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0 03:3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建设应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渗透班级、校园文化的教育化功能,美化、净化校园环境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提升文化品位,争创文明班级。
二、建设目标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建立强有力的班集体领导核心,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3、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4、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积累知识,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努力打造书香文化班级。
三、形式内容:
班 名:鲲鹏之志
班 训: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
班级口号:一飞冲天,傲视苍穹。
班级目标: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
班歌:《我相信》
班徽:不比起点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
班规:课前准备不能少,铃声响后静息好。
专心听讲勤动脑,作业工整按时交。
室内室外不追跑,小声交谈不乱吵。
穿戴整洁勤洗澡,教室卫生勤打扫。
刻苦锻炼身体好,保护视力不能少。
同学之间要宽容,对人真诚有礼貌。
班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努力学习,顽强拼搏。
四、工作措施 :
1、精心布置教室,让物质为精神服务。
教室里的布置合理,大方,雅静,富有书香班级氛围,富有班级特色,教室里的布置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视觉感观,也同时通过感性认知而影响着学生的理性认知。除此之外,在教室布置上,还力求做到简洁、实用,又不失生动活泼。如卫生角怎样布置,图书角的管理,板报的设计等。
2、坚持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班级”。
充分利用书籍,为学生打开通往智慧和精神殿堂的大门。在读书中迅速增加学生们现在的知识存储量,使学生精神境界提高新的层面,在书的世界里,他们将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悠久文化底蕴的教育,他们会重新认识中国这个古老而又以文明著称的大国,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读书能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孩子们就像一块干海绵掉进了大海,像一颗种子投入了肥沃的土地,像一颗小苗沐浴着阵阵春雨。在书的滋润中他们伸腰展臂茁壮成长。“随风飘来阵阵书香,书本中扬起张张笑脸,笑脸上写满了满足的幸福、成长的喜悦、振奋的精神。”
3、开展班级责任认领活动。
在班级开展责任认领活动,让每个同学都能为班级的管理分担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负责摆桌子、负责检查等,让全班同学根据各人能力不同分别认领不同的责任。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动一点心思这些活都能干得很好,这样不但能锻炼他们的自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4、设立评比机制,形成正确舆论。
形成正确舆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只有在班级里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分辨是非。
首先,利用晨会时间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道德教育谈话,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
其次,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的思想行为,促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得以保持和发扬,不良的言行得以改正。最关键的是开展评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每周一次评论活动,大家对每名同学进行评价,好的加分,不好的不加,并指出应该怎样改进。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关心班级的每一件事,以便有据可说,也有利于形成班级公平、公正竞争的良好班风。
5、借助特色活动,提高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① 抓阅读教学,用阅读指导和阅读启迪把学生从不良课外书籍和网络中引出来;
② 抓个人考核,利用班干部的力量,做好考核,定期和家长交流,促进学生上课主动思考、积极学习,促使课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一、班级文化建设具体要求:
1、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环境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
(1)优化班级环境。要求教室窗明几净,地面无纸屑,天花板、墙壁无蜘蛛网、痰迹、脚印,玻璃窗无废旧张贴,电扇、灯管无积尘,讲台面干净、无粉尘,讲台下无杂物,桌椅、卫生工具摆放整齐,课桌椅、名人名言等公物无损坏。
(2)设置班级宣传栏,在教室后墙做一块班级文化宣传栏,内容包括班级目标、班歌、班规班纪、学生评价、班级荣誉等。班级宣传栏既是班级文化建设对外宣传的阵地,又是对内公示的阵地。出好黑板报,要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服务学习,弘扬正气。
(3)班级搞出特色,进行美化,引导鼓励每个学生把喜欢的书籍报纸拿出来与他人交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又是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突进。
2、精神文化建设:
(1)制订班级誓词,要求言简意赅,催人奋进,每次班会开始全体宣读。
(2)制定班级奋斗的总目标和个性目标,总目标是班级共同前进的方向;个性目标更容易成为特色,有特色才能体现班集体的价值。
(3)积极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班级集体活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常规教育、安全教育、人生观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让学生在各活动中去顿悟、去体验、促进健康全面发展。
(4)利用班会、课堂教学等渠道,开展系列的班级文化教育,在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使广大学生对班级文化引起共鸣、达成共识,最终使班级班风积极向上,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
3、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班风、学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
二、发展目标:
五年级选择的班级文化建设重点在于“做一个爱阅读的人,养成爱阅读的习惯”。通过营造班级文化,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形成习惯,受好书籍中高尚情操的熏陶,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
三、具体具体实施过程安排
第四周:
培养读书习惯
每天中午13∶50——14∶25为班级的读书时间,摘抄好词好句;
第五周:
主办读书板报
按照学校要求,定时定期更换内容,并在上面开辟“读书角”,发挥其必要的作用。
第六周:
建立图书角
学生自己提供书籍,选好管理员,由学生参与管理。
第七周:
创设阅读园
展示好词、好句、好段、做手抄报、谈感想、说收获等。
第八周:
开设“国学小讲堂”
解读钱文忠教授《三字经》及立志小品文。
