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20:2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天文地理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基本情况
(一)幼儿教师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年龄集中在20-25岁,占74%;而35岁以上的幼儿教师没有,20岁以下的教师占12%,教师的年龄结构较年轻。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只有1名男幼儿教师,其余均为女幼儿教师。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高中或大专院校,占92%,初中或中专学历仅为1人。幼儿教师毕业院校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占88%。所学专业非师范类的仅为1人,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占90%。幼儿教师在校期间接受过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占92%,接受过科学小实验课程的占10%,接受过数学课程的占24%,接受过幼儿数学发展研究课程的占16%。根据幼儿教师上述采集到的基本信息来看,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方面都比较合理。
(二)幼儿园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公立幼儿园占6%,私立幼儿园占94%。幼儿园教师设置中,动物角的占88%、科技角的占62%。幼儿园中的配套玩具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占86%。有专门的业务园长的幼儿园占9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园硬件设备较好,符合基本办园条件。
二、教育教学情况调查
(一)科学教学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从使用教材角度来看,有40%的幼儿园使用的是国家编订的适合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20%的幼儿园使用的是地方编订的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14%的幼儿园使用的是校本教材,其余的为其它。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有28%的教师进行天文、地理等常识的活动安排,38%的教师进行简单科学小实验活动安排。从每周进行的科学领域活动课角度来看,38%的班级每周有一次科学领域活动课,36%的班级每周有两次科学领域活动课,6%的班级每周有三次科学领域活动课,16%的班级没有安排科学领域活动课。从科学领域活动课注重角度来看,58%的幼儿教师认为注重孩子的动手创造能力,46%的教师认为注重孩子对科普知识兴趣的培养,12%的教师认为注重对孩子知识的传授,尽可能多学一些。从教师设计科学活动内容时候遇到问题的角度来看,40%的教师存在知识掌握不准确、不敢确定,36%的教师在准备小实验的材料存在难度,12%的教师对实验原理掌握不准确,仅有10%的教师认为没有任何问题。此外,还有64%的教师认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课中最难开展的是科学领域。
(二)数学教学情况
从每周进行的数学活动课角度来看,40%的班级每周有三次科学领域活动课,34%的班级每周有两次科学领域活动课,20%的班级每周有一次科学领域活动课,6%的班级没有安排数学活动课。从教师设计数学活动内容时候遇到问题的角度来看,44%的教师存在基础概念记不清楚,不能准确表达,14%的教师存在其他问题,32%的教师认为没有任何问题。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幼儿园中常见的数学知识:数字歌、数的认识、数字书写、单双数、排序、1和许多、珠心算、10以上加减、连加连减、应用题、平均分、图形的认识、认识时间、认识方位、基数和序数等15个,教师曾进行过所占比。对于进行上述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原因,88%的教师认为是基于幼儿发展需要,12%教师认为是入小学需要,6%的教师认为是家长要求,4%的教师认为是便于管理。
三、教师发展情况调查
在本次调查的50名幼儿教师中,有20%的幼儿教师参加过国培计划、28%的幼儿教师进修提高学历、2%的幼儿教师参加过培训、40%的幼儿教师从未参加过培训、进修。本次调查过程中,幼儿教师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在科学领域活动上有所成绩,需要开展的理科培训统计如下:34%的幼儿教师认为需要开展数学基本概念的培训、56%的幼儿教师认为需要开展物化生等基础知识及小实验的培训、36%的幼儿教师认为需要开展天文地理知识的培训、82%的幼儿教师认为需要开展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的继续教育。如果再回到大学,幼儿教师希望可以增加的理科课程统计如下:28%的幼儿教师希望可以增加有关数学基本概念的课程、50%的幼儿教师希望可以增加有关物化生等基础知识及小实验的课程、38%的幼儿教师希望增加有关天文地理知识的课程、78%的幼儿教师希望增加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的课程。
四、讨论与建议
(一)幼儿教师年龄、学缘分析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本次调查的幼儿教师年轻化比较严重。虽然,年轻教师更有活力和精力从事此工作,但也存在工作经验不足、幼儿园教师缺少梯队建设等缺点。本次调查的幼儿教师,从学历和专业上看都非常适合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师范性和专业性。
(二)科学领域教育教学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中,有关科学领域的教材大多数选用比较适合幼儿的发展。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有关科学小实验、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活动较少、数学知识点也不够全面。在课程安排上,科学和数学活动较少,每天需安排一次科学、数学的活动。
(三)教师发展情况分析
情感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而积极情感是在某项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再通过彼此的影响,指激发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对某项工作产生动力。而消极情感是指互相排斥,没有建立融洽关系,对某种事物产生抵抗、烦躁的负面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深刻认识到积极情感所给教学带来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中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养师生情感,将教材中的知识运用实际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价值,强化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确保教学达到良好效果。
2积极情感因素在学生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了兴趣和情感,那将会失去对知识的探索、追求与渴望。可见,积极情感能激励学生去行动,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反之,则阻碍学生的行动。积极情感的激发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由于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抽象,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些都将影响学生学习地理潜力的发挥。积极情感的激发能创造更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确保教学效果。在激发学生情感因素的同时,学生不仅获得真知识,还有助于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3.1地理老师自身要树立良好情感形象
老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会影响着学生学习,这关系到地理老师要如何善用面部表情,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来向学生教授地理知识。可见,老师的表情在课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老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专业的教学技能,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表情,以最饱满的热情感染自己的学生,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如果一味地按照教案来传授地理知识,这样学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3.2培养师生感情,注意课堂上的互动
“亲其师,信其道”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而严肃、紧张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课堂上,注意师生互动,善于提问题,使学生多思考、分析、比较,以增强教学效果。老师不仅要做到尊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对所有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而且要做到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方面,都要给予学生亲切的关心和细心照顾,在思想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学习上多给予鼓励和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也愿意成为学生的朋友,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
3.3利用教材中富有情感的知识内容,以激发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热情
为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老师要善于利于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用生动的语言多举些例子,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博物馆、农村、工厂、展览会)实地观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演示天文地理知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3.4采用适当的评价方式,强化地理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的愿望。”智慧的做出评价不仅仅只是在试卷或作业本上,还要贯穿整个教学当中,当学生在学习上有进步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犯错误时候,要正面教育,切忌不要冷嘲热讽;对学习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辅导,要一视同仁的评价态度,使学生真正从适当的评价中获益,树立对学习地理的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
4结语
关键词 杜威 实用主义 地理学习
杜威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杜威以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为基础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内容丰富,对教育界产生极大影响。在当时实用主义目的在于改造旧学校,使新的一代具有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品质,能顺利地投入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并适应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借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1]。
1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1论教育的本质
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2]。杜威认为教育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发展个人能力,渲染个人意识,最终形成习惯,教育也是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工具,生活的本性就是力图使自己生存在世界上,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达到生活的连续性。从古到今,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生活上的经验和技巧,这些经验和技巧都是通过教育传递下来,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教育,都是通过教育实现的,所以,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他明确提出教育即生长,在解释这个之前,杜威解释了发展概念的教育意义,他提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认为生长是生活的基本特征,教育即是生活,所以从数学的推理法中我们可以证明教育就是生长。在生长过程中我们有着各种欲望和理想,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六章中提到:“生长的理想,有两种思想,一种主张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另一种主张教育就是从外部进行塑造工作,不管是生理的本能,还是靠过去的文化遗产,生长的理想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即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因此,总结起来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1.2关于教育的目的论
