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9:2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粮食生产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大力普及常规适用技术与积极推广
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集约经营很多常规适用技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创造的,在各个时期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到现在仍然有旺盛的活力,大力普及常规适用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加速农业技术改造,促进粮食增产。应认真总结推广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因地制宜推广合理密植,合理间、套、复种,充分发挥时间、空间、地力的增产作用,是实施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调节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效益。玉米应以紧凑型耐密品种为主,采用省时省工的单粒播种技术,是玉米播种史上的一次革命。在种植业调整结构中,水稻生产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大力普及旱育苗的标准,施行机插、抛秧,实行早插,施足底肥,巧施蘖肥,补施穗肥。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大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按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规程生产优质的无公害水稻。
二粮食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建立粮食生产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是复杂的综合性生产,本质上是物质、能量的转化,一方面从环境输入原料,中间经过生物群体转化、交换,然后输出粮食等产品。粮食生产要获得大量的产品输出,必须有相应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粮食生产转化资源是多方面的,如土地、劳力、资金等特别是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源,作物要高产、稳产,就必须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养分,而且产量越高就要求获得的越多。把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作物对环境资源的依赖适应性、能量、物质的转化率。我市增产粮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大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这就必须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以获得更多的光能来实现。实行合理密植、间种套种是一个有效途径。作物在肥力、密度、个体配置形式的三个因素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增产效益。粮食生产发展还必须协调农、林、牧生态结构关系,以加强物质、能量的转化。农与牧的原料与肥料是供求与连锁关系,一方增产可引起双方增产,双方增产又引起多方增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林业对农业增产作用很大,良好的植被可调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有利于改变农田小气候,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使农林牧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三加强农业与技术推广工作
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服务体系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一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应积极适应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大幅增加农业投入,努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强培训方式的创新,除定期培训与专题培训外,并要在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讲解示范,让农民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利用相关网络、电话信息等及时新成果、新技术信息。要抓好试验示范,要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各类试验示范项目,使其成为新技术推广的活教材,通过进行现场推广的田间学校形式服务农民群众,通过试验示范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集中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推广服务工作中农技推广人员要踏踏实实地、不计条件地做好每一件事。端正服务方向,更好地完成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任务。搞好技术协作公关,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推广,专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建立好科技示范点,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推广网络,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搞好优质服务,坚持服务上门,指导到田,为辽源市粮食稳产增产作出贡献。作者简介:蔡红敏,大专学历,辽源市种子管理站,农艺师,研究方向:种子检验。
作者:蔡红敏姜天元单位:辽源市种子管理站
1.全面发挥当地增产优势与加强利用、改造相结合,建立合理的种植结构
辽源市属于低山丘陵区中温地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高温多雨,春秋两季节比较短,气候多变。耕地山、平、坡地各占1/3。土质灰棕壤与白浆土占83.27%,山地怕旱,平地怕涝。历年来有稍旱高温年丰收,雨涝与低温年欠收的规律。首先要因地制宜调整好种植结构,全市耕地均属于微酸性,适宜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玉米是高产稳产作物,增产潜力很大,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要通过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来增加粮食的总产量。水稻不仅是高产稳产作物,而且还实现以稻治涝的有效途径,凡水源有保证的地方均应大力开发水田。在粮食生产的每个环节,必须争取主动做到“早”字当头,实行早整地、早打垄、适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稳产增收。
2.大力普及常规适用技术与积极推广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集约经营
很多常规适用技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创造的,在各个时期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到现在仍然有旺盛的活力,大力普及常规适用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加速农业技术改造,促进粮食增产。应认真总结推广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因地制宜推广合理密植,合理间、套、复种,充分发挥时间、空间、地力的增产作用,是实施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调节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效益。玉米应以紧凑型耐密品种为主,采用省时省工的单粒播种技术,是玉米播种史上的一次革命。在种植业调整结构中,水稻生产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大力普及旱育苗的标准,施行机插、抛秧,实行早插,施足底肥,巧施蘖肥,补施穗肥。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大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按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规程生产优质的无公害水稻。
3.粮食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建立粮食生产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农业生产是复杂的综合性生产,本质上是物质、能量的转化,一方面从环境输入原料,中间经过生物群体转化、交换,然后输出粮食等产品。粮食生产要获得大量的产品输出,必须有相应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粮食生产转化资源是多方面的,如土地、劳力、资金等特别是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源,作物要高产、稳产,就必须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养分,而且产量越高就要求获得的越多。把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作物对环境资源的依赖适应性、能量、物质的转化率。我市增产粮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大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这就必须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以获得更多的光能来实现。实行合理密植、间种套种是一个有效途径。作物在肥力、密度、个体配置形式的三个因素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增产效益。粮食生产发展还必须协调农、林、牧生态结构关系,以加强物质、能量的转化。