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6 18:11: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人消费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沈阳市;老年人;体育消费;人口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减轻国家的医疗负担,加强老年人的身体锻炼,减少医疗消费,是我国社会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老年人体育的消费也可以反映出老年人的身体锻炼情况,可以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研究老年人体育消费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沈阳市北陵公园、东陵公园、南湖公园、健身会馆里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期刊网上的论文,对研究老年人体育消费的论文进行查阅,并阅读一些社会学、经济学的书籍,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资料。
(二)问卷调查法
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4份,回收率97%。
(三)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cel、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四)专家访谈法
对社会学、经济学、体育学方面的专业进行访谈,听取专家的意见。
三、结果与分析
(一)老年人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分析
通过表1老年人喜爱的体育项目调查表可以看出,健康走是当前老年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有10.8%的老年人选择这一项目,其次是秧歌,占23.7%,游泳、健身操、门球分别排在3、4、5位,分别是占12.4%、10.8%、7.7%,分析原因,由于受老年人的年龄和身体条件所限,健康走是最容易完成的体育运动,而且还不用花钱,健身效果也比较理想,深受老年人的喜爱,由于北方的传统,秧歌一直是民间的体育运动,很多老年人喜欢这个传统的体育项目,将秧歌作为自己的主要锻炼形式。而游泳、门球、健身等项目虽然有很好的健身效果,由于要花钱,很多老人并没有将这些项目作为自己的健身项目。
(二)老年人体育锻炼场地调查分析
通过表2对老年人健身场地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前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地点是公园、园区、社区,排在前三位,百分比为33、27.8、14.4,而去健身俱乐部活动的仅为7.2,还有一部分老人喜欢在家里进行锻炼。分析原因,公园、园区为免费场所,空气好,环境幽雅,老年人选择这些地点作为健身场所,而健身俱乐部为消费场所,出于经济的考虑,老年人很少将这一场馆作为主要的健身地点。
(三)老年人体育消费现状调查
通过对老年人体育消费现状调查来看,有7.7%的老年人定期有体育消费,有9.3%的老年人偶尔有体育消费,有83%的老年人从来没有进行过体育消费,分析原因不难得出,由于中国老年人退休后工资水平不高,而且还要为下一代,下二代操心。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还没有被老年人认同,更多的老年人还是选择没有体育消费的项目进行锻炼。这也反映了体育消费在老年人心目中的地位,还需要社会宣传进行体育消费宣传。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当前沈阳市老年人健身意识良好,大多数老年人都能进行健身锻炼。
2.沈阳市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地点为公园、社区、园区,去体育健身场馆健身的人较少,花钱买健康的意识还没有被接受。
3.沈阳市大多数的老年人没有体育消费产生,仅有很少人进行体育消费。
(二)建议
1.对老年人进行体育消费的引导,培养老年人的健身意识。
2.社会加强对体育消费的传播,定期举行健身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正确的健身指导。
3.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体育健身场地,为社区配备健身指导员,为老年人的健身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毕伟华,王晓春.山东省城市老年体育消费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5).
[2]奚红妹,魏农建,左鹏,游扬,俞文虎.中国城市消费者个体差异对体育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0(03).
【论文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需求;对策
【论文摘要】:我国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了老龄型社会,老龄化成为我国的一个趋势特征,老年人口已经形成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根据老年需求,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挖掘养老金渠道,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开发老年消费市场,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等等措施已成为解决我国老龄化趋势问题的当务之急。
我国已于20世纪末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7%。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二大三高",即:高速;高龄;老人数量大;老年抚养比大;地区差异大。
我国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了老龄型社会,老龄化成为我国的一个趋势特征,老年人口已经形成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而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特别是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和需求,应该成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从而有助于我国安全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在社会经济发展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口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建立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允许的养老保障制度。
因此,文章针对我国老龄化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老年人口养老意愿和需求提出以下几种对策建议:
第一,应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准备充足的养老金,为两种体制平稳过渡创造条件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存在养老金严重不足并呈逐年扩大趋势的问题,难以切实保障老龄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的不足使现行养老保险体制运行已面临财务危机并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转。那么,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准备充足的养老金就势在必行。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财政转移制服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向社会保障支出倾斜;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用缴税制代替缴费制;增加税收渠道,弥补资金缺口;以及变现国有资产等方式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满足老龄人口的各方面生活需要,弥补资金不足的缺欠
社会保障包括社区服务保障和资金来源保障两方面,社区服务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撑和待遇水平的实现手段,也是资金来源保障的重要补充。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社区服务体系既不健全、又严重脱离老龄群体的需要,脱离老年人口的经济承受能力,并且服务设施少、质量差。全面掌握老年群体需要,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从实际出发发展老年人口所需要的社区服务业,是现在就需要摆上日程的重要工作。
第三,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照料为辅的养老制度,努力实现以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
在目前的条件下,把所有的老年人都赶出家门进入社会福利院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家庭养老的最大挑战,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养老人力资源的持续萎缩。开展社区照料养老服务,既可以解决家庭养老的困难,又可以促进再就业,还可以改善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社区照料的服务质量问题,是这一制度成败的关键。应该制定计划,出台社区照料服务条例,规范服务秩序,同时对有志于此的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第四,开发老年消费产业,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目前全国有一亿多的老年人,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但长期以来,老年人需要的商品奇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据调查,有90%左右的老人对现在的老年消费品不满意,老年人的消费额占的比例很小,主要原因是消费市场对老年人消费的特点、潜力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据估算,城市老年人的人均消费额约为6000多元,消费总额就有2700亿元,占城市消费额10%左右。这是低估的不全面数字,如按城镇离退休人员一年的离退休金就达3440亿元(不包括医疗费及其化),按80%消费就是2750亿元,社会上还有不拿退休金的老人和农村老人约有6200多万人,按居民最低消费额2000元计算,就有1240亿元,城乡共计约4000亿元,占居民消费总额只有8.2%,这还是低水平的消费,亟待进一步开发。发达国家老龄产业已成功地走向市场,老年人的公共支出是年轻人的三倍,己成为占第三产业比重很大的产业,相比而言,我国尚处于创建阶段,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是很大的,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有关部门应对发展老龄产业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制订发展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老龄产业,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专用商品及精神文化用品、保健用品、老年服务业、咨询业及旅游业等,都是大有发展潜力的老年消费产业。预测在十年之后,现在五十多岁的人进入老龄社会以后,他们的收入水平高,老年市场的巨大购买力将会充分显示出来。
第五,充分利用老年人才,积极推动支持老年人再就业与再学习,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学"
据调查,我国现有离退休人员中科技人员约有600多万人,占全部科技人才的五分之一,其中70岁以下具有高中级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有200多万人,随着离退休人员的迅速增长,老年人才的队伍将不断扩大。这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儿十年知识的积累,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中高级人才缺口很大,有关专家指出,到2010年,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将达到一亿人,在人才竞争激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老年人才资源,不仅可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也可为老年人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对老年人才举办各种招聘会吸纳外,还应根据行业特点,适当对某些行业延长退休年龄或进行返聘等多种办法吸纳老年专业人才。此外,鼓励老年人"老有所学"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素质,从而也有益于家庭和社会。
论文摘要:全面小康社会的能否实现,农民是关键,而建立符合当地农村特色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则是农民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有效保证。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包含着老龄问题的解决和老年科学研究的内容。试想,这“六个更加”哪一个同老年人口没关系,哪一个不需要老龄问题的妥善解决。当前,广大农村的养老保障改革,还是一个空缺,是占全部老年人口60%以上的空缺。农民迫切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以填补家庭养老已经缺失的功能,已成为一个十分急迫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农村,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尚不具备全面实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加上现行财政体制等因素,各地在财政能力、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上都差距悬殊,因此,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可能搞“一刀切”,搞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只能立足于省、市、县情,乃至乡情、镇情,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多形式、多层次、多标准的社区型的保障制度,既要做到量力而行,又要做到尽力而为。我们认为,中西部农村地区近阶段应建构一种过渡形态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家庭养老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其中社会支持包括内容较广,含国家补助、政策扶持、集体扶助、社会捐助、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一、农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养老机制是建立在农村老年群体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基础之上的。目前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正遭遇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着养老的危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农村养老制度两个相互补充的基本方面,一方的削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因此,尽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1、农村老人生活一般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耕地面积的锐减,农业的低效益、高风险,大大降低了土地养老的保险系数,农民收人低而不稳定,目前的收人水平远不足于为老年生活建立足够的储蓄,决定了老人只能维持低水平的消费。
村提留、乡统筹等税费项目是按人头或土地承包面积分摊的,这对既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人是个沉重负担,加上不少县、乡巧立名目额外增加农民负担,老年农民更是不堪重负。
2、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的萎缩而难以实现
当前,农民家庭模式正经历着由复合家庭向核心家庭的重大变革,规模呈现小型化。同时,人们平均寿命大大提高,达到老年标准的家庭成员不断增多。以上变化客观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核心家庭无论是目前的经济收人,还是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在为老年人提供供养和服务方面必然感到力不能及。现代家庭供养资源的减少,供养能力的下降,居家养老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3、社会供养机制严重缺损
