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

时间:2023-02-04 06:36:52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

第1篇

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有许多说得好听的东西充满了谬误。

状元们的经历或者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从中找到一些启发,还是很划算的。如果让你问状元一个问题,你打算问什么呢?可能会

有人脱口问出:“你是怎么学习的?”这个问题真是大,实在不好回答,状元们的回答倒是有共性。

第一个关键词是课堂。湖南省状元胡亚威认为抓住课堂是最关键的,要相信老师讲的都是精华,很多同学喜欢在上课时做自己的事情,这在他看来是非常不可取的;甘肃省状元唐博的做法是紧扣课堂45分钟,把一些知识点和难点力争在课堂上消化掉。

当然,只是课堂上被动听讲,事倍功半。吉林状元耿天毅就喜欢研究教材,提前预习好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听课就不会吃力,每次考试之后,他都会注意总结错题,不会就问,绝对不让错误再次发生。这就提到了第二个关键词:总结。唐博把自己的学习方法精简成八个字,“踏踏实实,步步为营”。步步为营就是分门别类做一些有特点的题,以拓展知识面,但并不主张题海战术,而是侧重题类,要多总结,多思考,这样知识点就会呈线性分布在脑海中,到那时学习思路不清晰都难。河南状元陈威也很看重整理和体会,在学习中,有时会连续遇到同类问题,这时不妨把这一问题的模型抽象出来,从不同的侧面分析、整合、融会贯通,这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尤其重要,还有体会,体会题目中的思想方法,这种感悟往往是重要灵感的源泉。总结的好处正像胡亚威所说,“学会举一反三,在每遇到一个题目时,我会联想到已经做过的类似题目,在心理上我就不会害怕它,不会对难题产生恐惧,有这样一个心态后,所谓的困难也就会小很多。”

以上都是比较笼统的方法,你是否想知道状元们的一些具体行为呢?同样是注意总结,安徽状元丁雅琦说得更细,她喜欢记笔记,在看一些课外教辅材料后,发现好的题目,会重点记下,每次考试前都会翻翻,将教辅材料上的好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她采取的是轻松学习法,从来不死记硬背,先理解后记忆,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钻牛角尖,向老师求教。宁夏状元吕晔还有个更特别的记忆方法,经常给班里的学生讲解难题,在给别人讲题的时候也会发现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积累自己的知识,除此之外,还让她在这个班级里有很强的归属感。第三个关键词呼之欲出:提问。

做题,不停地做题,是理科生的必经之路。关于做题,状元们的看法也有出入。重庆状元李智并不认为理科学生靠多练习解题才能熟能生巧,他觉得,做题不一定要多,但是做过的题必须要想明白,完全理解。但云南状元赖仪就说她一直都在做题,大量地做题,“晚上有时间我都会做试卷。”直到高考前,赖仪为了让自己的大脑“热身”,她没有休息,还在做题。说到高考的秘诀,她认为心态很重要,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就沉沦,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方法因人而论,但是考试前,最好能做点题“预热”一下大脑。所以,这第四个关键词做题还要大家自己再琢磨。

问过怎么学习,还有人想问怎么考试吧。四川状元高蕊馨总结自己学习经验的时候,一直在重复的一句话就是重视细节,注意归纳。“字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工整。”“高考改卷时,老师速度非常快,字迹工整会有一定的印象分。”高蕊馨说,生活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如清洁工边打扫卫生边跳舞,这些都可以用在作文当中。对于数学,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归纳,每个知识点的题型和解法,都需要归纳出来,做到心中有数。“英语没有太多的诀窍,就是多记多读。”对于物理,她认为书上的东西一定要搞清楚,答题时要有文字叙述;化学则需要注意一些小的细节以及做题的技巧,要对知识点做出整理,如各种物质的来源和用途,仪器的作用等等;生物则要注意答题术语,使答题语言更接近于标准答案,“做实验题时,要用‘等量且适量’,不能用‘一样’这个词。”吕晔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高三第二次月考中,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后面很多会做的大题没有时间作答。从那以后,不管什么考试,吕晔总要先分配好时间,到了时间哪怕没有写完都会放弃做下一部分,这使得她在后面连续的几次考试中都发挥稳定。

如何调整心态不得不提,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会有不少心理起伏,听听状元们的故事。

北京状元李泽“高三的日子非常忙,在推荐到领军计划时,我还向校长请教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考前一天,父母带我去打了羽毛球,告诉我不用看书,什么都不用考虑。

我很感谢他们,虽然他们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知道如何教育我,当时我真的很紧张,打球让我放松不少。”李泽说,自己紧张的时候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打球,“打到力气用尽倒头就睡,也就没空想别的了。”

重庆状元李智的方法是深呼吸。有时候在重要考试前,紧张感就莫名地出现了。不过,紧张的时候,深呼吸是他最好的缓解办法。“先做做深呼吸,再想象考试之外的事情,心情一会儿就能放松。”他说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减压方法,也不知对其他人是否有用。

陈威坦言在高一时心态不是很好,主要是不自信,后来他在学校的名次越来越稳定,之后,又幸运地在清华大学的暑期夏令营及自主招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使他的信心大增,心态也在一次一次的考试中好起来。“从此,我再也不轻易否定自己,即使在高考前的模拟考试,我一度考得很狼狈,我也没有放弃更高的追求。”陈威说。

第2篇

姓名:闫 欣

性别:女

毕业学校:西安高新一中

高考成绩:711分

最想报考的学校:北京大学

获得全省状元后,闫欣家经常有媒体光顾,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闫欣总是显得有些紧张,不知道把手放在哪里好,但始终面带微笑。据闫欣介绍,她在2006年高考中得了711分,在知道成绩的当时她没有真正想过当状元,但是现在真成了状元,也不觉得特别意外。闫欣的语文成绩133分、数学146分、英语141分、理综291分。和自己估计的差不多。她的第一志愿报考的是北京大学理科实验班。

闫欣初中是在老家咸阳市秦都区度过的,初中毕业后,到西安上高中。闫欣说她的学习方法就是善于总结,把知识点进行分类,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就便于对知识全面掌握。在高中阶段,有几件事特别让闫欣难忘,一次是高二时,闫欣在全国化学联赛中的成绩不是太理想,她为此郁闷了好多天,还好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从失落中奋挣出来;另一次是高三刚开学,一次闫欣得了急性肠胃炎,班主任把她及时送往医院,细心照顾,身体康复后,她就一直跟老师坚持早晨跑步,因此闫欣对班主任老师非常感激,高考后的喜悦也很想与老师分享。作为状元也有自己的偶像,闫欣说她最崇拜的人是、杜甫,最喜欢的诗词是的《十六字令三首》。当问及她的理想,闫欣的回答出乎意料,她说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目标。

在得到状元之后,闫欣和班主任魏程笔做客华商网,通过视频聊天和网友零距离接触。那天的访谈开始不到20分钟,华商网访谈聊天室同时在线人数就达到了500多人,创下了该网站视频访谈在线人数之最。在访谈中闫欣妙语连珠,时而认真,时而戏噱,让人见识到她最真实的一面。比如,有网友问她有什么好方法能治学习上的懒病,为什么自己总是想看电视不想学习。对此闫欣笑着建议他们干脆在课本上画个电视机框,因为这样看书就像看电视了!闫欣开朗活泼的性格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还有很多网友提出要闫欣的QQ号码,但闫欣告诉大家,她基本上不用QQ聊天。

兴趣爱好

开朗的闫欣在课外的兴趣爱好也有很多,但她说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原来高三那年她因为体质不好得了急性肠胃炎住了院,在出院之后,她就和班主任老师坚持早晨跑步,以增强体质。即使是高考之后,她仍然和班主任老师继续保持着这个习惯。跑步之外,闫欣还喜欢听歌,她最爱听的歌是郑智化的那首《水手》。在准备高考

的日日夜夜,这首歌见证了她的艰辛,也增强了她的信心。

家长心得

母亲李志琴是一名普通的警察,她认为自己的孩子并没有特别之处,“她跟其他孩子一样,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女孩”。不过母亲认为女儿的自学能力确实很强,她知道学习,很自立、活泼。讲起女儿以前的事,李志琴回忆:“记得3岁左右时,闫欣的朋友就很多,从小就很会和小朋友交往。”李志琴还说,女儿平时学习成绩就不错,在高考前她就认为女儿一定能考上北京大学,但考取了状元确实让她很意外。而闫欣在大连的父亲因为长期工作在外地,对女儿管得比较少,跟女儿的交流也不是太多。不过他曾多次告诉女儿,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长大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教师评价

