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18:0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考察探究活动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地理实践能力;基本步骤;基本要求
自新课标改革以来,降低了对具体地理知识内容的要求,基于案例为载体的地理课程编排,突出对地理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提出的设计思路:要求学生既要学会整理、分析地理事实,又要学会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等。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地理教材,在每章节之后都有相应的地理实践或实验活动。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使其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教学活动。[1]所以结合自然或人文问题,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可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实践性是地理学科最显著的特征,但现实的情况是各校真正落实开展的地理活动次数不足,更谈不上说保证活动课的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还是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地理课程还是以应试知识和能力为主导,课程计划中的地理活动受到课时、教师能力水平、活动地、安全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学校真正开展的地理活动寥寥可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发或设计安全性高、耗时少、实效强的地理调查和考察活动,成为大势所趋。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的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2]所以自2011年以来,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发挥乡镇学校优势,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保证每学期活动和实验不少于3次。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低效率的地理知识的传承,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就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展做些阐述。
一、地理调查与考察的基本步骤
(一)根据区域特点,指导教师预先踏勘
地理调查与考察要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指导教师必须对调查与考察的区域进行预查、分析,选择适宜的调查线路和观测点,一个好的观测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观测点蕴藏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原理,通过这个观测点,既能够验证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做出探究评价。
(二)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调查与考察课题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活动建议,考虑学生兴趣和学情,并结合地理调查考察的要素特征,必须事先精心选定调查课题。没有主题,便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无从进行考察。因此,学生的地理考察活动,是以学生确定主题为重要前提的。[3]选定调查课题应与地理教科书上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健康状况、知识水平、社会热点。由于受到调查时间和操作的可行性限制,建议调查的课题应该小而具体,这样有利于操作,有利于考察目的的实现。
(三)预先了解区域概况,确定调查与考察方案
由于地理调查与考察的场所主要在室外,因此在开展地理调查与考察活动前要事先制定调查与考察的计划方案、安全预案,利用GoogleEarth,向学生介绍调查与考察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理环境、主要观测点,主要的实习内容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调查考察并随时作好记录(可以利用观察、描述、草图、摄影摄像等记录地理对象的形态、分布、性质、变化过程等)。活动方案可以参考学生意见(如活动时间、小组分工、项目设置)来制订,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四)发掘乡土资源,切合调查和考察要求
乡土地理资源就是学生生活的地域,调查考察便利,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对相关的问题有一些思考体会。另一个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到野外去观察、去研究,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到自然地理概念的原型,使抽象的地理概念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学生通过对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大气、水体、地表形态及人文地理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有将课堂理论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五)资料整理与图件清绘,撰写调查与考察报告
在学生调查与考察活动结束后,要对记录和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对观察、调查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把在实习中取得的各项资料系统化和条理化,为撰写调查与考察的报告提供佐证。调查与考察报告是地理实践活动的具体成果之一,撰写地理报告一方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野外实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在地理调查与考察工作结束后,以小论文、讨论会、成果PPT展示会等形式汇报。撰写的调查与考察报告需论点前后一致,论证充分。调查报告也不应该只是文字描述说明,如果能附加各种图表、照片,可以使论述及结论更简明、清楚和富有感染力与说服力。
二、地理调查与考察活动组织指导的基本要求
(一)保证安全性
教师要熟悉调查和考察地点,详细勘探区域地形地貌,尤其对有潜在危险的地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一些危险的地段要做好提醒,安放警示标志,同时要了解附近的医疗急救机构,每个学生购买当天的旅游保险。考察前进行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牢记安全规则,这是确保调查和考察活动安全重要一环。
(二)强调全程性
它要求从地理活动的准备到结束,地理教师应该给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在设计活动计划、方案时给予一定指导,在活动开始前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分组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观察的机会。坚持地理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例如,在海水侵蚀-堆积地貌观测活动前交代注意事项;在活动过程中,定期检查各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协调、控制各小组活动的进度,指导研究思路、方法;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指导。
第一作者简历:梁小川:男,1989年7月于广西钦州市板城高中毕业,1989年9月至现在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中心校教书,1994年-1997年参加大专函授政治专业自学考试学习并毕业,2008年-2010年参加本科函授班政治专业自学考试学习并毕业。自2002年9月至现在任中心校副校长职务。
【摘要】课堂教学受到教学大纲和课本的限制,其教育内容往往滞后于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现代科技教育总是要把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青少年,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最简单的途径就是通过课外的科技活动。让青少年参加科技教育活动,它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通过参观与考察,科普竞赛,科技兴趣小组等活动的组织,可以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外科技活动;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03-01
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传播,也离不开教育。科学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科学教育不仅使人类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在新世纪的教育整体改革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安排和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正是教学必要的补充和提高的手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
1参观与考察,让学生领略科技的先进
进行参观与考察活动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学生通过一些科技参观和野外考察,能获得大量的感性的,直接的科技知识和信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对学科学的兴趣,而这些科技知识通过我们平时的课堂显然是得不到的。通过参观,还能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力量,从而立下掌握科学技术的志向。
结合我们钦北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钦州港码头的建设。钦州港是一个新兴起的码头,可供小学生参观考察的项目很多。不同的年龄的学生,我们安排参观考察不同的内容,参观的时间都安排在综合活动课时间。
我们在进行组织参观与考察活动的全过程中,还注意了以下事项:
1.1活动的准备。包括对学生目的性、纪律性教育、考察方法指导、考察人员分工、记录表格设计以及有关器材的准备。
1.2实地参观考察及观察记录。参观考察活动中,要求同学做好记录,养成他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要求记录尽可能详细、真实,数据要绝对可靠。
1.3整理报告。考察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根据考察记录整理成考察报告。
