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1 00:1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于冬天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一年又一年这样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重复着,重复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每当挨到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冬,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急切盼望春天的到来。
我爱春天。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也越发变得葱绿了,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远处看时感觉嫩绿嫩绿的,而走到近处时,却看不出一点儿绿。这大概就是韩愈所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吧!
我爱春天。春天代表着绿色,绿色却又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春天的来临。
我爱春天。当淅沥沥的春雨从天而降时,我总有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特别是春雨过后,空气清新得很,彩虹也随之绽开笑脸。我国民间有关于晴雨预测的农谚,象“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有大收”等。也有关于春雨的诗句。比如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元明韵寄子曲>>中的“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一年之计在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作为四季的开始,必然会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要说,只要常带一颗感恩之心,你我都可以谱写出哪怕不够雄壮的河流四季歌!
摘抄笔记
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我不能,你恐怕也不能。我一直喜欢阅读所有关于河流的诗文篇章,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湿润的,有时候那样的心灵像一盏渔灯,它无法照亮岸边黑暗的天空,但是那团光与水为友,让人敬重。谁能有锋利如篙的文笔直指河流的内心深处?我没有,恐怕你也没有。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鱼属于河流,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河流的心灵。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日益淡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说河流中鱼类在急剧减少。所有水与鱼的事件都归结为污染,可污染两个字怎么能说出河流深处发生的革命?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
(张芳妍摘自苏童《河流的秘密》)
摘抄理由:作为众多文明的发源,河流的确承载了太多,它的厚重像一个秘密,让我们说不清道不尽,而人们也在与河流渐行渐远。作者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人与河流的隔阂,令我深思。河流的温情,河流的柔软,仿佛已只是过去的回忆。作家的文字深情而又警醒,唤起了我对河流的向往。
摘抄笔记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读《诗经》,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
染着风霜的马车与木铎声趁夜色把这些诗句送到我们的眼前,我们在遥远先人的感情里又幽幽地活过一次,他们布衣上浓重的汗碱味让我们一下刺酸了鼻子。
不要说物质已多么奢侈,当时间沉淀了一切,我们终究渴望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说一些朴素的话,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所有都像麦秸一般真挚。
一册《诗经》,一种血脉相连的痛,使这个普通的冬夜从近百个冬夜里脱颖而出。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斋戒,《诗经》,它本来是铺陈的香火,是清静的素食。沿着《诗经》的水路溯流而上,如同被沿岸庙宇中缭绕的香烟之气深深地抚摸。
(张越摘自陈蔚文的《溯水而上》)
摘抄理由:《诗经》,一条古典的河流,沿岸的我们从它之中汲取水分和营养,在它的水汽里,我们看见美,看见善,看见自己的本心。作者深入描写了冬夜读《诗经》的感受与启迪,表达了对古典的怀念。“我们终究渴望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这一句令我感触颇深,我们与水也终将难舍难分。
摘抄笔记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天以借年,像王勃、济慈这样的人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是难以预料的。但我认为,上天妒良才,文章憎命达。天才何须度天年,对于诗人,短暂的一生已经足够,与其浑浑噩噩度过天年,不如让生命在刀刃上,画出一个悲壮;或者让它迸发天才的极光,照耀瞬间的天空,留下忽然的灿烂,然后稍纵即逝。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生不过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水上,无论你怎样用心着力,也无论你怎样漫不经心,随着迢迢远去的水流,我们的名字逐渐黯淡,乃至最终消散,化为无形。
生命不论短暂或长久,只愿如夏花般灿烂,如流水般流转。
关键词:郭沫若 诗歌翻译 风韵译 《西风颂》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其除了能够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外,也会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因此诗歌翻译并不容易,对译者资质具有很高要求。郭沫若既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尤其擅长诗歌翻译。他结合自己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风韵译”这一翻译理论,认为诗歌翻译重在重现诗歌的内在韵味,而非外在形式。然而,这一诗歌翻译理论却引发了众人的批评和争议,有人甚至认为郭沫若译诗是在“胡译”。本文将以雪莱的《西风颂》为例,从诗歌形式、诗歌内容和诗歌意象这三个方面来评析郭沫若的“风韵译”,探究郭沫若译诗是否是在“胡译”,希望能对外国诗歌“引进来”和中国诗歌“走出去”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诗歌翻译和“风韵译”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有了英语诗歌作品的汉译,它比林纾通过别人口译开始翻译小说至少要早四十多年,开创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之先河。[1]111由此看来,诗歌翻译的历史由来已久,而关于诗歌翻译的理论也不在少数。早期如胡怀琛曾在《海天诗话》序中写道:“欧西之诗,设思措词,别是一境。译而求之,失其神矣。然能文者,撷取其意,锻炼而出之,是合乎吾诗范围,亦吟坛之创格,而诗学之别裁也”[2]192。与郭沫若同是创造社创始人之一的成仿吾认为:“有些人把原诗一字一字译了出来,也照样按行写出,便说是翻译的诗;这样的翻译,即很精确地译出,也只是译字译文,而绝不是译诗”[2]274。而著名的诗人闻一多则认为:“翻译都得经过理解与表达这两个步骤,而译诗的第二个步骤则更有特殊的要求,即必须也是‘诗’,必须以诗译诗”[2]278。由此看来,这些大家虽然对于译诗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认为译诗时最重要的是要译出诗的内在韵味。
1920年春,请郭沫若代译《歌德诗中所表现的思想》一书中所引的歌德诗,郭沫若在为此文写的《附白》中首次提出了“风韵译”。他在《附白》中写道:“诗的生命,全在它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2]260。1923年4月,他在《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一文中对“风韵译”进行了细致的阐释,他指出:“我们相信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对于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2]261。郭沫若“风韵论”的一大特色在于认为译文是可以不用忠实于原文的,所以这引起了许多批评和争论,有些人甚至认为郭沫若译诗是在“胡译”。下面笔者将以雪莱的《西风颂》为例,从诗歌形式、诗歌内容和诗歌意象这三个方面来评析郭沫若的“风韵译”,探究郭沫若译诗是否是在“胡译”。
三、郭沫若译《西风颂》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诗歌之一,写于1819年,那时正值工人革命运动时期。在英国,工人阶级正与资产阶级展开斗争,努力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在这样的背景下,雪莱写下了《西风颂》,通过咏唱象征革命力量的西风,表达诗人对革命终将胜利的信心,以及对英国即将拥有光明未来的展望。
(一)诗歌形式
诗歌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韵律和节奏上。韵律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一个重要方面。韵律不仅能够起强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节奏是诗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关键,每一次停顿都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
1.韵律
韵律对于诗歌至关重要,诗人的情感可以通过和谐统一的韵律传达出来。而英语是多音节的语言,汉语却是单音节的语言,因此完全保留下原诗的韵律形式绝非易事。为了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韵律,在韵律上做些改变是必不可少的。而郭沫若则认为,在译诗过程中保留原诗的内在韵味才是至关重要的。
雪莱的西风颂一共五节,每节都是一首十四行诗,其韵脚都遵循aba, bcb, cdc, ded, ee的模式。以这首诗的第一节为例,郭沫若的译诗完全没有保留原诗的韵脚模式。但就郭沫若的译文而言,它有着自己的一套韵脚模式。首先,全诗韵脚以/ang/和/i/为主,局部则采用了中国诗歌的押韵方式,如/chuang/、/shi/、/yang/和/xiang/这四句就模仿了中国古诗四言绝句的押韵方式。其次,因为郭沫若是四川人,前后鼻音不分,所以最后两个对句/yin/和/ting/其实是押韵的,符合原诗的/ee/的押韵方式。最后,郭沫若特别注重局部的押韵,他将“wild West Wind”译成“不羁的西风”,以尾韵代替原诗的头,希望能重现原诗的风韵。郭沫若译诗没有顾忌原诗十四行诗的形式,这是他译诗的不足之处。然而,他译诗时重视的是内在气韵的传达,并且以读者中心,重视读者的感受,就这些而言,他的译诗是成功的。
2.节奏
节奏是诗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英汉语言不同,所以中文诗歌和英文诗歌在节奏方面是有所差异的。在译英文诗歌时,中国诗人普遍采用以顿代步再现原诗的节奏,以顿代步即以诗行中的意组或音组作为顿[3]66。英文诗歌以重音作为节奏点,而中文诗歌则用顿作为节奏点。
再以这首诗的第一节为例,这一节采用的是五音部抑扬格,节奏十分整齐且错落有致。而郭沫若的译诗并没有遵循原诗的节奏,他的译文每行长短不一,也没有以五顿来体现原诗的五音部。郭沫若译诗采用的是自由诗的形式,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五四时期,全社会提倡用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所以郭沫若创造了自由诗体。他的代表作《女神》就是采用了自由诗体,文学成就颇高,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由此可见,郭沫若译诗虽然没有重现原诗的节奏,但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他译诗并不是在胡译,他重在传达诗的内在气韵,他对全诗总体气韵的把握是比较成功的。
(二)诗歌内容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人意图向读者传达什么。原诗内容的传达对译者来说并不容易,而遣词造句则是诗歌内容传递的一个重要方面。遣词是指词汇的选择,造句则是指句法的整合。郭沫若在遣词造句方面精心雕琢,意图传达出原诗歌的内容。
1.词汇
亚里士多德认为“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4]300郭沫若身处五四时期,那时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颇大,尤其中国的新诗明显受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也正因为五四时期正是新诗蓬勃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郭沫若的翻译用词古雅,传其神韵,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5]20
在译诗的选词方面,郭沫若向来随性、偏于古典。以《西风颂》的第三节为例,首先,郭沫若善用动词,在译文第一句中,一个“睡”字就为读者勾勒一幅平静的画面,突显出地中海的平静。后面又用“摇漾”、“吹破”、“掀起”等动词突显西风的强烈。其次,郭沫若选词时偏向于选取四字格。汉语四字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其语言短小精悍,蕴意无限。“灿烂晶波”、“城楼宫殿”、“苔G花香”、“画里韶光”、“熏风沉醉”、“狂涛巨浪”、“怆惶沮丧”等四字格的使用使得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后两个词更凸显出了西风的威力。还有最后一句的“西风哟”,这个词带有中国传统的民歌色彩,使得译文具有犯星移木咧泄特色。郭沫若的用词不仅传达出了原诗的情感,而且体现了汉语的特色,有利于读者接受。
2.句法
因为英语讲求“形合”,而汉语讲求“意合”,所以翻译时做到完全的对等是不能的,尤其对于诗歌翻译而言更是如此。为了传达出原诗的内容,郭沫若译诗时就句法层面做了一些整合。再以《西风颂》的第三节的前六句为例,郭沫若的译文几乎把原诗的顺序全部打乱了。他以“The blue Mediterranean”开头,并将“where he lay”和“Beside a pumice isle in Baiae’s bay”连在一起翻译,并在“Quivering within the wave’s intenser day”前添加了主语“楼殿”,而且句数也从六句整合成了五句。经过这一整合,突出了主题,表现出了地中海的平静和西风的强烈,而且行文符合汉语的习惯,便于读者理解。
(三)诗歌意象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6]∫虼耍欣赏诗歌时除了要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外,对诗歌意象的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意象是内在情感的外在物化,寓意之象、以象写意。
1.比喻意象
比喻意象是诗人在物与物、情与物之间创造、设置、构建出的一种新的关系。[7]12比喻意象有两种表现形式,明喻和暗喻。
原文: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8]72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8]72
译文:
你虽不可见,败叶为你吹飞,
好像魍魉之群在诅咒之前逃退[9]99
这两句诗句选自《西风颂》的第一节,因为有“好像”和“like”,这两句诗句明显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原诗将“leaves dead”比喻成“ghosts”,“west wind”比喻成“an enchanter”。在西方,“ghosts”指的是幽灵,“an enchanter”指的是魔法师,如果郭沫若直接将它们译成“幽灵”和“魔法师”的话,对于当时还不太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而言,这会造成他们理解困难。所以,郭沫若将“ghosts”译成“魍魉之群”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四字格,将“an enchanter”译成“诅咒”,这样的译文有助于中国读者的理解,领略原诗的韵味。
原文:
Wild Spirit, which art moving everywhere;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hear, oh hear![8]72
译文:
不羁的精灵哟,你是周流八垠;
你破坏者兼保护者,你听哟,你听![9]99
这两句诗句选自《西风颂》的第一节,这里的“art”是动词“be”的变体,与后面的“moving everywhere”构成了现在进行时,原诗用定语从句和现在进行时描述了西风此时所处的状态。在郭沫若的译文中,他采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将“Wild Spirit”喻为“周流八垠”,“周流”指环绕着流动,四周绕一圈地流动,“八垠”出自《魏书・高允传》:“四海从风,八垠渐化”,指的是八方的界限。“周流八垠”不仅与原诗的“moving everywhere”相契合,描述出了西风四处流动的状态,而且沿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易于中国读者接受。
2.象征意象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认为,象征就是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10]26在诗歌中,诗人通过对物象突出的特征进行描绘,引发读者产生联想,使读者能够领会诗人的情感。
原文: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8]80
译文:
严冬如来时,哦,西风哟,
阳春宁尚迢遥?[9]102
这句诗句选自《西风颂》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这里的“Winter”代表的是冬天,象征着英国此时所处的黑暗时期,而“Spring”则代表的是春天,象征着英国革命成功后的美好未来。郭沫若将“Winter”译成“严冬”,将“Spring”译成“阳春”,“严”寓意“严寒”,“阳”则指的是“太阳”,象征着“温暖”。“严”和“阳”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突显出革命终将胜利,光明的未来终将来临这一主题。所以,就笔者而言,笔者认为郭沫若的译文更能向读者传达原诗人的内心情感,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四、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郭沫若译诗时虽没有一字一句地按照原诗来翻译,但是显然并不是在胡译。在研究郭沫若的译本时,我们不能仅仅只关注诗歌形式这一点,而是要从诗歌形式、诗歌内容和诗歌意象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郭沫若所处时代的时代背景等等,这样才能对郭沫若的译诗做出公正中肯的评价。
因为中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完全的翻译是不可能的。所以,郭沫若译诗以“风韵论”为指导思想,重视翻译原诗的内涵意义,而非外在形式。同时,他在译诗时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使译诗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中国诗歌想要“走出去”,首先得“引进来”,郭沫若的译诗可以对外国诗歌“引进来”起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有利于指导中国诗歌“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孙慧慧.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研究――以《雪莱诗集》英译本为例[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东风.诗人译诗的诗学解读:兼评查良铮译《西风颂》[J].外语研究,2014(3):63-70.