闫欣的班主任老师说,闫欣平时是一个感情很细腻,认真细心的女孩子,善于思考,并且思维细腻,化学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听课时总是把老师没有讲透彻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进行沟通。“记得当时我是含着热泪去看闫欣的高考成绩的,因为我本身就对她很有信心,高考之前我就觉得闫欣一定是状元,她平时的学习成绩基本上都是高三年级第1、2名,有时也考过第4、5名,但一直很稳定。”魏老师还说闫欣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意志坚定。“我从事教育工作23年,从来没有见过天天早上一直坚持跑步的女生,仅此一点足以体现出孩子坚定的意志品质。”魏老师还说闫欣的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强,在西安上学的3年时间,她基本上都在学校度过,父母很少陪伴她,她节假日很少回家,生活朴素。也许正是这样的环境和经历造就了闫欣坚强的性格。

让魏老师难忘的一件事是高考结束的6月8日晚上11点多,闫欣发来短信说,明天继续陪老师跑步。“当时我就特别感动,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学生。”志愿填报后的当天,已经是晚上7点多,其他同学都离校,而只有闫欣把教室打扫干净后,才一个人回了咸阳。“闫欣这孩子很豁达,从不自私,她很愿意为同学答疑解惑,她人缘十分好,同学们都喜欢她。”看来闫欣是名副其实的品学兼优。

说起培养学生的方法,魏老师说:“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总想让孩子多做一些有难度的习题来提高,其实高考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即使是有难度的题也是在基础知识上的一些扩张,所以学生加强平时看似简单的基础习题训练是最重要的,做过多的难题其实往往会让很多学生信心受挫,觉得是自己没学好。对于高考,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你们是最棒的!”

状元自述细心很重要

在这次高考中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首先要感谢老师的教导,是他们教会了我很多学习方法和“捷径”,虽然很多人都说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但总有一些方法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在高中学习,尤其是理科学习中,我认为细心是很重要的,这不光说的是考试时候要细心,在平时点点滴滴的学习中也要做到细心,这样才能留意到很多别人不注意的细节。记得我们班主任魏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细心的习惯,常常这样说起她家的小孩子,她在家时常让孩子做做家务,说这样能使生性粗心的孩子变得细心起来。举例说,在拖地的时候,她会要求孩子把每个角落都清理干净,孩子经常留意细节便会培养出细心的好习惯了。举这个例子,她是想告诉我们,细心是要在日常培养的,如果平时学习的时候能做到处处留意,那么在考场上也会有好习惯。在做题的时候,老师也教导我们不能一味求数量,更要重视质量,如果布置10道题,学生只会做7道,那就一定把这7道题圆圆满满做对,其它题就采取“舍弃”策略,通过减轻压力来改掉粗心的毛病。高考中也是如此,与其去追求把整张卷子都“填”满,还不如仔细地把握会做的每一道题,保证它们都正确,以我的经验看,一般的学生如果真的达到这个效果,高考成绩是不会差的。

关于做题

在前一段去参加各种状元经验交流活动时,有很多同学都问到我做题的问题,有不少同学很迷茫,因为他们做了很多练习册,但是学习成绩还是不见明显长进。在做题上,我始终坚持要先弄懂概念,然后再去做题,而且做题后要及时总结归纳,总之做题不思考是没用的。有时候学完一节知识后,就有看到题目就跃跃欲试的冲动,其实刚学完的知识并不要急着去做题,我们可以先从课本上的基础入手,把知识全面地复习一遍,看看自己还有没有漏洞和不明白的地方,确信基础掌握好了再去做题。如果基础还没弄懂,就盲目地去做有深度的题目,一些对基础的误解就得不到纠正,而且还会使自己自信心下降。

关于做题,我觉得一句话很有道理:被同一块石头绊倒N次,就要下决心解决这块石头。同样的,在一个问题上错了N次,也要下决心去解决它。做题要善于总结,可以利用错题本,把学习路上所有绊倒你的“石头”一块块都标注下来。当然总结不一定只限于错过的题,做对了的典型例题也可以记下来,有时间去看一看还有没有别的解法。我的学习方法就是善于总结,把知识点进行分类,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就便于对知识全面掌握。拿我比较擅长的化学来说吧,因为有关化学元素特性的知识很杂,单独记忆的话很容易记乱,所以我就先把元素分类,然后在每类里列出各元素的特性,再对比着记忆,这样知识就会由点成面,往往记住了其中几个关键点就可以推知到整个大面了。

还有的同学说自己平时做题效果不错,可是一考试就考砸,我觉得这纯属心态的问题,可能是自己太过于重视考试成绩了,结果压力就会很大,影响了发挥。其实对考试,哪怕是高考我们也应该放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就把它当作是平常做题,这样心境就会平和很多了。另外还有可能就是平时自己做练习的时候环境过于松弛,比如有的同学喜欢在做作业的时候听听音乐,吃吃零食,这些到了考场上当然不会有,于是环境的改变引起了心理的紧张。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在平时做题时就给自己制造一点考场的气氛,比如计算时间做一遍题,或者故意用机读卡去做选择题,这样长期坚持,适应了考试的环境,真的上了考场就不会再不习惯了。

关于理科学习

在以前的交流中,有很多女生说她们到了高三物理学习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其中较难的电和力部分的题目总是不会分析。其实高中时,面对难度突然加大的理科课程,我也有一段时间很不适应,但后来我发现物理题目尽管复杂,却有很多规律可以去遵循。于是我在每次做了题后,都要进行回顾分析,把题目中的关键点记录下来,再找几道相似的题目巩固练习。以后碰到同类的题目时,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再用以前的方法去分析,思路就会慢慢清晰。

在高考的几个科目间,我的化学是最为突出的。这跟我自己的兴趣有关,我对化学有一种刨根问底的激情,什么事情不搞清楚就不会罢休,我的化学老师崔潮晖还曾开玩笑地说,在教学上我完全是她的“助教”,只要她不在,一般同学都会找我解决问题,我解决不了才会主动找老师商量解决。记得有一次,在讲到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时,高中课本上一般观点都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一定要比还原剂的氧化性强”,而我看过一些资料就坚决不这样认为,最后经过我反复地查资料、做实验,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说明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这个结论,我觉得自己很值得,尽管它并不会对考试有太大的帮助,但它是我主动钻研的结果。我在化学上是一个十分善于质疑、不断钻研的学生,总想发现一些新鲜的东西。当然,化学除了创新,还是要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化学知识的特点就是特别的零碎,不好记忆,为此我就把化学元素表中每个化学元素及对应化合物的性质填写到每一个元素表格中,这样就把一个小小的化学元素表加宽、加厚。拿着这一张表就可以复习所有关于元素的知识了。这个方法虽然在做的时候比较费时间,但是真正用起来却非常有效果。

除了化学,数学也是我的强项,可能是因为比较喜欢这两门课的老师吧。我觉得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有兴趣去学的话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件苦力活。在这里我还是要感谢我的老师们,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虽然我个人兴趣比较偏向理科,但是高考时靠的是总成绩,语文和英语两个文科也绝对不能放松。对于文科,我的经验是要重视平时积累,比如语文里有很多内容要记要背,比如诗词名句,考试大纲上列出的文章全要准确背诵。这些内容千万不能全积攒到考试前再突击,要在平时一点一点积累,没有别的办法。如果没有大块的时间可以专门用来背诵,可以抓紧午休等零碎时间去进行。英语也是一样,背单词一直是令很多理科学生头疼的一个内容,但这也是最基础的。在背单词上,我的经验是不能指望一次突击就全部掌握,因为背下来却不去用的话过很短的时间就可能忘记,要常常复习巩固,并且争取在平时多多应用。

关于时间安排

很多人想了解我在备考时期的时间安排,其实就跟大家的生活差不多,我早上6:30起床,7:20去上课,然后晚上吃饭后7点上晚自习到11点,最后睡觉。我的生活比较规律,很少熬夜。因为平时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我也不会在考试前几天去“抱佛脚”。在各科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我觉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一般是学得差一点的科目要多分一点时间,要使各个学科均衡发展。当然了,自己学得比较好的科目也不能完全不管。在每天的学习中,各科都要顾及到,尽量不要因为某一科作业多就对其他科目不管不顾。

第3篇

【关键词】 适应,心理学;团体处理;精神卫生;干预性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707-03

Effect of Adaptability Class Group Counseling in Freshmen/ZHONGXiang-yang*, ZHANG Li. * Psychology Tutor Center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adaptability class group counseling on adapta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freshmen, and to improve freshmen' s adaptability and personality. Methods A sample of 117 freshmen from 4 classes, 2 classes of the same liberal arts profession and 2 classes of the sam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daptability class group counseling was applied to class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no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All the freshmen were administrated by Freshman Adjustment Rating Scale(FARS),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total score and five factors of FAR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

【Key words】 Adaptation,psychological;Group processes;Mental health;Intervention studies;Students

