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科技培训总结

农业科技培训总结

时间:2022-03-21 16:21: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科技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科技培训总结

第1篇

在听取各市(州)和省直、委直相关单位关于2012年~2013年度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情况的汇报后,吴晓光副主任作了重要讲话。

1.前段工作值得肯定

去冬今春的科技服务活动,较以往相比有几点明显不同,一是在服务内容上突出了五大行动,即: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行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行动、农业各专业系统培训督导行动、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服务行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农业科技行动。二是在任务安排上突出了4个目标,即:培训基层农技人员4000名以上,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万户以上,组织培训骨干专业农民40万名以上,培训农业生产明白人400万人次以上,确保每户有一名劳动者接受培训。三是在服务主体上突出了纵横结合,即:市(州)县(市、区)按块块组织安排;农委、畜牧业形成系统的单位,按条条组织指导;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分工,为联系县(市、区)具体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师资。

围绕上述要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全省共开展现场培训或指导7852场次,举办各种培训班11886期次、发放技术资料256.05万份、咨询服务50万余人次,培训农民293.58万人次,完成计划任务的73.4%,全省培训共投入958.68万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高度重视 2012年11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以吉政办明电[2012]108号文件转发了省农委制定的《2012~2013年度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各市(州)、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吉林农大、省农科院等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各农业专业系统高度重视,相继制定活动方案。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长白县、洮北区等一些市、县以政府名义制定并下发活动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长春市、吉林市等市、县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副县长任组长。省、市、县三级政府把农民冬春科技培训工作纳入到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当中,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的开展。

1.2形式多样 总结前一段工作,不难发现,去冬今春全省在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中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形式多样。 全省各农业专业系统、各市(州)、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点,按广大农民群众需求,精确锁定培训与服务指导内容,开展了“农民点菜、专家主灶”等“菜单式”服务。有的还采取了集中办班培训与现场手把手、面对面服务指导相结合,专家教授讲课与乡村“土专家”现身说法相结合,现场办班培训指导与远程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长春市及所辖县(市、区)各农业系统组织农技人员,组成100多个“科技小分队”分赴乡镇村屯巡回指导,与农民面对面解难答疑;延边州结合实际,组织一批精通朝鲜族语言的“土专家”在当地开展现身说法,取得实效;辉南县通过组织“专家小组”和“科技巡回报告团”,深入乡镇、村屯和科技示范户,举办农业技术专题讲座,向农民推介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了解市场信息,筹划2013年农业生产。大安市充分利用“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培训方法深受农民欢迎。

1.3重点突出 全省各农业专业系统根据职能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在服务内容上各有侧重,各项农业技术得到集成推广与综合应用。在开展工作中重点依托项目。今年全省计划扩大五项重大技术覆盖面,其中测土配方施肥实现粮食作物全覆盖,生物防螟在常发区实现全覆盖,农田灭鼠、种子等离子处理、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分别达到1700万亩、800万亩和100万亩。开展玉米、水稻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示范面积200万亩。全省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土肥系统等相关部门,结合五项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培训,取得实效。省阳光办依托阳光工程项目,组织全省53个项目县、292个培训基地结合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深入村屯、农户开展后续指导服务工作。在服务内容上重点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今年我省农业生产的需要,去年12月省里组织专家编印了《吉林省201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万册,免费向全省发放。其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51个、主推技术25项。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密切联系实际,根据省里确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从县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际出发,积极帮助遴选适宜当地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采取多种有效形式,重点着力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为2013年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1.4社会认可 由于前期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全省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得到了认可。省委宣传部对农业系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进行了宣传,各媒体也对全省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进行了报道。省电视台新闻中心将科技备春耕作为冬春时期的宣传重点,在省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吉林日报在头版,以“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红红火火”为题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吉林农网开设了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专题,吉林农业报、吉林农业杂志等对活动集中进行了宣传。

2.存在问题要引起重视

回顾前段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从目前全省调度情况看,大多数市(州)、县(市、区)和农业专业系统工作有序进行,但少数单位和县市动作缓慢,活动不扎实。这可能受春节、冬季雪大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我想主观因素是主要的。重视程度不够,把活动当作一种形式,当作可有可无的一项工作,主要领导不过问,情况难调度,所以就造成工作不力的局面。二是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少数单位和县市对冬春科技服务活动理解上片面,存在重培训轻服务、重教学轻实践的问题。集中培训很重要,深入村屯、深入农户,手把手、面对面地传授技能,深入生产一线服务指导也同样重要,让农民学懂,更要让农民会用。三是服务内容针对性不强。个别地方开展调研不充分,不了解农民需求,培训和服务指导内容与农民需求脱节,农民参与热情不高,活动不扎实,成效不明显。四是共性问题。这也是老问题:主要是现有的师资资源与需求不适应、部分专业系统只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协调作用发挥不够。这些问题希望大家要认真分析,找出本地、本单位、本部门前段工作不足,并在下步工作中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3.下步活动要着力推进

春节之前,省里已召开了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会议重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本月15日,省政府召开了备春耕视频会,具体了安排当前的一些具体工作。为此,下一阶段科技服务活动要围绕上述会议精神,按省政府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抓好落实,着力加强四方面工作:

3.1加强协调 科技服务活动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参与,协调配合十分重要。下步工作中要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调配合,共同推动服务活动取得新成效。要抓好调度上报工作,各地、各单位要及时调度并汇总上报活动开展情况和工作进展,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各农业专业系统间要加强协调与配合,共同研究并制定培训服务指导内容,优势互补,发挥综合优势;各农业专业系统内部要做好上下衔接,增强实效性,减少盲目性。

3.2强化科技备耕 目前全省备耕工作已全面开始,科技备耕是备耕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农业部到省农委对科技备耕工作都十分重视。克军主任多次强调科技备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把科技备耕作为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从现在起到开犁种地前,这段时间是科技备耕的关键时期,各地、各单位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有利时机,再次掀起农业科技服务新,圆满完成去冬今春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各项任务。

在抓好科技备耕工作上要重点做好四件事:第一,要结合农业重大项目抓好培训。全省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土肥系统、园艺特产系统、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系统、阳光工程系统、农广校系统等单位和部门,要重点围绕五项重大技术推广、粮油高产创建、棚膜蔬菜等重大农业项目,组织农民开展专项技术培训,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第二,要结合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抓好指导服务。全省农业推广、培训部门,要结合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屯,进村入户指导,做好与农户对接,实行包村联户制度。农业技术服务指导要接地气、求实效,责任要落实到人。每名基层农技人员要负责指导2~3个行政村和5~1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重点帮助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总结2012年农业生产经验、研究制定2013年生产计划、帮助分析并提出解决2013年农业生产技术难题的对策,确保每户带出1名农业生产技术明白人。第三,要结合农资营销抓好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的普及推广。省里组织专家遴选了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51个、主推农业实用技术25项。全省各级种子管理系统,要组织农资营销部门,积极协调农技推广、农业培训等相关单位,根据省里确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从县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际出发,帮助遴选适宜当地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农民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过程中,采取宣讲引导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这些品种和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同时要结合营销抓好培训,向农民讲授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栽培措施与栽培要领,帮助农民制定种植方案。第四,要做好农业信息。各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要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杂志等渠道,做好农业信息的搜集与筛选整理,及时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的农业信息,助推科技备耕工作。重点土壤墒情、气候条件、农资供求、惠农政策、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等信息。

