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

时间:2022-01-31 12:2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林清玄的经典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

第1篇

1、中国经典名著:《老子》《庄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人间词话》《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李白诗选》《杜甫诗选》《苏轼词选》《西厢记》《世说新语》《浮生六记》等等。

2、新课程标准推荐:《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谈美书简》《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

3、名家名作: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史铁生《我与地坛》;张中行《负暄琐话》;宗白华《美学散步》;朱自清《经典常谈》;朱光潜《谈美》《谈文学》;梁实秋《雅舍小品》;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雷雨》;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顾城《顾城的诗》;舒婷《舒婷的诗》;食指《食指的诗》;韩少功《马桥词典》;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周作人《雨天的书》;林雨堂《生活的艺术》;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傅雷《傅雷家书》;余光中《余光中散文》;林清玄《林清玄散文》;曹文轩《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郁达夫《郁达夫散文》;汪曾祺《汪曾祺散文》;巴金《随想录》;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编》;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董桥《旧时月色》;张炜《古船》《九月寓言》;王蒙《王蒙散文选》;余华《活着》;苏童《苏童文集》;老舍《茶馆》;杨绛《我们仨》;阿来《尘埃落定》;实《白鹿原》;周涛《周涛散文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娇黄其实很像杏黄,比黄瓤西瓜的黄深沉,比袈裟的黄轻俏,是中午时分对正阳光的透明黄玉,是琉璃盏中新榨的纯净橙汁,黄色能黄到这样好真叫人又惊又爱又心安。美国式的橘黄太耀眼,可以做属于海洋的游艇和救生圈的颜色,中国皇帝的龙袍黄太夸张,仿佛新富乍贵,自己一时也不知该怎么穿着,才胡乱选中的颜色,看起来不免有点舞台戏服的感觉。但娇黄是定静的沉思的,有着《大学》一书里所说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境界。有趣的是“娇”字本来不能算是称职的形容颜色的字眼――太主观,太情绪化,但及至看了“娇黄高足大碗”,倒也立刻忍不住点头称是,承认这种黄就该叫娇黄。

(节选自张晓风《色识》)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出自《礼记・大学》。《大学》起初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到宋代才被单独提取为“四书五经”的“四书”之一,成为读书人必知的儒家经典。《大学》讲的是如何修养自身,达到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境界。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大学》的第二句,说的就是这修养的过程:“志向坚定才能够沉静不躁,沉静不躁才能够安适自得,安适自得才能够深思详虑,深思详虑才能够外有所收获。”

张晓风,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在该校任教。她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著有散文集《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等,其中多篇作品被翻译成外文。林清玄曾赞美过张晓风的散文:柔婉中带着刚劲,笔如太阳之热,文有寒梅之香,字字如璎珞敲冰、珍珠击佩。

《色识》是张晓风书写对身边各种各样颜色的观察和体悟的散文,正如作者所言:“颜色之为物,想来应该像诗,介乎虚实之间,有无之际。”她正是用这样一颗“诗心”去“看”身边各样人们再熟悉不过、再普通不过的颜色,去领略大千世界中神奇而又深藏、易见而又易失的“美”。这种“于平淡处见神奇”的写作视角与手法确实大有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加以吸收和借鉴。

本段是对“娇黄”这一颜色进行的赏识,作者先在生活中寻求它的存在,进而又与世间其他的“黄”相较,在对比中显示出了娇黄的可贵品格――定静的沉思。作者引用了《大学》中的一句,将这种品性加以深化。在作者眼中,颜色是有品性的,这种品性也许只是一种主观的体悟和赋予,但却使颜色变得灵动而富于诗性。

第3篇

【关键词】选择 运用 整理加工

一、精心选择阅读的材料

庄子曾发出如此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世界上每天出版的图书,一个人即使整天呆在家里读书,直到死,也无法读完。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我们必须独具慧眼,帮助学生精心选择有价值读物,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

