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

时间:2022-08-09 00:2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网络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不仅如此,历史上每次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经济形式的变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都要进行调整,才能与之相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社会。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通讯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对现有的法律制度提出了种种挑战,要求相关的法律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规范相关的活动。认真研究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对于我国加快市场经济建设步伐,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

(一)数字技术

所谓数字技术(Digit Technology)就是能将任何信息——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都以数字代码的形式转化成二进制(0或者1)的数字语言,交给计算机处理的技术。

(二)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Internet Technology)最早起源于美国军事领域的APPANET,一般来说,网络技术是指为了进行通讯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把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技术。当计算机借助电信媒介,如铜芯电话线、光纤或卫星中继,实现连接后,网络就建成了。

(三)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在今天是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的总称,是围绕信息的开发、存储、传输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技术。至于知识和信息,只不过是人们从两个不同角度认识它们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知识的本质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当一个人比别人掌握的信息量大一些,因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强一些,我们就说他知识丰富。

二、数字网络技术客观上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高科技发展的需要

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对创造性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特定主体所依法专有的无形财产权,其客体是人类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所创造的精神产品。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从事发明创造,并公开发明创造的成果,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知识传播与科技进步。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其中以信息为内容的数字网络技术引发了高科技的崛起,构成了当代高科技发展的主流,数字网络技术及其成果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和推广应用,客观上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越是知识产权立法较早完善的国家,知识分子阶层的人数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越大,科学技术就越发达。通过知识产权立法来促进科技进步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作法。[1-2]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数字网络技术孕育了新兴产业——信息通讯业。在许多发达国家,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在以经合组织(OECD)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显得尤为突出。据统计,北美的信息服务市场份额超过50%,美国信息技术产品的贸易额在不到7年时间增长了一倍,信息技术服务贸易额在4年之内增长了一倍,信息技术贸易额占美国总贸易额的1/4。美国商务部在1998年4月的《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指出,“从1993年到1998年,信息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份额从6.4%上升到预计中的8.2%。在以后的几年中,信息技术产业在总的GDP份额中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增长的势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5%。”数字网络技术不仅孕育了新的产业,而且给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的智能化和第三产业的高效化,改变了现代产业结构。而市场经济中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在内的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规范。知识产权法律也必须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程度和规模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更新。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保护信息资源的需要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在。在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为载体的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渗透的“数字化革命”的推动下,信息具有资源替代功能。90年代前期,美国阿斯奔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建的信息探索研究所出版了总标题为《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本质》的系列论文,明确提出了“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正如资本和能源在200年前取代土地和劳动力一样”。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在技术基础更为丰富和充实的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成为经济集约化的关键所在。而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尊重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网络技术要求推动知识产权法制的进步。[3-4]

三、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基于作品的创作而产生,著作权的获得不须经过任何部门的审批,也不要求发表或登记,作品一经创作完成就自动产生权利。但著作权的出现与印刷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产生的300多年历史中,文字主要是记载在纸上的。然而,自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不仅书写于纸张上,而且记录于硬盘、软盘或光盘之上,出现了直接产生于电脑、互联网上的作品。而对于直接产生于电脑上、网上的作品,如作者通过网上传输但未发表的作品、电子邮件的内容以及公告、广告等,如何确认其著作权呢?其实这类作品与其他类型的作品并无本质的区别,一经产生就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无须通知任何人。一般来说,当作品一经创作完成,版权就受法律保护了,即便是作者初步完成的作品(如作者还要继续修改或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请人修改的作品以及投稿尚未发表的作品)。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著作权法第十条对著作权各项权利的规定均适用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将作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作品的方式,著作权人享有以该种方式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至于作品在信息网络中的传播发行,美国IITF知识产权工作组认为,应当明确规定在网络上的传递和传播属于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两个新条约、欧盟的《版权指令草案》和日本著作权法的修订,就作品在网上的传播,规定版权所有人享有被称为“向公众传播权”的权利。WCT第8条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这些作品。”与此相对应,WPPT也给予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对其享有版权邻接权的录音制品授予“因广播和向公众传播获得报酬的权利”(见WPPT第15条)。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发表权是作者的基本权利之一。而在网络环境下,作品的发表和传播就构成了出版行为。这一权利的明确,为版权所有人对其作品、表演和录音制品增加了一项专有权,即未经版权所有人、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的许可,不得将其作品或录音制品“上网”和在“网上”传播。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认网络传播为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明确规定了对著作权人的上网权给予保护。

在网络上的作品,在哪些情况下构成侵权、哪些情况下不构成侵权呢?众所周知,网络中的信息是以数字化形式出现的信息。这种信息虽然对于权利人经济利益的实现非常重要,但又很容易被他人复制、篡改和消除,从而造成对权利人的极大损害。一般来说,当作者依法将其作品上载后,访问者可以依法阅读和下载作品。但假冒他人作品,未经权利人许可,对他人作品进行篡改和消除,无疑构成侵权。这一点与其他类型的作品并无两样。问题是,由于Internet是全球性的,即侵权人可以位于全球任何地点,针对任何人实施侵权,侵权行为可以在任何地方实施,而侵权结果亦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呢?笔者认为,一是需要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著作权机制等来规范;二是从责任制度上着手,即在无从追究真正的侵权人的情况下,追究网站、网络在线服务商的有限责任(如过错前提下的共同侵权)。[5]

(二)数据库的保护

信息高速公路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信息资源系统,数据库是这一系统的核心代表。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和完善,数据库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应用,人们对数据库加强保护的呼声日益强烈。对于由享有版权的作品构成的数据库,依照《伯尔尼公约》第2条第5款和第2条之二第3款的规定,可以作为汇编作品受到版权的保护。对于由包括不享有版权的“数据或其他材料”构成的数据库,依据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10条第2款的规定,“只要其内容的选择或安排构成智力创作,即应予以保护”,也就是说,可以作为汇编作品受到版权保护。WCT第5条采用了与TRIPs第10条第2款基本相同的措辞。我国对汇编作品(即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加以保护,而对独创性达不到版权保护标准的数据库的保护,在理论上还处于探讨阶段,这使得实践中出现相关问题时难以准确地适用法律。笔者认为,在这方面,我国在立法时借鉴TRIPs相关规定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至于数据库的特别权保护,根据1996年2月、1996年5月欧盟和美国先后提出的建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1996年8月30日公布了《关于数据库的知识产权条约》实质性条款的基础提案,基本采用了欧盟和美国的建议,准备给数据库提供特别权的保护,但是这一提案在WCT、WPPT的多次会议上均未获得通过。因此,关于数据库特别保护问题还需世界各国的继续努力才能得到完满的解决。[6]

(三)域名的保护

域名是为方便网络的使用者而设计的一种技术性功能,它是为计算机提供容易记住和辨别的、无须追寻其知识产权来源的字符网址。由于域名与不含任何意义的一系列数字组织的电话或传真号码不同,域名为了便于被记住和识别,通常含有与企业名称、商标、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意义。因此,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列入日常议事日程,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199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根据美国“域名白皮书”提出的建议,开始组织有关域名问题的磋商,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修改,于1999年4月30日公布了有关域名问题的最终报告《互联网名称和地址管理及其知识产权问题》。1999年11月2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也签署了一项与域名有关的法案“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该法案已分别于1999年11月18日和19日被众参议院通过,并已生效。鉴于目前我国法律上没有比较明确、比较完善规定,为与国际接轨,并符合TRIPS以应对入世要求,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7月24日出台了司法解释《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数字化时代的知识产权技术保护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体,该网络上的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是在网上开展商业性信息服务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数字网络环境下,权利人仅仅享有控制作品在网上传输的权利还不够,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措施实现自己的权利。因此,除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外,使用技术也是有力措施,它将促使知识产权体制进一步完善,并为知识产权法律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提供新的思路。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人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技术并付诸应用,这可以是限制他人访问自己作品的措施,也可以是防止他人行使自己权利的技术措施,如要求登记、设置密码、加设电子水印、设置防火墙、限制或禁止他人访问等。这些技术的产生客观上要求法律必须对版权人设置的技术措施予以保护,禁止他人非法破解有关的技术。WCT第11条对于制止这种解密行为作了明确规定:“缔约各方应规定适当的法律保护和有效的法律补救办法,制止规避由作者行使本条约所规定的权利而使用的、对就其作品进行未经该有关作者许可或未由法律准许的行为加以约束的有效技术措施。”WPPT第18条也作出了几乎相同的规定。我国法律对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新修改的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第(六)项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可以预见,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技术保密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信息产业将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向前迈进。[7]

参考文献:

1、、贺小勇.世界贸易组织[M].法律出版社,1999:280-282

2、夏雅丽.“入世”之际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J].经济与法,2000,(4):15-18

3、王钦敏.“数字地球”和“数字福建”[J].福州大学学报,2001,(1)

4、王惠英.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J].实事求是,2001,(1)

5、管育鹰.网络与知识产权保护[J]法律适用,2002,(3)

6、李顺德.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J],2001-9-27

第2篇

关键词:虚拟空间;应用形态;数字校园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以“数字化校园”概念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工程,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研究。从技术上看,数字化学校的基本特点是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1 从教育层面上看,学校数字化建设必然导致教育过程信息化

第一,信息化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材多媒化、资料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而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来教学有着丰富而又无所限制的形态样式,从美学角度来看网络虚拟空间艺术所蕴涵的美学观念与形态样式紧密相关,因形态的差异而在美学认知,美学理念、美学表现方面合成一体,在数字化不断提升进程中,每种形态所呈现的美学样式有着不断自我完善的发展趋势。其标志之一就是研究领域较以往比较单纯的空间艺术理论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延伸,数字化产业、数字虚拟网络技术等过去所忽略的问题开始进入高等学校应用教学的关注视野。

第二,与此同时,可利用的技术资源和研究手段也比过去更加多元化。在高校教学科研领域,人们开始运用实证性研究,对等地调查、数据与问卷分析等有着比较清晰的量化标准的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研究手段进行借鉴,更新了研究思路和主法,催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数字网络文化与技术部分,又包含了跨学科的技术比较研究、后现代数字网络理论与技术美学、媒体传播学,以及数字影像理、影视空间技术等几个不同选题。鉴于此,我把这种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教学艺术作为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和现实世界视觉失衡心态络调解旋钮来加以研究。

2 实践层面上来看虚拟空间的建构主义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反之,建构主义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则为实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课堂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所以“情境创设”“互动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正是借助这种数字化虚拟网络空间教学让这种教学模式有了颠覆性的变革。要想达到这种数字化虚拟网络空间教学模式本人觉得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实施:

一是学校内部网络虚拟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建立。二是区域网络虚拟空间数字化教学形式的研究特点。三是如何管理网络数字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四是网络虚拟教学形态与技术开发的平台建立。五是网络虚拟空间教学与数字虚拟空间技术应用研究。

研究数字媒体虚拟教学空间艺术,试图对数字艺术的本体性包括其表现形态进行全面的梳理,深入了解现代数字媒介的发展态势,重点围绕数字虚拟空间教学艺术的虚拟形态的审美方式来加以研究,在研究数字虚拟空间教学审美过程中力求客观,以事例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本体的面貌。 校本网络研究,着眼于在高校的虚拟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现代教研方式,通过校本网络教研,激发校内各个方面研究与改革潜能,并促进其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区域网络教研,则是着眼于地区式全国性的学科,教育机构组织的现代教研方式。

