发脾气,马上放弃和爸爸谈判的想法。

过去,我认为儿子的胆小怕事是由于感统失调造成的;怕困难,是因为我给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太少;有时的情绪化,是因为他爸爸不够通融。所以,我给儿子报了各种训练班,但是状况没有任何改善。

后来,我们参加了“家庭同步成长训练营”。儿子参加训练营第一天说过一句话:“我最讨厌妈妈出差爸爸在家,因为爸爸总管我,管得我都厌烦了,妈妈在家好,她不管我。”我内心开始不平静了:为什么会这样?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开始慢慢知道孩子的性格与父母关系和谐与否有很大关系。

我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和老公在平时管教儿子时,用了不同的方法和原则,久而久之,他形成的观念就是:“妈妈在家里说了算,妈妈是对的,妈妈那么做是为了让我舒服,让我舒服的事情才是对的。”意识到这点,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夫妻关系。

我和老公是大学校友。孩子出生前,我们感情很好。

然而,孩子出生后,由于老人们身体不好,老公常年出差,我本着照顾好孩子、支持老公奔事业的念头,全心全意做了两年的全职太太,之后才重返职场。在儿子2岁到6岁之间,我一头顾工作、一头顾孩子,忙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根本无暇顾及老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只要我们夫妻意见不同时,我总会和他争个输赢,最后,我总会按自己的那一套去做:要么迁就孩子,要么让孩子认同我的方法,直接把老公忽视。现在,儿子学会拿着我的话当令箭来撑腰,只要我同意,就不把爸爸放在眼里,有什么事情只和我商量,对爸爸避而远之。所以爸爸觉得自己被隔离了,再看孩子时,感觉他浑身都是问题,更觉得当妈妈的管教无方,所以对我就更不认可了。而我又觉得很委屈:我那么努力学习育儿知识、精心照顾儿子,让老公免除后顾之忧,为什么老公就是不认同我?

第7篇

一、问候,介绍班级学生获奖情况

大家好!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期末,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本班学生李惠敏参加镇英语口语竞赛荣获三等奖,谭宏参加镇卡拉ok比赛荣获二等奖;在庆“六一”校园首届体育节中,我班荣获集体跳长绳比赛第一名,迎面接力比赛第一名;学校开展的“争当四好少年”演讲比赛中,谭宏荣获二等奖,林雅彬荣获三等奖;学校首届十佳少先队员评选中,我班的谭宏和李惠敏光荣地被评为校“十佳”少先队员;口算比赛

;古诗词诵读比赛程慧、郑皓天荣获二等奖,李敏荣获三等奖。

二、表扬本学期学习积极,成绩进步的学生

(林清宏、邱伟嘉、林玲玲、陈狄成、赵剑婷、柏力松、吴享权等)

三、本班目前存在的问题

1.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进心不强,作业马虎应付。这样的同学学习成绩较差,我建议利用暑假去培训一些语文基础知识。

2.有些同学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练习不够系统。

3.个别学生往学校里带与学习无关的玩具或小东西,还有在学校门口买的小零食。我建议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要问问孩子零花钱是用来做什么事。

四、语文学习方面家长如何配合

1、放假时,及时与孩子一起制定暑假计划。制定计划前先和孩子“签约”:可以告诉孩子,开学初妈妈准备去找老师,但不是告状,而是去表扬你。如果你愿意,就跟家长“签约”,保证每天有一个好的表现,这样我才有东西可讲。

2、做作业时,严格孩子一定要仔细、认真,减少出错的机率,培养孩子养成先动脑筋想好了,再下笔的好习惯。

3、督促孩子按计划完成作业。

4、关于写作。

①课外阅读注意积累

多看课外书其实对写作很有帮助。每天学生积累一些好词好句、成语、古诗等,不断丰富词汇和语言。就像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文不同于其它习题,它不可能在一天或一周内一蹴而就,不能明天要测验了,我们今天来练练作文,起不到效果。只能靠平时日积月累,逐步提高。

