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审美素质论文

审美素质论文

时间:2022-07-06 12:47:26

审美素质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情趣;审美思维;质疑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86-01

高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引导而失去了它本来的功用。众所周知,文学即是人学、心学、美学,而语文就是一门极具文学色彩的实践性学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现代的语文教学,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决不能靠单纯的记忆几个字词,生硬地背诵几位作家的生平,或几篇课文来应付考试。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集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审美趣味的提高为一体,通过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注重学生自助阅读,激发文学审美情趣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时,每个人都离不开动机,情绪等情感因素的参与,他们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主动性、创造性。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能动的选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维持较持久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作家的生平,了解他的才华和仕途的困厄,了解他浪迹在市井之问,混迹于歌楼舞馆之中,晚年又身无分文客死他乡,最终还是由歌妓们筹钱才能入土为安的事实。以此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与落魄文人的失意情怀产生共鸣。进而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柳词,探究柳词在抒写离情别绪方面的婉约风格,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情景交融的独特魅力,从而完成审美体验。又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可以把苏轼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的经历作为欣赏词作的切入口,还可以结合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其他词作,初步了解词人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情感状态,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探究兴趣,主动而准确地把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人生感慨。就像朱自清先生的主张,要“设身处地地看人”,也就是进入作品的世界,想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想,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感,有时甚至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主人公,与他同哭同笑,同呼吸共命运。这种自助式阅读的欣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阅读主体与作为阅读对象的作品的客体的相互交融的过程。日积月累。就逐渐炼就了自己的文学眼睛,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要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思维

什么是文学审美思维呢?所谓文学审美思维是指学习主体在听、说、读、写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审美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是对言语现象进行文学知识、事理逻辑的分析和思考,帮助主体对文学对象的理解过程。它包括对文体对象、情境、等的辨识、判断、感知、领悟,思路的确定与调整等等。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能忽视。学生是学习的内在因素。教师的辅导、帮助是外在因素,外在因素通过内在因素而起作用,这是基本常识。但是不可否认。学生正处于不成熟状态,有年龄、经历、学历的限制,学习困惑时有发生,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自助,老师帮助的互动式动态生成智慧。这不是拿现成的答案罗列给学生,而是指导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似的经验,自己把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到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例如学习戏剧作品《雷雨》,我们引导学生体会到鲁侍萍与周朴园,周朴园与鲁大海等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美,对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我们无须引导学生判断其真真假假,只要了解人性的弱点在阶级对立的时代放大之后表现出的残忍这个通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感受到鲁侍萍善良、质朴的内心和周朴园的虚伪、自私的本质。又如欣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能感受到对尘世生活的幸福向往。最出彩的结尾句“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颠覆了前文的所有诗意情感。如何让学生全面理解诗中“春暖花开”的深刻内涵呢?这就有必要先引导学生体会海子的另一首诗作《秋》。《秋》中扑面而来的阵阵凉意,和这个神来之笔一样,表现了诗人追求完美理想的一种执着的悲哀。《秋》更直接地表现了海子的困惑和痛苦,理想与激情的断裂。海子把自己看成是精神王国中的王,在这个深秋里沉寂了。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但是他要追求的都没有得到。而童年中的纯真、童心、真诚却都已经失去。由此学生理解了海子诗中春暖花开式的澄净完美的“大诗”理想是与现实的物质社会直接相悖的。对世俗生活的背向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使得海子在写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的两个月,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的心灵得到了永久的宁静,而他的特立独行注定了他是现代社会中的另类。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完全由传播知识转化为解疑咨询指导,帮助个体发现与真正自我更为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促进学习成长的氛围。

三、帮助学生质疑审美,形成创造性文学素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引发探索。老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动脑筋,提问题。如学习《项链》的结尾,玛蒂尔德得知自己辛苦十年,偿清丢失项链所欠下的债务,而借的项链却是假的,这出乎意料的结果令玛蒂尔德始料未及,小说行文戛然而止,余味无穷。她会如何对待这样残酷的现实,会被命运再次击倒,还是坦然接受这无情的挫折呢?佛来思节夫人对此又会怎么看,假如没有丢失项链,玛蒂尔德的命运又会如何?是否会过上梦寐以求的日子呢?小说本身留下的悬疑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再创作的空间。其实小说带给我们读者的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应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如同莎士比亚的生死选择的名言一样,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事情,老人是成功者。他成功地捕获了一条大鱼,但他又是失败者,经过千辛万苦带回家的却是一副没有价值的鱼骨架。小说演绎了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思考生活、思考人生的空间。在教学中要适时地给学生点出小说的这一亮点,以帮助学生释疑,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

总之,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文学审美情趣、较高文学审美思维能力、文学欣赏能力、文学创造能力的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莉.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学刊,2011,(08).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86-01

高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引导而失去了它本来的功用。众所周知,文学即是人学、心学、美学,而语文就是一门极具文学色彩的实践性学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现代的语文教学,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决不能靠单纯的记忆几个字词,生硬地背诵几位作家的生平,或几篇课文来应付考试。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集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审美趣味的提高为一体,通过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注重学生自助阅读,激发文学审美情趣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时,每个人都离不开动机,情绪等情感因素的参与,他们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主动性、创造性。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能动的选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维持较持久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作家的生平,了解他的才华和仕途的困厄,了解他浪迹在市井之问,混迹于歌楼舞馆之中,晚年又身无分文客死他乡,最终还是由歌妓们筹钱才能入土为安的事实。以此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与落魄文人的失意情怀产生共鸣。进而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柳词,探究柳词在抒写离情别绪方面的婉约风格,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情景交融的独特魅力,从而完成审美体验。又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可以把苏轼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的经历作为欣赏词作的切入口,还可以结合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其他词作,初步了解词人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情感状态,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探究兴趣,主动而准确地把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人生感慨。就像朱自清先生的主张,要“设身处地地看人”,也就是进入作品的世界,想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想,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感,有时甚至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主人公,与他同哭同笑,同呼吸共命运。这种自助式阅读的欣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阅读主体与作为阅读对象的作品的客体的相互交融的过程。日积月累。就逐渐炼就了自己的文学眼睛,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要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思维

