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顶岗支教实习生

顶岗支教实习生

时间:2023-01-14 15:29: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顶岗支教实习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顶岗支教实习生

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顶岗实习支教 存在问题 对策

2007年9月,黑河学院正式启动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黑河学院体育系第一批顶岗实习支教大学生进入孙吴县、爱辉区、五大连池、北安等25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顶岗实习支教。顶岗支教实习模式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紧密联系,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有利于基础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而且有利于推进高校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本人选择六届参加顶岗支教实习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实习过程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研究。

一、现状调查

1. 实习学校认识现状调查

对60名实习生进行调查研究,其中认为接受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支教的有23人,占38.3%:认为比较重视的有31人占51.6%:认为一般重视和不重视的分别有5人和1人,占2.3%和1.6%。说明受实习校对定岗实习支教本身认真对待,响应国家政策,对实习生以较高的重视程度,对实习生为以重任,并派专门教师指导其工作,生活中尽量满足要求,为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减轻压力。但也有极少数学校,并没有认真对待,只是迫于行政压力敷衍行事而已。

2.实习生实习工作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有53人参与体育教学,占88.3%;有7人没有参加体育教学,占11.6%。说明实习学校能够给予实习生一定教学任务,对实习生较为信任,但同时也说明实习学校教师严重存在缺乏现象,部分实习生除担任本专业课程之外还要承担一定其它学科课程。同时也有个别学校将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委任非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综合能力有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提高。

通过对实习生授课课题时量调查,每周12课时以上的实习生有12人占20%;每周8-10课时的实习生有25人,占总数的41.6%;每周6-8课时的实习生有18人,占总数的30%;每周5课时以下的实习生有5人,占总数的8.3%。说明大部分实习生都能够有充足课时量进行教学能力锻炼,同时也说明实习学校对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给予高度重视,实习锻炼空间较大。

通过对教学内容调查,教本专业课的有53人,占88.3%,有7人没有教本专业课,占11.6%。说明实习学校对定岗支教实习生给与专业的肯定,只有极少数实习学校没能按要求让实习生教自己所学专业科目,这种行为在顶岗实习支教中大大降低了实习生检验专业能力和提高专业素质的机会。还有部分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并没有参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而担任了非体育课程或是非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教学能力提高、教学经验积累、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产生一定不良影响,致使部分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实习过程出现流于形式现象。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参与体育赛事活动锻炼机会较多,并且通过座谈了解到,一部分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竞赛组织与训练过程被委任关键环节工作,为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竞赛组织与训练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

3. 实习生存在能力欠缺情况调查

对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欠缺调查,主要集中在适应生活的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分别占78.3%、65%、50%;另外专业素质方面顶实习支教学生也存在一定不足现象。通过座谈了解到,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在支教活动中凭热情、敬业精神,满满的一腔热血,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日常生活中被娇生惯养,由于独立生活能力差,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明显表现出生活能力不足的缺点,某种意义上说,顶岗实习支教也正是对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最好的锻炼与教育的过程。沟通能力不足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主要表现在在与学生同事及学校领导的沟通、与指导教师沟通方面、与学生沟通方面。

4. 指导教师情况调查

通过指导教师配备情况调查显示,发现有56人有专业指导教师,占93.3%;4人没有,占6.6%。说明体育系专业指导教师认真执行了顶岗支教的相关政策,能够进行有效指导,但由于部分学校交通不便或其它原因造成指导不及时的问题。

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频率情况调查,发现有18人认为经常指导,占30%;23人认为时常指导,占38%;有15人认为是偶尔指导,占25%;没有指导教师或基本不指导的有4人,占6.6%。说明实习学校分配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基本都能认真对待,经常指导教学授课方法,有少数指导教师可能也是形式上的有名无实,很少过问实习生事情。

5. 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显示,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食宿问题和安全问题,分别是53人和45人,占总人数的88.3%和75%。同时也存在指导教师问题,实习学校重视问题,教学能力问题和其他问题。但在以上问题中,有关单位都做出了积极响应,只是效果还差一点欠缺,现在困扰实习生最大的因素就是食宿问题和安全问题。

实习生实习地点以农村居多,而农村学校在安排住宿一般是民居,需要睡炕、烧火,自己做饭等问题。而实习生在这方面经验十分少,所以适应较慢。在安全方面,实习生主要女生居多,来到陌生地方生活方式大变,例如去厕所通常都是几人结伴而去难免会害怕。

二、对策研究

1.做好岗前培训,做好顶岗支教实习实施工作

因为体育系的学生接触的就是实践课和理论课俩大类,我们去支教主要是实践课,所以在岗前要重视实践课,而且学生对实践性知识的掌握较差,这一结果可能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有会注意老师是怎么教学的,因此,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中应该增加了《实践课和观摩课》的教学,让系里老师亲自讲解现场课,而且要花一些时间多培训一段时间,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中学课堂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尽快、尽早转变角色。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开设相关课程,保证实习师范生在进行支教实习之前,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提高支教水平。为了适应教育实习改革的要求,各师范院校应在学习其他高校顶岗实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开设相关课程。一是改革课程结构体系,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突出师范性,加强学生的教育理论课的学习、教师基本功训练和人文科学素质的教育;二是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师范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三是在实习生上岗前应对实习基地的环境与实习硬件水平有比较具体的说明;四是做好实习生上岗前的心理教育

2. 谨慎选择,确保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的有效性

为确保本次实习试点工作的有效性,学院从支教学校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联系,选择支教学校。通过与地方教育主管理部门的联系,了解中小学校教师编制、师资短缺等状况,并派专人五大连池、孙吴、北安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的教学、交通、食宿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解,主要考察学校是否需师资队伍,以及对支教学生的态度最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的几十所中学作为本次支教实习试点学校。

3. 加强对师范生的实习指导,确保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质量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 顶岗实习支教 教学法 改革

[作者简介]高俊霞(1968- ),女,河北东光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21-02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标”的推出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根本性要求,也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师院校“教学法”课程也因其肩负着培养、训练合格中小学师资的重任而备受关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能否培养出适应新课改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顶岗实习能否收到“双提高”的成效,“教学法”课程改革是关键。

多年来,由于教学法课程过于重视教学法理论的讲解,忽视新课程理念的传授和教学微技能的培养,再加上部分教学法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透彻和缺乏中、小学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法教材内容与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着脱节现象等,致使学生学了“教学法”不会写教案、不能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表明,高师“教学法”课程应加快改革的步伐,以便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一、顶岗实习支教现状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已开展三期,绝大多数支教实习生对待实习工作积极热情,认真负责,教学实践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作为一名高师英语教学法教师,从跟踪听课、实习支教学校反馈的信息和几年来顶岗实习汇报的情况来看,实习生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以下不足:

1.教师基本功不扎实。从几年来跟踪听课和实习支教学校反馈的信息发现,实习生的课堂用语还不够规范,有的实习生上课时普通话或英语中带有乡音等。除少数实习生授课时用了教学简笔画、板书及板书设计较好外,相当部分实习生的板书和板书设计不能令人满意。板书主要存在下列问题:板书凌乱、书写潦草、书写不流畅、字体混乱、整体效果差等。

2.课堂教学技能不足。由于高师院校教学法课程对新课程理念的传授和解读不够,导致实习生对教学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指导原则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掌握不好,在教学目标确定方面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主体不明确,教学目标重点不突出,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目标缺失等。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突出的问题是授课时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不到位,课堂上对学生输入的信息量过大或过少,高估或低估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考试大纲不甚了解,上课重点难点不突出。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课堂语言环境少,给学生尝试语言的机会太少,让他们感知语言的时间不充分。另外,有些实习生上课时不能自如地运用简笔画、歌曲、游戏等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中提问和纠错的方法不够得当。