[4]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 梁建.雪莱诗歌的翻译比较[D].山西: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 宋蕾.诗歌意象与翻译[D].北京: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
[7] 祝菊贤.论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比喻意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2-17.
[8] 雪莱,著.吕一奇,编译.雪莱诗集[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4.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每当挨到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冬,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急切盼望春天的到来。
我爱春天。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也越发变得葱绿了,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远处看时感觉嫩绿嫩绿的,而走到近处时,却看不出一点儿绿。这大概就是韩愈所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吧!
我爱春天。春天代表着绿色,绿色却又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春天的来临。
我爱春天。当淅沥沥的春雨从天而降时,我总有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特别是春雨过后,空气清新得很,彩虹也随之绽开笑脸。我国民间有关于晴雨预测的农谚,象"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有大收"等。也有关于春雨的诗句。比如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元明韵寄子曲》中的"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一年之计在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作为四季的开始,必然会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春满校园
春天到了,校园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到校园里欣赏美景,体会春色。
我们来到了校园西面的果园,一股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黄交错的草坪,有的小草破土而出,冒出嫩绿嫩绿的新芽,有的还是枯黄的。这时,我忽然看到每根草上好像放着几粒七彩珍珠,我俯身仔细观看,哦,原来是那颗颗露珠点缀在叶尖上,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显出了它的奇光异彩。我俯身望去,看见树上条条发青的嫩枝上有斑斑红点,是红色的露珠,还是未落的果实?不,都不是,而是那一个个含苞欲放的桃花花蕾。你瞧,那花蕾小巧玲珑,可爱极了,那花蕾顶尖已经裂开了一道缝儿,一丝花蕊正使劲往外钻呢,好像迫不及待地看看这奇妙的世界。
随着“滴哒滴哒”的水响,我来到了校园“大厅”——喷水池。池里的水是那样的清澈,是那样的清凉。小鱼在“乐园”中自由自在地玩耍,它们在石缝里钻来钻去,你躲我藏的,好像在玩捉迷藏。水池中央是一座栩栩如生的假山。山顶有一座金黄色的宝塔,在阳光照耀下,美丽极了。山腰上有两位正在下棋的老人,看他们那全神贯注的模样肯定还分不出谁胜谁负。山腰上有个小泉眼,不断地冒出白花花珍珠般的水珠。山脚下有一位一手捧着一顶斗笠,一手拿着鱼杆的老鱼翁正在聚精会神地钓鱼,看他满脸笑容,肯定收获不少。山脚下还长着一棵棵像风车似的莞草,所以又名风车草。这时,一阵风拂过,碧波荡漾,风车转动,为水池增添了许多生机。喷水池四周种着许多花草,有红中带粉的玫瑰,有黄中带白的月季……蝴蝶、蜜蜂在花丛中、草丛中起舞、歌唱。把喷水池点缀得更美丽。
你瞧,喷水池旁的那棵金黄耀眼的黄婵开得多美啊!姿态万千,有的张开笑脸,仰着脑袋望着蔚蓝的天空,仿佛是为春天的美景而欢乐;有的花全开了就像一个个小喇叭,仿佛在吹奏着一首动人心弦的迎春曲;有的躲在枝叶下,犹如害羞的姑娘;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就像是一个个黄色的小彩灯。喇叭吹奏、姑娘起舞、彩灯闪烁,就像是一支乐队在歌颂这五彩斑斓的春光。
一阵芳香飘满校园,伴着琅琅的读书声在校园中久久回荡。
啊!春天,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欢乐。
我爱这五彩斑斓的春天,更爱这美丽可爱的校园!
春天的校园真美啊!
春的使者
从灰蒙蒙的天上,从飘动着的云层里,从轻悠悠的北风中,落下来了,落下来了--
雨,春天淡蓝色的雨啊!千万条银线,荡漾在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在了绿油油的田野上。
雨落在池塘里,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出粒粒珍珠;雨落在树梢上,像有千万条梳子,给枝条梳理着柔软的长发;雨落在大地上,卷起一阵轻烟,土地好象绽出一个个笑的酒窝……。
雨,春天淡蓝色的雨啊!从玻璃窗上流下,从生产队新打的井边流下,从轿车的车轮上流下,给匆匆赶来的春天洗尘。
老大爷站在院里,眼睛眯成了一条线,雨从他的烟斗上流下来;年轻的姑娘,不顾淋湿自己的花衣裳,在雨中唱着歌。他们望见了雨后的彩虹、绿茵茵的小苗……。
春雨好美呀!它用温暖的手培育了金灿灿的麦子,它用温暖的手滋润了快要枯死的树苗,我好羡慕这双温暖的手啊!
春雨落啊落啊!大地上好象敲起了一阵叮叮咚咚的鼓点……
春的足迹
不知不觉中,春姑娘在绵绵细雨的喜悦簇拥下,悄悄来到了人间。雷公公也敲响了沉默已久的大鼓,好象在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树立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情感、个性、健全“人格”的合金。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获得运用能力的课程,不是获得知识的课程,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主要通过课标倡导的综合性学习来实现,因为综合性学习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索的,这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了实现这一变革,在语文教学中主要进行以下尝试。
一、命题内容的更新
要使语文教育朝着重视语言积累,发挥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的方向发展。首先,要更新语文考试命题的内容,因为它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向导作用。
我们通常的考试命题,大多是单项的,如“比一比,组词”“选词填空”“看拼音写字词”“改病句”等,有时改病句成了人造病句,查字典成了为难学生的陷阱。如“黑”查什么部、几画,答案:黑部、零画。如果还以这样的命题来考查学生,不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高,而且学习方式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照样还从应试出发。
为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朝着综合性学习的方向发展,引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变革,在去年的中期素质测评中,我们把命题内容作了更新,力求在命题上体现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比如:将对词语掌握情况的考查,变为将词语出现在一段话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词语,将对课文中成语补充完整的考查变为成语归类,按类写出几个来,将对古诗的诗意的考查变为写出描写“山”的诗句,描写“水”的诗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用语言描述)写出自己的感悟,给一首没学过的诗句,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写出译文,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两句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写下来,并写出喜欢的原因,写一到两条最近的新闻,或写一两句关于“××××”的广告词等,这些命题的答案大多是开放的,单靠老师教是教不会的,同时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感悟,质疑和运用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模式
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能力。经过一年的摸索,我校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有了这样的雏形。
1.创设情境,自读自悟
在阅读课开始时,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画面或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再现表象,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激发强烈的愿望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2.读读议议,披文入情
这个阶段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课文作比较深入的领会,以段为单位,读读、议议、讲讲。重点是对词和句的把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语言情境,受到情感熏陶。
3.质疑问理,合作探究
这个阶段多采用分组来完成,让学生将读读议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记,然后在组内提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组内将各种问题筛选,提出一两个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探索,由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这样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
4.联系生活,积累运用
这个阶段是阅读教学的总结,运用和拓展阶段。通过联系生活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达到积淀语感,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和提高语文基本素养的目的。
如:学完课文后,把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用在老师展示的一段话中,让学生进行情境型填词,用多媒体呈现画面,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观察,尽量用课文中的语言说一句话,教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行情境型造句,学完一单元课文后,适时地提出综合性学习的作业,像围绕一个专题进行实地观察,搜
集资料,知识竞赛,写出文章汇报成果等。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回归于生活。语文一旦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它就必然是生动活泼的。因此,我校在利用周二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充分利用教科书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语文学习生活化。
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语文能力和其他的弹琴绘画一样,要靠不断的实践,反复习得,才能形成一定的能力。语文还是我们的母语,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是必须通过大量实践来完成的课程。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我们的课本教学、课堂教学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生至少读500万字,才能是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显然,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课本上、课堂上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引导学生多读书。吕叔湘先生曾经说他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看来,课外阅读千万不能忽视。
“兴趣是最大的内驱力”,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我校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早读、课堂作业完成后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点滴时间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那生动有趣的人物,曲折有趣的情节、声情并茂的朗读对一颗颗小小的心灵产生的感染力、诱惑力太大了。然后引导一部分学生先去看书,并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讲故事,让他们带领其他学生读书,每个教室里摆上一个书架,让每个学生捐几本读物,课余时间他们三五个挤在一起,尽管磕磕绊绊,却兴致勃勃地读着。
另外,要求教师结合课堂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使他们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如学了《草船借箭》,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时代背景;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前,启发学生课前阅读鲁迅的材料,对鲁迅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在课内让学生进行三言两语的介绍;上完《海底世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类课文后,又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海洋动物、植物、矿物等方面的科普文章,同时以《……的自述》为题,把自己在课外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读书的品位。
五、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这本大书
凌晨了,续完一杯咖啡,看着腾起的水汽氤氲着屏幕,不觉那些有关文字的生活又回来了,心里亲切而温暖着。
简单的旋律依旧轻轻地流淌着,伴随我的文字,呈现在素雅的信纸上,继续着我喜爱的文字,喜爱的风格。
给一位朋友题了:“凌晨竹叶雾阑珊,轻揽衣衫笑未寒。”的诗句后轻轻地关了窗口,写下这些深夜里久违的素笔简言。
时间流走了那些宁静闲散的青春,忙碌或许会多些,容颜也许会改变,但愿时光过境后,那心还在,那些温暖不变,意念里依旧执着地美好着。
因为有些人,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有些回忆,只有你,才能给予的那么美好,不是吗?
