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30 10:08: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光电信息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多学科 跨大学科平台 研究生培养
在我国研究生规模化教育的背景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当今,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构建跨大学科的科研平台,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成为解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
1.跨大学科的科研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和研究生培养的多样化发展,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科研平台是支撑学科建设、布局研究领域、整合科技资源、聚集科研人才、争取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促进合作交流的基础,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科研平台水平是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围绕着创新能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进行科研平台的整体谋划和布局调整,以跨学科大平台的概念进行平台构建成为必要。重庆邮电大学适时进行了科研大平台的谋篇布局和规划发展,其中光电科研大平台是跨学科大平台中的典型实例。
2.工理结合的光电科研大平台
光电科研大平台包括中央与地方共建光电器件及系统科研和能力提升平台、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地共建光信息材料实验室、中地共建射频技术平台,其整体统一在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科委重点实验室下,是整合光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等多个学院的科研能力,共同构成的覆盖光电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光电科研大平台,平台示意图如图1所示。平台支撑电子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发展,并对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形成有力辐射。大平台学科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明显,为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支撑。
3.光电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方向与内容
本跨学科科研平台主要在光电感测材料、光电感测器件与技术、光电信息传输体制与系统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三个方向彼此关系密切,有机结合,支撑了电子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①光电信息材料的理论与技术
光电信息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是光电感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支撑,是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关于光电信息材料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都十分活跃。本研究方向以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材料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和仿真为主要研究方法,为新型光电信息材料,特别是新型光电传感材料的研发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光电功能转化、光纤放大器、生物荧光探针等技术方面进行探索。本方向的研究能够有力支持理论物理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物理电子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②光电感测技术与器件
本方向主要对光电感测机理与技术、光电感测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研发。在光电感测机理方面,在光电信息材料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位移、振动、角速率、光谱、光热、气体痕量分析、生命体征信息等感测对象,对其感测机理进行探索,对惯性传感、光纤传感、温度传感、光敏传感、气敏传感以及MEMS传感等单元感测技术进行探讨,对感知器件及系统的设计提出新的方案。在光电感测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技术方面,根据光电器件的基础理论及关键工艺技术,结合感测信息对象的需求,开展MOEMS传感器、角速率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等器件及系统的设计与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以此为基础,研究感测片上微系统、光电混合微系统集成等工艺,为光电信息的传输与系统设计提供依托。本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
③光电信息传输体制与系统
光电信息传输的目的是将光电器件感知检测到的信息传送至上层应用,是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连接纽带,负责总体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提供传输连接服务和数据传输服务。在研究方向一光电材料理论探索和研究方向二光电感测器件设计的支撑下,结合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和技术趋势,本研究方向重点面向智慧医疗应用,主要攻克体征信号处理、信息传输体制与标准、微系统结构与应用集成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形成智慧医疗与健康信息服务领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基于光电感测与传输的共性技术体系,为光电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撑。本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研究生培养重要依托。
4.基于跨学科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建设
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坚持导师团队的管理方式。基于跨学科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首先必须构建具备多学科学术背景、学术经历和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光电大平台基础上,所涉学院密切合作,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团队拥有研究生导师30余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重庆市巴渝学者1名,拥有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同时集成电路设计团队获得中国侨界创新团队贡献奖。团队具有指导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研究生的多年经验,为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5.人才培养成效
近5年来,本平台在其他高校挂靠招收博士研究生3人,授予博士学位人数2人。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达到60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人数超过400人,有20余名硕士生获得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上百人次获奖。同时,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健全了研究生培养保障体系和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一、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模式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综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3-9]从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上,构建了“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及“创新实验课程体系”一系列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
1.建立新的学科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扩展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湖南文理学院是教学科研型大学,倾向于教学。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了学校及大类专业课程平台模块、学科基础互通课程平台模块、专业共性课程平台模块及专业个性课程平台模块等四个课程体系平台模块。学校及大类专业课程平台模块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文化素质创新能力课程。学科基础互通课程平台模块主要是学科基础课程,如电路、模拟与数字电路等。专业共性课程平台模块主要是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集中实践。专业个性课程平台模块主要是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新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思想,针对社会职业需求,更新设置相应课程,基础课程课时分配强调“基础与新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和企业需求对接进行甄选,重在技能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大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的衔接。
