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生用水调查报告

中学生用水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13 08:0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生用水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生用水调查报告

第1篇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苏南地区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和镇江五个城市中初二和高二的1376名中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对其网络应用行为的基本特征、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苏南地区中学生的网络拥有、接入条件及设备都已具备且非常便捷,互联网已成为中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中学生去网吧的比率比较小;中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比较积极,且对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较高;中学生具有多任务、多通道的工作特性;娱乐性是目前吸引中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动力之一;绝大部分中学生都能够适度上网,但仍有3~4%的学生在过度使用网络;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是苏南地区中学生信息技术技能获得的首要途径;网络在学校(学习)中的深度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相比于高中生,初中生更符合“数字原著民”的特征;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学生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苏南地区;中学生;网络应用行为;调查;数字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0—0025—07

一、相关研究综述

早在互联网刚刚出现不久,具有“数字未来学家”之称的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其所著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一书中就提出了“网络世代”(Net Generation,简称“N世代”)的概念[1]。十年之后的2009年,泰普斯科特在《数字化成长(3.0版)》一书中认为真正的“N世代”已经到来[2]。“N世代”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和认可——美国著名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在2005年出版了《教育“网络世代”》一书[3],澳大利亚学习和教学委员会也于2009年发表了《教育“网络世代”:实践和政策手册》的研究报告[4]。

美国教育与学习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游戏化学习的倡导及推动者普伦斯基(Marc Prensky)认为,无论是“网络世代”还是“数字世代”这样的称呼都难以对今天的青少年群体进行准确描述和界定,他于2001年提出了“数字原著民”(Digital Natives)和“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s)这一对术语[5],2006年普伦斯基再次强调:今天的学生已与过去截然不同,他们属于数字技术的一代新人,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6]。

200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下属的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CERI)的相关研究指出:据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3年的数据显示,欧洲国家15岁的青少年已100%使用过计算机,80%的青少年家里有计算机,60%可以在家中上网(这些青少年很少在学校使用计算机);OECD2004年的数据表明,打游戏、搜索信息、用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IM)交流是青少年在家中使用计算机的三项主要活动。除了网络之外,手机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也非常迅速,2005年美国高中生的手机持有率为62%,英国14至21岁青少年的手机持有率为96%。基于以上数据,研究者用“新千年的学习者(NML)”这一术语来描述这些网络世代新人的新特征——他们从小就生长在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环境之中,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各类技术,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擅长于多通道、多任务工作。他们每天的生活被即时通信、手机通话或文字交流所包围,社会性软件、博客、维基百科、网络书签、即时通信等已大大改变了他们的学习、交往、娱乐及知识管理等方式,甚至于他们的个性和社会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研究者认为“NML”已是OECD国家青少年的普遍现象,并且正在不断扩大。[7]

相比于“N世代”或“NML”而言,“Google世代”(Google Generation)则特指那些更为年轻的青少年一代。大英图书馆和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JISC)在2008年的研究报告《未来研究者的信息行为》中将“Google世代”界定为那些1993年之后出生的,并且在互联网世界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相较于其他世代而言,“Google世代”更习惯于用键盘写作(而不再是传统的练习簿),更愿意阅读电脑屏幕(而不再是纸质材料),他们还养成了随时互联的习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家人或朋友保持联系。维基百科将这些青少年的特征描述为:“与其他世代倾向于从图书或传统图书馆获得知识相比,这些青少年更喜欢借助于互联网或搜索引擎(特别是Google)来寻求知识。”研究者认为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充足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Google世代”的确已成为了目前青少年群体的主流,但应该对之引起足够的关注,通过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澄清关于“Google世代”的许多流行但还没有被科学研究证实的观点。[8]

就国内而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自2008年开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至2012年已连续了五个研究报 告[9],2012年8月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 月,青少年网民已占据了整体网民的半壁江山(45.1%),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64.4%;在家上网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显著增加(85.8%),在网吧上网的比例继续下降(39.3%);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6.5小时;中小学生网民网络应用的娱乐化特点比较突出;青少年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的表现更为活跃,有 57.7%的青少年网民使用社交网站,71.9%的青少年网民使用博客/个人空间;青少年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80%——有87.3%的青少年手机网民使用手机在线聊天服务,使用手机搜索和手机音乐的青少年手机网民达到了68%和52.4%;青少年网民对搜索引擎有较强的使用需求,使用率为82.3%;在所有商务类网络应用上,青少年的活跃性都相对较差。[10]

江苏作为经济和教育大省,同时也是互联网发达地区,一直非常重视青少年的网络应用问题。自2008年开始,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江苏省互联网行业管理服务中心、江苏省互联网协会联合组织开展了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以及《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的编撰工作。2010年度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省7~18岁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达95%,是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群体;江苏青少年上网场所仍以家庭为主,在学校上网比例明显提高;互联网向低龄青少年的渗透加深,10岁之前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的青少年为57.2%;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总体状况良好,大部分青少年能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每周上网总时长主要以3小时以内和3~10小时为主;有部分青少年未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3.2%的青少年每周上网总时长在30小时以上,33.2%的青少年经常玩网络游戏,8.5%的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时长在3小时以上。[11]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中的“苏南地区”指江苏境内长江以南长江三角洲及太湖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下:

(1)苏南地区中学生群体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有哪些基本特征?

