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时间:2022-12-02 10:38:41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第1篇

一、搜藏生活温情照片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搜藏与亲人的温情照片。共同回忆昔日的美好,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学习央视春晚的“时间去哪了”感恩节目,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一幅幅温馨的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爱。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节课,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进行游戏导入,引起情感的共鸣,利用大屏幕展示课前学生们准备的小时候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能猜出来这是班级的哪位同学吗?”于是出示了相对应的现在学生的照片,并进行对比。说“:同学们,你们现在都长高了,变壮了,长大了,容貌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长大仅仅是指身体、容貌的变化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长大还体现在哪里呢?“”长大要学会帮助爸爸妈妈洗碗;长大就是学会体谅爸爸妈妈……”大家众说纷纭。“同学们说得很好,长大就意味着懂事了,知道感恩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展示你家庭的亲情照片,叙说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这样的设计使小学生们真正地回顾家庭的温情故事,感恩教育得到升华。

二、观看感恩影视资料

多媒体图文并茂,它是感恩教育教学的重要的载体,小学生们喜欢多媒体教学,喜欢看视频节目,教师要因势利导,牢牢抓住这个契机,选取感恩类的视频给小学生们观看。观看历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于“割肾救母”田世国、“最美妈妈”吴菊萍等这样的感恩的人物会记忆犹新,并对自己感恩的心有一个对比,决心向之学习。此外,还有《最美女教师张莉莉》专题片、《一个也不能少》等影片、邹越的感恩教育激情演讲等都对学生们的感恩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让小学生们学唱《说句心里话》、《烛光里的妈妈》等感恩教育歌曲。

三、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所以,为了让感恩教育深扎根于小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终身的良好道德情操。感恩教育就要落实到行动中去。让小学生们积极参与感恩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以来,小学生才能“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社会。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大树的养料,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四、总结

感恩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感恩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家长与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它化作行动,实践于生活中。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传统美德。一个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和谐,才会亲切,人生才会变得无限精彩。让我们共同记住那句感恩名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作者:张莉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小学

第2篇

感恩教育应是我们幼儿教育关注的一部分。本文幼儿感恩教育进行了以下五方面的研究: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影响幼儿感恩的因素(包括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感恩的理论基础和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研究。研究最后指出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幼儿感恩 感恩意识 感恩行为

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个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感谢生活,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对感恩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对幼儿感恩的研究则更晚。感恩作为幼儿亲社会行为之一,对幼儿的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一、幼儿感恩的内涵

《说文》曰:“恩,惠也。从心,因口。”《现代汉语词典》说:“恩惠:给予他人好处。”“感恩: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概言之,感恩是指个体对自然、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因素的积极认知和感激之情,并提供相应回报的行为。它既是一种积极认知,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更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行为。

幼儿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将感恩教育内容与幼儿进行对话,使幼儿拥有感恩的意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感恩行为的对话活动。

二、研究幼儿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其内容

(一)研究的意义

感恩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及帮助他人等良好的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的发展,为幼儿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内容

我国现有的关于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家庭教育情境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家长是否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培养方式,以及幼儿在家庭中表现出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现状;另一方面是关于幼儿园对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从幼儿园角度对幼儿感恩教育进行研究主要是从感恩的四个环节进行解读:识恩、知恩、报恩、施恩。以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从自然、社会和他人三个角度来探讨了幼儿感恩的培养。

三、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

在对幼儿感恩的现状进行调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基本上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研究者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1]在幼儿园中幼儿表现出的感恩相对家庭有所提高,但是仅表现为对熟悉的教师打招呼等礼貌行为。在人际关系上,78.35%的幼儿认为帮助自己的人很少[2],在接受帮助后有部分幼儿知道说“谢谢”,其中女童说谢谢的比例略高于男童。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幼儿普遍缺乏感恩的心态。

(二)影响幼儿感恩的因素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杜文婷(2009)探讨了幼儿感恩教育缺失家庭方面的原因是:家庭教育襁褓式理念、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和网络的冲击等。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幼儿最先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地方,父母对幼儿的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汇成人生长河,家庭本是幼儿最早感受到爱,也应是最早懂得感恩的地方,然而父母的家庭本位的价值观所形成的思维习惯植入到家庭成员的语言和行为中,悄悄地“潜入”到幼儿的头脑里,而形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爱而凝固成父母事事包办,孩子遇事言听计从,毫无感恩之心最终形成唯我独尊的冷漠态度。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并没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长辈对幼儿的溺爱,父母忽略对幼儿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认为对孩子的付出天经地义无需感恩。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接触最频繁,关系最亲密的对象,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是感恩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是唯有树立父母正确的儿童观,父母通过与幼儿对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2.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幼儿园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强调的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重智轻德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私立幼儿园,为了吸收生源,迎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幼儿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智力的学习课程,在传授知识时以“问题――答案”逻辑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在“奖励――惩罚”强化模式下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各种各样隐形规则。幼儿园竭尽全力开发各种各样智育课程,而德育课程却以理想的观念来引导幼儿,却不注重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这种停留在口头说教的感恩教育方式与幼儿以生活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相互冲突,从而使幼儿园的感恩教育犹如小鸟虽从天空飞过,却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3.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日益富足,使幼儿从小就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而从未接触过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在幼儿园中也初见端倪。因此,社会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共同发扬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

(三)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

1.家长的言传身教。

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应以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件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如通过阅读图画故事书中的感恩故事、参加感恩亲子活动、参观孤儿院或敬老院等活动。同时,父母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2.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教师是幼儿的第二父母,在幼儿心中,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多向他人感恩,对幼儿为班集体做出的工作也应该表示感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丰富多样的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感恩类的幼儿图画故事书和儿歌是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采用移情训练法可以使幼儿与文本中的人物更好的产生共鸣,真正理解人物的感恩情感。教师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同时还应时时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生成的课程,运用教育智慧为幼儿创造一个感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3.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在正确引导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同时,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是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家园合作可使家长和教师很好的交流幼儿德育发展的状况,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策略,可使家长和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幼儿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到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使幼儿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成长。

四、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冷点

(一)幼儿感恩的理论基础

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事实描述阶段,其实验研究相对还很薄弱,所以其理论相对较少,起步也较晚。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是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等在2001年提出,他们详细论述了感恩的亲社会本性,提出感恩具有三种特殊的亲社会功能或道德功能,即道德计量功能、道德激发功能及道德强化功能。[3]费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于1998年提出了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即时思维行动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感恩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离散的积极情绪。[4]张晶(2010)提出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和游戏理论。综上,笔者发现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均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引进而来,幼儿感恩教育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

陈志琼(2004)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5]赵晓芳(2006)提出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二是情感层次,三是实践层次。其中情感层次连接认知和实践层次,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笔者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如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一样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和相应的特征。现有的研究把幼儿感恩教育看成是一种通过教育措施是可以达到社会对幼儿期望的最高水平,对幼儿感恩的培养并不会受到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五、结论

幼儿感恩这一理念自古就有,然而将其作为一种培养理念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却是近几年的事。幼儿感恩教育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研究现状是从幼儿感恩的表现状况进行的描述分析,并未进行深入的科学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研究的理论基础均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推理分析,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并未对幼儿感恩年龄的发展阶段进行任何研究,使用的发展理论和中小学及成人感恩发展阶段一致。研究方法单一,多是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其设计方式多基于定量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月芬.学前幼儿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9(5).