3.3要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引导是开展活动的重要环节,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对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进行报道和宣传,聚集正能量,扩大活动影响,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推动活动深入开展。要注重培树典型,典型宣传引导是推进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重要措施,要重点宣传三类典型:一是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农民典型;二是甘于奉献、全身心投入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中的科技人员典型;三是部署周密、措施到位、成效显著的先进单位典型。通过宣传身边人、身边事,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增强科学种田的积极性,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进一步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自觉投身于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中,为发展现代农业做出新贡献。

第2篇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农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董同志为组长、副局长谭同志为副组长,局直单位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分解为6大任务,明确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要求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会同责任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一年一计划,一年一总结,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成立技术指导专家组。为了科学素质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我局在柑桔、茶叶、生猪、水产、农机、能源沼气等农业产业和行业成立了以总农艺师周等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专家组,聘任了以乡镇农技中心主任为主技术人员驻扎乡镇,作为“农技特派员”,为每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做坚强人才储备力量。其次我们还从农业大学、三峡大学等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广泛吸纳农业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为到我县做现场技术指导,不断充实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库。另外我局还注重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思想道德培养,调动他们献身农业科技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知识和综合服务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需要,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效果和质量。

(二)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为“切入点”,广泛搭建科学平台

为农民的科技意识不断得到提高,我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广泛搭建科学平台,强化宣传报道。一是创办电视栏目。今年初,我局与县电视台配合,将《农家顾问》改为“垄上行”电视栏目,并进行了改版。通过《垄上行》栏目中“乡村风景线”、“贞贞热线”、“农事话你知”等版块,为广大农民朋友咨询农业政策;把脉农业生产;牵线农产品销售;知农情,说农事儿,暖农心。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咨询,以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需要。二是开辟网站和短信服务。为给好的提供农业服务和信息咨询,我局自便开创了农业信息网,在秭归政府门户网开辟了“秭归农业专栏”,另外我局还联合县科技局开办了“农业110”信息平台,与县移动公司创办“农信通”,将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和信息融入到千家万户,融入到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让农民随时随地可以了解农业技术知识和信息。三是创办农业技术期刊。我局组织各只能二级单位,编发了《秭归特产简报》、《畜牧简报》、《秭归农资》、《秭归植保》等技术刊物,每年以文件形式下发《农业主推技术指南》,制定了茶叶、柑桔、蔬菜、生猪生产体系和生产技术标准,为全县农民提供最先进、最前言、最全面的农业信息动态和农业技术知识。全县科技兴农氛围浓厚,农民的科学意识不断提高。

(三)以增强农民的科技能力为“支撑点”,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推广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支撑,现代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实用和节本增效技术,不断增加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不断提高科技兴农水平。一是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近年来,我局将每年的月定位“科普活动月”,通过开展“组织百名专家千名干部送科技下乡万户行”系列送科技下乡活动,在全县各个乡镇分地区、分产业召开现场会、培训会等知识讲座,为农民现场讲解技术,现场解决难题,现场推广新技术,推销新产品,增强农民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二是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今年,我局以粮油、果树、蔬菜、牲猪、水产、农机等为重点,共培训农业科技中心示范户2180户。严格按照“五有”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了专家组制度、科技指导员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等六项制度。完成了12个科技农家书屋建设任务,配送书柜15台套、各类书籍3000余册,努力把农家书屋建成广大农民朋友获得新技术、新信息的前沿阵地和平台。三是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为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农业增收途径,我局在开展送科技下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基础上,在全县大力开展“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并联合共青团秭归县委开办青年创业就业培训,为农村青年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创业就业技术支撑和资金扶持,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实用性人才。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技术推广活动,大幅度、大手笔的培训活动,现代农业中的配方施肥、脐橙果园四挂、茶叶无性系栽培、农作物轻型简化栽培、优质三元猪等大批先进农业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全县科技兴农水平和农民科技素质得到广泛提升。

(四)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着力点”,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创办示范样板

我局通过“三园”建设为契机,以办示范样板为抓手,以开展农业新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试验示范研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品种,全县农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目前我县已形成“低山柑桔、半山茶业、高山蔬菜烟叶、全县生猪”三带经济格局。脐橙产业以低海拔(300米以下)发展晚熟脐橙、中海拔(300-500米)发展中熟脐橙、高海拔(500-600米)(非河谷地区控制在550米以下)早熟脐橙的三带格局;茶叶产业以“早茶、特茶、全县优茶”的生产格局;畜牧龙头带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各大农业产业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大县”目标逐步推进。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农业科普活动有声有色

今年我局全力推进送科技下乡系列活动,“百名专家千名干部送科技下乡万户行”、“春季垄上行”等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县共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180户,共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895场8.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4.7万份,与县电视办《农家顾问》专题栏目13期,推广了“20个优良品种、十项轻简栽培技术、十项种植模式、十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等新型技术,成立了农业安全生产事故坚定专家组;组建了农业专家技术咨询110平台;设立了24家农家书屋,并配置了电脑、图书等硬件设施,构建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网络,真正做到了田间里有声、电视里有影、刊物上有文,全县科技兴农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二)农业科技示范样板彰显成效

今年,我局紧扣“特色农业大县”目标,围绕高山蔬菜、茶叶、低山柑桔、全县生猪的产业格局,先后实施了蔬菜、茶叶、柑桔为重点的“三园”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程,实施了“一圈二带”(农业示范圈、生态柑桔产业带、生态茶叶产业带)示范工程,着力推广五种种植模式(设施栽培模式、生态养殖模式、立体种养模式、种养一体化模式和生态观光模式),实现社区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局先后累计举办柑桔综合品改、精品果园、高效茶园、农机推广示范村等各类示范样板建设,其中建精品柑桔示范样板2个1500亩;茶叶标准化种植示范样板1个亩;无公害安全蔬菜示范样板1个2200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标准化养猪场1个;推广新型农机具3500台。农业示范样板的建立和有效的辐射,使得我县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国家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高产玉米创建示范县”、“省马铃薯种繁生产基地”。秭归脐橙先后被评为“十大名牌农产品”、“名牌农产品”等荣誉,我局参与的“柑桔优异种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推广项目”也双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绵茶、欲品思茶、等茶叶品牌先后被“地方特色名茶”、“十大名茶”、“优质茶”。特别是由我局和政府共同在建设的“7+1”项目集成了多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吸引了全国性现代农业现场会议在此召开,总结并推介了建设经验,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使我县农民更好的学习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

