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7 20:4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个人德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基于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层次视角
2.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及其超越
3.中国与新加坡当代大学德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4.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有效衔接研究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
7.论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之建构
8.中美大学德育比较
9.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10.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11. 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
12.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13.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
14.当代中国大学德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及实施路径研究
15.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
16.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
17.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8. 构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效机制
19.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大学德育
20.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德育
21.古典儒家“大学之道”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 优先出版
2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的大学德育文化取向研究
2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德育改革发展
24.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探究
25.儒家思想对韩国大学德育的影响启示
26.孔子教育思想与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回归
27.大学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28.浅谈大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9.浅谈大学德育
30.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
31.大学德育中对红色资源开发的运用探索
32.生命叙事:让大学德育回归人的情感真实的路径
33.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性分析
34.道德关怀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35.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37.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38.自媒体视野下大学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39.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40.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41.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42.“志功”思想与大学德育
43.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44.大学德育的诗情意
45.张伯苓大学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46.从博雅教育维度审视大学德育:目标、方法及途径
47.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德育意蕴解读
48.从教育“三个面向”谈大学德育的发展方向
49.古代书院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当今大学德育建设的启示
50.基于德育生态现状的大学德育困境思考
51.责任教育:一个大学德育主题的再阐释
52.信息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
53.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
54.古之《大学》对今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55.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
56.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57.大学德育教学改革初探
58.古典文学和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59.大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60.《大学》中的道德教育
62.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63.大学生德育自我鉴定
64《大学德育自评》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65.大学德育分真有那么重要吗!!
66.大学德育概念
67.浅谈大学德育
68.大学生毕业德育总结2015
69.大学德育工作计划
70.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71.2016年大学德育上半年个人总结范文
72.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73.大学生德育教育
74.大学德育有效才是硬道理
75.新编大学德育
76.大学德育总结
77.大学德育文坛
78.浅谈当代大学德育教育
79.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大学德育研究_购买大学德育研究相关商品
81.大学德育环境及建设
82.树立现代大学德育理念
83.班主任德育的时代境遇与突破路径
84.大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85.大学德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86.2014年英语六级作文预测
87.大学德育教程
88.从一个案例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89.大学德育学
90.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91.大学德育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92.《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93.大学德育价值和德育目标
94.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
95.e时代的大学德育
96.大学德育:如何走向首要位置
97.《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
98.大学德育个人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中学生个人期末总结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个人期末总结报告范文一春去秋来,日复一日,初中上学期就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过去了。蓦然回首,过去的一切深深地烙在我这颗心上了。刚来到望中报到的那一天还历历在目,怪不得人们常说日月如梳初一上学期生活,虽然短暂,但我过得并不充实,成绩一落千丈。在此总结我这次的考试情况以及这学期的学习态度: 这次考试不理想,一塌糊涂…
在我的学习成绩上,一直并不优秀,上学总是在伪装,在发呆,因为,当时在我的思想里完全找不到认真读书的念头,也没有意识到读书的得益与不学习的后果。直到面临严峻的期末考试的前段时间,
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最我觉得自豪的是,光明2年期间,我从来没有一次光顾洗衣部,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也坚持自己洗衣服,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惰性这样东西是培养出来的,只要不给它一次机会,它就永远没有可能成为现实中的东西了。还有的是,我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干净的作风,做到勤清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娱乐上,我实施了每天给自己体育锻炼,每天二百个俯卧撑(标准、分次)、步行上学(早上跑步),在路程遥远的早上路途中,不但长度跋涉还坚持至少跑一圈广场。但为什么我在体育考试中这么失败?原因是我当天过度疲劳,辛苦劳累的我在当时没有发挥基本水平。
纵上所述,虽然我在这个学期没有了一定的进步,而且还一落千丈,但是我最终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为之改正,我决定给自己制定一些措施,以便更好的督促自己---精神,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鼓励自己勇往直前,不怕艰辛不怕困苦,向自己的成功彼岸迈进。
总言而至,我在这学期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虽然如今我拟补了,但仿佛就像一片镜子,破碎了,就算还原了,还是留下一条深不可预测的刀疤,给我的心留下了黑暗的阴影。我会在下学期的学习上更加努力。但我所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吗?不是的,我需要的而是同学们真挚的友谊、垦切的关怀,更需要的是老师与家长真诚的鼓励.