[2] 周素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

[3] 王定升.感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3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 ;大学生 ;原则 ;思考

近年来,我国部分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启蒙教育、校方的忽略、个人素质高低等原因的影响,造成了少数大学生感恩意识明显的缺失。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布局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感恩思想、感恩意识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同时也制约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也非常关键。

一、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反腐深水区“的新阶段,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织下,西方的颓废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也常挤入国门,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中央会议精神,按学校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在人生修养方面,能做到对父母的付出、老师的教诲、他人的馈赠、党和政府及全社会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心存知恩、感恩之情,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予以回报恩典。虽然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个别大学生在道德素养和心理品质等方面呈现滑坡的态势,把党和政府、社会、父母、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看成理所当然之事,只知道一味索取、而不讲回报与奉献。这种与感恩意识缺失现象,与主流价值观念背道而驰,偏离“传统孝道文化”方向,且渐走渐远,已让思政工作者察觉在目、担忧在心。为此,新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知恩、感恩方面的研究,就凸显出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二、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财富。主体性原则之所以被提到理性的高度,因为新时期“以人为本”的育人的方式不能全部依靠理论灌输,需要的是一种长期的濡养与浸润。为使感恩教育实现既定的目标、取得一定实效性,就要遵循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在确保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然后通过选择一些切实可行的途径、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便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2.循序渐进性原则。大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和对意识形态的认知规律,因为任何知识的习得和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累积和内化的过程。因此,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具体环节上,必须遵循此循序渐进性原则,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例如可在大一、大二学习感恩理论知识、大三开展“尊师孝亲”的感恩行动,逐渐过渡到大四的“立志成才、馈谢恩人”的报恩之举。总之,思政工作育人要有序、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揠苗助长,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大学生把握时代的脉动,系统地学习与传承“知恩、感恩、施恩”的传统社会美德。

3.因材施教原则。大学生由于出身环境不同、社会实践履历方面也存在着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开展知恩感恩教育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为,不同的家庭背景出身的大学生对知恩、感恩的理解不同,在施恩的行为上,也要因人而异。例如一个出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感恩教育方面,要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哪怕一件衣服、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要有感恩之心;在高校倡导向地震灾区义捐时,他人捐款一百,我捐一元,也是施恩的具体体现,此刻,就要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褒扬与鼓励。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为注重感恩教育的长效性,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时,要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联,要做到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知恩、感恩”的要义,然后能做到外化于行,踏入社会,有能力之后要广施善举、主动施恩与他人、回馈社会之恩泽,并形成优良的传统。例如,在组织观看微型电影“妈妈洗脚”后,让大学生回顾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与呵护,然后反思自己给妈妈洗过一次脚没有?节假日回家要亲自为妈妈洗一次脚,从行动上落实感恩之举。

三、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

1.重视理论教学,重视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大学生,其心智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还不成熟,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往往显得片面和肤浅化。甚至个别大学生看待社会问题较为偏激。为此,对当代大学生的知恩、感恩教育,首先应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开始,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教育大学生懂得知恩、感恩的重要意义、忘恩负义的危害,在践行之恩、感恩行动中,要合理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让大学生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当自己具有“回报能力”之后,要学会回报恩人,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向他人、向社会施恩。其次,要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文并茂的“感恩故事”通过音频、视频,展示给大学生看,一方面避免了课堂由教师一人说教的枯燥性,另一方面,通过收看视频的真人真事,增强了说服力与感召性。

2.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为此,感恩教育应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因为大学生在感恩教育实践环节中,可以深刻体会蕴含在各门学科中的文明成果、学科精神与本质规律。其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践行感恩,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感恩意识,成长为具有感恩思想之人。实践活动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设立爱心基金,倡导大学生自愿捐赠自己的课余劳动报酬、热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之人的“体验式活动”等。总之,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大学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同时尽量避免实践活动的形式化,减少大学生的“应付行为”,让他们能真正敞开心扉,自愿实施感恩行为。

3.重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信息时代离不开网络资源。为此倡议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及时利用好互联网上的正面信息,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知恩、感恩、施恩”方面的渗透工作,以此提高感恩教育工作的长效性。网络上各种宝贵学习资源和各种负面信息良莠不齐,为确保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纵深推进,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与修养,高校要利用好校园网络,趋利避害,加大对怎样用好网络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练就一双“慧眼”,利用好网上的正面资料信息与影视作品,培育他们知恩、感恩意识的形成。其次,高校可利用网络开展与知恩、感恩相关的网上信息咨询活动、知识竞赛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等,引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责。

4.重视社会环境对感恩教育的影响作用。社会是感恩教育的大环境、大氛围,社会感恩氛围的营造,需要社会各阶层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都参与到感恩教育之中,人人都有知恩之情、感恩之心,然后有回报感恩之举,在这样的大环境熏陶濡染下,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才会发挥更好的效果。为确保学校是育人基地,为不受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个别负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政府部门在知恩、感恩方面要建章规制,除弊兴利、惩恶扬善、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之风气和谐有序地运行与发展;其次,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感恩与施恩方面的社会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以此引领社会各阶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形成社会主流舆论共识,发挥出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正面影响作用。

四、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知恩意识是感恩教育的基础。相关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回馈社会与回报他人意识淡薄。为此,思政工作者应反思“感恩教育缺失”这一实现问题。学者王海棠指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思想教育,应追寻德育秉性,融合学校与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开始,培养他们的知恩意识,因为知恩意识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感恩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不能违背教育规律,整天强调大学生如何立大志、成伟业、回报社会,否则将与实现脱节,使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应重视先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

2.感恩意识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要指导当代大学生,对别人所施己的恩典,要表示真诚的感谢,但感谢之言、感激之情不能整天放在嘴边,要内化于心、铭刻在心底。待他日,自己具有回报能力之时,要“涌泉相报”,以此回馈当年他人的“滴水知恩”。其次,在行为上,要内化于行,一方面,对他人的感恩之情要成为学习与生活中的一种动力之源,要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另一方面,报恩并不仅仅局限于只报“当年的恩人”,而是要尽可能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之人”,形成感恩于施恩的良性传递。

3.感恩、施恩,事不在大小。因为个人能力有大小,所以感恩、施恩有时并不需要“涌泉”之势回报,其可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例如,雨天看到了没带雨伞的同学,主动撑开自己的雨伞并肩同行;见到熟人、一声情切的问候;回到家中,体贴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感谢恩人,周日抽空发一个祝福的短信;施恩回报社会,多做社会公益活动,课余做点相关的义务宣传活动等。总之,感恩与施恩,事不在大小,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感恩师亲开始,进而再学会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乃至关心身边的世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感恩与施恩意识。

4.报恩之时树立正确的感恩观。报恩之时,要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大学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宪法与法律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不能凭借自己的一时冲动,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用仅有的“一腔热血”去铤而走险,去践踏道德的至高点、去触摸法律的“高压线”,结果,感恩变成了助封为虐,引发了道德悲情,害人害己。因此,报恩之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应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之内进行,且方式要正当、合理。

参考文献:

[1]龚丽.大学生对党和政府感恩心理特征及培养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8,4:1-2.

[2]黄平.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形成探微[J].教育评论.2006,(1):56-5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BD].百度

[4]陈萌.“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3-106.

[5]肖艳.青少年感恩缺失与学校感恩教育策略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2006,11:18-19.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46-01

一、深入挖掘传统感恩文化的精华,感悟感恩教育内涵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感恩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道德提倡。高校在加强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传统感恩文化的精华,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的精髓,培养大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感恩生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通过感恩教育这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二、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注重感恩理论的课堂教育

管理者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建设方面除了要加强专业训练之外,还要注重师德类课程的开设,把感恩教育作为大学必修课程之一。引导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系统的人文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落实到感恩的具体行动之中,增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大学生感恩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保障。

三、积极探索感恩的活动载体,注重感恩的践行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做人的标准和行为准则。感恩教育不是坐而论道,感恩意识更需要转化为现实行动。因为感恩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论教育,他更需要在行动中表达,而且在生活实践中诠释的会更真切,感触也会更深。“百善孝为先”的古语,它们作为社会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世人称颂。引领学生感恩父母亲情。亲情不是靠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感悟,亲情不但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是儿女无言的回报。感恩必须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如感悟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关于感恩教育的主题讲座,邀请道德模范面对面交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在实践中找到青春的价值,在生活中体会,在交流中感悟,把感恩教育从一种认识、过渡到一种情怀进而发展为一种行为。为个人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联系工作实际,在管理和服务中进行感恩教育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感恩溶于管理和服务之中去。潜移默化并使之紧密配合,这样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比如开展学生谈心活动,定期为学生解疑答惑并进行准职业指导。管理者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拉近了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能发现感恩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加入感恩教育的内容,在为学生服务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因素,使感恩教育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当前状况,使感恩教育更有成效,更深入人心,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领悟人与人关爱的真谛。