3 结语

这种虚拟网络教学模式起初是很零星的,分散的,到后来发展成教师,教研员,研究人员的主导行为,即有一般的“草根研究”转变为高层次的“专家引路”即是主要表现在VRML(数字化虚拟空间)是WEB 3D的一种实现形式。混合现实结合了投入式虚拟现实和非投入式虚拟现实的特点,是一种最实用的数字虚拟现实系统。这种交互式的虚拟现实具有很强的沉侵性,把它应用到虚拟展示中将能为展示平台开辟一条新的视觉审美境界。虚拟展示已经是展示发展的趋势,大量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现有展示中,其前景不可估量。通过校本网络教研,激发校内各个方面研究与改革潜能,并促进其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区域网络教研,则是着眼于地区式全国性的学科,教育机构组织的现代教研方式,这种虚拟网络教学模式起初是很零星的,分散的,到后来发展成教师,教研员,研究人员的主导行为,即有一般的“草根研究”转变为高层次的“专家引路”这种数字虚拟教学空间艺术现在已经在我校的实践教学中已经得到学校领导和同学们的积极认可并且已经得到大力发展,这种空间网络教学活动势必成为今后高校教学模式的主体,最终形成具有高校网络数字化教学特色的全新高校教育网络系统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西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西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

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网络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建设迅速普及。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使得读者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的多方面信息。 因此,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首要解决的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之间相应的建设,使读者、知识和服务之间形成高效率的联系。 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不再是传统图书馆所涵盖的内容,其海量、快速、便捷、不断更新等的特点,使读者对数字图书馆更感兴趣。馆藏图书的大量增加、数字化馆藏资源的建设,对图书馆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怎样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怎样让师生员工在海量的文献以及数据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科学、高效、优质的服务,这些都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当前,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优势电子资源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图、文、声、像并茂、成本低、效率高、查询快速方便、创作、发行容易的特点,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多样性、动态性需求,使用者可以快速方便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并方便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为自己所用. 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不足之处。 由于读者群体的素质不一样,大多数读者对于图书馆电子资源认识不清楚,不到位,有时还会产生误解.其实图书馆电子资源一般包含数据库、电子图书、视频点播,电子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数据库具体又包括全文数据库、文摘型数据库,根据文种可分为外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每一个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都是不同的,因此作为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员应该及时报导新购买的数据库资源,并把图书馆所有电子资源包含的内容介绍资料投放到网页上,及时宣传更新。

电子化网络化图书馆建设应采取的措施加强电子立法在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信息法制度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保障.涉及计算机领域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对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从根源上保护网络下的版权,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空白。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立法、司法、执法的力度,依据我国实际,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先进的制度和手段,及早解决我国存在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对于已过保护期的作品或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信息(如国家的法律法规),可当作公有信息自由地进行数字化,但对于那些仍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数字化要特别慎重,须考虑是否取得著作权人授权许可,是否要支付报酬,注意尊重著作权人的应有权利;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逐步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道德观,合法地利用数字图书馆以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

数字化图书的建设,能根本转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努力形成服务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的学习氛围。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了图书馆活动当中的重要资源,这点可以从人对知识的驾驭程度和所带来的创新看,图书馆加强对于数字化的管理以及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继承了传统图书馆的职能,而且转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使图书馆由原先的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的办馆,使被动的服务转换为主动的服务。 而且,在新形势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重视主体性,强调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等,都达到了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高度。 这也要求我们在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中,要提高对人的关注,注意释放人的能力以及能够实现与读者互动。 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建设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努力打造"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办馆理念。 在科学办馆的理念下,开展服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层次服务活动。必须重视数字图书馆服务标准的统一。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成长轨迹,转化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优化高校传统图书馆自身的服务体系。但是,目前不少高校的传统图书馆面临着发展困境,由于熟悉的环境正在发生着比较大的变化,不少人无法做出迅速的反应和转化。 通过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标准的建设,可以帮助传统的图书馆人员走出技术与心理的困境,帮助图书馆员工学习运用虚拟形式,组织编制馆藏的文献。这是促进现代管理型图书馆成长的科学方式。图书馆先阶段可实施的建设项目包括:

1、基于GPS的图书定位是用户通过手机终端检索到感兴趣的图书后,由手机GPS导航快速引导用户找到需要借阅的图书位置,有效减少图书搜索时间。

2、个性化图书分类是在中图分类法基础上根据用户需要扩展个性化的分类方法。是当前一个活跃的科研主题,可以预见诸多科研工作者需要检索该类图书,如果将相关图书单独编目为一类,而且记录读者对该书的评价和反馈,将十分有助于科研资料的检索。

3、个人数字图书馆是个人或团体根据自身需要,通过计算机操作平台,将数字信息建立专题数据库储存,自己创建、维护和使用,以实现个人信息贮存、检索、传输和优化功能的知识集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化、网络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做为信息中心,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辅助机构,是信息、知识与信息技术利用的最前沿,不仅为广大师生博览群书提供保障, 更为教师及科研人员探索科技前沿、追踪学术动态、了解研究进展、申报科研课题、改革教学方法等提供支持。因此,未来电子化、网络化的完善与普及将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新模式。基于网络的图书馆实现了真正的减负,可降低图书馆IT基础设施费用,减少图书管理软硬件安装和维护工作,使图书管理员可专注于知识加工和整理工作,而且可借助于普及、强大网络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的传播进入了新媒介时代。新媒介时代的主要表现不仅体现在媒介的多样化,还体现在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和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1]。

如数字出版物不仅能传送传统的表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送大量视频、声音、动画等信息。数字网络技术具有存取和阅读快捷方便,多元信息开放互补性强、交互性好,信息反馈迅速等优点,对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学术期刊反映了科学技术创新的最新水平,展示了一个行业在一段时期内的学术前沿,是国家综合科研实力的表现。在新的技术背景下,学术期刊与新兴媒体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多媒体融合的形态是大势所趋[2]。

因此,探索数字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之路,对发挥学术期刊对行业的引领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出版对学术期刊的影响

学术期刊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其不仅是学术信息的收集者和整理者,更重要的是学术信息的传播者和促进者。学术期刊能够促进学术与生产实践的相互沟通,进而提升学术信息的影响力,增加社会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化出版为学术期刊的传播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一)文献内容更丰富

在数字出版时代,期刊可以突破纸质媒介的限制而使用多媒体载体,从而使刊载文献的内容变得极为丰富。以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为例,2004年以来,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陆续创办了37种以CD-ROM或DVD-ROM为载体的电子版多媒体杂志。多媒体杂志刊载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字、图表,还包括大量的图像和视频,形式变得更为生动形象,杂志呈现出立体和动态的信息阅读效果。如一些医学电子版杂志,刊载了很多论文相关的动态图、手术演示或讲座视频等,基层医务工作者在阅读杂志时,犹如聆听医学专家的学术讲座或现场观摩名家手术操作,获得了极大的知识满足[3]。

(二)传播速度更快

纸质期刊从印刷发行到邮寄至读者手中,一般需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而数字出版物,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出版与阅读的同步进行,甚至还可以通过优先出版,使单篇文章上传网络的时间早于杂志的出版时间。数字出版有效地加快了传播速度,推动学术信息迅速转化为实践,这点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一些重要的自然科学类文章,研究者早一点看到就会早一点获得启发,从而少走一些弯路、避免一些损失,这对国家科研实力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传播范围更广

纸质学术期刊一般发行量都不大,受众主要是投稿者或有限的订阅者,所以传播范围有限,且过刊存在不容易被检索和查找等问题。进入到数字化出版后,学术期刊在保持原有纸质期刊读者的同时,增加了网络阅读者或者数字化产品终端使用者,打破了期刊传播所受的时空限制,使检索和查找变得非常快捷,覆盖人群大大增加,传播范围更加广阔。同时,读者的阅读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既可以网络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至阅读器、手机等电子设备中随时随地阅读,极大地方便了读者阅读,对提升其传播影响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数字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

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转型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出版在技术形态、出版模式、知识结构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出版,对编辑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既懂传统出版流程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4]。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学术期刊编辑应该重新定位自我,主动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

(一)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数字出版发展的重要因素,云计算、无线通信技术等新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将会对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学术期刊编辑不需要必须是信息专业人员,但其需要了解并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将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对技术的需求和要求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专业的IT开发人员,并能与之做到良好的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数字出版服务。这就要求编辑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提高对稿件的甄别能力

“内容为王”是对学术期刊质量的根本要求,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出版,提高刊载文献的质量,都是期刊发展的生命线。在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要求学术期刊需要更加注重办刊质量。编辑作为学术动向的引领者、学术热点讨论的召集者,应该积极关注学术动向和热点,提升自身对文章质量的甄别能力,以避免一些新的学术思想被淹没,也要避免一些陈旧的观点被反复讲述,使学术期刊在自身的学科领域能保持领先地位。

(三)积极创新文章的内容与形式

数字出版并不是纸质出版的简单替代,而是利用载体优势实现学术期刊的全面升级。结合读者需求与期刊特点,将多种文献内容整合出版,无疑能够提升刊物的竞争力。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出版的超媒体性优势,注重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最大程度地提高文章的学术信息含量。如:《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在征稿时注重对妇幼医学领域的幻灯片、DV录像、手术视频、动画照片等多媒体稿件的征集,提高了刊物对妇幼临床指导的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与专家、作者、读者的互动交流

传统出版模式中,“三审三校”的出版周期较长,在数字出版时代,要加快审稿流程,使最新的学术思想能在最快时间内传播出去。缩短出版周期,绝不能用省略某些审稿流程或者牺牲文章质量的方式,而是通过加强与外审专家、作者的互动交流来实现。收到稿件后,第一时间完成初审,送外审时跟专家充分沟通,以确定其在较多时间内完成审稿,校对时如果产生疑问及时与作者沟通,这样自然能够加快出版流程。刊物出版后,注重对同行和读者意见的收集,注重“公众把关”,对提升学术交流活跃度、促进学术的客观评价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5]。

(五)由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数字出版为学术期刊编辑提供了一个展示综合实力的新平台,同时,数字出版涉及到很多新生事物也给编辑带来很大的挑战,其出版和传播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中显得被边缘化和身份泛化[6]。在这种背景下,编辑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编校能力的提高,以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并能对稿件的学术水平做出正确判断;其次,编辑应在牢固的专业基础上,积极加强对新事物的学习,从办刊理念、文章内容以及出版形式上都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实现从专业人才到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从而使自身在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时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 语

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电力通信新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网作为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支柱之一,在我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需要对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认识,并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议。本文从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历程、面临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其做出了阐释。

    在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正不断扩展和完善。我国的电力通信网,是为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而产生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当今先进技术的运用,从单一到多种通信手段共用覆盖的发展过程。电力通信在为电网的自动化控制、商业化运营和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联通和服务作用。

    1 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经历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几十年内,经历了一个从纵横交换到程控交换、从明线和同轴电缆到光纤传输、从模拟网到数字通信网、从定点通信到移动通信以及从主要面向硬件到主要面向软件技术的发展阶段变化。

