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08:02: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协会事务部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疗卫生体制及机构设置
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政府管理体制分为联邦、州、地方三级。
澳大利亚的卫生服务体系在组织结构上较为松散,管理体制多元化,卫生服务的管理责任分散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之间。联邦政府设立了全国医疗卫生管理委员会,各州则分设主管医疗卫生的公共卫生协会。
公共卫生协会主要有四方面的职责。一是管理本州的医疗保健工作,二是进行全州中小城市及社区的医疗保健网建设,三是管理社区医疗保健中心,四是管理私人医疗工作。每项职责均由协会中相应的学会负责。学会的组成人员来自不同部门,代表各阶层的利益,在医疗卫生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政府的卫生工作计划由学会制定,经州议会审议批准后,各卫生机构执行。
澳大利亚卫生与福利研究院是由政府成立的国家机构,旨在定期提供与医疗及福利相关的、可靠的相关信息及统计数据。该机构将全国的医疗机构分为三类。一是私人诊所,诊治一般病症;二是专科诊所,如牙科、眼科诊所,多由私人开办;三是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诊治需要住院的患者,是澳大利亚保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筹资和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任务。
公立医院包括被认可的公立医院、退伍军人医院和公立精神病院。所谓被认可的公立医院是指该医院被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的全民医疗保险计划认可和批准,其所有权归属联邦或州政府,由州政府管理。此外,由宗教机构或慈善机构举办的教会医院也属于公立医院。
除上述三类医疗机构外,澳大利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康复中心、护理院、老人疗养院、儿童保健中心等,以社会化的方式提供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内容非常广泛,既有社会性较强的社区活动,也有专业性很强的疾病防治活动。
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机构负责全民的医疗卫生统筹计划,包括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药物福利计划、政府针对私人健康保险提供的联邦政府30%的退款、儿童免疫接种登记、器官捐赠登记和特别援助计划等。
为实现澳大利亚政府医疗卫生的政策目标,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机构与健康和老龄部开展了密切合作,并在健康和老龄部、退伍军人事务部以及家庭、住房、社区服务以及土著事务部所制定的政府政策以及相关立法的框架内开展各项活动。
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和药物福利计划涵盖所有澳大利亚公民和永久居民,同时还资助私人医疗服务的支付与较高比例的处方药。澳大利亚医疗卫生体系的资金主要来自居民以收入为基础的税收缴纳,还有通过诸如参加私人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而获得的融资。
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始于1984年,目的是让所有的澳大利亚公民和永久居民,均能以负担得起的成本甚至零成本获得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同时允许个人选择私营部门参与融资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
所有澳大利亚人都应该依据自身偿付水平为公共医疗卫生的成本做出贡献,这是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共识。因此,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收入累计税以及与收入相关的医疗保险税,即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不需要个人再单独缴费,所有费用直接从税收收入中预算开支。
该体系主要提供的服务,一是澳大利亚公民和永久居民以全民医疗保险患者身份在公立医院接受免费医疗服务,即通常所说的公费医疗;二是由执业医师,例如包括专科医生在内的医生、纳入国民保健体制的验光师和牙科医生等提供的免费或部分支付的治疗,但仅限指定服务。
