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8 15:5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团干部挂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盘县屠乾坤:
做好功课,再多一点了解
贵州和山东省情不尽相同,山东基础好,产业门类齐全,经济较为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贵州则底子薄,地理条件较差,但如今发展势头良好,正处于加速发展、奋起直追的阶段。两地共青团都有着优良的传统,都有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但因为省情不同,两地共青团的工作侧重点和切入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如何把挂职地的经验学好用好,李沧区团的工作到底怎么样,便成了我首先思考的问题。挂职工作的前提是做好调查了解,要收集材料,梳理信息,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敢于担当,别把自己当外人
融入集体,团结互助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团结出生产力。协商和沟通是融入集体的必要保证,积极坦诚的沟通之于友情,之于工作,是剂,更是“压舱石”。秉持不越位、不缺位、积极补位的原则,本着务实建设、坦诚积极的态度,我与团区委领导和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和私人关系,他们宽容善意,理解支持,使我们之间一直存在着彼此信任的氛围,保证了工作的有序推进。
担当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接收挂职地最不以为然的应该是挂职干部“到此一游”的镀金心理和三心二意的工作态度,对此,我一直深以为戒。近半年以来,我对接青岛团市委宣传部、志工部、青工部;参与编辑了团区委刊物《李沧青年》;协助抓好非公团建底数摸排和指导督促;围绕“创城”目标,统筹志愿者的服务管理;强化宣传,持续跟进团区委和街道团工委工作信息上报;陪同团省委、团市委领导多次深入走访街道、企业调研,掌握第一手素材,了解第一手情况;组织开展李沧区庆五四“我的中国梦”青年主题演讲比赛、“红领巾心向党·童心彩绘中国梦”交流互动活动、“梦想照进现实·法律进社区”宣讲活动;参与李沧青联换届,起草了团市委领导讲话稿、大会主持词、宣传通稿、会议决议、对全区青年发出的倡议等文件。所做工作尽管不多,但是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每做一项工作,无不力求做到最好,每次都有所提高。
李沧孙君伟:
尊重为本,再多一些准备
接到青岛团市委通知要安排一个贵州少数民族团干部到李沧挂职锻炼之时,既喜又忧,喜的是可以弥补团区委人手较少的困难,忧的是如何在生活上保障、在工作上共事、在成长上帮助,特别是自己也是刚从外行转入共青团系统,经验尚缺,压力不小。虽然问题和压力客观存在,但还是要想方设法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而且要实现“挂职干部有收获、选派单位很值得、接收单位受帮助”的多赢目标,前期做足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注重向团市委请教,详细咨询“培养计划”实施的初衷、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在落实中不走样、不偏题、不变形。我们注重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及时向区委分管领导、区委组织部汇报,干部任职安排得到最快解决,积极向区财政局汇报,挂职干部的食宿费用得到妥善保障。我们安排挂职干部与两个租住房屋的团干部住在一起,既便于互相照顾,避免挂职干部孤单,又相对安静,避免挤在单身宿舍里过于嘈杂,还可自主做些可口的家乡菜、民族菜,稍缓思乡之情。安居方能乐业。生活有了保障,且比较舒适,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充分信任,让挂职干部有责有权
如何调动挂职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特长,既让挂职干部得到真正锻炼,又利于单位工作推进?带着这些问题,挂职工作开始了。对于安排工作房间、配备办公设施,我们之前做了充分准备,单独安排了一个小房间,桌椅电话齐全,并购置了新的笔记本电脑。这些基础工作,看起来很小,但若不细心,会给挂职干部不尊重、不重视的第一印象,也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和思想的交流。
重要的还是工作问题。我们和挂职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介绍了青岛市、李沧区的基本情况和团委的工作情况,并结合挂职干部以前主要分工志愿者和擅长组织活动的特点,给予负责李沧区青年志愿者队伍组建和世园会期间志愿服务方案制订,以及参与策划组织活动的任务。后来,又根据团区委工作人员变动情况,在工作分工中,明确挂职干部负责联系并落实团市委宣传部、志工部、青工部交办的工作任务,而且在工作中充分授权、全力支持,使挂职干部摆脱依靠思想、暂代心理,能够放手去干,独当一面。在挂职期间,我们还及时向山东团省委、青岛团市委、六盘水团市委有关领导汇报挂职工作推进情况,双方领导都予以肯定,并提出改进办法,更坚定了我们做好挂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挂职工作最忌“临时思想”,不仅挂职干部不能有“过客”心理,接收单位也应摒弃“驿站”观念。挂职干部做“过客”,白白浪费了难得的锻炼机会,流逝了宝贵的青春时光,不仅对自己的成长毫无帮助,还给选派地的形象“抹黑”;接收单位当“驿站”,财政的投入不会减少,对单位的工作无所帮助,还可能带来“负能量”,关键还影响了全国民族地区团干部“培养计划”的大局。相反,接收单位多压担子,充分授权、充分信任、充分支持;挂职干部勇敢担当,用心融入、用心担当、用心履职,就会工作好推进、成长相促进、友谊快提升。这也是我们多次交流的最深刻感受。
共同感受:
沟通两地,当好桥梁和纽带
挂职是团干部学习先进、提高自身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沟通两地、促进交流的重要平台。
为此,挂职之日起,即认真剖析盘县团的工作特点,带着问题和思考参加李沧团的工作实践,观察和比较两地共青团工作的异同,在工作中尽可能多地汇报介绍两地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以期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为形成更为客观的印象,将《青岛共青团》《李沧青年》及《盘县快讯》和相关特刊寄送两地团委,增加对彼此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准备积极争取,拓宽交流渠道,努力实现两地青年团干部互访,让两地青年实地感受彼此的发展状况和团的工作氛围,形成优势互补,建立两地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注重交流,做好教员和学员