    1.1 四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

    电力通信的发展始终与电网的发展相同步,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在我国,四十年代,主要以东北输电线为主,除城市外,其他地区都较为孤立,且明线电话在当时占主要地位,长距离调度所使用的载波机主要依靠日本机器。随着五六十年代我国用电量的明显剧增,东北电网又向华北地区扩散,建成了华北电网,但我国的公网通信仍然较为落后。此阶段我国使用的电力线载波机仍是国外进口,在向苏联进口的同时我国开始自行研发生产。

    1.2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开始在一些信息需求量大和重要部门采用微波通信;到末期,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电力线载波通信占主导地位,其它有小容量(120路以下)FDM模拟微波、邮电多路载波、电缆及架空明线等,我国的电网已经扩大到拥有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电网,部分地区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通信网络。此阶段我国电力通信以音频、载波、模拟微波等通信方式为主。不过全国范围内,大多地区十万千瓦以上的电网没有通信干线,且通信电路不太健全、自动化水平不高,部分地区还经常出现停电现象,通信系统的落后成为我国电力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与国外差距仍然较大。

    1.3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是我国电力通信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微波、光纤通信和程控交换机等,大电站、大机组、超高压输电线路不断增加,电网规模越来越大。承接七十年代末的电力系统数字化网络的建设,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建设电力专用通信网。此阶段,数字微波、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特高频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得到了推广与运用。当然,电网的飞速发展也为电网的管理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紧跟时代脚步,自上而下成立了电力通信网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并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套指导建设电力通信网的技术政策,制订了有关通信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要求,培养出了一批熟悉通信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人才,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加强了力量建设。

    1.4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发展较快,有了进一步提高,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更快更灵活,在其他网络上,例如传输网和交换网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开始引入一批高新网络技术,为现在的电力通信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 我国电力通信的现状

    2.1 电力通信网的主要业务形式

    在我国,电力通信网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通信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力通信网的业务形式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其主要业务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电网安全监视和稳定控制方面

    在我国各个城市中经常出现电力系统崩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力网络结构过于薄弱,而且使用极不合理。对此,许多地区在电网的安全监视和稳定性控制方面给予了不少投入。例如,购置了及时定位线路故障点的线路故障测距装置;对通信网络不稳定的地方设置了实时监控系统,监视通信网路的健康状况;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实时相量测量,在电力系统中实施相量控制等手段,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成为了可能。

    2.1.2 气象与新能源方面

    电力通信系统目前在气象监测方面正发挥着日益增大的作用,例如:对于常年无人监守的户外水电站,可借助电力通信系统在水电站的上游选取合适位置安放监测台,对一年降水情况进行采集和网络分析,然后通过网络将信息传播,对数据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同时,它在新能源方面的作用也正不断突出,对太阳能、风能、潮汐等新能源的发电技术研究正是今后国家电力进程的一个长期方向,因此电力通信系统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今后电力通信网络的业务方向之一。

    2.1.3 环境保护方面

    在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对各个领域的各种排放物的监控要求正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在对部分火电厂、核电站的废气、烟尘、放射线等的排放上已形成全面的监测系统。此系统综合利用GP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先进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实物样本就地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总部统一备案处理,大大提高了效率,对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2.1.4 电网商业化运营方面

    电网商业化运营主要依托于全国的联网工程,在我国电力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求形成与国际互联网企业接轨的大的网络环境。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性大、快捷方便,收益空间大,建立互动式电子商务平台,不仅能扩展业务范围,还能扩大信息交流。高速而又安全的电力通信网络,对电子商务的实时交易和电力网络环境的安全维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我国电力通信的主要问题

    2.2.1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标准不完善

    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其标准和体制虽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但在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下,其通信网发展的标准和规范都极不完善,规划等制定和更新也不及时。这在新技术更新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电力通信网络的管理标准不完善对电力通信网的整体全面发展影响较大。

    2.2.2 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各地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贯彻落实程度和科技运用程度的差异,每个地区的电力通信发展水平极不平衡。部分地区和单位早已实现数字化和光纤化环网,该地区的电网及通信业务服务能力大大加强;而有些地区受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共同制约,在发展速度上落后于发达地区,有的甚至偏远到变电站连成最基本的调度电话都难以保证,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3 电力通信的发展方向

    3.1 加快光纤传输网的设置,加大全面网络建设

    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通信系统中,电力光纤通信网存在着纤芯容量不足、设备容量小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投入在加快传输网的建设上。要对该地区主干光纤传输网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吸引投资,以点带面,在工程建设上做好工作。而且,要在电力通信和动作流程中加大网络的全面、系统建设。例如,在通信网的非话业务方面和网内IP技术等方面要加大开拓和推广力度,努力扩大电力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在各交换机制的组网工作中做好相关完善工作,把信息交换网络朝着高速高效率、安全性强、稳定性高的方向建设。

    3.2 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研究

    我国的电力传输技术有待提高,要在维护已有的传统传输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改造和新技术的研发,增加业务管理力度和方面,在研究和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的同时,要鼓励科技创新,将宽带IP等新技术的运用深入到现代通信网络的建设当中,多角度加大经费投入和科研技术的研究。

    3.3 各地严抓电力通信电路的建设质量

    在我国电力通信发展速度飞快的现状下,要努力减少通信电路误码率高、公务监控不力、监控系统不通等系列问题,杜绝电力通信网络工程中的低质量工程项目的出现。各个地区应避免“地方保护”、“门户观念”对工程选择和决定的不良影响。且在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其工程项目负责人还要实行责任制,做好检测和监管工作,及时验证工程指标是否合格,确保建设质量。

    3.4 积极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

    在电力通信发展规划中,要积极地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在语音、图像、数据、媒体、新闻等各业务领域为现在和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提供统一的多优先等级,确保业务质量。

    3.5 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发

第6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传统参考咨询;数字化参考咨询:复合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参考咨询服务(RefemtceServiec)简称“参考咨询或咨询.,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图书馆员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情报方面提供帮助活动。它以协助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文献报道等方式向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线索:它的基本内容有:“①指导利用图书馆,②咨询服务,③编制书目。”可见,参考咨询工作的宗旨是“帮助”.协助.读者获得所需文献信息。

参考咨询服务体现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专业化、智能化、知识化程度。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也在发生着重要转变,高层次的参考咨询己转移到以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与智力的充分发挥为重心,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科学方法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经验方法与策路的服务。

1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分类

按服务手段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可以分为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1.1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传统参考咨询是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的基本形式,主要指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薄,针对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利用手工方式,通过个别解答提问。向读者提供具体的文献、文献知识或文献线索。它包括面对面服务和电话服务两种形式。

面对面服务即参考馆员与读者面对面直接交流,读者当面咨询问题,参考馆员即时或留档回答。整个过程在图书馆内完成,服务方式是一对一的。这种方式通常通过在图书馆大厅或各楼层设置参考咨询台来实现。目的是做好图书馆的宜传、接待、引导工作,解答到馆读者的口头咨询。

电话服务一般是在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内,读者不必到馆,通过电话直接与咨询系。马上得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沟通方式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

传统参考咨询采取读者与参考馆员直接交流的方式,易子澄清用户意图,体现图书馆员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馆员的亲和力,与读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1.2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talRd-Service,简称DRS),又称为虚拟参考咨询服务(VirmtelRdeenoeServiec),网上参考咨询服务(OnlineRef6aiceServiec)、电子参考咨询服务(17ectmnicRefeerceServiec)等,是以网络为媒介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一种方式。按照美国教育部虚拟咨询台(VRD)的定义,数字参考服务就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将用户与专家和学科专门知识联系起来的问答式服务。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具体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2.1异步参考服务

是指用户与参考咨询馆员不必同时在线便可完成咨询交互的咨询方式,它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最初的方式。目前主要采用电子邮件咨询(E—mail),常见问题咨询(FAQ)以及网络表单咨询、网络公告板(BSS)等几种方式及其结合来实现。通常的做法是在图书馆网站主页或某个网页上设立“参考咨询”或“询问馆员(AskAllbrari-,)加链接。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该种数字参考咨询方式。

1.2.2实时交互服务

是指用户和参考咨询员通过网络以.面对面.的交互方式来回答咨询问题的服务形式。其最大优点是即时性与女互性。它可以达到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中面对面交流的效果。目前主要采用的形式有:网络聊天室(buet}(7iea),网络白板(WbiteBoad),网络视频会议、网络寻呼中心。由于实时交互服务软硬件投人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1.2.3网络化合作参考咨询蔽务

是指通过一个馆际之间及相关机构的数字网络,给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用户提供专业参考服务的形式。随着咨询问题的增多.问题复杂程度的加深.以及咨询人员的限制,某一个图书馆很难做到24小时的全天候咨询服务,也不能很完善地回答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为了使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在整个数字化空间中做到资源共享、专家共享和服务共享,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网络化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应运而生。网络化合作参考咨询是数字参考咨询最终的走向目标。

2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区别

2.1服务对象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亲自到馆的用户.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完成服务过程,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扩展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到馆的用户,可以让更多的不能亲自到馆的用户同样也能享受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它是随信息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参考咨询服务。

2.2服务方式和移考源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采用手工检索,参考源主要是一些印刷版的工具书。即通过手工检索手段从印刷版的工具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从一些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中为用户查找问题的答案或线索。

2.3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往往是以参考咨询台为中心开展工作,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参考咨询台轮流值班解答用户的有关图书馆的各方面问题。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往往是设置信息咨询部门。借助虚拟咨询台通过网络与用户互动解答用户问题,对于用户问题的解答也不仅仅只是依赖于本馆的工作人员,还可以邀请或招集一些学科专家来解答以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3正确认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关系

虽然传统参考咨询与数字参考咨询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参考源及服务机构等方面存在不同点,但其服务目的、工作原理、服务内容、服务功能等实质是一样的。字参考咨询只不过是传统参考咨询在网络环境下的扩展它只是通过网络和借助先进的技未扩展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一些内容。近年来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面对面咨询相对减少,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存在价值遭到质疑,但实践表明,传统参考咨询与数字参考咨询各具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且二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比如,传统参考咨询中.参考馆员与用户直接交互,容易澄清咨询意图,可以提高咨询的准确率和效率,并且能体现图书馆员的人文关怀,可以与读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而数字参考咨询是通过网络利用电子邮件、聊天软件等煤介与用户接洽,虽然实现了远程咨询,方便了读者,但容易受网络条件限制,与用户的文互有时比传统参考咨询要慢,澄清咨询意图较难,同时有些咨询形式投人较高,不易实现。尤其是实时咨询,我国高校图书馆还刚刚起步,能实现实时咨询的少数图书馆也只能提供最简单的文字交互,还没有语音、图像、同步浏览的功能。

因此,二者之间不存在取代的向题,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网络环境下,两者只能有机融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4构建复合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4.1复合式参考咨询服务的概念

所谓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是将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面对面随时服务、电话服务等)和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异步参考服务、实时交互服务、合作参考服务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用户时时处处感觉到图书馆参考服务的存在,让图书馆的参考服务更有人文性、针对性、平等性和广泛性。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要立足现实,在做好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借助先进的技术,向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发展,以达到二者的共同发展。