首先是经典著作。经典名著是前人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文化主食。因为那些可以称得上经典名著的作品,大都经过了历史的筛选,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但是,随着社会进入高科技和声讯网络时代之后,传统书斋生活的平静与安稳已被打破,书香馥郁的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也不再是皓首穷经的学者和莘莘学子惟一流连忘返的地方。人们将进入一个彻底的“读图时代”。面对这种挑战,全社会都有责任树起经典这面大旗。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世界观尚未完全定型,阅读经典名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的重要途径。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列出的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就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学生名著阅读的不足,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是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当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更贴近我们的现实,这些书籍对于丰富学生的阅历,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许多当代作品的价值尚未得到权威的认同,或者作品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相当的鉴赏水平,力求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作品。如近年来,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散文系列,涉及到中外文化的许多方面;又如港台著名作家张晓风、席慕容、林清玄、刘墉、董桥等人的作品,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都有显著的效果。

再次是“文化快餐”。这里所谓的“文化快餐”,就是那些篇幅短小,言简意赅,阅读时间不长的文章,区别于那种庸俗,格调低下的读物。作为在校求学的学生,持续一整天或几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并不多,更多的则是几分钟、十几分钟的零散时间。因此,作为老师,有必要推荐一些品味较高、可读性较强的刊物,如《读者》、《青年文摘》、《散文选刊》、《随笔》等。其它一些轻松、健康的消遣性读物,也可适当涉猎。

二、恰当运用阅读的方式

从阅读的内容来看,“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咀嚼消化。”(《谈读书》,培根)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内容运用恰当的方式:浏览,泛读,精读等等。

从阅读的目的来看,读书有消遣性阅读和求知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是一种调节紧张身心,消除工作和学习疲劳,减轻工作压力的精神活动,阅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轻松的读物,在阅读过程中不必考虑读物的审美价值。求知性阅读有比较明确的阅读目的,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启迪心智,从而达到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对于处于求知时期的中学生来说,这种阅读应该成为主导。

从阅读的形式来看,一是精读,即按照顺序,逐字逐句阅读,对全篇、各段、各句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力求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一是略读,即通观大意,不求甚解,对于无关的内容,可以略去不看;此外,还有跳读,猜读,浏览等等。这些阅读方式经常交替运用,互为补充,恰当运用,将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三、整理加工阅读的内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时的读书人,往往都是藏书或抄书人。明代的张溥读书时常常手抄口诵,抄完即烧,反复七次,又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可谓读书人的典范。而今天的学子,已经不必像过去那样将大量精力放在抄书上,可是抄书的传统却不能完全放弃。只不过,抄写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有所不同。

抄写应以有用为原则。学生平时从阅读中获取的有用的材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并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积累的形式要规范。学生通常也有阅读笔记,但大多凌乱不堪,不利于日后的查阅。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积累时,教师应该做示范解说。例如:笔记的开头应编制目录,附上页码;中间部分是材料的内容,材料的内容大致分为这几类:一是美文摘抄(全文或者精华部分,也可剪贴),二是书海拾贝(主要是摘抄文中的哲理性语句),三是心得体会(及时记录读书的感受)。

中学生积累材料的目的,往往是在写作中能够运用这些材料,因此,有必要对平时积累的材料和阅读视野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一起,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作文材料库。

第4篇

关键词:晨诵;午写;暮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0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068

语文课程重在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要注重对学生读写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读写中感受到母语的魅力,爱上语文课。具体来说,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一、晨读激情飞扬,激发语文兴趣

