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能电网建设

智能电网建设

时间:2022-10-03 16:53:21

智能电网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城市;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电网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新的电力技术的要求下,智能电网为了适应城市建设的需求,逐渐成为现代电网的主流电网。智能电网具有可靠、完全、经济、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图和做好智能电网发展规划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智能电网不仅可以实现社会的智能化,还能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快捷。配电调控一体化建设包括配电网运行自动化建设以及配电网管理自动化建设两个方面。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是调控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重要技术支撑系统和手段。

一、建设城市智能电网的优点

智能电网就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具有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的电能损耗等多个优点。

电网结构是规划设计的主体, 应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规模、负荷增长速度、规划负荷密度、环境保护等要求,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具体确定电压等级序列、供电可靠性、容载比、城网接线、中性点运行方式、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短路水平、电压损失及其分配、节能环保、通信干扰等技术原则。建设城市智能电网的优点:

(1)智能规划实现电网资源的集约化

在以往的电网建设中,由于没有系统的规划,导致一些电力设施存出现许多问题, 这就使得电网的集约型优势很难发挥。 城市智能电网的规划,将收集和储存本地区的所有电网信息,实现电网信息的规范化交互。 使用先进的智能系统,实现了电网的统一管理,有效发挥了电网的集约化优势。[1]

(2)数据采集便利

智能电网在收集和处理不同格式的电能量、 状态能量以及各种类型的 SOE 方面具有特殊优势,而且能够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定期更新, 由表 1 可见智能电网能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类型较为丰富。

(3)智能规划有利于高压电网建设

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前提是合理有效的电网规划, 这种合理规范的电网规划同时也是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保证。 以往的一些工程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导致其无法满足社会用电需求,也有一些电网因为规划不当,不能达到预先的经济效益。 采用智能化的城市电网规划就能够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实现高效益、低风险的要求,为建设高压电网打下基础。

二、我国城市建设电网中存在的问题

(1)供电能力不足

目前的智能电网的主要问题在于 220kV、110kV 的供电能力偏低,变电站之间的联系不足,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比如南方电网 2011 年在某地启动了“腾飞工程”,虽然有效缓解了智能电网供电不足的问题,但是供电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

(2)智能电网建设起步晚

我国智能电网现已初步完成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电缆网监控系统等七大技术支持系统,但是全面实施智能电网技术还存在较大的困难,离实现智能电网的目标有相当的距离。

(3)城市建设规划与电网规划不同步

近几年来,很多城区实施了二环路内架空线下地工程,该范围内有所好转,但其他地方依然架空线路屡现居民楼前后。如此有碍居民生活,更具潜在的高压电力风险。再次,有些变电站建设在居民楼小区附近,变电站工作运行过程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等这些负面影响让城市电网发展处处受阻,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电网发展越来越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

(4)信息平台建设不健全

智能电网技术渐趋成熟,各个单位的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完善,智能化平台多样化发展,不同平台的管理方式和流程各不相同,信息平台建设的不统一。 部分城市的信息平台建设较快,而部分省市的信息建设平台则相对落后。 导致各单位间数据交流不畅,不利于城市智能电网的建设。

(5)需要转变规划理念

智能电网规划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所以在电网规划中不但要有科学的数据监测,还需要一些经验总结。 在电网规划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城市电网管理的理念,提高智能电网规划的能力和实力。[2]

三、城市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建设

(一)流程梳理

通过对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的梳理,配网调控一体化主要包括配电网的运行监控,配电网事故处理,配电网停电检修,配电网方式变更等方面的业务,其事故处理及停电检修业务流程如图所示。

故处理及停电检修业务流程图

(二) 岗位职责调整

(1)调度中心配调岗位管辖范围及职责

负责变电站10kV 母线及10kV 线路开关以及10kV 开闭站、小区配电室、柱上联络及分支开关等变、配电设备的调度指挥、运行监视、方式调整、开关遥控工作。

1)设备运行监视及负载监视

配调岗位负责所控范围内变电站、线路开关及其他配电设备运行情况的监视,当监控系统出现预告报警信号或设备负载异常时,配调应及时通知相应操作队(运行维护单位),并根据情况将相关信息上报地调及调度值班长。操作队(运行维护单位)接到通知后应及时检查设备情况,将情况上报配调。

2)变电、配电倒闸操作

配调负责执行以下倒闸操作,其他操作由操作队(运行维护单位)承担。改变运行方式及事故处理情况下的远方拉合变电站10kV 线路开关、配电网联络及分支开关的操作。上级调度下令要求调控中心遥控执行的其它操作。

3)事故处理

发生事故后,配调应根据情况及时将事故信息通知相关调度、相关操作队(运行维护单位),操作队(运行维护单位)应立即派人到事故现场。配调根据有关规程负责事故的先期处理,如试拉、合主变中性点刀闸及快速恢复供电等。操作队到达现场后应及时与配调联系,了解站内方式和配调事故先期处理的情况。经现场检查后直接将情况汇报配调,并在配调的指挥下负责现场事故处理。

4)调度指令流转

正常操作时,由配调承担的操作任务,配调自行操作;其它操作直接向操作队(运行维护单位)下达。遇有操作时,操作队(运行维护单位)应提前到达现场,向调控中心申请操作。

在异常或事故情况下,为快速恢复供电,在操作队(运行维护单位)人员到达现场前,调控中心应进行事故的先期处理;在操作队人员到达无人站后,调度员可视情况向操作队(运行维护单位)下令。[3]

(2)自动化运维职责

负责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含信息交换总线)的运行维护,确保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数据传输正常、图形修改正确以及设备资料的台帐管理。

(3)线路运行工区的职责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投运以后,运行工区负责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安装及维护工作,在接到配调值班员的命令后,及时处理配电自动化系统设备本身故障及配网事故。

(三)调控一体化标准制度建设

为配合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拟制定如下制度:

(1) 配网调度中心运行工作管理规定

(2) 配电网调度运行管理规程

(3) 配电网停送电管理办法

(4) 配网调度中心重要客户供电中断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5) 配网调度中心新投运配电设施自动化遥控送电管理规定

(6) 配网调度中心配电抢修管理规定

四、结束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美好愿景,在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和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利用、燃机机组高速发展的当下,研究和试验这条途径拥有足够的社会推动力和科技条件。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规划需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在智能电网规划中也要更多的考虑用科学发展观去建设,最终实现智能电网成为现代城市中一道永不熄灭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杨旭升.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2).