1.4汇报交流。可通过考察报告会、成果展览会、主题班会、演讲会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考察成果,达到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
通过参观与考察钦州港码头建设的活动,让学生看到了先进的科技生产力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熟悉了科学这一门学科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科学课上很明显的能够发现学生在研究问题时思路非常明确,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科普竞赛,让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
科普竞赛作为科普活动的一种手段,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科普读物,使学生们认识自然科学的无穷奥秘,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从小树立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远大志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水平,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我们学校一如既往的积极参加钦北区组织的小学生作文竞赛和知识竞赛。我们的做法是首先积极的宣传和发动,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知识竞赛的活动中。同时不能排斥"差生",我们往往会觉得数学语文不好的学生,科学素养也不好,我们不可否认有些"差生"的科学知识是比较丰富,能力比较突出,我们不能因为我们错误的观念而因此扼杀了一个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平台,让他有机会发挥在科学方面的特长。宣传完后就组织全校的学生进行初赛,在严格的评比中选出优秀学生,通过进行集中培训,为决赛做准备。在培训期间,我们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科学大众》,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我们还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科技音像资料,如《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等,还从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通过讲解说明,让学生及时的补充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在科普竞赛活动中,同学们都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在遨游知识的海洋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丰富多彩,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还学会了如何撰写科学小论文,语文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科技兴趣小组,让学生动起脑和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就是传授法, 或者就是问答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是教会了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但是现在的社会需要有创新能力,有思维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让学生像科学家探究真理那样去获取知识,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能力和兴趣,但真正的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在短短的40分钟内的课堂上很难得以体现。但是在课外,利用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进行科学研究的尝试,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一节课、两节课……没有时间的制约,他们可以尽情的亲历、体验一次次完整的探究活动,积累探究的经验,逐步养成探究的能力,提高探究的素养。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我们学校组织并成立了科技兴趣小组,从对科技活动感兴趣的学生中经过筛选,选定思维活跃,阅读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就会积极的投入到探究中去。我们学校建立了一个科技活动教室,室内配备常规实验器材、科技知识书籍等,利用每天下午活动时间,进行科学探究。兴趣活动的安排执行专人专项负责,由科技辅导老师进行创造发明、模型制作的指导。一个阶段后,我们建立了一个科学作品展示区,向全校师生展示科技活动的成果。
就拿模型制作来说,我们首先利用网络、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有关模型制作的知识,然后讲解制作的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自由的去探模型制作中所蕴涵的科学技术知识。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都会相互的交流讨论,会来和老师交流,上网查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却看不到多少这样的热情。学生在模型制作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了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品质,让他们更加喜欢科学,让他们懂得相互合作交流对他们带来的帮助,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也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
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不受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的课外科技活,他们可以在各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富有感染力的活动中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科普知识、技术与自己的关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学会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心理学[D]2005.08
[2]小学教学全书[J] 1995.12
1.紧扣教材,强调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物理概念的阶段性,发展性.注意联系实际,从身边熟悉的真实现象入手,感知概念,通过对物理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纠正以往死记硬背的简单做法。
在复习时,更要注意挖掘课本知识的巨大潜力,进行课本知识的再创造,即要重视对课本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又要重视课本中例题,难题。以免误入题海的歧途。
还要加强物理基本计算题的训练,体会从量的角度研究事物的意义,学会基本方法,掌握计算的基本格式,例如2009年河南省中招试题第24题,是教材课后习题的改编题,是一道基本力学计算题,但平均得分并不高,这与平时过分进行繁。难计算题的拔高训练,忽视解题格式的规范要求有关,因此我们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训练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形成迁移。探究。创新能力。
2.夯实基础,做好实验复习
近几年来,中考加强了对实验的考察,实验题已成为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题占全卷分值的比例已略有增加,而且实验题的要求也逐年升高,由单纯考察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知识的简单运用(如读数,实验步骤的选择等)逐渐转向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纵观最近两三年中考物理卷中没有完全与教材相同的实验题,都是经过一定的改造,题意是新颖的。
从近几年中考试卷反馈的信息来看,实验题失分相当严重。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强化实验教学,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应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学实际,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适当地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增加学生选做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制作。小实验。不能老是停在“黑板上做实验”这种纸上谈兵的“初级阶段”,同学们要注意养成预习,设计,动手。观察,记录,思考,写实验报告等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应亲自体验并初步掌握科学态度,同时,还应亲自体验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提倡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小实验,感知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对实验进行系统的复习。
3.注重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2009年的中招试题多数是将教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组和活用得到的,例如河南省中招试题第8题,在实验探究的情景中非常巧妙的将光学·声学·力学的知识融为一体,进行全面考察,但由于有些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阻碍了知识的迁移,造成了知识的迁移,造成了此题的得分率并不高,因此,注意变革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探究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学会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并通过物理实验·调查·信息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社会热点,时事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情感目标
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立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
在内能的利用的发展上,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学习.