什么是文学审美思维呢?所谓文学审美思维是指学习主体在听、说、读、写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审美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是对言语现象进行文学知识、事理逻辑的分析和思考,帮助主体对文学对象的理解过程。它包括对文体对象、情境、等的辨识、判断、感知、领悟,思路的确定与调整等等。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能忽视。学生是学习的内在因素。教师的辅导、帮助是外在因素,外在因素通过内在因素而起作用,这是基本常识。但是不可否认。学生正处于不成熟状态,有年龄、经历、学历的限制,学习困惑时有发生,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自助,老师帮助的互动式动态生成智慧。这不是拿现成的答案罗列给学生,而是指导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似的经验,自己把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到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例如学习戏剧作品《雷雨》,我们引导学生体会到鲁侍萍与周朴园,周朴园与鲁大海等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美,对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我们无须引导学生判断其真真假假,只要了解人性的弱点在阶级对立的时代放大之后表现出赤裸的残忍这个通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感受到鲁侍萍善良、质朴的内心和周朴园的虚伪、自私的本质。又如欣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能感受到对尘世生活的幸福向往。最出彩的结尾句“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颠覆了前文的所有诗意情感。如何让学生全面理解诗中“春暖花开”的深刻内涵呢?这就有必要先引导学生体会海子的另一首诗作《秋》。《秋》中扑面而来的阵阵凉意,和这个神来之笔一样,表现了诗人追求完美理想的一种执着的悲哀。《秋》更直接地表现了海子的困惑和痛苦,理想与激情的断裂。海子把自己看成是精神王国中的王,在这个深秋里沉寂了。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但是他要追求的都没有得到。而童年中的纯真、童心、真诚却都已经失去。由此学生理解了海子诗中春暖花开式的澄净完美的“大诗”理想是与现实的物质社会直接相悖的。对世俗生活的背向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使得海子在写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的两个月,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的心灵得到了永久的宁静,而他的特立独行注定了他是现代社会中的另类。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完全由传播知识转化为解疑咨询指导,帮助个体发现与真正自我更为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促进学习成长的氛围。

三、帮助学生质疑审美,形成创造性文学素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引发探索。老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动脑筋,提问题。如学习《项链》的结尾,玛蒂尔德得知自己辛苦十年,偿清丢失项链所欠下的债务,而借的项链却是假的,这出乎意料的结果令玛蒂尔德始料未及,小说行文戛然而止,余味无穷。她会如何对待这样残酷的现实,会被命运再次击倒,还是坦然接受这无情的挫折呢?佛来思节夫人对此又会怎么看,假如没有丢失项链,玛蒂尔德的命运又会如何?是否会过上梦寐以求的日子呢?小说本身留下的悬疑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再创作的空间。其实小说带给我们读者的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应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如同莎士比亚的生死选择的名言一样,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事情,老人是成功者。他成功地捕获了一条大鱼,但他又是失败者,经过千辛万苦带回家的却是一副没有价值的鱼骨架。小说演绎了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思考生活、思考人生的空间。在教学中要适时地给学生点出小说的这一亮点,以帮助学生释疑,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

总之,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文学审美情趣、较高文学审美思维能力、文学欣赏能力、文学创造能力的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第3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素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一、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即利用艺术基本知识和艺术作品,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探讨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触动和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独特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审美教育,即教育者通过开展各类审美活动,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审美修养,进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

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艺术教育是最普遍的一种审美教育,其本质属性就是审视艺术之美,塑造艺术之美、心灵之美、万物之美。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根本内容和主要途径,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艺术教育中进行的,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审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掌握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素质。

二、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最直接、最本质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艺术审美素养的合格大学生。高校艺术教育实际上是艺术审美修养的教育活动,用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促进大学生德育、智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艺术教育要普及到每一个大学生。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必须涵盖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只面向那些积极性高、艺术天赋高的学生,一定要着眼于全体在校学生,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艺术技能与技巧。

3.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涵盖了艺术表现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教育,可以概括为一种审美情感的教育。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大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参与到艺术欣赏活动、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表现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其艺术情趣,形成其艺术素养。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需要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掌握全面的艺术知识,并自如地应用于艺术欣赏、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中来,指导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进行。

三、合理设置艺术教育的课程和实践

1.积极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在明确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软硬件条件,科学地设置艺术教育课程,确保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将人性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之中,只有在人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使大学生在健康的心灵环境中感悟真、善、美,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审美素养。

2.积极创造各类艺术实践机会。任何技能的掌握、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历练,艺术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实践掌握相关知识,更应该积极创造各类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 (1)举办各类艺术文化活动,比如文艺晚会、文艺比赛、知识竞赛等,在轻松的氛围中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用实践来检验理论、丰富理论,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2)鼓励和支持高校各种文艺社团,充分肯定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推动作用,利用文艺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3)探索建设与艺术修养相关的特殊专业,以校、院、系为单位组织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确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此类普及性活动锻炼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大力营造艺术教育的外部环境

1.加速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教师负责在艺术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们传授艺术知识,通过言传身教和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艺术教育的最终效果,为了实现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必须加速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升级师资队伍。一方面,教师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拥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艺术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艺术修养,能够驾驭艺术类专业知识,而人文素养又是一名艺术教师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2.营造艺术教育文化环境。环境是塑造一个人的基体,所以高校在推行普及艺术教育时,除了重视课堂教育外,也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艺术教育文化环境,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成为大的艺术课堂,在浓浓的艺术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师生共同努力营造和维护校园艺术文化环境,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形成自身的审美素养,同时将自身独特的审美素养反作用于文化环境的建设与维护中。

参考文献:

[1] 唐珊.论艺术教育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意义[J].青年文学家.2009,24.

[2] 乔元正.审美品格:艺术教育的应然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

[3] 潘小星.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初探[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4).

第4篇

二、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论著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释,各种解说之间不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说自身也有诸多不尽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上面三种解释都把文学的属概念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却并不一致。解说一、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解说二认为它是一种“话语活动”,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意识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认为,所谓“话语活动”不过是说话主体与接受者之间在一定话语情境中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信息沟通过程。而话语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话语双主体(说话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体有两个存在形式,即所说的话与所写的文字。我们知道,如社会习俗、幻想、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构成“文本”和“话语系统”。因此,从意识活动的角度说,社会心理因素不能构成话语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边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一边又认为它排除了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两个意识形态概念在外延上发生了矛盾。在内涵上两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把它视为静态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认为它是“话语活动”,即是包括说话主体、接受者、文本、沟通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话语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识活动,如果意识形态是话语活动,在更大范围上等于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活动,那么,一面说,意识形态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一面又认为它是“意识活动”本身,孰对孰错?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充满矛盾,已经提前决定了对“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不可能再有科学合理的说明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对“审美”的解释之中。解说二,把审美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解说三又把它变成了人类对“美物”的“观照、感悟、判断”的精神活动。应该说,单就“审美”一词而言,它确实拥有包括上面两种含义的多重内涵。然而,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判断中,“审美”充当的是被判断事物“文学”的“种差”,即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严格说来,这个种差——“审美”必须是确定而统一的,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和模糊。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每种解说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说一把文学规定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在方法论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分属领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态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状态。例如,人们能够直接把握H[,2]O的“形态”只能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水,亦即我们说H[,2]O只能形态化为汽、水、冰三种形态,而不能说它“形态化”为了黄河、太平洋和喜玛拉雅雪峰。同样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也只能是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语言、文字、文本、话语及人的自觉不自觉的动作行为等,而不能形态化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就像河流、雪山不过是H[,2]O的形态——水、冰的存在领域一样,哲学、文学也只是人类社会意识的某种外化形态——哲学性文本和话语、文学性文本和话语的存在领域。

