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2 16:5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标准科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社会科学经典著作被翻译为中文,西方几乎所有社会科学理论都被介绍到中国,在西方名牌大学留学归国的学者,很多已是中国一流大学的学院院长和研究骨干。西方的著名社会科学期刊也已成为国内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经常读物,甚至有越来越多中国学者在西方一流社会科学期刊上,而很多重点大学也将在SSCI期刊作为重要考评与奖励依据。
相对已经发展数百年的西方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虽然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研究水平还在西方之下。有人说,现在中国社会科学一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有一些也已达到了西方二流 SSCI期刊论文的水准,这话看似表扬,却让中国社会科学感到难堪:13亿中国人民的社会科学最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仅仅只有部分达到西方二流期刊的水平。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不说,中文期刊论文的质量,现在要比十年前高得多了,而十年前又比二十年前高得多了。假以时日,中文期刊的质量最终可能接近甚至达到西方一流水平。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中文期刊,我们要接力。有13亿人的巨型国家,有如此之多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又有如此之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怎么可能不进步?中文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怎么可能不提高呢?
之所以要对中文期刊有信心,要接力,而不是让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还有更重要的理由。以现在西方一流社会科学期刊为平台,借用成熟的西方社会科学期刊的规范评审发表,既训练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提升质量,又甄别出研究水平高下,还国际化了,一举多得。现在的问题是,西方社会科学期刊是非中文的,在非母语情况下写作,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有挑战,而且用英语发表,其读者远不如中文读者多。
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研究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大都是西方的时代问题、地域问题。社会科学也不像自然科学一样中立,往往有强烈的价值预设甚至阶级立场。西方社会科学是在西方现代化的历史中,从西方利益的国际秩序视角下形成的,社会科学的问题设定、论证方式、兴趣选择都与西方社会所处时空条件紧密相关。中国是一个有文明悠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与西方的时空条件和发展阶段差异极大。当前中国社会科学必须要回答中国的时代问题,而这些西方社会科学界可能根本不感兴趣,相反,西方社会科学正在研究的焦点话题可能与中国时代需要没有关系。这个时候,若以西方社会科学期刊发表的论文作为衡量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标准,中国这个巨型国家的社会科学话语权就会严重脱离当下的时代,甚至沦为西方话语的应声虫。
因此,衡量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标准只能来自中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已经有了好的起点,有了自己的问题意识,自然会有大量杰出的社会科学家接力提升中文社会科学论文的质量。中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是有中国主体性的,是在服务于中国13亿人民的。
只有确立中文期刊发表社会科学论文的主体性,才能在此基础上吸收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精华,才能从阅读西方期刊论文中吸取对我们有用的营养,我们也才有了真正讨论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主动权。
因此,评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论文水平与质量的标准只能以中文期刊为准,而不能认为只有在西方一流社会科学期刊发表了论文才是权威,甚至将SSCI期刊抬高到不适当的位置。能在西方一流期刊当然好,但终归还是要以中文社会科学期刊为本。这应是中国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一个主要的、基本的标准。
目前,中国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已经出现评价标准的唯西方为首是瞻的错乱,这个是危险的。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
1论文格式图: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2论文格式表:
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3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652应写成9652;.319,325应写成0.31325。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
4论文格式计量单位:
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
5参考文献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
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GuinierA,施士元译,1959.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8PettetssenS,191.IntroductiontoMeterclogy.NewYork,McGraw-Hill,200-210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李薰,196.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2Bachmann W , 1973.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Schallstreuung.Acustica, 28 ():223-228
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
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研究决定举办2016年科技节暨科技创新大赛,并选报优秀作品参加市第31届泰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青少年科技成果竞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1、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内容不限,要求是学生个人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制作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意义的实物作品。
2、创意设计:指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实物的发明创造,但根据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方法完成的创新设计。要写出设计的目的、原理(科学依据)、创新之处。
3、科学论文:指中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4、科技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与科普意义。
二、活动规则:本次竞赛是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选拔赛,具体竞赛办法见《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2010年12月修订稿),登录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查阅。
1、申报项目时,务必按照要求到网站下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标准申报表
2、查新报告: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自行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或请专业部门进行查新。
3、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除填写申报书外,还应提交完/,!/整的研究论文,如果需要提交附件资料,复印件即可。