环境保护的学习,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信息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课题】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重难点分析】利用内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
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
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板书设计】
第六节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内能的利用
2.环境保护的问题
探究活动
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课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够材料的基础上分析。
【备注】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此谈谈如何根据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学;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同样也都离不开生物学。可见,生物学与我们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尽量把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上常见的、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得比较抽象的生物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感知、记忆和理解,力求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这样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植物的细胞很细小,它的结构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够看得清楚。在此之前,由于条件所限,学生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对于植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和名称一无所知。如果仅是凭教材中的文字和插图,许多学生很难记忆和理解。为了化解这个难点,在讲解这个内容时,我拿出一只熟鸡蛋,从中间切开来,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把鸡蛋的结构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比较和识记:卵壳―细胞壁、卵膜―细胞膜、卵白―细胞质、卵黄―细胞核。学生不但很容易就记住了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各个结构部分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功能,而且懂得了运用这种方法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的知识。
又如,讲“我国的膳食指南”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日常生活上各种常见的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的营养成分。在学生对各种常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讲解了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等不同阶段对营养的不同要求,然后让学生拟出一份适合中学生的“一日食谱”。学生兴致勃勃。待学生完成了食谱后,我让每个小组各选出2份最好的,在班上大家一起讨论和分析每一份食谱的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并根据食谱的优劣分为A、B、C三档。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拟好的食谱进行修改完善,再用各种不同的食物去置换食谱中的食物,使它变成各种不同的食谱,学生的兴趣更浓了。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充分了解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而且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拓展到了实际应用之中去,更激发了学习热情。最后,当我宣布要在班上选出一批食谱,出版一期“优秀食谱展”的墙报时,学生欢欣雀跃。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实地考察指导
只要是条件具备的,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这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讲完“绿色植物的一生”后,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并具体落实好每个小组的组长和小组成员,让他们带足食物和饮水,然后带他们到野外进行了整整一天的野外实地考察活动。我领着学生穿田野,跨溪流,爬山坡,登山顶。一边缓慢而又有序地行进,一边向他们介绍各种植物的名称,一边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帮助他们认识一些常见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植物的分类打下基础;同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详细记录一部分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认识植物的分布、生长跟水分、光照、温度、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关系。除此之外,我还向学生介绍了其中一些植物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考察活动结束时,虽然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了,但是却意犹未尽。最后,我指导学生对这次考察活动进行总结,并写成考察活动报告。
又如,在讲“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时,我提前一个星期向学生布置了考察任务:在反复强调了应注意的安全事顶之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两个小组负责调查镇上周边由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情况,两个小组负责调查镇上周边由生活废水造成的污染情况,其余两个小组负责调查距学校不远处的糖厂排放出来的废水造成的污染情况。调查结束后,各个小组将调查了解所得到的数据和资料写成调查报告,向全班学生介绍。然后,全班学生集体讨论,各抒己见,对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应采取哪些办法或措施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把学生的意见集中和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三大方面:1.提高每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自觉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2.健全法律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的法治力度;3.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特别是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很显然,开展这些调查和讨论活动,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的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环境恶化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的环保意识由一般的感知层面上升到社会责任感的层次。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调查活动,学生对环境恶化问题有了切身的体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热情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信心也更足了。
三、加强探究实验指导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加强对实验探究活动的指导,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去进行探究实践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教师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做“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的演示实验时,我事先准备好了两根比较大的鱼肋骨,将其中的一根用镊子夹住一端,先把它放到洒精灯上持续煅烧。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在煅烧过程中鱼肋骨的颜色变化。等鱼肋骨变成灰白色之后,移出,然后用玻璃棒轻轻敲打煅烧后鱼肋骨,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接着将另一根鱼肋骨小心地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浸泡,并要求学生留意观察鱼肋骨在盐酸里的反应。15分钟后,我用镊子取出鱼肋骨并用清水反复漂洗干净,让学生看看鱼肋骨是否变软了,再试一试,鱼肋骨是否软到可以打结。当学生看到了鱼肋骨真的打成结时,都非常好奇,都觉得是不可思议。于是我启发和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分析,弄清经过煅烧后的鱼肋骨,剩下部分中的物质主要成分是什么?用盐酸浸泡过的鱼肋骨,余下部分中的主要物质成分又是什么?再指导学生联系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和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特性,进而理解骨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骨的特性的影响。教师做好演示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等综合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鸡翅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的实验时,我先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个小组各分配一只去毛后的鸡翅,以及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橡胶手套、镊子等工具一套。然后指导学生捏住鸡翅的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观察鸡翅上肌肉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转动自己的肘关节和肩关节,体验自己身上的肌肉运动的情形,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到: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肌肉单独完成的。接着指导学生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再把鸡翅做伸缩运动,观察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进行观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白由肌肉、骨和骨连接的共同协作完成运动的客观原理。
3.增设课外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适时恰当地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外探究实验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观察大豆、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及其幼苗的生长过程;探究植物种子的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观察和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根系类型、叶片的形态特征;观察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的结构;观察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观察枝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观察桑蚕的发育过程;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观察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等等。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类实验探究活动是极感兴趣的。
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活动,既充实了课堂内外的活动内容,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的直观感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又激起了学生的好奇欲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四、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
生物科学是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前沿,生物技术是全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标志,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奋斗,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
