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4 17:38: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8月22日,安新县召开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实施“冬病夏治”,在采暖期来临前完成好各项工作。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全体领导,各乡镇和城区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领导小组副组长、政法委书记王景权主持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发改、农业、执法、住建、质检、环保等部门的工作汇报。
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大气办主任、副县长谢鹏分析了当前形势,部署了燃煤削减等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十二项重点工作,并强化四项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督导;二是强化协调;三是强化调度;四是强化问责。
最后,领导小组组长、县长杨宝昌强调三个关键词,一是重视,二是重点,三是落实,迅速行动起来,掀起大气污染防治热潮。(安新县)
2020年秸秆禁烧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将秸秆禁烧工作作为今年大气污染防治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采取强有力措施,杜绝露天焚烧秸秆。按照市县统一部署,镇结合实际,精心组织,超前谋划,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的责任体系,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在加强宣传教育,组建工作队伍,压实工作责任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现将近期秸秆禁烧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部署领导,组织落实到位。
我镇分别于4月27日、5月6日召开了秸秆禁烧专题工作会议,制定《镇2020年度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镇2020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考核办法》,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各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部门有关人员为成员的禁烧秸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部署、调度全镇禁烧秸秆工作。二、广泛发动宣传,引导正面舆论。
一是出动宣传车全覆盖宣传,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并利用各村大喇叭广播以及村级环卫车辆,长时间、多频次广播,宣传秸秆禁烧工作。
二是发放张贴《秸秆禁烧致农民一份信》、《秸秆禁烧承诺书》7000多份,悬挂禁烧横幅36条。三是动员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小手牵大手活动,发放《秸秆禁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真正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加强人员配备,确保禁烧落实。
抽调精干人员并安排秸秆禁烧专班人员组成镇秸秆禁烧巡查组,对管辖区域昼夜巡查。以村为单位分区负责,镇村合作,实行镇干包村,村干包片,严丝合缝,联防联控,对重点区域,敏感时段不间断巡查,确保巡视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通过前期的不懈努力我镇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我镇暂未发生典型秸秆焚烧火情,但在巡查检查中仍然发现少数干部思想懈怠,工作落实不到位。少数村组有焚烧生活垃圾、杂草等现象。
近段时间以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同志的大力配合下,我镇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得以有力开展,绝大多数情况下能保证巡查宣传车辆随时有人跟车巡查,但是在巡查信息记录和反馈上还有所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改进。
下一步,我们将及时认真总结秸秆禁烧工作的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全天候巡查和值班制度,完善巡查记录,加强对各村巡查、包片责任考核并依据《镇2020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考核办法》严格问责、兑现奖惩。确保镇秸秆禁烧任务全面完成,为进一步提高镇生态环境质量,做好应有的工作。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xx镇下辖x个行政村,共xx户,xx人,全镇共有保洁员xx名,设置垃圾桶xx余个。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村庄清洁行动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改善镇、村环境卫生面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xx,2021年以来,全镇上下继续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结合生态环保、一区三边、建设精美xx等重点工作,把环境卫生整治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整治环境“脏乱差”问题,扎实开展村庄清洁攻坚行动,全面提升了镇村环境面貌。
一是全面清理各类垃圾。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安排,按村分区组织村干部、保洁员对街道两侧、田间地头排水沟、小树林、废厂区等公共区域的干枯杂草和各类垃圾进行全面细致清理,做到即产即清。
二是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在广泛宣传秸秆禁烧政策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租用秸秆粉碎机械,安排巡查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各村现有秸秆地块面积实施巡查统计,及时安排机械进村粉碎,既消除了着火隐患,又提升了人居环境。自去年秋冬以来,我镇共完成秸秆粉碎1200余亩。
三是大力拆除违法乱建。结合“一区三边”工作,全镇对违法乱建突出问题重拳出击,执法队每天巡查,整治规范占道经营秩序,集中拆除主干道两侧乱搭乱建彩钢房、铁皮房、广告房xx处。
四是推行亮化美化工程。结合创城工作要求,全面整治墙体小广告乱涂乱画现象,拆除废旧广告牌、清理反宣标语,共计xx平米,悬挂公益广告和宣传条幅150余个.
