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11:32: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学生值周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笔者在对高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测试之后发现,很多在高中阶段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在初中时期就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这部分学生对自己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回顾中叙述自己对英语学习的一些感悟都不尽相同。很多学生都提到自己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或多或少都会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培养课外学习英语的能力。
由此可见,初中生在初中阶段能否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对其当时和今后的英语成绩会产生十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能力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在班级内有很多英语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说都是在同一个英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而且完成课题作业的内容和质量相去不远,但是他们在阶段性的英语测试中却表现得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引起笔者的注意。
有人在进行了较多的分析之后发现,导致这些学生在相同学习条件下成绩却产生巨大差别的因素很多,在这些原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差别。大部分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具备良好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在课堂内、外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能比其他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这对他们提高英语水平并且在测试中取得较大的优势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实践证明,结合课堂教学和训练学生网络学习是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施加影响的主阵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需要在课后自主进行学习以巩固和扩充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设置一些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新课的时候,笔者会在课堂教学中先讲解单词的词义和词性,在给学生介绍总结和学习词汇的方法之后,把一些较常见且重要的单词给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总结单词知识的方法。英语中的许多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即具有多重词性。如同一个单词有的时候可能作为动词,有的时候可能是名词。对这样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先按照单词的词性进行分类总结。例如record这个单词,作为名词时候表示:唱片,记录,记载;档案,履历和最高纪录;作为动词的时候,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表示:记录,记载,表明,录音;此外,还可以作为形容词:创纪录的。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单词词性和词义之外,笔者还会要求学生注意这个单词在不同词性时的读音。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之后,笔者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基本学会了自主学习英语词汇的相关知识,而且在课外学习效率较之前有较大的提高。
2.训练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现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在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学习和交流则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自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的便利。事实上,人们现在在互联网上几乎可以找到任何所需要的知识,也能获得比在学校更多的知识,远程教育的兴起已经证明计算机和网络在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在现阶段的社会,教会学生通过网络获得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定期要求学生在网络上完成一些难度稍高于现阶段学习内容的任务,以此促使学生积极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完成英语知识的总结。
例如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的新授课上,笔者讲授关于一般过去时的新授课,在讲授完语法知识之后,就给学生布置一个需要上网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回家的作业上完成以下内容:找出在一般过去式中,一般式和过去式动词变化形式特殊的动词并进行词义和词性的总结。由于这部分的内容较多,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一周之后完成这份课外作业,并且在一周之后按时将这份作业上交。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已经逐步养成上网查询知识的习惯。很多学生在课外对英语学科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去网上寻找答案,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自己在网上问题等待别人的答复。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课外作业检查发现,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效率较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开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自觉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适当的自主学习任务,促使学生通过自学、借助工具书、借助网络、求助他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自觉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钱秋华.对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设想[J].中学教学参考,2011.01.10.
[2]韩辉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01.22.
关键词: 课堂引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实效
课堂引入环节,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一个良好的课堂引入,可以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上所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课堂引入的作用,开场就进行新的数学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选择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巧用课堂导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一、加强旧知利用,巧用课堂引入
初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因此,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在系统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初中数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初中数学知识的渐进性让数学知识具有了利用旧知识进行课堂引入的机会。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环节的质量,教师需要对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利用旧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思考题的设置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课后拓展思考,激发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的渴望。
比如在讲解《绝对值与相反数》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对本节内容进行引入。在绝对值与相反数的学习之前,初中学生对数轴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学习绝对值与相反数时,为了使绝对值与相反数的内容被成功引出,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留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在数轴上,0两边相对应的数字具有怎么样的关系呢?”或者“用数轴表示数具有哪些意义呢?”这样一来,学生对数轴知识进行思考,对绝对值与相反数的概念进行总结。这样的课堂引入,会使学生在总结旧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展望,有利于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兴趣激发,巧用课堂引入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课堂引入的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初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需要。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在课堂引入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更多的支持。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学用具,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利用教学用具与模型,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可以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学习《从三个方向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合理的教学模型,让学生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了解不同视角下物体的不同形态。利用教学模型,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上进行物体的观察活动,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引入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较直观的教学模型,新的数学知识会变得更加形象,这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