3.课堂和班级管理能力不强。课堂教学管理松弛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实习生支教各个科目中。不少实习生工作责任心很强,但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要么性格急躁,批评多而表扬激励少,或者严而失度,简单粗暴,使学生接受不了,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或者要求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课堂教学管理和组织能力不强,想管好而管不好,不能驾驭控制课堂,使课堂教学秩序有些失控。“事件发生得快,难以预料”是当今中、小学课堂的特点,多数实习生支教过程中一遇到突发事件就慌了手脚,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班里的突发事件。

二、“教学法”课程改革构想

随着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推广,高师院校“教学法”课程和顶岗实习支教也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师生的重视。从顶岗实习支教的实习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改革高师院校的教学法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与中小学教学的有效衔接,这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第3篇

第十一期顶岗实习支教威县广宗分队来到实习基地已经一个月了,现在就九月份的工作情况做一总结。

一.建立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在下点前,根据我校顶岗实习支教管理文件,参照往期驻县管理的好经验,我制定了分队的顶岗实习管理条例,并要求各个小组以宿舍为单位张贴上墙,提醒实习生自觉遵守和相互监督执行。通过建立每个实习生的个人档案和征询汇华学院各学部辅导员的意见,确立了各个实习小组的负责人,并明确了组长职责。在小组中成立临时团支部,小组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例会制和应急联络网。还建立了实习小组长日报制度,将各实习小组每天上报的工作和发生的情况记录在案,并及时解决和处理。周简讯,月计划和月总结制度也逐渐规范化,使得分队顶岗实习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都加强了。

我分队下点后迅速召开了全体团员大会,选举成立了临时团总支,安排和部署了今后的具体工作。随着山东聊城大学几名学生党员的到来,我们又成立了分队的临时党支部,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组成了坚固的战斗堡垒。我分队创新性地成立了新闻宣传部,负责编辑分队的报纸《行知周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顶岗实习期间的重要活动及时记录报道,该报得到了两县教育局的赞扬和鼓励,在各实习学校也有了一定影响力。

二.安全保障放首位

八月底初到实习基地,两个县的教育局和实习学校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实习生即刻被安排到各自的实习点。我为实习生统一办理了当地的手机号,第一时间送到了他们手中,并迅速建立了我分队的通讯联络网,保证信息畅通。在本次转点过程中,我认真查看了实习生在各实习学校的住宿、吃饭、日常安全等生活情况,发现问题的马上找学校沟通协商,保障我实习生在当地学校的基本生活保障,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我又多次到各个学校看望实习生,用以前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典型事件提醒教育学生,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时刻不放松警惕性。有的学校打热水的锅炉不安全,我就建议他们自己坐水;有的学校厕所离住宿处较远,我就让女同学晚上一定要做着伴一起去;有的学生用“热得快”和电热杯之类小电器,我一再向他们强调要注意用电安全,降低安全隐患;有的学校位置偏僻或者门口过往车辆多,我就特别加强了请假出校门的纪律性……

对于一个驻县老师来说,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时刻绷紧这根弦,及其严肃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中秋佳节,县城里的大部分学校都放了假,有个别学生离家远未回家,我搬到未回家的实习生处同住,给他们鼓励和温暖,也保障假期学生的安全。国庆节,安排好实习生离校和安全保障后,我在家待了两天又回到了实习基地。驻县教师是学生的定心丸、主心骨,多费心,多动身,多用脑是老师的职责和良心所在。要时刻牢记——做好安全工作,是顶岗实习支教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三.教学工作很重要

到点两周左右后,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开始安排实习生试讲和上课,但因为各学校师资力量不同,有的实习生课时较多,有的较少。这期间,学生们出现了急躁等情绪。我得知情况后,下到各个实习学校向有关领导了解我校学生试讲上课的情况,这些学校对实习生的教学实习安排等;同时安抚实习生的各种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也找机会向校方表达了希望可以多给实习生试讲和上课机会,多支持我们的顶岗实习工作这样的愿望。经过这次跟实习学校的接触协商,实习生上课得到了落实,教学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第4篇

[关键词]顶岗支教 西部贫困地区 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32-02

当前师范院校在校生实习的方式有多种,顶岗支教实习是其中一种。顶岗支教实习是由师范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到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学进行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实习时间较长,一般为半年或者一年,支教实习地点多是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中小学。顶岗支教实习可为在校师范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其教育教学技能,同时也丰富了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实习方式;另一方面对实习学校所在的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

一、西部农村教育的现状

要探讨顶岗支教实习的社会意义,就必须要了解顶岗支教实习的社会现实基础,那就是西部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由于长期以来受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且我国东西部发展存在区域差异,致使我国西部偏远的农村地区一直处于贫困的境地,这其中也包括了教育的贫困和落后。虽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农村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东部和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西部农村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较差

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设施较为陈旧,很多地区由于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有的因年久失修甚至沦为了危房但仍在使用中。有些偏远山区的学校连课桌椅都难以保证,学生用石板搭起来当课桌,用石块当椅子,更谈不上配备丰富的实验器材、体育器械以及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了。由于学校离家较远,学生的午餐只能在学校解决,很多学校寄宿条件较差,虽然有很多地区实行“营养午餐”工程,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且存在流失现象。在西部农村地区的一些教学点,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有时一位教师要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甚至有的偏远山区的学校只有一位教师。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工作量大且不说,而且一旦教师生病或请事假,只有请人代课或给学生放假,延误正常的教学进度,影响教学质量。加之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教师待遇不高,生活环境较差,甚至不能保证教师工资按时发放,致使很多教师要么改行干别的,要么通过进修或考试到城镇的学校去教书,导致乡村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2.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高。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由于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青年教师较少,教师队伍年龄偏大,但学历偏低,很多教师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这些坚守的教师由于很少有机会参加进修或培训,他们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老化,知识更新基本谈不上,加上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升学率低,辍学现象严重

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相对落后,所以家庭经济贫困户较多,加之很多家庭思想观念落后,宁肯让孩子在家帮忙干农活。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影响下,很多家庭信奉“读书无用论”,让孩子辍学打工,致使辍学现象严重。由于学校教育水平有限,家长对孩子教育不重视,加上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最终导致升学率较低。

二、顶岗支教实习的社会意义

(一)对影响当地教育发展的意义

1.为当地教育发展补充师资力量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以顶岗支教实习的方式到来的高师生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补充师资力量。同时在西部农村地区坚守的教师大多只有语文、数学教师,而英语、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教师相对缺乏,大批顶岗支教实习高师生的到来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为当地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证。

2.为当地带来先进的教育观

教育观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先进的教育观有助于指导教育的积极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的很多教师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几乎从来不曾参加进修或培训活动,他们的教育观陈旧落后,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虽教学经验不足,但经过在校两年或三年的学习,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包括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等。这些先进的教育观不仅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对当地教师已有的教育观产生冲击,使当地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观念,逐步形成先进的教育观。

3.帮助学生开阔知识面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期大幅缩短,信息量大量增加。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知识,还要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的变化。与西部农村地区的老教师相比,顶岗支教实习的高师生更易接受新事物,可通过互联网等便捷的方式,及时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4.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而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更多采用注入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死板单一,强调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顶岗支教实习生不拘泥于传统与权威,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5.推动当地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高师实习生在教学经验方面是缺乏的,但他们却具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观念及教学方式方法上冲击了农村学校教师固有的教学模式。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基本是陈旧落后的,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改的要求。在高师生的带动下,农村学校的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并开始进行新的教学探索,尝试着走出教学程式化的窠臼,尽量向基础教育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靠拢。

(二)对当地社会发展的意义

1.坚定了农民让子女受教育的决心

大批高师实习生的到来,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弥补了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缺陷,受到学生和学校的欢迎,也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高师生可以为学生带来新的知识和理念,也使得当地教师注意规范自己的教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家长看到了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希望。同时,高师实习生通过家访等形式,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诸多优惠政策,可以打消学生家长供不起子女受教育的顾虑,坚定让子女受教育的决心,减少辍学现象的发生。

2.可加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原因,西部农村地区对外交流渠道缺乏,消息相对闭塞,致使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保守落后。高师实习生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大量新信息,尤其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改变着当地保守的旧观念。高师实习生因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身份容易获得村民的信任和尊重,与村民交流有关农村、农民的相关政策时,可帮助他们形成新的认识和观点,有助于加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3.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顶岗支教实习若长期实行,可有效地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贫困地区学生毕业后由于掌握了较新的知识和观念,可以为当地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从长远来看,可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顶岗支教实习有助于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师资水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英,郭寿良.高师学生“顶岗实习”的社会价值探讨[J].教育探索,2007,(8).

