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17:48: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环境保护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当前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效
“先行试点”措施的推行及产生的效应。在改革开放和“三农“建设的政策指导下,农村的发展要求也由原来只强调经济而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并做出了一系列举措来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而产生一些积极的效应。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程度的环境治理工程,并采取“先行试点”的措施。进行试点的范围涉及全国各个省市乡镇,试点项目也包罗万象,包括水环境整治试点、生态修复试点、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试点等。试点后,各级组织试点地区。促进了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形成,农村建设质量组织的高水平,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解决问题得抓住重点,国家两点论与重点论环境整治理论指导下,抓住重点地区进行整治能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近些年来,我国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那就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也使得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举措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这些农村环保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环境问题。
2.1加大政府对农村环保投资力度,推进环保产业形成我国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除了对受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外,国家近年来还专门出台了一些针对农村的投资项目,主要表现在各级环保部门,农业部门推出了具体的植树造林项目和防护林工程;同时,各地陆续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另外,政府部门在农村进行了改路工程,有效避免农村因路况问题引起的扬尘,机动车排放的大量烟尘有所减少,较为直接的改善了农村环境;国家通过三农资金扶持农村的能源优化,推行沼气等新型能源项目,减少传统的薪柴的植被破环和燃烧后的气体灰尘排放。所有的这些政府措施,积极推进了环保产业的形成。
2.2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及建立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制定和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和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此外,我国还颁布国家级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制定环境标准364项。加上地方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基本,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农村环保问题上已有一些监管制度,可以促进农村环保的发展。
2.3加强农村发展规划针对我国农村发展缺少规划而破坏环境的特点,现阶段地方已加强了这方面的规划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强调农村发展布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了乡镇和农村工业园区的建设管理。促进工业企业污水的统一检测和排放,加大对污水处理装置的建设,进行农村工业污染的综合治理;其次,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了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各地开始兴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站以及生活垃圾转运站,特别是在较为富裕的城镇开始安排环保工人,专门进行环保工作以及环保检查。再次,在发展的布局,开始了农村生态规划,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公园,采用现代清洁型的农村发展模式。这些措施都缓解和解决了农村的环境问题,有利于建设环保意义上的新农村。
作者:徐卫兵单位:安徽省太湖县环保局
关键词:农村 污染 问题 对策
1.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
1.1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差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问题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在利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不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1.2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当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靠县市级环保部门,乡镇级环保组织机构标准不健全,落实工作还是以县市环保部门为主,使农村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很难将各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1.3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及农膜的大量使用使农产品的污染居高不下“白色污染”有增无减。 农民盲目追求农产品单产超量或不科学使用化肥,使农产品质量降低过量或滥用农药,使粮食、果蔬等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有益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致使生态失去平衡;大量使用地膜或塑料大棚,使农作物早结果早上市,但不容忽视的是大量使用地膜又不进行清理或科学处理,长期使用对土壤十分有害,造成了农用地膜污染严重。城镇、农村及农业污染日益加重,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逐步上升。
1.4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生活垃圾不能得到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在沟渠、村头路边随意乱倒堆积成为新的污染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大多数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畜禽场产生的废液污水多数就直接排入沟渠,导致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加剧。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含有多种致病病菌和寄生虫卵,直接作为肥料或一遇大雨粪便污水随地表径流入水体,必然会导致疾病传播威胁到人体健康。
2.对策及建议
2.1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归根结底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的重视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各级领导要重视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从教育百姓、提高百姓思想认识和环境意识入手,使老百姓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业意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帮助农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2.2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效能。各级组织要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一是要切实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制定“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加大对乡镇、村两级资金投入。二是要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是要持续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因此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充分调动起来,在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支持下,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大力开展“三池一改”以及庭院绿化、美化、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工作。三是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都将持续加强农村环保投入,我们要把握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努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
2.3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设施,完善管理机制清理垃圾。对所有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期集中进行全面清理。建设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的现象。
2.4全面推进村镇“清洁工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实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使用清洁能源,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物耗少、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用治理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
2.5整体推进以创促建促进全市农村生态环境。 进一步加强指导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的争创工作。要把创建生态县市、环境优美乡镇以及小康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农村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措施落实和实绩考核等,层层落实责任;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尽快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把“优美乡镇、洁净村庄、环境新居”等方面的农村小康环保建设列入乡镇重点工作,以有效推动农村小康环保活动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马世俊,中国生态学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J],载《教学与研究》2008年8期
[3]马香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解决对策,环境经济[J].2005.(3):25—27
[4]赳亚凡.对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世界环境[J].2006.(2):27—29
1《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系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GCTC),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来源期刊,并被CA、CABI、BA、BP、BD、ZR、UPD、EM、GeoBase、Scopus、AGRIS等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本刊宗旨是及时报道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研究的动态、理论、方法与成果。主要内容:(1)区域环境与发展;(2)自然保护与生态;(3)污染控制与修复。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2来稿要求文字通顺、条理清晰、数据可靠、论点明确。学术论文与综述文章一般不要超过10000字,研究简报一般不要超过4000字。文稿编写格式顺序为:“文题”—“作者(所有作者工作单位全称,大专院校需注明院系或专业,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以上附相应英文)—“分类号(中图分类号,1~3个,置于中文关键词的下一行)”—“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动态、简讯类文章务求简明。