4.2复合式参考咨询服务的必要性

(1)是由我国图书馆发展现状决定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背景差异.基础和实力有别。一方面,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规划和实施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参考咨询还处子发展阶段,一般停留在异步式阶段,应用留言薄和E一mail较多,同步式的实时咨询应用比较少,参与合作咨询服务的形式更是为数不多。另一方面,各高校网络化建设水平有高有低,大多数高校还不能在教室、宿舍、图书馆借阅区室等地点普遍安装网络接口,学生购买电脑的能力也很有限,学生只能到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上网询.面向学生读者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条件不很成熟。因此,丢开传统参考咨询而只重视字化参考咨询不能适应当前的图书馆现状.开展复合式参考咨询服务是比较现实的做法。(2)是由馆藏信竟资源载体的多样性决定的。传统图书馆馆藏主要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传统参考咨询是基于图书馆馆藏目录和各种检索工具书来传递信息。而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馆藏文献不在仅仅是印刷型文献,出现了数字化电子文献和网络虚拟文献,为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方便。在这种印刷与电子、本地与远程等各种文献资源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下.图书馆开展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是较好的选择。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3)是由用户对多种服务方式的利用需求决定的。用户的知识背景不同、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不同、年淤不同,他对参考咨询方式的需求不同。如计算机基础薄弱、年龄大、习惯于亲自到馆的用户,往往喜欢传统的咨询方式。当他们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在其周围及时地解答问题的参考馆员,而不是找到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参考咨询的方式获得答案。而计算机基础扎实、习惯于网络漫游的读者可能更喜欢数字化咨询方式。

(4)是由两种参考咨询方式的关系决定的。前文提到数字参考咨询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传统的咨询服务进行延伸的产物.同时也是对原有的参考咨询工作内涵的补充。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只是传统服务的深化.而不是替代。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互相补充。对于一些常识性、事实性、资料性的简单问题,应用数宇化参考咨询服务来解答更适合一些,对于较深层次的服务,为使参考馆员能够清楚用户的真正需求,需要用户面对面进行交流,此时应用传统的咨询服务更具有优势。

4.3泛合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

4.3.1复合型参考咨询机构的建立

开展复合参考咨询服务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的参考咨询机构,该机构应将传统咨询部门和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咨询服务的部门有机融合起来。首先,设立独立的券考咨询部门.如参考咨询部、信息咨询部等。对内与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技术部等馆内其它各部门加强参考咨询业务的分工协作。对外参与各种合作参考咨询服务团体。以该部门为中心,统一领导全馆的咨询服务。其下设立咨询台,承担接待、引导和宜传工作,设立参考咨询组,由馆内各部门设立的咨询馆员组成(可以兼职),负责解答有关该部门的咨询,设立网络咨询组,负责解答网上咨询和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

4.3.2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分两种情况:

(1)对于来馆咨询读者。首先由设在大厅的咨询台负责接待,解答用户的初步询问。了解需求以及向用户介绍本馆相关文献及服务实施情况。应该指出.这里的咨询台与传统的咨询台有所不同,传统的咨询台采取的是手工检索式,参考源是印刷型的参考工具书。而现在的咨询台安装了计算机终端,除了传统咨询方式外.采取了计算机检索手段,检素数据源还包括了馆藏电子文献和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帮助读者进行初级的信息检索和服务。但无论怎样。它们都是传统咨询方式中的面对面的文流,并且工作目的和服务内容是一致的。

若读者需要进行较深层次的查询,则由咨询台将用户引导至相关部门.由部门咨询岗位上的参考咨询馆员解答。同样,部门参考咨询馆员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栓索和服务。

(2)对于网上咨询读者。主要由网络咨询组负责解答。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

①电子邮件咨询服务:目前国内外许多图书馆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开展咨询服务。如:定题服务、原文传递、代查代检服务、查新服务等。

②经常性问题解答:咨询员收集、总结一些用户经常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类,并汇集答案.然后接到主页上,供读者反复使用。

③专门咨询问题解答:网页上开辟“读者园地,、“读者留言“等栏目;通过设置读者咨询专栏,设立专门问题咨询讨论组等方式,如BBS,作为图书馆咨询部门与用户,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交流知识、信息的基地。

④实时交互服务:是一种可视可交谈的共享白板,主要技术设备是采用视频录像软件,辅以摄像机、话筒、交流窗口等。如建立QQ群,由参与讨论的咨询专家、用户、参考馆员等就一些问题在伪群进行实时交流讨论。

⑤整合各种咨询方式。设计和建立集成参考咨询管理系统。将各种咨询方式整合为一体。

第7篇

随着数字网络时代的到来,作品的复制与传播成本日益低廉,复制质量完美无缺,无所不在的私人复制严重损害了版权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版权体系的传统平衡,于是版权人竭力要求强化版权保护,取消对版权的限制——正如美国10年前推出的《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报告即白皮书所述:“在数字世界,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将日益缩小,如果不是完全消亡的话。”事实上,正如版权发展史所表明的,即使在网络时代,基于人权保护、促进竞争、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政策等多方面的需要,版权限制制度也仍然有适用的余地。“即使数字技术将改变一切,也无法改变作者、出版商、唱片制作者、读者之间的利益关系”,[1]而维持上述利益的平衡则是版权法永远的目标。

一、人权保护与版权限制

知识产权与人权的冲突与协调正日益引起各国立法者和知识产权与人权学者的重视,人权与版权的冲突则首当其冲。许多基本人权,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表现自由、信息自由、民主辩论、隐私或个人自治的利益,都可以为限制版权提供正当理由。以表现自由为例,正如吴汉东教授所指出的,表现自由在基本人权体系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相对于经济自由等权利,表现自由应当具有“优越地位”,即应看作是具有优先性的法价值。表现自由优于经济自由的原则在各国宪法理论与实践中都得到承认。这就是说,版权的独占性质不应构成思想表现和信息交流的障碍。在这种人权理念的指引下,各国版权法都对作品的独占权利设定了必要限制,以保障表现自由权利的实现。没有理由认为,在网络时代,基于表现自由对版权的限制会失去存在的基础。比如,出于批评、评论的目的,人们有权对版权作品进行适当引用或复制:学术论文出于评论目的可以复制他人作品的一部分,报社记者为了指出其错误可以发表政治家的演讲,所有这些都是本原意义上的合理使用制度。考虑到在因特网上各种批评、评论、新闻报道和公共辩论将更显活力,合理引用或者合理使用规则在数字世界必将继续占有一席之地,正如在传统印刷世界的情形一样。

“隐私权是公民对其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享有的不被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权利。”[2]一方面,某些作品如纪实文学、素描绘画作品可能会包含有涉及他人隐私的材料,这样,作者发表权的行使就要充分考虑到对他人隐私权的尊重;另一方面,某些复制作品的行为发生在私人生活领域,坚持严格的版权保护会侵扰人们的私生活宁静,因此版权人无权干涉发生在私人领域的复制行为。也就是说,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版权执行制度,将版权之手伸向人们的家庭范围之内并要求人们出示其所拥有的包括作品在内的所有信息的收据或者许可证,这需要巨大的社会成本。而且,版权效力向私人领域的延伸与公共政策所代表的利益相冲突,这些利益在历史上对信息政策诸如言论自由、保护隐私、竞争政策和百家争鸣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样,版权人只能放弃对某些私人复制的控制。这也许是生活在自由社会所不得不支付的代价!更何况,在网络时代,侵犯隐私权正在演变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而为保护隐私权加大对版权的限制显得尤为必要。

二、公共利益与版权限制

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对版权的限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但一般说来,世界各国都从立法上承认了下列限制,包括:在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面授过程中表演版权作品;图书馆和档案馆为保存版本、更换毁损藏书或者其他合法目的而制作作品复制件;为盲人制作演绎作品。可以预言,这类限制在网络时代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屡遭诟病的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也试图在版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因而规定了限制版权的条款,使得图书馆和档案馆可以出于上述目的制作作品的数字复制件以及印刷和传真复制品。该法案还授权国会图书馆进行相关研究,以帮助国会确定从促进远程教育的角度考虑,应如何制定版权规则。有时基于公共利益的理由可以援引合理使用制度为在法律程序中(如作为与正在辩论的事实有关的证据)或者为了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如证明某一的效力)复制版权作品的行为提供正当性辩护,在立法或修订法律的过程中有关机关适当复制相关法学作品和实证材料则更是一种正当的行为。

三、促进竞争与版权限制

竞争政策也可以为版权限制提供依据。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能够促使市场主体生产或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或服务,而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却赋予权利人某种垄断地位,使得作品的供给量低于竞争状态,供给价格则高于竞争价格,导致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下降,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无谓损失。这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如果过强的版权保护导致超出法定程度的垄断,就必须对版权进行适当的限制。比如,在美国版权法中,有两例属于基于竞争政策的版权限制制度:其一,针对音乐版权人的强制许可,以便有更多的企业制作某一音乐作品的录音带;其二,针对广播信号权利人的强制许可,以便他人通过有线系统被动转播被广播的材料。美国的合理使用抗辩有时也用于促进市场竞争,如在Sega v. Accolade (Sega v. Accolate, 977F.2d 1510(9th Cir. 1992).)案的审理中,法院认定虽未得到授权但具有开发具备兼容性程序之合法目的的解构他人程序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正如该案所表明的,当信息表现为数字形式时,竞争政策问题会不时浮出水面。而美国司法部针对微软公司提起的反垄断诉讼,实际上也是试图通过对微软公司通过软件版权而获得的强大市场垄断地位进行限制以促进竞争。

四、弹性机制与版权限制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立法者很难准确预测将会出现怎样的新技术、人们将如何使用这类技术以及版权法应如何应对。正如学者所指出的:“法律试图跟上技术的发展,而结果却总是技术走在前头,这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规律。”这样,当立法机关对特定案件的情势并没有表示明确的态度时,法院就常常采用合理使用制度作为一种弹性机制,以便平衡这类案件中版权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利益。例如在1984年Sony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案的判决中,美国最高法院明确指出,应推定非商业性私人复制行为属于合理使用,“不必为了保护对作者的创作激励而禁止对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没有明显影响的私人复制行为,对这种非商业性使用作品行为的禁止只会阻碍人们获得作品的思想,而不会带来任何收益。”而在Lewis Galoob Toys Inc.案的审理过程中,法庭支持原告发行一种“游戏精灵”的权利,这使得任天堂游戏的用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有一些临时性的变化,[3]而在Religious Technology Center案中,法庭认定,在线服务提供者自动张贴源于用户的因特网信息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4]上述案例都成功地利用版权限制法理解决了法律不时与高新技术发展脱节的矛盾,使得版权法保持面向未来的适度弹性和灵活性。

五、市场失灵与版权限制

“市场失灵”是解释版权限制依据的经典理论之一。根据这一理论,版权法之所以不愿意扩大版权保护范围以彻底禁止私人使用,不但不追究在理论上有可能构成侵权的行为,反而将其认定为合理使用,是因为立法者认识到过高的交易成本使得版权人与使用者之间难以达成任何协议。这样,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而言,对于社会来说,得到半条面包(社会公众自由使用作品而版权人得不到使用费收入)比什么都得不到要强(即社会公众不能自由使用作品,版权人也得不到使用费收入)。也就是说,当为达成许可而进行谈判的交易成本远远超出交易的预期收益(既可以表现为许可收入,也可以是其他利益,如名声或者商誉的提高)时,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这时,人们自然可以援引合理使用抗辩。