以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的“特质”,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说法是:“当我们说文学艺术的独特对象是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不要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当成是独立的存在。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样,可以把认识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不仅事物的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其实用价值、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等也是如此;不仅实用价值、政治价值等可以渗透溶解于审美价值之中,反过来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渗透溶解于实用价值和其它价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学可以撷取溶解其他价值因素的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撷取融合审美价值的实用价值或其它价值。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撷取审美价值呢?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要用审美价值去溶解其它价值呢?童先生并没有准确把握到文学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关键之点。

解说二在属概念上把文学视为一种话语活动,把“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种差——“审美”解释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紧接着又说:“它(审美)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然而,我们知道“方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与“目的”、“态度”等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我们只能说人类在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抱有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何种态度,而不能说“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态度如何。“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至少在双方之间方可发生,审美关系必然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审美关系(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状态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就主体的心理状况而言,最终并不报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现出某种情感态度。这只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并不是主体与对象间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如此的“意识形态”与如此的“审美”,两者“复杂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解说三与前两种解释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观点,而问题也恰在于此。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两种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单指审美欣赏。显然,上述对审美(活动)的理解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让人不解的是,童庆炳先生一向坚持文学活动论,即认为文学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而审美欣赏不过存在于读者——作品的环节之中,说文学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活动,实质上等于说文学仅是一种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活动了。我们宁愿认为这是童先生的疏忽。问题是我们把这种疏忽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审美活动,即把“审美创造”也看做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否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我认为,广义的审美活动仍涵盖不了文学活动。首先。“审美创造”不等于“艺术创作”。为了表达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杜桑为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上两撇胡子,又把夜壶摆上大雅之堂供人观赏,名之曰《泉》,我们说不清是在创造美还是在破坏美。但由于这些作品确实蕴含着某种艺术意义,我们还把这些艺术家的行为称为艺术创作。其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欣赏也不等于文学活动中的读者接受。我们认为,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进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但在文学艺术的接受活动中,往往要经历阅读——鉴赏——评价(不只是审美评价)的过程。其中,只有在鉴赏的某个瞬间读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虑的。另外,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的加工过程,“读者——作家”的反馈过程,“读者——世界”的体认过程等环节也很少与审美结缘。由此可见,文学活动不等于审美活动。

三、我的几点看法

如所周知,文学现象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阐释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在多元化的阐释背景下,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说文学,不过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种声音。至于是否可以担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视角审视文学,就应挖掘出它本来已拥有的深厚的理论内涵,进而明晰地、系统地、合乎逻辑地将其阐发出来。由于篇幅所限,现将几点看法粗列如下,详细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现代人类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说来,文明意识可以分为实用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大类。实用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实用性原则。它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满足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需要。实用意识又可分成两小类,用来专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相关技术发明以及指导思维活动和语言交际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工具意识;专门对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制约和管理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规范意识。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分化产生的一种超功利性意识类型。首先,只有当人类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与属性相区分的能力,人才有条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态度和非功利的情感专注于欣赏事物的形式,于是审美欣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其次,如黑格尔所言:“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而当实践水平发展到人们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内容和属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对承载事物内容和属性的形式的创造上时,我们说审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的审美感觉、欲望、兴趣、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理想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形成了由这些因素统一而成的完整的人类审美意识。与实用意识相比,审美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学可以成为各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由于各类意识内部结构不同,承担职能不一样,它们分属领域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实用意识内部,观念、认识等理性化因素与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处于主导地位。按其特点与职能,工具意识分属于了自然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领域;规范意识分属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领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识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主要分属于了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某一意识归属于某一领域,以某一形式表现,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类所有意识类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为不稳定的因素,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突现成为主导因素。此时,该种意识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审美意识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式,也可以成为实用意识诸种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实用意识之下的个人潜意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泄导渠道和形式。

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按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必然决定着该社会形态中存在于各种具体社会意识形式中社会意识的性质。因此,具体的社会意识无论归属于什么领域和分工形式,其社会性质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从而产生社会意识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和划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样态、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种意识形式、何种意识因素只要产生并存在于某种社会形态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显露或隐曲地体现出该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同时,它们会以体现社会同一性质为磁石,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意识样态。我们把这个体现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统一的、意识样态叫做“意识形态”。

文学不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表示的不是意识的实体自身,而是意识的性质、样态,它不是由各种具体意识自身组成的,而是由各种具体意识的社会性质组成的。它要以具体的意识、观念为存在载体,却不以具体的意识、观念为自身实体的构成要素。具体说来,从社会结构划分看,每一具体的意识即可以从水平层次上归属于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形式;也可以从分工形式上归属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艺术。从社会性质上划分,每一意识都只能现实地、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社会中,该社会的特定经济形态决定着该意识同该社会全部其它意识因素一起,构成了具有特定性质的意识形态(注:参见李志宏《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讨论综述》,见吴光正《文学基本理论问题论稿》,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1月,第31页。)。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审美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60-02

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变化是根据这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变化来决定的。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改变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正式被提出,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观对审美素质的要求。将美学课程列入高校师范生专业基础课,是我国教育方针变化的直接产物,成为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师范生美学课程在教学效果上不很理想,有些学校开设美学课程类似于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鉴赏课;还有些学校的美学课程不是偏向西方美学就是偏向于东方美学,过多讲述纯粹的美学原理知识,忽略了美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尤其是地方性院校的师范生美学课程,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相比,学生在学习动机上表现的兴趣不高,整体学习效果不佳。以上问题的本质原因,主要存在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以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两个方面。

一、美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教学课程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种是文学审美,通过文学类课程体现,比如大学语文或文学作品鉴赏等;一种是艺术审美,包括美术、舞蹈、音乐、声乐等课程。第三种是美学课程。美学课程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是此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关键。首先,在已有文学类和艺术类课程的前提下,国家为什么还要将美学列入课程范围内,而且还作为教育类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此问题说明了美学课程在整个审美教育中的独立性。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从美的形式来分类,有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和社会美。它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社会的美化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哲学升华,因此不能将其等同于文学教育或艺术教育。美学的这种独立性中的哲学特点,注定了此类课程担任提供审美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的角色,为进一步展开审美实践活动起到原理指导的作用。其次,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类、中文类和教育类学生都以美学作为基础课,其它专业的学生也将其作为全校性的选修课。那么,为师范生设置的美学课程的区别在于,师范生的专业特点是教书育人,学习美学的最终目的是审美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关美的理性知识教育,是以人类审美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审美规律的教育。从狭义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审美素质的教育,是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等特定的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人的情感,开拓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由此可见,从性质上,广义上的审美教育倾向于外在美学,着重于美的形式,而狭义的审美教育则更重视内在美学,立足点放在审美教育中的“育”上。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美学指导学科教学,通过美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育出国家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因此,师范生美学课程的角色定位应具有审美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涵义,并作为教学目标。