第2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 电力产业 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07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人类来讲,电力已经和食物、水同等重要,不论是日常的照明还是企业的运营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电力产业资源被列为国家的重点资源,并主要由五大电力公司运营和建设。由于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低碳环保和能源合理利用等已经成为全球电力系统关注的问题,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的概念浮出水面,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于一身,代表着未来全球电网的发展趋势。

1 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指的是电网的智能化,至今为止,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智能电网将先进的通信、传感、计算、物理、自动化等技术融为一体,对原有的网络和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形成新型电网,从而形成一张可以将所有用户的所有行为整合到一起的电力传输网络。智能电网由智能变电站、终端、调度系统、配电网、发电系统等组成,可以实现智能监控、全自动化、抵御攻击等功能,为电力产业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环境和技术,是电力产业的又一次革新。全球也已经大力开展智能电网方面的建设,我国国家电网计划投入5000亿元,并制定了《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技术规划》,希望在2015年建立“三横三纵”的智能电网。

2 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1)灵活、可靠的电网拓扑和设备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智能化,电网拓扑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汶川、雅安地震也突出了地震、冰灾等自然灾难或者异常情况对电网拓扑和设备的高度要求。灵活、可靠的电网结构,坚强的主网架构,高质量的设备都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本要求。

(2)高度集成的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高度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之上的,电网的智能化离不开通信技术的支持,不论是数据的获取、故障检测,还是网络的控制、智能调度都需要通过通信网络来完成,使用通信技术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大大提高了电网产业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并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

(3)智能量测和传感技术

通过智能量测和传感技术,可以实现用户侧的远程管理和监测,主要由智能电表、数据管理量测系统以及通信网络组成,支持随时监测、智能控制、双向通信等功能,完成了电力产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管理和服务。

(4)智能调度技术

智能调度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通过建立横纵贯通的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实现智能电网的在线分析与监控,新型设备的高效调控以及电网拓展规模的需求。通过智能化调度,可以提高电网对异常故障的响应速度,为防御灾难、驾驭大电网、灵活高效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3 智能电网建设在电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电力产业具有投资大、产业链长、技术广的特点,因此,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可以提高电力产业的技术升级、加强电力产业的高效运作、促进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智能电网对电力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我国虽然是地大物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资源的高度使用,渐渐使我国也处在能源捉衣见肘的处境,以往电力产业的能源来源主要是煤炭,但我国煤炭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同时,煤炭存在污染严重、使用效率低、不可循环再生等问题,而智能电网建设不仅可以促进现有能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并且挖掘了很多像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电网对新能源输送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消纳能力不断提升,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和性能。

(2)促进设备产业体系的创新

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就是具有灵活、可靠的电网拓扑和设备,只有坚强的网络和设备作为后盾,才能促进智能电网高校、灵活的运作,因此,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必定会促使电力设备产业体系进行技术创新,加快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出台,优化整个产业结构,智能电网的建设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调度六大部分,未来几年之内,势必会迎来整个产业链设备的投资和改建高潮,推动设备产业体系的创新,从而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

(3)推动电力市场化的革新

我国虽然一直提倡厂网分离,用户直购电等政策,但长期以来,电力产业的市场关系仍然是“用户―电网公司―发电厂”,电力行业也一直处于垄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大大降低了我国电力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造成了电力生产的高度污染和浪费。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全面实行智能电网建设和节能环保发电调度,打破了以往的产业链,推动了电力行业市场化的革新,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与合作,我国电力行业将会得到全所未有的突破和发展。

(4)提升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

电力产业一直是国民发展的根本,如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产业,智能电网建设覆盖了通信、传感、计算、物理、自动化等多个行业,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智能电网的建设必定会带来相关产业的规模、效益的提升,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和发展,智能电网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更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整个社会加入到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

4 结语

电力产业是国之根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力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革新,智能电网融合了通信、传感、计算、物理、自动化等多行业技术,为电力产业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环境和技术。智能电网建设采用智能化和数据化技术,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升级,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智能电网高度响应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信在电力以及相关产业的大力推动下,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会成功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我国的电力产业也将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电力通信 智能电网 应用

一、引言

EPON智能电网,它规划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电网的智能化与现代化,使之更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通信网作为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的基础,要全面的发展电力通信网,这样才可以确保智能电网能实现经济化、安全化、稳定化的运行。

二、电力通信

电力通信是电力系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主要承担维护电力系统在发输变配过程里系统的稳定与安全。电力系统通信是电网达到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它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调度有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很不错的技术手段。伴随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电网的不断进步和升级,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多方面涉及并使用电力通信技术。

三、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通常指电网更加可靠、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更加节能和环保,也就是电网智能化。智能电网拥有高新科技的智能体系,由先进的运输系统和传感测量技术、先进的变电设备和控制方式等构成,通过以高速的集成的双向通信网络为基础,确保电网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我国在2009年首次公开发表发展智能电网的计划,并提出2009年到2010年、2010年到2015年、2016年到2020年分三步走完成电网智能化的发展,实现全国范围确保智能电网的稳步运行。

同传统的电网比较,智能电网先进性的系统和先进性的技术都是传统电网无法比拟的。坚持对智能电网的使用,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智能电网有其自带的监控系统,能够对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减少故障的发生,有利于节省维修资金。最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电网可设置一个双向互动系统,对供应商来说,他们可以及时的掌握客户的用电信息,同时,也方便用户及时的了解电价、系统消息和供电信息等。

四、探讨EPON在电力通信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在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通信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智能电网的建立能够促进智能电网的安全持续发展。

(1)电力通信在进行配电的过程时,主要承担监控电源的质量、配电管理自动化、接入储能系统等工作,制定一个只能用来配电的网络。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是电力通信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光拥有现代的通信技术还具备现代互联网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在电力系统的配电过程中实现高效运作。

(2)电力通信主要保证输电系统正常运行,电能可以安全、科学的运送到用户终端系统。主要传送数字、数据等信息,并能够使整个过程被控制,保证输电的安全进行。构建智能的输电系统,能够大容量、远距离、、低消耗的进行输电,有利于电经济化的实现,优化国家电力系统。

(3)电力通信能够对变电进行自动的监测,可以针对整个变电站的所有可视监控进行检测,同时也能对各线负荷、断电、开关变位等情况进行监控,保证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它对建设智能电网有重要作用。变电站大多与地面连接,主要是作为用电电压的转变器,它存在危险的高压电,智能电力通信可及时发现故障,平衡电网负荷。例如,无功电压的控制系统也就是AVC系统,它主要是利用电力通信系统,将它作为支撑点,再依据馈线负荷情况和电压的智能调节来设置变电站电容的投入和退出,来实现有效调整系统电压的目的。

(4)电力通信有利于促进电力服务形成人性化、便捷化特征。可采用智能的用电信息表这类先进的仪器,引进可监测技术以及智能化管理等,促进用户和总部的沟通交流。终端系统的智能化也属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成分。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需求日益提高,我国电网的发展呈现现代化趋势,因此,智能电网油然而生。就电力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而言,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然而,随着各领域发展要求的日益提高,它将被全面推广应用。