家长要求孩子阅读的同时,如果能成为孩子的阅读伙伴,孩子阅读的兴趣会更浓一些。参加工作的人可能有这种体验:大家一起加班时,工作都比较积极因素,但当很多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两个人时,加班的热情可能就没了。同样,孩子一个人在家学习时,可能产生“为什么只有我必须学习”的心理,导致厌学。因此,孩子学习时,家长最好也在一旁看书、看报,不做干扰学习的事。如看电视。让孩子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学习。”些。

再说小学生阅读随意性强,在阅读的时候,如果能成为孩子的伙伴,就能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书。但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孩子。引导孩子说出他的理解和他读书时的心情,即使不合逻辑,也不要一下子否定。可让孩子写批注,学会思考。鼓励孩子把书读“旧”把思维的痕迹留在书页上。

家里如果没有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我建议家长去买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或者《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的书来看,一方面充实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这本书中许多教育孩子的方法都非常形象,值得我们去借鉴。

②保质保量完成练笔作业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老师布置几篇作文。希望家长充分重视起来,把握好每次练习的机会,写完后,可让孩子读给家长听。听完后家长采取先鼓励,再挑错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女儿刚学写作文的时候,我经常忍不住批评他“这个字错了,那个句子不通顺”搞得她哇哇大哭。我反省之后换了个方式,即使错字连篇,也一定先挑到一句“佳句”,并且大声读出来,并在全家共进晚餐时念他的文章。女儿每天都被捧得心花怒放,写起作文来更自信了,对我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

③接触生活,加强语言表达。

作文是什么,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把你要对别人说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所以生活素材是否丰富、口头表达能力强不强很重要。平时可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让他开开眼界,见见世面,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吸引人的东西可写。生活中和孩子多进行一些语言交流,看到遇到什么事让他说一说,听听他的意见。如和孩子一起看完电视节目后,问孩子节目好看吗?为什么?也可能设计一些情境性的问题,让孩子回答:如周末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你要怎么过呢?口头表达能力强了,写作文也会有进步,这就是“口头作文”,又不加重负担,又很有实效。

五、安全方面:请家长按照学校发的安全告家长书,对孩子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六、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

介绍教育方法之前,先向家长读一则新闻:近日,石家庄某小学40多名小学生,联名给父母写了封信,提出了平时“不敢”提的建议:听听我们的意见,让我们做一些主;不要说话不算数,有时你们需要换位思考。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不要天天唠叨;我们写作业时不要打扰;给我们一点娱乐时间;不要吵架,家庭要和睦;不要拿我们跟别人比;考试考不好时,我们需要更多谅解。

1、孩子不喜欢做作业怎么办?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不妨尝试以下方法:让孩子愉快地写作业。孩子做错题时,家长不批评,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规定作业时间,让作业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做完作业可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家长做榜样,习惯培养期间,家长要经常督促,加以巩固。当孩子通过努力表现得好时,家长应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的感受。

2、家长批评孩子时,不妨用低平的声音,沉稳的语调,其效果往往比高声音好。这就是“低声效应”。因为用低声讲话,可以暗示孩子必须集中精神才能听清;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感到你是理智的,进而把他从情绪波动中,引导到冷静的状态。

3、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最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放大效应”。

4、巧用便条与孩子沟通:有的时候,文字比说话更有效。比如,家长可以折个飞机,上面写着“玩完了玩具,记昨收拾好。爱你的妈妈。”孩子就会自觉地把玩具收拾好。父母还可以在家里电视机上贴上便条,“在开电视机之前,想一想,我做完作业了吗?”有的时候,幽默一下效果更好,如“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谢谢!爱干净的毛巾。”

5、背课文的秘诀:孩子背不出课文,打骂也无济于事,可以让孩子对着录音机把课文读20遍,然后再听20遍。相信孩子肯定就能背了。

6、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一些。否则,两个月的时间浪费掉,也是非常可惜。

以上方法仅供家长参考,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只要家长能用心去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相信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七、教师家长互动:

第8篇

您们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晚的家长会和长期以来对学校、对我们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借这次期中考试,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加强你们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一方面:班级介绍