二、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符合师范生的美学课程?要达到前述美学课程在师范生审美课程中的原理指导与审美育人两层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选择。

1.原理指导

原理是某一学科的最基本科学理论,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人类一切活动都蕴育着一定的规律,活动的开展必须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审美活动也是如此。因此,学习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知识是认识美、发现美、发展美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些基本理论,单凭自我的主观感受以及日常经验,只能简单化地分析审美现象,将现象表面化,无法透过现象中看到本质问题,甚至被现象的表层所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美学原理的学习是最基础的,然而,原理是抽象的。师范生的先前美学知识经验相对缺乏,特别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过程中审美教育缺失,导致在接受美学原理学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美学原理内容的选择上更需要针对学生的先前学习经验来确定。此外,美学原理内容上要突出指导性的现实意义。学习美学原理不是让学生成为美学哲学家,不是为了对我国美学本体的理论研究和体系的构建,而是主要用于指导师范生自我审美素质的提高以及今后实际工作的开展。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专业的需求,原理内容的选择要围绕审美活动为中心展开,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构成和发展。将学生置身于内容中,成为审美主体,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的分析,感悟到自身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及审美判断等方面的变化。将学生身边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在教学中创造情境,让抽象间接的原理知识变得形象和直接,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在情境的设置上,审美活动的选取要突出专业特色,围绕着师范生今后工作的方向,将审美活动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相结合。比如教师教学技能上美学的运用,通过仪表美、语言美和教态美,美化教学工具,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符号演变成美学中的对称美或平衡美,等等。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运用美学理论实践到班级建设,比如在教室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座位的安排到班徽的设计,都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审美活动。当学生感受到审美原理对自身的现实意义,才会激发学习欲望,主动思索美学问题,将外在知识理念转化成内在需求,此时,原理的指导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2.审美育人

师范生的培育是为了输出我国未来的教育主力,尤其是基础教育。师范生将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教育专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同时学会在未来的学生中挖掘美学情趣,陶冶美学情感,完善心理品格,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因此,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仅是学习美学原理,还要学会以美引育,达到育人的目的。美学课程要发挥审美育人的功效,就要紧扣内容进行选取。立美教育论提出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观,由美的外部形式内化到教育自身,作为提高教育功效的重要手段,确立教育的美质特征。美学情感论,将个人生命历程的情感积累与社会文化以美的形式相统一,将美学置身于情感教育中,呈现美学育人的功能。在两者理论基础上,美学内容既要与德育相结合,也要关注个人人生情感问题。如果将美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通过审美活动对于人生的关照,从人生美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审美育人,既符合德育中人生观的树立,也满足了个人人生情感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现代社会所存在的浮躁不安正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科学人生观的树立和个人情感的丰富,年轻的一代对人生的态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迷茫、烦躁、麻木和焦虑,心灵得不到平静。人生美学是审美人生,是人生的审美化,从美的角度追求美好人生,主要围绕着自我、人性、德性、人格和生命等方面,指引人们塑造出美好的心灵,这正是审美育人最重要的目的。培养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不仅是师范生自身的要求,也是对他们未来学生的要求。美学内容引入人生美学,从审美的自我出发,在意识上培养审美自觉性,正确认识自己;在美的观照中,相信优美人性的存在,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学会修养的方法;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熏陶,从创造与享受中体现真善美的统一;从塑造完整的人格中懂得优雅和淡泊、崇高和壮丽,学会在孤独体验深沉的审美情趣,懂得平凡中的献身;明白痛苦与欢乐是人生两个永恒的审美体验,善待生命,热爱人生,欣赏人生。只有以人生美学作为美学内容,才能够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方法上感悟人生、掌握人生和享受人生,从而提升他们全面的素质水平和生命质量,使师范生的美学课程充分发挥审美育人的作用。

美学课程要发挥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在课程教学目标上正确定位,既要区别于其它审美课程,又要符合师范生的专业特点。课程的设置承担着美学原理指导师范生今后实际工作的任务,同时还起到提高未来青少年审美素质、培育他们具有美好心灵的育人作用。在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课程的内容设置应体现出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两方面。在原理指导上突出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将理论的现实意义转换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审美育人上以人生美学作为主要内容,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人生情感,指导学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人生和感受人生。只有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师范生美学课程的价值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育学和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兼论“美学教育”概念的建立[J].中国教育学刊,1995,(3)

[2]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1996,(12).

[4]赵宋光.论美育的功能[J].美学,1981,(3).

第6篇

乐审美,着重论述了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加强对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关键词:审美教育 音乐教学

一、什么是审美

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审美活动既由外界事物引起,又受心理因素的制约。由于每个个体的知识范围、思维能力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审美的个性心理特点不同。人到了青年时期,青年人不再以成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的审美评价,已有一定自主性,表现为自觉评价文学作品,自觉选择欣赏对象,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流露出对美的现象的不同追求。不仅如此,青年人已认识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因此,开始从评价对象美的外在而转入评价美的内涵,有一定的深刻性。除此之外,强烈的审美追求使青年初期的学生对美的事物还有强烈的追求和向往。

二、音乐审美

音乐是以和谐动听的音响来表达和抒发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活动。人们对音乐的需要比对其他艺术形式的需要表现得更为强烈,音乐感是人类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一种音响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和感知能力。音乐又是一种时间性较强的艺术,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感的艺术,音乐欣赏还可以唤起和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丰富人的情感,焕发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充实人的精神生活等等。可以说,虽然不能绝对说音乐审美会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但音乐审美教育在人们素质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三、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搞好音乐艺术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音乐被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终身教育的内容,是全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人才即将出炉的神圣之地的一个教育内容。音乐是一门在各个层次贯穿、连续的学科,无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音乐修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音乐修养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是由于它具有重要而特定的功能决定的,是为全面教育服务的。简单地说,可概括为四种主要功能:⑴育人功能使人品德高尚;⑵智能功能,使人聪明起来(调动形象思维,使左右脑平衡发展,相互促进)。⑶健康功能使人心理、生理健康。⑷美育功能培养人的创美、审美功能。“高品位”的音乐,会对人的心灵、性格、情感、意志、思想有所陶冶;对人的精神、心理、生理健康产生良好的影响。这些方面相互渗透,能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音乐修养课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综观古今中外历史,音乐对人的思想情感,品德修养有着至深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类爆发出思想的火花。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国素称“礼乐之邦”。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教育部部长和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曾极力提倡“美育”,他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他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可以说,音乐是影响青年心灵的一种无可取代的手段。好的音乐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净化,并升华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远大的理想。当我们把爱国主义思想与美好的理想信念用音乐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时,便能广泛持续地拨动人们的心弦,爆发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产生为之奋斗的行动和动力。