例如,当人体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器官移植。但是,一方面由于可供移植的人体器严重缺乏,导致许多需要治疗的病人无法得到救治。另一方面人体器官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常常会导致器官移植手术的失败。采用细胞工程中的克隆技术,利用人体细胞克隆出供移植用的组织或器官,不但可以解决人体器官缺乏的难题,而且可以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
又如,应用生物技术可以研制出很多新药物。有一种被形象地称为“生物导弹”的药物,可广泛应用于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上,如乙肝、癌症等。“导弹”的外衣是磷脂双分子层,“弹头”由特殊的蛋白质构成。使用这种“生物导弹”治疗癌症,只需把“生物导弹”注射进人体的血液里,“生物导弹”就会随着血液在人体内自动寻找和识别病变的部位,然后实施“攻击”,杀死癌细胞或细胞中的病毒。已有报道,我国使用这种“生物导弹”进行肝癌治疗,使病人的寿命延长了五年以上。
学校处在一定的地域文化之中,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课程资源的构成、课程实施的对象、课程实施的环境等方面为教学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而其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是多元的,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性质,湖北襄樊市第二十五中学巧妙利用襄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开展地域文化活动,将学生探究与创造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学科和领域。
举凡本地的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传统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习惯、风情民俗、建筑风格、歌舞戏剧,以及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等,都可以转化为学校的课程资源。例如,在该中学组织的一次名为“徒步索源走檀溪”的活动中,一位研究襄阳历史文化的老专家被专门邀请与学生同行,一边走一边向他们讲述这个城市发展的历史。在行程中,学生们发现檀溪下游的污浊与上游的清澈,便自发地寻找檀溪受到污染的原因,还收集了一些水样带回检测。回到学校后,同学们联名给市民发出一封倡议书,呼吁保护襄阳的源头河流,并附上了相关的检测报告。
学校还开展孔明灯制作燃放、水淹七军古战场、老龙堤的防汛功能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认识古代襄阳人民的生产智慧和军事智慧的过程中,还能与数学、物理等知识结合起来;在文学方面,对襄阳众多的古代诗人和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的了解和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襄阳市科协的专家还为学生介绍隆有的珍稀树种,让他们又学到了生物学知识;学校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了“诸葛亮的躬耕地――南阳还是襄阳”的学术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同时,围绕古隆中和诸葛亮,通过实地考察,诵读《出师表》和《隆中对》,并收集废纸做纸浆,按比例制作缩小景观、串联景点电路等,开展了“造”隆中模型制作活动。这样就把历史、地理、文学、数学、物理、美术等学科知识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综合在了一起。
学生在活动中,首先自主查找资料,然后经过实地考察以及后续的交流活动,或完成自己观点的陈述,或写出小论文,或进行摄影创作;通过举办“论文沙龙”、演讲比赛、摄影作品展,推荐到相关报刊上发表等。这些活动趣味性强,有一定的创造性,学生乐于完成,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中国经济地理教学 校外考察 作用
校处考察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地理调查或考察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法。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使用的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对学生的校外考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我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多次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考察。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校外考察可供选择的内容很多,教师在选择考察内容时,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与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内容相结合,选择离学校较近、便于成行的地点。如此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兴趣。其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
一、增强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校外考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变抽象的课本知识为生动、直观的地理事物形象,从而加深对所学的中国经济地理知识的直观印象,如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山上观察本地土地资源的特点,登上山顶,纵目眺望,见远处、近处多为低山、丘陵,平地少,耕地少,地块狭小,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盆地中,这样便能直观地感受到教材介绍的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69,盆地和平原占31。山地多,平地少,尤其耕地较少是我国土地的一大特色的知识点的涵义。又如在山上放眼四望,触目所及皆是郁郁葱葱的植被,近处、远处的山上皆生长着茂密的森林,邵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真不愧为“闽北林海、绿色海西”,置身林海,直观地感受到教材所介绍的我国四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防护林区)之一的南方林区中的华南林区,可见邵武森林资源的丰富性。通过实地考察、直观感受,达到教学直观性的目的。
二、体会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实用性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对于会计专业的中职生来说,通过校外考察掌握的一些中国经济地理知识,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是有帮助的。如结合教材第二章《中国农业地理》第七节的《土特产》知识,组织学生到土特产店考察本地的土特产,诸如笋干、香菇、金坑红菇、碎铜茶、油茶、松脂、中药材、脚跟糍、包糍……让学生体会家乡土特产种类的繁多,再与教材中的土特产知识进行比对,就会了解哪些是本地没有的,若要从事土特产贸易,应从什么地方进口何种土特产,本地的土特产应销往何处,做好土特产的购、销、调、存等业务,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这样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体会到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实用性。
三、培养中职学生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国经济地理,与初中、高中生学习地理是有区别的,他们不需要参加结业考或会考、高考,没有考试分数的压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课本和教师三者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兴趣,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组织学生到校外考察,让学生融入自然和社会中,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会使学生对中国经济地理知识已有的理解进入到一种崭新的境界之中,给学生一种新奇的感觉,体会在校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好中国经济地理。
四、校外考察有助于学生完成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中布置的习题
校外考察构建了一种开放、生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是沟通地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中布置了一些需要通过参观考察才能完成的作业,如第三章《中国工业地理》第一节《概述》课后的思考与练习题中就有这样一道习题:“参观和调查学校附近的一个工厂,了解它的主要原料来源、能源供应、产品销售情况,以及交通、劳动力与技术、环境污染及治理状况,并分析该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化工企业有助于完成这一习题,在考察化工企业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及治理状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会了解化工企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环境效益:1.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环保评价标准进行设计和组织生产。2.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全面推行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相互利用和再造利用,有效地控制了污染。再加上企业周边有丰富的土地、森林、水资源,环境净化能力强,有效地净化了污染,取得了环境效益。在取得环保效益的同时,企业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上缴大量税收,为地方经济增长作了贡献,企业还招收了大批工人,使农民在当地就可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可见,借助校外考察这一桥梁,学生能多渠道获取知识,并有助于完成教材中布置的习题。
五、校外考察是学生温习、识记、巩固中国经济地理知识的途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应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之母,教师如果善于帮助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进行一次又一次新的观察,就能使学生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组织学生到校外考察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中要求的一些内容,如地形地貌、土地资源、林业、工业、土特产等,在考察过程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用心体会,不仅可以汲取新知识,而且学生学过的知识会得到应用,并对旧知识进行温习、识记、巩固。另外,针对要考察的内容,在考察前,教师让学生温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考察时把考察的内容与课本上的知识相对照,则能温习、巩固和识记课本知识。
六、有利于学生完成考察报告,提高综合能力
完成考察报告也是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对学生要求的一部分,这要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到校外实地考察某一课题,并且考察结束回校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怎么写考察报告。在学生完成考察报告的过程中,对于考察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所需数据、背景资料、统计资料、典型材料、文献资料等,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选择、摘录、分析有用的信息、资料。这种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是很有帮助的。在完成考察报告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七、将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便成为重要途径。因此,中职教育明确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要求的校外参观考察活动,将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可让学生融入自然、接触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对工农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了解,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让学生明白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就业提供帮助。
以上是我对校外考察对于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作用的一些看法。实践证明,组织学生到校外考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每次校外考察,学生的热情都比较高,讨论时发言都比较踊跃,对于考察后布置的作业、考察报告能认真完成,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热情更高,对提高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进峥.中国经济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2010重印).
