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关工委工作要点

机关工委工作要点

时间:2022-02-18 18:3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关工委工作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关工委工作要点

第1篇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抓好青少年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

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首要的政治任务。结合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组织好领导班子、关工委干部和“五老”深入学习,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抓好青少年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主动配合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及工青妇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老少共筑“中国梦”,“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实际,以开展青少年“三星”(学习之星、科技之星,孝顺之星)评选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4月份,召开2014年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根据情况,区关工委将深入基层,对贯彻落实省、市委22号文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乡(镇)、社区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委或党政联席会议,全面落实好“三纳入、两列入、一保障”的要求,年度要有党委会或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专题会议纪要。各村(居)要根据区关工委年度工作要点,制定村(居)关工委工作计划;每季度召开一次党支部会议,专题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形成月月有学习,季季有活动安排,年年有工作总结表彰的长效机制,实现基层组织网络化,凸显基层工作特色化,关爱教育青少年多元化。

二、巩固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整体水平

要下功夫把基层工作做好,把基础搞扎实。要在创新务实上下功夫,要在创建品牌上下功夫,要夯实基础,分类指导,培育典型,推广典型,“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使工作常抓常新。不断完善“五好”关工委的量化标准,进行动态管理,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老少携手生态文明监督“五护”(护林、护水、护路、护卫、护鸟)活动。巩固“五好”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老少互动,促进老少共建。努力把基层“五好”关工委创先争优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融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中;融入创新社会管理中。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配合区农业局、区科技局等部门举办青年农民创业培训班,以培训科技二传手和致富带头人为重点,培训青年农民20000人(次)以上。其中,区、乡(镇)、社区关工委主动牵头,举办科技培训10000人(次)。加强外出务工青年和返乡农民工实用技能、种养殖技术、电脑操作知识等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青年农民,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条件的乡(镇)要建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形成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五老”作用的重要方面。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重探索如何有效发挥社区关工委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好”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老少结合、老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举办好学校放假、社区开办法制教育培训班、夏令营等活动。积极配合政法等部门,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把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活动作为关工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企业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阵地和重要基础。积极推进在民营企业中组建关工委工作,今年要继续抓好民营企业嘉旺公司、利美康等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

三、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和特殊群体工作

坚持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进一步健全和充实调整乡(镇)、社区关工委法制教育关爱团(组)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法制进校园、进课堂。坚持为青少年上法制课,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继续抓好老年网吧监督工作。积极配合区文化部门,抓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区关工委成立网吧监督巡查组,不定期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监督工作,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社区、村(居)、要利用关心下一代活动室(中心)建立未成年人绿色上网室,由社区、村(居)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老同志专管。

关注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长效机制。在寄宿制学校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活动。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使他们成长有关注,生活有阳光。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等“五失”青少年的工作。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继续抓好关工委系统干部的培训工作。适时配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举办第八期关工委系统干部培训班。

四、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工作长效机制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部门联动,优势互补。建立以乡(镇)、社区为主办单位,区关工委主动作为,协调配合区科技局、区农业局等部门,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工作长效机制。打造活动品牌,教育培训常态化。进一步巩固关心下一代活动室创建成果,在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活动室,深入开展青少年教育培训活动。各乡(镇)、社区每年至少举办一期100人以上青少年培训班。村(居)要结合实际,举办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各类培训班。

机关部门帮社区、村(居)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与奖惩挂钩。协调区直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帮村、帮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帮助村、居建好活动室,办好培训班,大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好事、办实事。

五、加强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着力建章立制,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两个22号文件和去年省委十一届常委会第33次会议纪要精神的有关要求,实现“五纳入、四统一”五纳入即: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四个统一”即:与党政其他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检查验收、统一表彰奖励。重视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动态管理,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关工委建设。继续配合区文明办抓好将关工委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工作。

第2篇

1、关于机构:党委机构的设置以2002年9月市委、市政府(吉字[2002]52号)批准的《县党政机构改革方案》为主要依据,即县委工作部门设置6个(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农工部);常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1个(编委办公室,与人力社保局合署);直属机关工委与组织部合署;老干局、局分别归口组织部和县委办管理。2010年我县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设置以2010年6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吉办字[2010]93号)批准的《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为依据,即政府工作部门设置26个(包括监察局),特批机构1个(扶贫和移民办),共27个工作部门。除以上机构外,乡镇政府机构18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14个,其中党委管理单位6个。

