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语课程论文

外语课程论文

时间:2022-12-16 05:4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语课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外语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课程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343075-0006

自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为《课程要求》)(2007年修订后正式),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学者们(夏纪梅,2005;陈坚林、谷志忠,2008等)对两版《课程要求》进行解读,并以不同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适时回顾《课程要求》颁布以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分析情况、发现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以往研究成果,描绘相关领域研究全貌。根据Cooper(2010)对研究综述的分类,笔者认为近年来涌现的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综述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大综述”,对涉及大学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的研究进行综合描述和分析,如姜秋霞等(2011)通过对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论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赵庆红等(2011)统计、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文献后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的成效和弊端;另一类是“小综述”,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诸要素的研究进行微观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学界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要素的研究综述集中在教学内容方面,包括听力(如:程京艳,2009)、口语(如:蒋超等,2009)、阅读(如:方英,2008)、写作(如:秦朝霞,2009)、词汇(如:徐密娥等,2007)和文化(如:苗丽霞,2007)等;针对其他教学要素的研究综述较少,张森等(2012)综述了有关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文秋芳等(2010)针对教师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唐进(2012)的综述有关自主学习研究,曹超(2009)的综述是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此外还有黄建滨等(2009)和蒋显菊(2007)分别针对教材和测试研究进行了综述。阅读、分析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一般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以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为视角探讨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但缺乏对各类主题研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要详尽描绘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脉络,需要从课程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整体把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1 调查方法与过程

本次调查依据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语言学外语类期刊的论文数据。首先,查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收录来源期刊目录》确定语言学外语类期刊共计11种(见表1)。其次,分别以“大学英语教学”、“大学外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学”、“公共外语教学”等为篇名、关键词和摘要检索词进行单独检索和交叉检索,检索到2004年一2012年在11种期刊上发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相关论文844篇(不含有关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研究论文)。剔除会议讲话、会议述评、著作介绍等文章,通过分析论文内容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性,选定其中786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数量、研究类型、研究等不同维度对这些内容文章进行分类和梳理,并运用EXCEL工具进行详细数据统计,总结研究历史,分析研究现状,以图把握研究趋势。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论文数量

相关论文数量、所发表刊物和年份如表1和图1所示。总体来看,论文数量趋势变化不大,其中,《课程要求》于2004年试行的当年相关论文的数量呈现井喷之势,之后两年数量略有下降;2007年《课程要求》修订后正式,该年此领域论文数量最低,之后几年相关数量平稳上升;2012年该领域论文数量上升明显,说明国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继续升温。

2.2研究类型

本文将786篇相关论文按照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进行分类。

表2和图2显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论文共有489篇,占调查论文总数的62.2%,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的论文共有297篇,所占比例为37.8%。两种方法皆涉及的,按照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划归类别。尽管从总体上看,使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研究论文数量存在较大差距,但观察近两年论文研究类型的变化可以看出,两种研究方法使用数量的差距在缩小,这说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即从以质性研究为主转向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趋向平衡。以质性研究剖析和论述外语课程宏观发展规律,以量化研究验证外语教学微观层面的效果或比较不同微观教学层面的优劣。

2.3研究内容

近年来,国内语言课程设计研究领域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研究,其中,Graves(2008)提出的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被广泛认可,他认为外语课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非线性、相互调整和适应是常态”,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Graves的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由三个核心环节组成,分别是planning(规划),enacting(实施,即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eval-uating(评估),三个环节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处于动态发展状态,而不是线性发展状态。在动态课程设计观看来,enacting是整个教育的核心,planning和evaluating都是以enacting为指向并与之紧密联系。同时,课程设计的这三个环节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情景之中(socioeducational contexts),是由处于这些情景中的相关人员来完成的。

Nation & Macalister(2010)的语言课程设计内外环模型是当前语言课程设计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们的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由三个外环和一个内环组成(如图4所示),内环以教学目标(goals)为核心,关注教学内容(content and sequencing)、教学方式(format and presen—tation)与教学评估(monitoring and assessing),外环关注原则(principles)、需求(needs)和环境(environ—ment),内环加外环构成了课程,并以评估(evaluation)贯穿整个系统,调整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最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得整个课程设计系统更具灵活性,这也反映出课程设计的动态观。

笔者认为,Graves(2008)的语言课程设计动态系统模型与Nation & Macalister(2010)的语言课程设计内外环模型有相通之处,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所组成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都是“以课程规划为起点、以课程实施为核心、以课程评估为保障”的循环而完整的系统(如图5所示)。

本调查以Graves(2008)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中的三个核心环节为基本框架,结合Nation & Macali—ster(2010)语言课程设计内外环模型,对所统计论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概括归纳,将其研究主题划分如下(见表3)。

文章主题内容分布情况如表4和图6所示。2004—2012年间国内学者比较注重对外语课程实施要素的研究,569篇,占论文总数的72%;关于外语课程规划和评估要素的研究很少,各有118篇和99篇,占论文总数的15%和13%。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外语课程规划研究愈加重视,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围绕着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课程设置、语言教学“纲”与“目”之定位等角度展开;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如何构建立体式外语课程/教学综合评估体系等已成为外语课程评估领域研究的重点。而传统的有关语言教学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培养、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正逐渐减少。

3 对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以课程论为视角审视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其研究,可以使我们在课程本体论研究的指导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更加有效地为体现外语课程的性质、实现外语课程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评估,从而对外语课程本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以教学为主线”走向“以课程为主线”,更多关注外语课程规划和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是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教学和学生进行有意义、有质量的语言学习的过程,对它的研究应在外语课程整体观、动态观视阈下进行。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等环节之间存有连贯关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非线性整体;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各环节并非任意地组合,是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教材对话中不断生成新的理解和认识,是个人知识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作为以师生双方以及师生与外语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行为为基础生成的动态系统,大学英语课程的整体化存在形式和动态化发展过程体现了语言课程独有的过程性。因此,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大学英语教师要以课程为研究主体,重视对“课程规划”和“课程评估”的研究,为在规划和评估的影响机制下不断调整“课程实施”以顺应学习者和教学环境的要求并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以质性研究为主体”走向“以量化研究为主体,质性、量化研究有机结合”,更多关注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质性研究(62%)与量化研究(38%)的比例可以看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重理论、轻实证”,质性研究占主导地位。但从2011年起,二者逐渐均衡,这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外语教学研究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大量数据使研究更具说服力的结果。以实证的方式获得数据,再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所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科学与准确,更能解决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问题从而有力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变化趋势一致,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正在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范式的合理选择是实现研究方法规范化的关键。

(3)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单一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研究”,更多关注外语教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问题。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过多地注意了外语课程的工具性,忽略了外语课程的人文性,因此许多研究的重点也往往放在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上。我们应充分考虑外语课程的内容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充分认识外语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借助语言技能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中的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目标。因此,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在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等学科之外加大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成果融合的力度。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跨学科研究论文的数量在逐步增多,但还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与外语教学结合紧密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更多地被研究者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其他学科较少涉猎。构建以跨学科教育为导向的新型研究范式,能改变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模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局面,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发挥学科之间的并联性,互相渗透,提高教学效率和科研影响力。

(4)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静止化”走向“动态化”,更多关注外语教学与发展式教育观的契合。发展式教育观强调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强调外语教学要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首先要目标明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有两股潮流(俞理明等,2012),一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为出发点,走“语言驱动”的路子;二是以通过英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以课程内容的学习提高语言水平,走“内容驱动”的路子。实践证明,“语言驱动”是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关键症结,ESP教学的核心“内容驱动”则具有事半功倍的优越性。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学要有动态化的教学目标定位和学习需求分析,基础阶段要走“语言驱动”的路子,高级阶段要尝试走“内容驱动”的路子,二者处于交互发展的状态,是语言还是内容驱动大学英语教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两条教学路子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以静止的眼光定位大学英语教学会导致其片面化、狭窄化。大学英语课程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最终指向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和生活经验的开发,这是发展式教育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体现。

第2篇

关键词:外语课程设置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15-01

在大学的外语教学中,课程的设置与综合应用是教学的核心。由于大学英语主要教学的目标是以语言为主,因此,对于语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了解都是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语言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对现代大学外语教学的实际评估,以及提高学生在日后工作和生活所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既注重语言能力培养,由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达到符合国际间交流的需要。

1 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前,最主要的就是要确保英语基础课的课时充足,例如: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基础。只有掌握了坚实的基础,拥有扎实的基础,作为交际的工具才能不会在语言上成为阻碍。这是外语课程必须要保证的。