半个学期以来,整体看来,学生进步都很大,从刚入学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到现在基本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或者说能积极动脑,特别是学校开展班级评比,大家集体荣誉感都增强了,卫生纪律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也认真了,作业完成也得又快又好,还有很多方面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二方面:说说期中检测。

当家长拿到试卷的时候,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考到了好成绩,忧的是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其实这正是有关专家早就预料到的,新课程改使孩子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当你看到孩子的成绩时,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你为孩子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少心血,当然,现在的社会并不是一味地看分数,他们更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师的目标也是一样的。不过,从这张试卷上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很多孩子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还有待加强。

第三方面:经验交流

1.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

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发现生字教学越来越难,如何让孩子对学习生字感兴趣,不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平时,随时随地都可以让孩子识生字,比如:上街,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路边的招牌;逛商场,认识商品标签上的事物名称等等。这样,孩子识字的兴趣可能会更浓。

2.关心孩子的学习。

有的家长总说孩子在家不肯读书,反映的家长很多,我知道,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非常的溺爱孩子,事事都顺着他,使他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人,我想,你肯定不希望这样,所以我想告诉你们一句话,教育孩子也是要有手段,有方法的,要有一定的奖罚制度,培养孩子积极的、健康的成长。

这就是说,达不到某个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有所限制,要惩罚,这个惩罚一定要剥夺他最喜欢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能心疼孩子,这没关系。但是他达到这个标准之后,你就得奖励他最喜欢的事情。孩子通过这样的调整,慢慢地就习惯了。习惯培养的奥秘,可以总结出一句话: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3.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

但是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偷看。这几个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4.家长对孩子拿回家的单元检测卷不要只看分数,有时卷子难一点,可能大家都考得不好,要认真检查,帮助找问题,帮助孩子弄懂,督促孩子订正好,然后签好字。

4、孩子动作慢,怎么办。

首先要分析原因,是孩子不会做,还是懒得做。

我认为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做,家长不要包办。有些家长看孩子动作太慢,就帮孩子做,这样他永远也快不了。从慢到快肯定要有个过程,家长不要太着急,要多提供孩子锻炼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 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心理学家讲: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2)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家庭环境从一出生就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品德的形成。好的环境使孩子能保证健康成长。有些孩子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如:任性、易发脾气、激动、挑吃挑穿、不爱惜东西,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合群、不关心他人、妒忌心重,自我为中心,自卑、等等。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我们白天工作,晚上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好多家长晚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非常辛苦。但是,大家再怎么忙,也不会忘记对孩子的教育和辅导。看到孩子一点点地长大,一点点地进步,内心是非常开心的。

各位家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已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容避讳的是,许多家长对怎样当好父母的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或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奉“棒头出孝子”,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在家庭教育上形成的一个个误区,由此给孩子的心灵带来的负面影响,必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误。高尔基曾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今天,我们召开本次家长会,就是希望家长们能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几点:

1、思想上要继续引导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平时要教育孩子爱劳动,讲文明,尊敬长辈,待人有礼。教育孩子该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则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的坏习惯其实就是跟父母亲学的。试想一个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长,他的孩子一定是个认真细致的孩子;反之,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和睦,环境脏乱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为也是粗鲁、暴躁的。“小树易直也易弯”,家长们,只要我们从小教育引导好孩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那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什么有利的。

2、行为要继续辅导孩子。比如,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我发现班里有一些孩子到现在书包都不会整理,自己的鞋带松了,也不会系,这可能与家长的包办有关系。其实在很多事上,我们家长只要多引导孩子,多辅导孩子,他们能做的很好。在学校里,我们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布置教室,自己去整理教室,有时还自己去排练节目,这样一点点放手锻炼,孩子的能力就慢慢提高了。

第9篇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是自己一直在寻找一本关于学习的方法,因为在最近的几次学习考试的过程中,自己一直面临着各类考试的失败与挫折。外语考试没过,博士考试也没过。拿到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关于教育孩子的一本书,让我意外收获的是寻得一本帮助孩子的一本好书。