绝大多数农民由于没有“单位”,国家基于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也没有设计出针对农民的养老金制度和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全国92%的农民尚处在社会保障网络之外。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除五保户制度外,老人们依然依赖个人和子女养老,社会供养机制几乎一片空白。
4、社区养老的依托能力严重不足
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相互利益关系的居民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亲朋之间、邻里之间、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社会支持网络。农村社区一般应界定为“村落”,社区养老的依托能力也就是指一个“村落”养老的实际承受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老年人经济上的支持;二是老年服务体系的建立;三是家庭养老的引导与监督。目前在广大农村,社区是个薄弱环节。一是资金缺乏,不能分担家庭养老的负担;二是没有健全的老年人服务体系,老人看病难、缺乏照料的问题难以解决;三是村级组织普遍涣散,对家庭养老难以起到指导和管理作用。社区养老功能薄弱,家庭养老的压力就大。
5,“民工潮”流动活跃,“老人村”普遍形成
农村正处于人口迁移和流动十分活跃的时期。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民工潮”,这一现象对农村人口、家庭结构、农业劳动力作为养老义务的角色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空巢”家庭出现,“老人村”正在形成,高龄老人、体弱多病老人、孤寡老人的生活照料出现很大困难。该现象虽然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它却严重地冲击着农村传统的保障和互助功能,形成新的困难群体。
6、农民对社会养老的反映普遍迟钝和冷漠
各级政府对农民养老参与意识迟钝,角色极不显著。由于传统制度的惯性,国家对农村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缺乏对经济欠发达农村必要的经济扶持,使农民养老难以走出家庭。
农民对社会养老的冷漠使得发展养老事业缺乏社会动力。认为“养老是家庭的私事,社会养老主要是帮助无儿无女、无依无靠者的生活和照料,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的大众心理很普遍。
二、以“小康社会”为目标,设计农村多元化社会保障模式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得以预期实现,农村现代化及农民自身的现代化就显得不容忽视,我们在衡量农村现代化的标准时,应该把安全、公正、人权等因素思考进去。因为社会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而且要有安全感,要公正。而安全感、公正中的很大成分是通过社会保障来实现的。农民养老在坚持家庭保障的同时,要不断增强国家、社会、集体的责任,家庭保障只有与社会支持相结合,才能为农民老年生活提供最起码的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初期,赡养、疾病、贫困、生活照料等,亦是农民所可能遭遇到的最重要的生活障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选择,亦应围绕这些而展开,探索使农民安全度过生命波折期的途径。
1、国家在社会养老中要扮演重要角色,给予农民一定的“社会保障”
国家在农民养老问题上要承担义务。鉴于经济实力和人口基数的制约,国家投资可先期设立以救残补缺、济贫助困为出发点的基本保障项目,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最终以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实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如果考虑保障制度的“社会性”特点,国家对中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在资金和政策上应该有更多的倾斜。
农民的医疗保障应走“保大不保小”的路子,即建立大病费用社会统筹机制。因为大病治疗时间长,所需费用高,是农民最难以抵御的风险之一。推行医疗保障时应注意:第一,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初期,国家财政一定要投人启动资金,要让农民看到甜头,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一定的参保规模。如果规模不能扩大,就会导致基金抗大病的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第二,重视对农民的预防保健。免疫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能通过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从根本上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高效率。
建立家庭养老支助机制,与计划生育政策相配套。进入本世纪,多数家庭承担赡养几个老人的责任将落在少子女或独生子女肩上,国家在鼓励年轻人承担赡养老人义务的同时,应该对那些响应国家号召,并在个人利益上作出一定牺牲的年轻人,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以激励家庭成员照料老人的积极性。
对特殊弱势群体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还有少部分特殊情况的老人,如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中的老年人、独生子女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等,对他们要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以户建档、逐年核定、定期定量救济的办法,帮助老人摆脱困境。 国家要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农民到了退休年龄,应免除一切税、费、劳务等经济负担。
2、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多途径解决“老有所养”
设立区域性的养老基金,资金筹集可采取市(县)、乡财政投人一点,村提留乡统筹拿出一点,农民储蓄积累一点,乡镇企业、社会各界捐助一点,储金会互济一点的方法。
由乡、村划拨或对荒山、荒地、荒滩、荒水进行开发,建成一定规模的养老基地,政府在政策上给以优惠,收人归老年协会支配,用于扶持老年事业。
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手段帮助老年群体“造血”,支持老人“以为补养”。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技术优势,特别是要鼓励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将其“绝活”发扬光大。
3、教育农民增强自我保障意识。指导农民的消费观念,鼓励他们把消费剩余投向养老保险,在其丧失劳动能力之前,为自己积攒一笔用于养老的资金。鉴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存在的诸多弊端,如不能保值增值、违法挪用等,建议以个人养老储蓄帐户取而代之。个人养老储蓄帐户,由国家政策提供优惠利率保障,农业银行代办,农民自愿参加,起点年龄不限,但必须60岁以后才能支取。
4、培育“村落”养老的社会依托功能
村落养老是以老人的经济收人及子女应负担的费用为主,村集体辅助一定补贴,以集中生活和家居生活自由两便为特点的养老方式。其作用是:弥补家庭服务功能的不足,给照料老人困难的家庭给与帮助;发挥村落在尊老、养老、邻里互助等方面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实现家庭养老的法制化管理;提升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单调的居家环境。
当前在中西部地区,村落的养老功能还十分薄弱,今后的中心任务是抓好功能培育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村党政班子,发挥基层组织在养老中的领导作用;建立乡、村老年协会,发挥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落养老的经济实力。
5、建立农民需要的社会服务网络,构建乡村特色的农民社区
生活社会化的重要特征是为人们提供综合的居家环境。除了保健、医疗、福利服务外,还包括教育、就业、交通、购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服务,能够提供高效率综合的只能是社区。针对农民居住地普遍比较分散,实现社会服务成本过高等实际困难,农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口城镇化,让农民走向聚居,为社会服务网络的建立奠定必要的基础。
加大对村庄内部水、电、路、通讯、服务等小额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改变农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方式,进人现代化生活。
中西部地区具有资金匾乏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宜建立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服务项目,如康复护理、生活照料、钟点服务等。为居家养老提供多项式的帮助。针对农民的居住点比较散乱的特点,可在广大农村推行“家庭护理员”服务。让热心于此项工作的人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保健、护理、康复知识和技能。经主管部门测试合格之后,可以获得“家庭护理员”的资格,凭借这种资格可以申请参与家庭护理工作,以此获取一定的报酬,家庭护理员的主要职责是对要求护理的老人、病残者进行护理,并可兼做料理家务、清洁服务。
推广“劳务储蓄”,即由社区组织低龄和健康老人为高龄和病残老人提供日常照料,届时将所服务的时间积攒下来,以供自己将来需要时使用,这种以劳务交换的有偿服务,是解决低收人农民照料困难的有效途径。
志愿者服务目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要积极倡导、组织社会志愿者活动,为帮助老人们的日常照料和看护提供社会服务。
6、扭转滞后的社会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养老”责任感
社会养老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要纳人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成为衡量市、县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政府决策成员树立危机意识:认识到农民的养老形式正在发生转化,认识到该问题存在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要了解在这个变化中自己所承担的重大责任。
论文摘要:西部农民工选择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务工以期获得理想的收入,用以改善家庭生活。然而就业地域的不同选择所引致的收入反差,使农民工不得不考虑其选择务工地区的距离和自身的成本。文章通过对以广东、安徽、甘肃三省为代表的在东、中、西三地区务工农民工收入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民工为获得理想的高收入而选择东部城市务工,实际中却是在东部城市务工收入要低于在中、西部城市的收入,并重点对这一困境如何对留守老人养老造成影响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缘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致使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和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和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这种流动表现为两大特点:其一,在城乡关系上,民工主要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其二,在地域关系上,民工则由西部落后地区向东部发达城市转移。民工进城务工在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务工所得的收人也成为其改善家庭生活和维持家庭生计的主要支柱。但由于就业地域选择而导致的收人地域差异使得事实收益并未达到其心理预期,给民工家庭生活尤其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养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以西部地区农民工选择不同的就业地区所得收人对农村留守老人造成的影响为思路,通过对以广东、安徽、甘肃三省为代表的在东、中、西三地区务工农民工收人的比较研究,认为西部地区农民工为获得理想的高收人而选择东部城市就业,其结果形成在东部城市务工收人反而低于在中、西部城市的收人地域差异,并重点分析这一困境对西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所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西部农民工务工收入地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学者和相关部门的调研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农民工为获得较为理想的收人,一般选择广东、浙江、上海等东部城市作为就业的目的地。本文选择广东、安徽和甘肃作为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代表省份分析比较农民工在不同地域就业的收人情况。
1.西部农民工多选择东部地区就业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见图1)分析,自1985年以来,西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比重逐年上升,1985-1995年期间选择东部(不包括东北地区)地区务工的民工比重为21.33%,到了下一个五年,即1995-2000年,这一时期选择东部地区就业的比重上升到了29.47%,而到了2000-2005年该比重已经高达46.46%,年均增长率为6%。相反地,选择西部地区就业的民工比重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选择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就业比重在2000年后超过西部地区,成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最主要目的地。可见,选择离家较远的东部地区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已趋近一半甚至更多,东部各省大中型城市成为西部农民工务工的最主要输人地。
2.农民工选择东部地区就业的动机分析
首先,“在家庭联产承包制提供了最初的迁移动力之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和收人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为这种潜在的迁移提供了追加的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先富后富”的经济发展政策,东部地区率先改革开放,国家给予东部地区诸多特殊的照顾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早也更多的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利益,东部各地区人民的收人水平普遍高出中、西部地区。因此,地域间发展不平衡为广大西部农村青壮年选择东部地区就业提供了一个外在的拉力。
其次,农民工外出务工,可以尽可能快的增加直接收入。西部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人均收人水平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渴望摆脱或通过较高的收人来改善这种境况的愿望强烈。这样的愿望为民工选择东部地区就业又提供了一个内在的推力。在“拉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下,西部地区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就业就成为“合乎情理”和“似乎理性”的选择。
3.农民工务工收入地域差异的形成及原因分析
上文的分析表明,大多西部农民工为获得高收人离弃了土地以及在中、西部的就业机会而选择东部城市务工,但实际上“西部地区农民工在东部地区获得的实际收人最低”(盛来运、彭丽荃,2006)。