3.加强大学生音乐审美修养有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音乐修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授该门课程中,要根据对人才的宏观培养目标和课程的微观培养目标的要求、任务,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让他们了解并大力弘扬我国民族悠久、辉煌、灿烂的音乐文化,以教于乐、乐中求学,以达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情操、理想信念、意志品格、历史文化等全面的素质教育。在讲授音乐修养课中,我们结合音乐的几种功能,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情操、理想信念、意志品格等方面的素质教育。⑴音乐修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先为重。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核心,是立人之本。我们在课内课外,以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为范文,让同学们在学习乐理知识、欣赏高雅音乐的同时,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和巩固他们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人民的教育。教师们在引导同学们唱、欣赏这些革命歌曲的同时,注重教导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⑵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音乐修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十六大报告指出,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个民族精神就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其核心是爱国主义。这个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中,通过教师讲、演,学生观、赏、视唱,合唱等形式,将革命历史歌曲以及现代优秀歌曲、中外名曲以及我国民族乐曲作为教材,对同学们进行教育,收到显著成效。⑶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音乐修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修养课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功能,加强和渗透道德教育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四、余论

审美教育的方式很多,但在音乐中引入审美教育更让学生易于接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美是和人的心灵相通的,用康德话说:美是情感和道德的桥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记住:教授学生音乐知识不是唯一目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是终身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在畅:《论普通高校的音乐审美教育》,《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但秀芳:《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4].何虚:《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原则方法》,《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4。

第7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审美教育

1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育

早在我国古代就很重视艺术的感染作用,如春秋时期的孔子,他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从外到内都要发展,才能符合“君子”的要求。而要达到“君子的人格”标准,就需要融入审美教育。再如近现代的蔡元培,他在教育方针中明确了美育的地位,更全面地阐述了美育。思想政治课不仅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的德育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情感属性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逐渐把审美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其最初的形式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学的艺术展现出来,这种侧重于从方法论来美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以及美学的审美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艺术的形式实现。思想政治课中的审美教育是在思想政治课的视野下丰富了审美教育的内涵,使思想政治课与审美教育相融合,也就是德育与美育的结合。换言之,思想政治课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它也是富有情感的课程,应该有美的体验,应该加入审美教育的思想。

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育困境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当前学校、社会和家长更多地关注高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社会心理之下更容易被忽视。目前,在学校中并没有独立的审美教育课程,所谓的审美教育或者更多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规划上,或者寄栖于一些学科、课程之中,而以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为宗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审美教育也往往只是一种构成要素,而不是教育教学理念,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脱节。反思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不能满足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提升以及全面发展的需求,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没有真正和美育相结合。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3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

3.1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教师素质

在教师的综合能力中占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政治教师更要重视自己的素质,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只有自身的审美素养提高了,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审美素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1教师要具有内在美的品质

一个人的品质是个人综合素养中的核心部分,对自己及他人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职能,其内在美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1)高尚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中的审美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政治判断力。教师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要具有高水准的道德品质,从而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教导学生做一个明辨事理的人。

(2)专业的教学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专业的教学能力是核心。只有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才能轻松驾驭教材,区分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只有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才能把审美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中。首先,教师要对思想政治学科有足够的热情,要有敬业精神。只有拥有饱满的热情才会更加出色地备课及授课,才会积极地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入审美教育,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去追寻真、善、美。其次,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这是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条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课审美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了专业的学科知识,才能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专业的教育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3)崇高的审美意识。教师只有自身具有崇高的审美意识,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现美的存在,才能在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才会让学生有更好的审美体验。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会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自身审美意识的前提是教师具备美学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进而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实现审美教学目标。

3.1.2教师要提升外在美的形象

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教师不仅要有美的内在品质,还要有美的外在形象。美的外在形象主要包括教师的教态美和语言美。

(1)教态美。教态是教师呈现给学生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教师具有美感的教态,可以使学生得到视觉上的美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官刺激会让学生更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会使学生有美的享受。教师的外表其实是其品德修养、人格气质、思维特质、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外在体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服饰和教态,让其更加贴合教学内容。

(2)语言美。语言是教师特色风格形成的基础,教师的语言美对其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要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教师的语言美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在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学科中融入审美教育,要逐层启发学生,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最后,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这时候就体现出教师语言美的重要性。优秀的思想政治课,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是要让学生有愉悦的审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让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的神话传说、经典故事、古诗词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优秀的思想政治课单单凭借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建构优秀的思想政治课堂,才能使师生双方都得到更好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2.1发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发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也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入审美元素的重要途径。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有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学生应该对美的事物有强烈而敏锐的感受力,不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这样有助于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可以更加主动而积极地配合老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经济生活》第三课中讲到消费的相关知识,里面展示了购物场景,这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哲学美,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荣誉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美和国家美的感受力,进而可以发现美、创造美。

3.2.2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有发现美的能力。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和发现美的心。现今社会不主张培养“死读书”的高分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学校,但并不乏美的事物。在学校中有人文建筑、花草树木、一些品德高尚的学生与老师等等,这些美的事物等待学生去发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美的元素,逐渐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3.2.3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所谓创造美的能力,即在感受美和发现美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审美活动,通过美的现象看到美的本质,最终通过这个本质的有关规律来创造美。感受美和发现美是提升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强调审美教育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感受美和发现美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4.1理论意义

从性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分别属于德育和美育。从范畴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在精神内涵上是相通的,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哲学的视角下对德育与美育进行审视,可以为中学素质教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丰富了中学教育理论,有助于推动中学各学科的发展。

4.2现实意义

审美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期望能够对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进而使教师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提高他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6]张建权.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审美渗透.[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8篇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音乐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构建校园音乐文化,使音乐文化在大学校园中扎根,并以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校园音乐文化的地位也随之不断得到提高、巩固。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把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实施美育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实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艺术比其它学科的审美含量充盈而集中,而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由于它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是其它类教育不可比拟的。校园音乐文化恰恰是这些功能的综合体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立了校园音乐文化在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地位。 

 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音乐文化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文化。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深厚丰富的学术理论以及优秀传统的历史积淀,是发展先进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源。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发展出有特色、个性化的先进校园音乐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而且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园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音乐文化形态的总和。 

我们认为,校园音乐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课外音乐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一种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音乐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校园音乐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的实施,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校园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是普通高校的目的,而校园音乐文化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校园音乐文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独特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非常重要,具体可从其作用中体现出来: 