(2)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男生和女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3)影响中学生网络应用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基于以上问题,调查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 ① 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年级、性别、家庭拥有电脑情况、学习成绩、对信息技术所持的态度等); ② 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状况(第一次上网时间、经常上网的地点、上网的主要活动、经常访问的网站、每周上网时间、对自己信息技术水平的自我评价等);③ 网络学习(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满意度、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信息技术技能的获得途径、参加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况、信息技术对学习的作用等);④ 网络娱乐及交往(网络游戏、社交网站、博客、微博等的应用状况,网络依赖等);⑤ 手机应用(手机拥有情况,是否经常带手机到学校,父母的态度、班主任的态度、自己的态度,手机上网的主要活动等)。

本研究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和镇江五个城市中初二和高二的中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在上述每个城市中选取两所初中(一所重点初中和一所普通初中)和两所高中(一所重点高中和一所普通高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的时间为2011年3月至6月,考虑到中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特点,选择了研究者到班级集中发放、回收问卷的方法,对问卷数据采用了手工输入的方式。共回收问卷139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1376份(注:可能由于问卷的题目较多,受教师留出的问卷填写时间所限,部分学生没有完成第五部分的问题,因此关于手机应用部分问题的缺失值比较多)。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初中生占51.8%,高中生为48.2%;男生占54.4%,女生为45.6%;重点中学学生占53.5%,普通中学学生为46.5%;有99.6%的被调查者使用过互联网。

三、苏南地区中学生网络应用

行为的总体特征

1. 苏南地区中学生的网络拥有、接入条件及设备都已具备且非常便捷,互联网已成为中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1)中学生中互联网普及率为99.6%,高于全国60.1%(注:CNNIC2012年的最新数据。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 http:///hlwfzyj/hlwxzbg/qsnbg/201208/P02012081640347721609 4.pdf,下同)和全省95%的对应数 据。

(2)中学生中有93.4%的学生家里有电脑,有半数多(51.8%)的学生家里有2台及2台以上的电脑,且88.5%的学生家里可以上网,67%的学生在学校可以上网。

(3)中学生的手机拥有率为81.6%,其中有60.3%可以上网。

(4)家庭经济原因已成为影响中学生上网的次要因素。

2. 苏南地区中学生去网吧的比率较小

苏南地区中学生绝大多数都选择在家里上网(91.8%),高于全国青少年网民的在家上网比率(86.5%);只有极少数中学生(3.6%)会去网吧上网,远远低于全国青少年网民48.1%的比率。

3. 苏南地区中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比较积极,且对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较高

(1)5.3%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属于信息技术发烧友,有八成学生对信息技术持较为积极的态度。

(2)80%的中学生认为其信息技术水平在中等及以上,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较差。

(3)在各项具体信息技术技能的自我评价方面,“网络搜索”得分最高,“编程语言”得分最低。

(4)在各类网络新事物中,中学生最熟悉的有社会网络(开心网、人人网等)、视频分享网站(优酷等)、淘宝、微博、几何画板等,最不熟悉的有脑图软件、Skype、“绿坝”等。

4. 苏南地区中学生具有多任务、多通道的工作特性

(1)半数中学生具有多通道、多任务工作的习惯(这一结论与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比较一致);85.3%的父母会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

(2)这种多通道的工作(学习)习惯是否会影响学习、将会对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目前尚未定论,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5. 娱乐性是目前吸引中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动力之一

尽管苏南地区中学生的互联网应用已非常普及,并且绝大多数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但青少年群体在生活、娱乐和社交方面对网络的依赖要远远高于在学习上对网络的依赖,娱乐性是目前吸引中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动力之一。

(1)中学生上网最常做的三件事情为:信息搜索查询、收听或下载音乐和看视频。

(2)中学生手机上网常做的三件事依次为:信息搜索查询、聊天和收听或下载音乐。

表3 中学生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活动

(3)虽然青少年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较高(与CNNIC2012年的最新数据一致),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群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他们使用搜索引擎的具体目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6. 绝大部分中学生能够适度上网,但仍有3~4%的学生过度使用网络

本次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中学生都将上网时间安排在节假日,6.7%的学生只要有时间就上网;超过半数的学生极少或偶尔上网,不到7%的学生每天都要上网;半数中学生每周无论是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还是上网的时间都控制在5小时之内,但有3~4%的学生每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时间超过35小时(与《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2010年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即每周每天的上网时间在5小时左右。

7. 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是苏南地区中学生信息技术技能获得的首要途径

(1)中学生信息技术技能获得的首要途径是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73.5%)。可见,“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对于青少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满意度较高,超过70%。

(3)中学生对所在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比较高。中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有六成的教师其信息技术水平属中上,10.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差。

8. 网络在学校(学习)中的深度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1)虽然调查显示有67%的中学生在学校可以上网,但实际上在学校使用网络的比率只有14.6%(远远低于全国青少年网民42.9%的比率)。这可能是由于苏南地区家庭电脑拥有率较高,但同时也反映出信息技术(网络)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深度和普及率都有所欠缺,信息技术(网络)的有效利用率不高。

(2)在信息技术(包含网络)对学校学习的作用方面,绝大多数中学生持肯定态度,其中有11.7%的中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3)在信息技术对学校学习的具体作用方面,扩大知识面排在第一位,而在“增加了向老师请教的机会”一项上的认同度最低。

可见,信息技术在支持中学生课堂学习(尤其是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等)及促进师生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

四、苏南地区中学生网络

应用行为的差异分析

1. 男生和女生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的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

(1)男生比女生每周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要多;男生在游戏行为方面高于女生,女生的网络搜索行为、网络学习行为、音乐收听/下载行为、网络社区活动等行为频率明显高于男生。

(2)男生对自己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评价明显高于女生;女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满意度及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评价明显高于男生;在具体的信息技术自我评价方面,男女生存在较大差异——男生在音频编辑、视频编辑、编程语言、flas、操作系统方面的自我评价远远高于女生,女生在word、PPT和网络搜索方面的自我评价高于男生;在对网络新事物的了解方面,男生和女生也存在一定差别——女生更熟悉百度百科、SNS、优酷、微博、照片分享网站和淘宝,男生更熟悉Skype、second life、脑图软件和“绿坝”软件。

(3)男生和女生在网络娱乐/交往方面基本没有什么显著性差异,只是女生更新博客的行为要高于男生,男生在网络游戏行为方面要明显高于女生。

2. 初中生和高中生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的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1)初中生在家庭电脑拥有方面要优于高中生,第一次上网时间要早于高中生,在网络游戏行为方面要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在网络搜索查询、看新闻、收发电子邮件和网络购物行为方面要高于初中生。