民族地区团干部“培养计划”,着重点在于培养少数民族团干部。不过由于选派地选派的都是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这就给接收地直接送来了人才和经验,可以较长时间传经送宝,也算是接收地团委的额外“红利”。在挂职期间,我们注重工作、生活、思想上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可以说是互相身为教员和学员。
工作上,分工配合,总结提升。每开展一项工作,事前我们都召集所有人员一起商量,研究方案,明确分工,确定牵头负责人员;事中则密切配合,按照方案和分工,独立自主地推进工作,同时加强组织和协调,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合力确保活动和工作圆满完成;事后及时进行小结,分析经验,吸取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生活上,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廉洁勤政方面互相提醒,在日常相处方面朋友相处。中午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聊天,平时多介绍年轻朋友互相认识,通过拓宽交际圈,帮助挂职干部更快地融入李沧、更好地了解李沧。
思想上,交换观点,力求共鸣。特别注重在如何开展好团员青年工作方面进行讨论,针对开展的工作互换看法,并了解借鉴盘县的做法。特别是在志愿者工作推进、“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系列活动、青联换届和团代会换届中,进行了充分的思想碰撞和实践检验,在工作推动中逐渐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理念,成为今后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导。
团委挂职半年工作总结:继往开来创实绩
不知不觉挂职工作已过半,半年来,我自加压力,用心学习,积极实践,主动作为,收获颇多,现将挂职第二阶段的工作和体会总结如下。
2、通过挂职锻炼,积累了工作经验。虽然自己从事高校团的工作已8年,但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的不同,许多工作都要从头开始学习。如在长江商学院“红领巾书屋”扬州捐赠仪式、五四表彰活动、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工作中,从前期的策划、到中间多个部门的协调、到最终的举行,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会功亏一溃。因此,在每次活动前自己都会多方借力,精心策划,开始时把握节点,精细推进,结束后,都会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成功在哪,失败在哪,为下一个活动开展积累了经验,个人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通过挂职锻炼,增进了与青年的感情。因为自己分管团市委青工部,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机会,走进青年,了解青年,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他们中既有机关青年,也有企业青年,既有年轻企业家,也有普通员工,既有大学生村官,也有在校学生。前不久,通过一位老团干了解到,仪征有几位新生代企业家对青商会非常感兴趣,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就主动与其对接,希望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扩大青商会层次和规模,目前青商会正在筹建中。
4、通过挂职锻炼,锤炼了个人意志。自挂职以来,为了不给基层增加太多负担,我坚持一不提工作条件,二不谈生活条件,坚持骑车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坚持与大学生村官们同吃同住,虽然条件艰苦了点,但锻炼的机会多了,了解基层情况的机会多了,苦并快乐着,真的感谢这段经历,让自己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不断学习、锻炼、成长。
建创业成功青年与普通青年的交流平台;通过成立“仪征市青年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加强创业青年与培训机构、金融机构、优秀企业的交流合作,搭建青年就业创业平台,进一步解放青年创业思想,培育青年创新思维,夯实青年创业理论基础,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助推青年成就创业梦想,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了“创新、创优、创业”的良好氛围。团省委城工部曹琳部长、仪征市委常委组织部佘俊臣部长及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活动先后被中国共青团网、《新华日报》、江苏共青团网、新华报业网、《江南时报》等媒体报道。七是认真做好挂职信息报送工作,推动宣传报道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在团省委工作网站上信息19条,在团中央工作网站上信息11条。策划开展的活动被《人民日报》、中新社、新华日报、大学生村官报、江南时报、中国江苏网、中国新闻图片网、凤凰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国家省级媒体及网站报道近40多次,有力扩大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6、通过挂职锻炼,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新思路。下一阶段,我将一方面通过搭建校地共建平台建设,利用高校知识资源优势,提高地方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如举办团干部星期六学习班、开展学校基层团组织与地方基层团组织共建活动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实现高校青年组织与地方青年组织合作对接,切实推动地方团组织提高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如创建校地青年联合社团,建立高校地方青年创业联盟等等。
关键词: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创新
如今的新形势对高职院校的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共青团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很多共青团纷纷采取了校地合作模式,然而这种模式虽然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摒除传统模式的弊端实现资源的最优整合是社会一直较为关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深入探讨一下。
一、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现状
