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学习经验

初中化学学习经验

时间:2022-06-05 13:3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化学学习经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化学学习经验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45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想要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最主要的就是千方百计地打好学生的化学基础,只有有了牢固的基础,才能构建化学知识的高楼大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搞好初中化学教学是打好学生的化学基础的重要一环。由于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枯燥无味,难以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影响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迫在眉睫。我作为一名有多年初中化学教学经验的化学老师,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现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广大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基础

虽然说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老师认真施教,学生努力听讲固然很重要,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的过程中,营造有利的教学环境意义重大。

化学课堂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同,初中阶段学生了解的化学知识还少,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既要耐心地讲授教材知识,还要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知识以辅助学生理解,因此,课堂教学的时间并不宽余,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教师实行了“满堂灌”式的教学。为了跟上老师讲课的步骤,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结果导致一堂化学课下来,学生和老师都会感觉疲惫。

基于以上现象,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认真讲课,还要适当采取一些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悦,促进学生更好地听讲。学生注意力集中,更能有效地配合教师的讲解,教师讲课的激情也得以调动。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所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是通过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快乐学习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初中化学这门具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学科,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非易事,需要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努力。

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想要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必须从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想要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因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才能使学生的神经更加敏感。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听课压力,可以穿插一些关于中国男篮的情节,可以聊姚明的近况,因为不仅男同学关注姚明,女同学也很熟悉姚明,全班同学有了共同的话题,课堂气氛瞬间变得异常活跃,学生不再感觉初中化学学习枯燥无味,相反,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三、突破化学教材的局限性

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编排,并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浓缩的精华,其内容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初中化学教材以知识点的讲解为主,与实际接轨的例子却不多,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破教材的局限,将化学知识与时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化学与医药、军事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多向学生介绍与化学学科相关的领域的发展情况,使学生领悟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想要学好化学的动力。

化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破化学教材的局限性,既提高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原动力。

四、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新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富有新鲜感的生活。不仅在生活中如此,人们追求多姿多彩生活的欲望也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对新式课堂的要求,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就必须能够灵活的将多种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6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106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初中化学教学得到了新的机遇。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初中生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还要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初中化学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给初中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初中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化学教师忽视化学实验的作用,往往用口述代替实际操作;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化学教学缺乏必备的器材和教学工具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进度,必须要引起初中化学教师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化学教学经验,结合教学案例,阐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给化学教学同仁提供参考。

一、提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直观地反映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能够有效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现在很多初中化学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往往将化学实验课改成在教室进行,让初中生死记硬背实验结果,确保初中生在化学考试时能够正确作答。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化学实验处于从属地位,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我在教学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授课,积极组织初中生进行化学实验,锻炼初中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学习制取氧气时,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制作氧气的步骤、原理、注意事项以及催化剂的作用等,让初中生对制作氧气有感性的认识;其次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制取实验,并且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和解决。我还会设计一些小问题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实验,如为什么装药品时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为什么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

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促进初中生形成科学的化学素养,为提高初中生的综合实力做出铺垫。传统的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灌”或者“一言堂”的方式,使初中生被动学习,机械训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新时期,化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比如讲《水的组成》时,教学的难点是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元素。我首先介绍水电解器及电解液,将电解器下端的两个铂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接,接通直流电源,引导学生观察两电极上的现象及产生气体的体积,气体少的一管产生约10mL气体的停止实验,然后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初中生分组作答:接通电源后两极各有什么现象?与正极连接的玻璃管中气体和与负极连接的玻璃管中气体体积谁多谁少?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多样性的课堂练习

新课程明确规定,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初中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化学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主人地位还给学生,确保初中生在化学课堂既学到知识,又收获快乐。同时,还要根据初中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设计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课堂练习内容,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促进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比如学习《燃烧与灭火》时,当初中生明白了通常意义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水里白磷、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如下的练习:红磷与白磷都具有什么性,说明了什么?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铜片上白磷与水中白磷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水中白磷通入氧气之后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化学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练习,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四、运用现代化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普及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化学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为学生制作电子课件,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下载学习资源,可以利用视听技术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等等,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时化学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辅助地位,不能夸大其作用,而对课堂教学造成困扰。比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初中生播放录像: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的试管中。提出问题:“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化学现象,思考问题并回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有酸性。”然后我告诉学生:“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有些显酸性,有些显碱性。”然后在电子课件中展示了一些图片:食醋,柠檬、柑橘,铅蓄电池、石灰水等,接下来教学生如何辨别酸和碱,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3篇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成因

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基础教育进入实验性实施后,由于新旧课程的差异、考试改革的冲击等原因,衔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复杂。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如下。

1.初中课程改革后的化学学习要求、中考化学考试要求过低,指挥有偏差。

2.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教育,忽视接受学习和描述性、结论性、规律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双基知识学得不扎实。