(2)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对自己信息技术技能的评价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初中生比高中生略高);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满意度、对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评价明显高于高中生;在具体信息技术技能的自我评价方面,高中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初中生和高中生各有所长——高中生在word、excel和网页制作方面优于初中生,初中生在音频编辑、视频编辑、图片处理、flas和计算机维护技能方面高于高中生;在对网络新事物的了解方面,初中生各选项的得分都高于高中生。

(3)初中生第一次用QQ的时间早于高中生;初中生更新博客和微博的频率高于高中生。

(4)相比于高中生而言,初中生更符合“数字原著民”的特征: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更积极,应用更活跃,对网络新事物的了解更多。这同时提出了一个令教育者深思的问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种现象将给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

3. 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的差异

(1)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而言,重点中学学生在家庭电脑拥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中学学生,在第一次上网时间方面明显早于普通中学学生;重点中学学生的网络搜索行为、看新闻行为、网络学习行为、收发电子邮件行为明显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普通中学学生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和每周计算机使用时间上明显高于重点中学学生。

(2)普通中学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满意度略高于重点中学;重点中学学生对word、ppt和excel更熟悉,更擅长于网络搜索(与前面的网络搜索行为频率较高相一致);普通中学学生在编程语言和flas方面得分较高。另外,重点中学学生更熟悉几何画板、淘宝和微博,普通中学学生更熟悉SNS(与前面的聊天行为得分较高相一致)和second life。

(3)总体而言,普通中学的学生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社交方面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重点中学的学生将上网时间更多地花在了网络搜索、看新闻和网络学习等方面。这一现象也应引起广大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五、改进青少年数字化

学习现状的建议

1. 教育系统的管理者、决策者需要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一个系统、全面、正确的认识

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在2010年底的《2010美国教育技术规划》中指出:“在过去的40年里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迈进。在今天的美国,对于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而言,都可以很容易地获取价格低廉的互联网设施和简单易用的数字著作工具,可以通过万维网很方便地获得各类信息和多媒体学习内容,还可以借助于网络上的多种工具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与协作。然而过去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基本上还停留在细枝末节式的修修补补上,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力和作用。信息技术在其他行业应用和实践的经验已充分证明:只有当信息技术引发了组织在结构、流程等层面的深层次、系统化、整体性变革时,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和成效。”[12]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最终改变的是教育、教学的结构和模式,改变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绝不是简单地在现有的教育系统、结构和模式中加入信息技术的硬件、软件而已。青少年数字化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新的学习理念、新的学习环境及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支持。

2. 进一步改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日益普及为中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获得和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也为青少年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基础和条件。对于苏南地区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满意度及对其所在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但中学生在学校应用信息技术(包括网络)的普及率还不高,这与欧盟国家遇到的情况类似:“技术无处不在,但学校却是个例外。”“欧盟国家有50%的中小学生表示在近一年内他们从未在教室内使用过计算机,而大部分的教师表示他们只是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才使用计算机。”[13]

“信息技术”课程的存在,为推动和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青少年的数字化学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应该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水平,提高青少年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并促进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3.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数字化学习在我国中小学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苏南地区大部分学校都已在硬件、软件方面加大投入,但教师们是否接受和认可网络教学,是否愿意从事网络教学,是否熟悉和掌握网络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否得到所在学校的支持和激励,是否能够成功地开展网络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网络教学(数字化学习)的顺利进行,对于网络教学(数字化学习)的实施和推广至关重要。

要想改变目前青少年对网络娱乐/交往的依赖远远高于对网络学习的依赖的现状,使青少年将更多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教师及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应该设法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作用和价值的认可度,提高其信息技术技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各类网络学习活动,有效引导和吸引青少年开展网络学习,才能使信息技术由学生的“娱乐工具”变成“学习工具”。

为了促进教师开展网络教学,需要从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制订相应的政策。

4. 将更多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引入课堂,为青少年的数字化学习提供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种适合青少年数字化学习的软件/工具越来越多,且有很多是免费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应该有计划地为青少年筛选、推荐一些简单、便利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将这些工具整合进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中,加强青少年的数字化学习体验,改变其数字化学习理念,培养其数字化学习的习惯和技能。

5. 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

国际新媒体联盟(NMC)2009~2011年连续三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一直强调移动技术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问题,研究者认为:“大量移动设备的出现,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 播放器、PDA、车载 GPS、移动视频播放器、游戏机等,以及价格的下降,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权……通过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人们能够非常便捷地获得信息,也可以建立社交网络,掌握特定的学习和生产工具……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将不断渗入到基础教育之中。”[14]虽然本研究的调查表明苏南地区青少年智能手机的拥有率为42.6%,但可以预测近年内青少年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将会迅速增长,随着中国高校(区域)智能校园建设的如火如荼开展,移动学习的条件将会日益成熟。

[参考文献]

[1] 泰普斯科特. 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M].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出版公司,1999.

[2] 泰普斯科特. 数字化成长(3.0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Oblinger,D .G., Oblinger J.L..Educating the Net Generation[EB/OL].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pub7101.pdf.

[4] Australian Learning and Teaching Council.Educating the Net Generation: A Handbook of Findings for Practice and Policy[EB/OL].http: // netgen. unimelb. edu. au / downloads/handbook/NetGen HandbookAll.pdf.

[5] Prensky,M..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EB/OL]. http:///writing/Prensky%20-%20Digital%20Natives,%20Digital%20Immigrants%20-%20Part1.pdf.

[6] Prensky,M..Listen to the Natives[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5,63(4):8-13.

[7][13] Pedró, F..The New Millennium Learners: Challenging our Views on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Learning[J].Nordic Journal of Digital Literacy, 2007,2(4): 244-264.

