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23:2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通信专业技术考核,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依据国有企业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效统一的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明确一体化建管目标,建立一体化建管模型,确定一体化建管内容,提出一体化建管措施,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各层面自身优势,切实提升通信工程建设质量和管控能力,为国有企业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国有企业;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
随着电网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网作为电网生产运行及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撑性网络,网络规模、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大幅提高,随着特高压工程加快推进,近几年我国某大型电力企业将有10多个特高压工程同期建设,而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传输距离长、现场安全与技术管控难度大,建设管理将面临诸多严峻考验和新的挑战。在此背景趋势下,对现有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进行转型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提出了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效统一的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模式,该模式将企业总部、信通专业公司和省级信通机构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适应特高压工程高峰期建设需要,而且还可充分发挥信通专业公司专业技术支撑优势和属地信通公司现场管理优势和人员队伍优势,进一步加强通信工程规范化管理,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和效果,为稳步提高国有大型电力企业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一、一体化建管目标
为适应特高压工程规模化建设需要,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企业总部、专业公司和属地公司的集团化运作,研究提出了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目标,即构建“企业总部统一组织,信通专业公司总体建设管理,属地信通公司分工负责”的特高压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信通专业公司专业技术支撑优势,充分发挥属地信通公司现场资源优势和协调优势,深化通信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管理,进一步强化专业技术管理和现场管控,确保工程高质量按期投运,为骨干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为企业总部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做好服务与支撑。
二、一体化建管模型
依据国有大型电力企业通信工程建管模式现状,结合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目标,研究建立了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模型,为后续确定建管内容与措施提供理论支撑。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以通信工程类型为基准,以过程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在企业总部、信通专业公司和属地信通公司建立三级工程管控体系,明确各层级管理界限,准确定位各相关部门或单位角色,优化职责分工,简化管理流程,深化统一标准制度,完善考核激励方式,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以成熟稳定的信息化平台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支撑。
三、一体化建管内容
通信工程主要包括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阶段,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内容包括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深化工程各阶段角色与定位、确定工程各阶段管理工作成果、优化完善工程各阶段工作流程等方面,本章节对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为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工作有效落地奠定基础。
(一)明确组织职责
1.组织架构。
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分三级进行管理:企业总部层面、信通专业公司层面和属地信通公司层面。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包括各级通信专业主管部门、各级通信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各级信息通信分公司、各级电科院和经研院,以及通信工程建设相关的集体企业和施工、设计、监理单位。
2.责任分工。
企业总部层面,由项目主管部门代行项目法人职能,负责特高压工程建设全过程统筹协调和关键环节集约管控。通信专业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参加工程可研、初步设计方案审查,负责通信工程建设专业指导、协调及监督检查;组织重大活动通信保障,参加工程竣工验收。经济研究院主要负责工程可研和初步设计评审工作。电力科学院主要负责通信项目质量监督与评价。分部主要职责是协助信通专业公司开展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总体现场建设管理相关工作。信通专业公司层面,受企业总部委托总体负责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主要包括配合总部开展工程前期和招标采购工作;组织属地信通公司按项目成立安委会、业主项目部;负责统一组织技术联络会、施工图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审查、重大技术方案审查等开工准备工作;负责新建特高压站设备安调施工现场管控;牵头组织系统联调、业务通道开通及测试;具体组织通信保障、视频保障;负责组织竣工预验收、专业技术培训、施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管理等;参加总部组织的竣工验收;负责建管范围内的工程总结、档案、结算,配合决算。属地信通公司层面,按管辖范围分工负责部分现场建设管理。主要包括配合开展初步设计现场踏勘、资源协调和技术规范书审查;按项目参加安委会、业主项目部;参加信通专业公司统一组织的开工准备工作;负责管辖范围内已运行站点设备安调试施工、光缆熔接施工的现场管控;负责管辖范围内新建变电站交换机、数据网、视频的业务接入;负责管辖范围内系统联调、业务开通及测试;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各阶段通信保障、视频保障;参加预验收、专业技术培训、施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管理;配合管辖范围内的工程总结、档案、结算。
(二)深化角色定位
本章节深化明确通信工程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各阶段相关部门的角色定位,包括归口管理部门、牵头部门及配合部门,为各阶段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确定阶段成果
本章节确定通信工程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各阶段管理工作成果,以及相应的责任部门,为确认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提供有力支撑。。
(四)优化工作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通信工程各阶段过程管理,固化关键环节工作顺序,确保各管理层级之间紧密衔接,本章节优化完善通信工程各阶段工作流程,确保全过程管理工作顺畅,为各阶段工作有序开展给予真正指导。