[2] 李思殿.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农村基础教育[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3] 刘秀艳.顶岗支教实习―为弱势群体教育贫困提供社会支持[J].网络财富,2010,(4).

[4] 谢春明.顶岗实习的现实性和有效性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5] 徐永春.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影响[J].山西教育,2010,(5).

第5篇

课题批准号:201101329

摘 要: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是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能力和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共赢”工程。本论文从河北师范大学和唐山师范学院顶岗实习和脱职培训的实践模式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参与顶岗实习的10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参与脱职培训的60名幼儿教师进行调研,从实习生、高师院校、实习接收幼儿园和受训教师的角度分析该模式运转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尝试提出科学客观的解决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这种“共赢”模式。

关键词:顶岗实习 脱职培训 高师生 农村幼儿园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前教育的普及必须兼顾质量的提高,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既是普及的重难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农村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待遇没保障,流动性大,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与能力普遍不足。农村幼儿园网络信息资源落后,图书资源匮乏,幼儿教师学习资源有限,再加上没有继续教育经费来源,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难以实现,这严重影响农村教师的再学习与再提高。可见,探索加快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已迫在眉睫。最新兴起的高师生顶岗实习,教师脱职培训模式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让农村学前教育走出困境,但现阶段看,的确产生了“共赢”的实效。

一、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的产生

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首先,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是成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顶岗实习是提高实践经验的有效方式。其次,农村幼儿园现有在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或在岗培训无法兑现。最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高师教育实习安排,主要不是依靠机制和政策保障,而是高校与地方的“友情”和“关系”。实习时间、实习指导、实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等难以保障。鉴于此“顶岗实习”“脱职培训”的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

二、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在我国实践应用

顶岗实习是在高师院校和农村教育薄弱地区之间双向开展、由高师生顶上因各种原因而缺乏教师的岗位,旨在推动农村薄弱地区教育发展的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置换培养”模式即脱职培训。实习生去农村学校顶替某教师担任相应科目的教学工作,被顶替教师到高师院校参与学习和再教育。

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就是组织师范类高年级学生在学完骨干课程,经过有针对性地系统培训后,到农村基层学校进行半年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考核鉴定合格者记入学分。同时利用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对被顶岗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和脱产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培训。

三、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的优势

为了全面科学客观了解该模式的优势,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和唐山师范学院参与顶岗实习的10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参与脱职培训的60名幼儿教师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和教师的脱职培训现状。结论是:顶岗实习与脱职培训模式是高师院校、实习生、农村幼儿园、受训教师多方配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共赢”方式。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从教能力。学生在实习学校是全职教师,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得到全方位的实践锻炼。第二,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感恩心态。顶岗实习深入农村幼儿园教学第一线,在艰苦的农村或远郊的乡镇,条件艰苦,基层师生的生活状态给学生震撼的生命体验。第三,与农村幼儿教师双向交流加深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

顶岗实习对高师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无疑是新尝试和探索。第一,促使高校构建“3.5+0.5”人才培养模式并将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实施“通识教育+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第二,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顶岗实习遵循教师教育规律,促使高校及时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第三,利于深化教学研究。服务基础教育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通过顶岗实习培养优秀师资的同时发挥科研优势,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有效结合。顶岗实习――脱职培训实践模式采用与以往不同的置换方式,即师范生顶替农村教师上课,该教师到高校进行专业学习和再教育。幼儿教师在充实和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又能与高校教师及参与培训的广大教师交流探讨,实现教学经验共享。这一举措在同一时间内实现高师生的职前实践锻炼和农村教师的职后再教育。

四、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对实习生而言,存在实习准备不足的现实情况。首先,专业知识准备欠缺。学前教育专业要求“五大领域”样样精通,通过调研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由于平时缺乏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普遍缺乏创新,尤其是幼儿英语和艺术课程的驾驭能力偏低。其次,心理准备不足。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这种反差使多数实习生不适应。第三,课后缺乏反思与交流。

对高师院校而言,实习生岗前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学校指导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实习生指导出现时间和投入上的矛盾。调查显示有42%的学生反馈没有得到学校教师有效帮助。以上两所学校顶岗实习时间普遍在两个月或三个月左右,其中,前两周安排实习生听课,最后一周进行总结,实际授课时间有限。

对农村幼儿园而言,顶岗实习落实不到位。顶岗实习顾名思义是顶替某教师的岗位进行实习。访谈得知有部分实习生竟然无岗可顶,幼儿园没有按照事先通知为实习生安排岗位。幼儿园指导教师跟进指导不充分,有59%的实习生对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持不满意态度,甚至有19%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指导教师。

五、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有效实施的建议

顶岗实习与脱职培训要经过多方合作,多方交流才能产生良好效果。要切实保障顶岗实习政策长久有效地发展下去,就要凸现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实习生、农村幼儿园、受训教师的密切配合。

首先,在不耽误本岗位工作的同时完成农村幼儿教师轮训,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共赢”性,高度重视工作部署和实施环节的督导。其次,高师院校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做好实习前的集中培训,将顶岗实习准备工作具体化。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实习生也能充分得到锻炼。完善指导教师包实习点制度,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密切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第三,实习生着力提高从教能力,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不发生幼儿安全事故。第四,农村幼儿园做好实习生的接纳指导工作,保证实习生有岗可顶。为实习生配备全程指导教师。第五,脱职培训的幼儿教师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珍惜难得的培训机会,认真学习,主动吸收,将更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带回幼儿园“传经送宝”。

总之,顶岗实习与脱职培训是高师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农村幼儿园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一旦试运行良好,可以尝试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建强,实践的教师教育――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75―77

[2]赖华强,顶岗教育实习问题初探,韶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

[3]索淑艳,张丽艳,我国顶岗支教研究综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

第6篇

张春荣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项目编号:JGZ201202438。项目名称:《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工

作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跻身在顶岗支教的洪流当中。他们走出校园,克服种种困难,以自己的

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积极踊跃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用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给当地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用知识与真情树立了当代大学生情系山区,服务农村的良好形象,

用爱心与责任心赢得了学生们由衷的爱戴和人们的交口称赞。本文将根据实习指导教师的调查、了解,就大学生顶岗支教中思想变化

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思考。

关键词:顶岗支教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人际关系;价值观;世界观

一、顶岗支教的含义

顶岗支教也称顶岗实习支教,同时又不同于顶岗实习,在《教

育实习概论》中刘初生指出:“顶岗实习是指实习生到实习学校

顶替那些需要到师范院校进修的老师,进行‘顶岗置换’实习。

顶岗实习的特点是‘双向培训、双向受益’。”更有学者明确指

出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内涵是:“是指在学校的组织和

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生在实习学校通过

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个定

义没有提到顶岗支教的重要特性。笔者认为可以将顶岗支教分开

来讲,“顶岗”就是师范学生顶替原有教师进行全职工作,“支

教”指的是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合

起来就是指师范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与领导下,在完成相关专业学

习与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后,到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进行时间较

长、全职顶岗、扶贫支教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顶岗支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具备重要意义

一所地处山老贫困地区的地方性高等院校,由谁来培养和承

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教育,怎样来培养?高校的教师教

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职工服务育人,但这种在校园围墙内部

的育人方式,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形势发展变化的要

求,大大制约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养成的途径和空间,影响了大学

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效果。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就是要使大学生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与劳动人民

广泛接触,增进与劳动人民的感情,走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

通过大学生虚心向社会学,向劳动人民学,向实践学,不断培养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美德和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

立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奉献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