4、原始研究记录或实验数据:申报者须提供完整的项目原始研究记录或实验数据。
5、参加市比赛采取现场评审,由专家评审、学生答辩、社会公众观摩三部分组成,为方便现场评比,须将参赛项目内容以展板形式喷绘,展板规格为120cm×90cm,展示内容不得出现学生姓名、学校名称、指导老师、媒体报道、申请或已获专利、专家评价、以往获奖及其他未经授权的涉嫌侵权知识产权的内容等。以上要求如有不符不予评选。
中药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就是中药药理学,它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主要依赖教师的示教操作和详细讲解,然后按照已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而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1]。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实验教学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 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中药药理实验大部分是整体动物实验,首先,学生,尤其是女生必须具备接触动物的心理素质,克服在接触动物方面的一些担忧和恐惧,这是做好中药药理实验的前提之一。其次,熟练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规范操作,如动物(重点大、小鼠、家兔)抓取、固定、标记、各种途径的给药方法、取材、常用手术操作及注意事项等,教师做好标准化操作示范,然后监督学生予以完成。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乐意自己一个人主动完成实验操作,就会旁观别人实验,老师要多多鼓励这类学生,带领他们多接触动物,必要时候手把手教学。实验课上,要坚持少讲多练的原则,尽量多留时间给学生操作,对于基本操作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直至能够熟练掌握为止。另外,要求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从试剂和药液的配制、动物用药的计算到实验仪器的调试和实验动物的麻醉等,可以拓宽同学的接触面,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尽快的开展工作。
2 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学生是实验观察与操作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设计性实验,可以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实验效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任务,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操作并得出结果的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题目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弄懂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学生自学相关背景知识,以了解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进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实验药物的配制、动物用药的计算、分组、给药方案、实验仪器的调试、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等都必须独立完成,并写出预实验方案。
再次,确定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对每组的预实验方案展开集体讨论,并结合实验室的现有条件,确定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
最后,按此方案完成实验,同时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及时间的掌控,使实验能在合理的时间内顺利完成。
3 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科学实验的结果需要发表,需要将成果展示给同行,为自己和他人的继续研究提供积累和可能的思路,因此,科研论文的写作和表达是中药药理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实验报告的书写,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学生认为,实验报告只不过是交给老师的作业而已,有些学生不会写实验报告,如实验项目缺项,专业术语不规范,表格五花八门等或者把《实验指导讲义》上的操作步骤照抄一遍,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罗列一堆,而全文最重要的实验结论和讨论部分往往不知所云。使有些本科学生直到毕业仍然不会书写实验报告。这直接反映在这些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仍不会记录原始记录,仍不会使用科学语言撰写科学论文,所用文字基本上是大白话,给研究生带教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首先,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思想上要引起足够重视。书写实验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初步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要求学生按照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来书写实验报告:带教老师应就有关中药药理实验科技论文的书写格式包括项目、内容、术语、图表、参考文献等给予学生详细讲解,尤其注意在实验报告中体现思考的过程,以往学生的实验报告中,看到最多的是雷同的实验结果,简单的结论,没有自身想法和新意。讨论是实验报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讨论应与实验研究的问题相呼应,讨论通过该实验是否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若解决了,其成功的因素是哪些;若没有解决,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就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同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中医药理论来分析实验结果,写好讨论和结论部分。在实验报告上交后,带教老师要认真批阅,将集中出现的问题在下次上课时详细给学生进行讲解。
论文是研究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之后,为表述科学研究成果而撰写的理论性文体,又称科学论文,简称论文。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的空前发展,新的见解、新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旧的观点不断得以更新,论文就是这些新观点、新见解、新发明的研究结晶。它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阐述各个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结论,探讨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论文的撰写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接近真理、认识真理的过程。论文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论文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集中反映。论文属于应用文体,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和严格的规范。无论哪类学科,哪门专业,哪种类型的论文一般都具备以下六点共性:
一、科学性论文的这一特点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的。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推动人类社会向更文明的阶段发展。因此,学术论文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这一精神贯穿着论文写作的始终。首先,论文的论点和结论必须科学。它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论点绝对不能主观臆造,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和偏见。其次,论文的论证和论据必须科学。学术论文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对立论进行严密而富有逻辑性的科学论证。所引用的论据无论是实地调查来的,还是实验中来的,或是文献中摘引来的,都要求真实、典型,真正成为论点的支柱。再次,论文的论述必须科学。措辞严谨,概念准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才能体现正确的认识过程,令人信服地传达科学的学术见解。论文的科学性要求写作者从探求科学真理的目标出发,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采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揭示出来的客观规律形诸文字,加以科学的表述。
