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时间:2022-08-02 12:1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第1篇

本文分别阐述分析了黔中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渊源与特征,提出黔中民族文化是以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为主要特征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

贵州安顺;黔中;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的多元并存。

一、黔中民族文化结构

1、黔中布依文化

布依族是从先秦时期的“越”、“骆越”、汉晋时期的“僚”和唐宋时期的“蛮”衍变分化而来。其族自称“布依”或“不越”,“布”是“人”或“民族”的意思,“依”、“越”是古越人对自己的称谓。安顺境内布依族多分布在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及安顺市的许多乡镇,主要居住于河谷和坝区,大多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产粮区。其村寨依山而建,聚族而居,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旧州、双堡一带多为四合院。其族主食与汉族同,嗜糯食,婚丧、节日以及访亲拜友都需要糍粑和糯饭[1];喜酸食,俗语说:“三天不吃酸,行路打蹿蹿”[2];好酒,喜以酒待客。布依人的服饰随着民族交往日益加强,民国时期已有很大变化,特别是男装,基本与汉族相似,但在边远地区的妇女服饰仍然保持本民族的特点。镇宁、关岭、普定三县有些上了年纪的妇女穿裙,保存古老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裙式为多种多样的蜡染长裙,上着蜡染或刺绣的短衫,头戴假壳。具有代表性的是镇宁下慕役、江龙和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穿着,式样不但古老,而且端庄秀丽。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布傣语支,没有方言之分,只有土语之别。布依族有“二月二”、“三月三”、 “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

2、黔中苗文化

黔中苗族多自称“蒙”,1951年国务院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和“苗”的历史渊源及苗族人民的意愿,将之统称为苗族。安顺境内苗族分布于安顺市的7区47乡镇以及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区,苗族主要居住在森林茂密的高山深处,山高水低,饮水困难,有所谓的“山苗水布依”之说,少部分居住在坝子地带。其住房大多依山而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是“吊脚楼”,“人居其上,畜养其下”的建筑。坝区苗族以大米为主食,山区苗族以玉米为主食。糯食是苗族的高贵食品,逢年过节要打糍粑吃并用以祭祀祖先,亲友拜访,婚姻往来都要用到糍粑。苗族喜欢喝酒,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许多农户都能自制酒曲,自酿泡酒和烤酒。苗族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男子一般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毛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妇女的服饰比较复杂化,大都穿着大领短衣,长的或短的各种百褶裙,裙罩有裙片,有的长裙长及脚背,有的短裙仅到膝盖。妇女盛装时一般都佩戴着多种银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第二土语区,各支系语音略有差异。苗族有跳花节[3]、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3、黔中白族文化

白族是古代“龙国人”与部分明代迁黔的南京(应天)人的人们共同体,又称“南龙”,是“南京”与“龙家”的合称。安顺境内的白族分布在安顺市的蔡官、华严、二铺、旧州、双堡等地区以及其他各县的部分地区。其村寨依山傍水,古代白族的部分寨子修筑有石墙,墙外有护“城”河,今安顺市的讨兑寨留存有遗迹。白族古代住房为木质结构,以双间为一幢,从坐房对向的左右两边起,第二排柱头上有不放穿方的双托,托的两端雕刻有龙头图案,名曰“龙头独架双托”,目前在安顺市的木头、讨兑二寨存有十多幢。现代建筑与汉族基本相同。白族服饰,男子多包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身穿白色对襟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臀环扭丝银镯,指戴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的包头,现今白族的服饰基本与当地汉族无异。其语言无方言差别,只有土语区分,但今天仅有极少数老人能说出少量单词。白族有七月初六和十月初一等民族传统节日。

4、黔中伊斯兰文化

回族在元代时随元朝势力的拓展进入贵州,安顺境内的回族多从威宁迁入,其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分散小聚居,二是山上多山下少。安顺市境内回族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顺着轿子山山脉和马鞍山山脉聚族而居,或居山颠,或住山坳,很少临河川居住。亦有少部分居住于城市,经营皮革等小手工业。其村寨多依山而建,寨内有供节日活动的公共场所“清真寺”,寺不论大小,常为四合楼建筑,内设“密窝”和经堂,是回族人民在节日请“阿訇”念经和礼拜的场所。住房同于汉族,不同的是堂屋不设“神龛”,有的只在正堂屋内放一香炉或挂伊斯兰经文或经文对联。其服饰城镇同于汉族,但在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时候,主要宗教人士穿着洁白的长袍,头戴白帽,而参加活动的人衣着也肃穆整洁。其农作物有玉米、荞、麦、水稻等等。主食同于汉族,禁止吃猪肉或自死动物(如自死的牛、羊、鸡、鸭)。其语言与当地汉族同。回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5、黔中仡佬文化

仡佬族源于古代濮人中的“鸠僚濮”,自称“仡”或“仡佬”。安顺境内仡佬族分布在二铺、华严、蔡官、旧州和紫云、关岭、镇宁等县的许多地方。住房多是靠山而建,构造大多为石木结构,现今多被钢筋混泥土的平房所代替。仡佬族服饰造型讲究,式样美观,布料精湛,是本民族自制自织而成,历史上叫“兰干细布”,也叫“铁迪布”。“改土归流”以后,废除了土司世袭制,在仡佬族地区实行了和汉族相同的政治制度,汉族大量迁入,使仡佬族古老传统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今古式已经失传。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玉米、小米、高粱等杂粮为辅。嗜糯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要吃糯食,并以其作供品祭祀祖宗。好酒,有祖传的酿酒技术,招待亲友少不了酒。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僚语族仡佬语支安顺、普定方言,无文字。仡佬族有祭山节、尝新节、牛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6、黔中彝文化

彝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族迁入安顺境内后与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彝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小盆地中。住房有石板房、瓦房,也有土木结构的双斜面茅草顶平房。彝族以大米、玉米、荞麦为主食,好饮酒喝茶,男子和老年妇女喜欢抽叶子烟。安顺境内彝族男女通常包青、蓝色棉布头帕,头帕较长,环绕多层,形成“大包头”。男、女皆在短衣、长裤外加穿青、蓝色长袍,系腰带。解放前部分地区的彝族还穿长裙,解放后彝族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或布依族服饰相同,但许多彝族女青年仍备有在节日或喜庆时穿戴的民族服装和首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东部方言。彝族有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二、黔中民族文化特征―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

黔中安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多种民族传统文化并行发展、各种小传统文化交错并存的历史相当悠久。安顺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夜郎的属地,主要有濮、越等土著居民。战国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27年),庄西征,控制夜郎,部分楚人入住夜郎地。秦朝开道而置且兰、夜郎二县,始有华夏人零散迁入。汉武帝时置郡,汉人开始入境。蜀汉及南北朝以后,夜郎故地的土著不再称为“濮”或“越”,而通称为“僚”,他们与乌蛮和少量汉人杂居。唐、宋、元时为宋家、龙家、仡佬、苗人、仲家、罗罗等民族大杂居时期。明清两代,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特别是明朝初年,大量汉人随军涌入,就地建立卫所。据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西南诸省》载:“其开设初只有卫所,后虽渐渐改流,置立郡邑,皆建于卫所之中。卫所为主,郡邑为客,缙绅拜表祝圣皆在卫所。卫所治军,郡邑治民。军即尺籍来役戍者也,故卫所所治皆中国人(指当时迁入的中原汉族)。民即苗也,土无他民,止苗夷,然非一种,亦各异俗。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龙家,曰曾行龙家,曰罗罗,曰打牙仡佬,曰红仡佬,曰花仡佬,曰东苗,曰西苗,曰紫苗。总之瓠子孙,椎髻短衣,不冠不履,刀耕火种,樵猎为生,杀斗为业。郡邑中但征赋税,不讼斗争,所治之民即此而已矣。”[4]可见当时民族关系之复杂和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之激烈。随着汉文化的渐进和商业往来的频繁,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大量的汉族官员、商贾、难民、移民进入贵州,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清代贵州各少数民族都视为“苗”,当时屯堡人也被目为“蛮夷”而以“苗”相称。在现代社会,安顺地区也交错分布着许多民族,除汉族外,现在安顺地区主要居住着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其中布依族和苗族是安顺地区少数民族之主体。

相对于中华民族大传统文化而言,各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的小传统文化。贵州是一个拥有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多元并存,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各种小传统文化分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当代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之基本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总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因而文化的民族特征也会随之演变。但是,文化的民族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凝聚民族群体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民族群体文化的根本特征,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传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5]同样,从一个民族的分布情况、居住、饮食习惯、服饰、语言、传统节日等方面依然可以追寻到各民族传统的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这也表明了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离的。文化与民族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人们共同体在自身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了共同的文化并形成了民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靠这种传统文化紧紧凝聚在一起。因此,该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6]黔中安顺世代居住着众多古老的民族,这些民族在文化上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正因为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或相对独立,才使得黔中民族文化如此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注释】

[1]民谣云:“摇摇摆摆进城来,黄泥裹脚大花鞋;一进门来拜三拜,稗子粑粑滚出来。”(见《续修安顺府志・风土志》)黔中各族人民都喜欢以粑粑作为礼物走亲访友,这首民谣生动地描述了乡间妇女携带粑粑进城看望亲友的情形.

[2]“蹿蹿”,读阴平,与“川”同音,为走路不稳之意。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天不吃酸食就会走路不稳,摇摇晃晃.

[3]《续修安顺府志・土民志》(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1983年点校翻印本)云:“跳花之俗最古,相传始于杨六郎。时间大都在阴历正月”.

[4](明)王士性.广志绎[M].清康熙十五年刻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84-85.

[5]杨镜江.论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载[J].北京师大学报,1992(4)73-78.

[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00.

【参考文献】

[1]黄义仁.布依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何积全.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杨志仁,王永贤.安顺地区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一集)[M].安顺:安顺地区行署民委编印,1989.

[4]陈天俊,赵崇南等.仡佬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5]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社会化;布依族;民族文化

一、导言

笔者认为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会扮演和创造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人,并且承担起传递文化的责任。而语言社会化是指社会中占很少比重的群体(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城市化等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具有特色的语言逐渐被汉语同化的过程。

我们每天与人打交道、沟通、交流,主要通过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没有人类也就没有全世界。可见,语言对个体、每个国家和民族、人类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意义。然而语言又是十分普通的,正常人运用语言就好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最切近于人的本质的。”i语言不仅是存在之家,而且是建立文化共同体的直接基础。

笔者的家乡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里面――贵州省惠水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有布依族、苗族、土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近几年,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少数民族语言社会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了。正是各种因素的发展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少数民族的子女只会说一点本民族的语言,甚至有人根本就不会说或是听不懂。

少数民族语言,都是经历了历史上语言功能竞争的考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些语言发展至今成为本族母语,是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有其客观必然性。各民族都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把语言文字看成民族特征的重要方面,当作民族的宝贵财富,并对民族语言文字有着统一的愿望和意识。

据调查得知,布依族聚居地以本民族的语言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交际工具。但是,当他们走出村寨,必须运用汉语交流,否则难以沟通(例如,在村寨离开商铺的族民,进货时需要运用汉语;孩子上学时,接受的是普通话教学;族民在购物时也要用到汉语等等),特别是外出务工的布依族同胞。

二、语言社会化的内涵

根据一般的理解,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通常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会扮演和创造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并且承担起传递社会文化的责任。社会化的过程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而语言的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前提。

语言社会化概念体现了语言学研究向社会学转向的趋势。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社会语言学领域发生了一种变化,即社会语言学家利用社会学理论来研究语言问题。语言社会化研究借鉴了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语言学习和文化适应属于同一个过程,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与语言学习活动本身有关,而且也是人类参与社会交际的结果。因此,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会制约人类所接触的语言形式,对人们如何使用语言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中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解放以后,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为了使民族工作和专业研究更加科学化,并给民族识别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次组织科研机构、民族教育机构,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等调查。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从5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工作者陆续进行了多次语言调查,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布依族语言就是其中的一种。

三、布依族语言社会化

(一)具体调查情况

近几年来,布依族语言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布依族人不会说布依族语言、不懂布依族文化。针对布依族语言社会化,笔者在贵州省布依族自治县惠水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对象:惠水县布依族族民一共有133238人,占全县人口的35.8%,调查了500人,主要居住在抵麻乡、甲戎乡、雅水乡、王佑镇、芦山镇等。

调查内容:布依族语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问题。

具体情况如下:

在布依族聚居地,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上表所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惠水县,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交流的人数在调查的500人中有100人,而用布依族语言交流的有190人用,汉语、布依族语言交叉运用的有210人,占得比例相当大。而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用汉语交流的人数发展潜力很大,因此汉语交流的人数较多,布依族语言社会化不断加快。