杜威从多个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的问题,关于教育目的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的论述。杜威指出:“我们探索教育的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整个教育都不允许这样做,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属于教育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相比较[4]。”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可以预料它产生的结果,并利预料的结果去指导观察和试验。所谓教育内部的目的就是指儿童的本能和兴趣所决定的教育过程即是教育目的。然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总是设计这样或那样的道路让孩子们走,从不想一下孩子到底喜欢什么,产生的结果就是孩子从小学就开始产生厌学的现象。杜威反对教育的政治目的,而家长和老师又强加了教育的外部的具体教育目的,这些具体的教育目的又受到社会和阶级的制约。
1.3关于儿童中心论
在传统的课堂里,我们很少给学生活动的余地,大部分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现在,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杜威在著作《学校与社会》中说道:“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移到太阳一样的那中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则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5]。”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本能、兴趣和爱好组织活动,安排内容,这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一个特色。杜威认为,教育和教学应该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提倡儿童的个人自由。他指出,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都要服从儿童生长的需要,以儿童的兴趣为依据来设计各种活动。杜威说,鼓励儿童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有关自我的知识,这并不是意味着老师将无所作为,也不是意味着教师不再进行积极的教学,它仅意味着教师要引导学生依靠他自己去再生产和认识那些教学内容[6]。老师的作用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来决定儿童最应该学习什么知识。总之,“儿童是起点,是中心”。
以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杜威实用教育思想,在1912年2月,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评述了西方的实利主义,指出:“实利主义教育以人民的生计为普遍教育之中坚。其主张最有力者,至以普通学术,悉寓于树艺、烹饪、缝纫及金、木土工之中。此其说创于美洲,而近亦盛于欧陆……实力主义之教育,因亦当务之急者也。”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成为一种传播极广的教育思想,其影响超过了任何一种西方教育思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今天中国教育的影响也是深刻而又广泛。
2杜威实用主义对中学地理学习的启示
纵观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对当前中学地理学习有重要的启示:
2.1地理学习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杜威曾认为:“各种科学的统一性,可以从地理科学中看出,地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显示出地球是人们各种职业最永久的根据地[7]。”在当时的欧洲国家把地理的学习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人类的一切文明,离开了地球那就什么也没有了。地球是一切物质的源泉,通过我们对地球的活动和接触,我们才能认识世界的真正意义和判断它的价值。所以,地理的学习是十分的重要,对于地理的学习内容,过去地理的学习内容是牢记:什么河流的发源于什么山,往什么方向流,经过哪一府、哪一州、哪一县,到什么地方,于什么小河相汇,流入什么海洋;什么山发源于什么山脉,绵延多少里,最高峰是多少米,有什么树木。这些名词都是很不容易记的,而且没有用处。要用的时候,费几分钟功夫参考一下就知道了。我们另外还有许多不可缺少的东西。何必花这么多的功夫仔没有用的事情上。
今天,教育在改革,地理的学习内容也在改革。例如,讲到天文,书上告诉你,地球转动的轴是有点斜的,斜度几分几秒,因此,南半球、北半球所受的日光不同,平常教法总是教人记着几分几秒,因受日光的不同所以有寒热带,几个月冬天,几个月夏天,这样的教法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它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如北方因为天气寒冷,日光少,所以发生什么民族、文化较迟较低;但是,人类在这种天文地理不相宜的地方,尚且能与自然奋斗,造出文化,如火的发明、衣服的发明和北冰洋中捉鱼等,这些都能引起兴趣,可以知道人类在天然界所占的地位[8]。从上面的例子中说明了,地理的学习内容要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体现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
2.2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有用的地理
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一个过程,除这一过程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那么,对于地理的学习,我们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有用的地理,这恰恰符合了杜威对教育的目的的要求。
地理的学习不仅仅限于课本的理论,更多的是对我们人类的生活的影响。在当今时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世界各国都把环境问题作为制定政策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环境保护的教育在我们的地理课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环境已经成为我们人类发展出现的一个新的问题,包括生态破坏、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等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地理的学习也要与时俱进,在过去人们认为地理的学习都是局限于知道某个地点在哪个位置,而如今,我们更多学习地理的目的是要对人类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我们中学的地理中,也提出了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例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同学,应该知道海水运动的现象,海水出现忽然迅速深度褪落的现象表明有海啸灾害;台风来临的前兆包括一些高云的出现、雷雨突然停止、特殊晚霞等都表明有可能发生台风。这些地理知识的学习既是对我们生活有用,也是对我们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这就是我们地理学习目的。
2.3围绕“兴趣”来学习地理知识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明确的提出了儿童的兴趣对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在译自杜威的《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中,提到了四种兴趣类型:学习兴趣、活动兴趣、社会兴趣和道德兴趣。在这四种兴趣中,地理的学习主要围绕学习兴趣、活动兴趣和社会兴趣。培养学生地理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是学生在感官上受到刺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兴趣,比如,在中学地理中第一章介绍天体时,教科书上就给出了许多天体的图片,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利用天文望远镜来观测,这些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活动兴趣中,老师可以在室内或者野外来实地考察地理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仅可以传授地理知识也能很好的引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即是对人的兴趣,是一种强烈的特殊的兴趣,比如模仿、喜欢别人对自己的称赞等,都是社会的兴趣,在地理的学习中,地理的知识如果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那么也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高度关注,比如全球变暖,环境污染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地理的知识,这些热点也引起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中学地理的学习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自然地理中主要涉及一些天文、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地理主要包括某地区的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环境污染等知识;这些学习内容可以说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的一些知识,只是我们通过文字、图像总结的形式表达出来了。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我们生活的环境,从我们的常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总结出规律。我们不再是以一种呈现的方式或者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
2.4以实践为主的地理学习方法
以前,教育还只能满足一种人的需要,就是那些为知识本身而求知的人,如今,我们不能应为学习而学习,我们要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对地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使我们学习的地理知识运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气候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气象站观察一天的气温、降水量的数据是如何获得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天气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再如学到地球公转时,可以准备一些道具:木棒、橙子、桌子、发光的灯泡,我们可以用木棒作为地轴,橙子当做地球,把木棒插入橙子里面,灯泡作为太阳,学生拿着地轴演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演示之后思考地球公转一周所产生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样,很清晰明了的就把地球的公转过程,公转产生的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会在实践的过程中迎刃而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以上的两个例子都明确的说明了实践对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3总结
杜威教育思想是世界教育思想上最光辉的一页,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其进行合理充分的应用,对教育界未来的发展无比有利。利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指导地理学习,给地理的学习注入新的理念,丰富地理的学习内容,科学把握地理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更多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本文只是对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小部分进行探索,希望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能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 赵祥麟,王成旭.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原载学校杂志[M].1897.译自劳伦斯.A.克雷明编.杜威论教育[M].1959英文版.
