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小学支教总结

大学生小学支教总结

时间:2022-06-21 19:32: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小学支教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小学支教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可持续性发展;西安外国语大学

一、“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三下乡” 的提出

1、关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1]后来,可持续发展观被运用到,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或永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2]

2、关于“大学生三下乡”

三下乡,是指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正式开始实施。

二、“大学生三下乡”“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学生三下乡”与“可持续发展观”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大学生三下乡从提出,到今年已经被不断实践和深化长达近20年。在这近20年的时间内,大学生三下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强化。大学生三下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例证。

大学生三下乡,能够把先进的文化、卫生和科技带到乡村偏远地区。先进的文化能够改变落后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先进的科技有助于落后地区生产力的提升、甚至是质的飞跃,先进的卫生服务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的医学常识和就医观念。从根本上而言,大学生三下乡能够不断平衡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发达与落后地区的差距,对于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三下乡的主力军,首先从自身而言,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卫生知识、能够获得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学生带着文化、卫生、科技下乡,不但有利于作为接受对象的乡下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传递者大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总体而言,大学生三下乡是一个双向共赢、有着积极意义的活动,大学生向工农群众学习丰富的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经验,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的提升。工农群众向大学生学习文化理论、经济发展信息和先进科学技术,利于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理论知识的提升,促进和带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如何实现“大学生三下乡”的“可持续性发展”

从实践角度讲,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做为三下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比较曲折、困难的实践过程。大学生三下乡支教要想获得实质有效的效果,必须做到支教对象的可持续性、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团队成员组成的可持续性、团队文化的可持续性。此外,还应发挥媒体宣传报道,及时向社会传达支教信息。只有实现这些基本的要素,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生三下乡支教的可持续性发展,真正落实三下乡到实处。

1、支教对象的可持续性

支教的对象相当于是受众,受众必须是固定的、可续性的,这里所谓的“支教对象”,从宏观上讲,指的是支教的大区域必须是固定的,一方有一方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从微观上讲,支教的具体对象必须是确定的,例如小学、初中和高中这三个群体的文化水平是不一样的,服务方式也必定存在差异。支教的具体对象应该是小学,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内在的持续和发展。只有支教区域具有固定性、支教对象具有可持续性,才能建立完整的支教服务体系和机制。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律动阳光”志愿者队2011年第一次支教到三原县,由于先前没有进行实地调研支教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终没能持续支教。在借鉴经验基础上,到乾县丈八完小进行调研和协商,最终签订支教协议,于2012年第一次支教,并在2014年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最终实现了支教对象的可持续性。

2、团队成员组成的可持续性

大学生三下乡的团队相当于是“传播者”,在受众固定和可持续的情况下,传播者也应该保持可持续性和固定性,因为固定可持续的传播者,能够最全面和最深层次的掌握受众的特点,能够最实效可行的实现三下乡的效果,使三下乡得到最大力度和最深层次的实践。从事实角度而言,团队内的大学生会不断面临毕业,意味着老队员的离开,团队需要重新建构。这就需要团队不断做到“老人”带“新人”,做到薪火相续。团队每年都会进行总结会、分享会、表彰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总结工作,为三下乡团队的传、帮、接、带提供了保障,在分享交流中,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三下乡、加入三下乡、传递三下乡。实现团队组成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会中断。

“律动阳光”志愿者队做到了团队成员组成的可持续性,积极动员有经验的队员进行二次支教或到队进行指导。在乾县丈八完小连续支教三年,再次支教人数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见表二)

3、团队文化的可持续性

在“传播者”和“受众”固定的情况下,作为团队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时间服务团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团队,建构完善可行的团队运作机制。一个团队的发展,最核心的是建立属于自己团队的文化。西安外国语大学“心希望”支教队主要团队文化就是:“关注留守儿童”,针对这个团队文化进行不断的细化和深化。

“律动阳光”经调研,村里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安全教育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有些小学生甚至已经出现心理和卫生安全问题。通过表三,可以看出在乾县支教的三年中,在保留原来特色课程文化的基础上,2014年突破性的增加了四门课程。根据受众年龄小的特点,增加了互动性特别强的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励志公开课、创意美术等课程。做为艺术学院的支教队伍,逐渐建设完善了团队的支教文化,并根据实地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见表三)

以2014年为例,团队所开设的特色课程中,书法课老师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书画协会的会长;剪纸课老师的个人剪纸作品展已在西安展出三场,也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首个学生个人展;舞蹈老师、音乐老师都是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的学生,舞蹈老师作品曾获陕西省舞蹈荷花奖;创意美术课老师是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创意美术课为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三下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特色及专业水平,做到其专业。

总之,一支可持续的三下乡团队应打造“三建一新”的团队文化体系,即:学科建设、品牌建设、团队建设,活动创新。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以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将品牌项目细化、深化、持续化,如:心希望的关注留守儿童,律动阳光的文化艺术节。加强团队建设,尤其是“家”文化的创建是使团队充满生命力的精神支撑。活动创新是指不应在寻求可持续的同时,应防止出现死循环,要根据每一期活动的开展情况来调整下一期活动的开展,不断创新,这是团队充满生命力的源泉。

4、时间的可持续性

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的近20支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的调研表明,三年以内的社会实践服务团很难在一个地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也很难被当地的“受众”认可。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暑期三下乡支教需要在时间上做到可持续性。针对一个固定的区域,固定的服务对象,进行不间断长时间的实践服务。

非暑期阶段的可持续关注,大学生三下乡一般的实施开展阶段是在暑期,而可持续性的三下乡在时间上不应该禁锢在暑期,支教团队和实践地应该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联系,以律动阳光社会实践服务团为例,在结束2014年暑期支教后,又相应的开展了回访,延续性的开展了暑期的某些特色活动,2015年3月,又与实践地小学少队部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拟于5月份联合开展体育比赛等活动。时间上的可持续从根本上改变了一年一次,往往过于形式的支教活动,也为团队成员的可持续提供了保障。

5、做到媒体宣传的可持续性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应该建立良好的媒体宣传渠道,及时把支教信息传达和反馈给社会,运用社会的力量强化支教的力度和深度。

通过表四可以看出,2014年的新闻报道数量是过去四年的近两倍。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西安外国语大学 “律动阳光”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使支教活动得到广泛宣传,利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平台,通过自身的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做宣传报道,加强与社会主流媒体的持续性合作。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新老队员交流活动,老队员即使毕业也能将经验分享,保证团队传承的同时,注重历届队员联系录的整合,保证隔界联系交流无障碍。充分利用自媒体手段,加强个体对整体的宣传,鼓励队员通过自己的自媒体方式来宣传团队。通过每一个个体的微博、微信、博客等平台来搭建宣传团队的网络式平台。在2014年有西安市文明网、新浪陕西咸阳网、陕西网、咸阳共青团、陕西论坛、西安论坛等23篇省市和地方媒体、网络对“西安外国语大学‘律动阳光’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进行了报道和关注。