2.调整课程结构,增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学校实际,学校调整了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模式,实现与企业合作培养的对接。近年来,物电学院光学学科获得了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集成与光学制造技术”,建立了一系列光电信息技术专业实验室;并计划申请筹建光电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为打通相关专业培养模式,与物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一起构建了专业方向课程平台。学校建立多门校级精品课程,设立完善的课程建设标准和完整的课程建设文档,要求优质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教学手册、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从主讲教师、队伍结构、教学活动等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实践教学大纲,并纳入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分为校内进行的综合课程实践和专业综合设计课程训练,以及校外进行的企业和社会实践课程。校内基本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校外实践教学提升和强化专业综合应用技能,并与广东、江苏等地多家电子企业达成实习、就业以及人才培养等意向。
3.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综合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按照实践教学功能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和技能与创新思想相融的实践课程,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现基础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人才培养融合。为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质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三分之二以上的实验是创新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学校设立项目导师制,让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教师的一些项目研发,或者申请学校的质量工程立项和产学研项目,师生共同参与项目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扩展视野。学校还通过设立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年办学实践,物电学院逐步形成了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较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十分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近几年来,学生获得各种省级以上电子竞赛(包括电子设计竞赛、科技制作竞赛)奖励数十项;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学校进一步改革评价方式,成绩评定与考核包括理论、操作实验、实践报告等多方式的能力考核。
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模式
课程体系建设是以知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需求为导向,走专业知识适应企业科技实践的专业发展道路。按照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构建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了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有特色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对教学内容修订与改革作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学内容要添加前沿性、实用性等新的专业知识;更新旧教材内容,把最新的电子信息类教学科研成果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以满足新的教学需求;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增加,实验课以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减少验证性实验,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动力,也强化了教师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责任和思想活力,从而促进了学与教适应科技发展的步伐。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作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采取分阶段实践的办法。课程实践主要是系统建模、电子装配、计算机程序应用设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综合设计以及到企业实践训练实习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实践。从基础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再到综合课程实践,实践教学分阶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不断提升与发展。课程设计实践按照项目要求模式安排课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实践的主导,教师只做服务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实践能力循序渐进、逐层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扩展了理论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模式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突出了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优化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强化了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拓宽融合了专业口径;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好、理工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构架更加科学合理,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明显提高;扩宽了学生在光、电、计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也为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由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课时紧张,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使课堂教学大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单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是一种被动获取,严重阻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重要课题。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采用启发式、情景教学法、动态显示法、引导讨论等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的教学采取项目课题教学法与企业顶岗实训法为主要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电子信息课程知识具体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课堂讨论与师生的交流,通过交流触发学生的思想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题,除此之外,改革和完善课堂外的教学工作也很重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教案,课程多人参与备课的讨论;精心布置与批阅作业;改革考试考核的方法;采取基础知识与实践考核并重的系统考核评价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也进行系统的评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工程光学 教学改革 形象化教学 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optics
Zhou Muchun, Zhao Qi, Chen Yanru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optics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measure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formula being complex and content being abstract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easures including interesting teaching content, visualizing teaching mean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are taken for reforma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s increased obviously and good teaching effect is obtained.
