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21:2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主学习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明确目标创设自主情境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的要求,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怎样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自主独立解决学生中的具体问题,在预习中,首选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即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工具书及资料了解文章的作者,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初步熟悉文章内容,初读语文时,根据“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语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练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这样学生便产生了探究、查阅的动机,如《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课,学生提出:“如果没有那段‘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如果没有遇上那个‘神秘先生’父亲的人生道路将会怎样的呢?”有人认为“父亲一定在小农场里默默无闻地生活一辈子,有人认为,凭着父亲的执著和认真,他一定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你的看法如何?这时,学生们展开了讨论,自主探索,课堂效果较好。
二、明确目标,创设自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自学目标的确立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营造学生自学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之想说、敢说、善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开放、民主、自主、喜悦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学生的学法精彩纷呈:擅长朗读的的分角色读得活灵活现;记忆力强是的同学复述课文;语感较强的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人物性格分析……这样,教师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调动起来了。
三、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在这个学习环节中对学生的期望较高,既需要他们能主动地进行分析、思考、归纳,又需要他们能结合实际进行质疑,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新的、更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问、敢疑。如:教学《祝福》时,可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像:祥林嫂是怎样死去的,能否根据课文内容推测出她是饿死、冻死,还是病死?然后紧承前面问题,让学生想象,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写作目的何在?这样给同学们一个想象的空间,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才真正是从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最后归宿,教学就达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和谐统一。超级秘书网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
这个环节应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这是最能体现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环节,它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特点,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根据语文的思路和结构进行仿写,结合现实生活写评语等等。如学《林黛玉进贾俯》一文时,在看懂文章之后,学生定会对某个人物产生兴趣,那么,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深入思考,从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所处的典型环境等各个方面,依次说明,从而使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出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红楼梦》中有四百多个人物,每位同学写一段有关《红楼梦》人物赏析的文段,除了上课分析的三人之外,其他都可以写,上至主人,下至奴仆、丫环,都可以写,既使同一个人,我们写的也不一样,因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你自己喜欢的、植得写的人物”,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如果能较自由、深入地展示自己的见解的话,那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
语文自主学习方法的优点:较好地克服了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主观教,学生被动学,但针对性较差,效果不明显的弊端;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时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合理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到兴趣后,才会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水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到兴趣之后,就会渴望对知识的探索,从而愿意进行数学的学习,即使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通过自主的学习,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在依靠自己的探索和分析之后将问题解决,就会产生很大的成功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数学学习就会更加的感兴趣。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适当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能够方便教学的进行,也能给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
2.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充足的学习时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足的时间,才能够有机会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教学的时机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进行设计,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操作的探究活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问题的探究,积极主动的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效的培养思维能力,并且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七巧板”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让那个每一个学生使用七巧板进行拼图。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能够完全的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活动内容的完成,这样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索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只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关注和培养,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应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习惯进行培养,根据将要讲述的内容为学生列好预习提纲,并且对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准备好和上课有关的资料等,让学生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其次就是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进行发言,多动脑,并且对课堂笔记进行详细的记录。再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自主的进行完成,并且对知识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最后就是培养学生改正错题和检查的习惯,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完成之后进行检查,对于出现的错误还积极面对,进行改正,总结教训。
综上所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师应该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所以,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几方面进行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
作者:顾冬兰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
一、构建和谐教学平台,让学生愿意学——这是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在愉悦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敏锐地把握机会、果敢地付之探索的行为的精神状态处于最佳的境界;反之,紧张、严肃、压抑的课堂气氛,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不到激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筑一个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平台”,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如“乘法分配律”新知教学时的课堂实录是这样的:
1.出示:102×153=、99×145=,让学生各自计算,待到快的学生近完成时我报出了答案,并特意表露出神气的样子。
有位学生很不服气,说题目是我出的速度自然快些,并要求由他出题。我提了出题要求:一个因数应接近整百的数。
2.学生A出题:98×46,让学生各自计算,我的速度比刚才又快了些。
3.学生B出题:998×637,让学生各自计算,我的速度比刚才又快了些。
这时已有学生议论开了,都想探个究竟。
4.出示三个算式:100×153+2×153,(100+2)×153,102×153,让学生比较异同。学生此时才恍然大悟,还信心百倍地向我挑战。
5.让学生出4道题师生进行比赛,我有意识地逐步放慢计算速度,让学生们尝到胜利的喜悦……
纵观上述过程,师生关系平等民主,教学氛围愉悦和谐。新知教学在游戏中进行,寓教于乐,学生非常愿意学。再加之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也能够学好数学,学习数学的热情会更高,主动性会更强。
二、开放教学时间空间,让学生积极学——这是保障