二、学术性论文反映的是某专业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的价值即体现在学术性上,而论文的学术性又突出地体现在专业性上。学术是有系统、较专门的学问,它往往以学科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科门类繁多,各学科之间虽然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但差别是主要的,各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有自己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术语,形成了专门化的知识体系。比如经济学方面的论文,需要研究和解释的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和现象,那就必须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采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而管理学方面的问题,其分析问题的方法、工具、表述方式则必须符合管理学的学科要求。人们通常将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两类之下又可逐层划分下去。分工越细,学问也就越专门化。论文要研究和阐述的就是这些专业知识中的某一个问题。因此,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本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基本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提出有价值的学术问题,从而进行学术研究。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使用的语言都必须与所论述的学科密切相关,这是论文的显著特点。
三、独创性论文不仅要进行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而且还要报告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创造是科学的本质,独创性是论文的生命。是否有创见,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高低的标准。论文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它不能重复已有的知识,甚至也不同于一些学术专著。有些学术专著主要用于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因而比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常规性,但论文绝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创造性地解决某一专业领域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创造能力可以有大小,创造水平可以有高低。大到能够开创一门新学科、创立一个新学派,小到发现一条有价值的资料,但无论对于哪个层次的研究者而言,独创性这一点都必须是研究者从发现问题开始,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到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不懈的追求。具体说来,独创性可以体现在研究和探索前人未曾涉及的领域;可以纠正或补充前人的观点;可以综合前人的研究,揭示今后研究的方向;可以为前人的立论提供新的事实材料或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等等,不一而足。
四、理论性学术论文不能停留于事实、现象的罗列,必须探究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写论文必须运用理论思维,通过对事实的抽象、概括、说理、辨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将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论文的基本框架是逻辑的,是以中心论点为核心,以分论点为支柱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充满了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等事理关系。很多作者的论文水平不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论文缺乏理论性。没有理论支持的论文,只能囿于事实材料的堆积,不能从一般的现象中看到问题的本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论文的理论性是作者的学识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反映。
五、实践性论文要充分考虑到文章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只有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从科学进步需要出发,才能写出满足时展要求,真正能够体现论文价值的文章。不同学科的论文,其应用性、实践性的表现形式也不同。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它的应用性和社会价值往往比较直观,甚至可以直接产生社会效益,对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所研究的学科本身都具有较明显的现实意义;社会科学方面论文的应用性和社会价值虽然常常不如自然科学方面论文那么直接和明显,但社会科学方面论文提出的新观点、新发现、新理论,对本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样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因而也同样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意义。
六、规范性论文具有统一的书写格式和语言规范。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的编写格式已由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为了便于交流和应用,论文必须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系统和符号系统进行表述。这也是论文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征之一。
关键词 科学写作 大学化学实验 教学策略 概念图 综合性实验
近年来,大学化学课程改革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战,即大学开设的化学实验课程需要满足学生因学习能力差异和学习兴趣差异而造成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实验时,这个挑战更加明显。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切入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化学教师通常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其中包括科学写作。知识创造者们一直都认为“写作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在写作中能够较好地形成新的观点,并将观点在纸上或是在电脑上清晰地显示出来。因而,将科学写作融入到大学化学实验中,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树立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化学教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1.科学写作策略分类
1.1启发式科学写作
Keys与Hand等人发展了启发式科学写作用以帮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有感于学生的科学实验经常流于食谱式的按表操作,而未能掌握实验背后的主要概念,Keys与Hand等人依据知识建构理论与认知改变的科学写作模式,设计了一套启发式的科学写作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完成启动先前认知经验,观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反思等步骤,从而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建构。
1.2问题引导式科学写作
Reardon依据多年的科学写作教学经验,整理出十多个提示问题,以帮助学生撰写更清楚、有条理的科学文章,例如:什么让你感到惊讶?你最好奇的是什么?你的疑问从何而来?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你如何确定你的解释是最好的解释?有没有更好的解释?如果卡住了写不下去时你怎么办?哪些证据你觉得最有说服力?