就像一杯咖啡的温度,足以让一颗心在深夜里安定下来,聆听着那些久积的声音。
其实往往缺少联系,忙碌不过是个借口,真正的是我们迷失了自己。
迷失的生活,迷失的信念让我们缺失了很多,也遗憾着很多。
所以,成事的人那么少,抱怨的人那么多。
所以,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都不要迷失自己。
我对自己说着也对你们说着……
2。
夜冷微凉时,续一杯咖啡的温暖,笑一笑,取暖于那些久违的温度。
3。
看着一路洒下的这些淡蓝色五号新宋体,熟悉而慰藉,它们给予我的超过了一路的纪念与一般的温暖。那是一种青春时光无法诠释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还是很庆幸着自己的幸运,并一直努力着,去继续着自己的喜爱,一点一点完成心中的梦想。
不要笑得太大声,也不要为悲伤痛哭不前,当不幸过去了,要记得微笑,因为幸运不远了,因为路还长,我们要好好的,继续走。
希望你看了后还记得那句:不管未来怎样,你都要保持坚强。不管什么事,还有人关心着你。
4。
腊月初八,本来想晚上给家里打个电话,看了那个故事后拿起手机才发现已经接近凌晨了,放下手机,心里又是一种别样的感觉。
电话里面“Thisisawrongnumber。Pleasecheckupandtakethetelephonenumberagain……。”;
电话外面“孩子,你为什么每天都说外语,妈听不懂,但是妈想你……。。
在亲情面前不要解释,忘却终究是种忽略。
很多时候,我们心里那最重要的亲情,会屈居爱情、友情之后,不是我们刻意,而是完全不知不觉地。
啜口咖啡,忽然就变了味道……
5。
不久前还在翻看去年年底赶去网吧写的那篇《静倚岁末,回凝眸浅笑念安》,不觉新的一载已经开始了。
一月十二日,你离开20个月了。一切还好吧,在天堂照顾好自己哦……
我现在有楠儿陪着,很幸福。恩,她帮我又找到了自己。我们都会好好的。O(∩_∩)O~
很多人书写着纷呈的心情,戴上耳麦,看完它们,我想我已经不需要写什么了。
有了爱的承载,我的文字不会停止。
若,人生只如初见,你不记得,我依然记得。
呵呵。
一纸微言终不尽,思绪落笔化蝶香。
流年乘风付韶华,回忆不辞奈浅逝。
——「Mydear,iloveyou!
6。
很久没有给『如初的亲们写文字了。
我们散在各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快乐或是平淡,现在想想能这般遇见相知相依很是满足了。
人一生聊得来的不多,能这般相守的没有多少,很庆幸的能遇到你们。
多年后,我还是有信心我们的这个小世界依然活跃着,温暖着。就像名字般,__锦年°温暖『如初。
流年浅逅笑微言,锦色繁华胜故知。
小别不语亦温心,情暖天边若如初。
这是我们独有的『如初。
很多东西,因为你们而美丽。不能替代。
在了,就一直在。一直在。你们知道的。我也知道。
并,深记心中。
落儿说:好久没有看见迩的文字了、
再看时、还是觉得在这寒冷的冬天侑那么一丝丝的温暖、
年未了、莪们都在各自忙着各自的生活、
只侑在安静的夜里看看曾经的嘻闹!
然后、嘴角上扬!侑一种甜甜的小幸福在吣里蔓延……
恩,我们都在不同的城市奔走,但一打开电脑,看着关于你们的信息,嬉笑打闹,快乐或是心事,心里都会感到亲切。
即便这个冬天很寒冷。
这是属于我们的小世界小幸福吧,想到你们就嘴角轻扬……
试想很多年后,无论境遇如何,我们坐在树下的木椅上,想一想,还有这么一帮人,曾一起悲伤过,沉默过,疯狂过,快乐过,大笑过,那么心里就永远不会寂寞。
有你们的回忆,总是很温暖。
很多年后,无论境遇如何,我们坐在树下的木椅上,想一想,还有这么一帮人,曾一起悲伤过,沉默过,疯狂过,快乐过,大笑过,那么心里就永远不会寂寞。
有你们的回忆,总会很温暖。
7。
——平安夜快乐!这是第一个,希望不会是最后一个,重要的是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哈!
——爷爷,圣诞快乐……
——爷爷,昨晚梦见你和奶奶了。梦见你做了一个关于“狼”的广告牌,还站前面精彩地说着广告词。然后我来看见了,奶奶和你把我带回家,还给我吃了一个我从来没有吃过的水果。然后你睡觉了,我还一直吃一直吃…
——嘿嘿…2011我第一。早安,晚安!都是我的。
——2011年的第一个午安、新年快乐
——最近是否安好: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幸福美满
——文竹,好长时间没见你了,很忙不?…愿安好。
——这次偶不跑堂。相信文竹早就找到自己了,祝今后愈来愈顺!提前说夜安。
——好长时间不见你空间更新的消息了,以为你消失了,呵呵,有点失落哎。。
——再见文竹,依然淡淡的,暖暖的。
——哥,感觉你成熟了哦。
——竹子哥哥不管多久我都会一直在哦,会一直支持你哦
——独一无二的小白,一直记得,念。
——记忆里有很多温暖,一如当初。
——看,那些记忆的碎片,上面有我们曾经的温暖。最近好吗?
——只是想说不要丢掉你的文字,因为真的很美,加油哦!!
——嗯嗯真的好好开心又见到你的文章加油噢一定会幸福滴
——我是个习惯依靠文字取暖的人,又看到你的文字,很高兴!
——文字的魔力就在于它可以诠释人意,感激人恩,温暖人心。
——永远支持你文竹!
……
……
8。
读着你们的留言,心里温暖而感动。
一路风雨,很感谢有你们。O(∩_∩)O~
文竹会深记你们,带着你们的关心和鼓励,一直走。
深深地祝福你们,那些温暖可爱的朋友。
9。
咖啡渐凉,夜也深了,一点二十七分,听完这最后一支曲子,对着这些夜里缓缓流淌的文字说声:晚安。
抱歉两个月散落的心情,感恩待我依然的朋友,谢谢你们胜似咖啡的温暖。
时光的沙漏筛走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他们,你们。
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我们牵着彼此的手,微笑着往前走,看一路最美的风景,唱一路最响的歌曲,寻最真的明天。
10。
——晚安。
——早安。
11。
——记得加衣服~~
1、真想,将时光折成经卷,来装点温馨的画面。那些写过的诗句,那些生命里走过的人,那些从没有说出的话,如花瓣般的飘过,香染了心海。
2、唯夜,我终是徘徊着。那温馨的画面让我心痛,唯有我没落得无可依靠,惨淡失色,游魂般颤抖。无奈中我挑开窗帘,临近了月色的凄美。灯火阑珊,河水孤寂,竟那样孤单,如同此刻的我,没有了依靠,伶仃伫立。
3、秋的美,是静谧的,没有了春的温馨浪漫;退去了夏的浮躁繁华;也没有冬的深沉老练;秋的美是自然的,是安静的,是质朴的。喜欢在秋叶飘飞的季节,倾听季节醇厚的回声,将过往中点点滴滴的幸福沉淀。
4、倘若,时间只留下一段温馨的文字来证明我们的过往,已干的墨迹记载着爱时的美好,而关于爱情里的主角也不再是当年模样,那么你会不会亦和我一样,多年后等待一场梨花似雪的相逢。
5、跨过季节的更替,感受过春的温馨活力,夏的火辣激情。夏日还是孩童般顽皮,说变就变,甜蜜温柔的笑脸被风吹散在了烟云里,乌黑的聚集,驱散了饭后悠闲的人儿。他的善变,总在不经意间,快的让人措手不及,无处可藏。
6、流水年华,我们总是害怕,时光会带走温馨的相遇。其实,光阴带走的只是虚幻的拥有,沉淀下来的是真情守候。滚滚红尘,学会随缘聚散;世事沧桑,自已妥善安放。留下来的,一起春暖花开,倾心珍惜;错过了的,要相信下一站会柳暗花明。
7、【安慰自己的温馨话】1、最重要的是今天你要开心;2、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3、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4、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评价;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6、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7、不必一味讨好别人;8、木已成舟便要顺其自然;9、不妨暂时丢开烦心事;10、自己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8、一片落叶,一只小蝶,一幅温馨的生活情景给我深深启迪,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沿途中处处都是风景。
9、幸福是什么?是小家的温馨,是相互的关怀与牵挂,是彼此的鼓励和支持,是伤心时的宽容和解释。是不和谐的意见和分歧,是时间逝后的思考和原谅。
10、想象着,十指紧扣,漫步花前的温馨。等待着,四目相对,含情脉脉的凝眸。心相依,情相连,等你将我拥入怀中,在你温暖的怀抱中入梦。
11、生命中有你,感觉精彩;回忆中有你,感觉温馨;旅程中有你,感觉快乐;失落中有你,感觉坚毅;沉默中有你,感觉灿烂;朋友中有你,我不再孤单!
12、四季如歌,春赏花烂漫,夏盈温馨韵,秋沉静丰硕,冬恬静雅美。冬天的阳光很暖很暖,沐浴阳光感受温暖,雪花晶莹,飘逸随风蝶舞翩,冰清玉洁品高洁,带着最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品格,冬韵飘舞者吟赋诗篇。蕴满希望和梦想,独具魅力默默温婉颂歌谣。
13、懂得忧伤,懂得伤感,情感才最丰富,情愫才最温馨,心境才最善良。心不再躁动,脑海自然平静,脑海若是无法平静,今夜唯美的月色只怕要成永恒,静是一种性格,更是一种不可及的影子。其实有那么一刻,我也曾那么平静,平静的等待月光的远去。
14、周日温馨小提示:休息,休息,休息。不要为了赚多点钱,不要为了赢得多些别人的肯定。休息是继空气、水、阳光、呼吸之后,被人忽视之生存必要第五元素。只有充分休息,你才能享受情爱与尊严,才能沉溺于幻象与虚荣。
15、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旅途疲乏了,可以好好休息,再起航;家是一只船,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温馨;家是温暖的港湾,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温暖;家是永远的岸,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梦魂萦绕和永远的牵挂;家是一扇门,有了门就不再害怕坏人到我们家来。
16、人生的路上,如果懂得体谅,懂得宽容,日子就会很温馨,也会很安宁。人生的路上,如果缺少体谅,不能理解,没有谦让,日子就会越过越烦恼。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就是源于我们不能体谅,过分在意了自己的主张,互不理解,互不相让,伤了彼此的心灵。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体谅,一种理解。
17、那些一个又一个或温馨或感动的画面,或寂静或淡然的想念,我于月下思念,风中想念,于季节中婉转,于流年中游走,只为能与你相守,都说心念一座人,不语亦倾城,那我心念一个人,是否想念就只隔了一座城?我于城中呼唤你的名字,你可曾听见,我于城里思念你的微笑,你可曾知道?