晨诵,也就是晨读。即每天清晨到校,伴随着清新的空气,啾啾的鸟鸣,学生端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用琅琅的读书声演绎一天之计在于晨的美妙,以诵读的形式积累感悟语文的美妙。有的学生按自己的目标、计划自读;有的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领读、齐读、自读、对话读、分角色读、加上表情和动作读;有的学生配音吟诵。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活跃了晨读气氛,学生兴趣盎然,可在阅读美文中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知识的多少,而在享受读书的乐趣。低年级晨读以图文并茂的儿歌、描写优美、小而精悍的小美文为主,贴近儿童的稚嫩心灵。在朗朗稚气的读书声中,让学生快乐的心灵犹如畅游在蓝蓝的大海中。这样,学生不仅享受了阅读,还把人文关怀渗透进了心灵。如读《轻轻跳》: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学生在快乐阅读的过程中,知道了要“爱护花草树木”这一人文情怀。中高段晨读主要以优美的散文为主,散文语言优美贴近学生生活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晨读散文不宜太长应精选优秀精短文,如读琦君的《桂花雨》感悟到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及对故乡的思念;读林海音的《窃读记》读出了窃读的快乐和惧怕,并永远记住了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从而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读许地山的《落花生》跟着作家一起感悟做一个怎样的人,同时在作品中读出自己,用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融入进去诵读文本,认真体悟……另外,教师还可以精选冯骥才、梁晓声、季羡林、李国文、席慕蓉、张晓风、林清玄等作家的精品散文让学生在晨读中激情飞扬,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午写凝聚心神,感知语文奥妙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观其字,知其人”,让学生从小练得一手好字,将受益终身。对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午写。写字既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又是一种修炼。每天中午到校,琴声悠扬,笔墨飘香,伴着甜美的声音,和着美妙的古筝乐曲,学生开始写字练习。一二年级练写铅笔字,三四五年级练写钢笔字。每次习字不在数量多少,而在质量优劣。从一笔一画入手,循序渐进,力求实效。为鼓励学生认真写汉字,凝聚心神,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写好汉字的热情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写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好字,自己应该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若教师写字功夫较好这时可以在一旁指导学生,若教师的字写的不是很好这时就需要与学生一起进行写字练习,并可以与学生展开比赛看谁写的又快又好。这一环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励方法:教师可以每天选出写得最好的前三甲张贴于教室板报中,一星期一换;可以组队进行团体追逐赛,每天积累分数,一周算一次总分,看看哪个队获胜;也可以利用做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写好汉字。其次,教师要在午写前开展相关的活动,先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奥妙,如可开展“折腾汉字”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如,在写“马首是瞻”这个成语时,教师可先解释一下该词的意思,即古代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形事,现在主要指服从某一个人的指挥或者是乐于追随某一人,可见这个“马”很重要。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写这个字,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象形字,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这个字但不是现在的简化字,学生就会写出五花八门的“马”字。教师接着给学生展现这个字最原始的写法以及其演化的进程,让学生感知汉字的源头,感受到语文的奥妙。

三、暮读沉淀心灵,体悟语文真谛

让学生有兴趣读书,有时间读书,有能力读书,“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因此,教师应把存储的理念引进阅读,为每个学生建立了“阅读存折”,将“阅读存折”按照主题进行编排,使每一位学生参照阅读存折中的阅读书目,天天晚上进行自主阅读。这也就是暮读活动。

在阅读中,学生要注意读出自己,即读出与作者的共鸣;获得情感的满足同时要读出问题,即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要及时批注,积极地与家长或者老师沟通交流,真正的读懂文章。一二年级学生每天坚持读书不少于20分钟。三四五年级每天坚持读书不少于30分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书时要专心致志的阅读不能够三心二意,逐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周,语文教师要根据家长填写的阅读评价,结合学生做的摘录笔记、批注等进行总结反馈,评选“阅读之星”;要引导全家参与,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竞赛,颁发“阅读小学士”“阅读小硕士”“阅读小博士”证书,评选“书香家庭”。通过一系列阅读活动的积极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沉淀自己的心灵,汲取成长的营养。

四、结语

总之,晨诵、午写、暮读活动在校园的积极开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能够读出自我,与文本进行对话,提升自己运用母语的能力,在写字练习中能够锻炼自己的毅力,感悟汉字线条的刚毅与柔美,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有助于学校学习氛围的营造,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第5篇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趴在收音机前听评书。无论是听《岳飞传》、《杨家将》,还是《三侠五义》、《薛刚反唐》,我都十分入迷,以至于刚听十几回便迫不及待地找来原著一睹为快。渐渐地,读书,成了我的一个嗜好――直到现在。

在儿子小的时候,为了照顾儿子和读书两不误,我时常是一边看书,一边照看孩子。为了不让孩子抢我手中的书,我便时常读书给孩子听。没想到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渐渐地,儿子长大一点,识字多了以后,书桌前,常常是我们一家三口一同读书……

由此,我忽然想到,我为什么不可以尝试着读书给学生听呢?

