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劳动总结

大学生劳动总结

时间:2022-08-04 07:5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劳动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劳动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带薪实习;意义;问题;对策

带薪实习,也称之为“合作教育”,是指高校与用人单位经协商后,安排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假期)参与用人单位某些岗位的工作实习,以拓宽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简单讲,带薪实习就是大学生取得劳动报酬的学业实习,与大学通常教学安排的义务的课程实习是有区别的。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目的是提供给他们各种形式的实践场景,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带薪实习是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价值系统,它内涵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思想。大学生在带薪实习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认知事物的能力、领悟到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员工爱岗敬业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劳动光荣等思想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蕴。大学生带着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机关、工厂、企业、餐饮行业体验劳动,运用知识,与人相处,了解他人与社会等行为本身就是在塑造科学的价值观。这一方面避免一味在课堂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来,让大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感染与认同。同时,大学生与单位员工零距离的接触,分享“老板”“管理者”“师傅”等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从而把书本的深奥的理论通过“工作对话”的方式融入到实践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数个寒暑假的带薪实习的磨练,持之以恒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会指引大学生成才与进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

2.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目前一些大学生的共同弱点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综合能力不高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可以提高实践认知能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这是因为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实践过程中涉及到与实习单位各种人、各种事情打交道,他们在与人相处,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沟通能力、书面表达、电脑操作、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例如,实学生向车间师傅学习操作技能的过程,向党政干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既是沟通能力的锻炼又是操作技能、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再如,安排到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既是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各种事务能力的锻炼,又是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动手能的提高。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也会让学生逐渐明白:做好平凡之事并非易事,它需要投入心智,做好简单的平凡的事情意义重大,这是为将来做好大事、重要事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意义深远,是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理想路径。

3.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缓解经济压力,丰富大学生活

当前,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兼职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想法。而给他们提供带薪实习机会便满足了这个要求。既锻炼又能赚钱。一方面在工作体验中享受到劳动创造价值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通过获取报酬认可自己劳动的付出与收获。这种方式促进了大学生能力的提升,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特别是针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更是难得的机会。贫困家庭的学生则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既为自己解决生活费、甚至部分学费问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是利用假期,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增知识,长才干,丰富了大学生活。可以说,带薪实习是一些大学生喜欢选择的一种实践学习方式。

二、大学生在参与带薪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带薪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实践?为什么参加社会实践?什么又是带薪实习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头脑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认识模糊不清。认识不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主观随意性比较大,认为可有可无,可不参加也可参加。当然,学生的认识不到位,思想混乱,这跟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亦或与用人单位在对学生安排的实习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反过来想想一些学生对实习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如:“实习啥?毕业后再说!”“高考整得我太累了,又去受罪,不干!”“那是学校没事给我们找的活儿。”“上网打游戏安逸,实习的事情与我无关!”“单位尽安排低贱的活儿让我做,丢人!”等等。看看这些学生消极的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说明他们对社会实践及带薪实习就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艰苦创业精神的学习、学会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认识不够,目标不清,因而行动懈怠。这些现象不得不让我们的学校、社会要肩负起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偏差的责任中来。

2.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存在差距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大学生,他们身上虽具备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信息量大、主动展现自我等优点,但是,在现实的生活里,他们往往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首先考虑自己,大局意识缺乏;他们生活阅历浅薄,判断是非、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一些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吃苦的经历少,心理抗挫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些特征,在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过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我们与实习单位交流的过程中,常常都会收到实习单位反馈的一些信息。他们说,有些实习生在家可能太过宠爱,不能吃苦,不会做事,单位安排的简单的事情,一怕吃苦二怕做不来;有些实习生在工作期间,不遵守单位上下班规章制度,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行我素,且上班期间不是认真做事而是无止境地上网、电话聊天,豪不顾及周围同事的影响,……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对策探析

1.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每年学生参与寒暑假的带薪实习活动中,我们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一些同学参与此项活动的热情是高涨的,积极的,主动的,但也一些同学思想观念未发生根本转变,认识不到参与社会实践对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文章前面也相应提及了在一些同学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的不良现象:不知晓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动机各异,导致他们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躲避,亦或中途“逃跑”等现象发生。作为学校有必要在学生参与带薪实习前利用校园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对大学生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实践观,围绕时代的主旋律,教育他们利用各种社会实践途径收获真知、增长才干。学校教师、辅导员利用课堂教学、周末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现实重要意义的教育与引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带薪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交流与总结,在全校、各学院展示一批优秀的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参观、欣赏与学习,潜移默化影响他们、感染他们,激发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多渠道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顺利就业,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努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除了自身自觉加强学习与提高之外,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开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从高校教学来讲,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减少实用性不强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任务;从学生管理工作来讲,认真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寝室管理、活动、讲座、竞赛、带薪实习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让大学生真正明白,校内锻炼不是走过场,带薪实习、“三下乡”锻炼不是走过场,而是真真实实在锻炼和提高。包括带薪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锻炼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我们对学生参加各种实践锻炼做好充分培训与准备,在锻炼中,在实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加强实践本领和为人处事艺术的指导,才能确保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大学生在学中做,座中学,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3.以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的实习动态

大学生在校外单位实习时,接触到的是陌生的环境,遇到的是陌生的人和事,实习之初,可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学校的指导教师或辅导老师就应多关注在外实习的同学,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况,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关心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随时沟通与交流,对他们遇到的难题及时疏通与指导。同时提醒学生在带薪实习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要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对不懂的问题,不熟悉的业务,放下面子,多向同事、师傅学习请教,力争让每个学生学有说获,学有所用。

4.引导学生做好带薪实习的总结与理论研究,使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经验是富贵的财富。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弯路,少摔跟头,还可以大大缩短成功的进程,并且为后来者提供前车之鉴。带薪实习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带薪实习经验,必要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一是可以提高学生总结事物、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总结的经验和理论成果让低年级或以后进校的学生有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不走甚至少走弯路,在带薪实习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如此循环坚持下去,带薪实习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让我们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无疑会逐渐深化师生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如此反复,会让带薪实习活动形成规律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大学生在这项工程里不断进步与成长,是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代征,汪露.大学生带薪实习应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张勇.论大学生带薪实习及其权益保障[J]. 高教探索,2008(2).