澳大利亚的公立医院体系由联邦政府以及州政府和领地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并归属州和领地卫生部门管理。
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策略的发展,由健康和老龄部负责。全民医疗保险机构主要负责确保医疗补助支付给符合资格的医疗卫生服务消费者,使其能够享受具备相应资格的执业医生提供的服务;并根据澳大利亚健康和老龄部与专业机构协商确定的收费表进行医疗补助的评估及支付。
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机构还参与侦查、防止欺诈和滥用医疗保险费用,详细注册登记和记录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资质和医疗保险资金支付状况。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项目内容
目前,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覆盖的项目包括医院外服务和医院内服务。
医院外服务主要提供的福利服务包括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诊疗费用;医生治病所需的化验与检查,包括放射和病理检验等;由验光师进行的眼部检查;由医生实施的大部分手术及其他治疗;获得批准的牙科医生实施的部分手术操作;唇腭裂计划中的指定项目。
对于医院外提供的服务,患者可以自行选择医生。如需问诊专科医生,则应首先取得医生的转诊介绍信。如未能取得有效转诊介绍信,则可能无法获得全科执业医生服务以外的院外服务,全民医疗保险通常支付公定费用的85%。
医院内服务是主要针对住院患者提供的服务。如果患者选择以公费患者身份在公立医院就诊,则由医院指定医生或专科医生。患者无需为医院提供的护理、治疗或愈后护理付费。
自费患者可以自行选择医生。全民医疗保险将支付公定费用的75%,如果患者拥有私人健康保险,即可覆盖部分或全部余额。医院将向患者收取住院费、护理费、手术及药物等费用,也可能收取相关的综合保健服务费,私人健康保险可帮助其负担此类费用。
在澳大利亚,有各种形式的健康保险公司以及不同类型的健康保险供居民选择。政府为大多数私立医院和终身医疗保险计划提供高达30%的费用补偿,以奖励坚持参加健康保险者。当患者到医院就诊或接受日间手术时,亦可安排其他一些方式,由患者的医疗保险全额负担,因而患者无需支付任何差额。收入高于特定额度者,如无私人医疗保险,则需支付较高的全民医疗保险税。
有部分医疗项目和服务是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未覆盖的,例如牙科检查和治疗、救护车服务费、家庭服务费、理疗和心理治疗费、针灸等项目。它们通常作为除外责任,但是居民可以选择各种私人医疗保险来覆盖该类项目。
医疗保险安全网
如果患者需要定期问诊或接受医疗检查,并产生高额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安全网可在人们最需要时提供帮助。一旦达到保障最低启用额度,医疗保险安全网便可发挥作用,降低患者的诊疗或医疗检查费用。医疗保险安全网主要用于负担患者的医院外费用(见表),医院内的服务或全额报销费用不属于医疗保险安全网的涵盖范围。
医疗保险安全网的最低启用限额随着年度消费物价指数而浮动,2010年1月1日,医疗保险安全网针对优惠卡持有人,将安全网最低限额从318.00澳元调整为324.00澳元;对于所有其他的患者从1264.90澳元调为1281.30澳元。实际上,自2006年起,澳大利亚医疗保险安全网最低限额已连续调整4年,与2005年相比,2009年的安全网最低限额包括8个新增的共同付费部分。
一般的或优惠卡持有者的安全网最低限额主要适用于家庭,即合法结婚且未分居的夫妻,或存在事实伴侣关系且无论其是否为拥有受扶养子女的伴侣,还有拥有受扶养子女的单身人士。所有家庭与伴侣均须进行注册。即使个人医疗保险卡上已列有所有的家庭成员,但仍需注册医疗保险安全网。
传统艺术在现代化社会中不可能拥有几十、几百年前一样的文化空间和生存环境。它的传承维系,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的引导和普及。香港教育部门适时承担起这一职责。他们通过积极研究和实践,将粤剧逐步引入中小学课程,增进学生对本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教育署辅导视学处1997年成立粤剧教学研究工作小组、课程发展处1998年成立粤剧课程发展实验小组。粤剧课程发展与实验小组2000年多次筹备粤剧实验教学工作坊,培训中文和音乐科教师。2003年,教育局编定《音乐科课程指引》,推动学生对包括粤剧在内的不同的乐种和音乐的学习。⑤由于重视和积极努力,2009年推行的新高中课程中,粤剧音乐已经列入音乐科。学生除了在“聆听”单元研习粤剧音乐,还可以在“演奏”单元选择演唱粤曲,在“创作”单元选择创作粤曲,以及在“专题研习”单元内自行研习粤剧相关课题。此外,新高中课程在“其他学习经历”的“艺术发展”部分,学生可在新高中三年内继续学习艺术,其中可包括粤剧的内容。在通识课程的专题研究中,学生配合其他课程知识,进行有关课题的探讨。在新高中中国语文科的“文化专题探讨”选修单元,和中国文学科“戏剧文学评赏”选修单元,学生亦可研习有关粤剧粤曲的课题及内容。⑥