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是众多地方高校为应对新一轮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经过时间的检验,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共享,还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既促进了高校共青团的自身发展建设,同时也对帮助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提高其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共青团这种校地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双赢的局面,为高校和地方都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长期以来,部分高职院校的共青团组织在工作中习惯性地采用一些知识化、口号式、会议式的说教以及孔洞理论来应付工作,其宣传资料与工作内容与现实企业生产生活严重脱节,并且内容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主观积极性,这就导致其工作效率不断降低,缺乏对工作应有的持久性和针对性。
二、共青团校地现有模式利弊
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近几年自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实施以来,在高校以及各个地方都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下面具体阐述一下:
(一)校地合作模式的优势
1、优势互补 共同促进
高校的共青团具有充分的人才、文化以及组织优势,青年团员具有团队意识,并且理论功底较强,但却实践能力有所欠缺,而地方恰好是团组织实践空间广阔,但存在着团队内部团员文化层次低,活动开展不平衡,组织不健全等问题,将二者的优势融合就能克服其自身的劣势,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2、资源互补 实现共赢
因我国现行体制的制约,高校和地方的资源并不相同,各有优势,高校的资源呈垂直发散式,而地方的资源则多为块状区域,只在局部范围内有资源优势,将二者的资源方式进行重新整合便能够实现资源的相互补充,达到共同赢利的目的。
3、汇合优势 共同致志愿服务
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地方的共青团组织拥有的共性之一就二者都致力于志愿活动,高校具有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技能,能够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并且社团资源丰富,各类社团是志愿服务的主要节点,并且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志愿服务需求,地方则拥有广阔的志愿服务空间,这样高校在和地方合作之时,能够相互供给,实现信息交换和服务对接等服务,通过合作,能够增进高校和地方的交流机会,促进双方和谐发展。
(二)校地合作模式的劣势1、人才交流存在单向性
在现有校地合作模式中,共青团内部的少数团员组织意识淡薄,对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熟视无睹,而地方人员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学生思想性不强,这就导致人才的交流无法实现双向发展,单向性,形式化问题较重。
2、合作内容存在局限性
由于共青团内部资源相对缺乏,组织活动缺乏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校地合作模式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无法实现校地合作的全面的效益。这个问题对其模式长远发展是及其不利的,应该加以管理。
三、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创新策略
(一)建立双向交流模式
现有模式中的人才交流单向化等缺点都为校地合作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弊端,因此,我们要打破这种不利的局面,大胆改革,积极引导团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建立人才的双向交流模式,整合现有人才优势,促进人才的双向交流和合作,为培养人才、促进人才成长做出贡献。
(二)扩大合作交流领域
为了进一步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共青团内部团员就要做到科学分工,明确职责。在校地合作委员会的带领下按照校地合作区域开展工作,可以分别在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地开展交流合作,争取在多个领域广泛开展工作并取得相应成果。将校地合作的领域由点及面地扩大到其他领域,实现全面发展。
(三)开展培训 加强团员对模式的重视
为了加强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的创新力度,就要在团内部展开宣传以及相应培训,将校地合作的思想认识通过校报、广播、网站等媒体传播出去,增强团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团员的鼓励和培训使其积极投入到校地合作的工作中来。
(四)规范合作 制定相应政策
为了使共青团的校地合作模式长久的发展就要建立严格的规范制度,使每项工作都能够规范开展、有章可循,因此,高校和地方的共青团组织可以共同研讨从而制定出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规章制度。从提高团员思想认识、建立沟通网络、搭建合作平台、加强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科研体制、打造优势品牌、提供有力保障等八个层面进行运作,明确合作目的、任务,为双方长远发展而做出努力。
四、总结
共青团组织作为众多高职院校联系广大共青团员的纽带和桥梁,在培养人才的任务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并且在高职院校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在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成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突破传统模式瓶颈,加大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的创新力度,才能将共青团的事业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孟益宏.对高校团干意识培养的认识与把握[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04).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共青团宣传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1调研掌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的现状