表1反应了2006年、2007年以及2008年广东、安徽和甘肃三省职工人均工资收人及消费支出的情况。作为外来人口,农民工在输人地的各项权益不仅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而且其收人、支出水平(购买同一商品与当地居民享受相同的物价水平)也要受到当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且受这一环境影响的程度与当地居民不相为二。考虑到农民工所主要从事的行业为制造业和建筑业,三省职工人均年工资收人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职工工资收人的加总平均数为代表。以2008年为例,三省职工人均工资收人分别为广东23851.5元,安徽21476.5元和甘肃19338.5元。选择广东地区就业比选择安徽和甘肃可获得分别高2375元和4513元的年工资收人。消费支出方面,由于农民工群体消费的特殊性,即食物和居住等支出是农民工消费支出的最主要部分,并且这一特征在任何地区都具有同一性。因此,表中以最具刚性的食品消费和居住消费作为农民工务工的消费性支出。仍以2008年为例,同表中工资收人相类似,消费支出也因不同的地域呈现不同的高低水平,在高工资收人的广东省,职工人均年消费总支出为8968.42元,而安徽和甘肃两省的职工人均年消费总支出为5261.74元和4417.47元。农民工在广东省的人均年消费支出总水平比在安徽和甘肃分别高3706.68元和4550.95元。在不对农民工选择不同地域就业的迁移成本作统计分析的情况下,表1实际收人一栏中农民工分别选择广东、安徽、甘肃(以下数据均以此为序)三省就业的人均月实际收入为2006年1002.9元、900.5元和854.4元;2007年为1117.7元、1143.4元和1114.9元;2008年为1240.3元、1351.2元和1243.4元。有所不同的是,2006年三省职工人均实际收人由高到低排序为广东、安徽、甘肃,并且各省职工的实际收入差值也并不很大;2007年的排序为安徽、广东和甘肃,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超出广东省的职工人均实际收入水平而位居第一,甘肃省职工人均实际收人迅速上升且已接近广东省的人均水平;2008年的排序进一步变为安徽、甘肃和广东,广东作为职工人均工资收人最高的省份,实际收人却降为三省最低。事实上当考虑到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务工的迁移成本时,该数据变化的程度将会更加剧烈。
以上数据上的变化映射出农民工选择东部城市就业的“收人反差”困境,即农民工理想高收人在现实中的实际低收人的表现。可见,农民工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在距离较近的中、西部地区就业,而远赴东部城市打工并非是“完全理性”的选择。
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导致收人反差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较高的消费支出以及在劳动力市场的弱势地位,使农民工只能获得微薄的收入。相比而言,尽管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东部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也高出中、西部地区很多,农民工工资收人与消费支出两项冲减之后的实际收人显示,在东部地区务工的民工实际收人要远低于中西部地区。如广东省2008年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收人为23851.5元,安徽省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收人为21476.5元,而甘肃省的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收人为最低的19338.5元。消费支出项中广东省的数据显示最高为8968.42元/人·年,而安徽省和甘肃省则分别是5261.74元/人·年和4417.47元/人·年(参见:表1)。在不考虑民工迁移成本的情况下,三地区的职工人均消费支出由多到少依次排序是广东、安徽和甘肃。可见,东部发达城市过高的消费水平是西部农民工选择东部地区务工反不如选择离家较近的中西部地区能获得更高收人的主要原因。
第二,较高的迁移成本。我国东西跨度大,农民工跨省流动的交通费用高低与地域距离直接相关。相比中西部各省,农民工从西部到东部地区务工的交通费用为三地区最高。此外,每逢节假日客流特高峰,铁路客流的最大集散地和乘客滞留点都出现在广东、上海、北京等东部省份,尽管民工返乡愿望强烈,但一票难求,不但增加了不必要的花费,从而使农民工务工的迁移成本增加,也相应的提高了民工务工的心理成本。
第三,西部农民工素质相对偏低,无法在东部城市选择收入较高的行业就业。东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现代化程度高,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却普遍偏低,他们在东部地区从事的行业以操作程序简单的生产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这类工作虽然操作简单,但工作环境差、体力消耗大,对员工身体损伤的几率也高,而与之相反的是农民工得不到相应较高的薪酬回报。此外,农民工在择业前,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从事条件较好和薪酬较高工作的岗前培训,最终只能“被迫”地接受低收人行业就业的现实。
二、农民工务工收入地域差异对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
西部地区农民工怀着为获得较高经济收人的梦想而选择到东部城市务工就业,但现实的情况并未能满足他们的这一愿望。民工主观期望与客观现实之间于是形成了一个收人反差的困境,这种反差的消极作用不光涉及到民工本人,也间接地影响到民工“身后”等待济养的留守老人。对于留守老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影响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
有研究表明,留守老人的经济收人与子女的收人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留守老人除了自己与配偶的劳动所得外,大部分要靠以子女为核心的家庭成员提供经济支持。而对于上了年纪或是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来说,其生活所需的几乎全部都要靠子女来提供,收人从子女直接转移到老人,老人的生活质量对子女收人的依赖性很高。
传统养老模式中,土地一直是老人养老的主要保障,但对于土壤贫痔的西部地区来说,尤其是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的劳动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土地的经济产出不但得不到保证,反而成为留守老人生活的沉重负担,成为老人生活困难的又一个根源。同时,国家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变化不大。自古以来,中国农村就缺乏来自政府的保障”,国家对于西部农村的福利性投资较少,大多数地方医疗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对于困难家庭的救助也仅以数量极其有限的“五保户”和“特困户”为主,政府的救助政策对大部分贫困家庭依然照顾不及,这对于普遍贫困的西部农村来说,达不到应保尽保。尽管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农村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因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老人的保障作用也不明显。
可见,在土地的养老功能“虚化”、国家对于留守老人的救助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子女外出务工得不到较高的收人,势必会影响到留守老人的经济收人进而影响到老人的生活质量,对于老人的养老是个“致命的遗憾”。
2.影响对老人的照料,增加社会照料的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家庭外出务工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冲击只是表现在内容的转变上,即从子女对老人的的家庭日常照料为主转变为对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为主。子女远赴东部城市务工,与老人的时空距离拉大,无法达到对老人生活关怀、照料的愿望。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由政府和社会主办的照料机构数量本身有限,照料的对象也仅以少数的孤寡老人为主,如今大量留守老人的出现给社会照料机制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农村得不到较高的收人,国家和社会的投资又极度缺乏的情况下,面对广大留守老人照料难问题,无论是家庭照料还是社会照料都将陷人一个窘境,即不光家庭照料无法实现,而且也加大了通过雇佣第三方个人或组织照料老人的困难。因此,在“现代化的社会照料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成年子女从西部农村远赴东部城市务工不光无法照料老人,而且本应由青壮年子女完成的一些苦力农活、家务劳动等全部由留守老人承担,甚至在有些家庭老人还要肩负起照看孙辈的重任,这对于体弱的老人来说,已经远远超出其所能够承受的极限,是对老人晚年安逸生活的极大剥削。
3.冲击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政部依据国务院的相关决定,有计划的组织、试点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由于政策相对于实践的滞后性,并且受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当代老人无力承担自身的养老费用,广大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险费用历史性的落到子女身上,给青年一代加上了沉重的养老负担和经济压力。实践中农村的养老保险费收缴困难,老人参保积极性不高,让这一本身能够很好的缓解农村养老境况的政策在西部农村失去立足的根基,从而无法实现政策实施的目的。如今大多民工选择东部省份务工却又得不到相应较高的收人,农民工务工收人的反差势必将更进一步加重该政策推行的困难,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4.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影响老人养老
农民工选择东部地区就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青年人是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和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带动者。如今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农村本地的产业发展遭到重创,经济产出降低,使得一些福利机构和便民设施难以立足,老人的养老环境也就得不到相应的改善。其二,农民工就业地域的收人反差直接导致农民工返乡后的农村资本拥有总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从而影响到当地的人均消费和农村相关产业的生产性投人(比如农业机具、化肥等),使得农业等一些产业减产或生产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农村经济常年得不到发展,贫困落后的局面也就无法改变,对老人养老的影响是持续的、长远的。
三、基于政府责任的对策探析
逐步缩小西部地区农民工地域选择上的不同造成的收人反差,有效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建议,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第一,国家应不断强化支农惠农的方针政策,扶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家庭经济的发展,依然是解决农村贫困落后,实行家庭养老的重要条件。通过引导农村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农业,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西部水利设施来增加农民的经营收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同时,国家要加强相关立法,对于各主要农民工输人省份和城市,要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各项权益,通过提高农民工工资收人或降低不必要的支出来增加农民工的收人。这样一方面农村以自身的产业发展转置了剩余劳动力,留住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同时,对于那些选择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也受到社会各界的保护,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总之,有了较高的收人作支撑,农民工既可选择本地或较近城市就业,方便对老人的照料,也可以提高广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参与水平,着实改善农村养老境况。
第二,“农村留守老人以牺牲传统家庭养老资源为代价支持了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因此,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有必要且有可能从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经济增长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收益用于补偿农村养老资源流失给留守老人带来的损害”。作为家庭养老重要补充的社会养老,国家应在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尤其是对以城乡“敬老院”或“养老院”为主的社会照料机构和农村医疗基础设施配备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并积极开发新的照料模式,建立完善的综合性、多功能老年人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组织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尽可能地方便老人生活和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此外,国家历来所推行的各项政策都以东部发达地区作为首选的试点区域,不可否认这样的选择有其合理的方面。但是,在发达地区优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政策在失去原有适宜的“温床”后,政策是否还能够适应这样的环境,是否还具有相应的产出效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事实上,很多在东部发达地区能够很好地执行并能取得一定效果的政策,在西部地区却是另外一种相反的状态。因此,国家应当改变或者适当调整以往的做法,一方面提高政策的“免疫力”,保证所实施的政策切实可行;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以西部地区作为政策改革和试点的重点地区,要实施依据西部农村实际情况、对缓解农村养老困难有显著效益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社会保障政策,切实改善西部农村的养老环境。
关键词:房地产 呼和浩特 趋势
课题号:NJSY12177
本文从呼市房地产业剖析入手,深入探讨如何使房地产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道路。虽然针对的是个体城市,从特殊性到普遍性规律上摸索来讲,相信对整体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一、呼和浩特房地产业现状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2011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1-9月完成投资额997726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0.16%;比1-8月增长29.84%,增幅比上月回落4.05个百分点;比1-4月下降313.65%。从投资构成看,商品住房和办公楼占完成投资的比重比去年有所下降,其他略有增加。商品住宅下降9.4个百分点,办公楼下降1.74个百分点,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分别增加6.02和5.13个百分点。因今年呼市临街改造和一些商铺的竣工等,加之去年以来的住宅楼基本都有车库,因而使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涨幅较高。
(二)土地购置和开况
2011年下半年购置土地面积1026190平方米,同比增长110.61%,涨幅比上半年提高138.62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09306万元,同比增长240.7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42.26个百分点;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142880平方米,同比增长123.85%,增幅比1-6月提高75.4个百分点。到三季度无论购置土地、完成开发土地及成交价同比均呈大幅上涨,特别是成交价涨幅240%以上,表明土地价格涨幅较大。同时也表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房价没有出现下降,而是上涨。
(三)商品房供给和销售分析
2011年10月呼市商品房当期上市面积311.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75%,环比增长6.88%。其中,住宅上市面积251.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28%,环比增长7.81%。其中批准预售面积218.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5%,环比增长5.24%。现售备案面积93.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42%,环比增长10.89%。批准住宅预售面积180.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95%,环比增长6.31%;现售备案面积7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0.48%,环比增长11.85%。
(四)保障性住房供给状况
2011年呼市经济适用住房投资16381万元,虽然与上年同比下降了72.6%,但环比基本呈逐月增长态势。保障模式创新、保障范围扩大、资金来源扩大,确保了2011年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2011年上半年,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338312平方米,同比下降60.17%,环比增长29.93%。其中新开工面积259116平方米,同比下降了64.5%,环比增长了159.12%。竣工面积233010平方米,环比增长了113.75%。