(三)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效果明显

今年,我局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抓好“阳光”工程,全县累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666人,其中地方特色职业农民1300人,沼气工及后续服务150人,农产品加工200人,知识更新培训16人。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秭归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真正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用的上、留的住、扎的稳的多层次人才,着力提升了全民科技素质水平。

(四)农民培训基地得到大力扩展

我局在县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构建了以送科技下乡活动为流动培训阵地,以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清华职校、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固定培训阵地,网络了以农业中心示范户为辐射点的农民科学素质培训体系。我局充分利用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设施先进,装备齐全,配备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有利条件,同时,还网络了种猪场、茶场、柑桔良种繁育中心等实验观察基地和学员活动中心,加大农技推广力度,让学员既能学理论,又能学实践;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流经验。这些培训基地的建立与扩展,为更好的实现全面素质刚要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以下困难和不足:

第3篇

一、农业科技培训教学现状分析

1.学员现状分析

农业科技培训对象以农村知识青年、养殖户、种植户、返乡农民工为主,他们年龄层次各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过多的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较差,机械模仿能力较强。

2.农广校专业教师现状分析

由于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发展历史较短,教师队伍尤其专业课教师队伍来源渠道较窄,专精教师较缺,大多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较弱,很难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二、提高农业科技培训教学质量的方法

1.提高农广校教师的业务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农业科技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专业课教师实行定期轮训,提高、强化专业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教师培训上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瞄准新知识,学校鼓励教师到相关高校参加培训,与各科研机构取得联系,获得新知识、新信息,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更新;二要接触生产实践,深入田间地头示范指导,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师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定期考核专业技能水平,激发教师自觉学习和提高业务能力的能动性;四要聘请知名专家现场指导教学,起到以一带十的作用,扩大培训范围。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培训效果。在农业科技培训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是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采用实地讲课、实地操作示范等方式,最好选在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场进行,组织广大学员前来观摩,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黄瓜大棚栽培管理,教师要在讲解生产技术要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品种引进、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秧苗病害、果实病害详细讲解,引导学员根据讲解的要点,自己去发现病害,寻找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也可使教师的教学轻松自然。

3.充分发挥教师“教”与“学”的主体作用

教师首先应摆正自己“教”的主体地位。教是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重点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用语,尽量做到语言简洁,注重提问引导与详细讲解。

教师的教学还应体现在“学”上,认真听取学员的心声,善于抓住学员的兴奋点,结合市场的需求,边教边学边总结,边总结也边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更好地促进学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4.为学员搭建信息平台,激发学员学习动力

为学员创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包括技术指导、价格信息、销售渠道、市场动向、专家咨询、网上投诉等栏目。通过使用信息平台,学员可解决生产以及农产品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激励其自身努力学习,大胆生产,以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第4篇

关键字:扎佐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管理措施;问题;建议

引言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以丰富、权威、实用、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信息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是基层农技人员交流学习的平台,可用于指导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种养殖服务。

1政府统筹布局,科技引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可以指导产生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农业科技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指导,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是广大农技员与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一条便捷之路,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建设推广以来,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求并强调重点是抓落实、强技能、提服务、为农户的指导思想。

2服务对象精准,措施得当

贵州省修文县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机械化作业程度不高,如何发展农业是全县领导干部与农户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扎佐镇农业实行分类分级、模块化管理,通过抓重点、抓带头人的科技示范模式,提高广大农户种养殖水平。找准服务对象,方法措施得当,利用企业与种养大户的示范作用进行宣传推广。

2.1农业企业

修文县主要农业种植项目有猕猴桃、蓝莓等产业,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企业宣传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理论与技术学习,要求企业技术人员注册账号进行学习。如深入“7不够”猕猴桃企业与管理层、农技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在做好政策法规宣传的同时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并在该企业召开全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学习现场会,提高农业企业的重视度,切实做好科技进企业、养殖大户与农户,提高科学种养殖技术水平。

2.2农技专业协会

深入修文县扎佐镇大兴村朱世国养牛基地与交易市场,根据该协会的特点,进行业务指导,重点针对牛、羊等大牲畜的防疫处理,进行专业的业务指导尤其是对“口蹄疫”疫情的指导,还包括应急预案编写,对出现疫情的上报程序、处置方法等。对养牛专业协会进行培训,推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宣传病虫害防治措施等。

2.3农村种养殖大户

修文县是猕猴桃种植基地,根据猕猴桃种植面积大、范围广等特点,深入扎佐镇香巴湖村周珍平户,对猕猴桃种植方法进行技术指导,尤其是果树病虫害防治、育苗、嫁接等。通过对种养大户点对点的扶持,达到点对面的推广效果,利用大户的宣传作用,鼓励广大农民加入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群体中来,便于农业网络科技书屋的推广。

3功能实现精准,群众受益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三农”服务信息,及时推送到农户手中,根据种养类型等特点对农业法规、科技新技术、新设备等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了各种类型企业的分论坛,促使农业科技功能精准实现,确保农户与企业得到实惠,做到了不落下“一户一企”,农企对未脱贫的农户采取种养技术支持与就业等形式进行帮扶。

3.1推广个性化“三农”服务信息

县农业局牵头,乡镇农业服务部门具体落实,扎佐镇农技推广人员集合农业科技网络书屋进村入户宣传个性化“三农”服务信息,如企业定制猕猴桃价格信息与新设备、新技术资料,农户定制猕猴桃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知识等。3.1.1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信息平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为企业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等服务。通过平台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等信息,猕猴桃企业“7不够”公司引进“猕猴桃”检测新设备,用于检测猕猴桃糖分含量、大小等信息。扫描二维码查看产地与农药施用量等信息有利于猕猴桃监管信息化,确保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3.1.2宣传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定期农村政策法规与惠民政策等信息,使农民与企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加法律意识,提高防范水平。依据企业与农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不定期地通过平台推送农业政策法规知识,对农业企业宣传国家土地政策,对农户宣传土地政策、法律法规等,如近期“非洲猪瘟”等政策的宣传,使农民与企业了解到相关国家政策与专业知识,学到了人畜不共患的知识,避免了群众恐慌。

3.2农资、农产品供求信息

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了农资、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民就掌握了农业经济发展主动权。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与价格,搭建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流通。修文县鼓励个人与企业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如香巴湖村周某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了解到猕猴桃售价信息后远销到新疆与青海等地区,售价翻了一番。修文县支持农户通过“农村淘宝、京东电商”等平台销售,促使猕猴桃等农产品“黔货出山”。