1.3多元读写素养教学策略
澳洲学者Len Unsworth发展出的多元读写素养教学策略,应用于科学写作教学中,共分成3个步骤:依循示范的练习,指导式的练习,独立练习。教师首先说明科学文章的结构与用辞语法,并且提供不同示范,协助学生规划写作的步骤,接下来学生开始进行写作,教师同时持续提醒科学写作的社会功能性,学生完成初稿之后进行修改,最后学生发表他们的作品。
1.4科学笔记薄
Campbell和Fulton发展出“科学笔记簿”的科学写作教学策略。学生的科学笔记簿里除了有笔记、记录、条列、图示、观察和表格等,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成之后,要像科学家在科学会议中一样,把他们撰写的实验结果,在班级或学校举办的“科学会议”中发表。通过这个真实的发表体验,他们不仅练习了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习了必要的科学写作技巧。
1.5概念图
Novak和Gomwin首先对概念图的定义和评分标准作出了明确界定,之后概念图广泛应用于教学与评价领域。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应用于教学中,可呈现教材内容的组织与结构,协助学生建构清晰的学习内容;作为复习课程的工具,可呈现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作为科学写作策略运用于教学中,可建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2.将科学写作应用于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2.1科学写作改变了传统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流程单一,学生往往拘泥于对课本内容的复述,缺少反思的空间,久而久之产生依赖心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果讨论,停留于观察阶段,未能做到通过化学实验学习、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将科学写作融入实验教学中,能够改变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通过写作、讨论、交流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2科学写作过程中学生尝试以自身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
学生科学写作的过程是对先前所学的知识进行重组,用自己的语言建构新知的过程。写作的过程也是强迫自己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过程,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新概念和原理,从而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知识体系中。
2.3科学写作过程能促进学生对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科学写作的过程是不断反思先前想法和经验,经历迷思、设法理解、发展知识的过程,因而在写作期间学习者能建构更丰富的解释。科学写作强调的是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证据的表述,结论的解释,对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科学写作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大学化学实验类型,一般分为3种: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研究表明,将启发式科学写作、科学笔记薄、多元读写素养教学策略分别应用于3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中,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
3.1启发式科学写作在验证性实验中的应用
启发式科学写作能帮助学生从实验和写作中建构理解。与传统实验报告不同,启发式科学写作贯穿于实验活动的始终,实验前需要向学生说明写作的目的,实验后需要学生阐明学习的化学知识,而不只是回顾实验而已。启发式科学写作强调科学合作的本质,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推论及寻找证据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科学写作报告为例,具体格式见表1。
3.2科学笔记薄在综合性实验中的应用
综合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提高实验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学会使用多种化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科学笔记薄应用于综合性实验教学中,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实验过程,还能为学生创造交流实验结果的机会,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此外写作、发言等活动环节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以“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红外光谱测定”为例,见下页表2。
3.3多元读写素养教学策略在探究性实验中的应用
大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取相关课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探究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探究结果进行梳理,撰写论文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顺研究的思路,寻求证据,解释证据,从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多元读写素养教学策略应用于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科学论文的格式,掌握论文的撰写方法,从而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效率。以学生探究“Ag+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实验为例,具体内容如下:
(1)教师提供几篇科学文章,讲解文章的结构。教师提供密切相关文献并指导学生阅读,如阅读:(a)J.Kang,Mi.Choi,J.Y.Kwon,E.Y.Lee,J.Yoon,,Chem,2002,67(12):4384-4386;(b)S.Iyoshi,M.Taki,Y.Yamamoto,Inorg,Chem,2008,47(10):3946-3948。教师分析上述文章内容包括:研究领域的科学价值,本研究的意义,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结论,支持材料,文献等,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论文的格式、内容、语言表达方式。
尽管本刊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校对工作,但迄今仍未能彻底杜绝文章中的极少错别字。我们一直都非常欢迎读者朋友在阅读本刊过程中,随时挑出错别字,以净化作品。现特在本版设“除芜”小栏目,请将您挑出来的错别字随时通过电子信箱或信函告知,我们将视实际情况刊登并寄致样刊。
另,从今年起,欢迎各位对本刊各期封面评头品足,我们将择优刊发在本版“面谭”小栏内,并致样刊、稿酬。
・感悟・
朱铁志先生从医院收费制度“忽发奇想”到编辑也可以照此规矩“创收”。受此启发,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照葫芦画瓢为学校“创收”:学生每天入校门先登记,收费五元,这是“挂号”;想听高级教师讲课,收费一百元,这叫“专家会诊”;进入教室听教师讲课,各科收费不等,一般每节课一百元左右,这叫“全方位检查”; 具体项目另行收费,如物理做实验当然要另行收费,一百或二百不等,这相当于“仪器检查”,类似于心电、B超、CT等;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化程度较高,收费要多一些,当然可以自愿选择,不过建议检查的你不检查,后果自负;如语文,学会一个生字交五元,学会一个生词交十元,学会一个句式交三十元,这是“用药”;英语是进口的,成本太大,收费自然更高一些,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至于有在学校住宿的、吃饭的、喝水的、上厕所的,当然是按规定各交各的费了,为了方便学习嘛,相当于“住院治疗”,路途远的总不能天天来回跑吧?
(读2010年12月[中]《忽发奇想》)
赵玄静(黑龙江)
读罢《赵作海案善后官员的精神暴力》一文,很有感触。在权力泛滥的社会,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需要患者用红包感谢;警察保一方平安的责任,需要居民拿锦旗感谢;勇夺金牌为国争光,要先谢国家,后谢父母;领导下乡送温暖,被温暖者要流着泪感恩戴德;见义勇为牺牲者的家属,接受采访时要说“十分安慰和自豪”……权力导演下裸的精神暴力,就这样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唯有将权力关进牢笼,让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宪法的保障,让所有人都有尊严的活着,才能彻底消除权力的精神暴力。也唯有如此,构建服务型公民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读2010年11月[中]《赵作海案善后官员的精神暴力》)
胡齐明(广东)
您好!