其二,大学外语课程在基础课程结束后,通过设置各种不同知识模块来进行操作。例如:利用翻译模块和商务模块组织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的阅读和写作、交流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专业模块结合自身进行选课,并且明确自己的目标,使学生在语言工作能力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其三,在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能够很好的运用语言。从实践中,学生及时检验自己对语言掌握度,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语言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更正。例如: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企业进行实践,测试和观察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能力,同时对其能力和表现给出评价记入成绩项目。由于课程的设置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外语的能力,因此,只有将培养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投入全部课程进行实践,才是课程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2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和在英语语言能力上的培养。通过课堂活动模拟现实生活的语言交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融入英语,并用英语的思维,体会英语的语感。同时培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英语中的词汇和语言规则。

其次,注重文化的培养。教师应将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词汇、语句、文体等方面进行文化对比,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综合能力的运用,特别是在文化交际的培养中,应该注重语言的得体性。例如,当你帮外教檫黑板,他会说:“Thank you!”且所期待的回答应该是:“It’s my pleasure.”或“You are welcome.”而不是:“It’s my duty.”所以,在教学中应通过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并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

最后,注重语篇交际激活学生的交际思维,利用语篇进行课堂真实交流,并创造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一单元B部分题目为“The Power of Good Name”的文章,当学生读到这个标题时,教师就问“What qualities belong to a good name?”来唤醒学生对“好名字”整个情景的想象,这种交流方式能使学生预测下文的内容与“好名字”有关,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全文。

3 新理念下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际的调查我们可以得知,由于目前很多大学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学时一般在3400~3600之间,对外语基础的英语教学学时则只有230~280之间,只占总学时的7.5%~8.6%之间。与其它科目相比要少了将近1个学期的学时,减少了学生实践磨练的时间,加大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难度。因此,我们更要借鉴其它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通过实践来强化和加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落实延长教学学时。

新理念下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减少理论、增加实践时间为主,用实践周来计算大学外语课程时间,有计划的完成英语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教学。例如:在前三个学期,完成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的基础听说、读、写、译课程;在后两个学期,培养学生在专业英语交际的课程。同时,对英语教材进行改革,改变以往用教材替代语言和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结合,加大英语课程的实践性进行训练,从多方面的实践课程设置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语言的学习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的模式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掌握语言、理解和领会语言,直至吸收和巩固,才能使学生的英语语言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达到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虽然,目前大学外语教学采取了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等,但是,这些依然是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潘小华.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上),2006(2):31-32.

第3篇

专业外语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了基础英语的学习之后,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特别是提高阅读科技英语及本专业英语资料的能力而开设的。通信工程专业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电子、通信技术领域的新生力量,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不断通过国际交流掌握国内外新知识和新技术,因此,专业外语的学习非常重要。笔者根据四年来从事通信工程专业外语教学的经验,谈谈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及建议。

一、当前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工科专业普遍对专业外语教学的重视不够,师资队伍不强。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专业外语教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且多为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虽然熟悉专业知识,但是外语水平有限,几乎没有专门的英语教学培训,对外语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知之甚少。

(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通信专业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90后”的大学生对于前沿的、实用的知识更有兴趣,而教材的更新速度不可能和专业的研究进展保持同步,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兴趣。此外,笔者调查发现,高校教师对于专业外语课程授课的主要方法为翻译课文,学生边听边记,或者让学生阅读和翻译课文,教师从旁指正。久而久之,专业外语课变成了精读课、翻译课。

(3)工科专业的学生普遍对外语学习不重视、不感兴趣。多数工科专业学生都认为专业外语属于可学可不学的课程,再加上英语四、六级的应试教育,使得一些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些专业外语课程采用开卷考试或者写英文论文的方式进行,很多学生认为专业外语不用学,考试翻书、查字典即可,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经验及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专业外语的教学要紧扣专业课的学习,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内蒙古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使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通信工程专业英语》作为教材,该教材与专业课联系紧密,分为数据通信、通信协议、光纤通信、无线通信、数据通信网络五大部分。外语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先后顺序,选择相应的课文进行讲解。这些课文中不仅有学生在专业课上学过的知识,还有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比较前沿的新技术,所以课文讲解起来既能让学生有对已经熟悉的知识的认同感,也有对更深入、更前沿的技术的新鲜感。

对于一些在教材上没有而时下又很流行的内容,外语教师需要编写补充教材补充进教学中,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笔者在本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中在基本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应用文写作、外文资料检索、专业期刊论文讲读、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掌握了专业词汇,也掌握了专业英语写作的技巧,提高了文献检索的能力,同时对本学科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甚至对本学科的杰出学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启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以往以教师课堂翻译课文为主的教法。例如,笔者在近两年的专业外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专业英语阅读课与技能培养课相结合的方法。专业英语的阅读课采用精读和泛读配合的授课方法。教师选择每个单元中最有技术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精读课文,在精读课上由教师为学生解释专业词汇,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句型,对文献做出专业、精准的翻译,带领学生处理课后习题。教师在处理课文的同时注意专业特点,加入对相关的专业技术问题的解释,加深学生对英文内容的理解。泛读课与精读课配合进行,每次精读课后,教师选择与精读课内容相关的文献作为泛读内容,限定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阅读,然后由教师用英语提出与课文相关的5-7个问题,学生用英语回答。这种课程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之前在精读课上所学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专业英语技能培养课为学生们设计了关于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句型和文章结构特点、翻译标准及学习方法等的介绍内容,关于长句、被动句、否定句等特殊句式翻译方法的讲解内容,以及关于英文科技文章、广告、说明书、信函、通知、合同与协议等应用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内容。技能培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如在讲述英文应用文写作时,可以让学生随堂写一则简单的通知或一封短信,并互相传阅,指出写作中的不足。这样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课堂教学可以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专业外语课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无疑是提高专业外语教育水平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心理相对放松,而且由于没有上课时间的限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也远多于课堂教学。除了必修的内容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在网络课堂上有课堂教学资源以及一些英文短片和学习视频,可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学习专业外语。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般专业外语课学分不多,且采取考查方式,学生不重视。学生认为考查课老师要求低,容易通过,所以学习没有动力,积极性差。因此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时,还需改革考核方式,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结合的考核方法,注重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表现情况,其中的出勤情况和作业情况有具体的量化考核方式,而课堂表现的成绩是根据学生在阅读课上回答问题情况或进行小组学习时的参与情况及学习效果给出的。将课堂表现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更综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词汇、专业文献的翻译以及简短的应用文体的写作。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专业教师的培养

专业外语教学师资的整体力量不足与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专业外语水平不高及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经验不足有关。经验和水平是在实践中锻炼和积累的,办学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稳定教师队伍,为教师提供必要条件和环境,以加强对专业外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如组织专业外语教师参加专门的教学研讨、会议交流,为优秀教师提供国外学习的机会等。此外,应鼓励或选派海外归国人员承担专业外语教学任务,他们外语水平高,听说读写流利,可以协助其他教师提高专业外语教学水平。

三、结语

笔者根据自己在通信工程专业外语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师资水平等四个方面进行专业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建议。目前,专业外语作为特殊用途外语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已有所加强,笔者相信经过办学单位、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专业外语的教学状况一定能够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Wang Jing, Liu Fuhai, Liu Zengjin. Study on Enhancing Learning Efficiency in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for Un?鄄

dergraduate[J]. 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鄄

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6),153-155.

[2]刘永光,朱靖. 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176-177.

[3]Zhang Dongmei. Curriculum Discourse and Foreign Lan?鄄gua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 Overseas En?鄄glish, 2012(13):288-289.

[4]陈莉娜,贾国欣.工科专业外语教学探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5-77.

[5]赵春光.大学专业外语教学与人本主义教育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69-70.