五、勇于开拓自我教育的潜力,实施感恩教育的内在转化

感恩教育,感恩意识,感恩能力主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才能提高,才能变成自己的内动力。这是一个逐步深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感恩教育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就应该挖掘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在力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自我教育,学生可以体谅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人的善意,感触社会的恩惠,感受自然的和谐。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自觉地话感恩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有人情味,社会责任感也会进一步加强。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会懂得爱,才会懂得责任,才会懂得珍惜,才会懂得幸福,才会乐于奉献和付出,才能用积极的心态评判人和事,才能成为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总之,感恩教育是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感恩教育是高等学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唤起大学生常怀感恩会心,常存感恩之意,常留感恩之情,才能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才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人格健全的大写的人。

第5篇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感恩”一词在有些人看来已过时了。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相应的“小公主”“小皇帝”也越来越多。长辈对他们有求必应,可谓溺爱,社会、学校对其关怀备至,造成当前不少中学生“以我为中心”的习气。他们只知“我该怎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怎样”,不知“要我怎样”。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也成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中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感恩意识却要从小树立。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手段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教师、亲戚、朋友的关怀与帮助,常怀感恩之心,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3.初中生成长的需要

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中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及意识的养成往往影响着中学生的一生。

二、感恩教育的定义及其意义

1.感恩教育的定义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知恩”于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情能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于行,就是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能够懂得施恩于他人,将心中的感知具体化、行为化,形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2.感恩教育的理论价值

感恩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感”是感知、感受,也就是知恩的阶段,是报恩和施恩的前提和基础。感恩教育将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理论,扎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基础之上,联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必将又反过来深化和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有关理论。

3.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

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感恩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完善学生的道德和法纪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及过程

1.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有关各种感恩话题的课文和话题作文,逐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教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

2.本校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展开感恩教育,并想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感恩教育气氛和校园环境建设,需要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文化环境的精心设置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使语文教学真正起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良好效果。

第6篇

关键词: 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感恩是一种优秀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感恩更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宝贵财富,很难想象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将如何回报社会。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知感恩的人难以承担社会重任,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是一门丰富的人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分四部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一、在小学教育中实施感恩教育提出的背景

(一)存在有些小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了,但是人们却不时感叹心灵的寂寞,追问为什么会在喧闹的人群中感到孤独?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感受爱,怎样去爱,怎样感恩。在小学生中,这种情感冷漠迹象已有所显现。现在的孩子大都为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比较优越,父母过分溺爱,凡事替孩子包办,很容易造成他们自我满足,于是某些孩子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忽视父母、亲人、老师、朋友及身边的其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对他人的关怀无动于衷,很难想象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如何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二)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感恩教育应归属德育方面,但我国德育现状却堪忧,对德育重视程度不高,仍停留在理论学习、知识教化上。教育模式古板、枯燥,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首先家庭教育存在缺陷。部分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与未来发展,让孩子把大把时间花在各种培训班上。其次,现有教育体制忽视小学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型”教学,设计德育较少,且德育走过场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许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并没有开设德育专门课程,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小学生德育环境营造不够。从社会环境看,虽然主流环境是好的,但存在太多对小学生来讲影响消极的东西。

二、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gratitude)来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牛津字典》对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之后的感激之情呈现出来,并回馈他人”。而在理论界,国外对感恩并没有定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从哲学的角度看,亚当・斯密把感恩定义为“推动我们做出回报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康德认为感恩是“称赞一个人,因为他已经给了我们仁慈”。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布朗把感恩定义为“那种对他的爱的高兴情绪,他已经给予了我们仁慈,这种情绪本身不仅仅是所给予恩惠的一小部分”①。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地、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感恩等。”②西方社会学家认为,感恩总是在两个个体之间产生和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在感恩形成的过程中,社会交互作用和人际关系发挥着重大作用。

感恩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经典词句体现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当今社会由于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在淡化,虽有俗话说“施恩不望报”,但感恩是人类的基本道德之一,绝不是对施恩者简单的回报,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追求。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小学德育落实不够,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语文教育负有德育的功能,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长期以来“工具说”和“人文说”占据主要地位。我国儒家学派提倡“文以载道”,“文”就是学生学习掌握的基本知识,“道”就是文本内容反映的思想内涵,包括高尚的品格。学生学习语文,最基础的是对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功能主要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文化。学生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语言的四个基本功能:自我表达、交际、解释、记忆,从这四个基本功能看,语言的工具性似乎占了主导地位。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任何人无法否定的,但是语文学科作为工具而言,与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等不含任何思想的工具是不同的,因为语言文字是一N特殊的工具。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总会表现自己的主观意识,蕴含自己的思想感情,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语言文字具有思想性,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就是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性。

《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③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思想道德培养。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性极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感恩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在人与人的交际关系上,社会交互作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可行的。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识字写字,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⑤在语文课程中开展感恩教育,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必然会促进学生的人文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理智的升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净化学生的灵魂。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弥补语文教育功能片面化的不足,使语文教学成为全面的教学,培养出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陶志琼博士说:“什么是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⑥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以后高年级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他们今后成长与发展大有裨益。小学生年龄小,感恩意识相对淡薄,小学语文教学应担当起德育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双重任务。如今无论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资源,需要通过小学语文老师的深入挖掘,讲授教材知识,实现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从而帮助小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教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学习过程是复杂的,而语文教育本身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涉及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对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感恩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在语文学科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必需又是可操作的。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意见

(一)增强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意识。

《论语・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并且在多方面可塑性都非常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为人师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意识尤其体现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直接模仿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对小学生进行空洞的感恩教育,更不能要求小学生死记硬背感恩的准则,因为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品德教育的契机,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表现出的良好形象,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典范作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思想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老师殷切的关心和真诚的呵护之情。在学生的心中将感恩思想概念化为关爱他人、关爱世界的种子,并不断地提供养分,精心呵护培养,让它发芽成长,最终收获感恩教育的累累硕果。

(二)结合文本,开展课外活动。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上升到思想层面,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恩意识。但是小学生有了感恩意识,不一定就会有感恩行动。这时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感恩活动,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化为感恩的行动,在实践中锻炼和巩固感恩意识和感恩思想。陶行知先生曾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可以利用校会、班会、团队活动等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之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每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就感恩这一话题进行专题发言,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心得体会,交流感想。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感恩教育的资源,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⑧。“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之艰辛,增强对劳动者的感恩之情;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给父母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节到了,让学生学会制作贺卡,把贺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寒暑假,让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感受父母的艰辛,并组织办好专题手抄报或宣传栏等。让学生明白感恩不是说说而已,而要用行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注释:

①李静远.高中生感恩教育及在Z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开封:河南大学,2013.

②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5.

④⑤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1,2,33.

⑥饶宝美.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建设,2015(29):13-14.

⑦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43.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张成群.多一点感恩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9-26(8).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

[5]姜丽鸿.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

[7]金美媛.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感恩树――语文课堂实施感恩教育的思考[J].课改与家教,2007(4).