那么,在网络时代,这种“市场失灵”是否依然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从表面上看,在数字网络环境下,适度的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存在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交易成本,使得版权人有可能按照使用或者复制作品的次数和时间收费,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理论失去存在的基础。而实际上,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更不用说一整套网上支付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上述成本对于大量市场价值不高的普通作品而言,足以构成“市场失灵”的充足理由。事实上,许多为私人目的复制作品的行为要么没有明显的经济上的重要性,要么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如便利研究工作而被认定为正当。更何况,虽然网络的触须正在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由于经济、地理和人们自身的原因如存在视力、智力障碍,网络终究有其局限,对于某类地区、某类群体,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网络失灵”。这样,网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存在使得版权限制制度依然有相当的适用空间。

六、地悲剧与版权限制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试图运用经济学上“地悲剧”理论为网络时代的版权限制制度进行辩护。“地悲剧”是与“共有地悲剧”相比较而存在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共有地悲剧”和“地悲剧”分别以两种极端的情形来说明保证土地(其实可以被视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资源的代表)适度开发利用的理想产权架构:没有产权保护会导致土地过度开发利用甚至资源枯竭,如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使人们失去牧场,即所谓“共有地悲剧”;而在土地上存在过多过强的权利甚至权力又会阻碍资源的充分利用,如现实中多个部门共同掌握土地等资源的审批权,各种权利/权力相互牵制,最终导致土地长期荒废,这就是“地悲剧”。

上述理论模型同样适用于作品和版权保护。数字网络技术使得作品管理和版权交易的成本下降,减少了基于“市场失灵”的版权限制,但一方面,版权过于充分的“行使”会增加作品使用者的成本、减少作品的使用量从而对社会不利,因为对于社会来说,作品的价值就在于使用,另一方面,过强的版权保护也会阻碍新作品的创作,这是由于每一部作品的创作都必然会牵涉到对许多在先作品的利用,存在于在先作品的过多过强的版权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网,必然阻碍甚至窒息作品的创作,陷入一种“地悲剧”。这就说明,不管在哪个时代,我们都必须追求一种版权适度保护模式,维系版权保护与限制的动态平衡。

七、使用者权与版权限制

早在前网络时代,为对抗作者享有的版权,一些学者就明确提出,包括读者和其他作品使用者在内的社会公众享有一种“使用者权”。根据这种观点,合理使用不仅是一种消极抗辩,更是社会公众享有的积极权利。也就是说,一旦版权人将其作品在公众中传播,对该作品的合理使用就成为公众享有的一种“权利”。版权法只是授予版权人在有限时间内的有限权利,而将所有其他权利包括合理使用权都保留给公众,这已成为版权保护史上一脉相承的传统并体现在网络时代的典型案例中。例如,1992年,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判决Accolade公司出于兼容目的解构Sega公司软件代码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行为。[5]此后,为达到兼容效果而解构他人软件就成为一种权利。而在另外一个案例中,美国最高法院指出,如果版权法要实现其促进知识进步的宪法目标,就必须为合理使用留出合适的空间。[6]因此,一些学者坚持认为,合理使用是公众享有的一种如此强有力的权利,以致于可以根本不考虑旨在排除合理使用的合同条款或者技术保护措施的限制。

总之,版权保护与版权限制恰如版权天平两端的砝码,任何一端砝码的不当增减固然会导致天平暂时失衡,而完全去掉“版权限制”的砝码则势必摧毁版权天平本身。正如经济学家所津津乐道的,时代在不断变化,但对经济学而言,“有所改变的只是答案而不是问题本身。”对于版权法来说也是如此:在网络时代,版权天平还是那架天平,砝码还是那两种砝码(即“版权保护”与“版权限制”),立法者的任务也依然是保持天平的平衡,有所改变的只是天平两端托盘中的砝码数量以及为维持平衡而增减砝码的频率。 注释:

[1] 袁泳:《数字版权》,载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吴汉东:《知识产权VS.人权:冲突、交叉与协调》,URL: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16915。

[3] Lewis Galoob Toys Inc. v. Nintendo of American, Inc., 964 F. 2d 965(9th Cir. 1992).

[4] Religious Technology Center v. Netcom 307 F. Supp. 1361(N.D. Cal. 1995)

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电力通信新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网作为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支柱之一,在我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需要对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认识,并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议。本文从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历程、面临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其做出了阐释。 

在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正不断扩展和完善。我国的电力通信网,是为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而产生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当今先进技术的运用,从单一到多种通信手段共用覆盖的发展过程。电力通信在为电网的自动化控制、商业化运营和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联通和服务作用。 

1 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经历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几十年内,经历了一个从纵横交换到程控交换、从明线和同轴电缆到光纤传输、从模拟网到数字通信网、从定点通信到移动通信以及从主要面向硬件到主要面向软件技术的发展阶段变化。 

1.1 四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 

电力通信的发展始终与电网的发展相同步,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在我国,四十年代,主要以东北输电线为主,除城市外,其他地区都较为孤立,且明线电话在当时占主要地位,长距离调度所使用的载波机主要依靠日本机器。随着五六十年代我国用电量的明显剧增,东北电网又向华北地区扩散,建成了华北电网,但我国的公网通信仍然较为落后。此阶段我国使用的电力线载波机仍是国外进口,在向苏联进口的同时我国开始自行研发生产。 

1.2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开始在一些信息需求量大和重要部门采用微波通信;到末期,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电力线载波通信占主导地位,其它有小容量(120路以下)fdm模拟微波、邮电多路载波、电缆及架空明线等,我国的电网已经扩大到拥有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电网,部分地区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通信网络。此阶段我国电力通信以音频、载波、模拟微波等通信方式为主。不过全国范围内,大多地区十万千瓦以上的电网没有通信干线,且通信电路不太健全、自动化水平不高,部分地区还经常出现停电现象,通信系统的落后成为我国电力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与国外差距仍然较大。 

1.3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是我国电力通信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微波、光纤通信和程控交换机等,大电站、大机组、超高压输电线路不断增加,电网规模越来越大。承接七十年代末的电力系统数字化网络的建设,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建设电力专用通信网。此阶段,数字微波、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特高频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得到了推广与运用。当然,电网的飞速发展也为电网的管理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紧跟时代脚步,自上而下成立了电力通信网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并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套指导建设电力通信网的技术政策,制订了有关通信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要求,培养出了一批熟悉通信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人才,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加强了力量建设。 

1.4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发展较快,有了进一步提高,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更快更灵活,在其他网络上,例如传输网和交换网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开始引入一批高新网络技术,为现在的电力通信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 我国电力通信的现状 

2.1 电力通信网的主要业务形式 

在我国,电力通信网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通信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力通信网的业务形式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其主要业务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电网安全监视和稳定控制方面 

在我国各个城市中经常出现电力系统崩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力网络结构过于薄弱,而且使用极不合理。对此,许多地区在电网的安全监视和稳定性控制方面给予了不少投入。例如,购置了及时定位线路故障点的线路故障测距装置;对通信网络不稳定的地方设置了实时监控系统,监视通信网路的健康状况;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实时相量测量,在电力系统中实施相量控制等手段,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成为了可能。 

2.1.2 气象与新能源方面 

电力通信系统目前在气象监测方面正发挥着日益增大的作用,例如:对于常年无人监守的户外水电站,可借助电力通信系统在水电站的上游选取合适位置安放监测台,对一年降水情况进行采集和网络分析,然后通过网络将信息传播,对数据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同时,它在新能源方面的作用也正不断突出,对太阳能、风能、潮汐等新能源的发电技术研究正是今后国家电力进程的一个长期方向,因此电力通信系统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今后电力通信网络的业务方向之一。 

2.1.3 环境保护方面 

在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对各个领域的各种排放物的监控要求正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在对部分火电厂、核电站的废气、烟尘、放射线等的排放上已形成全面的监测系统。此系统综合利用gp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先进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实物样本就地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总部统一备案处理,大大提高了效率,对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2.1.4 电网商业化运营方面 

电网商业化运营主要依托于全国的联网工程,在我国电力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求形成与国际互联网企业接轨的大的网络环境。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性大、快捷方便,收益空间大,建立互动式电子商务平台,不仅能扩展业务范围,还能扩大信息交流。高速而又安全的电力通信网络,对电子商务的实时交易和电力网络环境的安全维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我国电力通信的主要问题 

2.2.1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标准不完善 

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其标准和体制虽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但在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下,其通信网发展的标准和规范都极不完善,规划等制定和更新也不及时。这在新技术更新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电力通信网络的管理标准不完善对电力通信网的整体全面发展影响较大。 

2.2.2 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各地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贯彻落实程度和科技运用程度的差异,每个地区的电力通信发展水平极不平衡。部分地区和单位早已实现数字化和光纤化环网,该地区的电网及通信业务服务能力大大加强;而有些地区受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共同制约,在发展速度上落后于发达地区,有的甚至偏远到变电站连成最基本的调度电话都难以保证,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3 电力通信的发展方向 

3.1 加快光纤传输网的设置,加大全面网络建设 

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通信系统中,电力光纤通信网存在着纤芯容量不足、设备容量小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投入在加快传输网的建设上。要对该地区主干光纤传输网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吸引投资,以点带面,在工程建设上做好工作。而且,要在电力通信和动作流程中加大网络的全面、系统建设。例如,在通信网的非话业务方面和网内ip技术等方面要加大开拓和推广力度,努力扩大电力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在各交换机制的组网工作中做好相关完善工作,把信息交换网络朝着高速高效率、安全性强、稳定性高的方向建设。 

3.2 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研究 

我国的电力传输技术有待提高,要在维护已有的传统传输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改造和新技术的研发,增加业务管理力度和方面,在研究和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的同时,要鼓励科技创新,将宽带ip等新技术的运用深入到现代通信网络的建设当中,多角度加大经费投入和科研技术的研究。 

3.3 各地严抓电力通信电路的建设质量 

在我国电力通信发展速度飞快的现状下,要努力减少通信电路误码率高、公务监控不力、监控系统不通等系列问题,杜绝电力通信网络工程中的低质量工程项目的出现。各个地区应避免“地方保护”、“门户观念”对工程选择和决定的不良影响。且在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其工程项目负责人还要实行责任制,做好检测和监管工作,及时验证工程指标是否合格,确保建设质量。 

3.4 积极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 

在电力通信发展规划中,要积极地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在语音、图像、数据、媒体、新闻等各业务领域为现在和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提供统一的多优先等级,确保业务质量。 

3.5 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发 

保证业务质量的服务,在优化核心层基础上,广泛开展接入层、用户层工作。在电力通信网络成为功能强大的通信网络时,要按照市场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我们的通信网络资源,积极拓宽新的增值业务和服务范围,规划、建设、完善好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电力通信系统模式,加大自身竞争力,逐步走向社会,参与竞争。 

电力通信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做好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坚固的电网结构、先进的通讯网络,并有完善的金融和法制体系作支撑。我国的电力通信技术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发展时期,其具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政府各部门也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电力通信行业还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在技术和装备上不断改进,将科技含量更高、技术更全面的成果广泛实施,为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和全国人民带来便利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孙业成,赵大平,陈希.《电力系统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通信研究所,2001年10月10日. 