三、加强悬念设置,巧用课堂引入
初中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面对陌生的知识,会有一种求证的欲望。在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悬念的设置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进行悬念设置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走近新的数学知识。在设置悬念进行课堂引入时,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的难度及其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将初中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是一种很有效的悬念设置方法。将悬念整合在数学知识与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全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悬念的设置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关注。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引入环节组织学生对几组全等的图形进行观察,找出每组图形的相同点。再对比几组不全等的图形,让学生发现其不同点。最后,教师利用提问设置悬念,比如“通过两组比较,同学们认为前一组图形是什么关系,后一组图形是什么关系呢?”或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组这样的图形,大家可以找找看,并且发现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样的悬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融入到初中数学学习活动中。
四、加强美感创设,巧用课堂引入
美感对于初中学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推动课堂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新数学知识的呈现与引出,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魅力的认识,促进学生正确数学知识观的建立。巧用课堂引入促进初中数学实效的提高,教师要注重课堂引入环节的美感创设。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融入到数学活动中。
比如在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科学合理的课件。在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图形进行分析,找到与规范图形相近或者相关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展现生活中的丰富图形。在课件的播放过程中,学生如同身在一个缤纷的世界里,对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渴望。
五、加强学习激励,巧用课堂引入
课堂活动中的激励,对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新数学知识引入时,教师可以利用旧知识复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复习与总结。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总结成果进行肯定,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都具有较高学习热情。得到教师的认可,是许多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正确的激励方法对于初中数学课堂实效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说出自己的复习思路及分享其总结的内容后,教师要利用积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比如“你总结得很好”或者“你思路很清晰”等,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总结不太好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否定,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用“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或者“你还能实现更大的进步”等正面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面向全体学生的激励方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促进课堂引入成功,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综上所述,巧妙利用课堂引入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从多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引入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以此引起当代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于课堂引入环节的重视。只有教师重视课堂引入环节,才能不断优化课堂的引入环节活动,更好地利用课堂引入引导学生参与到初中数学学习活动中。
一、引领高效课堂,问题为中心
课堂教学的问题设置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启动探究、深化探究、反思探究,把问题的解决与新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教学中运用学案展开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课前发给学生学案,学生依据学案进行预习,上课过程中,只需对学生通过自学无法解决的部分问题展开教学,这样做使课堂更紧凑,课堂实效更高。
例如:初三复习课涉及非负数问题,老师在学案中提出问题:(一)初中阶段的非负数有什么?回答:a、a2、■都是非负数。(二)非负数的应用事例(1)若x、y满足式子■+y2-6y+9=0,求x、y的值。(2)若x、y满足式子y+2+x2-4x+4=0,求xy的值。(3)已知a、b、c表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且满足a-3+b2-8b+16+■-5=0,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通过“学案导学”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教学
遵循“从生活走进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思路,课堂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实际生活现象和解
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中。例如:选择点到点的路径,数学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可以将它固定,所用几何知识:三角形的稳定性。篮球赛事中,要使球准确投篮,通过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可以得到验证。
三、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作为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保持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初中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所以我们更尽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它抛出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接受它,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例如:九年级第二十四章中涉及垂径定理,为方便记忆总结为:知二推三;弦、弧、圆心角、圆周角的关系总结为:知一推四。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总结为:大大取较大,小小取教小,比小的大,比大的小,中间找,比大的大,比小的小,解空了(无解)。
著名作家林青云曾经说过:“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
一、实行学生自荐班委干部和班委干部轮换制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但都具有一定的潜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的自由探索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智慧与社会责任感。可让学生自荐担任班委干部。自荐者将自荐职务,工作计划在全班演讲,再由全班同学民主投票推选出班委干部。班委会在班长的带领下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对全班进行管理。为使大多数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可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班级群体的情况,实行定期轮换制。
二、建立班级基本单位――独立小组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二者各有优缺点。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性格、品质、兴趣、考试成绩等组建成异质性独立小组。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有利于互相影响,互补优缺。小组长由独立小组自己选举产生,负责本组座位安排、纪律监督、学习活动、劳动任务分配等。小组成员互相督促,荣辱与共,积极出谋划策,参与到本组管理中。