3请作者通过网上投稿系统(网址为http:∥www.ere.ac.cn)投稿,并在网站上查询稿件处理信息。投稿时请推荐同行审稿专家3~5名。
4参考文献只列入直接引用的。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标注。非正式出版文献请勿引入,需要标注的,可以脚注方式给出。参考文献主要著录格式如下:a.普通图书(包括专著、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译者).版次(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d.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e.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f.电子文献对于载体为磁盘(DK)、磁带(MT)和光盘(CD)等的文献,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对于载体为联机网络(OL)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外,尚需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电子文献的网址。如:[1]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英文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212190019.html.对于主要责任者(作者、译者、编者等)一项,责任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分隔;3人以上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al”;用各种文种书写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的姓字母全大写,名缩写为首字母(大写)。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相同,其中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外文期刊名写全称,勿缩写。文献类型标志:普通图书M,会议录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汇编G,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中文文献著录需同时提供相应的英文著录。
5图、表要精选,设计合理,具有自明性,勿与文字叙述重复。插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宽(包括纵轴标目名称、单位)为6.5cm或13cm,计算机绘制,图中文字采用6号宋体。表格采用三线表。图题、表题附相应的英文。
6对不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的来稿,编辑部先将稿件退还作者修改,达到要求后再接受送审,并以符合要求的稿件寄到时间作为收稿日期。
7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一般在收到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结果(双方另有约定者除外)。作者修改稿在1个月内未返回,且未及时申明理由者,按自行撤稿或重新投稿处理。
8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稿件刊登与否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各类项目资助论文,请注明项目来源及编号。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以及基地和人才专项等资助的优秀创新论文,本刊将优先安排发表。
9编辑部有权对刊登文稿进行文字上的增删和修改。稿件一经采用,将收取版面费。稿件发表后酌付稿酬。
10作者来稿发表后,文章署名权归作者所有,其编辑版权属本刊所有。本刊已被有关数据库收录并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凡不同意自己论文被收录或入编、入网的作者请在投稿时声明。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不再另付。
11本刊发表的论文或产文课题项目获国家或院(部)级成果奖者,请作者及时向编辑部提供获奖复印件或单位证明,可获适当奖励。12编辑部地址: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邮政编码:210042电话:(025)85287092,85287036,85287053,85287052E-mail:ere@vip.163.com;bjb@nies.org
作者:席建师 伍金虎 张庆 单位:江西省宜春学院高安校区
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目前,我国农业面积较大,农村人口仍占多数,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太强,农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环境化学教育是非常好的方式和措施,可以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有利于保护农村环境。
一、充分利用化学教学平台进行环境教育
氮气在空气中性质稳定,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汽车数量的猛增,很多空气中的氮气高温下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再氧化成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一个主要因素;含硫矿物冶炼、原煤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元凶,它使农作物歉收,树木凋零,土壤酸化,毁坏建筑;甲烷又叫沼气,它可以通过农村中的垃圾,猪、牛家禽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制得,一方面把农村垃圾处理掉了,另一方面得到了洁净燃料,节省了很多柴草,树林、绿色植物砍伐量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大量增多是主要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在叶绿素上进行光合作用不但消耗了二氧化碳,生成绿色植物,而且产生大量的氧气,教育学生要多栽树、种草,少砍伐,尤其是荒滩、公路两旁,城市中,人口密度大的地方;金属铜、铁等在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在金属冶炼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如果不加以处理,任其排放到农田,农作物吸收,再进入人体,会导致水俣病,骨痛病等。结合化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化学习题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例如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时,通常是把铜片放入浓硫酸中进行加热,产生的气体做完实验后,还会继续生成,搞得教室里气味很难闻,学生身心受到影响,后改为在一个带导管的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试管里加入浓硫酸,盖好胶塞,使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加热产生二氧化硫,做完实验后,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不再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教室里的空气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氯气是有毒气体,学生在做氯气制取和性质实验时,由于是分组实验,数量较多,一定会有很多的多余氯气,教育学生一定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否则整个实验室将难以容人;家用小汽车和公共汽车消耗燃料之比约为1:5,它们排放含污染物的尾气量之比也约为1:5,如果家用小汽车平均乘坐2人,公共汽车平均载客50人,让学生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陶瓷工业基地,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硫酸磷肥厂旁边雨水PH的测定等,写出调查报告,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写小论文,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在农村中、小学,师范高职,大学师范专业开设环境教育课程
目前,中学教材中,分别在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包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但比较分散,相互缺少联系。据报道,美国、日本、西欧等很多先进发达国家在小学、中学里增设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内容和课程,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注意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我们应在农村小学、农村中学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我国较多人口仍在农村,如果环境教育不面向占在校学生多数的农村学校,是没有道理的,环境知识普及到他们才是真正的科学普及。师范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很多要到农村学校工作,在校时开设环境保护课程,纳入考试科目范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更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环境教育中注意下列几个观点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们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求得生态平衡,最终必将受到环境的无情惩罚,如非洲的撤哈那沙漠,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非典,禽流感都是人为造成的恶果,使学生知道,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一种化学物质既有为人类谋利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的一面。如DDT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杀虫剂,曾用它来控制蚊子,使流行在热带国家的疟疾得以大大减少,保护了生活在热带国家人们的生活健康,DDT的发明者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然而现在全世界都在禁用DDT,因为DDT对环境污染太大了。首先,DDT在杀死害虫的时候,很多益虫也被杀死,其次,DDT在自然界很稳定,它难以被分解成无害物质,再次,当鸟类吃了被DDT污染的昆虫之后,DDT会在鸟类身上聚集,最终使鸟所下的蛋的质量显著下降,使胚胎不能存活,影响鸟类的繁殖。据专家考证,在遥远南极的企鹅身上,DDT的含量都非常高。同样,DDT通过食物链也会在我们人体内聚集,危害人类健康。学习现代新的成就,同时要注意它的发展趋势,例如,现在农村电冰箱、空调越来越多,给生活带来了很多舒适、方便,但它们的制冷剂氟利昂同大气高层中的臭氧发生反应,而使臭氧的浓度降低,以致有可能使大气高层中臭氧层,不能再作为对太阳有害射线的保护层,建议使用无氟电冰箱、空调。结合化学教育,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与环境科学的关系,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如按照江西省政府统一部署,自2008年8月开始,江西省按照分批建设、统一协调的原则,在全省84个县(市)建设8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丰城市2个)。由于此前已在各设区市建成15座污水处理厂,目前,江西省已建成100座污水处理厂,近期又在全省启动十个工业区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整个江西的城市、乡村水质大大提高。
四、加强农村环境教育
