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党建工作思路

农村党建工作思路

时间:2022-07-19 03:07:56

农村党建工作思路

第1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强而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农村工作任务重而基层党组织管理手段弱等。因此,必须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河南省商丘市近年来实施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工程”,就是一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举措。其主要内容是:以建设一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村支书队伍为突破口,全面整顿农村党支部,增强村支书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实施这一“工程”中,重点是创新选任、培养和激励保障三种机制。

创新选任机制。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工程”的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选准配好村支书,使之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为此,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人办法。一是依据《》、《村民组织法》等规定,大胆选用在群众中威望高、发展上能力强的人。二是打破地域、身份和资历等界限,面向社会选用创新型人才,尤其是注重选拔致富能手、复转退军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当“村官”,充分利用他们有知识、懂技术等优势,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三是针对有些村党支部人才缺乏的问题,从县、乡选派发展意识强、有技术专长、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到村任职。四是让那些工作能力强、致富本事大的村干部跨村任职,实行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在选好配强现任村支书的基础上,下功夫培养后备力量,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党员年龄偏大、村支书后继乏人的问题。

创新培养机制。村支书要发挥出应有作用,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特别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由于村支书队伍主要来自农村党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保守、视野狭窄、信息不灵等问题。加强培训,是提高村支书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理论和各类知识的教育培训。以市、县、乡党校为阵地,构建党校培训网络,组织村支书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以及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等知识。二是加强经验交流。在交流中互通信息、开阔视野,取长补短、相互提高。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村支书外出学习锻炼,达到学会一项技术、引来一个项目、带回一批信息、输出一批农民的目的。通过学习培训,强化村支书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带好头、领好路,让自己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

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工程”,目的在于通过机制创新,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为巩固活动成果,需要创新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建立报酬制度。把提倡奉献精神和解决物质待遇结合起来,把村干部应有的物质待遇落到实处,增强村支书岗位的吸引力,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二是完善工作设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村室、党员活动室和电教设施等。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把村支书的责权利与工作绩效和奖惩有机结合起来,对成绩突出的大力表彰,对特别优秀的提拔重用,让想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干不好的有压力。四是严格监督制度,规范村支书的工作。坚持定期考核和汇报等制度,增大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信任度,在强化群众监督中提升村支书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2篇

[关键词]村党支部 新农村建设 核心作用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的农村工作体制机制的总要求,村党支部是确保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党员及群众的民主权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开展、党员群众管理的最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如何发挥村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对我们当前解决农村改革和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村的稳定等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组织建设,落实组织制度,选好“带头人”是村党支部建设的基础

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村级党的组织建设不健全,有的村支书根本就不懂组织建设;有的村有组织,但没有组织生活等等问题的存在,都影响着我们党在基层的政治、思想、经济工作落实。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是当前村支部建设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体制的转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渐渐失去了对农村各种资源的控制权。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更是大为减少,功能和作用的萎缩必然带来组织虚化,组织的虚化必然影响党员的意识,组织作用的虚化和党员意识的弱化,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党组织对农村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使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软弱涣散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当完善支部组织建设,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丰富组织生活。对外出务工的党员,应当建立与组织及时汇报思想的制度。村民务工大多结伴而行,应视情况设立党小组,同时可以发展一批新党员。村支部还应领导建立健全村级妇女、儿童组织。同时,可以“因地制宜”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村与村、村与企、村与上级帮带机关部门等各种支部设立形式。

村支部建设关键在于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的班子建设,首要的是选配好支部书记。选取村支部书记要本着选准一个人,带好一班人,发展一个村的目的。同时要着力提高支部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带头人;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带头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

二、更新观念,群策群力,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观念的更新在于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永恒的。我们应当从发展中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及其领导者也应当注意到这一点。

当前,村党支部在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全面管理,对农村社会具有全面控制的功能。当前,村党支部应当更新观念,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变以往的简单的行政命令为指导服务,工作方式上变强压为督查,变放任为支持,变埋怨为关心。对于各种重大活动、工程应当发挥群众智慧,广泛征求意见,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例如以往,农村兴修水利、道路等重大工程,采取的是由政府出资,农户出劳动力的方式解决,而当前由于农村现有劳动力不足等原因,同时,由于现代化器械的运用,采取了农户分摊劳力花费的方式,雇用大型机械解决了相同的问题。

党员干部应当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的群众路线,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不断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紧密联系农村工作的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脑筋,破除小富即安的旧观念,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是村党支部的中心工作

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如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摆在我党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经济搞不搞得好,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村党支部应当紧紧围绕党中央工作部署,本着“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服从和服务于现阶段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的调整与变革,适时合理地调整和改进村党支部工作思路,开展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村党支部应当主动配合上级部门搞好三个经济工程:招商引资工程、资源开发工程、科技兴农工程。

正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支部在经济抓好的同时,也应当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放松。要在农闲时期多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具有风土特色的歌舞戏曲表演等,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要积极宣传,抵制赌博等不良习俗,构建和谐新农村。

四、发扬民主,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干群关系,是党的基层民主制度的集中体现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党内讲民主,党外更要讲民主,要将民主烙入民众骨子里,就必须从基层开始。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党基层民主制度最集中的体现,其的主要形式就是实施村民自治,村支部应敢于接受监督,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村务公开;二是财务透明;三是民主评议;四是及时上报。广大农村党组织在民主建设上,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的相统一,摸索以程序保证制度执行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巩固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加强村级组织的工作合力,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参考文献:

第3篇

文章标题: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对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近年来,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委、县委的部署和“五个好”、“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整顿和建设,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用“五个好”和“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全面衡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准来对照,依然存在很大不足和很多突出问题。

因此各级党组织,认真研究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目前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领导工作水平与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领导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

(二)农村党组织设置的模式化与农村经济形态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目前村党组织设置基本停留在按地域划分的模式上,党组织设置形式与多元化的经济组织形式不相一致,给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愿望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中,才能真正确立它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但目前,在我县还存在着很多经济薄弱村,甚至是“空壳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牧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出现了相对弱化的趋势,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机关“会多为患”;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

从实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不足”:一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势头迅猛,在干部和思想的准备上显得不足;二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也不配套;三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质具备不足,农村党建工作摆不上位置,削弱了党的领导,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四是党的建设上理论准备不足,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一些偏差。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近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通过几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我以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外方面抓起。

(一)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 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第一,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全局中,县委必须首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从我们且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哪里的基层党组织战斗有力,那里的工作就扎实有效,经济建设就能迅速发展。反之,一些地区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缺乏一个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的带头人,缺少一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一些地方人心涣散,治安混乱,思想文化道德水准下降,宗教氛围不断浓厚,也是因为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钝化所致。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强,一强百强;党员干部作用好,一好百好;集体经济富,一富百富。因此,农村工作千条万条,首先一条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巩固好,这是搞好农村工作、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首要前提。

第二,在农村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必须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位置不能代替,但是,这种“服从”不是被动的适应,也不是被动的服务,不能理解为党的建设只是被动地围绕经济工作来搞。农村党建工作如果停留在被动适应上,那么党建工作搞不好,经济工作也搞不好。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把关定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领导干部不了解“三农”是不称职的表现,不重视“三农”是政治上不清醒的表现。农村党建工作首先必须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农村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思想上的宣传激励。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结合实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把各级党委确定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举措,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组织上的保障。建设一个政治稳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为经济发展选好配强能打硬仗的干部人才队伍。四是创造优良的政治、社会环境。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好的党风带一个好的政风、民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稳定向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三,在农村党建工作的成效上,必须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导向。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这个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但是,从最终的意义上说,党建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真正达到。基于这样的认识,衡量党建工作的效果,要坚持做到三看:一要看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是否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有没有树立起强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二要看党建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没有取得成效,人民生活有没有改善提高;三要看各级党组织有没有把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在实践中坚持这样的检验标准,就把握了正确导向,党建工作就有了自己的基石,就有成效。