三、实行值周班长制
在常务班长主持经常工作的条件下,让其他学生轮流担任一周的值周班长的工作,以监督、检查班委会的工作情况。值周班长由学生选出认真负责、愿意为集体出力的学生担任。值周班长“组阁”成立清洁、纪律、学习、生活等检查小组,每组2人。在值周中开辟光荣榜、警钟栏、优秀小组栏等,值周组每天做好记载。每周末由值周班长总结各小组的表现,全部量化考核,公布上墙。期末总结,与综合素质评价挂钩,反馈给家长。
四、班委干部组织制定并执行班规
班委会组织全班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等,再由全体学生讨论形成切实可行的班规条例。班规形成后,由班委干部专项考核,值周干部全面监督并记载学生遵守班规情况。值周班长每周总结,对表现好的提出表扬,对表现差的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由于班规是学生讨论制定的,在实施中班委干部就得心应手,学生也乐于遵守,愿意配合班干部的管理,对考核的结果心服口服。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班级管理是每个人的事,积极主动参与管理,从而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五、学生自己设计主持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以及在道德修养、成长等方面的问题,设计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从活动设计到主持、评奖、总结等都由学生自己操作,班主任从方法上进行指导,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评价。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同学间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陶冶情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主人翁意识,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学生担任见习班主任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 实验教学; 现状; 分析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后,为了提高公民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而设立了基础课程体系中的生物课程,同时规定初级中学校的生物课实验教学,综合培养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方式。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使自己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同时,这些实践课程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和动手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初中学生没有丰富的生物知识,且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验能力等能力还欠缺。因此,必须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生物教学和生物课实验操作教学。
生物课程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现象要通过实验才能解释,各种生物体的身体构造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看清楚,而且生物学中的理论全是前辈们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为了能够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地给中学生讲解生物学知识,就需要生物教学要实行理论教育与实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要学生知行合一。
生物课外实验是整个中学生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物课程实验教学的成败决定了生物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生物实验教学还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去探索和实践。
二、初中生物课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 实验教学中的现状
(1)中学生的现状。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学上来,对实验课比较陌生,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实验课是为了好玩,而且部分学生认为升学考试中不考,学习目标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教师的现状。部分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仍然以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为主,缺乏创新和必要的引导;有的教师对生物课程还存在一些片面或错误的认识,认为生物课程在升学考试中分值不大,忽略生物实验的重要性了;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在编排上有了很大改变,给老师实验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2.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学生年纪较小,对实验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实验的目的性不强,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而且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因而会出现在实验课上不认真,课后借同学笔记或者结论作为自己的实验结论的现象。有的时候做实验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许多学生没有坚持,缺少耐心,因此也会导致实验的结构差强人意。此外,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生物实验课程,使实验所需要的器材、设施不足或者难以配套,都会给生物实验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课时不足也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新教材确规定每周为三课时,但是一般学校每周的生物课时只有两节课,课时不足的结果就是很多老师直接就把实验结果告诉学生,造成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过分依赖;在偏远地区还存在着缺少专职教师的情况,有的学校生物老师还是其他学科的老师替代,造成了在教学上的不专业。
三、对生物课实验教学的建议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生物教师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培训等,在自己的岗位上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同时,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要意识到实验教学对生物课程的重要性,要改变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在课时的安排,实验设备的准备等工作上,要向学校管理部门积极争取,保证生物教学的有效展开。
其次,学生要转变自身对生物学科的认识,要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实验教学的思路,使学生树立起主动学习的观念,端正其学习态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实验中要弄清楚实验原理,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并尽可能寻求更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变的更加广阔,也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再次,在实验教学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操作步骤是学生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掌握了实验步骤,实验才能成功。教师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让学生模仿自己操作,同时纠正错误的操作,这样实验的目的才能达到。在持续性比较长的实验中,教师要经常关注和询问学生的实验进展,要培养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耐心和恒心。让学生独立运用已学过的技能和知识,通过操作实验亲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练习、阅读等多种活动探究生物学科知识,发展各项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还应该建立生物学科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目前来说,很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生物实验管理员,生物老师既要上实验课,又要准备实验器材,而学校的考核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看重教学过程,因此,生物老师始终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也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学校可以建立生物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聘请专职的生物实验管理员,分工合作,给生物老师更大的发挥空间,鼓励教师在实验中不断创新。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外在”的讯息,通过各种生动的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在快乐中获得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最好的,也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郭雪玲,王洁华.浅析薄弱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中学生物学,2008,24(6):2
[2] 刘天学,古红梅,史留功.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20(5):1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基本策略;教学现状