念,在实践在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较好解决

了地方性高校怎样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才的问题。

(一)顶岗支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转为主动

在大学校园里,说教式的方法只能是你说我听的被动教育,

在顶岗支教以后,大学生是顶岗实习支教的老师,角色发生了质

的变化,他们更好地理解了社会,了解了身边一个个有血有肉的

人们在做什么,每个人的事迹都能令自己自省,使他们一下子感

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感有了,使命感强了,在自我教育的同

时还要教育他的学生,形成一种相互要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的教育格局。由此大学生从被动教育变为主动接受教育,在实践

中受教育,在工作中长才干,做贡献、受锻炼。

(二)在艰苦环境下大学生提升了思想道德情操

顶岗支教的地点,大多数安排在山区、贫困的农村地区,在

那里条件艰苦,教学设备简陋,特别有利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锻

炼意志,提高觉悟。在家中他们或许很少有机会学习独立自主并

享受劳动的快乐,但在山区的人们淳朴勤劳的影响下,大学生一

方面要自己动手生火、做饭、洗衣安排生活,亲身体验山区农村

生活的艰苦。另一方面他们感受到了山里娃对知识的渴望,农民

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照顾。还有的因陋就简自制教学道具,自

制体育活动器材,编写黑板报,为农村搞宣传、搞社会调查;有

的大学生开始省吃俭用,把节约下来的钱捐赠给山村困难学生;

有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辍学学生重返校园;有的大学生走

访家长,访贫问苦,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脱贫致富。在这一

系列的过程中,他们的政治道德不断提高,思想也愈发成熟。

(三)在顶岗支教中重新定位自己,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受多重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和谐精神和集体主义合作精

神日趋弱化。部分大学生身上的个人主义思想表现比较突出。人

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过分强调竞争、

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团队精神

是集体主义在当代的表现形式。通过顶岗支教的磨练,很多大学

生懂得了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他们齐心合力克服困

难,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四)理论联系实际,重审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态度、理想和前途极为迷茫

的状态,因为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

期,对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树立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

观念都渴望得到满意的答案。通过顶岗支教这个现实的生活历

练,学生获得了大量的信息,目睹耳闻到更加真实鲜活的社会层

面,不但印证并丰富了课本中比较抽象的理论条文,还进行了行

为的规范训练,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履行道德规范。

结语

综上所述,顶岗支教实践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陶

冶了良好的道德情操,而且是大学生把所获得的思想认识转化为

相应的行为习惯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支教实习,进

一步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

积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求学生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

中,发现并弥补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全面提高思想素质和教育教

学技能,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

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顶岗支教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途径、内容和载体,必将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现

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初生.教育实习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2.

[2]刘茗,王鑫.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成长的必由之路[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0):81-84.

[3]吴伟松.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7.

[4]赵凤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走向[J].长春大学学报,

2002(2).

第7篇

关键词: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师范毕业生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随着教师专业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以及基础教育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逐步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原有单一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要求,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002年,西南师范大学向教育部提交的《高师教育实习“改制”与农村师资“更新”一体化工程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建立一种长期的、制度性的高师院校顶岗实习制度是实现高师教育实习“改制”和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师资短缺的有效途径。西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支教迈出了对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第一步”,并以实践证明了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随后,该校顶岗实习支教的成功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国高师院校积极推广。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启动“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提出师范院校与优质中小学联合,采取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方式,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师范生实习支教相结合,组织支教教师、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顶岗实习,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到培训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3~6个月的脱产研修,使之成长为推进当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这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史上一次带有根本意义的重大改革,对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改革的实践表明,要强化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实习支教,必须改革以往“顶岗实习支教”中“高师院校—农村乡镇中小学”二元格局,构建“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农村中小学”三方共赢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

1. 现实依据

(1)“顶岗实习支教”模式存在的缺陷。“顶岗实习支教”,顾名思义,同时具备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援落后地区基础教育双重功能。即,将师范生实习时间适当延长,通过组织实习生到贫困地区农村乡镇中小学以部分或全部承担实习学校教师实际工作岗位职责的形式进行教育实习,同时置换出实习学校的教师离岗到高校接受培训,以达到培养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和支援地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双重目的。显然,这种“顶岗实习支教”模式在现实的条件下只能在师资短缺、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才能进行。因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这种高师院校与农村中小学二者之间的合作流动模式,对提高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作用是有限的。

首先,从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来看:不利于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教师的专业化不仅体现在其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度。这个认同度有助于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能动性。而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学校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教学条件、工作环境等方面与自己预期的工作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极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失落感和不适应感,以致影响到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进而影响到他们毕业后对教师职业的选择。

其次,从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对师范生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指导。师范生到农村顶岗实习,以置换出农村教师到师范院校接受职后培训。师范生就必须将自己的角色直接从学生转为教师,并且拥有一个教师所拥有的全部权利,同时也面临着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全部困难。从整个顶岗实习的过程来看,师范生只能通过“试误”来获取实践教学的经验,缺乏“纠误”的过程和有效的指导。

最后,从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来看:不利于城区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城区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城区中小学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主力,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然而“顶岗实习支教”通常做法只关注地方高师院校与农村学校二者之间的合作,忽略了城区学校在整个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中引领和辐射作用,忽视了城区学校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准教师和农村在职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挫伤了城区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师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不利于其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2)“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是 “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的延伸和完善。所谓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在“顶岗实习支教”模式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置换”新思路,即地方教育部门派出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并置换出部分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到高校参加培训,而师范生则以顶岗的方式顶替城区中小学教师的空缺岗位。“三位一体”实践教学的实施使地方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三者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三方”联动共赢机制,从而有效解决了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不足及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素质提升问题,强化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全面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和中小学在职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8篇

为了保证参与合作的中小学校的质量,在创建伙伴关系时,大学要依据教师是否训练有素、教学技能如何,该所学校是否能够提供教师培训的相应科目、学校的风气如何、在这所学校里学生能否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的熏陶等标准,对中小学进行选择,并与选择的中小学签订协议,明确各自在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中所承担的职责。

尽管,近些年我国高校也已经认识到与中小学建立有效合作关系在强化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质量中的重要性,但从实际运行来看,伙伴合作关系的建立却困难重重。一方面,由于政府主导和协调作用发挥有限,缺少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法令规范,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原因,致使中小学校对自己在教师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并没有清晰认识。他们大多都把教师培养看作是高校的事情,将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看作是额外的负担而加以回避。许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认为,职前教师业务能力有限,适应性差,不仅会加重本校教师工作负担,干扰正常教学进度,甚至会使教学质量有所下滑。加之高校提供的实习经费极为有限,远远不能补偿中小学教师的付出,更是影响了中小学参与职前教师培养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中小学目前的办学兴趣仍过多的放在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上,对一切有碍或干扰学校教学的事情都极为反感和排斥。因此,很多中小学校,特别是城市学校并不愿意为职前教师提供教育实习的机会和场所。即使有学校愿意让职前教师进行教育实习,通常也不会安排他们进行实质性的教学实践,只是让职前教师听课、批改作业。笔者曾经作为指导教师带队进行教育实习,在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中,所带30人中上课最多的只有3次,其余的都只上过一次。

另一方面,相比于西方,我国高校由于缺乏制度规范等保障机制,在为职前教师选择实习学校中常常处于被动的位置,只能是靠私人关系选择某些学校与之进行所谓的合作。依赖私人关系维系的合作关系稳定性差,且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资本,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的积极性。近些年,出于既能实现教育扶贫,又能解决教育实习问题而兴起的顶岗支教活动,由于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参与、协调和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响应,部分缓解了高校在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中的压力。但由于支教活动都是在缺乏师资的农村学校进行,职前教师教育实习质量能否保证又受到了普遍质疑。事实上,一些高校也认识到了顶岗支教在职前教师培养上存在局限性,但在“有总比没有强”的观念作用下,高校只能采取保持现状的作法。