第九周:
好书推荐周
阅读各种励志书籍(修身养性方面)
第十周:
班级读书会
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选出班级爱阅读的小冠军;
第十一周:
班会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守信、节日庆祝活动等为主。
四、 活动预期达标效果:
通过系列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享受阅读、喜欢读书的兴趣以至达到习惯的养成。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行动上得到改进,情感上得到寄托,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
一、指导思想
卫生创建在文明之上,文明创建在纪律之上,纪律创建在独立之上。为了使同学们领悟到“自律自立” 的重要性,四年级组选择了“卫生免检 与文明同行”作为级组的特色来创建,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律自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行为举止、卫生清洁等各小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讲道德、讲文明的小学生。在学校要求做到不讲脏话、垃圾不落地,在校外一些公共场所也要发扬本班的特色——讲文明、讲卫生,并做好义务宣传员。
二、发展目标
1、文明卫生是一个学生文明素质的具体体现,可以反映出一个集体的组织纪律、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文明卫生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文明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
2、文明卫生是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卫生行为,做到不乱扔垃圾,对不遵守卫生习惯的同学感到可耻,从而提高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
三、具体实施过程安排
第四周:
1、师生共同讨论制定卫生规章制度,制定“卫生公约”并且张贴;
2、设立“文明角”,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3、各班成立一个“班级环境卫生监督团”,每班5名 ,由级组长统一培训后再上岗;
4、发放“致家长一封信”。
第五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各班举行 “我是学校美容师”、“我为校园弯弯腰” “我班是我家,我要爱护她” 等主题班会,讨论应该如何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在任何场合都能够意识到文明卫生;
3、每周评选3 — 5名“文明标兵”,给予奖励;
4、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第六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各处清扫垃圾;(具体时间另定)
3、每周评选3 — 5名“文明标兵”,给予奖励;
4、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第七 — 九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每周评选3 — 5名“文明标兵”,给予奖励;
3、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第十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开展“卫生知识我知道”竞赛活动,可以制作手抄报的形式,也可以是知识抢答竞赛。
第十一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3、每位同学对此次活动谈体会写感受。
第十二周:
1、每天的值日生都要认真做好卫生打扫工作,每位同学都要到位,要有责任感。“班级监督团”做好监督工作,并且要认真负责,不能马虎敷衍。卫生检查尽量得满分,最后争取成为学校“卫生免检”班;
2、总结评比奖励。
四、评估达标项目内容
学生达成目标: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习惯:头发整洁,勤剪指甲,勤洗手脸,垃圾不落地,保持教室内外环境整洁,见到教室内外垃圾能主动捡起。
特色班级达成目标:
各位同学除能做到垃圾不落地,始终保持教室及周边卫生外,并能做到我为校园整洁弯弯腰,看见校园的垃圾和纸屑也能主动捡起,做到校内校外一个样,争取达到学校“卫生免检”特色班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思想为指导,体现“以生为本”的特色方针,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全面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本年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进一步加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教育和教学,全方位服务于学生。
二、本组情况分析:
教师情况分析:本级组有8位教师,各位老师都极具有专业精神。本学期不仅要保持级组融洽、团结、向上的气氛,还要进一步美化、优化办公室环境,使级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使每一位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校,自己爱学习,乐学习,争取创建先进级组。
三、工作目标:
1、从细节着手规范学生行为,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2、通过各种有效的德育方式开展“绿色礼仪,绿色成长”班级文化特色活动。
四、重点工作提要: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充分发挥家校合力作用。
2、开展特色班级活动。
3、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2、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和安全等入学教育。
三月份:
1、开展学雷锋活动;
2、开展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活动;
4、各班级制定班级特色文化活动方案;
5、组织开展德育特色启动工作。
四月份:
1、班级开展班级特色文化系列活动;
2、继续抓好养成教育及纪律管理;
3、组织学生硬笔书法比赛。
五月份:
1、抓好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
2、深化特色班级文化活动;
3、班级文化特色活动评估。
六月份:
1、各班做好迎“六、一”主题活动;
2、开展法制、禁毒教育系列活动;
3、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七月份:
1、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问题
结合现在某些学校生源特殊——多数为富二代的现状,上海市金苹果学校将小组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自我反省意识上,由学生处牵头,将问题细化,采用多种形式加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形式多样的小组长培训
小组长是小组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所在,所以对小组长的培训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新课堂的实施效果。为此,学生处专门制订详细的小组长培训方案,从培训目的、形式、主题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充分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利用学生干部、小组长,就口才、领导力等对全体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分为一级培训——校级学生干部,二级培训——年级小组长队伍,终级培训——参与课改年级的全体同学三个不同的层次,采用逐级培训的方式,既有理论培训,又有社会实践,如让小组长参与校内活动组织、策划、实施等,从中得到全面锻炼。最后还有答辩验收环节,各班通过海报展示、答辩会等展示班级建设成果。