虽然这本书是关于教育孩子的,但我也从此书里意识到了一些自己的学习问题。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中西合璧的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黄静洁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实践导师”。通过深入感受和研究中西教育20年,不断学习汲取中西教育精髓,形成融合中西的家庭教育新观念,著有畅销书《父母的格局》、《学习的格局》,并在实践中建立起独到的“格局养育”新观念,提出为世界养育孩子的父母新格局。黄静洁同时还是2015上海社会类十大科普公号"父母堂"创始人,新浪育儿早幼教研究院特聘专家。获选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评选的全国百名"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被新浪育儿授予"妈妈信赖的养育图书作者"称号。

《学习的格局》是一本为父母和孩子而写的“优等生”养育指南。本书融合了65个世界前沿的学习理论,提供了208个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分享了89个翔实生动的案例故事,彻底颠覆了那种靠“低水平重复”的传统学习认知,引导父母走出固有的学习误区,助力孩子成为自主学习的“优等生”,最终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优质人才。

《学习的格局》是一本教育孩子自主学习的"育儿宝典",然而这本书却强调了一个主旨:不犯错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要学会“有效犯错”。对于这句话,知名亲子关系专家李子勋老师就有过这方面的见解,他表示,如果孩子犯错误了,那么家长应当有两个原则,一种是让孩子承担错误的后果,另一种则是让孩子的错误"不能浪费"。

这句话与《学习格局》的主旨一样,都在强调家长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态度,认为关于错误一定要"有效利用",如果孩子不能承担错误,那么家长也要让孩子在这次失误当中得到经验。父母要能容忍错误,孩子才能从错误当中学到东西。

孩子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毕竟人无完人,没有人可以一次性就一帆风顺没有任何的挫折,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错误给予宽容,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在错误当中学习到经验,毕竟对孩子来说,在失败过后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反思更多的问题。

分辨孩子的学习行为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孩子在完成课业的时候,家长要懂得孩子到底是为了应付式的完成课业,还是真的在完成课业的同时顺带完成了学习,因为这是分开看待的,完成课业可能只是表面地理解问题,但是并没有剖析核心。但是,如果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完成课业的同时也学到了东西。人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父母要给予谅解。

即使孩子犯错了,家长也要给予谅解,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因为这样孩子才会在下个挑战之前有更多的勇气,要知道人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只有错误沉淀下来了,才能让孩子继续用更加强大的心态和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挑战。家长应该强调这样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让孩子不断地征服困难,最终成就自我。

由此可见,家长可以按照书籍的内容对孩子给予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在反复地试错过程当中学会怎么成长,毕竟错误不仅仅是一个"错误",它更是成功的绊脚石,只要孩子积累了足够多的错误,那么终究会迈向成功。

①鼓励教育 试错的一大动力便是家长的鼓舞,如果家长愿意接受孩

子的犯错,让孩子在犯错过程当中不断地检讨自己然后做到更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久而久之,家长的这种鼓励会成为孩子的动力源泉,孩子会不断地通过困难的挑战来提高自己,最终成就自我。

②平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对孩子来说,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毕

竟孩子如果平日话不多又不愿表达自己,那么可能犯错了后没有经由家长地正确引导而因此变得敏感且内向,因此为了疏导孩子的心理,那么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③教育孩子分析自己的错误 对待问题本身,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

第10篇

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初一年级正式上课已经三个周了。绝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都明显感到中小学两个阶段学习的不同。虽然,小学老师在孩子毕业前讲过家长要帮助孩子完成中小学的过渡与衔接,显然多数家长没有做好准备。孩子进入初中学习仅仅三个周,多数家长与孩子都感到手慢脚乱、不适应,甚至感到了压力或焦虑。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家长的重视,尽快的解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孩子初中阶段学习就会出现大问题。因此,今天我主要讲的是《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初中阶段是每个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转型期。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首先面临问题就是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而我们老师和家长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顺利做好过渡与衔接,帮助孩子迈好中学第一步。

一、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哪些过渡与衔接?