学生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实现的,而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过程的教学,充分展示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创设各种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让其积极学习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具体教师应做到三不:学生能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表述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不帮助。
如“梯形的面积”新知教学时的课堂实录是这样的:
1.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采用合作的方式,把梯形转化成面积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3.学生探索结果交流,结果如下:
4.让学生根据原梯形与新拼成图形间的关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5.学生推导结果交流: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纵观上述过程,学生有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学习活动很积极,思维很活跃,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再加之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思路很广,方法很多,效果很好。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这是关键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未来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教学”变成“助学或帮学”,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如“加减法中的简便计算”新知教学时的课堂实录是这样的:
1.创设情景:张老板是做甲鱼生意的,一天他带着269元钱去卖甲鱼。这天第一位顾客是位王叔叔,王叔叔带着650元钱,6张100元、2张5元和4张10元。第二位顾客是位刘阿姨,刘阿姨带着350元,3张100元的和1张50元的。
2.师问:王叔叔买的甲鱼应付105元,如果你是王叔叔应怎么付钱?生答:1张100元的和1张5元的。
师问:要知道张老板现有多少钱应怎么列式?生答:269+105。
师问:怎么算能很快知道结果?生答:269+100+5。
师问:为什么还要加5?生答:本应加105,现只加了100,所以还应加5。
师问:要知道王叔叔还有多少钱应怎么列式?生答:650-105。
师问:怎么算能很快知道结果?生答:650-100-5。
师问:为什么还要减5?生答:本应减105,现只减了100,所以还应减5。
3.师问:刘阿姨买的甲鱼应付296元,如果你是刘阿姨应怎么付钱?生答:刘阿姨付出300元,找回4元。
师问:要知道张老板现有多少钱应怎么列式?生答:374+296。
师问:怎么算能很快知道结果?生答:374+300-4。
师问:为什么还要减4?生答:本只要加296,现已加了300,所以应减4。
师问:要知道刘阿姨还剩多少钱应怎么列式?生答:650-296。
师问:怎么算能很快知道结果?生答:650-300+4。
师问:为什么还要加4?生答:本只要减296,现已减了300,所以应加4。
4.师问:通过以上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少加几应再加几,多加几应再减几,少减几应再减几,多减几应再加几……
因为数学源于生活,所以数学学习过程中许多为什么都是利用也只有利用生活实际来解释。因此,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纵观上述过程,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引导中渗透了算理,但藏而不露;学生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方法,真正学会了“加减法中的简便计算”。
四、改变模式转变形式,让学生自己学——这是重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五段式教学模式,或是更为简练的“复习、新授、作业”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以“知识为核心”和“教师为本位”观念指导下“开会式”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性参与和个性的发展,显然不适合“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即解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开放教学”的观念,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努力创造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学习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点。
如“圆的周长”新知教学时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1.小组合作:请你利用身边的工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测出所带圆的周长。
2.全班交流: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圆周长的?你怎样评价同学的方法?
3.全班讨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为什么这么认为?
4.个人活动:请你自选一种方法测出一个圆的周长。
5.全班交流:你测的圆的直径是多少?周长呢?教师选6位学生的结果绘成一张研究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表。
6.全班讨论:圆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7.教师介绍圆周率,让学生总结圆周长公式……
纵观上述过程,教学活动回归学生主体、教学程序具有灵活性、教学形式趋向个别化,学生始终在用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学习数学,在个人活动、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新知,而且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五、拓宽渠道联系生活,让学生灵活学——这是目的
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已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四大教学目标之一,具体内容有4方面,其中的2方面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优化教学内容,尽量把那些与新知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学习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可以在导入新知时,如“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导入可这样设计:首先让学生汇报课前在商店里调查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单价,然后让学生说说“钢笔每支3.90元”、“茶杯每只8.50元”平时我们是怎么说的,第三步得出“3.90=3.9、8.50=8.5”,最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并导入新课。
也可在教学新知时,如“加法交换律”的新知教学可这样设计:首先让学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编几题用加法计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第二步让学生说说每一题有哪些方法并列出算式,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几个形如“26+28=28+26”的等式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最后总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也可在练习巩固时,如“长方体的表面积”练习巩固时,我让学生计算做长方体形状烟囱所需铁皮的面积;如“复式统计表”练习巩固时,我让学生统计本班男女生兴趣爱好情况;如“长方形的面积”练习巩固时,我让学生测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等。
(一)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是指语言学习者自行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主动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进行网络英语课程的学习。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体现出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使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出现变化,主要表现为:
1.学习对象的变化。与传统的英语课堂学习相比,英语网络教育技术所提供的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资源,可以实现学习者从语言知识点的简单、初步的学习向语言社会学、语言文化学、跨文化交际等综合要求发展。
2.学习心理过程的变化。传统的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固定的班级,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和监督,课堂气氛紧张。而网络英语学习由网络虚拟交互的特点所决定的相对独立的学习环境让语言学习者免除了面对团体产生的直接外界压力和社会性监督,课堂教学的现场紧张感得以缓解。
3.学习方式的变化。网络的自主化学习模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网络的互动性可以使其英语学习由平面向立体、线形思维向形象思维互动转换,学习方法更加多元化。
4.学习动机的变化。网络媒体上涵括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学习的内容。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将会取代传统的被动的、功利的学习特点,学习者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动机的“主动性”更强,目标更明确,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5.学习环境和场所的变化。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发展放宽了对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学的实施使学习者能够自定学习时间和地点,学习空间得以延伸,学习环境和场所变得生动多样。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障碍近年来由于各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英语班级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够充分,角色不到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效率低,没有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1.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日渐流行的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广大高校英语教师看法不尽相同,主要分化成三个阵营:阵营一认为网络是万能的,网络上涵盖着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认为学习者只要有了网络的技术支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学好英语。阵营二表现出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极端敌视态度。阵营三表现出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恐惧感。
2.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两方面:(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主要是由我国一直以来的教学体制造成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2)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自由空间有限。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师还是会习惯性地、过多地干预学生课堂外的学习活动,如布置大量的作业等。