大学新生面临全新的环境,随着生活、学习和人际的变化,容易产生心理不适感,甚至出现适应障碍。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适应进行研究,Baker等[1]编制了大学生生活适应问卷(SACQ,1989),将大学生适应分为学习适应、独立生活适应、社交适应以及归属感4个方面。台湾吴秀碧等[2]编制了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reshman Adjustment Rating Scale, FARS)。在高校班级功用不断弱化的状况下,国内[3-9]开始尝试引入心理团体辅导,针对新生群体采取团体辅导并加以引导。国内学者对FARS进行了修订,经过因素分析将新生适应问题概括为独立生活困扰、资源利用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学习方法困扰、职业目标困扰5个方面,使得FARS更适合国内的实际情况[8],为新生适应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本研究主要针对新生适应困扰设计了系统的辅导方案,以促进新生适应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华南地区某综合高校2008级文科和工科同专业各2个自然班,共120名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2个相同专业的班级通过协商后,其中1个班级自愿作为实验班,另1个班级作为对照班。有效人数为117人,实验班59人,对照班58人,问卷有效率为97.50%。其中男生42人,年龄为(18.20±0.73)岁;女生75人,年龄为(18.61±0.77)岁。

1.2 班级团体辅导 班级团体辅导教练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任,还有5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担任助理。对2个实验班分别进行6个单元(每周1个单元)的团体辅导,每次辅导按照“热身-活动-反思-分享-总结”的程序进行,时间为2.5~3.0 h。辅导方案主要根据FARS得出的主要因素来设计,具体内容如下:第1单元为小组建立(千里相会);第2单元为环境熟悉(亲近校园);第3单元为人际提升(我爱我家);第4单元为学习适应(学海无涯);第5单元为目标重建(我的大学);第6单元为成长分享(把心留住)。

1.3 工具

1.3.1 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3] 用来评定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状况。量表是在吴秀碧编制的大学新生适应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共37道题,按4级评分。量表总分或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适应的困扰越大。

1.3.2 症状自陈量表(SCL-90)[10] 用来评定近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症状。分为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等10类有关精神症状的因子,共90道题,按5级评分。量表总分或因子分越高,说明精神症状越严重,健康水平越低。

1.3.3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1] 用来评定人格特征,分为内向与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L)4个维度。共88道题,进行是否选择。

1.4 方法 量表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于干预前、后进行次团体测试,前后测分别在新生入学的第6周和14周进行。每次完成时间大约40 min。所得数据由SPSS 13.0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FARS得分比较 由表1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FARS的前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班后测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班后测得分。从FARS得分组内比较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除学习困扰因子得分后测显著高于前测外,对照班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困扰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人际关系和资源利用困扰以及均分后测与前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班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困扰后测得分与前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和资源利用困扰以及均分后测显著低于前测。

2.2 SCL-90得分比较 由表2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SCL-90前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班后测总分和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班后测得分,其他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SCL-90得分组内比较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SCL-90前、后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EPQ得分比较 由表3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EPQ前测得分除L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班后测E得分高于前测,N得分显著低于前测,其他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EPQ得分组内比较来看,对照班后测除E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外,其他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班后测E得分显著性高于前测,但N和P分量得分显著低于前测。

3 讨论

3.1 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的有效性 FARS调查结果显示,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来看,学习方法困扰2组均显著增加,对照组增加更大。从对照组前、后测的比较中发现,人际关系和资源利用困扰有所降低,均分有所增加,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困扰显著增加。说明新生的适应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发展,人际和环境逐渐适应,而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特别是学习方法适应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可能与测量的时间有关系,前测时间是在新生军训后国庆节放假后刚开始正式系统的课堂学习时进行;而后测时正临近期末考试,新生对大学学习复习和考试没有经验,使得学习困扰增加,对学习和考试产生担忧,易导致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实验组的前后测对比发现,独立生活困扰有所增加,职业目标困扰下降,而且均分、资源利用困扰及人际关系困扰均显著下降。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比较来看,实验组FARS均分和各因子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提高了新生的适应能力,生活困扰有所降低。

SCL-90调查结果显示,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内前后测来看,SCL-90总分与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得出的结果[3,8]有所差异。这种不一致可能也与本研究后测的时间有关。SCL-90要求根据最近1周实际情况做答,而后测时间临近考试,考试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从而可能掩盖了实验因素的效应。但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比较来看,实验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惧、偏执和精神病等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促进了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EPQ测试结果显示,从实验组的前后测来看,E分显著提高,而N和P分则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比较发现,实验组E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促进了新生人格的发展,使其变得更外向,乐于交往,情绪更加稳定,更有同情心和变得关心别人、为别人考虑。Eysenck认为,正常人也有神经质和精神质,而在不利环境的影响下,神经质可以发展为神经症,精神质可以发展为精神病[11]。可见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对于处于个性走向成熟但弹性很大的大学新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有助于提高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

3.2 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的价值 高校新生适应教育受到了广泛重视,国内一贯注重加强班级管理和教育[12]。多数研究将班级建设的重心放在管理人员方面,重点关注从班级管理者到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上,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13]。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自主性要求越来越强烈,加之学校开设课程的流动性,造成了班级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出现一批游离于班级之外的“自由人”。这些“自由人”与同学缺乏交流,是心理容易出现困扰的群体。

本次调查表明,从新生适应的角度出发,结合新生发展中的各项适应议题,如针对资源利用困扰、人际关系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和学习能力困扰等设计辅导方案,将更有助于促进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的物理环境并熟悉各种资源、明确自己的爱好与努力方向、掌握一定的大学学习方法、学会独立和与人相处的艺术,有助于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围绕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精心设计系统的团体辅导方案,改变了传统的以教育者的管理为出发点的做法。班级团体辅导从学生发展入手,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促进新生对大学的适应与个体的成长。同时发挥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主体性,利用班级团体的动力促进健康和谐班级的建设,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将心理学的手段融合到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使心理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从而优化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班级管理。研究证明,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是加强新生教育手段和模式的创新,符合心理教育发展趋势,值得在高校新生教育中推广。

4 参考文献

[1] BAKER RW, SIRYK B. SACQ(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 Los Angeles, California: Western Psychol Services, 1989.

[2] 吴秀碧,贺孝碧.新生大学生活困扰之调查研究.辅导学报,1991(14):175-206.

[3] 叶玉清.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入学的作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4,34(2):43-44.

[4] 王娟,李勇.大学新生开展团体辅导策略与效果探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6(3):102-104.

[5] 张姝.应用团体辅导对体育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及思考.重庆:西南大学,2006.

[6] 刘琼珍.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7] 鄢呈,蒋宇.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236-239.

[8] 高海燕.大学新生人际沟通的团体心理辅导.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3(5):39-40.

[9] 王才康.大学新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应用心理学,2002,8(1):33-37.

[10]张明圆,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11]龚耀先,编著.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

[12]胡正娟,赵晓民,马宁,等.高校新生班级建设初探.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社会科学增刊):43-47.

第4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variate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effectiveness of multivariate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 ways of using assessment results to guid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 高职数学教学;多元考核;多元考核的方法;指导教学和学习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multivariate assessment;methods for multivariate assessment;to guid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223-02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导思想。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这种要求内化到考核模式中,通过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为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满足高职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我校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为配合多元教学实施,实现多元教学目标,我们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高职数学教学多元考核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多元考核方案的制定

为了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的状况,我们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采取了多元考核方案:

①注重学习过程考核,增加平时考核的密度和权重。平时的课堂提问、重点章节的测验、作业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是平时考核的内容。考核项目多,涉及面广,而且每堂课都有考核,这就要求学生平时都要认真对待,避免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学习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考勤、课堂纪律情况,随堂测验,课程论文,章节小结,课后作业等。②注重考核作业完成质量。教师每次布置适量作业,要求学生保证质量,按时完成。在质、量、时三方面进行考核。鼓励学生做难度较大的课外题和补充题,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新鲜想法和独特的思路在考核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注意考核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承担责任的能力。③专题总结。每章课程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进行本章总结,其中包括:知识结构的系统整理,自己学习状况的小节。重点考察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及事实求实的态度,考核结果计入学期成绩。④数学小论文考核,每学期要求学生上交2-3篇数学小论文,内容为所学的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身体会,要求学生走出课堂,经过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进行评奖,评奖的结果计入学年成绩。⑤学生自评互评,每个学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纪律,课下作业,学习态度等)进行自评,互评,评定结果记入成绩,这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督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多元考核方案注重知识能力和通用能力,兼顾学习过程考核,学期总评成绩按公式“学期总评成绩=知识能力×50%+通用能力×40%+学习过程考核×10%”计算。