[3] 孙楚航.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一种尝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

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管理类 求职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全面化的阶段,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独立学院的就业率低的现状也是由来已久,此外独立学院管理类毕业生在与一流高校毕业生竞争相同位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探究独立学院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尤为重要。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从研究结论之中总结出独立学院的的办学方向,谋求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独立学院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且还有具有深远的实用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生逐年增多,高等院校的增加提高了国民素质,但增加了就业压力。而独立院校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

(一)个人现状

独立学院的学生个人就业观是求职的重要影响因素。郭亚红[1]在书中指出,普遍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处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好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与人生、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深入的思考。同时,作为独立学院中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管理类专业,学生学的冗杂,导致大部分人在求职时发现自己缺乏专业的知识,社会实践锻炼,个人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增加了就业的难度。邱文芳[2]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一文中指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不容乐观,而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薄弱,与社会需求存在明显差异。

(二)社会现状

独立院校管理类学生同时也受到了社会评价的误区,如生源基础差,师资力量不足,学而不精。再者,政府的支持力度小,市场机制提供的不完善。从而,导致市场的产生的引导力就很小。张小兰[3]在《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一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一文中指出就业难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数量不平衡;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结构矛盾问题突出;劳动力市场发展尚不完善。

(三)企业现状

根据研究调查,企业对于独立学院的就业认可度低,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普遍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尤其在管理类的专业符合度上,企业并没有对口的工作技术支持,缺乏专业性的技术指导。其次,企业需要的是的技术型人才,专攻一类研究,而管理类学生的知识面太过于冗杂、多变,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趋向。

三、研究的预期解决方法

(一)独立学院的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

第一,针对就业率低的问题,独立院校应从加强内部建设,提升学院的就业指导能力。

第二,针对学生错误的就业观点,学校应加强就业观念的指导与思想政治观念的统一,加强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的教育,提升独立学院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第三,学校加强就业技能指导,应试过程中的礼仪、沟通技巧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应聘能力。

(二)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

第一,独立学院管理类学生注重管理经验的培养,在校期间增加实习经验补足专业知识的缺乏。

第二,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对未来有清楚的规划,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为管理类的工作作出准备。

第三,在校期间注重知识的储备,提升个人的气质与综合素养。

四、总结

当今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应重视就业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同时管理类毕业生做好长期职业规划,把管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外部提供的有力环境下,实现独立学院管理类学生的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郭亚红.新时期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咸宁学院学报》,2010-09-15.

[2]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张小兰,马慧肖.《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一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2期.

第3篇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2001年暑假我院团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在全院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 总结经验,评比表彰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

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2.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把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在食宿、安全及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注重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与地方开展长期结对合作,把扶贫工作、科技服务、文艺下乡等活动与大学生接受锻炼、成长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3.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通过深入农村,使不少同学真正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和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和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虽然是短短的二十天,但是客观现实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现实。同学们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共青团桂林工学院委员会

第4篇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市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市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第5篇

【论文摘要】面对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整体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基于大学生的视角,从大学生自身需要出发,了解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完善原有的工作机制,将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向前发展。在对广西大学的毕业本科生进行“就业影响之大学生就业指导因素”无记名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高校应该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保证学校为大学生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抓出实效;同时,将就业指导溶入于日常教育教学过程。 

从1989年开始,教育部在大学生毕业制度中期改革方案中第一次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也开始从无到有陆续建立起来;经过20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整体上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逐渐完善,工作卓有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人口的发展实际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成型,一方面,当前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整体社会就业压力巨大,据国家人保部测算,2009年有2400万人需就业,其中新增城镇劳动力1300万;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加上历年累积未就业的大学生,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人以上,超过城镇新增劳动力总量半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是任务艰巨。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基于大学生的视角,从大学生自身需要出发,了解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有的放矢地完善原有的工作机制,将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向前发展。 

一、问卷调查情况 

2007年1O月至2008年6月,广西大学“广西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归因研究”课题组对广西大学的毕业本科生进行“就业影响之大学生就业指导因素”无记名问卷抽样调查。 

学生来自广西大学机械学院、数信学院、计电学院、文传学院、林学院、商学院、土木学院等7个学院,涉及文、理、工三大学科20个专业,均为2008级应届毕业生,实际发放问卷915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15份。在这些有效样本中,男生女生分别为532人和383人,百分比为58.0%和41.9%。调查问卷利用归因理论,从大学生的视角设计问题,以了解大学生所需要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以及大学生对择业成功的归因能力。 

(一)就业指导因素分析

关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力度,或者说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就业指导方面原因,受调查的大学生选择排序依次为举办各种招聘会(70.7%)、求职及面试技巧培-OII(62.O%)、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61.0%)、就业政策及形势分析(56.0%)、职业生涯设计指导(39.7%)、就业的现场指导(30.1%)、就业的心理指导(28.6%)、其他(3.5%)。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比较需要的几类就业指导和服务为举办各种招聘会、求职及面试技巧培训、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及形势分析,频次均超过半数,因为这些都是具体的、能够马上见效的,学生急需,也乐于接受。但对于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的心理指导等能对学生就业产生长期性影响的指导,大学生选择的不多,频次没有超过四成;这说明大学生择业过程有急功近利的成分,缺乏长远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意识,也未注意到应完善自己的就业心理,提升自己长期的、稳定的就业竞争力。 

(二)学校实力因素分析 

从劳动就业视角看,大学生在校学习就是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是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准备过程。基于这个视角,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局限于劳动就业基本知识、技能的指导,而是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体现了学校教育服务功能。因此,学校的整体状况——实力也包括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内涵。我们也据此设计了问卷问题:学校实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受调查的大学生的选择依次为学校的知名度(71.5%)、专业的社会适应性(59.6%)、学

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的密切程度(49.9%)、学校的教学质量(29.8%)、学校的学风建设(19.9%)、其他(12.2%)、学校的地理位置(10.9%)、学校的科研水平(10.6%)。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择业中学校因素的归因存在混乱,一方面,认为学校的知名度最有影响力,是学校和学生实力的综合体现;另一方面,对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的关键因素——学校的教学质量、学风建设、科研水平等不重视,反而在意学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的密切程度、学校的地理位置等非关键因素。这种混乱意识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少大学生单纯依赖于学校的名声,忽视学校的教学发展、学风建设、科研创新活动。他们更没有意识到或者说较少意识到学校的整体实力与自己息息相关,特别需要每名大学生在教学发展、学风建设、科研创新活动等方面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就业干扰因素分析 