第7篇

关键词:感恩意识;文化;机制体制

一、感恩的内涵与文化考察

在汉文化中,“感恩”一词源于晋代文豪潘岳的《关中》一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后来亦取“感恩戴德”之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通俗的意义上来说,感恩就是行为主体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产生积极作用和帮助的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感激和回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感恩资源,具体表现就是“孝”“忠”“信”“义”。

“孝”为报亲恩。孝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是一切感恩意识的基础所在。《诗经》中保留了许多感念父母抚育之恩的诗篇,“父兮生我,母兮掬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出人腹我,欲报之德,昊天阁极。”《孝经》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些诗句告诉我们,是父母给予自己血肉之躯并把自己带到世上来的,父母无疑是最大的恩人;因而对父母亲的报答在数量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忠”为报君恩。《孝经・广扬名章》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论述了“移孝作忠”的理论:“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梯,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郑玄注:“四十强而壮,是事君为中”,将“中”释为中年时期。即成年以后,应把对父母之孝延伸发展为对君主的效忠,而这种效忠因为是从对父母之孝发展来的,所以是出自内心天性的,因此是很可靠的。

“信”为报友恩。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儒家将封建社会的人伦关系归纳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信”被用于朋友之间,儒家提倡报朋友之恩就是要取信于人。朋友相处讲究一个“信”字,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两肋插刀”,说的都是报朋友信任、知遇之恩。

“义”为报天下恩。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也就是说,君子把“义”当作最高的行为准则。《中庸》对“义”的解释为:“义者,宜也。”“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在肯定生命宝贵的同时,还肯定了比生命更可贵的是“义”,“义”也就成为仁人志士感恩国家、回报社会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最高道德准则。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

1.对父母和亲人感激之恩的缺失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而且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出生环境、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多人把父母、亲人对其的关心和爱护当作一种天经地义的付出,从未想过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回报父母、报答亲人。他们不理解父母某些爱的形式,也不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2.对师长和朋友感激之恩的缺失

很多学生把自己的进步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忽视或淡化师长、朋友、同学对其的帮助。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求人,事情办结了或者成功了,就把别人帮助自己的点点滴滴抛到九霄云外。长此以往,导致同学、朋友之间互不信任,造成人际交往之间关系的淡漠。

3.对国家、社会和大自然感激之恩的缺失

在和平年代,爱国无法体现在投身于革命、用生命来捍卫和平的现实可能性。如今的大学生,更应该把爱国体现在勤奋学习、关心时政、关心集体,树立崇高的报国理想,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等方面。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当多的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祖国、对社会的感恩之心,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当作一种受之无愧的权利,丝毫不会引发任何共鸣和思考。

三、构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和长效体制机制

1.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时代内涵

如前所述,感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其积极的一面,也不乏封建时代伦理纲常、等级地位的狭隘因素。一方面,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关于感恩意识和思想的国粹,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青年大学生,更应该赋予感恩意识的时代内涵,方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2.充分理解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培育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当下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第一步。高等院校辛辛苦苦培养的大学生,如果连最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又怎敢期望他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为母校做任何事情呢?这样的人,只懂得收获,贪婪、自私的获取,却不懂得回报,不懂得温暖他人、椭他人,这与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目标背道而驰。

3.繁荣校园文化、积极营造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决定》深刻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前沿阵地,在履行文化的价值指引方面更肩负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4.“感恩”渗透生活,打造感恩教育体系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可否认大学生感恩教育在意识形态引领下的重要性,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感恩价值的教育和引导毕竟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它受到时间的限制。因为,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每一名大学生终将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各方主体角色不断混同与交融的新形势下,再找寻如大学校园般平静、安宁、简单的环境已是一种奢侈。另一方面,“知易行难”,理论往往来源于实践,但又更高于实践。再好的理论价值上的美好,如果不将其付诸实践,将如一张废纸,一文不值,没有效用。因此,感恩教育的最终意义在于实践。

四、总结

感恩的意识教育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引领生活。只有将感恩教育渗透于生活,才能显示出勃勃生机与发展潜力;只有将感恩教育应用于生活,才能让感恩教育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将感恩教育与生活不断交融,互动互通,才能打造整个社会的感恩教育体系,才能打造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感恩教育体系。

第8篇

关键词:感恩 感恩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分支,开发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提倡感恩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本论文将从实行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这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感恩教育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感恩教育实施的策略与方法丰富多样,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笔者根据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将其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息筛选

这一步骤要求教师根据教材中文章的特点筛选出可供利用的感恩教育信息。主体是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对所教授的课文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全面深刻的理解,把握住课文的语文因素和德育因素等,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与方法,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和知识储备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语文教学,做到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完美统一。

教师要在全面深刻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感恩教育价值的信息。具体说来,首先在体裁上,感恩自然类的文章在体裁上多是诗歌、写景散文和说明文;感恩父母、祖国、社会类的文章在体裁上多是叙事散文、小说。其次,从角度上,有的文章直接讴歌自然如《春》、《敬畏自然》等;有的文章侧重自然对人心灵的净化,如《再别康桥》、《荷塘月色》等。此外,也要注重课文之间在某一感恩主题上的联系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间在感恩教育上的联系等。总之,要求教师在全面深刻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具体地语文教学中,做到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忽略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 情感体验

这一步骤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恩。具体策略如下:

1. 在阅读与想象中体验

(1)重点把握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体会诗歌与散文(写景题材)的语言美,感知恩情。“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比如,《再别康桥》一诗,全诗七节除首尾两节外其余每节都有一个中心意象,优美语句的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平仄压韵回环往复,具有一种音韵之美;诗行排列整齐,符合诗人提倡的“建筑美”的创作原则。仔细阅读,在欣赏主体的脑海中便想象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相宜的康河夕照景,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陶醉于自然创造的美景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感恩自然。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于百草园的描写可谓生动形象,请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读来如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回归到了童年时代,跟随着当年的作者一同在百草园中探秘寻宝。

(2)品味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细致的语段,把握其中所体现的人物性格。比如表现母爱的散文《我与地坛》,作者在塑造母亲这一形象的时候并未通过太多的对话描写,而是借助形象的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真实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于无声处感受母亲心中的万语千言。读者似乎看到了那个送儿子出门久久呆立在原地孤独无助的母亲的背影,深刻体验着母爱的苦难与伟大,感同身受,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感激、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2. 在思考与回味中体验

在整体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前后课文,通过对比、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思索与回味中体验感恩。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一课时,作者那种面对厄运不屈不挠的心路历程深深感染着学生,教师可以联系同册课文中《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作者海子及《花未眠》的作者川端康成,引导学生探讨生活与生命的真谛。海子是天才诗人,少负盛名;川端康成学贯中西,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海子和川端康成才气名气皆有,无身体疾病却都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史铁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且遭受车祸致残却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这样,通过作者之间的对比,使学生懂得精神上的空虚软弱远远甚于身体上的病痛,使学生懂得不怕挫折笑对人生,懂得感恩生命,珍爱生命。

3.身体力行

教师筛选信息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报恩上来,知恩的目的是图报。感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报恩,感恩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突破口联系生活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帮助其转化为外在行动。

总之,感恩教育大有可为,提倡感恩教育也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开发和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既是语文学科所具人文性特质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感恩教育能够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本论文关于感恩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其中的理论观点仍有待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

注释:

1. 刘淼 李樱,纵观英国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3.3

2.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5年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4. 潘文富,《传统礼仪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4上半月

5. 施红燕, 《语文学科中的心理品质教育》,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7上半月

6.闵智亭,《热爱自然 尊重生命》 新华网专题报道,

7. 林姗姗, 《小学语文中的感恩教育》,小草资源网

第9篇

【关键词】中学生感恩教育励志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85-02

一 感恩励志教育的含义

1.感恩教育的含义

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感恩的态度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成为个性品格的组成部分。

2.励志教育的含义

励志,《辞海》中的解释是“激励心志,集中心力干某种事业”,也就是奋发志气,振作精神,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远大目标。强调的是树立目标与志向,并为之不懈努力。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全面地培养成功的品质,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通俗地讲,就是勉励学生树立志向,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

3.感恩励志教育的含义

感恩是生命潜能的催化剂,励志是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感恩励志教育,就是教育者兼顾地进行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既培养学生的品德、激发学生的潜能,又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立志成才,兼顾了品德与才干,以更好地成人、成才。要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宗旨,以激发潜能自我实现为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爱心与善意,能够给他人以帮助,给社会以回报,而并不是要求他们一味地感恩。