家长首先要了解中小学两个学习阶段有哪些不同,才能帮助孩子做好过渡与衔接:

1、学习内容的不同

首先,中小学两个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进入初中,学习环境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科目增加,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物理、化学等都是新开的科目,就连体育也要参加中考。教材内容增多,概括性强,难度加大,趣味性减弱;课堂教学内容多,节奏变快,用于复习的时间大大减少。因此,初一新生一时难于适应。学生如果仍然按照小学的学习习惯、方法与要求进行学习,很快就会掉队。因此,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各学科的学习状况,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2、成绩评价方式变了。小学时期,应该说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并不高,期末成绩单上也是采用“优”、“良”、“及格”的等级评价制度,即使有分数,差别也不大。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在家长眼里都差不多。而中学采用分数制,层次划分非常清晰,成绩的好坏一目了然。如果学生学习不自觉、学习习惯不好,家长对孩子的帮助指导再不到位,不到半个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拉开很大的距离。学生与家长的心理落差都会很大。长此以往,孩子学习、成长的自信心会大受影响,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人格出现问题,甚至成为问题学生。所以,家长必须有心理准备,要客观的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要耐心帮助孩子分析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平时不教育不管理,考后成绩不满意就用简单粗暴的打骂孩子,这样,孩子很快会成为双差生。

3、学习方法的不同

小学阶段重记忆,轻理解,多用重复的学习方法,主要老师领着学,学习被动;中学阶段重理解应用和能力培养,多学生自主学习要求高,学生要主动学习。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教材内容中有许多复杂的概念,公式和定理,而这些知识的掌握,主要靠提高理解、记忆、分析、综合等能力,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要求提高。这对于习惯于死记硬背和被动学习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适应的。这就要求家长要配合老师,根据各学科的学习特点和要求,尽快掌握各学科的学习方法。

4、学习节奏的变快

很多学生对初中生活有许多美好的想法,对初中的学习节奏、学习要求和作息时间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快,每天8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节课都学不同科目的新课,几乎每节课都有作业,学生在校时间明显延长,回家后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也明显增加,课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这一系列的变化会让很多学生突然觉得压力增大,变得紧张。这就要求家长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和作息时间。

此外,初中阶段孩子还要学会适应更多老师和不同的教学方法。随着学科的增加,上课的老师也增多了,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要求,这要求家长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老师。

因此,中小学两个学习阶段的不同特点,对每一位初一新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同时,对我们广大教师和家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帮助孩子迈好进入中学的第一步,学校希望家长同志们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家长要不断更新传统的家教观念,尽快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二、家长需要做好的两项工作

1、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初一年级的重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家长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由于初中课程多、要求高、难度大,学生光靠课堂,各种学习能力是很难培养不出来的。它需要预习、复习、作业、单元总结等许多学习环节相结合才能取得好成绩。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的目的是增强听课的针对性,目的是为听课做好准备。通过自学提前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同时把发现的问题记下来,以便课上认真听讲及时解决。预习的方法是认真阅读教材。预习要动口,把该记忆的内容提前记着;预习要动手,把例题和课后练习尝试做一下、预习要动脑,把预习的过程为发现问题的过程,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的解决。防止走马观花,走过场。所以家长要帮助引导,要督促检查。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能养成每天预习的习惯。

(2)认真听课的习惯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孩子是否认真听课,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学习的内容、检查课堂笔记、检查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否解决、作业的速度和准确率等方面来了解。发现问题,要及时教育孩子,与老师沟通,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听课问题。

(3) 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

初中阶段每天学习的科目多,内容要求也高。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单靠课堂的学习,学生无法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因此,每天必须及时复习。课后不复习就马上就做作业的习惯是十分不科学的,进入初中以后,必须培养孩子先复习、后作业的好习惯。复习的方法是:先尝试回忆,就是独立地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回想一遍。今天老师主要讲了哪些知识? 如果自己能独立地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那就证明自己的预习和听讲的效果是好的。回忆一次,都需要把头脑中“贮存”的知识“提取”一回,就能使知识强化巩固一遍。如果回忆不起来,当然会着急地翻书查笔记;这就增强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复习效果特别好。重要的科目每天都要复习,同时还要周复习、单元复习和月复习。这项工作也需要家长常抓不懈,直到孩子养成习惯为为止。