首先,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校园音乐文化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大学中,开展什么样的审美活动,倡导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如何使音乐更好地为审美服务,直接涉及到一个学校的风气乃至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音乐在美育中独特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乃至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精神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音乐通过其优美的旋律,和谐的音调,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英雄》时,听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我们伟大时代精神的召唤,是我们自己的觉醒,是我们自己的英雄气概,是我们这整整思考的一代所深深感受到的人生使命,民族使命,时代使命,以及落在我们肩上的历史责任。这是对音乐内在美的感知。音乐的审美优势在于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学生之所以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影响,主要是音乐中的情感对他们发生了巨大的作用,而审美情感往往和人们的道德情感相联系。 

我国从古就有“闻其乐而知其德”、“以乐观德”的论述,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的相通、互融,可以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和高尚,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其高尚的人格。这正是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的体现,也是审美教育发挥作用的表现方式。 

同时,音乐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美国音乐家雷默教授认为“领会艺术作品这种有意义的审美特性的结果,便是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生活的本质。”而“如果艺术的体验对生活有意义,则艺术的体验必然是审美的体验。”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在享受到审美体验所获得的那份快感,这种快感也就是人们在更充分的理解了人类的本质后所得到的快感。由于只有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文化教育的任务理所当然是“提高每个人在他一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审美素质。” 

其次,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美育的中心是情感教育,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美妙动听的音乐,能消除、缓解外界及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保持愉悦的心境。热情欢快的音乐可以使人心胸开阔、精神焕发;安谧宁静的音乐可以使人心平气和、安定沉静;深邃、博大、宏伟的音乐可以使柔弱的心灵变得刚毅和坚强;抒情温暖的音乐可以改变人烦躁与孤寂的情绪;气势磅礴的音乐则可以鼓舞人的斗志,产生向上的力量。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的青春期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确立。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对他们紧张的学习起到缓解作用,而且对于身处他乡孤独的心灵,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性的建设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中,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重要因素。音乐可以激发和强调人的创造冲动。 

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音乐教育定对人的智力的开发,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是很有帮助的。从中外历史来看,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等无不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第9篇

关键词:辅导员;人文素质;要素

高校辅导员的人文素质,就是辅导员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其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具体表现为:对做学生工作有责任感和成就感;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爱学生;在学生管理中渗透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具备宽泛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形成良好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是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必要条件。辅导员人文素质构成要素应该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质,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根本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政治素质是辅导员首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它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水平、政治品质、政治气节等的总和。把政治素质作为辅导员最重要的素质,这是由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目标和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的。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主要有如下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一定阶级、派别、政治集团利益和要求的目标。政治方向是否正确是检验高校辅导员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高校辅导员首先要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处理政治问题时的基本出发点和态度,它集中反映所代表的阶级、派别、政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对社会政治制度、法律、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看法、态度根本不同。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决定了本身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警惕并自觉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旗帜鲜明的政治观点。政治观点是人们对政治问题的看法和主张。旗帜鲜明的政治观点就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明确。旗帜鲜明的政治观点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二、文化素质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事的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代表着一种素养,更需要高文化、高素质,需要依靠最新的社科研究成果和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第一,辅导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辅导员既要“博古”,熟悉世界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人文知识等,从历史中挖掘辅导员工作的优良传统、教育素材,吸收丰富的人文养分;也要“通今”,掌握现代的科技知识,尤其要学会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一个新的领域,要求政治铺导员要具备先进的网络知识,掌握计算机语言,主动抢占网上思想阵地。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第二,辅导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除了掌握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外,也要有专业技术知识,既是理论家也是实干家;第三,辅导员还要有特殊的专长和造诣。辅导员应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不仅是理论的权威、人格的权威,同时也是技术的权威。如辅导员可专攻心理辅导方面的难题,研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律,并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以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成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技术骨干。

三、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作为社会主义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始终肩负着“为谁育人”,“育什么样的人”的光荣使命,而他们的道德素质程度,直接关系着所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关系到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所以,辅导员要时刻注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将社会主义道德内化为自身稳固的道德素质。第一,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师德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因此,辅导员要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处世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第二,杰出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是一种人品、能力、情感的综合体现。辅导员杰出的人格魅力能有效的吸引和影响大学生,促使大学生由知向行转化。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第三,无私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辅导员而言,奉献精神就是热爱本职工作、笃信马克思主义、对辅导员工作抱以极大的热情,将此当成自己理想的职业追求,将对学生工作的强烈认同感和执着追求作为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

辅导员无私的奉献精神表现为对职业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他们以争创一流业绩的热情和创造精神,以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直面压力和困难,处理好劳与乐、奉献与报酬的关系,默默耕耘,在无私的奉献中,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四、心理素质

在现代高校教育进程当中,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有困难找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紧密的朋友;实际上,辅导员除了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外,还有一些非本职工作压在他们肩上,导致辅导员的工作繁杂、细微而又艰巨,并目很难以正常的工作日加以计算;另外,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大学生也不例外,这个时侯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作用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一,辅导员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辅导员的个性意识要端正,要有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远大的理想、信念。要有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坚强意志。对工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第二,辅导员要有合理的心理教育能力结构。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要求其具备: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兴趣爱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以保证学生有了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第三,辅导员要有开阔宽广的心胸。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要具有良好的性格,要求具备“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开阔、宽广的胸怀。面对学生发生的各种情况,要耐心细心的做好调查研究,谨慎处理。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每件事情,以豁达的心胸包容学生,不要用放大镜的眼睛看学生的缺点,更不能用显微镜的眼睛强化学生的缺点,应以乐观的情绪和幽默的语言改善师生关系;第四,辅导员要有一颗平常心。正确的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树立一个坚强的信念,即:辅导员工作是一门职业,既然从事它,就要做好它,既来之,则安之,利用这一工作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成熟、坚强,不断的调整好心态,努力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证明,辅导员完全可以用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审美素质

辅导员的审美素质与其智能素质、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的发展都密切相关。审美素质对个体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能力具有调控作用,审美的功能在于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定性质的道德、法纪、政治、思想内容并使之内化,个体审美素质的发展既是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又是结果,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

(一)培养审美情感,为情商提高奠定基础

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是对象是否符合主体需要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主体与客观对象间的共鸣。审美情感是一种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命体验,辅导员只有主动的参与到各种教育活动中来,才能不但拥有自己的感受,还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才能感受学生的青春美、健康美,体会学生工作者的勤业美、敬业美,才能和学生相处融洽,进而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感。

(二)树立健康的审美观,为指导学生审美做好铺垫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就是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心灵的建设,所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辅导员更加肩负着重要任务,他们只有努力提高自身辨别美丑的能力,提高对各种美的形态——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的欣赏和创造,才有助于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心灵美。

(三)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张扬审美个性

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人获得的美感是不同的。当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形成阶段,没有足够的审美经验,再加上当下世俗化、平面化的社会文化风尚的影响,容易在审美判断中出现一些偏差,这就无疑给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辅导员要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必须从以上五个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这是辅导员工作性质决定的,是培养符合党和国家发展要求的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是辅导员工作复杂性和职责多重性的内在需求、是打造一支甘于奉献的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手段、是完善并实施学生评价体系的有利保障、是在稳定的基础上推进学校发展进而构建和谐校园的必备条件,也是目前的教育形势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人的素质论阅[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2]梯清.思想道德修养[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3]伶庆伟,秋实. 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2001.