二 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意义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享乐主义盛行,贪图安逸、不愿劳动、不愿奋斗以及厌学逃学,生活无所追求,人生没有目标,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缺乏责任感等现象的出现。这些严重扭曲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健康发展,压迫、限制了人的旺盛精力和创造的精神与能力。现代生产与生活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给人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青少年学生因此而产生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感恩励志教育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不能只是针对贫困学生,要在学生中普遍实施,不能一味地说教,要落实在行动中。现代教育,包括德育,教人学会生存、消费、享受,其中就包含着教人奋斗,奋斗是享受的前提,也是享受和发展的内容和途径。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励志教育,使学生励志成才,为祖国作贡献。

在功利主义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厌学、叛逆、网瘾、冷漠等问题日渐严重,那么实施感恩励志教育,走进孩子的心里、触动孩子的心灵,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1.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校教育往往以文化课为主要导向,中学生整天埋头于背诵和做题当中,对德育不够重视,感恩教育逐渐被边缘化。面对升学的压力,往往又是以考大学、上大学等狭隘的认知偏差为主,不利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感恩励志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感恩励志教育以唤起感恩、激发志向、培养意志和养成良好的品质修养、激励追求成功为目的,符合德育的内在规律,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健康地成长。

2.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实际中影响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多是情感、归属以及尊重等需要的缺失。如果学生能以感恩的心态看待他人与社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潜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积极完善自己,学生便易在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中体验到关爱、友谊和忠诚,树立自尊,减少孤独、挫败感,进而追求自我实现。

3.有利于传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感恩、励志本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诸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恩不图报”“志不强者智不达”“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应当传承的。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它可以塑造学生更具相容性的品行,使学生更了解和认识自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进取心、事业心和冒险精神,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发扬优秀文化精神。

4.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和谐社会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以感恩的眼光看待他人、社会、自然的人,一个志向崇高远大的人,可以正确地评价与定位自己,融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通过感恩励志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追求成功的志向,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因为,有志之人必能积极进取,感恩之人必能乐于合作。

三 中学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建议

1.树立感恩教育理念,重视励志教育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所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不仅可以防止励志教育过于功利化,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励志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和组成部分。

近年来“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大会”巡回演讲在全国各地学校推广开来。这种教育方式以“感恩的励志,励志的感恩”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背景、语言和音乐为烘托,通过情境互动,旨在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意识,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试图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探寻全成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报告会往往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人性本质出发,利用身边催人奋进的真实事例,点燃学生奋斗的激情,树立成功的信念,以达到治心扶志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感恩,知恩图报,奋发图强。

这种巡回演讲的形式是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有条件的学校,这种形式可以成为一种制度,定期举行活动,但不能开展过于频繁,那样会降低其效果。要把感恩励志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并探索更多的实施途径。

2.创造适当的感恩励志教育文化氛围

这种报告会的形式感染力强,但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性较大,影响范围有限。感恩励志教育的推行应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甚至扩展到整个社会中,而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第一,在家庭中,父母要营造和谐亲密的家庭氛围,从培养孩子的孝心抓起,养成孩子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的习惯。家长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创设各种机会与条件,让孩子学会体谅他人,勤奋踏实。

第二,学校应优化物质环境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积极进取的班风与校风,熏陶学生,使之受到感染和鼓舞。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细小的进步与成就,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充分肯定,增强其成就感,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特别是对幼儿和小学生,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最基础的部分,感恩励志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必须依赖于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感恩励志教育要做到从“细微处见精神”,家长和老师要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勿以善小而不为。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感恩励志教育摆在德育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三,对社会来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当在全社会倡导感恩和励志的理念,呼吁人们常怀感恩之心,树立崇高的志向,艰苦奋斗,在全社会形成感恩、奋进的浓烈氛围。

3.广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实践感恩,砥砺心性,磨炼意志,有助于学生在现实中把感恩之情、自我激励意识发展成为心理习惯,最终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因此,学校应广泛开展富有感恩励志教育特色的各种活动,比如,阅读感恩励志故事、开展背诵感恩励志诗词比赛、聆听杰出人士专题报告、唱感恩励志歌曲、观看感恩励志电影、发表感恩励志宣言,等等。其中像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科技馆、展览馆、名胜古迹、劳动工地等,可以以生动活泼的事实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刻苦学习、珍惜生活,从中受到教育。此外,还可让学生组建相关社团,比如感恩励志演讲团、感恩励志记者团、感恩励志文学社等。

4.语文课成为感恩励志教育的重要阵地

感恩励志教育的实施需要借助于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渗透。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更易与感恩励志教育水融,语文教学可以成为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如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志存高远、艰苦奋斗等贯穿到全过程。语文教师应善于从文本中挖掘感恩励志素材,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把所见所闻的令人感动、受到教育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让学生记住一些名言、警句、感恩励志诗词;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经典名著等,都可以让学生受到感恩励志教育。我们要寓感恩励志教育于实际生活中,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3]厉佳旭、崔国久.中学励志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2)

[4]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李祖超.教育激励理论探讨[J].教育评论,2001(5)

第10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校园文化;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19-02

一、前言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隐形因素,以其特色的物质、精神形式以及外部的展现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我国古代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百善孝为先”等古训,感恩是人类生存发展永恒不变的模式。独立学院作为高校的一种创新模式,感恩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二、独立学院感恩校园文化现状及学生感恩意识分析

(一)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营造欠缺

感恩意识与行为是由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方面因素促发形成的。独立学院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感恩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因此,独立学院的感恩教育与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校园感恩文化和内涵的建设是独立学院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从物质、活动、制度、精神等层面进行感恩文化的传播,提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成果需要营造浓烈的校园感恩文化氛围。独立学院往往趋于形式主义,简单的下发通知,口头宣扬感恩文化,不注重落实感恩方案,感恩效果。学生在开展感恩活动的时候只是形式化、应付化、简单化,在校园内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感恩氛围。

(二)感恩教育重视度不够

独立院校更看重的是考研率、就业率等硬项指标,其高指标就强有力的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感恩教育。独立学院学生的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处在探索中,独立学院在感恩教育反面没有形成德育教育体系,没有专门系统的感恩教育课程。感恩教育也只局限于宣传教育、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教师进行简单指导,流于形式,缺乏时效,学生难以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淡薄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基本处在“90后”,多数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家长从小娇生惯养,导致集体生活意识欠缺,自我意识较强,过多考虑自我感受。正是这种家庭观念的错位,使得学生过度依赖于家长的帮助,认为这种关爱是理所当然,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寻求家长的帮助,不顾及家长的感受。据了解,很多大学生跟家长沟通的时间和次数很少,很多时候是给家长索要生活费或寻求帮助,才会给家长联系。

(四)感恩师长教诲之意淡薄

传统教育要尊师敬长,而独立学院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文体活动突出,从自身角度认为自己很有才华,再加上从小的束缚心理,恶魔化教师形象,导致独立学院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师长的教诲完全不理会。有的大学生甚至见到师长不找招呼,如同陌路人;有的大学生毕业前殴打师长,如同仇人等等现象,无不体现出淡薄的感恩意识。据调查,很多独立学院学生认为,教师过于严厉,不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希望教师过多干涉,由此产生矛盾,造成误解的感恩观。

(五)感恩社会救助之情淡薄

独立学院学生毕业后相对而言待遇较好,环境舒适的工作,对于一些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奉献社会的工作岗位不感兴趣,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学生依靠生源地贷款、国家助学金以及学院奖学金等完成学业后,不偿还助学贷款,拖欠学校学费等等。一些受过国家资助的学生,不愿谈及曾受到过帮助。有些同学编造实施,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国家助学金,然后挥霍国家救助的资金。当身边的同学受到困难的时候,部分同学逃离的远远的,甚至装作陌路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却肆意挥霍比人的爱心。

三、独立学院感恩教育实施的意义

(一)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从独立学院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加强独立学院学生情感教育的德育教育素培养势在必行。独立学院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和途径开展感恩教育,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德育教育。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美德,感恩意识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德育素质。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荣辱观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感恩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感恩教育注重提高德育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良好德育素质有助于人格魅力的培养,学习、生活全面发展;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能力各方面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感恩教育打造和谐校园