开展宣传工作的首要前提是要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切实掌握所在团组织的工作情况。2011年,笔者受学校委派赴拉萨墨竹工卡县挂职任团委副书记。墨竹工卡县是拉萨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5492平方千米,人口不到5万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天边之乡”之称。墨竹工卡县团员总数2034人,女性团员511人;全县团组织数共56个,其中团委数2个(团县委、县中学),团委9个(七乡一镇、公检法司团总支),团支部45个(机关5个、村团支部40个);全县青年总数12068人。到墨竹工卡县团委挂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发现该县由于团建基础较为薄弱,共青团的宣传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宣传模式上停留在单纯的行政领导、管理指挥模式。团的宣传工作满足于单纯的行政管理式和命令指挥式状态,团县委与各乡镇团委每年签订责任状,仅要求各乡镇团委每年上报多少信息简报。上级团组织和县委县政府需要重点宣传一项工作时,团县委也多是直接布置给乡镇团委,或按照上级要求直接进行宣传,如报送简报和悬挂横幅等,缺乏创意和吸引力;由于缺乏分类引导和针对性工作,团的宣传工作对青年缺少服务和凝聚力。在调查过程中,不少青年都回答不出所在团组织开展过哪些团的工作,县里的团代会已有十年未曾召开。
(2)宣传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积极性。一些团干部认为一则通知、一份文件就能够号召青年和吸引青年。但随着这些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墨竹工卡县已由曾经的贫困县变成税收过亿县,农牧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青年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已不满足于过去那种单向的、被动的灌输式教育。
(3)团组织宣传工作缺乏系统化、缺少品牌。团的宣传工作临时、分散, 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品牌化的宣传局面。造成了团组织的影响力日渐下降, 共青团开展的活动鲜为人知。
(4)团的宣传工作资源缺乏。宣传工作的报送传播的途径一般分为上行、平行、下行等内容,包括团报团刊、网站和各种新媒体。而墨竹工卡团县委之前只有不定期地上报上级单位的简报,除此外并无其它宣传工作资源。
2加强和改进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办法
2.1强调思想、紧贴中心,加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
开展团的宣传工作,首先要清楚工作的内容和方向。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宣传工作有其特定的政治属性,就是要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团的工作全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这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的中心。要准确把握国家发展的大局、社会发展的大局和本地发展建设的大局,紧紧围绕现阶段中心工作开展宣传,制订完整的宣传工作计划,明确宣传工作的内容,才能避免宣传工作的临时、分散和盲目。
2011年,适逢建党90周年与和平解放60周年,围绕团区委和拉萨团市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主题,狠抓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因此,墨竹工卡县团县委在确定年度宣传思想工作主要内容时,重点关注了以下这些内容:(1)宣传团组织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中团组织的举措和活动;(2)团区委和拉萨团市委以及中央、市、区重要会议召开后及重要节日、重大庆祝活动期间的青年反应和组织开展的主题活动;(3)传达县委书记在团代会上对团县委和全县团员青年提出的希望和要求;(4)团组织在纪念、推进团的组织建设上的举措和经验;(5)调查、分析、研究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状况,提出进行思想教育的措施和意见;(6)团组织日常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的情况;(7)各级团组织各项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优秀经验等。
2.2转变思想、创新理念,提高宣传工作的效率
团的宣传工作要取得成效, 必须转变共青团宣传工作传统的行政领导、管理指挥模式,增强团干部宣传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宣传工作成为大家感兴趣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用新的目光去审视宣传工作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用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宣传,把自己摆在与青年平等的地位, 把青年当作自己工作的服务对象,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选择,使宣传对象由客体变为主体, 宣传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
一是增强团的活动特色和吸引力。2011年5月17日-18日,墨竹工卡县召开了第六次团代会,这是团代会自2001年召开第五次团代会以来时隔十年后再次召开。抓住团代会召开的契机,团县委制作了特色的会议纪念品和团建工作日志,将墨竹县情、党和团中央对团工作的有关要求、墨竹团建基层建设年方案等都结合印制在笔记本上,使团组织的形象与工作深刻地印在青年的脑海中。结合当地青年能歌善舞的特点,在会议期间组织了形式随意、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如选举团委员、候补委员计票期间,主持人随机邀请各代表团成员表演节目,如使庄重的团代会能反映青年的青春特色,有效地活跃了团代会的氛围,激发了代表们的热情,也在全县掀起了“团的旋风”,增强团员的团意识。此外,为纪念92周年,联合县里的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公司15对新人举行“魅力墨竹,缘定华泰龙”的集体婚礼。以集体婚礼形式庆祝五四青年节,在是一件新鲜的事,而且新人中除了5对汉族、8对藏族新人外,还有两对是藏族和汉族青年的结合,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卫视、日报、拉萨电视台、拉萨晚报等媒体记者都来到了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其中拉萨晚报还将活动作为他们的头版进行了报道。