[3] 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第四章“教育即生长”王承旭译.1916年英文版.
[4] 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第八章“教育上的目的”王承旭译. 1916年英文版.
[5] 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译.1900年英文版.
[6] 丁永为.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新世纪赋予“成才”崭新的概念,有人曾把孜孜不倦、埋头苦读的学子称为“才子”;有人为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称为“才人”;亦有人奉考试高分全优学子为天之骄子,国之栋梁。然而今天,屹立在新时代的前方,仰望着日新月异的时代给予“成才”最精典的诠释,我们幡然醒悟:只有兼备最扎实的知识基础,最渊博的天文地理知识,以及最全面的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潜能才是合格的,走在世纪尖端的“人才”!
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诚然,双肩稚嫩的我们还不能轰轰烈烈大有作为,更谈不上现有便又单枪匹马地为社会作多么巨大的贡献。可是我们拥有着无价的资本:青春和时间,深信:只要我们毫不懈怠地吸收阳光和雨露,马不停蹄地同时间赛跑,柔弱小幼苗一定可以长成参天栋梁,撑起阴凉的一片蓝天。
牛顿说:“力是可以想通的”。而成人与成才本身就是一对相互牵连、如影随行的影响全,更确切地说,平衡二者才能平衡人生。
如何成人,如何成才,面对这一令人深思的问题,笔者“拙见”;
自信,成人成才的基石,因为“自信成功二百年,会当击浪三千里”;
坚定,成人成才的阶梯。因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梦想,成人成才的导航,因为“心有多高,我们就能走多远”;
奋斗,成人成才的焦点,因为“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真的,生活就像一种回声,你给予多少,它就送回多少;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所以,作为生活的我们,撒下所有这些火种,生活必当色彩斑斓,灿烂辉煌。
有蓝天的呼吸,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有大海的呼吸,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流前却步;
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
因为;
地图种类很多,就内容而言分为两大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地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农业、工业、居民、交通图等等。地图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可以直观地将其包藏的地理知识、地理特点和地理规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地图在地理教材中的作用是地理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标志,而且贯穿整个地理教材。新课改之前地理教材中图像和文字的比例就高达1:4,从当前的地理改革发展趋势看,地理知识更加图像化了。因此地图在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值得师生高度重视。
二、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作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理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专家认为,中学生在课堂保持高度注意的时间很短,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知识性较强,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理论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但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地球仪、各种地理挂图、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有关地图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出示过程中,教师的展示、地图的颜色曲线等都可以引发他们的兴趣。教师也可以不出示地图,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空间印象,使形象直观的地理图片代替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和信息传递的通道。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地图。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地图中寻找所包藏的各种地理现象,并探究分析产生这些地理现象的原因,进而归纳总结出有关的地理规律。还要让学生能够进行图文转换,不仅把简明的图像转化成繁杂的文字,而且可以将繁杂的文字转化成简明的地图,这个图文转化的过程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又一个重要过程。总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三、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一)直观呈现地理事物的形态
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像表达,可以直观呈现地理事物的形态,包括事物的大小、高低、形态等。例如讲中国地形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立体的中国地形分层设色图。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以及它们的空间分布、所在地区和海拔状况。然后学生从图中找出他们的分布规律,归纳出中国地形的特点———西高东低、类型齐全。最后学生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以及水能资源的影响。这样一张地图就将所需要讲的地理现象、特征、规律及影响呈现在学生面前了。由此可见,地图可以直观地呈现地理事物的形态,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图像化、简单化,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将零散的知识整体化
零散的知识用文字来描述不仅麻烦,而且学生不易记牢,也不易产生系统性的认知,学生还会产生厌烦感。地图是地理学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也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形式反映地理地理事物的形态、成因、规律以及各要素间的联系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例如,讲世界植被类型分布时,单纯地让学生记忆植被类型的世界分布是很难做到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和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图。这三个图是环环相扣的,大气的运动直接影响气候的形成,气候的类型有影响植被的类型。学生利用三者之间的联系来记忆有关的地理知识,这样就将零散的知识通过地图变得系统化、整体化了,而系统化的知识更有利于运用,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三)地图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关键词 明朝 士人 世界观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明人很难渡海越山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故而明代的帝王和官僚士大夫仍遵循前代的固有观念,认为明王朝乃居于地之“中央”的“天朝上国”,视中土之外皆夷狄和番邦。在华夷观念下,明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则是朝贡体制为纽带,朝鲜、占城、安南、西域诸国皆是朝贡国。明朝人对世界的认识大体就是建于“华夷观”与“朝贡体制”之上,并代代沿袭下来。明中叶以后,明朝的实际国际处境发生巨大转变:一方面,西洋传教士所带来的西洋文明,尤其是天文和地理知识,使汉族“天下”“天朝”观念逐渐瓦解,中国已从观念上由“天下”成为万国中的一国;另一方面,明朝先后受到满夷,倭寇来自东北和东南的侵扰,明朝华夷体制受到事实上的挑战。明朝的现实国际处境未能打破上层统治者“宗主国”对“朝贡国”,“中国”对“四夷”的文明想象。却唤得敏感和进步士人的关注,尤其西洋传教士带来的天文地理知识,让其感受到极大的震撼。明朝人的世界方才开始观悄然发生变化。
《职方外纪》是西洋传教士艾儒略等人编著的一部关于世界地理空间的读物,其中讲述的世界地理知识与中国传统观念大为不同,使明朝士人为之震撼。作为一部地理读物,其书中所介绍的地理知识,于今已是公认的常识。书本身的内容学术研究的意义不大,但其珍贵之处在于该书卷首除艾儒略本人的自序外,还载有明朝杨廷筠、李之藻、瞿式、许胥臣、熊士、叶向高六位士人所写的序言,序言反映出以这六人为代表的明朝士人面对令人震撼的西洋地理知识采取的接受、调试、自守的态度。本文即以此来对明朝士人世界观的改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分析。