2、关于人员编制及实有人数:县乡两级行政编制1508名,其中县直党政群编制488名,政法专项编制469名,乡镇机关编制551名;截至2011年2月,党政群机关实有人数合计1362人,其中县直党政群484人,政法系统454人,乡镇机关424人。14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事业编制114名,实有人数66人。

二、关于事业单位及编制情况

根据2010年12月底机构编制统计,全县各类事业单位486个,总编制7542名(财政预算6845名,经费自理697名),实有总人数7744人(财政预算6421人,经费自理1323人)。

1、关于全县学校及编制情况:全县乡镇中小学单位37个,县城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单位13个,学校单位共50个;省市编制、教育、财政核定我县教职工总编制3854名,到2010年12月底教职工实有3626人;2010年井冈山经贸学校调整为市县共管,以县为主,划转编制111名,实有教职工66人。

2、关于卫生医疗单位及编制情况:全县乡镇卫生院按一乡一院设置,共18个单位;省市编办核定乡镇卫生院总编制474名,到2010年12月底实有人数509人;县城公立医院4个,总编制455名,实有人数434人。

三、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情况

我县乡镇机构改革是从2005年起步,每年都把乡镇机构改革列为机构编制工作的任务目标,由于种种因素,实际落实情况甚微。2010年12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了《市编委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办字[2010]166号),要求在2011年1月底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为落实通知精神,应付市里的督查,经编委领导同意,县编办拟出了《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实际没有下发,更没有去实施,乡镇机构设置还是维持原状,即乡镇机关按2002年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按2003年事业站所改革方案设置,事业站所设置情况是:七个乡镇按7个站所设置,其余11个乡镇按6个站所设置;改革后将农技、农机、农经、水产、水管、兽医单位整合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乡企站、劳动保障服务站、统计站单位整合设立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保留乡镇文广电站、民政所、计生所和国土所,按7个事业站所设置的乡镇增设林业工作站;目前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仍属乡镇政府管理,除此外其他站所都陆续明确调整为县相关主管部门管理。

四、关于编办及编委工作情况

县编办在去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维持现状,其定位是列党委序列,为县委工作部门,作为县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不变,与人力社保局合署,定行政编3名,现配主任1名、副主任1名、股长1名,除编办工作外,三人都兼有人力社保局的工作或分工,没有专职人员。编办下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股级),配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业务工作,也兼有其他工作。编委会议根据讨论的议题和其他工作情况需要适时召开,编委主任确定召开时间并主持会议,讨论并决定本级权限范围涉及机构编制的事项,提交的议题平时由编办收集整理,开会前归纳整理列出;近2—3年内每年编委开会为1—2次不定;编委会工作由编委会工作规则加以规定。

五、关于今年机构编制的工作要点

按照市编办下发的工作要点,今年有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1、统筹谋划“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把“十二五”规划要求贯彻落实到今后五年的机构编制工作中,明确任务和目标要求,为今后五年工作谋好篇、布好局。

第3篇

4月以来,农业厅按照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走访亲戚,入户劳动,开展干部职工自我联谊和座谈等活动,促进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深入开展。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厅党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厅领导认真把关,组织制定印发了《自治区农业厅“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2017年工作要点》《自治区农业厅“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宣讲方案》。每周四通过WW周例会听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汇报,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要求各单位认真按照厅“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施方案和工作要点抓好落实,并按照农业厅“十四个一”中机关、事业单位每月开展1次活动的要求,开展联谊、座谈等活动。4月1日、17日和25日,组织人事处和机关党委召集厅走访团带队领导(队长、副队长)、小组长、联络员和“一家亲”办等相关人员,专题召开了三次访亲工作协调会,对走访活动进行了分工和部署,对活动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农业厅“民族团结一家亲”第二轮第四批,第三轮第一、二批走访亲戚活动安全、顺利、有序进行。

二是周密组织,访亲推进有序。按照自治区“一家亲”办两月走访一次的要求,农业厅积极与2017年驻村工作队对接沟通,于4月5日-8日,组织完成了第二轮第四批51人的访亲工作。第三轮访亲活动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三轮访亲方案,计划分四批进行,其中:第一批4月19日-21日;第二批4月26日-28日;第三批5月8日-10日;第四批5月17日-19日。先后于4月19日和26日,组织116名干部职工赴xx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尤喀克喀帕(3)村、喀扎克拉(8)村、阿克提其(11)村访亲。第三、四批访亲正有条不紊推进。