Key words: engineering optics; teaching reform; imagery teaching; practicality
工程光学是当前高等院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子、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1,2]。也是光电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等方向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内容。因此,其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工程光学主要有物理光学和几何光学两部分内容。几何光学主要内容有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理想光学系统、平面棱镜系统、光束限制与光阑、像差理论与典型光学系统;物理光学主要内容有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及波导光学等[3]。
工程光学包含内容很多,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难以与实际应用结合,定义严格而又抽象的概念、符号较多,难以记忆;公式繁多,推导过程复杂,运用时易出现混淆和错误等难点[1,4]。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普遍感觉难度较大,较为抽象,进而学习主动性不高,兴趣较低,很多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效果不好[5]。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在教学内容上以趣味化问题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形象化促进学生的认知,在教学方法注重强调自主探索和实践增强学生的理解,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与试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进了工程光学的教学效果。
1 教学内容的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调动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工程光学课堂上,如果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趣味性问题,提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考,则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1.1 自然现象中的趣味性问题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五彩缤纷,自然界五彩斑斓的现象都是通过人眼感知的光学现象,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工程项目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把自然现象中很多新奇、有趣、奇特的现象在讲解相应章节之前作为问题提出来,利用人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棱镜的色散时可以先用彩虹的产生原理做问题,讲薄膜干涉时可先用油膜呈彩色为引,其他如幻日现象、晕、华等成因都可作为问题。
1.2 科学研究中的前沿性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内容的意义与应用不甚清楚,同时又希望对本专业的前沿问题及工程项目有所了解,在讲授相关知识时,可以把相关的前沿热点问题及应用加在其中介绍,如激光对原子的冷却与捕获,3D电影与立体视觉,“神光”项目,“嫦娥工程”中的光学系统等。前沿问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光学专业的向往,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1.3 光学发展历史中的人物故事
在工程光学教学过程中,可将部分章节内容回放到光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中,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光学发展史中的逸闻趣事,把科学家当时发现光学规律、解决相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采用的方法和思考方式以情景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放回到当前背景,指出不同时代对问题认识处理的差异。如在学习菲涅耳衍射时,可介绍泊松亮斑的由来。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得好,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课程生动活泼。把科学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在问题的选择上,要注意问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另外还需深度挖掘问题,如在讲授干涉原理之前,可以先用油膜、肥皂泡呈彩色的现象做引导,以干涉原理来解释。一般此类课程教学中都会发掘到这一步,在讨论到后面干涉系统的时间相干性或者光源单色性时,也可用此例子,白光下油膜呈彩色,但更厚的其他膜层却没有这种现象。学习楔形平板干涉时,讨论到条纹的定域面时,油膜干涉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内容公式繁多,学生难有兴趣,但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案例,就可以把这些问题串在一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追寻问题的答案,进而投身于创新活动之中。
2 教学手段的形象化
工程光学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采用一般的讲授方法学生难以完全接受和理解。如复杂的衍射,公式推导很难形成直观的感受。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过程,可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录像、软件仿真等手段促进学生的认知。
2.1 应用多媒体课件
应用多媒体课件将工程光学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学生,教师易于讲授,学生易于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几何光学中的光路图,采用PPT动态演示功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以此为基础,可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又如,在学习渐晕现象时,利用Flas演示不同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情况,清楚地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接受。
2.2 应用仿真软件
在物理光学部分,尤其是讨论干涉、衍射等内容时,公式比较复杂,难以对公式中每个参量的作用有直观认识。利用仿真软件,可以把物理光学中各种光学实验的结果仿真出来,以一维或者多维图像的方式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来,同时在仿真程序中更改相应的实验参数,得到实时的仿真图像,体会不同参量的作用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工程光学教学,同样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接受。
工程光学课程引入视频、仿真软件、PPT和Flas等,对物理公式进行形象直观的描述,从而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认识,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 强调自主探索与实践
通过趣味化问题的引导,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但工程光学知识点多,课程公式也较多且比较深奥,加上学生没有具体的工程实践经验,学习时易停留于表面,缺乏透彻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这时可以把工程光学课程中抽象复杂的公式用于科学研究或工程应用的相关子课题,作为实践案例,由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解决具体课题或工程问题时,对课程内容有了深入的认识,理解也更容易一些,强化学生对工程光学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在具体形式上,通过小课题制作、小论文设计加强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应用,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研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和光学相关的科研训练或创新竞赛,把课程知识和具体工程问题结合起来,实现多角度的人才培养。通过课题设计进行实践,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对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 结束语
通过对工程光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实践,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讲课的重点逐渐从公式、知识点的讲解传授转向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到具体知识的同时,学到获取、利用知识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 郭仁慧,高志山.谈《应用光学》教学的改进方法[J].高教论坛,2009(1):90-93.
[2] 哈斯乌力吉,吕志伟,张爱红.“物理光学”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6):88-89,109.