城市中密集的人口和集中的大工业发展本身就提出了环境保护的需求,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十分突出,环境保护教育尤其重要。农村乡村工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如不妥善处置将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目前,大多数工厂、企业、工业园都往农村发展,很多广东省污染严重的企业,外商投资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往内地,迁往农村,如不采取环保措施,造成新一轮的环境污染很有可能。农村中农药的施用量较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污染土壤和水系,农村动物数量和种类大大减少,生态食物链破坏严重,老鼠横行,农作物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农村中还有农药捕杀鱼,电瓶电排打鱼、雷管炸鱼现象,用网捕鸟、乱砍滥伐行为,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农业化学肥料施用量明显增多,农家肥料施用大大下降,长此下去,必将使土质变坏,水系中硝酸盐、磷酸盐含量增多,使水体中富营养化过程加速,水中的溶氧量将会减少,直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要多用农家肥料,定期对农村土壤性质、性能进行测定。农村里垃圾较多,人畜粪便,塑料垃圾,农药空瓶,动物尸体,生活垃圾等,乱丢乱放现象严重。按照沤肥、回收利用、填坑铺路、封存、焚烧或填埋等方式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是促进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客观需要,也是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综上所述,农村环境保护教育,以环境化学教育为平台,只有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关键词乡村旅游 环境资源 资本化中国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课题:“旅游环境法律保护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旅游业的发展为视角”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为200803lx168。
作者简介:罗亚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法学,讲师,华东政法大学2010-2011年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商法、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210-03
一、引言
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自然资源,如桂林山水就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城市人口,越来约追求精神享受,把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和少数民族风情,欣赏田园风光作为逃避城市紧张生活的替代。广西是农业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域风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跨境旅游资源,以及历史遗迹,这些正符合了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因此,近些年广西的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最初的自发性的、小规模的经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广,使广西的旅游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wWW.133229.CoM
乡村旅游主要依托农村的自然风光与农村人文活动等资源,以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购物等各种消费需求。该类旅游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尤为重要,由于无节制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严重,因此,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农村的环保一向投入甚少,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投入。在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开始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的情况下,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目前我国关于旅游环境的法律非常欠缺。当前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是以“市场失灵”①作为理论基础的,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多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规制,以期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解决环境保护的“外部性”问题。但是,由于政府部门也有自己的私利,在保护与治理环境上总显得动力不足,特别是乡镇政府,有着更为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单纯发展农业在大多数农村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如乡镇企业就成为乡镇政府的优先选择。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发生冲突时,政府肯定会牺牲环境而选择发展经济。尽管有人建议把环境保护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可是官员们除了有谋求政绩外,更有谋求经济利益的愿望。这就是所谓“政府失灵”。现有的法律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发展旅游与环境的矛盾冲突,需要寻找新的路径解决发展乡村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和谐问题。
二、广西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与主要问题
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得到较好地发展,截止2009年底,广西建成常态性经营的乡村旅游点达300多个,“农家乐”500多家,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192个,分布在广西14个市80多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个,广西创建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排全国第9位,西部省区第2位。广西旅游局与农业、建设等部门合力打造了15条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目前广西主要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有以下几种:1.农家乐(渔家乐等);2.现代农业新村;3.民俗(族)文化寨或古村落;4.集观光、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农园;5.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6.依托乡村名胜开展乡村旅游;7.乡村红色旅游。
虽然广西的乡村生态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缺乏整体科学规划,暴露出很多问题,制约了广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认识不足,不能够准确把握和认识自由资源,及资源的开发,也没有很好地针对目标客源进行开发。
2.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体现为分散、小规模无序经营。
3.基础设施较差,如交通不便,卫生条件较差等,影响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旅游服务整体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5.由于法律缺位,监管不力,规划欠缺,出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人文环境特色弱化甚至恶化等问题。
广西已提出将旅游也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打造旅游大省的口号,而乡村旅游又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当前已出现的问题,已对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造成阻碍作用,使乡村旅游处于较低层面的发展,而消费者对旅游服务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要解决这样的矛盾,以及上文谈到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我们需要重新设计符合当今经济与环境关系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而且使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转贴于中国
中国三、构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自然资源是最为重要的条件,特别是对于乡村旅游更多地依重农村或山区自然资源。可是现实是,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几乎全部投入到城市,对农村几乎没有投入。虽然自去年起,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甚至中央财政安排了10亿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但是在具体的防治工作当中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目前我们的环境管理体系基本是针对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的,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适用性不强;同时由于我们在开展农村环保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工程、轻制度的现象,使得农村环境治理政策措施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等。再加上农村地广人稀,污染太过繁杂分散,农村环境保护的机构队伍薄弱、基础能力薄弱、法规制度薄弱、管理手段薄弱、技术支持薄弱,农村环保问题严重。
(二)传统环保法律制度的弊端
在我国,在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下,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更谈不上将之作为资本来看待。长期以来,中国资源行业的发展一直是行政权力为内生变量的,包括对自然资源的配置,也大多是通过无偿的行政委授实现的。从法律上来说,自然资源只是行政管理的附属,其自身的价值或是资本属性无从谈起。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环境只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市场机制的目标是人造资本的最大化,并以此实现经济在总量上的增长,环境要素在此仅是作为生产对象存在,市场机制对人造资本最大化的推进同时意味着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无限扩张。由此也形成了“环境保护与市场机制天然排斥”的普遍观念。对应到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也同样如此:旅游开发程度越高的地方,往往自然环境,乃至人文环境破环越严重。就是由于传统理论下,自然资源等环境要素是排斥在市场之外的公共资源,没有资本化,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运作。由于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市场主体不愿意付出成本进行环境保护。不仅如此,由于使用自然资源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再加上监管不力,经营者往往无节制的地消耗环境。对于行政监管,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等原因,也显得力不从心。
(三)环境资源资本化的转变