第4篇

论文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外语口语教学的手段,然而其也从一定程度上复杂化了习得者焦虑的成因。教师应尽量消除引起课堂口语焦虑感的根源,并采取适当应对策略,逐步缓解焦虑情绪。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课堂的中心从教师向学习者的逐步转变,在外语教学领域,人们开始认识到外语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因此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一ten-teredness)”的教学方法。受此影响,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学习者。学习者自身因素(性格、年龄、动机、自主性、学习策略等等)与外语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因素之一的情感焦虑,国内外许多外语教学专家都对其进行了深人研究。尽管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语课堂焦虑对外语学习有负面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外语课堂焦虑?具体到英语口语课堂,焦虑的成因是什么?口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焦虑程度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外语课堂焦虑

焦虑(anxiety )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研究人员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焦虑感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性格焦虑(trait anxiety)和环境型焦虑(environmental anxiety) o Horwitz认为:夕l、语学习焦虑是一种特定情景焦虑,即外语课堂焦虑(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而不是性格焦虑或状态焦虑。他们给外语课堂焦虑的定义是: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该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显著的自我知觉、信念和情感情结,焦虑程度越高,使用目的语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亦然。Horwitz等还针对外语课堂焦虑设计了“外语课堂焦虑量表”(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即FLCAS)o Elli。提出:外语课堂焦虑分为促进型焦虑(facilitating anxiety)和衰弱型焦虑(debili-tating anxiety)两种。促进型焦虑使学习者集中精力,因而对外语学习有益;衰弱型焦虑直接或间接妨碍外语学习过程,因而对外语学习有害。但一些外语教学专家却不赞成这种观点。Krashen和Rardin等认为,焦虑情绪不可能有助于外语学习;虽然一定程度的紧张可能对外语学习有利,但这种一定程度的紧张是“专注”( attention ),而非“焦虑”( anxie-tY )。

二、多媒体英语口语课堂焦虑成因分析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英语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教育部于2006年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从原来的以“培养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新的教学要求促使很多高校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听说能力的培养已被赋予较多重视。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软硬件设施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了光盘、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交流平台的教材,譬如由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口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客观保证。

然而,作为一名口语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却发现置身于多媒体教室的学习者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仍然积极性较低,不愿开口说英语。通过与学生深人交流以及开展相关研究,笔者认为造成多媒体口语课堂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者自身的因素

作为新教学模式下课堂活动的中心与主体,学习者自身因素是外语课堂焦虑研究不可忽视的部分。那么,学习者自身的哪些因素会导致焦虑的出现呢?

首先,学习者的性格。不同于作为接受型技能的阅读理解,也有别于同为产出型技能的写作,口语表达对学习者的性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无论是课堂上的发言还是日常的英语口语交际,其受众以及交际对象的反映都是实时并且真实的。对于性格内向的学习者来说,在公众场合用母语发言都可谓是煎熬,如果被要求用外语来回答问题或发表观点,他们内心产生巨大焦虑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学习者在用外语表达的时候缺乏足够的自信,他们总是认为班里部分同学的英语发音及流利程度强于自己,如果自己开口讲英语或回答问题出错,会遭老师、同学的嘲笑。这些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达到的英语水平与其实际英语水平之间的差距,是诱发他们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

其次,学习者对多媒体的陌生。很多学生在踏人大学校门以前,对计算机和网络光盘等并不熟悉。在笔者的教学活动中,曾经亲历这样一件事情,足以反映部分学习者对多媒体学习设备的不熟悉。在新生人学的第一堂课上,笔者例行向学生讲解光盘使用步骤,要求学生“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有学生问邻座的同学“哪一个是any key?”因为对多媒体设备的陌生,很多学生一提到英语听说课便心生紧张感。

(二)教师的性格以及教学手段等因素

学习者性格各异,教师的性格也存在多样性,开朗温和还是矜持严厉,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对课程的感情。大学课程的安排使学生和老师的接触机会较少,他们对老师普遍拥有一种距离感、陌生感;他们希望老师能够纠正自己在口语发音、语法表达等方面的错误,但却惧怕在课堂上发言,除了班上同学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外,老师挑剔的目光也会给他们造成焦虑。 对于学生在口语表达上的错误,有的教师会在课堂上打断或者公开指出。这种教学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会选择距老师较远的位置就坐,避免与老师的眼神交流,从不主动用外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回答提问。久而久之学习者因为长期处于焦虑之中,甚至有时候会排斥英语学习。

(三)英语使用环境的因素

虽然我们总是讨论英语口语在现代社会交际中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大部分学习者来说,除了在英语课堂上以外,平时几乎没有机会用英语。实际生活中说得少,所以英语课上不习惯用英语思维,还是习惯下意识地在脑子里把所有东西都翻译一下,但这样实际既费时又费力。另外,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与英语国家人士没有交往。实际生活中极少使用英语,学不能致用,也是导致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

三、外语口语课堂焦虑应对策略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特别是在听说练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焦虑,可能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的应用以及长期坚持英语学习的意向。很难想象学生会喜欢身处一个使他们产生诸如焦虑甚至害怕等负面情绪的环境里。长此以往,学生内心焦虑程度越高,外语学习成绩便会越低,内心对口语课堂便会产生更强烈的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消除学习者在习说外语时的情感焦虑呢?针对焦虑的成因,笔者尝试性地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针对学习者的性格因素,教师应该从课程的初始阶段开始,便向学生不断的灌输英语口语学习的特点以及口语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运用各种情感手段增进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从而消除学习者彼此之间因为陌生感而产生地焦虑因素。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即:哪些学生口语好,哪些学生存在语言焦虑,鼓励他们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活动。此外,还应让学生明白:口语的基本功能是交际,以及建立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语音方面,不要求练就纯正的英音或是美音,因为这不仅不可能,也是不合理的。对于学生对多媒体设备的不熟悉情况,教师在课程设计或者学期教学安排方面可以做相应的调整,譬如将第一周设计为“导学周”。在本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重点是引导学习者熟悉多媒体设备以及多媒体教材的使用方法,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进行设备操作。

其次,针对教师的性格以及教学方法因素,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性格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并就此作出相应的努力和调整。具体到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尽量丰富课堂活动的设计。比如,课堂活动可以采用讨论系列法,即从一对一的讨论或小组讨论,到班级发言或演讲,甚至辩论都可以采用同一个题目。首先分小组讨论,就问题达成共识,拟定基本的观点与论据,然后选派代表在班上发言。而讨论的题目最好是开放式的,这样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阐发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小组代表发言后还可以让学生提问和质询,提出不同的意见,如有意见分歧,还可以辩论。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而不是裁判或是挑剔的评委,对于学生所犯的语音或语法错误不应中途打断予以纠正,而应在所有口语活动结束后进行综合分析点评。对于学生的出色表现更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最后,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外英语活动及比赛,为学生创造在课堂外说英语的机会,譬如学校的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或是电影原声配音和经典剧目表演。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很多学习者在享受其过程的同时还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也便形成了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第5篇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有其特殊性。思想上,与普通高校学生从求知欲望、求知理念到求知目的都有本质上的区别;方法上,与普通高校学生从学习时间安排、学习途径选择和学习手段的采用上有显著差别。本文从成人学习的特征和成人学习的目的阐述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弊端和应该采取的改革措施。

现代远程教育从产生时就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在职人员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卓越的教育手段。但是,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其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必须要尽快改革,以适应成人学习的需要。

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与普通高校高等教育在设置目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技术各方面都不相同。多年来,我们却一直用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育技术试图采用几乎完全相同的课程、课本、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达到培养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才的目的。结果是,贯穿于现代远程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矛盾,使教师和学员都常常感觉到无所适从。

首先,外语课程必须取消。学以致用是学习最根本的目的,远程教育专科培养的是低端的人才,这些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几乎不会接触到外语,即使真得需要用到外语时,我们学的外语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学员的需要,因为学员遇到的外语专业性太强,而我们现在设置的外语课程根本谈不上什么专业性。

本科学生在知识的现代化建设中,固然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科技知识,但不要企望每位同学、每位工作人员都要通过学习,尤其是不脱产的成人教育先学好英语,并且可以熟练掌握英语。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知识,并不需要人人成为外语专家,也不可能人人成为外语专家,与其通过自己一知半解的外语水平学习借鉴外国法律知识,倒不如通过专业化分工方式,那些有外语天赋的外语尖子培养成为职业的翻译人员,将国外先进的知识准确的翻译成为汉语文章,供工作一线的每一位人员参考、借鉴。

其次,专业课程数量应该减少,而增加学分和学时。第一,

课程数量的设置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现代远程教育培养的是有利于当地经济建设、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在固有单位发挥自己专长的基础人才,它是一种大众化教育,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已经有稳定职业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另部分还有稳定职业的毕业生也将成为基层人员。它不要求毕业生知识面广,更不追求毕业生有很高的理论研究水平。所以,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置应区别于普通高校课程设置。第二,课程数量和深度的设置要与学员求知状况和基础相适应。现代远程教育专、本科学员中不仅有在职人员,还有下岗、待业人员。他们为了调整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甚至是为了解决就业,选择了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内容个别化的学习方式继续其学业。这个群体,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是要成为国家高级人才,而是要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有用人才;这个群体,他们在选择专业时是有的放矢,并不盲目的,他们几乎全部是有过工作实践的人员。鉴于现代远程教育面对的群体自身的条件和追求的目标,以及中央电大的培养目标是“各类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就应该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作为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课程数量以“必需、够用” 为原则。课程深度以能完全、彻底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被学员掌握、应用为原则。再次,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提供视频和授课讲义,同步播放自主学习课件。课程讲解是网络课程的主体部分,由教师讲解部分(教师讲课的声音和图像)与讲解相对的文字素材以及大量多媒体资料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学习,它具有虚拟性、兼容性、开放性、支持协作和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创新性,在教学手段上倡导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大力推动教学研究、教育技术应用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要求教师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所有的这些方式和技术,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教师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学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远程教学工具将日益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也将逐渐丰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多样化、层次化、专业化,万金油式的基层工作者将会被社会彻底淘汰。真正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才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终极教学目的。只有对现在的远程课程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二、论文撰写与答辩应当取消