[3] 郁道银,谈恒英.工程光学[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仿生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新思路
人和动物有不同的感官,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由此获得不同质的信息,如影像、声音、味道等。大脑会把这些不同质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判定对象的属性、本质等,这就是自然界对异构信息的融合处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同样需要不同质的传感器对于各种对象(合作目标或非合作目标)进行信息获取,而对获取的这些异构信息就需要综合处理以判定对象的类别属性、运动规律等,这就是现代信息处理意义下的异构信息融合。
韩崇昭给“异构信息融合”这个晦涩难懂的概念赋予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还说,响尾蛇长了两对“眼睛”,一对眼睛就是和其他动物一样的“光眼”,还有一对红外感知的“热眼”。在动物中,用于目标识别异类信息融合的典型例子就是响尾蛇的这种光眼和热眼。光眼接收周围环境的可见光图像信息,从而可以发现目标,但是对于掩藏在草丛中的猎物却很难发现。响尾蛇的热眼接收周围环境的红外图像信息,由于温差存在,它可以准确地发现掩藏在草丛中的目标。响尾蛇的大脑顶盖对来自两类眼睛的信息进行融合,最后判定是否为可捕捉的目标。韩崇昭告诉记者,根据国际科学界当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响尾蛇大脑顶盖对两类信息的融合模式共有六种。这六种模式反映的是“多模式”的神经元对不同组合可见光和红外信息响应的能力,是自然界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典型机制。
在异构信息融合理论研究方面,韩崇昭领导学术团队发展了仿响尾蛇异构信息融合的新机制,他们利用国际数学界正在研究的一个热门理论――随机集理论,建立了基于随机集的所谓“条件证据理论”。这种理论可以指导现代信息处理取得更好的结果。基于这一理论成果,可以用来解决目前异构信息融合中处理差异信息的难题,可以对现代化战争应用中的目标跟踪与识别、态势分析与意图推断等做出新的结果。
为了有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韩崇昭教授带领团队用实践检验了他们所建立的新理论方法。在目标跟踪方面,他们利用新的理论发展了新的时空配准算法,提高了目标跟踪精度。在完成国家“973”项目研究任务中,他们发明的一种基于误差传递和估计误差差分消除的目标航迹估计方法,显著提高了非合作目标的航迹估计精度。经应用单位与传统方法进行试验相比,使得目标航迹估计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这是仿生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此外,这一新的理论方法用于某重大项目的目标分类与识别,同样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
随机系统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
1968年末,韩崇昭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的一家军工厂从事军工产品的研制生产,“援越抗美”的政治任务要求他们参与解决某航空产品中陀螺模拟计算的一个难题。所参考的文献是前苏联提供的技术资料,其中多处提到“随机扰动”和“不确定性”等术语。大学刚毕业的他,虽在学校学过《概率论》的简单知识,却难以理解这些术语的真正含义。在一些专家的带领下,他慢慢体会到“随机性”“统计规律”的奥妙。许多原来以为毫无规律的事情似乎仍有规律可循,这激发了他对“随机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后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对“随机系统”的兴趣一直相伴着他。
1981年研究生毕业回到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后,当时应新时代出版社邀请,他和同学张平平合作出版了平生第一本著作《决策、对策与管理》,其中大量列举了决策中如何处理随机问题的例证。期间,他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大都与“随机现象”有关,也积累了大量相关的知识。1987年,他与万百五先生、王月娟教授合作出版了全国研究生统编教材《随机系统理论》。到了1980年代后期,信息融合在美国掀起研究热,其开拓者Y. Bar Shalom教授就是随机系统理论的集大成者。韩崇昭教授基于他在随机系统理论研究的扎实基础,于1990年代与美籍华人学者、新奥尔良大学李晓榕教授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研究估计融合的基本理论问题。
在韩崇昭看来,他在信息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在随机系统理论方面的坚实基础,只有拥有这样坚实的理论基础,才会在工程应用方面不断产生更多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并不断取得新成果。
“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理念沉积
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韩崇昭虽然出身贫寒家庭,但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在大学时代更把科学报国作为他人生的最大理想。
1968年,韩崇昭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本来计划继续深造,但当时文化革命尚未终结,他被分配到企业从事军工产品的研制。在企业工作10年之后,才于1978~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了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有幸得到我国首批授予的硕士学位。毕业后至今,他又回到母校西安交通大学扎根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虽然从教年龄偏大,但他因工作勤奋于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0年破格晋升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他也曾远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控制工程中心、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和奥地利国家科研部所属研究机构、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美国新奥尔良大学等从事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其最大的愿望就是获得更多的知识为祖国服务。
他也曾长期担任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副主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还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自动化学报》编委、《IET Proceeding Radar, Solar& Navigation》国际杂志编委、《Fronties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ing》编委、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法人、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顾问等。他对学术任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他数十年的科研工作中,他时时刻刻针对国家的重大需求,勇于承担各种艰巨的科研任务,一次又一次地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