农与牧的原料与肥料是供求与连锁关系,一方增产可引起双方增产,双方增产又引起多方增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林业对农业增产作用很大,良好的植被可调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有利于改变农田小气候,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使农林牧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4.加强农业与技术推广工作,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服务体系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一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应积极适应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大幅增加农业投入,努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强培训方式的创新,除定期培训与专题培训外,并要在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讲解示范,让农民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利用相关网络、电话信息等及时新成果、新技术信息。要抓好试验示范,要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各类试验示范项目,使其成为新技术推广的活教材,通过进行现场推广的田间学校形式服务农民群众,通过试验示范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集中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推广服务工作中农技推广人员要踏踏实实地、不计条件地做好每一件事。端正服务方向,更好地完成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任务。搞好技术协作公关,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推广,专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建立好科技示范点,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推广网络,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搞好优质服务,坚持服务上门,指导到田,为辽源市粮食稳产增产作出贡献。
作者:蔡红敏 姜天元 单位:辽源市种子管理站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差,大型灌区配套设施不完善,自然灾害发生时,难以发挥作用。如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增长幅度缓慢,200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1.78%,2012年为35.07%。2000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9.6%,2012年为56.7%。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与全国平均有效灌溉面积有一定的差距。
2耕地质量逐年下降
农作物品质问题突出,单产提高困难由于耕地土壤肥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下降尤为严重,而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造成土壤板结、耕作层面浅,蓄水保肥能力差、不耐旱,病虫害发生频繁,单产难以提高。如黑龙江省水稻在2000年单产达到6489kg/hm2,2012年为7072kg/hm2,12年间单产增加了583kg/hm2;而玉米、大豆单产近几年还略有下降趋势,均低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
3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短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增长缓慢,200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失面积的比重为24%,2012年为26%。全省农业用水总量逐年增加,如2003年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9.7%,到2012年达到82.2%。随着黑龙江省湿地面积的减少及对大批中低产田进行连片的“旱改水”开发,水资源短缺状况日益严重。另外,城市居民及工业用水量的大幅增加,工业污水及生活废水也随之增加,使黑龙江省主要江河的污染十分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二黑龙江省粮食持续稳定生产的对策建议
1切实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
有效利用耕地一是实行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近年来,在国家加大生态退耕力度的情况下,耕地面积下降较多。但从长远看,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坚持保护耕地。二是切实保护耕地质量。对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制止,并给予处罚。三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中低产田耕地的生产能力,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点之一。应大力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引导农民多施用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2合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护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稳定的关键。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近年来稳中有升,目前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已接近1500万hm2。2012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54%,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12.7%,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1.7%,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18.9%,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国豆类播种面积26.8%。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是优势主导产业,应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结构,在充分发挥优势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要稳定提高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
3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物质装备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水库除险加固,搞好大中型灌区建设以及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黑龙江省的农垦系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而全省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低,2012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仅占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4.4%。应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对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给予补贴和扶持。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做好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覆盖率,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天然氧吧的生态功能。二是加大防护林体系和防沙治沙等荒漠治理建设,发挥森林等植被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水资源调控体系。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等问题仍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干旱缺水问题尤为严重,2010年全省农业旱灾成灾面积占农业成灾面积的比例为79.66%。应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同时确保生态用水。
5充分发挥垦区粮食生产优势
1.1粮食播种面积锐减,粮食总产减少
首先,种植业结构调整压缩了粮食面积,粮食生产不能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人心,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古田县1995~2013年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而粮食种植面积呈递减趋势。其次,种粮成本高,粮价低,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以平湖镇为例,2013年该镇水稻平均每667m2产量515kg,产值140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物化投入236元、耕田费用120元等两项支出费用356元后,每667m2纯收入仅1044元;如果是用手工进行插秧、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平坦、大丘的好田平均要用6d,小而差的田平均要用10d,而这还只是粗耕粗种的用工,种粮1d的工资才100多元,古田县户均耕地约0.25hm2,年收入不过3000~4000元。所以,农民只是把种粮当成副业,比较外出打工、种食用菌和种水果,相对经济效益明显偏低。