[2]褚绍唐,孙大文.地理教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9.20.
[3]王小俊.谈中职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国教育,2004(4).
关键词:认知规律;领导带头;以生为本
最近听取了新绛中学校长的报告,认真研究和思考新绛中学的课改模式,结合我校实施的课改工作实际,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
一、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尊重教育规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搞课改
本次新绛中学的考察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高中升学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以宁致远为校长的这支团队,敢于向传统课堂挑战,利用半天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可见改革的勇气和信心。回来我反思了一下,新绛中学的这一做法不足为奇,它是完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主动的预习、思考、合作、探究和总结,才能把学到的新知建构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也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结合我校的课改实践,本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学出来的”“学困生是教师课堂讲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必须尊重教育规律,让教师必须明确以下几个认识: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满堂灌,本人认为一节好课教师指导和精讲总时间不要超过15钟。
教师必须明确课堂的核心是“学生”,教师要在课堂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强烈的学习欲望,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
课堂要大容量、快节奏。要把知识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活动化、活动小组化。这需要我们老师课前有充分的备课,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山西新绛中学探究学案和我校的导学稿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编写的,它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抓手,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工具和向导。本次考察学习,我认为我们导学稿在编写时应增“学习任务”一栏,虽然我们有学习目标,但在导学稿上明确“学习任务”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再加上课堂适时的教学评价和及时的学生学习反馈,我坚信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大面积提高。
二、领导带头,抓落实
通过考察聆听宁致远校长的讲话,结合我校三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深刻感受到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挑战,是对教师观念的挑战,是对学校领导信心和力量的挑战。课堂教学改革是需要校长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带领广大老师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敢为人先的意识,坚定的信念,勇敢的行动。学校领导要懂得教育规律,研究学校现状,深入课堂,指导老师的课堂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专家和能手;广大教师要研究教育规律,研究课标、教材和教法,为学生提供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理念、策略、基本思想及方法论,它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正式出自我国教育部2000年3月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它属于一类全新的必修课。
二、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实践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
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实践模式是指学生从自己的爱好特长出发,选择自己所处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和周围自然的某一事实为研究对象,以考察、探索、收集、整理、分析、概括、推理等为方法,亲历实践,付出情感,学会合作,培养探究能力,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
专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主导模式,以其灵活性大,选择性强,易于操作等诸多优点,而被国内外研究性学习开展方式所普遍采用。
下面从专题研究性学习实施流程图入手,对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进行详细解剖,以形成条理分明的经验性方案:
从上图分析,可以将专题研究性学习实施流程划分为以下9个具体步骤:
1.师生积极互动,促进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
在研究性学习中,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要靠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他们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组织、动员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组织专家进行科普、学术讲座,积极带领学生外出参观访问,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诱发探究动机。
3.指导拟题、分组阶段
(1)指导拟题阶段
选择课题必须经过反复推敲。下面就选题的原则与程序加以详细分析:
第一方面,分析选题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科学性原则:研究性学习是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活动,因此研究课题本身必须是科学的。
生活性原则:选定的课题源自对生活现象的思考,有改善生活的实际意义。
可行性原则:要求选择的研究性课题有可操作性,能够付诸实施。
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要求学生选题,要尽量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力求新颖、独特。
第二方面,分析选题的一般程序:
1.选定方向。指导教师要启发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这个方向上开展研究。
2.提出问题。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研究者分析这些问题能否成为付诸研究的课题。
3.选择问题。学生以选择研究性课题的基本原则为依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自己探索的方向。
4.加工问题。所谓加工问题,是指从研究的时间、地域、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对选定的研究问题进行修改和限定,从而使问题更加集中明确,使之成为可以真正付诸研究的问题。
5.确定课题。经过对研究问题的精细加工,仔细推敲,再用恰当的文字把研究内容表达出来,该问题就可以作为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了。
(2)课题分组阶段
研究专题拟定后,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组合成课题小组,至于小组内部的合理分工,则由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完成。
4.收集资料、课题论证阶段
研究小组首先收集资料,然后对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后,进入课题论证阶段:
(1)明确课题小组的研究意向、所涉及的学科范围
(2)选择小组指导教师
(3)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检索文献计划、访谈或考察计划、活动进程计划、选取研究方法)
(4)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活动的结果
(5)撰写开题报告
(6)小组开题展示、讲解、答辩