2 多元考核的实施

①课前测验:利用每堂课开始5分钟测验,督促学生复习上节知识,较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上节学习情况,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容量、难度和进度,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②课堂提问:提问章节重点知识,作业问题,解题方法步骤等。注意提问知识和提问对象覆盖面,做到重点知识都提问,全体学生都提问。每堂课提问学生5-10名,每周全体学生提问一次以上。③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听课、回答问题、思考问题、做笔记等表现,通过师生、生生交流活动,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等状况,了解学生对多元考核的适应情况,分析多元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作用。④作业考察:学生作业全对或改对给5分,完成作业有部分错误给3-4分,作业没完成给1-2分,补完整作业加1-2分。每次作业从质、量、时三方面考核。通过作业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安排工作任务并承担责任的能力。⑤知识总结:每个章节复习时,要求学生做章节总结,整理知识体系,总结重点知识,总结重点题型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⑥考试总结:通过考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使学生了解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章节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让学生写出考试总结,分析考试的得失,分析学习中的成绩和困难,分析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提出改进学习方法的策略和计划,培养用语言或书面形式表达信息的能力。

3 考核结果分析

3.1 数学知识与技能方面问题与不足 学生对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法则理解不准确,运用不灵活,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掌握不牢,运算能力较差。因此,要特别重视基本方法与技巧的讲解和传授,通过应用举例、解题中的强调提醒,使学生在解题中学会灵活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阅读理解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差。有的学生解题时读不懂条件和求解结论,这要求教师教学中加强数学语言的解释,明示重点字词的含义,让学生学会读题,学会审题,准确地获取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推理论证不严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题目因果关系的分析,让学生梳理清楚前因后果;注意教学语言转化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解题的意识和能力。

3.2 学习态度、学习心理等方面问题与不足 进入高职后,学生学习的课程比中学阶段多,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尤其是数学知识内容多,难度相对大。因此,教学中要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和训练学生意志力,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找潜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3.3 教学中的优点和学生的进步 多元考核模式改变了学生数学成绩与实际能力不对称的现状,增强了考核结果的可信度,也充分发挥了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使学生平时投入数学学习的精力明显增加,学习热情和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学习数学的方法也有较大的改善,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考核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做到教学相长。通过考核,发现了教学中的优点和学生的进步,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这是结合考核紧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坚持不懈地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的结果。另外,在教学中坚持分类推进,重视后进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取得这些进步的保障。

3.4 用考核结果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多元考核的实施,使教师方便地找到了改进教学方法的着力点,教师利用考核反馈及时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尤其要重视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率,技能训练安排要合理,不能利用多次重复这种低效率方法,要注重把能力培养与“双基”教学协调起来。

3.5 用考核结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多元考核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设计出适合考核的形式及题目,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多元考核的实施,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了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学生认真完成课前测验和课堂练习,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考核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分析造成薄弱的原因,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多元考核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5篇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教学的指挥棒,也是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今后的实验教学将以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体验性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的实验项目为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达到优化实验教学的目的,构建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与学校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考核体系已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1-3]。

1基础化学实验课考核模式现状

1.1国内高校基础化学实验考核体系的现状实验是化学学科及以化学学科为基础的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年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中国高校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涌现出一批代表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其主要表现在:注重反映时代特点和由科研转化的教学内容;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建立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教学体系;构建分层次、多元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各学科独立的课程体系;建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形成开放式的教学运行模式等。这些改革在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直接影响实验的教与学,实验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传统上国内众多高校的实验考核方法以期末考试为主,只注重“考试结果”,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结果给定实验成绩,只要实验报告写得好就可获得高分,使部分学生不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只关心实验报告的书写,甚至于部分学生存在抄袭报告以及修改原始数据的行为,这对学生正确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等,都是不利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源于原有的实验考核体系模式存在缺陷,不能公正、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主动参与及研究实验的积极性[4-6]。

1.2我校基础化学实验考核体系的现状2005年以前,大连民族学院实验中心设立的实验项目大多以验证性的基本操作为主,目的是以实验验证课堂理论,这样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动手、动脑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后果,没有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2005年以后,实验中心开始注重实验教学体系建构与管理模式探索,逐步加大了实验课的学时,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到目前为止,实验教学中心已初步完成了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开设出实验整合课程,即将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实验中的部分实验项目进行了重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动脑机会。将一些经典的、单一的验证性实验项目通过增加内容变成能锻炼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效果较好。但总体看,目前的实验课程体系仍不够成熟和完善,还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仍显不足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扩大研究和实践,继续加大课程之间、各个学科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进一步强化工科民族院校基础实验课的整体观念,使实验教学形式和实验考核形式更为灵活、个性化和多元化。实验中心原有的考核模式为实践加理论的考核方法,考核时以平时表现为重点。实验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平时成绩占50%(主要包括预习报告、出勤率、实验态度、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等),实验报告占30%,操作考试占20%。在这个考核体系中,没有涉及能充分体现学生具有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没能真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钻研实验的兴趣。因此,逐步完善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研究实验的积极性,与学校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配套,提高工科民族院校办学水平,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2新型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础化学实验成绩的考核,应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理论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综合表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其中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因此,严格实验考核,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和定量的基础化学实验成绩评价体系非常重要[7-11]。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在新的实验考核体系中实行了综合评价体系,即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都给出了相应的评分细则,记入平时成绩,规定平时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50%;另外,还要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占总实验成绩的20%;在完成操作考试后,以抽签的方式,抽查与实验相关的理论3~4题进行笔答或口答,理论成绩也占总实验成绩的20%;最后,还要考核学生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能力,这部分占总实验成绩的10%。一般来说,学生在开始进行一门实验课时,实验指导教师会给出3~4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准备(可以2人一组),在实验课结束后的2周内完成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实验的质量,给出合理的成绩。

2.1细化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50%,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态度和实验报告等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学生对化学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实验操作的技能、水平,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及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的深度和广度等。每次实验都要结合以上几方面客观地给出一个成绩,实验结束后汇总得出平时成绩。(1)实验预习。要求认真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关键点,课上通过提问和检查预习报告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预习情况。一般情况下,充分预习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出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实验原理在实验步骤中的具体运用,能准确抓住实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在实验时能基本做到脱离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2)实验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即学生能否正确、规范地使用各种仪器,包括实验装置的安装、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取用、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数据的读取、正确记录与处理等。(3)实验记录。要求学生准确、真实地将实验中的现象、数据、结果记录下来,实验记录要清晰、完整、规范、具有科学性,通过实验记录可以考查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4)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学生实验能力和水平的真实反映,每次实验后均要求学生给出完整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由指导教师检查签字确认,这样可杜绝个别学生随意更改,甚至捏造实验数据的现象,同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实验态度。考查学生出勤率和学生做实验的科学态度。实验过程中是否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仪器使用后的复位、实验台面及地面的卫生状况,是否注意自身及同组同学的安全及做实验时的主动性和协作精神等。(6)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时上交实验报告,在批改实验报告时,要看学生是否根据实验记录,如实、清晰、科学地写出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结果的讨论是否科学、准确、有条理性和独特见解。实验报告能直接反映出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也能反映出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一份高质量的实验报告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对学生将来总结研究资料、撰写论文是非常有益的训练。

2.2灵活多样的操作考核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每个实验室设计出20~30个基本操作单元,如称量、溶液配制、过滤、抽滤、移液、定容、滴定、标定、纸层析、酸度计校正、电导率仪的校正、分光光度计操作、熔点测定、沸点测定、回流、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液体的干燥、重结晶、萃取、柱层析、薄层层析、折光率测定、旋光度测定、恒温槽调节等,这些均在现场进行,每个操作单元都定出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若操作不规范或超出时间,则酌情扣分。所有题目均在实验考核一个月前公布,学生可以全面准备。考核时采用学生现场抽签的形式进行,5~8个学生为一组,教师可以全面观察考核。在操作考试中适当地结合口试,即教师随机提问,问题包括基本操作和实验装置方面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问题以及一些名词术语和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基本操作考核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对学生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很有帮助。

2.3全面考核理论知识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基本操作固然重要,但实验理论同样不能忽视,因此在课程完成之后,还进行综合理论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技能、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分析讨论及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知识等。基本实验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学生将分散的实验知识有机地系统化、深刻化及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十分重要。如果同时将实验内容稍作一些拓展,对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等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4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实验总成绩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也会促进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按照实验中心提供的实验项目,自主选题或自行设计实验题目,经过申请登记,利用实验结束后2周内的课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完成。该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方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验方案设计、文献查阅、实验准备、仪器调试、实验过程、数据处理、报告(论文)编写等多方面综合考核后由指导教师给出成绩。如在[Cu(NH3)4]SO4配合物的制备及组成分析、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分子筛及未知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等实验中,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过程、数据处理及报告书写等,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考核内容,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研究实验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反思性教学