继而加入的是民政事务部门,并为粤剧教育组织和建立长期、稳定和社会化的资金支持。2004年,民政事务局成立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次年成立粤剧发展基金,以筹募捐款、支持资助有关粤剧发展的研究、推广及延续粤剧发展的计划和活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充分组织和调动社会力量,令粤剧教育和粤剧发展有了坚实的财政后盾和长期的支持。基金会主席周振基表示,仅到2006年10月,基金会就拨款超过408万元支持44项粤剧计划,其中包括香港大学的“粤剧小豆苗———粤剧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及评估计划”。亦拨款超过104万元支持24项新秀及推广性演出计划,拨款近62万元支持12项儿童或青少年文化交流、艺术教育、培训及演出计划。另外,还支持了粵曲创作比赛、艺术讲座、粤剧和粵曲书籍出版,以及戏棚演出试验计划等。基金会得以全方位支持粤剧的发展,有赖热心人士及机构的捐助,包括华永会承诺捐助900万元、华人庙宇委员会承诺捐助700万元、香港华都狮子会基金有限公司捐助10万支持粤剧推广青少年大使交流活動,以及有热心人士承諾捐贈遗产。⑦
政府的启动和全方位的支持对香港粤剧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前教统局课程发展处总课程发展主任(艺术教育)湛黎淑贞博士撰文称,自1997年进行课程研究以来,香港终能把粤剧带入中、小学的学校课程内,有系统地进行普及粤剧教育。⑧2011年9月,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指出,在过去5个财政年度,政府积极推动人才培训和粤剧推广工作,2010年粤剧发展基金再获拨款达6900万港元。这些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如今每年粤剧在各剧场的演出仍有约1000场次之多。粤剧音乐已列入新高中音乐课程,正规粤剧课程已在中学试点展开。香港演艺学院正在考虑设立粤剧学位的可能,若得以落实,将有助提升粤剧师资的专业水平。另据报道,学位课程预计于2013年开办,会招收大约12至15位学生。⑨
高校粤剧教育的推展
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师资、教学、组织、研究力量充分,能够也承担起香港粤剧教育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以学院或学校方式开展粤剧教育,始于八和会馆属下粤剧训练学校。1979年,第八和会馆理事会决定开办粤剧训练学校,并得到访港的广东粤剧同业筹款支持,是年成立筹委会,1980年初正式招生,培养了五届学生。1996年,八和粤剧学院得到市政局及艺术发展局的资助,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上,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并在2000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2004年,八和粤剧学院独立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开设独立的锣鼓课程,2005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生迅速增加,课程包括“粤剧精研课程”、“技能提升计划”⑩等。
在专业院校培训之外,一些大学也结合自身需要和所长,开展粤剧教育研究和实践。2006年,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得到任白慈善基金、港大人文基金和粤剧发展基金支持,与中学协作,开展为期3年的“粤剧小豆苗———粤剧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及评估计划”,旨在把粤剧融合新高中中国语文科课程,引导学生认识、欣赏、尊重粤剧文化,使本土粤剧的优良传统能够承传与延续。以前,因粤曲的关系,粤剧归入音乐科,并编入现时经审核使用的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本内。该计划把粤剧扩展至其它学科(中文科着重剧本研习、文学科着重原著比读、通识科着重戏棚文化探究、其它学习经历的艺术发展着重粤剧观赏),扩阔粤剧教育的学习空间。另外,以前,粤剧教育以课余活动的表演教习为主,该计划把粤剧融入正规课程,植根学校教育。