1.2农民科技素质低下
由于农业相对效益低,农村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从事粮食生产的多为“50、60”队伍,在吉巷乡岭边村还出现85岁老人种粮的现象。山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信息渠道不畅,科技培训难度大,新技术推广速度慢,良种普及率不高,粮食生产多是粗放经营、望天收。2013年,古田县虽遇风调雨顺年景,但全县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还是达300多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5%。
1.3基本农田建设放松,耕地质量下降
农田水利建设有所放松,中低产田改造投入较小。排灌设施建设多在平原发展,但重建轻管,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山区田受到荒田的影响,水源不畅,大量原有水田改种旱作经济作物。部分配套水利工程闲置甚至弃毁,农业基础设施整体效能难以发挥。
2山区粮食发展方向
从古田县现实情况看,放松粮食生产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可以说,没有粮食的自给与安全,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可以设想,在山区单纯依靠发展特色经济去换取粮食,靠调粮去满足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口粮消费,以及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必须以粮食基本实现自给为前提。因此,对山区粮食生产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定位十分必要。
2.1粮食生产要保证居民口粮基本自给
根据分析,古田县2013年粮食消费总量约为1.1亿kg,其中居民口粮消费总量为0.9亿kg,按每667m2耕地年产粮食500kg计,居民口粮消费则需1.2万hm2耕地用于粮食生产。
2.2要适应畜牧业发展对饲用粮生产的需求
2013年,古田县饲用粮消费量为0.2亿kg,而这些饲用粮基本上都是从外地调来的,占全县粮食消费总量的18.2%。随着养殖业迅猛发展,对饲用粮的需求必将急剧增加。
3山区粮食发展对策
古田县耕地资源相对充足,在现有生产水平下,只要把耕地充分利用,正确处理发展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就能确保粮食生产自给。在当前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情况下,也不能放弃了经过多年艰辛努力而取得的调整成果。发展山区粮食生产必须从提高科技应用、激活抛荒耕地上下功夫。
3.1要切实提供政策保障
贯彻农业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维护农民利益;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尽快形成政府公益、企业有偿服务、中介组织服务相互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为粮食生产及农业综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3.2粮食推广项目应着重考虑提高种粮相对经济效益
如今古田县水稻每667m2产量已超500kg,如果从现有粮食单产水平上想再提高困难很大,而且也无法改变古田县种粮面积和总产逐年减少的局面。然而古田县现有荒田面积很大,如果能将这些荒田充分开发利用,古田县的粮食总产有望实现翻番。要将这些荒田开发利用,粮食推广项目如果再从提高单产上做文章显然行不通,故要从农民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上考虑,充分酝酿项目的可行性。表1是笔者近30年来参与或调查的古田县粮食推广主要项目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在古田县粮食推广项目应用上,农民的看点主要是省工、省本、技术性不高的项目,而不是单产提高的项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提出的“精耕细作”的做法已被当地农民抛弃。粮食推广项目上也要适当考虑农民的意愿,不要强迫农民,项目验收上更不能弄虚作假,那样会让农民对粮食推广项目产生怀疑,不利于推广应用。
3.3几种粮食推广项目的探讨
目前古田县农民把种粮只是当成副业看待,他们是会把这种“副业”的经济效益与种其他作物或做其他工种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来决定是否种粮,种粮的相对经济效益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就自然提高了。而相对经济效益往往体现在种一天粮能赚多少钱,而不是体现在一块地能多收多少粮食上。因此,要巩固农民接受、已推广的几种技术。以下对几种未得到农民普遍接受并推广的项目进行探讨,供参考。
3.3.1再生稻
古田县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再生稻,平均每667m2能多收粮食200~250kg,增产幅度相当大。然而,再生稻在收割上用工很大,早先人工成本低较容易推广;如今联合收割机的广泛应用,再生稻收割用工大就显得尤其不经济。农民是这样算的:种再生稻头季稻一定要用手工收割,平均每667m2要用2.5个工日,在该县雇农民割稻每人每天工资,在平湖、凤埔一带是260元(而目前在该县有种植再生稻的地方正好是在平湖凤埔一带),在大东一带是200元;收割费每667m2650元、运输费30元左右、晒谷50元,共计730元左右,多收的粮食卖不了这么多钱。另外,种再生稻的再生季由于产量低,不方便雇收割机收割,有的还要用手工收。同时,再生稻还要多用肥料、农药,每667m2成本80元左右,管理上多花1.5个工日。因此,再生稻推广项目农民不易接受,较难推广。如果再生头季稻能改成机械收割,而不计较再生稻的整齐度和产量,也许农民会容易接受。
3.3.2抛秧
在播种和插秧上每667m2可以省1个工日,但每667m2会减产15~30kg。20世纪90年代古田县有推广,面积较大。由于抛秧在手工收割上每667m2要多花费1个工日,对比之下,也就没有省工,然而每667m2还要多用种子0.5kg,所以抛秧无法推广。但有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抛秧在收割上就不需多花工,播种和插秧上每667m2省1个工日就可有效益,所以可以试推广。
3.3.3免耕直播
每667m2可收粮食400~500kg,可省育秧、插秧、翻犁田等5个工日。20世纪90年代古田县推广了上百亩,但由于技术要求高,手工收割难度大,缺乏资金、技术扶持,免耕直播无法实施。如果在技术上加以辅导,该项技术具推广可能性,有可能成为向抛荒田要粮的好项目。
3.3.4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最好办法,特别是对迁飞性害虫,如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特别好,既可降低农药成本,又可省工。但以现有的一家一户种粮规模,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难以实现。因为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要求高,需要有较为准确的病虫发生信息,要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掌握一定的农药使用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规模的水稻种植面积和机械设备来实现。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要有适度规模经营面积,配套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有植保知识的科技人员相配合。
3.4因地制宜以提高农民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为目标,努力提高保障水平
3.4.1要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耕地是构成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管理,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要强化执法检查,整顿非法占、用地行为。
3.4.2要切实加大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力度
要因地制宜加强山区粮田机耕路和水利设施建设,减轻山区农民劳动强度,扩大旱涝保收面积。要多途径筹集资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尤其是对山区村的项目支持。不能把有限的项目资金投在平原基础条件好的田块搞所谓的形象工程,重复建设,而应将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农田基本建设的地方。比如,吉巷乡薛后村前路、棋盘丘、坑口洋3个自然村的农田除了在村庄附近有百来亩地没有抛荒外,其余集中在际坑至番岩和洋坪至亭下洋两大片区的上千亩农田均被抛荒。通过调查发现,农田被抛荒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农田离村庄较远,山路陡峭,交通不便,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这3个自然村急需有两条机耕路来开发抛荒田。还有些山田抛荒是因为水源不畅,野猪危害所造成的。为此,增加山区农田基础建设投入,消除安全隐患,是防止山区农田抛荒的有效途径。
3.4.3要把粮食直补资金投放在农田基本建设上
近几年的粮食直补,每年把几千万元资金直接打入广大农户账户上,农民只会把它当成是一种农民户口的政策收入,根本调动不起农民种粮积极性,反而造成种粮面积逐年减少。如果把这些资金投在粮田的基础建设上,那发挥的作用也许是巨大的。
3.4.4农机部门要研发出适应山区小块田小型农机具
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完善各项措施,大力推广农业节本增效增产技术,促进粮食产量稳步提高。7月2日,《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这标志着吉林省将用5年的时间使全省粮食总产再增加100亿斤,达到6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8月11日,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明确提出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开始实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全省粮食生产高效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8月12―15日,由吉林省人事厅和省农委共同主办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配套技术高级研修班”在长春广播电视大学举行。省内有关科研院校、省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各市(州)及3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研修班的学习。