就业影响之就业干扰因素反映了大学生认为影响他们择业成功的不利因素,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加强与改进的地方。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暗含一个因果关系在问题里面,就是假设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于是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就业环境缺乏了解,择业决策方法技巧缺乏,对招聘流程和要求缺乏了解,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就业信息量少。从表3看出,样本数据没有反映出这个逻辑。只有18.7%的学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却有60.9%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量少、45.9%的学生认为对社会就业环境缺乏了解、37.8%的学生认为难以发挥自身优势、34.5%的学生认为择业决策方法技巧缺乏、28.9%的学生认为对招聘流程和要求缺乏了解,数据相差最高42.2个百分点,最低11.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就业信息、了解社会就业环境、学会发挥自身优势、择业决策方法技巧、了解招聘流程和要求均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内容;或者是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到位了,但学生本人没有充分利用,达不到理想效果。不管哪种原因,都说明大学生就业指导要讲究实效。 

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大学是年轻人处于从学校最终毕业、进入社会工作的人生阶段,这一阶段大学生角色急剧变换,社会责任骤然加大。引导大学生顺利成才、最终择业成功是高校就业指导的目标所在。因此,高校应该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自我成长,最终达到实现自我目标,加强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保证学校为大学生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抓出实效,同时,应将就业指导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程。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即是个人在从事职业之前或职业发展过程,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影响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编制职业发展计划,确定行动时间及制定行动方案。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结合社会需要,从人性化、个性化的角度,找准人生坐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专业,科学制订行动计划,合理安排行动步骤,挖掘自身潜能,优化个人素质,实现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对于一年级大学生,应指导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了解所学专业,培养生涯规划的决策能力,重新树立目标,规划前进的方向,并在专门人员指导下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对于二年级大学生,可指导他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强工作技能锻炼,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确认识自我,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于三年级大学生,应指导他们依据个人发展目标作出正确的选择,帮助他们做好求职或升学的方案,了解搜集职业信息的渠道,提高求职技能,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初步确定自己长期发展职业目标。对于四年级大学生,应督促其锁定职业生涯规划,对前三年的准备进行认真总结,检验自己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恰当,自我定位是否准确。其中,应重点协助学生调整心态,强化求职技巧,开展就业咨询和服务,加强职业导航教育,使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 

(二)队伍建设和理论探索 

根据国外高校成熟经验,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实施高水平就业指导的关键。职业指导老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一般来说应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背景。因此,学校应引进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才,配以较齐全的制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保障这些专业人才得到相关的培训进修与实践锻炼以胜任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设立专项课题基金,鼓励职业指导老师积极开展相应专题研究,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探索和提升,为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提供理论支撑。 

(三)就业导向的教育改革 

第6篇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权利 就业现状 法律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很多大学生仍然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使得自己的权益被屡屡侵害。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对有效指导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权利

在我国,就业指劳动者从事法律允许的劳动,与物质资料相结合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从取得相应的报酬。有些国家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达到某一标准值时,才能被称为就业人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其就业状况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职业的开放性。

首先,大学生就业反映了知识群体的就业状况。正规的大学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内更具有竞争力,其专业水平高且其工作能力较强,因此,其就业状况较普通的社会群体较为特殊。

同时,大学生就业权利属于集体权利。所谓集体权益是指集体中的个体成员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集体权益则需要每个人体成员的维护。因此,大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为了保障集体的权利,每位大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不随意滥用和放弃权利,从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二、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提到大学生就业,人们自然会想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种“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我国大学生就业群体庞大。从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每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11年,仅迎接毕业生人数就超过了660万,这个数字已经十分庞大,再加上往届待业的大学生,每年进入我国市场的大学生就业大军不可估量,这必然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大。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公务员和在编事业单位等旱涝保收的工作成为了抢手的香饽饽,更是有很多大学生加入了考研大军,希望能够避开就业高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断接受着来自社会各种力量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表现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特点。

同时,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总量和质量上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这一表述看起来与前面自相矛盾,实际上,我国缺少存在着这种其奇特的供不应求的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仍然落后,很多高新技术部门招不到人才,无法发展,高层次人员的短缺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除了高新技术领域,一些专业人才较少,而另一些热门专业则人才过多,造成不同专业之间的大学生就业不平衡。

总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较为复杂,简单的供求关系无法理清其中的关系。在复杂的就业现状的背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的现象十分普遍。大学生初出茅庐,涉世未深,对就业情况不甚了解,常常遭遇各种法律问题,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更加严峻。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应届大学生找工作的道路并不顺畅。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法律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例子比比皆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汇总。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歧视现象

公平的劳资关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同民族、性别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不因民族信仰和性别差异而有所差别;同时,求职者共同竞争同一职位时,不同的求职者享有同等的机会,任何人没有权利搞特殊,享受特权,竞争面前应当人人平等。然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其作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造成了大学生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用人单位往往以高姿态出现在劳动关系之中,求职者有时为了获得工作机会而不得不接受许多不平等的条件。在现实的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因为歧视而丧失工作机会的现象比比皆是。

首先,性别歧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十分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调查显示,从1998年至今,高校女大学生数量增长迅速。与此相矛盾的是用人单位以各种借口拒绝聘用女生。例如妨碍生产,工作性质不适合女生等,用人单位提出的性别限制使得原本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性比歧视造成了十分不好的社会影响,打击了女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积极性,很多人甚至认为女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使得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配置。

其次,地域与学历歧视。在大学求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用人单位限制应聘学生的地域,甚至限制学生的学校,从而剥夺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农科类专业的大学生还经常因为自己的专业遭受不公平的社会待遇,很多人对农科类专业人士不足,存有很大的偏见和歧视,使得这类专业的学生的求职过程更加艰辛。

性别、学历和地域歧视仅仅是大学生就业中歧视现象的冰山一角。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歧视现象屡见不鲜,同时花样百出。更多的匪夷所思的限制条件,例如身高、外貌甚至酒量都被列在招聘条件之中,大学生面对这些歧视条款无可奈何,与自己心仪的职位失之交臂。

(二)签约规避劳动合同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知之甚少,许多就业生仅知道三方协议和就业协议书等,就业协议仅仅代表的是意向性协议,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大学生正式入职后,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就合同期、薪酬条件、劳动条件、违约责任等与用人单位进行详细的磋商,从而确定正式的劳动关系。然而,在现实求职过程中,恰恰是这份重要的劳动合同成为广大毕业生头疼的问题。许多用人单位要么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要么在合同条款上大做文章。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弱势地位成了用人单位利用的对象,很多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劳动者义务规定十分详细,而对劳动者权利的规定寥寥无几,甚至出现了很多霸王条款,例如“工伤概不负责”,不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变相延长劳动时间,拖欠工资等等。许多大学生求职者对于以上种种情况敢怒不敢言,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更有甚者利用大学生初入社会,缺少相关法律知识,隐瞒真实情况甚至欺骗大学生签订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从中牟利。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以签订短期的劳动合同为主,使得大学生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和稳定感,这对于刚出大学校门,需要成家立业和结婚生子的大学生来讲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试用期陷阱,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益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为了考核求职者是否能够胜任某一职位的有效方式,同时,求职者也可以利用试用期来了解自己将要接手的工作,从而判断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是否适合自己。试用期对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双方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然而,用人单位却往往利用试用期侵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我国《劳动法》对试用期的期限具有明确规定,但是很多用人单位混淆试用期和见习期的概念,单方面延长试用期,损害大学生利益。也有些用人单位试用期内立下霸王条款,要求大学生在试用期内不能辞职,否则需要缴纳违约金等,这些规定均不符合我国有关试用期的规定,侵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四、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法律问题的形成原因