首先,《序言》中所反应出来的“世界观”的改变表现在这五位士人一致接受了西洋传教士带来的世界地理知识,从过去中国“天圆地方”“中国为天下之中央”的旧世界观转变为承认地是球形的说法,中国只是世界上众国中的一国,甚至“仅如掌大”的新世界观:“西方之人,独出于古,开创一家,谓天地俱有穷也而实无穷,以其形皆大圆,故无起止,无中边……遍地周遭皆人所居,不得以地下之人与我脚底相对,疑其有倾倒也。”――杨廷筠
“以地小圆处于天大圆中,度数相应,俱作三百六十度……地如此其大也,而其在天中一粟耳。吾州吾乡又一粟中之毫末,吾更藐焉中处,而争名利于蛮触之角也与哉……”――李之藻
“……书为《舆地全图》,凡地之四周皆有国土,中国仅如掌大……”――叶向高
他们虽然都对这种新的地理知识表示惊讶,甚至是震撼,但一致承认西洋人的地理知识有凭有据,绝不是无稽之谈,如:杨廷筠赞其“历历可据”,李之藻称之“语必据所涉历,或彼国旧闻征信者”,叶向高亦承认“其言凿凿有据,非谬悠如道家之诸天,释氏之恒河、须弥,穷万劫无人至也”;熊士还称道《职方外纪》“为益匪细也”,拒不是“邹衍之谈奢而不核,章亥之布局而未周”。这些士人已经意识到西洋人地理世界观的正确和可信。
第二,这些士人的“世界观”还显示出较强的文化开放意识。典型代表是瞿式,在他所写的《职方外纪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充分显示出了这种文化开放意识:“尝试按图而论,中国居亚细亚十之一,亚细亚又据天下五之一,则自赤县神州而外,如赤县神洲者且十其九,而戋戋持此一方,胥天下而尽斥为蛮貉,得无纷井底蛙之诮乎。曷徵之儒先,曰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谁谓心理同而精神之结撰不各自抒一精彩,顾断断然此是彼非,亦大矣。且夷夏亦何常之有?其人而忠信焉,明哲焉,元元本本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若夫汶汶焉,汩汩焉,寡廉鲜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其可以地律人以华夷律地而轻为訾诋哉!”
瞿式指出:中国并不是唯一的世界,也不是唯一的文明中心,各种地区的文明并没有先天的高低之分,“夷夏”当然不是以“地理”而区分。如果能够“忠信”“明哲”“元元本本”,虽在殊方,也是诸夏;如果“汶汶”“汩汩”“寡廉鲜耻”,即使“近于比肩”也是“戎狄”。故不可以地律人,以人律地。以瞿式为代表的这种文化开放意识在当时“中国是世界中心”的主流世界观之下,当是最为进步和觉醒的世界观了,也表明“华夷”观念已渐渐被新的世界观所祛除。
第三,将西洋地理学说与中国原有学说相类比,是这些士人“世界观”所具有的另一大特点。五人之中又以叶向高最为典型。
“泰西氏之始入中国也,其说谓天地万物皆有造之者,尊之曰天主。其敬事在天之上,人甚异之。又书为《舆地全图》,凡地之四周皆有国土,中国仅如掌大,人愈异之。然其言天主,则与吾儒畏天之说相类,以故奉其教者颇多。其言舆地,则吾儒亦有地如卵黄之说,但不能穷其道里、名号、风俗、物产,如泰西氏所图记”。
叶向高认为西洋人所说的“天”“天主”与“吾儒畏天之说相类”,西洋人说天是圆的,正是中国过去有的“地如卵黄”之说,只不过中国过去的学说并不如西洋人的详尽。瞿式也说邹衍的九州说实际已经讲到各大洲的存在。这种将西洋观念类比为中国古代原有观念的做法,实际是用中国历史中对应和相近似的知识,化西洋“异端”为“同质”,站在传统理性思想的立场上,接受新知识,以缓和新知识的巨大冲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些士人虽然接受了西洋地理知识,承认中国不是地理的“中心”,但仍然保持文化自尊,认为相对于中华的“义理”之“道”,西洋的知识和技术只是“器”。正是如此,叶向高称艾儒略来中国是“慕义远来”,熊士在《跋》中教人读此书要“不役于物而直探本原”。对 “义理自守”有更为详细论述的是许胥臣:
“《职方外纪》似亦稗官小说,要于裒奇荟异,使人识造物主功化之无涯。扩其所见,不局于所未见,而因以醒其锢习之迷,以归大正,则不第多其见闻而已也。人果尽心于知性知天,晦斯光,窒斯通,狭斯宏,散漫繁衍,皆归于宗,如之何焉?其遐而好尽心于迩也。浩浩之海,济楼航之力也,航人无楫,如航何?魂旷枯,糟莩旷沈,埴索冥行而已矣,故曰,圣人聪明渊懿,继天测灵,冠乎群伦。有以拟天地而参诸身乎!或问天地易简,而圣人法之,何支离为?曰,支离盖所以为简易也,摭我华而不食我实,小知之师亦贱矣。众言淆乱折诸圣,万物纷错悬诸天。彼所谓敬天事天者,赫赫乎日出之光,群目之用也;混混乎圣人道,群心之用也。已简已易,焉支焉离!”
一、出示课题后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在导入新课后,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这时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的心理状态。此时播放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出示,可以获得深刻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
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对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很陌生,理解不了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的深厚感情。于是,我在引导学生解释课题之后,出示信息技术,让学生倾听播音员深情地朗读课文的录音,听完录音,我又让学生观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面,感受中国人民给予朝鲜人民伟大无私的援助,并且出示了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当学生看到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的英雄的名字,他们一个个神情凝重,有的孩子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花,至此,我即兴讲述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通过的出示信息技术,不仅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有了更好的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还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时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东西。课文里所描述的很多情感、处境,学生无法感受,造成理解上的难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重点是让学生从父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他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地奋力挖掘埋在废墟下的儿子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教学这一课的重点段第十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播放幻灯片,讲解地震过后会有余震和爆炸的危险,体会父亲为了救儿子不顾一切是如何冒着生命的危险,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父亲挖掘的时间是漫长的,我又出示钟表的课件,随着钟表慢慢地走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想自己学习,玩耍和休息的时候,这位父亲却在不停地挖掘,让学生体会父亲挖掘很艰难,从而更加深刻体会父亲对儿子不离不弃的爱。
三、品读课文时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品读课文时,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如《大海的歌》一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再现了大海的美丽与神奇,宁静与喧闹。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诗歌中的优美语句。如第二节《海上的风》,我边播放课件边朗诵:“海上的风是花神,他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将课文插图绘制成“大海”的底片,覆盖上“朵朵洁白的浪花”片子播放,当读到“海上的风是琴师,他一来,就奏出万种乐曲……”时,配上不同的乐曲,轻柔的、舒缓的、强烈的,来表现乐曲的丰富多彩。当读到“海上的风是大力士,他一来,就送走万片渔帆……”时,随机播放在广阔的大海上出现了许多渔船的画面。通过画面的不断变化,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深刻的感受了大海的变幻莫测和无穷的魅力。
四、讲解地理知识时的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小学语文教材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等丰富的知识,而小学生在地理知识方面涉猎较少,知识面窄、不易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因此,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诗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为了让学生知道地图中的五颜六色各代表什么?我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中国地图宛如一只雄鸡屹立在地球的东方,并告诉学生地图上五颜六色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形,从而认识到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地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常用的地理知识。诗歌的第二节写了珠穆朗玛峰、南沙群岛、五岳、三峡等来表现祖国的山河壮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还情不自禁的说:“太美了,我真想插上翅膀飞到那里去看看!”