计划培训课程包括“剧本教学”和“表演教学”两大部分,并资助学生到剧场观赏粤剧演出,邀请粤剧名伶到校主持导赏讲座,安排学生到戏棚作粤剧文化的实地考察等。2008年编制了1000本《帝女花教室》供全港中学参考。这是粤剧融合中文教育的第一本专著,从作品导读、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及学习成果四个环节着手,把作为文化与作品的《帝女花》融入中国语文科课程的选修单元内,让学生通过剧本赏析与编演,学习语文知识,认识人情物理。内容包括粤剧名伶梁汉威《粤剧源革与表演程序》,学者尚学锋等《粤剧〈帝女花〉历史、文化及人物考证》,粤剧编剧叶绍德《唐涤生〈帝女花〉剧本评析》等。而随着中国语文课程的改革及发展方向,编者更提出多种可引进语文课堂的可能模式。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同时授权香港教育城网站,于学科新天地平台推广此套教材,供教师学生自由下载、免费使用。2009年又出版《紫钗记教室———搭建粤剧教育的互助学习平台》一书,以《紫钗记》的教学为中心,分课程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材、教法和评估、文本研究等方面,为粤剧教育提供参考资料。该计划在施行中采用全面而有系统的模式。在课程发展方面,采用启动表演、导赏讲座、参观后台、剧场观戏、表演教习、戏棚考察、联校汇报,包含粤剧多元的教习内容;在教师界发展方面,开展教师培训和工作坊、资助观戏、联校共同备课、学者回馈教案、学者到校支援和探访课堂;在教法和评估方面,除该计划的学者研发教法、编制参考资料外,协作学校的教师已自行开发校本教材、实践教法、制定评估。该计划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成果,包括粤剧剧本考证及研究、剧本创作学习及研究、名伶老倌研究等。至2009年已有11所协作中学,约11000人参加,反馈良好,并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2009香港艺术发展奖的“艺术教育奖”铜奖。
在完成“粤剧小豆苗计划”后,研究团队扩展并推行“香港大学粤剧教育研究及推广计划”,致力推动粤剧融入学校正规课程。2011年9月,计划总监吴凤平博士获颁香港大学“学院知识交流奖”。该奖项由港大各学院选出对知识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员,表扬他们对社会带来的经济、社会或文化影响。
在粤剧发展基金资助下,香港教育学院2007年开始进行“粤剧教学试验计划”,组织专业导师与4间中小学老师合作,探索粤剧教学。经过11个月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改善和修订,并获优质教育基金资助,于2009-2012学年开展“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计划包括:邀请委派资深粤剧工作者,前往60间中小学,与音乐课教师合作,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及制作教材,加强现行中小学音乐科课程中的粤剧教学,提升音乐教师对粤剧的认识和教学效能,从而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欣赏和重视,增强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亦藉粤剧教学拓展新一代的粤剧观众,让粤剧艺术在本港得以推广和承传。该计划期望更具规模和有系统地在中小学进行教师与粤剧导师的协作教学计划,从而广泛地在小学及初中层面推广粤剧艺术,为学生日后了解和认识此项传统艺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希望透过推行此计划,提升在职音乐教师的粤剧知识,让他们能够独立及有信心地施教粤剧课程。通过八和会馆支持下的12名专业粤剧导师为音乐教师提供18小时的专业培训及在正规音乐课协作教学,让未受粤剧教学的音乐教师可以由课程策划至进行教学都得到粤剧工作者的专业支援,从而获得粤剧教学经验和教学信心。教学以全方位学习形式配合,例如校內的粤剧周、粤曲编唱、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观赏粤剧剧团演出及访问剧团,并对音乐教师进行粤剧教学培训,同时,对粤剧工作者进行基本教学培训,让粤剧工作者了解学校教学状况,从而协助音乐教师策划课程和编排教材,适时在课堂内示范和讲解,配合教学。计划进行中,进行教学成效研究,探究学与教和学习评估的方法,并制作成功的教学示例光碟,举办校內活动、校际交流会,向全港学校推介。计划亦会将教案、短片及教材制成三张教学光碟,供全港音乐教师参考使用。与此同时,相应的艺术、教学和学术研讨也在进行。2011年5月,由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主办、香港八和会馆协办“粤剧创造力国际研讨会”,邀请本港及海内外学者、专业演员、教师参加,专题研讨内容包括“中国艺术之创意”、“粤剧表演的创意”、“粤剧剧本的创意”、“粤剧音乐的创意”及“粤剧创意之传承”,并上演粤剧剧目《赵氏孤儿》。