(二)以思想建设为重点,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实践验证,每一次思想上的飞跃都会带来工作上的飞跃。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从思想建设入手,扎扎实实抓思想解放工作,努力做到“四要”:一要敢于否定过去的的东西,从传统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振奋的精神,全新的姿态开展工作,建功立业;二要敢于否定自我,从自我满足中解放出来,确立更新的目标,寻求更快的发展,实现越位奋进;三要敢于否定成功的经验,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传统增长方式中走出来,走高效加速、全面协调发展的路子;四要敢于否定常规,从传统的常态运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尊重客观规律与打破常规的统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根本,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提高和巩固农村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许多实事,就会说话有人听,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机,带领群众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就大有希望。

一是把握方向,确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不论是一个县、一个乡(镇),还是一个村,只要从群众想办的事做起,从群众不满足的事情改起,从确定好的发展思路抓起,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路子,就能做到顺民心、聚民心,达到“富而思进”的目的。那么,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便会迎刃而解。

二是突出重点,树立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发展典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以整顿转化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了农村党建工作的格局。其基本做法就是县、乡、村层层树立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且末而言,县有乡(镇)为典型,乡(镇)有村为典型,村有能人特别是党员能人为典型,这些典型既是经济发展的典型,又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典型,这些典型不但得到了从上到下各级组织的表彰,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任何说教。因此,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典型引路的作用,不但要宣传推广已有的典型,还要树立新的典型。

(四)以一把手为核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一个地方的工作搞得好与差,关键在班子。因此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领导群体十分重要。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应认真贯彻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使政治优秀、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有效地改善班子结构,增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同时,针对现在一些农村基层班子存在着年龄、思想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应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五)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效果。

为使农村党建工作富有生机与活力,应该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设计和开展多种主题活动,寻求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有效载体和最佳途径,使党建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在活动中得到落实和深化。

一是结合党员的自身特点开展主题活动,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结合经济建设开展主题活动,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如在农村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活动。在机关党组织开展“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为基层单位办实事、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三为”主题活动,结合包乡住村使部门与经济薄弱村挂上钩。

三是结合改进作风开展主题活动,重塑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分期分批地开展评议机关活动,通过评议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权利部门的民主监督,促进行风建设。

(六)以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为保证,形成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的保障机制。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 薄弱环节 措施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更好地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才能更广泛地团结凝聚群众形成强大合力,从根本上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

总体上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坚强的,农村党员队伍是有战斗力的。但农村基层党建也暴露出了农村基层组织薄弱、党员队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都说明基层是党建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抓住了基层,就抓住了加强党建工作的关键,就突破了党建工作从谋划到落实的薄弱环节,就夯实了我们党发挥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的基础。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许多薄弱环节

(一)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弱化。有的基层党组开展的活动较少,对党员疏于教育管理,平时一盘散沙,关键时刻站不出来,顶不上去;有时成为落后群众的代言人,成为的煽动者和组织者;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战斗力,不敢理直气壮地与歪风邪气作斗争,造成有的农村地区正气不倡,邪气横行,群众不信任党的组织,基层党组织没有了群众基础;有的党组织多年不发展党员,导致后备干部缺乏,选拔基层干部是在“矮子中选高个”,基层干部没有号召力、影响力,说话群众不听,做事群众不信;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党性不强,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公正讲条件,上级安排的工作,合自己意的就执行,不满意的千方百计地软磨硬拖;有的村党支部忽视了乡镇党委的领导和乡政府的指导,使一些农民党员对党支部的依赖度下降,有困难、有问题不请示、不汇报,我行我素,影响了村党支部的整体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组织建设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基层党组织在组织阵地建设上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实质,致使组织阵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道具和哗众取宠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有的党员缺乏发展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和处理农村各种复杂的能力,更缺乏创新意识;有些干部不会正确思想政治工作,粗暴简单、强迫命令,甚至违法违纪、欺压群众;有些村级党组织对农村的党建工作很不重视,存在着重经济亲党建的倾向;加之少数党员干部、形式主义严重,引起群众强烈的不满而导致党组织影响力下降。

(三)一些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党建经费投入过少。目前,一些地方的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不少村财政收入没有稳定来源,收入渠道狭窄,有的村主要靠土地开发征地款收入,有的村靠计生等违规罚款维持,有的村靠过去的积累支撑,还有一些村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基本上没有收入,成为空壳村。大部分村子的财政收入除了发放村干部的报酬、征订党报党刊外,所剩无几,难于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由于很多行政村经济实力差,党建投入经费缺乏,党建工作很难开展。部分农村的基层干部报酬过低,存在经费短缺,没钱干事,有心无力;报酬过低,后顾有忧,无心亦无力的状况,严重影响基层党建的开展和推进。

(四)农村党员整体文化程度低、结构老化。很多农村党员文化程度低,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很少,较多的还是初中文化。党员年龄结构偏向老化,老党员虽然办事稳妥,但缺乏开拓创新意识,观念陈旧。缺乏致富本领,领头作用乏力,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思路很难领会和接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难适应。从实际的情况看,在农民党员中,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不多,甚至有的还属“扶贫”对象。这些党员因受年龄、文化、自身能力等的制约,经济生活普遍不如当地非党群众,根本谈不上“带”的问题,基本上失去了感召力,党员在致富中的“带头”和“带领”作用成了空谈,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没有发挥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其他群众难以起到带头作用。

(五)部分地方党群关系不协调。一是有的农村党员干部不能有效化解农村中的各种矛盾,不善于协调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面对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往往一筹莫展。二是服务宗旨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一些村干部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服务群众的意识差,看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不是以群众利益为重,而是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有利则干,无利则推,对待实际工作推诿、拖拉的多,解决问题的少。尤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时候,不能处处关心群众的疾苦,时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少数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缺乏耐心,不能够从农民群众工作中缺乏耐心,不能够从农民群众重亲情、倚宗教、文化低的实际出发,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甚至粗暴,常常是通不通三分钟群众稍有异议,就采取强迫命令方式,有时还利用宗教家法等违法过激手段,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案件增多。

二、加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基层党组织是执政党和工作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巩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要加强教育,增强党性,提高党员干部的思考政治觉悟。上级党组织和党的培训机构要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年度计划,同时要抓好落实。要帮助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党的政策,理解党的纲领和宗旨,坚定党的理想和信念。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入手,围绕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真正为人们掌好权、用好权;二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的教育的新路子,坚持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使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成为讲学习、重实效、与时俱进的执政力量。要科学设置培训的内容,重点加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三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首要问题是选好配好村党支部书记。要抓好选好村级党组织的带头人这一关键,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复原退伍军人、打工返乡农民中优秀分子中选拔人才并着力培养。认真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热爱农村工作的年轻人担任村级组织的带头人。

(二)整合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建新格局。要打破城乡资源分割,按照城乡党建“一盘棋”的要求,充分利用城市党组织的优势资源,开展城乡党员互动式教育和交流,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一要坚持以城带乡这个基本前提。与农村相比,城市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的经济条件较好,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力量较强、掌握的资源较为丰富、体制较为健全。要坚持以城带乡、促使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将城市成熟有效的党建经验和措施,因地制宜地引向农村;二要建立以城带乡的培训基地。要优选一批辐射影响大、带富能力强、产业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和产业协会,作为城乡党员培训基地,由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能人大户、民营企业家等担任讲师团,为党员创业服务,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培训格局;三要加强组织落实。推进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责任考核机制,由县乡两级建立“一把手”抓党建工作,对城乡党建工作纳入考核体系,提高各级各层面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四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阵地的投入,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党建设施落后、配置不齐、功能不全等问题。

(三)拓展思路,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进步。首先,拓展新思路。抓党建要摆脱“偏离经济建设抓党建,就党建抓党建”等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经济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干部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找准突破口,积极探索创新。其次,办法要多。一是在活动方式上,要改变长期以来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自我体系、自我封闭、上下不沟通,横向不联系的陈旧活动方式,既要拓宽思想,开阔视野,加强上下的纵向联系,做到上下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二是在工作手段上,要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基层党建工作管理中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超前性、科学性、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现代科学管理思想、科学方式和生动活泼的基层工作新路子;三是创新督查机制,要将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抽样督查与全面督查、专项督查与重点督查结合起来,强化督查力度,切实改变少数单位把党建工作作为“软任务”,随便应付了事的状况;四是创建多维激励机制,突破单一的物资激励或精神激励的模式,将物资激励与精神激励、近期激励与长远激励、直接激励与间接激励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部门抓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办实事好事的举措来聚民心,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口碑如何,就要看是否为农民群众办了实事、办了好事,工作是否取得了实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求真务实的自觉性,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针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党建活动与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赋予党建活动新的内涵,力求解决具体问题,取得看得见的变化,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基层党建活动要求精勿滥,求实避虚,主题鲜明,内容鲜活,贴近群众,让群众在农村基层党建各项活动中得到实惠,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实绩得到群众好评,党组织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参考文献:

[1]王乃波著.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1

[2]光华.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J】唯实,2009.8-9

第5篇

村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一)

尊敬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村官,作为一名员,现在就把我一季度的思想汇报给党组织。担任某村的村官,对于刚走出学校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充满着挑战,更给了我学习的好机会。我的首要工作就是熟悉基层情。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就为顺利开展工作做好了准备,才能真正的融入到本村,扎根到农村,设身处地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工作已经一年了,让我学到很多工作方法,懂得了为人处事的方式。其中有喜也有乐,值得思考的东西也是很多的,下面就是我的工作感悟。

一、坚定信念,扎根农村

有很多的人曾经问过我一个动机的问题:念了这么多年的书,终于大学毕业为何还要回到农村来工作?这个问题我也曾不止一次问自己,在组织体检、岗前培训的时候也曾经在犹豫,国家一系列保障大学生村官的政策: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带给给了我工作的动力。

我村现在是市扶贫村的建设试点村,给了我很多学习和实践的经验。与村两委一起参与修水泥路,挖水渠,安装路灯,栽种绿化树木等等,在硬件上我村的环境达到了很大的改善,这让我和村两委有很大的成就感, 体现着村民们对我的认可。在内心的深处,坚定了我为村民办实事,努力工作的信念,更坚定我扎根农村,在农村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念。

二、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

在农村,对于村民来说无小事,在农村工作就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曾经有村民为说过你刚来能干什么,这我不可否认,工作伊始我的工作内容是学习:了解本村的实际的基本情况,学习农村的处事方式,学习处理农村问题的方法等。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快的优势,尽早的掌握在农村工作的一些技巧,才能服务村民,减少走弯路的可能。

去年年底开始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我每天都是骑着车很早就来到村里准备各项准备工作:登记选民、填写选民证、分发选民证、张贴每一个公告等。这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对农村、农民来说的意见大事村两委成员的换届。它决定着谁会成为村民们的大家长,为民办实事的好村官,我不敢马虎。在投票的过程严格按照《选举法》操作,从早上5点一直到晚上9点这根弦一刻也不敢放松。妇代会换届选举,是我第一次走进那么多的农户家中,不仅接触到了农村的大多数妇女,而且让她们知道了我。

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也并不算短,这是我的村官生涯的三分之一。这其中有快乐笑声,有心酸的泪水,但这是我的选择,是实现我人生价值的过程,并不后悔!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大学生村官道路上再接再厉,描绘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最近村正在创建和谐新农村的示范村,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准备的。我拟定了本村的具体的创建章程和内容,并达到了村两委的认可。有丰富的娱乐生活。这才是符合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受农民们欢迎的新时代农村生活,在辛苦劳作了一天之后,简单的娱乐生活。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带领进行新农村建设,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改善农村种植结构,引进高产良种,尽可能的与科研单位结对子,帮助农民在土地上增收。

总结一年的工作历程,自己有艰辛,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家人的支持下努力到现在。但是努力的道路是曲折的,中间存在着很多艰难险阻,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方面的学习村官工作方法、尝试适合本地的发展经验,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日期:xx年x月x日

村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二)

敬爱的党组织:

我在三年的农村基层工作中,从一名普通群众转变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名青年学生蜕变成了一名基层干部。今天我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已经一年有余了,未来的几年间我将同村干部一道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三农方针政策,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胜利,做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一、明确责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然选择了大学生村官,我就应该为农民服务,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但是我也清楚农业的薄弱、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苦。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相比城镇而言,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因为薄弱,他们需要科学的种植方法,因为落后他们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因为贫苦他们需要脱贫致富的门路。如今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了,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伴随着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作为村官的我更加坚定信心,在全面理解三农政策的同时,合理利用优惠条件,把更好的技术用在农业,把更多的出路引向农村,把更好的实惠带给农民。

二、加强学习,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学习是青年干部生存和成长的需要,是卓有成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深植在新农村建设热土,首先要当一名学习型干部。一是向书本学习,学习三农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二是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勤劳朴实、诚实守信;三是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方式方法;四是向专家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科学技术。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办事能力,进一步树立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践行,牢记宗旨,加强修养

虽然我是一名新党员,做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一名基层的年青干部,但是我自始至终都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中国7000万党员的形象。而在农村,农民更愿意看到是解民难,办民事的党员形象,所以我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切入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党的阳光照亮农村,把党的温暖洒向农民。

相信我们全体党员团结在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团结协作,锐意改革进取,明天的农村会更加繁荣富强,明天的农民会更加生活宽裕。

请组织批评指导。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日期:xx年x月x日

村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三)

敬爱的党组织:

以前,我曾片面的理解为只要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多为群众办实事,就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能成为一名党员,但是,通过上一阶段认真学习及党的知识,以及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我才知道,我以前的想法与中国共产党一贯要求是不相符的,离党员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通过学习,使我对中国共产党从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党的根本宗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清晰的认识了党的性质。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清楚了四个基本问题:一是搞清了我们党80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二是搞清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是搞清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四是搞清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思想指南,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并领导我们不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进入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趋势影响下,青年一代积极追求自我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入党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今天有6400多万人的庞大队伍,它是一个有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有牺牲精神和创造精神,是一个有非凡战斗力的坚强整体。党的纪律要求的目的是使党组织更有战斗力,使党员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征程上更有作为,而决不是碌碌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党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最宝贵财富,是党的事业取得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条思想路线得到一再肯定,继续指引我们的工作。它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下,充分体现了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宣言,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使中国在世界的文明史上创造了更加辉煌灿烂的成就。

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加入中共产党的新时代青年,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主席三个代表思想的有关知识,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党性观念,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理论素质和政治水平。我认识到,我们只有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显得充实亮丽而有意义。我们要勇于打破旧的框架,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我们要在时间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这两方面的结合统一成了我们创新进取的必要素质。我们在新的时代,确立人生目标,探索新的发展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指引我们工作、学习的一个标尺和砝码。

小时侯经常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新中国?这些问题全然不知,也不是我们那时候所想到的问题,我们唱着歌词,那是为了好听。但是,在我工作这十多年来,通过不断学习,以及身边党员同志的言传身教,使我更深一层次了解了党的性质、目标、方针政策。从对共产党的认识中可以看到,在党的纪律和组织框架内是适合个人的全面发展的。以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最终奋斗目标,加入共产党,投身到共产主义事业中去,在党的引导下,积极追求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更好实现。更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把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同努力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我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清醒的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作贡献,为居民多做好事,当居民群众的贴心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工作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办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重、自醒、自警、自立,经常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努力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技能,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工作积极主动,有条理,有办法,有原则,有创新。注重加强和群众的联系,办事让领导放心,让群众信任。

此致

敬礼!