(二)出现的问题

布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布依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

近几年,由于社会的断发展、经济的快速飞跃、国家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了,从而也加强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汉族语言、文化的交流沟通。然而,正是各方面的发展导致了一种现象:很多布依族的子女只会说一点布依族语言,甚至有的人根本不会说且听不懂。这是中国特色民族语言的流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

1、布依族语言面临着衰弱趋势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是布依族语言被人们逐渐忽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服饰也逐渐消失;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下,就连生活习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在城市郊区的少数民族。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调查的500人中,有120人生活在现代布依族生活状态;布依族、汉族混合生活方式有200人,占了五分之三;而有110布依族人民已经是纯正的汉族生化方式了;但是,也有没有收到现代城市化发展影响的,有70人还生活在传统的布依族生活方式下。在服饰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穿布依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第二,穿布依族服饰的频率正在降低。由此可见,布依族日常生活习惯收到了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他们的语言习惯也是如此。

2、中国传统文化的面临巨大挑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如果中国传统文化被人们忽略、遗弃、摒弃,那么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将会丢失。所以应该立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风景名胜、文化艺术、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古朴典雅的居民建筑、回味无穷的民族美食、独具个性的日常服饰等具有特色的布依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布依族文化面临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然而,语言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语言社会化的过程中,文化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布依族语言正在不断的社会化进程中,许多布依族的文化特色将会被遗忘、丢弃,例如:服饰、特有的节日、布依族舞蹈、歌曲等等。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一些布依族村子已不再是古朴的木质结构的房屋,而是被钢筋混泥土所取代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布依族村庄在中国的大地上将会消失,名族文化受到了影响。

(三)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子女接受了学校教育,逐渐忘记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有的还会说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有的只会说一点点,有的甚至不会说了但能听懂,甚至有的既不会说也听不懂了,这就是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导致的语言流失乃至文化流失。那么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1)布依族的主动社会化。主动社会化是指主动社会化是由于民族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在现代生化方式影响下,主动学习汉人,一方面是为了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是跟上时展的步伐,远离封闭、落后。例如外出务工、上学、迁居到城市地区和城镇化区域等等。

第一、外出务工。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比如浙江、广州、上海、江苏等地的各种设施比较健全、完善,福利待遇比较优越,子女可以接受较好的教育,工资待遇比较好等等,各种有利条件把很多布依族人口吸引过去了。而相对西部地区来说,各种条件就比较落后,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布依族纷纷到东部沿海地区务工,慢慢地适应城市生活环境、城市生活习惯、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交流语言等等。因此,他们很多民族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不在布依族语言的环境下生活,语言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孩子,接受了汉语的教育,而且从小不会说布依族语言,也没有说布依族语言的环境,长大就更不会说,对布依族知之甚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第二、生活环境的影响。布依族聚居地惠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即使政府强调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在笔者的调查中,75%的布依族被汉化了,特别是未成年、学生占得比重较大。被父母带到城市生活的小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接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每天面对的都是城市里的人,价值观、世界观、思想、交流方式、风俗习惯等等受到城市的影响。从小就没有生活在布依族的生活环境里,怎么可能会知道布依族的风景名胜、文化艺术、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古朴典雅的居民建筑、回味无穷的民族美食、独具个性的日常服饰呢?又怎么会说布依族语言呢?

年轻一代是传承语言、传播文化的主力军,如果本民族的子女不了解本民族的相关历史文化、故事传说、风俗习惯、民族乐器、美食建筑,不会用民族语言交流,民族文化怎么能传承下去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个迫切的民族文化问题。

(2)布依族的被动社会化。被动社会化是由于外部原因影响而导致的,比如大众传媒的传播、区域化不断发展与深化等。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即使在落后的布依族村落里,几乎每家都有电视机。通过媒体传播,他们逐渐粗略地了解汉人的生活习惯、传统节日、饮食习惯、服饰等,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很多布依族的年轻人从各个方面学习汉人,生活习惯、服装都汉化了。

国家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使惠水县布依族聚居的地方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笔者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布依族,但是他们的民歌:唱山歌传情、童谣、酒歌,舞蹈:织布舞、狮子舞、伴嫁舞、龙舞、铜鼓刷把舞、花包舞,乐器:铜鼓、姊妹箫、笔管、勒尤、四玄琴、口琴,工艺美术:蜡染、刺绣、织棉、竹编、织染、陶瓷、雕刻,民族特色传统节日: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跳花会等基本上看不到了,几乎与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年长的老人才会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各种流行音乐到处可以听到;布依族的青年男女们还过圣诞节之类的节日;在日常交流中,父母大部分时间使用汉语交流的。这就是布依族文化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损失。

(3)主流文化的冲击。“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4)汉族与布依族通婚联姻频繁。由于民族之间的融合,通过联姻等方式,惠水县的很多地方都是汉族、布依族混居。

(四)解决措施

布依族语言、文化对中国传统文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中国文化,只有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针对布依族语言社会化中出现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布依族的族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中国特有的、布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下面是谈谈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政府加大投入保护布依族民族文化。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因此,从现在开始政府加大投入进行布依族文化建设,重视布依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加大投入保护特色民族文化。

第二、加大布依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必然就会外出务工,不知不觉中与汉族逐渐融合融。如果在布依族地区引进一些企业、民族工业,不仅为布依族地区提供就业机会,还会减少布依族外出,在一定程度上缓减社会民族问题。

第三、民族地区开设民族课程,例如:用民族语言交流、学习民族舞蹈、音乐等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第四、民族地区的人们应提高本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宣传、各种民族活动的参与,加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自觉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四、结语

虽然布依族语言社会化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布依族语言是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对布依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弘扬中国文化传统,让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重视民族文化工作,推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旅游增收致富;有利于繁荣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推动布依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把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布依族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胡晓研,刘伶.语言学概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何俊芳.人类学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4]钟建军,陈中永.多面体的一面: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化过程[J].心理科学, 2007(5).

[5]金凯诚.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布依族[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6]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加拿大)罗纳德・沃德华.社会语言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第3篇

一、布依族刺绣基本概况与刺绣文化的艺术特征探析

1、基本概况

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布依妇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绶”。[1]现在,望谟县布依族女儿准备出嫁,由父母或者女孩准备的婚礼服饰上一般都绣上了精美的龙凤图案。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采访了布依族刺绣传承人韦树章,她说:“布依族姑娘结婚的衣服图案都会有龙凤,龙凤代表着‘吉祥’的美好寓意,世世代代的传承。”此外,刺绣还用在背带、床单、服饰、糠包、鞋子,鞋垫、围腰、门帘等各种生活用品上。

“刺绣在望谟县也称‘刺花’”, [2]方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缠绣、挑绣、剪贴绣、素绣等。也有人将其分为属针绣、堆针绣、双针绣、双面绣、剪贴绣(也称剪布绣或剪纸绣)、素绣、扎绣等不同种类。

剪贴绣主要体现在背带上。先用魔芋浆粘两层布,形成布壳,再贴上彩色面料,后把纸画好后剪出图案或者是把布剪成图案,用剪好的纸或布用线固定在布块上。背带是由背心和背系组成。背心是背带中心部分,中间是一个正方形图案,四周是四块不同或者相同的图案围绕,形成正方形。背带的两边是背系,紧接着中心部分。把剪纸或剪布固定后就开始绣。背带的延边要镶边,用金色或黄色的纸剪成条形,沿着花边一针一线地接着缝。

“素绣法也称挑绣,是布依族最古老的刺绣工艺”,[3]主要用于床单。先在白色土布上绘图,用蓝靛染的黑线来绣,根据图案的特点,有的采用“党花”,有的采用“提沙”等技巧。线的粗细分布不均匀,时细时粗,根据图的布局而定。

扎染法体现床单和服饰上。先是在布或者服饰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用线把所画图案的路线捆住,后把捆好的物品放进蓝靛染缸里或木桶里浸泡,浸泡好之后晒干再拆线,未浸染到的白色部分就是图案。与其他绣法相比更为简单、图案美观大方。

彩绣法是多种颜色的搭配,也是针绣、双面绣、堆针绣、双针绣等的总称,主要用在糠包、衣襟、袖口、围腰、裤脚、裙子脚、门帘等生活用品上,用布依族土布或绸缎制作。

布依族女性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纺纱、蜡染、织布、刺绣、制作衣物等,主要是由母亲教授,从小就开始学习,等到二十二岁左右不仅熟练,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布依族地区,女红是女性的代表,女红所展现的物品是对一位青年女性的评价,受到他人的议论并影响自己的婚姻大事。

布依族父母会为出嫁的女儿准备衣服、鞋子、床单、被套,女儿结婚后要为未来的外孙准备穿戴物品。有背带、帽子、鞋子等,背带有软硬之分,娘家都会准备软背带与硬背带;帽子样式较多,帽子边上会挂着银饰,银饰的图案多种多样;鞋子形状是虎,或者是孩子的属相,形象生动、逼真。主要祈求孩子健康成长、一帆风顺。

2、布依族刺绣文化的艺术特征探析

布依族刺绣是布依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将生活的锦绣凝聚指间,一针一线,绣出精美绣品。体现出了布依族人民一种质朴而纯粹的审美特征,形成了本民族的特有的特色。在选材、内容、绣法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图案讲究精巧、工整、对称、立体感和寓意。每一件绣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图案主要是鸟、燕子、鸳鸯、龙凤、鱼、桃花、梨花、草、藤蔓等动植物。此类花草树木、飞鸟走兽,栩栩如生,宛如生灵附体一般,体现了布依族与大自然和谐共体。

(1)象征美好的寓意。布依族刺绣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以谐音,有的则以象征等表现手法所展现出来,体现出了当地醇厚朴素的布依文化。不论是服饰、背带还是床单、鞋垫图案花纹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鱼是刺绣中常有的图案,寓意年年有余,有的绣品绣着鱼的图案也绣出“年年有余”四个字样。鸳鸯是美好爱情的象征;鸟则是自由的象征,希翼如鸟一般自由翱翔。对于布依族人来说有燕子在自家屋檐下筑巢,象征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也常常成为刺绣的题材。在素绣法中的床单里都会有鸟、鱼、枝叶、鲜花、鸳鸯等图案,这样的床单主要是新婚夫妇所用,寓意着他们在婚后多子多福、幸福美满。而在花与花之间,运用蔓藤来相连接,表现出 “生生不息”“连续不断”“家族兴旺发达”的寓意;在鞋垫和背带中的“万”字格,形状四通八达,寓意着“好事连连”,同时也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这些图案承载着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的憧憬,在生活中获得心灵上的慰籍。

(2)宗教信仰的展现。布依族的刺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绣品的展现出来的是“布依女性文化的物化表现”。 [4]在服饰中,什么样的年龄段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主要是从服饰的颜色、款式、刺绣图案进行区别。而刺绣纹样与图案的内容的区别,反映出布依族原始崇拜,同时也反映出布依族的历史传说及神话故事,展现了布依族先民的社会风貌及文化特征。

布依族人民认为大自然中的山、树、洞、水井具有神性与灵性,并在节日里都会去祭祀,希望在它们的庇佑下,布依族人民平平安安、一帆风顺、无灾无难。 如小男孩的鞋子上的图案是虎,一方面保佑孩子吉祥平安,另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像虎一样活泼、威武。在远古时代,人们无法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奇异现象,认为这种奇异现象是上天赋予他们,并且保护他们的表现,便把它作为一种崇拜,把奇异现象的图案绘到服饰上、陶器等物体上,借助它们的神力保佑人们生活平平安安,风调雨顺。而这些刺绣图案与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关联,这些绣品的纹样是民族宗教信仰的转化,以绣品作为载体反映出本民族的精神、宗教信仰。

二、布依族刺绣传承现状分析

1、传承方式单一,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刺绣

刺绣工艺传承方式是世世代代的手口相传,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教学。近几年来,掌握刺绣工艺的绣娘逐渐老龄化,而大多数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刺绣。多数人认为从事刺绣行业很难生存,刺绣既不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又费时劳工。大多绣品都是自给自足或者是自产自销,生产量较小,不能形成一定规模。所以,布依族刺绣逐渐淡出民众的视野。

在望谟县布依族人的心目中,桑郎镇以背带闻名于世。其造型精美、纹饰华丽、针法繁序,一床背带可以卖至两千左右,可谓售价不菲。制作过程颇为费时费力,大概一个人一到两个月才能够完成,以现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而言,如果成为一个“专业绣娘”,基本生活是无法维持的。在调研中,采访了一位20岁的布依族姑娘,她说:“我不会刺绣,也不想学习刺绣,刺绣过程繁杂也太枯燥,没有什么意思,而且刺绣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做点其他的。”笔者作为一个望谟人,从小受到母亲、堂姐的影响,小时候经常会学着她们绣花、绣鞋垫。而现在,基本上是不绣的,需要鞋垫时,都是去市场上买,3到5元就可以买一双鞋垫,价格便宜。要绣一双鞋垫制作成本高,时间长,材料图案复杂。现在的人们对传统刺绣工艺缺乏兴趣,接班人越来越少,传统的刺绣工艺的传承面临着消亡的状况。