五是动员志愿者开展“大扫除”。结合3月份“建设精美县城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我镇组织各党支部广泛发动党员群众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卫生死角进行重点清理,掀起全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热潮,在营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同时,大大提高了村民共建文明美好家园的意识。
下一步安排
一是树立目标导向,细化任务分解。严格对照省、市、县要求,将环境整治任务分解到村,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协调机制,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二是树立问题导向,认真抓好整改。针对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工作标准,加强监督巡査,确保问题及时整改。三是树立结果导向,交出合格答卷。严格落实市、县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严格按照“五清三建一改”政策要求,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在这口井开打3天之后,下游的同村村民就发现他们日常饮用的山泉水味道似乎有改变,怀疑是钻井钻到了溶洞产生了污染。
“我们跟他们交涉过,后来还取了水样去化验,然后就不了了之。”黄真学说。
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2013年3月的一份工作汇报的结束语的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中国页岩气的开发有助于提高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过度依赖煤炭所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与此同时,粗犷的页岩气开发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而在一些抱着极大热情希望推进中国页岩气开发的人眼中,“页岩气污染论”完全是危言耸听。他们认为,在页岩气的开发中,根本不需担心环境问题。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就是这样的乐观者之一。
“中国的能源结构还停留在以煤炭为主的阶段,全世界有一半的煤都被中国人烧掉了。我们的雾霾还这么重。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必须先调整能源结构。这就是出发点—我是一个非常饿的人,你告诉我哪有吃的我一定会去吃。”张抗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作为原地矿部的工程师,跟石油天然气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张抗认为页岩气的开发方式根本就不会造成污染。
无独有偶,当国家环保部相关部门提出质疑意见时,国土资源部有专家提出反对看法,认为比较而言,页岩气的开采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比其他化工产业要小得多。“页岩气环境”的人甚至质疑搞环保的人对地质和油气的东西并不十分懂行,因此夸大了问题。
环境污染隐患
国家环保部一位高级工程师告诉本刊记者,页岩气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非捕风捉影,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的环境矛盾已经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页岩气开发的规模化和商业化过程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后果可能难以预料。
比如页岩气开发的高耗水及水污染问题,就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根据环保部2012年底的一份报告,页岩气的开采主要包括勘探、钻井、完井等过程,核心技术是水平井钻井和水力压裂法。压裂开采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即使采用较高的返排率,其耗水量仍将达到常规天然气的十倍左右。这将限制水资源匮乏地区的页岩气开发,影响开采区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另外,页岩气开采产生的废水包含碳氢化合物、重金属、盐分及放射性物质等100多种化学物质。灌注工艺不满足要求或者灌注层选择不当,都将造成地下水污染。中国页岩气的有利区域主要集中在川渝湘黔等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暗河溶洞多,地下水污染的预防与控制难度更大。
“开采页岩气的耗水量在一般工业项目中只能算一般,而需要压裂的位置已经在两三千米的地下,离浅层地下水已经很远,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能蹿到上面来。”反对这种说法的张抗解释说。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地方,开采页岩气对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已经是很紧迫的话题,地方政府也逐渐在出台一些诸如强制企业公开压裂液成分的政策。
中石油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HSE评价中心高级工程师翁帮华告诉本刊记者,页岩气的开采耗水确实比较多,因为单井产量少,一旦进入商业化开采必定是批量打井,这样一来水资源匮乏的地方一定会出现问题。
“我们现在尽量考虑压裂返排液处理后回用的问题,也一直在开展项目攻关,技术成熟以后希望把它上升为一种标准。如果操作得当,应该是可控的。如果处理得不好,或者说不回用的话而直排,就会对地表水有污染。而主要的污染物是一些有机污染物,还有一些无机盐。”翁帮华说。
她还告诉本刊记者,在长宁的示范区内并没有监测到有地下水污染的情况。
“现在地下水争议还比较大,有的问题还没搞清楚。”翁帮华说。
此外,返排带出的气体污染问题,也能通过搜集装置加以控制。“整体说来,只要把安全环保的投入放在足够重视的位置,规范化操作,环境影响就应该能够可控。而至于诱发地震等问题,我个人觉得就比较玄乎了。”翁帮华说。
不可控风险
“我们最担心的不是理论值是否可控的问题,而是中国目前的页岩气开发现实中呈现出的不可控风险。”环保部一位高级工程师对本刊记者说。
他告诉本刊记者,从《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 2015年)》看,目前国土、能源等管理部门对页岩气开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过于乐观。例如国土资源部页岩气开采有利区的优选标准主要考虑资源量、埋深、地表条件、保存条件等,未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影响及人群健康方面的因素。
另外,国家页岩气开发从战略规划层面到先行先试的开发时序选择层面,均未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进行论证,不能从决策源头避免不利的环境影响,可能会出现美国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破坏、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加之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地区存在生态脆弱、地下水敏感及人群密集等多种不利因素,由此造成的环境影响尚无法估计。