“律动阳光”志愿者队正是充分利用了媒体宣传的作用,才使得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关镇丈八完小的危险校舍危房得到社会关注,最终得到社会支持进行重建。同样是媒体宣传报道学校教学基本的课桌和凳子破烂,得到社会的捐助,实现了教学硬件的配置。

6、理论联系实践,主动联系群众以点带面

加强立项工作,使其项目化,促进可持续各级团组织应积极组织立项,使其暑期支教项目化,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二十多支队伍为例,专门独立单独运行的支教队只有两支,大多支教队依托于志愿者队,显然,单独运行的两支各方面做的相对都比较好,项目化的团队更容易达到团队文化、时间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加强党团组织领导,在暑期支教团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团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可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思想引导,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务学分系统,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三下乡的活动中来,在实践中检验所学。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丰富,但社会实践经验匮乏。在暑期三下乡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充分抓住机会,在教学等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检验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同时,要积极深入到当地群众中,进行实实地研究、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当地的丰富习惯和文化环境,能够以点带面,在支教服务的同时,努力促进传播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教授先进的科学技术。

四、结语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要想落实到实处,必须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在固定的支教区域,确定固定的支教对象,组成固定薪火相续的支教团队,形成团队的自我文化标示,坚持长时间不间断的支教服务。同时,要及时利用媒体宣传报道团队的支教信息,分享支教经验和不足,在学习和被学习提升团队的整体支教水平。最根本的,在暑期支教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到群众中去,以点带面,实现支教的最优化效果。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支教;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被实践证实的真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是一个曲折、困难的过程,应加强各部门的组织引导,坚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婧.关于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6).

第2篇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它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又是中国的奥运年。而2008年的暑假于我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暑假,因为在这个假期,我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主题为“新农村,新陕西,新奥运”的大学生支农支教活动。十几天的时间,不长,却足够我回忆很久很久……

2008年7月11日我与二十二名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从西安出发,于当日下午到达陕西省洛南县麻坪镇合兴村(另有三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已于7月8日到达)。大学生支农创业中心主任即此次活动的负责人马永红接待了我们,并且组织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工作,向我们介绍了活动村庄的概况和支农支教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活动的方式方法。不能不说,这里条件很艰苦,热无电扇,冷无暖气,没有自来水,村民喝水用水得去井里担,有时候甚至用雨水。村中仅有一个小卖部,供应油盐酱醋等基本生活用品,而衣服、农具等稍贵的生活及生产用品还得翻山越岭去另一相邻镇政府所在的街道上购买。年龄小的孩子在合兴村和农兴村共用的小学里上课,年龄稍大的小孩就得翻山到另一所小学上课。城市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其他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目睹这里的一切,我才真正看到了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及有志青年加入了支农支教队伍,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关注着农村的发展,我们已经是第三批来这里进行支农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了。按照组织上的规定,我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并且吃饭住宿都付费,另外不接受任何的吃饭邀请和馈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给农民增添任何负担。因此,我们的活动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2008年7月13日一早,志愿者组成三个小分队分别赴合兴村、农兴村和槐坪村开展支农支教活动。

蔚蓝的天,青青的山,来不及欣赏这里的风景,我与八位队友踏着被洪水冲坏的路和桥,唱着支农歌曲走向槐坪村。村里的两名志愿者(一位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女生和一位即将升入高三的男生)以本次活动当地协的身份迎接了我们。在他俩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好了住户。在住户家放好行李后,我们先后拜访了村支书和村长,然后商讨计划活动内容。由于支教是我们队此次活动的重点,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上课地点的问题。在村民的支持下,我们最终将槐坪村小学作为上课地点。槐坪村小学很小,破旧的两间教室,坑坑洼洼的操场。听小孩说,学校只有两名教师,只教语文和数学,只有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在这个学校上课,而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必须每天翻山越岭到村外的孤山小学上课。解决好上课地点问题后,我和队友便开始了招生工作。小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报名,家长也十分支持。看到那些纯真的笑脸,听着村民质朴的问候,我和队友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次活动。

我们的活动内容包括支教、调研、支农、文艺四个部分。其中以支教和调研为主,文艺是指要为活动后期的联欢晚会做准备,划分到支教当中,调研的主题是“新农村新陕西新奥运”,支农就是帮助农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开办农民夜校,我们将支农与调研相结合,因此,我们队又分成了支教组和调研组,支教组五人,调研组四人。我是支教组负责人,负责写支教计划,分配每天的支教任务,写每天的支教总结。我们确定了七天的支教时间,并制定了课程表,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趣味地理、历史故事、德育、奥运专题等课程。由于报名的学生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都有,所以我们将学生按其就读年级分成大小两个班,其中大班为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小班为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考虑到有好几个初中生,我们又将学校的办公室设成临时教室,如果初中生有需要可以随时让我们的支教人员在办公室对其进行单独教学。

2008年7月14日,我们的支农支教活动正式开始。早上6:40,我们全体队员在槐坪村小学集合,队员轮流每天做国旗下的演讲,集体唱支农歌曲,由协给我们强调行动纪律,接着跑步,然后解散,支教的准备支教,调研支农的也开始各自的工作。早上7:00,我们开始给学生上课。这是我第一次执教。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写满了认真的脸庞,我竭尽全力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与学生互动,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尽量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另外,我将德育融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因为我觉得他们是那么地需要激励。一节课下来,我已是筋疲力尽,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作为老师的辛苦。课间,我们便给一些学生辅导作业,和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谈心,让学生知道,我们是师生,更是朋友。文化课上,我们一起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体育课上,我们嬉戏在并不宽敞的操场。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中午11:00,上午的课程便结束。下午13:30又开始上课,16:00放学。一天的授课内容结束,但我们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针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我们确定了几名学生对其进行家访。一是为了对学生了解,二是向家长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期望家长能更好地关注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家访结束后,我们全体队员又着手准备农民夜校的开办。反复商讨后,我们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作为农民夜校的主题,时间定为每天的20:00—22:00。我们首先联系好夜校地点,然后挨家挨户邀请家长参加。家长到场后,我们先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并根据自己的经历与所见所闻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建议,然后我们便用队长自带的笔记本掉闹给家长放映专家讲解家庭教育的视频。回到我们住的地方后,我们又在队长的主持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讨论,并进行自我批评,然后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日程。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第3篇

大学生支教结束总结会上的发言稿

亲爱的xx师大学的同学们,可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

xx师大学的于京泽、宋思杰等9位同学,不远千里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了我们这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湖南省保靖县梅花小学支教。为我们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无偿的上课。你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此,我仅代表梅花学区行政及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衷心地感谢你们为我校的孩子们无偿的上课!

xx师大学的同学们:15天的支教活动,今天就要结束了,在这15天里,你们的表现非常棒,真令人佩服。

1、佩服你们不怕困难的精神。

在这15天里,你们克服了不会用灶生火煮饭的困难,克服了与学生交流时语言不通的困难,克服了没有空调、寝室漏雨等条件艰苦的困难。

2、佩服你们态度端正,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这15天里,尽管天气炎热,但是,你们还是每天坚持为我们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3、 佩服你们赋有爱心的精神。