精彩纷呈的班级文化大巡展
围绕着新课堂,学校每月设置一个主题,各年级、各班级依据主题,结合本年级、本班级特点,进行二度创作。班级文化大巡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班级文化再次完善、班级凝聚力再次增强的过程。为保证班级文化大巡展的实效,学校制订了详实的巡展计划和实施方案。从巡展效果看,无论是精美大气的外墙、温暖的合影,还是精练磅礴的标语、可爱的徽章与墙贴;无论是真挚璀璨的心墙,还是日渐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无论是各具特色的图书角,还是励志的班歌,无一不展现了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
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答辩会
在小组班级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扩大受众面,学校大胆实践,采取了班级(小组)文化建设答辩会的形式,把学生推向前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从目标制定、文化策划,到文化建设、评价,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
答辩会,不仅展示了各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增强了班级文化氛围,同时也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班级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建设好了,班级文化就会变成一股不竭的动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农村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我校以人为本,立足农村学校实际,整体筹划,分步实施,努力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创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校园文化。
一、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基础,因此我校特别重视学校布局的整体规划。首先,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规划分批完成篮球场改建等校园建设工程。通过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创设各种文化设施,逐步使校园环境达到了花园式学校的要求。其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构建文化长廊。通过规范班级文化内容,开辟橱窗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开放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使学生亲自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自我熏陶,提高思想品位;在校园显要部位展示学校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宣传学校特色。第三,健全处室,规范管理,做好教书育人的保障。学校对音乐、美术专用教室等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还与教育局协调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白板,开发了学校的育人资源,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得到了逐步提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打好了基础。
二、完善校园制度文化
如果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一个整体,比作一个完整的人,基本建设是躯体,环境建设好比外衣,文化建设是眼睛,活动建设是血脉,那么,制度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脑和灵魂。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班主任例会、两操一活动等工作管理制度,编印了《白银市三中学生手册》,规范了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礼仪等。师生人手一册,要求学生认真研读,班主任具体负责狠抓落实。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文明班级评选方案、师德教风建设实施方案等,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制度保证。
三、构建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结合我校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我校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在学校“一训三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和谐进取的团队精神,即“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的领导团队、“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的教师团队、“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天,践行班级八荣八耻”的学生团队。此外,还提出了教师“八荣八耻”、阳光心态理念、快乐工作理念、合作理念,以及学生组长工作理念。把这些文字打在学校大屏幕上,张贴在教室里,并把“八荣八耻”“快快乐乐每一天”作为学生每天宣誓的誓词,让学生看在眼里,说在嘴里,记在心里,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
四、创建学校课堂文化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我校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改思路,构建了“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的五环节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在白银地区率先实施开放式教学。一是创建班级文化,营造育人环境。为了营造课堂改革的氛围,学校倡导班级自行设计布置教室,建设学习小组。小组建设由学生自己设计、命名,要求新颖,有内涵,体现了小组的特色与追求;每组都有自己的口号,能激发士气,凝聚人心,喊起来朗朗上口,如“智慧之星,我最亮!”二是推行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合作能力。学校重点推行“小组合作”以及运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引导教师不仅要导学,更重要的是育人,合作课堂成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场。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既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学会了沟通、倾听、尊重、包容和欣赏。“我参与,我快乐”“亦师亦生”等教学理念的渗透,点燃了每位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制定评价机制,健全学生人格。学校制定了小组捆绑式评价机制,将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集体的进步,又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此外,同伴之间要讲究交流和表达技巧,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要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品格。在奖励方面,学校加大了学生进步奖力度,增设了优秀小组奖、优秀小组长奖,并颁发奖杯等。