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建立自己的英语词汇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对于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词汇学习一直困扰着许多初中学生,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思想与方法的转变去简化词汇教学,使学生能够轻松应对英语词汇学习。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第一,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单一。英语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兴趣有直接影响。兴趣,是学生参与到英语活动中的重要动力。在词汇学习中,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即使教师再努力,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无法得到丰富。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死板与机械地记忆单词,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提不起英语词汇学习的热情。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生的控制者,不仅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剥夺,无法在课堂中发挥主动能动性,学习兴趣自然无法形成。
第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落后。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有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记单词的方法,在课下学生就会遵循教师的方法记单词。在我国过去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一个英语单词作为一个独立的个性让学生去记忆。大部分教师会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写,在反复完成这样的动作之后记住单词。初中学生接触的英语单词并不算少,一直利用这样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单词,让许多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消磨殆尽。
第三,英语词汇巩固力度不足。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将课本中学生需要记忆的单词告诉学生,并引导学生记忆。但是,教师对于英语词汇的巩固环节重视不够,让在学生反复背诵中记单词,使学生对英语单词产生厌恶感。因此,重视英语词汇教学成果的巩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重视基础,运用策略,是促进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成效提高的重要方法。下面,笔者就对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进行几点分析:
第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如果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兴趣,是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英语教师认识到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乐于为学生服务,才能让初中英语词汇学习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利用符合他们期待的教学活动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投其所好,才能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相比于抽象的英语单词来讲,初中学生更喜爱形象直观的事物,也更容易记住形象的事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教学法,降低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难度。
比如在讲解《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于“exercise”的词语。教师可以将图片引入到课堂,一边说单词,一边出示图片,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单词的意思。更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方面的模仿,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生动性。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模仿与猜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初中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词汇的意义,更需要引导学生用有效的方法高效记忆词汇,使课堂中学习的英语词汇纳入到自己的脑海中。让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负担减小,教师要加强词汇记忆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遗忘规律与英语词汇的规律,促进学生在理解与归纳的基础上记忆单词。放弃传统死记硬背的方法,让学生利用音标记忆法或者自然拼读记忆法去记单词,能够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
一般来讲,音标记忆法较为普遍。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多向学生传递英语发音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可以通过读音去写单词,减少记忆负担。更可以让学生用理解与归纳的方法去记忆单词,将学习的单词进行分类,由一个单词想到一类单词,有利于英语词汇记忆效率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单词分成“sport, food, weather, cloth, furniture, house”等类型,及时总结与更新,促进英语词汇体系的建立。
第三,初中英语词汇巩固策略。巩固与复习,对于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十分重要。教师不能只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才认识到巩固的重要性,要将巩固学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监督学生每天复习单词,并利用适当的检测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英语词汇学习难度不大,学生遗忘比较快。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听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每次英语课的前五分钟用来听写上节课的词汇,在了解学生词汇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坚持巩固,从而形成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只有学生及时的巩固,才能让英语词汇教学成果得到提升,为学生之后的英语学习服务。
三、总结
综上所述,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不能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太多的英语知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词汇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解决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难题。利用更好的方式与更成熟的教学模式去扩展学生的词汇,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能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梁勋.词汇教学法和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夏邦林.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例谈――以江苏省近几年中考题为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4
一、当前德育教育实施中所存在的不足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中的不足:
(一)当前德育教育的知识营养较少
毫无疑问,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各职能部门构成了德育教育的主体。从目前的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其仍表现为延续着传统的授课模式和对仪式性活动开设,这种模式尽管能够在校园文化氛围下来感染学生,但却难以在知识层面细化学生在某一具体方面的德育教育需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育时期,使他们形成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能力,将有助于他们未来在认识社会和周边事物时,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和健康心理。
(二)当前德育教育的我向思维显著
针对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严格遵循上级所下发的德育教育大纲。但在具体绘制大纲内容时,则需要在校本原则下来实施。正因如此,当前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教育主体时常存在着“我向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便将学生置于“客体”地位,而未能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偏好和认知能力。可见,在我向思维下来实施德育教育,就存在着使德育教育陷入形式化的危险。
二、初中英语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职能分析
针对传统德育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初中英语教学的职能可分析如下:
(一)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实施范围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所以在对其实施德育教育时应注重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初中英语教学通过引入中西文化比较内容,便能在支撑课堂教学的同时,不知不觉的促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并在开放的心胸下来审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将注意力放置在重视对中国文化的习得上来。从中不难知晓,随着初中德育教育实施范围的延伸,又能端正学生对于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等课程的学习态度。