2、民族性刺绣物品被现代化物品所代替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各式各样的款式且物美价廉的服饰、鞋子、背带。现代的背带简便,方便携带,夏天的时候背着凉爽,且价格低。而传统的刺绣背带做工时间长,价格高。在新娘的嫁妆和小孩的满月酒(在望谟县布依族地区娘家给小孩送背带、衣服、帽子、鞋子等),被现代的电脑、电视、电冰箱、洗衣机、背带、衣服、帽子、鞋子等所取代。同时,市场上出现大批量的机器刺绣,机器降低了刺绣的成本。而随着机器刺绣的大批量生产,各式各样的机器绣品代替了手工产品,传统刺绣工艺传承和发展成为现在和将来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布依族刺绣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望谟刺绣工艺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布依族所特有的特色。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布依族刺绣工艺,应当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还改变目前布依族刺绣所面临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意见与建议:

1、政府进行扶持

望谟县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促进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在桑郎镇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形成以生产、销售、展示、传承的文化机构。其次,2017年9月10派布依族刺绣传承人韦树章到英国伦敦参加“庆祝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庆”的刺绣大赛。再次,在传统节日中开展了“布依情”中华布依糠包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锦绣布依”服饰设计大赛、“原汁原味”特色商品展销会等,布依族刺绣以展览、互动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布依族绣品在当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不仅提升布依族刺绣的文化魅力,也能促进布依族刺绣融入当今社会生活。最后是加大对布依族刺绣的投入,引进机器刺绣,使小作坊形成大规模布依族刺绣工厂,打造布依族刺绣工艺品牌,从而使大多外出务工人员回到自己家乡发展本民族产业,带动望谟县的经济发展。以此,提升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影响力,拓展了刺绣工艺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布依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布依族绣品进入人们的视野。

2、制作影像资料进行记录和传播

影像资料是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载体之一,对布依族刺绣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整理,对布依族刺绣过程进行影像记录。从材料的选择开始到绣品的完成;从单一绣品的拍摄到不同种类绣品的展现;从布依族刺绣文化意蕴到刺绣传承人的世俗生活的记录。形成微电影、纪录片、小视频,让人们更容易了解布依族刺绣。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布依族刺绣文化,丰富了布依族刺绣的内涵,提高了人们对布依族刺绣文化的认识,激发人们对布依族刺绣文化的兴趣,从而广而告之地践行发展布依族刺绣文化。

3、布依族刺绣工艺进校园

学校是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之地。将布依族刺绣的传承纳入到学校课堂中,使学生了解布依族刺绣及布依族刺绣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布依族人应当肩负传承布依族刺绣工艺的历史使命。首先,学校聘请布依族刺绣传承人或者优秀的布依族绣娘到学校进行授课,授课课程主要涉及画图剪纸剪布刺绣成品等内容;其次,学校亦可根据刺绣工艺开发“校本”,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绘本、通识读本及教材;再次,打造文化长廊,组织板报、手抄报、汇报、演讲等活动,营造刺绣文化的氛围。让学校真正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地。

4、布依族传统刺绣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

布依族刺绣的发展与创新,必须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布依族刺绣重新充满活力。以布依族刺绣元素为基础与现代化技术、工具、材料相结合,[5]将布依族图案、纹饰运用到现代化物品上,如服饰、鞋子、背带、双背包、单肩包、钱包、抱枕、电脑包等,形成布依族特色的绣品。在原有的刺绣图案基础上大胆创新与现代化相结合,使布依族刺绣工艺变得更加时尚、活泼,增强布依族绣品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同时邀请具有实力的设计师或设计工作室,以布依族刺绣元素为主题,设计一系列布依族刺绣产品,以提升布依族传统刺绣在绣品上的时尚与知名度。同时,打造布依族刺绣品牌,以品牌带动产品的销售。

5、开拓刺绣市场

第4篇

黎族竹筒饭

竹筒香饭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才做的。

首先将山兰米洗后,浸泡半小时,捞出,加精盐,味精拌匀。将猪瘦肉切成片,用老抽、生抽、五香粉腌制。热锅划油,翻炒肉片至熟,出锅待凉后,切成肉粒待用。取新鲜青竹(节距较长为好),每节锯开一端,洗净晾干,用精猪油抹拭竹筒内壁,将调好味的山兰米同瘦肉粒控匀,分两等份加进两节竹筒里,入适量水,再用干净布条捆扎封堵竹筒口,放进电烤炉中,烤约半小时至熟,关电源继续在炉中干。取出成熟的竹筒饭,解除布条,锯成若干小段,摆放盘中上席。于是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吃时饮一口山兰酒,咬一口竹筒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

维吾尔族抓饭

抓饭是新疆维族一绝,既是快餐又属于保健食品,据说抓饭是一位新疆医生发明的。在1 000多年前,有一位叫阿不都艾尼的医生晚年身体虚弱,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在医药无效情况下,他就开始研究一种既能强身,又能治病的饮食,他搞了许多配方,尝试了许多饮食,最后终于研制成了这手抓饭。自从他早晚吃了手抓饭,身体康复了,邻居们都惊喜他的变化,问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他就把手抓饭介绍给大家,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羊肉抓饭就传遍全新疆了。

做法是:用料为新鲜羊肉、胡萝卜、皮芽孜(洋葱头)、清油和大米。将羊肉切小块用清油炒熟,再加入胡萝卜丝,洋葱头,盐和水,把淘好的米放锅内,先用大火后用小火焖,待米熟之后和肉、菜拌匀,这就是抓饭了。有人喜欢吃牛肉,还可以把羊肉改为牛肉,还可加上土豆,还可根据各人口味,加入葡萄干,杏仁,枸杞及果脯等各种干果料。

朝鲜族药饭

药饭是朝鲜族常来招待客人的饭食,在盛大的节日或婚礼时,药饭是必备的饭食,尤其正月十五,朝鲜族更要吃药饭,据说这天吃了药饭有辟邪消灾的作用。其做法是:糯米800 g,大红枣100 g,栗子200 g,蜂蜜400 g,白糖100 g,芝麻油40 g,松仁粉、桂皮粉各10 g。糯米淘净,清水浸泡2小时,红枣洗净去核切两半,将枣加少量水煮沸,倒入小碗,栗子炒熟,剥去壳及皮,切两半,糯米捞出沥干,蒸成米饭,趁热撒上白糖拌匀;将枣、栗放入饭里,拌匀,再洒些水;另将麻油,蜂蜜拌匀,浇在饭上,把饭盛入饭坛内,坛口垫上布,紧紧盖严坛盖;大锅里加水,将饭坛放入锅内,隔水煮,并随时往锅里加水,以免干锅,食用时,饭碗内再撒些松仁粉和桂皮粉。

哈尼族鸡肉熬稀饭

鸡肉熬稀饭是哈尼族人餐桌中的一道美味,也常用来招待客人。

用鸡肉熬稀饭,首先是准备佐料,把青辣椒、大葱、蒜、姜、哈尼麻椒、丁香叶、薄荷叶、酸笋条等佐料配齐后洗净,或切细或捣碎备用,舀上根据需要多少不等的新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备用;把杀好洗净的鸡和一碗酸笋条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汤煮,煮到鸡肉能用手撕即能骨肉分离时捞出;再把泡好的新米放入鸡锅内熬,边熬边搅,等到将米熬烂熬熟为止;这时,再把捞出的鸡肉用手撕成条状,把它放入锅中与稀饭拌匀后再熬上一阵,在鸡汤未干之前,加入已备好的佐料,拌匀后再煮上5分钟即可食用。鸡肉熬稀饭的特点是鸡肉鲜嫩香甜,稀饭入口酥化,味道清香可口,且有滋补作用。

布依族五色花饭

布依族素爱洁净,又得罗平青山秀水之灵气,是一个充满了风情魅力的民族。在饮食方面,布依人十分讲究清洁和美味,他们做的五花饭就独具特色。

五色米饭一般有红、紫、黑、白、黄五种故名“五色花米饭”,有的只染红、黄、白三色,叫“三色花米饭”。每年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糯米单独放好做花饭用,到次年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时,到山上或房前屋后挖回几种野生植物的根、茎、花、叶分别捣碎,提取出红、黄、蓝三种色素,再用这三色调出黑、紫两色,做花饭的五种颜色就准备好了。

第5篇

城子古村/土掌房,不设防

城子古村因为完美结合了彝汉建筑风格的土掌房而闻名遐迩,这里原是彝族先民白勺部的聚居地,民风淳朴,村民世代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就像那层层叠叠的土掌房,上下相通、左右连贯,从不设防。

虽然离举世闻名的泸西阿庐古洞仅有20多公里,但深藏于三县交界之地的城子古村近年来才渐渐地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通往古村的乡村小路上,远远地就能看见依山而建的村子,一间间土掌房,原生的黄泥土坯墙,与一般民居不同的黄泥平屋顶,没有任何粉饰,质朴庄重,一座连一座,层层相叠,错落有致,让你禁不住加快脚步,想尽快走进村子探寻其中的神秘。

走进村子里石头铺成的狭窄巷道,脚步自然放慢了下来,在两旁挂满金色包谷的黄土墙映衬下,小巷显得幽远宁静。在小巷里不时还会遇上驮着货物的马匹,穿过村子,消失在小巷深处。

古村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你可以随意走进村子里的任何一户人家,每家都会有个小院,屋檐下、墙壁上挂满了包谷,院子里晒着衣物,充满浓浓的农家气息,洋溢着丰收的喜气。主人总会对你笑脸相迎,在主人的指引下,你就可以开始神奇的土掌房之旅了。

土坯筑墙,墙上横搭木料,密铺木棍、茅草,再铺一层土,洒上水,然后用石头一层层夯结实,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就这样建成了土掌房。一幢幢房屋依山而建,层层而上,形成一级级的台阶,每座房屋上下相通,左右连贯,层层叠起,下家屋顶是上家的庭院,家家有屋顶,家家有庭院。只要进入一家,就可以从平台进入另一家,直至走通。全村1000多间土掌房层层相衔或左右毗连,将村中数百户人家结为一体。

土掌房建筑的不设防也造就了古村人心的不设防。穿梭在土掌房内,仿佛穿越在不同的时空之中,土掌房之间的连接通道宽窄不同,高矮各异,各家的布局风格也各具特色,简直就像是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民俗博物馆之中。而当你穿出房间走上平台,整个村庄以及四周的美景尽收眼底,一派田园风光,尤其是到达村子顶部时,俯看整个村庄,一层层的屋顶平台或大或小完全展现眼前,让你感觉不到这是一个村庄。如果是秋收季节,屋顶上或堆或晒铺满了稻谷玉米,整个村庄成了一个大晒场,铺满了丰收的喜悦与希望。

土掌房并非独此仅有,滇中及滇南一带的彝族聚居区都有分布,但城子古村的土掌房随着大批汉族的迁入,结构样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到了元代,开始出现二层楼房,特别是明代的“昂土司府”,清代的“将军第”,建筑风格上既保留了土掌房平顶的特点,又融合了汉族四合院厅堂雕龙画凤的建筑艺术,形成了彝汉结合的独特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更值得到此一赏。

城子古村,距泸西县城25公里,属泸西县永宁乡,深藏于两州(红河、文山)三县(泸西、弥勒、丘北)鸡犬相闻之地。这里的土掌房规模大,历史长,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一层重叠一层,最多的达17层,少的也有10层。如果你爱的是后现代主义风格,那么“亚洲民俗摄影之乡”的城子古村就是你梦语呢喃的世外桃源。

私家攻略

交通:

昆明东部客运站乘车到泸西县城,运营时间为7:00—19:00,滚动发车,票价50元左右,到达泸西县城后,可租车前往城子古村,古村距泸西县城25公里,门票50元。自驾车的话,从昆明往石林方向,沿昆石高速公路(G80线)到石林后转入九石阿公路,到达泸西县城后沿泸中公路到达永宁乡城子古村,全程197公里。

住宿:

泸西县城有各种档次的宾馆,价格从50元起(标间),卫生条件尚可,平时人不多,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美食:

城子古村内有农家乐,可在室内或屋顶上用餐,农家宴很有特色,米酒、将军肉、土鸡蛋、土鸡、黄心桃、乌芋、黄姜、黄果、包谷饭等可以品尝。

休闲娱乐:

城子村庙会: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庙会当天,全村每家出一个人,到寺里参加游行。游行队伍鸣炮敲锣、歌舞开道,踩高跷、舞蚌壳、耍火龙、滚绣球等。家家门前还要摆祭案,迎接游行队伍,热闹非凡。

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娜允/最后的傣族古城

在云南,有“北有丽江大研,南有孟连娜允”之说,娜允,一个位于极边之地、隐藏在滇南秘境云雾之中的傣族古镇,在亚热带温暖的阳光下,傣家竹楼掩映在古老高大的榕树下,微风过处送来佛寺清脆的铃声,缅寺里小和尚羞涩的目光,古城石板路上傣家少女婀娜的身影,那些“傣味”十足的节日和美食,让你在静静的时光里穿越时空。

娜允古镇由“三城两镇”(上中下城和芒方岗、芒方冒)组成,从上到下是按照登记顺序布局的。土司时代,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中城是官员和家属的居住地,下城则是下级官员的住处,芒方岗和芒方冒是林业官和猎户居住的寨子,孟连宣抚司署位于上城的最高处,上、中城佛寺也巍然屹立在宣抚司署的附近。

跨过穿城而过的南垒河,迎接你的首先是下城近年重建的孟连总佛寺,虽是新建,却是气势恢宏,具有典型的南传佛教建筑特色,佛寺飞檐斗拱,寺前两条金龙盘柱飞翔云端,很是壮观,寺内有傣族民间传说壁画。

从总佛寺出来顺着古城里的石板路缓缓而上,来到建于1910年的中城佛寺,这里是居住在中城的傣族官员们的专用佛寺,主体建筑佛殿为抬梁式三檐歇山顶围廊建筑。外板壁上装饰有宝塔佛像、孔雀、乐舞、花卉等精美图案,砖墙上绘有壁画,中城佛寺周围分布着土司岳父家、土司代办家及其他官员的住宅,典型的傣族民居,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过了中城就是位于上城的孟连宣抚司署,这里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宣抚司署现存建筑重建于1878—1919年,是云南清代土司的衙署,也是云南18座土司衙门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是云南清代土司衙署的代表,作为云南唯一的一座傣、汉合璧的大型建筑群,孟连宣抚司署本身就是一部建筑史和艺术史。

上城佛寺位于宣抚司署右边,建于1868年,又名景儿(傣语,意为龙城佛寺),坐落在金山上,紧靠龙血树群落,佛寺具有较高的声誉,是土司时期土司家族的专用佛寺,国内外高僧到孟连相访通常都要到这里居住。

与娜允古镇遥遥相对、坐落于南垒河畔的孟连大金塔当然也是必游之地,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金塔融入了许多大乘佛教的文化元素。孟连大金塔“外实内空”,地宫只准男性进入。夕阳下大金塔金碧辉煌,是孟连的标志性建筑。

“娜允”,傣语意为城子。娜允古镇,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县城,始建于1289年,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最后一个傣族古城,是我国土司制度沿存最完整的傣族礼制建筑群。古城中有保存完好的傣族民居、缅寺,城中的傣族土司衙门孟连宣抚司署,是中国和东南亚傣族地区等级较高的傣族王宫之一。由于孟连土司管辖的地域远远超过现在的县境和国境,娜允古城在东南亚一带都有着显赫的地位和较高的声誉。

黔西南/离世外桃源那么近

这里有“高山苗,水布依”的说法,苗人村落喜欢倚山而建,布依则依水而居。不一样的民族,一样的热情好客。无论是长角苗的“打嘎”仪式,还是布依族的地戏,都让人惊叹不已,惊的是不一样的风景,叹的是我们离世外桃源如此之近。

六枝特区的唆嘎村,在两千米高的山顶,我们把屋里的被子摊在山顶的石板上,躺着看漫天的繁星。一群不懂天文的人努力猜测着哪个是银河,哪七颗星排起来会像个勺子。突然流星划过,大家便一起激动地尖叫。天空就像一床璀璨的大被子,若不是山风刺骨,我们都要在这迷离的被褥下美美睡去。

次日,我们到达马岭河漂流的时间已经较晚,轮到出发时已经是傍晚5点了,阳光只能在峡谷两边的山顶看到。在经过整个漂流过程中4个险滩的第一个时,我已经完全湿身。峡谷里的风也特别大,刚刚还在为冲滩的刺激极度兴奋的我,回到了不停的哆嗦中,熬过2小时。

在一个长角苗的村寨,我们刚好遇上了一场“打嘎”的仪式。所谓打嘎就是村里的老人过世后,晚辈们为期举行的一个葬礼仪式。其中有个环节就是子女会为死去的老人各自送上一头牛,这些牛会在葬礼过程中被祭杀,然后被分到村里的各户人家,烹煮了吃。

为了在花江看一座年代久远的铁索桥,我们沿着峡谷的峭壁垂直下降近千米。在桥面上大肆摆酷拍照,趴在桥上看下面湍急的水流,走一走桥两边岩壁上狭小的古道。等我们再原路登数千级台阶回到山顶,人已像水里捞出来一样,伸着舌头喘气的同时还相互不忘称赞同伴的体力不错。不过在离开的时候还是有人说了句:“谁的脚没抖的开车哦,我的小腿颤得厉害。”

当我们看着夕阳从万峰岭的连绵群山中落下,当我们的汽车在蜿蜒的山路开过,当我们不停地上到山顶又落到谷底,当我们抱着石林的怪石留影,当我们驱车数十公里去看双乳峰,当我们行过落差1000米的大桥。就在我们不断穿梭在黔西南的群山中时,我们离这里的大山越来越近。

来到一个叫岩鱼的地方,一个布依族的寨子。村里的老人给我们展示他们自己的乐器,还非常有兴致地给我们弹奏一曲。坐在一户人家的门槛上聊点村里的经济问题。在一个小屋里看见一个光屁股小男孩逃来逃去。在田里割稻的老人被我们拍得面露羞涩。

吃腊肉,住苗寨,看杀牛……都是都市里不曾有的风景,只要你离得够近。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其中喀斯特地形地貌占71.5%,少数民族约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有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33个民族。1982年撤兴义地区,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兴义市和普安、晴隆、兴仁、贞丰、安龙、册亨、望谟7个县以及顶效开发区,共有130个乡镇、2122个村。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交通:

州府所在地兴义距贵阳、昆明300多公里,距南宁500公里,南昆铁路和324、320国道、镇(宁)胜(境关)高速、关兴公路横贯州境,只要到达兴义之后,再转往各地就较方便。

住宿:

兴义是黔西南州首府,在兴义你可以入住当地宾馆,房费一般不会超过百元一天,设施齐全,干净卫生。若要深入村寨,建议最好带上睡袋,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

美食:

推荐吃当地的布依碗,在安龙县香车河布依族村寨可吃到。用土法烧制的八个陶罐中盛满了待客时最好的菜: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花、花糯米饭,非常有特色。

休闲娱乐:

黔西南州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众多,风情独特,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让人留连忘返。特别是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雨崩/雪山下的藏族明珠

在云南梅里雪山的神女峰下,有一个名为雨崩的藏族村落。来到雨崩村的人,在壮丽的雪山映衬下,会感受到雨崩的宁静秀美更加淋漓尽致,宛如来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不忍打扰。

雨崩村位于云南德钦县云岭乡境内,因目前无公路可通,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进入雨崩,需要徒步或骑马18公里,翻越3700米垭口。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个位于梅里雪山神女峰脚下的藏族村落,既有藏族建筑的庄重,又不乏江南田园风光的秀美。徒步时与神女峰遥遥相对,若在夜晚可以仰望清澈的星空。

徒步的沿途,有阳光的时候,藏居大气庄重,神女峰巍然屹立,以冰湖为点缀,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不失素描的清雅,明媚优美,民风淳朴,让人感慨宛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从西当温泉到雨崩只能选择徒步或者骑马。若不打算徒步,去西当村之前最好预先订好马,便于骑马进入雨崩。从西当村骑马约5个小时可以到雨崩村。徒步穿越一般需7-8小时,如果不熟悉当地地形,建议结伴而行。为避免遇到雪崩等情况,适宜前往雨崩的季节为每年4-6月,9-11月。

若在飞来寺近观梅里雪山后,可以直接从飞来寺坐车到西当,徒步进入雨崩村,可从上雨崩村到下雨崩村,再到大本营和神瀑,雨崩神瀑、古篆天书等景点距雨崩村还有8公里。

在神瀑附近水域经常可以邂逅彩虹,引起惊叹无数。若有体力可以安排前往冰湖,湖水清澈明朗,蓝色浓郁。

雨崩神瀑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成为转山和朝拜的圣地。每年都有来自、四川、青海、甘肃等地的大量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虔诚的景象让人唏嘘感慨。

雨崩村在徒步爱好者圈子中口口相传,成为徒步者的小天堂。雨崩村有上村和下村之分,大概300米海拔落差。上村可以通往当年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则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

交通:

可以从香格里拉县城乘坐大巴到达德钦县城,再乘坐中巴车前往西当村,也可以租车前往。西当村至西当温泉距离8km左右,可租车,价格可面议。

住宿:

上雨崩村、下雨崩村均有家庭旅馆可以提供住宿。可根据个人时间安排,选择靠近上雨崩或者下雨崩的客栈。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也可提供住宿。

美食:

多次进入藏区的驴友都了解,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在高海拔地带,高热量、高脂肪的酥油茶是无可替代的食物和补给,既可以补充热量,又可以缓解高原反应。遇到高原反应或者感冒,在藏民家中征得同意,现杀新鲜的走地鸡熬成的鸡汤,鲜美浓郁,能大大减少不良的反应。糌粑则是藏族人民一日三餐的主食。把青稞、豌豆炒熟,磨细成面,吃时用酥油茶拌之,可捏成小团食用。口感略显粗糙,与酥油茶同食用,是适应高海拔环境的佳品。

特产:

可在香格里拉购买各种藏族工艺品和野生药材、牦牛肉等。颜色艳丽的各类披肩围巾、藏银饰品也是女性游客的首选。

休闲娱乐:

在雨崩的徒步过程中,是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眼睛在天堂,捕捉各种色彩,深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手中忙着拍摄各种难忘的场景。晚上仰望星空,毕生难忘。遇到村里的人家有喜事庆贺,晚上可以参加跳锅庄同乐,夜幕下围着篝火,队形按顺时针方向,依着统一的节拍,载歌载舞,体会藏族同胞流畅明快的欢庆方式。

西江千户苗寨/春日苗歌好作伴

在这个千户苗寨里,倚靠着“美人靠”,面朝着莽莽青山,远眺层层梯田,在日出和日落中,享受金色阳光铺洒在红枫色吊脚楼上的温暖,在袅袅青烟中,沉醉于寻常人家生活的热火朝天。端起地道的苗家自制米酒,在欢快的敬酒歌中感受苗家古朴浓郁的风情。

西江苗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00多年。由于交通不便,苗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发展,有“苗都”的美称。

初到西江,我们无一不被苗寨的恢弘气势所打动。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犹如瀑布从山顶铺满到山脚。放眼远眺,层峦叠翠,炊烟袅袅,正如《苗岭飞歌》中唱到的:“重重山,雾叠叠,路弯弯,梯梯田,苗岭的风光锦绣美……”

白水河穿越寨中,缓缓流过,青山环绕间,几百栋甚至更多的吊角楼倚山靠水,层层叠叠,山水相依,互为映衬,好一幅相得益彰的田园风光图。在日出或者日落时,倚靠在苗寨人家的“美人靠”上,阳光倾泻而下,映照在吊脚楼上,辉煌的色彩让人驻足难忘。家家户户升起的炊烟又为寨子里的客人们带来温暖。

苗寨在客人到寨时会设置迎客拦路酒。设置拦路酒的地方是在路中间,放置一张方桌,苗女们头戴牛角银冠,胸佩银锁,脚缠绑腿,盛装站立桌旁,一人提壶倒酒,两人双手端杯,向来客一一敬酒。到寨中后,燃放铁炮、鞭炮,接着吹奏芦笙、莽筒,然后为客人递过酒杯,据说杯中无论酒有多少,客人必须干杯,一饮而尽。

面对着婀娜多姿、风情款款的苗女,眼看着色彩斑斓的绣衣条裙,手端着醇香的米酒,耳闻着婉转的苗歌,一不小心就会被“灌”得面红耳赤。忽然想到梁实秋的感言:“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说的就是这样一份浓烈的盛情吧?