3.部分地区中考化学用等级制评价作为中考录取的参考,语、数、外却用实际分数计入总分作为录取依据,造成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只重视三个工具学科而忽视理化学习的不良倾向。

4.也有人认为高中化学教师不理解初中课程改革理念,以老眼光、旧学习要求看待、评价课改后的初中学生,对初中学生的化学基础要求过高,学生不适应高中教师习惯运用的单一的教学方式。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纵观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首先是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平稳过渡的问题。初中化学教育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它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性、趣味性强。高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

其次,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材与高中课程标准、教材的学习要求和内容选编的衔接处理不尽合理。具体表现为课程改革后的初高中化学学习要求过分悬殊和内容衔接不够平稳。初中化学教育是启蒙化学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出的5个学习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它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必修化学,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提出的6个学习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突出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多数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以化学学科体系为线索,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由于学习课时紧,学习容量相对较大,高中必修化学的教学内容起点高、内容多,叙述简明扼要,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接受的难度加大。这里存在着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过渡的问题。

三、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1.研究初高中教材,寻找合理衔接点。

尽可能组织初高中联合教研活动,哪怕只是学校与学校或者教研组对流。适当地让初高中教师相互流动,即使一个备课组甚至一个教研组仅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有效。要求或组织教师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例如举行各科“把握学科能力”的竞赛,通俗地说,就是请教师进行本学科的解题比赛,而且要求规定年龄范围内的教师人人参加。高中教师解初中题目,初中教师解高中题目,这样就迫使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和知识,初中教师要熟悉高中教材和知识,我认为这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2.联系生活,培养兴趣。

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利用生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掌握化学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对高中化学入门是很有利的。教师要充分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从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联系来进行教学。

3.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教师可以实施因材施教,如分层教学或开设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对于基础好、兴趣高、希望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适当地拓展和加深,同时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是到了初三的第二学期有意识地与高中逐渐接轨。高中教师需要在内容上查漏补缺,在难度上逐渐增加及把握必修和选修的难度要求,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应逐渐引导学生由“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从而促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高中化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可采用措施包括:(1)帮助学生从“去预习”转化为“会预习”,带着问题去预习,增强预习的效果,从而为提高听课效率打好基础。(2)引导学生参与,改变部分学生“收机”“抄写员”的角色,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做笔记,创建高效课堂。(3)利用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的理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篇

刚进入初三的时候,我就感到了中考的紧张气氛和巨大压力,在这种气氛下,让我接触到了一门新的学科——化学。面对这门新的学科,我既感到高兴,又感到紧张。让我感到兴奋的是,能让我对身边的事物变化有了更多理解。令我紧张的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学这一学科的经验。当时老师只是对我说:“对于这门学科,要及时记,你记住了就能得高分。”当时,我很赞同这句话。

初中化学,要的就是一个字——记。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少,试题类型也不多,只要你能记住,当你再次见到同一类型的题目时,你就不用绞尽脑汁去思考,只要按照你记住的解题思路,问题就迎刃而解。

来到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度加深了,单从方程式来看,就比初中多了几十倍,因此单凭一个“记”字是不能把高中化学学好的。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应该“理解记忆”。高中化学学习的大都是物质的本质,以及为什么会产生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如反应2H2+O22H2O,可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中引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又是怎样生成水的?为什么反应是放出热量的?放出多少热量呢?……

高中化学比起初中化学更讲究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对高中化学不得不讲究“死学活用”。比如在学习氨气的制法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氮肥的使用——把氨气的制取方法和氨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对某些物质的腐蚀性联系在一起。我相信通过学以致用,我们对所学知识会理解和巩固得更好。

学好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还需要搞“题海战术”。我们应该多做题,在做题中寻找经验,在做题中寻找自己的不足。我们应该重视每一道错题,因为错题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告诉我们在哪里还有欠缺。我相信,只要肯多做题,只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只要你愿意弥补自己的漏洞,就没有学不好的化学。

高中化学还要注重实验。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不光要看懂老师课堂上演示的实验,每一个要自己动手的实验还要弄明白原理,掌握操作步骤,学会创新设计等。

当然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可以把高中化学学好,这是学习的根本条件。再者,还要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别人的毕竟适合别人,只有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学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是也不要忘记多向别人学习,因为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弱点,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努力下会学好化学的,因为你们才刚刚开始,还来得及发现如何学。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中化学衔接过渡

一、初高中化学的差异

1.1 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初中化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化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和计算方法,而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则属于较深层次的要求了。而高中化学则是在初中化学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现代技术学科的基础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深化和发散,通过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1.2 学习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初中化学侧重于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因此,学生学习化学以记忆和模仿为主,而高中化学侧重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高中化学相较于初中化学更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1.3知识系统上的差异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在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出发,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其知识系统主要为:感性认识归纳总结理性认识。而高中化学则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侧重于对学生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让学生在学习基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高中化学相比于初中化学,更侧重于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其知识系统主要为:观察生活现象开展化学实验学习化学基本原理学习化学探究方法摸索和总结化学规律。

二、初高中化学主要内容的过渡和衔接方法

2.1 化学反应规律知识点的衔接

初中化学主要学习两种化学反应:①置换反应规律;②复分解反应规律,学习盲点在于:单支、氧化物和酸碱盐相互关系及其反应规律。高中化学在学习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以下化学反应:①氧化还原反应规律;②离子的放电顺序规律;③强制弱规律;④相似溶解规律;⑤等效平衡规律;⑥燃烧规律;⑦有机反应规律。

例1、运用复分解反应规律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式是否成立?