读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身为老师的我们都清楚,一个孩子走进学校,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看来,毫无疑问,学生一学期下来,只读教材上十几篇课文,阅读量是微乎其微的。而为了扩大阅读面,我们广大教师也曾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罗列了具体的书目,并不断强调如何如何读,读书的好处有哪些。但最终学生读了多少未可知,而是否有效则更未可知。究其原因,是教师仅仅把读书当作任务下达给学生,而没有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上下功夫。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提及读书,学生多半是老师“让我读”,而不是自己“我要读”。记得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曾有感触地说过:“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如何阅读,而忘了教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为了使孩子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他便曾经提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办法――“给孩子读书听”。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他们注意持续的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如此看来,“读书给学生听”的办法是可行的?有了名家的先例做榜样,我便有了底气。于是我便在班级里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所从教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每天有早晚自习,而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充裕的时间,一直着困扰我们每个班主任。于是我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声情并茂地读书给学生听。刚开始,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短小的文章,声情并茂一口气读完;而经典名著我选读精彩片段,读到关键地方,像讲评书那样让学生期待下回分解。有些心急的学生像我当年一样也迫不及待的找来原著一睹为快。给他们读书听的时候,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显得兴趣盎然充满期待。每一次轮到我上早晚自习的时候,铃声尚未敲响,学生们一个个已正襟危坐,用渴求的目光期待我的到来。而学生的这份期待,给了我坚持“读”下去的信心。

有一次,我读朱自清的《匆匆》,课后,竟然有学生到办公室向我借阅,还有学生用零花钱买来朱自清的散文读。渐渐地,我发现,我班同学读书看报的越来越多。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变换个方式让学生来读呢?于是,我在班级开设了“今天我来读”的读书汇报活动,并引进竞争机制,使学生在读书会上竞相把自己读的好书推荐给大家。每周我们都要评出一名“最佳读书人”。这样由原来单一的老师读,变成了大家争着读读。为了能更好地在读书会上展示自己,同学们纷纷买书,读书。如此一来,读书,便由教师“让我读”的外驱力,变成了学生“我要读”的内驱力。“读书给学生听”的做法已略见成效。

于是,我打消了当初的重重顾虑(当初曾担心,把大量做题纸习册的时间用来读书会不会影响成绩?)每天只要我有晚自习,我都安排一节读书课。在我的读书课上,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同学们时而凝眉浅思,静静读书;时而奋笔疾书,书写读书心得。读书汇报时,在我的适时引导下,有时,会围绕某个人物,某个观点,某个情节争论得面红耳赤。我终于见到成效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我在学生中搞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普遍对给他们读书听的做法很感兴趣,而且也承认,这种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的强烈冲动。多年来,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读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很多老师,如今,我终于走出了这一困惑。我的学生终于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我心中不由暗暗窃喜。那时,读书成了我们班的时尚,不少学生看上去颇有书生气呢!我们班的读书角,学生推荐的书籍越来越多,课余时间,读书角下读书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第6篇

【关键词】写作 生活 真情实感

生活是万花筒和百科全书,语文学习实质是对生活的学习,我们的写作也应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入生活的元素,让学生感悟生活、再现生活,写出内容真实可感、生活与时代气息浓郁的作文,让作文教学理性回归生活。进行生活化的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写真情、抒真感,使得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质精准呈现。

一、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真实是文章的灵魂。再美的假花也不会招来一只蝴蝶,再高超的化妆师也无法在一张满脸皱纹的脸上刻下一分童真。我们写文章也是一样,我们要截取生活中那些真实的有代表性的生活素材。作文中不排斥虚构,但一定以生活为基础,情和理应该是真实的。所以,要写好有新意的文章必须亲近自然、亲近生活,如果我们疏远了生活,生活也就疏远了我们。生活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送给她一抹微笑,她就会还你一缕温情。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我们永远开掘不尽的宝藏。作为老师,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亲近生活的机会和环境。学生作文犯难,主要是因为不理解生活,不会和生活牵手,如同鱼儿畅游于水中,却感觉不到水的存在一样。我们要引导他们欣赏生活、触摸生活、拥抱生活、倾听生活的声音,比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活动、游戏等,给他们更多的感受生活的机会,引导他们理解父母、理解社会、理解自然万物。