未来,我国电力通信更要加大力度处理传输技术,继续研究网络建构系统,使技术得到突破,变革旧的技术形式,改革创新,使智能电网在通信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继续发挥高效的不能被替代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石际.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6).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体制改革;智能电网建设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正式出台,意见指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是,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构架,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在2012年11月14日的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总理所提的“互联网+”与较早相关互联网企业讨论聚焦的“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基础上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了,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关系变成了“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一个+号的位置变化耐人寻味。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两化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互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如果说互联网+零售业创造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奇迹,那么互联网+能源业就会形成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是架构在售电侧和用户侧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如何更清洁的发电、如何更高效的配电、如何更便捷的用电”等问题一旦解决,能源互联网时代将真正到来。

电力体制的改革正在延伸至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电力网络的诸多环节。通过电网的智能调度和优化管理,传统电力行业的格局或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市场决定电价”或将成为现实;同时随着光伏发电等分布式发电技术不断突破,城市中有望诞生更多自给自足的“智能微网”。无论是基于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大型发电站,还是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智能微网,都需要依靠更系统更高效的电网配置系统,可以说智能电网的建立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中国的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智能电网计划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5月21日首次公布的,其内容有:以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坚强智能电网的主要作用表现为,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实现电力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智能电网计划的时间表为:2009年―2010年是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2020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到2020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互联网+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升级的趋势已然是大势所趋。而互联网+会给整个电力行业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随着相关技术的突破,将诞生一个统一的电力交易平台,这个平台将会建立在信息实时透明、供需关系更加公平的基础上,小型的发电方(智能微网)将多余的电卖给大电网,而供电企业则与发电分离,形成单独的售电公司。未来的电价根据供求关系、用电高峰低谷等不同的市场因素而变化,用电方也可因此调整用电方式,优化成本,推动资源节约。

互联网+可以实现先进企业与电网的互惠互利,如在智能配电领域,可以通过互联网+由先进企业提供智能配电解决方案,譬如,智能电网技术,有助于实现电力供需平衡,从而提高电网稳定性。这些解决方案还有助于提高城市的能源效率。比如在智能配电领域,西门子不断加强与国网能源研究院(SGERI)的合作,探索中国智能电网领域的发展机遇。西门子与SGERI签署了《智能电网合作研究备忘录》。互联网+将给这样的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合作可能,将重点围绕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新业务模式和面向智能电网的技术解决方案展开相关研究,企业可以提供各种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从一流的发电、智能输电和智能配电到节能用电解决方案,无所不包。

同时,移动变电站也有助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未来,能够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快速恢复供电。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停电导致的经济损失,并确保及时满足电力需求。移动变电站在快速满足用户安全可靠供电同时,加强电网调度运行对该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的程序控制实现远方停送电操作,节省运行人员的现场操作,真正实现无人自动控制。有了智能移动变电站,许多重大投资项目将会得到及时的供电保障,无论是维修现有变电站、为大型建筑工地临时供电,还是当城市遭受洪水、火灾、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或事件造成停电时,智能移动变电站都可以赶赴现场并迅速恢复电力供应,发挥用武之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这一切也都将由于互联网+的介入而产生巨大地转变。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我国能源资源高效可靠配置的战略选择;是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有效竞争市场结构的客观要求。互联网+将助推智能电网建设,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 电力市场 发展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网络的逐渐普及,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事物逐渐的应用到电力企业的发展中。智能电网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改变当今我国的电力市场,因此本文针对智能电网与电力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促进智能电网的普及。

一、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的关系

(一)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

智能电网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建立的,它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以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电力市场带来可靠的、充足的电力流,从而有助于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另外,智能电网的出现有助于促进传统的电力市场进行改革,适应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从而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智能电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更为准确的监督电网电力的运行,从而有助于挖掘出电网的漏洞,通过不断地促进电网运行机制的完善,推动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1]

(二)智能电网建设推动电力市场的产业化

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需要多方面的可靠合作,这样就加强了电网与通信、互联网等产业领域的联系,这样就有助于将智能电网产业化,延长智能电网的产业链。智能电网打破了传统的产业链条,它借助于互联网等,加强了与各个行业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智能电网与电力发展的源头,如,能源、石油等行业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加强智能电网与能源行业的合作,从而延长了电网的链条,促进了电力市场的产业化、市场化;同理,智能电网还可以与交通、运输等行业加强合作,这样也就推动了电力市场的产业化。

(三)智能电网建设指明了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不得不迎来一个严峻的问题,即: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年来,温室效应逐年加重,世界上的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生态环境有其特有的方式在警告着人类的破坏。因此面对着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我们的电力等能源市场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进行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智能电网运用电子计算机等进行数字化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提高了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促进电力市场的能源保护,可见在未来的电力市场的发展中智能电网等的绿色电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2]。

二、电力市场当前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电力企业转型以来,我国电力规划机制在市场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便是全国电网规划与地方电网规划之间的问题。国家针对当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针对电网进行了科学的规划,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比较复杂,这就导致不同的地方对于国家的电网规划实施的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智能电网的普及。其次便是传统电力能源规划与新电力能源规划之间的问题。传统的电力能源虽然消耗的能源较多,并且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但是在市场环境下,传统的电力能源的价格比较低,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地方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采用传统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利于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最后,传统的电力市场受到国家计划的影响比较深,这样就是的市场的资源配置、电力控制等不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就容易导致电价的不科学以及不规范,影响到了社会的公平,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作用

首先,智能电网的发展对于电网的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智能电网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发展的一种新的事物。智能电网的投资较之传统的电网有着巨大的不同,新建线路不仅仅需要保证可靠性、经济性,更应该保证环保性以及智能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得需求。并且这种新建线路较之传统的线路使用的时间比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智能电网的投资[3]。

其次,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助于完善电力市场的机制。智能电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电力的使用记录,以及通过市场对于能源的分配进行电力流的分配,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电力的市场机制。例如,在用电高峰期,使用智能电网就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对于电力的使用情况进行规划,从而对不同电力的使用采用不同的定价,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有助于保证电力市场的公平、开放,从而日促进电力市场的逐渐完善,保证居民的日常健康生活。

最后,智能电网的维修有助于保证居民电力使用的稳定性。传统的电网维修一般依靠人工进行电网勘查、维修等,在智能电网之下,我们就可以采用电子计算机等进行不同线路,不同区域电力的记录,从而迅速地发现电网的损坏之处,有助于进行及时的维修,从而保证居民的日常用电[4]。

当今时代是一个服务性的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生活的质量,因此智能电网不论是在线路的建设以及电力市场的运行甚至是电网的维修等方面都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市场环境下,电力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智能电网的建设促进了电力的产业化,完善了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促进了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从而推动了我国电力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智能电网延长了电力市场的产业链,促进了电力的产业化发展,并且智能电网完善了电力市场机制,促进了电力从生产到销售以及售后等各个环节的完善,从而促进我国电力市场的完善,促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鲁刚,魏玢,马莉.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9:1-6+22.