位于贵州凯里东南部的西江千户苗寨,居住着1200多户苗族人家,因而有千户之称,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西江苗寨背靠着莽莽青山,在层层梯田的掩映中,依山傍水而建的吊脚楼鳞次栉比,青瓦配上红枫色的吊脚楼,在阳光下铺开,颜色饱满,气势非凡。

私家攻略

交通:

可以赶乘每天凯里直达西江的班车,交通顺畅,但班次有限;也可从凯里汽车站乘坐到雷山县的班车,再从雷山车站转至西江;还可从雷山县直接包车到西江。

住宿:

苗寨里有较多家庭旅馆、特色客栈,半山的苗家乐价格相对实惠。住在苗寨里的好处是可以靠着“美人靠”尽情欣赏和拍摄日出日落。山下有各类旅馆及酒店等,均可提供住宿,价格贵于半山的苗家乐。

美食:

鸡稀饭是苗家人世代相传的一种风味美食,在过年过节或款待贵宾时都会烹煮鸡稀饭,味道鲜美,同时可以护胃解酒。将本地鸡切成小块清水煮后与白米同煮,加入盐巴、胡椒等即可食用,保持了新鲜鸡肉的味道,也有天然乡土的气息。

苗家自制米酒也不可错过,自家酿酒的大桶里漂浮着一些米粒,并不清澈的米酒喝下去的感觉就像四川的醪糟甜酒。初初润喉,香香甜甜,便生出一种再喝的渴望。

西江苗寨的饮食,酸是主要特色。因季节不同,有酸菜、酸笋、酸蕨菜等,同时有糟辣鸭、糟辣鱼等。在稻田中生活的鲤鱼与酸汤制成的酸汤鱼也是一道特色菜。此外,苗家也制作腊鱼、腊肉等腌制类食品,都值得一试。

特产:

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当地的工匠制作的银饰特色鲜明,灵动流畅。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绣,流光溢彩,精美炫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购买,可以适当还价。

休闲娱乐:

若在春节期间来到西江,就能参加千人长桌宴,可以感受这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在隆重的仪式后,众人围坐长桌,举杯欢庆,痛快淋漓。

第6篇

民俗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渊源流长的精神文化遗产。《汉书王吉传》就已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等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某一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世代相传又较为稳定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它是一种最贴近生活的文化,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如日常生活有日常生活的习俗、劳动生产有劳动的习俗,传统节日有传统节日的习俗,人的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习俗规范,甚至于人们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习俗。

近年来,民俗作为文化这个前沿性产业中的一种新元素,由于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小,其所独具的区域性、民族性等又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正以一种“软实力”的姿态为各级政府部门、广大专家学者所重视,并加以大力研究和开发。

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条件大不相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更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成为第三产业旅游业的一大生力军,并能切实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例如四川自贡灯会、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等都从一个单一的民俗文化活动发展成一个特色产业,都足以说明这一点。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有其特定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是旅游者寻求“异质文化”的重要驱动力。本课题拟就黔西南州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作一探讨。

一、黔西南州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中国民俗旅游开发虽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随着“西部大开发”,鲜为人知的西部民俗旅游正处于一个热点。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金三角”之美誉,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等35个民族。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悠久又淳朴浓郁、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十分丰富,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充分满足游客的消费心理和奉献心理。

国发〔2012〕2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贵州旅游业的战略定位: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黔西南州“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也规划了在2015年把黔西南州建设成祖国西线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毋庸讳言,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前景灿烂。但黔西南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如果进行破坏性地开发,必然会使人类永远失去它。如何使这绚烂多姿的民俗风情生生不息?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开发民俗.更要使瑰丽深厚的人文景观得以传承。因此,对黔西南地区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研究,制定出符合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特色的开发模式研究,不仅对于保护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实现民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给黔西南的旅游资源形成更大、更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黔西南旅游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使之成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浓郁的和谐发展环境,为开发其他地区民俗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界定

“民俗”一词在中国学术界出现较晚。沿用了英文Folkioe意译,原意是民众的知识、民间的智慧。高炳忠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说,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把民族文化作为基调,以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形式而出现。而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旅游只有与生态相融合为民俗生态旅游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据国、内外有关旅游发展的相关报道,目前尚未对民俗生态旅游做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态旅游己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民俗生态旅游应该包含了“生态旅游” 和“民俗旅游”两个方面的概念。所谓的生态旅游,是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eurain)首次提出的。它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风貌;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受到损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种回归大自然,多接近于自然旅行或绿色旅行的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大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形式,它以民族文化为基调,为原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据国、内外有关旅游发展的相关报道,目前尚未对民俗旅游做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态旅游己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旅游进行整合,是科学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见图1)

因此,民俗生态旅游是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某一地区民族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以及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进行民俗文化体验为主要目的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二)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保护作用。从架构上来分析,不论是富含民族文化积淀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还是浑然天成的自然生态资源的形成都是一个持久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复原。随着人口剧增、科技发展、交通的便捷,经济活动的扩大化使得旅游业急剧发展,欣喜的同时,需考虑到对其造成的改变也具有持久性。

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点,民俗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可通过吸引游客目光来带动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经济增长点;还可通过扩大旅游产品的生产范围,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品尝、参与、康体、度假等系列服务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经济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再次,从人类需求的角度来看,说过“长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这是说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常言也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旅游本来就是一种相对日常生活、工作坏境的,对生存或生活时空的移动或变换。而民俗生态旅游正好满足了游客的陌生新奇感,通过旅游经历把好奇心和认同感联系起来,把新环境变化性与旧习惯可靠性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这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激发游客游览观赏的兴趣。

最后,从社会价值来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为人文学科――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民间文学、歌舞艺术、建筑艺术等提高了研究场所。反过来这些研究又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因开发不当所引起的局部或毁灭性的破坏。

总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奔流不息的南北盘江环抱着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素有“金三角”之美誉,为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有注入文化内涵,用文化提升旅游,旅游才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黔西南的民俗文化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体”,生态资源是承载黔西南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生态与文化融合,必定会迸发出旅游新的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动民俗生态旅游开发,生态与旅游齐飞,文化与旅游融合,黔西南旅游业在正蓬勃发展,势如破竹。

(一)瑰丽迷人的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环境,有别于城市中的环境,体现了原始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稀有性。因此,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是进行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据统计,在黔西南州1.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截至2013年8月密集地分布着国家级风景区3个(万峰林、马岭河峡谷旅游景区和双乳峰景区)、省级风景区7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 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水利风景区1个。得到了“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红色旅游点”,“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乡村“等盛赞,是中国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2007年黔西南州推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旅游外宣品牌,在众多的景点中评选出“金州十八景”,其中,以“雄、奇、秀、险”著称的 “地球上的疤痕”,“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峡谷”马岭河峡谷、古人徐霞客盛赞、今人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的万峰林、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的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万峰湖、山红水绿的三岔河国家水利风景区、被赞为“天下奇观”的双乳峰、“龙城荷韵”安龙招堤、“人间仙境”兴义云湖山、“壮峡千里”北盘江大峡谷等奇特的自然景观,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同时,黔西南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3.6-19.1℃,州内大部分县(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如兴义市纳灰村荣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自然生态之美”之桂冠,既是宜居宜游的理想之选,又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二)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对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传承作用。从架构上来分析,富含历史文化积淀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形成是一个持久的问题。而民俗文化资源历时弥久,如果没有合理的传承,很容易受到破坏,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复原。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改变、科技发展、交通的便捷,使得人们看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性,欣喜的同时,需考虑到对其传承也需具有持久性。

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能够跨越区域自然条件和生存状况的藩篱,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文化生产转化为财富生产,使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呈现出产业驱动、全面提速、快速发展的生动局面。可以说,民俗文化产业“通过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消费,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起到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价值、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的作用,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进行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方面。

再次,从人类需求的角度来看,说过“长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这是说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常言也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民俗文化本来就是一种相对日常生活、工作坏境的,对生存或生活时空的移动或变换。而民俗文化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陌生新奇感,通过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把好奇心和亲切感联系起来,把新环境变化与旧习惯可靠性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这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点。

最后,从社会价值来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为人文学科――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民间文学、歌舞艺术、建筑艺术等提高了研究场所。反过来这些研究又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因开发不当所引起的局部或毁灭性的破坏。

总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黔西南民俗文化开发的条件

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金三角”之美誉。奔流不息的南北盘江环抱着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但需要注入文化内涵,用文化提升旅游,旅游才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而黔西南的民俗文化就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体”,生态资源是承载黔西南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生态与文化融合,才能激发出旅游新的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推动民俗生态旅游开发,让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生态旅游齐飞。黔西南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势如破竹。

(一)瑰丽迷人的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环境,有别于城市中的环境,体现了原始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稀有性。因此,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是进行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据统计,在黔西南州1.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截至2013年8月密集地分布着国家级风景区3个(万峰林、马岭河峡谷旅游景区和双乳峰景区)、省级风景区7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 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水利风景区1个。得到了“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红色旅游点”,“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乡村“等盛赞,是中国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推出旅游外宣品牌“山水长卷、水墨金州”,评出 “金州十八景”,其中,以“雄、奇、秀、险”著称的 “地球上的疤痕”,“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峡谷”马岭河峡谷、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的天造地设的“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万峰林、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的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万峰湖、“碧水丹枫”三岔河国家水利风景区、被赞为“天下奇观”的贞丰双乳峰、“龙城荷韵”安龙招堤、“人间仙境”兴义云湖山、“壮峡千里”北盘江大峡谷等奇特的自然景观。同时,黔西南州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6-19.1℃,大部分县(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足,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如兴义市纳灰村荣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自然生态之美”之桂冠,既是宜居宜游的理想之选,又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

黔西南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35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淳朴浓郁、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黔西南州多彩的文化资源,使得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俗话说“一方一俗”。民俗文化涉猎物质文化领域与精神文化领域,如建筑、民族工艺、饮食服饰、民间文学、舞蹈音乐,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待客礼仪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对于追求“异地情调、异域风味”的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众多旅游资源中显得耀眼夺目。

1、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黔西南古属夜郎、之地。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原汁原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民间口头文学。如:《沙子母的传说》、《查郎与白妹的传说》、《布依族三月三》《卜香战雷公》、《独戈王》、《鲤鱼坝龙潭的传说》、《王囊仙》等以及情歌、山歌、酒歌、叙事歌、哀丧歌、劳动歌等。内容极其丰富,感情真挚朴实,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

2、独特的建筑艺术。

虽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截然不同,但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居住的主要是吊脚楼,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建。尤其是布依族的“干栏式”吊脚楼与侗族的鼓楼、傣族的竹楼一样,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这些参差错落的村寨民居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

3、古朴典雅的工艺美术。

黔西南州州的少数民族妇女精通蜡染、挑花、刺绣、编织。缝制衣服所用布料是妇女们亲手纺、亲手编的、服饰又是自裁自缝而成。按照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原则,服饰的款式、颜色、刺绣、蜡染 、精巧编织、配饰等又各不相同,合身得体,古朴、典雅而又落落大方。

4、独具风味的饮食文化。

色鲜味美可口的万峰林布依“碗”,即:花糯米饭、猪脚炖豆米、排骨炖萝卜、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素南瓜、素豆腐。还有因盛在9个统一烧制的土钵中而得名的郑屯布依“九缸钵”:由七彩糯米饭、盐菜蒸腊肉、干板菜、梗豆米炖腊猪脚、现磨的豆花、清炖土鸡、蔬菜回锅肉、蒸土鸡蛋和素菜组成。苗族则喜细酸菜、糯米粑、粽粑等。

5、多彩多姿的民族歌舞。

黔西南境内居住有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35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些歌舞或来自生活,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或反映民族习俗。比较典型的有旋律古朴、悦耳流畅,有“声音活化石”、“凡间绝响、天籁之音”之称的布依族的“八音坐唱”、戏曲谷艺、说唱“削肖贯”、淳朴、素雅的小打音乐、庄重肃穆的铜鼓等;还有苗族激昂奔放的“飞歌”、质朴庄重的“酒歌”,韵味十足的“情歌”, “中国苗族第一镇”普安龙吟镇的“大花苗”无伴奏合唱,让无数听众为之倾倒,节奏明晰的板凳舞、载歌载舞的芦笙舞、轻松明快的铃铛舞;具有“东方踢踏舞”之美誉的彝族的群体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等。

6、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在黔西南州,可谓是“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 据不完全统计,仅民俗中的民族节日就有六十多个。这些少数民族节日很多是出自于民间传说故事,是各少数民族人民为纪念本民族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了本民族的节日。比如:布依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 “查白”歌节、 “毛杉树”歌节、“赶干洞”节和“火箭”节;苗族主要节日有“八月八”、“敬桥”节、“过卯”节;彝族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回族“开斋”节等。其他少数民族也都有各自的一些民族节日,极具民族特色,能让人感受到布依族、苗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得天独厚的政策开发优势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开发优势