四、一体化建管措施
为确保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工作顺利稳步开展,还需要不断完善建管过程中各项措施,本章节给出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信息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建设制度标准体系,规范工程管理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工程过程规范管理,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1.建立工作管理机制。
在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过程中,信通专业公司联合工程涉及有关单位建立相关工作管理机制,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包括:①联合成立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信通专业公司组织相关分部、省信通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项目成立配套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部署并组织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重要举措;指导、监督和检查工程的各项安全工作;组织安全质量评比、竞赛等;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等。②联合成立通信工程业主项目部。信通专业公司组织相关分部、省级信通公司按项目成立通信工程业主项目部。具体负责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等全面负责,业主项目部成员按职责分工分别开展现场管控工作。③联合成立通信工程预验收工作组。信通专业公司组织相关分部、省级信通公司按项目成立通信工程预验收工作组,负责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预验收工作,配合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2.建设制度标准体系。
建设通信专业管理制度将立足专业管理职能建立起三级体系,包括顶层管理制度(一级制度),若干覆盖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环节的制度(二级制度)及相关实施细则和指导原则(三级制度)。一级制度为各归口部门的有关项目立项、计划、采购管理等通信专业性不强的管理制度。二级制度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评价等全过程以及通信技术管理。三级制度建议在现有相关指导原则中结合各专业通信网(系统)的特点,补充完善有关组网架构、互联互通、资源命名、地址(号码)分配等方面的规定。在通信工程技术标准方面要建设门类齐全、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通信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通过科学设计,全面梳理各类型网络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制定既包括现行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也包括今后一段时期内通信工程建设需要拟订的标准系列,以组成标准体系基本框架,作为今后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最终通过构建覆盖通信工程建设的全流程以及各专业通信网络的制度标准体系,从而规范各类通信工程建设,提高工程质量。
3.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国有大型电力企业特高压工程的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规模扔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众多工程项目并行推进,实施工作安排密集,对人员支撑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保障有力的人才队伍,主要包括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在人才选拔方面,建立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核心人才选拔机制,明确选拔标准,制定核心人才选用和培养规划。加大与属地信通公司的人才交流力度,建立人才交流站,并固化成特有的人才交流制度,有效提高人才使用率。并且,根据通信工程建设需要,以项目为单位,从属地信通公司抽调人员,作为专责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也将培养出能力更强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在人才激励方面,以企业文化激励为指导,以薪酬激励为核心,如对于抽调到总部工作的人员,应从岗位晋升、薪资调整等多方面进行奖励,统筹考虑,统一实施。
4.强化信息平台建设。
随着国有大型电力企业对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化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对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作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深化完善项目管控工具,优化模块研发集成,实现从立项、合同签订、物资/服务采购、过程管控到验收的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进度计划制定与变更到任务编制、反馈、检查、关闭的闭环进度管理,实现从成本预算制定与变更、成本执行到成本核算的闭环成本管理,实现从招标采购、中标跟踪、合同签订到月度资金预算申请、回款确认、应付帐款管理的合同闭环管理,实现从销售合同设备清单、物资采购申请、采购合同/备货协议签订到物资入库、出库、签收的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风险识别、分析、下达、处理、检查到关闭的风险闭环管理,实现从需求管理、科技项目储备到科技项目出库立项的科研项目跟踪管理,从而为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五、结语
本文研究提出了国有企业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以构建“企业总部统一组织,信通专业公司总体建设管理,属地信通公司分工负责”的一体化建设管理为目标,以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模型为依据进一步在组织职责、角色定位、阶段成果和工作流程等方面阐述了一体化建管内容,最后提出了一体化建设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工作管理机制、建设制度标准体系、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强化信息平台建设等,为加快推进一体化建管模式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该模式能够满足特高压工程建设高峰期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需要,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信通公司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提升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通信工程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和规范化水平,最终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作者:吴珍 张祎 于海生 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永玲,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
[2]李彦,如何加强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J],通讯世界,2014(8).
[3]董卫峰,试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J],信息系统工程,2014(7).
[4]王春鹏、拜俊鹏,谈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及有效措施[J],价值工程,2012(4).
[5]赵世江,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3(11).