[2]张粒子,黄仁辉.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发展模式的影响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8:5-8+71.

第6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能源转换;高压直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电能成为了我国当前电力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不仅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同时将电力工程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智能电网中,还能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因此加大对智能电网和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1智能电网的特征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网逐渐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智能电网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深受人们的好评。智能电网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环保。智能电网能够对电网中的资源进行再次利用,有效地降低了能源的损耗,这与我国生态建设的要求相符合。同时减少对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工业生产给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②优化资源。传统的电网运行方式不仅存在着电力能源利用率低的特点,还加大了对电网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难度。而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使得电力能源传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并且对于电网系统的维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③经济收益高。由于智能化电网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力能源的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因此极大的降低了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并且还能降低对电网系统的维修保养成本,使得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具有更高的经济收益;④交互性强。通过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市场沟通体系,从而在第一时间内能够掌握客户的需求,以确保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⑤自动化是智能电网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特别是在对智能电网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和修复的时候。通过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问题诊断及修复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运行维护方面的成本节约;⑥电网的构架非常牢固。由于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整个电网系统的影响使非常大的。而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确保整个电网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确保电网具有更高的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保证其得以更好的运行。

2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电源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可实现电网每个环节的供需平衡,提供给不同设备所需的电源,主要类型有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恒频以及变频电源。而智能电网通常需要高质量且稳定的电源能源,为了保证达到电能的标准要求,可以利用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技术进行实现,无功补偿技术也可以保证电源能源的稳定性。由于电力工程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内在的改变,比如出现新设备与装置、变换器类型的转变、无功补偿装置的更新等。在某些特殊的国家以及地区,线路较长或者输电容量较大时候,通常采用直流电源进行电能运输。我国在电能运输中,通常利用闸管变流装置充当整流阀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电网输送的稳定性,同时电网输送容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利用逆变闸进行配电过程中,能有效避免电压的不稳定事故以及各种突然停电事故,提高了供电效果,有效保障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常规电力技术在电力公司的应用不胜枚举,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如下:当公司的电力负载出现异常的电压变化或者出现电源突然中断的现象时,就会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电源异常敏感以至于出现整体断电情况,严重时会造成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威胁,这时可以通过更换电力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表明,使用两套常规的电力设备能有效避免电力公司的断点情况,再次投入使用后,还会极大改善公司电力质量水平。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3.1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的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对碳的排放量。智能电网的使用就是利用新技术来实现低消耗、低排放的目的。而对于整个电网系统来说,在进行电能转化的时候存在着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于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特别是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发转换效率更好的能源转换器,从而为整个智能电网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能源,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2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

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需要确保有完善的电能质量等级和评价标准体系,对于供电接口和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能进行充分地考虑,以实现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方面的优化。与此同时,对于市场用电需求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保证供电与用电之间的平衡。此外,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对直流有源滤波器、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供电电能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在减小供电成本的基础上帮助电力企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3.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直流输电技术仍然一直被沿用。虽然目前我国使用的电能以交流电为主,但在电网系统中进行电能的传输时,必须以直流电的形式进行传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逆变技术来将直流和交流电进行转换。为了更好地实现换流的操作,还需要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确保整个过程的更好完成。目前在直流电传输的过程中,不管传输距离的远近,或者是为山区等偏远地区进行传输,都可以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来完成。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今后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会被应用到容量更大、距离更长的电网系统中,因此加大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4柔流输电技术应用

柔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流输电网络中,这一技术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中央处理技术和网络结构技术广泛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要想将柔流输电技术应用得更好,需要做好对电网结构和系统的有效控制。这样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进行有效地隔离和清除,最终确保整个输电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在柔流输电技术使用中,需要将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输电技术进行高效结合,并对电网系统中的电力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有效地加工和处理,从而使得智能电网能够对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反应,最终通过采取柔性操作避免电网出现过度的波动和变化,以保证输电的效率和质量。为了促进智能电网的更好建设与发展,需要将柔流输电技术与智能电网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实现在技术上对智能电网系统发展和功能建设的有效保障,最终加速电网建设的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是适应时展,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我国发展如此迅速,电力需求急剧增大的情况下,将电力工程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智能电网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改革,还能对社会结构和能源系统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勇.“智能电网综述”技术讲座第四讲: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电子,2010,(4):67-70.

[2]孙庆彬,刘淑莉,董晨晖.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机电信息,2013,(24):96-97.

[3]陈东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通讯世界,2013,(11):120-121.

[4]钟永颉,吴凯,张甦涛.试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J].电子制作,2013,(19):69+67.

第7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当前配电自动化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站房综合自动化、当地自动化设备、调度中心到终端站房的信息数据采集以及安全监控系统,此外还涉及到对停电的管理、有关地理信息、故障的报修以及应答、配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抄表自动化、负荷管理系统以及用电控制系统[1]。其基础为一次网架,配电自动化系统就是它的核心,与此同时对多种通信模式实现了整合利用,从而实现了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以及全过程的自动化监控[2]。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我国城市电网改造以及建设过程中的非常关键部分,另外它还是组建智能电网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深化研究并建设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1 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根据规模和容量的大小可以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分为小型、中型以及大型这三种类型。图1所示为比较常见的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结合图1可以知道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很多的优点,其中最为显著地就是其灵活性,在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中型类型来进行建设,并按照要求装设好主站、子站以及终端。在以后配电系统如果需要对其实施扩大建设,那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增加几台主站系统,然后在其中选择某一个作为中心站。在建设配电网的整个过程当中,其中自动化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2 智能电网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

就现阶段而言,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极大失衡现象,所以在实施建设配电网系统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全部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以及建设模式来进行。为了使得我国能够真正做到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必须要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充分的考虑在内,并且要结合远景发展规划以及配网建设现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必须要在经济能力范围内来进行,有针对地深化城市电网的改造以及建设工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建设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然后慢慢地将所有的配电自动化子系统构建成为一个完好的大自动化系统。综上所述,文章作者认为在实施建设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配电网未来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可以分阶段的进行,这样可以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可以使得以往的投资得以保护,从而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基于此,在实施建设智能电网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分阶段进行建设。

2.1 初期提升供电可靠性

(1)供电模式采取双电源环网。在这一阶段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把相邻的两条不同线路进行连接,这样两个电源就可以实现环网共同供电,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配网结构的优化。变电站出线保护开关将会在系统中使用到,该开关具备多次重合作用,并且还是利用微机来控制重合命令,除以上功能之外,自动操作以及遥控操作等这些功能也是线路开关所具备的。如果线路或者设备出现了某些故障,则就是利用RTU来对其实现传递,然后主站系统判断传递过来的信息,最终可以很快的明确故障发生的位置,之后就是发出指令把出现故障位置的开关断开。