二、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特点
(一)政府调控政策对楼市影响较弱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呼市的楼市基本未受调控政策影响,成交依然火爆。本轮调控更多是针对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城市,对房地产仍处于发展阶段、房价还有上升空间的二三线城市便成为投资者的新目标。呼市有些地段相对好的项目尚处前期推广阶段,开盘日期和开盘价格都未确定的情况下,已经出现咨询的人群。南二环周边已经涨到5000元/平方米以上,尽管这个价格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但房源仍吸引了众多潜在买家。价格每平方米5000元以上的品质项目越来越多。
(二)土地市场总体活跃
2010年前三季度,呼市土地成交价款累计同比增长120%多。在开发商销售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房企拿地热情没有减退。虽然现在调控很紧,整个大趋势不是很明朗,对后市预期过早,但根据前三季度土地开发和购置土地情况看,开发商对市场的信心指数在增加。
(三)房地产需求十分旺盛,开发潜力巨大
一方面,从消费结构看,国外先进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恩格尔系数为40%左右时,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2010年,呼市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33.85%,居民消费重点已经转向住、行和教育等方面,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将较大幅度地提高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例,增加住房消费总量,提高住房消费量,由“有其房”向“优其房”转变,改善型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从消费水平看,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无疑也为住房质量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产生的被动型住房需求。
三、呼和浩特房地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管理机制不完善
1.宏观调控乏力。当前,房地产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这里固然有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的原因,但政府在建设规模、结构方面宏观调控不力也是重要原因。2.职能部门管理方式落后。3.在房地产开发金融方面缺乏参与。当前房地产开发市场主要由买房人、开发企业、银行三者构成。4.监督机制不完善。对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的决定或决策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
(二)房地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和机制尚欠完备
随着开发业的日益发展,有关房地产开发的法规也相继出台,从开发建设到经营管理都有全国或地方性法规、条例涉及。但从整体上看,法律机制仍欠完善。1.必要的法规缺失。缺乏管制房地产交易行为的专门法规,缺乏有关房地产保险方面的法规,对一些诸如开发商重复售房、买房人退房、转让以及所购物业受损等实践中经常出现的行为和情况,尚无明确的法律可依。随着国有土地出让制度的建立,与之配套的征用补偿制度却没有建立起来,隐含矛盾。2.现行法规的滞后得不到及时修正和调整。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拆迁直管公房不找差价,非住宅拆迁的补偿与安置不考虑土地区位等条款,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这些问题影响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挫伤开发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城市建设。在农地征用补偿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3.对一些新兴的投资、经营行为反应过慢,不能及时予以法规规范。现在许多开发企业实行的内部认购、包租、回租等销售方式,以及正盛行的农业庄园投资行为等,均不能及时给予必要的监督、规范和引导,给利益各方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房地产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供给方面,土地是影响房地产供给的主要因素,而在需求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口和房价是影响房地产需求的主要因素。我国房地产作为一种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存在着严重的供给方面市场化不足而需求方面市场化过度的现象。产品市场化与要素非市场化之间严重不对称。造成这种非对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为房地产供给方面的土地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
(四)房地产市场运行监管和协调体系不完善
当前有的开发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房产开发交易行为不规范,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中违法和违规行为等,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房地产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还不健全,房地产市场的服务体系还远远不能适应居民住房消费需求,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家庭住房比较困难,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有待建立。
(五)房地产业内部垄断现象严重
虽然已经规定用于商品房建设的土地必须实行招标拍卖,但目前招标拍卖还未形成气候,地块出让仍以协议方式为主,这使取得土地的成本与招标拍卖取得土地的成本相差悬殊,造成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同时,由于房地产企业是政府的利税大户,各地纷纷致力于“固本培源”,成立房地产开发企业,这些开发企业与本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受到当地政府的庇护。
(六)土地供应不规范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房地产发展中,呼市土地供应很不合理。政府将土地以很低的价格划拨给房地产商,使得在房地产开发中土地所占成本极低,有些得到了大量的便宜土地房地产商得以快速暴富。与此相反的是,有些没有路子和关系的房地产商,拿不到一手划拨地,就必须去买别人倒卖的二手地、三手地,这就造成有些房地产商在房地产开发中,土地所占成本过高,甚至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土地价占房产价20%的比例。这样既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公平竞争,也易出现腐败行为。
四、呼和浩特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一)房屋供给结构将会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求
从2011年12月的房地产投资结构分析,社会需求较大的住宅投资比重增长较大,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47%上升到期67%。特别是以中低收入阶层为主要需求对象的普通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供给结构趋于合理,普通住房投资占投资总额的58%(包括经济适用房)。呼和浩特城市居民购买住房的需求中,需求在70一100平方米住房的占31%,而供给比例为42.4%。建设部今年发出通知,新开发的地产项目单套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占到总面积的70%,同时严格控制别墅类用地,房屋供给结构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求。造成房屋供给结构的原因:(l)房地产的利润可观,许多开发商就能够从住房的需求出发,设计户型结构合理的用房。(2)有许多煤炭行业都投入到房地产中,造成从事房地产的人员迅速膨胀,房地产之间的角逐,必然会造成房屋户型结构更加合理。
(二)房地产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经济发展将带动房地产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呼市国民经济以年均31%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179亿元增至2011年700亿元。从目前呼和浩特经济走势看,未来几年呼和浩特经济将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也必将带动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另外,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完善,以及呼和浩特提出的活跃房地产市场等多项措施的实施,也将激发房地产商的投资信心和积极性,为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房地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创造了条件。
(三)房地产价格增长将会趋于稳定
从供给来看,建材成本及地价的上涨将带动房价上涨,从需求来看,有效需求的逐渐扩大将推动房价上涨。在供求关系的共同作用下,未来房地产价格将延续近年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这为我市房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原因;一是我市房价与其他城市比相对较低,具有一个上升空间;一是我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房价收入比逐年增加,人们购房能力不断增强,房价的稳步上升不会影响市场需求。另外,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未来的呼市房价增长将会趋于平稳。
(四)度假区、旅游地和退休居住区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人均收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均生活理念也会有大的改变。另外,双休日和黄金周的执行,假日经济的重要地位日益重要。呼和浩特市家庭中,具备旅游支出能力的家庭越来越多,利用收入休闲已成为大众选择。据我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就达1.3亿,呼和浩特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9.6万人。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有效地拟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为社会的稳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参的推动作用。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赡养四位老人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有的夫妇甚至要赡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内的6-8位老人。现代青年要面临社会的沉重压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想悉心照料老人是难上加难,现在不少老人已成为空巢老人,子女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父母。退休居住区可以将这些老人集中到一起,同时提供交流、沟通与娱乐的场所,使大家可以在一起安度晚年。退休居住区将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开放的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统计局,2001年
[2]《2010年呼和浩特统计年鉴》,呼和浩特市统计局,2010年
[3]《2011年呼和浩特统计年鉴》,呼和浩特市统计局,2011年
[4]《呼和浩特经济统计年鉴》呼和浩特市统计局,2010年
[5]《2008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呼和浩特市政府,2008年
[6]《2011年呼和拮特市政府工作报告》,呼和浩特市政府,2011年
[7]《2010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呼和浩特市政府,2010年
[8]《2008年呼和浩特统计年鉴》,呼和浩特统计局,2008年
[9]《经济蓝皮书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0]《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标模式与实施难点》,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
[11]倪鹅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地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2]丹尼斯,《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3]孟晓苏,《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14]谭刚,《房地产周期波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15]巧.施米茨,《房地产市场分析一一案例研究方法》,中信出版社,2003年
[16]陈爱学,《至尊管理-策划总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韩甘钱,《蓝海战略》,商务印书馆发行部,2005年
[18]陈劲松,《城市更新之市场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一、课前用“播报”,调动积极性,培养多维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由组长带领组员收集、整理近周内的时政热点,汇总讨论后围绕一个热点,本组播报员进行播报。时间3~5分钟,播报员要简述相关的时政热点,接着由其他学生畅谈对这则新闻的感受和感悟,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
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成为课堂教学的“火花”,实现情感的理性升华。例如,在学习《生命只有一次》,学生广泛搜集马航“MH370”失事和韩国“岁月号”沉没资料,该组学生在课上播报了以“生命和自我保护”为主题的课堂展示,介绍了两次事件的发生概况以及如何学会自我保护等,并发出了“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活动倡议。
这种形式改变了传统“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培养了学生自主整理资料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比如,学生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渠道感受生命之美,学会自我保护技巧和方法,强化了自主学习的观念和意识。
二、课上用典案,点智慧之火,收学习之花
课堂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主阵地。选用具有教育意义的时政热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讨论这些时政热点。在学习苏人版《护佑生命健康》这一课时,我继续引用了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作为新闻背景资料,学生看到视频中伤亡学生家长的痛苦流泪以及有关责任人的痛定思痛时很受触动,更加体会到学会逃生的重要性和保护自己的责任感。
教师再结合本校刚刚进行过的防震安全疏散演练进行安全教育,介绍地震危急时刻逃生的技巧和方法,起到了注重知识应用、积极实践的效果。
三、用时政热点,测学习效果,达三维目标
例如,苏人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课中,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掌握情况,我利用多媒体先后出示了我市的特大地沟油事件的时事资料,让学生先判断地沟油生产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学生在判断中巩固了消费者权利的知识,在思考时又理解了我国法律对消费者权利的维护。