(4)认真作业,及时纠错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做到节节清,日日清。家长每天要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记清楚,督促孩子逐项完成。同时,每完成一门作业,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会检查,告诉孩子不要害怕错误,家长也不要讨厌孩子作业出现错误。而要以感谢、喜欢错误的心态去对待它。因为只有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才能不断地提高。检查作业和纠错的方式,可先让孩子自己检查、纠错,然后家长帮助检查、纠错,在家解决不了鼓励孩子到学校找同学或老师帮助。第二天家长一定要检查孩子是否在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纠错。

(5)珍惜时间,计划学习的习惯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任务重,对学生自觉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学生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不是太多,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合理的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每天晚上和周末,家长都要求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内容,定时定量,由家长检查督促,并作出评价。这样,既让孩子学会了合理利用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孩子克服了学习磨蹭的不良习惯。

     当然,在培养孩子各种学习习惯的时候,家长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不管不问。要多督促、多检查、多表扬、多鼓励。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多正面强化,少负面强化,及时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

2、家长要不断更新传统的家教观念,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家庭教育的内涵不在于向孩子传授知识,而在于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教育孩子对家长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做父母也需要 “资格证”,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受过任何"职业训练",完全是"无证上岗"。要教育好孩子,家长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更好的适应自身担任的角色。因此,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的学习,相互交流家教经验。认真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等家教书籍。不断更新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技巧:

(1)、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而这个阶段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独立行事。他们愿意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而对家长却渐渐疏远,甚至逆反、顶撞。因此,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总是引起孩子的反感。 这就要求家长必须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废除传统的“家长至上”观念,要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变说教为引导,变管教为平等协商。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即使孩子出现了问题,要多用平等协商的语气,少用强迫命令的口气,通过促膝谈心等方式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消除他们的“敌意”,使父子、母子之间产生共鸣,做孩子可信赖的朋友。

(2)、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宽严适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错误与成功同等重要。对于孩子思想行为上出现的问题,要有耐心和爱心。孩子犯了一般性错误,要给孩子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只有让他说出来,你才能了解他,教育引导他,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家长要态度严肃语气坚定,决不能妥协和让步,直到孩子认识到错误为止。切忌轻描淡写,漫不经心或父母双方说话口径要一致,给孩子传递错误的信号。

(3)家长要对孩子每天的成长和进步多“鼓励”和“表扬”。

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教育孩子,鼓励是家长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的对孩子进行鼓励。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得多!”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你每天做需要的事情!       

而表扬是对孩子正确行为的正面强化,也是家长教育孩子经常要用的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家长应该及时的表扬,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这样他才能下次接着做。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小的成绩,家长应及时的表扬。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上升,自信心会不断增强。

(4)家长要学会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

一个行为是对的或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清是非。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实际上就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过程。

(5)家长要客观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

中学阶段内容多,要求高。家长要调整好心态,有思想准备,不能用小学的评价标准要求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成绩不能有过高的要求,不能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而焦虑,更不能打骂、讽刺、挖苦孩子。不然对孩子的成长进步不利。而要多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改变学习习惯和方法。家长还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与老师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教育方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与老师保持高度一致,不要偏信孩子的一面之词。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联系。

(6)家庭教育要注重细节

第11篇

一、培养一支研究家长学校工作的队伍

园长任家长学校校长、家委会成员任副校长,教师、家委会成员任家长学校的工作人员,大家明确任务,各负其责,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建立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培养一支热爱家长工作的队伍。家长学校的成员来自一线教师和家委会成员,积极支持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家长学校教育活动提供更多教育资源信息,帮助家长们接受各种教育方法、技能。

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幼儿时期是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是为今后人生观奠定基础的时期。在家长学校教育内容上,既有每学期重点专题内容,又有连续性、全面性活动内容,使家长全面接受信息、指导实践。主要内容如下:

1.专题性家长讲座

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目标制定讲座内容,讲座前就讲座内容、形式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讲座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针对大班家长的《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家长讲座,邀请小学一年级教师为家长介绍入小学的要求和准备,得到家长的欢迎和赞同;针对小班刚入园的情况,开展家园互动座谈会,以家园交流沟通为主,家长和老师谈教育孩子、家园共育等问题,使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促进家园理解和支持。在中班开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主题讲座,教师设计宽松、民主的形式,使家长、老师的距离更近,家长交流更轻松、积极、主动,家长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园还邀请承德第三幼儿园赵安东园长为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成功教育的专题讲座,对成功教育进行讲解和分析,传授给家长一些独特的成功教育方法,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通过讲座,理论结合实际,家长们感受很多,在教育孩子上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2.家长会、家访

期初新生家长会,对新入园的幼儿,由园长亲自召开新生家长会,针对幼儿入园年龄特点,围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习惯、增强适应能力等积极引导,让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教师面对面和家长沟通教育幼儿的各项工作,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育计划,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家访,对新生幼儿进行不同形式的家访,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对不来园的幼儿知道原因,碰到特殊情况,做到有事必访,主动家访。

3.家长开放日

每学期都有定期和不定期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亲身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老师怎样教育孩子、组织孩子们的各项活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每周五是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是家长们和老师交流教育方法的最好时机。通过开放日这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沟通,增进家园了解,起到良好的互助作用。

4.家园亲子活动

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和要求,组织策划各种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联欢会、亲子手工活动、亲子绘画展、亲子阅读等。“六一、新年”组织亲子联欢会,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大班家长与幼儿、老师共同参加幼儿毕业典礼活动,一起唱歌、跳舞,抒发对幼儿园、老师的热爱、眷恋之情。每年组织亲子游活动,带孩子观察季节的变化,体验集体外出的乐趣,同时增强家园联系和情感。

5.家园联系栏

每班设有家园联系栏,如爱心驿站、家园共育、爱心连接等,定期更换内容,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学习、活动内容,还有一些家教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如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怎样保护牙齿、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等,家长既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内容,又学到家教知识,了解家园共育的要求。

6.网络论坛

第12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45-01

我校地处农村,我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班内留守儿童人数大多在二分之一以上,全校共有213名小学生,其中留守儿童有110多名。为了挣钱养家,许多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但子女们却不能带在身边或到打工城市读书,他们继续留在家乡,暂由单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为照看。一个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缺少双亲的关爱,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便逐一浮出水面。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许多问题,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方面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不少孩子身上存在缺乏自信、意志力不坚定、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心理问题。要使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需要学校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为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励自信,树立坚定的信念

自信是人成功的基础,愉快的前提。帮助强留守儿童树立自信,需要家校互动,共同关注留守孩子,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适时地表扬、鼓励。并交给她们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一旦自己有所进步就对自己说:“我能行!”、 “我能做得更好!”等等。渐渐的那些缺少亲情呵护的留守孩子在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学会了交往,增强了自信心,并且通过一次次的成功,不断提升自信水平。

二、锻炼顽强毅力,敢于面对困难

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解决各种困难问题的能力较弱,遇事冷漠,容易产生恐惧、沮丧等心理情绪。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针对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性进行有计划的帮扶教育,首先应强化正确的动机,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今日事,今日毕”,逐渐由易到难,习惯总会形成,毅力也就油然而生。

三、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电视中有一句广告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俗话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我们家长和孩子监护人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诚实守信,应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诚实不足归根到底是我们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做得不好。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关爱的氛围。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孝心、诚心、诚信的和谐社会中,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

四、用爱激励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对孩子的“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是一种溺爱。

真正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像父母一样经常与之谈心,使孩子心情愉快,学习目的明确、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才是一种真爱。

五、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文化的泛滥,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如我校前年有位留守女生上网,把外地的一位男孩都引来了,这位男孩为会见网友,竟从家偷了一万多元钱出来,幸好学校及时发现,与他家里联系,才避免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可见,要帮助引导孩子慎重交友,为了孩子,使之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六、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七、注重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