在开班仪式上,省农委副主任李学勤做了动员讲话。他指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培训教育工作非常重视,省人事厅也积极为农业系统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创造有利条件。今年专门在吉林省举办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配套技术”为主题的高级研修班,这也为吉林省实施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人才和智力的支持。
目前全省农业系统有专业技术人员1万多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5000人。他们是吉林省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更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排头兵。而30个产粮重点县肩负着实现全省粮食产量目标近90%的任务量,这些县的农业科技人员更是肩负重任。李学勤希望学员们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中勤于思考,结合当地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配套技术和模式,促进粮食产业持续发展。
开班仪式后,李学勤为学员们做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专题辅导。省农委任克军副主任就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了专题报告。
研修班特别邀请了省内外农业高级专家就玉米、水稻、大豆的增产潜力和实现途径做了专题技术讲座。学员们还开展了考察学习和交流研讨等活动,并提交论文40余篇。
学员们表示,这样的培训班对于知识更新和开阔视野非常重要。通过学习,大家不但了解了国内外农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同时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结合,一定会对今后的生产实践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摘要: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粮食种植业效益低以及受世界粮食市场的冲击,进一步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效益势在必行。
一、哈尔滨粮食种植业现状
哈尔滨市的粮食种植结构在几十年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并形成了产业化、专业化、区域化布局。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哈尔滨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252.8亿斤,比2009年增加25.6亿斤,增长11.3%。近几年来,粮食生产都在稳步的上升中,为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的总体平衡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说,粮食生产在稳步地上升,但从哈尔滨市整体来讲,粮食种植的结构却有些不尽合理,限制产能的释放。2007~2010年,哈市农作物、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均呈现增长趋势,2008年哈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70.8万公顷,比2007年增加2.4万公顷,增长1.4%;2009年比2008年增长2.2%。三大主栽作物呈两增一减格局:水稻43.7万公顷,增加2.6万公顷,增长6.3%;大豆42.0万公顷,增加5.3万公顷,增长14.4%;玉米81.0万公顷,减少5.1万公顷,下降5.9%。
二、哈尔滨市粮食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1.品种及品质结构需要改善。2009年哈市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占粮食面积的89%左右,绿色粮食种植面积近3000万亩,继续保持绿色食品黑龙江省第一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优质品种中三大粮食作物品种多,小杂粮和经济作物品种多;二是高产品种多,优质品种少;三是普通品种多,名牌品种少;四是品种结构的科技含量低,种植面积的调整大多是适应性,而科技含量较高的战略性的调整较少。
2.“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哈尔滨市相对突出的高油大豆和专用玉米产品品牌没有得到全国品牌评估体系的认可,主要是由于质量问题。大豆的出油率较低,玉米品质不优、品种杂,收获期籽粒含水量高,这些问题制约了产品品牌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哈尔滨市的粮食竞争实力,导致产量很高,价格较低,农民收入不高的局面。
3.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水利设施薄弱导致抗灾能力弱,严重影响粮食的稳产和高产。
4.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相对较高,但普通农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推进和完善粮食种植业调整的策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粮食种植业科学、合理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1.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奠定种植业调整基础。首先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推进单产水平的提高和专用化生产。调整种植结构,是发展优质、低耗、高效农业的基础。应重点加强与新品种相对应的施肥培肥技术、耕作技术、植保技术、连作障碍消除技术、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技术等研发和集成配套,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粮食作物品种的遗传潜力。重点发展高油与高蛋白大豆、优质水稻、各种加工专用型与饲用型玉米、优质强筋小麦、专用马铃薯等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技术。其次, 加强标准化生产。从大豆、玉米、水稻等重点粮食作物抓起,把先进适用技术综合组装配套,转化成易于操作的农艺措施,用生产过程标准化保证粮食产品质量标准化。同时搞好粮食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培训。 转贴于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体制创新,以及增加财政用于农业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投资的比例,集中国家中小农业水库、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水利基金、扶贫等各渠道与农田水利有关的资金,统一捆绑使用,整体连片推进,改变哈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同时加快普通农区小型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方面普及推广粮食机械化综合高产模式,推广机械深松为主体的松、耙、起相结合的整地、机械精密播种、机械分层深施肥、机械与药剂灭草灭虫、机械收获、机械化秸杆根茬还田等技术;另一方面加快农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另外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3.发展绿色和特色产业,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粮食种植业结构调整,不仅是要调整各种粮食品种数量比例关系,更重要的是要调整粮食品质结构,全面提高粮食质量。减少劣质品种的生产、增加优质品种的生产,成为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必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粮食品种中占的比重,实现粮食生产以普通货产品为主向以优质专用产品为主的转变。
4.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搞活粮食产品流通,提高农民收入。一是加强粮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建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设施网络。二是建立粮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粮产品由于其生产的周期性和农民的信息不灵通性,其信息系统必须由政府提供,这是帮助农户特别是小农户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形式。哈尔滨市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要政府与地方统筹兼顾,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农业信息网,为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提供及时、全面、系统、权威的信息服务保障。规范粮产品市场交易行为。应加强粮产品市场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维护粮产品正常的贸易秩序,保护农民利益。为此,应规范政府对市场的管理行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把完善的粮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5. 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育农民合作组织