那么,是什么造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困难重重,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

(一)大学生就业法制环境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劳动法》为核心的立法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结合了市场经济的特点。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我国的劳动就业保障体系的受众十分广泛,并非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量身定制,难以起到保护大学生合法利益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公安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希望能够改善大学生就业情况,但是这一体系仍需完善。

首先,法律约束力低,目前,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多为政策性的文件,层次较低,各种规章制度、通知和政策年年都有,这种政策性文件的法律效力令人堪忧,且文件种类繁多,不免有相互矛盾之处,无法执行,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其次,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监管部门繁杂。目前,公安部门、人事部门、教育部门都涉足大学生就业领域,监管部门虽多,但是职责划分却不匹配,造成很多职权交叉和监管空白,无法保障毕业生权益。

同时,立法体系发展存在地域不平衡。很多一线城市颇受毕业生青睐,因此,为了保护本地生源而将外地毕业生拒之门外,造成地域发展失衡。

(二)大学生本身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大学生本身的法律意识很淡薄。主要变现为:缺乏平等与公平意识。在求职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遭遇过性别歧视、院校歧视甚至相貌歧视,而面临种种刁难,多数大学生选择忍气吞声,很少有人站起来说“不”;缺乏法律知识,许多高校毕业生对《劳动法》知之甚少,混淆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使得很多大学生草草签订劳动合同,甚至不知道有劳动合同的存在,等到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时,才乱了阵脚,吃了“哑巴亏”;缺乏维权知识,大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很多大学生虽有维权意识,却不知申诉途径,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校就业指导的缺失是主要的原因。大学课程中,法律基础知识所占的课时十分少,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在大学四年级开设,学生临时抱佛脚,效果往往不佳;同时,中国传统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传统思想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维权之路,在遭遇不公正的待遇时,多数人仅仅存有维权的念头,却极少付出行动,选择忍气吞声。

第7篇

论文摘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本文提出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并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其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第8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失业的影响

大学生失业有被动型失业和等待型失业两种。前者源于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供过于求”;后者源于大学生的工作期望值过高。金融危机对这两类失业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

(一)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

1.金融危机会减少大学生的需求量

劳动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金融危机会通过产出下降来压缩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劳动力的需求。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已回落至9%,出现了4年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率,2009年第一季度更是跌落至6.1%。经济加速下滑给就业带来了很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及预测”项目组认为,2009年中国调整后的失业率可能会攀升至9.3%的历史高点。形势的变化会对各类劳动力产生影响,但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严重,因为大学生就业属于新增就业范畴,而周期性失业所冲击的主要对象就是新增就业。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出于对各类人力资源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首先考虑减少新雇员的招聘量,然后再考虑解雇现有雇员。因此新增劳动力是周期性失业的第一波冲击对象。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很多企业都冻结了招聘计划,就大致说明了这一点。

2.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供给压力

这主要源自金融危机对大学生的非就业通道的挤压。在往年,大学生毕业后有相当部分会选择出国或考研,尤其是选择出国发展的人数连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供给压力。然而,在本轮危机中欧美国家也伤痕累累。大凡经济不景气时,欧美大学生也会回炉充电,读研比例大升,这对申请留学的中国大学生构成激烈竞争。另外,由于经费减少,欧美大学对留学生的资助力度会减少,这又会遏制中国大学生申请留学的动力。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大学生出国可能会遭遇寒流,更多的会选择在国内发展。他们要么加入读研大军,要么加入求职大军;考虑到研究生招生名额的限制,读研人数的增加有限。从出国通道上退出来的毕业生很多会涌入求职通道,从而加剧供给压力。

(二)金融危机会减少大学生的等待型失业

1.金融危机使大学生的工资预期下调

斯蒂格勒在他的开创性论文中曾指出,职业搜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求职者的工资预期,不切实际的工资预期,通常会导致漫长的搜寻过程和等待性失业。世界各国都存在这类问题。比如,美国大学生的工资预期通常比实际高10%。中国似乎更严重,据称,在2002年之前大学生工资预期比实际工资至少高30%,这通常被概括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罪魁祸首。一直以来,人们为如何降低大学生工资预期而绞尽脑汁。殊不知,工资预期来自于市场,劳动市场的内生变化是驱使工资预期做出更现实调整的一剂自然药方。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会自动矫正工资预期。最近一项调查数据表明,近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低迷,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工资预期不断降低,最低已逼近1500元,就说明了这一点。

2.工资预期下调有利于减缓等待型失业

发展经济学中的哈里斯一托塔罗模型曾指出,当就业形势转坏时,对工作前景预期的下降,会使农民更加务实,并放弃寻找高收入工作的幻想,更安心于务农工作,结果城乡失业率反而会下降。这个看似奇怪的命题,为人们理解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如果说过去大学生工资预期过高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症结,那么,今天工资预期的下调恰恰会成为消缓这一问题的剂。最近有媒体报道,面对就业市场的低迷,一些大学生已经主动调整心态,放低姿态去应聘一些过去根本不屑一顾的工作,比如,服务员、洗脚工。大量的过去处于沉淀状态的就业岗位会被激活,有助于减少大学生的等待型失业。

总的来看,金融危机既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也会减缓等待型失业,它对大学生失业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种失业的比重。一直以来,有人坚称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因为大学生不是就业弱势群体,只要想,他们总能就业。其潜台词是,在大学生的失业中,等待型失业占多数,而被动型失业占少数。按这种逻辑,金融危机反而会减少大学生失业的程度,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局势可能不会这么乐观,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是确实存在的,尽管等待型失业会减少,但不一定能弥补被动型失业的增加,因此,大学生失业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只不过加剧的程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二、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一)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专业错位的矛盾