现在远程教育学员的毕业论文其实已经形同虚设或者说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了一种取得毕业证书的形式。不同的教育形式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教育形式所要采用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程式要有严格的区别。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是学位教育中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程式。从严谨的角度去理解毕业论文的意义,要从毕业论文的定义、概念、设置目的和毕业论文的特点分析。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设置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效的指导性、二是充足的习作性、三是鲜明的层次性。

从目的上看,成人学员大多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撰写过论文,部分学员还参与了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的攻关。学员撰写论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的收集、材料的取舍、文章结构的设计等等能力都远远超出现代远程教育指导教师所能达到的目标。据此,对学员的知识能力进行考核没有实质意义。而现代远程教育仅仅以本科课程、甚至专科课程内容是否可以被学员应用论文的形式来解决具体问题,以此来总结和检阅学员的学习成果,显然略失偏颇。

从条件上看,第一,指导性做不好。远程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保证学员的论文质量,甚至有些指导教师自己撰写论文都存在很大的困难。部分指导教师根本没有在正规大学教育中参加过论文撰写和答辩,甚至没有在正规国内刊物上发表过独著的论文。第二,习作性没必要,前面说了,好多学员已经写了不少的论文,个别学员公开发表的论文无论其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强于指导教师的论文。第三,层次性做不到,为了拿到毕业证书,学员在工作、学习之余,利于很少的时间要完成学校布置的论文撰写工作。绝大部门学员论文只能采用拿来主义从网上拼凑,还有一部门论文干脆就是指导教师已经发表或者尚未发表的习作。个别学员在答辩席上竟公开说,论文来没来得及看,是指导教师的。并不是学员没有能力撰写论文,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论文布置太仓促,选题太狭窄,所以虽然部分学员已经发表了不少论文,或者是正在撰写论文,甚至是正在岗位上搞科技公关,却写不好我们需要的毕业论文。所有这些都说明现代远程教育论文撰写和答辩的形式主义没有必要搞,也是搞不好的。

三、增加非学历教育 减少学历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职人员,在职人员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学习、再教育的过程,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同时成人学习具有自我教育的特点。通常全日制在校教育,包括初等、中等以至高等教育,都不过是阶段性的,不是教育的终结。无论是体力、脑力劳动者,不论其文化基础如何,当他走向社会以后,都需要进行持续性教育,即从“一次性教育”转向“二次性教育”,以至“多次性教育”,最终实现终身不间断教育。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产生、更新是无限的,人们的学习也是没有止境的,不仅尚未受过基础文明教育的人,要补习必要文化科学知识,获得基本读、写、算能力和至少一种专业技能,即使已经受过中等乃至高等教育的人,也要进行不断“充电”,进行科技业务知识的补充,完善与更新,不断提高其适应性和开拓性能力。

现代远程教育是最适合在职人员学习的教育形式,它非适时的教育方法,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海量的教育资源,以及开放的课程内容。都是为了适应工作中的人员设置的。但是,在体现其优势的同时,劣势也暴露无遗。比如,由于不能和老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弊端致使学员理论能力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学员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我们不能奢望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学员的研究能力,应该着力于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远程教育能达到的目标不是提供给学员系统的学历教育和完整的大学知识灌输,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提高和更新在业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能力;提高在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解决实际能力的水平;提高在业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所以如果我们将现代远程教育的力量集中于学位教育无疑于舍本求末、缘木求鱼。如果现代远程教育成为派发学位的工厂,那更是对学术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现代远程教育不应该建构为与普通高校教育目的和方法重合,进而与普通高校形成竞争态势,而空空耗费社会资源的普通高校的翻版和影子。现代远程教育应该将更大的精力放到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养上,与普通高校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为在职人员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为各种各类人员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采用的是新的教育方法,所以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特点。事实上,由于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同时,我国唯学位论、学位本位主义严重。所以,但凡教育唯学历教育、唯学位获取为终极目标。现代远程教育也没有能脱离这种思想。从现代远程教育伊始,学历教育就成为其主体,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对学历的盲目追求,导致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设置上盲从普通高等教育,使得学员被动应付各种教育形式,而将真正提高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却置于形式之后。最能体现现代远程教育优势的非学历教育,实用技术教育却一直没有能够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体。在学历教育中,现代远程教育也一再照搬传统普通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手段。用自己的优势技术去适应别人的目标任务,导致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弊端越来越明显,现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参考文献

[1]《成人教育心理学》冀鼎全,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第6篇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简介:高春艳(1977-),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罗四倍(1982-),男,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河南?洛阳?4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146-01

学习外语是当今世界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必须要突破外语关。由于现代技术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用,工科学生对外语的需求,特别是对专业外语的需求更加强烈。当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相关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基础英语教学已无法满足这种社会需求。专业英语,也称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教学贴近社会,培养综合实用型英语人才的一大变革。对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习专业英语,可以从中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专业习惯表达和特殊的语法特点等,可在随后的学习、工作中方便地查阅外文专业文献资料、书籍情报,撰写专业论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商业谈判,与时俱进,走在专业的前沿。

教育部已在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将专业英语规定为必修课,明确指出专业英语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使学生完成从学习阶段到使用阶段过渡的任务,要保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不断线。新大纲提高了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不再单方面强调英语阅读能力,而是更注重读、听、说、写、译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不仅能顺利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而且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真正实现“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的培养目标。

从当前专业外语的教学来说,各高校已经比较重视,除了在大学的三、四年级开设专业外语课程外,各专业对一部分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逐渐形成了大学四年英语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格局。但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会说,说不好,听不懂,看不懂,不会写”,很难达到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外语(特别是英语)作为一种广泛的国际交流工具,其实用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目前,学校基础外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外语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但许多高等院校都把外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上,学生应试能力得了提高,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学生考级通过后往往放松了对外语的学习。再者在随后的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外语的使用也很少,专业外语的课时数也不多,因此学生一般也不重视专业外语的学习,从而出现大三、大四英语水而下降的现象。

第二,目前不少专业的专业外语,无合适的教材,教学内容与公共英语和专业课教学脱节,教学内容陈旧,知识面较窄过深,没有及时随着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和科技发展,调整相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觉得专业英语要求低,和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于是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有轻视心理。同时目前不少的专业外语教材,其内容虽与本专业联系较紧,但教学内容大多属于专业技术概论,可工科的专业知识抽象,且大部分的专业课还没有进行真正系统的学习,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困难,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没有合适的教材也是目前理工科专业专业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第三,目前专业外语的教学大多是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他们对专业知识熟悉,能准确的表达和解释专业知识,但用英语讲解时有一定难度,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上,大多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黑板加粉笔,属课堂灌输式教学,教学偏向于专业词汇讲解和课文内容逐句翻译,教学内容少、枯燥,课堂氛围沉闷,效果不理想,不利于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要革新教学内容,引进多媒体教学,对专业外语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专业外语教师急需寻求合适的方式方法来提高自身外语水平和授课技巧。

对专业外语学习的不重视,专业外语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使得大学外语学习很难完成从基础英语到应用英语的过渡,从阅读理解向交际表达的转变,从语言学习到信息交流的发展,语言的交际性和应用性得不到发展,学生就无法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查阅外文资料情报。加入WTO后,我国工程技术界的对外交流和合作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中国境内的外资、独资、中外合资企业大量增加,中资企业的涉外项目也越来越多。目前许多企业的录用条件中都明确地提出了对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高标准要求。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专业外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形势下理工科专业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方向

近几年来,笔者一直在工科专业外语教育教学的一线工作,教学中不断的进行着有益的改革尝试。

1.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

基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原则,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内容的合理整合。不少高校的专业外语课程内容分散到第5、6、7学期,每学期学时太少,易引起学生对课程的轻视情绪,同时不利于教师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进行课程内容的合理整合是指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专业外语课程的边界再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外语的取材除应注意最好选用国外原文文章,保证用语地道,原汁原味,文笔优美之外,还应注意吸引学生兴趣,密切学生所选所学;除要对学生现在所学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及专业技术课有所复习回顾外,还要结合学科前沿,选取时新、实用、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科技论文、报刊资料等题材,以提高学生兴趣。