①Ag2SO4+2NaCl=2AgCl+Na2SO4 ;

②2NaCl+H2SO4(浓) Na2SO4+2HCl;

③HCl+CH3COONa=NaCl+CH3COOH ;

④NaOH+NH4Cl=NaCl+NH3H2O ;

2.2 化学实验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实验方法如下: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常见仪器的认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和物质的分量等;②物质性质实验,包括氢气的性质实验、燃烧条件的性质实验等;③物质制备实验,包括氢气的提取、氧气的提取等。高中化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以下方法: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试纸的使用、物质的保存方法和物质的分离提纯等;②物质性质实验,包括主族元素单质、氧化物等的性质实验;③物质制备实验,包括CH3COOC2H5;④定量实验,包括酸碱中和滴定、燃烧物的滴定等。

2.3 化学计算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计算主要侧重于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规范计算步骤和掌握利用比例关系计算的方法。而高中化学主要侧重于进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主要包括:①求化学式和分子式的计算;②多步反应式的计算;③混合物的计算和反应热的计算。主要的计算方法有:①差量法;②守恒法;③比例式关系计算法;④特值法。

三、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过渡和衔接

由于初中化学主要以化学知识的记忆为主,因而学生学习化学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高中化学则侧重于对知识点的概括和运用,因而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应在记忆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法、归纳法和实验法。

3.1类比学习法

高中化学阶段涉及的知识点远比初中化学多,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很多性质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新物质的时候,应该采用类比法,从已学物质的性质和结探讨新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例2、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知道Na2O+CO2=Na2CO3反应能够发生,如果Na2O和Na2S、CS2与CO2的性质和结构相似,则Na2S+CS2的化学反应式是什么?

3.2归纳学习法

高中化学相较于初中化学更侧重于归纳法的学习和运用。很多初中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中仍需进一步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时候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中同时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例如,氧化还原反应是初中和高中化学中的相同知识点,但是运用归纳法可以总结出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在此知识点学习上的侧重点不同:①初中化学,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理解相关概念;②高中化学,从化合价升降或电子得失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理解相关概念,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3.3 实验法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属于基础性实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均处于初级阶段。学习高中化学时,学生在学习教材上的实验的基础上,应加强课外实验的探索,并加强自身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初中和高中化学均存在较大差异。为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过渡和衔接,教师应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使学生运用归纳法、总结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尽快进入高中化学学习的节奏,以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崔红莲. 浅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5).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对策

一、引言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也对初中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善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二、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

从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可以得知,由于初中化学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和严谨、信息量较大,对很多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再加上初中化学中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繁多,因此导致了很多的初中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都相对较低,尤其是对化学分子式、反应式等知识性的内容的记忆没有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无法将化学知识有效地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2)初中化学的师资力量存在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行,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被逐步地明确,教师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最终效果起到最直接和关键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都存在着初中化学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尤其是对一些比较偏远的学校而言,化学教师常常是担任很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更有甚者化学课程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产生了比较大的制约,难以保障对初中学生开展化学的有效教学。

(3)初中化学实验的设施缺乏

实验课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对初中化学理论进行巩固和补充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中化学实验课与理论课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但是在很多初中学校,化学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都是不够完备的,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试管、酒精灯等试验器具的数量都不够,导致无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学生只能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了解一二,无法从动手实践中获得成长。此外,有的学校的实验设施比较老旧,给初中化学实验的安全性方面带来了威胁,因此对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有效开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4)初中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待加强

现如今,教育环境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因而对初中化学教师在工作以后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只有很少的教师参加过诸如培训、进修、在职学习等方面的继续教育活动,初中化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缺乏对其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先进教学理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利的,长期以往对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5)初中化学教学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保障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管理必须从化学教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出发,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现阶段初中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现阶段化学教学的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支撑,对化学教学计划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对化学教学的效果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因此难以保障化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改善初中化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是,初中学校的管理者要重视初中化学,加大对初中化学实验设施的投入。