我酷爱读书写作。我写杂文和评论,也写散文和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在写作中,我坚持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坚持提升文章的哲理意义,坚持文艺的美和感情,也坚持自己独立的风格。自上个月以来,我已完成了十篇杂文和评论,两篇散文,两篇论文。不过,投出去的文章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我向你们也投过稿)。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获得编辑的青睐?要如何才能打动编辑?为何投稿后音信全无?
我认为杂文应当有如下性格:同情痛苦,仇恨侵害,批判媚俗,蕴含哲理。
渴望交流,敬请赐教!希望这次不让我失望。
祝工作顺利!
蒋用成(四川)
蒋先生:您好!
正如您所说,写作贵在“坚持”。每个人在初涉文学殿堂的时候,都会如您一样遇到一些挫折。在此,我们希望您不要灰心,建议您多多阅读名家名作,从他们那里汲取文学养分,提升写作素养;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尝试,坚持经常动笔,积累创作经验。
论文关键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论文模式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培养方式已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两种类型。基于工程实际的切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在快速发展,将成为今后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这对工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论文选题、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有所不同。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的转变,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数都在5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大量毕业生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走向社会实际的工作领域。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在基础理论、整体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规划,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专业领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不能完全照搬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把握好诸多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工程领域的实践环节。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都要有不同于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其中学位论文选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背景和发展方向,科学选题,尤其要定好研究方向和内容。选题的质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业前景。如果选题没有新意,那么论文写作内容也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同样,选题如果脱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研究内容太理论化,那么也就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要从提升实践创造能力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选题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先进性,也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确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实用性课题;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践验证;选题应为本学科、专业或工程实际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
三、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模式研究
1.论文选题范围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导师已有课题确定选题。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相融合,为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二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论文选题。从工程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工程实践的现实问题,学生在深入实践、广做调研的基础上,能够确定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三是与企业联合培养确定论文题目。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选择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论文选题,这种选题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设计、研究与实际制作,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学习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
2.论文选题模式
从生产实际出发,工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某个工程领域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根据多年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具体可从五个方面进行选题。
(1)产品设计研发类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要求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论文。该类题目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设计研究。要求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3)工程应用类论文。该类题目直接来源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4)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该类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专业领域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专业领域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并具可执行性。
(5)调研类论文。该类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提出命题,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5篇划时代的科学论文,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和《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一年之内,爱因斯坦在布朗运动、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这三个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些贡献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赢得诺贝尔奖。
人们曾经追问:一个根本没有进入当时主流科学共同体的小职员,加上一小群年轻朋友,三年的业余读书活动,凭什么能创造1905年的奇迹?
爱因斯坦后来多次表示,如果他当时在大学里找到了工作,就必须将时间花在准备讲义和晋升职称的论文上,恐怕就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来自由思考了。他在逝世前一个月所写的自述中表明,奇迹来自自由的思考:
鉴定专利权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幸事。它迫使你从物理学上多方面地思考,以便为鉴定提供依据。此外,实践性的职业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拯救:因为学院式的环境迫使青年人不断提供科学作品,只有坚强的性格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流于浅薄。
杨振宁曾对青年学生说过,应该“经常思考最根本的问题”,才有望在科学上有所建树。爱因斯坦在伯尔尼那几年间的故事,可以有力地证实杨振宁的说法――相对论就是“思考最根本的问题”所产生的最辉煌的结果。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爱因斯坦在1905年之前几年中的表现,其实非常符合我们今天的“民科”标准:未能在主流科学共同体中得到职位,搞出来的东西又不是在现行主流理论基础上的添砖加瓦――特别是相对论,简直是横空出世、天马行空,其中的光速不变原理严重违背日常经验,难怪诺贝尔奖的评委们始终不肯将物理学奖给相对论。夸张一点说,爱因斯坦当年就是一个超级“民科”――只是由于他在1905年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没有任何人将他视为“民科”,他反而成为主流科学的神话和科学共同体一致膜拜的教主。
“爱因斯坦奇迹年”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启发。可惜的是这些教训和启发在中国经常是被忽视的。我们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在1905年时的“物理学危机”之类的话题上,只注意物理学,不注意人和人的生活,这样就将应得的教益从我们的视野中剔除了。
例如,在《爱因斯坦奇迹年》一书的导言中,主编施塔赫尔比较了牛顿和爱因斯坦这两个“奇迹年”的多项异同,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却完全没有被注意到,这个共同点也是经常被后来的科学家们有意无意忽略的,那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创造奇迹时,都没有用过一分钱的“科研经费”!事实上,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发现,都是在不用国家一分钱的状况下完成的。而如今那些用掉了纳税人亿万金钱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与万有引力和相对论比起来,绝大多数显得多么平庸、多么匠气、多么令人汗颜!“爱因斯坦奇迹年”完全是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产物,而不是计划经济或“计划学术”的产物。
而如今中国大学里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及成果指标之类,已经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灾难性的”,其压力恐怕远大于爱因斯坦当年的学院环境。当年爱因斯坦就认为“只有坚强的性格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流于浅薄”,那在如今的中国大学里要怎样的性格才能“不流于浅薄”?还会有几个人有足够的闲暇去自由思考?