[8] British Library, JISC.information behaviour of the researcher of the future[EB/OL]. http://bl.uk/news/pdf/googlegen.pdf

[9] http:///research/bgxz/qsnbg/

[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 http: ///hlwfzyj/hlwxzbg/qsnbg/201208/P0201 20816403477216094.pdf

[11] 江苏省通讯管理局. 2010年度《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EB/OL].http://:8082/was40/detail?record=1&primarykeyvalue=DOCID2%3D37190&channelid=12659 &searchword=doctitle+%3D+%27%25%E9%9D%92%E5%B0%91%E5%B9%B4%25%27

[12] 梁林梅.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2010教育技术规划》解读[J]. 开放教育研究,2010,(4):35-41.

[14] 赵呈领 李 青 闫莎莎. 地平线报告(K- 12)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2,(1):68-73.

收稿日期: 2012-08-30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品德教育,培养能力,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自觉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面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理学科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正常、顺利地实施,这也是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1.目前中学生环境道德的现状

中学生环境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对环保重要性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到位,环境保护道德意识淡薄,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诸如乱扔垃圾、浪费水电、践踏草坪等现象,环境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1.1 当前,中学生并不是不懂环境保护知识,主要问题表现在知识与行为的脱节。

1.2 学校虽然重视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但是环境道德教育基础相当薄弱,用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替代环境道德教育。

2.地理教学渗透环境道德教育的策略

2.1 地理教师加强自身修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之相关的学科非常多,如历史学、政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文学等学科都与地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博学,这也说明地理知识的涉及面很广,因此,地理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不仅应该是地理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旁征博引,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而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因此,教师在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仍然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全新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育方式,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研能力,扎实的信息技术能力都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完善职业道德修养,钻研专业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

2.2 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平时的备课中。

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在人生中比较危险年龄,因此,在这个阶段十分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怀和指导。寓德于教显得更迫切、更必要。为了有计划,有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自己的备课中,备好自己每堂课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中学生好奇、好胜、好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是地理科德育工作的重点。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和整理好地理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例如:利用演示实物影象提高学习兴趣;用地理学史中地理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探究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用学生乐学、爱学,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育一个意志坚定的学生,他能顽强地战胜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对待一切,学生道德素质与心理品质的好坏,对其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握好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地理学家的故事。如:俪道元――刻苦学习、专心致志;马可•波罗、迪亚士――坚持不懈、探求科学真理;麦哲伦――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地理学家典型事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3 挖掘地理教材中蕴涵的环境道德教育素材。

中学地理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例如:在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的活动题中文字素材黄河断流、蚌埠城市水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乱占耕地大幅度增加,使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湖泊退化是水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我国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并严重短缺等;另外还有以漫画形式出现的如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就地取“材”等以及配置的《家乡耕地减少的忧思》的调查报告和《家乡水资源利用调查》、《家庭用水调查》;还有世界地理的大气环境与大气质量等等。因此挖掘地理教材中蕴涵的环境道德教育素材,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加强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

2.4 在活动中渗透德育。

2.4.1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活动。

结合地理教学设计环境道德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的主题要覆盖环境道德教育的所有对象,利用集体目标的激励、组织全体师生实践,在参与中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通过教育活动建立培养环境道德的规章制度,培训学生干部,让学生走上讲台,举办环境道德讲座;开展保护校园环境从我做起,人人弯弯腰废纸不飞舞的活动,在舆论宣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抓节约用水用电、保持整洁的校园卫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4.2 积极组织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掌握观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中学环境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环境与发展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环境恶化与改善、人口问题、环境法规、环境价值与德育、乡土环境教育等。

总之,充分利用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会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不但获得理论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思维品质,使学生不但会读书,而且会做人。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研究性学习 本土化开发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掌握有关人地协调发展的基础知识[1],而且要求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研究性学习过程,是通过创设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研究性学习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利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1.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资源的选取原则

1.1立足课程原则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研究性学习必须夯实课堂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用。教材中具备较多潜在信息,这些信息常常是以语言、图片、统计数据、资料等因素作为载体存在的[2]。因此,教师应从关键性语言、图片、统计数据、资料等因素,创造具体的教学内容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

1.2开放性原则

在教材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取来源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任何问题,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如学生在研究“农民工现象”问题时,教师可以选取全国、本城市农民工务工和子女就读等现状问题,指导学生分析、提出更符合实际的解决途径。

1.3综合性原则

地理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选取与其他学科具有交叉、融合的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基本特点

2.1典型的区域性

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区域,其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都具有各自特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都需要按照各区域的特征进行活动,达到因地制宜的目的。通过对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分析处理,让学生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得出直接结论,进而了解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

2.2高度的交叉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人文事物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具备自然与人文兼备,时间与空间并存,各地理要素之间关系密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对各学习资源的挖掘分析后,了解到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理解如何实现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3深刻的探究性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引导下,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评价,并对本地区、本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方面提出见解。

2.4高度的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资源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结论表现形式,进行个人、集体间的实践成果交流、探讨,进而提高自身的地理思维品质。

3.研究性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

研究性学习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可抓住困扰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紧扣教材开展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准备。通常获取资源有以下途径。

3.1直接引用教材中的案例

教材中的案例具有典型性、针对性与权威性,教师可以直接引用。例如“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完资料后思考:①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沙特阿拉伯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对教材中洋流及水循环理论的理解,得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结论。

3.2采用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体上的典型案例

媒体具备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弥补了教材中图文数据相对滞后、缺乏的缺点[3]。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挖掘信息隐藏的地理知识,精选设计教学案例。

4.研究性学习资源本土化利用实例

4.1课题内容和程序

依据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以小组研究为主要形式,选取当地房地产现状作为学生社会调查课题,力求将学生学习的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有关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丰富生活经验。

鉴于学生已经学习本章节中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化及其进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将本次问题研究的程序设计如下:

4.1.1选题

根据教材中所列的典型住房,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选取本地符合条件的四处楼盘:市中心典型住宅――延府豪庭、工业区附近――锦江观邸、新开发区――江南第1城、郊区高档住宅――山水华庭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以“模拟房地产交易会”作为本次研究形式。并指导学生在本市地图中标注各楼盘。

4.1.2研究与实施

将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按任务分别查找相关资料(房价、交通、环境等),实地考察,整理归纳资料,总结报告,等等。对已确定的小组合作课题进行可行性、实施计划等方面的讨论交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习有关理论和操作技能,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对策[4]。

4.2撰写调查报告和广告词

学生将自己的调查结果通过小组反复讨论,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写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成果。

通过对调查报告的深入分析,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设计出适合本楼盘的广告词。

通过各家庭楼盘的选择,全体学生归纳影响住房区位选择的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程度、房价、交通便利程度、收入水平、自然环境优越程度等,并利用其掌握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研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次教学以当地热销的楼盘为选择,让学生通过对各楼盘优劣势进行分析,将课堂活动模拟成“房地产交易会”现场。通过现场各小组的“楼盘推荐”,各模拟身份人员均能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楼盘。在模拟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的模拟身份、活动掌握影响住房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达到在学中掌握的目的。

可利用的研究性学习资源繁多,教师可选择范围较广。利用课本资源进行本土化开发利用,适当弥补课本资源的区域性不足缺陷,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其所生活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热爱家乡、进一步了解家乡建设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沈茂德.用新课程理念引领现代地理课堂教学.

[2]陆建林.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2009:23.

第4篇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 T S )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1)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包括: 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

(2)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

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

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

(3)爱国主义教育

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1)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过程而不完全是结果。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

(2)科学思维的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终生享用。

3.科学、技术与社会(S T S )

对学生进行STS 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即教育、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不仅限于科学知识本身,也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在人们的实践中,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而价值观念则指导人们如何去对待这

些知识和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

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生物学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了解现代生物学的进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具有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知识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二、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87年Ewing 等人在《美国生物学教师》发表研究报告时,使用了生物学素养这一概念。

1989年,June 在《美国生物教师》发表了题为“生物学素养”的文章:讨论了美国公民缺乏科学素养,及生物学课程等问题。

1992年,Gibbs 等人研究了公众科学素养与高中、高校生物学教科书的关系,指出,这些教科书作者本人科学素养不够,会直接影响到教科书的质量,并影响了学生。此后又陆续有人发表了关于生物学素养的文章,都使用了生物学素养(biology literacy)这一概念,从不同侧面讨论生物学素养,但没有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目的来论述。

1993年,美国BSCS 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

BSCS 是“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的缩写, BSCS最初是由美国生物科学协会的教育委员会于1958年提出的国家级项目,目的是改革20世纪50年代的静态课程,在各个方面促进生物教育,使学生通过中学生物课程的学习,在离开高中进入社会时具有生物科学领域所需的基本技能。

BSCS 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

BSCS 描述的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表现特点:

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

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三、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现实与反思:

刘海洋伤熊事件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向黑熊,涉嫌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北京西城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一个月。他于3月26日被取保候审。

2002年1月29日,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刘海洋用事先准备好的一瓶饮料兑上从学校实验室偷到宿舍的火碱来到了动物园。他假意投喂黑熊并将掺有火碱的饮料倒向正在与游客戏耍的黑熊,看到黑熊被烧得满地打滚,嗷嗷乱叫,侥幸逃脱的刘海洋并没有感到满足,而是昧着良心又酝酿着下一次罪恶行动。

2月23日中午,刘海洋用一个白色纸袋装着两瓶饮料和一个平时喝水用的500毫升硬塑料杯,从一家化工商店花8元钱买了一瓶硫酸,分别兑进了随身携带的饮料和塑料水杯内,而后乘公共汽车来到了动物园,又一次实施了他残害动物的罪恶行径。

刘海洋认为他最喜欢的是生物。比之数理化,比之电机,这是一个与有机的生命最为密切的学科,那么,为什么他反而去伤害生命呢?中学生物课讲授的内容,从植物、动物到人,再到DNA 、细胞、遗传变异等,注重的是知识层面的介绍,缺少的是那种把地球看作所有生命的家园的平等意识,也很少谈人类对自然和其他生物的责任这回事。虽然最新编订的生物课本,已经想到要“加强动物与人的关系的内容”,并且重视“渗透思想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可是,它的具体内容仍然不断显露出狭隘的生物观和对动物的歧视。动物被分成有益和有害的,对人的价值则主要是“有用”。

甚至在初中生物课本里就开始写上“野鸭肉味佳美,羽毛可以作被褥的填充材料,也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蟒和其他大型蛇的皮可用来制作皮革和乐器,很多毒蛇的毒液能够用来制作药酒,蛇胆„„可以做成中药材”;而“哈士蟆的输卵管风干制成的哈士蟆油是著名的滋补强壮剂”!在这样的介绍里,连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也不顾了。这的确是一种压抑不住的潜意识在起作用:生物如果不是为人所用的又有什么价值呢?

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社会对待自然、对待生命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氛围,都会显现到教育中来。如果说要“分析刘海洋”的话,其实也应该同时分析一下我们的社会对待动物的态度。

一位记者在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表述:现行中学生物课本上很轻易地写道:“取一只活青蛙,剖开它的体腔,看看它的内部构造„„”于是,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在试验课上,拿着刀子把一只活青蛙或者小兔子生生地开膛剖肚,看看它的心脏是怎么跳动、怎么通过神经反射而颤抖,直至如何死亡„„这种凌迟杀戮般的“实验”有必要吗?!