人类发展到今日,人类已面临着资源紧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峻环境局势。因此,有学者提出“生态经济理论”。在该理论下,宏观经济被视为一个包含内容更多,更有支撑能力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即经济只是生态经济的一个子系统,而将环境保护提到比经济发展更优越的地位。以生态规律影响和支配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下,要求立法将自然资源作为自然资本的基本构成,并不断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通过投资扩大供给。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法律应将生态环境等资源纳入到物权理论框架中。在传统的物权理论框架中,土地和海域早已纳入物权中,对除所有权以外的他物权构建的较为完善。其他的生态旅游资源,也可以按照使用权等他物权的创设②,赋予自然资源一定的权利,按照物权制度,将这些权利市场化,通过拍卖,由经济实力强,开发最为合理者获得使用或开发的权利。旅游环境资源不再是无偿的公共资源,而成为“自然资本”。如果要获得自然资本的使用权或利用权,需要通过市场交易。
通过环境资源的资本化设计,将原来视为公共产品的自然资源等环境资源“内部化”,使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再是“免费的午餐”。一旦环境资源权利成为资本,纳入到投资者的成本之中,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或利用权的拍卖,而获得资金,专款专用与当地旅游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这样既解决了政府在环保上资金投入不足和“政府失灵”的问题,也可以真正实现“谁使用谁治理”的原则。
转贴于中国
四、对广西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制度框架的构建
针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与环保发生冲突的困境,基于环境资源资本化的制度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相关法律制度:
(一)制定地方乡村旅游发展法规
目前有不少地方盲目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无序经营,没有对环境污染的评估,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与浪费。要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继续发展,应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制定符合旅游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地方法规。法规应制定当地乡村旅游的目标和宗旨,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手段;禁止性行为;法律责任等。在地方法规的指引下,地方各级旅游部门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引进投资及项目开发应符合规划要求。中国
(二)旅游环境资源资本化
对于自然资源,可以根据其所有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权利,如开发利用权,使用权等。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有两类:国家所有权和农村集体所有权。而经营者也有两类:外来旅游企业和本地农户。将旅游环境资源资本化,就是要经营乡村旅游服务的经营者有偿使用青山、绿水等传统上属于公共产品的资源。对于旅游企业,如果使用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应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自然资源使用费,这个制度可以按照土地使用权的制度设计;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应与该地的农村集体组织签订承包协议,有偿使用。而经营者是当地农户的,由于经济能力弱,他们经营旅游也是在其传统的生活习惯基础上进行的,原则上不需要象旅游企业一样付费,但应当缴纳适当的,相当于环境保护的保证金。
(三)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
目前广西的农村生态旅游规模化经营的不多,很多都是当地农民自行个体经营。分散式、小规模经营往往经济实力较弱,没有长远规划,比较急功近利,带有较强的“靠山吃山”的心态,很少关注环境问题。对此,应制定地方法规,规定较高的进入门槛,引进具有先进开发与管理经验的旅游经营企业进行整体性开发。这样可以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较为有效、协调的利用。地方政府在进行招标引进旅游项目时,应重点考核其对当地环境保护的措施的可行性,使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及环保纳入经营企业的运营成本之中,从而达到旅游开发与环境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与环保双赢的局面。
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并非指仅投资多的旅游企业才能经营乡村旅游产业,而将当地农民排除在旅游发展之外。这里所指的高门槛,更大程度上是指对环保的贡献。对于当地农户经营旅游行为,更多的要靠行政力的约束,如收取排污费等。
(四)有效地将农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农民纳入旅游产业中
对于风光秀丽的生态旅游景区,往往也是相对贫困的地区,如广西的大化县、田东县、东兰县、巴马县都是有名的贫困地区,近几年由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的经济与农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如果鼓励当地农民从事旅游,农民分散的、小规模可能对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都不利。引进外来投资,又可能将当地农民排除在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之外,而他们还很有可能要承受因为开发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让当地农民参与旅游业,享受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所带来的实惠,同时又不会造成不经济、不环保的效果呢?
这需要当地政府在引进投资时,要求旅游经营者做好规划,将当地农民作为其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双方的合作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1.农民可以通过村委会等集体组织与经营者签订协议,以他们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入股。这要求首先将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他物权利划分成股份,并且作价,转化成资本。这种方式的合作,恰恰与上述制度设计相吻合,也是当地农民最深的参与旅游开发的一种方式。通过自然资本入股,农民成为股东,可以参与开发与经营决策,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表决权,这也遵循了环保民主原则。
2.无论当地农民是否有自然资本入股参与,都可以加入旅游服务、甚至经营管理行业之中去。当地农民世代居住在本地,与当地资源形成天然一体,其实他们也是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民俗资源作为开发旅游的重点的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主要是苗族风情,消费者除了欣赏秀美的山水风景之外,更是想要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当地农民的生活和民俗,通过旅游企业的良性包装,呈现给消费者。而当地农民可以在保持自己的生活传统和习俗,同时又不离开家门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生活。参与的方式有二:第一,受雇于旅游经营企业;第二,与旅游经营企业签订协议,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承包给农户或农户联合体。协议中明确约定承包项目与范围,旅游经营企业统一管理,指定服务标准,由经营者就农户经营项目对消费者承担责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民俗资源的时候,法规应做适当的引导,避免将民俗风情展示舞台化、商品化。在开发的同时,注意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破坏与冲击。经营者应配合文化部门对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3.对于不愿意或者没有劳动资源的农户,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分享利益:第一,通过所在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自然资源入股方式获得分红;第二,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按照与经营者的协议,从旅游经营者处获得补偿款。该补偿款是用于弥补因开发乡村旅游使其遭受到对原有安宁生活破环的损失或容忍。
(五)当地政府成立专门的监管组织
通过将自然资源资本化后,环境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得以有效利用与保护,政府的环保压力大大减轻。但并不是说政府对此就可以无所作为,而是要转变职能,从执行者变为监管者,保证市场的良性、有序运行。针对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政府监管组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乡村旅游服务标准;2.按照相关法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旅游开发经营企业;3.监管自然资本权利交易过程;4.监管经营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如果他们有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依法采取行政手段;5.对农户分散经营进行必要的组织与培训。
在进行行政监管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行政权的过分膨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常常喜欢当场上的“运动员”而不是“裁判员”,因为直接参与经济,可能会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立法就是要政府回归本位,成为市场的监管者,防止恶性竞争或破坏竞争的行为。对于难以资本化的,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公共资源,难以用市场手段调节的,需要政府投入加以保护。
五、结语
良好的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但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优势可能难以发挥,最终成为制约产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障碍。笔者试图跳出传统环境保护的思维,在生态经济的视角下,构建一个农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将原本作为无偿使用的自然资源资本化,从而将“外部化”的问题转为“内部化”,以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制度的具体构建仍需不断探索,本文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注释:
①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的状态,特别不能按最优化原则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自然资源一直以来作为公共产品,存在产权不明的状态,市场运作无法组织和实现自然资源的提供。自然资源被排除在市场交易之外(外部性),市场交易主体不会为消耗自然资源而付出成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这类外部性和搭便车一般不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当然也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途径加以纠正。
②对于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我国的法律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自然资源国家和集体所有。这样的制度设计也是基于我国公有制和当前的政治体制,具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这一点已达到基本共识。所以这里讨论的权利为非所有权的他物权。中国
参考文献:
[1]余小军,马融.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综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
[2]走进新农村“2010广西乡村旅游”正式启动.人民网广西视窗.people. com. cn/gb/179409/179464/10817241.html.2010-1-15.