3.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资源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在外语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多。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各种自主学习软件充斥于广大高校之中,在使用过程中,师生们发现有些软件并不能满足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活动的真正需求。具体表现为,很多软件没有创新内容,仅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挪到了光盘上。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进行自主学习时和平时的课堂学习没有任何差别,这必然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且,反复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既浪费了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又无法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4.量化考核的限制和自主学习效能监督的缺乏。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量化考核一直是外语教学的指挥棒。教师和学生在这个指挥棒的指导下,无暇顾及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只是为了应对中国式的应试教育,使得我们的大学生们在学习了近十几年的英语以后,还是听不懂说不好,这不能不说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原因分析
虽然英语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究其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以下的几方面。
1.传统教育模式的惯性。传统教育灌输模式———教师课堂教授的惯性,学生通过老师课堂上的听课、观察、模仿等方式学习,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依赖性,缺乏自我的控制力和管理的能力。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发挥作用,进入大学后,该模式继续发挥作用,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能力弱,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学习的信心。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师生角色是截然相反的,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自豪感。但是如果学习过程受到太多的外部依赖和控制,学生可能产生其他情感(如对教师的感激等),从而无法获得个人成就感,而个人成就感的获得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计算机智能化程度与信息资源质量保障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目前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程度还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在人机互动的训练中,机械操练部分占据了更大比例,学生缺乏灵活使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对学生交际技能的提高作用极为有限。此外,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诸如网络教学资源无序、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内容易脱节、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不足、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问题。
4.网络自主英语学习模式本身的不易操作性。就目前来看,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还属于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易操作和把握。网络上的资源鱼龙混杂,学生缺乏自控力,可能导致时间的浪费,更甚者可能出现误导学生价值观的现象。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在网络环境里真正用于有效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一方面是网络自主学习压力不明显,易外部干扰;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质量不满,相比传统课堂,他们认为网络环境下能够获得的学习支持相对更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等重要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无法对学生自我评价做出及时的反馈。以上种种因素都不利于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推行。
5.自主学习评价体系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过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主体,学生学得好坏由任课教师说了算,从而忽视了学生本人对英语学习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评价形式上,传统的英语教育侧重于关注学习的结果,比如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四、六级通过率等,忽视了学习的过程,简单地以分数的高低将学生划为三、六、九等。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语自主学习能力时,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他们只关注学生的上机数据。
三、结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共同探讨
新课程标准把“以人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不是掌握这一种或那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而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学会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Abstract:Tocultivatelearners''''abilityforautonomouslearningisnotonly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currentsituationofcollegeEnglishteaching,thetheoryoflife-longlearningandthetheoryofmodernlanguagesteachingbutalsotheguaranteeofimprovingtheefficiencyofEnglishteaching.Inorderto
developlearners''''abilityforautonomouslearning,Englishteachersshouldimprovelearners''''learningsurroundings,developtheirmotivation,usecreativeteachingmethodsandmakefulluseofmultimediatechniqueandnetworkresources.
Keywords:Englishteaching;autonomouslearning;abilitycultivation
一、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在二语习得领域,随着语言教学重点从侧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和能力训练,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显得尤为必要。
1.英语教学现状要求:应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传授知识要有学生加以理解、吸收,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的实践……学生应成为真正的主动学习者。”然而,我国目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英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尽管四、六级考试体系正在改革,本应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的英语教学依然残留应试教育的成分,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习方法或策略教学与指导”。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及模式,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更使学生的创造性难以发挥,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培养,造成大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过分依赖。此外,部分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应用能力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也存在着差异,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要求:英语教学应提倡自主学习
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模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并监控、检查各个加工过程,最终达到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的过程。语言学习本身是一种目标取向的行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语言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不以人们背诵了多少词汇、多少语法规则为标准,而是看人们是否能熟练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语言来完成各种任务,更重要的是,是否掌握了自己日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方法和技巧,即学习的策略。语言学习的这一目标称为语言学习的程序性目标,即达到自我管理学习过程,也就是学习自主。“语言学习中有两种态度至关重要,一种是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持的态度,另一种是他们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能力所持的态度”[1],如果学习者坚信“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必然会促进学习的自主性。
3.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强力保证