2.重视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各高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和基础英语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新时期学生的性格特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对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过难、过传统的专业英语教材很难让学生感兴趣,用多媒体上课的呼声和心愿也越来越强,但是目前不少专业外语的教学都是专业教研室的教师来担任,他们同样要和其他教师一样做好科研和其他教学工作,专业外语要想上好又让学生感兴趣,这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此,专业英语教师除要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素质外,还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积极利用外教资源

各高校都有一定的外教资源,专业英语教师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获得校方支持与外教多多交流沟通,以多种方式利用外教资源推动专业外语的教学改革,如请外教对课文、词汇录音,利用现在各种便利的软件录制声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这些必将较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4.将多媒体教学引入专业外语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是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生动的、有趣的、可视的和可听的动感内容,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形象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矫正发音错误。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交互功能,学生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改错能力,包括对语法、词法、句法等的纠错,修正自身的错误,这些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很现实的意义。

5.专业外语的教学教师应注意由演员向导演角色的转变

以前人们常说,好教师就是好演员,这种看法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新形势下专业英语的教学教师应将自己放到导演的位置上,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演员,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注意学生基础,不搞强制性提问,以免造成情绪抵触,破坏课堂和谐。教学中应注意了解学生想法,不搞每错必究,不打击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在大量的互动与参与中提高英语的应用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观念、大工程的观念、终身教育的观念、回归工程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拓宽本科教育口径、加强和扩展本科教育共同基础的要求日益强烈。理工科专业专业外语的教学改革应突破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念,拓宽人才培养工作的视野,为人才培养能较好的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笔者认为虽然该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今后的改革中还需不断地完善,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取得更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培养综合实用型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瑛,黄侃,张从鹏.机械电气专业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李培根.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边界再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4).

[3]李志芳,谢红梅,何贵.专业外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第7篇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 要: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我国学术研究水平,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也有了迅猛增加。包括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方等在内的国内研究生培养机制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借鉴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优长,改进和完善包括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在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已成为我国硕士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30-05

收稿日期:2014-01-25

作者简介:安成日(1964-),男,吉林珲春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东亚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恢复,1977年我国也恢复了硕、博士研究生招生。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历经20世纪80、90年代的稳步发展阶段后,21世纪初为适应和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招生规模有了迅速扩大,尤其是2007年至2012年,我国硕、博研究生在校人数有了直线增长。2012年全国共有811所研究生培养机构,在校硕、博研究生达172万人(其中硕士生144万人,博士生28万人),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1]。但是研究生人数的增长并未带来研究生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已出现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与大量研究生就业困难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尽快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急迫任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改进研究生课程设置,夯实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指对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的课程规划与安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解释是:所谓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研究生选定的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2]。它包括硕士研究生在不同培养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科目,每门课程的学分、内容及需要达到的标准等。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并无统一的规范,不同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师资情况开设了不同的课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统一设置的公共必修课,包括两门思想政治课,约为4学分;两门外语课,约为5学分。另一部分是所在学院或培养机构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有约30学分[3]。我国这种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模式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时、学分分配比例不均衡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时、学分分配比例不均衡。这首先主要表现在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的课时、学分比例的设置上。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比例分配中,思想政治课和外语课普遍占到研究生所修学分的25%左右,所占课时也很高,思想政治课开设一学期,一般为72学时,外语课一般开设两个学期,为144学时。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其中扣除实习(或实验)时间和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硕士研究生在课堂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只有一到一年半的时间。在相对较短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里,大量的公共必修课挤占了硕士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宝贵时间和精力,造成了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开设不足,导致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难以突出专业特色等问题。各高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也未能有针对性地开设,而是采取了大而划一的方法。比如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与学习国际政治的研究生在同一个班学习相同内容的外语;学习哲学的硕士研究生与学习固体物理的硕士研究生在同一课堂里学习一样的思想政治课等。这种整齐划一,没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即占用了学生大量学习时间,同时也没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仅课时、学分分配比例不均衡,同时也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目前,很多高校或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层次性,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之间缺乏显著的层次感。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规划,不同研究生课程开设的时间、课程之间的内在的联系等缺乏深入思考和系统规划。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各高校或研究生培养机构师资相对不足的情形也较为突出。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不顾课程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因人设课,为学分设课的现象相当普遍。

师资的不足造成了现有师资能开设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为学分设课导致名义上不同的两门硕士课程,在内容上的很多重合等现象屡见不鲜。很多硕士研究生考上来以后,导师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就学生就学习哪方面的课。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这造成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不够全面。这不仅导致硕士研究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存在盲点,而且也造成了不同高校或培养机构相同专业研究生之间学习内容上的很大差异。这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和选择继续深造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的选择方面,很多培养单位借用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来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也只是简单更换教材了事,未能充分体现研究生课程的“研究”特色。大量跨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报考非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在客观上促成了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本科课程化”,使其丧失了应有的层次感。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使已完成学业的硕士研究生很难达到预期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硕士研究生名实不符”的情况较为普遍。社会上也对扩招后的硕士研究生“质量”多有诟病。

(三)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对基础知识和方法类课程的重视不足

无论何种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如果不掌握扎实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很难在学习中有所超越和创新。在国外,很多知名学府和研究生培养机构都十分重视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与之相反,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和社会热点,开设了许多看起来非常时髦的课程,而往往忽视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科学研究方法的习得。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对基础知识和方法论类课程的重视普遍不足,使很多研究生未能在读研究生期间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其发展后劲。

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在于,硕士研究生不仅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而且还需要进行知识创新。硕士研究生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更应是知识的“生产者”。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知识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硕士研究生要想在本专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发现,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往往缺少与科学研究方法相关的课程。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我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长期缺少科学方法论方面教育(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科学方法论教育已有很大起色),很多人误认为本专业并不存在系统的研究方法,很多方法就蕴含在平时的学习中,看得多了、写得多了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达到无师自通。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长期从事是科研工作而达到“无师自通”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经验行为,是一种感性行为。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并把它主动运用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这是一种科学理性行为。两者有很大不同。根据一些学者对我国重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进行的调查表明,64.9%的学生表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只有33.5%硕士研究生也表示在读研究生期间开设过研究方法类的课程[4]。一些开设过研究方法类课程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他们在该方法论课程中也只了解到传统的与本学科相关的一些研究方法,而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则表示了解不多。

(四)研究生课程内容陈旧,授课方法单一

面对迅速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很多国内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直接“借用”本科教材,再加上教师有限的备课内容就给研究生上课。在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教师不能及时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传递给学生。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缺乏学术前沿动态研究类课程,直接导致了硕士研究生知识更新的滞后,同时也制约了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使硕士研究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对硕士研究生进行课程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坚持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授课方式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这种授课方式强调,知识的传承是课堂中授课主体和客体良性互动的结果。三是,完全讨论式的硕士研究生授课方法,教师仅作点评。这种授课方式强调,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性质,强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走两个极端,要么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一言堂”灌输;要么以硕士研究生已是“研究者”为由,把课程开放成自由讨论和学生自主学习,从课程开始到结束学生难得见几次教师的面,期末考评则向教师交一份作业了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叉越来越紧密。美国《科学》期刊编辑玛西娅·麦克纳特就指出,未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的发展,就靠单一学科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5]。目前,国内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缺少学科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和交叉性学科课程的设置。

二、国外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在国外,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研究生教育现状,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研究生课程。尽管不通国家研究生课程设置各具特色,但也都遵循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概括起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重视基础性课程设置以及交叉性课程设置

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都十分重视专业基础课程。他们希望通过相关基础性课程的设置,夯实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便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半年或一年内先不分研究方向,着重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基础学科课时已达到了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课时的50%,而专业知识才占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时的20%—30%。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固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拓宽研究视野[6]。

英国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也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在英国,一般把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两部分。英国高校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一般要求硕士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业的前提下,才允许修读学位课程,并最后完成毕业论文才可获得学位[7]。

在日本,硕士研究生必须选修规定的基础课程,才能毕业。至于硕士、博士学位的取得,可以在读期间完成学位论文,提交获得相应学位,也可以毕业后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后再提交论文申请相应的学位。

此外,为了顺应科学发展日益交叉化及学科越来越综合化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重视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同时更加重视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设置。比如,在政治学的课程中加设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在机械设计学科安排材料学、生物学、力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课程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课程设置越来越强调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重要性。

(二)突出研究方法类课程和学术前沿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硕士研究生能够掌握通往学术殿堂的钥匙,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在设置研究生课程时,特别注重研究方法论类型课程的设置。该类课程被置于与专业基础课和学术前沿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研究方法类课程并不是特定的某一门课程,而是包括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内的一系列方法论课程。比如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中,就包括国际教育应用研究方法、国际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社会学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等方法论类课程[8]。