[3]谢晓岗.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百色市为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张璐.生态经济视野下的自然资源权利研究.法学评论(双月刊).2008(4).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论文摘要:阐述了从江县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从江县的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作物秸秆的不当处理,以及人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等的随意排放造成的,虽然目前危害不大,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也会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由于从江县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中上游,若因农业环境污染引发水体污染,将对下游群众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抓好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 农业环境保护污染现状及成因
1.1 种植业
1.1.1 化肥。施用量不大,但使用方法不当。据调查,从江县年均使用化肥量4 200 t,平均 349.5 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90 kg/hm2, 85%以上采取撒施,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1.1.2 农药。从江县每年使用各种农药实物100 t左右,平均8.25 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杀虫剂占75%。但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农药瓶、袋乱丢乱弃现象严重。所以70%~80%的农药都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
1.1.3 秸秆。农作物秸秆特别是油菜秆存在露天焚烧现象。每年各种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的约20万t,其中被用作饲料、积肥、沼气利用约占总量的60%,露天焚烧或直接抛弃约占总量的40%。这些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1.1.4 农膜。全县每年使用农膜约50 t,农膜回收率85%以上,但仍有少部分地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并有加重的趋势。
1.1.5 传统灌溉方式。传统的灌溉方式加重了对流域水体的污染。全县农田灌溉总面积约0.53 hm2,多数采取漫灌或串灌,导致污染面积扩大,水体污染加重。
1.2 畜禽养殖业
1.2.1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全县畜禽养殖年产生粪便总量约50万t,无害化处理不足20%。
1.2.2 畜禽粪便流失量大。家庭或散养户未经处理的粪便露天收集堆放,经日晒雨淋,流失率约为20%。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也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
1.3 农村生活污染 2007年全县人口32.8万,据估算每年产生人粪尿总量近15万t,生活垃圾产生量在3万t以上,生活污水产生量约500万t,采取卫生公厕、无公害处理人粪尿约15%,多数为直接还田。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因此大部分随地表径流水进入水体,形成生活污染源。人口多、密度大的城镇,污染越严重,如流经县城的停洞、下江,污染已十分严重。
2 治理对策
2.1 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①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及时信息,指导农民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②提倡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新技术;③科学合理用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④认真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按规定使用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2 科学使用化肥,增施有机农家肥 通过土壤普查和土壤养分监测,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同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采取堆腐还田、牲畜过腹还田、沼气发酵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水土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改善土壤环境。
2.3 积极推广和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技术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的建立,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农业污染。
2.4 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如在农村大力沼气生态建设,把“一池三改”技术落实到位,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
2.5 做好废弃农膜的清除、回收,防止“白色污染” 逐步扩大易降解膜和各种专用膜的示范推广,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清理回收残膜,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2.6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法规,强化对农业投入类产品市场的监管,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江苏重视沼气建设,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治理环境污染,在农村和城市生态建设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中国的环境在世界上处于落后状态,污染的环境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阻碍着经济的正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一、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迫在眉睫
国务院总理同志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2004年全球118个国家的生态现代化指数排序中,中国名列第100位。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废物处理率等30个指标的分析表明:瑞士等15个国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中国等26个国家属于世界较低水平。我国环境事故、生态危机都进入高发期。民以食为天,而食品受污染的事件频频发生。污染的空气,造成的肺癌成为头号杀手!1/4的人喝不上纯净的水,松花江、太湖污染引发饮用水危机。90%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
江苏尽管经济发达,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明确将环保优先、富民优先、科教优先、节约优先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选择了236家循环经济试点,一手抓环境保护,一手抓生态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促进生态循环,改善卫生环境状况,保障人民健康是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发展循环经济,净化生态环境
新型农村沼气作为一种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投入最少的“减量化”,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污染排放量最小的“无害化”为原则,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
围绕建设生态省的总目标,江苏以推进生态农业县建设为抓手,实施“三清工程”(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立清洁生产技术保障体系。人畜粪便以及有机废物的传染病源,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沉淀作用,能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能有效防止疾病传染。实施大中型畜禽场有机物污染治理的能环工程,推广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等综合利用技术,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沛县的养殖业发达,但畜禽排泄物造成了农村环境脏乱差。在龙固镇三里村结合“一池三改”的实施,成功推广了“畜沼菜”、“畜沼粮”、“畜沼果”等多种生态良性循环模式。不仅农村居住环境得以改善,还增加年收入3000多万元。
以往江都市银河生态农业园产生的粪便和污水造成环境污染,让周边农民不堪忍受。2002年,建起了一座沼气塔,开始了农业生态圈的运作。在生产过程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奶牛粪便液通过污水管输送到沼气塔,经过发酵后产生沼气,供农家炊事,将污染物资源化,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彻底改变了环境。
赣榆建造农村户用四位一体式沼气池26500只,大中型沼气工程7处,创建集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处,建造生活污水净化装置216处,总发酵容积273000m³,净化生活污水34万吨,建造2万户的“生态卫生厕所”。
江苏省积极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利用厌氧发酵和好氧降解技术,将农村的粪便、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促进了生产、生活用水的良性循环,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三、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
利用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效率,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
涟水、东海、金湖、邳州等地开展了水稻沼液浸种试验示范,水稻单产可提高8-10%。沼气余渣的肥效是普通农家肥的三倍多,沼液可以用来施肥、养殖鱼虾。通过走“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种养业生物链模式,改善了土壤的板结情况,使农产品品质得以提升。
沼气不仅为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清洁能源,而且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还将农户的生产、生活、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废弃物资源化,沼气发电制热
南京水阁垃圾场在1997年利用沼气发电,2002年并网。天井洼沼气发电厂每月能发电50万度,供应5000户居民用电。轿子山开创国内第一个填埋场沼气制热项目,每天3500吨生活垃圾通过卫生填埋产生沼气,用来发电制热。南京三大垃圾场一年产沼气全用于发电制热,减排的甲烷相当于50万吨二氧化碳。目前,南京垃圾填埋场日均发电10万度,日产95℃热水8001000吨。沼气不仅将废弃物资源化还把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变成了环境优美的绿化带。
1979年,江苏省沼气研究所(现常州市生态技术应用研究所)在武进建立了沼气发电站,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江苏省最大的沼气发电项目在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投入运行。年出栏生猪6万头,废水达4万多吨,现在达到零排放,年发电40万度。武进绿杨花卉有限公司,用猪粪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和秸杆气混合发电,解决花木大棚所需能源,沼渣给果树、蔬菜施肥。溧阳市乾丰养殖有限公司的大型沼气工程于2007年开工,可年产沼气300万立方米、发电40万度,解决了畜禽污水排放的难题。
无锡益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每天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每小时发电2.4万度。沼气制蒸气,以每小时100吨的产量供新安、华庄两地的60多家企业使用。无锡桃花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产沼气发电,每小时发电1960度。徐州国际农业科技园,利用城市粪便发酵的沼气发电。
我国城市的沼气资源充足:1.工业污水、污泥。采用厌氧消化技术,1m³的污泥可产生10m³左右的沼气,可发电15度以上。2.生活垃圾。一吨生活有机垃圾产生的沼气量约为100~200m³,可发电150~300度。3.我国年产酒精约400万吨,产生的沼气就可发电18亿度,产生0.3MP的蒸汽200万吨。我国年产柠檬酸70万吨,发电总量可达2.1亿度,产生0.3MP的蒸汽24.5万吨。
沼气发电的生态、能源和经济效益尤为突出。作为节能产业,生态循环经济,沼气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良途。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农林厅.“十五”期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2005.3.