[2]《国内电力通信的发展状况》中华商务网,2002年6月10日. 

第9篇

关键词:新技术 传媒业 发展

技术对于传媒领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的传媒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与技术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传媒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技术运用定位与对内的服务上,实际上,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对于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下,移动办公技术、移动采编技术、全媒体采编技术等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对传媒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影响。近几年来,网络的快速发展赋予传媒业一种新的角色,个人实时通讯工具的不断演进也在极大程度上拉近了媒体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关的专家学者也提出,技术的变革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媒体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新技术发展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1、宽带技术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随着宽带技术的大力改善,数字视频的质量以及运营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据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未来两年内将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改善宽带技术的环境,因此,我国的宽带网络在未来两年之内还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相关的数字网络视频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普及,视频的精度、清晰度也将得到全面的改善。宽带技术的进步将大量的用户由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媒体带入到网络媒体中,这就给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开放式平台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在现阶段下,开放式平台已经渐渐成为主流,用户由传统意义上的接受者变为主角,传媒的互动应用以及社会化朝着纵向深化的方向发展,微博、微信等个人实时通讯工具的发展让用户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变得简单化和直接化,此外,网络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媒体在策划、选题等方面的进步,基于开放化平台的发展,信息的互动和传播的速度也更快,互动技术和社会化在传媒中的应用也将不断的深化。

3、智能化终端的发展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智能化终端在近两年内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各种与区域、位置相关的贴身服务和咨询模式也不断的涌现出来,随着Android和ios两种移动操作平台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视的终端也表现出多媒体的特性,也衍生出了互动性强、表现力丰富的媒介服务和媒介产品,在智能化终端的发展之下,传媒业在未来必会创造出新的应用产品。

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下,现阶段已经形成一种桌面互联网媒体、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三足鼎立的局势,媒介的应用也逐渐由传统媒体切换至移动互联网平台之中,因此,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结合也必将在下一阶段给传媒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新技术的发展对于传媒产业内容、流程、媒介、模式等方面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推动这传媒业角色和定位的变革,传媒已经由起初的信息传递者,逐渐的转化为信息服务者,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传媒业的盈利渠道,使传媒业朝着新的商业模式发展,在未来阶段下,传媒产业将会朝着以下的方向发展:

1、传媒行业将会朝着全媒体的方向发展

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之下,传媒行业也逐渐实现其产品内同的全媒体化,同时,国家各种政策的出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广告客户以及视频的内容逐渐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中,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下,网络视频产品逐渐会成为传统媒体的标准配置,此外,随着视频网站竞争的加剧,网络媒体也会逐渐加强与节目制作公司、电视台的合作,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视频内容的创新化发展,即传媒行业将会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

2、在未来阶段下,传统媒体将会开发多样化的终端产品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新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之下,传媒业也会将终端产品的开发重视起来,并不断的挖掘具有深度的内容。在智能终端的普及之下,传媒行业也可节约诸如油墨、纸张、发行等一些固定的成本,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下,传媒业的生产流程也将会发生大的变化,可以进行分众化产品的开发,这也成为现阶段下传统媒体达成的共识之一。

3、个性化新闻聚合服务的发展

目前,人们已经全面进入信息碎片化时代,在现阶段下人们对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便捷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的黄金时段已经不复存在,用户的消费时间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也呈现出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当然,用户希望获得的也是一种经过筛选、处理和整合之后的信息。在这些需求的推动之下,个性化的新闻聚合服务方式也应用而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之下,传媒业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格局,技术的发展为传媒业带来了比之以往更多的可能性,也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传媒业来说,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改革的迫切性,解放思想观念、改革经营模式、完善管理体制、引进专业人才,积极的迎接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梁泉.新技术趋势下的传媒业发展思考[期刊论文],中国记者,2012;01

第10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从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演变历程出发,对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和详细阐述,进而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防御对策。

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逐渐增强,但计算机过多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利用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网络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使用程度的深入,因网络攻击造成的财产损失越来越大,甚至难以估量。计算机网络的布局十分复杂,主机和终端之间的层次关系难以准确定位,加之系统对外开放,这些特点都使得计算机网络容易成为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的标靶,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概述

目前业内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较为统一,通常是指通过通讯线路将处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主机或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全面、信号畅通、协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在该系统内各种操作指令、网络通信协议能够贯通传输,并且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1]。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演变的漫长历程中,大致经历了远程终端联网、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连和信息高速公路4个阶段,并且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的主体趋势。

远程终端联网:计算机诞生伊始,计算机网络主要由一台主机和若干终端组成,主机和终端之间通过电话线路连接,并直接对终端发号施令,因此该网络被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在这个网络中,主机是中心,其余终端单机以各种星型、树型或交叉型的格局布局,由于所有终端服务能力受限于主机,因此系统运行效率不高。

计算机网络:该阶段主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第2代计算机网络在美国建成,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迈入网络时代。该技术的典型特征在于整个系统围绕一个设定的子网进行扩展建设,在这个子网之外主机和终端设备所构成的外网形成一个“用户资源网”。通信子网颠覆了第一代计算机技术以电路交换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转而采用分组交换方式,由于该技术更适合于数据通信而使得计算机网络通信费用的降低。

网络互连: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个发展阶段以“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算型”主导下的第3代计算机网络为标志。该技术由iso于1977年首次提出,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最终发展成为互连网的标准框架。此后迈入8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出现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最深刻的变革,并由此引导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也称国际互连网,它的构建以osi体系结构为基础,但又完全基于一套全新的框架体系。

信息高速公路:该阶段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目前所经历的阶段,主要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这也正是计算机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急速发展的一段时期,并主要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方向演变。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获得发展,并在1989年建成第1个用于数据通信的公用分组交换网。此后,计算机技术开始逐步实施在国内的普及应用,重要举措包括覆盖全国的中国公用分组数据交换网的建成,以及“金桥工程”、“金卡工程”、“金关工程”、“金智工程”等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实施。

2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从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风险来看,网络风险主要来自网络的开放性、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黑客的恶意攻击等因素[2]。下面对这几类风险分别进行阐述:

网络的开放性: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直接导致任何一种外部接入都可能造成计算机网络的不稳定甚至系统奔溃。由于在开放的计算机网络中,用户在网上可以轻易查找到一个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敏感性信息,这直接导致其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为杜绝该类安全问题的产生,各种针对性的安全机制、策略和工具被研究和应用,但仍需做诸多改进。

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在传统安全防御技术中,系统的后门因其隐蔽性而被人们所忽视,作为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实现的载体,网络操作系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操作系统不仅需要提供网络通信所需要的各种协议,还需要实现网络服务的程序。由于操作系统实现网络协议的程序十分复杂,需要大量的程序语言才能实现,且在实现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和漏洞在所难免。由于防火墙对这类入侵的拦截力度不足,导致这类入侵行为可以堂而皇之经过防火墙而很难被察觉。

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计算机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共享,这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主要目的,但资源共享所带来的网络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资源共享随着人们对计算机依赖程度的加深逐渐扩展,但目前的技术难以对外部服务请求实现完全隔离,攻击者利用服务请求的机会很容易获取网络敏感信息。

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为攻击者提供更多的可乘之机,合理的网络设计则可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维护安全的双赢。目前,bug是计算机用户在日常使用网络过程中最容易遭遇外部攻击的程序,这说明安全的防御程序并不存在,甚至连安全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正是因为bug的不稳定而被黑客经常利用,并且这种攻击通常不会产生日志,使得网络维护人员无从查起。

恶意攻击:通俗地讲,恶意攻击就是网络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这两类问题是目前公认的网络安全公敌。随着计算机文化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渗透,使得这类攻击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多,损失也是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尽管防火墙的拦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络攻击的可能性,但对那些隐蔽内部网络结构中的威胁,防火墙还是显得有点局限,特别是对访问内部网络时伴随的威胁,防火墙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防御对策

3.1加强日常防护管理

3.1.1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及程序

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及时更新系统补丁,是防止病毒入侵的基本要求,如果一旦感染病毒,应当立即下载专门软件进行查杀。另外,不要随便从非官方网站上下载软件,来历不明的软件可能就是病毒的载体程序,一旦运行改程序就可能造成计算机资料丢失,所以要选择信誉较好的网站下载软件,并将下载的软件进行专门分区保存并定期杀毒。

3.1.2防范电子邮件攻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收到来历不明的邮件,对该类邮件应该谨慎处理,尽量不要直接打开,以免遭受病毒邮件的侵害。目前,病毒依附邮件进行传播已经越来越多,如果我们稍有不慎就会中其圈套,遭受恶意邮件的攻击。电子邮件攻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并表现不同的形式:一是电子邮件轰炸,也称为电子邮件“滚雪球”,主要是通过非法ip向攻击邮箱短时间内发生海量垃圾邮件,直接导致邮箱容量超载而瘫痪;二是电子邮件欺骗,攻击者伪装成系统管理员的身份,以邮件的方式要求提示用户更改口令等信息,进而将附件中加载的病毒或木马程序入侵到用户计算机。对该类攻击的防御比较简单,目前一些专门的邮箱病毒过滤软件拦截效果比较明显。

3.1.3安全设置浏览器

浏览器也是网络病毒经常入侵的部分,cookie是在浏览过程中被有些网站往硬盘写入的一些数据,它们记录下用户的特定信息,因而当用户回到这个页面上时,这些信息就可以被重新利用。因此,安全的浏览器使用方式应该设置安全级别,并关掉cook? ies。但需要指出的是,关注cookie的目的不是对这些信息的重新利用,而是对硬盘数据的关心。

3.1.4保护好自己的ip地址

在网络安全协议中,连结在internet服务器和局域网上的每一个服务终端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对用户自身而言,还是对对方而言,ip地址都是隐藏的。但在网络上聊天时,因为聊天信息传输需要捆绑ip地址,因此导致ip地址容易暴露,这就为网络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黑客获取用户ip地址的方式很多,但从用户的上网信息痕迹或者从跟踪上网账号中获取的方式比较普遍,而黑客一旦其获取了ip地址,就能实施网络攻击。因此,在日常用机过程中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个人关键信息泄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经常使用icq,最好在“ip publishing”设置中将“do not publish ip ad-dress”选上。而一旦遭受攻击,也不能盲目下载软件进行清扫,应该从信誉较好的网站下载ip工具,安装运行以保护ip地址。

3.2安装配置防火墙

在internet内,网络连接中的所有用户都具备直接访问外部世界并与之通信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是以内外交互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外部世界也同样可以访问该网络。网络的相互访问为黑客攻击提供了机会,为了防止攻击发生,在双方服务器和各客户主机上分别布设防火墙是网络安全防范的必要技术。因为一旦防火墙建立起来,用户和internet之间就竖起一道过滤屏障,这道屏障对输出和输入的网络信息进行扫描,实现安全隐患的提前判断和拦截。目前,防火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常用的主要有滤防火墙、防火墙和双穴主机防火墙3种[3]。

3.3加强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对外部访问过滤的关键技术,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访问控制不仅提供主动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而且还能维护网络系统安全,对网络资源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现行的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包括7种,不同访问控制技术的应用应当按需设置,主要参考网络安全的等级需求进行,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网络的安全访问。

3.4信息加密

信息加密技术是网络完全防范的常规技术之一。通过对敏感数据信息实施加密处理,可以维护数据信息的安全,实现网上数据的安全传输。常用的网络加密技术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3种[4]。不同的加密技术可以应用到不同的情况,但应该指出尽管加密技术可以防御绝大部分攻击,并且在多数情况下信息加密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惟一方法,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充分防御不能完全依赖它。

3.5物理安全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的物理安全策略的重点在于对整个网络系统实施保护,它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外部连接设备等软硬件系统免受外部攻击的关键技术。常用的物理安全策略主要是用户身份验证,目的是保证个人用户的隐私。另外,维护计算机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也十分重要,因为计算机容易受到其他电磁干扰而运行不稳定,因此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的必要准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计算机网络供给无处不在,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缠绕,但只要我们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策略,并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安全问题的出现,更不会给入侵者提供可乘之机。

参考文献:

[1]张昱.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防御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1(10):51-52.