五、打造校园活动文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文化建设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最基本单位,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要载体。高职学院在注重学生教育的同时,则应更加重视班集体的探索与研究。在班集体中,班级文化是一股奇特的教育力量,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引导性和约束性的作用。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突显出教育的力量;同时,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对于班级成员的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效果,提高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1]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努力,班主任是班级的一片天,班干部是班级的顶梁柱,而班级同学则是那一片踏实的土地,正是这三方的有序的协调与合作才能将班级的建设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一、高职院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班级是学校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班集体发展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源质量以及教育水平,更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前景。[2]因此,班集体建设的好与不好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班集体建设中,班级文化活动是基本要素。班级学生以班集体的形式一起学习和生活,便会形成一种风气,即班风;班级风气表现在学习方面则会形成学风。班风和学风长期下来形成了一种环境,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的积累和文化的沉淀,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生入学时大家的分数差距并不明显,但经过了一学期或者一年的学习和生活逐渐拉开差距,其主要原因则是班风和学风的不同。在班风和学风积极向上的班级中,班级成员之间会产生正面的影响、感化、教育和带动作用,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成员的自信心增强、压力得到释放,甚至能够主动拒绝诱惑。在这样的班级环境中,每名成员的才华能够得以施展,在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班级成员能够彼此尊重,并且最大地发挥出潜能,健康地成长。反之,班风学风较差、凝聚力较弱的班集体,在班级成员的心理、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产生相对消极的影响,导致部分成员养成不良的习惯和作风,甚至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对于班级成员的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效果。
一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突显出班级的教育力量。在以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导师三者合一的教育环境中,高职院校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得以充分展现,对于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二是能够提高班级整体的凝聚力。班级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将整个班级紧紧团结起来,班级成员的个人得失与班级的发展紧密联系,使班级整体能够齐头并进。一旦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成员的个人行为不再代表自己,而是影响整个班级的前途,在这样的心理和价值观的驱使下,班级成员能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群体意识,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在所担任的班级中,班级建设水平越高,这种向心力和集体意识越容易得到体现。[3]三是能够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在规范体系的影响带动下,学生良好的言行举止逐渐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够有效做好自我管理,从而形成相应的规范。
二、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
(一)共同制定班规,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在班级重点解读学习学院和系部层面的制度文件,包括文明修身教育、住宿规章制度、奖惩规章制度等;在班级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比如:班级考勤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入党积极分子推选制度、班级团学干部选举任用制度等,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同时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规范行为,从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4]
(二)打造活动平台,强化文化活动建设。
在班级制定班级建设方案,聚焦两个方面:班级共性和个体,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结合学院五彩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制定活动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在学院层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五彩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关爱的心灵、创新的习惯、精湛的技术和人文的素养;在系部层面,通过开展专题研讨、辩论赛、趣味运动会、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将学生参与情况作为一个衡量标准,一方面调动了班级荣誉感,又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班级层面,通过宿舍内务评比、召开主题班会等,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三)关注特殊群体,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在班级主抓学生干部、党员队伍建设,以及对困难学生的帮扶。结合系部的“三层次、四模块”干部培育体系,在班级进行个体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一是要求他们从自我做起,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学习和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不遗余力去帮助和影响身边的同学,帮助他们去克服并解决难题;三是努力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为同学服务。四是针对困难生,主要以“三学”,学会生存、生活、生命为目标,运用欣赏、温暖、关爱、尊重的理念,加强与这些学生家长的联系。对于学业预警的学生积极与团队交流,请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一帮带。同时发现和培养一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帮带,及时掌握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经济困难生加强感恩和励志教育,鼓励受资助的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等爱心活动,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从而加强他们的感恩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把贫困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情况作为下一学年获得相关资助的必要条件;关注和了解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欣赏优秀生的眼光来欣赏后进生,多给他们一份温暖、关爱和尊重,努力让后进生恢复自信心,实现自我发展和创新。