(7)听取开题评审组意见,完善开题报告
开题评审小组由外聘专家、相关教师、感兴趣的学生代表团共同组成,在听取研究小组的开题汇报后,对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评议,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课题小组针对开题报告加以讨论修改后,最终确定研究课题。
5.展开研究阶段
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具体计划,分工合作开展研究。首先,将专题研究任务加以分解,小组成员经过精细分工后,各负其责,各展所长,积极完成子任务的研究职责。同时,又要与组员通力合作,定期对课题的研究发展交流意见,随时修正弥补研究计划存在的偏颇、漏洞,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6.撰写报告、论文阶段
专题研究小组在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全面梳理专题研究成果,以恰当的方式对研究进行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的写作。
7.研究成果交流、评议阶段
研究成果交流评议阶段,学校邀请有关专家、师生共同组成交流评议组,对各课题小组展示的研究成果进行思维地碰撞和意见地交流,培养学生学会针对不同课题进行客观地分析、辩证地思考、流利地申辩。并通过研究成果的答辩过程,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员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评议组点评协调融合,引导学生一步步优化研究成果、完善自我发展。
8.评议中的新问题
在结题报告交流、评议过程中,如果发现研究成果存在不足,则需课题小组重新回到研究阶段,针对报告中发现的新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以求进一步修正课题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9.学习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强调伴随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研究性学习进行中的各个阶段,运用形成性评价,教师、家长和学生可以及时发现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加以修正和引导,确保研究按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
2016年1月16日至21日,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清华附中”)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全体师生共赴浙江杭州和绍兴两地,参与了清华附中“诗画江南,文脉千年”研学旅行文化考察实践课程。
早在2015年10月底召开的“高一、高二学部综合实践文化考察课程启动会”上,我们明确了开设清华附中文化考察课程的几个重要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历史视角,拓宽文化视野,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二是感受祖国山河之美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三是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锻炼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四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增强综合素养;五是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正式出发之前,我们制定了本次考察课程以班级为单位、分线路开展考察活动的总方案,在带队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积极性,由学生民主协商,自主决定考察路线,由十多位学科老师根据浙江线路的行程,将考察目的地的相关学科资源进行了整合。同时,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教授为师生们介绍杭州历史文化景观与保护。随后,各班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了班级行前会,班主任强调了出行的注意事项。
2016年1月16日,我们出发了!笔者作为参与此次考察课程班级的班主任,切实地感到了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思想道德品质的成长与提高,这种将自主探究和互助合作相结合的研学实践活动,正逐渐成为清华附中一个创新的德育工作方法。
一、善用当地文化资源
考察课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旅行社导游、景区讲解人员、个人无线讲解器等资源,还联系了浙江省博物馆和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所等单位,对目的地展开更加深入的考察和学习。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对书本中的知识得到了真切印证与感受,更是对长江流域、江南地区历代积淀而成的中华文明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和由衷的赞叹。
例如在良渚,考古所的工作人员举办了“考古是什么――良渚古城的新实践”的考古学启蒙讲座,丰富了学生的学科视野,让有的学生对考古学萌生了“有点动心”的专业兴趣;良渚遗址出土文物展览上,精美的器件和专业的讲解吸引着学生们寻觅这些古老的文化符号中流淌的文明血脉;更难得的是,学生们还亲临考古挖掘现场,见证了一件文物从出土、清洗到辨识、研究的全过程,感受到了五千年前磅礴气势的良渚古城和巧夺天工的玉器艺术。这样的活动既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宽容精神,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传承民族文化与历史传统,也有利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奠定学生的优良品格,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提倡小组互助合作
在这次研学旅行中,每班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小组成员需要在行程中确立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明确分工,以此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考察,并最终形成书面报告,在下学期开学时进行小组展示。课题中的优秀作品,还有机会参加“数字遗产中国行”的活动。同时,在行程生活方面,小组合作也能树立榜样,提高修养。有学生说:“六天内,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父母,不是老师,而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除了在考察课程学习中要求小组分工协作,出行中的方方面面也需要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共同面对考察中遇到的生活问题,树立集体意识。
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学生之间学会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在同学掉队的时候不急躁责怪,而是善意提醒;在同学的物品准备不足时,能慷慨分享;在和室友生活习惯有冲突时,也能尽量包容。对于高一新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这些生活中点滴细节的体贴与关照,在无形间增进了友谊,加深了班级凝聚力。
三、锻炼个人探究能力
1.从宏观着眼,鼓励个性发展。在考察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的自,甚至在学生犯错时不急于批评,允许试错,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反省、自我砥砺、自我沉淀的过程。“六天的在外生活也对我脱离父母的生活能力做出了考验。事实证明,我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是不够强。虽然每天早上我都能按时起床甚至负责叫醒同屋室友,集合也能保证不迟到,但在收拾东西时,还是有些手忙脚乱,最后临走时险些忘带东西。可见,在自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一位学生在反思自己考察课程期间的生活表现时如是说。
2.从细节着手,强调行为习惯。在学生行为习惯方面,注意观察和提醒,尤其是在细节部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效果在行为表现,而由行为表现能看出举止习惯,乃至人的品格。这要求教育工作必须要避免“重知不顾行”的弊病,学生在校时间的大部分都在“学知”,但若“知而不行”,缺失行为习惯的导正,尤其是在起始年级,那以后会很难弥补。在考察课程中,我们要求在景区维护环境卫生、在餐厅就餐不高声喧哗、在上下车时对司机师傅礼貌问好、统一安排就寝时间的监督检查等,每天行程开始和结束都有一个短小的班会,预告今天行程的安排和注意事项,总结当天行程全班的表现。考察课程的一些小处渗透着品德教育,实现德育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工作原则。