在这15天里,你们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更是关心倍至,每天抽休息时间为他们补课,做到了百问不烦,百讲不怨。还有张静同学,为我校的108名学生每人捐赠一套新衣服。你和你家人的这一举动,令我们全体学生及家长十分感动,并从内心深处感激你和你的家人。你和你家人的这一善举不仅救助的是一个学生,而且感动的是一个家庭,辐射的是一个村寨,影响的是一方乡民。因此,在这里我代表这些被救助的学生及家长衷心地感谢你和你的家人!谢谢你们!

xx师大学的同学们,你们是爱心使者,把一颗颗爱的种子播撒在我们山区孩子们幼小的

心灵里,我相信这一颗颗爱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些孩子们长大以后一定会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同学们:15天的支教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你们和我们山区的孩子们融为了一体,打成了一片,下午你们就要回去了,你们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学校,留在我们山区孩子们的脑海里……

第4篇

关键词:支教;长效机制;选拔培训;政府支持

近年来,支教事业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特别是热血的青年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奔赴最需要师资力量的偏远地区进行支教,这一方面帮助落后地区发展了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历练。但是支教中还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因素,如受时间、资金、技术、人才、社会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使得支教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一、支教时间短,要建立长效机制

支教本来是极好的公益事业,对施教双方都有益处。但是近几年支教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暴露出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支教时间短,没有建立起支教长效机制。大学生寒暑假支教几周之后就要回到学校上课,对支教地区的学生无暇顾及,而支教地区的学生在寒暑假过后,学习生活也进入正轨,无暇外顾。由于双方主客观方面的限制,使得支教活动常常是在短期的交流结束之后就销声匿迹,没有后续的活动,因而不能对支教地区的教育发展起到实际的作用。

1.对支教活动进行长远的规划

支教大学生在支教前要进行长期规划,包括对支教地区教育水平、教育方式、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一系列问题做好调查,充分了解当地教育状况。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包括教授的知识内容、授课方式、交流方式、如何进行家访等情况做好详细计划。对支教活动完成之后的后续活动也要做一个长期计划,可以把支教地区作为长期支教的对象,每年的寒暑假都派支教队伍去此地进行支教,支教后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都跟那里的学生进行书信往来。定期寄一些学习资料过去,让学生感觉支教教师一直在关注着他们,给他们更大的学习动力。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对此地区的教育进行持续关注,做好调查报告并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2.对支教经验进行总结和传递

目前我国的支教状况是支教队伍“各自为政”,没有很好地对支教经验进行总结和传递。其实,支教经验就像科学、社会知识一样,需要某些人通过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就能检验出很多想法正确与否。把这些经实践检验证明的正确的、成功的想法系统化、理论化,然后在各个支教团体、团队之间进行交流,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对于国家支教政策的发展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健全支教志愿者选拔与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的支教志愿者选拔与培训机制不完善,没有统一的机构进行指导,也没有统一的选拔标准,各个支教团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对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有的支教团队甚至因为招不到足够的支教志愿者而降低选拔要求。这就使得支教志愿者素质良莠不齐,无法对支教地区进行高质量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支教大学生大都没有教育教学经验和跟学生交流的经验以及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专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因为被支教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状况、文化观念、方言等与志愿者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双方存在交流障碍,因而不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而让其贸然前去支教,就会给当地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志愿者本身也会有很多不适应之处。

1.高等院校应抓好源头,输送素质全面的支教人才

高校是教育工作的主战场,在科研、师资、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占有巨大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制订支教的详细方案,从心理引导、理论传授、技能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巩固支教队伍的素质,可以有效地推动支教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纵深方向发展。

高校要积极寻找对口支教单位并与其建立长期沟通机制,及时掌握支教基地情况,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支教学生培养方向,确保支教活动行之有效。然后可以向全校师生发出寒暑假支教志愿者招募令,加大宣传力度,从多方面调动全校师生支教的积极性。在招募的过程中,学校负责机构也要对各门学科进行综合考虑,制订出对应征人员的选拔方式。选拔有各种灵活的形式,可以是面试,也可以是做心理试题,也可以是学科知识与面试相结合。总之,要选拔出学科知识扎实、交流能力强、有耐心、有爱心、组织能力强的师生来参加支教活动。选拔出支教人员之后,还要对支教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心理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教育理论培训以及社会交流、合作、组织能力的培训等各个方面,使得支教人员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来应对支教,进行高质量的支教活动。

2.被支教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教育状况和支教者进行交流

支教者对被支教地区缺乏了解,因此来到支教地区之后,要先对支教地区进行全面的考察,对支教地区的教育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要和支教地区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互相认识,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被支教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配合支教者的工作,并根据当地实际状况同支教者进行交流,为支教者提供建议和相应的指导。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把支教工作做到实处,做出成效。

三、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支教事业

目前,我国支教费用还没有形成固定来源,也没有科学的量化标准,很多支教活动都是支教者自己出钱。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是支教活动不能长期持续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部分支教项目能够申请学校资助而得到相应支教资金外,很多支教团队整个支教活动资金都是支教大学生自己出,即使是能申请到学校资金的支教团队,支教资金也是固定的、有限的,而支教活动却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包括路费、生活费用等支教材料的制作以及支教活动不确定性带来的花费等。同时,大学生由于处在高校较为封闭的环境中,社会资源也很难得到满足。资源缺乏成为很多团队不得不选择短期支教的重要原因。

学校和政府的配合是支教活动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无论哪种形式的支教,都要得到当地政府和支教学校的大力配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学校和当地政府都要做支教大学生的后盾,对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政府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对支教者的支教活动进行鼓励;学校要在安排支教者吃、住、行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免除其教学和生活之忧。此外,支教者可以将经过实践检验的效果良好的活动模式介绍给学校教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使学生间接受益,使支教活动得以持续开展。

支教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支教大学生、支教学校和政府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这几年,包括支教在内,社会公益活动的氛围非常浓烈,民间的力量也非常强大。应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教活动,对大学生支教活动给予一定关注与支持,对大学生支教活动提供资金等帮助,将短期支教办成长期持续的模式,并将这种模式推广,这样对于支教活动的规范化、学生接受知识和支教效果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媒体也应当发挥宣传作用,呼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大学生支教。

参考文献:

[1]孙婧.关于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发展机制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6).

[2]付卫东.高校毕业生农村支教政策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Z2).