感恩教育从大学生思想角度出发,能够使大学生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关爱学校,养成知恩图报的道德观,进而净化心灵,人为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马克思曾经也说过,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提升学校的和谐氛围,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四、独立学院感恩教育策略与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感恩校园文化氛围

独立学院塑造感恩教育校园文化,通过多层面的教育与活动,以无形方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升华感恩情感,从而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责任感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等,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加强校园感恩文化建设,发掘感恩教育的措施和办法,才能从有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源头,是精神与物质的综合体现,凝聚了独立学院的历史传统、发展理念、教育风格、办学特点等方面。独立学院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创建感恩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导、熏陶、激励、辐射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独立学院感恩教育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屏幕、校园报刊、展板、横幅、标语、校园网站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步骤,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着力营造感恩教育的浓烈氛围。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二)建立长效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长效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独立学院进行感恩教育必不可少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中,才能持续有效的取得感恩教育成果。独立学院应该根据办学特色、生源特点,时代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感恩教育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做到思想和行动相一致。可将感恩教育纳入学生评优体系,形成一种制度,加强重视度,更长期有效的建立感恩教育。

(三)创新教育方式践行感恩活动

思想教育进课堂已经是独立学院开展感恩教育的方式之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主题班会”等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独立学院对创新教育的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感恩教育从教学创新入手,唤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独立学院加大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开展主题教育方式,如爱国主义、雷锋精神、感动中国等。适当的时机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推广,如清明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感恩节等特殊节日,开展感恩的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要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行合一。

(四)开展专题活动创建感恩品牌影响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主题活动,是独立学院开展感恩文化重要方式之一。感恩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标语征集、晚会、捐赠、公益活动等,宣传效果突出,但持久性相对较差,没有系统的形成感恩活动品牌,学生仅仅是应付了事。独立学院应打造感恩系列品牌活动,扩大感恩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形成干感恩活动的特色,形成帮对志愿服务,长期义务服务,感恩践行活动,通过第二课堂,打造感恩品牌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明白感恩的意义,体验施恩的乐趣。

(五)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

感恩教育的开展需要一支感恩意识强,爱岗敬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开导、引导、指导和教育。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工作的第一线工作者,教育者感恩觉悟高,能将这种感恩意识是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施感恩教育者从个人魅力、言行举止和感恩行动出发,实施正面积极的感恩案例,再通过与学生情感沟通和生活体验的交流,渗透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感恩为主,动之以情,从情感角度出发,加强情感沟通,陶冶学生的道德观。

五、结论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是独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坚强后盾和坚定的基础。所以,身为学生工作者的我们应认真探索学生会的管理之路,认真思考如何让感恩教育科学健康地持续向前发展,以期在今后的独立院校学生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宪民.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

[2]李瑶.高校感恩教育探析[J].科教导报,2011,(3).

[3]王彦玲.浅析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意义及策略[J].长安学刊,2010,(01).

[4]金意.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J].前进论坛,2011,(12).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 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品质,也是各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知恩图报不但是中国人的古训,也是西方人推崇的道德文化之一。感恩的实质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大至一个人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小至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感恩是知、情、意、行的整合体,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一部分。但近些年来,当代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本应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当代大学生感恩品质急需提高。由于感恩意识的匮乏,他们中有些人不知道如何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和国家。

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特殊时期,是一个大学生从业的准备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没有完全确立,思想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可塑空间。作为大学生道德素质重要表现的感恩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质就是责任意识,它关系到大学生能不能但当起社会赋予的重任,也必然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缺失,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大众有对感恩的价值和意义缺乏必要的认识,也有高校教育引导和社会良好环境氛围的欠缺。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感恩品质,还需提高对感恩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加强高校教育引导和社会环境建设,为培育大学生感恩品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充分认识和正确看待感恩的价值和意义

1、感恩意识是责任意识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造成的。因此,感恩教育的实质就是责任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是感恩品质的重要表现。如果一个人缺乏感恩意识,责任感就无从产生。对父母亲人、学校老师、社会民众和国家政府的感恩实际上就是对他们承担应有的责任。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时展赋予的历史使命,没有社会责任感就不可能担负起历史使命。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但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人的本质属性是他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整个社会关系。个人存在于社会中,就要有社会责任意识。没有责任感的人就失去了他存在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基础,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如果我们不知道别人有求于我们的是什么,我们便不能有意义地存在,当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和处境一无所知,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和需要,那就将会成为一个自然属性居多的兽性的人。

因此,要使大学生产生责任意识,培养感恩意识是关键。加强感恩教育,就要正确看待感恩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地认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这种关系与人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从而自觉产生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界的责任意识,回报社会。

2、感恩是人的基本道德

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有感情、有道德。感恩是人最起码的社会意识。人类越往高层次发展,有感恩思想的人就越多。感恩思想越深入人心,人就活得离动物越远,活得越像个人样。有了感恩思想,才会是个好人。不知道感恩的人,活着也不像个人样。感恩最基础的本义是知恩图报,是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一种宽容、一种理解,是一种回馈他人和社会的心态,是促进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感恩是思想道德大厦的基础体系,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更应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没有感恩意识,人就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感恩意识不仅仅是施受双方一对一的物质回报,而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要求。提倡感恩,就是让更多的人来施恩,弘扬社会美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和谐社会氛围。

3、感恩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个社会要存在和继续发展下去,一刻也少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付出和贡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社会生产中,人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越是发展,人们之间相互交换与共同生产的依赖性越强。而且,生活越是发展,个人越是不能离开社会,社会越是赋予个人所不能单独产生的本质。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条件下,社会要存在并延续下去,就必须提倡感恩,提倡奉献。马克思说过:“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相互利用。”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帮助,互相依赖,互相感恩,才能满足各自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前进。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类就需要感恩。也就是说,感恩是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与人之间联结的重要纽带。有了感恩,社会才可能发展,人类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二、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

1、创设感恩的校园氛围,树立感恩典型,加强大学的感恩文化建设

(1)创设感恩氛围。高校把大学生感恩教育列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感恩讲座、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感恩征文比赛等,创设感恩氛围,促进良好生活作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与发展。要通过营造自然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丑恶,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如开展以“感恩、自强、奋进、成才”、感恩老师、感恩母校、感恩国家助学贷款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使学生们认识到,感恩的对象除了父母,还有母校、老师和同学,更有国家和社会。

(2)宣传大学生典型感恩人物。大学生的情感活动丰富而强烈,具体可感的形象可以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体验,形成评价的标准,找到激励的力量。大学生需要榜样人物的激励,同龄人的正面榜样可以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高校可以通过挖掘和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使大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如学习宣传洪战辉、徐本禹、杨怀保和刘霆等大学生感恩楷模。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知名的道德模范来学校宣讲先进事迹,与学生互动交流。

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中产生了众多大学生模范人物,其中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的模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来自广西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黄来女,她曾应邀参加全国大学生优秀事迹报告团,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作巡回报告,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高校还可以就地取材,积极挖掘本校出现的大学生先进模范人物,通过进行“道德之星”的评选活动,推出一批身边的“感动校园”人物。让学生感受到道德模范就在身边,可学,可亲,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引起强烈震动,灵魂受到高尚的洗礼,产生对道德的认同心理和情感。

(3)占领网络阵地。融知识、信息、娱乐、交流为一体的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互联网理所当然地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当前,我们亟需增强网络阵地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主动开辟、占领、利用和净化网络这个新阵地。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催人奋进,用得不好,可能让人思想消极、误入歧途。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加强感恩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要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园地和成才的基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开展网上思想交流,扩大感恩教育的作用面;净化信息网络环境,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信息侵袭。高校可以利用优越便利的网络资源,通过建设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建立网络互动平台,由专人管理,定期更新网页信息,找出一些现实的案例发起网络交流和讨论,引导大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给予恰当的引导。如果大学生遇到问题,要从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出发,耐心引导说服,克服意气用事。与个别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QQ的聊天方式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使他们在交流中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和荣辱,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