国际动物福利的五个标准

1、免受饥饿的自由;

2、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3、免受恐惧和不安的自由;

4、免受身体热度不适的自由;

5、表达所有自然行为的自由。

二)对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的调查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

2、2003年对迷信的调查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情况

1、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2003年,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达到1.98%,即1千人有19.6人达标。比2001年1.4%增长了0.6个百分点,比1996年的0.2%提高了约1.8个百分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结束了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出现了局部增长的趋势。(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借鉴国外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指标体系和调查经验,逐步开展了有关调查工作。 )

2、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公众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二是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3、外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情况:美国、日本、加拿大、原欧共体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对进行集科学性、社会性和基础性为一体的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和定期地对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积累了大量的连续数据,为国家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0年,美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比例为17%,1992年,欧洲共同体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已经达到5%。

小结:通过上述的调查和了解,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较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又由于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物课教学是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最有效期途径

四、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第5篇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保护好绿色森林资源,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环境美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再次,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所以,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三、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绰约丰姿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中,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在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就显得更为重要。

1、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历史、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企业;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如当游人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去,有的人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会碰伤景物;有的人看到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长得逗人喜爱,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独自欣赏,甚至有的人为了爬山省力,就随意拆树砍竹以充当拐杖之用;有的人不仅在风景区到处乱扔果皮杂物,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人还在风景区的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为。

对上述这些不文明的人为破坏、污染

风景区环境前景物、植被和环境卫生等,均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风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如为了保持风景区环境的清洁卫生,应在风景区内相应地增设一些果皮箱,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游客随地乱扔果皮杂物;为了保护风景区的景物,特别是对那些反映我国悠久历史和精湛艺术水平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应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透过网罩进行观赏,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着,以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而对那些已损坏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环境,要加以整理修复,使其尽快恢复原来面貌,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3、要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地球曾美丽迷人,充满着青春活力。然而,由于人类贪婪地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已是人类刻不容缓的任务。“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学校环境教育,有“教育一代,影响几代”之效。加强中学环境教育是国际环境教育发展与研究的重要命题,结合课程开展环境教育是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艰巨任务,地理学科以环境和人类活动双方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中小学所有课程中唯一系统地介绍环境各要素的形成分布及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利用的学科,于是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成为加强中学环境教育的突破口。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是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恶劣的环境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环境教育必不可少。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遭到空前破坏,温室效应、淡水资源枯竭、森林面积减少、沙尘暴频发、雾霾肆虐、白色污染泛滥……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其次,是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宿。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再次,是地理学科的本质使命。地理课程本身就是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该课程的内在要求和必须完成的教学使命,以人的关系为主线的高中地理课一定要把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二、渗透环境教育的对策

1.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提升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地理教育中部分知识中包含环境知识,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中,部分教师难以深度地挖掘教材中的内涵,继而无法对学生实行环境教育。因此,地理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环境教育因素,从而提升地理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如在高中地理教学讲述全球气候变化时,可以结合电影《后天》来讲述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学视频,提升自身对气候环境变化的认知,继而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如利用讨论的形式指导学生掌握气候变暖的因素,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提升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扮演生态环境中的角色。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必然会将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

2.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对环境的保护过程中,地理教师不仅需要将环境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将环境教学渗透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可以开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等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大气环境检测等活动,将环境教育充分渗透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另外,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家长宣传环境保护内容,从多方面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

3.以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制约的。让学生在正确认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做到有目的的学习才能对地理知识有更好的把握和了解才会使地理教学生动化和形象化。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带动课堂教学用生活的环境再现地理。如用空气质量大幅度下降为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们在讨论研究的同时联系实际环境。这样切入实际的案例是学生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能融入到真实环境中来。另外通过这样的问题研究会让学生对其相关的地理知识产生好奇,因而能更好的把握和学习。这样河以使得环境引起学生学习地理掌生学习地理又能用于环境。经过学生的思考还能对相关的环境问题提出一些有见解和可实行的解决措施。

4.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渗透环境教育

第7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主体地位 学生 突出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更新理念,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愿不愿学、乐不乐学,除了兴趣,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营造十分重要。我们自己都有一种亲身体验,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人不会感到压抑,没有心理负担。具体来说,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我认为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要从理念上把学生当一个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对待,彻底丢掉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对学生多宽容、理解和微笑,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励。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放得开,除去种种来自老师的顾虑,放手学习,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

2.鼓励进步,引导不足。中学生还是孩子,是孩子就有孩子的许多正常心理,如进步了、成功了希望听到别人的鼓励和赞赏,犯错了或是有不足不希望别人不留情面的批评或是当众训斥。我在教学中遵循的原则是鼓励进步,引导不足。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但同时又不放纵学生的过错,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我错了”,给学生以改正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底里觉得老师是在关心自己的成长,不是在找麻烦。

3.多给学生话语权。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多交流才会不断的认识自我、明白差距,同时不断的交流也会年持久的保持学生学习的激情。我在长期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做一个倾听者、引导者,听学生讲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辨析、辩论,给足学生的话语权,长期如此,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一个宝贵的认识:课堂是我们的课堂,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体验学习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将“教室”转变成“学堂”,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转化,让学生达到由吃“鱼”到用“渔”,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和学会创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有限的时间贯穿到具体的目标学习中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问题的情境,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体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初中政治课堂中调动学生体现主体意识的参与性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1.调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只有在兴趣浓厚,有强烈的热情和求知欲时,才会乐于动脑、乐于讨论和争论,乐于用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去解释和表达所学到的知识,才能积极主动参与解决开放性问题,才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2.调动学生的参与方式。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交叉进行,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参与提出并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有效的计划和策略,获得情感体验,并通过认知活动进行调控。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和团队中分工合作,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是指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思维的想象,从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形成各种能力。例如:我在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3.注重学生参与的时间与广度。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至少应该在一半以上,高的可达2/3以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包括独立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合作交流讨论以及完成课堂练习等。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涉及学生的人次是否广,要使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注重学生参与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达成度如何;注重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的程度;注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情况。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施和平;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9年19期