反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就较早提到了人要学会反思。荀子在《劝学篇》里面曾经说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提倡通过每日自省吾身,也即反思自己,来达到“则知明而无过矣”。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认为”反思是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在这些理智向着知识的推进即是反思”。20世纪90年代,反思性教学在我国掀起了热潮。

一、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所谓反思,是指立足于自我之外去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一种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实行反思性教学可以把曾经的理论联系起来分析自己的教学,并且有针对性地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反思性学习是相对于反思性教学而言,是从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为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很有帮助。

反思教学的特点是自主性、合理性和情境性。现代社会尤其强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高中化学教学中,同样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性。反思性教学特点的合理性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反思中一定要尊重当时的时间、地点、情境及当时的心理状态做出相应理性的科学合理的分析,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想当然。因为,只有科学合理的分析,才能让我们的反思起到真正的效果,才能让所经历过的事情变成有用的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反思性教学的情境性强调的是,不论什么事情发生的什么结果都和当时情境和提供的条件有关。我们在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要考虑到当时所存在的环境。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严格按照书上的程序做实验,结果实验的结果跟书上例题实验有差异。对应这种情况的反思,我们就要严格考察当时做实验的每个环境,哪怕是当时空气的湿度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反思教学的情境性就严格强调了这点。反思需要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当时的情境。

二、反思教学的三种形式

1、诊断性反思。诊断性反思指的是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之前,教师通过提问、练习题、实验等方式,诊断一下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化学学习习惯、化学知识结构的构成。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诊断,教师可以对准下药,有的放矢,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化学学习思维和习惯,扩充化学知识储备。

2、形成性反思。形成性反思是指学校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化学教学而进行的反思。形成性反思,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教师要对课堂信息的及时监控和调整。监控和调整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对知识把握程度,包括学生做实验时的实践能力程度。

3、总结性反思。总结性反思强调每次教学完毕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的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施展、教学的结果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反思,并且根据教学后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有针对性地总结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包括促进教学效果良好的原因和导致教学效果很差的原因。总结性反思可以是对一堂化学课堂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一段时间的化学教学的总结。

三、高中化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注重运用三种反思教学形式。对所任教的高中化学课程进行反思。

1、课前诊断性反思中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前诊断性反思教学除了通过提问,练习题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应该针对所了解的情况,对应课堂教学目标有准确地设定。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状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目标如何才能把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揉合在一起。对于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班级,尤其在教学目标中多加一些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对于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很好的班级,我会在教学目标中增强能力目标的分量,让学生能获得更多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我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教学兴趣,我就通过人类社会中,各种金属对社会的促进所产生的作用为出发点,让学生对各种金属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一一讲解,学生们不仅仅了解了各种金属,还在金属资料收集活动中,学会了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等精神。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的关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较高的要求,稍微不注意,学生就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作为一个优秀得化学教师,必须懂得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呢?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在让学生比较钠、铝、铁金属活动性时,首先回忆初中学过的金属活动顺序表,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快理解这些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所以,在高中知识的传授时,我们要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又例如,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得氧失氧的反应,而在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不再是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而是从得氧失氧的反应中找出更深刻的规律,应中氧元素和另一参加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而在高中化学的课程中虽然没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但是只要参加反应的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局限于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只有得氧失氧才是"高中课程中的概念更全面具有普遍性。所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状态的反思和把握。

3、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教学反思和学生学习的反思是反思教学中的两个方面。教师的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会反思的能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来对学生进行反思教学尤为有效。例如:2001年7月7日,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己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并不停地冒着气泡"十时多突然从铁桶内蹿出亮黄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不仅是市民们会有这个奇怪的想法,学生们也有。当我把这个案例引入课堂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好奇,非常想知道答案。这为我接下来讲《金属钠的性质》做好了很好的铺垫。随即,我与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钠在水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恍然大悟。

化学反思性学习实践表明:化学教师的反思应该成为一个习惯,教师更应该考虑到反思性教学的成效,教师的反思要注意与学生的反思同步进行,甚至要求着力解决的是学生要学会改变以往的学习思维模式: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学习理念,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生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45,3,47-49.

[2]季月丽.运用概念图培养中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第7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知识网络;专题复习

高三物理后期的复习重点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及其应用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研究、分析近几年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的走向,研究、总结多年来复习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制定出贴近高考并且符合我们学生实际的方法。通过多年高三物理教学,我对高三物理后期教学有如下体会:

一、加强对大纲、教材特别是对考试说明的学习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广度和深度的准绳。因此,高三的老师要深入细致的学习《考试大纲》。特别是《考纲》中“样题”是最权威有最具有启示性价值的信息,高三物理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明确高考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考纲的学习中,掌握高考主要对学生几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善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了解物理学科高考内容包含的131个知识点。通过题型的分析,掌握高考题是怎样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的,即什么样的题考什么样的能力,以便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选好题,做到针对性练习。我们有必要对近三年的考试说明的学习研究,对照分析、掌握考试的变化,分析高考难、易趋势,以便更好把握教学的度。另外,通过前期的复习和多次模拟考试,对学生的复习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包括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现状、应试技巧和心理状态都要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为后一阶段的复习,提供重要依据。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的掌握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决不是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考试说明》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考试说明》时,最好的做法是:把《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逐条分解,对每一内容、每一能力要求都精选相应的近年的高考试题或题型示例中的样题来进行诠释,让学生真正明确考试的内容与难度要求。同时要求学生限时完成附录中的高考试题,明确自己的差距。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时时对照考试说明的知识要求,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情况。在总复习后阶段,更要回到《考试说明》中,进行自我检测,查缺补漏。在通读《考试说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采用尝试回忆的方式,对每一条内容做回忆。

二、编织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了物理基本知识、基本规律,构建章节内容知识网络,而后期的复习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建立章节间的知识联系,把整个高中的物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实现知识系统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记忆。我们可以按以下几个专题进行复习:静力学专题:以共点力平衡为主,包括电场中的平衡,磁场中的平衡问题;动力学专题:主要是力和运动的关系,将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圆周运动、振动和波各知识点联系起来;电磁学专题:将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各章节联系起来,找到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区域型知识网;实验专题:在复习21个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加强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故障查找、误差分析、结论叙述、创新拓展等方面的复习;功能专题:理解功与能的含义及关系,并通过具体实例来体会运用功能关系解决问题的要点。

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掌握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样当碰到问题是就能通过知识网络了解问题的背景、出题意图、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三复习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几年高考考查中综合能力考查又是重中之重,而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是提高综合能力的第一步,必须让同学们重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便于记忆、理解、检索和应用。就物理学科而言,只有将各个单元知识纳入物理知识的整体结构之中,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框架",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活力。而学生学习各个单元知识时,只是对各单元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认识还是肤浅的,难以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框架",也难以形成综合驾驭整体知识的能力。因此,物理总复习时就不应是把已经学习过的物理知识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对知识整体和各个单元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了仔细的探究后,按物理的逻辑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各个单元的、各章节的知识及解题的物理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以线串珠”的方式,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物理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框架",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综合驾驭整体知识的能力。

三、后期复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专题复习与一轮复习不同,专题复习主要选择物理学中的主干、重点知识建立板块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属于较高要求的能力,在高考物理试题中,主要体现在区分高分段学生的能力,将进入高校的学生再进行一次的区分。分析综合能力是考查考生能否够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和有关条件,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给问题。分析综合能力的强弱也体现在对“生题”的处理上。“生题”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的试题,设问角度和情境的设置可能是学生没见过的,但处理这类问题所用的规律都是学生学过的,甚至是很熟悉的,这就要求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强些,才能独立、灵活、创造性地处理此类问题(成绩差的学生在这方面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在这阶段选择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抓好限时训练。老师要在精讲精练中倡导独立性思考和规范化解题。以高频率考点为复习主线,理清主干知识;以练习为辅助,兼顾全面复习。

第8篇

关键词:元认知 高职学生 英语自主学习

一、元认知理论内涵

(一)元认知

J. H. Flavell 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有两个一般性维度:知识和经验i。他主张元认知是一种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所有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西方教育心理学领域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兴起学习策略的元认知训练,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ii。J. H. Flavell把个体的元认知分为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认知策略三方面的知识。根据这个模式,我们将学习者的元认知分为以下内容:(1)对于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了解。(2)有关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及其性质、特点、要求与难度的认识。(3)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由学习的共性策略和针对特定学习任务的特性策略两方面组成。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开始有了不同的理解,但是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大要素,共同实现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二)元认知策略

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发展出用以指导学习的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认知活动中,不断对自己所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计划策略、选择和使用策略、监控策略、评价和纠正策略。

具体来说,学生在计划策略时必须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在语言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学生必须了解教师课堂授课和自主学习之间的差别,找到最适合自身情况,同时也符合客观条件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树立学习目标,并定期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对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以周、月、学习为单位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不断进行总结,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学习过程。