第6篇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分析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保障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从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逐步造就了一支有闯劲、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学习、领着干。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紧紧抓住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机遇,结合实际搞规划、定目标、抓落实。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抓好办事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了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思路不广的问题;抓好办事处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了干部素质不高、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培训,解决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抓好党员培训,解决了党员自富能力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干部,带着干。积极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20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人,有5个村党支部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大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带头、引导、示范作用。

三是抓制度,管着干。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村都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一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联合办公日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乡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带头干、带领群众干的共识。

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文明新风尚、干部好作风的形成。

一是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上带出了好效益。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依托大中型企业这一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要求党员带头发展个体企业,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周围的群众,为他们出点子、谋路子、传技术、做贡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辖区6个农村中,除了有一个村由于历史原因每年的收入不足20万元外,其余5个村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村民的吃水、农业税等全部有村集体负担,除此而外,每人每年还有150到600元不等的年终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

二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带出了文明新风尚。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科学、团结友爱、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共同进步。如焦邵村投资20多万元组建的50余人的女子军乐队,既安排了村内妇女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基地,该女子军乐队在安阳市也是小有名气。

三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带出了好作风。各基层党组织注重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各村都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68户。

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监督作用

为了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始终注意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监督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

一是落实民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了村民民主选举权,依法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村委会成员,逐步完善了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了“一事一议” 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益性事业上做到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稳定了群众情绪。同时,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农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二是规范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委定期谈话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是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置了政务、村务、政务公开栏。每年冬季结合基层组织整建,对村社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审计,并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四统一。

三是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在村干部中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使村干部带着责任上台,明确目标干事。积极推进农村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对一些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经教育仍无起色的,坚决予以调整,实施降职或免职,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20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3个村支部书记保持了连任;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批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带头、引导、示范作用。每年年终,采取“上考(办事处党工委考核)下评(党员群众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在党员大会和代表会上进行述职,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干部。办事处党工委对不称职村干部分析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三年来,有3名村干部由于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而被淘汰。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随着辖区各村周边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地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辖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给指出致富路子。但有些基层干部能力不强,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想的盼的实现不了,急切的致富愿望变成失望,当干部再要求农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稍有差错,群众就会抓住不放,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三)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现在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已由过去的指挥者变成了指导者和服务者,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必须依法行政。但有些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传统方式,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四)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

三、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建议

从总体上说,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认为村党支部和村两委干部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干部群众对此比较满意。但是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力?如何继续提高生活水平?对此,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针对当前农民“最急的是致富无门、最缺的是技术技能、最怕的是市场变化”的实际,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培育更多的农业技术能手和创业人才。

二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地方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把企业引向基地和农户,把基地和农户引向市场。

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经费普遍紧张,办公费紧缺,工作的积极性下降的实际,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从而稳定基层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组织协调。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支持发展规模化加工企业、专业特色市场和专业种养大户,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农民与政府、市场、龙头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农民在生产联合中组织起来。

五是要注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农业服务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奖励处罚机制,激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进取精神,以此来推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建设,优化干部队伍。

第7篇

一、目前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领导工作水平与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领导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干部对如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无能为力。

(二)农村党员干部政策水平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与解决当前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之间的矛盾。现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再用老的办法去解决已经不行了,要靠法律去解决。然而,我们的党员干部仍用行政压服的办法,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并且容易给问题的解决留下后遗症。

(三)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愿望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中,才能真正确立它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但目前,在我县还存在着很多经济薄弱村,甚至是“空壳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出现了相对弱化的趋势,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机关“会多为患”;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

从实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不足”:一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势头迅猛,在干部和思想的准备上显得不足;二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也不配套;三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质具备不足,农村党建工作摆不上位置,削弱了党的领导,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四是党的建设上理论准备不足,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一些偏差。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一)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第一,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全局中,县委必须首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从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哪里的基层党组织战斗有力,那里的工作就扎实有效,经济建设就能迅速发展。反之,一些地区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缺乏一个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的带头人,缺少一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一些地方人心涣散,治安混乱,思想文化道德水准下降,宗教氛围不断浓厚,也是因为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钝化所致。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强,一强百强;党员干部作用好,一好百好;集体经济富,一富百富。因此,农村工作千条万条,首先一条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巩固好,这是搞好农村工作、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首要前提。

第二,在农村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必须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位置不能代替,但是,这种“服从”不是被动的适应,也不是被动的服务,不能理解为党的建设只是被动地围绕经济工作来搞。农村党建工作如果停留在被动适应上,那么党建工作搞不好,经济工作也搞不好。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把关定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领导干部不了解“三农”是不称职的表现,不重视“三农”是政治上不清醒的表现。农村党建工作首先必须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农村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思想上的宣传激励。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结合实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把各级党委确定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举措,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组织上的保障。建设一个政治稳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为经济发展选好配强能打硬仗的干部人才队伍。四是创造优良的政治、社会环境。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好的党风带一个好的政风、民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稳定向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三,在农村党建工作的成效上,必须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导向。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这个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但是,从最终的意义上说,党建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真正达到。基于这样的认识,衡量党建工作的效果,要坚持做到三看:一要看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是否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有没有树立起强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二要看党建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没有取得成效,人民生活有没有改善提高;三要看各级党组织有没有把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在实践中坚持这样的检验标准,就把握了正确导向,党建工作就有了自己的基石,就有成效。

(二)以思想建设为重点,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实践验证,每一次思想上的飞跃都会带来工作上的飞跃。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从思想建设入手,扎扎实实抓思想解放工作,努力做到“四要”:一要敢于否定过去的的东西,从传统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振奋的精神,全新的姿态开展工作,建功立业;二要敢于否定自我,从自我满足中解放出来,确立更新的目标,寻求更快的发展,实现越位奋进;三要敢于否定成功的经验,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传统增长方式中走出来,走高效加速、全面协调发展的路子;四要敢于否定常规,从传统的常态运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尊重客观规律与打破常规的统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根本,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壮大经济上。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提高和巩固农村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许多实事,就会说话有人听,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机,带领群众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就大有希望。一是把握方向,确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不论是一个县、一个乡(镇),还是一个村,只要从群众想办的事做起,从群众不满足的事情改起,从确定好的发展思路抓起,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路子,就能做到顺民心、聚民心,达到“富而思进”的目的。那么,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便会迎刃而解。二是突出重点,树立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发展典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就我县而言,县有乡(镇)为典型,乡(镇)有村为典型,村有能人特别是党员能人为典型,这些典型既是经济发展的典型,又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典型,这些典型不但得到了从上到下各级组织的表彰,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任何说教。因此,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典型引路的作用,不但要宣传推广已有的典型,还要树立新的典型。

(四)以一把手为核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一个地方的工作搞得好与差,关键在班子。因此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领导群体十分重要。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应认真贯彻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使政治优秀、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有效地改善班子结构,增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同时,针对现在一些农村基层班子存在着年龄、思想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应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第8篇

一、*县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县村级党支部出现软弱涣散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自然、历史、文化等客现因素制约造成的,也有体制、机制、管理上存在弊端造成的;既有党员、干部自身思想认识偏差或思想作风的原因,也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群众思想认识偏差的原因。就目前的状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支部成员素质差,没有创新意识,缺乏战斗力。

1、支部书记素质差,不能“带好头”。*县142个农村党支部中,支部书记文化程度达到高中以上的仅有52人(其中乡镇下派挂职的干部占19人),占支书总数的37.2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90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76人,小学文化程度14人),占62.77%。支部书记文化水平低,不可能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大部分村支书知识结构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对党的农村政策一知半解或是不理解,不具备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势必应付了事,缺乏创新与改革精神,无法成为农村改革开放的“领路人”。

2、农村党支部成员素质低,不能“团结协作”。*县有农村党支部委员54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20名,占支部委员总数的22%。农村党支部委员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工作态度消极被动,工作中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成员间民主讨论解决问题意识差,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3、农村党员队伍没有朝气,缺乏“战斗力”。山区农村党员队伍“老年化、低文化”现象严重。*县现有农村党员3046人,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党员中56岁以上的1185人,占35.62%,35岁以下的仅有629人,仅占20.3%,越是后进的党支部,党员年龄老化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就越突出,有的村支部50岁以上的党员高达9O%,而35岁以下的党员却一个也没有。从文化结构看,农村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291人,占总数的9.5%,初中文化程度1037人,占34%,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1682人,占56.4%。队伍中“老年化、低文化”现象造成相当一部分党员生产技能差,家庭经济收入偏低,许多党员家庭本身是贫困户,缺乏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号召力还不如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群众。

*县农村党支部的干部与党员的文化程度偏低,人才缺乏,党支部丧失应有的战斗力,严重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这是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干部、党员与群众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党组织纯洁受染,村支部凝聚力减弱。