2、以显性教育为主要方式,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丰富感恩教育的内容,提升感恩教育的效果

正人先正己。要让感恩教育收到实效,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感恩素质,表现为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无非是言传和身教。古人所谓“己不正安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都说明了教育者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其中又以“身教”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久,有些甚至是终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要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自身的业务学习,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平时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注重时政性、实效性,在教学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线,在相关的课程里注重渗透感恩教育的理念,宣传感恩的典型人物,辅以视频、音乐的渗透感染,结合课堂讨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明感恩之理,履感恩之行。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里,讲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际交往和道德品质培养的时候,都可以灌输感恩教育的思想,从多个层面上渗透感恩思想,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讨论或辩论赛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感悟,领会其中的道理,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感恩教育的感化。

在实践环节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指导学生主动联系家人,在特殊的日子或节日里如父亲节、母亲节、中秋节、重阳节给家人写家书、打电话,主动培养和感受亲情,或是要求学生计算个人月平均消费与家庭月收入的比例关系,在感知父母亲恩的同时学会理性消费。还可以在课堂上请一些做过社会兼职事务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升华感恩行动。

3、以隐性教育方式为辅,与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感恩教育的内容

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没有意识到隐性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不重视隐性教育,甚至缺乏隐性教育的理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德育理论知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思想政治工作是学工处政工干部的事,社会实践是团委干部的事,只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不关注学生精神品质,不注重学生人格塑造。这样的结果导致教师不管学生是否按时上课,是否讲文明礼仪,是否遵纪守法。任何一个高校的教育者都要思考如何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里进行感恩思想的教育。而大学生感恩教育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来进行。注重感恩教育的日常教育,使其长期化,有序化,采用“情感渗透”的方式,做到“润物细无声”。

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同样要有教书育人的理念,在自己的专业课堂上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道德高尚,具有感恩之心的人。凡是教师,就要育人,何时何地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看不见的隐性教育中点拨、唤起学生们的感恩之心,培养大学生爱家、爱校、爱国的感恩品质。高校管理和服务部门的人员也要加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注重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有益的启发教育,努力内化其道德品质,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感恩品质。

4、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互相配合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品格形成的关键的因素。家长在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又必然促成孩子的自我教育,并使孩子最终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的行为是孩子唯一可仿照的模式;孩子对家长又绝对信任,因而在模仿时就会不加任何选择。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家长言传身教,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作用是任何学校教育都无法替代的。

家长在学校教育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被动的,而应是主动的、有所作为的。家长是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开拓者,是协调、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践行者,是发展、强化学校教育的支持者与推动者。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努力,才能够逐渐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父母如果能在家庭生活以身作则,如孝敬老人、遵纪守法,无疑会对孩子感恩品质的养成起重要的榜样示范的作用。高校的学生工作处可以将感恩教育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学生每个月与家长电话联系一次,每个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每个假期给家长做一件好事;辅导员或班主任每学期与学生谈心一次,与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了解、沟通学生的各方面情况。 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相结合,两者通力合作,协调发展,保证教育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环境

1、在社会舆论上倡导感恩

社会道德舆论就是公民共同的道德意见和言论,是人们从事某一道德活动或对客观道德现象的心理倾向。一种进步的、积极的、强大的道德舆论,可以造成道德力量的凝集和聚合,并且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言行的正确抉择,可以让不良的社会道德风气受到世人的谴责,促使一种良好的道德风气健康形成。一种积极的、代表历史潮流和广大民众的道德舆论,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必然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心理和制约着人们的道德言行,推动着社会道德生活发生变化。因此,政府应加强感恩道德舆论的建设,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倡导感恩,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为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树立感恩典型,进行道德模范宣传

通过有效的渠道进行宣传教育,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根据近几年来的经验,社会道德楷模的学习宣传是非常有效果的。从2003年到2008年,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举办《感动中国》的评选活动,从选举提名到最终选出感动中国的人物,这一过程让人们认识了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在工作中恪尽职守,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做奉献,是活生生的道德榜样和典型。每年的节目播出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激发了求真向善的思想意识。2007年7月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在全国开展,全社会兴起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主席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充分肯定了道德模范人物的社会价值,弘扬了社会崇高的道德风尚,真正引领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为推动社会道德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3、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

政府存在的根本理由和其最高道德要求,就是使其所辖空间领域每个公民的利益权利最大化。政府应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保证道德教育的效果。《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种行政规章以及道德守则和公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政府要继续完善和推进现有的利益引导和激励机制,保证和巩固道德宣传的效果。在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束后,有关部门对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进行各种形式的帮扶,并建立起帮扶道德模范的长效机制。帮扶方式包括解决生活困难、资助就学费用、提供养老保险,还根据道德模范的困难情况和实际需要帮助其解决困难。对全国道德模范进行帮扶的举措,弘扬了“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关心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氛围。目前,中央文明办已经制定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使帮扶道德模范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可否认,大多数人的行为选择来自于对所获得的利益的判断。一个良好的社会引导机制应该是弘扬正气,贬抑邪恶的。建立健全的政府利益引导机制是弘扬社会良好风尚的有效保障。我们的国家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并做出了有益的实践探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四、继承与借鉴感恩的思想与感恩教育的实践

1、继承我国优良的感恩思想和文化传统

(1)以传统的伦理道德指导新时期的大学生感恩教育。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都对感恩思想进行了阐述。从儒家的伦理思想来看,无论是血缘亲情家庭领域的孝道还是政治领域的忠君,把感恩看成是根本的道德原则,感恩意识成为中国传统的根本价值信念与基本文化立场。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强调亲情和义务的统一。要求父母做到严慈,子女做到孝敬,这种亲子关系上的伦理要求是亲情和义务的统一,不履行义务,单凭情感关系的维持是脆弱的、空虚的;反过来,没有亲情,义务所连接的亲子关系就会变得冷冰冰的。第二,强调谦让与友爱的统一。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家庭里的独尊地位。在社会大家庭中,更要学会相互谦让、和平相处,养成乐群善友的群体意识,既学会关心他人,也学会照顾自己,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然人转变为善于与人合作的社会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第三,强调情与理的统一。在与他人交往中应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既能体现自身的修养,又能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尊敬。在彼此的沟通与了解中,消除猜疑和误解,密切双方情感,建立珍贵友谊,有利于优化个性特征。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对于指导大学生确定自身的角色,增强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塑造感恩品质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关系要有正确的认识,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和谐相处。

(2)大力弘扬孝文化建设,赋予孝文化以时代涵义。传统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处于诸道之首、百善之先和教化之始的根本地位,是传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贯通性、统领性的意识。随着儒家的阐发与倡导,孝道的内涵不断丰富,对其后二千余年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代孝道具有其永恒不变的价值,也有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消极落后的一面。除去传统孝道中的糟粕,更好地继承其中的精华进而重塑当代社会的新孝道,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对“孝”要有更广更深的解读。大学生要注重培养“三孝”意识和情感,“三孝”,即“大孝”、“中孝”和“小孝”。“大孝”就是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当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时,要努力维护,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包括生命。“中孝”即要尊敬长辈,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礼待人,团结友爱,互谅互让,诚实守信。“小孝”即要赡养老人,孝敬父母,不但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关怀、赡养老人。平时多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享受到浓浓的天伦之乐。在当今各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多种思潮激荡的社会转型期,重提“孝”文化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是一件具有积极意义、符合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事情。我国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大学生要不断地学习和弘扬,激发自己的感恩之心和报恩之情,将之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和道德情感,再外化为实际的感恩行动,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