(四)打造学习平台,促进班级学风建设。
第一,突出专业导师的帮辅作用。系部根据专业设置和班级人数配备相应专业导师,专业导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制定《学习方案书》。同时发现和培养一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帮带,及时掌握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比赛。结合班级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参与进来:一是参与到系部组织的技能节中,培养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通过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锻炼。这些活动的开展,能较好地影响和带动班级学生积极参加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5]
三、结语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班级文化建设实施以来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得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软件1351班级因此也被评为2014年江苏省先进班集体。但是也客观存在相关的问题,如辅导员管理的班级较多,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专科院校学生生源质量受到一定限制,学生综合素质层次不齐;部分学生将大多数时间花在学校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上,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时间受到限制。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进一步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一是辅导员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工作的有效方法;并且能够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非正式交流,走进学生内心,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二是辅导员应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耐心教导。出现问题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与关怀,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个性特长,因人而异加以引导和培养,多加鼓励和赞扬。三是让学生树立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规划,合理安排好时间,将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游刃有余度过校园生活。只有充分站在学生个体角度去考虑问题,将每一个“点”连起来才能成为一条面面俱到的“线”,通过全员努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武汶.高校辅导员工作感悟———班级建设[J].科技信息,2010,29:664~645
[2]张艳萍.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13~115
[3]田燕飞,李珊.高校和谐班级建设与大学生自主管理[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1:135~137
[4]蔡蓉蓉,马长胜.高职院校导学方案设计研究———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互联专业为例[J].重庆电子职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4~6
[5]黄文华.新形势下高校班级管理策略探析[J].世纪桥,2012,3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原则;注意问题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特定的精神风貌的具体表现,可较好地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文章就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做简单分析。
一、校园文化的作用分析
传统初级中学一直以教学管理为重点,对校园文化建设较为忽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了盲目跟风,只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等现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认真分析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展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和灵魂的所在,更是学校形象和发展的象征。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从内容上看,必须是积极、健康、丰富的。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避免只注重眼前影响而忽视长远影响的单调性建设。其次,校园文化可极大地提高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环境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所学校的校容校貌将直接体现出这个学校的整体精神价值取向,从而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作用。最后,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具体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并不仅仅指向于校园环境的美化,而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学生发展而服务的。然而在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却发现,一些学校内的典型建筑、环境建设、制度文化并没有遵循这一基本原则,而是以学校管理机构为服务对象,追求的是让学校成为领导的喜恶,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陷入
窘境。
1.校园文化要坚持教育原则
很多初级中学并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因此没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教育作用。其实,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生活,环境将极大地影响其价值观念的发展。故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拓展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形成教育引导力量。如在校园内设置签名石(可在学校显眼处放置一块形状较好的石头,每年在中考中获得优秀成绩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在该石头上签名,学生签名后请工匠雕琢以永久保存。)