二是要提高团刊质量。团报团刊等作为团宣传工作的重要平台,要以新颖的形式、真实的内容、深刻的思考,宣传好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树立好先进集体和个人,调研青年工作中的新热点、新问题,充分展示团的工作、青年面貌、青年问题,为青年工作建言献策,为青年群体助威呐喊。墨竹工卡县之前没有团刊,难以向外界有效传达团的声音。笔者在挂职后,为团委设计制作了《墨竹团声》报,鼓励各乡镇团委将他们的活动情况整理投稿,不定期出版,同时将报纸报送县委县政府、拉萨团市委和兄弟团委,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三是切实加强信息编研工作。团的宣传工作,要注重及时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凝练,形成具有普遍性、针对性、指导性的工作意见,加强对基层团建工作的指导和引导。墨竹工卡县在团代会召开后,向拉萨团市委和团区委就团代会筹备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一个总结报告,获得了上级团组织的肯定,并为其他基层团委团代会的召开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四是要加强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和交流。要注重和有关媒体保持工作联系,将工作中的亮点内容、品牌项目去和新闻媒体交流;要多和媒体交朋友,在工作合作、感情联络的基础上,争取早期介入,及时听取媒体朋友的建议,将媒体报道与活动策划有机结合。
2.3创新宣传方法、丰富宣传形式,增强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创新性
共青团宣传工作是围绕青年特点所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提高共青团的宣传水平,要不断地推动宣传方法的创新,尤其要注重推动宣传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要吸收已有的工作经验,也要结合当前时展的新特点。一味地高喊创新而不注重传统经验的吸取,只是形而上学的创新,缺乏实际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墨竹工卡县手机、网络快速始普及,与外界的沟通渠道越来越丰富,本地青年人的思维方式与信息接受途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结合了多种方式,尝试构建多维一体的宣传系统,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如除了传统的制作报纸《墨竹团声》、工作展板、团建工作日志、宣传贴画等,我们也加快了团建信息化的探索与尝试,如建立QQ群,在新浪网上建立团县委的工作博客“青春与同行――墨竹工卡团委博客”,尝试与移动公司洽谈手机报的设立等等。
2.4统筹安排,打造品牌,提高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基层团的宣传工作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事杂,往往会形成虚工虚做,“蜻蜓点水”的工作误区。改进共青团的宣传工作,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显然不能一蹴而就,要发挥团组织宣传工作的整体效应,加强对重点活动和先进典范的宣传,注重树立自己的品牌,做到以点带面,改善整个宣传工作的局面。
2011年,墨竹工卡县六年级学生大色珍被确诊为白血病,因治疗费用高昂骨髓移植手术一直无法进行。在团县委的积极倡议下,捐助大色珍的活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南京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获得捐款总计达180万元。在这过程中,和江苏等媒体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系列的报道,百度上搜索的相关结果约47,800个。通过各种宣传和报道,不仅仅是为团委和县里带来了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更使人们见证了“南京墨竹一家亲,汉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厚谊。此外,除去治疗费用所剩的百余万捐款在团县委建立的“格桑花开”爱心帮扶基金,被用于救助更多的藏族儿童,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团委的工作。
3加强和改进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要坚持的原则
团的宣传工作涉及面极广、工作内容丰富,如何避免“天女散花”般的散乱嘈切、“大锅煮粥”般的咕噜不清、“泥沙俱下”的错误宣传等误区,还要在工作中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3.1坚持政治性与群众性的结合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政治性是宣传工作的内核,群众性是宣传工作的基础。要以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去武装青年、引导青年求,区分不同领域、不同家庭、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环境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实现政治性与群众性的结合。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要注重将青年所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渠道传播到广大青年群体中去,“努力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思想逻辑和“小道理”;大力运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文化、艺术等手段和产品,把正确的思想内容装在各种有效方式和相关产品之中,通过组织和市场两种力量,传播给广大青年”。
3.2坚持客观性与引导性的结合
客观性是是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共青团宣传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符合宣传规律的原则开展工作,虚假的、贪大求全式的宣传既不符合实际也超出基层能力要求。引导性是共青团宣传工作讲政治的集中表现。共青团宣传工作是做人、做思想的工作,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是其一项基本职责,最终目的就是引导青年紧跟党走,做坚定的信念者。
3.3坚持时效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高校教育;共青团