语言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知识的传播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目标,更不能占据英语教学的全部过程。语言技能的掌握主要有赖于学生个体的实践,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英语教学在我国属于外语教学而不是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由于缺乏应有的语言环境,就需强调学习者在课外主动学习,不断实践。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不可能立即被学生全部掌握,学生需要一个课外自主学习巩固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自练,尽可能地消化吸收的语言输入,寻找更多的使用目标语的机会。同时,每一位教师总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与风格,而他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语言天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和情感特征,教师很难面面俱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所以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学习,剖析自我学习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习自主性是一种学习者自我承担学习责任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待于开发,也需要外部条件支持,因此,应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改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环境
当今高校的英语教育体系、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的安排以及评估制度都严重制约着学习者的需求。为了给学习者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各高校应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教学大纲,鼓励任课教师编写教材,将学习责任从教师向学习者转移,课程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并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活动。同时,还应积极探索英语水平测试体系改革,改变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一刀切”的评估制度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调整角色,成为学生信息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激励者,课内外讨论及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师生只有在平等和谐、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良好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得以发挥,学习潜能得到释放,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机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取决于他们的动力与自信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知识与技巧的水平”,“意识和动机是自主学习的两大重要构建元素”[2]。没有意识和动机,要谈能力的培养也是枉然。因此,教师要经常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意识和动机的培养。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语言学习者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等,以行为的结果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并对外部行为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的欲望,从而自主地去完成学习。
3.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
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提倡学习者自主性,意味着对学习做出决定的责任转向学习者,但自主学习决不是没有教师参加的学习,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想的课堂教学,要求施教者在向受教者呈现学习内容时充分考虑到认知结构的存在并操纵认知结构本身。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缺乏英语环境,学时又较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制定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和任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指导。近期目标能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内在兴趣,而长远目标始终引导着努力的方向,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还应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教学材料,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并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和鼓励。同时,要充分估测学情,注意学生间的层次差异与课堂提问技巧,倡导合作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主动、踊跃、大胆发言,巧妙地化难为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
语言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自主学习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学习策略的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而且有利于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增强他们的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发现,理想的语言学习者具有以下7个特点:1)愿意猜测,且猜得很正确;2)有非常强的交流动力,愿意在交流中学习;3)没有心理抑制感;4)愿意在交流的同时,注意语言形式;5)乐于练习和实践;6)注意倾听别人说的话;7)注意意思的表达[3]。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认知策略的培养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两部分组成。通过认知策略的培养,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技巧,如:听的技巧、交际策略、阅读策略、写作技巧、翻译技巧和解题技巧;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可使学生养成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估任务完成情况的习惯,从而一步步走向自主,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的语言学习者”。
5.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补充,大大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利用英语教学资源,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图片、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美国未来学家AlvinToffler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是否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由“被引导的语言学习”逐步过渡到“半自主语言学习”,最终达到“完全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Wenden.A.LearnerStrategiesforLearnerAutonomy[M].GreatBritain:
PrenticeHall,1998.146.
[2]Littlewood,W.DefiningandDevelopingAutonomyinEastAsianContexts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者自主性;相关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67-023
一、引言
随着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代,学生的地位和重要性凸显。培养广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理论方面研究的有范烨(1999),魏玉燕(2002),何莲珍(2003),兰昌勤、曾洁(2004)等,倡导通过建立自主学习中心提高学习者自主性的有华维芬(2001;2003),孙红(2004)等。这些研究多从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出发,很少涉及学习者个人因素对学习者自主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欲通过调查研究学习动机(学习者个人因素之一)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关系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经。
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评定,国外已经有了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测试量表,如Weinstein等人编制的“学习和探究策略调查表”,Zimmerman和Martinez-Pons等人编制的“自主学习访谈表”及“学生自主学习结果评定:教师用量表”,Pintrich等人编制的“学习动机和策略问卷”等。国内关于自主学习的测评,谢家树(2002)编制了“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袁红梅(2005)对谢家树的量表做后续研究,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调控、内容和环境等四方面测量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包括16个子因子,61个项目。袁的量表内容全面,信度和效度都极高,因此本文欲采用这一量表衡量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国外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多是根据Gardner的经典模型或扩展模式,国内学者(如秦晓晴,高一虹等)在总结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情不断发展学习动机理论,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2003)通过大量实证性研究制定出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调查问卷,它把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景、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信息媒介等七种英语学习动机归为三大类:文化性动机,工具性动机和情景性动机。其中,文化性动机指学习者对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包括指向目的语文化的内在兴趣和指向母语文化的社会责任两个子分类;工具性动机指用目的语做工具达到特定目的,成绩、信息媒介、个人发展都属于这个范畴,其差异在于工具所服务的目的;情景性动机涉及学习情景对学习者行为的影响。这种划分方法把中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并经过范围甚广的试测、再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成为国内研究者广泛应用的动机调查问卷模本。本文动机部分的问卷就是在这个问卷基础上修改而成。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英语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果有,相关关系如何?
(二)不同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关系如何?
(三)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之间相关关系如何?