二、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

(一)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认知

和本科阶段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还存在相当大的不足之处。笔者对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120名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该学院只在一年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学生的平均高考成绩为400分上下,英语平均成绩大约为82分。问卷调查显示,和专业课相比,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可提高的空间很大。

由于学习方法不科学,缺乏有效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低下,即使是那些在问卷中表达了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也很少有人采用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普遍对自身的英语学习状况有较为客观的理解,但对如何改进却感到无能为力。同时,绝大多数学生也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如过分依赖老师的课堂教学,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没有将早读和口语练习当成自觉的行为。这些都是高职学生对自身英语学习状况的基本认识。

(二)高职学生的学习策略选择

从高中开始,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上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自我学习为辅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调查中回答,他们在高中阶段可能还会选择校外的英语辅导班,但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进行。但在高职阶段,由于英语课的课时数减少,学生不得不更多的依靠自我学习。

调查发现,高职中能够凭借对英语单纯的兴趣而学习英语的学生非常的少,在我们调查的120名学生中,只有2人表达了这种意愿。绝大多数学生都愿意为自己树立一个考试目标(如大学英语三、四、六级考试),然后根据考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通过复习提高英语成绩。学习目的的不同,决定了学习策略的选择不同。前者更愿意通过自我学习循序渐进的学习,而后者则更依赖于校内外的教师授课,偏重考试技巧的掌握,而不是英语能力本身的提高。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有必要对这两种学生实施分别的指导。

(三)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高职教学改革的一项结果就是英语、语文等人文素质内的课程在整个学生教育规划中地位的降低。职业教育给予专业课前所未有的重视,“一切以就业为导向”,造成英语等课程无论从学分来看,还是学生的重视程度来看,都在不断的下降。学生对英语课程不感兴趣,对英语本身不感兴趣;即使有兴趣,也只将其视为考证毕业的任务,造成了在高职阶段,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特别是二、三年级英语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缺位,更导致学生在毕业时,仅存的英语基本能力和素质几乎已经丧失殆尽。如何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功利性的心理,是摆在高职英语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元认知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国内外对元认知理论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例如美国的巴巴拉·Y·瓦特等在理科教学中制定了“探索性思维的训练计划”(Thinker Tool Inquiry Project)。兰昌勤等关于外语自主学习的研究, 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iii再如张庆林、刘电芝的研究以初三学生为被试,也认为结合学科进行的思维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iv有必要结合元认知理论的相关原理,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指导,提高其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制定的教学计划应从设计到实施都体现出学生需求。它要求学生以周、月、学期为单位制定长期和短期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意义,并及时从教师那里获得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应该在其英语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引入和职业教育相关的学习或实践内容,使其在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将对他们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作用的情况下,催生其学习的紧迫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具体来说,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学生应确立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元认知意识,确认自己在英语学习上优势和弱点;其次,树立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如高职学生可以以大学英语考级为契机,制定初步的学习计划;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通过考试复习准备情况,以及英语日常使用情况的监控,实时掌握学习进度;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自我评估。考试成绩固然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但学生应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完成相应的核对表格,检查自己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的改变情况。

(二)课堂内外的元认知策略

1、课堂内的元认知策略

教师应在课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和监控策略。教师应该加深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别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的元认知,如在教学过程中陈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对学生的元认知进行评论,逐步帮助学生形成用元认知思考问题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教学手段高科技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以教师为信息发出者的单一信息传播模式正在被日益颠覆,教师的角色正在被视频和音频材料所替代。因此,让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可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自主阐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其他学生的元认知状况进行评估和纠正,共同实现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2、课堂外的元认知策略

高职英语教育有其特殊性,课堂教学只占了学生学习的很少一部分,所以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成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策略,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将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元认知。鼓励学生通过博客、微博等手段撰写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通过建立大量的学习链接,形成学习社区。借助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广泛和学习相关的文章、视频和音频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通通过QQ、飞信、电子邮件等方法进行沟通和联系,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策略,对自身学习不断进行反思,提高其元认知的监控能力。

教师也应指导学生写一些学习心得和总结,不断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师应该创造学生使用元认知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鼓励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相互监控和评估。

四、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技能

(一)培养学习自觉心理

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配合。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教学大纲与自我需求,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学习计划,了解可供开发的学习资源如工具书、参考书、辅助软件、语音设备等。有必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一环节的训练不是一劳永逸的学前教育,在每一级学习之前都必须使学生建立对学习的心理自觉。

(二)学习活动的执行和控制

选择策略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策略信息的储备,即学习者知道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有哪些可供选择的策略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首先是了解学习的共性策略,其次是外语学习的策略。共性的策略可以集中一段时间或某个专题集中训练。而特性策略则宜采用集中训练、分散训练与个别指导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学习的评估与调节

语言焦虑是制约学生成功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焦虑的产生都跟学生不能正确评价学习现象有关。如果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具体可行的自评方法的同时,还使学生理解支持评价标准的认知规律,懂得学习中的某些停滞和挫折是语言学习的必然过程,将有助于其克服有害焦虑,建立信心和成就感。

五、元认知和高职学生自主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在高等教育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就平均水平而言,本科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多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进入高等学校后能基本适应学校的自主学习环境。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障碍,特别是经历了6年的英语基础教育之后,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已经基本固化,学习态度已经懈怠。然后与学生的状态形成对比的是,高职英语教育已经将教育的中心从教师和课堂转移到了学生和课后,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

学生应该在入学阶段明确学习目标,应该将学习目标分为技术性目标和应用性目标。技术性目标以大学英语考级为标准,侧重考试技巧的把握和考试分数的提高;而应用性目标则以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为评估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阅读一本原版小说,听懂一部英文电影等等。

目标执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考试辅导班或完成模拟练习题等方式实现技术性目标;而应用性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大量长期的接触英文材料,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力的语言环境。例如,学生可以有意识的与教师沟通,使用网络平台,参加英语学习,参加英语角或为国际活动充当志愿者,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的能力。

撰写心得和总结。对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比较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这项工作可以和同伴共同完成,通过相互评估和相互监控,取长补短,不断修正目标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结语

元认知是影响高职英语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对提高英语外语的学习效率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其学习动机。自觉转换教师角色,由信息供应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最后,教师应和学生一道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学习动机,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 Fl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 9(34): 906—911.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第9篇

状元的考前心理调节:

卞宸(上海市2004年中考状元)――不要刻意给自己加压

不要总是强调考试的压力,平时怎么学现在还怎么学,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刻意给自己加压。

很多同学在考试之前都会挑灯夜战,而我每晚的休息时间都是固定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考心态。实际上,个人水平在考前两个星期就基本上已成定局,这时候调整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考前几天,我会给自己安排特定的复习内容,以保证考试时思维的兴奋状态能及时出现。

要想考得好,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正常发挥。

陈雯(辽宁省鞍山市2001年中考状元)――平和稳定才能充分发挥

应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感觉,正确的心态主要体现在学习中,而良好的感觉主要体现在考试中。

良好的感觉包括稳定的情绪、对出题意图的敏感度和解题思路的敏捷性。不能因为试题简单就粗心大意,也不能因为试题难度大就垂头丧气。明确出题意图,清楚试题的着眼点,对于正确、快速解题非常重要。对出题意图的敏感度是在对试题的不断分析和总结中产生的,解题思路的敏捷性同样须要大量地练习和总结,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黄欣(江苏省南京市2007年中考状元)――保持一颗平常心

我的成绩在班上一直数一数二,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压力,如果考不好自己就会很难过。为了减轻心理压力,我在考试前会不断地跟自己说:“你很棒,没问题!”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关键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即可,千万别奢望什么超水平发挥,越是对自己要求高,就越是不容易发挥出真实水平。

张益宁(河北省石家庄市2006年中考状元)――及时调整急躁情绪

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出过年级前10名的我,突然考了20多名,我的心理出现了很大波动,甚至觉得自己不行了。我延长了每天的复习时间,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最后,经过老师和家长的鼓励,我这颗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逐渐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成绩也有了明显回升。

通过这件事,我想建议低年级的同学们,成绩出现波动时千万不要焦躁,更不能盲目开夜车,调整好心态,向课堂要效率才是根本。

“太想穿进针眼,手会抖;太想在考试中胜出,心会抖。”不要把中考当做生命的全部或唯一,即使失败了,生活也得继续,还有别的路可走。

黄孜孜(广东省汕头市2006年中考状元)―― 一心做题不紧张

第10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75-03

作为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家Flavell J.H.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之后,发展心理学和二语习得领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是对元认知成分和它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两个方面的研究。外语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探讨了学习者元认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也有学者探究了元认知策略教学的效果并对此做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Oxford(1990)认为:“元认知策略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语言而采用的管理步骤,包括选择注意、计划与安排、评价。”[1]国内外语界对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外语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也肯定了它的作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大方面:(1)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方面,文秋芳(1996年)首先谈到了元认知策略的调控作用,为我国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开创了先河;(2)有关听说读写译