18、翻阅时光的画卷,日子,匆匆,温馨浪漫,你的一声轻语,唤醒了我甜美的梦乡,睁开眼,你的眉宇,你的笑颜,你的拥抱,便是我这一天最幸福的回味。一杯温水,一缕饭香,便是这世上最真实最惬意的人间烟火。携一抹温暖,于寻常里感悟爱的真谛,让心素雅,清浅;让生活简单,禅意;让人生如许,生香。
19、记忆一段往事,淡淡的透着温馨,谁不曾有过朝阳般的灿烂年华呢。每天清晨,当一轮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候,忙碌、充实、浪漫美好的一天在希望的田野上开始了。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才是美好,经不起考验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美好的爱情使人生丰富,经的起考验的爱情才是完美的。
20、温馨梦,已无痕,漫漫余生谁与共?雪霜明,映苍穹,泪撒夜空,悲泣独自行。孤鸿独雁终离散,流水高山来生见。旧时欢,夜无眠,恍若眼前,心痛淡尘烟。
21、爱心是一壶刚沏好的绿茶,使劳累的家人感到无比的温馨。爱心是一朵芬芳的花朵,使人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气息。 爱心一滴晴日里的雨露,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爱心是一座照亮在夜间的灯塔,让迷途的航船找到港湾。
22、宁可自信,也不要盲目悲观。家不在于大小,在于温馨;生活不单单是一种姿态,还需要一份掌控自如的心性调节自己,更不要为了外在的物质而把人生改写。知足是幸福的根源,浅释一份名利,就赢取一份心安。
23、拈一指温馨,推开了那一抹念的重门,用记忆和思念,在季节的深处,寻觅万千风景。桃红万丈,尘缘雾霭,镂花案上,墨香未干,红笺小字,诉遍相思意,所有关于你的往事,关于你的片段,如古诗词韵里欢然散句,悄然坠入零落的诗行,字字踟躇,行行如许,深深地篆刻着心底。
24、岁月不能留住渐行渐远的过往,能够留住的只是温馨的记忆…平淡的日子过得好快,转眼时令已是岁尾的冬天。又是一场淋漓的秋雨,确切地说应该是大阪的冬雨。这绵绵不断寒凉的雨滴,落在身上,淋湿了心情。也给这座海滨城市带来了冬的寒冷与肃煞。
25、两人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为好。一味地温馨,试图去抹去一切不和的谐音,结果不是磨灭掉夫妇双方的个性,从而窒息爱情,就是造成升平的假象,使被掩盖的差异终于演变为不可愈合的裂痕。
26、偶尔,夜不能寐时,翻开记忆的碎片,读着曾经的温馨,然后坐在无人的角落,哽咽着喉咙,湿润着眼眶,抑或长叹一声,曾牵手走过的画面,曾拥抱温暖的悸动,已随时光悠悠,随记忆远逝。人生要有目标,而不能只有目的。目标是人生的希望,没有它,人生就会陷入迷茫和困惑。
27、在我不属于自己的时候,我渴望朋友的温馨,而这个时候,最简单最实效的办法就是听音乐,此刻音乐就象一股清凉的泉水,淌入我的心灵深处,给我一个宁静灿烂的天空。我在痴凝之际忘却一切,犹如一朵被蓝天拥吻的悠悠白云,一任思绪的轨迹随那音乐的荡涤,把自己心灵孤独的希翼。?
28、顺着记忆,我只需前行,有些温馨就会不知不觉落到指尖,把我孤独而呆板的文字染香,令我惊喜。真不知道那些美好的词语怎么就一下子冒出来,把我多情的心思装扮得更可爱。恰似一朵花,开在篱笆木桩上,害羞又张扬。
29、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感情的事常常说不明白,不是不想爱,不是不去爱,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争取,有一种爱叫放弃,如果很爱只要有一点希望在一起,你都要努力争取,因为错过就是一辈子。如果很爱却让大家都痛苦,也许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给对方一个空间。
30、幸福就是千里奔袭后,远远地看见家中那一团温馨的灯火;就是千里归家看到爸妈的第一个瞬间;就是午后,躺在阳台的睡椅上晒着太阳,看着妈妈微笑地忙活年夜饭;幸福就是外面刮着北风,可以和爸妈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幸福是看到爸妈挂在脸上的笑容;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或喧闹,或平淡。
31、游一游,让自然荡涤你的心胸;读一读,让文字温馨你的沉静;养一养,让清闲调理你的疲惫;放一放,让琐事跳出你的脑海。乐一乐,让笑语缠住你的心窝;唱一唱,让歌声表达你的回忆;让一让,让狭路留住你的宽容;说一说,让知己解开你的疑惑;望一望,让远方捎来你的希望。
32、人生总有许多偶然和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人生又有许多意外和错过,握在手里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
33、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色;如果你是一片树叶,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阴;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给人们带来一线光明。
34、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被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当然好的前提是——彼此思念。否则,单相思是一种哀愁,只被别人思念是一种负担。
35、母爱就像一把大伞,在急风骤雨中为儿女撑起一个温馨的港湾;母爱就像一把扇子,在烈日炎炎下为儿女扇起一阵凉爽的清风;母爱就像一座灯塔,在人生大海中为儿女照着一束指引的光芒。
36、"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一认识就觉得温馨。假如人生不曾相遇,不曾想过牵挂一个人。假如人生不曾相遇,就不知道自己喜欢收集你的喜怒哀乐。我们是颠沛旅途上偶然结识的路人,因为灵魂某处的相似。牵了手彼此微笑。如果世界上有两条可以相交的平行线,那能不能通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37、幸福,这是多么温馨而美丽的字眼,改变心态,就是改变人生。小时候,幸福很简单,一件新衣服,一个好玩具,一块棒棒糖;长大了,简单很幸福,一杯茶,一本书,一米阳光。
38、【安慰自己的10句温馨话】1、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3、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4、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评价;5、不妨暂时丢开烦心事;6、自己感觉幸福就是幸福;7、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8、木已成舟便要顺其自然;9、不必一味讨好别人;10、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39、有了牵挂,亲情就多了一份温馨;有了牵挂,友情就多了一种幸福;有了牵挂,爱情就多了一缕相思。牵挂别人是甜蜜的,被人牵挂则是世上最美妙的幸福。亲友问候,让你从不孤单;朋友祝福,让你信心倍增;爱人的思念,让你的心灵充满阳光。知道吗,我是你最甜蜜的负担,你是我最温柔的牵挂。
40、为人不比名利,自尊自爱就好。房子不比宽窄,住得温馨就好。车子不比有无,一路平安就好。票子不比多少,够花够用就好。吃穿不比贵贱,身体健康就好。日子不比贫富,活得开心就好。朋友不比高低,相互真诚就好。相貌不比美丑,心态平衡就好。做事不比圆滑,问心无愧就好。
41、家,多么亲切温馨的字眼,家给我们温暖,给我们遮风挡雨,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在人生广阔无垠的大海中我是一叶浮萍,家就是大海中的港湾,无论漂得多远,总会找到归宿。
42、一直以来都觉得,拥抱,较之亲吻更加真实、温馨,那个可以让你依靠的胸膛一定是很温暖的,肩膀也一定很坚实。不然为什么大家在伤心哭泣的时候,总想找个肩膀来依靠呢。-拥抱的时候,内心会溢满一种叫甜蜜的情愫,拥抱的感觉是真实和安全的,因为拥抱是有温度的,拥抱是有声音的……
43、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容易失去自我,事物原则,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可谅解,爱情也会因此而变成毫无美感的形式。
1、加强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2、体会诗歌内在的情绪,深邃的哲理。
3、体会诗歌严谨的结构。
【教学过程】
师: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齐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师:春天将尽,百花凋谢,催生百花的东风已经无力。在这种环境中遇到朋友离别之苦,实在难以承受。李商隐的这首诗里充满了对别离的伤感。南朝文学家江淹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因离别而落泪,因伤怀而赋诗,那么冯至笔下的《别离》诗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
课前布置同学们登陆学校电子图书馆,查找有关冯至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交流学习的成果。
生1:冯至是文学翻译家,译作有《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生2:冯至是现代作家,他的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不拘泥于历史的故事传说,运用想象和虚构进行创作,用以借古讽今。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等,散文集《山水》,以清朗而有情致的文字,在山光水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显示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
生3:冯至是学者,有论文集《诗与遗产》等。
生4:冯至是诗人,他的《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学,以至整个现代文学之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另一方面,冯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生5:冯至还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师:鲁迅先生为人率真直爽,为文切峻犀利,但他对冯至的诗评价极高,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冯至的《别离》。
歌不唱不足以感肺腑,诗不读不足以怡性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学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觉?
生6:老师,不好意思,我有好几句没有读懂,总之感觉很拗口,可能我本来就不是学诗的料子!
(同学大笑)
生7:老师,人生如同一张磁盘,不同的人在磁道上留下的音符是不相同的。不同的人又有不同思维方式,更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冯至好像是深沉而且有思想的人,所以读他的诗要慢慢“品”,而不是牛“饮”。
生8:我在查资料时看到以下内容,感觉冯至的确是一个深邃的思想的诗人:
(学生投影)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是由27首诗组成的,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诗人关于人的生命的这种体验与形而上的思考,与从歌德到存在主义的西方思潮的关系,是比较容易注意到的——既存在着影响,也有平行思考。另一面与传统思想的联系也是明显的,例如诗人关于自我与万物的沟通的体验与思考,就显然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因素。他选择了“十四行诗体”,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连关联词也很少使用,却将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
(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思”是心上一块田,冯至在这块田地上辛勤地耕耘、播种、收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道独特的风景吧。下面请同学们划出在阅读中遇到困难的句子,与学习小组同学讨论理解。
(学生讨论)
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难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
生9:老师,“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这句话我不理解。
生10: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特想象,完全有现实依据。因为彼此工作都很忙,再加上相距遥远,相聚的机会就更少了。想到这里,一股悲凉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
生11:这个是一个立体的镜头,让我想起了李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模样,人生别离常有事,转瞬天涯孤旅人!
师:你是我们的班级诗人,你写过离别诗吗?
生12:老师,最近我的生活里似乎没有了诗歌般跳荡的音符,我也一直在寻找着。不过我很喜欢网络上的一首别离诗,我给大家吟诵一下吧。
我挥挥手,往事又涌上心头,/我回过头,凝视你痴痴的双眸,/我轻声唱,用那已沙哑的歌喉。//我知道,此一走天涯路远,/我相信,你会在风雨中等候,/我要走,不是一去不回头,/我希望,归来时人景依旧。//一抹斜阳,带上我无言的离愁,/再次挥手,/只是分离,/不是分手。
(学生鼓掌)
师:多么真实的感受,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柳永词中洋溢着离愁别绪的几句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生13:老师,可我不觉得冯至的这首诗也是愁情缠绕,挥之不去的。当我读到“身边感到冷,眼前突然辽阔,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句话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之读了不会让我落泪!
生14:我也觉得这首诗与众不同,但我又不知如何解读。
师:读冯至的诗如品茗,自然要细品慢咽,字斟句酌。刚刚降生的婴儿有什么特点?
生15:初降生的婴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或她睁开懵懂的双眼,眼前一定豁然开朗,封闭的空间陡然开阔了,单调的色彩倏忽间五彩缤纷了。
生16:我明白了,诗人是用“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样奇特的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别离是痛苦的,但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愁丝之中不能自拔,更没有悲观厌世。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
生17:我们小组在讨论诗歌第二节时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这句话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将第二小节齐读一遍,然后联系上下文讨论这句话的含义。
呵,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
(学生齐读、热烈讨论)
生18:第二节是诗人承上一节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一切从零开始,投人生活,努力工作,“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各人的世界耘耕”,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
生19:说得太好了,别离是痛苦的,但痛苦不是表达友情的唯一方式。在别离的苦痛中沉沦的人是懦夫,将别离的苦痛化作耕耘世界的力量和勇气,这才是回馈友情的最佳方式。
生20:世界总是那么辨证,痛苦、悲伤的另一面却是快乐、欢欣。我想起了巴金的散文《朋友》,巴金前半生几乎居无定所,全靠朋友的帮助才能安然活下来,一次次别离,一次次黯然落泪。巴金说他想还这一辈子也还不完的“感情债”,可他所能做的只是辛勤写作,用自己的笔犁开朋友间时空阻隔的群山,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回报朋友们没有奢望回报的真挚情谊。冯至说出了一个思想者才能看到的真理。
师: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阅读的好学生。
生21:哦,我懂了!刚才我还看不懂第三小节的意思,现在明白了。第三小节诗人是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诗人一定是认为: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彼此的勉励和相互支持,寒冷的可以变成温暖的,陌生的可以变成熟悉的,离别的痛苦也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并使每次重逢都有初次见面的新鲜感,使从前的体验也因为距离而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友情永不衰老。
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
(情不自禁地朗诵)
生22:我特别喜欢“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这句话,但我又不知为什么喜欢,是不是喜欢到说不出是喜欢的最高境界?