中学生个人期末总结报告范文二一个学期就快要过去了,自己和过去比了一下,发现还真的有很多的变化。
以前的话,没有物理这门课程,这个学期,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这门新奇的课程,自然是觉得比较新鲜,可最近物理交到了比较难的一点章节,热情少了些许,畏惧多了三分。可是,即便如此,在期末考试时我也要全力以赴,争取突破95分大关!
一个学期我也为班级做过不少的事情,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比如:倒垃圾,做值日班长什么的,但我想,只要小事也做好,只要做好就行了。
优点也有很多,比如:现在晚自习最后的一点时间我也会很好的利用好了,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英语的默写也不想以前那样,时常会有重默,但现在不同了,次数不但少了,而且全对也多了起来。
而且,我这个学期的得星数也变多了,并且突破了得星冠亚季军零的记录,有了一次亚军,所以,我必须再接再厉,争取夺得冠军!
接下来说一下缺点,虽然我已经把一些缺点改掉了,但还有一些顽固分子负隅顽抗,今天得一一报上名来。首先还是玩心太重,随最近有点收敛但还有不足,自制力有点差,上课容易分心。
这些缺点都必须改正!
自我评价就到这里了,还是一句话,继续努力!
中学生个人期末总结报告范文三我自上初中一年级以来,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无论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有了的一定的进步。本学年我曾被评为__县“优秀共青团员”和县的“三好学生”。下面就是我一年来的具体表现。
在德育方面。一年来,我严格、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在学习《思想政治》课中,懂得了真善美,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和黄赌毒活动的影响;认真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向团支部靠拢,并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在智育方面。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勤奋刻苦、自强进取,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有惜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全面地学习了本学年各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及各学科所举办的各项科研活动。因此,各学科的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去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中,我获得了整体综合分第二名;本学期中段考整体成绩一等奖。
在体、美、劳方面。我十分重视体育课和劳动课,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和劳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锻炼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懂得了劳动能创造一切的道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但我也有好些不足的地方。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有时向我提出一些疑难的问题时,我觉得还不够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态度也不够热情。有时看到某些同学做坏事、结群斗殴也不敢大胆揭发等。这些都是我在过去的一年里表现不够的地方。以后我决心把这些不足的缺点纠正过来,做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2015年我校开始探索基于学生自我教育成长的“体验式”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先行试验和探索的就是体验式班会,学校从12个班级选取了有较好班级管理水平和经验的班主任6人到白银田家炳中学学习参观交流体验式班会,并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我校推广实践体验式班会,全校目前12个班共开了60多次体验式主题班会,从中总结出印象比较深刻、比较成功的班会成果和经验,以提高体验式班会的继续开展。 班会课是班级管理中开展思想教育的组织形式,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班会课如何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这是需要我们每个班主任去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实践体验式班会主题班会过程中达到了主题班会的目的。体验式班会是根据“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将心理学技术运用于班会实践之中,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与反思,在表达与分享中提升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增进心理健康,达到自我成长、互助成长、共同成长的目的。
体验式班会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这五个环节是:
1.体验:此乃过程的开端。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2.分享:有了体验以后,很重要的就是,参加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觉或观察结果。
3.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参加者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
4.整合:按逻辑的程序,下一步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
5.应用: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开始了。因此参加者可以不断进步。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体验式主题班会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平台,实现了在体验中的自觉成长”。体验式班会是个教育生成的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班会主题的知识及能力形成共识的德育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便于师生总结方法和经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教师尤其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提升学生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提高每个学生个人和班级的学习效率,变学习为体验升华,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每天都可以进步一点点。