2.共同参与原则
很多初级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都是以学校行政为首,然后通过方案的制订,再聘请相应的公司或单位来完成建设。其实,要让学生深刻领会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内涵,让其参与进来效果更好。以学校标语为例,学校可开展有奖标语征集活动;以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室等功能室的建设为例,在建设初期,学校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对功能室的设计提出方案,学校综合后再实施;以班级建设为例,这就更需要发挥班级成员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方案制订、责任落实,从而实现班级美化任务。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除了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外,还要从实施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当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工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急不得、快不得也是不容易忽视的问题。具体要注意以下两点:
1.以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为指导制定出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
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学校的发展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而校园文化又作用于学校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紧扣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宏观上构思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让校园文化成为一个学校综合风貌的具体反映。
2.在坚持共同参与原则时,要结合学校实际适当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目前很多初级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处于发展中,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初级中学)更喜欢在搞建设的时候让学生集体劳动,结果学生怨声载道,违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初衷。让学生参与要适度,即在学生力所能及且乐于参与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初中学生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需明确校园文化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突出示范和辐射作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地进行,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虹.校园文化的构建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5).
[2]杨鹏.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与策略[D].苏州大学,2010.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依靠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是校园文化建设得以传承和发扬。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而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下面我将从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如何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1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如何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这三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则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初期,则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设计,出谋划策,建立较为完善的校园文化体制,也就是说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比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校积极鼓励教师为校园设计规划方案,道路的命名、校园绿化等等,从中选择优秀方案加以采用;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征集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的设计方案,征集校庆徽标,鼓励教师参加每学期的校园文化周等;在校园制度建设中,通过召开教代会、各部门管理人员会议共同制定校园各项管理制度。
1.2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自创自办了各种社团,由于学生本身生活经验严重不足、知识广度有限、社会阅历浅等原因,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常常力不从心,事倍功半,一旦得到经验丰富、自身素质较高的教师的及时指导,马上就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就会使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并将广大学生吸纳其中,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的目的。我校为了保证社团健康发展,为每个学生社团配备一到两名指导老师,并且每年要评选优秀社团指导老师。有了这些老师们强有力的领导,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社团组织建设完善,社团活动更是五彩纷呈,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1.3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
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是受社会生活影响也受自我心灵主宰的,同时又充满现代意识,受时代文化潮流影响。扰人心怀,催人思索,引人前行或诱人堕落。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正面引导和激励作用就尤为重要。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校风主要包括了教风和学风,但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育人之人、人才的培养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为了建立良好的校风,我校积极开展文明教工创建活动,通过评选文明教工、师德标兵、文明家庭、师德演讲比赛、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树立良好的教风。进而在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建设良好的学风。