3.3在线互动与发放纸质资料

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的论坛在线互动等形式,方便农户、企业与专家进行在线技术指导。不定期到各村进行农业科技资料电子播放与纸质资料发放,鼓励农民和企业通过平台学习猕猴桃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形成企业与农户自主学习、“线上与线下”交互学习的模式。

4建设成果与方法

通过“新媒体平台,干部下乡”等方式推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便于修文县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与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到组、户、人,修文县农业坚持以国家农业政策与科技推广为导向,农户与企业受益为根本进行发展。

4.1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进村、寨、户宣传

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进村宣讲政策法规机会,组织村两委专题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宣传政策与种养殖技术方法,通过技术交流与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

4.2农技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交流,解决技术难题

农技人员驻村开展技术培训,对村民反映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实地指导。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技术交流,如开展果树嫁接技术、牛羊等病虫害防治知识等竞赛,研讨技术难题,提出建设性方案。

4.3考勤与考核相结合,提高服务水平

把学习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范围内,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要存留GPS定位和视频照片等资料,做到月有总结、年有计划。将技术服务纳入工作量的考核中,技术指导结束后需农户或企业签字确认,督查机构不定时进行入村和电话核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不走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5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是进行科技信息知识传播的一个平台,懂技术与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利用,而基层乡镇农技部门存在农技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懂专业不懂计算机技术等问题,个别农技人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因此要加强农技人员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使用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督促科技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指导,从思想上做工作、技术上做指导、行政上进行追责,提高农技人员工作活力与积极性,落实农业科技服务“三农”工作。

5.1科技发展迅速,农推人员专业与技术滞后

受知识、年龄、技术等因素影响,农技推广人员技术与知识相对滞后,与先进科学技术无法协调。扎佐镇通过农业网络书屋采用“新带老,新老结合”等方式进行“一对一”帮扶与集体技术培训等,邀请高校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或招募年轻大学生和志愿者等帮助老同志学习计算机技术,对“教与学”二者进行双考核,如没有教会老同志,要追究教学新同志的责任,并给予警告,提高双方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互动学习工作的有效开展。

5.2改变被动学习,提高主动学习积极性

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政治理论素养学习。农业推广人员要日有学习笔记、周有总结、月有汇报。在政策引导下改变学习方式,利用好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督促学习专业知识。结合考核要求农技人员不定期汇报猕猴桃价格信息、果树病虫害防治与种养殖信息等,从思想上重引导、工作中抓落实,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6意见建议

6.1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主要针对西部广大贫困山区,贵州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当地农业科技知识水平,切实做好脱贫工作,建议县农业部门在通过网络书屋搞好农业政策宣传与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在工作经费上予以倾斜,促使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6.2整合平台资源,提升认知度

基层工作人员的手机APP平台多且杂,如禁毒知识、统计问卷、扶贫云等,多数平台只是基于上级考核要求流于形式。因此,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只有增加实用性、个性化知识定制功能,才能得到更广大农户的认可。整合平台资源,提高使用率,加强专业性,如关于某地区猕猴桃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使农户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提升平台认知度。

6.3及时更新资料,加强针对性

农业资料更新及时,针对性强,专家在线解答、回帖及时才更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如关于非洲猪瘟等的专业知识,基层广大畜牧防疫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建议专家应在平台上及时更新防疫知识,以解答用户的疑问。资料应具有针对性和区域性,以更好地服务网络书屋用户。

6.4开展知识竞赛,持续建设好云课堂

在平台上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书屋的使用率,但本质问题并没有解决。最具核心的问题是农户与农企没有得到实惠,用户在云课堂中不能根据地区找到相应的学习专栏。因此建议云课堂建设应按照地区进行分类,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专业知识要有针对性,不能够泛泛而谈,如“蓝莓”与“猕猴桃”种植技术等在云课堂中可设专栏,并且根据各地实际建立专栏等。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措施;西部山区

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实际包含着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传递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全过程。农业科技成果要实现有效推广并取得实效,必须正确处理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技术供给系统、传递系统、接受系统和组织协调系统之间的关系,认真抓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的每个环节。农业科技推广的最终目的是使农民接受农业技术的操作规程,并改变传统的生产行为,采用技术、应用技术于生产,依靠技术实现增产、增收。现就西部山区农村的农业科技推广作一探索。

1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

农业和农业技术都具有区域性的特征,每一项农业技术都只能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推广,在任何一个地区都适应,都能取得较好技术效果的技术,在立体农业特征极为明显的西部山区是很少见的。因此,作为西部山区农村,在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选择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的、群众易于接受的技术作为推广突破口,取得实效后再逐步试验、示范其他的农业科技成果,做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协调发展。

2重视试验示范

一项新的农业技术成果进入西部山区农村后,首先要进行试验,然后在扩大示范和推广,切忌一哄而起,以提高技术推广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一个县、市或者是一个乡、镇,经常组织开展一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进行示范,其作用:一方面进一步验证技术成果在当地的增产增收效果,另一方面为农民群众做出样子,使农民群众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后跟着学、跟着做,产生辐射效应[1]。作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山区农村,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起步阶段,应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一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供群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

3注重宣传和技术培训

一项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进入生产领域之初,它是不被应用者所掌握的,需要农业技术推广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和媒体,大力宣传,特别是在当地试验成功并且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更需要大力宣传。既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也可在当地农民群众居住密集的地方或者集市办宣传专栏、黑板报、宣传车等,使农民群众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面向农民的技术培训;在示范推广之初先培训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及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知识青年,然后再逐步展开,不断深入到村、组的农民群众。培训的形式,既可以举办培训班,请省、地、县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和研究工作的中高级专家授课[2],也可采取召开现场会、小组群众会,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只有向群众讲清楚道理,他们才会主动应用农业科技。

4充分发挥农业职能部门的作用

乡镇农业职能部门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部门的农业科技人员肩负着收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的任务[3],他们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使用和组织指挥对农业发展十分重要。使用得当、指挥得好,农业科技的发展就快,使用不当、指挥不力,农业科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要取得成效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建议西部山区农村,从农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出发,认真使用好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创造开展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工作条件,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支持他们,努力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强化行政领导、技术干部和农民群众相结合,政、技、物相结合,农业科技的推广才能取得成效,农业才能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5以市场为导向组织推广

农业的发展没有粮食不行,但是只抓粮食,农民虽然可以解决温饱,却难以富裕。在西部山区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方针非常重要。一方面依靠大力推广粮食增产的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当地的农业资源,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按照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4],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组织科技力量,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好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使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地方特色,防止产业趋同,要寻找市场空白,使开发的农产品在地方及其省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6参考文献

[1] 戴聪,佘宇平.云南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与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3):16-19.