三是加强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农业厅“民族团结一家亲”访亲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访亲的同时,组织农技站孟谦文副站长、种植业处艾买提卡热等10名专家,分别给农业厅工作队所在的1村、3村、7村、8村和11村农民夜校,讲授《农业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小麦、玉米、棉花等种植管理知识》《种子相关知识》《科学施肥关键技术》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等相关惠民政策》等知识,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出现了访亲与服务共同推进的良好势头。

四是建章立制,加强督查指导。根据《关于组建自治区农业厅WW督查和应急处突工作组(队)的通知》精神,厅“一家亲”办制定了《“访惠聚”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WW督查计划》《农业厅“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WW安全督查评分细则》,设置了组织领导、学习教育、专题实践活动、信息报送、一月一活动和访亲活动等7个方面的内容,对督导方式、督导内容、评分标准等进行了细化,目前已印发督导组成员征求意见,待成熟后印发。并积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对1-3月各单位报送的月度小结和简报信息、“一月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印发了通报。同时,按时完成了厅本级3月份统计报表和月报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督导农业产业化局、农牧业机械管理局和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3月份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数据直报云服务平台统计报表和月报的填报工作,并进行了审核把关。

五是认真核对,确保信息准确。针对今年退休、调离、调整人员多的实际,农业厅“一家亲”办在对全厅人员结亲对象、所在村组等信息全面核实的基础上,先后两次将调整核对稿置于xq农业快乐工作群和农业厅一家亲联络群,让全厅干部职工核对,于4月18日完成了381名访亲人员、结对认亲对象基本信息的调整核对工作,目前,确定了391名需结亲的对象,其中,因调离、退休、疾病未结亲的10户,实际结亲381户,其中3村180户,8村175户,2017年驻村工作队26户,并已发至xq农业快乐工作QQ群和微信圈。

六是示范引领,做好前期工作。为创新“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走访活动方式,5月9日至13日,农业厅将邀请30名亲戚代表、带队村干部来乌鲁木齐做客,增进与亲戚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农业厅“一家亲”办会同厅植保站制定邀请xx亲戚来乌做客试点方案,协调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完成了30名亲戚和村干部的政审和外出手续的办理工作;完成了xq电视台、xq日报社等5家媒体的对接工作,订购了3名记者往返乌鲁木齐至xx的机票和火车票,以及在xx采访的食宿、车辆保障的协调工作;督导记者完成了采访具体方案的编写等工作。

七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面。组织全厅干部收听收看了自治区各大媒体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座谈会的专题报道,有针对性地组织各族干部群众谈认识和感想,以及对实现xq总目标、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的反响,开展发声亮剑活动,完成了反响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按时向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办报送了xx的亲戚乌市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厅编译中心原副主任巴斯古提民族团结从小处着眼;社会各界救助阿丽亚的事迹3条新闻线索;完成了厅两个“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的上报工作。及时编写了《访亲向实字聚焦 服务向村里贴近 重心向融合转移》等简报信息6篇,6篇稿件先后被xq农业信息网、自治区机关工委、最后一公里等报刊网络媒体采用。

八是迎接调研,认真全面准备。根据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对自治区有关部门(单位)贯彻落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厅“一家亲”办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回顾,撰写了汇报材料,对活动档案整理归档,积极做好迎接调研组检查调研的准备工作。目前,已将汇报材料上报调研组审阅。同时,积极督导各单位指定专人,对今年以来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进行总结,完善相关档案,熟悉应知应会知识,以备调研组抽查调研。

九是爱心资助,捐书增加亲情。4月20日,农业厅工会和厅“一家亲”办利用访亲的机会,开展了“献爱心捐书”活动,向疏附县萨依巴格乡中心双语幼儿园捐赠1000余册图书,还分别到农业厅支教干部阿不都热西提所在的大一班、米合热古丽所在的大二班,与老师和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一起观看了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农业厅干部王燕娜的感人事迹短片。王燕娜与孩子们热情交流,欢乐互动。此次农业厅“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延伸到幼儿园,将民族团结的雨露播撒在每个孩子心田,为实现“我的梦、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是加强联谊,丰富活动内容。按照农业厅“十四个一”中机关、事业单位每月开展1次活动的要求,各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联谊、座谈等活动。4月6日,厅办公室党支部开展了向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同志学习的主题活动,交流畅谈了学习感受。4月12日,区划办组织干部职工收看了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座谈会专题报道。4月13日,产业政策与法规处与农经局党支部共同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日活动,12名党员前往市博物馆参观“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教育展。4月13日,信息中心组织了“运动成就健康,快乐与你相伴”为主题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子徒步活动。4月20日,药检所开展了“我是中国公民”为主题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通过培养教育,不断增强各族职工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21日,哈检站干部职工前往烟墩动植物联合检疫检查站,与哈密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各族检疫员共同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农技站全体干部职工以“世界读书日”为主题,4月25日前往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参观“民族团结一家亲”图片展,在市图书馆读一本好书,畅谈交流,寓教于乐。4月25日,农村能源工作站联合资环站前往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参观温室大棚生产情况,开展徒步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交流了情感。4月26日上午,园艺特产处全体干部前往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参观“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展览。据统计,28个单位组织开展了22场丰富多彩的联谊、座谈等活动。