1、党支部成员思想认识有偏差,发展党员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村党支部负责人私心杂念严重,嫉贤妒能,怕发展青年党员会取而代之,抢自已的“位子”,对入党积极分子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有的支部党内生活不正常,宗族、姓氏和村落的观念重,大自然村排挤小自然村、大姓排挤小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受封建思想和世俗偏见影响,重男轻女、排资论辈,致使妇女、青年入党难;有的片面理解入党自愿原则,对发展党员工作采取“坐等上门”的消极办法,对申请入党的同志主动关心培养不够,让其“自然成熟”,挫伤了青年人入党的积极性,除有的党支部负责人思想涣散,对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质量不重视,怕麻烦,认为支部大会研究通过就行了,具体手续、考核过程没能严格把关,以致青年人认为“入党太容易了”、“不值钱”;有的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2、农村青年人生价值取向偏差,发展党员出现“找对象”难。计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少,发展党员找对象难的原因是许多山区青年已不安于在家种田,有文化、有头脑、有经商做生意头脑的纷纷走出家门,出外务工经商,同村里断线脱节,党组织无法对他们施以行之有效的教育、培养、考察,因此,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极大;同时,由于山区许多农村党支部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大部分农村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政治热情降低,认为“有钱就有一切”、“入党无用”、“入党吃亏”、“入党不自由”、“入党不入党无所谓”。

3、村干待遇低,工作积极性差。村党支部主要干部最多只拿上百元的补助,一般成员无补助,村财收入低,拿不出钱来给村干补贴,干部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党支部制度只挂在墙上,得不到落实;搞突击活动过多,日常工作抓不扎实;市场经济反差大,许多干部和党员存在腐败现象,没有得到及时查处,组织内部有疏通,干部、党员进得来,出不去。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形成利益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复杂环境,不仅有许多群众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也有许多干部、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同样大幅度下降,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建设的纯洁性,也是一些农村党支部瘫痪的原因。

(三)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民生活水平增幅缓慢,村级党支部吸引力削弱。

1、农村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县14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不及10%,9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收入只在5千元以下,有的村甚至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村财收入低,与*县地理条件恶劣,辖区内海拔落差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等密切相关。但是*县也同样存在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适合于发展茶叶和林业,高海拔地带适合栽培花菇,低海拔地带适合栽种果树等优越条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的茶叶已打出“紫云毛针”、“紫云大红袍”、“紫云高山雾茶”和“官思茶”等著名品牌;花菇质地优良、味道鲜美,走销*、*、*、*等国内外市场。然而目前还没有村支部把这些项目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开发,也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开发生产,农民的生产完全属于自发的。集体要办公益事业只知道向上级“要”,却没有“自我发展,自我创业”的意识。

2、农村市场导向机制薄弱,市场经营机制不合理,农民收入无法得到有效提高。2001年,*县人均年收入262O元,但若仅计算在家务农人口的年均收入不及1500元,2O00年*县出口茶叶达1O200担,占全省同类出口产品的三分之一。按理说,有这么大出口量,市场销售乐观,茶农的收益亦可观,但是,*县市场上的“茶青”每斤价格仅0.3至0.5元,不及采摘茶叶的工资。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花菇销售市场上,*县的花菇,98年就走销*,并被*客商称为全中国质量最好,然而,迄今为止,*的花菇却始终是由小商贩零星收购后,再售往政和、屏南等地,菇价仅1至4元,菇农获利极小。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农业还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农产品市场占有量小,对客商尚无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导向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经营机制不合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法向合理方向发展;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农村党支部尚未具备完善经营体制的领导能力。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价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当前,农村党支部存在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业产业结构得不到合理调整,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农民生活水平始终得不到实质性提高,完全可以说这是村党支部建设不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突出表现。

二、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原则,建设好干部队伍,解决核心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

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领导、组织农村经济建设与各项工作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落在村党支部的肩上,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通过支部成员的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创新意识直接表现出来,因此,要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的软弱涣散问题,首先应选好村支部书记,建设好支部班子,解决好核心问题。

1、坚持标准,解放思想,选好干部。邓小平同志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选贤任能也是一场革命”。邓小平之所以把选贤任能作为一场革命来看待是因为要培养选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这项工作,对于以往党的干部标准、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都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农村党支部选拔干部必须既坚持标准,又不拘一格。①坚持标准就是在选拔将军,要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标准进行。这四条标准既有政治、作风上的要求,又有能力、水平上要求,是一个整体。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能带领群众致富,没有了这一条,不能算是合格的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一定要坚持四条标准,否则将失去核心,起不了应有的带头作用。②引进竞争机制,拓宽选人渠道。要破除从个人或本位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模式,树立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破除轻视知识、轻视人才偏见,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陋习,树立正确看待干部的能力和资历,用人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要破除干部能上不能下,迁就照顾等陋习,树立干部能上能下,注重实践,竞争择优机制观念;破除封闭式、神秘化的选拔干部的陈规,树立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选拔人才观念。当前村支部实行“两推一选对选拔村支书的措施,就是一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的偿试。除此,还可以实行“村干见习期制”,对见习期间不合格的村党支部成员予以及时调整,而对见习期合格的、能胜任的予以任命,并不断帮助他们提高水平,在实践中帮带,在实践中考察,做到选用村干部“渠道广泛,群众满意”。

2、强化教育,激励热情,造就好干部。①村干部队伍建设,选人是基础,育人是保证。首先要加强在职村干的教育培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下大力,加强村干部培训与教育,特别要加强村支部书记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防止思想认识偏差。其次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可以从现有党员中确定年纪轻、思想境界高、有发展经济能力的进行重点培养,也可以从有培养前途的村民(特别是回乡大中专生、退伍军人)中挑选尖子,逐步培养其进入村干队伍,在实践中加强锻炼,并在政治上、理论上加强教育,使其迅速成长,解决好村干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②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村干待遇,激发热情。首先在政治上加以关心。凡是工作成绩突出的,符合条件的村干,应想办法及时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对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想办法解决。其次生活上予以关心。要落实好村干部的报酬,积极推行养老保险、安全保险制度。可以采取村干部以劳动技术入股、村集体以资金入股的股份制形式,开办个人与集体联营企业,一方面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干部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村干部的政治、工作、生活的关心,让他们感到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上有劲头。

3、落实好规章制度,完成好日常工作,督促干部成长。新时期搞好农村的支部建设,关键是要立足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做到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又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可以使农村党支部明确前进的目标与要求,使党支部工作不因人、因事而异,例如围绕“五个好”目标,制定各支部任期工作目标。然后围绕长远目标,各阶段提出明确的、具体的阶段性任务,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实现和完成长期规划具体步骤,也是促进和保证长期规划实施的有效工作措施。这样把长期规划与解决好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持之以恒同集中一段时间与力量结合起来,使支部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支部建设就一定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路子。

(二)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建设好党员队伍,解决基础问题,提高战斗力。

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因此,经常不断地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主要任务。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有目的地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建设好村级党支部的基础工作。

1、加强党性教育,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党的力量根源,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最基本条件。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不断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党员,增强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建设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的有力保证。①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广大党员进行教育,增强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性,就能够使每一个党员在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开拓进取,行动上吃苦耐劳,努力成为现代化建设带头人。②加强党员的理想宗旨教育。必须让广大党员通过党史、的学习,树立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使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永保先进分子的本色。③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教育。农村共产党员要掌握一定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努力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文化、法律知识,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才能在农村改革中发辉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都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工作中,必须坚持“在改进管理中加强教育,在加强教育中搞好管理的原则。①建立健全激励和奖惩机制,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当前农村党支部实行一些融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有效方式,如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责任制管理、党员活动日、创先争优、严格执纪等等,既有创新的,也有传统的,实践证明均行之有效,农村党支部就该因地制宜的抓紧抓好。当然,不完善之处是难免,要建立起一套主体式、多层面的管理党员的有效机制,还需继续努力和提高,需不断地探索和总结。②要灵活机动、形式多样地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农村流动党员均属短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可以采取回归管理、跟踪管理、双向结合管理等形式,通过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作为落实流动党员异地活动登记和参加党组织的证据,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③健全发展党员、淘汰党员的机制,把好入口关,疏通出口关,形成党员有进有出,自然流动,党员肌体充满活力。首先,贯彻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即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规定的党员标准,既要防止关门主义的倾向,又要防止降低标准突出发展的做法;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为使党员队伍的结构、年龄、文化分布状况能适应四化建设需要,必须注重吸收农村有知识的优秀青年,加强在生产第一线发展党员工作;处理好组织发展与培养教育关系,把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上、对新党员的继续教育与考察上,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其次,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是疏通正常出口,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对那些不合格的党员,应采取“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做到既能坚持党员的先进性,又能划清政策年限,建立起正常有序的“出口机制”,防止问题成堆才动大手术的突击式解决方法。党员队伍只有按照新阵代谢的规律,形成良好循环的淘汰补充机制,才富有朝气。