[2] 窦铁岭,张笑归,王铁征.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1):65-67.

第6篇

一)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局成立了以局长董为组长、副局长谭复为副组长,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农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领导。局直单位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分解为6大任务,明确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要求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会同责任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一年一计划,一年一总结,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二是成立技术指导专家组。为了科学素质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局在柑桔、茶叶、生猪、水产、农机、能源沼气等农业产业和行业成立了以总农艺师王耀群、宋育林、邹维周等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专家组,聘任了以乡镇农技中心主任为主技术人员驻扎乡镇,作为“农技特派员”为每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做坚强人才储备力量。其次我还从华中农业大学、三峡大学等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广泛吸纳农业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为到县做现场技术指导,不断充实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库。另外我局还注重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思想道德培养,调动他献身农业科技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知识和综合服务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需要,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效果和质量。

二)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为“切入点”广泛搭建科学平台

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农民的科技意识不断得到提高。广泛搭建科学平台,强化宣传报道。一是创办电视栏目。今年初,局与县电视台配合,将《农家顾问》改为“垄上行”电视栏目,并进行了改版。通过《垄上行》栏目中“乡村风景线”贞贞热线”农事话你知”等版块,为广大农民朋友咨询农业政策;把脉农业生产;牵线农产品销售;知农情,说农事儿,暖农心。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咨询,以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需要。二是开辟网站和短信服务。为给好的提供农业服务和信息咨询,局自便开创了农业信息网,政府门户网开辟了农业专栏”另外我局还联合县科技局开办了农业110信息平台,与县移动公司创办“农信通”将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和信息融入到千家万户,融入到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让农民随时随地可以了解农业技术知识和信息。三是创办农业技术期刊。局组织各只能二级单位,编发了特产简报》畜牧简报》农资》植保》等技术刊物,每年以文件形式下发《农业主推技术指南》制定了茶叶、柑桔、蔬菜、生猪生产体系和生产技术标准,为全县农民提供最先进、最前言、最全面的农业信息动态和农业技术知识。全县科技兴农氛围浓厚,农民的科学意识不断提高。

三)以增强农民的科技能力为“支撑点”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推广

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实用和节本增效技术,不断增加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不断提高科技兴农水平。一是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近年来,局将每年的3-5月定位“科普活动月”通过开展组织百名专家千名干部送科技下乡万户行”系列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县各个乡镇分地区、分产业召开现场会、培训会等知识讲座,为农民现场讲解技术,现场解决难题,现场推广新技术,推销新产品,增强农民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二是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今年,局以粮油、果树、蔬菜、牲猪、水产、农机等为重点,共培训农业科技中心示范户2180户。严格按照“五有”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了专家组制度、科技指导员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等六项制度。完成了12个科技农家书屋建设任务,配送书柜15台套、各类书籍3000余册,努力把农家书屋建成广大农民朋友获得新技术、新信息的前沿阵地和平台。三是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为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农业增收途径,局在开展送科技下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基础上,全县大力开展“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并联合共青团县委开办青年创业就业培训,为农村青年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创业就业技术支撑和资金扶持,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实用性人才。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技术推广活动,大幅度、大手笔的培训活动,现代农业中的配方施肥、脐橙果园四挂、茶叶无性系栽培、农作物轻型简化栽培、优质三元猪等大批先进农业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全县科技兴农水平和农民科技素质得到广泛提升。

四)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着力点”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创办示范样板

以办示范样板为抓手,局通过“三园”建设为契机。以开展农业新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试验示范研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品种,全县农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目前我县已形成“低山柑桔、半山茶业、高山蔬菜烟叶、全县生猪”三带经济格局。脐橙产业以低海拔(300米以下)发展晚熟脐橙、中海拔(300-500米)发展中熟脐橙、高海拔(500-600米)非河谷地区控制在550米以下)早熟脐橙的三带格局;茶叶产业以“茅坪早茶、九畹特茶、全县优茶”生产格局;畜牧龙头带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各大农业产业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大县”目标逐步推进。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农业科普活动有声有色

百名专家千名干部送科技下乡万户行”春季垄上行”等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县共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180户,今年我局全力推进送科技下乡系列活动。共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895场8.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4.7万份,与县电视办《农家顾问》专题栏目13期,推广了20个优良品种、十项轻简栽培技术、十项种植模式、十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等新型技术,成立了农业安全生产事故坚定专家组;组建了农业专家技术咨询110平台;设立了24家农家书屋,并配置了电脑、图书等硬件设施,构建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网络,真正做到田间里有声、电视里有影、刊物上有文,全县科技兴农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二)农业科技示范样板彰显成效

局紧扣“特色农业大县”目标,今年。围绕高山蔬菜、中山茶叶、低山柑桔、全县生猪的产业格局,先后实施了蔬菜、茶叶、柑桔为重点的三园”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程,实施了一圈二带”农业示范圈、生态柑桔产业带、生态茶叶产业带)示范工程,着力推广五种种植模式(设施栽培模式、生态养殖模式、立体种养模式、种养一体化模式和生态观光模式)实现社区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局先后累计举办柑桔综合品改、精品果园、高效茶园、农机推广示范村等各类示范样板建设,其中建精品柑桔示范样板2个1500亩;茶叶标准化种植示范样板1个亩;无公害安全蔬菜示范样板1个2200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标准化养猪场1个;推广新型农机具3500台。农业示范样板的建立和有效的辐射,使得我县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国家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湖北省高产玉米创建示范县”湖北省马铃薯种繁生产基地”脐橙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等荣誉,局参与的柑桔优异种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推广项目”也双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畹溪丝绵茶、欲品思茶、峡州碧涧等茶叶品牌先后被“宜昌市地方特色名茶”宜昌市十大名茶”宜昌市优质茶”特别是由我局和茅坪政府共同在茅坪镇中坝子村建设的7+1项目集成了多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吸引了全国性现代农业现场会议在此召开,总结并推介了建设经验,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使我县农民更好的学习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

三)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效果明显

局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抓好“阳光”工程,今年。全县累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666人,其中地方特色职业农民1300人沼气工及后续服务150人,农产品加工200人,知识更新培训16人。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真正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用的上、留的住、扎的稳的多层次人才,着力提升了全民科技素质水平。

四)农民培训基地得到大力扩展

构建了以送科技下乡活动为流动培训阵地,局在县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清华职校、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固定培训阵地,网络了以农业中心示范户为辐射点的农民科学素质培训体系。局充分利用九畹溪镇芝兰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设施先进,装备齐全,配备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有利条件,同时,还网络了双兴种猪场、九畹溪丝绵茶场、柑桔良种繁育中心等实验观察基地和学员活动中心,加大农技推广力度,让学员既能学理论,又能学实践;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流经验。这些培训基地的建立与扩展,为更好的实现全面素质刚要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