然后,我又出示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让学生讨论,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说明了什么,从而了解法律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该做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复习,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课外活动多样化,整合资源进行时,道德践行更有力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发展使得国家有能力和条件关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改善民生,同时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完善促使广大农村人口释放的消费潜力拉动经济的增长。广大农村各具发展特色,在分析农村养老保障参与意识、影响因素等情况的基拙上,本文认为应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替代措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养老覆盖面,并留有充足时间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参与者学会适应。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人预期寿命正在延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得以享受众多人口带来的益处时也面临着一项挑战: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生育政策的施行,对养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人口变得普遍地区性流动和寿命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养老的现实要求。所以应趁着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显著经济成就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大好形势下,改革和完善当前中国养老保障体制。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人口老龄化结构的定义,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如果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就进人了人口老龄化结构。2000-2050年是老年社会形成和发展阶段,2010年以前老龄化相对缓慢,2010年以后开始加速。我国是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国家。农村老年人口总数也远高于城市老年人口。截止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6亿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近1亿人,所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迫在眉睫。本文重点探讨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影响因素,但从中可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在下文中,关注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其中以呼和浩特某村为例,最后尝试给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二、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状况
传统老年养老保障(当然包括农村)方式是养儿防老,重视家庭在老人养老方面发挥的作用。社会以儒家孝道为内在约束,对家族群居的重视可以使财产保全,人丁兴旺则使家族延续。强调生育能力尤其是男孩的生育能力在传统社会中是基于在战争、天灾、疾病等引发的高死亡率的考量。虽然秦汉时出现老人以自身之力养老的情况,但是几千年来中国仍以养儿防老、家庭养老为主线。
老人绝大部分积蓄都用在子女抚养、教育、结婚等方面开销,所以当生处养老阶段时,老人自身花费更需要依靠子女。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对社会成员的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成年子女学习年限不断延后,在中国的现有国情下,子女成年后仍需依赖父母,所以老人对子女的投人不断加大。而与此同时独生子女政策的施行,养老比(60岁以上人口/16至59岁人口X 100%)趋于变大。下一代对上一代人口的责任越来越重。
传统农村土地对老年养老保障方面的作用不再显著,不断增加的人口对日益减少的农村耕地的效益成边际递,即单位土地上所需人口超过一定数量,对劳动力的增加不会产生更大效益或趋于零。对生产力的释放产生突出效果,但是农村生产力的发挥有待科技的投入和集约化生产。考虑到目前农村人口素质及土地流转的不足,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尚待时日,而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的占用,土地对农村养老保障中发挥的作用需要审视。再者由于文化传承出现中断等一些原因,农村社会中传统的敬老意识衰弱,歧视虐待老人现象也比较严重,这对农村养老提出了挑战。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推进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基于长久国家利益的考量,成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有利于拉动中国的内需。中国投资、消费、出口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侧重点长期在出口和政府的主要投资,然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更为深远,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使巨大的农村人口解除后顾之忧,消费提高自身生活水平时带动经济的增长。
三、举例说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呼和浩特某村
对该村的调查是基于如下考虑:它处于经济增长迅速发展的乡镇中,传统居住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且伴有大量流动人口,人均占有土地量少,具有县镇人口的大部分特征。据调查该村正式就业人数比例所占人口比重极低,全村130多户仅有30多户有正式工作,包括政府单位工作人员、教师、工厂员工等,其余人口多以奶牛养殖和从事第三产业的形式谋生。其中60岁以上人口基本不再工作。女性临工和待业人口的30%。全村现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包括现就读人数)约为人口的14%,按父母年龄为60岁左右的家庭计,每户养育子女均在2-3人,其中上世纪80年左右生人初中学历水平居多,而80年代中后期生人现处24岁左右年龄段的人口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在同龄人中多达70%。在该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73%左右,27%人口未参保原因在于有正式的退休金及较小儿童不符条件同时外出就读人口户口迁出。始于2005年的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覆盖全村人口,政策规定就读大学生发放双倍补助。70岁以上老人享有国家发放的特殊补助,在某些情况下,老人一次性领取两千元左右(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在内)。 转贴于 基于调查,本文认为该村老年社会养老保障情况为:
1、参与政府社会养老保障投保的人口比重低。其中女性办理政府社会养老保障及基金缴付的人口低于男性。调查认为女性预期自身寿命比男性高是影响因素,事实上守寡女性人数较鳄夫人数多,但不乏传统家庭养老因素的影响。年纪较大者对新出台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缺乏兴趣。
2、子女素质、数量对社会养老保障的影响。在子女处于20-30岁年龄段的父母更有可能参保。这是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子女多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该群体对政策的把握,未来的构想,理财的态度均优于他人,但同时这一年龄段人对养老保障基金的缴纳基于就业、地区流动、年纪偏轻的考虑不积极。
3、领导机构及其相关社会保障机构作用发挥有限。文中所提到的村民对政策解读不深,社会养老保障的办理与基金的缴纳办法信息的告知是以书面形式仅贴于办理机构墙壁上,村民因文化水平低解读不明。涉及到村长管辖范围时,村长办事效力低下也影响到养老保险的办理。再者,其它诸如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是需要通过新划分的街道居委会及相关经办人,但村民均对此不了解。相关信息是通过作为非正式渠道的棋盘室、街角等传播。经办人系非正式临时人员且不经常在岗位上。
4、替代措施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完善影响较大。没有办理政府养老保障的村民认为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国家特殊补助金和子女教育费用减免对其生活的改善有较大影响。同时因村里面向中小学生等外来居住人口提供出租的房子,租金占收入来源的相当比重。从另一角度讲,适龄子女就读不断增大的开销也影响他们社会养老保障的办理及基金的缴纳。
四、经验总结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起步晚,农村人口基数大,地区发展复杂。调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在微观方面会提出某些经验。本文认为:
虽然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因素众多,但是经济与社会进步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在通货膨胀、物价涨幅保持在合理范围,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最终有利于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
需要认识到短期内政府社会养老保障范围的完全扩大是不现实的。当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意识还比较传统时,农村家庭养老的模式依然存在现实意义:部分老年人对预期寿命相对较短,用微薄的收人维持现在的生活更为有意义,而不是用于以后的将来。储蓄主要用于家庭、子女,在子女尤其是在教育上的投资,可能使老人未来有保障。共同居住主要依靠子女可流动的收人。
替代的生活保障措施有助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金,国家特殊补助等转移支付在增加农村养老保障的安全性的同时也影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的扩大与进一步完善。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投保者希望较高的回报率。
【关键词】网上蔬菜超市 运营模式 规模
在中国知网里,输入农产品和电子商务两个关键词,一共检索出32条结果,时间跨度从2000年到2008年,从期刊论文到硕士、博士论文,研究角度和深度各异;但输入网上蔬菜超市时,检索结果是0条记录。由此不难看出,就具体的一种农产品的商务模式,特别是B2C的模式,研究非常缺乏并滞后。因为现在国内农产品B2C模式的实践已经在一些城市出现。不管它们的模式最终能否成功,至少能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
一、我国网上蔬菜超市的市场现状
通过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相应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合肥、武汉、温岭等地都出现了这种模式,这几个城市的报道相对较多。某网站对合肥的网上蔬菜超市进行了如下的报道,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四五十个定单很正常。可是随着规模的扩大,一系列问题逐渐出现:
其一,是批发菜的问题。为了和早上卖菜的时间错开,基本都是晚上10时过后,骑着三轮车到菜市场批发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些批发户有时故意将价格抬高。这给他们采购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二,新客户难发展。一些居民习惯了在小摊上讨价还价地买菜,对于网上蔬菜超市还一时无法接受。
其三,利润空间小。现在有的时候一天只有不到10个定单,这么少的定单只能暂时维持生存,利润空间也非常地小,还要考虑交通费用等支出。
虽然上面只是对某一地的某一家公司的报道,但终归也具有的一定代表性。
二、网上蔬菜超市的运营模式
网上蔬菜超市作为我国一种新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整个经历的时间不长,正处于一种探索状态。下面我们以目前网络里搜索出的几家公司为例展开。
首先,我们来看合肥的网上蔬菜超市(shucaishop.com),它主要面向社区,定位于一般消费群体,和一般蔬菜市场的群体重合,社区用户只要打个电话或直接在网络上下订单,就会有公司配送人员送货上门。同时,它们也开了实体店,实行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在产品种类方面,它们不仅直接供给蔬菜,还供给蛋、包装食品、大米等上百种。在组织发展方面,实行全国加盟,地区独家模式。目前已经拓展到南京、上海等地。在货源方面,直接从周边的批发市场进行批发。在销售价位上,优势不明显。其赢利模式来源于产品差价。
其次,我们来看浙江温岭的易购网络(ES580)便民服务中心,这家网上蔬菜超市,涉及蔬菜水果、日常用药、家政服务等服务。在价位上与批发市场价格相当,赢利模式也是来自产品差价。同时他们与社区管委会联系较紧密,其性质更像一个社区的公共服务平台。
最后,我们来看看上海的两家公司,一家是上海易果网,它与上海欧洋农场合作,由欧洋农场负责供货,易果网的销售配送队伍负责网上销售,利润按比例分成。所面向的人群也是一般消费群体,价位优势不明显。
另外一家是上海和乐康。它主要定位于高端市场,销售有机产品,赢利模式主要是赚取差价,其价位是普通的3-6倍,货源主要来源于浙江的农场。
三、网上蔬菜超市的利润逻辑要素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个常规的企业利润逻辑,利润=收入—成本=销量*价格—成本,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网上蔬菜超市的赢利的几个基本要素:消费方式或习惯、价格、规模。
1.消费方式或习惯问题。对于网上蔬菜超市而言,消费者网上消费习惯或通过电话订购的习惯很重要。从上面的几家公司消费群体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购买类型:一是子女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通过网络或电话为其家人订购,订购量有多有少;二是上班族由于日常工作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去购买蔬菜;三是有些送礼品的人,需要一些土特产、原产地或很难获得的产品,他们可能会通过网络搜索,然后咨询或订购。总体来说,网上蔬菜超市应该与本地区的生活方式、收入水平等因素结合起来,寻找一种可行的运营模式。比如武汉绿时达,它目前选择的就是一些高档社区市场和高档的礼品市场,提供优质的有机产品和资源相对稀缺的土特产等。
2.价格要素。根据其定位不同,网上蔬菜超市价格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一是普通蔬菜面向普通社区居民,其价格与菜场价格相当,货源与菜场相似,甚至直接从批发市场采购。另一种是高端市场,主要是一些绿色和有机蔬菜,此类价格高,消费人群主要是对健康很重视的高收入者。从市场反应来看,部分消费者认为这部分产品的价格还是略微高了些。对此,网上蔬菜超市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价格策略,当然这个可能要从整个农产品的产业链着手去解决。
3.规模问题。不管是收入部分还是成本部分,都与规模有着根本性的关系。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购买人群的数量,二是购买产品的数量。对于网上蔬菜超市,如果所服务对象通过网上或电话订购人数不多,或者人数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产品数量也跟不上,那么要实现赢利是很难的。所以公司为了平衡这个问题,每次购买需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免运费。当然,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关键还是要看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
四、结论
网上蔬菜超市的这种商业模式为我们的农产品市场增添了新的元素。要更好发展这种模式,
良好的利润逻辑是基础。针对前面的分析,本文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找准目标细分市场,注意规模问题。比如武汉绿时达对目标市场进行了良好的分析,不管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市场,都提供优质的土特产、相对稀缺的原产地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具有较强的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实行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的转型,挖掘网上业务的拓展性,增强赢利能力。
参考文献:
[1]绿时达为中国农业新血液前行.whgfp.org.