(作者单位:甘肃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
上学期,大成小学迁新址,吸收了一百多名新生,在这种环境下,学校工作重心之一就是稳定生源,消除学生的心理反差,让老生的优秀行为带动新生尽快和大成小学的文化融为一体。这个阶段德育工作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学生渐渐明确自己在校应当怎样做才算合格,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红蓝分的调节,学生产生进取意识,走入正常的轨道。接着重组少先队领导班子,为开展自主活动打下基础。第三,班主任培养班干部,借助学校整体舆论进行班风建设。在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新环境下的校园文化。
本学期紧承上学期在班风、校风建设、规则意识、少先队组织方面打下的基础,将“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原则,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进行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具体的实施途径是抓住三条主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少先队工作、《大成小学学生个人修养10条》。具体落实了以下工作:
1、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班级评出学规范标兵五名,写上事迹,进行表彰。
3、红蓝分总结,各班得红分较突出的,德育处给他们照相表彰。
4、成立少先大队广播站,收购站,组织升旗和入队仪式。
5、以《大成小学个人修养10条》为标准进行评比,评出温馨教室。
以上工作,每一项都包含了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如果将每一个细节讲出来,恐怕一个上午也讲不完,时间关系,只能从略。
不足之处:
1、有几项列入计划的事情没有落实,如宿舍建设,路队检查等。这两个方面都和我们的硬件设施有关,如宿舍内物品摆放问题、路队方面学生洗刷问题。不过这里面也有主观方面的问题,如对生活老师开会、监督较少,印发的《宿舍整理标准》就成了形式;陪宿、陪餐落实不是很严格,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另外,班主任工作经验没有形成书面材料保存下来,使一些好的方法没有推广开来;教书育人是一个老话题,只教书不育人是否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育人是否能够促进教书?视学生若亲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等。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一,要点与措施
1.提高自身修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机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以身作则,做"领头羊",不做"牧羊人";
2.对学生现状,本着"成材源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的观念,狠抓理想教育,心态调整和培养自信等工作,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
3.作好班干部的培养工作,定期开班委会,及时总结工作,树立典型,有问题及时解决,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发挥先锋和模范作用.
4.协调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任课教师心情舒畅,乐于传授,学生课堂轻松活泼,积极进取,营造平等,和谐,融洽和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规范升旗仪式,抓好每天卫生,两操工作,重视学校各项评比工作,争取学习,卫生达优,各项成绩优秀,同时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班级工作的具体实施与原则
1.工作的系统化
对每个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学会与同学交往,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与各任课老师配合,营造和谐的教育关系,也使学生体味到教师队伍的团结友好,无形中受到教育.有计划的开展家长会,家庭教育辅导与沟通,与个别谈话相结合,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
2.教育的人性化
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更要突出学生的自我表现,在鼓励表现个性的同时,严格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心理教育,研究学习个性,做好学法指导工作;着眼学生的长期发展,培养学生终身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给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使之易于,乐于接受并化教育以恰当的行为,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发现其闪光点,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四,德育工作的渗透
既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也要对学生的明天负责,把德育工作放在班主任工作的首位.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组织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创良好班风,学风.认真做好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行为偏差及个别心理偏差的学加强咨询,指导,纠正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家访或与监护人联系:并作好家访记录.
五,建立成长档案,评价促进发展
在班级分别建立班级,小队,个人评价档案.通过过程性评价,记录团队和学生个人成长轨迹.发扬优点,矫枉过正,通过发展性的积极评价,在同伴,家长,老师的共同关注和期待下,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管理时间,主动反思学习,积极进行合作.档案是成长过程,也是成长导航.
在成长档案中,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每周将学生在校表现以过程记录和师生评价的方式,反馈给家长,通过家长评价结合学生个人反思,总结上一周学习生活情况,制定下一周努力计划.每月进行评比,并颁发成长贺卡.通过这种过程性的质性评价,期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活动计划
1.开学的第一个学期,民主评选出新的班委会团支部,形成班级的核心力量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新的班规.