2.研究对象
本文的被试是商丘师范学院07级英语专业大一的129名学生,其中男生23名,女生106名。
3.研究工具
第一个问卷是袁梅(2005)的“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调控、内容和环境等四个方面,含16个因子,61个项目。这16个因子分别是:学习价值观、学习兴趣、自我效能、组织与精加工、助学策略、一般方法、课外学习策略、自我总结与评价、自我意志、自我控制、时间计划、时间管理、自我目标、学习内容、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等。
第二个问卷是“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高一虹,2003)基础上稍作修改而成。共25个项目,包括文化性动机、工具性动机和情景性动机三大类,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景、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七种子分类。
两个问卷的每一题目均要求以五点量表形式作答,从“一点也不像我”、“基本不像我”、“有点像我”、“基本像我”、到“很像我”,依次记为1至5分。得分越高,自主学习能力或学习动机越强。
4.研究过程
笔者直接参与问卷的调查工作。回答问卷之前,先向被试介绍研究目的,力争数据客观、真实。问卷回收之后,首先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统计发现两个问卷的信度系数分别是.9321和.8103,可见信度较高,数据较可靠。随后,利用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forwindow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回答前面提出的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如下所述。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动机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以及性别之间的相关关系
动机得分与自主性得分的相关分析结果是:在显著性水平为.01时,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两个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355,Sig.值为.000,可见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是说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高,反之依然。
性别和动机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是,男女生在学习动机上的得分方差相等(F=.067,Sig.=.796),这样t=-1.213,p=-.227,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性别与自主性得分的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方差相等(F=1.329,Sig=.251)相等的情况下,t=-3.461,p=-.001,p的绝对值小于.05,因此男女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前面的负号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差异成反向,而“1=男生”,“2=女生”,所以女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高于男生。
2.不同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种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水平为.01时,文化性学习动机,工具性学习动机和情景性学习动机与学习者自主性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418,.283,-.113,p值分别为.000,.001,.101。可见,文化性学习动机和工具性学习动机与自主性都呈显著性相关关系,即是说当学习者的这两种学习动机越强,他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越高,在这一点上文化性学习动机比工具性学习动机更明显;而情景性学习动机与自主性呈较低程度的负相关,就是说,学习者的情景性学习动机越强,他的学习自主性就越弱,不过这种相关关系不显著。
七种子动机与自主性的相关分析的双尾检验的结果显示,在.01的置信水平上,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景、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信息媒介七种学习动机与学习者自主性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304,.070,-.113,.300,.370,333,194,显著性系数分别是.000,.434,.203,.001,.000,.000,.028。这说明,内在兴趣、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四种学习动机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性最大,呈显著低相关,信息媒介学习动机与自主性相关关系呈弱相关,成绩动机与之相关性更差,受学习环境影响的动机与自主性程度呈负相关(这一点与前述一致)。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强化学生的文化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还要弱化学生的情景性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得分与自主学习能力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学习动机总得分与自主学习能力四个组成部分的相关分析的结果是,在.01的置信水平上,学习动机总得分和自主性四因素(动机、策略、自我控制、内容与环境)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367,.253,.284,.325。方差分析发现,动机总得分与自主性四个因素之间存在差异,显著性系数分别为.000,.004,.001,.000,其中中间两项大于或等于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001,第一项和第四项小于该临界值,这说明学习动机与自主性问卷中的动机部分得分、内容与环境部分得分呈显著低相关关系,而与策略和自我控制部分得分低相关关系不显著。
进一步分析动机总得分与自主性十六个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得出的结果是,学习动机与学习价值观、学习兴趣、自我效能、自我意志、自我控制以及对学习内容、学习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的选择等因素在.01置信水平上呈显著相关关系,与组织与精加工策略、助学策略及时间管理等因素在.05置信水平上呈显著相关关系,与一般学习方法、课外学习策略、时间安排等相关关系不明显,与自我目标呈不显著性负相关。这说明,学习动机强弱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具有选择性,对学习情感的影响更大些(部分原因可能是动机量表和自主性量表中的动机部分有相似之处),如自我效能感越强,意志力越强等,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在对待外在环境方面的影响方面自觉性更大,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也越强,而对于一般性学习方法,动机的影响不明显。
四、结论
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以及意志力,影响他们对待学习环境的态度和学习策略的选择,而这些都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上就是两者呈显著相关关系。动机类型和学习自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文化性学习动机对自主性影响最大,工具性动机次之,情景性动机最差,甚至出现负相关的情况。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必须强化他们的内在文化性学习动机,让他们对目的语文化产生兴趣,使得这种发自内心的兴趣成为语言学习的动力。工具性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也起着重要作用,受现行教育制度和考试机制影响,它几乎成为中国学生外语学习者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它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也有影响,因此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也不能忽视了这个方面。作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动机,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工具性动机,这有利于快速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四级或八级考试前夕不防以此激励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尽快掌握知识,就业之际不防以找好工作为由鼓励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有关情景性动机的研究说明,学习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不同情景性动机,要区别对待,对那些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以及教师个人品质,要加以推广,对那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消极模式要尽量减少。
参考文献:
[1]沈学珍.现代数据分析技术[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2]朱祖德.王静琼.张卫.叶青青.“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教育,2005.3.