五、在指导复述或背诵时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数字星球系统(全称“多媒体球幕投影演示仪”)是一种能够实现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先进的教学仪器,其通过球形投影技术和软件技术的结合,能够立体、动态、直观地显示各种地理、天文等学科知识,并能够模拟各种地理现象以及星体、天体的运动过程。
数字星球系统已被列入《中学地理专用教室装备规范》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绝大多数省市教育装备部门也已经将它列入了当地装备标准和目录。我校现已配备了地理专业教室并引进数字星球系统,以下是笔者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数字星球系统的几点体会。
一、数字星球系统立体动态呈现知识内容,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数字星球系统是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系统,由软件来控制硬件系统的呈现内容。Storyteller是数字星球系统中的核心软件控制平台,它是一个开放互动的平台,其主要功能是把静态图像或者动画立体展示在数字星球系统的球形屏幕上,教师可以利用Storyteller控制平台自主控制动画的播放速度,控制图像或动画围绕不同的经度和纬度以不同的速度进行旋转。
图1 Storyteller控制平台
数字星球系统能够快速地将不同目录下的资源呈现在球形屏幕(如图2所示)上,地理专业教室内置天文演示穹顶(如图3所示),演示更灵活、内容更丰富、效果更逼真。既可以进行球形屏幕的教学,又可以摘下球形屏幕进行普通投影屏幕的教学。
图2 球形屏幕 图3 天文穹顶
教师只要设置好学生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就可以让图像中的某一部位自动转向学生所在方向,也可以按照不同方向、不同速度进行图像旋转,方便学生看图。同时,这种数字化的地理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具有机结合,将更加有效地烘托学习氛围、创设教学情景,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中或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用天文穹顶展示四季星空图、星座、宇宙环境等天文景观,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影像,配合上音效,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之中。对于一些男孩子来说,可以让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一直保持到这个学期的期末。
再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教学中,以往都是用平面地图显示自然带,现在把数字星球系统引入课堂,陆地自然带是以球面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更加接近真实的世界。
在课堂中间的环节使用数字星球系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次掀起课堂教学活动的小。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中,利用数字星球系统显示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的动态图,能够给学生很强的震撼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他们心里播下人地协调的种子。
二、数字星球系统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本地资源上传到数字星球系统中,将PPT资源与数字星球系统中的资源进行绑定,使教师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各个知识点的球面图像和动画随意插入到PPT课件的任何位置,轻松开发自己的课程,并实现与数字星球系统的完全交互、融合。
例如,教师只要将自己教学所需要的资源与图文材料添加到目录C:\Program Files\Global Imagination\Story中就可以了,很好地体现了数字星球系统的开放性。再打开任意PPT,会出现数字星球按钮区(如图4所示)。根据PPT知识点内容,在目录中选择相对应的球面动画,点击“设置动画”,则自动在备注栏生成一组命令,完成关联。
图4
数字星球系统更加接近真实的地球,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的跨越,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难点,比如地球运动部分,由于一些学生的空间感较差,不能在脑海中正确形成地球运动的场景。而数字星球系统就可以准确地呈现地球运动过程,直观地反映地理现象,使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这对今后数学立体几何,尤其是球体的教学也有很好的帮助。教师只需要在Storyteller控制窗口中选择“地球自转”“冬至日昼夜分布” “春分日昼夜分布”等数字星球资源,同时配合利用快捷操作工具条(如图5所示)中的命令,如播放动画、停止动画、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加速旋转、减速旋转、停止旋转、转向北极、转向南极、复原,尤其是转向北极和转向南极的命令,在观察极昼和极夜现象时非常直观。
图5
再如,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的晨昏线与时区时,运用数字星球系统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地球上任意地点的昼夜状况与时区(如图6所示),结合教材中的平面图,更好地体会与领悟平面图与立体图之间的联系。
图6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中,在Storyteller控制窗口中选择“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候带随太阳移动”等数字星球资源,配合课本中的平面图或挂图,很好地体现了平面与立体的转换、静态与动态的转换。
在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教学中,在Storyteller控制窗口中选择“洋流运动”等数字星球资源,全球和任意海区的洋流分布及运动状况都可以呈现在学生眼前。
在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板块运动》的教学中,在Storyteller控制窗口中选择“板块分布”“地震带”“活火山”“板块运动”等数字星球资源,可以用数字星球系统动态、立体地呈现相关知识,实现了现代技术与中学地理课堂的充分融合。
气压带和风带 洋流运动 板块运动
图7
三、数字星球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展第二课堂
数字星球系统能够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形成更加丰富与生动,在保证完成国家课程实验的基础上,兼顾校本课程的需求。有人形象地说,数字星球系统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地理专用教室,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天文和地理科技馆,还是一个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拓展教育和科普教育的综合教育基地。数字星球系统有利于开展地理学科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利用数字星球系统积极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为爱好天文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数字星球系统引入地理课堂之后,我校学生对于天文地理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宇宙星空。数字星球系统使枯燥、难懂的知识立体、鲜活起来,给学生带来直观、震撼的感受,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地理学习热情。数字星球系统不仅可以作为地球的模型,同时可以作为恒星太阳、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以及金星等其他行星的模型,实现一球融多球,使教学资源最大化。
月球 金星 土星光环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历史上的十大地震
图8
另外,数字星球系统还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与中小学教材相配套的课程资源,包括:对应小学科学、初中地理、高中地理三个学段与新课标相配套的课程资源、专题资源以及课外拓展资源,很好地体现了小、初、高的知识衔接问题。
四、结束语
一、一道题目引发的思考
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课后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哈雷彗星76年出现一次,在公元s年出现后,下一次出现将在公元( )年。旁边还附了一张哈雷彗星的图片。
在课前预设时,我认为这道题目挺简单,就放手让学生练习。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全班51人只有10人写出正确答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向学生讨教”是最好的途径。大部分学生都说对哈雷彗星的知识不了解。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了!我上网查找了哈雷彗星的相关资料,在另一个班级教学时,先出示这样的背景知识:
很久以前,当一种奇特而罕见的天象赫然出现时,人类曾陷入极度的恐惧和惊惶,那便是彗星的突然光临。在汉语中,“彗”是扫帚的意思。老百姓向来把彗星称为扫帚星。后来,科学家发现,哈雷彗星是一种很普通的天体,有人称它是太阳系的流浪汉。它从海王星之外的太阳系郊区急急归来,沿着扁平的椭圆线一直走到金星轨道内的近日点,然后匆匆绕过太阳又扬长而去,这便是以76年为周期的哈雷彗星之路。(来源于央视纪录片的旁白)
(1)哈雷彗星上一次光临地球是1986年,下一次出现在( )年。
(2)哈雷彗星76年出现一次,在公元s年出现后,下一次出现将在公元( )年。
全班学生基本答对。我认为原因在于:第一,先用科普化、趣味化的语言简单介绍了哈雷彗星的背景知识,学生对哈雷彗星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搭了一个“脚手架”(第一道练习题),学生建立了“下一次出现的时间=上一次时间+76”这样的模型。因此,解答第二题自然水到渠成。
这一次的教学意外引发了我的思考。教材上类似的背景知识多吗?哪些背景知识是学生一目了然,而哪些背景知识学生不甚清楚,甚至影响到解题了呢?教师应该如何引领学生解读问题情境中的背景知识?