1.4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校园文化有其历史性、传承性和特色性,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事物,新的问题,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设计者和领导者必然要不断的吸纳新事物,创造新的文化内涵。我校在现有的校园文化形势下,不断分析新问题,制定合适的管理办法;不断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理念和管理办法,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加以选择性采用,取长补短,不断创造新的校园文化形式,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
2如何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成果。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师地位的缺失,作用的弱化现象。如何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2.1校文化活动要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文化的建设方向应该要综合大多数成员的心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他们贴近学校实际,对学校问题有真切的体会,因而学校领导者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具个性色彩,更有生命力。而调动教师积极性,引发其内在激情的关键,在于学校文化活动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学校生存的关键。一个学校要能脱俗于群体,关键的要素还在于其教师群体所体现的各种素养,或者说独特的群体气质。创立学校品牌,就必须要把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作为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学校之盛,在于教师之盛,而教师之盛又在于教师学养、师德之盛;再则,从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出发,教师总是希望以自己的专业修养赢得他人认可。因此,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归结点之一。
2.2学校应重视相应管理制度的确立,加强实绩考核等措施
当然,在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后,学校也要重视相应管理制度的确立,比如修订《班主任考核条例》、《优秀教研组评比条例》、《教科研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通过表彰先进,加强绩效考核等措施,促使教师在良性的竞争和工作氛围中,自觉得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优化个性品质,提高教研水平。比如我校在班主任考核方面,制定了详细、量化的考核标准,对于班主任的敬业精神、班级组织建设情况、班级凝聚力、班级活力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规定,使得班主任在执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主动地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需要。
2.3学校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学校想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则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对于参与社团建设和参与并对社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教师,学校要适当给与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激励。比如,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社团指导老师平时给予相应的通讯补助,每年给每位社团指导老师适当的年终补贴,同时对于社团优秀指导老师相应提高补贴金额。注重培养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娱乐活动的青年教师,为这些教师提供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给学校文化元素以延续与展望
学校文化元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延续、逐渐淘汰或得到更新。因此,我们要对已有的学校文化元素进行筛选,从中找出具有旺盛生命力、能激发师生情感的部分,加以整理,剔除杂质,赋予其新的内涵。同时,要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根据学校文化传承的脉络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断挖掘学校文化所蕴含的新元素,使学校文化得以推陈出新。和健听学生一样,聋生也是社会有用之才。为了让大家明确这一点,学校特意在新校区的一角放置了一块“隐秀石”,寓意是每个聋生身上都隐藏着独特的禀赋和才华,总有一天他们会脱颖而出。这“隐秀石”便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元素。
(二)将学校文化元素进行合理整合
学校文化元素分散在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就其广义来讲,包括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精神财富,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必要的选择、整合和优化。教师人际关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学校文化元素。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人际关系一般比较单纯,但由于学校长期处在与兄弟学校接触不多的半封闭状态,教师也会生出一些与管理思想、规章制度相悖的非主流意识,这样的意识甚至会主导部分教师的日常言行,以致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因此,要创设良好的教师人际关系,除了密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外,必须经常对教师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消除非主流思想和意识滋生、蔓延的土壤,同时还应建立起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积极向上的主流群体,以带动其他教师形成良性的人际交往关系。此外,要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及其保障机制,以免学校文化元素被不必要的人为因素制约和影响。
二、学校文化元素的植根与培育