[3]陈健.大学生基层支教,别忽视了教学质量[J].中国改革,2006(7).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 大学生 职前职业胜任力

自从以McClelland(1973)为首的研究小组引发“胜任力运动”(Competency Movement)以来,胜任力研究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经延伸和扩展到其他人类服务工作与专业技术领域。胜任力是在工作情境中,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能够区分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并可以用来预测员工未来工作绩效的个体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潜在特征。在教育领域中,胜任力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区分开来,包括知识、能力、自我认识、动机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在内的个体潜在特征。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大学基本途径。

一、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职前职业胜任力的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可促进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胜任力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且大多集中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教师胜任力起初只是作为一种教师评价方式存在,通常作为教师入职或职前测试的指标,主要测量专业知识和条件知识,即测试教师“知道些什么”,此时的胜任力与知识等同。随着对胜任力研究的深入,教师胜任力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包括能将绩效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区分开来的知识、能力、动机、自我认识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在内的个体潜在特征。而这些教师职业胜任力的构成要素,都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为了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职前职业胜任力,高校必须结合时展要求,在分析职业胜任力主要构成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方案,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二)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是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对自身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展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职前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是该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帮助教师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总结自己从事教师职业所具备和不具备的胜任力特征,可以帮助其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采取措施尽快缩短与在职教师之间的差距,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为适应教师的现实工作情景做好准备。

(三)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根据教师职业自身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系,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措施,实施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紧密联系的连续性整体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后备军,是即将担负起中小学生教育培养任务的特殊群体,提升该专业大学生的职前职业胜任力,可以促进其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其职后的教师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职前职业胜任力的途径

(一)实行专业分流,加强职业情感培养

由于传统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封闭性,许多被录取为师范专业的学生,虽然在思想上不愿当老师,但由于没有选择专业的自主权和专业分流的机会,所以不得不被动接受师范教育的培养。另外,学校对开展教师职业情感培养重视不够,使许多师范生在就读师范专业的过程中,对教师职业了解不多,对教师职业的喜爱程度也不高。

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实行专业分流。大学生在入学时按照学院招生,不再区分教师教育专业和非教师教育专业,实行学分制管理平台上的自主选择,在修完一学年所在学科领域的基础课以后,再确定是否继续修读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一旦确定继续修读教师教育专业,除修读完所在专业规定的专业课程外,还必须修读完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所有理论及实践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实行专业分流,可以确保学生喜欢教师职业,对学生、学校和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兴趣,并且具有教师必备的个人特质(如进取心、责任心、自信心、灵活性和影响力等)的大学生进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该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后续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等学校要面向大学生积极开展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通过优秀中小学教师的观摩课或报告、定期举行大学生教学比赛等途径,开展教师职业荣誉感教育,增强其从事教师职业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增加见习时间,将见习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学习过程中,采用边学习边观摩的方式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及喜爱程度,为该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持续提升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比例,采用微格教学等方式增强实践性知识

传统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基于提高教师教育学术地位的需要,认为只要加强对师范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就能增强该专业大学生的职前胜任力,因此,忽视了该专业大学生职前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基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课程设置所导致的课程结构失衡,是导致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和比例,在增加教育课程门类、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整合教育课程内容的同时,采用微格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教师职前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合格教师的培养,提高其职前胜任力水平,也为其职后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微格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或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要求学生或者教师将平时一堂课的内容在5—10分钟内完整呈现,并且能使学生听懂、理解,因此要求教师精简用词,说话严谨,同时要求教师的体态、表情等方面与课堂情境保持一致,是一个缩小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成为教师的人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是以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技能训练过程,它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率,也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微格教学实际上是通过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环节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对于提高本专业大学生或在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搜集等职业胜任力有很大帮助。

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利用课程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加强教育见习与观摩,做好本专业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前的教学技能培训等工作,使学生基本具备与从事教学活动有关的职业胜任力。

(三)积极推进顶岗支教实习模式,提升核心职业胜任力

传统的教育实习安排由于实习时间短且集中、教师指导不足以及实习基地学校的制约等原因,很难达到通过教育实习帮助学生积累教学经验、增强实践能力的目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通过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生成并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是教师在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独特的个体体验而创造出来的,包括人际交往、情境训练、突发课堂事件处理、教学策略应用等,具有开放性、突发性、个体性和情境性等特点,很难形式化或以形式化的方式教给别人,它以长期教学实践为基础,需要个体真正参加实际教学活动才能学习和体会到,是一种具有职业特色的个体知识。

顶岗支教实习是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通过顶替基层教师岗位任课一个学期的方式来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为该专业大学生增强实践能力、积累教学经验、实现由“坐而论道”向“起而践行”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平台。在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支教实习时间里,该实习生承担所在岗位的全部职责,并协助实习基地学校教师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顶岗支教实习使大学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以及完成教学任务、寻找教学支持等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使大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得到历炼,从而使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

高师院校和实习基地校选派骨干教师组成联合实习指导小组,加强对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的全程指导,是保证顶岗支教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保证。国内许多高校的实践已经证明,顶岗支教实习是切实可行的一举多得的有效举措,不仅是本专业大学生教师专业能力养成的新途径,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师院校改革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6篇

关键词:新疆高校;实习支教;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实习支教是师范生职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较新模式,集教育实习与支教为一体,支教生有双重社会角色――学生与职前教师,完全处于一种准工作状态。2006年,新疆维吾自治区颁发了《关于做好实习支教试点工作的通知》(新高办[2006]30号)。2007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意义并强调各地应积极安排和接收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2008年1月31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印发了《师范教育司2008年工作要点》,其中第六条就是“进一步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从此,实习支教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在充分吸取各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自2006年9月起,首先从高师院校开展了实习支教工作,如: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教育学院、昌吉学院、伊犁师范学院等。

近几年,新疆各高校展开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为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据笔者查阅,从2010年至今,中国学术期刊网论文数据库中有关实习支教的文章有60余篇,这说明实习支教工作已经在新疆高校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习支教的意义

冯跃武指出在新疆多民族地区开展实习支教工作,为学生搭建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探索出了一条全面、有效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途径,为深化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实践经验。王永亮作为实习支教的参与和经历者,发现在实习支教过程中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收获了成长,加强了学生、大学和受援地的沟通,同时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

二、实习支教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习支教的实践探索中,出现了种种困难和问题,林春燕指出实习支教学生存在语言交流存在障碍、缺乏对课堂的有效管理和掌控能力以及一线教师的专业指导、教学任务分配不均衡、实习对口率不高、生活条件艰苦、精神压力大、实习支教的实效被弱化等问题。刘月兰等列举了供需不协调,实习支教价值取向偏离的现实困境等问题。季茂岳指出对认清实习支教工作的本质以及实习支教的激励、协调、选派和配套资金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亟待解决。朱海霞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支教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不能学以致用、缺乏人际交往常识和实用性教学指导等。