[2]海泉;新理念 新方法 新突破——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与体会[J];成功(教育);2008年04期

[3]王建华;新课改背景下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点滴思考[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第8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思想品德;德育;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6;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12-01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思想品德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的义务和职责,必须研究促其道德素养提高的途径和策略。

一、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之教学需学生去实践

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决定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与提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决定着实践的重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时展的必然。从以往的思品教学现状看,若泛泛说教,没有任何意义上的道德实践,学生得不到道德意义的陶冶、启迪和匡正,学生则可能完全变成道德意义上的两面人,嘴上说的不是心里想的。语言和行为高度割裂,怎能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呢?因此,教师应该坚持思想品德教学要遵从学生必须实践的原则。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去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力避空洞说教,让学生在实践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譬如教学“和父母平等沟通”,就让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首先,让学生感悟父母的辛勤、辛酸、辛劳,通过自身的感悟,发现父母对家庭尤其是对自己的奉献是很大很多的,值得自己尊重与回报;其次,让学生学会说一些礼貌和文明的话语,注意观察父母的感受;再次,让学生搜集一些人与人之间平等沟通的谚语,体会这些谚语所表达的相关哲理。诸如此类的实践,让学生感到与父母平等交流,父母会感到十分欣慰,家庭会显得更为和谐,于己也十分有益。在和谐的氛围里成长,永远都会充满着快乐和健康。

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之教学需学生去辨微

思想品德课教学想要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准,就需要学生对良好的道德行为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认同感。事实上,平时之所以一些人的行为不够良好,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其对良好的道德行为有着本质上的不认同。因此,思品教学必须做好的工作之一,就是真正形成学生对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认同感,让学生从内心认同。要真正实现学生内心上的认同,必须让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进行辨微。应当说,初中学生的思想已不是那么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周围世事有其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过,这所谓独到的见解,有时是一种偏见,甚至就是一种强词夺理。因此,让学生进行辨微显得非常重要。学生的辨微并非完全需要从人生哲理上去考虑,窃以为就让学生从简单的自我行为上见缝插针进行思考即可。譬如,教师要求学生见脏就扫,见废就拾,何不让学生思考一下这“废”从何而来。让学生去比较简单地辨微:是保持不乱扔废物好,还是扔了再拾好?诸如此类,可以让学生去辨微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多让学生去辨微,可以提高学生对良好行为准则的认同感。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学生真正内心认同,学生则会去严格遵守良好的行为准则,保证自身的行为良好。

三、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之教学需学生去创新

思想品德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但应当说不可能就是唯一的资源。平时的教学中,不少老师只是让学生去学习教材。殊不知,思想品德的教学,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不仅仅依靠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必须思考到的是自然界风风雨雨,人世间纷繁复杂,无一不在考验着人们。所以,思想品德教学需要教师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把握教材可以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因素,把握社会生活中可以养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资源。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学习教材内容,能够创造性地认识客观世界,能够通过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形成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感。譬如教学“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内容时,让学生直接接触具体的社会现实,让学生去创造性地理解我国的相关国情,进而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爱我中华”的意识。比如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学生便会发现:虽然地处水资源比较发达的地带,但多年来人们不注意节约用水,还在无止境地使用地下水资源,如大面积地使用水空调,使地下水被无故地浪费。因此,保护水资源也是水资源丰富地区必须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让学生进行讨论:怎样充当好关注社会的一员,为水资源的保护出点力?学生便自动组合形成保护水资源的研究小组,然后写出调查报告,去警醒广大市民。

四、结束语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想达到这样的要求,思品课程教学应该研究的问题还相当多,也极显其复杂性。作为教师,必须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去研究、实践、反思,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单晓红.新课标思想品德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研究,2013(01).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感知;教学策略

语感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原有知识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悟过程,是对语言的感受、认识的一种拓展延伸。这种学习心理体验来源于学习过程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运用。新课程语文所倡导的多样化学习途径和方法其实就是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深人研读文本,积累丰富的理解感悟,从而内化生成属于自己的认知心理体验,以形成真正敏锐的、准确的、深刻的理解和鉴别语言的能力。

1 注重朗读训练,鼓励学生读出感受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这种读书方法,是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意蕴,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潜心涵咏,才能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久之,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言运用的规律,形成灵敏的语感。朱光潜谈到读书时说:“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从名家的言谈道出了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总之,语感与语言运用能力紧密相关。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要想真正地学好语文,掌握语言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朗读训练,鼓励学生读出感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特色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朗读;②注重文本语言的文字信息,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③建议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理解,并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更深入思考文章的思想情感,以便能够引起自身的阅读思考共鸣。

例如,当学生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丛间直串向云霄“一”时,定会勾起他们的儿时玩耍时欢乐的回忆。对此,我们不妨鼓励学生进行多次的朗读,以此来体味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丰富真挚的感情。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能够让朗读成为他们接受理解语言知识的一种有效学习途径和方法。

2 注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取语感来源

新课程初中语文在教学编排上尤其注重实践活动的教学。这种语文实践活动的运用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运用水平。这样的教学思维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的语感获得更为广阔。

注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取语感来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设计实践探究活动的方案,特别是学生语言运用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途径;②注重语言的表达交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增长知识和技能;③建议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能够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特别是自己的理解感悟;④鼓励学生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学习,以此来帮助他们获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例如,在“汉字的魅力专题”教学中,我就通过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这些实践活动主要有:①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方式搜集有关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要求他们能够配以必要的解说;②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让他们自己观察社区中一些语言文字表达不规范之处,并提出解决的策略;③要求学生就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写文章的形式表达出语言学习感知;④建议学生就自己的此次活动写一份调查报告,尤其是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感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力,而且为学生获取语感提供了途径来源。

3 注重学习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提升语感的层次

语感是存在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语言学习思维。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提高自身的思维敏锐性和条理性。这不仅是他们未来学习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更是形成语感的重要依据。因此,注重学习思维培养,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理解过程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感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敏锐性。