2.狠抓班级的纪律,纪律是成绩的保证,给每一名同学都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检查仪容仪表
4.按学校要求开好主题班会和出好墙报.
5.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6.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搞好考试复习.
一、德育需注重学生的体验
中学德育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德育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把符合社会思想和道德的准则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中学德育的教学目不仅说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教师们,德育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与获得,要求教师自身有对德育的本质进行深刻的概括与高度的提炼的能力,也更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让学生在德育课堂上多思考多感受为目的,钻研不同的科学的德育教学方法,从而推动德育课堂教学往多元化发展。
面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需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影响,更需要注意的是德育教学方法。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构建体验式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德育知识、升华个人思想内涵的快乐,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与正确价值观。注重学生的体验的德育课堂,即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也能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还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真正达到摒弃“纸上谈兵”的传统德育教学的目的。
二、建立体验式德育课堂
1. 创设情境
德育教学,与生活体验息息相关,教师可以从学生平常的学习及日常生活中获取相关的素材,用于创设教学内容所需的情景,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内主动观察、自主分析,使得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和领悟知识。
情境的创设,可根据课文内容做出变化,要是教学内容略微枯燥的话,可以在情境中增添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德育体验中来;要是教学内容是较难理解的话,可以在创设类似的情境时可加入课堂小辩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后通过辩论这一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通过他人的表述丰富学生的知识。
2.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体验式德育课堂必须具有的一项教学活动。没有真实的调查与体验,学生光靠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学习德育,其实只学到德育的表层意义,根本实现不了内化学生的道德道德,升华学生的思想内涵的教学目的。
有很多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如八年级下册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关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那么教师在学生接触了一定的知识后,就可以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做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切身体验到课本知识的内涵意义,而在往后的日子里,学生也会更加注重这一方面的知识了解。
3. 模拟法律大讲堂
德育课上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内容详实,对学生日后的德育操行有着很大的帮助,尤其是通过课文知识教会学生遵纪守法这一方面。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德育的魅力。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于法律这一块的德育教学,笔者认为构建一个模拟的法律大讲堂,是最为适宜的方式。在开展教学之前,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从各种途径搜索关于此节教学内容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模拟法律大讲堂,以模拟法庭庭审过程、模拟律师总结陈词、模拟法官宣判过程等方式,让学生如身临法庭,体验法律的庄严。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道德教育为突破口,规范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建设良好校风。以感恩教育、纪律教育、意志教育、健康教育、成功教育为重点,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层次目标,加强班级常规管理,积极在班主任中开展家访活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和目标:
(一)强化德育管理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1、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进行班主任培训并完善培训制度,认真开好班主任例会,及时总结并推广班主任工作的好经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培养一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勤奋务实、卓有成效的班主任队伍,从而不断加快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2、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1)注重学习。坚持每月一次的的班主任例会制度,明确学习内容,经常将新的信息传递给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学习、实践、创新、总结,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断提高工作管理水平。适当时候进行一次以“我的家访故事”为主题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2)指导培训。指导班主任开好班会,精心设计每一次班会,要求班主任围绕学生的感恩教育、纪律教育、意志教育、健康教育、成功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德育常规教育等问题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3)深入调研。以“如何让残疾学生快乐成长”为课题开展好德育科研活动。通过经常深入课堂、教室找学生个别谈心,掌握第一手资料。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召开学生座谈会,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对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完善班主任工作。
(4)常规管理。本学期制定了新的班级管理考核评比办法,班主任首先要熟悉各种考核内容,有目的的运用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争当月优秀班集体和学期优秀班集体。
3、加强处室建设:加强处内部的管理,全体人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尽心尽职做好每一项工作,专心致志办好每一件事情,互相配合,通力协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4、培养学生干部队伍,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本期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本学期将进行容大特教第一届“十佳班长”评选工作,促使学生干部自觉主动地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管理,努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更多的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鼓励学生关心学校发展,维护自身权益。