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技术等提高了,农业的丰产、丰收、调整才能很好的实现。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和培训,注重农民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和科技提升。二是发挥高校在农民技术培训中的作用。农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应该配合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通过实现乡县联合、校村联合进行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科学合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真正做到为农排忧、为农解忧,做实实在在的合作组织农民“娘家人”。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周到、细致服务,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桥梁、纽带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燕泽英.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难点及对策[J].价格月刊,1999(10)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体制,统一市场,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同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是与改革开放的初衷相背离的。党的十六大曾提出,在新世纪的头20年,我国要建设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着重解决“三农”问题。论文参考网。而解决“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如何使东、中、西部农民的收入差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缩小,使城乡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一,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可以有效地缩小地区间的发展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曾提出过“要素价格均衡理论”,这个理论是指在没有交易成本的前提下,各地由于要素禀赋结构的不同,存在各不相同的比较优势。如果各地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结构,而后再通过统一的产品市场进行地区间的产品交换,那么,不同地区劳动者的收入就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趋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则可能成为拉动另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论文参考网。例如,我国的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来说,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较高,那么,粮食这种土地相对密集的农作物在东部地区就不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有了完善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东部地区就会逐渐减少粮食生产的比重,因为生产粮食对他们来说越来越不划算。东部所需的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可以通过向粮食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中部地区购买来解决。由此造成的粮食市场价格的上升,所需粮食数量的增加,使中部地区生产粮食的农民从中受益,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自然就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拉动力。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就会更多的向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西部地区购买资源密集性产品,并推动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也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拉动力。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不断增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接近,农民的收入差距就会不断缩小。
第二,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
地区间的产品交易离不开交通、运输、仓储、信息、资金等成本,因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收入差距的缩小还必须依赖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特别是劳动力要素的流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会越来越短缺,在健全、完善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下,中、西部的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会向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东部发达地区流动。这些人外出打工、创业,一方面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累了资金、知识、信息和人才,另一方面,又使没有外出打工而留守原籍的那一部分劳动力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使他们也具有了为自己创造更多收入的条件。
第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可以有效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更充分地利用国内资源。
我国已经是WTO的正式成员国,在开放市场等方面应当无条件地遵守自己的承诺,信守WTO的各种原则和规定。论文参考网。非歧视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是WTO的两项重要原则,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不仅不符合WTO的原则和我们自己所做出的承诺,而且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有可能抛开中、西部地区而与国外企业开展分工合作。例如从国外市场购买粮食等土地密集性产品和资源密集性产品。若果真如此,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则难以从东部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拉动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四,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有利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的责任和能力的削弱。相反,通过规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培育一个健全完善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亿万农民创造一个能够真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会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大提高,调控的内容大大的丰富。当国民经济的运行更多地依赖市场而不是“市长”时,政府才有可能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研究和解决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同时,在市场机制比较健全和完善时,经济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市场规则,过去那种由政府部门掌握资源或项目审批权来制约或控制经济运行的状况将不复存在。而某些部门或个人通过暗箱操作获取自身利益乃至产生腐败的根源将被根除。
毋庸讳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各地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形的地方保护主义等等。因此,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需要政府所做的工作还很多。
参考文献:
[1]祁春杰.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回顾与思考.经济纵横,2008,(10).
[2]袁永康.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前沿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吕金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探讨.当代经济,2008,(2).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11,800pp
Hardback
ISBN9780521762588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组成地质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分布现状、水体生态健康、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水源安全、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以全面的与多学科相结合的独特的视角,论述了如何在考虑了社会、工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情况下,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方案。本书由来自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问题的专家所撰写的论文编著而成,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的应用实例,展示了目前地球上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与处理这些问题的管理方案与措施。