(学生笑)
师:天地间最深的是宇宙,人世间最深的是情感,一切的语言在真挚的情感面前都是苍白的。但我们总不能一直不说,老舍爱北平,爱到说不出的境地,但他还是写了令人回味悠长的《想北平》。我们喜欢一个诗句,可能暂时说不出内心潜涌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增多,也许在某个时刻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好作品应当是一辈子的经典。
生23:我们小组刚才讨论了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我们认为,这三句诗是诗人对别离的思考的升华:我们的人生仿佛是由一次次别离和欢聚组成,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只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会使人觉得不知老之将至,“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师:大家同意吗他们的见解吗?
(学生点头赞同)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冯至的《别离》,读出一点思考的味道。
(学生齐读)
请同学们概括地说说这首诗表现了友情的哪些内涵?
生24:这首诗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内涵上侧重指出友情是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动力,揭示了友情的价值。
师:概括得很准确。这首诗写于1941年,那是一个特殊的年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疯狂地蹂躏着华夏大地,为躲避日寇的飞机轰炸,诗人冯至告别朋友,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没有抒发乱世流离的苦痛,也没有慨叹知音难聚的凄凉,而是理性地思考了友情的价值。那么,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每人至少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思考。
(学生沉默、思考……)
生25:一般说来,中国的离别诗侧重借景抒情,叙事传情。而这首诗以抽象的思索为主,没有具体的场景。没有具体的分别对象,也没有特定的离别时间和地点。柳永的《雨霖铃》上阕中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词人突现的是某一个具体的送别场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得十分明确。
生26:中国传统诗歌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通过环境的渲染与反复咏叹来表达情感。我很喜欢现当代诗人吴奔星的一首别离诗。诗名叫《别》。
师:(有些激动)他是我仰慕的一位前辈诗人,他一生坎坷却人格高尚,臧克家说他“人品作品立高峰”。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一直说要见我,可我却因为拿不出像样的作品谒见他,所以一直没有谋面。一年多前惊闻他仙逝的消息,我真的不知所措,觉得亏欠他的太多!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诗好吗?(师哽咽)
生26:好!
师生朗诵吴奔星先生的《别》。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串笑容/在露珠里;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
(学生鼓掌)
生26:这首诗虽然也没有具体的情节,但有电影“蒙太奇”式的画面,“你”的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因此,“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
生27:我现在明白冯至的《别离》为什么一开始看不怎么明白了,我们总喜欢寻找具体事件、具体画面,因为这样才刺激。中国文学好像就是情节多余思索的。冯至是个翻译家,吸收了西方的哲学思维,所以思索的味道浓烈一些。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作为学习和积累阶段的我们来说,还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我们只要意识到这首诗的重点不在交代事实,而在刻画内在情绪和表达深邃的哲理,便可品尝这首“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
师: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中间缺少了传统诗歌的摹情状物,而多了西方诗歌的哲理思索。
生28:我觉得这样写避免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不良倾向,在我看来,中国诗歌有堆砌辞藻、罗列现象、强加情感的弊病,应当适当向西方诗歌学习,多向思想的纵深处开掘。
师:(师鼓掌)你能读诗而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而“成一家之言”,给我国诗歌创作指明方向了嘛!
(学生微笑)
同学们,冯至的《别离》是一首“十四行诗”,它的节奏往往含有“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渐渐解开,以及它的错综而又整齐,它的韵法之穿来而又插去”的特点,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吟咏比较永恒的主题。冯至自己说:“它(十四行诗)不曾限制了我活动的思想,只是把我的思想接过来,给一个恰当的安排”,“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而理性里蕴蓄着深厚的感情”,充分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和对友情的感悟。那么,诗人是如何安排这首诗歌的结构的呢?
(学生沉默、思考……)
生28:这首诗的结构十分紧凑,第一节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写离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第三节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第四节强调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
生30:我觉得可以用“起”“承”“转”“合”四个字来概括这首诗的结构,这首诗的段与段,句与句,或断或连,表现诗意的关联或转折,曲折而丰富地传达出对友情和生命的理性体验。可以称得上是一首精致的诗。
师:同学们刚才谈得很深入,面对旧日时光以及朋友的别离,我们不能总流连在伤痛之中。友情不但是相聚时相互扶持,更是离别后的相互勉励。我们不需要“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式的孤独与惆怅,不需要“斜阳落尽天山外,望断天涯路”式的痴迷与等待,豁达一点,开朗一点,“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要知道只要心意相通,友谊常存,即使身在天涯,两心仍是“若比邻”。
大家再齐读这首诗。
第I卷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3.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5.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放于S点 B.放于A点
C.放于B点 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 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甲 乙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
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A.81.4g B.78.6g C.78.2g D.81.8g
1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1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3 kg/m3 B.1.16×103 kg/m3 C.1.75×103 kg/m3 D.1.2×103 kg/m3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 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来研究音叉发声特点,发现第一次甲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远,第二次乙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快,这说明第 次的音调低,第 次敲得重;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 Hz,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
14.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 状态.
15.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505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车速可达350km/h.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l9:10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合 m/s (保留一位小数)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 .
16.身高为1.7 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l 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s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此时的像高 m.
17.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 (选填“前”或“后”).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还可.
18.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 .
(2)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壶内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不能 .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形成“白气”。
③“白气”再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3)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选填“甲”、“ 乙”)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19.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 摄像头(选填:“靠近”、“远离”).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 ,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
20.下列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密度 单位:kg/m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氧气 1.43
铁 7.9×103 纯水 1.0×103 空气 1.29
铝 2.7×103 煤油 0.8×103 水蒸气 0.60
冰 0.9×103 酒精 0.8×103 氮气 0.09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从中发现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请写出三点
(1) ;(2) ;(3) .
三、作图题 (共6分)
21.⑴如图甲,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
⑵如图乙,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O为透镜的光心.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图中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⑶完成图丙中的光路图.
四、解答题 (本题共7小题,共42分)
22.(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质量的情景,请你指出图中明显的操作错误是:
(1) ;(2) ;(3) .
23.(4分)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4.(3分)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所绕铜丝的长度为 ,铜丝的直径为 μ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11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 cm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 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40 cm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
(6)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的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折点是 和 .
(7)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 .
26.(7分)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如图甲),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越 (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的单摆T2与l成 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
27.(8分)“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几分钟?
(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限速120 km/h,小明看表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28.(6分)“五•一”黄金周,小华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则
(1)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宜昌城区群山拥抱,长江穿城而过。春来百花盛开,夏日绿树如荫,秋至满山红叶映峡江,冬天千丈崖头顶白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建国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宜昌的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长江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环保项目的全面实施,宜昌市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市景观基本形成。大坝雄姿、三游古洞、白马仙踪、东山图画、桃花新村、儿童公园、滨江画廊、广场夜景、宜昌天然塔、镇江阁等等景观遍布城区。绿荫环绕,山水相依的宜昌市正在成为三峡地区最适宜于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
三峡捧出宜昌市,世界崛起水电城。依托“三峡工程”的巨大品牌效应,宜昌,正成为湖北新经济增长极。这是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中部最佳投资城市”评选活动中,由组委会组织的商界评选团、专家评审团等对宜昌的评价。宜昌最终以当之无愧的实力,一举登上“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荣誉榜。
巴楚文化之魂
历史悠久的宜昌,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好的使者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记录了无数古往今来的历史名人。古城周围山川形胜天下称奇,历朝历代三十多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诗人、学者先后来过宜昌。他们无不陶醉于此,留连于斯。自唐宋以来,这里因地理位置偏远,又成为朝廷安置处罚官吏的地方,遭贬而来的有朝中正直大臣和一些不明不白被贬谪的文人学士。他们苦吟而出的无数诗文,又给这里留下一部值得研究的“古代贬官文化史”。
南朝齐梁间思想家、《神灭论》的作者范缜,仕齐任宜都(宜昌古称)太守。在任期间,一方面废祀,教民破除迷信鬼神;一方面鼓励民众勤于农事,安居乐业。政绩斐然,为民称颂。
1600年前,东晋人袁崧在这里考察山川形貌,写下了对古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宜都记》,被现代学者钱钟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我国最早独立成篇的山水记。
至唐代。大诗人李白成长于四川,虽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还是三次历三峡之险,而且纵情吟唱三峡之美。“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公元725年,李白离蜀出峡,曾在夷陵(宜昌古称)小住。住了多久?《郢门(即荆门)秋怀》一诗说:“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已作了回答。他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可说是历史上最先对江水出峡、险夷交替景象的生动描绘。除了李白,杜甫与三峡更有一段诗缘。他在夔州一住就将近两年,写出了《白帝城最高楼》、《八阵图》、《咏怀古迹》、《登高》、《秋兴》等诗作400余首,可算是创作上的大丰收,他在夔州居住过的地方,曾建有杜公祠,遗址尚存。公元768年春,杜甫离夔州东下,抵峡州(宜昌古称)后受到地方官的热情款待,并在下牢溪畔的津亭,为他设宴洗尘。他写了《春夜峡州田待御长史津亭留宴》一诗以记其事。他还游览了附近的山川,所写《虎牙行》一诗,生动地描述了虎牙(在宜昌境内)的险峻形势。唐元和十三年(818年),诗人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升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与弟白行简一同赴任。恰巧另一位诗人、白居易的好友元镇,由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徙虢州(今河南灵宝)长史,出峡东下。三人于元和十四年三月相逢于夷陵(宜昌古称),便乘舟同游江上。他们在上牢溪上岸寻幽时。发现岩壁间有一奇洞,便入洞饮酒叙怀,通宵不寐。言未尽意,又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为记其事,白居易特作《三游洞序》,诗与文均抄写在洞壁上。今诗已失传,洞中尚存有明代重刻的《三游洞序》碑。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成为后世的游览胜地。同时期的唐代“茶圣”、著名学者陆羽,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茶叶专家,而且也善诗文,平生著述不下五十卷。他考察栽培茶树及水质情况,走遍了全国山川。峡州(宜昌古称)本茶叶故乡之一,峡江两岸当然也留下他的足迹。他将天下水列入前茅者计二十种,而鉴别西陵峡口蛤蟆泉水为第四品,故蛤蟆泉号称天下第四泉。又鉴别香溪水为第十四品,因而香溪也有天下第十四泉之称。在他的专著《茶经》中还记载有: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对峡州茶叶也评价甚高:“山南,以峡州上”。