论文摘要:本文从研究保定市康庄村失地农民养老现状出发,总结了当前康庄村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原因,深入分析了中青年对未来养老问题的认识,提出了解决康庄村养老问题的建议,主要是:加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家庭养老;充分发挥村两委职能,发展社区公益养老;加强养老保险宣传,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机制。
康庄村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颇庄乡,共20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5人,占总人口的10%,该群体基本上以在家休闲为主,几乎不再参加生产性劳动;20岁一40岁的人口共600多,占总人口的39%,其中90%以上到保定市区打工,只有少部分人去外地务工或读书,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正读书的人数较少不予考虑);40岁一60岁的人口数量900多人,约占总人口的43.9%,主要以农业耕作为主,收入水平较低。三个年龄段的人由于劳动能力、文化素质水平、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对当前及未来的养老方式及水平有着不同的期望。
一、康庄村养老现状及原因分析
1,家庭养老为主,养老机构为辅
根据老人居住地点的不同,可将养老模式划分为:家庭养老和养老机构养老。其中,家庭养老是指居住在家族成员(一般指自己或直系亲属)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房屋内,依靠不同来源的收入进行老年生活的方式;养老机构养老则指生活在养老院等机构的方式。在康庄村被调查的46名老人中,约97.1%的老人以家庭养老的方式进行生活;只有2.9%的老人由于子女工作原因,入住了养老院。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家庭养老模式长时期在我国存在,符合“百善孝为先”的文化传统,易于被人们接受且不易被打破;另一方面养老机构最初只是作为收养无依无靠的老人而设立的社会公益性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向全社会老人开放的多种模式经营的组织。但由于其与老人的亲情需求和“孝”文化存在冲突,导致老人和子女的共同反对,在农村更是如此。
2.生活来源主渠道单一,生活水平不高
生活来源是保障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对提高老人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老人生活来源包括自己的劳动收入、储蓄、子女赡养费、社会养老保险金及商业保险金等。康庄村老年人呈现出生活来源“一股独大”及物质和精神生活“双低”的现象。在被访的老人中,每月平均收入300元一400元左右,平均消费200元一300元,相对于河北省老年人的平均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其中大部分老人的生活费用由儿子负担,占总费用的60%以上,女儿一般在老人生病或传统节日时,会为老人提供一些生活费用,均摊列每月粗略估计占到20,村集体每月发放70元,占17%左右,其余收入来源于自己的储蓄和保险金等,所占比例很小,调查发现只有5人参加了商业保险(均由直系亲属推荐),无一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此外,老年人精神生活单调缺乏生气的现象普遍存在,86.2%的老人反应没有村集体组织或村民自发组织的老年人文娱活动,并表示自己从未参加过类似活动,自己的日常活动就是料理家务及与同龄人聊天。究其原因,首先,康庄村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民增收困难,村集体组织公共产品提供不足,没有专门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场地;其次,“养儿防老”的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自古以来儿子是赡养老人的主要责任人,女儿则居于次要位置;再次,商业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相对的新生事物,政府宣传不到位、缴纳费用过高、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了人们对该险种的不接受。
3.“看病难、看病贵”严重影响老年人正常生活
目前,康庄村半数以上老人认为“看病难,看病贵”直接导致了有病医不起的尴尬局面,并已成为促使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村合作医疗有名无实,存在参合者“拿药费用高,检查项目多,合理医药费报销困难”的现象,致使农村合作医疗作用失效,甚至出现负效应,并有人表示明年不再参加;另一方面,高医疗费用经常使家庭生活入不敷出,康庄村每户的年收入在10000元一15000元之间,出去日常生活开支外只能应付一些开销低的病,对于老年人常见大病的治疗费用则束手无策。一旦生病将会出现家庭经济危机,生活质量下降。
二、中青年对未来自身养老的认识
1.对自身养老问题不够重视
调查发现,20岁一40岁的中青年人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养老问题,61.1%的被调查者表示只是进行粗略的思考。并未作详细规划;38.8%的调查者还没有把自己养老问题提上日程,不予考虑。随着年龄的增长,40岁一60岁的中年人认真考虑自己养老问题的则高达39.2%,大概考虑过的占 42.3%,从未考虑过的只占18.5%。总体上来看,大部分中青年对自身养老不够重视,这必然影响今后养老质量。
2.未来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
尽管2。岁一40岁和40岁一6。岁两个阶段的人群文化素质有很大不同,其中20岁一40阶段人群初中水平以上达到73.2%,而40岁一60阶段只有49%,但两阶段人群均选择了家庭养老的方式,由于自身对子女亲情归属感的强烈需求,90%以上的20岁一60岁的被调查者希望在家养老;只有不到10%的被调查者表示,担心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而入住养老机构,这再次表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应以此为基础,拓宽老年人生活来源,提高生活水平。
三、解决康庄村养老问题的几点思考
1.加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家庭养老
首先,增加农民收入,为家庭养老提供物质基础。家庭养老必须以一定经济条件为基础,要充分发挥家庭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就必须提升其内在价值。一方面,乡镇政府及村两委要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充分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康庄村应充分利用紧邻保定市,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鼓励劳动力向市区流动,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预测预报体系,减少盲目性,疏通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同时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农业科技和市场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进而提高收入。
其次,加强道德教化,为家庭养老提供道德支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大对敬老养老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养老意识,形成养老敬老的良好会风气,有利于家庭养老模式的完善。村两委可以定期组织先进评选活动,对那些优秀出色的养老典型及和谐相处家庭给予精神道义上的支持和表扬,并且给予物质奖励或帮助,以调动人们养老的积极性,为家庭养老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石。
2.充分发挥村两委职能,发展社区公益养老
村委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等问题。当前康庄村社区养老缺失,并且没有建立专门的老年文娱活动及场地,致使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高,严重影响了整体生活质量。康庄村应充分利用村落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共同的道德规范,组织开展多种式的敬老爱老活动,为高龄老人、病残老人和身边无子的老人提供一些生活、医疗疾病护理等服务,从而提高老人的生活水平。同时村两委应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抓住机遇积极筹集资金,建立专门的老年文娱活动中心,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3.加强养老保险宣传.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康庄村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不够并没有建立运行机制,多数被调查者对农村养老保险不了解,当问及“是否了解国家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时”,95%以上的农民持否定态度。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尤其是老年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不利于社会养老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基层政府部门对社会养老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充分了解相关政策,了解其优越性;同时应按照个人负担、集体补贴和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保障水平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机制。
论文内容摘要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农村经济和老龄人的生活全面调查研究,较深入地了解到当前农村养老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三方面提出了做好重庆农村养老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重庆市是我国幅员最广、人口最多、人均gdp值最低的年轻直辖市,全市面积8.3万多平方公里,辖40个区县(市),但其中国家级贫困区、县11个,市级贫困县(市)6个,占重庆市区、县(市)的42.5%,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三峡库区。全市拥有3144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为2358万,占总人口的75%。据资料显示,重庆的农村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排第24位,乡村农民纯收人仅是城镇居民的27 %。重庆市城镇在职人员社会养老保障已基本步人健康发展的轨道,然而农村社会养老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一、重庆农村养老现状
1.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
家庭养老既是一种悠久的传统,也是一个古老的制度。家庭养老长期以来是重庆市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与重庆市农村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低下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目前重庆市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者创造的劳动剩余价值以家庭财富的形式积累了起来,留在了家庭内部。因此,当其年老时,由家庭成员赡养是理所当然的事,特别是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闭塞,与外界联系甚少,还保留着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更决定了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
目前重庆市虽然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但是由于农村居民经济收人较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推广困难重重;而且家庭养老除了提供给老人经济生活保障外,更主要的它还能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方面的需要,更好地丰富了养老的内容。所以,要以社会养老保障替代农村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2社区养老一度衰落
农村社区养老包括:对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建立老年人服务体系和对家庭养老的引导与监督。社区对农村的养老保障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的。人民公社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合一,公社为社区养老提供经济支持;公社解体后,社区养老失去经济支持而一度衰落。而目前重庆市农村经济尚不发达,乡镇企业等集体经济也不够景气.对社区养老的经济支持极其有限。就连人民公社时期留下敬老院也开设得参差不齐,经济条件好的渝北区、南岸区敬老院较多;而秀山、城口等贫困山区一个也没有。因此,近年农村社区养老工作主要是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对家庭养老的引导与监督。但是随着重庆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城区农村对社区养老的经济支持水平正迅速增长和提高,农村公共福利事业正在不断进步。
3.社会养老困难重重
1992年,重庆市按照国家“八五”计划指示,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在沙坪坝、北磅、巴县等地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但政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政策法规、文件,和专门的管理机构,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试点工作未能推开;1995年再次在沙坪坝和北培两区试点,但缺少政策指导和专人管理,试点工作仍旧收效甚微;1997年按国务院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村社会保险,尽管宣传力度较大,由于政策思路不对,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也未能推开; 1999年中央下文暂停继续开展,重庆的社会养老至今停滞不前。尽管上级鼓励推行土地换养老保险,但重庆至今仍未行动。
二、重庆农村养老现存问题与分析