二、细读教材
我随手翻开了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教材(2005年11月第2版),经过调查和整理,发现问题情境中的背景知识还真不少,整理如下。
1.生物知识
2.体育知识
3.天文地理知识
4.环保知识
5.金融知识
6.生活常识
通过调查和整理,我欣喜地“偷窥”到教材编写者的一些良苦用心:
这些背景知识涉及各个领域、各门学科,其中比重最大的是生物知识,这可能是认为四年级的学生对生物知识会比较感兴趣的缘故。这些背景知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见识,也丰富了教师的见识。如“回收1千克废纸,可生产0.8千克再生纸”,平常生活中的常识就是废纸可以再利用,但没想到利用率如此之高;又如“钟状菌的生长速度”也让人大开眼界。
由于这些背景知识来源于各个领域,使学生体验到各个领域、各门学科都有数学问题,引领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观察世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句话说得太对了,但很多时候大家对“生活”二字的理解就有所偏颇,特别在一二年级,问题情境中“购物”的情境比重太大,给学生的错觉就是“只有买东西时才有数学问题”。事实上,数学无处不在,生物、天文、地理……都以数学学科为基础。教材中的这些背景知识为学生认识数学打开了另一扇门,引领学生学着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些背景知识大部分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能一目了然,但不可否认,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也有一些知识晦涩难懂,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比如关于汇率的知识。我在上这节课之前也做了很多功课,对于汇率产生的原因,我也曾试图去理解并用浅显的语言讲述给学生听,可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我该如何做?
对于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的这些问题情境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如果把它完全看做解决问题的“条件”或“信息”,那这些信息和数据都是冰冷的,那真的体现了数学“冰冷的美丽”。然而,难道只有“冰冷的”才是数学吗?我绝不肯这么认为。如果能适度解读这些背景知识,不仅对学生文本阅读理解和解题大有裨益,也能让学生学有温度的数学。
首先,对于那些浅显的背景知识,轻微解读。例如“世界上最大的鼠生活在南美洲,体重可达到50千克,身长1.5米;世界上最小的鼠生活在泰国的热带丛林中,体重约0.002千克,身长0.03米。”在阅读这个背景知识后,我没有马上让学生解题,而是让学生想象一下世界上最大的鼠有多大,并和自己的身高体重比一比,学生马上发现和班里那几个大高个的身高体重差不多,于是一片哗然;再让学生比一比0.03米有多长(相当于3厘米),体重0.002千克有多重(相当于2克),学生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加深了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体验。
其次,对比较晦涩难懂的背景知识,重度解读。如“再生纸”的问题情境:“回收1千克废纸,可生产0.8千克再生纸。如果每人回收1.5千克废纸,我们班回收的废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再生纸?”我首先自己先学习,知道了制作再生纸的一些简单过程,然后做成课件,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虽然,这道题目从数学角度考量不算难,介绍再生纸的知识似乎没什么必要,然而,我首先是一位教师,其次才是一位数学教师,这样的介绍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很有帮助的。
又如“每棵大树每天可吸收0.1千克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氧气。据测算,每生产5000双一次性筷子需要1棵大树的木材。”在阅读这段背景知识后,我简要地补充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原理,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多种树的道理。
再次,对于具有爱国题材的背景知识稍做延伸。如“在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顺利发射成功。它在太空绕地球转了77圈,绕地球1圈大约需要1.5时。”在阅读神舟六号的相关信息后,我又简洁地向学生介绍神舟七号、八号、九号载人飞船的信息,而且告诉他们2013年神舟十号上天的好消息。另外,还给出了“太空俱乐部”的一些信息:我国是11个太空俱乐部成员之一,一开始我国想和美国共用空间站,美国不答应,后来我国自己独立建造空间站……学生非常感兴趣。我想在那一刻,爱国主义的种子会悄然种下,而这些信息远比空洞的说教有力。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综合能力 创设情境
1.绪论
目前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最大尴尬,就是地理不作为升学考试科目而受到极大的冷淡,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改变这种局面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成功的教学活动应伴随着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的。在浓厚的兴趣下,学生的潜能能得到充分展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兴趣,案例、问题、情境引入方法的应用是很重要的。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年来中考改革一贯坚持和倡导的方针,对中学各科教学的改进和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地理从会考到中考的变化,对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突出和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责任重大,而且大有可为。综合能力,是指在中学所有文化基础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涉及的知识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学生必须准确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必须具备开拓和创新意识,必须领会各学科中蕴含的基本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以系统全面、综合深入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它不仅反映出当今世界知识和科学由高度分化到高度统一的新趋势,而且体现出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
2.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精诚合作。
2.1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
正确认识地理学科的性质、特点,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把学科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地理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富有实效。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地理环境在物质组成与运动过程的复杂多样,使地理教材包括的内容范围广、种类多,因此构成地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地理教学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因而形成综合性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入了解和认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自然、人文现象,并能与其他众多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使学生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形成完整的认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使地理教学过程成为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过程,使地理知识成为科学的知识体系。
地理学科教材表现形式上的综合性。图文并茂、图文并重,是地理教材的一大特色。以地图为代表的教材图像系统,提高了地理教材的表现能力,消除了地理事物同学生认知之间的时空障碍,以丰富的容量和巨大的跨度,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来表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和密切联系,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运用地理图像进行教学的过程,无形中也成为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紧密结合,使地理思维更加丰富全面,在认识区域乃至全球地理环境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上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要加强教材外部联系的分析
在充分认识教材知识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教材的外部联系分析,弄清各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关联系,明确彼此间的重叠、交叉、衔接和融合点,确定学科知识迁移和横向渗透的分工与协调,进而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2.3培养综合能力的方法
2.3.1通过知识迁移,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如引入比热的概念解释海陆差异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形象概括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同化迁移;引入诗歌描绘、刻画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特征规律的异化迁移;引入平面几何知识来分析日照图中晨昏线、太阳光线、经纬线间的角度关系,分析太阳高度角和纬度的关系等方面问题的推导式迁移。
2.3.2通过方法移植,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直观地表现或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如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规律;又如将物理电磁学部分常用的左右手定则加以改造,用于演示或判断以极点为中心的日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用于演示或判断气旋、反气旋图中气流水平流动方向与气流垂直流动方向的关系特点等。
2.3.3提问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和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3.主要教学方法
3.1启发诱导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要尽量燃起学生这个主体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热情,因而启发诱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思考性结尾,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而且使知识升华。如在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后,可让学生思考:从散射的观点看,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可浑浊的天空为什么呈灰白色?经过诱导、思考,学生认识到:浑浊的天空空气中含有许多尘埃、水滴,质点的颗粒较大,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散射能力几乎是相同的,只能漫射出白色光线,所以浑浊的天空呈灰白色。