化学作为初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提高对初中化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大投入,对化学实验的场地、设备、仪器等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入地参与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去,同时避免开展化学实验课潜在的危险,为化学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而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二是,初中化学的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初中学生的化学成绩不太理想,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对初中化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对初中化学难以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初中化学的价值和作用也不甚了解。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学会采用多样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实验、案例、多媒体等多种方式的运用,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同时要对班级中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了解,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安全意识,加强初中化学的教学监督管理。

鉴于化学实验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保障初中化学实验的安全开展是有效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基础保障。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中,要不断强化初中化学教学的安全意识,在增强初中化学教师对实验规范操作的教育的同时,提高对学生化学实验课安全意识的培养,并且学校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学案教学;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59-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前的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课文中苍白的文字通过生动形象的声音、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1.多媒体教学与学案教学用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初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不多,化学内容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但是正是因为基础的内容,所以在初中化学学习的时候更加不能够忽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仅需要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的方法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还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化学中的一些具体方法,使得初中化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非常的便捷、容易。通过所媒体实现化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确化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化学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媒体教学与学案教学用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具体方法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化学情境。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都可以将化学学习中比较抽象或者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具体的情境展现出来[1]。教师通过在网上搜寻一些专业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扩大视野,使我们的教学环境更加丰富多彩,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氧气的产生"这一课的时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直接通过高锰酸钾催化双氧水实验,学生会觉得氧气在形成的过程中非常突然,并且不知道如何将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收集的过程中的动态过程模拟,通过反复的演练以及局部的放大展示氧气收集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从而引导学生自行的对央企进行收集。在这个创建环境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最终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目标。

2.2 创设形象课堂。初中化学基本是从初三开始学习,本身的性质和物理一样,都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思维为主导、应用为目的的自然科学课程。化学的知识点以概念和规律性的东西较多,这些知识点都是经过在观察或是实验并且经过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具有丰富的情感信息,它可以很好地把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反应出来[2]。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以及真实性的特点,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种未知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钠的性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生活中发生火灾时可以用水浇灭"的情境,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水火是不相容的。但是,教师通过多媒体在学生演示钠放在水面上的时候学生会发现钠浮在水面上,并在水中游动,还会发生适当的爆鸣声,以及火花产生。通过多媒体模糊的展示,给予学生一个悬念,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境,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下讲解钠的性质,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2.3 创设多元化课堂。高中化学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可以创建书本上的情境进行化学教学,通过模拟的教学情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有所提高。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设计模拟的学习场景,让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模拟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理解,同时也便于接受。这也要求教师对生活中的例子要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趣的生活情景中学习,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

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配平过程中,需要将化学元素按照数量将化学方程式前后的元素数量一样,例: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这就需要在保证化学方程式中前后的O元素和H元素的数量能够相等,利用多媒体视频的功能,演示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H元素和O元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形象的让学生了解之间的存在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原则。

3.结语

初中化学教师应多累积多媒体教学的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积累有关的经验。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改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进一步的深化初中化学课堂,提高初中化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钦,初探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2,11(02):34-35.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业不良;现状;情况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63-01

初中化学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得最晚的一门学科,要到九年级才开始学习,学习的时间也很短,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化学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基础性和启蒙性。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要想充分掌握化学知识和能力,还有一个过程,还需要学生付出莫大的努力。其实真正算起来,学习时间更短,虽说是学习一年,其实每个周只有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可想而知,学生真正学习化学的时间有多少,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一部分学生就在学习化学时出现了明显的学业不良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和规避学生化学学习不良的问题,关系到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以后持久化学学习的动力问题。目前在我国教育界关注学习不良问题时间并不长,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只是在个人情商,人格问题和学习策略等大的方面,对具体学科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对初中的化学学科。

一、学业不良的的概念

雷雳(1997)认为学业不良是指学生的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推理、数学能力或社会技能等方面有明显的困难,与其他智力相当的学生之间有明显的差距。国内也有其他一些学者对俞国良与雷雳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但总的来说,国内对学业不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学业不良的界定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标准:(1)智力标准:智力测验的分数一般限定在80一90分之间;(2)学习成绩标准:把成绩限定在全班或全年级倒数的10%至8%之间;(3)生理健康标准:没有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

本文对化学的学业不良界定,结合雷雳和国内相关专家的定义,表述为:学生的智力正常,没有明显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但在化学课中听、说、读、推理、数学能力或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困难,与其他智力相当的学生之间有明显的差距。在化学综合测试中(如初中毕业考试)成绩在50分以下;班主任对其学业状况的综合评价为“学业不良”、“差生”或“厌学”。

二、初中生化学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

1、其它学科学习经验的干扰

学生就读九年级时,他们在学校的生活不加上幼儿园时间,至少都有8年(特殊人才除外),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在进入九年级,开始学习化学后,化学对他们而言,是一门全校的学科,没有经验可以使用,自然而然就会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经验来学习化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认知迁移法。好的积极的学习经验自然能推动化学的学习,可是一些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经验就会同样影响学生化学的学习,而这种影响极有可能是终生的。