第4篇

各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综治委各成员位:

根据半年检查考核和日常监控掌握的情况,现将今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综治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上半年,全市各地区、部门和单位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各区与乡镇街道办事处、乡镇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和嘎查村、村和居委会与居民住户;各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与区直属和驻区各单位层层签订了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书。海勃湾区不断加大对发生重大治安问题的地区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制的力度和领导责任查究力度,对去年综治工作实绩考核较差的4个单位,严格行使了综合治理“警告”和“一票否决”权制,保证了各部门、单位综治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海南区积极推行治安防范经济担保制度,区委、政府增拨4000元经费对2003年度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济担保责任制的3个企业兑现了奖金,区属西卓子山街道办事处也与辖区内较大的独立法人单位签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济担保责任状,并逐步推广。三区对政法综治经费(包括群防群治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上半年共到位18.1万。其中,海勃湾区7万,乌达区6.5万,海南区4.6万。

二、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工作情况

上半年,各区适时组织开展各类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确保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今年1-6月份,全市共立各类刑事案件944起,同比上升5.6%,其中,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上升9.3%,盗窃案件同比下降5%,一般以上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8.9%,火灾事故同比上升34%。海南区、乌达区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分别上升了64.1%、23.6%;海勃湾区同比下降6.5%。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5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8名,劳教以上打击处理245人,打掉刑事犯罪团伙23个,成员78人,收缴罚没财物折款661余万元。查处赌博、买、传播物品案件20起,没收赌资15.58万元,收缴、盗版光盘330张,打击处理221人。查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56起,涉嫌越界开采的小煤矿47家,破获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违法犯罪案件8起,抓获涉案人员35人,逮捕9人、刑事拘留8人、行政拘留20人;收缴炸药200余公斤,雷管214枚;扣押各种车辆381辆;封堵废弃井口102个,炸毁盗采井口24个。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定的单位、摊点229个,查获非法提炼地沟油、加工食用胨的黑窝点5家,没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6.42吨。

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

上半年,各区、各部门、单位继续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三区和市政府办公厅、统战部、建委、教体局、发改委、海勃湾矿业公司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归口领导小组牵头单位分别开展了调研活动,及时上报了调研报告。今年1-6月份,全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289起,调处1238起,调处成功率为96%;发生群体性不安定事件及苗头73起,其中事件54起,同比上升1倍;苗头19起,同比下降73.7%。

四、安全创建“三个延伸”活动开展情况

上半年,各区和各大系统认真抓了“三个延伸”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工作。海勃湾区把创建“安全企业”作为“三个延伸”活动的突破口,把创建的立足点放在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服务上,重点抓了“黄化”、平沟煤矿、千钢等企业的安全创建工作,结合各类企业安全工作存在的常见病,指导千钢公司制定了反“事故隐患计划”;乌达区、海南区以创建“安全工业园区”为载体,把安全创建活动延伸到民营企业,优化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治安环境。市卫生等系统把安全创建工作作为领导的任期目标之一,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对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条件,根据本系统的行业特点,把创安活动的实际效果作为对职工、科室、单位和部门考核、评比及奖惩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下发了《乌海市卫生局创建安全系统实施方案》,与局直属各单位层层签定了安全创建(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基层单位、科室又分别划分了安全创建责任区,定期对安全创建工作进行认真督促检查,并定期对安全创建的情况进行通报。海勃湾区综治委积极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将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刑法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配以漫画、插图制成展板进行图解,形式新颖、简明,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变的易于接受,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市公安局按照标识统一、配置统一、内务管理统一的要求已建成58个规范化社区警务室;市司法局制定了法律进社区工作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季度工作安排和考核细则。