二、教师有效指导的缺失

国外都把加强高校教师与中小学优质教师的共同指导作为教育实习改革的重要内容。如英国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一般会有三位指导教师负责,即大学教育学院的导师(Tutor)、实习学校负责协调的专业导师(ProfessionalTutor)和在班级中主要提供教学指导的实习导师(Mentor)。各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合同中对不同导师各自的职责以及各类参与人员的角色都有详细的规定。职责明确的合作指导将教育实习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地提高了实习生在中小学实习的质量。然而,相较于英国在教育实习中为实习生所提供的规范、全面的实习指导,我们在给职前教师提供充足的、细致的、全程的教育实习指导方面所做的工作极为不足。从中小学校的角度而言,城市中小学教师对教育实习缺乏参与的热情,认为指导实习生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活动而刻意回避和推脱。而那些勉强而为之的教师,也多是采取敷衍的态度,或听之任之,或象征性地加以指导。这种指导的无效不仅无助于实习生的专业成长,还大大地打击了实习生对实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甚至对实习生专业信念的养成产生了不良影响。而近些年兴起的顶岗支教活动,大多都是在师资严重匮乏和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有限的农村学校,更谈不少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的专业指导。

从高校的角度而言,高校教师对学生指导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指导时间短、指导不够深入、缺少持续的指导和现场的针对性指导等问题极为突出。然而,要强化高校教师对教育实习的指导却也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如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科专业的发展,学生多、课程多,与教师人员有限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影响高校教师对教育实习指导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30多名专任教师,不仅要承担全院1000多名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还要承担全校十多个学院的公共课教学。通常教师的课程教学任务都达每周12-18课时,正常的课程教学已经让教师倍感压力,更不要说对学生进行有效跟踪指导。高校历来重视科研,对高校教师工作业绩的评定主要是看其科研成果,发表文章的数量和层次、承担课题的多寡直接决定着高校教师的职称、地位和尊严。在这种强压下,高校教师大多都将自己工作的重心放在报课题、写文章上,对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大多是能推就推,不能推就应付了事。因此说,教育实习的改革,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让职前教师与中小学有更充分的接触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教育实习指导上确实会存在诸多的困境。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从制度、体制、评价标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现有状况,只能使美好的改革流于形式。

三、课程设置、实施的脱节

教育实习改革将重点放置于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在于人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观念,即如果能使职前教师有更多时间参与中小学实践自然会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获得熟练的教学技能。然而,事实表明,单纯提供实习机会并延长实习时间并不足以保证实习的质量。正如有学者所说的:“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它本身并不能引发学习,如仅仅创设条件,为实践体验提供时间、场地的保证,以及使大学教师与师范生或中小学教师走在一起,对于未来教师的培养都必要而不充分。”

以笔者在带队顶岗支教活动期间的调查来看,支教活动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极为有限。支教初期,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参差不齐、活泼好动的学生,职前教师变得无所适从。学校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地考验与挑战着职前教师的知识、能力与智慧。教师角色的扮演,课堂教学的有效、有序组织,教学重点、难点的解析,课堂节奏的把握,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等等都是困扰职前教师的难题。在经历一个月的冲突调适期以后,职前教师似乎已经开始适应农村小学的教学生活,困惑也在慢慢减少。但通过调查发现,职前教师困惑的减少只是源于对某个生活场景变得熟悉,已经能习惯和忽视问题的存在,并非随着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而能从容应对教学难题。实际教学中,板书潦草,写错别字,记不起讲授内容,不能清晰把握教材内容,不能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不知如何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对课堂问题行为视而不见等情况普遍存在。更为严重的是职前教师们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乏自我反思,或者说在整个教育实习过程中,职前教师并没有学会作为教师应如何反思自我。

虽然,我们不能苛求于或妄想通过一个学期的实习支教就能把职前教师锻造成为专业化的教师。但事实告诉我们,职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于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来实现,必须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整体改革与完善。教师教育是一个包括教育理论学习、教学技能训练、学科知识学习以及教师信念养成等的有机整体,教育实习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重要构成,它与教育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学科知识课程、教师信念养成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将教育实习视作独立于教师教育的其他环节和内容的专门活动。事实上,教育实习是促使职前教师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真正用于学校教学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的活动,是将已经习得的教学技能熟练、提升的过程,在这种整合、熟练、提升的过程中,职前教师逐渐形成自我的实践性知识。正如美国著名教师教育学者Zeichner所指出的:“如果我们想要严肃地承担起培养教师以使他们成功地教所有学生的责任,那么,我们需要将许多教师培养活动放在大学或学院校园之外的中小学和社区中进行,但是,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把他们送出去然后任由他们去‘学习’。师范生的临床经验需要非常精心地设计,正如设计其他的大学或学院的课程一样。需要将临床经验与教师教育计划中的其他部分紧密地整合在一起。”

因此,教育实习改革的重点不应只是强调实习时间的延长,而应从整体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中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技能学习的整合,“使对实践的参与和认识融入师范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之中。”但目前,要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整体改革却存在极大的难度。受高校重学术研究传统、师资重理论研究、校内教师教育资源难以充分整合、对学生学业测评方式单一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教师教育课程在结构方面存在重学术、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课程实施环节,重理论灌输,轻探究学习,重考知识识记,轻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等弊端在短时间内很难加以扭转。如某高校新修订小学教育本科课程方案,本意要加强实践类课程,但终因无人能上而搁浅,只能沿袭重理论的传统。在新方案中,公共基础课、西方学术发展史等通识核心课、教育学原理等学科基础课等理论性课程占62%以上,直接针对中小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各类教法课程和技能课程只占到15%左右,实践教学只占12.8%左右。

第9篇

1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薄弱

教育实习基地是师范院校进行相对稳定的、规模化的教育实习的必备场所。实习基地的多少、稳定与否直接制约着实习的开展情况与实习质量。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高等民族师范院校,自办学以来,学院为了落实服务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同协商,制定了双方较为全面的教育实习合作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临夏市南龙中学为代表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深化了实践教学改革。依托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的文件精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推行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落后、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顶替部分代教和临时教师,弥补在编教师的不足,减轻部分正式教师的教学负担,为他们提供培训、深造机会的“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2008年12月24日得到了教育部升本改建评估专家组的肯定,也得到了甘南、临夏各级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但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建设薄弱的问题就越发突出。现阶段,这种实习模式的实施步骤是:每年由学院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春、秋学期所需实习生的专业类别和数量,然后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需求计划传达给学校;学院根据各地区教育局提出的实际需要,根据需求选派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实习小组进行顶岗实习。或者学院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实习方案,本着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的原则,每年安排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进行“援教顶岗”教育实习。这样,由学院领导出面,积极与地方教育部门签约的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任教的合作协议,保证了实习生的实习去向问题。这种以行政手段签约的合作协议,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代表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目前看,这种教育实习合作模式,其弊有三。弊病一,教育实习活动是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学校双方最直接的合作关系,是实习院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场所,也是双方相互交流与学习的绝好形式。这种由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实习的合作关系,对实习学校来讲,是被动的形式上合作,对学院来讲,也无从实习基地稳固化的建设,对双方来讲,很难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弊病二,在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的时期,办学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签约式教育实习合作,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师范生的实践型教学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其实质也就是实习生不能真正进入具备实习条件的学校,学生得不到全方位锻炼和提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多数中小学迫于升学等压力,不愿意成为高师院校的实习基地。原因一,随着高校的扩招,实习生激增,专业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实习学校担心实习生的教学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进程,影响教学质量。原因二,这种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合作,中小学认为在合作中自身收益太少,只能接受上级命令,接受实习生并且安排他们在校实习,只是帮助高师院校完成工作而已。弊病之三,实习生到生源所在地报到后,教育局允许实习生自己联系学校,然后发函派遣。这种形式看似灵活自由,给实习生最大方便,但最大的弊病是疏于管理,缺乏指导,没有营造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氛围。更有甚者,个别实习生不到岗,实习结束时,实习学校仍给做鉴定,加盖公章。那么,高校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如何保证学院与社会相结合,学院与实习学校互惠互利,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的当务之急。