(2)采取自动重合分段器的方式。在进行安置变电站出线的时候,采取自动重合闸开关来实现保护的作用,在线路中间配置多组此类开关,同时还配置电压检测装置。自动重合分段器可以判断配网系统中所有的事故,其判断的依据就是关合故障所耗费的时间。此种方式在设置时间的时候,必须确保系统变电站内部的断路器在自动断开以后其能够实现延时断开。站内部的断路器实现重合,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保证从电源侧至负荷侧进行送电;根据一定的顺序断路器依次进行合闸,然后再次合上故障点的时候,站内部的断路器这时候会再次进行断开。安装在故障点两边的线路断路器锁定故障段并且将其断开,此举能够有效确保再次送电时候的成功率。通常情况下,要是使用遥控操作开关,那么价格会很贵;对于某些供电部门而言,它们实际管辖的区域虽然比较小,然而他们维修人员的数量却是非常多;对于某些小区,如果供电需求量不是很高,可以采取人工操作开关这样的形式,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成本,采取这种配电半自动化的形式也能够很好的保证供电安全的可靠性。

2.2 优化系统网络结构,减小线损

第一,需要构建远程数据传输系统。有关的实践表明利用网短信息服务就能够完成信息和数据的远程传送,同时在输电线路中间配置有电压监测装置。针对每条线路在运行时的实时电压情况可以使用微机来进行监测,如果馈线不符合要求,那么视情况可以增添配变布点,此外还可以配置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采取这种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输电线路上产生的损失,进而使得输送效率和输送电压质量得到明显地提升。

第二,就是需要对负荷管控系统积极推广使用。构建通讯网络平台,从而使得用户远程管理模式得以实现,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升用电服务的质量,此外还具备自动远程抄表、有序用电以及电能质量监测和负荷监控等功能;实时监测用电客户的用电量情况,这样可以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建设智能电网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动化水平和用电管理水平。

第三,配置监测终端。监测终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平台信息数据的采集过程进行监控,这样就可以对变压器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有了信息数据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来优化管理配网的运行模式。如果出现了异常现象或者发生了某些故障的时候,就会立刻提醒,然后迅速解决故障点的问题,最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供电。通过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停电时间,这一点对于变压器稳定安全运行来说,其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需要精确记录电压的越限时间,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电压的合格率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控制电压水平,此举能够显著提升供电效率并且明显使得供电质量得到改善。

2.3 利用微机处理信息数据并实现自动化管理

所谓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就是把营销系统、配变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以及电压负控系统进行集合,将以上系统进行集合之后便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配网管理系统,集合后的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在自动统计发生在线路上的损耗的时候,能够和SCAIDA实现密切的配合,并且可以连接上相关企业的对应信息网,该功能深化了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程度;能够自动对配置无功和电压进行优化,这样就保证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3 结束语

在实施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会牵涉到很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所以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实际具体状况,从而实现电网系统的逐渐升级。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 建设 问题 前景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18-0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在突飞猛进,一方面为更好地服务我国的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电力事业,拓展电网的覆盖面和承载力,提高供电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国家构建几大电网,推进电力企业改革,为更好地的适应电力市场竞争,各大电网公司都在锐意改革,积极创新,提高我国电网的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其中智能电网建设就是我国目前电力系统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国家智能电力网建设的发展速度和突出成就,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管理还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寻求建设运行的新突破。本文根据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的现状和实践,根据现实分析阐述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并探究了我国智能电网运行建设在信息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1 智能电网的理论认知

今天,智能电网正以巨大的发展前景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电力运营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在各地推进,给传统电网以极大的冲击,带来了新型电力建设和运行的革命性改变,是信息化建设在电力运营领域的突出表现,是人类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实现了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提高了电力运行企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给电力企业带来极大的管理效率和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推进电力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智能化管理,是我国当前电网改造和建设的主力要任务。

首先,智能电网顾名思义就是电网智能化,在电网的改造和建设中,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电网,建设新型现代化电网,是一种新型的电网建设和运行模式,建立在原有电网的基础上,实施信息化改造,调整、提升和优化电网运行和管理的各项性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运用高速集成双效通信网络技术,借助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和设备,运用高端网络和技术,把传统电网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实现电力运营企业对电网高性能、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的需求目标,适应和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

其次,从理论和实际运行特点来看,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利用自身的信息化智能元件和设备提高自身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避免实际运行过程外在环境、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的侵袭,并能根据情况迅速做出信息反馈,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甚至可以自行修复等自我排除故障。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利用自身的高科技为更多的新型电力产品提供必要的助益,从而更好地有效满足各种电力产品对电力负荷的需求,提升各种电力产品的使用性能。再者,智能电网也会根据自身的先进网络软件和高端网络应用平台进行快速有效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处理和传输,从而实现电力运行的可视化、快捷化管理。

2 智能电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智能电网从理论设想到实践验证已经走过了几个年头,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很好地补充和完善着电力运行系统和电网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时代、环境、相关科技领域的变化和影响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设施的深度对接

从目前的智能电网改造和建设来看,电力系统一般都是在原有电网的基础之上运用一些与之相关的智能技术。智能电网若要对现有电网设施进行跟高程度、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优化提升,就必须对原有的电网设施和布局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找到信息化智能化对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实现更深层次的科学有效对接,使电网的运行更加高效安全。从目前对电网运行的新型数字元件的建模研究分析来看,智能电网还未能对这一问题达成统一认识,在电网运行的数学理论的研究分析仍然处在一个较为低端的阶段,新时期智能电网改造建设必须加深这一问题的研究,以期实现电网运行的更加智能化。

2.2 先进技术设备与智能电网的有效供给

从当前的智能电网建设实践来看,智能元件和先进的测量设备对工程建设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必备物质基础,智能电网要实现技术突破,必须从智能元件和测量设备着手,以便对电网进行更好地智能优化。例如,先进的自控理论、现代传感技术先进仪表等智能元件和先进的测量装置。智能电网建设一方面需要新时期的运行能够对各种元件发出的各种指令进行迅速有效的分析,归类传输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及时实现;另一方面,智能电网还需要和各种先进测量设备配合使用,实现测量设备对元件的属性和物理状态及准确快速分析,能够第一时间传输元件的相关信息,保证网络和各级控制工作的高效运行。

2.3 网络通讯方式为智能电网提供有效支撑

网络平台和先进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顺利建设和运行的必要设备支撑。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运行必须改变传统的互联网络的限制,应用更加广阔的混合型拓补形式的广域网,实现智能电网实时精确分级通信,保证电网高速高效信息传输,提高信息容量和准确度,保证智能电网完全、高效运行。