1.家庭养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规模日益缩小,一对农村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抚养一个小孩。随着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四代家庭的出现,他们还要供养更多的老人,经济负担加重。不少家庭的收入一般是先满足小孩的需求,再满足青年夫妇自身的基本需求,之后才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供养;加之重庆市农村经济本身就比较落后,农民生活消费后所剩无几。因此,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正受到挑战。在生活照料方面,大批农村青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不仅无法照料家中老人,反而把孩子和家中农活留给老人,老人负担沉重。在精神慰藉方面,由于家庭小型化的演进,子女外出打工,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感情交流,难免孤单寂寞,家庭养老中的精神慰藉难以实现。
2.杜区养老方面
重庆农村的集体经济主要依靠乡镇企业,但重庆农村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本来就不发达的乡镇企业已纷纷倒闭或私有化,社区养老经济来源枯竭。各种社区保险与福利也难于开展,就连最基本的敬老院,“五保户”所需经费也难以为继。由于人们对社区的职能缺乏认识,为老年人服务的组织机构(如老年协会等)形同虚设,或根本就没有,社区老人服务体系建设无人问津;社区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监督也无法发挥。
3.杜会养老方面
重庆市当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名不副实。重庆市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金来源是企业出大头(工资总额的20% ),个人出小头(工资总额的8% ),必要时国家给予财政补贴。而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民自我缴纳为主,集体补助极少,国家仅给予政策扶持。建立完全个人帐户的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险”,失去了互济性,其实质是几乎等于个人交钱储蓄保险,其结果是有能力缴纳高档保险金的生活富足的农民,生活已有保障,可以不需要这笔保险金;而生活贫困的农民却无钱参保,即使参保也是取最低档,到时每月只能领取十几元至数十元养老金,无法达到基本养老的目的,因此农民缺乏参保积极性。
此外,重庆农村养老保险还存在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基金管理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等问题。
三、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目标和对策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极其重要的经济基础,家庭、社区和社会养老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家庭养老方面,家庭对老年人的瞻仰程度取决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在社区养老方面农村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养老的实现程度;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所有这些都表明:在重庆市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无论是对家庭养老、社区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保险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培养高效运转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农业企业化技术开发体系,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农业第三产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和鼓励劳务输出等措施,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
2.继续坚持、不断完善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给老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感情上的满足,具有其他养老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必须继续坚持,不断完善。为此建议:加强社会引导。首先,对子女的引导。子女是家庭养老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家庭养老实现程度。因此要大力提倡孝文化,通过宣传,运用褒扬和谴责的舆论监督,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子女,强化孝顺父母的意识,使“孝”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其次,对老人的引导。家庭养老不仅是子女的事,老人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体现老人自身责任,必须引导老人在身体健康、心态以及对待生活态度几方面做好准备。同时,也要引导老人爱护子女,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子女料理好家务,共建和谐家庭。
加强自我经济保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获取的收人在逐渐减少,而各种消费支出(特别是医疗保健支出)却不断增加,必须自我及早做好养老经济储备,尽量经济独立。
加强法制监督。瞻仰父母是宪法对子女规定的应尽义务,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督促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
3.搞好社区养老
搞好社区养老可以部分弥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不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做好群居老人的集体服务。目前,群居老人主要集中在敬老院等老年福利机构,要搞好群居老人的集体服务,首先应增加老年福利机构的数目,争取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福利机构。为了减轻集体的经济负担,在经济好的地方可将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等产业化,将个人或企业投资引导到这方面来,这样既可提高服务质量,义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国家的福利基金主要用于兴建经济差的贫困区县农村的福利基础设施。养老院可扩大服务范围,以适当的收费标准接纳一些子女常年在外打工,独自居住的老人,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短期人住、看护、治疗等服务。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边缘的人力资源(如身体硬朗的老人以及中青少年志愿者)来提供生活慰藉服务,为养老院的老人提供看护,举办文娱慰问等活动。还可以组织接受社会救济的老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手工工艺,来增加院里的收人。其次,应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孤寡老人们提供捐赠。同时,可以在城乡敬老院之间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增加城乡老人的交流,丰富老人们的老年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搞好散居老人的社会服务。我国的儒家文化传统使得老人的家庭观念浓厚,居家养老是普遍的选择。搞好居家老人的社会服务是今后社区养老发展的重点,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搞好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身体健康状况逐年下降,需要医疗保健服务的愈来愈多。然而,由于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许多老人生病后没钱看病倍受病痛折磨。为此,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社会福利保健服务机构,争取每个地方至少有一个医疗点,以便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其次,要大力发展老年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组织当地老年人开展活动,促使更大范围地实现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生活、娱乐、法制宣传、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服务。其次,积极探索新的老年服务组织形式(如老年婚姻介绍所等),帮助解决老人的生活家庭婚姻等问题,让老人在和谐中安度晚年。
4.大力推进社会养老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社会养老保险正是这种权利的最好实现形式之一,应予大力发展。重庆市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
一是管好当前的保险基金,增强投保者的信心。重庆自1992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起,至1999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农村自我出资搞养老保险为止,共有50余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金达1.0626亿元。几年来,由于管理不善,致使农村社会保险基金部分流失。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及时对现有农村保险基金进行清理、整顿,由市财政或责任主体多方筹建资金,弥补亏空。同时,加强管理,确保这部分资金的保值增值和健康运作,让过去投保者受益,提高农民继续出资参保的信心。
二是建立新型基本养老保险机制。改变现在的个人储蓄式社会保险模式,建立具有真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办法如下:资金以区县为单位统一筹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筹资比例根据各区、县经济状况选择5:3:2或4:4:2等不同形式。其中,个人出资部分由投保者缴纳,不缴纳者,视为未参加保险,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集体出资部分,可通过税收方式向乡镇企业等单位收取,不足部分由区县财政补贴。国家出资部分主要由重庆市财政负担,同时可通过发行农村社保福利彩票等方式筹集补充。筹集的标准按广覆盖,低标准原则确定。经测算,若现龄20-29岁的农民,三方每月每人合缴13元(国家6.5元,集体3.9元,个人2.6元),投保农民60岁后享受养老金的现值可达100元/月,可维持其基本生活。按此标准计算,市财政每年负担13.2亿,仅占2001年总支出的5.2 %,集体负担更低,三方完全可以承担。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霍州市5个煤矿社区8个城市社区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霍州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霍州市 社区体育 发展状况 结论对策
社区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和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在中国城市管理和社会体育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社区体育的发展直接反映居民的体育发展情况。霍州市是典型的能源重化工城市,随着霍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需求增大。居民参与到体育当中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增强了体质,还给社区带来了活力,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团结凝聚力。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霍州市城区和矿区的社区参加日常体育锻炼的人口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期刊,并参考相关用书,同时详细认真查阅有关群众体育、社区体育、全民健身的相关论文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为自己的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问卷调查法。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任务设计了一份针对霍州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问卷。发放320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6份,有效率为98.75%。
3.实地调查法。本研究利用早晚两个锻炼高峰期的时间段,深入到霍州市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田野调查,也制定了对应的访谈提纲。
4.数理统计法。由Excel软件系统统计分析数据并制作成图表。
二、结果与分析
(一)霍州市社区体育活动中居民的基本情况
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参加活动的以女性居多,男性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以中青年人居多。由于近年来,霍州煤电集团企业运营压力变大,企业职工收入降低,近一半的居民仅有1-2千元,2-4千元的人群不到20%。但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人群都参与体育活动。
(二)霍州市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
数据分析中看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不积极的仅占10.8%。参加的主要目的94.3%的居民是增进健康,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体育锻炼的目的有所不同。
(三)霍州市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现状
1.居民基本锻炼情况。调查数据显示霍州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集中在30-60分钟以内。大多数锻炼者的运动强度都可以控制在中等强度。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安排在早晨(老人居多)和傍晚(上班族居多)。主要在公园和广场进行比赛,由于污染物多,矿区居民更多是在室内。
2.居民体育锻炼的锻炼形式和参与项目。调查中发现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是和朋友一起或者和家人一起自发组织的,居民体育锻炼的随意性还是比较大,社区组织力度不够。参与最多的是散步和跑步,其次是舞蹈,再次各是种球类。霍州市有自己的“HBA”和篮球赛,矿区和新建的广场有门球场地,但参与的人群不是很乐观。