从牛顿的“奇迹年”至今已三百余年,爱因斯坦的“奇迹年”至今也已百余年,如今科学研究的建制化职业化已经高度成熟,牢不可破。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不能进入科学体制之内任职,不能发表被主流科学共同体立即认可的成果,那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民科”。而中国的“民科”总是拿哥白尼、伽利略等人来激励自己,其实是找错了人――他们最伟大的精神偶像,应该是爱因斯坦! 15419
最近,澳大利亚有人发表了一项研究,结论是“转基因饲料明显增加了猪出现严重胃炎的比例”。正好中国新批准了三种转基因大豆的进口许可,一时间人心惶惶。很快有专业人士指出,这项研究看起来“科学”,但是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都存在漏洞,结论完全靠不住。
在具体分析这项研究之前,我们先来举个例子,说明如何“科学”地证明一个不靠谱的观点。假设学生们每周上一次体育课,现在我们来证明“星期二上比星期三上更有利于健康”。
既然是科学实验,自然是要找两组人来比较,比如某年级的两个班,A班星期二上,B班是星期三上。然后确定检测指标,开始当然不知道“应该”检测什么指标,于是只能尽可能多地检测学生们的各项身体指标,比如身高、体重、脉博、肺活量等等,以及各项运动成绩,比如短跑、长跑、跳高等等——基本原则就是“只要能想到的,都去测一下”。经过一学期之后,把这些参数再测一遍。学生们在长身体,测量出来的数值总是会有变化,而且各不相同。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数据分析”了。把各个参数的变化计算出来,比较两个班孩子的变化情况。一般而言,各个指标的变化都是有高有低。统计学上要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来衡量平均值的差异是不是“真的”不同。一般而言,多数指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虽然不同,但是小于正常偏差。只有差异很大,才说明是“有统计学差异”。如果数据“有统计学差异”,在科学上就认为是所考察的变量导致的。这里所考察的变量是“哪一天上体育课”,而其他的变量,理论上两个班情况“一样”。因为测的参数很多,就可能有一项两项参数出现“统计学差异”,而且是A班比B班好。于是,你就可以得出结论“星期二上体育课使得学生的XX指标提高更多”。
如果每项指标都没有统计学差异,怎么办呢?你还可以把孩子们分开,分成男生和女生、高个子和矮个子、家境富有和家境一般等等类别比较,没准就能找到有差别的组了,于是结论就变成“星期二上体育课有助于某类学生XX指标的提高”。如果还是不行可另找两个班,从头再来。
这样的研究当然很胡扯,但如果写成论文,却完全符合“科学论文”的特征。而澳大利亚那个转基因饲料与猪胃炎的例子,就是这样的思路。实际上,实验中两组猪出现胃炎的比例并没有明显差异,都非常高。作者又把胃炎分成“轻度”“中度”和“严重”三个类别,终于在“重度胃炎”类别中找到了符合目标的“差异”。实际上,还有一个“心脏异常”的指标,转基因组的发生率只有非转基因组的一半——虽然这个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如果也搞一个类似的分组,那么很可能得出“转基因饲料降低心脏异常率”这个作者不想要的“结论”来。
除了这项研究,还有很多证明“转基因有害”的研究,但迄今为止,每一项这样的研究都被指出各种各样的漏洞。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漏洞,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仅次于伪造数据的严重指控。为了维护自己的学术声誉,面临这样的指控时,科研人员需要做的是纠正这些漏洞,重新进行实验,用无可挑剔的实验和数据来为自己正名。但是,这些证明“转基因有害”的研究,没有一项进行了这样的跟进。
如果要考察药物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动物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因为药物和食品添加剂没有营养价值,可以用高倍数的剂量去喂动物,这样很容易看出毒性,从而找出“不导致危害的最大剂量”。但是食物受到食量的限制,不可能给动物大大超过正常食量的剂量。所以,即使食物有轻微、慢性的危害,也会被其他影响因素掩盖。如果食物有严重危害,那么不用动物实验,成分分析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
因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指南中,并没有把动物实验作为安全审核的要求。相反,对于想要进行的动物实验,明确指出需要“设计严谨”。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特征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试行建立在医学硕士、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基础之上,因此弄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医学科学学位之间的关联与差异,是把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特征的前提。由于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论文形式以及授予标准上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现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与医学科学硕士学位作如下比较,见表1。如表1所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具有技能性(职业背景)和过程性特征。所谓技能性是指培养内容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侧重于从事临床医师这一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谓过程性是指临床技能培养要求二级学科轮转的过程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有严格的考评记录和考核指标,强调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和培养内容的系统整合。同时专业学位不可越级申请,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在职人员也必须按级申请。
二、实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1.不同培养途径与同一标准的关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对象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和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医师,这两种对象的培养途径各异,但要按同一标准授予同一学位。经比较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标准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考核标准在具体病种和数量要求上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势必导致同一学位而非同一标准。解决这一殊途同归的关键在于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对培养内容细化分解和把握培养过程,采取差什么补什么的方法,力求培养内容的大同小异。同时通过环节考评、阶段考核等手段对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以达到培养内容的系统整合和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确保不同培养途径所授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达到同一标准。
2.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的关系