2、借鉴吸收外国优秀的感恩文化和感恩教育的经验

(1)了解借鉴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儒家文化圈国家感恩教育的做法。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在公民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建设方面都取得过很好的成绩,为世界各国所熟知和借鉴。新加坡高校普遍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特别重视中国传统道德的教育。对中国传统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赋予了现代意义:所谓“忠”,是爱国,忠于国家;“孝”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是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礼”和“义”是讲究礼貌和礼节;“廉”就是为官的德行;“耻”就是指人们的羞耻之心,堂堂正正做人,为富国强民做贡献。此外,还提出“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学校,把关心献给他人,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在这些教育里,有着丰富的感恩思想。韩国是一个及其重视孝道教育和礼仪教育的国家,他们认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爱国,振兴国家。在家庭教育中,韩国注重对儿童进行“孝道”教育,他们特别孝敬老人、尊敬父母。每个小学生胸前都挂着一个“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像,背面有孝顺父母的格言和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得怎么样。注重儒家伦理的道德教育是他们感恩教育的重要方式。日本有着良好的道德传统教育,道德教育目标非常细化。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里,重视人才的道德素质教育是根本的强国之路。这些国家的感恩教育是成功的,他们国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他们成功的教育不无关系。这些国外的感恩教育思想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里还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精髓。

(2)注重学习了解西方感恩文化,批判地借鉴吸收其感恩文化的精髓。与中国传统的存在于私人之间的感恩思想不同,西方的感恩意识带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这在基督教的思想里有明显的表现。虽然宗教是人类精神的麻醉剂,但在宗教思想里也不乏具有时代价值的感恩思想。他们感谢主的慈爱与宽容,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感谢兄弟姐妹的帮助与支持。感恩对象看似抽象和不确定,但就是这种感恩意识的不确定性与抽象性,让他们把感恩关爱的思想与报恩的行为结合起来。这种感恩思想实质上对社会的协调和融洽至关重要,这一点正是我们的传统思想里所缺乏的。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需要这种人人从我做起,施恩于社会的思想。2008年起,我国民间传统的节假日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虽然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的承接和保护,但是仍然不妨碍我们增加一些能弘扬感恩思想的节日,如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以及西方感恩节,开展一系列相关感恩的主题活动,对大学生给予具体的实践引导,以这些节假日为契机,鼓励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以提供服务或以做义工的方式,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让学生在参与行动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了解社会,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和权利义务的意识,使感恩行动渐渐成为一个习惯,形成一种品格。大学生作为感恩教育的主体,最宝贵的时代精神就是自信自立,坚强不息。感恩让大学生摆脱依赖心理,克服与时展不符的个人主义思想,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浪潮里把握自己,抓住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回报祖国、人民、家庭和社会奠定基础。善于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实现自我身与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新的历史时代里创造人生应有的价值。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符合时展的要求,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更广阔的延伸,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完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起到了非常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 魏书生:好父母 好家教[M].漓江出版社,2005.

[3] 姚建坤:名人名言励志馆[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200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71.

[6]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五)孝老爱亲模范[EB/OL]..

第12篇

【论文摘要】当前,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引起了社会关注,感恩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显得相对薄弱,加强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和感恩教育缺失原因,并提出加强感恩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受资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扶贫助困”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部分受资助大学生表现出的冷漠和忘恩情绪着实令人担忧,折射出高校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因此,加强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感恩即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感恩教育和生活世界有机对接,并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实现对世俗生活世界的超越。这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注重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进而养成良好德行,培养感恩意识。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以“90后”为主,90后学生的价值观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应该讲,高校中许多受资助大学生都能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勇于担当。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现实,心存不满和埋怨,并把所获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更没有有感恩的实践行动。

1.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体谅。《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但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养育非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其创造更好的条件,更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试想一个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社会的体恤、祖国的培养和自然的赏赐,又怎么称其为一个名合格的大学生,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和高等教育的悲哀。

2.对他人的援助之意不知感激。高校贫困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但有的受资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援助和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反而把贫穷当耻辱、把承认自己曾接受过帮助当耻辱。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在生前用自己义演所得的钱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在丛飞患癌症并被媒体深入报道后,却鲜有人看望,还催促他“快点病好出来赚钱”。甚至一个接受了资助并成为大学教师的学生,得知自己的名字被媒体公布,竟然打电话质问丛飞并声称自己已是一名大学教师,这样的做法让他很丢面子。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说明感恩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不得不反省的地步。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有责任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3.对国家的培养之情不知回报。为了尽可能地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国家出台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用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来帮助贫困学生,并逐年加大资助力度。各个高校也积极举措保证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最大程度、范围来帮助贫困学生。很多受资助学生品学兼优、努力拼搏,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但这其中不乏一些人觉得自己贫困,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还有些学生相互比较资助金额,认为自己所得太少,甚至质问老师为何“分配不公”,而从未想到他人是否比自己更需要帮助。这样自私自利,毫无感恩之心的表现的确让人心寒。

三、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许多“80后”、“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缺乏的大学生。父母抚养孩子含辛茹苦却不求回报,看似父母之爱无私无边,却恰恰暴露出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和偏差。父母总认为无微不至的疼爱一定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报得三春晖”,而孩子却认为父母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现状的确反映出家庭感恩意识的培养的忽视甚至缺失。

2.“德育智育”相对失衡,“扶贫扶志”未成一体。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关注的是升学率和就业率。在此取向的影响下,高校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高校教育教学范围。高校的道德教育忽视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启发和引导,未能从实践上激发学生的精神感悟和生活体验,道德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再者,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很大程度停留在“治标”层面,扶贫和扶志还未真正贯穿融合在一起。国家的资助政策重点是经济资助,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标本兼治的助学育人要扶贫更要扶志,扶志才是“授人以渔”的措施。高校要采取各种途径以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也要加强受资助学生的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乐观心态和感恩情怀。

3.不良风气负面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偏差。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校园这片净土。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对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成熟滞后并囊中羞涩的高校贫困生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在崇尚金钱成功、鄙视贫穷失败的思潮影响下,还是有部分贫困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

4.多种文化思潮冲击,挑战传统道德文明。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人个性的张扬。这种冲击和影响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略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及措施

1.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首先就要让受资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恩,明白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所有无私的给予都是自然的恩赐、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汇集和凝聚。接受给予的人要心存感激,进而能把这种感恩之情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和品质,并积极践行。

2.以现实生活为情境,激发学生感恩情感。高校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当做实施感恩教育的舞台,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创设各种感恩情境,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感恩人文教育;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构建健康和谐的情境,把生活原生态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打破一味的“润物细无声”的施助方式,激发感恩情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真正做到感恩情境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贯通交融。

3.以实践活动为手段,铸就学生感恩品质。感恩教育要真正渗入学生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在与能否真正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及时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等特殊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深化感恩意识,在行动中体现回报的愿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感恩情怀,使贫困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才能真正铸就学生的感恩品质,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4.以尊重宽容为前提,彰显感恩人文关怀。高校和社会的资助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理解和宽容为前提。其实绝大多数贫困生的心是孤僻、内向和焦虑的,有着强烈的自尊与过度的敏感。不能因为他们接受了资助就低人一等,就失去应有的尊重。即使他们的行为有不当之处,应及时分析事件背后的起因和隐情,而不能上纲上线地妄下定论。社会和他人帮助他们时少一些功利和强求,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的光辉和真情的力量。

5.以励志树人为目的,增强感恩教育效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目前国家的助学机制多都属于“授人以鱼”的措施,但真正的助学育人不仅要助贫,更要励志树人。比如高校可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既缓解经济困难,又可实现其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坚定他们学好本领、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感恩教育的效能,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6.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创造良好感恩环境。任何教育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感恩教育也应当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比如要通过建立诚信评价机制将贫困生在学习、考试、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诚信状况纳入受资助资格审核的体系之中,实现有效的监督。再比如我校针对贫困生的义工制度,就要求贫困生在享受相关待遇和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以义工时数作为考核贫困生的指标之一,真正实现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感恩意识,促进感恩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建立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实践中体现道德守则,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

[2]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3]郑贤跑.当代大学生感恩品质的缺失与塑造——刘霆现象的思考[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