而在页岩气开发的各种法规、标准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矿权已经通过两轮招标分发出去,各地也已经“大干快上”。而且,目前缺乏的不仅是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评技术规范,就连页岩气生产的行业标准也有很多还在探索和制定的过程中。
不仅是法律和监管,发展过程如果冒进,整个行业需要的配套设施跟不上,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上述工程师告诉本刊记者,天然气行业是甲烷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以及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页岩构造还含有达到有害浓度水平(大于1%)的硫化氢,这些气体收集处置不当,将影响局部空气质量。甲烷是一种高强度温室气体,在油气生产过程中,井口、管道和阀门是最易发生甲烷泄漏的地方,页岩气开采和常规天然气相比,井口、管道和阀门数量大增,甲烷泄露的隐患也更大。中国西南地区人口稠密,由此引发的对周边人群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最大的隐患是,如果管网建设没有跟上,就遍地开花到处都打井,后果很难预料。
上述工程师解释说:“天然气和风电不一样,风电并不了网,发电机还可以停下来。但是页岩气一旦压裂,就源源不断地出气,关不掉停不了。现在页岩气的开发连一个管网配套的规划都没有,区块就这么划出去让大家先打井找气了,打出气来只能罐装,罐装不过来只能燃烧,非常浪费,而且增加温室气体。”
早在2012年年底,环保部就提出应该对页岩气的开发开展战略环评工作,从环境保护角度区分资源类别,对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等相关环保要求,对不适宜开发的区域进行识别,从资源环境效率、生态环境承载力及环境风险水平等多方面优化页岩气开发规划。对先行先试的鄂尔多斯盆地、川渝黔鄂湘等区域,环评工作要提前介入,做好对敏感目标的避让和保护措施。
然而,矿权区块的划定和出让,让这一建议不具备可操作性。按照参与划分区块的一位专家的说法,像四川盆地这种区块,绝大部分面积已经是中石油、中石化的矿权,只剩下一些边角的质量差些的区域,在这一轮招投标中拿出来分。“还能找得出来区块就不错了。像湖南等地,拿出的区块是张家界一带,开采难度大、溶洞多,从经济的角度讲并不合算,环境的敏感性更没在考虑范围内。”
美国的经验教训
美国是世界上页岩气开采技术最先进、商业运作最成熟的国家。据美国能源局2012年的统计资料,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2032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30%。美国以能源独立为核心,产业发展为主导,市场经济为手段,大力扶持页岩气开发,但是环保的介入却显得软弱而滞后。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了试验性的页岩气开采,但一直到2004年,美国环保局才了第一份研究页岩气开采对饮用水影响的报告,并认为页岩气开采所使用的水力压裂对地下饮用水源威胁极小。这份备受争议的报告基于美国环保局对并不具备典型性的帕韦林气田的研究。帕韦林气田属于浅层页岩气,开采甚至不是用的水平井。
200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能源政策法》在322款专门针对水力压裂法作出免责规定,明确《安全饮用水法》对水力压裂的(不含柴油的)液体或支撑剂的地下灌注无效。
将水力压裂从《安全饮用水法》中免责,导致美国环保局无法从饮用水安全和地下灌注角度管理页岩气开采。《能源政策法》同时对《清洁水法》402款免责,油气生产设备或过程的雨水径流排放不受国家标准限制,不用申请排放许可。直到2008年5月,美国环保局才上诉法院撤销了402条款。
(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京津冀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的资源要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知己知彼”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着力解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寻找并构建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而更好更快地促进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
关键词 :SWOT分析方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42-0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的竞争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或国家的竞争,而是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竞争.作为环渤海经济圈核心的京津冀区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产业聚集区,也是北方经济最发达地区,它是我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对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1.1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天津港、秦皇岛港、京唐港和黄骅港散布在渤海湾边缘地带.在整个京津冀辖区之内,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密集,近年来,京津冀一直在携手共赢,共同协作致力于建设区域内的“海、陆、空”即多种交通运输的建设,“致力于以构建交通一体化为基础,合力启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引擎”[1].例如,京津两城市之间的轨道、第二条高速公路;京昆高速京石段、京台高速京冀段已投入使用;京承高速三期、京石铁路客运专线也已经全线通车.随着津秦铁路客运专线、京广铁路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等工程投入运营,“环京津冀交通圈”便利的交通将为京津冀实现区域经济融合提供重要保障,为区域内外部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1.2 资源禀赋充足,经济发达
区域内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矿、铁矿、海盐以及享誉全球的土特产,其拥有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占全国探明储量的40%,矿产种类较为齐全,探明储量大,资源潜在价值可观,部分矿产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且配套程度较好,能够为京津两地的工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各种海产品更是为全国的海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基础.