(二)细化了德育教育的目标指向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指出,传统德育教育突出对学生的世界观实施教育,这就难免使得传统德育教育被意识形态化和空泛化。而初中英语教学紧扣中西文化比较,通过坚定中国文化的立场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这就使德育教育的目标更加细化和具体化,也就更加接地气。同样,其它人文学科的教学也能产生这样的职能优势。
三、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合理选择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
中西文化能够比较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社会人文素材入手需要考虑与初中学生的?J知能力相匹配,也需要做到与课堂教学需要向适应。笔者在教学中选择了中西茶文化比较作为内容,并将其放置在中西社会文化大环境下来进行阐述,这样就使得丰富的信息量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使教师授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做到游刃有余。另外,在引入中西茶文化比较时,还给学生区分了“茶”的不同英文单词,并指出其中的内涵存在着显著差异。
(二)历史视角下阐述中西文化关系
在进行中西茶文化比较时,笔者基于历史视角从古代丝绸之路谈起,突出了我国茶叶制品在古代通过波斯商人之手传递给欧洲贵族的历史逻辑。与此同时,笔者还强调了中国茶文化对西方茶文化的影响,以及西方茶文化植根于他们的本土社会而自发演化的过程。这样一来,就促使学生能在历史视角下增强对中国茶文化的崇尚之情,而在丰富自己英语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文化自信的潜意识。当然,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依赖最后的教学总结环节。
(三)巧用评价性用语引导学生反思
在教学总结环节,笔者应用评价性用语,以启发性语言来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从中来促使学生反思自己过去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误解。同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又选择了一些可以作为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如家庭文化。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和根据自己的感受,对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文化进行比较,从中来深刻认识到中国家庭文化对“孝道”的重视。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解题能力 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相比,更系统化、理论化,对学生解题思路、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探究方向,教授相关的解题模式,注重运用“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解题方式[1],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数学知识网络。
一、培养学生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注重解题思路
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是数学解题中两个重要部分,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其中函数思想是指利用函数的性质、图形和特征,具体分析数学问题[2],如苏教版中有“锐角三角函数”、“反比例函数”等,找到未知量和函数之间的关系,降低解题难度。方程思想是指通过已知变量建立方程或方程组[3],如苏教版“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对学生联系实际的要求较高。
教师在教授函数思想时,应帮助学生理清每一种函数的性质、图像分布,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动态展示每种函数的由来,帮助学生构建函数解题方法,如在学习苏教版“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类似的针对性习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A(0,7),且平行于直线y=-3x,求该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这属于最基础的函数练习题,但包含了“一次函数”大部分知识点,如“斜率”、“解析式”等,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检测学生解题模式是否清晰。
解:k=-3,且过A(0,7),所以将其代入y=kx+b可得:b=7,所以y=-3x+7.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联合起来,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可以用“方程组”的方式,让学生解出函数的解析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保障解题思路的正确性,才能顺利解决问题。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多检测函数和方程的概念,带领学生领会题目意思,挖掘隐含条件,更好地培养学生解题思路。
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转化能力,拓展解题方法
几何图形在初中数学中占据重要部分,如苏教版“全等三角形”、“图形的相似”等,但对于部分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比较难懂的,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将“几何知识”转换为具体的数值计算,也把计算量较大的数值转换为图形,拓展解题思路和方法[4]。如在学习苏教版“锐角三角函数”时,可以将“三角形”图形与“函数”结合起来,并讲解以下例题,既能帮助学生记忆函数图像,又能更好地加深对三角形知识的印象:
某个三角形的内角之比为1:2:1,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解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挖掘隐含条件,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将几何知识转变为数值计算,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方式。
解:设某一内角为x,则:
x+2x+x=180
则x=45,其中两个角为45°,另外一个角为90°,故此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数形结合、转换的角度来说,很多难题都是借助于函数而形成的,在解答几何题、函数题之前,教师可以监督学生先画出函数图像或几何图形,并将数值准确标记在图中,将空间化的东西以平面形式展示出来,使得题目更直观。
三、培养学生例题总结、反思能力,形成解题体系
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重视“错题本”的创立,要求学生将平时的错题重新整理,但没有注意例题的典型性,在选择例题时必须注重实用性、代表性,而不应过分强调其难度和复杂度[5]。同时,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数学解题过程中的疑难点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总结例题时,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以递进式方法有层次地讲解。如在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的例题时,可以从最简单的“方程组表达形式”,递进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析,最后到“方程”实际运用,即应用题。很多考试题目都是根据最基础的知识转变而来的,只有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解题体系,才能不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独特解题思维,发现解题规律
新时代初中学生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很多习题解题思路也逐步往这个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入相关的创新培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题目的解答,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坚信“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灵活变动解题方法,再适当添加辅助线,最终能够攻克难关。如苏教版数学知识“平面直角坐标系”,既可以跟函数联系,又可以跟方程应用题一起出题,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平衡点,激发学生解题灵感,总结相应解题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学生解题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渗透多种解题模式和思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注重日常针对性练习,讲解有代表性的例题,激发学生数学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帮助学生整理典型例题或纠错本,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的数学解题体系。同时,教师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数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沟通桥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和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基本情况,开展有效的解题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理解记忆程度。
参考文献:
[1]梁海华.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0):137.
[2]张佾.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3):80-81.
[3]蔡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4,21(7):21.