三、实习支教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近几年,随着新疆各高校实习支教工作的广泛开展,涌现出大批学者和专家对实习支教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我区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韩光明通过对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实习支教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要按需设岗,落实专业基本对口;因地制宜,保证语言交流无大碍;加强培训,避免基层加负担和通过调研指导,使实习支教达到共赢的策略。权淑涵等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实习支教现状的调查,提出保障实习支教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1.将实习支教准备动员工作具体化、持久化;2.着力提高师范生自身的素质;3.被支教学校有效落实实习支教工作各项制度;4.集中管理师范类专业,强化师范专业特色。徐春兰等通过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几所大学维吾尔语专业学生实习支教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1.做好总结,加大实习支教前的培训教育力度;2.受援方与实习者之间建立互帮互助关系;3.加强维吾尔语专业思想教育工作;4.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实践技能;5.充分发挥带队教师与指导教师的作用;6.努力创造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7.在实习支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8.完善和改进实习评价和考核评价体系;9.延长实习支教时间;10.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11.保证实习支教生的各类考试。冯跃武对新疆多民族地区开展实习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1.加强对实习支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加强对实习支教学生的岗前维吾尔语培训;3.选派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实习支教;4.增强实习生和实习点安排的科学性;5.加强双语教材建设;6.注重实习支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胡洪强提出了:1.继续完善管理体制;2.适当增加实习经费的投入;3.加强实习生和带队教师的岗前培训;4.加大对实习生支教前实习态度的教育。马萍从实习支教生对受援学校实习工作、指导教师工作、带队教师工作、高校实习支教工作以及对自身表现五个方面的满意度做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1.建立师范生实习支教准备考核机制;2.适当增加实习支教经费的投入;3.加强带队教师的岗前培训,与实习生的沟通和交流;4.注重实习支教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马学海就南疆地区实习支教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1.进一步完善实习支教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实习工作顺利开展;2.加强岗前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岗前培训环节;3.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全面保障实习的效果和质量;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适当增加指导教师数量;5.增加经费投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等建议。杨淑萍等指出实习支教所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影响着实习支教的质量,另一方面制约着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原本互惠双赢的实习模式出现了互损的苗头,故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实现支教生专业的对口对接,突破语言交流的瓶颈,强化学生管理,共创三方互助合作的机制是解决实习困境的根本出路。邢硕针对在实习支教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以协议的形式确定各方权责,逐步积累稳定和成熟的支教点;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更多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改革指导教师选拔方法;正确客观地宣传实习支教工作,建立合理的学生激励机制以及改革现有实习支教学生分配编队法等措施。任翠针对新疆高校师范生实习支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将实习支教准备动员工作具体化、持久化;力提高师范生自身的素质;被支教学校有效落实实习支教工作各项制度以及集中管理师范类专业,强化师范专业特色等建议。

四、实习支教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实习支教生实现全面发展,坚定学生支教信念,实现他们责任与使命的必修课。孙秀玲等认为:实习支教将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有效从课堂教育延伸到实践领域,从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本研究的价值诉求。崔莲等指出:严格对实习支教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和管理,使实习支教学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使学生的观念更加符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实现支教活动的成效。杨淑湘认为实习支教为大学生了解新疆,认识新疆,进一步提高民族F结的自觉性提供了鲜活的教材,成为践行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关明通过分析实习支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支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模式等对策。

五、内地高校赴新疆实习支教的实践探索

2007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鼓励师范院校委派高年级师范生到师资匮乏的边远农村地区中小学,通过“顶岗补缺” 的方式来完成教育实习和支教服务双重任务。李国栋、曹健、杨小晶、雷黎明、黄利秀等人通过对盐城师院、西北师范大学赴新疆实习支教调查研究,从缘起与内涵、举措与保障、成效与问题以及实习支教生的社会适应性、实习支教成绩等层面对之进行了专题探讨,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得内地高校赴新疆实习支教探索有了前车之鉴。

六、实习支教的岗前培训

对实习支教学生的岗前培训,近几年越来越受到新疆各高校的重视。马昌秀等针对支教实习优缺点进行分析,以实习支教岗前培训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新的思考。劳娜等认为:岗前培训对提升实习支教的成效发挥了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而不能削弱,要着重增加“教学设计”的内容,并不断完善岗前培训的内容体系。汤莉莉通过对实习支教岗前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实施及培训评价等进行研究,得出构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培训课程体系,为顺利完成学生实习支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其他研究

(一)实习支教的职业认同

于影丽、鲁海波、冯跃武以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为例,探究高师生支教前后职业认同的状况以及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高师院校高师生培养以及实习支教工作进行思考。张冬梅通对实习支教前后教师职业认同情况进行追踪研究,发现:1、新疆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前后教师职业认同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内在价值认同存在正相关;2、实习支教中,文科生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和内在价值认同显著提升,而理科生教师职业外在价值认同显著降低;3、在实习支教过程中文科生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和内在与外在价值认同的提升显著高于理科生。

(二)实习支教的课堂教学研究

王永亮通过对历届支教学生的调研分析,认为美术支教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赵枫等通过对地理专业实习支教生开展广泛的调查及实践,总结出当前中学地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期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新疆高校的实习支教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缺乏对高校和受援学校相关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活动辅导;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带队教师队伍建设;各校、各专业实习支教经验交流;实习支教学生生活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探讨,研究中有体育、英语、汉语、美术、学前教育、地理等专业实习支教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但没有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这说明实习支教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为新疆高校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冯跃武.实习支教:全面提高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途径.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2(10).

[2]王永亮.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实习支教思辨.美术教育研究,2015.

[3]林春艳.对新疆喀什地区师范生实习支教的再思考――以石河子大学实习支教为例.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4).

[4]季茂岳.新疆地区开展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反思.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9).

[5]权淑涵.范树花.综合性大学师范生实习支教教学质量保障对策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

[6]徐春兰,杨,安占峰,王郁.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学生实习支教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语言与翻译,2011(2).

[7]冯跃武.新疆多民族地区开展实习支教工作的特点、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南疆地区实习支教为例. 忻州师范学院 学报,2012(8).

[8]胡洪强.伊犁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实习支教现状调查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9]马萍.高校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满意度调查研究.教师教育论坛,2014(9).

[10]马学海.新疆师范类大学生实习支教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

[11]杨淑萍,黄泽芳,剡晓婷.师范生南疆实习支教状况及现实思考――以石河子大学为例.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5).

[12]邢硕.师范生实习支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教育观察,2015(8).

[13]任翠.新疆高校师范生实习支教问题及对策研究. 河南农业,2015(9).

[14]孙秀玲,何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探讨――以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为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

[15]崔莲,潘昊.实习支教生思想及行为规范培育探析.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5(3).

[16]杨淑湘.实习支教是践行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喀什师范学校学报,2015(7).

[17]关明.实习支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想状况调研分析与对策建议---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5(9).

[18]劳娜,孙涛.顶岗实习支教岗前培训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5).