二、转换视角,让写作成为生活需要

学生一般都不喜欢写作,总感觉自己写不好,一到写作就搜肠刮肚,因为他们没有东西可写;写作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为了得到比较高的分。这种不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对生活有感而发的作品是不可能优美的,而没有兴趣、没有热情的作文是没有什么艺术与思想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中,要引入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优秀的篇章都是呈现生活的典范之作,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们可以让学生读读作者笔下地坛的景致,说说自己的校园、家园的风景,谈谈自己对身边环境的看法。如此,我们能在“绿色生活”“忧与爱”,甚至2013年的“探险者与蝴蝶”等高考作文中都有内容可写。历年高考的高分、满分作文中就有不少写自己身边的环境保护的作文。因此,要留心生活,从经典作品中去感受生活。

学生只要写了一些自己的生活中负面的事件或感受,我们都会制止。如青春期的学生写朦胧的男女生的情感,写对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事件的消极看法,我们老师总要提醒他们思想要健康,要积极向上。其实,生活就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大杂烩,是可以多面观的棱镜。只要是学生客观而真挚抒写的情感,我们都应该冷静而公允地看待,没有必要扼杀他们的生活感受与体验。

三、注重引导,让生活成为写作源泉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作文教学要与生活接轨,倡导学生在感悟生活中进行“我手写我口”的写作。我们要改变传统作文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非要注重怎么写,而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探究写作的源泉,写出有个性的有灵性的作文。

(一)培养学生走进生活的能力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学生每天往返于“两点一线”间,忽视或漠视了生活中的风景。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感触自然的魅力。一方面,让他们注意生活中的人。如《我与地坛》中,我们感受到了史铁生给他母亲出的难题,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和父母总是和平相处的吗?我们有没有让父母感到痛苦与失望的事情呢?你想象同龄人会给自己的父母出怎样的难题呢?于是,“亲情”这一永恒的话题就能激起学生生活体验与感悟的抒发,使学生能够以小见大地写出成长的烦恼。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事情,能够折射出不同的人性;也可以从影视、报刊等媒介中获取生活的信息。这样,我们写作的生活体验就会更有代表性。另外,春夏秋冬的轮回、自然景象的变化,都蕴含着一定的哲理,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景物的观察和描写中感悟生活。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憧憬生活,就会有所发现、惊喜与陶醉。

(二)提高学生体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的本身是平凡的,但蕴含的哲理却是不平凡的、能够发人深思的。林清玄的散文大多是生活哲理散文,我们可以从《可以预约的雪》学到生活的无常,我们怎样去看待这样的无常。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需要引导他们能够深入地思考和辩证地看待所见到的事件,力求深入地分析与理解。如此,能够想得更深,新颖而别致。只要重视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我们学生的生活化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三)提高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

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还需要能够将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或情景精彩再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确写日记、写周记的目的,让他们能够写出自己的情感,在不断优化思维品质和掌握写作技巧中达到心灵净化、情操陶冶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当然,学生再现生活,也不意味着原封不动地实录,应该是注重细节,突出主题的浓缩与凝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注重从背景、立意、选材、情节、细节和个性等方面表现与表达。

第7篇

关键词:教师培训;读书活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20-02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培训的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各个阶层的教师培训、新课程师资培训活动展开得有声有色,讲座、听课、考察……方式多样化,各级领导和老师们很重视,也很下功夫。这项耗钱耗时耗力的培训工程,到底成效如何?值得我们反思。一些教师通过培训转变了观念、锻炼了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然而,也有一部分教师参加之后,教育观念更新了,课堂教学却是老样子;满口现代教育理论,实践操作却无从下手;即使采取一些新颖的做法,也只是停留在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层面上,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因为教师的培训主要形式是听报告、讨论和参观考察等。培训过程是紧张的、大容量的,大家忙于听、记、看、说。然而,读书研究――这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却被一些教师忽视了。不读书的培训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师培训工作一定要与读书同行。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最好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读书,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实实在在地花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上几本有用的书。既要读“理论书”,学习课程理论,品味专家对“课标”的解读;也要读“实践书”,研读教学案例、课堂实录,观摩名师课堂教学;还要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教育、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书。既要潜心阅读,掌握基本内容;细心揣摩,领会精妙之处;还要跳出书本,剖析、对照自己教学实践,加强反思,寻求新的独到的发展。