等语言技能方面的元认知策略研究,其中关于听力方面的元认知策略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尚欠缺深入研究;(3)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元认知策略的研究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衡。”[2]元认知策略对提高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基于元认知理论进行的英语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3]。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提供计算机、网络等外在条件还远远不够。因此如何能更合理地利用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所以,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用实证研究方法定量探讨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以发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提供参考依据,并希望以此为依据寻找合适的学习策略培训模式和教学改革方案。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农林院校151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8―23岁,其中有111人来自农村,40人来自城市;其中男生74人, 女生77人。研究对象尽管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地域, 但都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

(二)研究工具

1.问卷调查。本研究共采用两个调查问卷收集数

据。(1)《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该问卷同时参考Oxford(1990)设计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诊断表和文秋芳(2004)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4],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两者做了综合和修改。元认知策略(MS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卷共12个条目,分为三个要素:自我监控(SMO:Self-monitoring )、自我管理(SMA:Self-managing)和自我评估(SEV:Self-evaluating)。(2)《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主要参考徐锦芬(2004)对自主性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5],并做了局部修改和删减。自主学习能力(ALB: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问卷共包含23个条目,同样分为三个要素:评估学习效果(ELE:Evaluating Learning Effect)、监控学习过程(MLP:Monitoring Learning Process)和对教师的依赖程度(DDT:Degree of Depending on Teachers)。两个问卷都采用Likert5点计分制,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共分为5个等级,两个问卷的信度а系数分别为0.919和0.874。问卷由学生随堂匿名作答并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296 份,收回有效问卷251份。

2.学习成绩。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其成绩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本研究采用它作为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成绩,并根据他们的四级成绩高低不同,研究对象被分为高、中、低分三组,每组人数分别为:69、102、80。通过对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发现:最小值分别为:500、434、365;最大值分别为:582、497、425;平均值分别为:523.72、459.39、399.62;标准差分别为:22.28517、17.18115、17.39210。

3.数据分析。所有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完成后运用

SPSS16.0 对有效数据进行了描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定量探讨了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变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二、结论

(一)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情况与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根据Oxford(1990)英语学习策略问卷的计分标准,从表1中不难看出元认知策略(MSs)使用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ALB)现状各维度的平均值(Mean)都大于2并且都在2.5―3.4范围内,这表明研究对象能有效利用元认知策略并且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对象在运用元认知策略时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也能正确评估学习效果、监控学习过程,但

“对教师的依赖DDT”程度(Mean=3.1159)明显高于其他各项能力。其中“评估学习效果ELE”使用频率最低(Mean=2.7314),“对教师的依赖DDT”程度最高(Mean=3.1159),这也恰好证明研究对象的自主学习意识比较淡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另外,“总策略Total MSs”和“总能力Total ALB”平均值分别为2.8091和2.8926, 频度都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和自主学习能力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高、低分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异同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异同,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分析研究对象中的高分组(HA:High-achieving)和低分组(LA:Low-achieving)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频率与自主学习能力情况,总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的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存在着明显差异,高分组(HA)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频率各维度的平均值(Mean)都高于低分组(LA)研究对象,且差异显著(P值Sig.都小于0.01), 说明高分组研究对象比低分组研究对象能更经常、更善于运用元认知策略,即高分组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元认知策略运用能力。两组研究对象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其中高分组的“评估学习效果ELE”、“监控学习过程MLP”和“总能力Total ALB”平均值(Mean)都高于低分组,这说明高分组的学习者能更好地评估、监控和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相反,高分组学生对“对教师的依赖DDT” 程度平均值(Mean=3.0641)底于低分组(Mean=3.1600),这也恰好证明成绩越高的学习者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越低,自主学习能力越强。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中“评估学习效果ELE”和“对教师的依赖DDT”有显著差异(Sig.值即P0.05),说明高分组和低分组研究对象在监控学习过程与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三)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学习成绩的影响,以下运用相关分析研究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及二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如表3、4所示。

1.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表3显示元认知策略(MSs)与“评估学习效果ELE”、“监控学习过程MLP”和“总能力Total ALB”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Sig即P值都小于0.01, 说明了元认知策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与“对教师的依赖DDT”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也恰好从反面证明了越善于运用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对象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越低,其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因此,元认知策略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它通过目标设置、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策略运用等来激发和调节学生的自主学习,对自主学习起调控作用和关键的指导意义。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元认知策略是通向自主学习的桥梁。

2.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如表4所示,研究结果发现除“对教师的依赖DDT”与“学习成绩AA(academic ach-ievement)”呈负相关外,其他维度的Sig即P值均小于0.05,即二者都与学习成绩AA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度依次为评估学习效果ELE>自我评估SEV>总策略Total MSs>自我监控SMO>总能力Total ALB>监控学习过程MLP。由此可见,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成绩的两个有力的预测变量,其中,“评估学习效果ELE”是“学习成绩AA”的最强有力的预测变量,其显著性相关系数约为0.400。该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学习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说明了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成绩越好。

通过以上定量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描述分析表明,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目前都处于中等水平,他们这两种能力都有待加强。(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有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较低分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较频繁。但两组的自主学习能力中仅“评估学习效果ELE”和“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DDT”有显著差异。(3)由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对教师的依赖程度与英语学业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且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学业成绩的两个有力的预测变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能够达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双赢目的。元认知策略是一种成功的管理策略,这种自我管理策略对提高学习成绩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对该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科学的元认知教学和学习策略培训,尤其是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观念,以有效地改进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Oxford,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2]丁向东,李丽霞.我国外语元认知策略研究15年回顾与 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2,(21).

[3]岳好平,施卓廷.大W英语自主学习元认知实证研究 [J].外语研究,2009,(4).

第11篇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高效率、高质量学习的教学方法,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动手和自主创新能力。

1.1启发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多个启发性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如讲授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制备过程时,可以预先设计如下问题:(1)什么是含毒性药物的散剂?(2)为什么含毒性药物的散剂需制成倍散?(3)制备倍散的方法?然后以硫酸阿托品倍散为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加深理解。又由于《中药药剂学》具有知识点分散,但是记忆性和连续性强的特点,教师在教授新的理论知识前,引导学生对已学内容进行回顾,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使所授内容具有更好的连续性,起到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1.2讨论式教学法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设计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涵盖的教学内容应相互衔接并交叉重叠,以加深理解和记忆;问题最好与生活相关,让学生处于较现实的环境下学习,激发学习动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如由媒体广泛报道的安徽华源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不良事件引出药物稳定性的相关问题,由“齐哈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引出注射用非水溶剂的使用等相关问题。

1.3案例式教学法

讲解缓控释制剂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新康泰克胶囊的内容物,启发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黄、红两种颜色的微丸。随后可做一个简单的溶出实验,将这些微丸倒入适量温水中,让学生观察2种颜色微丸的不同溶出行为,直观地帮助他们理解原来它们分别为药物的速释和缓释部分。从而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有效激起其学习兴趣,为随后介绍缓控释制剂的组成与设计作好铺垫。

2教学内容精细化——总结对比,化繁为简,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

《中药药剂学》涉及的知识较多,内容广泛,常有学生反映知识点不易记忆,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部分繁杂的知识进行总结对比,化繁为简,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融会贯通,不再出现知识点脱节、记忆断层的现象。

介绍不同剂型时,都可归纳划分成剂型概况、常用辅料、成型方法与设备、质量检查这四部分进行讲授。根据成型要求和给药途径不同,所需的辅料种类与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注射剂所用的注射用水应无热原、无菌;栓剂基质在体温下要能融化或溶解,对黏膜应无刺激性、过敏性和毒性;气雾剂需要加抛射剂,要求其沸点低于室温,常温下蒸气压大于大气压,对机体无刺激性、过敏性和毒性等。总体而言,所有附加剂的选择与要求可归纳总结成8个字:安全、高效、稳定、易得。再如,各类制剂的贮藏方法总结为6个字:低温、干燥、避光。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将讲授的知识内容归纳总结和对比学习,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使之条理化、简单化、生动化,能让学生有效地将繁杂的内容融会贯通,不再出现知识点脱节、遗忘的情况。

3教学安排精细化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多数中医药院校,该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基本为1:0.8或以上。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药剂学相关知识是《中药药剂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对该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3.1教学时间精细化