2、对化学学科特点缺乏认识

化学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分子原子、是物质质的变化,很多时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需要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的。学生往往会受到数学学习经验的影响,习惯于数理推理,总觉得强化练习是王道,其实不然,多多参与化学实验才是根本,才能真正理解化学的精髓。不能很好地理顺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掌握不清化学学科的特点,就会导致学生学业不良。

3、缺乏兴趣引导和正面激励

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习化学是在九年级,受到中考的影响,一些化学教师为了赶学习进度,抓考试成绩,把化学学习过程变成了填鸭式的题海战术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正面引导和激励,没有把握好教学的兴趣点。导致部分学生没有体会到化学学科独特的魅力,步其它学科的后尘对化学的学习丧失信心,最后出现学业不良。

三、初中生化学学业不良的对策研究

1、重视学科兴趣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师生间的情感,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进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在刚开始进行化学教学时, 由于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学生会特别认真参与听讲,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个心理和特点,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要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趣味性,实用性,真正喜欢上化学,对化学学习感兴趣。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是有效解决化学用语学习难点的有效方法。因为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在学习中加入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才有最真实的体验。本人工作的学校长期坚持使用化学用语扑克牌教学。这是本人和学校化学科组的同事共同结合学校实际开发的化学学习扑克牌。通过日常司通见惯的扑克游戏把它迁移到化学学习中,通过化学反应接龙,离子组成化合的游戏等,发现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思路;多媒体

化学的学习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化学物质的辨识、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化学实验的步骤等内容,要想成为专业的化学人才,就要从打造高效初中化学课堂开始。在课堂上培养化学人才这方面,教师的责任不容推卸。化学学习不是单纯地学会理论知识,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开拓思维、逐步深入。本文将对构建高效初中课堂提几点建议。

一、初中化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初中化学教师的化学素养和对化学实验的熟练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如果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水平达不到标准,就不能以学问服人,无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而初中化学教师唯有在化学上有所成就,能够传授给学生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由此可见,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

教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学校应定期加强化学教师的培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才能使化学教师及时接触新的化学教学理念,摒弃落后保守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化学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和多样化。在学校采取措施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该做出努力,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他资深教师的教学过程,通过听课做笔记来积累经验和方法,平时也要和资深教师多加沟通交流,向资深教师询问自己教学的漏洞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

二、多启发学生的化学思路

初中化学属于化学的入门阶段,只有形成一个正确的化学思维才能使学生在之后的化学学习中如鱼得水。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有上百个化学方程式、化学物质,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极容易记混,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不管是什么化学反应,都有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做实验,以实验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记忆也就简单多了。比如,关于双氧水的化学反应,可以先在不让学生知晓化学物质的基础上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在学生观察到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并且能够将带火星的纸条复燃,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根据现象猜测化学反应方程式及

实验产生的化学物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辅正,再讲解原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并逐步形成固定的化学思维。

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要学好初中化学,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做好化学实验,学习初中化学的理论知识是为做好化学实验服务的,化学学习者如果只懂得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极差就无法成为社会需要的化学人才,因此,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上除了教授化学理论知识外,要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近距离感受化学的魅力,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实验中所需要的化学药品、玻璃仪器及步骤,而不用死记硬背。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耐心对待每个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做法,使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好实验。而且也可以在授课前先教授学生做实验,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印象深刻,之后再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融入,进一步巩固知识。

课堂上的化学实验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教师可以以课后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做实验,要做的实验应容易实践,材料要易得,从而增加初中化学学习的乐趣。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化学教学活动受到广泛关注,高科技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图文声像结合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课堂讲解时,教师不需再满黑板地写化学重点,全程用多媒体演示,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负担,而且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改以往的板书形式,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用幻灯片播放的形式讲课,一张讲完就会演示下一张,不像黑板板书,满满一黑板,都抄下来,学生一旦错过,就无法再看到已经错过的知识点,这客观上使学生不容易走神,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效率和课堂效率。

学生唯有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打牢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化学研究,提高自身化学素质和水平,因此,教师要予以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技巧,构建更为高效的化学课堂,为未来化学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10篇

1.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

初中化学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学习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能力,以及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和国防中作用的某些常识。它体现了初中化学教育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必修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选修课程的设计,注重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它突出了化学教育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了化学教育与化学工农业生产及科研的过渡性。

2.师资力量

我县农村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师资力量问题令人担忧。其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结构设置不合理,造成队伍结构失衡,化学教师严重缺编。有些学校化学教师队伍存在由其他科目教师改行担任的情况,少数学校是两所乡镇学校共用一个化学教师,甚至有些学校无法正常开展基本的化学教学。这些直接导致了我县初中毕业生特别是农村中学毕业生的化学学科基础薄弱。我校是省一级达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化学组教师结构合理,全组共有专职教师17位,实验教师2位,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4人,有2位教师是省、市级专家组成员。12位教师至少有两届高中毕业班的教学经验,另有3位教师至少有一届高中毕业班的教学经验。教师积极性高、团结协作能力强。