创新电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电力行业具备复兴现代学徒制的有利条件出发,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晨江电力集团共建该模式为例,在对电力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分工、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维系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稳定性的建议等。对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电力工程;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改革
一、电力体制改革迫切需要高技术技能的电力工程人才
2015年1月,刚刚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一步将交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讨论,其中,配售电业务的放开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亮点。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2-5年内,浙江周边城市,尤其是我们宁波地区,现有配电站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建站点建设的布局打造、以及电站业主对由第三方提供的电站运营优化的需求正在增多,这些对电站的远程监测和控制、远程智能运行维护管理、发电效率分析与优化服务、电站资产评估、电力工程资料预算、各个配电站安全稳定智能化运行等等,提出了高技术含量的要求。而要满足这些电力发展新的需求,就离不开大量高技术技能电力工程人才的支撑。但是目前这个层次人才的缺口依然非常大。我们亟需全力打造一支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电力服务团队。立足优势电力安装项目,完善电力产业链;引进高科技产品,生产智能电气产品,做大做强电力服务市场。而要在短期内造就这样一支高素质的电力工程队伍,人才培养的模式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二、创新电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
(一)现代学徒制的涵义及核心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核心是“学徒”,即培养的对象他是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校、课堂,被称作为“学生”;但是,在企业、车间,他们在成长为正式“员工(职员)”之前被称作为“学徒”。因此,其本质是“企业的人”[1]———初进企业的“学徒工”。企业会根据生产需求培训他,改造他,他也能获得一定的学徒津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给学徒的津贴比起支付给正式员工的高工资,降低了培训成本,增加了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岗位的积极性;而我们学生要做的就是尽快熟悉企业生产流程,掌握技艺,圆满完成从“学徒”到“企业员工”的过渡。
(二)现代学徒制是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最好模式之一
现代学徒制是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最好模式之一,这一点在欧洲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已经被证实。学校与企业联手,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与就业机会,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学徒岗位)育人。比起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可以说是在企业提供一个真实直观的环境中,培养具有对企业来说在现在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劳动者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素质,因此目的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这种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定能维系校企合作的稳定长久。
(三)电力企业具备复兴现代学徒制的有利条件
1.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
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这正是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新时期的重任。因此,电力行业要抓住机遇,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2.企业有用工需求,能为学生提供学徒岗位
企业是主体,企业的充分参与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前提。[2]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配电站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建站点越来越密集、电站业主对由第三方提供的电站运营优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可以说,电力发展需要大量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予以支撑,但是目前面临的人才缺口仍非常大。以宁波晨江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目前在宁波周边市区、舟山共有12个配电站;未来3年,预计配电站总数达到40个,服务范围扩大到浙江省周边、长三角地区。这无疑将电力工程营销、电力工程资料预算、电力工程技术等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校企联合招工招生,联合培训培养,联合考核考试,使培养出的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满足电力行业的发展。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校企合作举办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定向培养班
以我校为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和而不同”的校风和“创业、创新、创优”的学院精神,在实践中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的办学模式[3],紧紧围绕宁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特殊行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电是老百姓密不可分的生活必需品,配合宁波经济、城市发展,培养具有务实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力工程方面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宁波晨江电力集团是一家致力于企业级用户的高压电力设施及线路,集设计、生产、安装寄维护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力服务企业。该企业积极配合我市电业局系统的电网技改大修、基建等工程,承接了大量电网建设及改造工程、电力通信光缆建设工程及用户电气设备设计、安装改造工程。公司以“为用户提供最优的用电方案”为战略,以“合作共赢”为价值观,用不断的学习、持续的创新和严谨的态度最大程度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致力于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最优的用电方案。为解决应届毕业生具备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就业心态调整不到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就业前导入培训不足等问题,同时协助高校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解决企业战略人力储备问题,宁波晨江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合作,共同举办“晨江电力工程人才定向培养班”。
(二)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领导小组———晨江电力
工程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在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联合合作企业,由学院教授、电力行业代表、晨江集团中高层人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晨江电力工程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主要是统筹负责、全面落实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式优化、考评体系完善等,确保本专业人才培养能稳定有序持续进行。