读好“理论书”就是通过研读教育理论专著,与教育专家对话。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教师如果没有经典打底子,就会造成对教育规律的浅薄理解,就会停留在机械模仿上,就会在实践中失去自我。例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们贯彻这一理念,不再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体验,课堂上不再局限于统一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由发表阅读感受。这是可喜的进步。但是,一些教师为了遵循“个性化阅读”的原则,对学生独特的体验不论思想倾向是否正确、价值观是否存在偏差,都一概给予肯定。学习《狐狸和乌鸦》,有的学生赞扬狐狸足智多谋,认为“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好”;学习《九色鹿》,有学生认为“调达告密是生活所迫,值得同情,不能说见利忘义”。对这些价值观错位的“独特体验”,教师或点头称是,或不置可否。这恰恰反映出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的浅薄。如果细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是一项重要目标,它与“个性化阅读”是不矛盾的。

新课程的宗旨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各课程标准中,在教育专家的理论专著中,都在努力贯彻这种理念,对课程改革做出种种阐释,提出具体实施建议。因此,教师们实施新课标,必然要使自己的教学观念经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转变观念的有效措施,就是读书,就是研读教育理论,运用丰富的理论,用教育家的思想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解剖、诊断;主宰我教学的理念是什么?我的教学是不是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效果如何?从而不断摒弃旧思想,接受新观念。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憎,对人亦语言无味。”因此,教师要以书为师,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教育的还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应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播者。

二、教师读书的选择范围参考

如今的教学辅材数不胜数,怎样慧眼识珠,在众多的精品图书中,选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图书,使学生受益更大呢?笔者认为,应该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上课积极反馈情况等综合方面,与学校的同系教师积极探讨,不断与时俱进摸索创新,同时可以组织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经验研讨会,互通有无积极学习,打开思路积极推荐适合的图书及方法。以下几点建议是笔者在实际中总结的几点,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反馈探讨。

第一,作为教师应该仔细读一读“课标”、中小学各种教科书。因为“课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系统阅读中小学教科书,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更系统、更多地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内容,一旦发现不足之处,以便老师有能力并且及时更改教学方向,避免错误教学而不自知。

第二,要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如《教育学》、《心理学》、《苏霍姆林斯基文选》、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夏山学校》、《卡尔威特的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集》等,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为培训和自己的全面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师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三,多读一些翻译过来的经典有益的书籍。翻译过来的书籍简单的抄袭和剪接较少,这就保证了出版物一定的原创性和水准。另外,这些书籍中所渗透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建立一个文明社会所需要的。像《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使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会生存》等就是翻译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使我们对西方的文化、历史的认识上,发生一定的转变,打破一些陈旧思想,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这本就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

文化无国界,历史证明故步自封不可取,尤其是教书育人的一线教师工作者,更是体现创新的关键环节,虽然不能做到博览群书,但是至少要做到经常阅读经典书籍,教师的自我提升,这种提升会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产生无形的传递,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带动学生的阅读乐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扩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不再读枯燥的教材,那么教师的读书活动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第四,中小学教师可以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读诗经、唐诗宋词、汉赋元曲;读庄老佛禅、魏晋风度;读钱塘余韵、姑苏斜阳;读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读歌德、泰戈尔、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读席慕蓉、余光中的诗,张晓风、刘庸、林清玄的散文等。读文笔和情怀优美的书籍,可以净化心灵、温润生命,也可以使我们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绪看待世界和人生。