但仍有以下困难和不足:局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第7篇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

为确保农业科技年活动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市--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副局长为副组长,成员由----负责人组成的----“农业科技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业科技年”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各---局也都成立了农业科技年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抽调技术骨干任成员。领导机构的成立,使全市“农业科技年”活动有了坚强的领导,保障了活动的顺利推进。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抓好我市农业科技年活动,结合我市实际,我局认真制定了《----“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明确了以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工作主线,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农业整体素质的指导思想。方案将各项活动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各时期的重点和各单位、各部门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工作原则、预期目标、保障措施。------区也都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内容,落实了责任单位。市和各区都拨出专款用于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全年累计投入数千万元,为全市的农业科技年活动提供了雄厚的财政支持。

二、广泛发动,全面参与

为做好农业科技年活动,我市结合实际,编制画册,编印宣传资料,摄制电视片,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全面宣传,广泛发动群众。

我市将2006年8月定为“农业科技年”宣传月,主要宣传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农业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及检测标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进展情况等。在深---等新闻媒体推出“农业科技年”专版。在----网页上设置宣传栏,向社会我市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各------对农业科技年活动也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宣传。全市农业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传播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具有覆盖面广、速度快、形象生动的特点,在各区、镇有线电视台开辟《农科园地》栏目,开设农事指导、市场信息、农科致富典型等内容。荔枝、龙眼花果期间,针对当前生产管理,制作了《荔枝、龙眼花果期栽培措施》在各区、镇播放,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在-----区开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市鲜-----产品管理规定》和《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宣传周活动,编印小册子,在报纸上开辟专栏,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2万多份。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市27万农民全面、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年活动。

三、狠抓落实,成效显著

为做好我市农业科技教育工作,针对我市实际,我们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推广方式,取得明显效果。

第8篇

1.1管理方式亟待完善

大多数科技项目管理重心放在立项阶段,如前期调研、可行性论证,在实施过程中以及验收阶段,监管力度不够;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对项目实施单位的现场考察、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管理,约束力不强;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等还有许多不足,如:项目没有按照进度开展、经费使用不合理或者未完成合同制定的指标情况下,没有制定严格的惩罚手段,这些都需要在今后予以发展和完善。

1.2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农业科研、高校和推广单位等科研团体之间既没有隶属关系也没有经济利益关系,难以实现科技资源融合,造成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大量科研经费分流,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新兴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部门通过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平衡科技资源配置等方法来提升农业科技项目质量,实现产学研结合,就目前而言,效果并不显著,据统计,2012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

二、加强农业科技管理的措施

2.1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方式

在项目立项阶段,协调好农业科研、高校和推广单位之间的关系,将产学研结合作为选择立项的方向之一,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制定定量考核目标,对无法量化的内容制定评判标准,明确奖惩机制;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实施过程中几个考核点,把只关注结果的管理方式转变成重视过程管理,明确将项目日常进展情况定期汇报纳入考核内容,完善中期评估体系,通过邀请业务专家现场考察,验证实施效果和实施进度。

2.2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培训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管理部门,还取决于项目实施单位以及实施单位的主管部门。实施单位的负责和自觉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对项目的顺利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显得极为紧迫。因此,针对实际情况,开展农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相关人员如何申报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配合做好资金管理、进度管理、项目数据汇总以及资料收集整理等各项工作。

2.3开展农业科技项目后评估

农业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是针对已完成后一段时间内,对农业科技项目在技术水平、综合效益、项目管理、成果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制定评估体系及评估标准,定量评价项目成果的后续情况。一方面考察了科技成果的延伸和带动作用,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应用,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及时有效反馈信息,为决策和管理提出建议,以提高科技项目质量、决策及管理水平,为科技决策和计划制订提供依据。

2.4建立农业科技项目信用档案体系

为规范项目管理过程,对项目实施单位及实施人员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内容实施情况、项目进度及指标完成情况制定信用评分体系和评价标准,通过综合评分来评价单位及主持人的信用情况,建立相关信用档案,作为后续农业科技项目立项的参考条件。

2.5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管理

成果档案管理是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一部分,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成果产生。这对项目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增强项目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严格把关档案资料的数量以及质量。二是要明确档案管理目的。农业科技项目归档的内容,包括项目申报到验收、成果申报到获得奖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档案的分析,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服务。三是要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方便信息查阅。

2.6推进农业科技项目信息化管理

第9篇

一、工作计划

20*年,区农业系统抽调农业科技人员210人(含市级抽派到我区的27人及区、乡抽调183人)进住134个村,建立科技示范户1340户,辐射带动2.64万农户;完成新型农民核心农户培训2000户,带动与辐射4万农户;完成农村一池三改、“三位一体”8m3沼气池建设1750口;完成优质水稻样板18500亩,建立水稻科技示范户1000户;水稻主推品种展示1200亩;包谷样板28100亩;同时抓好大面积农业生产各项增产新技术的推广试验、示范。使重点村的主要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0%以上,农业科技示范户粮食单产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二、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领导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探索和创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机制,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首要问题,是实施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措施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的重点,为此,我区把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做为强化科技措施推广,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区制定下发了《隆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千名科技人员进百村(企)入万户帮扶致富奔小康行动的意见》(隆政发〔20*〕19号)文件,对全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进行全面安排,结合农业部门的实际,我局制定和下发了《隆阳区农业局农业科技入户实施》,施为了确保《方案》的落实,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主管种植业的两位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种植业股。同时,坚持把“千百万”工程、省级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水稻)试点行动、国家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示范户的能力建设,强化各项增产新技术推广和农民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开展工作。组织了由相关单位技术骨干15人组成的专家组,着力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指导广大农科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

三、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在省、市专家小组的指导下,结合隆阳区的实际,确立了主导品种。水稻上,热区主推“Ⅱ优2186”、“隆丰优1号”、“502-7”三个品种;坝区主推“滇系4号”、“滇杂31号”、“滇杂32号”三个品种;在搞好示范户推广种植的同时,分别的潞江乡、蒲缥镇、金鸡乡、河图镇举办“Ⅱ优2186”、“隆丰优1号”、“滇系4号”、“滇杂31号”、“滇杂32号”等品种展示各300亩。包谷上,重点推广“保玉7号”、“海禾1号”等品种。甘蔗上,重点推广“新台糖22号、25号”、“粤糖93/159”等品种。确定了主推技术。水稻上,重点推广旱育、稀植、浅插和平衡施肥、病虫害综防技术,包谷上,重点推广规范化种植、平衡施肥、小斑病防治技术。甘蔗上,重点推广规范化种植、平衡施肥技术。蔬菜上,重点抓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蚕桑上,重点抓桑园的规范化种植、管理和小蚕共育、蚕病防治技术。