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档次,近年来,国家相应出台和制定了许多政策方针。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贵州旅游业的战略定位“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针对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文中指出贵州发展既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制约,又拥有区位条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等优势。提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并指示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大力支持“三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民族医药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这一系列顶层设计,使贵州发展这篇文章不再是一城一域的“小开本”,而成为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大部头”。贵州从洼地走向高地,从区域走向全国,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站在了新的发展高度上。这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二)地方政策开发优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012〕2号文件的战略定位,《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明确了贵州未来8年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引领全省旅游发展顶层设计。提出建设“国家公园省”总体定位,明确国家公园省的要素支撑体系和生产力布局,确定了“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营销宣传口号。提出重点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文化体验、生态养生为特色,休闲度假为重点,专项旅游为延伸的旅游产品体系。而《黔西南州“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到期末(2015年)要把黔西南州建设成祖国西线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的宏伟蓝图也因此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撑。

第7篇

关键词:特色文化;地域文化;新型城市

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改革,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在深化改革中,发展贵阳特色文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拟从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的思路出发,对此进行研究与思考。

1贵阳特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 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1.1 刺绣是贵阳民族文化的奇葩。自古以来,贵阳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等民族的刺绣在原材料、加工、工艺以及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上都与众不同,有各自民族的内涵和特色。至今,这种工艺从脱棉、纺纱、织布、浆染到绣制成品等各个环节,仍沿袭使用传统的竹木质器械和手工技艺。

1.1.2 苗族服饰是贵阳民族文化的瑰丽之宝。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历史久远,渊源深邃。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其色彩的搭配、位置的处理等,都反映出对山川、江河的向往、对生活环境变化的记忆、对情感的流露表达等紧密相联。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支系有别、尊幼不同等特点,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现实存在。

1.1.3 蜡染艺术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蜡染,是一种古老的纺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贵阳少数民族,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1.2 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

1.2.1 乡土节日长久不衰。乡土节日是民众祭祀祖先、歌唱生活、感恩万物、联络感情的一种传统形式,自古不衰。贵阳市少数民族比较有名、规模较大的乡土节日,有高坡苗族的“四月八”、跳洞节,孟关、马林、湖潮一带的苗族桐木岭芦笙节,清镇市农历正月苗族同胞跳花节、“六月六”布依族节,开阳县高寨乡苗族斗牛节、杀鱼节和禾丰“六月六”歌会,新堡布依族乡的“三月三”,花溪区布依族的“六月六”等,一直延续不绝,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充满现代气息,把民族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1.2.2 民族歌舞独具魅力。民族歌舞常常伴随乡土节日而行,在贵阳民族中,有节必有歌舞,无歌舞不成节,欢快无比、欢腾自信。贵阳各民族在各种节日中表演的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项目有芦笙舞、花棍舞、花鼓舞、反排木鼓舞、猴鼓舞、斗鸡舞、簸面舞、板凳舞、跳地戏等,在乡土节日中广泛采用,现在,也常常在迎宾活动中大量采用,传达给人们一种清新活泼的欢快气息,催人至上。

1.2.3 民间技艺新颖古朴。古朴的民间技艺,正在逐步传承扩大,形成一种各展才艺的群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正在不断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活与精神面貌。目前,贵阳已有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农民画之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文化艺术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永乐乡分别被贵州省命名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根雕盆景艺术之乡”、白云区沙文乡儿童文化园被授予全市第一个“农村儿童文化园”。

1.3 内涵深厚的遗产文化

1.3.1 阳明文化享誉世界。阳明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举世瞩目。阳明文化形成于贵州,“龙场悟道”是其形成的原点,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惟一性特征。在贵州传播阳明文化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个以贵阳为中心的涉及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圈。最大化地利用贵州的阳明文化品牌,通过建立王阳明展览馆、心学文化博物馆、阳明文化图书馆等把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人文资源开发出来,并展示其迷人的魅力,使贵州旅游业在了解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1.3.2 甲秀文化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甲秀楼,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虽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却依然清晰的保持着自己的面貌,为贵阳城市增添了一种复古的文化气息,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1.3.3 黔灵文化虚无缥缈。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禅师云游来筑,募化四方,建成的黔灵山弘福寺,乃贵州首刹。寺内的法化塔、九龙壁、大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说法堂、客堂、双桂楼及方丈苑,以及碑廊、素香斋、五观堂和五百罗汉堂等大小72座建筑,占地近11433平方米气势宏大,进入寺内礼佛观光,令人有梵宫深邃,庄严肃穆之感。

1.3.4 红色文化厚重炫目。贵阳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是让全体市民重温历史,牢记发展历程。其次是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红色旅游能为旅游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1.4 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

1.4.1 群山迤逦、绿水清澈的山水文化。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既有花溪、天河潭、百花湖、乌当温泉、香纸沟、渔洞峡、高坡、红枫湖、鱼洞峡、金龙谷、桃源河、南江大峡谷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加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真是得天独厚,世所难及。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同时依托贵阳四周分布的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的生态环境,备受世人关注。

1.4.2 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化。2007年,“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落户贵阳,成为贵阳生态优势的最好证明。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市委、市政府勇敢担负起了历史责任,建设十里河滩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黔灵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图云关森林公园、顺海公园、阿哈水库、百花湖等若干大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以治理、保护“两湖一库”等饮用水源的强有力举措,形成城市重要生态战略点,努力形成保护城市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生态格局,作了大量工作。未来十年,贵阳市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倡导“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深挖城市生态文化内涵,使之形成突出的城市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的覆盖全市的生态文化功能体系,从“育土”、“养民”、“致富”、“弘文”四个方面,真正建设起一个世人瞩目的生态文明城市。

2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要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发挥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功能,离不开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注重特色文化发展。贵阳要发展,不仅要提升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提升和完善文化功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把城市特色文化发展提上战略高度。

一是通过发挥贵阳德信文化的特色优势,有助于增强全市人民思想凝聚力。发挥贵阳文化倡导德信的传统,以德信文化建设为“战略引领”,以“德信”为精神品格,就能引领全社会崇德守信、包容开放、博爱奉献、知行合一,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依法、公平,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实现贵阳蓬勃发展。

二是通过发挥贵阳生态文化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文化影响力。通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生态文化的宣传普及,培养市民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良好的形态行为习惯,真正让贵阳从自然地理上的生态城市变成文化上的生态之城。

三是通过发挥贵阳文化的品牌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经济社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利用好地域文化这个新时期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改变文化品牌发展与丰富资源不相匹配的现状,使地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品牌共同发展,就能推动贵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对策措施

3.1 改变观念,提升认识

对特色文化要有新的认识。特色文化同样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贵阳特色文化是推动贵阳实现升级版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建立特色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全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为特色文化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合法性依据,创新特色文化制度理论、特色文化法制理论和特色文化政策理论。

3.2 加强规划,抓好落实。要通过《大力发展我市特色文化的意见》的制订和实施,落实好发展特色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制订、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把着力点放到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爽爽贵阳”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以“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催生“清凉经济”,以阳明文化研究为契机,推动国际“知行合一”理学思想研究,以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为抓手,大力发展会展业。以特色文化为吸引,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4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4.1 要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管理机制。一要建立权威高效的统一特色文化管理机构,结束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状况;二要建立统一的特色文化大市场,积极发挥行政调控手段,大胆应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的特色文化市场体系;三要建立特色文化大市场的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

4.2 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按照市场要求对特色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一系列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在生产需要的生产、联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使特色文化产业运行充满活力。

4.3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是关键。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健立和完善“贵阳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整合扩大资金规模,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业绩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企业和园区(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4.4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传承人作用的同时,把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来抓。要建立各类特色文化技艺学校,培养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基础型和紧缺型人才。

4.5 建立特色文化外贸体制。要把能否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作为特色文化的首要标准,实现特色文化向现代化的转换,着力发挥特色文化的进步、民主、科学要素,以现代精神对特色文化加以合理改进。

5 优势整合,发展产业

在市域发展整体规划范围内,制订区域发展目标。云岩区,要作为会展业发展副中心区之一,依托云岩区文化艺术节、“三月三”和“四月八”民族艺术节、云岩区少儿艺术节、广场消夏纳凉晚会等项目,大力发展文化类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

南明区,要依托“龙洞堡会议中心”和“多彩贵州城”项目,大力发展以国内大型会议、公众展览展销、文体演艺活动和常年产品展示为主的会展项目,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四月八”少数民族歌舞大赛、民族艺术节等项目。

6 转变节点,重视“创意”

特色文化发展要将有形和无形两种传承有机结合,同时并举。世代传承的手工艺制作技艺和丰富的地域资源,使贵阳民间工艺品融合了无尽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关键是要搞好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社会旅游工艺品的有机结合。改变长期存在的资源丰富,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要坚持原创的文化艺术内涵不能变,在挖掘与发展上下功夫;要坚持特有的地域资源不能变,在利用与保护上下功夫;要坚持独到的制作工艺不能变,在传承与培养上下功夫。

7 注重内涵,借助市场

7.1 突出“林城”特色。贵阳市森林资源丰富。目前,全市森林面积314万亩,灌木林面积105.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4.76%。距市中心区仅1―2公里多的黔灵山公园为国内少有的城区大型公园,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620公顷,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两公园内幽林密布,四季飘绿,被誉为贵阳的“城市之肺”。位于市区西北的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密林、草地与湖泊、池塘相互辉映,这些都不失为开展森林旅游的绝佳之地。

7.2 突出“喀斯特生态”特色。贵阳属喀斯特发育典型地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面积的85%,绿水绕青山,奇峰藏异洞,激流飞瀑星罗棋布,对崇尚自然和生态的旅游者极具吸引力。目前,我市在继续抓好红枫湖、百花湖、息烽温泉等老景区的设施改造完善的同时,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正集中力量进行开阳峡谷、六广河峡谷、香火岩景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步构建一个由红枫湖、开阳峡谷公园、六广河等景区组成的,能体现我市地理地貌特点的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7.3 突出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特色。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苗、布依、土家等3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5%。镇山、李村、杜寨、黑土等一批苗、布依少数民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建筑、服饰、风俗、节庆活动等,民风古朴浓郁,风情丰富多彩,可进一步开发建设成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我市少数民族风情的游览点。

7.4 突出人文历史、理性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贵阳修文阳明洞“王学”胜地、青岩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镇、乌当香纸沟“古造纸术博物馆”的历史与现实效应。

7.5 突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贵阳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属黔中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无风沙,气温、降水、风、光照等气候等综合要素都确实宜人生活,宜万物滋生发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合现代人们的休闲、享受需求,堪为旅游度假、消暑避寒的好地方。

8 重视宣传,吸引世界

8.1 加强对主流媒体作用的重视

增加与晚报、日报及广电总台等媒体之间的联系,一起策划举行各种活动,使得覆盖的范围以及影响力得到扩大;创建有特色的媒体,做好网站的建设工作。组织建立起一个贵阳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网,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报道,并且要实行包括在线申报、查询及网上下载等项目的各类在线的服务内容。

8.2 规划项目,做好宣传推荐

一是借助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开展如寻根祭祖、朝山进香等欣赏人文景观的高层次的民俗旅游,使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和获取知识;二是借助贵阳的山、水、洞、林等开展自然景观旅游活动;三是借助贵阳丰富有名的特色食品,开展以舌尖上的享受为目的的生活旅游;四是把会展业纳入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全国会展项目的引进工作。对符合贵阳市会展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本地会展业水平提升的会展项目,要做好调查研究和积极联络的工作,依靠本地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政策吸引、服务保障等优惠条件,使项目落地。建立国际会展项目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贵阳市会展业向国际化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女儿节 尊老敬老

一、贵州毛南族介绍

贵州的毛南族,历史上称为佯僙人,于1990年7月27日正式确定为毛南族。他们是贵州的世居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毛南族在贵州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惠水、独山三县境内,其中以平塘县为多,占90﹪以上,惠水县次之,独山县最少。

毛南族民风古朴,民俗浓郁而纯厚,有独特的文化底缊,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民间习俗 “女儿节”也是远近闻名。

二、贵州毛南族的“女儿节”

“女儿节”主要流传于卡蒲毛南族乡位一带。过去毛南族男人达到“知天命”的年龄(50岁)以后,子女都要为老人添粮也叫“扶马”。在择定的日期,女儿、女婿为老人送衣服、送大米,还会特别做一碗饭、带一瓶酒来给老人吃,为老人扶马添寿,称为“曰听两”。在那一天主家约哥、弟、侄子和寨中好友前来参加,他们一般每人送一升大米(5斤左右)来为老人添粮添寿,同时请来鬼师(毛南语叫“塘漂”)念驱邪祝寿的专用毛南语。年青人用升子把大米从这箩里舀到另一只箩筐里,反复多次。然后鬼师把刻有“福禄寿马”四个字的马摸,盖在六寸左右正方形的纸上,贴在堂屋、火笼间、卧室的板壁上,表示处处有禄马扶持。女儿、女婿献上寿衣,敬一杯寿酒,送一碗特别做的寿饭给老人吃。仪式结束后,主家宴请所有前来参加的人员。后来人们不约而同在六月初六这天为自己的父母送衣服、大米、糖食果品等,这一天也被称为贵州毛南族的“女儿节”。