长期以来,作为一门初中基础课程,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学科教育固然重要,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不能松懈。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过程,并让学生从教学过程中体会一个人品德及素质的重要性。
1 夯实思想品德教育,从生活点滴做起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对于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初中学生而言,学生的勤劳节俭意识较为薄弱,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更是因人而异,并非所有学生都具备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因此,在推进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首先让学生养成勤于吃苦、乐于劳动的习惯,从而形成独立意识,形成自立自强的良好生活作风。
1.1 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生活化是将教育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下,从最现实且丰富的生活角度出发,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更是需要如此,将教育生活化来推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树立远大的抱负,陶冶情操。
在国内,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构建自身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大部分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尤其是班级劳动。通过打扫班级环境卫生、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植树种花等行为,让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做一件事情要持之以恒的品格,利用这些生活化的小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劳作、乐于付出思想意识。
1.2 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意识。从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资料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更为重要,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而且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才能更好的完善一个人的思想品格,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将会决定着他日后的做人风格与处事行为。例如:给学生提供独立做家务的空间或培养学生理财的能力,这些都是生活化的家庭环境所能给孩子带来的教育,也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基础。
1.3 在社会环境中锻炼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学校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要符合现阶段初中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而且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学生从社会实践中汲取成长的养分,经历与视野对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
2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教学策略综述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过程,而是要在生活中慢慢渗透,尤其是对于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而言,教育模式的选择极为重要,因为一旦触及到学生的逆反情绪,则任何教育手段都较为被动。因此,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教学而言,只有通过顺应初中学生成长特点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等有效教学策略的推进,才能突显其优质教学成果。从具体实践过程来看,校方要用于承担起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成长总结。另外,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生群体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2.1 强化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成长总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在社会环境中锻炼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外,还需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归纳出值得保持和摒弃的思想意识行为,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在这一良好氛围中将思想品德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2.2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生群体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教育的过程中,有的学科教师通常会碰到学生在课堂中无理由喧哗或者是课下与同学打闹的现象,无可厚非,这是十几岁孩子的普遍特点,因此,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更要懂得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理解学生的处境以及态度,同时更要讲求教书育人的策略方式,让学生乐于听从教师的指导,并积极改正错误的思想意识或行为习惯,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学校教育除了要关注学生成绩以外所要加倍重视的教育领域。
2.3 优化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体现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去积极响应,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者身上培养发现的快乐,创设符合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且又能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导入部分。当然,这种导入不再是以往那种单独地由教师表白的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在此环节一定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通过巧妙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积极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
总而言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有所不同,由于该学科担负着教育人的责任,且有着生活化的特点,因此,实践教学过程中也要将生活化的特征延续下去,并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塑造美好品格,为学生当下健康成长以及未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态美学观 策略
引言
当代中学生是否具有生态美学观关系到未来的生态环境变化。然而目前有些中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美的意义,他们对生态美的理解比较片面,缺乏从美的角度欣赏生态环境的意识。有些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表现很淡漠,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很随意。所以我们应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生态美学观教育的途径,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美学观念。学生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所以生态美学观培养更应从初中做起。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育的策略。
1.多媒体教学深化学生的直观感受
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随意注意。在对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时,学生可能很难一下子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笔者运用生动的动画,色彩绚丽的生物图片进行辅助教学,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生动的图片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学生呈现具体直观的形象,鲜明的对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常在为学生呈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时,有些学生的表现是欣赏、赞叹,也有的学生显得麻木和无动于衷,但是在紧接着呈现一幅具有强烈对比的画面时,几乎所有学生的反应都是惋惜甚至更为强烈的情绪。笔者在第五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呈现了美丽的太湖风光之后紧接着呈现蓝藻爆发的太湖图片,很多学生都大声叹息;在第四章第2节“食物网”中先呈现了善良的路能悠闲行走的画面,然后立刻呈现被狩猎者伤害的伤痕累累的路蛇,学生的反应更加强烈。播放视频展现自然界的神奇壮观之美,通过视听的结合,丰富学生对生态美的情感体验。
2.古典诗词的渗透陶冶学生情操
生态美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相似的内涵,尤其是许多古代的诗词将生态美表现得淋滴尽致。例如笔者在讲到生物生存的环境时,以美丽的千岛湖为例,千岛湖之水源自浙江省的新安江,南宋学者沈约曾赋诗一首:“洞彻随清浅,皎镜无冬春。千初写乔树,百丈见游麟。”形容其水之清澈。千岛湖盛产鲈鱼、鲢鱼、鳙鱼等多种鱼类,但由于鲈鱼身价高好赚钱,所以当地大量养殖鲈鱼,结果导致湖中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大量减少,随即湖水爆发了大规模的蓝藻,整个湖面都变成了碧绿色,而湖水也变得恶臭不堪。例如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调朗读诗词:“明月别枝惊鹤,清风半夜鸣姆。稻花香里说丰田,听取蛙声一片”,然后带领学生分析这首诗中所体现的生态元素,诗中不仅描写了“稻田”,还描写了动物"昔鸟”和“蛙”,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领会到动静兼有的美感,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情绪也受到诗人舒畅、喜悦之情的感染。这首《西江月》是辛弃疾在江西生活时所作,它描写了诗人在夜晚的田间行路时所感受到的农村自然风光,当时的月亮刚刚出来,惊动了树上的鸟儿。天气很热,所以虽然已是夜晚,但是树上的知了还在鸣叫,可是诗人还是感受到了丝丝的清风。