四、重视师生之间互动
1.开展丰富的对话交流。在课程考察时有很多师生相处的机会,每天晚上老师都会批改学生当天需要完成的考察课程作业,在第二天行程开始前讲评总结。除了作业形式的交流,自由活动的景区、就餐的桌前椅旁、乘坐的旅游大巴、休息的宾馆房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聊天因为空间环境的扩展而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兴趣爱好、新闻事件、家乡风俗都是交流的话题,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化了师生之间的认识,为今后营造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了条件。
2.关注学生的细微之处。不少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出门远行,在很多生活细节方面缺乏自理能力,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也没有足够的判别应急能力。课程考察期间正值江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低温雨雪天气,北方的学生不做好保温御寒准备极易感冒发烧,所以在细节处加强对学生的关照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师关注学生在宾馆的折叠被子和电器使用、在购物时的讨价交易以及公共场合的文明言行举止等,一方面可以从中观察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回去后加强家校沟通,建议家长注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通过老师的示范作用,学生也在对带队老师表达关系和提供帮助,促进了学生感恩回报的自觉意识。
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学生随班离家出门,对父母来说也是万分牵挂之事,我们也把亲情教育融入考查课程实践中来。首先,初到杭州、绍兴和回到北京时要求学生向家长报告行程安全,至少每隔一晚主动和家长联系一次,聊聊当天见闻,询问家里情况;老师也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博客相册及时更新学生活动情况,让家长放心。其次,在街区自由活动时,鼓励学生力所能及地购买一点的当地特产,作为赠送给父母的礼物,礼轻情意重,家长们普遍反映学生出行后归来感觉成熟了很多。最后,借助家长资源,结合考察目的地的可利用条件,更好地完成考察课程时间活动。来自浙江的家长不时推荐一些值得流连的景点、特产,帮助解答有关方言、交通等问题,有了家长的后援支持与信任,为考察课程活动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重视课程评价与总结
活动结束后第二天,班主任就组织班会进行了简单的课程总结,学生完成手册上“自我评价”与“伙伴评价”部分;其次还有个人形成500字以上的书面总结、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汇报、优秀个人与小组展示活动等,深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学生所提到的:“经过这次文化考察,我发现我们学习的知识都只局限于课本,没有真正的实践,因为许多东西在课本上都被理想化,而现实没有那么多完美,总是有多种情况,所以文化考察的过程其实是在帮我们积累经验,在日后或许我们也用不到了,但对我们来说,这都是难得的人生阅历。”
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民俗文化教学呢?上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教学也可以结合民俗文化的特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时间去体验、感悟、探究,感受民俗文化的美好,体现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具体策略有如下几种。
一、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感受民俗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已往人类活动的客观发展过程。人类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时间和地域,时间的不重复性决定了历史不能重复再现。“这就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 在民俗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特点,创设或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感受民俗文化。
1.用历史照片创设历史情境
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历史已成为过去,后人无法直接感知,所以历史研究必须借助史料间接去了解已往人类活动的过程。照片是一种很好的有助于历史学习研究的载体。照片将历史发展的某一瞬间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比很多文献记载都清晰、准确、生动、细腻。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形象的历史、传神的历史,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直接的感受。在新课程的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民俗文化方面的插图,其中绝大多数是历史照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中的《走进家庭》呈现了多幅照片和插图。在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照片所提供的这段“凝固的历史”当中,以主人翁的角色去体验那段历史,去感受历史的灵魂,感受民俗。例如:在讲述“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112页的插图《清代与民国女装》和《清代官服与民国中山装》,学生的视线随着这些历史照片慢慢进入保守的清代、开放的民国时期,感受到那些时代服装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感受到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民俗气息。
2.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插入相关音乐或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使课堂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学生如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感悟民俗”,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现以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陈小华老师的《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的教学设计为例。
(导入新课时播放《好汉歌》,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一千多年前的北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吗?
生:《水浒传》。
师:对。《水浒传》讲述的是宋朝时期梁山好汉的英雄故事。不过今天,老师可不是要你们“路见不平一声吼”,而是要去“风风火火闯九州”。好不好?
生:好!
师:那就让我们到北宋的都城汴京去闯一闯。
(结合教学内容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体验民俗)
师: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哪座城市呀?对,就是河南开封。当时的汴京是怎么样的呢?(播放视频)大家说说看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店铺、小摊、杂耍、染布、马车等。
(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与现代城市进行对比)
师:这些是汴京街头繁华热闹的景象。茶馆、酒店、街头的小摊、赶车的马夫、行路的商人,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是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是世俗生活。(播放视频《蹴鞠》片断)好,再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人是在忙什么?
……
师:在宋代,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就叫“瓦子”,在瓦子里,一块块比较固定的演出场地就叫做“勾栏”。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瓦子里会有哪些娱乐活动?
生:杂剧、杂技、舞蹈、“说话”等。
师:大家想不想欣赏一段呀?
(播放皮影戏《梁祝》,了解皮影戏怎么演)
师:在瓦子里,除了好玩好看的东西,还应该有些什么?