三、贵州毛南族“女儿节”对我们的启示

(一)尊老敬老文化是我国孝文化的重要部分

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孝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孝文化宣传教育,形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的教育和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孝文化,使尊老敬老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二)弘扬尊老敬老文化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基础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1个百分点。我国老年龄化日益严重,随之带来的养老问题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关爱老年人涉及方方面面,诸如国家层面的社会政策、法律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层面的基础设施、福利和环境,家庭层面的收入水平、居住模式和子女数量等。尊老敬老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条件再好,也不能彻底解决好养老问题。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即使物质上其他条件差一点,也尽力赡养老人,起码不会出现虐待、遗弃老人的情况,让老人在精神上感到满足。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尊老敬老文化

传承尊老敬老文化可以直接调节家庭关系,促进实现家庭和谐。而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传承尊老敬老文化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人们和睦相处,减少争执和冲突,增添团结、和谐与温情,最终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我国可以考虑把“重阳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1991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际老人节”。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尊老敬老节日,和贵州毛南族“女儿节”有异曲同工之妙。早在1989年我国就把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只是并没有把它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九月初九就是“老人节”。现在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法定节假日,这些举措顺应民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福祉。我国如果能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设定为法定节假日将意义重大,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五)尊老敬老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

由于学校尊老敬老教育缺位、家庭教育失当等原因,一部分孩子孝德情感淡漠,只知道索取,缺乏感激之心和报恩意识。

尊老敬老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推出一些以弘扬尊老敬老精神为特色的课程。学校可以广泛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如黑板报、校报、橱窗和校园广播站等来加强孝德宣传。通过向学生们介绍贵州毛南族“女儿节”让学生了解更多尊老敬老的传统习俗。同时,也要通过反面典型引导学生识别和鞭挞不孝行为。另一方面,家长要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树立孝意识,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强化其爱心和责任感,成为懂感恩、有责任和有担当的一代。

参考文献:

[1]刘世彬,孟学华.贵州毛南族(佯僙人)族源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2,(2).

第9篇

1.重视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培养,忽视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在知识、信息社会化及竞技体育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体育文化所体现的健与美、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等特点深深吸引着当今的广大青少年学生,竞技体育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课外活动的主体,民族地区高校也是如此。这些高校,虽然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氛围,但忽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象较为严重。体育课堂、业余健身中到处充斥着国际流行体育运动项目,就其存在的形式来看,也多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所采用的项目与我国1000多项传统体育项目相比仅是凤毛麟角。在竞技体育文化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认识缺乏、兴趣不浓,甚至出现了否定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趋向。

2.重视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忽视常态化。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各自重视程度的不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一部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重视活动开展,但对于师生业余健身却没采取导向措施,忽视了传统体育开展的常态化。竞技体育的健身价值、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识等功能不容置疑。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这不仅是传播民族价值观的最佳载体,也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文化元素常态化的缺失,是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不健全、不完善的体现。

3.重视现代体育社团的建设,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发展。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学、自主、自律为主体活动团体,通过社团组织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了多色彩、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但仍有诸多弊端,如民族文化元素较少、对学生民族情结和精神文化建设缺失等。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团较多,其中也不缺少现代体育社团,多进行竞技体育项目的活动,对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全面素质起到培养作用。而单纯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设立几乎没有,有些关于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如武术归入体育社团、民族舞蹈则列入艺术社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新思潮和新观念与传统的文化模式和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受到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不应有的冷淡甚至背叛。民族地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设传统体育社团,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人文素养、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民族人文意识的养成。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应根植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其母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重义崇德、宽厚、礼让为理念,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民族文化教育,是通过内化的形式,从认知、感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自主性。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族人文意识,在校园文化中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内化大学生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体育人文素质、民族传统文化素养和民族人文意识。

2.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操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处于多元文化交相冲击,各种思想互相交织,各种观念互相碰撞的时代,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使一些学生过分关注己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道德失范严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紧密相连,作为教育的内容手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重义崇德、轻利的思想,强调集体高于个人的集体观和民族观,引导着各民族和睦相处。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体育文化已成为群众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具有真、善、美的整合价值。民族地区高校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可对学生这种民族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和平、善良诚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道德品质,从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拓展和道德情操的提升,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

3.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传统体育的教育保护。民族地区高校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保护重任。虽然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传统科研、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的大众化、常态化较差,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与传承都是从学校的层面来完成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应该率先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理解,培养传统体育人才,为基层输送传统体育指导者,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上的普及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三、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策略

1.重视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经过历史的洗礼,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跨越古今,不同的地域诞生了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形式:既有修身养性、以柔克刚的项目,又有勇猛刚毅、斗智斗勇、竞技等内容,还有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优美肢体表演的项目。民族传统文化是根,丢失了根,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会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浮云。因此,学校(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迅速补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由此,校园文化建设才可能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民族地区高校依托本区域民族传统构建体育文化,既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给学生的交往提供别样的平台,促进学生间交流和团结,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实现自身的特色化、品牌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同时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

2.创办民族传统体育社团。高校体育社团是在团委领导下组织成立,给有相似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同学打造的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组织,负责一些体育项目的宣传、推广传播、组织竞赛、联络社会相关的体育活动。民族地区高校要鼓励学生创办各种项目的传统体育社团,支持社团宣传、传播传统体育文化和技能、组织竞赛,使更多学生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吸纳传统体育爱好者。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体育健身、愉心、民族人文功能的了解,进而在闲暇时间通过传统体育进行健身,丰富校园文化,更好地实现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传承。

3.加强体育健康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大学体育健康课是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体育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培养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兴趣爱好、掌握相关运动技能,使更多的学生喜欢用传统体育进行健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开花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民族传统体育多简单易掌握,应选择具有实践意义、教育价值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增加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广泛传播传统体育文化。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也要自主研究传统体育理论,学习传统体育技能,加强科研能力,为传统体育在高校发展作出贡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传统体育 传承

[作者简介]胥春华(1974- ),女,山东聊城人,贵阳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贵州 贵阳 550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76-02

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中,由生产和生活以及与自然界抗争中形成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文化形态,是必备的生产、生活技能和娱乐手段。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强身健体、娱乐、交往、育人等功能日益凸现出来,而且,通过各民族间传统体育交流促进民族团结。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生活方式的多元演进,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门类众多的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等。目前,传统体育文化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如摔跤、舞龙、舞狮、荡秋千、划龙舟、武术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自主性较强的高层次优秀文化,在推动师生主体思想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可以辐射到社会中去,引领社会时代文化潮流。这也是一所高校发展与成功所必备的因素之一。校园文化又是特殊的育人载体,对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传统体育文化恰恰是不同民族文化鲜活的载体,能反映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精神。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可以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性、传承性,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丰富校园民族文化内容。

二、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重视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培养,忽视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在知识、信息社会化及竞技体育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体育文化所体现的健与美、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等特点深深吸引着当今的广大青少年学生,竞技体育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课外活动的主体,民族地区高校也是如此。这些高校,虽然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氛围,但忽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象较为严重。体育课堂、业余健身中到处充斥着国际流行体育运动项目,就其存在的形式来看,也多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所采用的项目与我国1000多项传统体育项目相比仅是凤毛麟角。在竞技体育文化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认识缺乏、兴趣不浓,甚至出现了否定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趋向。

2.重视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忽视常态化。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各自重视程度的不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一部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重视活动开展,但对于师生业余健身却没采取导向措施,忽视了传统体育开展的常态化。

竞技体育的健身价值、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识等功能不容置疑。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这不仅是传播民族价值观的最佳载体,也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文化元素常态化的缺失,是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不健全、不完善的体现。

3.重视现代体育社团的建设,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发展。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学、自主、自律为主体活动团体,通过社团组织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了多色彩、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但仍有诸多弊端,如民族文化元素较少、对学生民族情结和精神文化建设缺失等。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团较多,其中也不缺少现代体育社团,多进行竞技体育项目的活动,对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全面素质起到培养作用。而单纯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设立几乎没有,有些关于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如武术归入体育社团、民族舞蹈则列入艺术社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新思潮和新观念与传统的文化模式和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受到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不应有的冷淡甚至背叛。

民族地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设传统体育社团,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人文素养、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民族人文意识的养成。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应根植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其母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重义崇德、宽厚、礼让为理念,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民族文化教育,是通过内化的形式,从认知、感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自主性。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族人文意识,在校园文化中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内化大学生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体育人文素质、民族传统文化素养和民族人文意识。

2.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操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处于多元文化交相冲击,各种思想互相交织,各种观念互相碰撞的时代,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使一些学生过分关注己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道德失范严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紧密相连,作为教育的内容手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重义崇德、轻利的思想,强调集体高于个人的集体观和民族观,引导着各民族和睦相处。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体育文化已成为群众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具有真、善、美的整合价值。民族地区高校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可对学生这种民族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和平、善良诚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道德品质,从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拓展和道德情操的提升,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

3.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传统体育的教育保护。民族地区高校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保护重任。虽然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传统科研、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的大众化、常态化较差,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与传承都是从学校的层面来完成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应该率先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理解,培养传统体育人才,为基层输送传统体育指导者,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上的普及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四、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策略

1.重视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经过历史的洗礼,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跨越古今,不同的地域诞生了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形式:既有修身养性、以柔克刚的项目,又有勇猛刚毅、斗智斗勇、竞技等内容,还有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优美肢体表演的项目。民族传统文化是根,丢失了根,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会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浮云。因此,学校(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迅速补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由此,校园文化建设才可能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民族地区高校依托本区域民族传统构建体育文化,既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给学生的交往提供别样的平台,促进学生间交流和团结,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实现自身的特色化、品牌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同时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

2.创办民族传统体育社团。高校体育社团是在团委领导下组织成立,给有相似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同学打造的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组织,负责一些体育项目的宣传、推广传播、组织竞赛、联络社会相关的体育活动。民族地区高校要鼓励学生创办各种项目的传统体育社团,支持社团宣传、传播传统体育文化和技能、组织竞赛,使更多学生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吸纳传统体育爱好者。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体育健身、愉心、民族人文功能的了解,进而在闲暇时间通过传统体育进行健身,丰富校园文化,更好地实现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传承。

3.加强体育健康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大学体育健康课是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体育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培养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兴趣爱好、掌握相关运动技能,使更多的学生喜欢用传统体育进行健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开花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民族传统体育多简单易掌握,应选择具有实践意义、教育价值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增加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广泛传播传统体育文化。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也要自主研究传统体育理论,学习传统体育技能,加强科研能力,为传统体育在高校发展作出贡献。

4.借助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学生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的祭祀、娱乐功能长期在我国民间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传承文化、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民族传统节日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如“春节”“端午节”、苗族的“姊妹节”、布依族的“六月六”、水族的“端节”等。在这些节日中都离不开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及竞技活动。

民族地区高校要借助本区域的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机会开展相关的传统体育活动,介绍其相关知识,给广大学生提供了解民族历史、民风民俗以及传统体育文化的平台,促进学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激情,创办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竞争力,使学生在闲暇时间用传统体育进行健身、娱心,也能更好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梁其军.文化环境与校园文化本质的回归[J].湖北社会科学,2011(9).