3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景展望

我国对智能电网建设起步较晚,各种技术设施和服务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但是,我国对智能电网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非常高,电网将在我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将更加快速。智能电网是信息化在电力事业的应用,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将不断发展,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将会向着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我国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等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智能电网将向节电管理和用电管理融合因此,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将会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技术融合,从而使我国的电网改造和建设运行处于一种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高效的新型智能模式。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字:智能化电网城市发展存在问题规划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城市的发展,智能电网具有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性,因此其逐渐成为现在电网的主流电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动城市智能化电网的健康发展,更好的进行规划建设,是目前值得思考的。城市智能电网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规划发展中,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将问题解决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效。

一 城市智能化电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智能化电网的规划建设起步较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使得发展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具体说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电网规划建设中的遗留问题制约了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这主要表现为220KV和110KV供应能力不足,容载比较低,影响了智能化电网的运行;同时,一些变电站依然是单电源供电,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能够满足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要求;加之配网设备的建设需要资金支持,但是目前情况下资金问题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这样也会影响到城市智能化电网的规划建设。

其次,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起步较晚,也影响到其当前的发展情况。在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能够初步的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电缆网监控系统以及配网自动化系统等技术支持系统,能够基本上适应城市智能化电网发展的需求,电视,在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我国的智能化电网规划建设起步晚,使得我国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最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存在着分歧。智能化电网的规划建设应该和城市的规划步伐相一致,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二者的发展并不同步,例如在城区范围内架空线下地工程,这一范围内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在其他的地方依然会出现架空线路出现在居民楼的前后,这样将会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这种情况显然和城市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背道而驰。

二 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城市智能化电网的建设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电力的需求,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城市智能电网规划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变电站站点、新能源接入等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够忽视,上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要想更好的发挥城市智能电网的作用,就需要采取措施有效解决问题。

首先,要积极的推进城市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我国很多的城市都已经投入到对配网自动化的研究当中,各种智能小区以及用电信息采集试点工程的建设日益增多,这种情况将会更加有利于改善我国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起步晚的劣势,尽快实现城市全面智能化。在城市智能化电网规划建设中,需要对智能配电网的实施进行要求,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过程中,要尽量的提高城市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增强管理水平,并根据城市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实现分区分层管理,确定出科学合理的配网自动化发展方案。第二,则是要摆脱传统电网规划建设中的遗留问题,变革城市智能化电网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要以城市的中心为轴心,根据城区和郊区负荷情况规划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进度,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信息交换的需要,确保能够将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劣势转化为优势。第三,就是要在城市电网的规划中,要尽量的做到配网自动化功能和一次系统相协调,并且要遵循经济适用的功能,开展科学有效的配电网自动化的规划建设。

其次,要根据城市的发展格局,正确规划老城区和新城区的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一般来讲,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不断的扩张,进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老城区和新城区。通常老城区的建设用地紧张,而变电站和电力线路走廊占地的成本较高,一些中心区域的站点和线路走廊资源较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到智能电网的建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则需要对老城区的老变电站电源点接入进行优化,并且进行主变增容改造,以便能够适应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的发展。对于新城区来讲,既要和当前城市发展的大趋势相吻合,也要和老城区的规划建设相一致,为此,对于新城区来讲,智能化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则需要实施电网合理布点布线的方案,以确保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城市的规划同步进行。

再次,在智能化电网的规划建设中,需要保证城市建设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相协调。当今城市的发展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协调好城市规划各个方面的关系,落实好变电站和电力传输设施的用地情况,使之既能够和城市的道路等专业管线相协调,又能够符合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现在的城市都在进行改革,城市和周边也在进行综合的整治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同步的考虑如何改善电网的运行环境,减少城市上空架空线的情况,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实现城市电网的智能化建设。

最后,要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数字化和绿色化进程。城市智能电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IEC61850通讯违规的使用以及不同设备间的信息交互集成,所以所,在城市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中一定要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电网建设的数字化进程,以便能够及时的掌握智能化电网建设的数据和信息。在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开展数字化城网的建设,需要在进行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具备统一的规范,保证各项建设工作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城市智能化电网的规划建设除了要实现数字化之外,绿色化也不能够忽视。绿色即环保,也就是要在城市智能化电网的规划建设中贯彻环保原则,遵信智能电网的清洁能源的要求,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智能电网。例如,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线路走廊的设置,以便能够节约城市用地,环节紧张的状态;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的控制城网工程的噪音以及工频电磁场等的干扰,降低污染。

结束语:城市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总趋势,可以成为是该领域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在我国,城市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刚刚起步,在规划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改善这种情况。本文就以城市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为中心,对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经验指出了改善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城市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更早实现城市智能电网的全面覆盖。

参考文献:

[1] 孙文成 浅谈智能电网规划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应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8期

[2] 吴慧政 智能电网在城市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7期

[3] 李玲 付生辉 张丽 浅谈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神州,2012年第35期

第10篇

【关键词】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化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十二五”期间将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在此期间国家将安排4100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因此,如何把握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机遇,有效提高农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促进新兴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是电力企业深入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文章阐述了目前一些地区县级电网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农村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提出了适用于县级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一些建设手段。

1 县电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县配网环网率还处于不高的水平,地处山区,雷多雨多,自然条件恶劣,造成转供率偏低,大大影响了供电可靠性。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电网的规划水平受到经济、信息、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尤其是缺乏与发达地区的技术交流,缺少引入的先进系统及专业的技术人才来管理和维护,多种因素导致县级电网结构和运行水平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以某县公司为例,通过当时的升级改造,在中压配网线路分段和分支上采用了真空开关,建成了农网首个环网供电线路,并取得了线路损耗明显下降,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的良好效果。但是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工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老旧的电网构架、配变台区的布点、设备的功能已不能满足目前用户的要求。

2 配网发展分析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开展,10kV 配网系统必然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推广配网自动化已有多年,但智能配网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发展效果,这与电力企业多年来重主网、轻配网的建设思路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配网系统直接深入到负荷终端,作为供电环节的重要一环,不仅没有二次系统的保护和专门针对配网开发的一次设备,而且也没有明确的建设标准,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智能配网的快速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配网,就必须多方面联动;一、二次设备不能分开,应当基于整个配网进行设备研发,使一、二次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属于智能配网的科学化标准。就配网一次开关设备的发展而言,可以实现故障的就地隔离:①要解决的问题是故障不能上传到上一级,扩大停电范围;②设备应当具备紧凑小型化特点,这主要适用于配网环境变化,减少土地的占用量。同时还要追求低碳环保,以及设备自身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长寿命性和免维护性。

3 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主要途径

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通常都是由乡镇与城区、乡村与远郊这两个系统组成。一般情况下,乡镇与城区系统是利用环状网开环运行的方式,达到一种供电多个途径的网架结构,它的供电半径短并且负荷密度大。乡村与远郊系统是利用辐射状网架结构,一般供电半径比较长,负荷相对较小。