3.霍州市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情况。霍州市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主要是实物型消费,主要用于购买运动鞋、运动衣、健身器材。由于现在的各种公园、广场的建设环境的提高,使很多人不再选择收费场地。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
霍州市社区指导员开展的不是很好,锻炼过程中得到指导的人群只占66.5%,而在这66.5%的人群中有69%的人群每周只得到1-2次的指导。并且对锻炼群体进行指导的人员有53.3%都是离退休体育积极分子,而真正得到取得资格证的国家体育指导员指导的人群仅占16.2%。
(五)影响霍州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要因素
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影响因素主要是:缺乏场地器材、缺乏组织和指导、缺少经费没有时间。现阶段霍州市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并单一,不能满足群众的锻炼需求,就算有很高的兴致也很难得到满足。活动分散,锻炼自由,缺乏人员组织,很少人得到专业的指导。有些人们因为自身的原因缺少时间,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社区体育的发展。
三、结论
人们对体育认识和追求正在不断提高和上升。人们的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大型广场和公园,但社区内的体育健身器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活动项目主要集中在散步、交谊舞和广场舞、毽子、篮球等项目,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居民的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阅读型消费较少。影响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缺少场地器材,缺乏组织指导,缺少经费等等。
四、建议
(一)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健身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
(二)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改善霍州市矿区的环境质量,优化空气质量,减少路面煤尘污染,为矿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场所和空间。
(三)因地制宜开发霍州市社区特色体育活动项目,提高锻炼场地器械的利用率,丰富社区体育活动内容。所设的各个项目也尽可能的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以及定期进行专业学习。健全服务体系制度。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老龄经济学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重点对计量标准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目前我国老龄经济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对老龄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数据的收集,以及研究中碰到的难题和结症等问题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老龄经济学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需要,因此,加强老龄经济学的研究迫在眉睫。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老龄经济学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老人经济福利的计量
我们做研究,首先要搞清楚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和概念问题。克雷斯托对老龄经济学研究中遇到的计量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他认为,从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老年人以及比较老年人与其他年龄人口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估计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选择使用的概念和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必须考虑的计量问题包括:(1)计量收入积蓄的层面概念,即是用个人、家庭还是用家庭户为计量单位。(2)分析单位和对“老年人”单位的界定,即老年人为户主的平均家庭户收入与只有老年人的平均家庭户收入是不同的。(3)调查数据来源的选择。(4)按家庭或家庭户规模、资产对老人经济福利的贡献,以及实物收入,对在可使用的调查数据中,一些收入类型的低报进行调整。(5)集中趋势计量单位的选择,即用平均数还是用中位数。(6)横截面视角对纵向视角,即用横截面数据还是用纵向数据。
1. 分析单位和收入概念
美国大多数消费收入和资产统计基于普查局调查的数据,如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和SIPP调查等,在分析这些数据时,分析单位可以是家庭户、家庭或个人。这同样适用于分析老年人收入时所使用的概念,例如,个人层面的分析可以侧重于个人收入、家庭收入或家庭户收入的分析。由于相对少量的老年人家庭包括非家庭成员,家庭户和家庭收入计量非常相似。许多研究使用家庭户作为分析单位,比较老年人为户主和非老年人为户主的家庭户资产,因为,在这种分析中,以老人为户主的家庭户权数是相同的,不管这样的家庭户是否包含一个、两个或更多的老人。与有配偶老人相比,关于独居老人的数据被大大地加权。而那些住在非老人户主家庭户中的老人则没有被体现出来,因此,这样的数据在统计上不能代表老年人口。家庭户收入作为简明扼要的计量单位仅仅反映部分情况:关于个人收入的信息同样重要,因为,用家庭户或家庭为计量单位的关于“经济资源共享”假设充其量只是对复杂现实的粗略估计。为了比较不同老年亚群体以及老年人群与其他年轻人群的经济福利,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家庭户收入差异和消费这些收入的人数的差异,确定可以比较的家庭生活水平。通常按照未调整的家庭户收入,用户主的年龄对家庭户进行比较:这种比较特别指出,老年户主家庭户显然不如非老人户主的家庭户富有。
2. 贫困计量
一些研究者认为,试图按照一个绝对的、不随时间和收入分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计量标准测量贫困是不适当的,而且会夸大老年人经济改善情况。他们建议使用一个相对计量标准,如收入中位数的50%为贫困线。另外,官方的贫困统计以现金为基础,没有反映实物补助的变化,因而可能低估了改善情况。争论的结果建议贫困计量标准使用更宽泛的收入概念,例如在收入中包括医疗补助等。由于许多老年人聚集在接近按官方定义的贫困线区域附近,有关低于贫困线的老人和非老年人的比例变化趋势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过分乐观的老年人经济状况改善的画面。尽管研究者对使用官方贫困线尚存在相当大的不满,但对于使用一个恰当的贫困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然而研究结果证明,在现有的贫困标准框架内,运用不同的贫困线进行比较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3. 资产对经济福利的贡献
像现金收入一样,对资产的所有权代表着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即使这些资产在即定的年份没有兑现成现金的收入。有研究者采用几种方法来分析资产对经济福利的贡献,特别是探讨了资产的全部或部分净值,因为它是在个人晚年生活中可以分配的年收入。住宅资产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资产。住宅资产提供居住资源,在西方国家它的价值可以被折算为“估算的房租”。显然,在比较经济福利时,完全忽视住宅资产是说不过去的。莱德勒也将财富纳入分年龄别的经济福利比较之中。考虑到在计量方法上缺少共识,他提供了几种可供选择的估计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将财富定义为全部净价值(包括100%住宅资产),其它仅按金融资产概念来定义财富。调整后的收入概念包括非财产收入加上1/3财富。通过这种方法,将资产适当考虑进来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相对改善了。这反映了这样一种事实:老年人的财富远远超过了非老年人,不管其净值或金融资产是否被用来定义财富概念。
4. 其它概念问题
在计量经济福利当中,老年医疗保险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另一个分析问题是集中趋势计量方法的选择,因为晚年收入存在偏态分布,平均数受到高收入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强(高收入人群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强烈地影响了平均数)。一些分析家认为,分年龄组进行比较时,应当主要使用中位数而不是平均数作为比较的基础。假使老年人收入分布不均匀,集中趋势的任何单个计量方法都不足以为比较不同群体收入提供根据。因此,必须用其它有关收入分布的信息补充集中趋势的计量分析的不足。
二、经济状况
在过去几十年里,老年人的经济福利一直是公众争论的焦点。赫德认为,抱着众多目的,分析老年人经济状况的研究结果发现,测量经济福利比只测量收入统计数据效果要好,用这种计量方法能确定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是否比非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改善得更快,是否比非老年人的经济地位更高。这些研究最终的社会目标是评价非老年人对老年人的转移支付是否充足,以及是否有现实的政策意义。
1. 收入的来源
克拉克、克瑞普斯和斯潘格勒认为,在美国,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社会保障金已经成为老年人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但随着社会保障受益人其它收入的增加,社会保障金在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急剧下降。舒尔兹分析了1996年65+老人的收入来源构成:社会保障是主要来源,占40%,资产收入占18%,养老金占19%,工资占20%。西方学者指出老年人通常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舒尔兹列举了老年人可能受到通货膨胀不利影响五个主要方面。(1)没有随通货膨胀调整的资产价值会贬值。(2)转移支付的收入或其它收入的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其实际收入会减少。(3)工资水平的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实际工资会减少。(4)实际税收负担的增加。(5)如果通货膨胀针对构成老年人预算支出的大部分项目,特别是用于计量和调整各种收入来源的指数不能准确反映老年人购买模式,那么老年群体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 收入趋势
赫德认为,没有一项的调查或研究能够得到对家庭户规模和收入进行调整后的令人满意的收入结构。他首次运用一种规模调整方法,然后将这种调整方法应用于某一个年份,假定调整的结果具有稳定性,把这两种方法合并,就可以看出完全调整后的收入趋势。
3. 收入分配
舒尔兹分析了美国老年人家庭的总货币收入情况,另外,还分析了1998年不同年龄户主的中位数家庭收入,45-54岁为61,833美元,55-64岁为52,577美元,65-74岁为34,719美元,75+岁为27,717美元,可见,中位数收入变化还是很大的。尽管美国的社会保障是老年人收入重要来源,并且通过社会保障累进制减少了收入不平等,但老年人的收入分配比非老年人更加不平等。
克雷斯托分析了老年人收入不平等现象,早年经济机会和经济资源是导致晚年经济不平等的因素,预测退休后影响经济福利的要素与预测退休前影响经济福的利要素是一样的。福切斯认为,65岁以上的收入状况比65岁以下的要平等得多,65岁以上的收入差距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劳动性收入明显减小,前者的分配比后者更平等。经验研究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方法。例如,克雷斯托和希尔用吉尼系数比较1984年SIPP调查中不同年龄组的不平等状况,使用的收入概念是家庭户收入,并对家庭户规模、低报和资产等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显示,65-74岁的收入不平等比之前的任何年龄组都高,而75+岁最高。克雷斯托和希尔提醒说,这种分析没有告诉我们退休前处于有利经济地位的人和退休后处于有利的地位的人是不是同样的人。这样的分析则需要使用纵向数据而不是横截面数据。他们还认为,生命事件如健康状况变化或丧偶可能引起老人经济状况的改变,未来研究老年人经济状况一个主要的挑战,是深入理解这种事件的财政金融影响以及退休计划项目能否为避免这些影响提供保护的程度。受教育程度也是研究老年人经济状况一个社会经济指标。一项研究表明,与中青年相比,受教育程度更好地解释了65岁以上人的经济资源的变化情况。
4. 贫困
老年人贫困一直是老龄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因为贫困问题给老年人造成很大的麻烦,老年人陷入贫困的时间比非老年人更持久,解决的办法也很有限。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收入低于官方贫困线的人数从1959年的550万下降到1976年330万,比例(贫困老人人数占老年人总数)从35.2%下降到15.0%,老年家庭的贫困率下降得尤为显著,从27%下降到8%。莱德勒认为,伴随者收入增加,老年人贫困率急剧下降。美国普查局198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考虑非货币收入等因素,贫困率会显著降低。美国劳动统计署在1998年做了一项研究表明:用一般通用的方法计算1995年美国65岁以上老人贫困比例为10.5%,用美国科学院(NAS)建议的方法计算为24.2%,两个结果相差很大。
女性丧偶老人的贫困率也下降了,但比起总人口和其他老年人的贫困率还是高,原因很复杂。一种解释认为,不同收入水平的死亡率存在差异,贫困家庭丈夫比富有家庭的丈夫死得早,经常的情况是贫困家庭的女性丧偶老人继续遭受贫困。另一种解释是,当丈夫死后,一些收入来源中断了,一些财富减少了。第三种解释是,死亡率与财富水平有影响,丈夫死亡时财富构成的变化为女性丧偶老人的高贫困率提供一些解释。由于横截面的贫困数据存在同批人效应,目前还不清楚贫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作为个人年老时花费的资产造成的。
5. 财富
赫德认为,尽管收入实际上是计量老年人经济状况唯一使用的标准,但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至少对于老年人来说,财富却是测量消费机会更好的计量标准。基于收入的代际比较要改成用财富来比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职人员大部分财富是观察不到的未来的收入。由于预期寿命的变化,我们甚至不能直接比较不同年龄的退休老人的财富。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财富数据对收入数据是一种有意义的替代和补充。如前所述,单独的收入数据只能部分地理解老年人经济资源的拥有量,财富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所以,有必要研究老年人的财富分配。由于财富分配比收入分配的偏态分布更严重,在分析中忽视老年人持有的财富会低估晚年生活实际的经济不平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