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高等教育是应产业发展需要而生的,在专业设置上必须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相对应。在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则违背了这一规律。比如,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金融、贸易、经济、管理、法律等热门专业,仅法律专业就有在校生近40万名。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种产业格局要求高校输出大量的生产领域的技术型人才,而高校提供得更多的是服务领域的管理型人才。这种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中“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金融危机中将会进一步加剧。众所周知,金融危机对金融、房地产、贸易等产业的创击程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产业,社会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也会急速下滑。另一方面,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也会率先精简管理类岗位。总之,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是当前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长线专业。面对就业形势的恶化,很多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很可能要面临改行的无奈选择。

(二)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素质错位的矛盾

目前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主要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模式,只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输出的大学生很难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实现“惊险的一跳”。素质结构失衡可以通过岗前培训等方式来加以矫正,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途径可能被堵塞。因为企业迫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会大幅度减少员工培训的投入。相应地,在人力资源的招募程序中,也会增加对应聘者经验和技能的要求。这样,求职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求职者已有经验和技能状况。这对于经验欠缺、技能匮乏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2008年以来,很多企业减少校园招聘计划,除用人需求减少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用社会招聘来代替校园招聘,以减少应届生的雇佣比例。

(三)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二元分割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主要有两类去向:一是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内部门;另一个则是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外部门。近年来,政府不断提高公务员工资,国有企业也凭借行政型垄断和政策倾斜,大幅提高职工待遇。与此相反,民营企业的境况一年不如一年,就业上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了德尔林格等人所描述的二元分割的情形:体制内部门成为大学生梦寐以求的首要部门;体制外部门则沦为鸡肋般的次级部门。根据明瑟·格莱姆里奇-韦尔奇模型,基于市场力量的二元分割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劳动者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当就业形势差时,求职者可先委身于次级部门,等就业形势好转时再转入首要部门。但在中国现有的用人制度下,毕业生如果毕业后不能立即进入体制内部门,今后再进入这些部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因此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都很看重,为找到一份体制内工作,往往错失体制外部门的就业机会。现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营企业已普遍感到压力,裁员、降薪行动已经拉开序幕。而体制内部门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可以预见,二元分割所造成的差距很可能会被进一步强化,这将进一步扭曲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并使体制外部门的自愿性失业增加。

(四)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内部的就业差异和不公平

社会资本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威望、社会层次和经济收入,对毕业生就业去向及薪酬会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政府官员和高收入阶层子女的就业状况就要明显好于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如果把人力资本视作一种后致性因素的话,那么,社会资本则代表了先决性因素,是一种不公平的资源配置机制。自从1974年布迪厄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以来,许多走后门、托关系的寻租行为都被披上了一层“资本”的外衣,粉饰了其背后不公平的实质。在大学生就业领域,所谓的社会资本所带来的,只能是不公平的加剧及其在代际间的传递。金融危机造成了就业资源尤其是高质量就业资源的匮乏,面对汹涌如潮的毕业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又会上演,对公务员等炙手可热的就业资源的竞争将达到白热化程度。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资源稀缺是催生寻租行为的温床,所以竞争的公平性会遭遇强力瓶颈。强势阶层在这场竞争中,可以继续凭借社会资本的优势来分割优质就业资源,但对于来自社会底层的毕业生来说,没有社会资本的强力支撑,就只能接受市场风潮的荡涤,他们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难点。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治理的战略性调控政策

1.加强并优化宏观调控,将保增长与保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

要从根本上缓解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就必须通过调控政策来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通过保增长来保就业。目前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对保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投资方式上,似乎仍在延续1998年的财政投资模式,投资重点仍是以铁路、机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甚至标志性工程,这些项目的就业弹性小,也不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太多岗位。目前,调控政策的另一个问题是与民营企业的减压相脱节,民营企业举步维艰。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场所,2007年吸纳了34.2%的大学生就业。民营企业困境必然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度。当前宏观调控除了要保增长外,更重要地是要发挥对民营经济的扶持作用。

2.反思高等教育扩张模式,调整大学生培养机制

按马丁·特罗的总结,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高等教育扩张也应渐进推进。只有遵循这一规律,高等教育扩张才能获得社会经济支撑,才不会生产出过剩的“产品”。纵览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扩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的迈进一般都要经过几十年,而我国只用了四年。这种忽视客观规律的扩张模式必然会招致惩罚。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尚不足25%,大学生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渐进的扩张模式下,大学生培养模式也要进行调整,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培养环节上沿袭传统的计划模式,而在就业环节上又按市场经济模式运作。这种体制上的错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中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培养模式改革,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以专业设置为例,可以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企业界意见来进行。

3.打破二元分割,减少行政力量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会产生非均衡力量,扭曲大学生对体制外部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的评价,降低就业供给的有效性。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地域辽阔、结构繁杂。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多渠道疏散压力,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体制内部门、中心城市以及东部地区,引向体制外部门、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而要矫正他们的择业行为,就必须打破二元分割,缩小部门间的收益差距。要打破二元分割的制约,就必须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干预,减少对体制内部门的保护以及对体制外部门的压制。减少政府干预的另一个议题就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减少户籍对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束缚。毕竟,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加强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是缓解就业难题一剂药方。

(二)大学生就业的临时性促进政策

1.调整劳动管制政策,降低大学生雇佣成本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对劳动市场的管制,特别是新《最低工资规定》和《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劳动力成本产生了明显压力。雇佣成本高企不仅危及企业生存,也直接威胁到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最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文,要求各地暂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有利于遏制雇佣成本过快上涨的,但实践中,还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一些专门的政策。比如,可以参照美国经验,对处于见习期的大学生实行豁免条款,允许企业对其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

2.实行灵活的毕业管理制度,平衡大学生供给压力

就业的实现,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匹配,而我国现行的大学生毕业管理制度是不利于这种匹配的,它很容易造成供求双方在时间上的错位。按现有制度的规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要在7月份统一毕业,因此,毕业生是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抛向社会的,供给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但企业的劳动需求不一定呈周期性变化,即便有周期性,也不一定与大学生的供给周期相吻合,因此结构性失业在所难免,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实施灵活的基于学分的毕业管理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修够学分,大学生可以随时毕业,这样供给压力可以得到稀释。

3.增加公共岗位的供给,并扩大非就业通道

以公务员招考为例,目前一半左右都要求报考者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实际上把大学生排除在外。政府应根据形势变化,适当放宽限制,增加大学生的报考机会。当前增加公共岗位供给还应注重挖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潜力。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提供的工作岗位逐年增加,但相对于近600万的毕业生基数,还有很大空间。为提高这些岗位的吸引力,政府应动用财力,加大对这些岗位的补贴力度。美国政府为了增加特殊教育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以豁免贷款的方式来增加实际的岗位补贴,就可以为我国政府提供一定的借鉴。除增加就业岗位的供给外,还可以考虑扩大非就业岗位的供给,以分散就业通道的压力,比如,加大研究生的扩招力度。4.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做好毕业生培训