3.1 重要乡镇与城区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乡镇与城区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主要是采取柱上开关终端设备的馈线智能化方式,通常在集控中心建设一个城区配电智能化集控中心,同时在后台建设一个农网智能化系统,基本都是在计算机局域网上建立。不同用户的外馈线开关处装设FTU,并且在比较重要的配电变压器装设一个终端设备,并且还要装设一个终端设备在10kV的开闭所位置,终端设备要采用变电式的。

如要想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还需要建立一个配电自动化的通信通道才能够实现。馈线自动化原理是利用分层结构,把原本分散的FTU与RTU集结成为很多点,之后再传输到控制中心去,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主干信道,还让控制中心的这个主站监控系统能够继承输电网的智能化成果。

区域工作站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设置:首先依据距离的远近划分,配电网密集时,在小区内的监测要选择比较近的地点建立工作站。其次,当配电网比较狭长,或在性能较高的一些数据通道中,可适当地设立一些区域工作站。开闭所和配电变电站的智能化基本上都是采用以下3种模式:

(1)电能采集、保护及监控相互对立。其中监控里面的遥信、遥控、摇测都是使用集中组屏这种办法,所以在智能化的改造中,二次连线的情况发生得比较多,比较适合投入运行的中心站进行智能化改造。

(2)保护和监控相互结合、采集独立。其主要是对已经投入运行的开闭所和变电站有了一定的保护设备。这种情况下,对屏上开孔和把智能化设备固定都不是很方便,所以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在新电站中使用。

(3)电能采集与监控相互结合,保护独立。其主要是运用智能电表里的实时测量功能,对保护装置进行单独的设置,达到减少二次连线的目的,这种模式造价低廉同时也安全可靠。重要乡镇与城区之间智能化配电网的进线监控,主要是利用SCADA系统和变电站这种一发两收的RTU2种方式。

3.2 乡村和远郊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乡村和远郊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可以分步进行实施,利用智能化开关设备之间配合的馈线智能化方式。一般乡村和远郊子系统的供电半径都比较大,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式都不能够很好地完成目标,加上线路基本都是利用辐射状网,所以使用这种方式是比较合理的。不过这种馈线智能化要尽量使故障区域能智能化隔离,并对相关健全区域的供电智能恢复。但是由于控制中心不能对故障区域进行迅速了解,所以在使用中最好能够和县级电网的调度智能化系统结合。由电网调度智能化系统对主变电站里的10kV线路开关第一次重合与第二次跳闸的时间间隔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来判断故障区域,同时对故障区域进行显示提醒。

4 农网配电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一些建设手段

4.1 科学合理的配电网架规划

10kV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电力系统结构和科学合理的经济运行方式,要在合理的供电半径内,尽可能地保证规划范围内的电力质量,并且不同线路之间要做到有互联的可能,线路分段点和分段量都要合理设置,尽可能地保证供电可靠性。

4.2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智能开关等智能化设备在10kV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智能开关可以遥控控制电网智能化系统中的主站与子站,实现出现故障时,自动隔绝,自动调整。

4.3 完善的通讯网络

配电网的通讯技术是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关键,它的好坏决定了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的好坏。由于配电网关键一级____10kV开闭所光纤覆盖率不高,不利于10kV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建议对开闭所与上级变电之间实行点对点的SDH网络,相对集中的环网柜采用EPON,相对分散的10kV环网柜采用公网的GPRS通讯。

4.4 接入分布式能源

农网配电系统通常采用的分布式能源有小型的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微型家用风电机、沼气和生物质能发电以及传统的分布式电源。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利用合理、损耗小、污染少、运行灵活,系统经济性好等特点,可以弥补在供电过程中负荷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因此,在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中,接入分布式能源是重要技术特征之一,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做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配网自动化建设应考虑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在低碳环保的前提下实现紧凑小型化、实现免维护、长寿命。这将为我国实现智能配网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宇.城区公司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应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第11篇

【关键词】农网 智能配电台区 建设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我国农村普遍实现了电力的普及,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村电网的发展相对滞后,其供电可靠性较低,电能质量较差,设施设备薄弱,网架结构也较为落后。随着农村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较低的供电能力及滞后的电网系统已无法与其需求增长速度相适应,电网不发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电网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电网及电网配置,是我国农村电网建设面临的挑战,只有建设多功能集一体的只能配电台区,加快推动实现农网配电台区智能化,才能实现科学管理。

1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的遵循原则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须遵循“标准设计、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现场勘测,分析比较不同地区负荷规模大小、负荷密度及地理情况的不同,结合理论,制定出合理的建设方案。同时,须检查原有配电台区的资源和设备,如还能使用则应充分应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负荷状况及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选择与之配套的智能配电台区功能配置,并确保类型的一致性。

2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模式

2.1 简洁型智能配电台区

简洁型智能配电台区只适用于100KVA以下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特点是容量小、负荷水平较低、负荷分散,主要分布在城郊或者乡村。简洁型智能配电台区具备变压器监测、保护、通信等基本功能,较为简单、便于操作。

2.2 标准型智能配电台区

标准型智能配电台区在100KVA及100KVA以上、中等负荷水平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适用。较之于功能简单的简洁型智能配电台区,其除了具备配备电压器基本监测、保护和通信功能之外,还包括三相不平衡治理、无功补偿控等高级应用功能。

2.3 扩展型智能配电台区

扩展型的智能配电台区通常在对电能质量有特别要求、对电能质量影响较大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适用,且负荷水平很高。扩展型智能配电台区是简洁型和标准型智能配电台区的拓展延伸,其功能更强大、齐全。除了具有一些基本功能之外,还有高级应用功能,可对分布式能源进行控制与检测、对配电台区线损进行管理选配、分析经济运行等等。

3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功能建设

3.1 台区信息监测

台区的信息监测,主要有模拟量、台区状态量以及台区数字等。此外,还能监测台区的外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且能够保管并保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提供时间区间、数据类型等方式的查询。

3.2 电能质量监控

对电能质量的监控,主要包括监测台区频率、电压、谐波、三步平衡等,还包括对智能采集终端运行状况监测、台区漏电保护器远程测控、台区无功补偿投切远程测控等。

4 功能建设

4.1 台区信息监测

台区的信息监测,主要有模拟量、台区状态量以及台区数字等。此外,还能监测台区的外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且能够保管并保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提供时间区间、数据类型等方式的查询。

4.2 电能质量监控

对电能质量的监控,主要包括监测台区频率、电压、谐波、三步平衡等,还包括对智能采集终端运行状况监测、台区漏电保护器远程测控、台区无功补偿投切远程测控等。

4.3 台区异常报警

台区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所谓异常警报包括:电压越限、电流越限、功率因数越限、失压防盗、缺相报警等反面。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集中管理终端执行相关控制。