[19]汤莉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支教岗前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搏击,武术科学,2015(3).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暑期社会实践 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 结合点

教思政[2012]1号文件中指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1]。

笔者长期从事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从2007年开始,连续6年组织协调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赴富平、岐山、旬阳、合阳、山阳等农村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义务支教试验点活动,在这些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全国也是首先尝试,得到了教育部、教育厅相关领导的肯定。

基本情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5%以上的中小学校、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艺术教育无论在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水平、师资建设等各方面相对滞后,一些地区农村的艺术教育甚至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2]。

艺术教育师资不足,是我国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3]。校外活动中心的教师大都是教育专业毕业,甚至是自学成才,没有经过严格的艺术科班训练。教育厅虽然每年都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但专业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广大农村地区,一些家长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的作用,对孩子学习艺术积极性不高,送孩子来学习无非是花钱上高级“托儿所”。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经过多年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功底,掌握最新的艺术信息,他们活泼开朗,情感丰富,喜欢展示自我,而且艺术教育的特有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但是,他们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而不太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以及社会现实问题,长期的个体技能训练,也致使他们集体观念弱化,社会责任感缺乏。

实践的探索

每年暑期临近之时,参与试验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并上报教育厅所需师资种类和人数,高校也根据所需师资情况,对踊跃报名的大学生进行政治素质、专业技术水平的考核,对选的优秀志愿者进行系统的教学培训。

青少年活动中心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结合作为暑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周密部署,确保大学生实践活动与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结合的实验能卓有成效。

大学生一到当地,就迅速掌握每一个孩子的基础水平,制订详细的计划,为他们开设二胡、古筝、琵琶、舞蹈、儿童画、书法等课程。每天晚上支教的学生和活动中心的老师都要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教学情况,提出改进办法。

从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同学的调研报告和总结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思考与收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刚开始教学时,处理问题常不讲求方法,面对烦琐的工作、调皮好动的学生,我只会埋怨学生不听话。但是,通过几天工作的磨炼,我改变了自己,从内心深处感悟到: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信任的手势、一段充满爱意的评语,远远胜过大声的斥责。在十几天里,通过教学,我深深认识到了多方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当地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活动中心管乐团的指导老师是学音乐教育出身,没有经过专业管乐的培训。比如:长笛本身调式应该是C大调,可是为了能和其他乐器演奏曲目相配合,指导教师就教学生降B调的指法,以至于学生以为长笛就是降B调的乐器。我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并耐心给学生讲解,在黑板上抄写了C调的指法,看到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觉得很开心也很欣慰。

旬阳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总结中写道: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跃动的身影,欣赏着那近于娴熟的乐器演奏,家长们哪能想到这其中洒下了志愿者们多少辛劳的汗水——他们头顶似火的骄阳,每日往返好几里路,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他们以自己实际的行动使青春得到升华,用火热的激情为山区的孩子们奉献着拳拳爱心。志愿者们亲近孩子,孩子们更依恋这些大朋友——这些艺术殿堂的领路人。虽然只相处了短短的十多天,却使他们受益匪浅,既领略到音乐、舞蹈那博大的艺术魅力,又懂得了艺无止境的真正含义。

总结

通过6年来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我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探索,笔者认为:

一、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艺术院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推进了我省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工作。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期望艺术院校能每年安排对口支教活动,弥补中心师资力量的不足,努力实现基地活动常规化、常态化、科学化。

三、我省高校众多,人力资源丰富,每年都有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建议由教育厅统筹协调,艺术类院校选派优秀学生,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实践场地的模式,可进一步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我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的结合逐步扩大到全省的各个地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R].教思政[2012]1号.

第8篇

两个月以前就开始申报了社会实践的项目,虽说要申请到去外省支教难度很大,但是

我们还是以赤诚之心成功立项。我们以一个21世纪大学生团队的实力,自己支付了实践活动的车费和伙食费;自己联系到了广西藤县的沙冲小学领导以及村镇领导;自己邀请了当地报社和电台的采访;也想自己家里做了交代。这时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一次体验的机会。

二、物资购买总结

1、 药品

综合我们这次支教的过程,我们认为在药品购买上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钱。到达当地需

准备的药品主要是清凉解毒的、润喉的、退烧消炎的,这些药品的需要量比较大,在整个支教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名队友都患上不同程度的感冒发烧,由于上课过度使用嗓子,引起喉咙肿痛。另外,跌打损伤的药也发挥了一定的用处。

2、文体用品

由于是支教,所以我们希望孩子能德、智、体、美、劳样样都发展,事先与校长联系了解到学校方面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所以我们最终决定买了各式各样的棋子过去。另外我们考虑到山区缺少书本和笔,我们也给他们买去了很多的文具,虽然数量有限,但也是表达我们的心意。孩子们很感谢我们的礼物,也对棋子很感兴趣。

3、生活用品

虽然在杭州我们已经购置了很多生活用品和食物,但往往都不全面,所以在坐船进入沙冲村之前,我们还是在金鸡镇大购物了一番,免得日后麻烦学校里的校长和主任。像一开始,准备的物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在当地如果夜里不冷的话,基本上都会洗澡的,所以沐浴露、洗发水也是要适量备多点的。

三、家访总结

在沙冲小学暑期课程开始之前,我们还花了一天的时间进行家访,主要是为了宣传我们此次的活动以及动员学生积极相应参加。我们11个队友分成三个组,分别想不同的方向完成任务。每个组都有不同的难处,任务很艰巨。在走访过程中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参考老师意见安排行程。由于都是在一个村子里生活了很多年的村民,所以老师和学生都非常了解当地的情况,可以参考老师或学生的意见制定合适的走访路线,尽量以最少的路程完成家访任务,提高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走访的速度。

(2) 一起家访提高安全性。就像在过河的时候,踩在竹筏上的郭老师就一脚踩空落入水中,幸好水浅,没什么大碍。由于村里没有路灯,一个人单独出去毕竟不熟悉路,容易让队友们担心。也出现过队友被学生拉去玩,但没有和其他队友打招呼,也让大家担心。

(3) 出发前准备要充分。出发前要准备好相机,笔记本。如果有需要要准备好手电筒。像沙冲小学的教学楼和厕所就是有50米距离,所以晚上上厕所要准备好手电筒。这些细节很重要。

(4) 熟悉材料。在家访的前一天,我们将要准备的材料都熟悉一遍,组织好语句。这样在走访时就又目的性和针对性。

(5) 家访技巧。在家访过程中要有技巧,避免家访出现僵局,或者家长出现紧张。由于语言沟通上存在问题,所以我们有学生一直陪同,帮忙翻译,或偶尔与家长聊聊天缓解家长情绪。家访过程中不必照本宣科,完完全全按照访问提纲一点一点地问,要多点灵活性和互动性,可与家长多聊聊其他的东西。分工要明确,谁介绍,谁协助,谁分工拍照。

(6) 组与组之间的沟通。在走访期间各小组要加强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包括各自的家访技巧、学生的家庭情况等等,看看怎样把材料写的最好。

(7) 志愿者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家访过程中打打闹闹,也不要过于摆弄手机、相机等物品,避免对学生及其家庭不良的影响。

四、支教授课

1、 科目小结

我主要上高年级的英语课和数学课。对于四年级的数学课,主要是上复习课,只要在

开学前根据他们的课本制定好3周的教学计划就行。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寓教于乐,穿插多点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布置适量作业,不能让他们过于松懈。对于英语课,由于他们从未接触过任何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是从基础教起,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毕竟很好,从abc到后来的100个生词,到40多个音标,他们学的饶有兴致。