关键词:新农村;中小城镇;生态优化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24-02
1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问题研究的意义
近十年来,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河南省农村发展滞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普遍落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鉴于河南省城乡现状,大城市的现代化成果直接进入农村落差太大,需要在城乡之间添加一个或多个台阶,才能比较顺畅地完成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也会自然地获得外力的推动。因此,中小城镇将是协调新农村建设与大城市发展之间的重要角色,同时,发展中小城镇,也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
2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主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它覆盖了“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覆盖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所以,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内容可概括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目标、价值规范和价值需求;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要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前提和保证以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在农民生活方式上,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新追求,从而使人们过上真正符合自然规律及社会道德的生活;在中小城镇社会结构上,使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以期维持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
3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面临的困境
解决“三农”问题,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路径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但目前状况是:在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却经常损害到农村的生态平衡。当前,河南省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一些地方的新农村中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较低,居民点建设及道路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加之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科学施用,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不配套,乡镇招商引资企业布局的不合理等,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大面积污染。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愈加突出。假如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4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具体措施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优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河南省各地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既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的同时,也为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优化带来新的机遇。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途径主要体现在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循环农业,就是以循环经济理论来发展农业生产,它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思考”为原则,以资源低消耗、废物低排放、产品高产出、转化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和生活的无害化。
河南省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和综合循环利用率。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改造中低产田;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统一防治、承包防治等措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同时,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普及农村沼气,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资源化利用。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开展农作物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秸秆气化的试点工作。以村为单元,建立物业管理站,由专人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并负责沼气、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河南省洛阳市结合以上方面具体实施了数十个项目:
(1)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截至2010年上半年,洛阳市全市户用沼气池数量已达到了49.5万座,4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能源,2981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沼气。
(2)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截至2010年上半年,洛阳市发展沼气工程417座,70%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
(3)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基本解决了养殖小区、农村寄宿学校、敬老院等地的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利用,村民享有系统的乡村物业服务;
(4)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通过推广秸秆直接还田、青贮、堆沤、生产食用菌、秸秆沼气等综合利用措施,2009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75%以上,31个重点乡镇利用率达到92%以上,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种地养地”模式及“种植――秸秆――养殖”和“种植――秸秆――食用菌”等循环农业模式面积不断扩大,以前的废弃物如今成了优质的肥源、发展养殖的饲料、种植食用菌的原料、农民增收的资源。
(5)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合理减少化肥使用量。2009年洛阳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30万亩,亩年均节约化肥4公斤、节本增效30元以上。
(6)推广旱作节水技术,采取使用耐旱品种、应用旱作栽培技术、地膜或者秸秆覆盖、修建集雨水窖、实行水肥一体化栽培、示范滴灌节水技术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09年,洛阳市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农民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增强,节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
(7)推广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2009年,洛阳市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17万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8)推广农村节能技术。重点是推广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技术,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多功能节煤炉和秸秆气化炉等,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9)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用节药型新器械和高效低毒新农药,建立机械化专业防治队,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量。
(10)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要是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11)建设循环农业示范村,组装、配套使用各种循环农业生产技术,为循环农业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提供典范。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实现“人-自然资源-农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就成了首选。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的生态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继荣.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新农村建设,2007,(8).