[2]姚汝洪.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御对策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11):12.

第11篇

[关键词] 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潮剧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厅课题(2010tjk106)

[作者简介] 庄思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本科生,广东 广州,510665;张红贤,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广东 广州,510665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6-0077-0003

一、引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演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问题一直受到普遍重视,其中以实地展览、表演和体验为表现形式的传统开发性保护模式的探讨一直受到较多关注[1][2][3]。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土地利用限制等原因,各种开发模式如主题园区、工业生态园等耗资较大,其可持续发展不容易维持,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方式难以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应运而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就是运用数字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将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归类,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记录、编辑、管理和在线,人们能够在不动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清晰地、全方位地参观和感受文物,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越国际与文化,感受到与观看实物极相近的感官体验[4]。当前仅有少数学者关注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传承。张微认为,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冲破各种文化类型相对封闭的自然状态,进而推动人类文化成果在全球的广泛传播[5];郑强提出数字化可以为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激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6]。但这些相关研究仍停留于理论的论述,较少对具体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数字化开发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潮剧为例,分析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开发的意义,进一步提出潮剧数字化开发的具体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提供有效借鉴。

二、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的意义

数字化技术指的是运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一般包括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传输、数字调制与解调等技术。由于国际互联网技术及电脑技术的飞速进步,数字化热潮不断加温,数字化已逐渐成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开发的重要环节,数字化管理亦成为时代潮流。

(一)数字化开发有利于扩大影响力,增加受众

传统的潮剧主要以文化交流团的形式出访境内外演出,通过政府或民间组织的形式进行戏剧表演和文化传播,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影响力有限。如今,互联网已经把全球打造成了“地球村”,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发数字化产品,比如建立官方网站、打造网上数字博物馆和进行远程视频等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潮剧在短时间内通过数字化平台迅速打开海内外的知名度,扩大潮剧的影响力,增加受众,并能让潮剧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接受,有助于摆脱潮剧市场紧缩的困境。调查显示,60%的被调查者表示接受数字化开发的方式,认为数字化开发有利于扩大潮剧的影响力。

(二)数字化开发更好地节约成本和人力资源

对开发商来说,建设戏曲展演场地、博物馆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场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实体场地需要较多的人员管理和维护,但是建立数字博物馆只需要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为传承戏曲而设计的表演节目,每表演一次,即需支付一定的人力资源成本,多次表演,即多次支付,重复利用成本较高。相比之下,由于数字化产品的再生产成本非常低,数字化影视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这种运作方式在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方面有明显优势。

对受众而言,传统表演往往需要亲自前往剧院观看,但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自身空余时间和剧院表演时间安排往往有冲突,减少了观看潮剧的机会。但用户却可以在家中自由选择数字化产品观看,这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大大方便了市场。

(三)数字化有利于潮剧规范化管理

传统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方式是依靠人力进行手工登记造册和分类管理,主要通过手工登记、整合、分析、编入独立档案袋这个管理流程进行的,管理方式比较低效。相比之下,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通过对潮剧的每个剧目、道具、演员、表演时间和地点的各种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和数字化分析处理,使大批量的数字影像文件通过计算机自动实现按件智能集丛,通过影像文件上载实现著录条目与档案影像原文的自动对应。计算机还可以有效提高运算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如果市场需求产生变动,也可在线即时修改网络数据和条件限定。因此,潮剧的数字化开发有利于潮剧的规范化管理。

三、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模式——以潮剧为例

潮剧又称“潮州戏”,是潮汕地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在传承、组织、音乐存在形式和剧目保留上具有独特、完整的形态,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和学术研究价值,2006年5月潮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其表演方式落后、过分依赖人口相传,当前正面临失传的局面。传统潮剧博物馆、剧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潮剧的作用,但是由于场地建设对空间有较高要求,而且形式单一又偏向于静态,难以提升人们对潮剧的兴趣,不利于潮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数字化技术,采用多种数字化开发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一)建设数字化潮剧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能够以数字化形式展示藏品并将文物的最佳状态记录下来,网上游客可以在任意时间欣赏文物的原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构筑虚拟博物馆打破了实体博物馆的局限性,大大扩展了博物馆的延伸空间。数字化博物馆不仅对潮剧历史文物本身起到全面保护作用,避免了因为空气、水分等外在环境原因和参观者等人为原因对文物造成的破坏,又迎合了参观者的个性需求,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平台对潮剧进行了解,突破了个人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因此,建设数字化潮剧博物馆是信息时代下潮剧开发的一种便捷、有效的尝试。

另外,数字化潮剧博物馆内的展品可以是平面的、三维的、四维的,配合声乐模拟和动态实景模拟,甚至可以提供在线人机对话等咨询问答服务。这种依靠数字化手段实现的“手推车”式参观可以为参观者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如同当前盛行的在线实景模拟游戏一样,带给参与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的是潮剧数字化博物馆不仅真实,而且具有科普性和社会性。这个举措可以在普遍接受网络信息的青少年群体中引起较大反响,对青少年认同与接受潮剧起到促进作用,可自然而然地引起年轻一代对潮剧的关注,有利于潮剧的传承。

(二)开发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潮剧影视及多媒体产品

影视产品的具体形态包括电视台播映、音像制品、网络播映和在线服务、印刷品、广告、拍摄基地等。目前潮剧已经尝试将传统戏剧中的人物设计成卡通动漫形象制作成音像产品,增强潮剧的趣味性和时代感,以获取更多市场的认可;同时,提供免费在互联网上下载和在线观看等功能,扩大受众范围。这些举措都为潮剧的数字化开发起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除此之外,由于数字媒体的声像特色易于引起关注,因此可以在公共活动区域,如公园、车站、广场等人群密度较大的区域对潮剧进行专项数字媒体宣传,通过数字技术软件打造出潮剧美轮美奂的舞台剧灯光效果,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导人们主动去关注潮剧。另一方面,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舞台剧进行创新,利用LED屏幕等数字化设备,将舞台背景和剧中人物舞台表演融为一体,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表现手段,使虚幻空间与实景故事形成一体,某些场景还可通过3D眼镜观看,使观众产生置身“立体影院”的感觉。这种创新数字舞台剧可以优化原有潮剧的画面和音效,与时代和潮流同步,有助于使传统舞台剧得到重生,吸引大批年轻人重新走进剧院。

(三)深化“潮剧大观园”品牌官方网站建设

目前,由广东潮剧院主办组建的“潮剧大观园”网站已投入运营。该网站主要有潮剧演员介绍、经典潮剧剧目介绍、潮剧研究、潮剧历史、潮剧评论等栏目。除了潮剧评论这一栏目普通用户可以参与外,该网站其他栏目基本上处于潮剧知识普及的一种静态状态,这种参与度很低的情况难以激起用户对潮剧的关注热情。因此,建议深化该网站,增加一般用户可以参与和互动的栏目,提高用户对潮剧的关注度和热情,增加潮剧受众的数量。例如可以考虑增建“大家唱潮剧”平台或个人微博平台,凡是热爱、喜欢唱的用户都可以将自己唱的潮剧的任何曲目和段子上传到该平台上,与所有用户共享。与此同时,增加“公众评论”或“公众交流”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对上传曲目进行评价、反馈、交流,这样戏迷们虽不在同一地点,但却可以实时交流,这种有助于自我实现的公众参与活动无疑增加了他们对潮剧的热情,潮剧也就自然而然的传承下去。

此外,潮剧网络平台还可考虑与相关产业相结合。如随着潮剧境外演出逐步增多,出访范围逐步扩大,可借机打造“潮剧之旅”文化旅游品牌,及时更新“潮剧之旅”最新线路的动态,“潮剧之旅”境内外演出的视频,完善网站内容和在线服务建设,为公众认识潮剧及传承提供一个便捷有效的渠道。

(四)潮剧走进多媒体数字教学

为方便年轻一代关注、认识潮剧,促进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学习、传承潮剧,可以由政府或协会牵头,打造潮剧多媒体数字教学平台。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真正实现数字化网络教学的情形并不多,尤其是戏曲艺术类的课程。然而数字化教学方式因其学习时间自由灵活、节约学习成本的优势很受广大群众欢迎和认可。在开发过程中,可打造统一的潮剧数字网络教学平台,“从娃娃抓起”,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如针对幼儿园阶段的群体,可以结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将一些知名影视节目改编成潮剧动漫或潮剧童话剧,让娃娃们从小耳濡目染,有意识地进行人物模仿和故事学习。而针对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可与各地教育部门合作,打造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数字学习平台,并将其列入中小学的音乐、社会或特色文化选修课中,普及青少年学生对潮剧的认识。而对中青年群体,则可将数字教学平台设计成通俗易懂、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四、结 语

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开发无论在扩大影响力、节约成本、规范管理等方面均具有传统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传统保护和传承模式的推进。在开发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增进受众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了解、学习和传唱,从而促进戏曲的传承。此外,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并积极宣传引入投资,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春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承德市为例[J].江苏商论.2009,(5).

[2]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12,(7).