注重学习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提升语感的层次,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在各自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以体现学习思维的差异性;②鼓励学生运用多样性的学习思维方式思考文章内容,以取得更为全面和合理的语言认知感悟知识;③注重语言思维的暴露过程,让学生在思维的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从而促进他们语言感知的内华生成。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得到充分思维体现,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和合理的思维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深度。

4 生活中的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

第10篇

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初中思想品德课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学中要做到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就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思想品德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实施教学改革,结合实际,优化课堂结构,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顺应”和“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思想品德常识、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的内容和学生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都有一定联系,这为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和知识,发现探索新知识,展开联想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所以,在合适的学习内容上,创造一个与知识相遇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寻求自身的发展。我让喜欢讲故事的同学讲讲张海迪的故事,引出《磨砺意志做生活的强者》,讲《正确对待挫折》时,我从同学讨论张海迪的人生价值中导入新课。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考、探索的起点,能形成持续发展的兴趣,直至找到答案。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学习较传统的接受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测、推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大体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学生自己能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围绕教学内容主动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要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仅仅由学生自己提问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在全面把握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景。另一种方法是提供具体材料或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注意把握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思考性和探究性。

三、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和谐的课堂教学。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师应该承担起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新教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只是组织者,学生才是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课堂能够真正活跃起来,与此同时,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做到活而不乱。创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合作、舒畅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小组协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可以组织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确立一名组长,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各组同学从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通过调查,确定主题,如:“饮用水状况调查”、“河流的变迁”等,并进行交流,讨论,每个小组完成一份调查报告,然后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帮助解决。

第11篇

关键词:激趣 探究 创新

进入新世纪,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掀开了中学地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序幕。在国家教育部制订《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设中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多样化的地理教学方法,强调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尝试把这种学习方式引入到教学中。

一、探究式学习给中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又是个很有趣、很实用、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但由于过去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缺少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使得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纯粹被动地接受、呆板地记忆地理知识及结论,压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探究式学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推广。

探究式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要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去发现结论。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因此,不失时机地将探究式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从而给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二、探究式学习的实施

全面提高每一个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所以提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学习。以“激趣——探究——创新”为常式的探究式学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提供程序思考题,置疑激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带疑读文、读图、探究地理知识。

1、组织参观访查,开设科普讲座,扩展知识视野

由于地理教材内容有限,某些内容还是“过时”的,跟不上形势发展,适时地举办一些专题科普讲座,向学生介绍新的地理信息和环保知识,探讨当前相关的热门话题,并利用双休日或科技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观、访查,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量,扩阔学生的地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如在《中国地理》“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一节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到绵阳市气象局参观,请高级工程师进行介绍,并由此提出探究的问题:影响绵阳市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哪几种?有何影响?请提出具体防御措施。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对人类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懂得如何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树立灾害意识和全球观念等。学生亲自参与,亲眼所看,亲耳所闻,亲身体验,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2、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探究

(1)指导选题

课题探究的突破是探究式学习成功的一个方面,而选题则是课题探究成功的开始。我认为,选题不仅需从日常生活中去求索,还必须考虑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这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突破口,更是课题探究取得进展的关键。学生对来自身边、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如:《学校平面图的制作》、《剩饭与环保》、《课间文明休息与噪音》等),更加熟悉,更感兴趣,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地去学习和探索,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顺利进行。此外,也要注意选题的新颖性。一方面课题本身的创新性,能直接起到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性较强的课题其研究的结论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制订研究方案

课题确定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探究小组,自已确定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案的过程正是学生创造思维火花迸发的阶段,教师应对这些火花加以保护。而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一方面更利于探究能力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结精神。如在调查学校节水问题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调查水表的数据、设计表格、记录用水次数、进行计算,向全班宣讲。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参与了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予指导,并使每一个计划在学生当中都得到可行性论证,为课题具体研究打好基础。

(3)实施研究

实施研究过程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积极去总结地理原理及规律性,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发现地理知识的基础。

(4)总结结果

在实施研究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原因进行研讨,把初探、交流中所获得的地理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综合化、条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对成果的表达方式,我们提倡多样化,可以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或论文等,也可以通过辨论会、讨论会、出板报、墙报、编刊物等的方式。探索的成果应该是一个“文件夹”,情感体现的总结,研究过程的记载,以及成功与挫折的经历等,都是有价值的成果,决不能忽视。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把探究出的结论运用到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中去.从而有效地验证和巩固所获的相关知识。

三、对探究式学习的评价

使用探究学习这种方法进行地理学习,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发挥最佳,使其形成责任心、成就感最强,五育价值体现得最为充分。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承担一项科学研究课题的全过程。这种方法也是在地理学科教育的各种教导方法中难度最大,对师生要求最高的教学模式,同时花费时间也较多。所以必须利用课外时间做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等工作。如果师生不具备运用这种方法的素质和条件也不要勉强运用。这种学习方法需要得到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如果社会条件不具备也不宜采用这种学习方法。此外,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用,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只要通过听授或阅读就可以为学生所撑握,不需要学生刻意去探究或发现。在以人为本和以知识为本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才能掌握知识则成为真正探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地理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4次印刷

第12篇

一、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七年级学生入学之初.笔者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整章学习之前,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 “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而且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第一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教材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Ⅱ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二、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三、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先进,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如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都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

四、让学生具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将来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教育环节,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在教材中有不少环境污染的例子,如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水俣病和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中广水域环境的保护”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除了讲清楚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外,同时告诉学生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澡时尽量洗淋浴,洗手时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头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等等。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目前我国和我市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又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

二、布置课外作业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探究、调查、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物圈的例子;在讲到动物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下调查由于人类活动面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

三、丰富的课外活动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带领我的学生们每年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都举行了一些课外活动,如举办专题墙报、黑板报.请专家做环保方面的报告,参观污水处理厂等方面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