五、防范体系建设情况

上半年,全市各地区、部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意见各项措施,按照自治区综治委年初提出的“巩固、完善、规范、提高”的要求,全面构筑完善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市公安局以构建覆盖全市的四级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积极组织筹建以信息指挥系统、侦察打击系统、防范控制系统和警务保障系统为主体的110指挥中心大楼、规范化治安堵卡点、治安岗亭和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电子警察)等六个“打防控”体系工程项目,目前,各项目建设任务已接近尾声,9月份将全部投入使用;同时,市公安局经过大量工作,上半年,在全市网吧内安装了实名制系统。市电业局、金融等系统采用双光速红外线报警、声像同步电视监控等最新技术防范设施,逐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内部治安防范网络体系。

六、有关材料报送情况

上半年,按照要求报送述职报告的单位有:

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经委、市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交通局、监察局、组织部、电业局、安全站、地税、总工会、宣传部、妇联、邮政局、计生委、市检察院、司法局、农牧业局、水务局、人行、文化局、海矿、政协、民政局、综合执法、工商局、人寿保险公司、团委、教体局、统战部、乌达矿业公司、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报送半年总结的单位有(不包括半年抽查单位):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政协办公厅、市中级人民法院、工商银行、残联、林业局、教体局、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老干局、规划局、交通征稽分局、技术监督局、国税局、气象局、审计局、防范办、交通局、检察院、机关工委、药监局、安全站、科协、监察局、人防办、党校、人事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人行、发改委、广电局、农行、烟草公司、统计局、供销社、编办、民政局、科技局。

七、存在的问题和要求

上半年,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对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上级下发的有关综合治理文件精神没有认真地去学习领会和分析研究,综治责任状、工作要点等内容与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实际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存在照搬照抄或“两张皮”等问题,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刑事犯罪尤其是侵财案件仍然居高不下,专兼职群防群治队伍年龄普遍较大,防范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三是个别单位综治信息反馈迟缓,流通渠道不畅,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得不到及时推广,档案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还不规范。四是个别单位安全创建“三个延伸”工作滞后,存在无方案或方案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第5篇

中国德育:李局长,您好。有人说您是教育界的“另类”,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李世华:我是一个有教育理想的人。对教育我情有独钟,对玉溪教育的未来,我有自己独到的思路,这或许就是“另类”的缘由吧。每当看到天真活泼、充满求知渴望的学生,看到望子成龙、省吃俭用供子女读书的家长,我就有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从大处讲,是对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和国家建设者的责任;就个体而言,是对一个家庭幸福的责任、对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责任,对全体学生负责是教育的责任。从我走进教育局的那天开始,我就把担起这份责任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结合起来,把发展教育事业,满足广大群众读好书的要求,作为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人是要有理想的,有了这样的理想,在工作、生活中就不会为个人利益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才能勇往直前、勇于担当,对教育的感情才不会褪色。我总希望通过我和同事们的努力,把教育办好,让每一个玉溪的孩子成人成才。

一方面,作为一种事业追求,不能把教育局长这个职位理解成一种权利,要把它理解成一种责任,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才能静下心来,无怨无悔地抓教育。去年出访面签时,有个老外问我当了几年局长,我说将近十年,他有点想不通;再问我在这个单位多少年,我说二十多年,他更想不通,一个人怎么能把自己的半辈子都用在做一件事情上?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我感到幸福。

另一方面,作为局长,我既考虑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更考虑玉溪教育长远的发展,玉溪教育的未来。教育不能只看眼前,而是要有超前发展的意识,选准了方向就要坚持不懈,这就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所以在工作中,我更多的是考虑能不能推动玉溪教育一直超前发展,能不能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长。

中国德育:我们知道,在2009年您获得了“全国教育改革创新贡献奖”,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请问玉溪市教育创新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李世华:关于教育创新,我有几个基本的观点。其一,教育的规律性高于创新性。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要尊重这个规律,不能瞎折腾、盲目跟风、急功近利。其二,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要结合时展需要和工作实际进行创新。2003年我在考察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过程中,发觉我们的教育观念、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同时,教育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在玉溪还比较严重,大家没有看见这个差距,没看到我们的落后。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用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教育发展的难题。

我们把玉溪教育的发展定位为省内领先、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玉溪教育事业始终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坚持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统筹谋划、持之以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五不”:不跟风、不折腾、不贪大、不搞运动、不无病。按照“抓基础、重内涵、打品牌”的思路,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台阶,在教育领域实施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办学模式、投资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探索,促进玉溪教育从区域教育向品牌教育迈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标,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创了“十个率先”:

一是率先大面积实施“三免一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缓建机关办公房,确保娃娃上学堂”。全市近30万中小学生全部免费上学,9.8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到生活补助。对5000多名跨村学生发放了路费,这个率先对夯实义务教育基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政府行为的回归;

二是率先推进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建设,鼓励教师终身安居乐业。现已有7659套教师安居房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同时,建成16万平方米的教师值班用房;

三是率先实施校长、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工程,推进教育走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是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是事业发展的根本,特别是对教育而言,队伍建设尤其重要,不然房子再好,教师素质不高,人民群众同样不满意;

四是率先尝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组建烟草、工贸、旅游三大职教集团,开创了“出口畅、入口旺,学得好、用得上”的玉溪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受到教育部表彰。四次组队参加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成为云南省获奖等次最高、奖项最多的州市;

五是率先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的目标,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六是率先打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学校布局,宜增则增、宜减则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小学学校数和教学点由2003年的649所、383个集中到2010年的575所、59个,农村寄宿制小学由250所增加到461所。2011年在全省率先撤并“一师一校”,小学教学点为全省最低;

七是率先探索多元化发展学前教育路子,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步伐。创新模式,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学前教育入园(班)率达84.67%;

八是率先对彝族山苏支系等人口较少民族实施教育特殊扶持政策,采取“分片包干三级负责”、集中办学、奖励上学、增加双语教师特殊编制等措施,实施了包括衣、食、住、行、学的全免费教育,全力推进彝族山苏支系等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九是率先实施中考招生“阳光工程”,确保教育公平,切实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放心、满意,玉溪将中考监督权交给普通群众,实行政务公开,向新闻媒体公布了招生政策、招生程序、每个学校的招生情况,全部公开透明;

十是率先推进教育国际化交流,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探索“汉语+英语+第二外语”多语种教育模式。目前,玉溪市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已呈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开创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新局面。

中国德育:您曾在博客中指出“教育公平,曙光初现;西部教育,生机盎然”,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与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密切相关,请问玉溪市在加强教育公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世华:教育公平的含义非常丰富,我们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玉溪教育的“十个率先”而言,其中至少有五个率先关乎教育公平,而且内容相互交叉,形成合力。玉溪属于西部地区,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是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是农村尤其山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2009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我对有七盼》中,有五盼与农村教育有关。我们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多年来,玉溪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实施,通过“改造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等措施,打破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以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和扩大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第二,确保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三免一补”的主要受益者,还是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我们总结了“六个有利于”: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并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利于杜绝教育乱收费现象,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民增收,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并履行好实施义务教育的职责。

第三,帮助农村教师安居,为他们安心农村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如何让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留在农村,安心工作,首先得从待遇上来解决。所以我们从市级层面,搞了一个农村教师安居工程,选县城最好的地段来给教师盖房子。

第四,加强山区教师的培训。比如我们连续多年举办山区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班,精心设计课程,聘请名家讲课,进优质学校参观。与市关工委等部门联合举办山区教师关爱夏令营,让山区教师先学习、后考察,这项活动我们已经连续搞了十多届了。

第五,配齐音体美教师工程,加强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从2010年开始,由市编办与市教育局联合下拨专项编制,每年120个,面向全国招聘,基本上配齐了乡村中心小学的音体美教师。同时进行了跟踪督察,确保专编专用。

第六,从2004年开始实施中考招生“阳光工程”。我们对内建立健全了中考招生的管理制度、程序、办法和问责机制,该保密的严格保密,对外该公开的全部公开。对监考老师实行大交叉和小交叉,除了学校交叉外,还在考前半小时临时抽签,教师才知道自己监考哪个场子。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截止2011年,玉溪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2005年的74.34%提高到了93.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05年的60.52%提高到了81.75%,学龄前儿童入园(班)率由2005年的55.97%提高到了84.67%,高出的数据来自哪里?主要还是农村。

中国德育:教育部在201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指导纲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突出“全过程”的要求,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玉溪市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德育工作体系,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全国的德育工作者分享?

李世华:在玉溪教育整体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德育是“玉溪教育交响曲”的基调。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分享:

一是总结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经验成果,于2005年开始实施“四三二一一”德育工程:在校内抓好四项教育(主旋律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外开展好三项活动(少年军校、假日活动、环保活动),加强校内外两块阵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用好一套德育教材,造就一支网络齐全、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这个工程涵盖了少年儿童成长的全过程,这与教育部的要求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