1.3 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大
2006年编制的“十一五规划”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纳入为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由此正式确认了发展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性.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同时被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这项政策有利于促使京津冀都市圈内的两个中心城市由竞争关系向竞合关系的转变.2008年3月,天津又成为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此,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上海浦东之后第三个全面开放的经济新区.另外,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北京市的重新规划策略中,将首钢搬迁至唐山曹妃店,这些步骤成为了京津冀合作的新开端.
1.4 周围省份的经济发展好
毗邻河北省的内蒙古、山西和河南三省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腹地,从21世纪初开始得益于本身资源和国家政策优势,在经济建设中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其中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曾经一度连续8年高居全国首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2年河南取得了将近3万亿元的突破.内蒙古、山西二省也保持了均衡较快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了15880.58、12112.83亿元.按照目前这种态势,三省经济和周围省份经济的发展,会为京津冀都市圈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固定的资源需求和供给.
2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2.1 京津冀缺乏完善的合作协调机制
从区位上分析,北京和天津两大中心城市被河北省环绕,并成为紧密一体;从行政隶属关系上看,却是三个相互独立的省和直辖市.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常的经济往来当中,三地之间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协调机制,因而没有一个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经济社会战略规划,而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统一协调的发展机制,彼此之间缺少合作,会严重阻碍各地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其发展以自己为中心,要求津冀为其提供方便和服务.天津凭借着北方经济中心这一“身份”,滨海新区和国际港的特殊地位,也是注重自身发展,两地将河北省的资源、人才、技术广泛吸纳建设京津,从而无暇估计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规划.
2.2 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仅就2012年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来讲,北京和天津两地的各项指标都处于领先位置,经济发展快,而河北省这一大省,经济的发展的速度和态势却差强人意,跟北京和天津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会严重阻碍三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2.3 京津冀在产业结构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京津冀三地区位优势相似.但是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并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因此,为追求各自的地方利益,打理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并没有形成整体的合作意识,三者都拥有各自比较齐全却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再者,三地相互之间的市场是封闭的,无秩序和无目的的竞争资源和项目,重复投资和建设,并未形成规模产业.
2.4 京津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由于京津冀地区仍是盲目地以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而经济发展方式并未改变,总体上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呈下降趋势的.长期以煤炭石油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城市机动车的集聚增长,使得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雾霾、PM2.5都与之有莫大的关联.“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个别地方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以至于‘白天关闭晚上污染’的现象比较普遍.”[3]
3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3.1 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借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安排产业结构的机遇期
21世纪进入经济危机的高发期,当前我国经济不景气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行业都处于严重的产能过剩状态,这种状态导致供需关系不断恶化.在钢铁行业全球产能过剩的背景下,2013年9月,多部委联合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并明确要求各地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要求天津到2017年辖区内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河北、山西到2017年分别淘汰6000万吨和760万吨产能.因此借这项政策出台之际,尽快优化京津冀的产能结构.
3.2 “顶层设计”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创造了新的政策机遇
2014年2月26日,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为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创建良好的基础,为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是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被称作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京津冀地区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协同发展的步伐.
4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威胁(Threat)分析
4.1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威胁
综观世界经济格局的最新变化,促进世界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技术力量正继续以日益增强的势头向前发展,各种区域性、跨国性的合作组织日益活跃.21世纪是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增大,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高科技技术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和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因此,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求把冀京津协调合作共赢纳入顶层设计,置于更高的层次上加以考虑和谋划.
4.2 国内其他都市圈经济发展兴起的压力
“近年来以若干经济区域为竞争主体的国内市场竞争初现端倪.”[4]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带、以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为主的东南沿海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圈等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相比,冀京津区域并没有付诸真正的实践,尚未形成合力;三地无论在合作的意识、环境、力度,还是在合作的规模、领域、层次,都存在差距.
4.3 京津冀区域经济整合的现实困难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三者在地缘、物缘、人缘方面都是不可分割的.三者在生态资源和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互补为其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如果继续各自为战,自成体系,仍将是低水平重复,浪费人力、财力、物力,难以形成京津冀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因此,需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建立起三方多种合作网络.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的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带,不管在经济资源、生态环境或是人口社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拥有的内部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对症下药.首先,京津冀各方要戮力同心,增强地区间的协调规划,将合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其次,改善三地之间的产能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格局,形成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再次,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河北省已经放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着重改善环境质量.最后,要把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置身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不断的促进京津冀三地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永芳,等.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15):3238.
〔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