作者简介:陈校(1982-),男,浙江平阳人,上海政法学院,讲师。(上海2017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27-02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国教育工作者及研究人员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一时间“本科应用型教育”、“应用型人才”、“复合应用型”、“创新应用型”等与应用型相关的词语成为了教育学领域的热门词语。学界和教育实务部门形成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模式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运用教育学原理及教学理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进一步进行了相关实践。各学科各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更是结合学科和专业的特性与特点,就某个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在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评价考核等各个环节上形成了丰富的成果。然而,作为一个高校的共青团工作者,笔者未能查阅到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共青团工作的相关研究。笔者试图通过本研究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共青团工作的内在联系与外延交互,进而探讨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共青团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及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共青团的作为。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代表国务院新近在甘肃省兰州市正式宣布,甘肃省全面通过“两基”国检,标志着甘肃省基本扫除文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制教育。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的部分地区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不想考上大学也成为一件难事。尽管笔者不赞同中国社会已全面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但笔者也不能回避在中国的部分地方,高等教育已经先期进入普及化时期。
按照大众化高等教育理论首倡者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的观点,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功能也发生了质的转变。高等教育不再仅仅基于国家需求而培养经世济国的英才,更多地将基于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求而培养应用型和职业型专门人才。由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正在以快速的步伐进行着新型工业化及相关社会变革,亟需一批在工程技术和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型人才,使得关于应用型人才的研究和实践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迫切需要。
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外乎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世界主要是科学活动,改造世界主要是管理和工程活动。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即技术活动。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以发现和创新为核心;工程技术的作用在于实践,以建设和运用为核心,[1]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科学活动形成科学体系,对应于科学教育,科学体系由命题和概念构成,科学教育以基础知识和学科为主线;工程技术及管理活动形成工程技术和社会管理体系,由具体实践构成,对应于工程技术教育及人文学科的应用型教育。因而,应用型教育不同于注重学理的科学教育体系,是强调应用的工程技术教育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技能应用教育。就应用型本科教育而言,它是以培养某一专门技术人才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2]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上,学界对工科应用型人才有过较多的研究与探讨,大多认为应该以应用工程师和职业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突出基础技术知识的掌握、实践动手能力的具有并辅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但专门就文科应用型人才而言,应该至少有三个特征:创新性,有创新能力;实践性;素质性,要有忠诚、有责任、有素质。这和工科不一样,如果要具备这些特征,就要有非常深厚的学术理论基础来支撑。所以文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别注重理论思维和创新思维。
上海政法学院院长金国华教授鲜明地指出,要进一步研究及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还需要解决一个误区: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才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是正道,是大学之道。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不是对立的,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只是类型不同。应用型人才是适合社会需要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一种可用的人才,它可以分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和中级应用型人才。