实验教学应安排在相关的理论课学习之后,且不宜相隔太久,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课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前处理是中药药剂的重要环节,但是如果每个实验都进行提取、精制、浓缩、干燥等操作,不仅会造成知识与操作的重复学习,更重要的是会占用太多时间,影响整个实验内容的安排。因此,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实践一次有代表性的各种中药药剂前处理工序,其他实验中涉及类似前处理的,可事先由试验人员准备好,实验课时直接将制得的制剂中间体分发给同学进行各种制剂制备与质量检查的实践。

3.2内容设置精细化,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实验内容的设置既要考虑到剂型全面,又要根据剂型的重要性作合理安排,侧重于需要重点掌握的制备单元操作和特殊质量评价项目的学习。例如,泸州医学院《中药药剂学》实验课实践的剂型包括散剂、浸出药剂、液体制剂、颗粒剂、软膏剂、注射剂、片剂、栓剂和微囊,基本涵盖了常用的各类剂型。实践的单元操作包括提取单元的煎煮法、回流法、渗漉法、水提醇沉法,混合单元的等量递增法、打底套色法、研合法和搅拌法。

3.3考核方式精细化、合理化

《中药药剂学》实验部分考核可以由平时成绩(占50%)和考试成绩(占5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平时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实验纪律等组成;考试内容为已实践过一次的重要单元操作,考试形式为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题目,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按要求进行独立操作,并完成一份实验报告的书写。老师根据学生操作的正确性,操作所得成品的质量高低以及报告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综合给出考试成绩。以综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既能反映每个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又能反馈大量信息,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4教学手段精细化

4.1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中药药剂学》中大部分内容讲述制剂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对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能否将本课程的知识清楚并有条理地记忆。可制作二维或三维动画的多媒体,把制剂的工艺流程制作成动画,伴随着教师的讲授播放,通过感官上的刺激来激发大脑,使其在极度活跃和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2产学研互动促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制药厂参观学习,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并可以及时纠正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错误或表浅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深化。根据各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制剂、中药、药学等专业都会安排一部分学生到药厂毕业实习,在长达半年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到药厂的每一个车间,详细了解生产状况,并对生产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提高专业素质,为未来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第12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认知方面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认知形成过程中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期望的影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主要有情绪唤醒、行为成就、替代经验、言语劝说等。这样的认知特点,其实就是一种对原有认知过程的再调节、再认知,也就是说元认知水平有高低之别,元数学思想就是在这种有极高的自我效能感的元认知水平中自然滋养而形成的。

我们有意识地借鉴元数学和元认知的理论,积极思考,尝试探索,结合近年来研究团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来分析和说明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开发数学元认知,启蒙元数学思想意识,优化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会学。

一、开发元认知计划策略,优化情绪唤醒,提升数学学习自我认知感

数学学习元认知的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从学习信息加工论的视角看,要使学习得以发生,必须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其具有一种达到某种目标的动力。情绪唤醒是一种学习动力源,小学生在充满紧张危险的情境中,情绪易于被唤起,而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其行为操作,降低其成就水平,从而导致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降低。鉴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不同社会心理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他们想要达成的目标才会与自己的学习行为联系起来,才会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象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1.将学生置于角色圈。

回顾我们的日常教学细节:查未交作业、准备教具、订正错误、反复补差……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每件事情都理所当然地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学生兴趣索然,这是我们数学教与学活动中的“常态”,当然需要改变。例如:我们跨区域研究团队成员尝试成立了以“七斗星数学之星俱乐部”为载体的数学学习自主管理体系,俱乐部设收发部、方法部、资源部、新闻部、后勤部、安全部、基金部等“机构”,大家各有角色,各司其职,旨在让所有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使他们得到“自主心理”需求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提高其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2.将学生引入竞争圈。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将班级学生按差、中、好分成三组,并惯以A、B、C组命名,以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但如果借鉴“情绪唤醒状态”信息源理论,只要将A、B、C组名称改成“海军”“陆军”“空军”,并让学生参与释义:在数学学习中,A组学生以学好基础知识为主,就像在海上作战的“海军”;B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适当拓展的知识,是承上启下的一组,就像在陆地上作战的“陆军”;C组是已经扎实掌握了基础知识还有能力掌握拓展题的学生,就像已经突破云层到天上去作战的“空军”。而在这三军中按照综合评定分为元帅、将、校、尉、士、兵六级,一个小小的创意令学生立刻感到好玩起来,再创设系列与其名称相对应的“战斗”情境,学生定会进入妙趣横生、斗志昂扬的境界。

3.让学生卷入共生圈。

七斗星是数学俱乐部的标志物,七星的寓意分别为健康、善良、诚实、自信、创新、正直和好学,代表着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数学教育理想。研究团队的韦老师将本班48个学生分成了8个学习团队,团员和队长通过双向选择组成,8个团队的共同愿景是:争摘七斗星。操作中采用团队捆绑的形式来对整组学生实施评价和奖励。将学生卷入团队竞争的“共生圈”,用团队的力量激励、鼓舞人气,引发学生高涨的团队竞争情绪体验。

二、开发元认知监控策略,优化行为成就,提升数学学习自我成功感

数学学习元认知的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查、评价认知活动。如检查学习内容是否被领会、知识的预备度或熟练度是否不足、策略的选择是否有效、目标设定是否过高或过低等,把偏差找出来,有监控然后才有调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数学方法与思想凝练就是元认知与元数学的内外链接点、融通点,因此,这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的策略优化极有价值。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认知活动中,成功的行为成就感能促使主体修正原有目标,重新调整学习策略。即使遇到思考不清楚的问题时也能有勇气、有自信心地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常常处于消极体验的学生,其表现则相反。因而,教师要尽可能地让不同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使他们建立自信心。亲身获得的行为成就是以真实的经验为基础的,是最有影响力的自我效能感。

1.棋逢对手增自信。

数学教师要不断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建立在同一层次的竞争最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是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机制。“海陆空”军团中,规定每位学生只与“本营”的学生比,每月本营内获得相同军衔称号的学生则结成更小范围的竞争对手,这样全班分成的竞赛组成员都是棋逢对手,更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反应慢、理解力差而得低分的学生,教师允许他申请第二次或第三次考试,几次考试的平均分作为他的测试成绩,让其在享受努力后取得成功的快乐体验中提升数学学习效能感。

2.提供策略下准药。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以理解、思维、方法为学习策略的学科,扫清学生数学学习上的障碍,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前提。近年来,笔者着力建构了以“以问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解决”为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也可以说是在现有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下,一种让差异成为资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尝试。建立了“问学?自成”四六环节教学模块:启问导标,自学调控,内化反馈,总结反思,问题解决,限时作业。

以上学习流程就是抓“两头”促“中间”。“两头”的一头指“以问导学”,另一头指“达标自成”,“中间”指教师要关注调控和反思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全过程。让学生以此为“导航仪”自学新知、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利用学生“自问”的信息,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新知学完后,再跟踪落实学生预习中前置的问题,对预设的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其间,教师可以在每个学习团队内进行“团内对对助”,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追根溯源,为学困生提供学习援助,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效能感。

3.正确归因越自我。

成功的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研究发现,如果把成功归因为内在的或者可控的原因,例如努力或者能力,自我效能感将得到增强,但是如果把成功归因为运气或者其他不可控原因,自我效能感将得不到增强。教学反馈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切忌学生把数学成绩的退步归因为运气不好或脑子笨等不可控的因素。在“海陆空”军衔评定中,总积分均由学生的数学作业、游戏竞赛、单元考试、上课发言、数学日记等过程性的项目综合而成,就是为了把成功的关注点放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非常努力、不断超越自我的学生身上。

三、开发元认知调节策略,优化替代载体,提升数学学习自我反思感

数学学习活动的元认知调节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监控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数学反思是伴随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定向、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表明,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告对形成自我效能感效果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效果最大。数学日记、团队互助、经验分享等都是某种数学的替代言语载体,是提升学生自我反思感的有效载体活动。

1.让数学日记成为共享的纽带。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数学日记交流,是建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言语劝说信息源”的有效途径。在交流中,教师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个性差异、情感意愿等。还可以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数学日记对学生来说是用“自我规劝”的方式来强化“言语劝说信息源”的过程。写数学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的反思,发现自我的优劣,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

2.让团队互助成为共享的平台。

榜样只有贴近学生本人实际,才能可学可追,提高其战胜目标的努力度与持久性。树立多角度、多层次的仿效榜样是强化“替代经验信息源”、激励全体学生创先争优的热情的有效措施,如荣誉类的有“三军名将”“进步之星”“助学之星”等,技能类的有“图形之星”“口算大王”“一题多解擂主”。我们应充分发挥活动载体产生的“共生效应”,帮助学生建立互帮互助、荣辱与共的学习“共生圈”,每个共生圈内都有被全体团员认同的名称、团规、愿景、口号和解决问题的机制。组内成员通过在数学学习上相互间的支持、评价、劝说、勉励促进自己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3.让经验分享成为反思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