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让他们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知识,欧美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一般都把学术前沿课程列为专业的必修课程。学业导师通过学术前沿课程把本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相关知识介绍给硕士研究生,引导硕士研究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此外,一些欧美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还邀请知名学者举办前沿讲座或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前沿性学术会议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同外界交流中拓展学术视野,学习前沿知识。

(三)注重选课和修课方式灵活多样性

欧美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硕士研究生选课、修课方式的灵活多样。为了充分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潜能,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都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比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4个学院为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多达7000余门,并设有100多种学位课程[9]。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特点、个人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时间,自由选修相应的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不仅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择选修课甚至还可以跨学校选择选修课。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大多没有严格的学科和院系的分界,这也为这种自由开放式的选课方式的存在提供了可行性和便利条件。

欧美发达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不仅在选课方式灵活,而且在选修课程的时间和方式上也有很大灵活性。比如在英国,硕士研究生可以和导师协商确定各个模块里的课程、结构及选修时间[10]。此外,硕士研究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研究兴趣,自设一门课程。这门课程需要硕士研究生自己确定学习目的,制定研究计划,通过定期与指导老师沟通,独立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

总之,欧美发达国家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注重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的同时,特别注重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课程的设置。同时也重视硕士研究生对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的把握。在硕士研究生选课、修课和授课方面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特别注重发掘硕士研究生自身潜能和创造力。

三、改进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授课方面的一点思考

他山之石能攻玉。通过对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之问题的分析和对欧美先进国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的总结,在此就如何优化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想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合理调整硕士研究生课程比重,增加基础课程的设置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外语、思想政治课等公共必修课所占的课时比重过大,相对专业基础理论课设置不足等问题。外语和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思想品质的两门必修课程,在研究生课时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两门课的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就外语课程而言,硕士研究生阶段应该分层次、分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一是,在硕士研究生入学以后,应当根据其实际外语水平分几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的外语课程。按不同层次,分班教学有利于教师授课,也有利于不同外语水准的研究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外语课程学习外语,从而可以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和专业特点设定所需要达到的外语水准,按不同的专业要求开设外语课程。把相同要求,相同层级硕士研究生分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外语。这样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学习外语。

三是,可将部分外语学习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当中。语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某一个时间段,集中上课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把硕士研究生的外语学习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不仅能够提高硕士研究生专业领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可以掌握国外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至于思想政治课程,硕士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在课堂进行集中说教式的上课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容易引起研究生的反感。所以,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集中授课方式,可以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或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

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普遍重视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半年到一年时间里,不要急于分方向、分导师,要让研究生广泛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后再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不仅要让硕士研究生系统的了解本专业的不同学派的不同观点,同时也应该鼓励硕士研究生选修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为硕士研究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全面系统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国内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和缺乏系统的现象,在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应该注重相关知识的循序渐进,并根据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系统地设置研究生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包括方法论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并鼓励硕士研究生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借以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起点,讲授的是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前沿问题的,是完整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类课程是探究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在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是往往被忽视的课程。特别是在我国人文社科类专业里忽视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的倾向尤为明显。在学术研究中如果没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引领,就很难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因此,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不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教授研究方法,而且有必要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专门的研究方法论类课程。这类课程,不仅包括本专业的方法论,而且还应包括相关专业的方法论课程。比如,政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而且最好还要涉猎社会学、经济学乃至数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有必要通过课堂训练、社会实践等,让硕士研究生实际运用所学方法,并在实际研究中具体运用所学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术前沿课程也是研究生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飞速发展,当今世界技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就不能在学术研究中取得创新和突破。因此,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一定要重视学术前沿类型课程的设置,并根据学科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鼓励硕士研究生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主动学习和了解学科前沿知识。

(三)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及门类,增强选课、修课的灵活性

丰富多样的选修课能够开拓硕士研究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也可以让硕士研究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术兴趣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这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形成具有自身个性特点的知识体系。

欧美知名高校都十分注重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设置,选修课在整个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比重达到27%—33%,斯坦福大学的选修课比重达到25%—40%等[11]。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设置,首先要保证课程门类的丰富性。只有存在大量可供硕士研究生选择的丰富的选修课门类,硕士研究生才有可能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进行课程选择。其次,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内容应该侧重于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使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其三是,选修课程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也应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前沿讲座等方式进行。课程的最终考核形式也不应拘泥于考试,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第四是,硕士研究生课程选修,应增强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选修课在修读时间上应灵活。比如对选修课程的时间,由硕士研究生自主掌握;在空间上,选修课应该向所有相关专业开放,硕士研究生可以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选修课。

(四)增强硕士研究生授课方式的多样性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修满相应的研究生课程。其目的不仅在于充实和巩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更是在于通过相关课程的选修训练硕士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批判和创新能力。因此,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方式也应该有别于本科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该注重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如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采取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让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在专题讨论式的教学中,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写出专题报告,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汇报报告内容,教师和同学向其提出质疑或咨询,共同研讨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硕士研究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激发他们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可让硕士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硕士研究生轮流承担部分本年级的课堂教学或本专业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这可以激励硕士研究生去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硕士研究生课程,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安排客户访谈、企事业单位参观、社会调查等,让研究生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而言,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尝试参加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的实验活动,在实验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借鉴外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不断优化和改进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各行各业对高层次船新型人才的需求,是摆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纵观国内外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尽管硕士研究生课程模块设置中存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并不存在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同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需要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有利于实现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

参考文献:

[1][6]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237.

[3][7]董俊红,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

[4]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5]柯白玮.未来科学强调跨界[N].澎湃新闻,2015-01-08.

[8][11]邝继霞,罗尧成.美国著名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第8篇

【关键词】 理工类大学;英语专业;人文课程设置

1.引言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有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已成为今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外语界专家如戴炜栋、刘毅,何其莘等都就课程体系改革做过相应研究,但大都针对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开办英语专业的高校有939所(何其莘, 2009),其中理工类院校占1/3。如何改进现行的课程设置以适应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决定着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成败。本文探讨如何对现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优化,寻求课程设置合理方案,以引起更多的思考。

2.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就考虑到了交叉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与2000年颁布的《大纲》的要求不谋而合。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对专业目录进行调整,科技英语专业只成为一个培养方向。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相关知识课程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数理课程、计算机课程、行业专业课程。现今我国数量庞大的“英语专业”中,特别是近年来在传统上或依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中设立的“英语专业”,有相当数量根据实际内容来看,也许称之为“专业英语”更为贴切。理工类课程虽然是理工类院校的优势,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3.课程设置理论依据及课程设置改革探索

3.1理论依据:《大纲》指出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是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外语专业课程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几项任务:(a)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专业倾向课或专业知识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b)探讨在专业课、专业倾向课或专业知识课中如何将专业知识的传播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程的效益等。国内外学者对外语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把课程设置的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和目的,确定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分级,进行适当的教学安排,对学生进行分班,选择、改编或编写合适的教学资料,设计学习任务和评估方式。

3.2课程设置改革探索:各个模块课程设置具体要求如下:

公共基础课:本模块课程应有必修课和选修课,能够满足通识教育的需求,有的理工类、经贸类和管理类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相辅相成,可引导学生选修这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多开设一些理工类学生所缺乏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比如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修养。

专业技能课: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应当对“双基”加强训练,把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人文知识课程的学习融为一体,增强技能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也有助于人文素养和知识的积累。毕业生对专业技能课重要性的排序是:口译、听力、笔译、写作、口语、视听说、精读、应用文写作。可以看出,应用类的课程被毕业生广泛重视,说、听、译、写的技能和相关课程最被关注,各种形式的阅读需要程度最低。毕业生认为,大量阅读可以课后自主完成。至于语音,每个人的程度不同,而且普遍水平在提高,如何进行因人而异的教学应引起重视。

专业知识课:专业知识课按照《大纲》要求开设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和学术论文写作等必修课。同时增设语言文化类的选修课以提高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课排序居前位的是:跨文化交际、英美社会文化、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而像修辞学、词汇学、文体学等专业性较强的课认可度较低。基础的、对提高修养和对外交流有直接帮助的课程受到普遍重视,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只合适一部分学生。也就是说,毕业后从事英语专业学术性研究的学生比例不大。因此,在专业知识课设置方面,应注意基础,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爱好、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专业知识课教学计划,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科目。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不同和将来就业的需要,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尽量要考虑到系统性、广泛性,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方向课程,使他们能在专业方向方面有所发挥。对相关专业知识课的认可度排序是:外贸函电与谈判、国际会议英语、科技翻译、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法入门、涉外企业管理、国际金融概论、经济学概论等。涉外经济类课程的认可度最高,其次是国际会议英语、科技翻译。这体现了学生就业以后的工作需求和我国当前的国情。毕业生就业后一部分会从事涉外工作,大部分进入经济领域,只有少部分进入其他领域。所以,涉外经济、国际会议英语、科技翻译的需求较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文化概论的认同度既超过了计算机应用,也超过了专业英语,可见学生希望系统了解自己的文化。所以,如何合理配置、讲授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应予以重视。

实践教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要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压缩课堂教学的课时,多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发挥的机会,还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实践环节中的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要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保持一致,不能流于形式。

3.3加强师资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培养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学校要有规划、有目标地引进人才(学科带头人)、稳定人才和培养人才,尤其要重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4.结语

和外语院校、师范院校等其它类型院校的英语专业相比,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资源不同。要利用其办学优势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其它类型院校的学生所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组织模块。要使课程设置动态化,在保证和《大纲》要求一致的前提下,可根据各方面的变化适时调整,保证适合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雪梅.本科教学评估与英语专业教学评估刍议[J].中国外语,2008(3):4-8.