生:还有许多小吃摊点、饭馆、茶楼等。
……
师:由此可见,瓦子是当时人们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不管是演出的人们,还是看演出的人们,台上台下都乐在其中。而当时瓦子分布如此之多,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
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体验了两宋时期“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3.用角色扮演形式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在课下收集、阅读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演练,然后在课堂上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活动过程,以此体验和感受历史” 。历史学科教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它的特殊性使许多过去的历史情境已无法一一再现,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用角色扮演形式虚拟一个个历史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民俗文化。
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的“生活中的变化”时,可以结合课文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如慈禧太后、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反映对火车或有轨电车的态度,虚拟历史情境,体验20世纪前后“生活中的悄然变化”,体会“中国人民从误解到逐渐习惯并接受这种文明的辐射和过程”这句话的内涵。在讲述“头脑中的变化”时,可以安排四位学生,两人为一组,一组扮演清朝时期的一位地主乡绅和普通百姓,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另一组扮演民国时期的一位政府职员和普通百姓,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若时间允许,可以多叫几批学生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虚拟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清朝时期称“老爷”“大人”和民国时期称“先生”“女士”时的不同感受。
二、开展体验民俗文化的其他实践活动
1.进行社会考察、参观和调查访问方面的体验
社会考察、参观的内容一般涉及文化古迹、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在地点选择上应是就近或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例如:在讲述《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的“中国的世界遗产”时,山西可以组织学生考察金融中枢平遥,安徽可以组织学生考察中国民居博物馆――西递、宏村古民居,广东可以组织学生考察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开平雕楼,杭州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西湖文化的考察。可以采取学生自愿组成兴趣小组,由教师指导的方式。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活动步骤一般是:集体制订考察方案─分配任务─查阅资料─准备用具─现场考察─撰写报告─汇报交流。
调查、访问活动就是通过走访当时人、当事人,了解他们目睹的历史,间接体验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给他们的真实感受。例如:旧中国女子缠足的陋俗,早在50年前就已基本上消失了。到目前为止,中国估计还有100万小脚女人,她们大多是8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在讲述上述内容“头脑中的变化”时,可以走访这些老年妇女,记录她们缠足的悲惨经历,以及小脚给她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从而体验放足对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及生活改变的意义。开展这种教学活动时,首先要选择和确定好访谈对象,同时还须事先拟定访谈提纲。在访谈时,要如实做好文字记录,有条件的可以录音或录像。在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民俗文化的理解。
2.开展操作性强的实践体验活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琦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动手操作,亲身参与实践可以成为学生体验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春联、贴春联,从而体会过年贴春联的传统习俗文化。
民俗资料是活生生的历史,是反映历史现象的重要材料。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收集、保护、整理民俗资料,直接体验历史发展的变化过程,探索历史发展的变化规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三课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时,可引导学生收集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票证,从中体验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低和生活资料的短缺与紧张,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开展综合探究学习活动来体验民俗文化
“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寻问题的结果,是对历史的叩问。”探究式学习是中学历史新课改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历史学习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收集、利用,从而作出自己的解释” 。
“探究民俗,反思民俗”的教学过程一般有这么几个环节:激疑启思(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引导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启迪反思。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的教材中,在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和综合探究六《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中,每一课都配有1~2个专题探究,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第三课的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和有感于休闲方式的变化。
体验民俗文化的综合探究活动形式多样,有资料搜集探究、社会调查探究、活动设计探究等,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积极参与。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专门的综合探究课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民俗,反思民俗”。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往往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探究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探究兴趣自由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接着分头查找资料,集思广义,提出各自的观点,然后各组在课上派代表对问题和观点进行阐释,与全班同学交流。
例如: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春节组、元宵节组、中秋节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相关民俗活动,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所倡导的团圆之情;以小组讨论、互问互答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会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演变过程,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倡导健康的节日文化。
总之,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有力载体,需要历史教师转变观念,运用智慧和艺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方法,才能使民俗文化教育更有价值,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兴趣盎然,更有收获。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付堂. 对目前历史教育的追问与感悟[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5).
关键词:综合实践 学生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72-0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进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和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等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围绕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进行,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它是一个开放的实践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实践是它的最重要的途径。那么,如何才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呢?
1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乐于实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神奇的无线电波》授课过程中,我利用设计的声控、磁控、光控开关代替了传统的开关,学生参与活动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出来,个个兴高采烈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动手实践的活动中来。这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很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同时这些活动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让学生在每一个感兴趣的活动中,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
2 解放课堂引导自主参与,让学生敢于实践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要想获得真知,重要的是要强化实践,即动手动脑的过程。
为了鼓励孩子大胆实践,在《看不见的杀手—— 噪声》一课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设定,对课堂实行了全方位开放,让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小组同学自己设计测声内容,并将实践的过程用实验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探究的资源,让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见,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实践学习,不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被完全解放出来,而且还改变了学生单一性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敢于实践。
3 提供平台创设探索途径,让学生重于实践
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给每个学生的主动探究搭建平台,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需求。那种把课堂看做是唯一的教育场所,把书本看做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做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者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
为了给学生创造出更宽广的学习实践途径,在《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航空模型制作课中,我并没有机械、简单的让学生制作飞机模型,而是给学生创设多种探索途径,让孩子走出课堂,到学校、到大自然中去实践体验,给孩子提供飞机放飞的机会,在活动中,人人有提问、探究、展示的机会,共同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了飞机能够飞起来的原因,能够制作飞机模型,并能够根据试飞过程调试飞机。这种实践体验和收获,在书本上是无法得到的。
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在实际生活中去开展。要想让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好,只有一个办法,带着学生去实践。
参考文献
[1] 韦钰,(加)罗威尔.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
[2] 郭元祥,姜平.初中综合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