(三)确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方案
1.明确培养方向结合单位实际需求和培养条件,确定此次培养的学徒岗位有电力营销顾问、工程技术人员和资料预算员三类。2.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在明确培养方向之后,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晨江电力集团共同邀请相关专业教师、企业经理、工程师共同组建讲师团队开发企业项目;共同来承担职业规划、企业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实操技能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职业资格标准”来建成包含基础课程、模块课程、实操课程和实习课程四个模块的具有电力行业特征的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以解决以往订单班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脱节问题。
(四)制定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以三年学制计算,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们采用“2+1”的模式,即学生在前面2年校内接受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第三年去实习,造成校内校外知识脱节,互联性欠缺;而这次实行的学徒制的学习则有所不同,我们期望是企业的实训和课堂上的学习有机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大致上,我们安排学生1/2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1/2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当中的一半一半的结点不是非常明确的,而是有关联的,我们采用“1.5+0.5+1”的模式,即前面一年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第4个学期起开始接受企业的“项目实训”或“轮岗实训”,最后一年直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的要求和实训的内容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利用第4个学期作为调整期,尽快熟悉学校与企业差异,尽快调整内心学生与学徒身份的转变。尽快上岗,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五)设置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此次定向培养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模块课程、实操课程、实习课程四个模块。其中,基础课程三类学员均需参加学习;而模块课程、实操课程和实习课程将根据不同的学徒岗位要求分别开展培训。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学生为例,课程设置明细表如表3所示。
(六)完善现代学徒制考评体系表
建立对教师理论指导成绩及实践能力提高的考评体系;建立对师傅实践指导成绩及专业理论提高的考评体系;建立对学徒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评。
四、结论与成效
(一)对维系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稳定性的建议
1.学院和企业的双方联动很关键院方除主要是学分激励外,校方安排教师要经常性与企业进行研讨,共同开设适合学生学习及融合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按照学生和实际情况,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企业全程参与学徒班级的教学,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担任学生的师傅;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业及思想品德评价,作为最后录用的条件之一。2.激励措施很重要晨江电力集团公司是这样操作的:学生在学徒期间,企业全程跟踪,积极配合教师密切关注“学徒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设立各类奖学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如以最终考核得分为标准,优秀学徒,可获得奖学金,奖金总额为10000元。其中第一名3000元,第二名2000元,第三名1000元。并评选出“最佳团队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动手奖”、“最具吃苦精神奖”四个奖项,各奖励1000元;最终考核分排名前三名的,入职后起始工资相应比其他学生提高一定比例。学徒期间,公司免费提供食宿补贴、为每位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等。3.多组织活动,在活动中融入企业文化很有必要为尽快让学生适应、熟悉并喜欢上这个单位,公司将企业文化提前深入学生当中,第四个学期的基础模块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公司分别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特意组织公司工会和老员工,同“学徒生”一道开展素质拓展、野外求生技巧训练、球类游戏竞技等活动,在欢乐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单位的好感;坚定树立了对整个公司团队力量的信心;以及通过老员工的口口相传,激发了“学徒生”想要迅速融入到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当中的决心。
(二)人才培养必须以电力企业需求为导向,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
[4]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才必须根据电力行业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为导向,强化电力行业特色,突出专业教育。在对应专业上,可适当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如电力工程技术员和资料预算员的选拔上,融合了电子电子技术专业、电气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等学生,而对于电力营销顾问则还可以挑选营销、经济专业学生等,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三)积极争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外的其他双赢
1.利用企业平台,校方积极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通过深入企业第一线,增加工程经历,丰富专业实践能力;2.校方人员协助企业制订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承担企业员工的培训,帮助提高员工素质;3.教学团队、学校科研团队参与电力行业的科研项目,直接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4.校企合作推进科技研发,建立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总之,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现代学徒制还是其他人才培养模式,都离不开政府、学校及企业三方的通力合作。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开拓创新,逐步总结经验,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更好的为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满足电力发展的高端工程应用性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82-83.
[2]关晶.企业充分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前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25.
[3]苏志刚,任君庆.基于制度创新的“三三”办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108-112.
[4]纳学梅.适应电力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曾令通,李盛林.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特色专业建设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7):46-47.