[2]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3]秦秀白,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模式综述[J].外语界, 1999(4).

[4]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杨国旗.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9).

作者简介:

刘剑辉 (1972-),哈尔滨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王莉(1981-)哈尔滨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习得理论

李靖 (1972-),哈尔滨人,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语言哲学,语言习得理论,应用语言学

注:该论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理工类大学外语教育人文主义转向策略研究”

第9篇

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和探索,专业外语教学对于完善专业、提升学生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随着学校教育改革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专业外语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

(一)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要求培养更高层次的专业外语人才

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变革的运动,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知识经济需要更为广泛的文化和技术国际交流,而国际交流和国内科技创新都需要依靠专业人才专业外语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专业外语人才缺乏,在经济全球化形势及开放战略背景下的我国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需要更多掌握熟练专业外语技术的专业人才。

(二)大学生基础外语素质提升要求更高水平的专业外语教学

外语已经成为高校的必修课,作为检验大学外语教学水平的大学外语等级通过率近年屡创新高,比如宁波诺丁汉大学2009年6月份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是96.62%,六级通过率是85.68%。近年来,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四、六级考试,较多大学生考取了各种英语等级证书。因此,单纯以证书通过率为标准来看,大学生的基础外语水平提高了。此外,专业外语的设置目的除了专业课目的之外,还有个重要目的,即保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不断线。笔者所在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外语的设置就遵循了这一原则。而且,现在的英语学习正在逐步改变“哑巴英语”的状况,学校、教师和学生更注重能听能说的“素质英语”能力学习。大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对专业外语教学的模式、教师的综合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显然不同于基础外语教学的自身 特征。

(三)专业外语教学要求在英语和专业结合的基础上突出专业性

专业外语本质上是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只不过这种专业素养需要凭借外语技能工具,使其能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发展情况并能利用外文资料。但当前部分专业外语教学不仅沿袭了基础外语的教学方式和模式,而且在所选材料上也与基础外语相差不大,即使引入了一定的专业文献,也多是从报纸上摘录的大众化的所谓专业文章。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例,公共管理专业带有自身的专业特性,目的是培养管理人才,并且是与公共事务有关的管理人才。因此,其专业外语应该突出“专业”两字,而不能仅仅是基础英语的升级版。目前的情况是专业外语教学的专业性问题并不突出,部分教材摘录的文章陈旧过时,甚至与一般的英语文章雷同,这不利于受教育者专业素养的习得。因此,专业外语的专业性要求当前专业外语教学应该持续改革。

二、当前专业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存在模糊认识

专业外语的课程定位应该是专业课程。但这一认识因为与外语挂钩以及长期的基础外语教学方式而变得模糊起来。有观点认为,专业外语只是基础英语的简单升级,目的也是为了保持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英语不断线。这种观点存在偏颇。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部分学校的专业外语课程仍然由外语学院系教师来担任,采用的教学模式也依然是基础英语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有观点认为,该课程就是专业课,因此,课程学习只要学习专业知识即可。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又会忽略适当的英语知识的学习。设置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弥补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英语词汇、词组及惯用法等比较陌生的方面的不足,使学生在接触有关专业的英语资料时不至于感到陌生。

(二)教材编写存在重视不足

当前专业外语教材数量偏少且体系雷同,此外,还有部分学校使用自制教材。以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外语教材为例,目前只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行政管理专业英语》三本教材,三本教材均是围绕某个主题截取新闻报纸的文章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报告片段。从教材文章的安排来看,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文章编辑逻辑,且教材文献的收录更多偏重于一般管理即“管理”上,没有突出公共管理的“公共”特性。部分学校的专业外语课程则采用自编教材或外文原版的专业教材,自编教材主要来源于任课教师的选择,主观选择性大;外文原版教材内容偏多,且很多内容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雷同,所以更侧重于翻译练习。因此,专业外语的教材数量偏少,且缺乏配套的词汇、短语表和视听、模拟辅导资料。

(三)专业外语教师储备缺乏

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的素质包括语言水平、合理而宽泛的知识结构、较为广泛的社会阅历、外语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学生的亲和力、感染力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当前专业外语教师一般由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担任,来源有两个方向:一是来源于外语院系,一是来源于专业院系。这些年轻教师一般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这是优势;但外语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大学生普遍提升的英语水平,在对话和交流方面有时候会力不从心,这是劣势。此外,较多专业没有后备教师,甚至有的专业缺乏专业外语教师,这使得专业外语教师与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提升专业外语教师的素质成为专业外语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教学方式手段过于单一

专业外语与基础外语的重要不同在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部分专业外语教学仍然沿袭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依然是学习新的单词词组、然后学习课文、最后进行练习。这种局限在词汇、课文解读以及简单翻译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也不能使学生理解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的区别。同时,部分专业外语的教学未能充分地利用现代视频播放、互联网、专业期刊和网络作业等资源和手段。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手段会使学习者精力不集中,造成课堂焦虑。

(五)课程考核机制有待健全

基础外语考核已经改变了原来只重视词汇、阅读和写作的考核方式,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当前的基础外语考核更为注重包括听说在内的交际能力的全面检测。但部分专业外语的考核反而停留在了一张只注重词汇和翻译等能力的试卷上,并且由于专业外语课程纳入专业考核,这张试卷还降低了难度。以公共管理专业外语课程考核为例,近年来课程考核虽然进行过专业听力测试和专业口语测试、平时个人考核和分组测试考核等考试改革,但仍不完善。

三、当前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突破

专业外语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其有效改革对实现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专业性、国际性人才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专业外语改革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明确课程的目的和特征

专业外语是指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为适应国际形势,掌握国外相关专业的第一手资料而学的英语。专业外语教学改革要取得适应时展需要的效果,就需要明确课程自身的目的———培养学生初步熟悉本专业的相关专业外语词汇、表达,查找和利用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追踪本专业国际学术资讯和动态的能力,能用外语就本专业知识进行初步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形象的说法是:外语人才专业化,专业人才外语化。所以专业外语既有英语化特征又有专业化特征,是“用英语深化专业知识”与“通过专业学习英语”。只有明确了课程目的和特征,学生的学习目的才能明确,学生才能认识到,专业英语是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获取专业信息的工具。专业外语不仅是外语,而且是专业课核心知识与外语交际能力的综合。以公共管理专业外语为例,其开设正是为了满足我国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化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重视高质量教材的编写

在自编教材、选用外文书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生英语现状,结合专业特点,提倡编写适合学科特征的专业外语教材。在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遴选出权威、统一的标准教材。教材建设应该是体系建设,包括辅助材料和资料,还应该利用好现代的视听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比如,公共管理专业外语主要的三本优秀教材———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行政管理专业英语》各有特点,有的每篇文章附有翻译,有的附有大量练习。如果集合三本教材的优点进行公共管理专业外语教材的编写,再辅以与国外公共管理的学术网站介绍和外语情景模拟练习,则教材建设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拓宽专业外语师资渠道

经济全球化使人才竞争更趋激烈,培养专业型的外语人才成为专业外语教学突破的方向。专业外语师资渠道可以多元化解决:一是培养年轻教师,二是引入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专任教师。特别是在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任我国对外部门的官员兼任辅导教师,或从国外直接引进留学人才,或者直接聘任具有本专业学位、年富力强的国外访问学者或研究人员。在增加教师来源渠道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教师质量,利用各种机会对专业外语教师进行培训。当前部分高校选派优秀教师赴海外进行语言培训已经成为常态,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需求,预计会有更多的国外访问机会和国内交流机会。