(三)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根本问题,增强吸引力。

第9篇

一、支部组织得力,党员参学积极

村党支部对本次党员春训非常重视,决定把一年一度的党员春训当作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整顿党员队伍的头等大事来抓,严格按照镇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采取得力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参学对象参加春训活动,确保了参训率。本次应参训对象有33人,其中在外地上班、打工请假的3人,临时请事假的2人,实际参加培训的28人,参训率达84.8%。广大党员克服种种困难,按时参加春训,特别是一些已退休的老党员不畏寒冷,甚至带病坚持参加。如老党员万同新同志已经76高龄,大清早就赶到会议室参加集中培训,自始至终参加各项议程,现已75岁的周亮照同志虽有病在身,但仍带病坚持参加,并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良好的建议,体现了老党员党性,守纪律,顾大局的高尚品格。

二、联系本村实际情况突出主题,成效明显:

(一)实扎稳打抓党建,畅所欲言落实处

会上由支部书记皮青山同志专门组织学习了“三个代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思想和相关政策。联系新时期的形势讲叙了在当前做好支部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学习党的思想理论的同时,皮青山同志紧密联系本村实际,例举学习本村肖立贤、李科生等党员同志发展第三产业利用办个体销售、建渔家乐等形式带头创业致富的实例。与全体党员一道讨论分析村里的经济建设现状和以后发展带活经济的出路问题,号召全体党员同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致富创业。

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李杰同志就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紧密联系当前全国“三农”基本情况以及本村农业生产、就业和经济现状与全体党员共同交流学习,号召大家在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式下要认清形势,把握好中央对与农村的政策契机,迎难而上看准市场形势,带领村民搞好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增收。

(二)村务工作大会审议,发展重点共同商讨,审时度势推进经济建设

皮青山同志还就向南村村支两委2010年的社会经济工作情况、2010年的工作计划和设想向大会做了报告,并提请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审议。

2010年,向南村村支两委本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齐心协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在各方面的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年,村支两委合全村之力在抗冰救灾工作中有效地挽救了村民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认真组织,严格选举程序,成功地选举产生了向南村新一届以皮青山同志为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的两委成员;在农业生产设施和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2400米主排沟、3座电排和400米水渠疏洗及18亩土地改造工作,完成村级高标准水泥路1600米,修善村级砂石路2公里;申报了“省级生态村”项目并通过了益阳市环保局审查;基本完成了税改和土地承包面积调整工作;引进了“生物肥料厂”在村投资办厂;荣获“省五个好村党组织”、“综治行进村”、“计生工作先进村”荣誉称号。

2010年,将举全村之力重点做好经济建设工作:完成“生物肥料厂”和“南瓜淀粉加工厂”的进资投产、迅速结束土地面积调整、搞好扶持甘蔗种植工作;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搞好李科生同志“渔家乐”和“农家乐”的开办试点工作;完成五队居民线道路硬化、省道(s202)旁农田主排沟硬化等设施建设;力争省级国有土地平整项目,进行原农场分场一队莲湖改造建设。

听完工作报告,全体党员对村支两委的工作务实精神和取得的成绩纷纷表示赞扬,与会的镇领导也对我村以往在组织建设,村级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的全体同志一致表示,将坚决按照镇党委的会议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招商引资活经济,聚精会神搞建设,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为促进我镇的和谐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贡献力量。

(三)民主评议讲实际,开门见山忌空话

通过民主评议工作,达到了纯洁党员队伍,增强党员先进性的目的。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党支部切实抓好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了深入、广泛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评议中,党员不搞一团和气,不走过场,针对支部成员和支部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意见中肯,批评有理有节,真正做到了畅所欲言,开门见山。使广大党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领会到在抓好学习的同时,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开拓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创新的精神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得到洗礼,党性观念、能力水平得以提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了头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责任感和紧迫感普遍增强,对党在农村的政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习认真,纪律严肃

第10篇

【关键词】新农村 基层党组织 新思路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作为近年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所在,取得了各方面的成效。而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进入党政工作重点之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伟大构想。这个伟大的构想主要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党中央的各项文件可以看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展力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之处在于党的建设。自从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出现很多不同的局面,可谓欣欣向荣。不过,欲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必须加强其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为之注入新鲜的思想力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概念。事实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在小康社会概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进行创新、变革和发展,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中国的发展现状,重新对其进行解释,这也是农村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促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全新思想的指导之下,进入一个变革时期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新农村建设,是多重背景下的产物。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建设新农村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从经济条件来看,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具备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包括乡(镇)、村两级,重点是村。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曾指出一条思路:“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由此可以认识到,新农建设中的党政建设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并且应该围绕一个正确的方针路线来开展,不能够只停留在理论建设层面,并且实际的建设也不能仅仅是理论的简单实现,必须要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所在。

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发展越来越快,“三农问题”依旧是不可回避的政治问题,并且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②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所进行的新农村党组织建设,有其所独有的特点:第一,党组织的设置范围比较广泛,组织体系严谨、严密,这是国外一些农业人口占少数的国家所没有的特点,我国的农村党组织几乎遍及每一个村落;第二个特点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政党的特殊性,其成立初期就是工农联盟的先锋队,建立新中国也是通过发动基层组织的群众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农村基层组织从建立就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始终是农村的战斗堡垒,承担着领导核心的重要作用。从我党的成立历史来看,由于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提出完整的农村建党学说,前苏联也由于当时并未把农村的建设作为重点,所以对于农村党组织的建设思路,是中国共产党自己摸索的成果。我党自成立以后,摸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战略路线,也就是在这一正确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的拥护之下,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综观历史,在农村进行党组织建设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关系中国革命前途的战略部署。

新农村的党组织建设两个新思路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一般指以执政党为主体、以国家权力系统为客体的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能力。对于新农村的党组织而言,全面提升其执政能力,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新思路,并且将之落实到日常的党政建设工作中。

第一,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应以国家意义上的执政能力为要求标准,不可因为其所管辖范围的特殊性而降低对执政能力的高要求、高标准。要认识到农村的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性,更要明确我党是工农联盟的先锋队这一事实,而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是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是传达和落实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战斗壁垒,发挥着推动农村发展和带领农民致富、服务农民群众以及凝聚民心、促进农村和谐的作用。③新农村基层党组织代表着党的形象和地位,也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执政能力不仅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全方位发展。

第二,对于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而言,加强其执政能力应从自身人员素质和组织形式进行改进。人员素质方面,应该加强人才的储备、人才的选拔以及人才的合理选用。指出:“充分认识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关系到中国能否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关系到能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能否增强、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战略举措。”也就是说,人才之于任何地方、任何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农村基层的党组织也要重视人才问题,树立“只有进行人才的投入,才能获得最大的、最意想不到的收益”这一思想认识,而面对农村党组织干部素质整体偏下这一现状,一方面要努力进行改善,另一方面要从干部队伍人才的多样化方面进行整体素质的提升、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与模式。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及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需要对农村干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④

第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应以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也就是说,党组织的构建是为农民服务的,其构建形式、组织机构的设置都应该贴合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虽然是政府所推进的一场对于农村建设的改革活动,但是其出发点以及最终目的是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真正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如果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政府号召与农民行动无法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只能是流于形式的口号工程。⑤

综上所述,加强新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既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像过去把重心放在政策等的实施上,而应该以农民群众为建设主体,本着“为民服务”的理念,加强自身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提高。

将改革创新应用到实处。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将改革创新真正运用到实处,不仅仅运用到党组织的建设之中、工作之中,更应该将之深深植入党组织干部的内心,时刻关注农民生活的需求,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改革创新。真正做到改革创新,并不是一定要在大的方面做出成效才算是改革创新,一定要抛弃旧的理解方式,以一个全新的思维,去认识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内涵,也可以从小事做起,融入到日常的党政工作中。