第10篇

1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高雅审美情怀的重要途径,所以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1.1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就是美育教育

审美教育也被称为美育教育,是按照审美标准来培养人的情感教育。主要是特定时代、特定阶段为标准的审美观念,是以形象为主要手段,其核心是情感表达,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美育能使人更加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等,不仅要有欣赏美的能力,也要有创造美的精神。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要更为客观地去发现自然美,寻找生活中的美,对艺术要有欣赏的美,以及更好地去感受学习的美,这些都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所在,这些审美教育不但能让学生了解美,认识美也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高校通过审美教育科研让不仅能提高道德素养、净化心灵,也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也能树立正确良好的审美观。

1.2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是美学和教育的相互融合

审美教育是应用哲学认知方式来认识世界的,审美教育的按照自身对美的了解和发展来改变自我认识的一种手段,是最基础的一种教育,而在教学内容上其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庞大,审美教育在内容上主要是以非具象的美感教育为基础,还与其他教育相互连通,不仅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形成,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所以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是美学和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依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2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

音乐审美教育是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音乐教育要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这样才能改善和提高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音乐本身展现的是一种外在与内在相互统一的形体美,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素质,也能在素质教育上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从通俗音乐过度到纯音乐

通俗音乐可以很更好地反映歌曲本身的一种情感表达,不仅可以很好的被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可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还是要锻炼学生纯音乐中的乐器、节奏、旋律等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需要从学生喜欢的通俗音乐入手,逐步将纯音乐带入到音乐审美教育中来,使得学生不仅更好地接受音乐审美教育,也能不同程的提高学生个人素养和音乐情操。

2.2 从流行音乐过度到民族音乐

流行音乐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都非常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由于流行音乐风格多样化、音律多变化,地域特色化等特点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也能不同程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而通过流行音乐做铺垫来更好地分析民族传统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不同音乐有更多了解,也能扩宽学生对音乐的了解范围,更好地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使得高校学生更好地解读音乐审美能力。

2.3 从乐器独奏过度到交响乐

在音乐欣赏中乐器独奏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发了解乐器的声色和音色,感觉不同乐器表达不同的情感,而逐步过度到交响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器在整部音乐作品里扮演的角色,来提升高校学生的整体审美品位,同时也能更好更充分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来开阔学生音乐的想象空间。

3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作用

音乐审美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高校学生培养高雅审美情怀的重要途径,音乐审美教育不仅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取代的一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能借此改善和提升心理和文化素养。

3.1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提升审美评价能力

音乐是高校学生一种实现审美能力的体现,音乐不仅能反映现实生活,也能表现人们在生活中最直接的心理感受,所以说音乐的现实形态,是对现实艺术的一种加工的现实没的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高校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在正确的引导下能更好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风格、旋律等更多的音乐知识,也同时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调,让学生能了解音乐作品更深的蕴意,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也能更好的领会音乐内涵的精神,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使得音乐教育不仅成为基础教育,也成为高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2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提高文化素养

音乐作为人类发展的宝贵遗产和智慧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魅力,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主要通过音乐作品来不断地了解音乐创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风格等信息内容,还需要掌握一些音乐理论基础和表演技巧等,在音乐学习上还能够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领域的相关知识,最终学生要通过学习这些音乐知识,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好地深入了解我国悠久音乐文化,并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音乐文化,扩宽高校学生的自我审美视野,培养他们的对多元化文化的热爱和了解,这样都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审美教育;美术课程;审美培养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的毕业生,不但应该具有专业的能力,还应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职业素质。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是美术的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在高职的美术课堂上,引进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情趣和文化品位,活跃校园的文化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审美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对于高职的发展和美术课程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职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需要

所谓的审美能力就是说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认识以及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按照时代的需要和发展。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人们对于美的教育的认识和需要在不断地提高,对于人本身的完善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常会出现精神发展跟不上物质发展脚步的现象,导致人在物质生活中比较容易迷失,美术教育对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作用便愈加明显。在高职的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更好的面对生活和学习,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高职学校在美术教育中存在着很多弊端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起步比较晚,特别是美术方面的教育,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办学经验也是十分的不足,没有很明确的定位,大都是按照本科高校特别是美术类的学校来进行学习,经常出现照搬美术高校的教育模式的情况,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常常会注重实践而缺乏理论上的教育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审美的培养。由于审美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对于一些新出现的情况很难充分的认识,导致学生审美方面比较肤浅,只是注重表面,所以,在高职学校的美术课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便显得更加重要。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是由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1)高职教育本身最大的特点可以说是职业性,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性人才。在高职的美术审美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学生的科技美的教育,在美的熏陶下,促进理性和感性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高职教育比较注重实践。这就决定了高职美术审美的教育必须深入的到实践中去,在培养审美水平的时候,还要进行各种的实践教育,必须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将实践和审美教育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二、怎样在高职的美术教育中加强审美的教育

在高职的美术教育中提高审美教育的地位,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观念,通过各个方面层次的教育,将对于审美的教育融入美术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1.必须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

很多人往往会觉得高职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一门谋生的手艺,注重技术的传授,对于审美的教育和人格的培养往往不甚重视,不利于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美术教育急功急利,过于的注重技术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能很全面的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高职的美术教育进行审美能力培养便尤为重要,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自身的精神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审美,完善学生自身的理论和人格的修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改变思维模式,让学生的人生境界不断地升华,达到高职美术审美教育的目的。

2.在高职美术审美教育中,采取创设审美意境的方式

高职学生处于青年时期,情感的发展往往跟不上身体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情况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高职教育存在其特殊性,学生除了进行常规的实践之外,还必须进行半年左右的专业性实习,高职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时期,精力比较充沛,思想也比较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在进行审美的时候,意识比较薄弱,老师必须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引导,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比如图画的展示,录像的放映、音乐的播放等各种形式,营造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创设意境,并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提高实际教学的效果。除了这些常规课堂上的方式之外,还要将审美教育投入到实践中去,深入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的创造力,进行情境创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身的能力。

3.实践审美的创造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培养审美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活鼓励学生中多听多看多实践并进行反思,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去。学校应该主动的了解社会本身的一些能够进行审美教育的资源,可以有目的的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进行审美的实践,了解我国的国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对于审美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审美的品味。

在高职学校的美术课堂进行审美上的教育,充分的利用课堂和社会的审美资源,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审美教育无论是在美术课程还是高职的课堂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正确的认识遇到的事物本身,看清其本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完善自身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于藕.浅谈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改革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