全书共35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1部分 认识水资源,包含论文1-7篇,1.气候变化与全球水循环;2.理解全球水文;3.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4.理解水质的基本概念;5.内陆水域生态系统;6.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7.水资源短缺下的全球粮食生产。第2部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包含论文8-15篇,8.水利法规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9.全球水资源危机的对策;10.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11.合作与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12.能力建构与信息共享;13.水资源的自适应与综合管理;14.水资源的分类与综合管理;15.生态用水。第3部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应用实例,包含论文16-35篇,其中按照实例类别的不同分为9章,分别是废水处理;农业用水;城市水供应与管理;水域生态系统;工业与矿业用水;乡村与偏远社区用水;水利基础设施设计与利用;跨流域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市场机制。
本书介绍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为现代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供高等学校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从事水资源评价、规划、调度与管理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刘昊,
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随着种子商品化程度提高,我国种业市场快速升值,已经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近1000亿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种业50强企业经营额占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份额的30%以上,其中水稻、玉米种子市场份额超过50%。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3%,种业发展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连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认为,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种子,种业在农业中具有核心地位。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面积将更加难以保障,提高粮食自给率和农业生产效率75%~90%要依靠种子和生物技术。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种业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但目前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急需改善的难题。
第一,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整体竞争力水平不高。目前,我国持证种子经营企业7000多家,种子零售商约18万个,但其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只用80多家,能够实现培育、繁殖新品种并商业推广的企业只有100余家左右。种子企业自身积累少,实力弱的现象较为明显。相对美国而言,其种子企业只有500家左右,企业实力较强,集中度较高。
第二,种子企业品牌意识有待加强。虽然我国种子市场已经产生了许多如隆平高科、登海种业、敦煌种业等知名企业,但这些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还有待提高,还没有形成较高的品牌效应。种子产品“多乱杂”现象突出,种子数量多,但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的却寥寥无几,不仅让农户选种难,也让市场监管难上加难。
第三,种子研发力量薄弱,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国内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的能力,即使有研发能力也存在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但惩罚机制不健全、力度不够,致使企业研发新品种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公共科研机构虽有人才、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却侧重于学术论文等方面的成果,缺乏实践性,也难以与市场紧密结合。
中投顾问的《农业行业投资情报分析及点评》指出,相对于国内种业企业而言,国外种子企业如孟都山、杜邦-先锋等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尤其在玉米种子研发上,外资种业已经占据我国10%的市场份额。外资种子企业不断加大在我国研发、销售等方面的市场布局,抢占大量优质资源,逐渐增强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对我国种子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种子企业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注重品牌知名度的培养和提高,提高自身竞争力。(丁 宁)
一、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现状
(一)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发展现代化农业跨区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从此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有了法律依据。此前2006年6月,宁波市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较为迅猛,至2008年6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接近600家论文。
(二)抓住农业核心任务,保粮食安全,在大市区内跨县区科学统筹
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科技应用程度,宁波市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功能区主要用于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不得随意调整结构,不得弃耕抛荒,并须全面达到6方面的标准要求,即较高的粮食复种指数、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服务组织、较高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探索粮食生产新的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到位率。文秘站:
(三)提高农机服务合作效益,实施规模化农机跨区作业
为进一步树立跨区作业品牌,做大做强跨区作业,宁波市引导组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实施规模经营,提升农机服务实力。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对新成立的农机合作组织实行以奖代补政策。2008年。宁波市各级农机部门和广大机手克服油料涨价、作业成本提高、跨区作业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积极拓宽跨区作业范围,扎实做好跨区作业机具检修维护、跨区作业证发放、作业供需协调、机手培训、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接待服务等工作,精心组织572合收割机赴河南、安徽、上海、江苏、海南、广东、湖南等地实施跨区域稻麦机收作业,全年农机跨区作业面积达50万亩,创历史新高。
(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重视在大市区内跨县区城乡合作
“菜篮子”工程是事关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市“菜篮子”骨干企业的宁波市蔬菜有限公司,承担着市区80%的蔬菜供应和90%的水果及豆制品供应。如何更好地保障供应、调剂余缺、平抑物价、繁荣市场,尤其在节假日和灾害天气期间保障供应,是宁波市蔬菜有限公司的中心任务,也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事项。宁波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广泛开展以“创业创新促提升,关注民生促和谐”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推出了六大民生工程。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六大民生工程分别是:“菜篮子”建设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餐桌更加丰富:社区商业工程。社区消费服务更加便捷有效:菜市场改造工程,确保城乡菜场环境更加整洁舒适:农村流通网工程,使农村购物消费更加便利实惠;放心早餐工程,让市民早餐更放心满意;市场监管调控,使市场运行更加高效安全有序。这六大民生工程是“菜篮子”工程业务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也是城乡一体化跨区合作纵深化、精细化推进的结果。
(五)企业与新疆抱团取暖,实施农业服务跨省区合作