结论

新农村党组织建设所呈现出来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是需要被提倡和大力发扬的,但是具有工作热情和力度之后,还需要寻找提高工作绩效的方法,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改革创新落到实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以服务农民为基本纲要,加强新农村党组织自身的建设,从而提高其执政能力,更好地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做更多的工作。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注释

①张广胜,周密:“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31~136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③李海新:“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第45~48页。

第11篇

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迎接自治区党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组赴我镇调研的汇报材料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是各级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哈尔莫敦镇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坚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的大局,以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学校党组织和群众满意站所为目标,进一步推动了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哈尔莫敦镇位于和静县城以西,距县城直线距离30公里。全镇总面积37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有7.4万亩,总人口20763人,居住着汉、维、蒙、回、哈等13个民族。全镇下辖7个行政村,27个党(总)支部,共有党员499名,其中:少数民族256名,农牧民党员299名,妇女党员101名,35岁以党员111名。2004年,全镇牲畜存栏达到17万头(只),国内生产总值15882.8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8.96元,较上年增加383.96元。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我们紧紧围绕“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创一流”的工作思路,落实“两个优化”(即优化班子结构、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两项创新”(即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在精减村组干部,规范议事程序,坚持分类指导的同时,我们以增强服务意识,塑造高效务实型干部形象为重点,强化干部培训教育,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对转变工作作风,塑造干部服务形象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是抓培训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筹备活动及“两个条例”教育活动的开展,在精心组织村干部按时参加县上组织的培训活动的同时,我们利用镇党校举办培训班,坚持每周1次的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加强了镇、村干部的“双语”学习力度,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基层干部为农服务的素质。

二是抓责任管理,创新考核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包村工作,干部工作考核制,与各村签订经济工作责任状等各项责任状,加大基层干部抓工作、促落实的力度。

三是抓为农服务,促进作风转变。我们把为群众服务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切入点来抓,深入思考“税费改革后,干部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做好工作”的问题,在广大镇、村干部中形成共识,突出表现在“三个转变”,即由经验型干部向知识型干部转变,由守旧型干部向创新型干部转变,由行政命令型干部向为农服务型干部转变。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干部高效务实的良好形象。

四是认真做好第六届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我镇始终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此次选举工作作为一次对自身驾驭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实际检验,正确把握这次选举工作的各个步骤,在选举委员会产生、选民登记、张贴公告等每个环节进行严密细致的督察指导,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健康顺利进行。真正把思想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双高双强”人员选进村委会班子。

二、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

2004年,我镇按照自治州党委《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巴党发〔2003〕29号)和和静县《关于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认真领会“三级联创”活动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下发《创建方案》等文件。认真抓好创建活动各项措施的落实,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入手,切实加强各创建单位阵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创建的档案资料。加强对站所、村级、学校创建活动的督促和检查,引导和帮助创建单位,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开展活动,强化了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04年度,我镇经州委验收被评为“五好”乡镇党委。6个行政村、3所学校、7个站所分别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支部”、“五个好学校党组织”和“群众满意站所”。

“三级联创”动力在创。为此,活动中,我们突出重点,引导各创建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争创意识。

(一)围绕中心抓争创。我们始终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镇党委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创建”活动的落脚点。努力探索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坚持把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摆在正确的位置上,从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转变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大循环,把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继续引导农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二五四二”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化的模式。同时,加快实施以“牛为主导,羊为基础,猪禽并举,珍稀特品种一起上”的养殖战略,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三是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通过优化服务和投资环境,吸引龙头企业来我镇投资建厂,开发订单农业,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二)突出重点抓争创。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开展“创建”活动,就是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关健是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为此,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动态调整。我们坚决摒弃“不犯错误不调班子,不出乱子不整班子,不到年龄不出班子”,的观念。先后对镇直机关及各村的支部班子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经组织考察,及时调整任命了4名党支部书记,通过努力,使一批后进村、站所的工作得到加强。同时,认真做好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尤其注重对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按照群众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程序,选拔镇级后备干部14名,村级后备干部45名,站所、学校后备干部11名。建立后备干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加强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每年年初,镇党委与各党(总)支部签定《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等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党支部将责任制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与每个党员签定《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三是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镇党委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履行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把党员入口关,实行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制,严格入党手续。四是认真做好“三老”人员工作。重大决策出台前和逢年过节,镇村党政领导都召开“三老”人员座谈会,主动征求“三老”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镇村领导经常到“三老”人员家中慰问,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按时将县委组织部为“三老”人员订阅的报刊和生活补贴发放到他们手中。“三老”人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关心支持所在党支部工作,从而使“三老”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全镇现有“三老”人员87名。五是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根据县委的要求,镇党委认真引导,各村积极制定村委会建设方案,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使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镇觉伦图尔根村中心村村委会大楼去年已投入使用,哈尔莫敦村村委会大楼的建造已接近尾声,其它各村均在进行前期规划当中。

三、创新机制,拓宽渠道,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面对税费改革后村级集体收入来源减少,保运转难度加大的实际,为切实推动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我们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三个代表”具体实践活动。目前,全镇85%以上的村,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以上,切实解决“无钱办事”问题。具体工作中,各村因地制宜走好3条路子。一是抢抓产业政策机遇,以地生财促增收。针对我镇荒地资源丰富的实际,我们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动员各村大力开展荒滩造林,以享受国家政策,争取补助资金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依托现有集体耕地资源,租赁经营,收取承包费,走好土地资源保值增值促发展的路子;三是兴办农产品、林木加工厂,发展能人经济,村集体享受利益分配政策,走好项目带动促发展的路子。四是强化经营管理,资产保值增值促增收。村级集体资产是创造集体收入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拓宽集体资产使用和经营渠道,对集体房屋、土地等存量资产,采取承包、租赁、出售等形式进行盘活增效,促进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今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突破传统模式,通过创新发展环境、引进外资,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厂,农村经济合作社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四、以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为根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自创建活动以来,镇党委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群众路线,不断强化“亲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思想观念,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妥善的解决涉及农民利益的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增收基础。2004年,G218线至觉伦图尔根村原村委会8公里道路、G218线至镇政府12.3公里道路分别于2004年5月和10月投入使用。觉伦图尔根村老村部至后山22.67公里村级道路建设的路基部分已基本完成。投资448万元的查茨村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已全面实施。投资683万元的夏尔莫敦村土地整治项目前期的勘测和规划工作已完成,现已报自治区评审。去冬今春,我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建防渗渠27公里,打机井9眼,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35座,维修灌排水渠32.5公里。觉伦图尔根村13公里防渗渠建设正在进行当中,预计5月底可全面完成。

二是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按照我镇小城镇建设二十年总体规划,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实现了街道的加宽硬化和地下管道的预埋,全镇已建成投入使用门面房28家,步行街也已初具雏形。人行道及绿化带建设工作已开始动工,争取在年7月份以前全部完成。

五、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确保农村政治社会稳定

我们始终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三个绝不允许”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一是及时完成了宗教场所的年检与宗教信徒的登记造册、节假日宗教场所的安全监督等日常管理工作。镇党委与各村、村与组三级均已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到了宗教工作常年有人抓,抓就抓落实。二是认真落实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包联宗教活动场所制度,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念,满腔热情地为基层信教人士服务。三是切实履行好宗教管理和行政执法主体的职能,正确处理好宗教与的关系,合法信教与非法信教的关系,依法传教与非法传教的关系。四是是强化对伊斯兰教、天主教传教场所的日常监督与管理,明确专人,定期检查,并做好信息反馈,确保伊斯兰教、天主教活动正常化和合法化。五是坚决抵御渗透,按照“露头就打,重惩严罚”的原则,对骨干分子和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坚决予以打击。