根据专业学位的定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是指临床医师这一职业背景的学位,它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其联系在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是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这一专业学位人才的学科基础;区别在于医学硕士学科授权点是指该学科专业有招收硕士生和授予该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的权力,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内涵和范围均超过硕士学位授权点,它是指一种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权,并没有限定是哪些临床医学的学科专业,即覆盖整个临床医学学科,这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时,必须优先考虑已有的硕士学科专业点,同时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科基础和指导教师的情况,通过一定的申报审批程序,在非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的临床学科开展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培养工作。
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临床医学培养基地建设的关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以临床技能为主要培养内容,因此必要的临床资源、人力资源(指导教师)是培养工作的首要条件,为保证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条件,在调整挖掘现有临床资源的基础上,应积极利用社会医学教育资源与高水平医院(如教学医院)联合,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基地,实现临床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扩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开辟和建设基地。同时应制订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使基地建设水平能符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临床病人为具体对象,当今社会倡导以人为本,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学生在病人身上“实习”的机会锐减。因此,建设临床模拟教学实验室,提供反复无创伤训练平台,利用模拟仿真环境和高端模拟产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满足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双重需要。
4.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临床医学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重心势必向临床技能水平转移,于是有人担心会影响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水平。如何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是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对传统学科建设观念的挑战。笔者认为,一要转变观念,将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传统指标和重心进行调整,在要求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论文档次的同时,将临床诊疗技能水平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事实上临床诊疗技术的研究本身是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二要允许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医学科研学位在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并存,临床医学有很多的基础理论需要探索,许多疑难杂症需要研究,要成为一个高水平的临床医师,不仅要掌握现有的诊疗技能,还要有自己的诊疗特色和技术创新,这些基础研究,需要临床医师的参与和指导。加之临床医学学科的特点,临床科室、教研室、研究室平行并存的体制使临床学科基础应用研究形成自己的运行机制和研究风格,成为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临床学科人才队伍结构既需要高层次的临床医师,也需要高级基础应用研究专门人才。三是落实双学位制度,一方面对一些已经接受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录取的研究生,如考生学有余力可进行科学论文的培养,合格者获双学位,即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另一方面在人事制度上给予政策配套,如学科带头人必须是双学位获得者。上述措施对学科建设将起到调控和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带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内涵建设,两者之间是协调统一的。
基于国内外林业经济相关领域重要期刊《林业经济》、《林业经济问题》、《欧洲林业研究》、《加拿大林业研究》等的相关介绍,利用2006-2010年统计数据,对国内重要期刊《林业经济问题》和《中国林业经济》进行影响因子分析,同时,对国外SCI源期刊影响因子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为国内学者了解SCI期刊并向国外投稿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SCI 林业经济 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林业部门生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1],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林业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及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林业中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及其他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林业生产部门的结构、林业生产布局与林业区划等。目前,国内学者对林业经济相关领域国外期刊,特别是SCI源期刊不甚重视,在相关期刊上不多,由于科学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展示,从而导致国内学术界研究成果不能较好地呈现给全世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Web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期刊分析与评价报告,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分析国际性学术期刊[2]。同样,《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也对国内期刊进行了评价[3]。因此,本文选择与林业经济相关的国内重要期刊以及国外SCI源期刊进行着重介绍,并根据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以及JCR公布的历年数据,对影响因子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国内学者投稿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我国林业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国外,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领域的发展。
1.1《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主办,2004年曾更名为《绿色中国》(理论版),2006年起恢复使用《林业经济》。作为林业经济专业核心期刊,主要刊载反映我国林业经济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林业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探讨等,其定位是各级林业及相关领域决策者、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教学人员、信息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1991年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行