要让资源实现更加合理的配置,就得加强区域间合作,优势互补。现在的竞争不只是单个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这种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抱团取暖的做法是应对成本急速上涨、提高竞争力的良策。新疆是主要产棉区之一,宁波富宏针织公司在新疆沙雅县投资1.15亿元的纺织二期项目竣工投产,成为从籽棉收购到轧花、纺纱、织造、漂染、印花、绣花、成衣出口的一条龙集团公司。另外,浙江巨鹰集团投资长绒棉花的生产。在新疆阿克苏建立了棉纺织厂,宁波健鹰针织有限公司新投资的棉纺厂也要在新疆新和县建成投产。
(六)不断推动农产品出口服务。实施国际跨区合作
宁波是农副产品出口大市,农业外向度高,大力发展出口农业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但受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美国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劳动力用工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农产品企业困难重重,许多出口企业已出现亏损,形势非常严峻。2008年1-6月,宁波市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5.98亿美元,同比增长37.12%。其中,出口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63%;进口8.46亿美元。同比增长62.54%。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1.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其中。出口4.6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进口7.035亿美元。同比增长89%。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2.36亿美元。宁波市出口农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区域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上。据统计,水
海产品、蔬菜加工品、茶叶、水果罐头、蔺草制品等五大类产品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6%。其中,水海产品1.856亿美元,占40%;蔬菜加工制品0,5687亿美元,占12%;茶叶0,389亿美元,占8%;水果罐头0,397亿美元,占8%;蔺草制品0,34亿美元。占7%。农产品出口仍以亚洲及日本为主,非洲、美洲、欧盟等市场份额增加。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亚洲及日本是宁波市出口农产品的传统大市场。非洲、欧盟、北美洲市场比上年增长较快,分别占全市出口农产品总额的9.6%、9.1%、11%,已成为宁波市农产品出口增长相对比较快的市场。 二、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长远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并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龙头企业在外地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在一个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后,需要与当地农民打交道,而每个地方具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办厂时,如何处理与当地农民的关系经常成为难题。如果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就有可能使各方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加大,阻碍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缺乏与当地农业生产、加工企业的有效合作,也会使得项目的实施遇到一些困难。
(二)部分输入地的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不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影响了输出地企业稳步拓展的能力和积极性。因此,改善输入地的投资环境已成为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发达地区落后、陈旧的观念是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最大的制约因素。大多数的不发达地区由于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因素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千百年来所沿袭的是具有典型内陆民众性格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比较追求安逸、轻视商业行为。这种传统的文化心态妨碍着人们创造力的发挥,同时也阻碍了跨区域合作主体的培育。因此,实现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思想观念的合拍是一个根本问题。
(三)缺乏高效的物流体系,农产品流通费用过高
宁波农业的产业链遍布全国各地。在分散的农产品产地与销地之间,如何保证农产品运输和市场销售是实施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成败的关键。从现状看来,运力不足,运费过高,缺乏高效的物流体系和销售网络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购销及经营合作成本。粮食流通费用偏高是宁波粮食供销中的普遍现象。国家粮食局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粮食从产区运到销区的流通费用。约占销区粮食价格的1/3.而在发达国家,粮食最高流通费用率不超过1/4。
(四)农业服务务跨区合作水平不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从近几年宁波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的跨区域合作情况来看,存在着生产专业化和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近年来,宁波在外地建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面积在逐年扩大,但从总体水平来看,规模偏小,经营效率不高。同时,与本市其它农业龙头企业间的互利合作偏少,龙头企业常常单兵作战,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和规模优势。
(五)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不少隐患
一是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受地域限制,业务量无法拓展。组织规模普遍偏小,带动农户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组织发育还处于较低层次,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较弱,对农户的覆盖率低,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过强。保护本地利益的最终结果是阻止地区间的业务对接与开放,阻挠跨区合作,保护落后,损害了整体效益。
二是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些项目开展步履维艰,主要原因是政府支持不够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益不理想。合作社租用当地村民山地的费用太高、经营环境差、技术风险大、在税、费、补贴以及技术引进上给予的支持不够。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从短期来看虽然降低了个人风险,能够开展一些大规模、高风险的项目;但从长期而言,一旦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面临持续亏损,必然会造成会员退社、周围村民组织参加合作社态度冷淡、现有合作社面临解散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合作社的优惠措施落实得不够到位。例如,对开办合作社的资金补助、对重大项目的补贴、对经营大户的奖励不能及时到位,对合作社的免税措施尚未落实,等等,都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是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也不科学,组织产权模糊,发育不够成熟。因利益关系导致的各类矛盾越来越尖锐且层出不穷。合作社基本上以会员的出资额或其提供的实物、技术、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作价来确定其股金额,虽然制度中大多依靠交易额和股金额来决定盈余返还部分的分配,但交易额缺少实际操作性,最后往往以股金额为标准分得红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某些能力强或者肯干的人承担了大部分的生产销售任务,而在盈余分配过程中却无法得到体现。在一些合作社中,小部分人完成了大部分的任务,但是却只获得和那些工作量很少的人相同或略多的报酬。这样的分配方式不但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精神,更对合作社的凝聚力产生了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合作社的章程未考虑风险控制,一旦引进一些高风险的项目,在成本和收益的分摊上就会遇到相应的难题。如果合作社章程中未写明如何解决类似问题,必然激化合作社内部的矛盾。
论文摘要:本文将从中国粮食问题入手,对加入WTO中国粮食面临的新的国际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粮食问题的基本概况
目前,我国粮食消费结构主要是由口粮消费、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等四部分组成。其中。种子用粮占整个粮食消费的比例很小,对粮食需求影响不大,而其余三部分的用量较大。
1.口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居民直接粮食消费数量逐年减少,1993年以后粮食消费量逐年下降,到2002年仅为2.2亿吨。而同年粮食总产量为4.57亿吨,直接消费仅占粮食总产量的49.1%,我国粮食消费已经呈现口粮消费与其他消费各占一半的局面。
2.饲料工业用粮
目前,全国工业饲料用粮总产量达到6800多万吨,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据专家测算,我国现代工业饲料中消耗的粮食比例约65%。按此比例计算,所消耗的粮食已高达4400万吨以上。但是饲料用粮总的来说在粮食消费总量中占的比例较小,只有8.7%。
3.工业用粮