[3]谢家树.燕良轼.“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
[4]袁红梅.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的修订及区域性常模的建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校;英语教育改革
在高等院校中,大学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培育与提升高校学生英语整体运用水平的重任。伴随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渐渐被“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所替代。特别是近两年,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自主学习理论被诸多研究者重视,且经过探究得知,自主学习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妨碍国内英语教学成效提升的众多问题。在本文中,在自主学习理念下,探讨了自主学习理念对英语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对基于自主学习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1.概念界定
1.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近些年英语教学探究方面的焦点问题,学者陈永清指出,“自主学习”是学习对象决定自身的学习活动,是在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效等众多方面实施自我设定、自我管控、自我检查、自我评定、自我调整的积极建构过程[1]。学习对象可以自行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效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测试与自我检验来提升本身的水平。“自主学习”是伴随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出现而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可以满足独立学习、终生学习的需求。1.2.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学习者在指定的学习目标要求下,在英语教师的科学指引下,依据本身认知架构与需求,创新性、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2]。详细而言,自主学习的形式主要有下述四种:问题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交互式教学,抛锚式情境教学。在教学观念上以学习者为主体,在传播知识、讲解技能的同时格外重视语言的应用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在课程机制上也全面彰显了按类教学的理念,重视个体差别;教学措施逐渐多元化;教学评定更注重学习者的语言应用水平与过程性评估。一定程度上来讲,英语教学成效是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努力的水平决定的。在教学时予以学生更广泛的自利协助其认知自身真正的学习水平,且可以协助其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改变来提升学习成效。
2.高校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校英语教育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建构起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实现课堂中学生差异性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平台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3]。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建构的基本思路具体如下:2.1.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瑞士著名学者皮亚杰最先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概念,其指出孩童的认知结构是经过同化与适应逐渐建立的,且在“均衡—不均衡—新的均衡”的持续循环中不断补充、提升与发展。以此为基础,学者卡茨、布鲁纳、维果斯基、斯滕伯格等立足于多个角度补充与健全了建构主义理论[4]。该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方面表现为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学生基于原有知识建构新知识,且增强对新知识与新技能的了解。由此可知,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为前提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人差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2.2.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思路。高校英语教育中,构建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应坚持差异化教学与自主学习有效结合的基本思路。在课堂上,教师作为指引者、调节者,依据学习者的个体需要、知识水平、学习特征,实行差别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调动起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者则依托互联网自主学习系统,依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和自身的学习倾向与需要,即时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方案、选取学习方式、评定学习成效,进而全面践行教师与学习者“双主体”的教育观念,发挥教师与学习者各自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教和学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成效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3.自主学习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波利亚曾经指出: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是自我去发现,此种发现认知比较深刻,也较易掌握其中的内涵、属性、特点。通过自主学习更易于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获得的满足感与自豪感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勇于面对难题,敢于突破自我,构成良性循环,更有助于提升其英语学习成效。在自主学习下,高校英语教育应在现有有效的教学体系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和改进:3.1.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高校英语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师生交流沟通的机制,造民主、平等、轻松、愉悦、尊重的课堂气氛,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愉悦、轻松、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可以调动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诉求,有利于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通过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可以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获取知识,得到快乐,推动学习欲求,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水平。二是打造问题情境,支持学生将自己的疑惑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善于表达和他人不同的观点和建议,指引其特立独行,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培养其勇于发问、善于表述、积极探究的精神。三是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表扬学生的表现,首先对其予以肯定,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通常不当堂进行指责,而是在下课以后先了解具体的真实的情形,之后予惩处。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安排学习方式分享会、学习活动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积极讲述学习状况,分享学习方式,互相取经,一同进步。通过上述的一系列的途径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努力学习的上进心。3.2.依托校园网创建自主学习中心,打造线上英语自主学习平台。高校应充分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师生对现代英语教学平台的现实需求,依托校园网创建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打造英语自主学习平台。通过基于高校的校园网,协助学生达成“在线自主学习”与“在线测试”的目标。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首先,学生可自行注册并选择内容进行学习。高校的每一名学生得到自己的账号以后,能够自行选取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时间、评定学习成效,还能够与教师进行网络交流,做完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其次,及时有效的分享与交流功能。在英语自主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将其认为有用的资料进行上传,让学习内容不断得到补充与更新;实现在线安排课后练习与评判学生检测试卷;在网络上解答学生疑惑,和学生即时沟通,构建全新师生关系。最后,依托校园硬件基础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英语自主学习实训中心。学生一定要在实训中心完成每个星期两个课时的实际训练,在实际训练课上,专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方法与学习成效等予以评定与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时碰到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业余空间进行在线学习,依据学习时长得到相应的自主学习分数,另外还可以获得实训中心教师的指导,进而提升自主学习成效。3.3.开设英语文化类课程,促进高校大学英语学习。在高校英语学习中,学习必要的英语文化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英语文化、西方文化的选修课程来提升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以及英语运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具体如下:3.3.1.讲解时结合英语文化认知,融入文化要素英语学习不单单是词汇的记忆,还要累积海量的语法与语言表达方法。如果只进行单词和语法的讲解,缺乏趣味的课堂会减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的讲解过程包括多种文化要素,立足于文化层面讲解英语,是英语教育的全新研究课题。英语是诸多国家运用的语言,在成长变化过程中,会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密切相关。高校学生对语法与表达方式掌握的比较深入,可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却了解得十分有限。为此,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可引入有关文化,利用文化要素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语言,使语言更立体。学生对文化产生了解的欲望以后,便会积极地学习语言,伴随语言的逐渐掌握,又会探寻相关文化,构成英语学习的理想状态。