4.4 台区智能经济运行管理

通常情况下,台区智能经济运行管理是根据业务需要,面向变压器,提供相对应的控制方式,然后结合具体情况管理并设置控制策略,再通过终端系统进行相应操作,下发投入或切除控制命令等,以实现台区的智能经济运行。操作记录一般记录相关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

5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创新体现

5.1 观念的创新

农网智能化电台区改变了传统观念,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四新”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这对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以及今后的电网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主要采取明白收费措施,有利于用户了解用电缴费。

5.2 机制的创新

农网智能化电台区实现了机制的创新,可实现信息数据的信息化、自动化,节省了收费、核算、抄表等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从根本上提高农电管理水平。

5.3 管理的创新

农网智能化电台区实现了管理的创新,与传统中处理故障的方式存在本质差别。传统中,发现故障只能上报,分析具体情况后找出解决的具体对策,这过程对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但农网智能化电台区建设,使得故障发现到排除故障实现智能化管理,保障了供电安全,且对电网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小。

6 结语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主要采取信息统一采集,集体监控、统一存储的方式处理配电台区的实时数据,同时,形成了综合数据库,配电区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电台区落后的信息采集、监控及存储方式。此外,还能有效杜绝配电台区中存在的线损问题,为农村中的低压电网实现智能化提供全关重要的作用,达到节约资源、科学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盛锐.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2.

[2] 岳红权,吴仰宇,李玉成.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陕西电力,2011.

[3] 张春喜,李朝阳,韩善起.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初探[J].农村电工,2012.

第12篇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建设;方案研究

近几年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势头强劲,对于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方面的进程逐渐加快,同时在城市改造的规模上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这些基础建设对智能配电网有着很大的影响,也给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工程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一、智能配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包括智能输电网和智能酉己电网两个方面的内容,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中,配电网担负着连接输电网及面向广大客户供电的重要职责,是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配电网就是以配电网高级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通过应用和融合先进的测量和传感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信息与通信等技术,利用智能化的开关设备、配电终端设备,在坚强电网架构和双向通信网络的物理支持以及各种集成高级应用功能的可视化软件支持下,允许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大量接入和微网运行,鼓励各类不同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网互动,以实现配电网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完善的监测、保护、控制、优化和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自愈控制,最终为电力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环保的电力供应和其它附加服务。

配电网直接面向用户,是控制、保证用户供电质量的关键环节。智能配电网是在传统电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能配电网将使配电网从传统的供方主导、单向供电、基本依赖人工管理的运营模式向用户参与、潮流双向流动、高度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它与传统配电网的比较配电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经历了传统配电网、数字配电网和智能配电网三个阶段。

智能配电网主要由主站系统、子站系统、通信系统、配电远方终端组成,通过对配电网各个环节、模块和设备的智能化,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现正常情况下配电网与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协调和优化运行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快速定位、隔离、恢复、负荷转移等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为电力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管理平台和途径,进而实现电力企业管理者、电力用户、系统运行操作的协调和统一。智能配电网具备的功能要求要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和向用户供电,不仅需要有电力网络和通信网络的物理支持,还需要有集成各种高级应用功能的软件支持。

二、智能配电网的作用

结合我国配电网实际,积极研发应用智能配电网技术,推动我国配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配电网的最优运行,达到经济高效。智能配电网应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对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优化管理,降低系统容载比并提高其负荷率,使系统容量能够获得充分利用,从而可以延缓或减少电网一次设备的投资,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提供优质可靠电能,保障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智能配电网是实现与用户的良好互动,有效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智能配电网通过电力企业内部系统的高度集成与深度整合,保证与用户侧良好互动的技术实现,通过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管理,实现电力供应更为稳定可靠、经济优质、灵活互动、友好开放,引导客户科学、合理用电,提高电能使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为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

(三)推动新能源革命,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坚强的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化的配电网技术手段,实现与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网与大容量清洁能源的协调调度,为发电与用电的功率平衡提供调节能力,进一步改善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极大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大大降低化石燃料使用和碳排放量,在促进环保的同时,实现电力生产方式与能源结构的转变。

三、智能配电网的功能特征

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中配电网部分的内容。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具有以下功能特征。

(一)自愈能力。所谓自愈,是指自我预防和自我恢复的能力,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预防控制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及时发现、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2、具有故障情况下维持系统连续运行的能力,不造成系统的运行损失,并且通过自治修复功能从故障中尽可能恢复供电。自愈是智能配电网最突山的特点。

(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智能配电网能够很好地抵御战争攻击、恐怖袭击与自然灾害的破坏,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 能够将外部破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障重要用户的正常供电。

(三)提供更高的电能质量。智能配电网实时监测并控制电能质量,使电压有效值和波形符合用户的要求,即能够保证用户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不影响其使用寿命。

(四)兼容。电网能够同时适应集中发电与分散发电模式,实现与负荷侧的交互,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接人,扩大系统运行调节的可选资源范围,满足电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支持与用户互动。与用户互动也是智能配电网区别于传统配电网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智能电表,实行分时电价、动态实时电价,让用户自行选择用电时段,在节省电费的同时,为降低电网高峰负荷作贡献:二是允许并积极创造条件让拥有DER的用户在用电高峰时向电网送电。

(六)对配电网及其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智能配电网全面采集配电网及其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以及电能质量扰动、故障停电等数据,为运行人员提供高级的图形界面,使其能够全面掌握电网及其设备的运行状态,克服目前配电网因“盲管”造成的反应速度慢、效率低下问题。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在线诊断与风险分析,为运行人员进行调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七)更高的资产利用率。实现资产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全寿命周期环节的优化,合理地安排设备的运行与检修,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有效地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和投资成本,减少电网损耗。

(八)配电管理与用电管理的信息化。智能配电网将配电网实时运行与离线管理数据高度融合、深度集成,实现设备管理、检修管理、停电管理以及用电管理的信息化。

四、智能配电网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配电网投资相对不足,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在供电质量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著距。各地区配电设备水平参差不齐,几乎没有电力市场支持,无法利用负荷需求响应,分布式发电单元渗透率较低,配电网架相对薄弱,制约供电能力提升;配电自动化应用范围小,实用化水平低;配电网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不完善;配电网基础数据管理欠缺,信息化手段有待提高。我国配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以及自愈和优化运行能力远低于输电网。因而配电网急需解决以下问题:(1)配电网运行优化和自愈控制问题;(2)大量分布式发电的并网运行对配电网的影响问题;(3)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和市场运行问题;(4)新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充放电对配电网的影响问题;(5)配电阻塞问题;(6)用户参与电网互动,进行需求侧管理问题:(7)负荷参与电网调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