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往只是机械般地背读古诗词,但是通过老师的读书活动带动学生自我自发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在课余时间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讨论,学生可以增加新知识并巩固已学基础知识,教师也能在讨论中发现学生的新奇观点,这样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实现创新教学,并且教会和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心态看待每件事情的发生,使如今的“小王子”、“小公主”不再孤芳自赏以自我为中心,为学生的今后人生路铺垫正确的方向。

最后,中小学教师还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期刊。因为优秀的刊物上的文章比较精辟,也比较集中于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比较前沿和精锐。例如:《人民教育》、《明日教育论坛》、《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参考》、《教师博览》、《语文教学通讯》都是国内一流的教育期刊。不断地参考时代前沿的理论,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才不会落后,才能走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最前端。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课外阅读兴趣 激活

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课外阅读效益低,这些往往成为高中生忽视语文课外阅读的借口。有份调查报告提到了这样一件事:同为华人,接受美国教育的华人学生在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的时候,通过查找资料和广泛的阅读,从活字印刷术的历史沿革、操作过程以及它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影响多个方面作了几万字的介绍。而接受中国教育的学生只写了区区500字,还是教师讲解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除了看到中国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以外,还应该看到我们的学生阅读面确实狭窄。调查发现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80%以上的高中生阅读兴趣不高。课外阅读量小面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武侠小说和卡通书,文学类的读物无人问津,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从而严重影响了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大量阅读的功劳。《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外阅读,新课程理念下的各类测试已开始涉及课外阅读,比如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出现的探究题。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在语文附加题中就有15分名著名篇阅读理解,因此强化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刻不容缓。《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下面就谈谈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活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是“积学”的捷径,是治学和科学研究的起点。可以说。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智力背景,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直接接触阅读材料的机会,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外阅读是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告诉学生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些高尚的人谈话,这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极为有利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高考指挥棒对语文课外阅读考查的落实,使语文课外阅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江苏2008年新课标高考模式中就增加了对名著名篇阅读的考查。如“简述体现黛玉多愁善感的一件事”。又如“请说说《哈姆雷特》中的‘戏中戏’指的是什么情节”等。考生如果没有读过名著和名篇。或者没有阅览过关于名著名篇的介绍、评论文章,答题时将会一筹莫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只有在读书中体验到智力生活时,他的学习愿望才能被确立”。书籍,特别是经过了时间沉淀和筛选而被后人认可接受的那些名家名著,是影响学生智力活动和精神发展的最优秀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介。作为教师可用“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成语和诗句来启发、熏陶学生,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还可以用名人轶事来启迪学生,以马克思、叶圣陶、鲁迅等伟大人物终身学习的热情来激励学生。

二、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带动阅读兴趣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较为活跃的学习模式,它与接受性学习不同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语文学习不局限于学校课堂,“研究”的天地很大,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研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它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感悟语文、培养科研意识。而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广泛地阅读,但不是泛泛而读,要在阅读中感悟语文,在阅读中发现研究课题,培养研究能力,并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阅读能力、鉴赏水平。

在语文教材范围之外,完全依据学生的读书兴趣,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的重要途径。研究性学习选题的自由度较大,依赖于学生读书的兴趣范围。比如“解读席慕蓉的诗”、“林清玄散文漫议”、“《红楼梦》人物评说”、“唐诗宋词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等等,这些专题反映了学生的读书欲。引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对其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势必会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与人文素养。

在阅读中发现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拓宽阅读视野。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这一平台,激发阅读兴趣,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营造自主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品尝到阅读的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自主阅读的乐趣。激发读书兴趣,首先要做的是敢于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目,读他们感兴趣的书,了解他们最想知道的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高中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所以放手让他们去阅读。这也是对学生成长的尊重。

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阅读课,由教师带领学生到阅览室去读他们自己喜欢的书,要求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并想想为什么要摘抄。课后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教室里展览出来,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互相欣赏、口头点评、各抒己见。我们也可以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的5分钟搞读书汇报活动,按学号由学生进行新书推介或名篇赏析。这样他们动口动手又动脑,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原来想读书的学生阅读兴趣更浓,原来被迫读书的学生在这样氛围的感染下也变得积极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他们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四、用教师富有成效的启发和引导打开学生的阅读之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教学。从学生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里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时,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面的稳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