[6]吴建设.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4(7):42-44
[7]何万一.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4(12):80-82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问题;对策
1.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1)在施工材料进场前往往没有把好关,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情况现象。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建筑材料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些竞标的施工单位为了在竞争中中标,在竞标阶段肆意压低竞标价格,成功中标后,为了维持工程的进行和获得利润,往往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获得利益,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2)施工场地过于狭小,地下情况复杂给施工带来难度。城市道路施工场地如果准备不足,往往存在着过于狭小的现象,同时在车辆和行人流量大的压力下,为正常施工带来一定的困扰。另外,在施工场地的地下往往集中了各种热力、地下电力、通信、水管和燃气管线等,这些设施在地下纵横交错,给施工带来较大难度,造成了一定的施工难度。
(3)安排工期和人员配备不当。城市道路施工往往存在着开工急、工期安排相对紧张的缺点,这就造成施工单位对工期安排和人员配备不当的问题。表现为:①有时一味满足工期的需求,一些施工单位将素质、能力不等的施工段队伍拼凑在一起施工,造成不同施工队伍间沟通不畅、配合不够的问题。②同时,不同的施工队伍在技术管理水平、质量关注意识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在施工中针对同一问题很难达成共识,从而导致工程质量难以达到要求的问题发生。有的甚至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造成漏洞百出,无法确保施工工序和工程质量的合格标准。
1.2施工进行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道路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有:①沟槽回填和路基填土操作时没有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另外路面和井口的接缝处也易塌陷。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决定了道路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城市施工道路下面往往铺设有多种管线,沟槽回填密度决定了道路路基的强度。所以,为了确保路基施工质量,一定要做好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的工作。另外,在回填压实过程中,超厚回填、碾压倾斜或填土类型不符合施工要求,都会影响回填密实度。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回填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②发生跳车问题。跳车现象指的是检查井与路面间的接缝处出现沉陷、立交桥伸缩缝的安装不当等。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大多涉及到众多地下管网,这些地下管网的检查井的井框盖都置于所施工道路上。如果检查井的井框盖的井背宽度过小时,就会给回填夯实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就难以对其进行压实度检测。另外,在道路施工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或监管不力致使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塌落缺陷问题的发生,从而使工程必然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了行车中跳车现象的发生在道路施工中,常会出现一个问题还有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固易发生脱落。盲道口一般都是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这就需要对此处的道板进行切割操作,而且为了突出盲道的作用要确保突出与人行道的路面。如果在安装时,一旦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稍微出现一点质量问题,都会很容易造成道板脱落现象的发生。④过路管沟处的路面产生的裂缝问题。城市道路施工工程中,有许多管道需要横向通过行车路,如收水口过街管道、电力通信预埋管道、自来水预埋及消防管道等。这些支管均在路床标高以下不足1米,一旦回填不实,往往会成为道路平整度的致命伤。
1.3施工中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城市道路施工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有所欠缺。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施工人才储备不足。城市道路建设速度的加快使的城市道路施工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增大,但往往存在着城市道路施工专业技术人才供应不足的问题。②现有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施工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构成的缺陷造成了现有的施工人员对施工操作方法、施工规范、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手段、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施工工期把控、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等方面没有达到充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③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缺乏。
(2)施工现场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①施工承建单位协调工作没有做到位,不能为施工单位提供一
个良好的施工外在环境,导致了工程进行中的先松后紧问题的发生。②监理部门没有将“监、帮、促”三项工作做到位,没有充分发挥质量监督部门应有的责任和积极作用。③某些施工单位管理层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较低,管理水平有限,同时目前我过的道路施工具体工作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由于受教育程度的约束,这些人员的技术素质一般较低,这些都加大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④另外,如果施工机械设备方面存在陈旧、落后等问题,再加上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与原送检的材料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完全不符合工艺设计要求,以及工艺流程落后等问题也会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2.针对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2.1对现场材料把好关,加强检查
城市道路工程使用的工程材料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施工工程的质量好坏,从而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道路工程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期限。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必须要把好施工材料的进场关,同时也要加强对现场材料的抽烟检查。具体措施有:①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管工程师都要对所有材料进行必要地全面检查、抽取样品进行测试和复试,对与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施工工程原料,必须确保材料具备“三证”,还要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对其进行抽样检验,切实贯彻见证取样制度,严格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对不合格的产品一律进行清退处理。②在对工程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时,监管工程师要明确材料的供应来源,并对来源进行严格把控;进场后要对对材料加强抽检工作,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完全符合设计工艺的规格需求。
2.2多方面提升城市道路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
为了提升城市道路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需要切实不断地对城市道路施工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工作,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城市道路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具体的措施有:要经常针对城市道路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开办一些必要的岗位培训,并使之经常化、常态化,从而确保城市道路施工人员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较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熟练应用机械的能力。另外,在责任意识方面,也要加强对城市道路施工人员的岗位培训,对重要岗位要实行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如果通过培训,城市道路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提高,要针对个人的能力水平确定工作岗位,坚持定岗定责,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坚决不允许串岗或跨岗位作业,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对岗位的培训力度。
2.3加强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考核和奖惩。
在这一方面主要从以下两点着手:①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加强监控与考核工作。主要通过定期检查和现场临时抽查等方式开展这项工作,从而实现对工程整体运行情况和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进行把控的目的。这样的监督与控制应由业主、监理、质检站等联合控制。对监控与考核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内容和要求详细讨论研究制定。②严格检查和考核施工单位的施工投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重点考察的对象有承包人是否有违法合同操作的行为、承包商的组织机构及主要负责人的到位情况、主要施工设备的投入情况、质量控制程序的把控、材料质量控制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实体质量控制情况、内业资料等多个方面。对检查考核的结果要采取两个手段来抓:一手抓激励;一手抓惩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主要基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现场管理三个大的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城市道路施工提供的一定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琚红伟.谈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山西建筑,2012(1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