宋景三年,一代文宗欧阳修坐贬夷陵县令。他在此任县令时,体察民情,教民建瓦屋。增城栅,辟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还用他那支妙笔,为我们记述了北宋时期古城的市貌风情。“西陵山水天下佳,寄人堪画图夸”便出自欧阳修之手。他在任约一年时间,留下了《与尹师鲁书》、《峡州至喜亭记》、《祭桓候文》、《黄杨树子公赋》、《夷陵九咏》等诗五十余篇(首)。其中不少篇章是今天研究宜昌历史的重要资料。三游洞岩壁上,还保留欧阳修亲笔题刻一处。为纪念这位文学大师,明代在夷陵城(今宜昌城)东修建了“六一堂”,现有迹可导。近年,宜昌文化部门在三游洞附近山头,修建了仿古建筑“至喜亭”,并在亭中竖立了新镌刻的《峡州至喜亭记》碑。宋嘉年间,著名文学家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从故乡眉州(今四川眉山县)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受任。途经三峡,对峡中风物多有吟诵。到夷陵(宜昌古称)后,“三苏”同游了三游洞,在洞中各赋诗一首写在洞壁上,因而被世称作“后三游”。苏轼过三峡,还留存《入峡》、《出峡》、《至喜堂》、《黄陵庙》、《峡州甘泉》等诗篇。此外,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被贬到涪州(今四川涪陵)、黔州(今四川彭水)期间,曾于绍圣二年、靖国元年三次到峡州(宜昌)游览三游洞,并题名洞壁,书写了《三游洞序》。惜所书《三游洞序》已失,只在洞壁上还残留他的手迹一处。黄庭坚还在四川万县留下了宝贵的《西山碑》。所著《黔南道中记》,有关于三峡风光的记述,也描绘了三游洞的奇观。到了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中年曾至川陕一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军旅生活。在这里,他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初发夷陵》,又在他的《入蜀记》中,对夷陵古城名胜作了生动的描绘。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人蜀时道经三峡,写了不少诗文。在三游洞游览时,取山下清洌的泉水煎茶,觉得很甜美,便写了一首七律诗记述这件事,在诗中赞道:“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于是便留下了“陆游泉”这个名胜。
明清时代,宜昌古城内读书之风甚浓,随着社会稳定,加之读书人中涌现出刘一儒、王篆、赵勉、顾嘉衡、王世恩等
一批学业有成的人物。城内相继兴建起尔雅书院、墨池书屋等院舍,使古宜昌城成为鄂西学子们向往的地方。宜昌城内现残存欲倾的青灰色砖木结构建筑物,大多是这一时期所建。这些古宜昌人的宅院,虽然大多只剩断壁残墙,但当年的飞檐翘角,仍古朴典雅依稀可辩。时人把这样的宅院门庭称之为“朝门”。一座朝门宅院内有五、六道门坎,各家门梁柱上的雕画十分讲究,门口两旁多立有石凳、石鼓。街巷地面铺着整齐的青石板,使整个街巷显得十分幽深、恬静。从而形成古宜昌宅院建筑特色。
兵家争战要镇
由于宜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从古至今一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古城漫长的二十多个世纪里,它以“川鄂咽喉”、“蜀道三千,峡路一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镇称于世。这里发生的一次次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战争,使它的城镇史与战乱兵祸难舍难分。
刘备兵败夷陵
被称作枭雄的刘备,平定四川后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先主。吴军偷袭荆州,他二弟关羽在临沮(宜昌境内)为吴军所杀,他誓为关羽复仇,遂于章武元年举兵顺江而下,首先占领了秭归(宜昌境内)地。相传秭归即为刘备征东吴时所筑。蜀军乘胜东进,分兵围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与吴兵相拒。到第二年夏,蜀军疲困,终为陆逊所破,败逃四川。章武三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这段历史,演变产生了火烧连营、烧铠、断道、白帝托孤等一系列关于刘备的故事与战争遗迹。
诸葛亮黄陵庙撰碑
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帮助刘备攻取四川,曾途经三峡,留下了不少遗迹与传说。黄牛山麓的黄陵庙(宜昌境内)前,至今立有《黄陵庙记》碑,其碑文相传说是诸葛亮撰写,称武候碑。传说诸葛亮入川时,曾把兵书宝剑世藏于峡中,神奇的兵书宝剑峡(宜昌境内)便由此而得名。巫峡中一块岩壁上,还有所谓“孔明碑”供人凭吊,奉节河滩上,还传说诸葛亮当年曾在这儿摆八阵图使陆逊被困,至今留有遗迹。
关羽宜昌城点军
在宜昌地区,关羽的活动遗迹更多。这位常秉烛夜读《春夜》的蜀汉名将,在清代被奉为“关圣帝”,全国各地均建有关庙。这位骄傲的将军,由“威震华夏”最终得到“败走麦城”的悲壮结局。建安十九年,刘备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可能就是这期间,他曾来夷陵(古宜昌城)点视军马。今宜昌城区大江南岸点军坡,传为关羽当年点兵处,现存“汉寿亭侯点兵处”石碑,为清光绪十一年宜昌总镇罗缙绅所立。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魏将于禁降。不想吴军乘机偷袭荆州,使关羽腹部受敌,兵败逃往麦城(宜昌境内)。后又与儿子关平突围逃到临沮(宜昌境内),在罗汉峪回马坡为吴伏兵所杀。对于关羽的忠义宣传及他悲壮的遭遇,在民间影响很大。相传他遇害后,阴魂游荡到玉泉山(宜昌境内),高呼“还我头来”,得到了在玉泉山结庐的普净法师的点化。至今玉泉山有“关云长显圣处”石碑,玉泉寺也由此香火日盛。
今日当阳市境内,还留有规模宏伟的关陵、关羽部将周仓之墓、麦城遗址等。长阳县境也有点河兵、马回溪等传说中的关羽遗迹。
陆逊在宜昌破蜀兵
曾被赞为“书生拜大将”的陆逊,曾任宜都(宜昌境内)太守。吴蜀獍亭之战时,孙权命他为大都督,领兵拒蜀,他以逸待劳,火烧连营七百里,大破蜀军,从而名声大震。宜都城为陆逊所筑,故称陆城。其子陆抗,也曾守宜都,故又有“二陆名城”之称。
张飞在三游洞擂鼓督战
张飞是蜀汉猛将,也是刘备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二十多万人攻占荆襄。刘备率残部逃奔当阳(宜昌境内),曹军穷追不舍直逼长坂。张飞将20骑拒后,他据水断桥,横予立马,环眼圆睁,吼声如雷,使曹军丧胆,不敢逼近,刘备等得以安全脱险。后来刘备平安江南,以张飞为宜都太守、征掳将军,封新亭候。据地方志记载:“张飞擂鼓台在三游洞顶,士人张飞守郡日督兵于此,今故垒犹存”。而今日新立有张飞擂鼓塑像,颇壮观。当年张飞在当阳吓退曹军的地方,立有“张翼德横矛处”石碑,民间还广泛传述着张飞喝断霸陵桥的故事。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浑身都是胆的白袍将军赵云,字子龙,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在华夏大地家喻户晓。当刘备等被曹军追赶得丢盔弃甲,逃到长坂坡,刘备的妻儿走失,许多兵将死的死、伤的伤,被困的被困。赵子龙却单枪匹马杀入重围、往来冲突,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杀死不少曹军兵将,救出许多刘备的谋臣军卒,以及刘备的甘夫人与刚满周岁的儿子阿斗。
关键词: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初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许多地方初高中教育分离的办学体制,使得初高中地理教师难以直接进行教学交流,再加之许多初中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学校、学生又认为地理是副科,教材又呈现为一种纯粹的人文漫画形式,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不完善。高中地理教材起步高,学生不适应教材的改变,其次,由于心智方面的原因,初高中学生在课堂参与方式上和学习策略的调整上存在差异。当他们结束初中学习步入高中大门,面对全新的高中学习环境时,在心理上客观存在一个“过渡期”。为此,根据自己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体会,对初高中地理的衔接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影响高中地理教学的因素
(一)环境、心理的变化:对于高一新生来讲,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教材、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延安市第一中学),必然使一些学生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对高中地理不重视;还有些学生对自然地理学习有畏惧心理。
(二)从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情感道德要求)来看。
1、初高中地理在知识教学上存在差异:初高中地理教学都是从人地关系的主线出发,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初中地理强调知识的基础性,主要从区域角度出发用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世界上(包括中国)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怎样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及其所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高中地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按地理学科系统的形式,使学生获得有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及其有关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了解不同地区怎样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协调好人地关系。
2、初高中地理在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上不同:初中阶段把地图和地理图表方面的技能训练放在首位,主要是围绕运用地图能力(读图、填图、绘制简单地图和图表、读图分析能力)进行,基本训练要求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层次,侧重于地理观察、记忆、想象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更侧重运用地图、图表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侧重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初高中地理在情感道德要求的深度和侧重点不同:初高中地理情感道德教育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初高中两个学段的学生和心理特征有很大差异,情感教育的深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初中阶段突出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及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高中阶段重视科学世界观教育及思想道德观的基本形成教育。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对策
1、掌握初高中地理特点,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调整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主要侧重知识的记忆和积累,一般注重简单的观察、记忆、想像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高中地理不是初中地理的简单延续,而是深化,高中地理更侧重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因此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调整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2、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
高一学生刚入校,师生间很陌生,地理教师应首先与学生多接触、常沟通,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发聩,调整教学计划和教法,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修养以及魅力,除了地理知识以外,还涉及文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好这门课,不仅在地理常识方面有收获,还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探究、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去学习研究地理知识。
3、教学中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在高一学年尤其上半年,应从实际出发,先解决好初中地理教学所遗留下来的“尾巴”问题,使高中学生尽早摆脱被动的局面,防止恶性循环发生,为弥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缺漏,结合高一新课教学的需要,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复习旧知进入新课,如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先回顾初中地理所学的内容,然后再进一步学习新知;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先加一节课复习关于地球仪经纬网的基础知识(地轴、经纬线、经纬度、高中低纬的划分)等内容后,再学习本节知识就相对轻松;再次为“全球性大气性环流”学习涉及到的高中低纬环流时,学生就会明白。
4、上联下挂,二者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高中系统地理知识与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联系和结合,系统地理是建立在区域地理基础上的,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知识都需要落实到一定的地理区域才能得到分析和解决,没有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海市蜃楼;那么在教学时要注意高中系统地理知识与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联系和结合,学习系统地理知识时需要下挂区域地理;渗透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要适时上联高中系统知识,实现教学中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有机结合,如高中地理必修一“锋面系统与天气”中对“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的理解,就要把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相结合,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此项知识。
5、创设情境,形成愉悦的学习氛围。
高一学生正处在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多变时期,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教育者要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因势导利。如:趣味导课(在学习“热力环流”时,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葫芦屿”的故事引入,这样不由自主的会引起学生地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像编顺口溜(顺口溜记忆自然带的分布:热雨雨林是湿热,赤道南北十度分;热季热草分两季,西岸热沙荒漠在;东岸又是亚热带,阔叶年年为常绿;温季温海类型同,温带大陆荒草林;高纬亚寒针叶林,北半球内才分布;苔原冰原属寒带,冰雪世界居民少。)这样以期达到“余音绕梁三日未绝”的境地;再次通过其它学科知识渗透与交流(以语文学科为例:王冕的“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春暖雪消,山色翠美的情景。岑参《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塞北冬天寒风凛冽的时节,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柳宗元的“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宋人赵师秀题为《约客》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都反映了我国江淮地区在准静止锋的影响下,出现的梅雨天气,学生在辨读的过程中下意识的表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这样采取的方法效果会更好些。
总之,高一阶段的地理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顺利完成高二、高三的地理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顺利完成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关于古代中国气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方法上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梅花、柑橘等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的生物物种,被过分强调,而特殊小气候下的个别现象往往被放大为普通规律。相反,对雨雪霜等物理现象关注不足。经常有意无意地以冬季温度来代表全年温度,而忽略了其他三个季节;对史料的理解过于片面,在作气候对比时出现标准的游移变換,论据与结论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必然性,运用理论时亦有随心所欲之处。这些似乎可以归结为“以论带史”所致。
关键词
宋代 气候 冷暖状况 史料
关于古代中国气候冷暖状况,已有很多研究成果问世,但争论仍然较大。以两宋时期的大陆东部为例,竺可桢先生认为北宋时期已开始转向寒冷,“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第十二世纪刚结束,杭州的冬天气温又开始回暖……这种温暖气候好象继续到十三世纪的后半叶”①。此文发表后产生很大影响,但也不乏商榷者,尤以满志敏先生《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②最为全面、坚决,其结论也被不少学者接受,屡被征引,似已成为定论。笔者在详读满文之余,发现存在一些瑕疵,不敢苟同,而这些瑕疵多为今人研究古气候存在的通病,故特撰拙文,以就正于方家。
————————
①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② 见《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以下简称“满文”。
一 关于材料的选择
首先,对于古代气候的研究,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但相对于植物、动物的分布,冰、雪、霜等记录应该更关键有力。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静水(有结晶核)自然就凝结成冰,并不受时间和人工等任何影响,先秦如此,宋代如此,当今亦如此。相反,我们用作证据的大部分植物,不但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满先生曾将其划分为自然分布型、经济分布型、观赏分布型和抑制分布型四类③。而且,由于人类需要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也会在古代和现代形成很大差别,有的退化,有的进化,无论是其分布区域,还是生长时间,都难以与现在的所谓同类物种作简单的相提并论。满文大量使用的证据,如稻、麦、柑橘(满文作桔)、苎麻、梅花等,无不属于此类。譬如水稻,不知宋时的水稻该与现在如何对比?与哪个品种对比?