(二)上半年,已集中培训人员、指导员183人、培训时间3天,主要培训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的政策要求,以及优质水稻、包谷栽培技术等。完成示范户遴选1340户,带动农户2.68万户,完成新型农户核心培训1036户,入户指导均超过了5次,并建立了科技入户示范户档案,完成科技培训(水稻旱育技术、包谷高产栽培技术、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等)11.75万人次,发放《隆阳区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资料》、《隆阳区甘蔗栽培技术手册》、《隆阳区包谷高产栽培技术手册》、《隆阳区的玉米小斑病防治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6.5万余份。

(三)共投入对示范户的物化补助222万元,其中:优质水稻补助123万元、玉米补助99万元、技术资料费12万元、各种培训费用16.5万元。共完成优质水稻高产综合示范2.31万亩,品种展示1200亩。

(四)包谷高产栽培技术示范2.81万亩,“双高”甘蔗示范0.3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0.33万亩,桑园高产示范0.08万亩,专用肥样板1.5万亩、包谷大小斑病防治样板0.19万亩;推广旱育秧床0.96万亩,占计划的96%,可移栽大田17.28万亩,比上年增4.93%,推广抛秧320亩,占计划的1*.67%;实施水改旱0.85万亩;已推广专用肥61.48万亩(小麦13万亩、水稻16.33万亩、包谷14.2万亩、烤烟7.45万亩、甘蔗10.5万亩),占计划的98.37%。

示范户种植品种良种覆盖率、科技措施到位率分别达到了100%。对全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已完成“三位一体”8m2沼气池建设534口,完成计划的31%。

第10篇

6月21日,2011年吉林省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总结了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部署了今年示范县重点工作任务,对项目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出席会议。

2009年,我省开始实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旨在通过理顺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培养科技示范户、建设科技示范基地、遴选与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2011年,我省有33个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农技推广示范县。

项目实施两年来,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示范县普遍构建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逐步建立起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农民主动参与的农技推广机制。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农技推广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要继续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理顺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科技示范基地、遴选与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推进示范县构建职能、机构健全、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农技推广责任、人员聘用、绩效考评制和知识更新等制度;完善“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

今年我省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重点完成四项任务:一是加强农技推广制度和条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技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和多元推广制度,并重点抓好20个县60个乡镇站建设试点。二是开展进村入户的科技服务。各示范县要普遍建立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明确基层农技人员的推广责任,每名农技指导员在指导1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同时,还要包保1~2个村,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围绕粮食及特产业生产农民增收,开展1~2次示范性活动。三是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各示范县要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2~3个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四是探索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和现代通讯技术等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构建农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效果,提高农民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吴晓光副主任强调,各示范县要切实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分工。要强化对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要加强资金管理、项目日常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典型,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会上,农安县和梨树县做了典型发言,各示范县分别介绍了项目建设情况。来自全省农技推广示范县的主管农业局长和农技推广站长参加会议。

(省农技推广总站 供稿)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切实转变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年推广农作物、蔬菜、林业、畜牧、渔业、水利、农机(以下统称农业或农业各业)等适用新品种(新农具)、新技术各2项以上;每村至少有1处农业科技示范田、2个农业科技示范点、3-5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推广服务范围达到区域内农业各业生产规模的90%以上,力争主要农产品(农、林、牧、渔等)优质率达90%以上。

(二)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全面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关键农时季节到村集中开展农业各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累计5次以上,现场指导10次以上,发放农业各业技术明白纸6种以上。村级培训覆盖率100%,农户培训覆盖率85%以上。

(三)狠抓农业科技入户。通过采用“三直接”、“零距离”方式,实现区域内农、林、牧、水产、农机、蔬菜等各业全面科技入户。每个村10户示范户,技术指导员全年在村、组、户工作时间不少于200天,累计入户指导不少于100天。农业各业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四)落实好惠农项目。开展涉农政策宣传,按政策要求配合县主管部门落实好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阳光工程等各类支农惠农项目,确保农民受益。

(五)做好农业试验示范。按照县主管部门要求,配合或独立完成一项以上农业各业试验示范项目,并形成总结报告。

(六)做好信息搜集与传递。努力形成涵盖农、林、牧、渔、水、机、菜等农业各业生产、市场、政策及科技致富等高质量的综合信息。

每季度上报1份农业综合信息调查报告;每年向农民提供农业各业生产、市场、政策及科技致富等信息不少于4条。

(七)发展“绿色”农业。力争区域内新增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示范基地1个,新认证“三品”1个。

(八)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努力争取区域内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以上。

(九)做好法律授权的或主管部门委托的行政执法工作,协助做好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十)完成县农委、县有关部门和乡镇下达的其它工作。

三、工作职责

(一)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农业方针政策。

(二)参与制定本区域内的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技术(农技、农机、农水、林业、畜牧等)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配合主管部门做好以下工作:①农业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②农业“三情”、动物疫情、林木病虫情、旱涝灾情等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③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④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和农机安全作业监督和管理。⑤农业资源、林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与监测,土壤肥力监测、改良、检测。⑥农村能源和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务和水利建设与管理,防汛与抗旱技术指导。

(四)配合县有关部门实施各类涉农项目,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如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高产攻关、农村户用沼气池、农机购置补贴、农村饮水安全、阳光工程等农、林、畜牧、水产、农机方面项目建设。

(五)开展农业科普活动。组织区域内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采集、筛选、整理、呈报、、提供农业公共信息服务。

(六)积极参与、配合、指导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区域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七)培育、指导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和扶持种、养、加、销等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社会服务向系列化方向发展。

(八)开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情况调查,主动了解农民的需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并及时上报县农委和有关部门。

四、工作原则

(一)富民为本的原则。积极把先进实用技术、农业信息和致富理念引入村组,带进千家万户,通过科技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二)项目带动原则。按照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积极主动承担农业示范推广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典型示范原则。通过建立示范点、培育扶持示范户和实施示范项目,树立科技示范典型和培育农民身边的科技致富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四)零距离服务原则。把工作地点前移到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把广播、电话、资料等不见面的服务形式变为手把手、面对面现场指导。

(五)及时高效原则。培训、指导要抓住关键季节、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措施,不误农时农事;及时解答农民咨询,及时传递重要的、时效性强的农情信息。

五、工作要求

(一)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主持本站全面工作,每周要召开一次全站人员会议,总结上周工作,安排布署下周工作任务。每月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上月工作总结和下月工作计划。

(二)重大事项汇报制。对于动植物疫情、旱涝灾情、病虫害情和群众反映的农资质量问题及生产技术难题等重大事项,要立即向有关部门和领导请示汇报,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积极处理。

(三)热情服务工作制。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接受咨询要做到热情服务,方便农民。

(四)工作责任追究制。凡工作不负责任,重大事项没有请示汇报,使农民不满意,甚至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五)规范工作行为制。各项工作必须遵守行为规范,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完成。