(二)加强爱国主义及学生养成教育,努力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1、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丰富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的宣传作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2、狠抓养成和常规教育。继续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教育,通过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本学期的第一周定为 “安全教育周”,第二周为“行为规范周”,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指导,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仪容仪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做到“四个规范”——规范着装、规范仪表、规范语言、规范行为。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队部)制定好“月优秀班级”和“学期优秀班级”的评比制度,全面促进学校常规管理。
3、加强安全强法制教育。学校将在开学典礼上邀请法制辅导员为学校师生上法制课。通过法制专题讲座、收看安全教育宣传片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重点的法制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4、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三·八”节到来的日子开展“我长大了”主题活动;以“助残日”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月活动;另外利用“清明节”、“五·一”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以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为教育阵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抓好特色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多层面、多角度地开展各类学生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个人审美修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活动教育;德育;学生;教育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29-01
在实际教学中,活动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推崇。如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活动这一形式成为学生发挥个性,进行更有效的德育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战线的园丁们不断探索的领域。活动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重要的互补,能够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张扬个性,并达到德育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开始不同程度地使用这一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手段,这也是教育领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
一、活动育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将活动带进教学,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中,教育者们逐渐意识到全方位的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这也是活动教育能够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一)突破常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比较少的,只有在课堂提问中才有很少的互动和对话,而这正是传统教学手段的单调和保守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因为使得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活动教育正好能够弥补这个缺陷,使教育活动真正从学生——这个教育活动的主体全方位的进入“学习——教学”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互补。
(二)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学生千千万,而每个都是不一样的,如何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是现代教育理念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育人目的。校园是学生充分展现个性的地方,学生展现个性的时候也就是活动的时候,“读书—听课—作业”这种模式在整个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占据的比重越大,那么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的机会就会越少。反之,充分利用活动,并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引导,才能更加有效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更加自由、充分地得到教育,健康地成长。
(三)彰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包括校风、校容、气质在内的校园性格的外在体现。一个没有自己特有的校园性格的学校,是不可能走在教育领域的前沿的。因而,朔造校园性格,彰显校园文化,活动教育是其必不可少的一环。很多学校有自己的学校节日,比如校园文化节、劳动周、敬老日等自己的节日,加上法定的节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而这些文化的形成都与活动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是通过活动教育才能达到的。因而,在活动育人的理念在学校的发展中愈显重要。
二、“活动育人”的展开
(一)尊重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正是由于具有个性,才能使学生成为与众不同的一员。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前提。而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引导学生的个性朝更健康和有利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得到自由的发展,日后成为不同领域中的人才。因此,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足够的尊重和必要的引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工作要求。
(二)突出教育性
“活动育人”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手段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整个活动中,就必须将教育的目的和原则贯彻到整个活动的始终,才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第二课堂是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知识,也是学习课本以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这个教育目的来展开。例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设计“市场物价知多少?”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对市场物价进行调查访问,然后让学生对自己所调查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这样,学生通过对市场的物价调查,而且还进行简单的总结,是对个人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锻炼,也拓展了对社会的认知。
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例如,开展“每人讲一个成语故事”,让每个学生通过课后的准备,学习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每个人在课堂上将自己收集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又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这样,通过讲故事,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听同学讲故事,往往比听老师在讲台上讲更认真,收到的教学效果更大;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反思。从活动中学到知识,是活动教育主要目的,而让学生从活动中思考,学会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进行德育教育,是活动育人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的设计者,也就是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把这个问题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考虑进去。一次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得到了长进,这仍未能达到活动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反思,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终形成符合社会道德的价值观,才达到活动的德育目的。