“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自开展以来,已有44间中小学,82位音乐教师、近6300名学生参与,并于2011年10月获国际音乐议会(InternationalMusicCouncil)颁授MusicalRightsAward奖项,肯定其对推动音乐教育的贡献。评审团赞此获奖计划既全面且独特,让年轻人有机会学习粤剧这种要求严谨和讲求表现力的音乐语言,同时确保这极需关注的音乐传统得以承传。香港教育学院张炳良校长认为,这不但是肯定教院对本地艺术文化的贡献,更重要是肯定粤剧本身的传承价值。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副教授兼计划负责人梁宝华博士表示,此计划在师生、艺术家、家长间推行,以培养年青一代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重视,“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而不是局限于有兴趣的学生。更不希望将来香港只有粤剧演员,却没有观众。”来年目标是将计划推广至全港60家学校,让粤剧可以在学界发扬光大。
2008年,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开始实施“安利粤剧戏曲艺术推广计划”,开展多项粤剧戏曲文化艺术培训课程,经培训合格,学员可以获得相应证书———“粤剧曲艺基础证书”、“粤剧曲艺中级证书”、“粤剧曲艺高级证书”、“粤剧曲艺高级进修证书”。该校还组织“粤剧戏曲艺术讲座系列”和“粤剧曲艺高级研习班”,邀请著名乐师、粤剧导师、名伶老倌执教。该计划得到社会认同和支持。
目前,香港演艺学院舞台及制作艺术学院也开办粤剧证书课程,包括全日制及兼读制的演艺证书(粤剧)及演艺深造证书(粤剧)课程,与演艺文凭(粤剧)及演艺深造文凭(粤剧)课程并进。2010年,香港演艺学院亦得汇丰银行慈善基金赞助“汇丰银行慈善基金粤剧奖学金”计划。高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引领者、文化传承的守望者,有必要承担起为传统文化存亡续绝的社会责任。从现实效果来看,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加入,成为粤剧教育发展的坚定堡垒,有力地推动了香港粤剧教育的组织和发展,使得粤剧教育更有规模、更有体系,并促成更多的以此为事业、具有献身精神的年轻人倾力投入,亦使粤剧的延绵更有希望。
香港粤剧的经验和启示
香港粤剧教育是在“随着社会的演变,香港粤剧的发展遇到一定困难”的情形下艰难展开的。目前,香港粤剧正在谋求与新高中学制的实施相配合。粤剧音乐已列入新高中课程音乐科的必修和选修单元內;教育局亦正研究选取某些粤剧、粵曲片段,为中国文学科制作教材,供学校使用。粤剧发展基金亦支持香港八和会馆与一所中学合办、香港教育学院协办粤剧教学协作计划,在中学推行正规粤剧课程。香港演艺学院已为新高中应用学习课程提供戏剧及舞蹈的课程,并正考虑开办粤剧学位课程,以提升粤剧师资的专业水平。成绩的取得,在于全方位的努力。其中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1.多方面力量团结协作,共同推进传统艺术教育。香港粤剧教育和传承有赖于政府部门、学校、业界和民间团体的大力推动。九十年代以来,各方面密切合作,前期以政府为主导,目前基本以高校为龙头带动,以中小学为教学传承基地,在业界和各种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担当起推动粤剧教育和传承的重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活动,互相配合,系统开展粤剧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很好地发挥了其作用。香港特区政府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着力推动粤剧教育,采取各种措施,给予各种支持,包括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成功等。虽然这些支持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的需要,但这种态度和示范的力量是可嘉和有效的。各级高校在参与粤剧教育活动中,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如香港大学侧重粤剧与中文、通识教育,香港教育学院侧重音乐,开发各种粤剧课程,向中小学推广,不断改进完善。种种有重点地开展的粤剧教育,既充分发挥了戏曲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又调动了本单位的专业优势,达到了工作效果,又促进了教学科研。为了推动本土艺术的发展,香港八和会馆、各种基金会、团体对各种粤剧工作计划也给予大力支持。比如“香港学校粤曲推广计划”得到林家声慈善基金、华都狮子会、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的支持,每年举办粤曲演唱比赛。这些民间团体和热心社会人士是重要的动力。来自业界的支持更是成功的保证。学校与业界代表八和会馆互动频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学校、政府、民间团体等所有项目均由资深粤剧工作者参与,相关研讨也由多方组织进行,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2.