英语文化传播可利用多种途径,在英语课堂上,应当增强对文化有关知识的渗透。3.3.2.设立西方文化选修课程知识类课程比如语言和文化、西方发展史、英语文化、欧洲文化等,倾向于人口、社会政治经济体系、历史等有关知识的梳理与总结;比较类课程比如中外文化比较、东西文化比较等,倾向于汉语和目标语言的对比,让学生对中外文化有全面的、深入的认知与理解;跨文化交际类课程,比如跨文化交际学等,倾向于剖析跨文化交际不成功的成因和对怎样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予以引导。全面运用文化知识类课程丰富学生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认知,健全外语文化知识架构,打牢语言学习的基础。3.4.合理运用英语第二课堂,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空缺。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英语第二课堂是高校英语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及有益补充。合理运用英语第二课堂,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空缺,能够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与创造水平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具体可以采取如下几个途径:第一,组织多种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性因素[5]。比如英语文化节、英语翻译社、英语餐厅、英语演讲组、英语超市等。以英语餐厅为例,英语餐厅是一个实训基地,学生以班为单位到该基地参加实训,餐厅在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的11∶50~12∶30与17∶00~18∶00两个时间段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各时间段均由一个值班店长、一个助理、八名服务人员负责,其穿着相同的服装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程英语的就餐服务。客人一定要使用英语与服务人员交流,才能够在此就餐,且享受打折优惠。英语餐厅活动能有效提升了学生应用英语的实践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操水平。第二,定期聘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文化动态;定期组织英语座谈会,让外籍教师与学生充分沟通,在与外教的沟通中,直接感受中外文化差别,为学生打造较为规范的语言环境。高校可经过组织多种类型的英语竞赛,比如英文配音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让参赛者与群众对国外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打造高校文化气氛。3.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形成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激励。先进、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呈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助于学生自己改变学习状态,从此方面而言,合理的评价体系自身便是一种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推力。为此,教师应当构建一套适宜学生特征、容易操作、侧重点突出的合理的评价体系,比如考试评价、课后练习评价、当堂练习评价等。以评语的撰写为例,应注意如下几点:(1)注意改变评语的评价方式。评语内容一定要切合实际,有突出的侧重点,凸显学生个体特点,不可笼统。例如,要求学生规范书写,让学生将经典语句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如此便能够了解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书写不规范,因地制宜。(2)对于学生的劣势与问题,应当采用鼓励性语言指出,且协助其找到改正的方法,凸显评语的指导性。语言一定要真诚,教师用亲和、平和的语言表述诚挚的情感,有效利用评语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语言中感受到真诚的期盼,体会到真诚的关爱,进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4.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准则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逐渐转变依赖观念,形成自主性认知,与此同时教师应全面发挥引导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全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与互联网海量资源,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成效。
参考文献:
[1]钱蕾.高校英语教育自主学习课程影响因素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6(3):265.
[2]邓毅婷.高校英语专业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4):166-167.
[3]严永怡.自主学习模式与大学英语教育实践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79+121.
[4]邓玉梅.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4.
1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
1.1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案例1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找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问题①,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p+q)/2)2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pq≤((p+q)/2)2,即可得p2+q2≥2pq.对于问题②,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l1、l2,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l1G=l2a,l2G=l1b,两式相乘,得G2=ab,由问题①的结论知ab≤((a+b)/2)2,即得(a+b)/2≥,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1.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案例2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1.3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3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________,求直线AB的方程.(需要补充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
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例如:
①|AB|=;
②若O为原点,∠AOB=90°;
③AB中点的纵坐标为6;
④AB过抛物线的焦点F.
涉及到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等等,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状态”.
1.4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案例4“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若设计如下四个电路图,视“开关A的闭合”为条件A,“灯泡B亮”为结论B,给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以十分贴切、形象的诠释,则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得入木三分.
1.5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5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
此问题问得新奇,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y=x2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x,y)到定点F(x0,y0)的距离等于动点P(x,y)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拚凑,教师巡视后可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
x2=y
x2+y2=y+y2
x2+y2-(1/2)y=y2+(1/2)y
x2+(y-1/4)2=(y+1/4)2
=|y+14|.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x,y)到定点F(0,1/4)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y=-1/4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
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1.6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案例6双曲线x2/25-y2/144=1上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5,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8
B.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5
C.P到左焦点的距离不确定
D.这样的点P不存在
教学时,根据学生平时练习的反馈信息,有意识地出示如下两种错误解法:
错解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PF1|-|PF2|=±10.
|PF2|=5,
|PF1|=|PF2|+10=15,故正确的结论为B.
错解2.设P(x0,y0)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
|PF2|=ex0-a,由a=5,|PF2|=5,得ex0=10,
|PF1|=ex0+a=15,故正确结论为B.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若|PF2|=5,|PF1|=15,则|PF1|+|PF2|=20,而|F1F2|=2c=26,即有|PF1|+|PF2|<|F1F2|,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矛盾,可见这样的点P是不存在的.因此,正确的结论应为D.
进行上述引导,让学生比较定义,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在原因即是忽视了双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所以除了考虑条件||PF1|-|PF2||=2a,还要注意条件a<c和|PF1|+|PF2|≥|F1F2|.
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1.7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至此,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就能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纯粹性”及“完备性”的含义,也就理解了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1.8编拟读书提纲,引导学生阅读自学
案例8在《立体几何》(必修本)“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可拟以下阅读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
①三个定理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②定理中的“有且只有”说明了事物的什么性?
③定理3的推论1证明分几步?
④定理3的推论2及推论3你会证明吗?