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减少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根据国外经验,有效的就业指导应当是全程式的。它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从纵向的维度,它要求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启动就业指导程序,并随着学业推进,有步骤地实施就业规划和辅导。从横向的维度,它要求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内容,比如,就业形势分析、职业分析、应聘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和见习机会等。除就业指导外,对于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政府还应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在日本,对那些一年内仍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政府会提供就业补贴等一揽子援助方案。就业援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做好大学生培训,在金融危机中,很多长线专业的学生将面临改行的选择。对这些学生来说,做好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三)大学生就业治理的保护性政策

1.保护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平等权利,杜绝就业不公平

为防止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性的扩大,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权贵家庭大学生对稀缺就业资源的掠夺,为弱势大学生群体提供庇护机制。保护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需要在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工作,比如,在用人信息的环节,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电子公告牌的方式及时向学生公布,防止信息截留。在招聘环节,则需要规范招聘程序,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

2.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避免就业质量恶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使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雇主逐渐居于强势地位,而大学生趋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格局下,容易滋生侵害大学生劳动权益的行为,比如,聘用中的欺诈行为、恶意解雇行为就时有发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顾全大学生就业的大局,可以适当调整劳动管制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纵容雇主的侵权行为。相反,从维系和谐的劳资关系、提高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的角度讲,仍应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

第9篇

又是一个假期结束了,同学们回到学校的同时也将自己在假期的社会实践成果在博客上有所展示并带回了学校。通过几天的分类整理,现将全班同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总结如下。

班级同学在暑期的社会实践总共分为三大类,而这三大类的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小块:主要是社会调查16人,这其中包括调查英语学校的5人,调查环境问题的3人,调查经济发展的4人和调查现实热点问题的4人;挂职锻炼7人,这其中包括到公司挂职的3人,到学校挂职的2人,到社区挂职的1人,到诊所挂职的1人;志愿服务5人,这其中包括到社区服务的3人,到敬老院慰问的1人,红十字志愿者1人。由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同学们的社会实践不仅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覆盖面广,而且更有深度更具实效性。大家不拘泥于英语专业,将实践扩展到各个领域,含盖理工农经法等,又迎合时事热点,关注民生。有很多同学都是在基层工作,或是义务劳动,甚于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但同学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勤勤勉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体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同时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报告也反映出,大家对社会实践有了很好的理解,不仅仅是要做好社会实践,更会在实践之后认真思考,力求在实践中学有所得,并将它详细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在大家眼中,社会实践不是负担,而是一个接触社会,积累实践经验的大好机会,甚于把它视作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服务社会的体现。而且还有很多同学的出色表现受到了他人的赞扬,或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报酬,这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

尽管如此,我们自身还是存在着不足,比如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际操作能力不高,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稔,人际关系的处理稍显稚嫩,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经验不足,对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等等。虽然问题看似很多,其实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归根究底是由于我们社会实践的经验不足,涉世未深。所以,我相信,当我们牢固树立社会实践的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我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的同时,我们更应探讨如何扩大社会实践的价值,发挥社会实践的效力。我认为我们应该夸大社会实践的价值,发挥社会实践效率。社会实践内容要丰富、形式要灵活、充满新鲜感,在社会考察、调研等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思考各类问题,特别是打破专业之间甚至是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类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稳固的知识框架。同时,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遇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形成新的认识与思考,对原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夯实宽广的知识平台。因此,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强化和提升专业教育内涵,充实实践育人大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接轨,以科技为重心,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所学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学科交叉,在提高同学们多方位服务的能力同时,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价值。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大学生要树立社会实践的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理论知识,注重积累,才能使社会实践真正产生预期效果,甚至有所突破。而且,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还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学校积极要探索,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形式和内涵上加以引导,社会也要积极扶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而广阔的平台,让大学生可以真正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此时已经划画上圆满的句号了。我希望我们这个奋进的的集体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盈自己,完善自身,并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10篇

一、加强社会实践是时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加强社会实践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而加强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环节并使大学生能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类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参与实际工作,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认识社会、服务社会、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教学活动。

(二)加强实践教学是民办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2005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联合下发《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并明确对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20条意见要求,主要包括提高认识、明确工作原则,要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大多高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性,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增加实践课程,但是较多实践课程是虚设的,这在民办院校表现更为突出。民办高校实践教学实施更加困难。民办高校教师自身缺乏实践教学的经历。许多教师都是从大学校门到大学校门,自身所受到的教育都是理论教育,也就很难对学生实施实践性教育。

二、社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教学定义狭义《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支援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进一步明确思想,那就是社会实践应不只限于三下乡等传统活动内容,应该覆盖学生在校期间所有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和体系。围绕此思想,应动员利用学校各方力量,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实践要求,加强实践考核,多种形式并举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二)全面开展,难度颇大对于在校生两万余人的大学,要全面开展研究是不现实的;加之,各二级院对于实践教学的做法也是参差不齐,统一要求是非常困难的。在设计出实践环节及内容构成后,可先期采用试点方式开展,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

(三)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分散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设计不系统、明确,临时拼凑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会出现有要求、无落实,或者落实不够到位。如果每开展一项实践活动都赋予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实施。要对活动进行实施方案的制定、研究及过程监控,就能保证实践活动内容严谨而非随机,过程扎实而非形式,从而切实保证实践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途径

首先从认识上将社会实践教学进行了广义的内容设计,从传统的三下乡活动,进行全面拓展与系统设计。本文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改变传统课堂只讲理论不进行实践的做法,把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倡师生互讲互评。有些难度较大的内容,老师讲学生评,有些难度不大的内容,学生讲老师点评;把课堂搬到现场教学。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时,就把学生带到实习基地等地,让学生现场参观体验,然后教师讲评,学生写心得体会;开展探究式、演讲式、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等等,注重课堂互动及讨论,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以赛带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通过政策明确参加竞赛范围,为学生参加竞赛提供政策支持。由教务处牵头组织的有关学院参加应用知识技能大赛;主要赛事有应用文写作竞赛、应用英语知识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竞赛、“成长、成才、成功”演讲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竞赛等校内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大赛等省部级、国家级以上竞赛。为了鼓励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学生进行奖励。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增加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顶岗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锻炼品质、开拓视野,培养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团队精神的有效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在顶岗实习环节上分为熟悉业务---跟班实习---参与事务---反馈总结---完成实习。具体内容如下:(1)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教育学生尊重劳动者。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参观,要求学生做好看、听、议、写四件事。观看作业环境、工作流程;听基地辅导员的介绍;就是引导学生从表到里,议企业精神实质;人人写参观感受,个个交流参观心得。(2)学生基地劳动,帮助学生领会奉献的价值。看看心动,做做犯难,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过程。要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基地进行劳动服务,使其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社会价值。(3)组织学生职业实践,引导学生热爱专业。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名人专访、优秀毕业生追踪调查等,使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也锻炼多种能力。(4)组织学生上岗实习,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我。要求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巩固、补充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学会尊重体谅、自信服从、坚持团结,这些都是难以通过课堂体验和学到,而这些正是社会需要的。学校还建有校、省两级重点实习基地,借助企业环境,将实践教学落在实处,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社会认知水平。