3.教学基础设施

我县地处山区,经济不发达,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不齐全,大多数学校虽然配有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却因数量严重不足而无法正常使用。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原始教学模式。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正努力争取达到福建省高中示范校要求,每个班级配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学校还有公共多媒体教室十几间,另准备配多间具有专业摄像入门水准的多媒体教室。学校有专用实验教学楼一幢,配有专职化学实验教师2人。

4.最终的教学评价结果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教育的实际情况及《三明市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意见》的通知,我市继续实行“两考合一”即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文化课考试合为一次进行,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录取的依据。我县初中学校的业绩主要以考上一中人数和五中人数作为参照进行评价,因此中考的成绩引起了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大关注,给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课堂教学只重视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三明市中考的化学成绩记载方式是按A、B、C、D四个等级记载,成绩等级差为2分,化学成绩对中考总成绩影响不大,因此大多数学生、老师及家长对化学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即使是同个等级分的同学的化学原始成绩相差也可能很大,如等级同为“A”,原始分可能为100分或85分。这些都有可能让初中生在学习化学时,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靠,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5.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常借助演示实验或简单探究实验入手,了解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教学目标层次低,缺少逆向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在学习上,记忆多于理解,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对学过的化学知识不会灵活应用。因此,就出现一大批学生的科学学习化学学科的习惯没有养成,还不能形成化学知识体系,未形成学习好化学学科应具备的能力。高中化学知识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内容相对丰富。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与交流合作学习等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及技能。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如研究性学习、假期“带法回家”、第二课堂活动、奥赛等活动,把高中生的学习面延伸到各个空间和时间段,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无处不在。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化学教材与依据化学教学大纲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教材教法和学习形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且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学习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大,重记忆、模仿,理解相对肤浅,不善于通过自学、复习来加深理解、提高应用能力。为了实现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平稳过渡,让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我们在高一入学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入学思想教育

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想变化、情绪起伏都比较大、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同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能否正确引导高一学生的思想是教育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在高中化学第一堂课时可以开门见山地介绍学好高中化学的几点要素。①教育学生对高中教师的“崇拜”。教师争取上好高中第一堂课,关心全体学生,辅导后进生,重视中等生的进步,努力做好、做强本职工作,尽快树立“名师”榜样,避免学生把高中教师与原初中教师进行对比。②重视“记”的能力。大多数同学认为高中理科逻辑性强,只要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就能学好理科。但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如: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等等)。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无法记忆,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应用。③重视“勤”字的应用。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在网络上、杂志上满天飞,每个教师也有不同的心得,每个学生的经验也不同。哪种方法最适合我们呢?我的经验很简单:就是在每一模块学习开始一段时间内,勤记忆、勤练习、勤反思、勤总结,一段时间后我们就能掌握学习化学的要领。

(2)衔接知识的选择

高中化学知识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新高一的教学前期学适当用几课时复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以起到复习和衔接的作用。教学内容主要选择:第一课时:尝试书写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符号及名称、介绍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的关系、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第二课时: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电子排布规律及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情况。第三课时: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情况,化合价口诀的理解及应用。第四课时:常见离子的书写及化合价的判断,常见物质(强电解质)的溶液中含有离子的种类的判断。第五课时:溶解性表的理解,常见反应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第六课时:简单复习实验基本操作及“万能瓶”功能介绍。

(3)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上好实验探究课,激发学习化学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探讨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交流、整理,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升华。

第11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 高效课堂 学生素质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41-01

一、初中化学课堂学习现状分析

初中化学知识的特点体现在知识的新和奇。与数学、语文、英语等传统学科不同,初中化学的特殊性在于知识的陌生性,学生在之前对于化学知识缺少认识和了解,也缺乏途径进行深入的接触,导致学科知识专业性较强,初学复杂,初期遇到挫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任务开展难度较大,容易产生抵触和畏惧情绪。教师在教学中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相关的化学学习技巧,没有充分发挥化学知识学习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优势,造成学生学习效率较低。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利用高效课堂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意义,但是实际上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应用存在误区,简单把高高效课堂定义为高速度、高知识含量,在授课时急于求成,教学信息量过大,完全没有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难以提高课堂质量、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以上一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学生的初中化学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利用化学实验对初中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对于初中课堂教学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在枯燥的化学课理论教学中引入实验内容,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工具了解、具体操作等过程对教材知识重复记忆,反复练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节时,对于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等有了简单的理论认识,但是学生学习印象不深。缺少直观的认识。之后教师如果进行化学实验,如通过蜡烛的燃烧实验、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较实验,对气体的性质有了更加充分和全面的了解,不用过分的死记硬背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调动学生热情,增强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材逻辑性强、知识形式灵活多样,学生掌握困难,理解不通,容易产生疲惫、厌学的心理,甚至可能导致连锁反应。通过课堂实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实验中各种奇幻的组合方式,新奇、多变的实验状态,神奇的实验结果,学生对于实验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化学科学的创造性,为学生探索自然、发现真理的学习旅程开辟道路。