2师范生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教育实习机会,敷衍了事,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现阶段高等师范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探究形成的各种原因,才能够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社会层面讲,现阶段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而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当地教育部门并没有逐年设置教师岗位,致使大部分师范生毕业后无从就业;加之,相关政策规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拿到相关证书,也可以从事教学工作,自然而然教师岗位的设置就成了僧多粥少的状况。当然,这种不拘形式选用优秀人才到基层学校工作,无可厚非,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使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被削弱,从而使得一些师范生认为教育实习可有可无,思想上产生懈怠感,进而使得他们对教育实习抱得过且过,应付局面的态度。其次,从“援教顶岗”的初衷来讲,“援教顶岗”教育实习的要求是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目的有二:其一,顶岗支教学生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为援教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实习学校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其二,实习生亲身感受农牧村条件的艰苦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体会农牧村学生渴望知识的热情;加深对国情、省情、州情的了解;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增强投身民族基础教育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开展,所面临的新问题逐渐凸现。问题一:很多偏远乡村的学校,由于学校条件差,教师短缺,非常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生。但这些学校往往把顶岗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实习生成为“百科”式的人才,什么课程都上。这些学校由于本身教师缺,加之自身问题,都不能也不愿指导学生实习,实习生教学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这种提供了多种实习机会的实习并不能保证实习的质量及实习学生水平的提高。另外,这些学校大多偏远,生活条件很差,学生自己每天做饭,晚上值班守校,由于学校规模小,经费短缺,也不能给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学生周六外出,周日返校,这种往返不同程度给学生带来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久之,学生就会找各种理由请假,逃避实习。问题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各种考试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近几年,甘肃省各地方政府对教师岗位的设置越来越少,每年省政府只设置一定数量的教师特设岗位,这对师范毕业生来说,也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就业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就利用实习机会,进行复习,借机逃避顶岗实习。

3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指导力度不够

实习带队教师是指在“援教顶岗”教育实习中,由高校所派任的,从实习生的实习动员开始到实习结束,负责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师技能、生活、安全、纪律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与管理的教师;而专业指导教师是指实习学校所指派的,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从实际情况来看,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指导力度远远不够。具体情况是这样,学院派出的带队老师,每人至少指导两个基地(两个民族县)的实习工作,而大多实习生又被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到最需要人的基层学校,这些学校大多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加之实习点之间距离远,带队教师对这些地点不熟悉,难免照顾不周。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有相当一部分学院派出带队教师对基础教育规律不熟悉,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了解,对突飞猛进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漠不关心,导致指导效率不高。更有甚者,个别带队老师不能到实习学校巡查、督导,只是电话询问情况,遥控指导。那么,学院如何选派教学经验丰富与教学理论研究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带队老师,也是顺利完成教育实习的关键。

二解决师范生实习问题的对策

1稳固教育实习基地

加强实习学校建设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一流的教学实习学校,是教育实习成功的前提条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不应局限于满足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定的教育实习工作方案,委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的这种全方位委托式教育实习。要在地方教育局的支持下,主动出击,积极与基层学校取得联系,特别是一些具备食宿、安全与教学条件中等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一方面,学院应与这些学校积极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给实习学校配备一些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公条件。另一方面,利用暑假组织实习学校的教师到学院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高薪聘请这些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为学院客座教授,每学年定期来学院进行示范课讲授,讲述中小学教学的最新动态,最新教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这种本着明确职责、尊重对方、积极主动、加强沟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合作原则,将有利于建设一批稳固的教育实习学校。同时,这种以学校与社会结合为前提,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充足的经费和有效措施为保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要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护航,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使其成为实现民族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

2规范实习管理机制

加强教育实习质量监控“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各地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相互协作,互惠互利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有效填补了农村基层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均衡性,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了很好完成这一系统工程,要明确规定师范院校的职责,各县市教育局的职责,实习学校的职责,实习生的职责,且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使责任落实到人。对师范院校而言,一方面,制定指导教师的选派标准,强化责任意识,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成立教育实习巡查小组,巡查小组应时常深入实习生中,了解实习生实习的真实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不断改进实习工作。另一方面,巡查小组下实习点指导工作,要做好与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沟通,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实习学校的领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规范指导老师的教育指导活动中去,给予实习生更大的实习空间和实习帮助。对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而言,应该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应该把原来由师范院校联系安排教育实习,变为由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共同负责管理的新局面,更应充分认识师范生在实习时,会将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带到中小学校来,对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育实习学校领导不作为,班主任不接纳,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力不够,实习生锻炼机会少的尴尬局面。

3加强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

顶岗实习,顾名思义就是指让学生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达到一定量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储备后,放下课本,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走上岗位,能理论联系实际,严格按照生产流程和岗位要求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它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更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素质的重要步骤。顶岗实习最早是在2006年由河北师范大学开创的新教育实习模式,旨在破解农村教育“人才荒”,实现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统一。该试点取得成功之后,全河北省 9万多名师范类专业在校学生纷纷响应下乡支教,为农村教育“输血”,后来由师范延伸到非师范,由河北一省扩大到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目前顶岗实习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工程的关键环节。但是近年来,一届届的学生被输送到企业顶岗实习后呈现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分析几个典型以为学校管理者和带队教师提供参考。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常见问题

1.自我定位不准确,实习心态浮躁

从学校到社会,从教室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实习生对自身的定位往往会出现偏差和矛盾,难以实现角色转换。虽然已经进入实习阶段,但实习生还是以学生身份自居,心想自己和企业正式员工不一样,他们要经过各级培训才能上岗,经过层层磨练才可以得到嘉奖和晋升,最脏最累最重的活肯定要他们来干,自己拿的是实习工资肯定也就干轻巧的活儿,没有必要那么认真那么卖力,只要不出差错的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就行了,再说实习结束后可能再也不回头了,干得好与不好有什么区别呢?于是消极度日,缺乏积极主动锻炼自身能力的精神,有些甚至把在校期间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比如上班迟到、早退、磨洋工、偷懒、顶撞上级、漠视客人需求等带入到工作中去,导致企业的服务质量有所降低,严重的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形象。

2.岗位行为不规范,学习能力下降

“家有家法,行有行规”,以旅游专业对口实习的餐饮企业为例,一套完整的餐饮服务流程包括餐前服务(公共与个人卫生、用品与设备准备、各类检查和餐前例会)、就餐服务(迎宾领位、入座就餐准备、点菜、划单、上菜与巡台服务)和餐后服务(结账送客服务、餐后撤台整理服务)三个大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每个环节里面还有一些细节要求和随时可能发生的一些意外小插曲,没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行业经验,是不可能得心应手独当一面的。有些实习生不重视岗位标准,不认真学习规范,认为反正都是以前课堂上老师讲过的自己学习过考过的内容;或者学习了后不会对应企业实际环境灵活运用,碰见问题死板硬套,不用心思考也不虚心像老员工学习请教,结果只会降低服务标准,引起客人不满甚至投诉。