学起以思,思源于疑。这样的提问式结尾,使得讲课虽然结束,然而思考仍在继续,既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3.2发散法
发散式提问主要强调运用发散思维,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思考,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根据发散思维的具体方式,这种提问可分为三类:
3.2.1横向对比式
要求学生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私立事物、地理现象,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似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其共性和个性。比如,讲北部内陆两区一省“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时,可以联系到新疆和青藏地区的农业。提出以下问题:(1)该地区的农业特点同新疆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有何不同?(2)这三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有何不同?
这样的横向对比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三个地区农业分布的特征及其农业特色,还可以使学生解释为什么这样分布,认清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分布的影响。
此类提问多用于复习、总结,还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将分散、零星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构成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
3.2.2多项综合法
这种提问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和综合性,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地理教学中,经常使用此类提问,可锻炼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描述能力,地理知识的归纳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问学生:上海发展钢铁工业有哪些有利条件?你认为,上海是否应该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学生首先必须分析影响钢铁工业的各个地理要素,包括上海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济和交通状况、技术和市场条件、环境效应等,从中归纳出哪些因素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哪些不利,然后对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综合比较,有时还要考虑上海在全国所起的作用,以及上海的发展方向等。最后,指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2.3逆向假设法
即从事物的结果或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甚至违反常规,在假设一些不可能出现的条件下提出问题。比如,在讲黄河时,提问:假如黄河是一条江阔水深、水量丰沛、泥沙含量极小的河流,它能不能也叫做“黄金水道”?这样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灵活多变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的创造性学习精神和强化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理解。
3.3图文法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运用地图提出问题,将传授地理知识和训练读图能力有机的结合,是地理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利用地图提问的方法很多,如:一图多问、多图多问、带问看图、看图回答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如,讲“南亚的地形”时,充分利用“南亚地形图”设问:(1)南亚地形可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2)中部的平原主要由哪两条大河冲击而成?这两条大河的发源地和河口各在哪里?(3)南亚的哪些国家位于山区?哪个国家占有印度河平原的大部分?哪个国家占有德干高原和恒河平原的大部分?(4)哪个国家位于面积较大的岛上?
3.3.1案例引入法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的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案例引入方法的运用,就是通过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探索、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自主地学习。
譬如,在初一教材“时区和日界线”的新课上,我以这样的一个案例引入:麦哲伦船队经历千辛万苦完成第一次环球旅行再回到西班牙,船员们在兴奋之余惊奇地发现:航海日志上明明写着这一天是1522年9月5日,而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9月6日,这是怎么回事?船员们一直到死都未能搞清楚这丢失的一天哪里去了,大家能不能帮忙把这一天找回来呢?通过这个案例,同学们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被吸引到这节内容难点上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授有关时区、日界线的概念和换算关系,顺水推舟,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探索,把这丢失的一天找出来,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推向。
又如,在讲述“区域地理”的时候,我引用了这样的一则案例:“现在国家鼓励个人或企业到西部去投资创业,假定我们班集资在新疆乌鲁木齐创办一个制糖厂,但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当务之急是培养专业人才,请大家出谋划策,各抒己见,他们到哪里接受制糖技术的培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并作发言:有主张到广州、深圳的,也有主张到东北吉林的。从他们的争论中,我看出他们对新知识的期待,至此顺理成章地进入本次教学内容中来。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引入短小有趣的案例,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和适当的表演,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又可把枯燥乏味的讲述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3.3.2问题引入方法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中进行的。关键是地理教师要抓住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形式来揭示矛盾,让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惑,期待着答案,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3.3怎样设计问题
近年来,问题情景的创设广泛地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其特点是当学生要求解决新的、未知的地理知识或地理技能的问题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新知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问题教学”理论的专家认为:这将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
地理学科思维上的综合性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和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认识地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时候,必须以综合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特征为目的,通过综合-分析-综合的认识过程来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对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出发,强化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大有好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外国文学;历史
一、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变迁和作用
我国初中语文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有个不断变革的过程,在解放初期,所选作品以苏联为主;在时期所选的外国文学作品则以批判性质为主,所选择的都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作品,像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项链》以及契科夫的《变色龙》,还有一部分是反映外国革命者的作品,如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尼契的《牛虻》选段,这些文学作品都具有政治含义,给学生的印象也就是片面的,仿佛外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了解外国历史文化没有多大帮助。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初中语文所选的外国文学作品改变了泛政治化倾向,更加重视人文精神的传播。增加了很多富有哲理性和励志方面的作品。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国人对外国文学了解的渠道也多,外国文学作品引进中国的也越来越多,初中语文所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也做了相应调整,不仅有古代和当代作品,还有不同国家的作品。在体裁上,有小说、诗歌、演讲、剧本等多种形式,内容上也不仅仅是文学,还有哲学、自然科学、天文地理,和我国语文教学中要求的提高人文素养有密切联系。
初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和文化,当前,世界正朝着全球一体化目标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为了早日和世界同步,因此学习外国先进文化,是为将来对外交流打下雄厚基础,因为外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往往就在文学作品中体现。
二、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字词句的理解、使用,忽视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性。对中国文学作品如此,外国作品也不例外。所选择的外国文学也有思想道德教育(像都德的《最后一课》)、生命教育(如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和文学知识以及历史知识等分类。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学习语文就达不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是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当前,尽管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在实行唯分数论,语文教师的精力都用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面,没有精力来进行自我充实。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师应该有较强的文学修养,要熟悉外国历史,熟悉不同时代的外国文学流派,这样才能教好外国文学。而当前的语文教师,有的连中国名著都不熟悉,遑论国外?