3.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在化学课实验教学中,对于仪器的操作、工具的使用、实验环境的控制、实验条件的掌握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都需要学生的亲自动手。在不断地化学实验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一些团队合作的实验,小组内进行分工,界定职责范围;实验时小组内成员根据实验的设计步骤,通力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化学实验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路探索,还需要运用化学知识和解决实验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考的探究精神,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三、发挥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具w措施

1.保障实验课时,注重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课程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课堂实验的作用,利用保障化学实验课时,增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该避免过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做到教材理论与操作实践并重,实现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与扎实性的结合。不能仅依靠随堂练的方式,而是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实验课课时,使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做到寓教于乐;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应该重视实验设计的作用,针对性提出假设,全面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条件,认真对待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督促学生认真实验,认真提出每一个实验假设,谨慎执行每一个实验环节;实验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和总结,吸取教训,精益求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发挥专业的指导作用,充分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重视学生地位,促进化学学习生活化

化学实验在初中高效化学课堂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学生实验学习的参与度,重视学生地位,在促进高效课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化学实验课堂中,要尽量避免教师过分主导的现象发生,教师在最初的演练之后,应该指导学生自主参加,让学生自主实验,自行组织,开展实验内容。如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闻气体、药品的取用、加热物质、清洗仪器等操作,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注意做好实验安全工作,避免因学生的操作失误造成实验伤害。促进高效化学课堂的建设,还可以寻找化学实验与生活现象的关系,促进化学学习的生活化。如碳酸容易分解的特性,以及相关实验,体现在生活中就是碳酸饮料需要密封放置。

四、结语

化学学科作为理论与实验结合、分析与操作并重的学科,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还要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利用课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最终实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标。以上,笔者针对初中化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于化学实验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挥化学实验作用的具体措施,希望带来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红林.浅析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4(10).

[2] 宗永学.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10).

第12篇

因为化学与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开展化学教学设计和实践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应只限于本学科内部,还应该拓展到中学物理、生物等科学学科;不仅限于中学阶段的相关课程基础,还需要回溯到小学科学——因为这是中学科学科目学习的基础。哪些科学知识在小学已经涉及——可以作为化学教学学情分析的依据,避免简单的重复;哪些科学技能已经为小学生所掌握——还需要在中学强化、应用和延伸;哪些问题学科性更强——值得在初中理化生学习中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深入探索。本文研究的“衔接”指的是科学课程的“纵向衔接”,主要研究初三化学与小学科学中化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关注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中的相关内容。

2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小学科学教材和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文本分析,试图针对教材衔接中体现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以及方法运用进行探讨。首先,整理出小学科学教材中与初中化学相关的核心内容,进行分类对比,了解对应性,探讨知识广度;其次,对比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了解小学科学学习对化学前概念的影响,探索衔接中知识深度的把握;再次,整理小学科学阶段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运用的方法,分析其对于化学研究方法和探究技能的基础作用。目前九年级化学教材和小学科学教材版本众多,为了充分考虑实际衔接情况,并没有考虑同一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而是选取笔者所在的南京地区所选用的教材。小学科学选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郝京华主编的版本,而初中化学则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

3初中化学和小学科学教材衔接特征

3.1知识广度

小学科学涉及面广,其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分布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领域中,比较集中在化学变化的初步认识、身边典型的化学物质等方面,少量涉及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例如,初中学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前,初中生已经对氧气的助燃性、空气的组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水的溶解性质、铁生锈、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紫甘蓝等有了初步了解,而中学化学教材对于这五个二级主题则有所展开,涉及多方面的知识点。现以“我们周围的空气”主题为例进行小学科学教材和初中化学课标的知识点比较。小学科学中只是简单了解到氧气助燃性,但不了解体现助燃性的具体化学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产生的白色浑浊早为学生所熟知,对于石灰水仅停留在名称的知道层面,也没有深入到浑浊的具体物质。小学科学中涉及到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左右,往往停留在了解具体的反应现象。基于此,涉及面更为广阔的初中化学课程,呈现层出不穷、性质各异的物质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体现了足够吸引力。