除了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贡献之外,他也长期参与政府的决策咨询等工作。1994年曾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专家的身份参与对陕西省的工业发展考察,并为国际合作做出了贡献。后来以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的身份多次对陕西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撰写了有价值的参事报告,为政府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韩教授虽已年过70,但仍活跃在科技第一线。记者打趣地问他,你这么大年纪了,是否应该多和孙子玩玩?韩崇昭说:“当然,和孙子玩也很重要,但我的最大乐趣还是在科研工作上,能为国家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我就其乐无穷。”记者深谙这句话的分量,原来他所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是这“愿得此身长报国”理念的沉积啊!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从1982年初返回母校记起,韩崇昭30年如一日奋战在科研、教学和管理一线,不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工程实践应用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8本。
在八十、九十年代的很长时期内,他主要从事大系统优化理论和非线性系统频谱分析的研究,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在此期间,他参与主持“大型彩色显像管玻璃窑炉计算机控制系统”项目,解决了当时彩色显像管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为此获得1988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88年度电子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个奖项;参与“大规模工业过程优化理论研究”项目,获1990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与主持“中型合成氨工艺综合计算机控制项目”,获1991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陕西省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原型”项目,获1997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在非线性系统理论研究方面,他早年曾对非线性随机系统做过深入研究,关于双重最优控制有一定建树。1980年代,韩崇昭关于“非线性随机系统双重最优控制”的研究,得到国际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何毓琦教授和康涅狄格大学Y. Bar Shalom教授的赞赏,其成果发表在《数学物理学报》。受英国学者Billings教授的影响,他从1990年起开始非线性频谱分析理论的研究,关于用Volterra级数描述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有价值的结果。目前,这种方法应用于某型直升机电动舵机故障检测诊断系统等的试验研究、导弹引擎电子系统等的故障检测与预报试验,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东南大学已故冯纯伯院士给出的评价是“应用频域方法研究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常用工程方法是描述函数,该方法虽较实用,但致命的缺点是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以韩崇昭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另辟蹊径在频域内研究非线性系统……得到了良好的工程实用。此项工作在国内独树一帜,有很强的独创性”。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应用于三峡工程大型施工机械的故障检测与预报,以及大坝建设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全过程的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获得陕西省2004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2~2006年,他领衔完成国家“973”项目“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的获取与融合理论、算法与应用”中“多源数据融合理论、算法与应用”和“目标与环境共存时的信息获取”课题,其中两项成果在2007年初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受到高度评价。在此期间,他带领团队在实验室开发了分布式半实物仿真的“目标与环境共存时的信息获取实验系统”,在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工程部开发的“基于昆虫复眼机理红外阵列传感信息融合的多目标航迹处理系统”,该成果为我国新一代侦察车的研制做出了贡献,也可解决航空数据网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时多目标跟踪系统”,而“基于仿生学的战场光电信息感知系统”成果获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2011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973”项目的支持下完成了“多天线GPS/INS融合姿态测量系统”的研究开发,获得了高精度高动态的性能。该技术经过多家单位试用,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该项成果于2007年1月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的成果鉴定,获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7~2011年,又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基于视觉认知的非结构化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中的“基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空中目标跟踪关键技术”课题,获得“优秀”评价。针对国防领域信息处理的重大需求,与航天某单位合作,把“973”项目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取得重大应用成果。“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多目标跟踪理论、技术与应用系统”成果获2010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而“基于异构信息融合的非线性动态系统估计技术及应用”成果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由于长期从事信息融合研究并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受总装备部邀请担任“导航、定位与测控技术专业组”专家,为国防建设献计献策。2009年起,主持某国防“973”项目中的“XXX目标融合理论和方法研究”课题,旨在提出新的异构信息融合处理方法以解决某军事应用的重大理论问题;2012年起,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1项国防“973”项目“XXX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为解决某复杂军用网络中的协同信息处理问题建立新的理论和方法。
在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下,韩崇昭及其团队初步研发了多平台协同目标探测、跟踪与识别方法。该方法是以多平台之间的网络传输通道进行支持,多平台进行协同探测、协同攻击和协同防御的信息系统。2010年,总装备部科技委李济生院士给出的评价认为:“西安交通大学在信息融合方面的研究成就得到国内同行专家,尤其是国防应用部门专家的高度认可,其成果有望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繁华与喧嚣褪尽,回望韩崇昭的每一次成功,我们看到的都是光环,而其中一路走来的艰辛,唯有他自己才能咀嚼得到。可以肯定的是,在不断的思考中,韩崇昭享受到了科研的奥妙和乐趣。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