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有两个:一个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另一个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就是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要进一步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具体工作,笔者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高校要做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有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学校应在课程建设、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内容的选定、教材的选用和建设方面、实践教学的安排和效果等方面做好工作。广东肇庆学院院长和飞教授这样总结肇庆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他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转变是前提,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围绕学生的应用能力实施培养,才能将培养模式落到实处。他进一步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包含着这样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基础的合理的学业课程结构;二是作为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三是作为保障的教学管理与监控。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其培养基础即学业课程的结构一方面受到国家教育部对于学业课程结构的有关规定及教育部相关专业学科委员会对相应学科的课程要求,具体体现于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这项工作由各高校教务主管部门负责,由院系并具体由各专业负责部门(系、专业组)制订,由高校任课教师具体实施;其保障环节,即教学管理与监控,这些都是高校教务主管部门及教学质量监控部门的主要职能与具体工作,高校的教学教务管理队伍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实施。
实践教学工作相比以上两个方面工作而言,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特点。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笔者工作的高校,它至少包含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课堂训练。教师在课堂内引入实践性训练或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模拟法庭)等。二是课程实验。这是指一些以课程为形式的在实验室进行的操作性训练,如刑事侦查实验课等。三是实习工作。在笔者工作的高校实习分为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认知实习实施对象为大二学生,侧重社会认知学习,专业实习于大三实施,学生利用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到实务工作部门有针对性地锻炼专业工作能力,毕业实习采用顶岗实习,全面地锻炼学生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技能。四是毕业论文或设计。通过专业论文或者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的能力。五是校园文化。以校园为载体,以第二课堂为主要形式,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拓展。六是社会实践。结合专业学习有目的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走出校门,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方式实践校内所学。
三、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参与应用型教育的主要途径
这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详细分解,特别是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认知和研究高校内有关教学机构、部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判断。就本篇论文研究而言,高校共青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环节中显然应该首先着眼于实践教学环节。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课程结构与教学管理是其他职能部能的工作重点,但不意味着共青团无可作为,共青团组织的四项职能(组织、引导、服务青年、代表和维护青年权益)要求我们应该组织并引导青年以一定的方式一定程度地参与课程结构的设置,并以课程结构的优劣及教学工作质量的监控与检查为抓手,做好广大学生教育权益的维护工作。(2)实践教学是高校共青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切入点,在实践教学的框架中,课堂训练、课程实验、实习工作、毕业论文及设计的主管部门和实施部门都在教学管理部门或教学系部,团组织也要如前所述,一方面组织好青年参与,一方面做好代表青年进行监督的工作。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显然成为共青团参与应用型教育的主要途径。
这里笔者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一方面应用型教育是共青团组织做好以上两方面工作,进而促进和发展各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一直以来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高校要全面而深入地推进应用型教育,必然也应该离不开共青团组织的参与。
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学习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一直以来高校各级团组织具有比较好的组织基础、队伍基础和工作基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能力、水平,加强对团员青年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的动员。在应用型教育培养目标的框架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有何与以往不同的工作模式呢?在笔者看来,高校共青团应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1.“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做一些具有深度、影响力广泛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服务教学环节