2、 课程设置

关于课程设置方面,建议多设置点副科的科目,主科可适当减少。主科主要是给他们

起一个辅导的作用,授课的话毕竟我们对他们的水平了解得还是有限,多设置副科可增加他们对外界的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

3、 教学小结

要理性对待学生,一碗水要端平,纵使个人有多喜欢某个学生,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下

过于表现,以免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由于一开始队员们没有实际经验或者经验不足,在上课时就显得很被动。

五、其他

由于我们在整个支教活动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当地领导和学校领导为了表彰我们的小

小付出,表彰了我们一面锦旗:支教义举,友谊长存。其实,我们才是该感谢他们的人啊,他们给了我们这次一生都难得的机会,一次难得的体验。我们带去了知识和教育理念,而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坚强,如何做人。教会我们从一个毛头小孩蜕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大学生,就像毛虫变成蝴蝶一样。

而且,要感谢梧州日报和当地的电台。谢谢他们的采访,是他们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我们的行为,让更多的志愿者走进落后地区去支教,去奉献。

1

在整个支教过程中“沟通”非常重要。包括志愿者与当地老师、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学生的沟通。志愿者要和当地老师沟通好,让他们彻底了解我们的活动,从而可以更好的配合我们。而且我们不希望老师们过于热情招待,让我们不好意思。队友之间也要沟通,工作上要一起合作,有矛盾是常有的事,说出来,商量下就好解决的。志愿者和学生的沟通就更重要了,有些学生家长也很热情,天天会送菜给我们,可我们知道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平时都难有这样的好菜吃,这样我们心理压力还是挺大的。

第9篇

一、实践与德育相结合的模式:创立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社会实践中重视感恩教育,加强志愿服务

感恩教育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要鼓励和引导青年学子走进基层、投身实践、真情奉献、服务社会。本着传递教育感恩理念、实践奉献精神的目的和宗旨,北师大教育学部在2011年5月组织学生创立了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力求吸引和感染更多的学生切实参与到感恩奉献的具体行动中来,汇聚爱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积蓄力量。作为北师大教育学部精心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平台,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同时又针对需要帮助的中小学和孩子开展志愿支教服务和筹集物资、善款等活动。通过这个感恩、实践和奉献的平台,向全社会传达教育人“心系教育,兼济天下”的理想夙愿。短短一年的时光,“四叶草”在师大师生们的关心与呵护下茁壮成长,先后启动“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关爱生命,幸福续航”“助力明天,共爱一家”“志愿行动,心系教育”和“捐赠图书,传递知识”等五大项目;先后募集善款53790.09元,共资助76人,资助总额达32860.19元,共支持14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四叶草“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活动,支教队员们与64名优秀寒门学子结成帮扶对子;先后开展志愿者交流、爱心募捐、校园宣传等活动。

二、实践与专业相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社团在社会实践中彰显教育的魅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大学生社团是各种学生组织的重要部分。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学生社团多是以大学生兴趣以及所学专业为特色而组建的,如教育学社、木铎手语社、野社等。教育学部分团委整体统筹各个学生社团和班集体的实践活动,配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如木铎手语社请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野社请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彰显各个社团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教育的内涵;同时,给予充足的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经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减少后顾之忧,全身心深入扎根基层,到实践中去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各个班集体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深入到校内外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学社长期组织志愿者到打工子弟学校支教,为中小学生补习功课;木铎手语社走进特殊学校帮扶残障儿童,义务向社会教授手语;野社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民工孩子开办幼儿园,多次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本领。

三、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社会基层传递教育理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形式,是将自己所学所思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提前磨炼自己的重要平台,是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和服务基层展示自我的机会。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给学生社会实践配备充足的师资和经费。2010年派出6支队伍近百名学生,分别赴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六省市,初步形成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模式;2011年将特色模式进行了完善,最终组建16支队伍,共有200多名学生踏上了实践征程,实践地点跨越了广西、甘肃、、新疆、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全国13个省16个市;2012年总结出“调研—实践—结对子—研究”这一独特的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最终有14支队伍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基层,进行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主要通过调研、支教以及宣传采访等形式进行,主题内容包括教学实践、素质拓展培训、教育宣讲、环保节能宣传、访谈先进党员、探寻新农村建设、关注特殊群体等,项目内涵丰富,紧跟社会热点,发挥专业优势,传递教育理念。在教育学部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学部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四、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实践水平缺失。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共建,为学生开拓更加多样的实践机会。在过去一学期中,教育学部在北京全宁科技有限公司、学而思集团、清华同方、红缨教育集团、中投发展公司、众享乐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普尔摩咨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与学校后勤党委共建,输送学生干部到后勤的餐饮、宿管、物业等中心担任助理;在石景山教委建立实习基地,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教委上岗挂职锻炼,到中小学担任校长助理。在共建的过程中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技能,端正工作态度,培养意志品质等,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实习实践,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学部就业率已达100%,较200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北师大教育学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由最初的实践点到如今成型的实践系统,通过社会实践这个平台有效地把学生党建、团建、评奖评优、感恩教育、志愿服务以及学生就业等多方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北师大教育学部所探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树立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识,培养了道德情操,提升了综合素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心应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作者:邱化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第10篇

【关键词】灾害;防灾避险;培训;安全;自我保护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自然环境不断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时代的大变革中因不断适应而发生变化。自然环境变化表现在极端气候频发,诸如高温、洪涝、干旱、污染等。社会环境变化表现在交通拥堵、异地迁徙、家庭离散等。中小学生,因其涉世未深、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和防灾避险意识淡薄,面对不断变化的周围环境,对其进行宣传教育、集中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必要责任。笔者参与了湖南汨罗一镇中心小学为期一周的防灾避险宣教活动,对如何树立和增强小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一、调查

(一)以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基本情况

对全校573名学生进行调查,1至3年级有学生177名,占31%,4至6年级有396名,占69%。与父母同住76名,占13.3%,与父或母生活的176名,占31%,不和父母一起生活的321名,比例高达56%。一半以上学生常年不与父母共同生活,他们受到的防灾避险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二)关于防灾避险知识了解程度调查

支教队员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灾害险情的知识和印象,对550名学生的提问分三类:第一类为交通事故、中毒、打架斗殴,90%以上的学生较为熟悉;第二类为溺水、触电、着火,95%以上的学生较为熟悉;第三类为地震、雷暴、倒塌和泥石流,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甚了解。亲身经历或目睹过灾害险情的有85人,占15.5%;亲友邻居熟人遭遇过的180人,占32.7%;未曾经历和听说过285人,占51.8%。平时经常受到安全提醒和教育的86人,占15.5%;偶尔受到教育提醒的285人,占51.8%;从未受到过的179人,占32.5%。由此得知,大多数学生对发生在自己和相识人的险情事故记忆颇深,约一半学生对灾害险情不甚了解,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得到过安全提示和教育,这正是培训的着眼点。