(四)专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社会实践强调“团队精神”,讲求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实现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实现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他们清醒地看到缺点和不足,从而重新调整、完善自己,实现理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自身与社会的统一,尽快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做人、做事、做学问”为主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支农支教、宣传培华、勤工助学、志愿服务、“三下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注重针对性和相互渗透性,争取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认知、创新创业训练等专业初级训练项目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基本素质,又加强学生对于专业认识与专业知识应用。

(五)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育人有利场所。社团活动是以学生为组织、举办主体开展的,高校社团组织的活动,一般都是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开展、总结。在充分自由、民主的前提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社团成员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都有很大的锻炼空间。在活动具体组织过程中,通过对整个活动统筹、活动计划的形成、活动的组织开展、最后的活动总结,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大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大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可以充分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广阔舞台中,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学校丰富社团活动,活动内容主题鲜明,有环保创意、寝室文化、摄影、诗歌朗诵、书画联展、学习践行雷锋、宣传传统文化等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

(六)支持创新创业,发现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和活动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学分”,激发学生锻炼培养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对于取得显著创新创业成果的师生则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调动师生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和社会,学习调研,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报告会并参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让学生对创业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通过多看、多听、多学习、多参观,达到更好创业指导效果;承办大学生创业基金贷款发放仪式报告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不光是口号,而是能够实实在在给学生创业带来政策和硬件设施扶持,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信心;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基础,又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在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讲座,规范创新创业管理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丰富科研活动内容、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生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七)强化过程性考核,确保实践效果过程性考核主要侧重于课堂互动及表现、实际分析和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作业完成情况等等。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感。过程性考核的主要形式:课堂表现、课堂互动(课堂发言、演讲、模拟授课等)、阶段性学习测验(包括团队作业、学术小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学结等)、教学实践活动(口试、上机操作、实验报告、设计、校外教学实践和调研等)、专题讨论(学生在指定时间,围绕一定主题,对课程重点、难点或拓展性内容集中进行的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过程性考核中不小于10%,不大于50%,过程性考核成绩不及格不予补考,过程性考核纳入教学督导考核范畴。期末、年末院(部)教学管理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都将把课程过程性考核纳入考核范畴,全面考核。

四、努力的方向

(一)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实践教学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时,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简单认为社会实践就是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往往在低年级暑期集中进行,学校根据情况,组织少部分学生参与就算作了社会实践的开设与完成。再就是学生认识不足,学生把参与活动仅仅视为教学环节一部分,只是简单地去完成任务,或为综合测评加分。还有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作赚钱机会,有的当作旅游观光。,教师和学生都还需要继续认识,构建实践教学意识体系。

(二)健全制度和资金保障,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目前开展的研究并学校相关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未能全面铺开。如要全面开展,在制度和资金保障上都存有实际问题。形成一套实践教学管理、设计、实施的系列制度非常重要。

第11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学生就业;传统产业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传统工业面临极大挑战,要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原有的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应运而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大学生就业是个常讲常青的话题,尤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来说,顺利解决大学生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本文就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投资结构变动及大学生就业的效应做些研究和探讨。

一、基本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它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用重要地位、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自主核心技术、能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现阶段我国要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投资结构的变动,而投资的增加则意味着更多的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的热点话题,随着大学生“就业难”、“有业不就”等问题的愈演愈烈,如何安排大学生就业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挑战。

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投资拉动和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人才、创新的要求很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素质群体,是人才和技术创新的摇篮。因此,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解决大学生就业有效结合起来,认清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发展背景及现状

1.国际背景

金融危机后,为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世界主要国家基于争抢竞争优势,纷纷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大投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培育市场,加速新兴产业发展。

美国制定《重整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再次确认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的核心。要优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和高生产率的生物工程产业,保持航空产业的领导地位,振兴钢铁和汽车工业,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积极培育纳米技术产业。如奥巴马政府推出庞大的“美国复兴和再资计划”,力求通过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方式再造美国增长;宣布将R&D(科学技术领域)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值,并计划投入1200亿美元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提出要对研发税收抵免永久化立法,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等采取税收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2.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32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年平均增长10%,工业化正在深化过程之中,传统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仍在增长中,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的发展需要增强竞争力,应对持续增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压力,需要新的产业支撑。包括新资源开发与再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催生新的节能环保产业,其外部性强,需要新的制度和机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需要提高竞争力。

与上个世纪相比,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国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制造能力显著提高。制成品出口,甚至包括一些成套设备出口竞争力明显加强,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有所提高。但所有的这些主要依赖跨国公司的设备和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处于产业链分工的底端。

3、大学生就业行业分布现状

现选取2007-2009年大学生就业专业进行分析。数据来源麦可思就业报告。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关联的就业效应

1.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关联的行业

从行业类型来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服务业与制造业并存,其产业本身包括技术的研发与制造过程。

1.1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领域可分为六大行业: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

1.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包括计算机制造业、通信与网络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等行业

1.3生物产业

主要包括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制药

1.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属于制造业的上游高端产业,包括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1.5新能源产业

主要有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

1.6新材料产业

包括稀土、磁性材料、金刚石材料、新能源材料、特殊陶瓷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智能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等行业

1.7新能源汽车产业

只包含一个行业,即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先进原理、先进技术所形成的汽车行业。

2.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就业效应对比分析

传统行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行业来说的非传统行业。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原则,现选取单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单个传统行业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在产业样本选择上,选取环保产业和橡胶制品业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信息网。

指标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产业效益贡献率(产业年均就业人数、产业总产值)和产业自主创新率(产业R&D投入率、产业销售收入率),传统产业包括产业经济效益(规模效应系数、劳动生产率)和产业贡献率以及劳动力吸纳率。