第12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2502

中共中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立了高校美育的教育方针,提出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积淀,一个具有现代形态的、科学发展的美育体系已经形成,然而当下高校教育体系趋于功利性的质量评价标准割裂了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导致学生审美教育的忽视或缺失,以追求人的和谐统一为己任的审美教育或者沦为智育、德育的扶手,或被误解为狭隘的“艺术教育”,其应有的育人功效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本文结合高校美育实施现状,从五个方面简议其对高校全面育人的功效。

1 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乎民族的希望和国家未来,所谓高素质人才即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要均衡全面发展。当前,高校校园正面临西方思潮和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二者已逐步渗透到学生的课堂学习、科研工作、寝室生活、课余活动、社会实践等等方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产生极大的干扰和影响,而且由其所产生的问题已经有明显的表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通常是寄希望于加强德育来改善现状,而美育则沦为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扶手,其功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部分高校的美育更是缺少实质内涵而流于形式。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的知识,而普及于社会。”高校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增强学生对“真、善、美”的感受、鉴赏、表现以及创造的能力。因此,在深化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务必重视并大力推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功效,与时俱进,创新形式和路径,将审美教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当中,确保美育、德育并行不悖地开展,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确保其在面临众多干扰因素之时不会轻易地迷失自我。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只有通过学生提升自身审美素质,坚定意志信仰且修身笃行,才能有效地保障其树立科学的、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2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席勒认为人的“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中发展而来。”蔡元培把美育的功效进一步升华为“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久而久之,就能培养“人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王德胜教授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人的优良道德品质,而且还兼有启迪人的智慧、美化人的体格的功效。由此可见,对于培养高尚的人格、高雅的品味、高洁的情操,美育有着其不可或缺的独立性地位。素质教育提倡大学生“智欲圆,行欲方”(《文子?微明》),大力推进高校美育不仅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且有助于他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心理素质,同时陶冶情操、怡性悦情、进德善身,促进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得其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如前所述,高校在学生品德养成方面通常以德育为主,手段单一且效果不佳,忽视了美育的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倍功半,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崇尚“真、善、美”的主动性。孔子认为人们经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社会美德风尚的洗礼,可达成“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的自由个性舒展。同样,高校也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促进大学生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逐步转化;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把高尚品德修养升华为内心的向往追求时,其理想信念才是坚定的、稳固的、不可动摇的。高校教育实践证明,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道德完善的有力手段,也是弘扬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提高其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受益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并从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美育可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美育可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强化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

市场刚性需求推动信息技术正经历着跨越式飞速发展,网络及网络信息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当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微信、微博、QQ、淘宝、邮箱等交互式工具已深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数码电子产品等已经取代传统的平面媒体,成为人们收发信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加之各大高校正逐步向办公网络化、学生管理网络化、教学科研网络化过渡,作为社会高学历层次、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基本可以实现购物、交友、交流、娱乐、求职、学习等各个层次的现实需求,成为应用网络和网络信息的主流群体。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难控制性;参与人员具有分布广泛性、背景复杂性、层次多样性;并由此造成互联网信息具有内容丰富性、传播广泛性及可实现跨地域、跨时空的交互性等特征。增加了大学生接触各种信息的可能性和“不良信息”的潜在危险性,对正处于个人成长成才、价值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一份调查显示绝大数大学生从网络获取海量信息但不知信息安全与否,并总结出大学生由于欠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与技术,导致对网络信息的辨识、鉴别能力较差。因此,在网络大数据时代,高校重视并实施审美教育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美育可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审美眼光和审美能力,有助于指导大学生站在审美的视角和基于对“美”的追求,辩证地甄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利弊和善恶,由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来自觉抵制带有平庸化、世俗化、物质化、扭曲化、极端化等色彩的反面信息;对信息加以科学合理地筛选、提炼、应用和扩散,从而在网络应用层面做到鉴别美、提倡美、应用美、创造美、推崇美及传播美。从教育实践层面来看,美育有助于把互联网络打造成引导舆论价值、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

4 提升大学生文艺活动效果

大学生面临学习、成长、成才、择友、就业等多重压力,随着个人生活、学习节奏的加快,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高度的紧绷状态,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类似案例在高校屡见不鲜;课余时间,大学生“宅”于寝室沉溺在网络游戏和虚拟世界中以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这种低级趣味的娱乐方式充斥着颓废、暴力、迷幻、拜金等负面效应,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开展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应该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宗旨的集体性活动,从实践层面看,由于浓厚的德育氛围、单一的实施手段以及老套的开展思路,活动往往缺乏吸引力和创造性;高校文娱活动还存在其它问题:“氛围过于严肃、深受社会大众文化的影响、功利化倾向明显等”。

高校文艺活动是最能体现时代艺术气息和大学生创造性的乐土。杜卫教授认为:“美育对于解放无意识,保障自发性;发展心理活动的独创性、流畅性和敏捷性等创造性因素,促进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高校美育的推进,可以实现学生审美理想、审美风格、审美标准等审美素质付出审美实践,促成校内文娱活动具备“美”的强烈感召力和熏染力,增强学生对活动“美”的认同感,从被动接受各种活动安排到积极主动奉献智慧和力量,从而提升活动的“以美育人”魅力;反观,高质量的文娱活动也可强化学生的审美眼光、审美追求、审美情趣及审美素质,即两者可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充斥“审美”思想和氛围的活动,可以提供“美”的精神食粮,使大学生得到审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向高雅、文明、健康的轨道;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以艺术审美为核心的美育,更有利于防止课外活动倾向世俗化、物质化、功利化,并有效抵御低级庸俗的非主流文化的侵蚀。

5 培育良好的学风、校风

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充分体现了群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是群体社会意识与行为方式的集中展现。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造成社会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审美教育。这种思维模式下形成的校园风气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人际关系冷漠、集体主义观念、凝聚力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如竞选学生干部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入党动机不纯、盲目攀比、拜金主义盛行等现象与高校育人的宗旨背道而驰。不良风气的蔓延和持续,会对高校的校风、学风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化、平庸化、世俗化。针对这样的校园现象,势必要加强高校的审美教育。

韩愈有云:“懿德茂行,可以励俗”,具备高尚的品德情操,高雅的行为举止可以激励、纠正那些庸俗的、低级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培育健康、良好的校园风尚,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进而提升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并反作用于规范学生自身的行为,通过学生审美趣味的提升,来抵抗不良因素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侵蚀。因此通过开设审美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营造追求美、提倡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鉴定美的氛围,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审美循环,以美促德、以德化美,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校园作为影响最为广泛的文化环境,更要求美育的介入,让审美成为流行且广泛地渗透到各个方面,校园规划、校园雕塑、校园绿化等以审美的视角来塑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高雅、文明、健康的校园活动以审美的风格来净化精神文化环境,提升学生对校风、学风的认同感,积极参与其中,并以良好的校风、学风来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形成审美教育的完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