二、培训

(一)分次集训

支教团队在一周内分三次对学生进行紧急集合训练,记录学生听到警报后到操场集合所用时间和撤离秩序。第一次集合用时15分30秒,忙乱缓慢无秩序;第二次用时10分50秒,有秩序较缓慢;第三次用时6分10秒,有序较快。通过集训,学生对集合令的反应速度和秩序提高很快,年龄大的学生对年龄小的照顾帮助,井然有序,老师在全体学生撤离完后才撤离。

(二)增强意识

支教老师按课程表进行语文、数学、英语、思品、体育、音乐等课程的教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突然提问关于灾情险情问题,查看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答题情况,对学生的疑惑实时解答。此方式能提高反应灵敏度,加深学生防灾避险印象。

(三)图片视频展播

影像展示发生在现实中的实事实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强。灾情图片和视频展播,包括校车翻车、公路撞车、汽车着火、楼房浓烟、房屋倒塌、泥石掩埋、电器触电、少年溺水、儿童落井、人遭车撞、食物中毒等触目惊心的场面,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和心灵,他们显露出宁静、惊骇甚至有些恐惧,这对于他们提高灾害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

(四)实地演练

消防员实施现场灭火,学生观摩并实际操作。指导学生急救包用具使用。带领学生到路口指导过马路,避让行车。查看附近村庄、家庭、公路、水塘等区域存在的险情隐患,指导家用电器正确使用方法,给学生布置作业,查看自己家里的电线、电器是否有老化、漏电、不正常现象,过马路、走小路是否安全,有隐患的地方是否有警示标识或防护措施。

三、总结

通过防灾演练,学生对灾情知识懂得多了,防灾避险意识明显提高。

(一)接受防灾避险教育培训愿望(被调查人数528人)提高,很愿意的515人,占97.5%,认为可有可无的13人,没有学生持反对意见。

(二)愿意接受防灾避险教育培训形式,包括家长教导、老师讲解、消防员宣讲、志愿者宣讲、图片视频、板报标识六种,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39.8%、61%、58%、98.5%、78.6%、69.3%。支教形式得到了几乎全体学生的拥护。

农村小学生们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为了生计,他们的父母背井离乡,忍痛割爱,孩子们可能面临种种灾害险情,如何使学生们预防灾害、自我防范、趋吉避凶,普及安全知识,遇险救助本领培训非常必要。学生年龄越小,越愿意学习防灾避险知识。支教团队活动前的安排和集训,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对于农村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重在日常,防灾避险警钟长鸣,预防为主查出隐患,措施得力灾而无险。

参考文献

[1] 孙贤举. 千方百计做好农村小学安全工作[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3,09.

第11篇

一、活动时间:

20xx年7月8日-8月3日(暂定,会根据学校终究确定的考试放假时间进行微调,开始时间预计前后浮动三天左右)

二、活动地点:四川省西昌市平川镇麦地村麦地小学

麦地小学位于四川省西昌市盐源县平川镇金河乡麦地村。当地是山区,麦地村可以说是位于山脚下。麦地小学只有一二年级,由于教师资源匮乏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均往村外就读。学校是土屋子有两所屋子用于教学,学校比较小,有30多孩子,在校的一年级有将近20个,二年级有15个。当地居民主要是彝族说的也主要是彝族语言。

三、活动主题:走进麦地,播种阳光

四、活动设计安排:

(一)20xx年7月8日----队员集合于成都动身至学校。

(二)20xx年7月9日至10日:队员交换,熟习当地环境

1、队员之间彼此熟习和交换,队员自我先容,交换个人支教行动初衷和对公益活动的看法,和团队协作、志愿者精神与服务、青年人成长与公益行动。

2、与当地村民交换,熟习当地社会与生活环境。

(三)7月11日----12日 夏令营活动预备

1、全部队员教案试讲,教学讨论交换预备会

2、走访宣传,进行暑假学生招募

3、课表制定、爱好课分班

(四)7月13日----8月2日 夏令营活动时间

上午文化课,下午为爱好课

时间:7月13日—8月1日(了解学生状态,发现学生存在题目,夯实基础,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及心理上的困惑,发掘学生潜能,关注落后生,建立学生自信心)

1、了解学生情况,发现普遍存在题目,发现各班在家境、心理、学业方面明显优于或差于其他人的学生;与对参与冷假活动的学生进行密切关注,总结上一期支教的得失,并在今后支教中得以改善。

2.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发展爱好,拓宽知识面。

3.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内容,保证效果,同时预备汇报演出。8月2日 上午:文艺联欢; 下午:活动总结分享

(五)8月3日 离开学校,返回成都

五、活动意义:

1.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暑假作业的能力,讲授相干学习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惟方式;

2. 培养学生的爱好爱好,发掘学生的潜能,并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

4. 通过志愿者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学生的家庭,了解其经济状态和在校期间表现,为进一步在当地展开工作奠定基础。

六、活动预期效果:

1. 让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把握学习技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培养孩子们的爱好爱好,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3.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帮助他们与老师和父母更好地交换;

4. 教授孩子英语平常用语,纠正他们的英语发音;

5. 学生在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在爱好课中完成了课外实践活动;

第12篇

时间过得飞快,一年的支教生活现在已经圆满结束。回想在前景小学这一年中的点点滴滴,给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宝贵财富。最好的总结就是:我们用爱心去耕耘,收获的是感恩的心。教书育人长才干,支教生活见真情。在思想上、业务上我获益非浅,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同事的关怀,得到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

一、思想方面

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多种渠道来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服从学校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教师,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工作,率先垂范。

二、教学方面

在日常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普遍乖巧有余而独立性不足的情况,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尽情释放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我在所教学生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前,我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我再现教师的风采,精彩的讲述,循循的诱导,积极地鼓励,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处理好学生作业,并对潜能生进行重点辅导,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并理解消化了才肯罢休。我还针对学生课外知识面狭窄这一实际情况,经常从网上搜集资料给学生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外知识储备量。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两个学期以来,我所任教的五年级两个班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期末考核中学科各项指标均稳居全年级前列,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此外,我还通过备课、校本教研等形式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对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做到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生活方面

学校的领导对我们支教老师非常重视,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生活中、工作上他们都尽可能的为我们提供方便,为我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更好的投身于工作之中。我们倍感温暖。我积极与同事搞好关系,树立主人公的意识。由于离家比较远,学校为老师设有食堂,我就在学校里就餐,常利用茶余饭后与老师们聊聊天,叙叙家常,谈论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生活上从不向学校领导提出过多的要求,平时与老师交谈中,从没有搞过特殊化,与其他教师打成一片,其他事情一律按学校的要求去办事。我总是以一个该校教师的身份去规范自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心眼里高兴,为他们能够接受、理解我而高兴,为我能够融入这个集体而高兴。

一学期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与老师们的真心接触,我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收获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人生的道理,并且拓展了眼界,开阔了思路,锤炼了能力,更为前景小学教师身上那种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安于清贫的实干精神而深深感动。支教生涯——它将是我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