(三)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已经固定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而活动正是一个让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如何突出活动的自主性,真正回归到学生的思维模式,需要在活动设计中必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是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让学生参与其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完全有教师来完成,那么学生往往会进入一种被动的状态。如果从组织策划到活动的开展的整个过程都有学生的参与,整个活动就成为了学生自己的活动。而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只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活动的走向,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意见。那么,整个活动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师生平等参与活动,也能使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与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保持平等,才能更大程度上使学生的主动性在活动中体现出来。例如师生讨论,老师——学生分工管理班级,等等。都是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活动中,每个人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学生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张扬。
(四)突出创新性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的教学将会停滞不前。实现“活动育人”的教学目的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中们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个再好的活动教育,如果没有任何创新,也将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逐渐失去兴趣。
那么,如何让活动教育有所创新,可以从活动主题和形式上入手。同样的活动,如果赋予不同的目的和内涵,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儿童节的活动是小学里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对于活动的主题,如果每年都是一样的,那么就失去了活动教育本身的意义了。假如去年儿童节的主题是“未来的构想”,那么,今年就不妨以“独立成长”为主题,开展野炊活动,让学生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这样一来,每年的儿童节的活动就会不一样,而学生们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三、小结
活动育人是一个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坚持不懈的一个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因势利导,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活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活动在教育中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让教与学打破单一、常规的模式。在活动中坚持教育性原则,大胆创新,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教育事业在教育改革与探索中不断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严冰、朱坤.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提升学生精神素质[J].教学研究,2007年.
[2]周达章、吴高龙.中学主题班会的设计和有效实施之我见[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
一、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个人运动动机的意义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会跟在教师后面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新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只有教师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个人运动动机取决于其个性倾向,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推动和维持人运动的心理动因。
二、中学体育教学在发展和完善良好的个人运动动机的作用
在个人运动动机的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校中不仅掌握了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接受一定的政治观点和掌握一定的道德标准,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方式,形成自己的个性。而体育教育具有较明显的直接性。比如对学生不规范的体育动作都要予以纠正,不能使其形成错误动作的定型,这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体育课每学一项新的内容,都与学生的心理活动直接发生联系。尤其是一些高难度的项目,如跨栏、器械体操等。有些学生参加这类项目的练习,首先产生一种胆怯心理,因而实际动作有时身不由己,不协调。所以纠正不规范的体育动作、引导其正确动作本身,就是对个性倾向的调整,如果再加之以正确的语言指导,对于调节个性心理,就更有了明确的导向作用。
三、发挥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个人运动动机的培养作用
体育教学工作是体育教师与学生间围绕教学内容而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体育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起着关键性作用。
体育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又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因而,我们深深感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因此,身为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提高育人意识,寓德于教之中
现行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种健康既是指身体健康,还要指心理健康。可见,培养学生良好个人运动动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和培养下个世纪人才的需要。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而且还肩负着德育的重任。体育教师本人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育人的认识,把“育”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在我们教师的心灵深处牢固树立起健其体魂先健其思想的观念,才能做到寓德于教之中,才能始终如一地做到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培养。
2.有效利用教材,挖掘培养个人运动动机的素材
有效地利用教材,首先要系统把握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体育教学与教学大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材的内容及应用方法,教师应认真钻研,吃透内容。但这还不够,系统把握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教材,使其发挥作用。
3.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
在室外上体育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很大的,注意自身的形象尤为重要。体育课内容本身也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实际操作占课堂的大部分。所以,体育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处处身体力行,使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得到教育和启示。