(六)主动当好政府参谋。准确掌握本乡镇农业各方面的动态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提供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意见、建议。

六、运作方式与保障措施

(一)人员定岗定职,职责任务明确,全员上阵,人人有责。

(二)制定计划、扩大宣传、选准项目、抓好示范、培植亮点、突出重点、扶持倾斜(向示范户倾斜、向主导产业倾斜、向关键季节倾斜、向紧要工作倾斜)。

(三)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包村联户制度、工作日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规范服务用语制度、服务投诉制度、资料信息库制度等。

第12篇

一、工作与成效

1、申报农社项目取得新进展。

今年,我县申报国家、省、市农社科技项目共9项。其中国家级1项:__县有机胖姜种植加工产业化(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省级5项:高效多功能全喂合收割机中试和有机农产品胖姜种植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示范项目和星火科技富民示范企业“双百”认定项目)、斑嘴鸭人工繁育和生姜综合精深加工产业化(省农业科技支撑和星火计划)、义门陈历史文化研究(省社会发展项目);市级3项:酱菜种植加工产业化(市科技示范村项目)、12万羽斑嘴鸭养殖及深加工和多功能秸杆燃气炉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市星火计划)。

2、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取得新成效。

在组织实施农业项目方面,一是结合我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着力搞好生态农业,组织实施了“有机农产品胖姜种植加工产业化”、“年产100吨鹅肥肝20万羽朗德鹅及鹅产品深加工”等国家星火项目;二是瞄准我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组织实施了“葛饮料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酱菜种植加工产业化”等一般星火项目;三是积极推进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和科学育种工作,组织实施了“万亩强优势超级稻y两优2号基地建设”、“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等农业科技项目;四是根据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组织实施了“__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农村科技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项目跟踪管理及鉴定验收方面,一是对国家星火项目和被省市列入科技计划的农业项目进行了跟踪管理。为了客观如实地反映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了解发现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对实施期间的农业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并按时填报了项目实施情况调查表。从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项目都能按照合同的规定如期实施,能完成合同的考核指标,科技三项费使用合理。二是协助省厅专家组对《__站培训体系》、《小城镇改造》、《新农村建设》、《安全饮用水》、《葡萄产业化》、《早熟梨产业化》、《高效生态鸡粪肥研制》、《矿区复垦及水土保持》等八个生态农业项目进行了鉴定验收。

在科技示范村建设方面,我局投入x万元在__乡__村__畲族村民小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共涉及__户__x人。科技示范村的建设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除了改善该村的村容村貌外,还结合该村实际,重点发展__x、__x、__x、__x 、__x等蔬菜种植及畲味酱、泡菜加工。目前,__x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__x食品有限公司业已竣工投产。

3、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内容需要,通过集中办班授课、技术讲座、技术咨询、“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发放书籍资料、赠送音像光盘等科普活动,利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惠民服务工程,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工作。

一是开展了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高产棉花、__x超级稻、丰产油菜、早熟梨、大黄李、巨峰葡萄、绿色蔬菜等。我局牵头组织县经济作物技术站和__x早熟梨专业合作社、__x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共举办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班3期、技术讲座2次,向农民发放专业书籍200多册、技术资料20__余份、赠送音像光盘40多碟,培训农民200多人,受益农民达20__多人,受益户亩增收300—400元。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作物种植业的发展。

二是开展了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生态养猪(鸡)、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推广、畜禽疾病防治与防疫、鱼类产品养殖技术等。我局牵头组织县畜牧水产技术站和__x养猪专业合作社、__x蛋鸡专业合作社等单位通过短训班、现场会等形式,面对面向农民传授技术,共举办畜禽养殖技术与畜禽防疫培训班2期、技术咨询现场会1次,向农民发放专业书籍100多册、技术资料1000余份、赠送音像光盘20多碟,培训农民100多人,受益农民达1000多人,受益农民户均增收20__—3000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生态养殖业的发展。

三是开展了返乡农民务工技术培训。我局依托__x电脑培训中心,联合县社保局职业培训中心和__x持续农业技术推广站(__x星火培训

学校)等单位围绕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流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共举办返乡农民工培训班2期,培训返乡农民200多人。有的返乡农民掌握了__x技术在本地从事__x业务,其经营收入为打工工资的2-3倍。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4、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工作取得新成就。

一是加速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我县共有科技特派员32人,其中,中高级职称7人,大专学历以上25人,并分别派驻到农村经济实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工作,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开展创业致富行动,实现了面对面的直接服务,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科技特派员共引进农业新技术11项,农业新品种13个,实施农业科技开发项目5个,组建利益共同体19家,形成龙头企业3家,年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实现年利润780万元;适用技术现场指导、咨询200余场次,直接培训农民总人数为2200余人,辐射带动农民3000余人,发放科普资料6000份,农民人均纯收入5563元,比上年人均收入增长10.5%。促进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特派员积极帮助农民确定产业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有效地组织起了农民发展专业化生产。我县科技特派员__x原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凭着自学的养鸡技术,成为当地有名的蛋鸡养殖大户和致富能人。他无偿向周边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帮助村周边农民共同走上科技致富路。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已有100余户农民加入蛋鸡养殖行列,户均年增收20__元以上。有效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促进农业科技宣传和技术培训上了新台阶。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素质,是科技特派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特派员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按需培训、学以致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立足当地生产和经济、科普现状及特点,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他们采取集中讲授、现场指导、入户咨询等各种途径,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育了一大批乡土人才和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__x、__x两人经常深入水稻主产区的田间地头指导农户使用农技设配,完成农业机械化生产,实现了水稻育秧、耕整、插秧、植保、排灌、收获全过程“一条龙”式机械作业。为了强化示范基地建设,他们两人狠抓农机服务培训。目前,在各示范基地共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2场次,培训农民、村组干部50多人次,举办现场演示会10次。科技特派员的培训不拘一格,既有正规的课堂式教学又有田间的实地技术指导;既有专题技术讲座又有田间地头的技术答疑;既有定期的技术指导又有不定期的跟踪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四是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科技特派员始终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放在突出位置,依托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科技特派员__x的生猪养殖协会、科技特派员__x的早熟梨种植技术协会、科技特派员__x成立的__x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农技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不但在技术上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在产品的销售和深加工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20__年主要工作思路

1、认真抓好农业科技项目的调研和论证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星火计划项目和社会与发展攻关项目,力争获得国家、省级农业科技支撑和星火计划的支持。

2、继续抓好科技示范村建设和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以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不断引领产业发展,夯实基地建设,打造优质品牌,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探索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切实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繁荣发展。

3、积极做好医卫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点做好人口、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科技和农副产品标准化等工作。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要求,对涉及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项目给予积极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