因为粮食价格低廉,酿造、制药、米粉、味精和副食品等加工企业大量增加粮食的消耗量。发酵工业中味精、柠檬酸、酶制剂、酵母、淀粉糖等产量1980年为25.3万吨,1998年为166.3万吨,从1990年至1998年共增长了2.4倍。白酒行业每年生产白酒600万吨,以每市斤白酒耗粮3市斤计算.就需要消耗粮食1800万吨。工业用粮占粮食消费总量超过四成,为42.2%,在我国粮食消费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见我国几年粮食消费增加主要是工业用粮增加所致。
二、WTO框架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未来农业发展政策将置于WTO的框架之下,农业管理部门必须减少对部分农产品市场的干预和保护。这对基础脆弱的我国农业而言,在短期内无疑将遭遇较大的冲击。我们如何按照WTO的基本框架,未雨绸缪,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和贸易政策,以趋利避害就成为当务之急。
农产品贸易纳入WTO管理后,各国以价格支持为主的传统保护方式出现了重大调整。1996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农业发展与改革法》对以前的农业政策作了重大修改。7年内将逐步取消对农场主有关价格和收入支持方面的一切补贴;设立“生产灵活合同补贴”来代替原有价格支持补贴;取消农作物耕种面积;提高了政府贷款利率,取消农场主拥有的储备计划。欧共体则对原有的共同农业政策进行系统改革,通过降低农产品价格刺激消费并冻结一部分谷物耕种面积以控制生产,实施了保护和开发环境的农业保护政策等。
三、WTO框架下中国粮食政策选择
(一)要把粮食作为贸易保护的重点
首先要尽可能地给粮食保留较高的关税水平。如果粮食关税要价太低,国内生产的粮食无法与国外粮食竞争,稳定国内粮食生产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其次,要主动地调整农产品进口关税结构,建立合理的农产品关税体系。目前我国农产品关税税率设置很不合理,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很大,但关税很低,而许多小商品进口数量较少,关税设置却很高。在进入WTO的谈判中.在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转换时,我们应采取“放小保大”原则。再次,采取关税配额政策,对配额内的粮食进口征收低关税甚至于零关税,对超过配额的粮食进口征收高关税。
(二)加大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力度
一是从主导市场出发,着重抓好粮食的吞吐工作,以省或中心集散地为单位,建立粮食储备周转机构,及时有效地发挥调控粮食市场的职能。二是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提高粮食吞吐能力和调控市场的余地。三是中央政府应作为行政领导者和法律中介人,强化粮食产区与销区的权益责任,协调好产销关系。四是注意调整粮食收购比例。五是各级政府应重视对广大农户的市场信息引导和生产科技服务,合理组织农业生产。转贴于
(三)加强粮食风险基金建设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农业保险水平还很低.农业保险运行远远不能适应WTO框架下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农业宏观政策要高度重视农业保险问题,把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建设列入政府农业宏观政策的议事日程,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结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商品。粮食安全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生问题。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通过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中国粮食市场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中国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更加复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各地政府必须抓紧时机,根据国家和本区域粮食流通规模,逐步建立和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建立地方和农村粮食储备,形成中央、地方和农村三个层次的储备体系以满足收购和紧急情况下粮食供应的需要。
关键词 广西;农业产业;区位商
1.引言
区域经济学中,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产业能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产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利用区位商为人们区域经济发展定量分析提供数据参考。探究广西地区农业发展,对整个华南乃至南方地区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广西农业和农产品的研究较多,如李志刚,蒋斌从贫困视角出发,基于国内外农业推广、农业发展和贫困理论基础,对广西农业推广进行了研究;韦志扬,陆宇明等对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探讨;樊端成分析了近现代农业结构的演变,为广西农业战略性调整提供借鉴;李仕强认为应通过加强工作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广西农产品质量。
本文利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广西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期为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建议,为协调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2.基于区位商理论的广西农业分析
2.1区位商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区位商指数(Location Quotient)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优势的指标,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一种定量工具,它通过衡量某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优劣劣势及该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找出本区域的优势产业,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专门化率,其计算公式为:Q=■。式中,Q表示区位商,x■表示i产业在j区域的产值,x■表示该区域的j总产值,xi代表本地区所在国家或区域i产业的产值,X代表本区域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总产值。Q值越大,表明i产业在本区域发展水平越高,发展优势越强;反之,优势较小。
2.2广西地区农业产业区位商计算分析
本文选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2012年有关数据,根据区位商计算公式对广西农业产业区位商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图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发展区位商一览图
分析表中结果,广西地区林业商数均值最高,总体也高于其他产业,证明广西林业优势最高;牧业商值整体较高,均值排第二,发展优势显著;渔业商数均值维持在1.75左右,属于广西次优势产业种植业;种植业商数均值为1.61,在2011年下降明显,优势性最低。
3.广西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
研究发现,广西农业整体发展较好,林牧渔业水平发展平稳,但种植业发展略显疲态。因此,广西应采取引导与扶持对农业产业发展予以调整。
科学指导林业发展。加强森林管护经营,提高林业产业集中度;整合林业资源优势,建立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科技应用激励机制;建立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点,加快林业人才培养;利用林下资源,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扶持林业生物能源开发利用企业,提高生物能源产业化水平。
合理保护牧业发展。自觉保护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推广果园地表间种和套种牧草,增加饲草供给;利用广西牧业优势,发展特色牧业;建立牧业生产合作社,推动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选育和引进畜禽新品种,提高良种良法水平。
全面优化渔业发展。改造中低产池塘,对中低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发展高密度、集约化渔业养殖;加强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提高渔业的综合效益;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修复和丰富渔业生态资源;完善和加强执法管理,推进增殖保护区和资源生态保护区建设。
重点协调种植业发展。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确保粮食安全,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关系;坚持科技兴农,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科技兴农项目,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蒋斌.贫困视角下广西农业推广探索[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1.
[2] 韦志扬,陆宇明,韦昌联,覃泽林,于平福,陆定迎.广西: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1.08:1020-1024.
[3] 樊端成.近现代关系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0.
[4] 李仕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工作思路[J].广西: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