第三个问题是语文教学没有和历史教学形成一致。初中也有历史课,但学习历史却是先学中国古代史,再学中国近代史;到初三才开始学习外国历史,如果在初一和初二学习古希腊时期的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以及旧俄时代的文学作品,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来解释背景。
三、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上,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改变语文教学方式
这里所说的语文教方式,指的是那种只注重字词句的解析以及文章写作方式的语文教学。在教学中要以掌握人文精神为主,像学习《最后一课》,不要只重视文章中的好句子,而是要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以及对国土沦丧的痛苦。在学习《威尼斯商人》时,对于吝啬鬼夏洛克应该批判,但作品中还含有强烈的殖民倾向,以及对犹太人的歧视,这一点也要掌握。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质
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包括文学素养、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在初中外国文学作品中,不仅有文学历史,还有涉及自然科学的《昆虫记》,涉及到美术的《梵高传》以及地理知识的《鲁滨逊漂流记》,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在课堂上将这些内容诠释清楚。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广读书才能储备自己的那“一桶水”。
(三)将语文和历史挂钩
世界历史学起来也使学生头疼,因为要记忆的太多了,如果将语文和历史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这样学历史的兴趣就会大增。具体方式就是在编排初中语文时,在初一初二,尽量编排现当代外国文学,学习外国古代史时,语文也同步编排古代文学;学习近代史时,语文相应地编排一些近代文学作品,这样教师讲解时可以涉及到历史,就会加深历史印象。
(四)利用新媒体工具教学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外国文学作品,难以掌握的还是文学背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看国外电影电视来了解。像很多外国名著都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如《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威尼斯商人》、《简爱》、《音乐之声》等,另外一些文学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改编为影视剧,但可以通过同时代的影视剧来让学生直观了解历史背景。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便于掌握外国文学知识。
最主要的方式,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对于学好语文总是有益无害的。
四、结语
无论是中国文学作品还是外国文学作品,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死记硬背,以分数为目标是学不好的。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教学也要采取多元化方式。
参考文献:
[1]杨笛.初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关键词:军校;选修课;思考建议
军校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主阵地,是未来军事家的摇篮。军校学员是军队未来的干部,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需要从军校学员做起。需要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使其成为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军校开设的选修课则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一、军校选修课课堂现状
军校选修课上,学员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第一,埋头苦读型。这类学员或钻研专业课本,或认真复习考研资料,一门心思在自己的书本世界里;第二,昏昏欲睡型。教员在课堂上讲得昏天暗地,他们则是睡得昏天暗地,完全不管课堂上的事,此类学员占少数比例,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第三,两眼空洞型。此类学员既不睡觉也不看其他书籍,而是两眼盯着幻灯片,双手托腮,脑海中空白一片,全然不知自己在干什么;第四,认真听课型。也有一部分学员能认真听教员讲课,并及时将要点记下,课后会同教员交流,并就自己的疑问向教员寻求解答。
二、原因分析
第一,学员思想认识不够。多数学员存在着一种狭隘的观念,认为在学校学习期间,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就行了,选修课学的内容用处不大,可学可不学,有的甚至还认为选修课讲得只是一些皮毛东西,学了也白学;那些上课时钻研考研资料的学员则更是不愿花时间在选修课上,认为听选修课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第二,没有对选修课产生兴趣。一部分学员上课时发呆,证明其对所选课程没能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状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享受学习的乐趣。第三,教员管理不到位。很多选修课教员也存在着认为选修课不重要的错误观点,因此,他们认为只要学员不扰乱课堂秩序,随便学员听课与否,反正只是选修课,不计入学员综合评定成绩,没必要像其他考试课一样很正规;还有一部分教员不愿和学员闹不愉快,不想管,不敢管,从而导致课堂上听课人数稀少。
三、解决对策
(一)提高学员对选修课重要性的认识
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对参战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广大官兵具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军事素质,还要求具有广博的天文地理知识,快速的应变能力;在和平时期的日常管理中,也要求管理者具有各方面的知识以应对新时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军校学员是我军未来干部队伍的主力军,不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要求他们能独撑一面,成为军队中的复合型人才。而要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掌握其他各方面的知识。要使学员明白学校开设选修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拿学分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让学员能有更宽的知识面,掌握与其专业相关或不相关的技能,为今后在部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为履行我军新时期历史使命提供保证。
(二)改进选修课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大都采用教员在讲台上讲、学员在课堂上听这种统一模式,单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师满堂填灌,照本宣科,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变弱。学员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热情与积极性去学所选课程。要改变选修课不受欢迎的局面,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变满堂填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实践证明,当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和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科内容等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如理论性强的课程可选用讲授法,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用演示法效果更好些。有时一节课要综合应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员在安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两个“必须”: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因为完全不为学生所了解的课题,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必须能给予学生以某种新的知识。因为学生早已理解透彻的内容,也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员与学员的沟通,了解学员知识需求
教员在思想上要时时刻刻站在学员的角度上,在课堂上不要想着如何去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想法设法使学院与之交流,让学员思维活跃起来。让学员喜欢学该课程得让他们先喜欢你这个人(不是老师),所以上课时要满脸笑容,授课生动,声音富有激情;下课走进学员,和他们交朋友,以便了解他们对知识的需要,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
(三)加强课堂管理,改变课终考评方式
选修课的课终考评方式,大多数采用写论文的形式结课,这就使得许多学员存在“偷懒心理”,上课不听也没关系,等到结课时再上网找找文章,随便应付一下即行。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改变课终考评方式,采取如考试课一样的考试方式,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学员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加强课堂秩序的管理,对那些上课睡觉或是发呆的学员,应在课堂上予以批评,并将情况告知所属学员队领导;对于上课学与本课程无关内容的学员应进行正确引导,讲清学好选修课的重要性,使其从思想上改变对选修课的“偏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