六、立足先进性教育,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今年下半年将在乡镇一级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切实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各项筹备工作,镇党委本着认员先进性教育形势,摸员队伍状况,理清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思路的原则,集中组织人力,集中时间精力,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营造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良好氛围。为使党员先进性教育顺利开展,我镇采取广播电视、出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在全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在全镇已初步营造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摸员队伍现状。我们采取座谈讨论,调查了解等方式,先后召开老干部、老党员座谈会,对全镇党员队伍现状,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组织阵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掌握,特别是对全镇的流动党员状况进行了全面清理,了解去向,并与所在党支部取得联系,强化流动党员管理。三是确定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点措施。归纳起来,就是要突出以下四点:换思维,更新观念,抓源头,改善结构,促教育,提高素质,严把关,整顿队伍。四是机关干部带头学习。为使我镇先进性教育与县级保持有效衔接,镇党委于3月中旬给每位党政机关干部发放发《学习手册》,同时要求撰写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七、今后努力方向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建设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实施州县规划为重点、以抓实“创建”活动为突破点、找准抓党建促发展的结合点。切实解决对基层组织建设投入不足,壮大集体经济局限性等问题。不断增强村党(总)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二)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活动,认真做好对新一轮第二批创建单位的督促引导,同时要求达标单位做好迎接复验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创建,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增强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我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 基层党组织 先进性 建设

“中国梦”是十三亿人民的梦,而这个梦想的最终实现则有赖于“人”,有赖于党的正确领导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石①,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各项具体工作组织者和实施者。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及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然面临很多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整思路与方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后的表现

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落后状况更加突显。由于处在农村基层,基层党组织成员所接触到新知识与新技术的机会要相对少了许多,信息要相对闭塞许多,学习的机会也很少,往往需要基层党组织成员自觉学习与研究。这样的学习状况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加落后。再加之,现有的农村基层党员偏于老龄化,这一部分党员多数时间都身处农村,整体思想觉悟及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后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年龄老化,缺乏新鲜血液。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加上户籍政策的松动,青壮年农民纷纷选择进入城市打工与生活,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儿童和老人。这就造成了农村一些地方,党员年纪普遍偏大,以中老年党员居多,党龄长的党员多,新晋党员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多年未发展新党员的状况,即使发展的党员也以中老年为主。

大量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了年轻的血液作为支撑,村党支部失去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据了解,在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和努力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多数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没能加入党组织,加入的青年,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成为有名无实的中国共产党员,无法充分发挥出一个党员应发挥的作用。因为长期在外,他们感受不到新时期农村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没有归属感,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无法真正掌握外出党员的实际情况与思想动态,无法对这部分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再加上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党员同志,大多为年长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很难对党的战略方针和相关政策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宣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思想觉悟及素质有待加强,能力有待改进。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由于缺乏必要的系统性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化的知识学习,普遍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加上受农村传统的干部作风的影响,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也有待加强。

具体表现在:第一,思想政治觉悟和素质不高。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中的领导思想过于保守、传统,观念老套,缺乏创新精神与意识。面对农村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突发新情况、新问题茫然无措,工作放不开手脚,跟不上形势,用传统的老方法去处理新问题。

第二,村干部文化素质低,工作能力较弱。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和年龄老化,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也比较差,思想和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农村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难以真正起到领导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第三,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有待改进。有部分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干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单一的、一家之言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不听取任何群众的意见,而是独断专行。因此,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不能把群众紧密结合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周围。

第四,工作作风有问题。有少数干部脱离群众,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甚至,贪污集体财产。一些地方在宅基地划分、土地承包、农村低保安排上优亲厚友,,严重影响党的形象。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无法跟上新形势的要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经济与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向多层次发展,这使得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压力,对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既需要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知识,更需要提高使用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既要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要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部分基层党组织对这些时代的产物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对于这些新生代的产物闻所未闻,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多元化”,不知道什么是“多元文化”,没有意识到这个社会已向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因此,也很难有针对性地去建设基层党组织。

同时,由于对党建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未能与时俱进,充实自身的党建知识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使得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多数只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组织学习和开会也多数是走样式,只做表面功夫,党组织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往,“十”所提出的“中国梦”显然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摒除落后思想及落后状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其建设的先进性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点,且这项工作迫在眉睫。

加强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性的路径

“十”的胜利召开为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这一主题,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这三个着力高度总结了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因此,在这三个着力点的基础上,本文对此展开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为加强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先进性提出了更具体的路径。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一是要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②。这既是我党对基层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及基层党建工作者思想觉悟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其主要内容除了包括加强党政思想的宣传和教育外,还应与时俱进,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多走出去看看,多看看这个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多了解这个社会发生的变化,了解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了解其他先进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多看、多听、多想、多学习、多实践,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宣传和学习计划,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确保其先进性,确保其更好地为实现十三亿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所服务,这也是中共“十”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理想和宗旨、党性和纪律、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教育③,使广大农村党员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和义务,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人类的行为受思想所支配,为此,农村的基层党员干部切不可因为身处于农村而放弃了一个党员所应具备的理想、党性、纪律、义务等等,反而更应为其他身处农村的党员及村民起到榜样作用,争当表率,积极带动其他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与积极性,培养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充电”的能力,丰富其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当前科技信息时代,很多知识和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我学习与研究,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新知识理论、新世界、新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响应“十”号召,共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三是要以县、乡(镇)党校为阵地,大力加强农村党员科技和文化知识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善于做新时期农民思想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以及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努力使农村党员干部成为熟知政策、掌握技术、信息灵通的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

优化村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大部分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市场经济意识和致富本领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这一现状,各届中共党代会一再强调,在选拔新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德才兼备的原则。

即:一是要创新选举方法。从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采取“两推一选”、“公推公选”、“公推直选”④、组织聘任等方法让一批新鲜血液加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去,这批人员应该具备优秀的素质、踏实的工作作风、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文化程度,选拔这样一批人员担任村支部书记或干部,以优化结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二是要注重从基层出去的优秀人才中选拔人员。这些人可以包括基层的创业标兵,带领群众致富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打工回乡人员,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等;三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后备干部的培养。着重从素质较高、热心集体事业、有致富能力的农村青年和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苗子进行教育、培养,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村里的公益活动,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使他们得到党员群众的认可,逐步进入到党支部班子中去,从而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改进村干部传统工作方式,真正实现“两手抓,两手硬”。思想建设的高度决定着经济建设的高度。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知识面,在无法多出去走走看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去了解和掌握外面世界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从而有效地更新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用新思想、新眼光去看待农村基层建设,包括党员的思想建设、农村的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等,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向全面实现小康水平靠拢。众所周知,小康水平的全面实现主要依赖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为此,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在武装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经济建设的能力,真正实现“两手抓,两手硬”。

换言之,在“十”顺利召开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干部在抓农村党员思想建设的同时,服务经济的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是必须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的力量,为广大村民创造有效的平台,更新思想观念及理论知识,积极改进农村教育培训内容,创建农村致富新平台,建立农业发展新基地,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积累这个中心,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引入农业科技新手段,变量产为质产,使农民成为技术型多面能手。在工作方法上,农村干部应积极听取民意,改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切实走到农村基层群众中去,结合群众实际,切实帮群众解决问题。通过村民大会、投票表决等方式把群众关心的事情交给群众自身去决策。

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党员为家乡建设出谋献计。在具体的实践中,农村的党员和村干部多数是在当地或在村里具有一定影响力或在某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能人,在综合能力方面相对来说会高于普通老百姓。但同时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引导,制定强有力的激励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一是要开展党员岗位效能比拼,使其在生产发展中起到核心带头作用。可对农村党员实施绩效考核,对每个党员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的分配,权责相等,以此提高每个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各自所长,为党建工作,为家乡的建设出谋献策,发挥其应有的创造力,使之在自己熟悉的岗位中,为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贡献力量,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农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圆“中国梦”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是支持和重视外出党员返乡创业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农村成员的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外出党员创业带头作用,带领其他农民一起创业,一起发家致富,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创业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此可谓一举多得,且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对于外出返乡的党员,基层党组织应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作用,为其创业提供更好的创业平台及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优惠政策、简化手续,还包括其创业资金、建设用地等,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扶持,使之更好地为家乡的发展服务。

三是积极说服外出读书的党员毕业后回乡效力。对在外读书的大中专学生党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给予一定的关怀与支持,鼓励其在毕业后回乡加入新农村建设。在他们读书期间,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积极的物质帮助,帮助其解决学习与生活费用,使其能安心学习。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要积极帮助其就业,了解其真实思想动态,并对其宣传农村毕业生党员就业相关的政策等,使其能用学到的知识武装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之,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党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完善与否及先进性关系到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为此,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先进性有利于为农村的基层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快“中国梦”的实现步伐。

【作者分别为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邱杰,张瑞:“建国以来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及路径选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