加强中小学粤剧教育,注重师资培养。从前文分析我们看到,香港高校是继政府之后,进行粤剧教育研发、体制确立、推动粤剧教育实施的主力。这是大学教育职能的体现,也与大学作为社会知识中心、人才中心、推动社会文明和文化进步的中坚的身份符合。但是,香港粤剧教育的目标重点不在大学,而在中小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观众和兴趣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根据笔者此前所作调查研究,年龄越小的学生对戏曲越敏感、越容易受到戏曲的影响。但是,据新加坡戏曲学院创院院长蔡曙鹏介绍,相较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学生,中国内地的中小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观剧经验。的确,从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来看,虽然有一些课程可能涉及戏曲内容,但因为经费、师资、组织、教学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基本上很少学校能够组织学生外出观看演出或参与戏曲活动,亦基本上没有课堂的系统教学。到了大学阶段,在课堂上接触到戏曲的亦不多,更遑论参与传承。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教育的缺失,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许多民众对传统的隔膜与疏离,以及艺术氛围淡漠和传承发展的危机。倪惠英等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大声疾呼、大力推动学生进剧场,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更多的工作还需要更多人、多方面的努力。从香港的情况看,在大学主导的粤剧课程计划中,协作学校都非常多。比如香港教育学院2011-2011年度“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协作学校有三水同乡会禤景荣学校、大埔循道卫理小学、大埔旧墟公立学校、五邑邹振猷学校、元朗官立小学、天主教领岛学校、天主教总堂区学校、东华三院邓肇坚小学、保良局蔡继有学校、南丫北段公立小学、海怡宝血小学、圣若翰天主教小学、乐善堂小学13所小学;中学有:九龙民生书院、中华基督教会蒙民伟书院、可风中学、东华三院吕润财纪念中学、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陈震夏中学、棉纺会中学、嘉诺撒培德书院、乐善堂王仲铭中学、湾仔区学校网络———高中音乐课程协作计划(包括何东中学、玫瑰岗学校、香港华仁书院、香港真光中学)。三年内还将推广到60所学校。这样展开的粤剧教育,一方面能够实现粤剧教育的普及、观众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形成长期有效的教学机制。开展中小学的粤剧教育,关键是师资培养。单靠粤剧从业人士是不够的。香港的做法是,牢牢抓住普通教师培训。比如香港教育署在推广中、小学粤剧粤曲教学时,即开始为教师举办研讨会、研习班和音乐会。课程发展处1998年成立“粤剧课程发展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探讨粤剧课程内容和教师培训的方法和形式。1999-2000年,教育署得到香港教师中心协助,举办10次“听听唱唱学粤曲”教师培训工作坊,并安排结业演出,以增加教师实习机会,教师反应热烈,每次平均有七、八十人出席。据湛黎淑贞博士介绍,2008/0年,新增“粤剧在学校的学与教”工作坊,2009/10学年加入“习唱小曲及念白”、“粤剧名作欣赏:《帝女花》及《胡不归》”。为配合新高中课程,过去三年内两次开办“新高中粤剧音乐入门”课程。同时教育局还专门编写了教学资料《粤剧梆黄分析》和《粤剧南音分析》,并上载教育局网页。类似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坊、集体备课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相关教师的执教水平,为粤剧教育准备了相应的人才。同时亦以专业人士扶持了普通教师的粤剧教学。目前,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的音乐系、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香港演艺学院中国戏曲课程,均有为未来教师提供有关粤剧或戏曲的课程。香港教育学院“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由粤剧工作者与音乐科教师在音乐课内进行协作教学,让未受粤剧教学的音乐教师,由课程策划至进行教学,都得到粤剧工作者的专业支援,从而获得粤剧教学经验和教学信心,也有利于实现粤剧教育的常规化、经常化、自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