参照相关资料,数据整理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效益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传统产业,无论从劳动力吸纳程度还是就业人数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要优越于传统产业。

四、文献回顾

1、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王星(2011)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地方经济振兴的着力点,他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河南省发展新兴产业具备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总结出河南省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回避威胁,制定正确的策略,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郭连强(2011)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实践做了一些研究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欧阳峣、生延超(2010)总结近年来学者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作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与不足,认为我们应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为其发展提供针对性的策略。

不仅在理论上,在实证方面,国内学者也做了一些研究。

孟祺(2011)对发展新兴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调研,依据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新兴产业相关扶持政策趋于短期化和定向化,缺少普惠性和长远性。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基础性的研发平台和专门性的产业融资平台,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相关经营领域。熊勇清、李世才(2010)分析了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发展的逻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者的评价模型对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两者处于中度耦合、轻度衰退发展状态,应进行战略改革。

2、大学生就业

理论层面上,程立军、王丽娜(2010)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题根本上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以及地区内部的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方式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所致。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舒缓大学生就业集中地区的就业密度;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刘绍斌、姜燕(2008)提出现代服务业对就业者素质水平要求较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拉动大学生就业增长,并探讨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结论得出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合适工作岗位,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杨自辉(2008)就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中遇到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物流企业规模也偏小、工资待遇偏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在物流行业中成功就业,高等院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定位、心态的引导与培养,依据物流岗位群、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明确培养目标,不断加强职业资格认证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惠敏(2007)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应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实证方面,国内学者也做了一些研究。

洪莹、吴健豪(2011)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索了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总结出基本条件、工作能力、道德品质、潜力和职业定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五个因子。徐丽敏(2011)对天津南开大学等四所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对现阶段大学生有业不就就业难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要解决这一现状,关键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郭虎子、黎维锐(2010)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变迁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杭永宝、王中(2009)从教育、经济和就业三个结构对就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认为应该着力调整教育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需求信息、行业准入、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导向、监管、服务作用。

五、简要评述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调整现阶段产业结构,以政府投资拉动为导向,广泛吸纳人才,鼓励自主创新研发核心技术。而实现大学生就业则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面向市场,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总结两者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这样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大学生就业也依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星.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SWOT分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1).

[2]郭连强.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新动态及评论[J].社会科学辑刊,2011(1).

[3]欧阳峣、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4]孟祺.新兴产业扶持政策认知和评价的实证分析[J].中州学刊.2011(1).

[5]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

[6]程立军、王丽娜.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与对策[J].职业教育.2010.

[7]杨自辉.论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教学.2008(11).

[8]惠敏.第三产业与大学生就业[J].探索创新.2007.

[9]洪莹、吴健豪.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及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1(2).

[10]徐丽敏.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1).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状况;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27-1.5

教育的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发展教育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大学生就业状况,关系到国家及大学生自身事业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社会、家庭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有效地解决途径,也是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保障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大学生就业相关含义

1.大学生就业观的含义

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观的含义为:大学生这一就业主体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空间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由就业的动机、就业的定向、就业选择范围、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就业观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所制约,具有社会性,同时又受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的经验所制约,因而又具有个性。

2.就业的含义

就业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合法的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获取劳动报酬的过程,二是就业必须得到劳动报酬。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1.可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知识型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的核心基础,大学生就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使大学生就业可以顺利进行,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起到关键的作用。

2.可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改革是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就业状况直接反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它可以加强高等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

3.是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可以让大学生在根本上了解自身的状况,使大学生正确的看清自己与社会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学习和锻炼,他们不应该是因为就业而就业,而应该通过就业这种方式,来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三、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服务社会思想不强

部分大学生受经济利益影响,人生价值发生倾斜,就业理想功利化,很少有人考虑去基层锻炼。在对利益发展进行衡量的时候,他们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中基本上没有人结合国家利益考虑,所以,目前的大学生,缺乏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一起向大城市涌进,而对于边远的基层无人过问,这就造成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不均衡,使得资源配置不合理。

2.没有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

大部分大学生在刚入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目前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可是却有很少的人能够很早的把我自己的就业方向。他们缺乏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对自己也没有很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在就业中,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把工作仅作为一种挣钱谋生的方法,他们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事业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见。他们只会眷顾工资待遇、薪酬福利,而对于职业兴趣和发展前景很少考虑。这样,便很容易使他们选择了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

3.左顾右盼,没有明确的方向

很多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都是边看边瞧,他们缺乏诚信思想和明确的方向,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态度造成了就业观的多向性和不稳定性。更有甚者,在应聘材料中无原则地抬高自己,对自己的应聘材料弄虚造假,而违约现象也是经常在发生。然而,这些大学生由于没有诚信思想,造成他们的就业观也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同时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影响了学校和就业单位的正常工作,也阻碍了其他同学的顺利就业。

4.没有自信心,依赖性强

目前,在准备就业的大学生中,他们过分的依赖学校及家庭为他们推荐工作,想要自己找工作的学生很少,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缺乏应有的自信心。然而,想要自主创业的学生也比较少,即使他们考虑过自主创业,但是他们仍然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准备。他们对于创业中即将遇到的困难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他们也缺乏战胜风险精神,担心失败又害怕挫折。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对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进行就业竞争缺乏足够的自信。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1.充分发挥社会和政府的政策优势,扩大就业渠道

政府职能对大学生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优势,把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进行变革,完善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建立和发展。为大学生的就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基层、西部等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2.不断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和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就业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也是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基础。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意识,把就业观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思想教育,把就业观教育定做基础,不断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学习观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所以,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观中产生的歪曲意思和思想,不但可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2)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

就业观是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应,价值观的形成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慢慢形成的。,所以,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我们要切实加强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3)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高校应通过加强各种宣传活动的开展,逐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通过深入开展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的就业观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从入学开始,学校就要把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内容渗透到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去,渗透到大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中去,渗透到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实习当中去,以形成良好的就业观教育氛围。

3.向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发展

社会和高校是对毕业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要是大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只依靠社会和学校教育是很难满足要求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大学生要正确看待认识价值问题

国家和社会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识人生价值的形成,对于就业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要正确理解,积极寻找符合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而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还是需要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调适。然而外部环境仅起到推动作用,关键还是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态度,才会做到事半功倍。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从大学生角度来看,就业观的转变是一个非常不轻松的话题。如果想要改变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首先就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重视,经过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积极努力,大学生的就业能问题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文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J].思想政治研究,2008(1).

[2]彭志刚,潘一鸣.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