————————
③ 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农作物如水稻对生长环境的变化相当敏感,山南山北的不同,耕作技术的差异,田土质地的好坏,播种时间的先后,都会影响其发育和成熟。据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介绍,同一品种在条件完全相同的相邻两块田里种植,其收获时间可由于耕种者的不同而有15天左右的差异。只要对农业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任何时候,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等)的收获从来都不是同时的,一块田已收割完毕,旁边的田可能还在泛青。在这种情况下,满文极力推导,也只能得出3、4天的差别,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满文中曾举宋神宗时的观稻时间作为水稻完熟期的标志,其中1074年为lO月4日,1083为11月20日,前后相差47天,而总的平均时间为10月31日,差距亦达到27天之多,我们能就此断定短短几年间气候波动如此剧烈吗?
满志敏先生在“讨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影响的基本模式”时,曾“假定在一个广大的区域内无地形和土壤的差异,湿润程度满足生物的生态需要,不构成对生物分布的影响,而温度由南向北递减,是影响南方型生物向北扩展的唯一因素”①。但这毕竟只是“假定”,实际情况显然不可能这样理想。所以在宋代气候研究的可靠性方面,冰雪记载理应大于动植物生存界限,而作者反以动植物分布界限为据,却将冰雪记载置于次要地位,考虑较少。
其次,将一年的温度仅仅局限在冬季,甚至以冬季的情况来代替全年的情况,是现在很多古气候研究的通病,这样做显然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有很多冬季偏暖但春季或秋季偏冷的年份,全年温度就无法以冬季来代表。我们看到,在1875—1880年期间,北京地区l、2、12月的月平均温度分别是-5.8℃、-1.9℃、-3.4℃,年均温度是11.8℃;而在1954—1964年期间,北京地区l、2、12月的月平均温度分别是-4.2℃、-1.8C、-2.4℃,整个冬季的平均温度已上升了o.9℃,但年平均温度仍是11.8℃②,可见,以冬季温度代替全年温度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合适的。王绍武先生早就指出:“另一个问题是未指出季节,由于所用史料大部份是冬季,或至多是冬半年的记载,所以很难说能代表全年”③。“过去根据史料研究气候变化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冬季,但实际上各季的变化却并不一定一致”④。
宋代气温正处于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混沌”状态,冬暖春夏寒的情况就出现得更多.如“(庆元)六年(1200年),冬燠无雪,桃李华,蛰虫不藏……(嘉定)六年(1213年)冬燠,无冰有雷,昆虫不蛰”⑤可算是比较明显的暖冬了,但同时,“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五月,亡暑,气如凛秋;嘉定六年(1213年)六月,亡暑,夜寒,与京房‘当燠而寒’同占”⑥。《宋史》卷62《五行志》则称:“(庆元)六年二月乙酉,雪。五月,亡暑,气凛如秋。”“(嘉定)六年二月丁亥。雪。六月,亡暑,夜寒”。可见1200,1213年的春天和夏天温度都较低。满文多次将“暖冬”间接等同于全年温暖,并且基本未对春、夏、秋三季作任何关注,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
① 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l期。
③ 王绍武等:《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四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气象学报》1990年第l期。
④ 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期。
⑤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4,中华书局,1986年。
⑥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5,中华书局,1986年.
二关于史料的解读
“史学即是史料学”的观点,虽难以为所有史学工作者认同,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基础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古代气候的研究也不例外。如果对材料的理解发生错误,即使理论如何科学,其结论也难以让人信服,就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所以对史料的理解极其重要,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略举满文几例如下:
而此月范祖禹因“冬暖,洛水不冰”,而得以乘漕司官船,从洛阳以水路赴开封……暖冬现象亦十分明显。
按:根据“亦”字及上下文意,作者认为“洛水不冰”是暖冬现象十分明显的一个证据。但据清人记载:“金吉甫曰‘北方诸水虽大河亦冰,唯洛水不冰,所以谓之温洛。一是天地之中,二是其北连山,以障北风,三则前人谓其中有 石’”①,同时人朱鹤龄,秦蕙田均有相似记述。直至今天,“洛阳和三门峡市以及巩义、登封、宝丰和荥阳、禹州等县市……由于北部受中条山和太行山的阻挡,寒潮不易入侵,冬季不冷,河流一般不封冻”②。可见“不冰”乃洛水之常态,以此条资料说明“暖冬现象”“十分明显”,恐欠妥当。
在《宋史·五行志》中“冬无雪”与“冬无冰”资料并列在“五行·火”中,同属“恒燠”之列。可见在古人的知识中“冬无雪”与“冬无冰”应同属暖冬的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按:1,《宋史》卷63《五行志》开篇就说:“炎上,火之性也。火失其性,则为灾眚。旧说以恒燠、草妖、羽虫之孽,羊祸、赤眚、赤祥之类,皆属之火,今从之。”可见,《宋史·五行志》不过沿袭前人旧例。将“冬无冰”与“冬无雪”并列于《五行·火》中,实非首创,能否据此认定“冬无雪”即为暖冬证据,大有疑问;2,在《宋史·五行志》中,是将“冬无雪”与“冬无雪无冰”严格区分的,由此可知,“无雪”与“无冰”是完全不同的,强调“无雪”之处,不等于无冰;3,即使古人的知识中以为“无雪”与“无冰”均属暖冬,但他们的标准未必与今天完全相同。满文所参用的王绍武先生的研究中就并不将“无雪”作为温暖证据;4,满文曾说:“并不是说所有的少雪冬季必定都是暖冬。在我国,前冬与后冬的环流可有较大的改变,在有记载冬季祈雪的年份,亦会出现寒冷事件”,在这里却又作如是说,前后是否抵牾? 5,当代的河南,“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③,可见冬季少雪是河南的一种正常现象,它可以与寒冷并行不悖,并不一定意味着气候温暖。
北宋史料中另一个特点是霜雪害稼的记载很少见,《宋史·五行志》中仅有5年的记录。从文献留存量来看,北宋一朝的资料要远远多于魏晋南北朝或唐朝,但霜雪害稼之类要比这两个时期少。因此霜雪少见现象不能用资料脱记的原因来解释,可能的原因无非是当时霜雪现象并不比现代异常。
按:l,北宋资料诚然较多,但不等于每一方面的资料都应很多;3,在魏晋南北朝或唐朝期间,除南朝政权外,其他政权的政治中心,包括首都及大本营,都在北宋首都开封之北,而经济中心亦较宋代偏北,它们统治的北方疆域,很多从未纳入北宋的版图,如何能简单对比? 4,北宋时“陨霜杀稼”在《宋史·五行志》中的记录不多,但降雪及其他严寒记录并不少见,不可偏废,如果主张宋代气温偏冷,完全可以认为是“陨霜”所造成的损害不如降雪严重,而降雪又比较频繁,所以人们对陨霜关注不多。正像有学者所说,“某类天气现象愈频,其被记载下来的数量愈少。越是常见的现象,越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故被文献记载下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越是罕见的现象,倒最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故被文献记载下来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积累知识的一般特征”④。这种看法恐怕也值得重视。
梅尧臣(1002—1060年)曾写有《京师逢卖梅花五首》,诗题本身就告诉我们,
那时开封已有梅树栽种,可能已经进入寻常人家,不再是皇家和士大夫的珍稀之物。
按:1,如果有谁将梅花带到北极去卖,我们是否可以说北极“已有梅树栽种”呢?“卖”与“种”应该不是一回事;2,兹录梅尧臣《宛陵集》⑤(满文注中作《宛溪集》,误)卷17《京师逢卖梅花五首》部分诗句如下;之一:“此土只见看杏蕊,大梁亦复卖梅花。此心还
————————
① 胡渭:《禹贡锥指》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②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河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17页。
③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河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④ 周宏伟:《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华南气候变化问题刍议》,《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⑤ 四库全书本,并参校《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似庾开府,不惜金钱买取夸。”可见,开封的梅花并不普遍,连买梅花都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之二:“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头月下杯。”可见,此时梅仍多生于越地,可能只生于越地,也可能刚移植京师,但无法推导出所谓“不再是皇家和士大夫的珍稀之物”的可能性。之五:“此去吾乡二千里,不看素萼两三年。移根种子谁辛苦,上苑偷来值几钱?”可见,梅尧臣离乡后,竟长期未见到梅花,如何“可能已经进入寻常人家”呢? 2,《宛陵集》卷4有诗《九月见梅花》,我们是否可以从“诗题本身”得出当时的物候比现在早好几个月的结论呢? 4,《宛陵集》同卷还有诗《三月五日欲访宋中道遇雪而止》,满志敏先生大约没有见到,因为农历三月五日下雪应该不是气候温暖的证据吧。
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时任杭州通判,曾写下“雪入春分省见稀”的诗句。
春分这个节气在阳历的3月20、21日,现代杭州平均降雪终日在3月11日。当时
春分以后降雪已称稀罕了,可见那时杭州的平均降雪终日也不晚于3月11日。
按:1,四库全书本《苏诗补注》卷9《癸丑春分后雪》:“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此时的雪竟然“作漫天柳絮飞”,再结合后文及苏辙的次韵,雪下得并不小,其寒冷是明显的;2,诗题很明确地指“春分后”,这与“雪入春分”是同义的,在查慎行《苏诗补注》中,此诗题后还有一附注为:“一本作二月十日雪”,即为公历3月27日。竺可桢先生文中提到“自1905—1914年十年间杭州平均终雪期为阳历2月23日而最后终雪期为3月15日”①,在1951—1980期间,杭州的平均降雪终期为3月11日,北京的平均降雪终期为3月18日②,可见宋代此次杭州降雪比当代杭州平均降雪终日迟了16—32天,这很难说明“那时杭州的平均降雪终日也不晚于3月11日”。
北宋时,今甘肃临洮一带是“夏田种麦,秋田种粟”,也是冬麦产地。陕西北
部沿当时宋夏边地一带,“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冬小
麦在其分布北界附近全生育天数在280天,以北以西则长达300—360天。由此可
见庄绰所云陕西沿边一带麦作“周岁始熟”应是冬麦性质……在金泰和五年(1205
年),金政府更改夏秋税的征收时间,把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临潢、
陕西一带的夏税征收时间定在七月初……上述地区正是“稼穡迟熟”才把夏税限在
七月初为期,可见这些地区都有冬麦的生长。上述资料可见北宋至元中叶期间冬麦
生长地区已移至临洮、固原北、延安北、大同至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
按:1,有学者认为,庄绰所言“周岁始熟,是指春小麦。春种秋熟,生长期占据一年所有的生长季节,是春小麦与冬小麦最大的区别。此外‘黏齿不可食’也是春小麦独有的食性,冬小麦无此特征”③。2,即使如满先生将“周岁”坐实,那么这说明其生长期延长了。而有人在以大豆、小麦、玉米作试验后,得出结论:“高温、高CO2浓度使农作物生育期缩短。其中高温对生育期的影响要比高CO2浓度的影响更大”④。可见生育期延长很可能是天气寒冷,积温较低所引起的;3,“黏齿,不可食”也说明小麦的品质极差,我们似乎很难拿现在所谓的正常情况相比;4,关于金代夏税的问题,韩茂莉先生指出:“辽金时期的文献中,不但只字未透露出塞外种植冬小麦的信息,而且有关小麦的记载也有限。这一时期小麦在塞外种植量很少,分布地区也有限,完全不具备纳税的意义,大多农业垦殖区内的农作物是粟、菽、稷、荞麦等杂粮……辽金时期塞外很少种植小麦,冬小麦分布区也更不会向北延伸到临潢、上京一带。”原因之一是金代“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气候寒冷,至春末夏初,尚无法播种,而秋季霜降期又相对太早,使农作物秋成深受影响。这样的气温与今日相比或略低,或相近而绝不比现在更高。”所以“宋金时期冬小麦的分布北界,绝不可能越过今日冬小麦北界”,而“就文献本身言,单纯依靠《金史·食货志》西京、北京等处迟纳‘夏税’的记载,还不足以推导出这些地区种植冬小麦或实行两年三熟制的结论”⑤。韩先生的研究值得重视。
————————
① 竺可桢:《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见《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2页。
② 林之光等:《中国的气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88页。
③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74页。
④ 郭建平:《高温、高C02对农作物影响的试验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第1期。
⑤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74—280页。
三 关于史料运用
现在对古代气候的研究,多以比较为主,一般以当代气候与古代某一时期相对照,得出其变化情况。虽然各家所取“当代”含义并不相同,甚至有前后互异者,但毕竟是建立在当代气候的基础上的。所以在作比较研究时,有两点容易出现偏差:一是比较对象,一旦以“当代”为基准,就不能以古代此一阶段与另一阶段的对比结果,简单地变换为古代与“当代”的对比结果;二是可比性,应尽量避免将一时一地的特殊情况与彼处的普遍情况对比。比如:
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成书的《郯(似应作剡)录》记载:浙江嵊县“素无柑,
近有种者,撷实来,风味不减黄岩”。这说明气候转暖后,喜暖的柑类种植开始向
北移动。
按:现代柑橘,品种很多,有柑、橘、橙、柚四大类,“长江以南各省区和长江以北、秦岭以南冬季气候温和的地区都可栽培”①,具体地说,“柑橘目前在中国遍布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18个省、区,主要种植在秦岭南麓、安徽南部到太湖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以浙、赣、湘、黔等省的南部地区,华南、云南大部和四川盆地,长江三峡地区为最适宜栽培气候区。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如陕南、陇南等地或由于特殊的地形,或采取特殊的防冻措施,也可栽培”②。甚至在北京地区也有种植③。而嵊县地处浙江中部,其位置远在所谓“北界”以南,因此宋代嵊县“素无柑”,恰好说明当时之寒冷,而柑橘在嵊县的种植到底持续了多少时间,尚无法揣测。所以此条记录即使能说明“气候转暖后,喜暖的柑类种植开始向北移动”,但满文比较的两个时段分别是“北宋至元中叶”与“当今”,而不是南宋中期与南宋初期,其结果适足否定满文自己的结论。
《农桑辑要》中还详细地记载了当时苎麻在河南的栽种技术,并说:“苎麻本
南方之物,……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今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
这里陈蔡,指当时的陈州与蔡州,分别治今河南淮阳与汝南.苎麻本为亚热带作物,
今以长江流域为主要产区,河南省的主要产地在淮河附近的确山、光山、商城、固
始等地。有关苎麻种植最主要的变化表现在年收三镰的分布位置比现代更偏北。
按:1,应注意,原书称“苎麻本南方之物”,而且是“近岁以来”才“艺于河南”;2,“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说明当时陈蔡间此物并不丰富,否则不会如此昂贵,据此还可推知,苎麻被移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正是满先生所称经济分布型的典型,而非气候冷暖的指示;3,不仅此时是小范围的种植,更不知后事如何,与今“河南省的主要产地”有多大的可比性?