关键词:乡村旅游;公地悲剧;公共资源;博弈分析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的公共资源与人文资源为依托,利用城乡差异设计旅游产品的一种旅游形式[1]。近年来,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及其综合性强、关联性大、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特点,有效地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需求,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经营中,村民个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现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旅游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生态环境污染和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的“公地悲剧”[2],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公地悲剧”的表现
课题组2012年7月通过对河北省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30个自然村、80位村民和256位乡村旅游旅行者的问卷调查,对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公地悲剧”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的破坏
由于村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准入门槛低,甚至很多地方还可以获得政府补贴,村民对利益的追逐以及对成功者的盲目跟风使得乡村旅游经营户数量大幅度增加,为扩大经营面积大量占用土地,客流量增大的同时还带来了景区噪声、空气、水源等污染。在河北省白洋淀景区,虽然在保护环境禁止企业污水排放,但是河道两旁的居民、农家乐经营者都将自家的污水管道与河道相通,直接将污水排入淀区。渔民过高的网箱养殖密度和不合理的饵料使用也导致水质下降,并对周边环境形成交叉污染。此外,质朴、勤俭、古老的乡村文化受商业化冲击,大量村民放弃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传统乡村文化逐渐流失。
(二)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的缺失
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自发性,一个旅游景点可能带动附近若干个村落开展旅游活动。如河北省邢台地区内丘县侯家庄乡依托寒山景区,有五个自然村开展乡村旅游。为了获得更高利润,旅游项目经营过程中卫生与住宿条件较差,服务质量不高,产品种类较少且雷同现象严重。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乡村旅游经营中拉客、欺客、宰客、以次充好、掺假使假、假冒伪劣等现象已成为常态。在对河北省乡村旅游者调查中发现,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最不满意的是什么”这一选项中,有86人选择“宰客现象严重”,占32.6%。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
(三)乡村旅游品牌维护动力不足
河北省灵寿县横山湖景区,是距离省会石家庄最近的国家二级水库,水质清澈,环境优美,宜于垂钓、划船,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调查发现,虽然横山湖景区内村民积极开展如农家乐餐饮、酒店、游船、快艇等旅游服务,但景区四周没有路标,景区内没有停车场、路灯、便利店、下水管道和防洪排涝设施,农家饭菜也缺乏特色。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很难增加游客的重游频率并吸引新的客源,也难以将自身品牌做大做强。村民个体很难想到去主动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或主动进行宣传以增加乡村的知名度,更不会自己出钱进行卫生、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导致乡村旅游中最重要的竞争资本―品牌受到损害。
二.乡村旅游“公地悲剧”产生原因的博弈分析
乡村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都属于公共产品,即可以被一定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和利用,不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每个村民都可以利用公共资源为自己服务,同时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的权利。
假定一流域内有N个农家乐经营者在流域内排放污水与清倒垃圾,假设每户农家乐回收垃圾,并开挖污水管道改善生态环境,使游客增加带来的收益为S。而农家乐经营者排放污水导致环境污染,旅游区不再存在后的收益为0。假设农家乐经营者有两种选择:排放垃圾和回收处理。在一部分人破坏环境的情况下,所带来的收益为F,且S>F。对于单个农家乐经营者而言,排放垃圾的后果将由所有村民共同承担,且个人排放垃圾污水的行为对村民集体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3]。如果经营者选择回收垃圾,则要承担垃圾清运与排污管道铺设的成本C,且假定C
通过图1的博弈矩阵可以发现,对于农家乐A而言,如果其他经营者选择排放垃圾,此时自己排放垃圾的收益为0,回收处理的收益为-C;而如果其他经营者回收垃圾,此时自己排放垃圾的收益为,回收垃圾的收益为-C+。显然,无论其他经营者采用哪种策略,农家乐A可以获得最高收益的策略选择总是排放垃圾,这也将是其他村民的理性选择。村民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是排放垃圾成为集体行为,河水污染、垃圾满地。同样,在关于农家乐餐饮定价、拉客宰客等行为中,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角度出发,经营者也会选择利已的宰客、以次充好等行为,这些行为均导致乡村旅游公共资源和品牌受损,公地悲剧出现。
三.乡村旅游经营者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的建立
虽然乡村旅游发展中极易产生“公地悲剧”问题,但却不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村民之间处于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公共资源利用的博弈是反复进行的重复博弈,随着村民对于重复博弈过程及其结果认知的增强,其策略选择将会发生改变[4]。
假设某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农户共同组成旅游业联合组织,如果农户按规定经营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可以定期享受到联合组织提供的技术指导、产品宣传与其他的公共服务等利益R。如果发生私自排放垃圾、污水,或者宰客等行为,将被驱逐出联合组织。假定农户失去联合组织为其提供服务利益的现值R0=,其中为贴现系数。此时博弈模型的收益矩阵见图2所示。
当农户选择合作可以为其带来更高收益时,旅游联合组织将会约束农户在维护乡村旅游公共资源和集体品牌中采取合作的策略。因此,将分散乡村旅游经营者集合起来,共同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构建农户在集体组织中的行为关联博弈,可以有效维护旅游公共资源[7]。
四.克服旅游资源“公地悲剧”的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模式
(一)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联合组织
通过上述博弈分析可知,成立农户联合组织约束农户的行为,可以使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觉维护乡村旅游资源。但是必须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农户可以通过联合组织获得相对较高的期望收益。因此,旅游联合组织必须有实质性的表现,首先要求对于组织内部每个成员的权威性,其次可以在旅游市场上进行独立决策。虽然很多乡村旅游目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旅游组织或协会,但作用发挥并不充分。由于协会不是政府机构,缺乏行政约束力量,在村民合作中的协调、规划、服务等方面作用有限。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度,能代表全体村民利益的乡村组织机构,这种机构可以由村里有较高威信的人出面组织,或通过民主投票组成,以增强乡村旅游联合组织的权威性。
(二)规范联合组织市场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旅游经营者之间仍然以竞争为主。在对旅游地居民问卷调查中,关于“是否感受到同行竞争的压力”这一问题的回答,55%的受访者回答“是”。为了避免村民间的恶性竞争,需要联合组织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使村民在合作的框架内展开竞争。这一乡村集体组织的主要任务在于制定有一定约束力的规则,保障利益分配的均衡和村民机会的公平,并协调村民之间以及与外界的关系。如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眼石村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即由村书记牵头组成村旅游协会,统一规定餐饮、住宿价格,并兴建排水管道、公共厕所、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设施,并负责本村乡村旅游的宣传工作。在村民联合组织的引导与带动下,村民努力构建与维护自身的声誉,从而减少单个经营者破坏环境、宰客等追逐短期利益行为,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村民联合组织对村民个人的声誉约束解决公地悲剧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认知和博弈过程,而乡村旅游赖以生存的公共资源是珍贵而脆弱的,因此必须依赖于外部力量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进行保护。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在于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一方面保障村民公平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权利,同时惩戒不良经营行为和环境破坏活动。并建立建全农村生态环境的清理制度,综合运用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护制度、垃圾处理转移支付制度等,控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餐饮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沼气发酵 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农资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严重障碍,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健全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使农业资源得到永续利用,走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中,沼气发酵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它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既能产生洁净的沼气能源,替代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又能解决农业废弃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并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1.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循环经济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遵循“3R”的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农业资源消耗最小化、农业污染排放最小化与农业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涉及农业清洁生产、农业产业内部物能互换、农业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方面。
1.2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农业发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1 农业资源匮乏,浪费严重
我国农业人均资源量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为0.08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草地面积虽然是耕地面积的3倍,但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年降雨量小于400mm的10个边远省(区),自然条件差,25%的土地不易利用。我国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非常严重,如1公顷耕地用水1.2万立方米,是发达国家节水农业的4倍以上,工业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很低,只有40%,相当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60年代的水平。农村的生活用能主要以生物质直接燃烧为主,利用率仅为10%~30%。
1.2.2 农村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生活用能大多数仍以传统的生物质(柴、秸秆等)为主,占农村生活用能的61%。虽然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能源供应仍然十分紧张。由于农村能源的短缺,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场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河流淤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短缺,最终进入一种“能源短缺-过度砍伐-生态破坏-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2.3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正在遭受来自工业的“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的污染。为了使农作物增产而在农业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但是大量化肥投入换来的增产十分微小,施用大量化肥后,土壤板结加剧,有机质含量逐步下降。为了防治病虫害而大量喷施农药,也造成了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还导致了大量害虫的抗药性,使农作物减产,农作物的品质下降。
面对上述严峻的形势,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和生态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依据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分解、转化、富集、循环再生等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的循环经济模式,如图1所示。