3.生态情境的核拟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设计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现实生活问题相联系的情境,找准现实生活的切入点,强化感性认识。例如在阳光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形成这一内容的学习中,许多学生表示从未见过这种情景。于是,教师带领学生在遮光的条件下培养了许多豆芽,豆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但是很少有学生观察过豆芽。先让学生观察在遮光条件下豆芽的颜色,然后将遮光物移开,仅两个小时左右,本来是白色的豆芽即变成了绿色,学生都惊讶于豆芽变绿的速度之快。生动的实验使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光照可以促使叶绿素形成”这一内容,也让学生深深的感叹自然之神奇。实验设计应注重直观性。例如探究酸雨对吊兰生长的影响,实验地点就选择在教室后面的桌面上进行。笔者首先给学生讲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引起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假设和草拟实验计划。学生最后决定选取三盆长势大致相同的吊兰,分别编号①、②、③,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配制了两个浓度的模拟酸雨(PH=3,PH=5)。其中吊兰①潘自来水作为对照组,吊兰②绕PH=3的模拟酸雨,吊兰③绕PH=5的模拟酸雨。实验大概进行了两周,饶水频率平均三天一次,两周以后的结果令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吊兰②的叶子全部枯萎了,吊兰③也只剩下几颗一半绿色的叶子了,只有绕自来水的吊兰①长势很好,叶子繁茂碧绿。经过这一次的实验,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了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有的学生甚至主动搜集了酸雨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发现酸雨还会使人患上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笔者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宣传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加深学生的印象。
4.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伯林特认为在环境当中,作为积极的参与者,我们不再与之分离而是融入。这种参与的审美方式不是只有看或听,而是一种全身心式的体验。例如在为生态系统进行分类的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考察了校园生态系统,活动中学生要辨认校园的植物,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分析校园的生态结构。有的学生还给植物系上了简洁明了的标签,这即丰富了同学的知识,又为师生提供了欣赏的便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了解校园的生态结构,总结了校园绿化的特点,并为校园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还从情感上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
5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美学观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从美的角度看待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家园意识。美的事物能够使人感到身心愉悦,对美的欣赏和理解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生态美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自主学习品质;家长评价;师生评价;调控与培养
中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数据化考评标准是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课题组《中学生自主学习品质数据化描述与运用》研究的《中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中学生自主学习品质个案访谈录》《初中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必备要件和具体内涵》,针对当前中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特制定科学的同步考评标准。
一、指导思想
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精准地进行数据量化跟踪记录,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状态,客观评定学生的学习品质,以评导学,以评促教,以评育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整体提升。
二、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遵循学生的客观实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2.全面性原则
对考评内容进行全面评价,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教育的三维目标,尽可能全面呈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及表现。
3.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建立简便易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4.主体性原则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之间,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对话与交流,增进理解与沟通,营造良好评价氛围,开展学生参与下的自评、互评,并及时反馈有效信息,促进学生主体成长。
5.导向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标准的建立始终坚持以评导学、以评促学的导向,评有所指,评以致用。
三、考评内容
依据新课标三维目标,侧重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考评标准细则
主要从目标激励、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纠错本的使用、课外学习六方面进行考评。
1.目标激励考评标准
目标激励就是为了有效提升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制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调整学习需要,最大限度体现个人价值的良性学习运行机制。主要采用老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两种方式。
2.课前预习考评标准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接受新知识的关键环节,本模块实施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师生抽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3.课堂学习考评标准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主要包括学生独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两个环节。
本模块要从学生课堂学习专注程度、精彩展示、合作探究、积极参与四方面进行考评,由老师和小组组长共同评价。
4.课后作业考评标准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家校要联合,共同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该模块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两方面考评,由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参与评价。
5.纠错本使用考评标准
学习是一个不断出错的过程,错误出现了,要及时反思和改正,总结经验以免再犯。纠错本是有效的“题海战术”替代方案。我们主要从分类整理、红笔纠正、注明错因、类比总结、定时温习方面去考评。
对于纠错本的使用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
6.课外学习考评标准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为了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多元化发展自己,我们主要从解决疑难、学有专长、读写听记、自觉坚持等方面进行考评。采用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班委评价、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
五、考评标准的组织实施
本着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认真实行层层负责制,确保考评过程规范操作,考评结果客观公正、可靠可信,主要由班委成员、小组组长、科代表、老师组成。特明确以下职责分工:
第一,组长负责统计预习情况、作业情况,包含家长反馈的信息做好分值输入。
第二,课堂得分由小组组长记录汇总科代表,科代表还应做好老师对同学的表扬与批评记录。纠错本由学生自评、老师考评、科代表汇总。
第三,班委成员负责对学生成绩即目标考核进行统计,课外学习统计并负责统计得分。
六、考评结果的统计
根据职责分工把各类数据进行汇总,一周一汇总用于班会,依据个人得分进行周评、月评、期评,以评导学,以评促教,以评育人。
中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综合考评标准,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多元化参与,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考评标准,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指导落实到数据化的呈现,从而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控与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驾云.注重模糊情态 开发创造思维[J].教育探索,2001(7):17-18.