[2]单培凤.高雅校园文化建设与个体道德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第11篇

关键词 贵州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现状 对策研究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概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借助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参与各种休闲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以及体育文化交流,通过旅游来满足人们求新、求乐、求知、求动、求奇的心理,从而达到回归自然、强身健体、娱乐观赏、释放压力、寻求刺激、文化传承等多种目的综合性活动。它是由民族学、旅游学及体育学交叉融和在一起产生的,具有民族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双重特点,是一种新式旅游文化产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型分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集健身、娱乐、探险、观赏、竞技、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等于一体,表现出极大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贵州民族体育,粗狂淳朴。体育与民族风俗习惯紧密相联,多为欢庆民族节日的活动内容,如苗族的“爬杆节”、独木龙舟赛”、“上刀梯”、“骑艺”、“滚山珠”、“斗牛”、“嗤尤拳”,以及瑶族的“赛团螺”和水族的“赛马”等,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情趣和古朴敦实的乡土气息。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或依附于民族传统节日、或依附于宗教祭祀、或见于日常娱乐、游戏中,各种各样的形式为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得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得以延续至今。贵州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有些以开展得相当普遍,有些还依然局限于本民族内部,不为人们所知。这些少数民族风情与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结合,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氛围,具有大力开发民族体育旅游的潜力。

3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很不发达,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贵州经济虽有较快发展,但经济结构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国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很多不利因素,与沿海城市上海、广州、青岛等相比,经济实力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政府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基础建设的资金有限,旅游开发的软、硬环境一般,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情况更加糟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制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切实的系统规划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型的复合产业,政府对其的政策扶持、宏观管理与调控十分重要。贵州虽然制定了《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但只是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一个单一的旅游产品进行阐述,规划的内容不够全面,规划的分量不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对其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进行协调统筹规划,以解决该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与开发时序、市场建设与产品定位及政策保障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形象不明,定位不准、促销不力、客源不稳的被动局面,极大地限制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成熟的市场条件,而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个专门市场发育极不成熟,既没有明确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象策划与定位,又没有客源市场的开发规划,更没有专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销对策及促销手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及项目仅依赖于普通旅游市场进行“可怜的”推销,没有形成独立的市场体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基本都是从其他行业转业过来,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在市场经营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甚至违法的操作,给游客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很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市场秩序规范的力度和效度。

4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

4.1进一步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

要分层次地整理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不同特色,对一些代代相传的民族体育项目,不仅要保留传承的核心内容,使其在内容上更加深化和丰富,还要在形式上进行拓展和充实,使其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具体内容的扬弃和完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文化特色,保持民族性,使这些项目与民族的现实生活和文化状况相协调,相结合,同时又要积极吸收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精髓,找到它们的结合点,丰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内容,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开拓一片新的天空。

4.2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普及力度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可使不同地区的人民普遍拥有适合各自生存环境,简单易(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20页)行易开展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口遍及全省各地,民族传统体育突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可使全民健身活动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比如建立一些少数民族体育的群众体育协会,定期举办群众竞赛,通过协会把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专业人才组织起来,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同时还可借助健身俱乐部这一商业手段,在健身俱乐部中开展一些健身效果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大众;在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材,让少数民族体育真正走向群众,走向社会,从而达到身心愉快,强身健体的目的,进而使之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以学校为载体全面推广和普及,使之成为大众健身、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这一途径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4.3进一步加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可依托人文资源、地域环境优势、区位优势等旅游资源,从多角度审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发展潜力,积极发掘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将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民族性真正发掘出来,对这些体育项目进行科学健康的改进,使之集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要将民族风情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结合起来,使体育旅游更具人文性和民族文化特征,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如建立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团队,通过团队的表演,展示民族体育的高技艺、高水平,让游人全面了解和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亲身感受各民族的风俗和民俗,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游人在享受娱乐与健身的同时感受和了解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间的交流、沟通进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持久发展。还可以通过组织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和表演,创办少数民族体育用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咨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娱乐健身中心等体育经济实体的方式,进一步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产品。

4.4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传播媒体,通过媒体让全国及世界各族人民认识、了解并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活动,坚持小型多样,业余自愿的办法,结合农业节令,民俗节日和乡村文化站的活动,比如在某些宾馆、旅游度假村或民族节日开展民族歌舞表演,在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中则或融入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和比赛。像布依族春节中的打磨秋、甩花包活动,苗族春节中的斗牛、踢枕头、赛马等活动,侗族旧历年中的踩堂活动、花炮节中的抢花炮活动等。同时,也可举办邻县,邻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邀请赛、对抗赛,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和参与到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畲族文化;旅游品牌;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网络时代与民族文化保护

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各种民族文化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网络时代是一个全新时代,网络化对现有秩序的巨大冲击力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网络化使世界成为“地球村”,网络时代下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多样、范围更宽广。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代表的是不同民族的根本利益、国家利益,这就使得在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之间必然出现了冲击与反冲击、渗透与反渗透的竞争。在为争夺话语权竞争越演越烈的过程中,有的民族文化已上升为优势地位的主流文化,有的民族文化正面临被同化的威胁而走向败落。有识之士指出“消灭一个民族,实质是消灭其历史与文化”。过去类似于保险箱、防盗门等有型的安全设备,在网络化的冲击下变得更难以设防。

与此同时,从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的需要来看,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世界的多元化发展,会使世界更精彩;而从国家层面看,也需要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我国的西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以利于本国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正因为如此,网络时代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所带来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网络时代对畲族文化的影响

网络传播给一个国家所带来的各种文化的大融合、大冲击越来越明显。畲族文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从网络时代的负面影响方面看,畲族文化这朵奇葩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威胁。从前的畲民住在山脚下、岩洞里过的“原生态”的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畲乡风情与文化。然而,随着电脑、电视、手机等现代网络工具逐渐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交通条件改善等条件下,在接受异种文化的过程中,原先那种传统的、固有的、坚守的文化及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冲击,被逐渐同化或商业化。现在的诸多年轻畲民、小孩已经不会说畲族话、唱畲族歌、认畲族字和过畲族节。

从网络时代的正面影响方面看,网络传播也带来了畲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有利于创新畲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同时,也有利于畲族文化的传播而提高其知名度,使更多的人来关注、了解、保护畲族文化,在更大的范围产生更大的影响。例如,畲族三月三节庆活动,以前外界了解的人不多,影响的区域极为有限,现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的宣传扩散,其知名度已大大提高,成为其发展旅游业的一张金名片。

三、畲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文脉分析

畲族同胞主要居住在华东地区的四省8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第6次人口普查数量为70.96万,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排名第20位。目前在浙江省内的有1个畲族自治县和18个畲族自治乡镇。以畲乡风情节庆品牌为代表的畲族文化旅游品牌,是广大畲族集居地认可度最高的品牌,也是畲乡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性品牌,是同类旅游地若干旅游产品的集合。它是畲族文化和畲族品牌文化的整合点,是体现畲族文化精髓的一种识别、一种精神、一种品位、一种格调,是畲乡无形资产和不竭源泉,是畲乡进入市场的“信用卡”[1]。

以畲族三月三节庆旅游品牌的文脉依承为例。农历“三月三”是中国黎族、苗族、白族、高山族、布依族、壮族、侗族、傣族、畲族等九个少数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但各民族在“三月三”具体文脉依承及表现形式上有较大区别。从畲族来看,据相关史料记载,“三月三”是祭祀本族始祖的重大节日。早先的祭祖仪式为“做功德”,做功德时要跳功德舞、唱功德歌,祭毕吃“乌饭”(以树叶汁染米,炊出的饭成黑色,故名)。由于畲族以歌见长,唱歌成为日后祭祀的主要形式,随着时间推移,歌曲内容逐渐丰富。旧时交通不便,生活艰难时,“三月三”为畲族提供了最大的聚会机会,不少青年男女借此机会谈情说爱,对歌更走向另一种形式。最终“畲族三月三”演变为以祭祀为主题,对歌为主要形式的民族聚会节日。[2]

四、网络时代下的畲族文化旅游品牌创新

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在做好畲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来实现畲族文化旅游品牌的转型与提升。其创新的内容与途径主要包括品牌文化的内涵创新、品牌识别系统的外延创新、承办主体的平台化创新、举办时空的延伸性创新、宣传促销的模式创新等五个方面。

(一)品牌文化的内涵创新

文化是旅游品牌的灵魂。畲族文化是畲族同胞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畲乡多数人员所认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即畲乡精神和畲乡形象。畲族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畲乡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着导向、示范、凝聚和激励等重要作用。畲乡风情节庆品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畲族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上的精华,也是对渗透在品牌经营全过程中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民族风格的体现。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3]

以畲族节庆旅游品牌为例,节庆品牌的内涵创新源于挖掘和积累。一般可以从节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努力,形成点面结合的整体内容。活动内容可以是表演类、习俗类、宴饮类、畲族竞技类和其它类。活动形式可以是观赏式、参与式、竞技式、狂欢式。在以上内容形式中应该重点培育一、二种吸引力大、参与性强、有狂欢效果的主打模式,并能逐步定型,与核心载体一道作为品牌活动。[2]

(二)品牌识别系统的外延创新

品牌识别系统可以印证品牌的品质,也有助于界定品牌的外延。品牌识别的理论主要有六棱柱模型和旅游地品牌形象系统分析表。以畲族三月三节庆旅游品牌为例,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三个方面[4]。

理念识别是为了表明使命、愿景、核心价值、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等内容。如发展目标可以按照“风情、浪漫、狂欢”的主题定位,建设具有畲乡特色的畲族三月三节庆品牌,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景。视觉识别是为了明确目标市场、主要品牌和市场开发策略等。行为识别主要体现在品牌徽标和选择代表产品、系统风格、建筑造型和服务标识等。

我们认为,品牌的外延是由可以印证其品质的识别系统决定的,畲族文化旅游品牌的识别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还缺少一整套的规范的品牌识别设计,从而影响到了宣传促销的效果,影响到了品牌价值的发挥。相对有形的企业产品品牌来看,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识别系统设计容易被忽视,也不容易设计,更需要有创新思维。真因为如此,建立一整套的规范的畲族文化旅游品牌识别系统,是当务之急,也是品牌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议主管部门要十分重视品牌的设计与保护工作。设计要科学、规范,严格论证制度,该统一的要统一,该注册的要及时注册。既要防止品牌传播中的散和乱现象,还要防止品牌资源的流失。

(三)承办主体的平台化创新

要将过去承办主体的简单化(如一家主办,多家协办)模式,进行多元化、平台化创新。建立网络平台,需要有:政府、网络运行商、企业、居民、旅游者、媒体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参与,提高点击率才能实现多赢目的。

网络运行商参与,可以提供网络平台技术支撑。如七彩云南、四川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杭州动漫节等活动的巨大成功,运行商参与是重要因素。“三网合并”和“3G”等生活方式正向我们走来,可以让我们更便捷地享受到更多的精神食粮。对接“三网合并”平台可以更直接产生“互动”场景,使其产生共振效应,从而将更容易打响旅游品牌。例如,可以在该平台内策划相关畲族文化的BBS论坛等,还可以对各种畲族文化活动进行项目包装后进行电视直播和重播。通过整合畲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畲乡旅游品牌。对接“3G”技术,可以使畲族文化旅游品牌,通过3G手机这种现代通信工具,得以传播。

畲乡多数属于欠发达地区,举办节庆在筹资方面难度较大。由于区域内赞助单位选择余地少,重点应该是向外筹资,关键在于能否为赞助商提供良好的宣传回报。当然争取赞助与媒体宣传力度、节庆知名度等是相辅相成的,应一年一个台阶,努力促进良性循环的形成。初始阶段政府的适当投入是不可或缺的。

要变政府“包办”为“主办”。畲族“三月三”等节庆本属民间活动,其本质内涵在于全族参与,原始风味。要体现这种主题与格调,应提倡回归民间(如协会或企业)办节。民间办节同样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详细的活动方案和保障预案。具体操作可以由政府部门主办,某主要景区企业牵头承办,点面结合,主场地有大型活动,细节活动由各旅游景区分别提供节目组合而成。政府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在初始阶段的组织宣传、社会力量动员,以及节庆过程中的吃、住、行协调和安全、卫生、秩序保障等方面予以指导与帮助,等节庆模式成熟后可完全推向市场。当然,上档次的重大节庆活动,还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较大作用。[1]

(四)举办时空的延伸性创新

节庆要成为一个品牌,时间的连续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畲族三月三节庆要每年举办一次,要成为制度。具体操作:一是采用“一大年二小年”交叉方式。为达到“主题不能变,年年有新意”的效果,在每年都保留核心内容的情况下,“小年”时可有所侧重。如第一年是民俗饮食、服饰,第二年则是民族体育、绝活等。形式上更求翻新,如服饰文化采用大奖赛方式,体育、饮食采用现场竞技方式,山歌采用寻访赛方式,现场还设计大量游客参与的细节活动。“大年”的活动规模、内容丰度及宣传形式体现系统、综合、高档等特征,具体活动内容和形式则根据旅游时尚也有所侧重。[1]二是延长节庆时间段。每次节庆持续的时间长短是决定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现阶段办节由于经费等方面条件的制约,一般只能是一二天,但到旅游产品建设较为成熟阶段,可以从每年的公历三月三日一直延续到农历三月初三。这段时间正值春暖花开,景色灿烂,还可以将“三八”节包容在内,缺点是雨水多,室外活动受限制,需有防雨场地设施。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段中,按照游客量特点,重点活动主要安排在开节、“三八”节、各个周末及闭节等几个时间段。网络平台还可以将节庆举办的空间得以拓展,使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可以参与,大大拓展了节庆举办的空间范围。

参考文献:

[1]麻益兵.民俗文化的旅游表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104-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