随着我国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以沼气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如以大棚、蔬菜种植、养猪和沼气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北方沼气生态模式,以“猪-沼-果”为特色的南方农村生态经济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该
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2.1 综合性
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在该模式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地结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2 多样性
该模式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2.2.3 高效性
此模式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同时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2.4 持续性
该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最能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成为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3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给农民带来了增收效果,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3.1 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也可以浸种,减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沼气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建一座8m3“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300m3,基本满足3~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肥30t左右,相当尿素300kg、磷肥500kg、钾肥200kg。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费和电费250元~3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支150元~200元,利用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后粮食产量可提高25%左右,种养业可增效300元左右。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在1000元左右,两年就可收回成本,使用年限按20年计算,每年分摊的成本不到100元,可使每户人均增收200元~300元。
2.3.2 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将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2.3.3 社会效益
该模式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农户使用沼气灶,结束了烟熏火燎的历史,粪便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茵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妇女生产力,从繁重的砍柴割草中解放出来,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既系统经营、规模经营,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绪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双莲.沼气发酵残留物在无公害水果蔬菜生产中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2]方淑荣.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J].农业与技术,2007,27(2):136~139
[3]张耀文,周喜平,李建忠等.依托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J].现代农业,2007,(12):156~158
[关键词]休闲农业;特点;发展前景;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休闲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各地政府对休闲农业重视的程度也越来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休闲农业的发展
首先,近几年来,在农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多层次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升农业发展的资源及市场潜力;推动农民就业增收,促使城乡差距缩小;引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其经济的快速高效增长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这些已经成为涉农问题研究的重点.本文希望通过对休闲农业的系统研究,找出一个突破传统农业,使当下现有的农业设施和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条农村发展新道路,并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对于休闲农业的认识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和产业经营,对这一产业形式和领域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纵观国内外近十几年对休闲农业的研究,目前国外有关休闲农业的专著非常少,国内多数关于休闲农业的论文,还只是停留在对各地区进行休闲农业发展后基本经验的简单化总结这一层面上,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对休闲农业进行论述的论文很少。
三、休闲农业的特点
1、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
在经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4个阶段的同时,休闲农业在发展、经营主体、空间布局、经营规模、休闲功能5个方面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变。一是在发展上,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二是从休闲功能上看,从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的单纯方式,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三是从空间布局上看,从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边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四是从经营规模上看,由零星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五是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2、休闲农业是适应时展的产物
休闲农业是适应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的新产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形态和新兴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连结为一体。作为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汇集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村、农民生活习俗等,经过科学规划、开发,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教育培训、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横跨一、二、三产业。
3、休闲农业使人类更加亲近自然
休闲农业以田园风光、农村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为主题,结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休闲农业利用田园风光、农村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科技示范园区等,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现状,把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特征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陶冶情趣、休闲娱乐的机会。
4、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为想了解农业、熟悉农村,倾心于回归自然和原生态,渴望在节假日到郊外观光、旅游、度假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和服务。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融合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设施,让顾客从事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传统休闲农业、都市型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奇异型休闲农业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随之产生。
四、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1、政府加强引导,营造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氛围
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提高对这项科学性很强的工程进行系统性的认识,明确休闲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最终目的,认识到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新型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并能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渠道。同时,发展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的新引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推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门朝阳产业。
2、合理规划布局,改善休闲旅游环境
休闲旅游作为高层次的旅游活动,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也要注重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相关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的相互衔接,以人为本,适度开发,合理保护,确保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休闲农业发展起步晚、建设水平低、单体规模小且无序发展的现象,政府要以休闲旅游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组织旅游、农业等相关部门,根据各地的农业特色结合地理特点、人文景观和产业状况等方面的发展基础,合理规划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区域、开发功能和开发时序,优化发展布局,突出经营主体和特色,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应符合客源市场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的农业旅游项目,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休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进而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在休闲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优先安排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乡村休闲旅游环境。
3、突出特色,探索创新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发挥地方特色,是地方休闲农业发展具有生命力的关键点。所谓的特色是树立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吸引潜在消费者、避免休闲农业同质化的重要渠道。正如成都“五朵金花”发展整个过程,紧密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人文底蕴,把文化因子和产业因素注入自身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做成“一步是景、步步是景”的休闲旅游产品。
4、加大投入,建立农业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完善农业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可以为休闲农业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总体上来看,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工对全县旅游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大多数景区仍处于开发程度低,服务接待设施规模小、档次低,难以满足需求,严重制约了景区发展。
5、注重旅游宣传,塑造地方休闲农业品牌
品牌是无形的,它代表产品的一种视觉形象和文化形象,也是休闲农业景区参与竞争的重要载体。成都“五朵金花”的成功经验之一,即通过举办花博会、首届乡村旅游节等形式,方便游客了解休闲景区的位置和活动项目,形成自有的品牌。坚持品牌宣传战略,通过多渠道、多种媒体、多种宣传方式推广,树立旅游品牌。
6、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产品。
各地区具有众多的原始人文生态景观、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古朴的民俗风情、各种农事节庆活动,这些资源均可开发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休闲农业产品?如对农村古代建筑遗址的利用,包括古城、古井、古桥、古宅、寺院等建筑。对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的利用。此外还有地方特色民俗活动、传统节日、婚嫁礼仪及健身活动、宗教仪式等。
五、结束语
休闲农业在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休闲农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