3.人际关系复杂,实习生无所适从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很多企业门槛低,员工流动性较大,不同领导的管理思路和行为风格差异也较大,职工的文化层次、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经过较长的磨合期后可能又要换新的领导和同事。这给实习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往往会体现在同事之间缺少沟通、关系冷淡、生活乏味、思想消极等。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常常会有种被人遗忘的感觉,心理上出现自卑感和失落感。第二,很多企业中的小团体观念也很严重。实习生进入企业后,一般老员工事先形成的小团体,会对新人有排外情绪,或者联合实习生攻击其他的小团体。对于初入社会的实习生来说,涉世不深,不懂得相互间的利害关系,无意中可能就会得罪某些同事或者领导,在工作上需要帮助和鼓励的时候,很少老员工站出来指点,相反还会嘲笑实习生,甚至有些思想素质比较差的,故意让实习生当众“出丑”。这样势力和冷淡的人际关系,使得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其结果往往是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二、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1.学校应从“前-中-后”三个阶段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首先,前期要召开动员大会,做好实习动员工作,使实习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明白自己必须的准备和实习中充当的角色。这就要求学校和企业方要事先沟通,一方面尽可能详细的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岗位的设置、实习协议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解答实习生的疑问,使实习生对实习的环境有所了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理性地面对实习,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强调顶岗实习对实习生就业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实习不是去赚钱,也不是去游玩,而是到实践中去锻炼,强化和提高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所以,在实习中的任何言行都要以此为出发点,否则就不能正确看待周围的一些现象,影响实习任务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长。其次,中期要安排带队老师一起进入企业,由其与企业协商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企业运营特点的实纲、工作计划、考核标准,并和部门主管一起全程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教育,认真抓好实习生的学习、生活、健康和安全,及时检查学生实习日记,确保实习期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质量。再次,后期做好实结和成绩评定工作。带队教师要会同实习单位,根据实习生日常出勤、工作效率、岗位实绩和实习日志对实习生的成绩做个综合的考量与评定,对表现突出者给予一定奖励;召开实结会,请每人谈谈收获与感想,工作中的得与失,以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岗位技能训练,重视学生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过多的学习了理论知识,而真正有用的实践动手能力都比较欠缺。因此,学校应结合企业运营实际,注重加强学生岗位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力。第一,让学生意识到专业高技能的重要性,并主动的学习专业的技能。第二,学校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和运营模式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校内外环境,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学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诚聘企业一线人才来担任实践专业课的指导老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积极去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前沿信息和标准,参加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巩固理论功底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技巧,从而为教学积累丰厚的案例。

3.诚实谦虚,尊重他人,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实习生在校期间就应该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尝试在不同的活动中接触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学会如何与他们沟通交流,如何和平共事,从而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人脉基础。在实习期间,实习生也应积极学习如何处理企业各种内外部关系。第一,对待老员工要谦虚和气,真诚相待,多干活少说话,不扎堆不结党,老员工交代的任务踏踏实实的完成,碰见问题勤学多问,不偷懒不耍滑,给人留下诚实可信的印象。第二,对待领导要尊重和服从,但要不卑不亢。所谓服从,就是在工作中即使你的看法与上级不一致时,也应该充分尊重上级,坚决执行上级命令,事后你可以向上级说明你的思路和方法;所谓不卑不亢就是不能因为是你领导就一味阿谀奉承献媚讨好,这样有损人格,也会使正直的领导和同事反感。

在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和全程教育下,实习生应树立一种全局观,凡事从大局出发,端正实习态度,明确实习目标,克服一些小脾气或自私狭隘的心理,学习别人之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多动手动脑,学会冷静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乐观而勇敢的面对一系列问题,认真学习技能,出色的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伊丽丽,刘春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9(1).

[2]谭辉平,李芹.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

第11篇

[关键词]实习支教;师范生教育;新疆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78-03

[作者简介]邢硕(1984―)男,山东商河人,硕士,新疆师范大学教师。

新疆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在2006年由新疆师范大学和石河子大学率先开展,自治区财政每年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保障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新疆师范大学作为自治区重点师范类院校,肩负着为自治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使命,也是自治区实习支教任务院校之一,在解决农村师资力量短缺及双语教师置换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成功建设了一批较成熟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

一、实习支教取得的成绩及现状

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工作自2006年开展以来已进入第10个年头,共向南北疆偏远地区派送实习支教学生一万余名,所涉及的地区有:阿勒泰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州地区、塔城地区、吐鲁番市、昌吉市、乌鲁木齐县、乌苏市、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等,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为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学生在实习支教的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和生活经验,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实习支教取得的成绩如下:

第一,缓解了农村基层教育师资力量的紧缺并且为农村基层现有师资的培训周转提供了机会。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乡镇乃至村级校舍纷纷建起,但教师队伍的建设脚步远远未跟上,很多农村基础学校师资严重缺乏,部分地区还存在一名教师包班上课的现象,更不用说拥有合格的双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双语教育在农村的推广举步维艰,双语教学的质量可想而知,而大学生的实习支教极大地缓解了这一困难,一方面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让各乡镇学校腾出手来对现有师资开展培训。

第二,建立了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习支教工作开展的这些年来,新疆师范大学与地方教育部门多次合作,逐渐建立了一些成熟的教育实习基地,如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和田地区策勒县、巴州地区和静县等多个支教点,前往较为成熟的支教点的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实习支教生活,并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促进了民族团结,为各民族间沟通交流创造了契机。我们依靠实习支教这一契机让各民族的教师和学生间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让实习支教师生融入各支教点的生活中,不分民族地交融在一起。长远来看,实习支教是一项有益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新疆长治久安的举措。

第四,增强了毕业生前往乡镇学校就业的意向,增加了毕业生考取特岗教师的机会。毕业生通过实习支教后,了解了国家对乡镇学校教育的政策,感受到了乡镇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认识到了乡镇的真实情况,部分毕业生改变了起初留在城市工作的意图,愿意去自己支教过的学校考取特岗教师,这样也拓宽了师范生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

二、实习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工作运行模式如下:首先由自治区教育厅安排受援地区,并将财政经费拨发给本校,然后由本校组织安排实习支教的人数且制定规划,并与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联系,各地方教育机关上报所需人数计划,最后由本校制订实习支教生分配计划并组织学生开展实习支教各项具体工作。前往各支教地点后,由本校派遣指导教师并与地方受援学校合力监管实习支教生的工作和生活。这样的运行模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给参加实习支教的师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第一,各支教点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稳定的并且受信任的实习支教点没有很好地巩固,并且尚未达到较高比例。首先,现阶段的实习支教工作中,未形成一套对基本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对实习支教工作具体的、量化的统一管理模式,各支教点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法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这就会使在生活上受到冷落以及在工作上碰壁的实习支教生的热情和信心大打折扣,从而对整个实习支教工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同地区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同一地区不同乡镇学校的条件也存在差距,更重要的是各个支教学校对实习支教学生的重视程度、管理模式以及指导方法大不相同。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尽力克服生活和物质上的困难,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当地学校的重视和关心,学生纷纷表示,在刚到支教点时大家会议论各自的生活和物质条件,但不久之后大家更在乎的是支教点教师对生活上所存在问题的关注以及工作上的指导。由此可见,真正影响学生工作积极性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在管理模式上的基本统一。其次,对已合作成功的实习支教点未能做好梳理工作,在来年的实习支教学生分配中还是由地方教育部门主导,本校不能准确的挑选出已合作成功的实习点,对已有实习点的巩固工作不理想,从而没能让理想的实习支教点得到巩固以及有计划逐步提升其在所有实习支教点中的比例。

第二,实习支教指导教师选派机制不成熟,教师参加实习支教工作意愿不高,学校督促力度不够以及激励方法不当,从而导致缺乏优秀的指导教师。随着这些年实习支教工作的陆续进行,有些教师已被三次以上选派为指导教师,而有些教师尚未被选派过,加上地方乡镇生活条件的限制、教师自身家庭的制约、学院工作上的困难以及个别人投机的心理等,使得指导教师选派工作未能合理有序的开展,暴露出了学校对指导教师选派机制以及督促方法的种种问题。

第三,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合理的激励措施。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前去实习支教是因为教育部门的政策规定,而非充满热情的投入实习支教工作中,同时有关部门未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实习支教生主观意愿下降,实习支教效果也不理想。

第四,实习支教学生编队方式单一,没有将各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合理分配,导致前往支教点后,跨学科、跨专业授课较为普遍。现阶段的实习支教生主要以班级方式编队分配,到了支教点后,往往也是学校里缺什么课支教生就当哪一科的教师,个别地方还存在一个教师包班授课的现象,使得实习生所使用知识和在学校学习和训练的知识脱节,未能很好地达到实习的目的。