3.2知识深度

美国最新推出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共通概念及核心概念》将“学习进阶”作为学习期望的核心表述形式,认为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就像爬楼梯的过程,学习进阶的中间过程类似于楼梯逐级上升的台阶,各个台阶象征着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能达到的理解核心概念和科学操作技能的不同水平,其理念要求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宏观上必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课程内容均指向科学素养)与连贯性(各学段所学内容具有良好的关联和衔接)。在我国,小学科学是学生系统接收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为中学生理化生地的学习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基础。就化学学科而言,多个科学概念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已经出现,但限于小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小学科学不可能对某一化学主题概念进行全面、清晰的表达,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精深的讲授和分析,只能在有限的生活经历基础上加以感性认识和简单辨析,所以初中阶段还需要围绕核心概念加以整合和发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九年级化学学习中的第一组重要概念,变化观也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学科观念。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已经接触到了“化学变化”——只是此时没有专门提及这个概念。在小学科学教材“蜡烛的变化”中,以蜡烛的变化特征将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小学科学不关注概念的界定,尚未清楚物理和化学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将重心落在学生的体验和观察。而且在生活经历中,学生或多或少积累了些化学关注的主题内容,但是由于民间传说、媒体报道的误导,往往存在很多迷思概念,化学课程教学的作用就自然体现。当然,小学科学阶段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只是科学启蒙,对于其深入理解还需要在化学各模块教学中不断升华、进阶。

3.3科学方法和技能

无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中化学都很关注科学探究。这种科学技能实际上既包含心智技能又包含动作技能,即要动脑又要动手。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在每一册都安排了一章“科学过程技能”专题,平均每个专题安排一到两种技能,它们不仅体现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技能,也成为初中理化生开展探究教学的技能基础。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模块都是采用集中专题与分散融合的综合呈现方式。初中化学重在第一章安排“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科学探究”的启蒙,以两个典型案例呈现化学学习特点和科学探究全过程,但很多科学过程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还依赖于小学科学的学习作为基础。小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动作技能还停留在简单操作,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层次较低。相比较而言,九年级化学由于学科性的增强,除了要求完成基础学生实验,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小学科学和九年级化学教材中铁生锈实验的设计极其相似,均关注观察、假设、交流等技能,尤其在控制变量方面同样给予学生思维的启发,但九年级化学教材在蒸馏水和干燥剂的使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实验的成功——毕竟小学生知识所限,考虑问题不全面。从“铁”到“洁净无锈的铁钉”,“水”到“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都是对恒量和变量的准确描述与定性,更加凸显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的严密思维和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当然,正因为该实验的小学基础,初中阶段还可以适当增加开放性,减少教师的指导成分,将更多思考的自还给学生。

4处理教材衔接问题的途径

由于我国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科课程是分别设计的,小学和初中之间、初中和高中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大量脱节现象。据不完全调查,现有初中化学新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存在明显缺失:鲜有中学教师主动了解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理科教学并未切实建立在小学科学的学习成就之上;小学科学课程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落实情况较差,很多小学客观物质条件不具备或关注不够,实验活动开出率低,小学科学课程形同虚设;科学任课教师多为其他学科兼职教师,即使是专职教师也存在科学思维狭隘、科学素养薄弱的现状,导致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或观念传递存在一定的科学性错误,需要初中理化教师更正和指引。

4.1关注小学科学,全面了解化学相关学情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开展学情分析往往有所局限,认识或只关注化学教材已学内容,或只联系初中物理和生物的学习,从学生学习的延续性和综合性来看是十分不利的。根据以上教材对比,我们挖掘出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认为小学科学作为科学教育启蒙阶段,其内容设置、实践设计都会对初中的理化生教学产生影响。科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基于学习进阶研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规划,对每个学习阶段提出符合学生科学认知发展水平的要求,从而实现各阶段科学课程的无缝对接,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连续一致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小学科学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避免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不完善,应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关注初中和小学所学内容的差异。建议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档案了解其小学阶段科学课的开设情况,便于掌控化学教学与小学科学的联系点;利用课前交流、问卷、测验、课堂导入时候的开放式提问或实验问答等掌握学生的前概念。

4.2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已有基础

九年级化学课堂,需要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小学科学中建构的已有概念,启发针对新旧知识中产生矛盾的思考,从而促使学生的开放性思考。笔者设计了相应的提问,表现基于小学科学的化学学科提问。

4.3利用学生已有基础,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常常对于缺乏基础、难度较大的问题具有畏难心理,而个人生活经验、学习背景对新知识的建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思考已有基础、选择性加工和应用新信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小学科学中已经在四年级开辟主题“我们吃什么”和“怎样搭配食物”,并安排设计食谱活动,所以九年级《化学与生活》“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可以设计成食谱活动的延伸: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食谱,从食谱中的肉蛋引出蛋白质,介绍蛋白质是如何被人体利用的;通过分析食谱,纠正学生对蛋白质存在的认识误区,了解人体内重要的两种蛋白质:血红蛋白和酶。再看食谱:从食用油的添加引出油脂,区分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的区别。此时学生已经深入体验到物质、能量、变化等核心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蛋白质、糖类和油脂的供能作用比较。三看食谱,由饭店用餐结束后都会上一道果盘,引出维生素的学习。

4.4增强学生微观理解,加强化学学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