2.李红.综合素质评价怎样做――青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应用文萃,2004(10):39-40.
关键词:初中数学;易错题;讲解;破解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76-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易错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破解,必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破解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根源有助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与数学水平的提高。而破解之,必要建立在对初中数学易错题形成原因的讲解基础上。长期以来,易错题的教学一直困扰着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常见的易错题及其原因,在此对其进行讲解与破解的相关问题作一简要的探究。
一、初中数学易错题形成原因的讲解
1.过于重视解题,忽视概念理解
由于受到小学数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进入初中后,难以快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过于重视解题,相对忽视概念理解,导致很多学生存在知识体系不扎实、不完善的弊端。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解题中,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数学推理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例如:对于“因式分解”这一概念的理解中,学生常见的错误主要有:
错误一:因式分解:a+b-2ab-1
错解:原式=(a-b)-1
原因分析:解题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只是将原式中的部分数字进行分解,而忽略了将原整式化成积的形式,这是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易错题类型之一。
错误二:因式分解:(2x+1)-(x+2)
错解:原式=(x+2-2x-1)(x+2+2x+1)=(x-2x+1)(x+2x+3)
原因分析:第一个因式(x-2x+1)分解不彻底,可以将其继续分解为(x-1),学生往往在解题中忽略了这一步,这与概念掌握不扎实有着必然的联系。
2.过于重视明显条件,忽视隐含条件
在初中学生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过于重视明显条件,忽视隐含条件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某些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学生多存在考虑问题不周密的现象,使得问题的解答不完整,与标准答案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引导学生解答关于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练习题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容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顶点位置及根的判别式Δ≥0等隐含条件,从而导致解题的整体思路受到干扰。
错误一:y=2x-4x+1,当0≤x≤5时,求y的变化范围
错解:当x=0时,y=2×0-4×0+1;当x=5时,y=2×5-4×5+1=31,所以,当0≤x≤5时,1≤y≤31
原因分析:本问题的出错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性质缺乏深入的理解,而且忽略了抛物线顶点的位置。事实上,在解题过程中,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变化,会导致x、y数值产生相应的变化,学生在解题时必须要考虑到相关的隐含条件,否则无法做到准确解题。
二、初中数学易错题的破解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易错题破解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学生普遍面临的易错题,教师一定要从教学工作的角度出发,协助学生对于易错题的引发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索,逐步掌握解题的正确思路与方法,以全面促进自身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1.对于易错题进行提前干预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先入为主的现象,在教学过程加强对于易错题的提前干预。在进行某一部分数学知识的讲解前,教师必须提前预测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在课堂讲解中反复强调需要重视的知识点,从而有效控制易错题现象的出现。例如:在讲解互余、互补等知识时,其概念相对简单,但是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应特别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课后习题训练中,应告知学生注意如何减少差错。通过不断的提前干预,学生解答数学题的错误率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2.对于易错题进行现场跟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课堂练习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在现场进行跟进,帮助学生在出现错误时就能及时认识到纠正错误的重要性,在教师的现场批改中,学生对于易错题的记忆将更加深刻,这对于今后杜绝再次出现错误是极其有利的。另外,根据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师对于易错题的现场跟进,还要坚持讲练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使学生在不断的讲解与训练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水平与实际应用能力。
3.对于易错题进行课后小结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结合教学工作的现状,积极进行课后小结,特别是要总结典型的错误,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客观点评。在课后小结阶段,教师应根据易错题的特点,反复进行教学反思,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与再次总结,以保证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总结中形成较强的数学解题思路与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