本学期,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以学校德育重自然”教育活动,其中把“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是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的重要内容。
(5)“合作”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帮助,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的品质,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6)“感恩”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抛弃冷漠、拥抱爱心、责任。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对于学校布置的工作要积极的参与并做好和自己班级有关的工作。总结本班学生的优秀事迹加以宣传、发扬。开展各项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各续抓好小干部队伍的培养。小干部要群策群力,将班级的一切日常事物管理好,充分利用好“红星章”的作用。做到班干部都有自己的管理岗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岗位中发挥作用,大家一同进步。
(三)、创造性地开展“温馨教室”建设,积极营建和谐校园氛围。
1、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根据本班级特点和班级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温馨教室”建设活动,积极探索,引导创造有班级特色、有年龄特点、有归属感的“温馨教室”。
2、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从学校公物保护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等方面开展教育,以和谐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与创设为抓手,以艺术人文为主题,逐步使班级的墙壁处处成为育人的教材,处处成为美的景观。定期更换软木板上内容。
3、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和家长联系,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沟通和联系。使家庭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总结国外一些比较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方式,都是由个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这六个方面循序渐进的进行的教育,先解决自身问题,知道一个人应该怎样做才是有道德的,然后明确你这个人对家庭应该有一种怎样的态度,个人和家庭问题都解决好了,再明确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全人类应该怎么做才是有道德的。可以说这样的道德方式比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让人觉得一个人可以先从自身做起,先从小事做起,所以它的德育实效性也是比较好的。而我国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恰恰是相反的,它是从全人类、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到个人这样的顺序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更多的是从高处着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很少甚至没有对学生进行家庭或是对个人的德育教育。事实证明,这样的德育效果并非是令人满意的,它存在种种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注重情感体验活动
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以勾划、讲解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极易使学生感觉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德育教育的渗透功能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来,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心灵得到净化,德育得以内化。
二、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指应通过教师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积极诱导,使学生提高认识,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学校,在课堂,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与求知的最佳时期,他们的好奇心重,但同样好学心也重,且模仿力特强,所以教师的为人师表就显得更为重要。要知道,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世,所以,我们要树立自身的正派形象,由内到外地去影响学生。思想性是品德课的灵魂,品德方向明确,思想内容健康,具有正面教育效果,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保证。初一学生思想未定型,具有反复性和动摇性,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所以如果对初一学生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施以正面的良好教育,会获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以至一生都将产生很大影响。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字,也许是天冷的关系,手抖,字写的有点草,于是我又重新擦掉,然后一笔一画地认真写了一遍。尽管下面的学生说没事,都能看得懂,但我说:“这是不行的,我想与大家一起达成一个约定,以后我写每个字都一笔一划,你们大家写字也都一笔一划好不好?”在以后几次的测验中,班里的所有学生都开始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去写字,就连平时写“天书”的那几个男同学,字迹也有了很大改观!后来,一位曾经因为字迹问题经常被我批评的女学生考上了一中,在去年教师节给我的来信中说:“老师,谢谢您的批评,从来没有哪个老师像您那样,初中了还抓我们去练字。但如果没有您当初的严厉,也就没有我的今天。老师您知道吗?语文作文我写得很一般,可是却得了高分,语文老师说与我的字迹很有关系,在这,我想深深地谢谢您!”从这些事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所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施行正面教育最好应从四个方面入手:1.强化教师职业意识。2.提供正面典型材料。3.理解学生,尊重学生。4.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个性。
三、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
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我们教师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激励赏识,唤醒学生对道德的欲求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觉醒,要求教师尊重自己的言行、人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学生往往把自尊感放在其他情感之上,处于优势地位。当自尊感与其它情感发生冲突时,其他各种情感,都可以让位;当自尊感受到损害时,常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恼羞等消极情绪,并易爆发,甚至做出不理智的事情。针对上述特点,思想品德教师实施德育渗透时,要十分重视学生被尊重的需要,教学评价中要运用激励和赏识手段,唤醒学生对道德的欲求,并着力在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平等施教,要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决不可“居高临下”,自视为“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而摆出一副说教面孔,应努力倡导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平等教学氛围。实践证明,平等施教,激励赏识,是对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的最好关注。第二,在教学管理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维护教学秩序,严肃课堂纪律,教师往往要制止、纠正或处罚一些违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尤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而不是有违纪行为的学生;对于违纪行为我们要按原则管教,但对学生本人则仍应尊重,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的。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引起消极反应,削弱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