另外,史料的存在虽只有一种方式,但每个人对于它的运用,却各不相同。中国历史资料丛杂,即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也不难找到各自的依据,但我们至少不能将史料断章取义,曲解材料原意。满文中亦有这样的情况,举例如下:
南宋灭亡后,文人吴自牧留恋昔日杭州“城池苑囿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的旧
情,在其著作中记道……值得指出的是,从文献记载“桃开浑如绵障”只能推断当
时仲春十五已经到达或越过盛花期,因此毛桃盛花期提前3天应看作是最小值。
按:l,此著作即《梦粱录》,我们知道,历来回忆性的诗文,因为对过去的留恋和今昔的强烈反差,往往夸张色彩较浓,难以尽信;2,既为“浙间风俗”,则其来久远,宋时气候是否仍然如此,值得怀疑;3,更重要的是,满文所引原文全句为“最是包家山,桃开浑如锦障”④,可见,花开最早的包家山也只是刚到盛花期,别处显然尚未到“最堪游赏”之时,如何便“只能推断当时仲春十五已经到达或越过盛花期”呢?所谓“提前3天”的“最小
————————
① 曹祥深:《中国经济地理》,百家出版社,1988年,第98页。
② 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参《柑桔栽培手册》,农业出版社,1972年,第2页,及林之光等:《中国的气候》第314—319页。
③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组:《北京地区植物检索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④ 吴自牧:《梦粱录》卷l,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值”又该从何说起?
以下再来讨论宋至元中叶时期喜暖的观赏性植物大量在北方出现的事实。……
此处讨论喜暖的观赏性植物在宋至元中叶期间大量出现在北方,目的在于旁证前面
所述此期气候温暖的事实
按:满文一方面肯定“观赏性植物深受人为作用影响”,并举例证明了这一点,却又准备将其作为气候温暖的旁证,很容易让读者困惑,难以理解。
下面,我们随原文看看这些植物如何“大量”在北方“出现”的“事实”,现分段举例如次。
(在举了梅尧臣《京师逢卖梅花五首》例后)此外开封府府内有梅花堂,琼林苑
有梅亭,这些命名都可能与梅树栽种有关。
按:作者作此推断,确实很有道理。宋末人周密载:“开封府衙后有蜡梅一株,以为奇,遂创梅花堂”①。——因为有了这一株蜡梅,人们觉得惊奇兴奋,大张旗鼓地命名,这恰恰说明其物罕见。至于“琼林苑有梅亭”,据记载:“其花皆素馨、末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等闽广二浙所进南花,有月池、梅亭、牡丹之类诸亭,不可悉数”②。其中关键的“闽广二浙所进南花”被作者忽略,不可理解。
北宋末,建造艮岳时,曾“土积而为山,……梅植万本,曰梅岭。”皇帝对享
乐生活的追求,使梅树栽培在开封城内达到顶峰。
按:作者刚刚分析了以艮岳上的植物作证据是错误的,这里又马上用其为例,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元人王旭的《梅园杂集·序》曰:“安阳许氏之园有梅一株,岁暮方盛开。”
……刘敏中《谢赵于昂同知惠梅》诗曰:“历下寒多梅事稀,西园两株还惊目。”
……耶律铸《立春》诗说:“上苑三冬梅正发,和林五月草初新。”诗人另一赋序
云:“独醉园数年无花,今岁特盛”。
按;1,地点分别是“许氏之园”、“西园”、“上苑”、“独醉园”,其小气候及人为因素无疑十分特殊;2,数量多是“一株”、“两株”(四库本作“两树”,意同);3,对于“岁暮方盛开”、“寒多”、“梅事稀”、“惊目”、“数年无花”等等字眼,作者概不理睬,只盯住了“梅”字;4,赵子昂(孟頫)“本杭人”,所引诗下紧接二句“多情细拣春风枝,把玩顿慰江南思”,足见梅仍是杭州——至少是江南一带的植物特征,并不是随处可见;5,其实,梅花“岁暮方盛开”、“和林五月草初新”、“独醉园数年无花”说明的正是寒冷征候,而不是相反。
在元朝前期梅树在今河南安阳、山东济南一带,甚至北京及其附近地区都有其
踪迹。结合北宋时的事实,在北宋和元中叶的时期内大部分时间在中原地区都可见
到梅树在园林中的栽培,这显然与这个时期的温暖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梅树毕
竟是亚热带的植物。
按:前文说的是“大量”,此处成了“踪迹”,都是指前面作者苦心找到的“一株”、“两株”的记录,但北宋(960~1127年)与元朝(1279~1368年)中叶,其间相去二三百年,如何体现出“大部分时间”呢?而仅凭梅树在“园林中的栽培”,就“显然”地与“温暖气候”有关系,恐怕多少有点牵强。满先生自己在谈到唐代长安的梅树时曾写道:“观赏性花木的分布地点不宜作气候条件的指示证据,因为这种花木生长的限制因子有可能不仅是冬季气温,而是人文条件……从唐到北宋,文献中见到的梅树主要分布地区由关中转移到开封一带,这个分布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不大,主要是这种观赏性花木借以繁荣的人文条件发生了变化。再从元代的记载来看,梅花又见于今北京地区,即便现代的北京也见有梅树的露地种植。由此来看,把观赏性梅树的分布地点作为亚热带的指示不太合适”③。
————————
①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中华书局,1988年。
②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卷7,中华书局,1982年,但点读与注者稍异。
③ 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l期。
金朝人饮茶成俗,但金朝统治着淮河以北的地区,气候条件本不适宜于种植茶
树,历来金地所饮茶叶均以宋金边界的榷场交易和民间走私为源。但金承安三年(1
198年),金政府以“费国用而资敌”为虑,下令在金地内设官制造。承安四年在山
东半岛的淄州(今山东淄博南)、密州(今诸城)、宁海州(今牟平)和河南的蔡州(今河
南汝南)设坊制造新茶……而现代茶树可能种植区的北界仅在驻马店、徐州、临沂、
青岛一线。
按:1,此段材料见于《金史·食货志》,满先生也注意到,金朝力图种植茶树的动力何在。当年我们也曾做过违反大自然规律的事,这种可笑而荒唐的行为,竟然成了一个很平常的气候证据,比较出入意料;2,作者在这里回避了金朝种茶的结局,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据原文,泰和四年(1204年),金章宗便承认“味虽不嘉”,种茶只是“强民”而已;“(泰和)五年(1205年)春,罢造茶之坊”①。类似这种半截引文的情况还多次出现在作者所举暖冬记载中,如单用“今冬令反燠”半句,却删去紧接其后的“春候反寒”,让读者莫名其妙;3,作者所举“驻马店、徐州、临沂、青岛”,当时均在金国境内,金人在多处试验种茶无效后,“乃制亲王、公主及见任五品以上官,素蓄者存之,禁不得卖、馈,余人并禁之。犯者徒五年,告者赏宝泉一万贯”②。而现在,我国“茶叶分布地域很广……北至北纬38°附近的山东蓬莱县”③,已到当时的金朝腹地,两相对照,宋金时的气候能否称得上温暖应是一目了然的事.
11世纪中叶以后的50年左右最暖时期还可由当时开封水稻收获时间来加以证
实。《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有宋神宗召辅臣于后苑观稻的6年纪录……因此就水
稻品相来看,完熟期是适宜观赏的最后时期,皇帝召辅臣同观稻子收割或长势,总
带有炫耀的意味,礼部或皇帝本人肯定不会让大臣同观枯败、零落的枯熟期水稻。
故而可以推断这些观稻的时间必定最迟相当于水稻的完熟期。
按:1,表中所列包括元祐二年和元祐七年的记录,此时宋神宗已去世,在位的是宋哲宗;2,有意思的是,这次仍是在“后苑”,不是在大田! 3,作者所断言的“肯定”、“可以推断”多是想象之词,这一连串的假设,不知证据何在?相反,古代皇帝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往往坚持以农为本,也多做一些姿态,如亲耕等,来表明自己重农。因此,观稻应该是一件平常事,并不一定是皇帝到田边观光旅游。“大胆假设”是离不了“小心求证”的;4,表中所列时间,早至10月4日(1074年),迟至11月20日(1083年),前文已略提,不知作者如何解释当时“完熟期”的这种剧烈变化?
四 关于理论的运用
满先生试图以自然科学手段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似乎仍有可议之处。如,文中以王绍武先生的方法来计算宋代气温的距平。但是,首先,王先生的方法是否适用于宋代的情况?该方法在研究较近时期(约相当于竺可桢所谓方志时期)时,相关性可能很好,因为他的理论建立在大量方志等资料的基础上,尤其是同一区域的资料基本构成系列,进而以大量寒冷记录为基础展开。而宋代疆域既远逊其后各朝,这方面的资料留存很少,运用起来难免力不从心。他自己就说过:“1380年以前资料更少,也可能那时气候要暖一些。有关寒冷的记载更少。已经不大可能再做这样详细的分析”④。其次,满先生对一些资料作了有疑问的解读,很难得出正确结果。第三,元代以后,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清代的发源————————
① 《金史》卷49《食货四》,中华书局,1975年。
② 《金史》卷49《食货四》,中华书局,]975年.
③ 《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气象出版社.1987年,第137页。
④ 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