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前两者不拘形式,很容易偏离教学主题而趋于娱乐化。高校团委应该把握重点,大力扶持那些有助于应用型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工作的活动。同时,“不为”那些远离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主题的活动,做到只要是开展活动就能辅助实践教学,就能让学生获得实际知识,提升了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学生不断地去探求知识。
2.“凝固带来凝聚”――将服务于实践教学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品牌工作纳入教学实践体系
所谓凝固,就是通过制度建设将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品牌工作真正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同志在2011年学校共青团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指出,学校共青团工作要寻求制度化设计,将好的工作和活动制度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赋予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学分等方式予以体现。所谓凝聚,就是通过以上措施一方面使青年团员得到凝聚,另一方面统一对参与应用型教育的认识。
四、高校共青团工作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通过以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介绍,特别是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深入分析,结合共青团工作的特点与特征,笔者提出一些建议,拟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1.抓好思想意识教育与组织建设
(1)思想意识教育对于青年人来讲至关重要,青年的主观愿望是众多青年工作特别是青年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思想认识也是首当其冲。笔者认为应该借助共青团的平台更加深入而广泛地宣传和介绍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让广大青年走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的误区,并积极投身于应用型教育,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抓好组织建设,从基层团组织抓起,在院系团委中开展有关服务应用型教育工作的讨论。要让基层团委、团组织、团支部统一到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识中来。通过班级团支部、系部团总支、学校团委三层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应用型教育的工作质量。
(3)吸收应用型教育人才担任团的干部,加大对团干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当前,高校团的干部基本以辅导员及学生干部为主,主要工作一般侧重于抓青年团员思想教育和相关组织建设等,较少涉及相关实践教学项目。吸收应用型教育人才担任团的干部,例如双师型教师、部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将有助于团的活动和工作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4)引导基层团组织与相关教学实践部门结对。一方面,团的组织要更紧密地与校内教学主管或教学实施部门联系,鼓励团组织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学校应用型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团的组织应该广泛与相关实践部门加强联系,增强团组织自身的实践属性。
2.大力推进社会实践工作
(1)继续开展好假期社会实践工作。通过各项社会实践工作引领团员提高社会责任感。笔者所在高校学生利用假期赴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及惠农政策宣传调研,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使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又向前迈了一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共青团的传统工作品牌,应该认真总结,并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
(2)以挂职锻炼为形式,做好新型社会实践工作。高校团委应该通过拓展共青团工作的合作领域,加强多领域、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荐青年学生到实务部门进行挂职,以挂职的形式促进其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3.积极繁荣应用型校园文化
(1)开展一系列应用型技能校园竞赛活动。高校团委应该针对所培养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专业技能比赛,例如针对文科应用型学生,上海政法学院广泛开展辩论赛、摄影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看似一些传统的工作,但这些活动为锻炼文科学生的“脑瓜子”、“嘴皮子”、“笔杆子”作出了积极贡献。
(2)积极打造专业文化活动。高校团委应该结合校内专业指导有关团组织开展专业文化活动建设。例如,上海政法学院团委积极指导汉语言专业学生开展了“汉林院”活动,在该活动平台内,该专业学生积极开展古文翻译、文字纠错、文书写作、报纸编撰等学习实践活动。该校新闻专业学生开展了模拟普利策奖的评比,在文学、摄影、新闻工作上进行了大练兵,共青团组织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极大促进了应用型人才教育工作。
(3)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将校园活动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促进应用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作为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力促进了教学实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团学活动作为学生与学者共同交流的桥梁,更好地为上海政治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