[3]朱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绩效评价——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12篇

【关键词】多屏化时代;传播特征;媒体变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25―03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人类需求的不断深化,不断拓展媒体的功能,丰富着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媒体形态呈螺旋式推进,呈现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断规范、不断成熟的发展态势。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加,新媒体类型的不断涌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用以传播信息的电子显示屏成为了我们生活轨迹中不可或缺的接触点。[1]当下,我们已进入多屏化传播时代,一场基于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的媒体变革与传播革命正在发生,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交流与信息传播的形态。有学者提出:“传统媒体结构已被多屏解构,多年后会带来新媒体的重新秩序化和重新解构。”对于多屏,需要我们对其背后的意味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一 多屏化时代的传播新特征

多屏化时代的背后是数字化浪潮,媒体依存的时代背景、传播格局和媒体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生活的空间被各种形式的屏幕包夹,我们在感受与使用“多屏”的同时,更要深入思考这一时代媒介传播的新特征。

1 媒体的碎片化、精准式传播

时代的需求,技术的进步,使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不断涌现,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但受众的数量却难以同步增长,受众接触大众媒体的有限时间被再次分割。因此,有业内专家指出,媒体运作中受众的“关注”成为了稀缺资源。在多屏化时代,受众的选择地位在快速地演绎和提升,填鸭式的“灌输”与“宣教”已擅变为受众的“自觉”、“自醒”式的思想交流。[2]受众呈“碎片化”的态势,传播就必须认真思考、准确判断所针对的目标受众体,了解他们的生活样态,并充分围绕受众体的生活轨迹,在有效的接触点上与受众形成切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为此,粗放型传播向碎片化传播转变,高成本的全覆盖传播模式向低成本的精准式传播模式转变是这个时代媒体有效传播的必然选择。

2 更强调媒体传播策略和媒体创意

多屏化时代,传播在进化,从传统单纯的家庭传播环境扩展到如今的网络、户外、楼字、公交,以至手机等媒体,各种各样的屏幕充盈着我们的视野。多屏化时代,传播策略首先应精准聚焦于不同媒体自己特定的传播受众,以精确分类、准确投放信息。另一方面,多屏也导致了多视点,不同的屏是不一样的,所引起观众的注意点也是不同的。大量的屏出现在不同场所,如果不考虑空间的性质,不考虑媒体与受众的接触关系,未必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媒体传播从产品创作、广告宣传,再到媒体运用,以至整个营销传播都要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媒体的创意、媒体终端的创意、超环境的创意,找寻深具个性化、愉悦化的沟通方式,沿着与受众有效接触媒体的轨迹,进行精准策略、独特创意,便有可能将“碎片化”的受众重新“聚合”起来。

3 信息传播升级为沟通与互动

基于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是一点对多点的传播,传播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传者和媒体处于垄断的地位。多屏化时代信息的传播,需要互动,需要反馈,需要各媒体的通力合作。因此,传播对象将不再是大众,而更为注重分众,传播升级为沟通就成为必然趋势。传播与沟通是截然不同的,沟通的信息流动是双向和互动的,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地位平等,两者之间能够进行实时的交流,并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以及面对点、多点对多点的多种传播模式。

4 媒体融合形成不断延伸的新的传播形式

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网络等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使我们正身处各种媒体大融合、大繁荣的混媒时代。在混媒时代,固守于单一介质形态的经营模式已被打破,媒体产品愈加需要通过多种介质平台的相互关联与融合,从而形成新的“产品链”与“服务链”,以适应人们新的媒体消费习惯。[3]从媒体组合角度来看,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组合和无缝化的传播。媒体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是一种极具传播效果的形式,将赋予消费者前所未有的力量,人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主动参与和影响信息,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新的传播形式正在不断地延伸、拓展,并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运用。

二 “多屏”时代媒体的多元变革与传播革命

应对多屏化时代的传媒强势和生存背景,寻求多元变革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之路。

1 形成了纵向与横向传播同时共存的混媒传播新格局

多屏化时代强大的数字技术改变了媒体形态和传播格局,数字化将融入到所有媒体之中,未来可能不会再区分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有学者指出,我国全新的传媒大背景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新媒体的风起云涌已成为存在的事实;第二,绝对的媒体变成传统的媒体,导致传播效果的急剧下降;第三,我国传媒领域已进入到了一个纵向传播与横向传播共存,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超媒体混合在一起的新传媒环境。当下,我国传媒市场已基本上形成了十大传媒平台:一是电视联播网;二是广播协作网;三是大经济板块里的大型报业集团,已经形成报业集团的混媒平台;四是杂志精准营销平台;五是户外媒体网络平台;六是铁路媒体网;七是公路媒体网;八是航空媒体网络;九是由分众导向的多屏数字平台;十是互联网、移动互联。十层媒体覆盖的背景环境使多屏化时代的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全新的传媒环境,不仅意味着媒体传播技术的更新和有机融合,更是整个传媒业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等多层面上的重构和革新。

2 媒体内容生产的价值理念和集成方式的变革

多屏化时代,新媒体技术为内容传播和形式创意提供了技术支持,架构了便捷平台,使传播更具生动效果,但“内容为王”的价值理念仍是媒体传播和产生影响力的首要命题。

当下,有学者指出:媒体产品创作的一个显著变化趋势是,内容重点由“巨内容”向“微内容”转移。内容生产不是以量取胜,而是要针对不同媒体形态和传播特点,认真解读受众对于内容的需求,更为注重分众的、个性化的丰富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内容报道也更为体现时效性、敏锐性和深度性,网络和手机媒体在第一时间的新闻传播作用已日益凸显。内容的价值重心由传播信息向提供价值评判、运作信息方向转移,以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传媒人在以内容创新为“本”的同时,还应努力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社会效益好”,具有更强传播力和延伸性的精品,从而充分发挥媒体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品牌制胜”。

媒体内容生产不仅要关注内容选取的价值、报道深度和表现形式,而且要创新内容集成方式,提高制作的成本效益。传统的内容播出栏目正常运转,需要投入的时间、人力、设备等成本都较高,而数字技术和资源优势创造了全新的制作手段,仅需几人就可面向国内甚至是全世界市场来遴选、购买节目资源。只要做好策划选题、内容加工,集成内容等工作,把握成本第一原则,开发一些适合制作的少量节目,就可实现一个日播16小时频道的正常运行。据统计,在美国成熟的频道只需700―800个小时的节目量,而在我国一个主题频道的正常播出一年却大约需要1400个小时的节目量。对节目内容集成方式的变革可采用内容平移、整体加工等方式。上海文广采用的是内容平移方式,把上海本地频道打包进数字频道;而央视风云有12个集成频道,引进了HBO最新摄制的影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韩国KBS电视台的电视剧等境外优秀节目资源,采用的是整体加工方式。[5]媒体内容的平移不是一种简单地镜像移植,而是需要针对媒体各自的形态特点,与传播渠道相匹配地进行。以手机电视为例,针对手机屏幕较小、屏幕分辨率较低、表达画面有限的特点,应以近景和特写镜头为主,每个节目至多保留一至两个信息的兴奋点,做成专供手机播放的几十秒的短片,传播效果较好,视频服务是手机媒体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对媒体内容的组织和传播,还要重视数据库(如新闻信息采编数据库、节目资料库等)的建设,内容的构建与积累已成为提高媒体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3 媒体传播模式的创新和传播功能的拓展

多屏化时代的每个人都深刻感受到:双向互动传播的新时代已经来临,新的传播模式正在不断延伸,并创造出更具震撼力的效果。以平面纸媒体为例,面对电视、电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创新其传播模式是必然态势。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纸质媒体为主,带光盘为辅的跨媒体模式,改变了以往以纸为载体的传统模式,首次实现了媒体载体间的匹配使用。21世纪初,又出现了依托于电脑网络,实现了在线阅读的电子刊物,采用网上向付费用户解码的方式,它比传统纸媒体更具革命性的改变。近年来,随着手机功能的更加强大和使用用户的快速增加,用手机进行移动式阅读已成为现实。而跨媒体――电子报集移动通讯、数字电视、互联网等于一体,更是迎来了媒体的一场空前变革。

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显示技术和介质技术,不断创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也使媒体的传播、业务和服务功能日益拓展与完善。新媒体除了有视频、音频的直播功能,还能提供VOD点播、EPG电子节目指南、互动议程等服务,甚至还有电子商务等应用。当下的电视节目制作,生产一个节目或一档栏目,既要提供给传统电视播出,还要考虑网络宽频、手机等媒体的播出需要。如上海文广设计的“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等节目就有网络点播、直播、幕后花絮,还有博客、社区、论坛等互动形式,更加体现了节目的互动元素。

媒体功能的拓展,延长了内容产品的消费周期。传统播放节目是一次性收视的,而利用VOD点播的便利性,用户可自由安排收视时间,自主选择收视内容。对一些传统电视收视率不是很高的如少儿、纪实、科技类节目,在IP电视中,受欢迎程度和所占份额却极大地超过了传统电视节目,能更好地发挥这些节目内容的应用价值。再如,短信技术与手机媒体的联姻,派生出短信、彩信、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多种服务模式,成为大众传媒的“第五媒体”。将后,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新兴传媒将为受众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从Web2.0到Web3.0,IP地址可扩展上千倍,传输速度可达到一百倍至上千倍,媒体新的服务功能的无极限创新,蕴藏着新通信、新文化、新商机的广阔前景。

4 媒体的全面融合,实现立体化和无缝化传播

媒体融合是在数字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冲破传统媒体一向分割经营的介质壁垒,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形态及各自的优势,资源互补地实现信息的传播。

媒体融合的第一层面是不同种类的媒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整合不同媒体形态的传播手段、运作方式和信息平台,以新媒体的营销模式为其带来更为可观的增值利润。首先,表现为传统媒体发展趋向数字媒体形态,如报纸开发了在线新闻、网络报纸、手机报纸、电子纸等,以实现资源复合利用,做到新闻采集一次性完成,新闻加工方式与渠道多元化。[6]电视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正方兴未艾,手机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博客等“融合媒体”,逐渐成为受众所青睐的时尚媒体。其次,强调聚合各种媒体形态,打破不同媒体的界限,让多个媒体平台承载多媒体内容的生产。例如,媒体集团中心成立独立的“媒体融合中心”,是对信息内容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研发,产品在多平台上形成多落点、多形态的形式。最后针对媒体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报道方式,发挥媒介本身的个性。媒体融合能扩大信息容量,实现媒体的无缝对接,提高规模传播效益。

媒体融合的第二层面是传播技术层面的融合,将不同媒体形态的媒体功能优点和传播手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媒体形态。由媒体融合产生的新兴媒体裹挟着高科技的身影,增加了媒体产品的附加值,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可能只有一个信息窗口,以期在终端实现听、读、看、写、说、录等手段的自由选择和组合的全新媒体形态。[7]媒体融合必将给活跃的媒体市场带来新的变化和冲击,带来了媒体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同时也创造着新的产业和无限商机。

三 结语

在数字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多屏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多屏的到来,使整个媒体的结构和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正从中感受着多屏对于媒体形态和传播规律的深刻影响。多屏化时代,整个社会的媒体发展进入了以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系统整合的新时代,这是一个“更强调策略、更强调创意、更强调整合、更为注重受众”的时代。因此,研究多屏化时代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对深入理解媒体传播和预测媒体的未来走向及发展规律具有切实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专题:2008,多屏化时代传播[J].中国广告,2008,(1):20-22.

[2] 张巨才.基于分众时代的营销传播革命[J].中国广告,2007, (3):43-45.

[3] 喻国明.产品为王:传媒产业竞争的新主旋律[J].当代传播, 2008,(2):1.

[4] 吴晓波,多屏的视觉整合,混媒的主题传播[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7):27-28.

[5] 邓瑜等.新媒体内容变革之道与传统媒体内容应对策略[J].中国出版,2007,(2):30-32.

[6][7] 姚劲松.媒介融合推动传媒形式产品层更新[J].当代传播,2008,(6):29-31.

Media Reformation in the Age of Multi-Screen Communication

LI Yan-linWANG Rui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