⑤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定理等,在空间图形中是否仍然成立?你能试举一例吗?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
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③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
④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⑤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3几点体会与认识
3.1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3.2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更重要的是“会学”数学,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当然,学生自主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在问题情境设置和学法指导两个方面.学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使他们在学习中把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3注重情感因素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一、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学生获取探索欲望
农村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差;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差而学习动机强,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但学习目标低等,有的学生忙于农活,学习时间少,有的学生家里做生意,家长无暇管理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农村学生学习的因素.面对这些因素,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将不同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为他们量身定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练习作业等,这样学生就会有一定的学习动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组,针对他们不同的学习因素,设计不同的探索目标.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求证全等三角形各原理,这类学生本身就是对学习很感兴趣的,因此会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对于中等生,教师只需要给他们布置几道题目,并用精神奖励,如加分等方式,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并让他们试着背诵原理内容,并暗示学生会组织比赛,这样就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创设“问题-研究”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析问题,并与周边同学一起探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时间,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讲“认识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游戏:给学生一些木棍,让学生用这些木棍组合成不同形状的支架,然后用这些支架拖运一些重物,看谁设计的支架承重最大.当学生发现某同学用木棍搭成的三角形承重最大时,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个形状承重最大,最终会得到三角形是最稳当的形状这一结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还能让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基础更牢固.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如果没有学生选择三角形作为自己支架的形状时,教师就应找一些不知何处下手或者已经做完的同学,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支架进行创新,从而让他们做出三角形的支架,以保证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独特教育环境
近几年,江苏农村发展非常迅速,各方面条件都有很大的提升,加上农村自身存在的一些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农村空气好、树木多、活动空间大等.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些优势,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发挥农村的这些独特的环境优势,让学生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统计图的选用”时,教师可以让班级同学回家对家里的庄稼进行统计,如某同学家今年共收获粮食20吨,其中大麦多少吨、玉米多少吨等.再对去年、前年的收获总吨数和各粮食品种分别生产出的吨数进行统计,然后让学生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分析近几年家里庄稼收获的数量.通过对比或计算的方式简单分析一下近几年家庭庄稼丰收情况以及从表格中能看到哪些问题,如今年该同学家庭玉米比去年收获多,而去年大麦比今年收获多等,利用这些数据,还可以让学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今年大麦施肥不及时等.这样的方式,不仅引导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还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式.
四、结语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对教师的依赖也就弱,这样学生成绩的提升才会更快.农村作为中国教育较为落后的区域,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仅靠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一传统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教师必须正视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和教学条件的恶劣等问题,采用因材施教、角色互换、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从而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蒋菲 单位:江苏溧阳市戴埠初级中学
一、自主学习法的优势
自主学习法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有三种策略,支架式策略、抛锚式策略、随机进人式策略。三种策略各有各自的优势,运用各自的优势,强调自主的重要性,使学习环境变得“活”起来,加重团体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可以充分表现自我能力的机会。
1.增强主动性、学习性、挑战性通过自主学习法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素养也随之加强。学习方式的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数学,主动学习。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新事物都会充满浓厚的兴趣,给予学生足够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变得增多,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是单一的解决问题方法。使学生具有挑战精神,主动挑战数学难题,建立良好的学好数学的心理与责任感。通过克服数学难题从而克服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2.加强认知性、主观能动性小学生主动认知自己应该做的事,应该完成的任务。主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己本身的知识与学习的技能解决难题。通过自身积极主动认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可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和发展学生能力。
3.增加团结意识、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法使学生了解到,学习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更不是孤立存在的,应多与同学交流探讨,增强团体意识,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个人在团体中的重要性。在团体中,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头脑风暴”,将意见整合,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假设。不但在学习中,无论在哪一方面,创新意识都是重中之重。
二、自主学习法的操作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领会教师在其模式中要起到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步进人该模式,了解该模式的内容,了解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吸引学生学习,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明确目标,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2.自主研究,团体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了解问题,运用自己本身所学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接受问题。在新课程的学习上,教师组织团体讨论,合作研究问题,共同解决难题。在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陷,从不同角度认知问题,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明白,加深印象,从而解决问题。
3.在实戏中运用,在发展中创新将理论实践化,运用到现实中,使其具有社会性,不再只是简单的理论。在不断学习中,不断创新,不断发现新的方法、新的事物。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方法教育,因材施教,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4.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这是该模式的最后一个过程,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学习,反思自己的学习,总结经验。教师评价,注重过程,学生收获体验。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有趣之处。自主学习法,对小学数学教育有着重中之重的影响。自主学习法打破原有的传统模式,加重强调学生自主性,给予学生自主能力。自主学习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获得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增强了学习兴趣,加强了学习能力。学习靠自主,学生是主体,真正了解知识,爱上学习。
作者:李红兰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东坎小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习已不仅仅是学生的一项任务,而成为了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通过学习可以增强一个人适应社会的本领,从而为他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仍然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讲解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学生来说,不但要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终身发展的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自主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主动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要有想学、要学的意识和愿望,而不是被动地学习,要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欲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2.独立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指导作用,是教学中的配角,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产生依赖心理,要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独立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有效原则。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有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保持最佳。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要激励、唤醍、鼓舞学生的学习意识。”这充分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我首先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向学生提问:“马路上红绿灯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便很自然地回答:“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此时,我直接切入本课内容,对红、绿、黄三种颜色在大气中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进行分析,然后再解答关于红绿灯的问题,即红色波长很长,穿透空气的能力强,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作为禁行信号;而把绿色作为通行信号是因为绿色和红色差别大,显示距离较远,易于人们分辨。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讲解了教学内容,又解决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
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亲自探究新知识,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营造参与的平台,提供参与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口、动手、动脑,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从中发现地理特征、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以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乐学、好学。
3.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学习高中地理最大的障碍就是形不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他们能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但却不能很好地把各个章节的知识系统地串联起来。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在讲解新知识前需要引导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以旧知识为桥梁引入新知识,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出清晰的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对于知识的整合能力,在新旧知识的融合中提高了地理知识水平。
4.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提高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点比较多并且繁琐零碎,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与遗漏,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陆地自然带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等。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种规律,帮助学生梳理各知识点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逐步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就会对规律性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