三、实习支教模式的改革创新

种种问题暴露出现阶段实习支教工作在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有关部门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第一,以协议的形式确定各方权责,逐步积累稳定和成熟的支教点,从而确保实习支教工作的效果。虽然现今利用行政手段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建立起众多的实习基地,但会使我们的选择权大大降低,从而产生大量的问题。良好的合作要有明确的权责划分,各方应制定协议书,明确列出各自权责,例如:支教点应至少有多少人的接纳能力、应提供的生活必需品、必须有当地学校的一名教师指导、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各类前期引导、支教生至少上多少专业课、最多上多少课等。同时建立支教点白名单及黑名单,具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支教点列入白名单,逐步积累和稳固,使这类支教点的比例逐步提高;将个别不能尽职尽责的支教点列入黑名单,减少合作。在发展新的支教点时,应做前期调研,排除无接纳能力的支教点。

第二,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更多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改革指导教师选拔方法。在达到建立成熟稳定的支教点的前提后,学校及各地方教育部门首先应为指导教师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改善指导教师住宿条件,提高指导教师工作意愿。其次,协调学校有关部门完善选派指导教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将实习支教指导教师经历作为职称评选、评优、竞聘等参选的硬性条件,同时合理增加指导教师补贴,并建立指导教师休假制度,从而保障指导教师的合理权益,让指导教师的发展与实习支教工作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指导教师自愿报名的理想状态。再次,改革现有的学院选派指导教师的单一选拔方法,增加全校范围内自愿报名的方法,以使能够挑选出优秀的、充满热情的指导教师。最后,在支教地区当地聘请优秀中小学教师为实习支教指导教师,设立专项补贴保障当地支教教师的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改善指导教师不足的局面。

第三,正确客观地宣传实习支教工作,建立合理的学生激励机制,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保障学生的权益,从而增强学生实习支教的意愿。实习支教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渐渐走入正轨,实习支教点的环境已大大改善,学校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客观认识实习支教工作。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让实习支教经历作为学生发展成长的资本,能够切实的与自身前途挂钩。例如,举办各类优秀实习支教评奖活动,优秀实习支教生可享受考研、特岗教师考试等加分政策,毕业后有愿意继续支教的学生有关部门应为其提供机会等,不将支教工作只局限在学校阶段。

第四,改革现有实习支教学生分配编队法,增加小组编队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每个实习支教点分配学生人数不得少于5人。笔者认为可借助此文件规定将现有的编队方法基础上增加小组编队法,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5人合理编为一个小组,并与各地区有关部门商定,每个支教点在接纳实习支教生的时候是以小组为单位接纳,即至少有能力接纳一个小组,如有更多需求可接纳两个以上的小组,这样不同专业有机结合的小组编队,在前往支教点后将会更好地发挥效力,也能大大缓解实习生跨专业授课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实习支教工作。

实习支教是适应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创新之举,发展时间尚短,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在发展中寻求改革,不断完善实习支教工作,从而让其能够更好的服务教育事业,更好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洪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第12篇

思想上:本人思想端正,在学习和生活上树立起作为共青团员应该起到的带头和模范作用。其次来到xx中学进行为其半年的顶岗支教,为落实团中央“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在顶岗实习工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对团员的思想教育,使本人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共青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我积极参与并多次组织与党团相关的活动,不断通过实践提高思想认识。

工作上:实习期间,我以高素质的优秀体育教师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近五个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体育老师的乐趣。从紧张的教态转变成轻松自如的教态站在学生面前授课,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进步。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再是平坦的、有弹性的塑胶场地,而是高低不平,一下雨就不能上课的土操场。但我都克服了。遇到这种情况,在室外上不了我就在室内上理论课。这样我可以讲授理论上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关于田径方面的知识。我也组织他们在班内做一些游戏,让他们的思想活跃!我们还共同自制教具。例如:接力棒,纸质铅球、足球、垒球等来做活动,既环保又安全。在中三体测时没有单杠,练不了臂力,没有器材,体育课上在有限的条件下我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动力静力训练相结合的训练原则运用很好,充分体现了男女差异和区别对待!

总之,通过实习在课堂上我的教态自然了,动作示范也规范标准了,整节课安排的合理了,会适当的利用教学方法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事件会处理了。这就是我的进步与收获!

班主任工作:要想真的做好班主任,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应该从这个所教班级实际出发。要从学生自身思想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用正确的观点和形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尤其是对思想教育这不紧是不断深入的问题也是一个反复的问题!要不断的去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逐渐形成他们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如果学生的思想素质达到了那么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无论是做活动还是上课,都会很顺利的!

教师教育学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有家长,所以我积极主动争取与家长取得联系!因为有些学生在家是一个样,在学校是一个样。如果跟家长取得联系那就会更好有助于学生的各方面发现。通过我的努力和探索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来管理班集体的全面发现:㈠针对学生特点,精心塑造美的心灵。我主要从“两颗心”入手,一个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热心”;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持之以恒的“恒心”!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最近推出的新课堂模式,我与各任课教师交流以及向老教师请教最终想到一套适合我们班的方法。小组建设成立了,学生的表现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也直线上升了。㈢关心学生的健康,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班集体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都发展,更应关注的是体质方面,借助我的特长充分让学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比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排火车比赛等,即可增强学生的体质又可增强班级里的凝聚力!这不紧是学生们的骄傲,更是我的成就感!

学校管理与服务当地情况:由于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所以我的到来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也决心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学校做贡献。来到xx中学之初,我就发现,xx中学的学生不会做广播体操,这样学生课间运动量就不够,学习效率就会很低。所以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开始教全校同学做广播体操,除了体育课,课余时间我以会指导他们,经过我的努力,在两个星期后,顺利开展了课间操活动。对于学校师生缺乏运动的现状,我积极组织并开展了师生趣味运动会、太极拳比赛、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强健了体魄。对于初三同学的体育考试,我也认真对待,积极展开相关训练,每天下午放学后陪学生一起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体育考试中,学生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感到很骄傲。

同时,我还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认真完成各项服务调研活动,帮助实习学校开展各项创新活动。在xx中学实习的时间里,我们依次展开了“xx中学学生心理健康”“xx中学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和“xx中学管理现状”等调研活动,对xx中学教师了解学生、管理学生提供了很大帮助。

党团活动:xx中学实习分队临时团支部一直紧跟顶岗实习党总支、分队党支部的步伐,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实习之初,我们临时团支部就民主选举了团支书()、组织委(许颖)、宣传委(范小英),并制定了活动规划。

在实习期间,我积极组织召开了多次主题团日活动,教学技能类包括“比比我们的课堂调控能力”“教学之我见演讲比赛”“说课比赛”“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活动,主题教育类包括“纪念雷锋,服务校园”“我有一个梦想”“感动中国”“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文艺运动类包括“我运动,我健康”“师生跳绳比赛”“我爱太极拳”“趣味运动会”等主题活动。

经过五个月的顶岗实习工作,我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升华,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在各个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一个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生活篇

在实习期间,顶岗指导中心xx主任在寒冷的日子为我们送来电热扇,让我们倍感温暖,招生就业处耿处长的莅临关怀,更让我们感动不已;驻县教师程长虹老师,非常负责,经常会到实习学校看望我们,带来家一般的亲切感受。

最让我难忘的是实习队员一路陪伴、共同奋斗的岁月。是师大顶岗办让我们这六个女生相遇到了一起。我们从进修校开始同住一个宿舍,同在一桌上吃饭就开始了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在进修校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回宿舍睡觉,一起表演节目,一起收拾行李来到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实习学校xx中学。xx中学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教学条件都异常艰苦,但是我们从没有向困难妥协,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六个人的心在一起就可以渡过任何难关!慢慢的我们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熟悉了,也开始了我们的实习生活之路!老大勤快,善解人意,开朗;老二沉默,对人只笑不语的态度;老三我们的组长,人漂亮,口才好,办事利索总是给我们好的见解和给我们工作上莫大的帮助;老四是我;老五,老六的可爱与调皮……通过生活我们紧紧相依!我们一起做饭,一起拍照,这是我难忘的时刻!因为有了实习生活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