(四)改进专业外语教学方法

第一,专业外语的特性要求其教学过程形成完整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每一环节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与一般专业课不同,如果没有预习,专业外语教学效果会黯然失色;课后拓展可采取聆听外籍专家讲座、查找外文资料、举办模拟活动等形式增强教学效果。第二,在基础外语听说读写的教学和训练基础上,注重“任务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找和运用、做主题报告等任务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收益。第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资源。通过互联网资源下载新闻视听资料,通过班级聊天室、在线讨论组形成全浸式学习环境。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例,在专业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查找国外政府改革最新情况的任务,激励学生去了解国外公共管理前沿情况。笔者在任教过程中,也注意激励学生做公共管理主题的报告,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外语知识和技能。

(五)变革专业外语考核方式

大学考试改革是培养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专业外语考核改革更是体现了这一使命。大学里常见的一张试卷式的考核方式显然不适合专业外语考核,专业外语考核可以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构成,平时考核包括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在有条件的课程组,也可以采用模拟活动情况进行考核。以公共管理专业外语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拟讲授主题鼓励学生查找与主题相关的国外学术论文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个人或分组做报告。

第10篇

论文摘 要: 语言的习得需要大量的语言材料,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输入,势必会从根本上影响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本文在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上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且颇有争议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它包括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并且同样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可见,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

大学英语主要讲授系统的基础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进行高级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多数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综合英语的学习基本能达到课程大纲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但是一旦遇到不熟悉的主题或情境,他们的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都受到相当的限制,不知道怎样用地道的英语去说、去写,所输出的语言中常常出现语法错误,甚至会自己“创造”出许多中介语的表达方式。这都说明他们的语言输出离目的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相差还远。其主要原因是在现有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学习者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上教学方法的偏向等因素,使得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严重不足,并由此导致语言输出质量问题,以及语言应用能力薄弱。如何增加学生的有效语言输入,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根据krashen的观点,理想的外语课堂要既使学生获得更多地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又让学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这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的外语课堂要自然而注重内容,内容要具体而不抽象,并提供各种模式供学生模仿。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首先要提高输入材料的可理解性。krashen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通过习得途径而获得的。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也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语言材料的提供者,进行教学活动的策划和安排,因此教师的责任感是不容忽视的,选材要照顾到不同语言水平、不同语言层次的学生,提供的材料要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这样学生才有能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输入。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语言积累的途径,其中阅读就是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阅读材料可由教师准备,学生也可自行选择,阅读过程中要达到理解正确。实践证明,阅读进行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

背诵式语言输入法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策略。成功的语言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语言输入。有了充足的语言输入,学习者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背诵法即是一个原料输入过程。背诵即反复诵读文篇,直至一字不差地背出来或默写出来。积极地背诵需要同时开展听、说、读、记忆四项活动,能对大脑皮层产生多重刺激,因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强记忆、提高英语口语与写作水平的方法。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指出,语言习得需要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教学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这种输入包括四个必要条件:可理解的,密切相关的,不以语法为纲的,大量的。由于中国学生是在脱离目的语语境的非自然环境中学习外语,背诵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不失为一种最佳语言输入。通过大量的背诵活动,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目的语,加深理解,积累英语语言知识。邓鹂鸣(2001)也指出,背诵能够强化语言输入,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理解,增强词汇、句型、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增强语言积累,从而使其语言输出规范化。由此可见,假如学生能主动将个人英语中介语与地道的背诵输入作对比,加强对语言输出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监控和修正,促进母语正迁移,就能逐步排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切实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一些学生不喜欢英语课堂,觉得没有兴趣可言,原因是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略了文化的灌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离开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所以学习一门语言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学习目的与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受课时和授课进度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文化灌输,学生也不能充分体会到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输入是语言学习的调味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首先要进行目的语的文化输入。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基础课程,课程改革是多年来讨论的话题,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活动质量,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等等。这些弊端妨碍了教学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应当积极探索综合英语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法,科学合理地分配课时,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大学英语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采用有效手段优化语言输入的同时还必须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进行有意义的组合,通过输出促进学习者对输入的注意,也通过输出为学习者提供表达和获得反馈的机会,从而有力地促进语言习得,提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 : 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1985.

第11篇

周次

具体事项安排

第十三周

 选题第十四周

 确定研究的范围第十五周

 设置英语学习调查问卷的题目第十六周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第十七周

 拟定《学生学习计划安排示范表》第十八周

 拟定《单元归类专题笔记示范表》第十九周

 拟定一百个小论文题目,并对学生进行写论文的专题指导第二十周

 给学生推荐英语读物 

寒    假

 学生写小论文,阅读课外读物第

第一周

 收集学生的小论文第二周

 阅读学生论文,挑选出精品第三周

 出一本学生小论文集第四周

 读书报告会第五周

 制定课外活动计划和安排第六周

 制定学生自评表第七周

 制定课堂训练活动评价表第八周

 指导学生看英语电影第九周

 组织学生参加其它英语课外活动第十周

 评价量化记分 

其它时间

 学生自评与教师评定我们课题组将分工合作,在一学年的时间内完成这个课题研究。至今我们已着手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1.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分析结果

第12篇

关键词:需求分析;个人需求;教学方法

一、引言

当今世界的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就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对各种物质和文化精神的需求,可想而知,需求已经成为了很多领域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些领域也包括了外语教育领域。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师用的教材以及教法等过多地依赖语言学家、语言教师的直觉和自我经验等等,对需求的分析往往很缺乏,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没办法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等问题的出现。

二、需求分析

从一般的意义来说,需求分析主要是分析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本人对外语学习的需求,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外语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改进今后的教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就等同于医生给病人开药方之前的诊断一样。需求分析一般将通过访谈、问卷、观察等等方式对需求进行研究分析,目前的外语需求分析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外语教学各个方面。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经历,在教的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需求分析并不仅仅对教师有益,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学生可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需求分析看作是一项师生交流的活动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知到老师的关心,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师生关系更和谐。如此说来,需求分析是教师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甚至是超出预期效果的关键。

三、国外、国内对需求分析的研究

需求分析的外语教学研究已有超过三十年的历史。纵观国外关于外语需求分析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下面的三个方面,一是外语需求的定义和分类,二是数据信息源、数据的采集程序、需求分析的干预时间,第三则是外语需求分析的模型。其中,有相关学者认为,因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需求分析模型的研究格外受到外语专家们的关注,直至目前,人们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体系。主要的四种外语需求分析模型有目标情景分析模型(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目前情景分析模型(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HutchinsonWaters的模型以及Dudley-EvansSt John的模型。

国内对需求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涉及了基础理论介绍、外语需求分析和课程设置的关系、社会需求对外语课程的影响三个方面。在社会需求对外语课程的影响这一方面,著名学者束定芳认为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外语的不同需求,我们要设计不同的外语教学大纲与之相对应。同时束定芳还指出我国外语教学中社会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如需求分析不完备、需求分析结果不能得到充分体现、需求分析的内容又偏差以及社会需求和课程设计之间存在的差距等。国内实证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基于需求分析的外语课程设置、外语目标情景需求,社会需求分析及外语学习单项需求分析等三方面。

四、学生个人需求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

学生的个人需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学生需求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合理的教学方法,所以对学生的需求分析亦有利于教师决定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最有效。

作为教师,要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特别是处于青春期这一年龄段的学习者,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自身所接触的一切事物都有着好奇心,他们都希望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扩充知识、提升技能。如果教师能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求知需求,不断激发学生对各类知识的兴趣,教学效果一定比预期的要好得多。著名学者束定芳教授认为教学单元是由一个个任务组成,而语言的学习是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发生,这就是任务型教学。将任务型教学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把课堂每个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向学生传授以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这是一种满足学生求知需求的任务型教学方法。

班级的出现让外语教学的方式变得生动、多样起来,身处集体当中,学生不可能作为孤立的个体,他们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相信如果能正确地使用英语来交谈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新鲜感和成就感。每当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交际需求,在课堂上创设各种让学生表现的机会,比如情景表演、角色配音和对话排练等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情景式教学指的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交际型教学是一种促使语言学习者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两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结合,可大大满足学生的交际需求,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的同时,还能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学生的心理一直都是影响教学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不管是对待教师或者知识,他们的心情总是多样的,作为教师而言,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是必要的,这也是情感教学的表现之一。所谓的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简单的说,就是老师不仅要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还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比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肯定和表扬,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加鼓励学生,珍惜学生的每一次努力、每一个进步。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只有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结语

需求分析的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十年来,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教师都对需求分析这一课题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讨和研究,其中获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他们为外语教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需求分析在国内研究中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更注重的是理论上的研究,需求分析的研究信息化单一等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需求的复杂多样化使得人们对需求分析也将有更高的要求,更具有挑战性,更富有实用性。这需要更多的教育学者和教师将对需求分析的研究持续下去,把握住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冰冰,王欢.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2] 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5-130.

[3] 李凤.国外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研究综述[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91-94.

[4]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