1.2 《林业经济问题》
《林业经济问题》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和文献计量评价数据的来源期刊,在国内林业经济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期刊主要刊载国内外林业经济学领域重大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其读者定位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和行政管理工作者、农林大中专院校广大师生。
1.3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林业经济》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东北林业大学主办。同时,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经济管理研究会以及中国龙江森工(集团)总公司、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总公司、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等承办。主要刊载理论研究、调查研究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术文章,其读者定位于林业工作者、林业学者及管理者等。1996年、2000年该刊连续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评为黑龙江省级优秀期刊。该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1.4 林业经济评论
《林业经济评论》创刊于2011年,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以文集(论著)的发刊方式面向国内外发行,每年定期出版。主要刊载林业经济理论、资源管理与政策、林产品市场与贸易、保护经济与管理、林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读者定位于广大国内外林业经济工作者,致力于打造发表高水平林业经济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扩大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在国内外影响的一个窗口。该刊采用匿名审稿制度,兼收中英文稿件,发表以翔实资料为基础的具有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的学术论文,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鼓励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学术取向,不收取版面费。
2.1 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欧洲林业研究》由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出版,作为国外林业经济相关领域的顶尖杂志,主要刊载与木材和林业相关的生物、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综述。其内容主要包括林业领域研究进展、土壤化学、地区林业等。期刊读者定位于林业经济研究人员、管理者和决策者。其主编为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森林科学与资源管理学院的Hans Pretzsch教授。
2.2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加拿大林业研究》创刊于1971年,系同行评审期刊。主要刊载林业科学方面的有关内容,主要包括保护生物学、林业经济学、造林学木材科学等论文。期刊也会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出版专刊。该刊被遴选为过去100年中生物和医学领域100种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4]。其主编为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的Daniel Kneeshaw博士以及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林务局的Pierre Bernier博士。
2.3 Forestry
《林业》系同行评审期刊,主要刊载有关林业可持续发展、树木研究以及政策等论文。该期刊更多偏向于发表温带和寒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论文。其编辑工作分工较细,各编辑所负责的事务各不相同。
2.4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林业科学年报》系涉及多学科的国际期刊,每年一般出版8期。主要刊载林业可持续经营、生态学、树木生理学等研究论文。林业可持续经营以及生态学是该期刊的重要主题之一。其主编为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南希中心的Erwin Dreyer。
2.5 Forest Science
《林业科学》作为林业相关论文的索引数据库,为学者提供论文的摘要信息和全部的参考文献,主要刊载林业可持续发展、热带森林碳汇和森林遗传资源等论文。覆盖范围较广,收录文献从1939年至今,数据库更新较快,平均每周更新一次。其主编为Victoria Bonham和Bridget Biggs。
3.1 国内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
由于缺乏《林业经济》、《林业经济评论》的数据,本文仅选择了《林业经济问题》和《中国林业经济》两种期刊进行分析。《林业经济问题》作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近年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2006年影响因子为0.477,而到2010年,其影响因子上升为0.950,增长幅度高达99.16%。《中国林业经济》不是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在2006年为0.166,2007年为0.333,随后变化平稳,影响因子始终处于0.3-0.35之间(见图1)。了解期刊影响因子变化情况,为林业经济相关学科科研工作者更好地评价自身研究成果提供依据,也可为其今后论文投稿指明方向。
3.2国外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
根据《JCR2011年引证报告》,林业经济相关SCI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均低于2.0,以0.5分作为分档标准,对期刊进行分类划定,结果显示,影响因子多集中在0.5-1.0分之间,所占比例为63.64%,整体而言,林业经济类相关期刊影响因子水平不高,1.5分以上的期刊仅有2个,所占比重为9.09%,而1.0-1.5分之间的期刊有5个,占比重为22.73%(见图2和图3)。
选择林业经济领域中SCI源期刊,对2006-2010年影响因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总体变化情况有三种:一种为上升趋势;另一种为下降趋势;还有一种就是其变化趋势并不明朗,不能较好地预测其未来是否上升和下降(见图4)。呈现上升趋势的期刊有:CIENC FLOREST、J TROP FOR SCI、J FOREST RES-JPN、FORESTRY、EUR J FOREST RES、SILVA FENN、INT FOREST REV、NEW FOREST、AGROFOREST SYST、CAN J FOREST RES等,其中CIENC FLOREST、J TROP FOR SCI、J FOREST RES-JPN、FORESTRY、EUR J FOREST RES保持了稳步的上升态势(见图4A)。呈现下降趋势的期刊主要有:FOREST CHRON、J FOREST ECON、ANN FOREST SCI、J FOREST、FOREST SCI,其中FOREST CHRON表现出一直下降的趋势,而其他期刊尽管有升有降,但总体以下降为主(见图4B)。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并不明显的期刊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仅两种期刊: FOREST POLICY ECON和SCAND J FOREST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