(一)植根教师集体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许多教育意图的实现需依靠教师去实现,因此教师的感召力对学校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个体成长过程中,教师集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师集体建设中,级部、学科组、工会组是重要形式。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让其承担起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应职责。自身制度建设是级部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头等大事。级部在日常管理中应依托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切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这对于凝聚级部内师生的思想意志,更好地贯彻上级行政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及落实校园文化、形成级部文化、引导班级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科组的职责。学科组可以通过学科教研、学科教学等形式,统一组内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文化,进而对教学产生影响。工会组要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工会组既能使教师个体形成较为稳固的小组集体,又能缓和级部在实施制度时产生的矛盾或教师个体间发生的冲突。因此,工会组文化是级部文化和学科组文化的必要补充。这样,通过多管齐下的教师集体建设,学校文化的各种元素必然会在教师身上得到很好的整合与体现,并使教师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二)植根学生集体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具有良好的班级舆论和能引导全员的班级公约、团结合作的任课教师团队、自主创意的教育活动以及良好的人际网络,这些也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舆论是引导学生思想觉悟、形成学生集体意识的重要环境。各个班级将学校文化转化为自身正确的舆论,才能引导全体学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班级公约是全体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在共同参与实践、共同设计未来、共同遭遇困惑的过程中,经过集思广益产生的以班级目标为核心的文化产品。它对每一个班级成员都具有言行的参考性和约束性,具有班级规范的作用。教师团队是以班主任为核心、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的集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和引领的作用。班主任应根据学校总要求,结合班级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在与任课教师共同商议的基础上,制定教师团队目标;任课教师则应在自身教育教学活动中配合班主任将班级公约所确定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主任完善教育教学目标出谋划策,不断改进教育教学,从而引领班级文化的形成。学生自主创意的教育活动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元素。每个学生都可在教育活动的初始阶段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设想,班主任或班干部汇聚大家的智慧,设计和确定班级教育活动方案。在活动开展的某一时段,仍可让学生根据活动需要修改和完善既定方案,充实内容,改良形式,使之更适合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需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纽带。它能使班级成员逐渐生发出向心力,使之团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班级文化的后续建设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植根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就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现状而言,知识的校本化、属地化是较好的做法。知识的校本化,是由各校按自身特点编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文本,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有志有为师生的事迹。而知识的属地化,是指由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收集所属区域的经济、文化、历史等资料,汇编教材,用于属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从而使所属地区特有的文化积淀得到开发和应用,并通过课堂形式逐渐渗透进学生心中。此外,各种散落性文化资源的发掘、搜集、整理与归类,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程。
(四)植根学生社团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我们都知道:“田野中的农田不被庄稼所覆盖那必然野草丛生,一片荒芜!”其实人的思想也是如此。不是被先进的文化知识所占领就是被歪风邪气所侵染,行为不端。学生作为思想不成熟的人,更是如此!于是只有从现在抓起,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引导他们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自觉抵制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们的思想问题,杜绝违纪的行为,使他们成为高素养的学生。
我校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其主要宗旨就是要各班级内部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以及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如何开展的。
第一:对班级环境文化进行建设。
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环境文化具有潜在 的教育作用能使学生受到陶冶和感染,提升文化品位。因此,营造朴实和谐的、充溢着人文色彩的环境文化氛围,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让有限的教室展现无穷的教育魅力。
一个教育专家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让教室成为一个能够耕出春天的村庄。”因此我校对教室做了以下布置。
1、教室布置:对全校教室墙壁重新粉刷净化,门窗换新,地面重铺,更换前后老旧黑板。
2、墙面布置:
前后墙壁。各安装一块黑板。前黑板上方张贴警句“厚德乐学 勤思创新”和国旗,国旗置于警句中间;左右两边不张贴任何东西。后黑板上方留出张贴奖状。前后黑板上用红色纸带制作“小组周情况通报栏”及“小组每天得分通报栏”。
左右墙壁。左墙壁前部安装班务栏,上面划定区域张贴班务计划、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卫生安排表等内容;后部安装一块展出哲理故事的展板。右墙壁前部安装风采栏,张贴本班优秀学生照片、感悟、学生语录、班主任留言等内容。后部悬挂一副名人名言条幅。
外墙。前门左边墙上,悬挂班牌。班牌内容是集体照片、班名、班训、班主任寄语。
3、墙角布置。教室后部右边墙角布置一个“卫生角”,统一摆放卫生工具。
4、走廊布置:
教学楼每一层,各安装两块展板。一块展出固定内容《弟子规》;一块是活动展板,展出师生作品。
第二、对班级制度文化进行建设。
制度是用来管人的,这是制度的强制性。但制度也是用来帮助人、教育人和引导人的,这是制度的教育性。虽然制度的教育性是构筑在制度的强制性基础上的,并通过制度的强制性起作用,但不能因此忽视制度的教育性,甚至否认制度的教育性。有什么样的班级规章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价值观。“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必须加强制度的文化建设。深化制度的文化内涵,张显制度的人文关怀。具体而言要做好民主和平等。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制度然后执行制度才会没有障碍。我校在民主和平等的理念下制定了的班级管理制度。大致有以下几种制度。
1、制定了详细的小组评价细则。每个学期初,小组建设方案和评价细则一并发放到班级,集中学习讨论。由班主任和学生协商,按照方案进行人员分组,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每位组员的职责、制定组规。组内每个成员认真学习并熟记评价细则、遵照执行。
2、班级考核。每天每班的班级管理情况都做好统计,出现问题当天公示当天矫正并落实到人。每周一考评一通报,一月一大评并在班主任会议上通报。目的是促老师促学生发现和反思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建立详细的个人得分统计制度。我校对每一位在籍学生的表现,都建立了数据库,用分值的形式进行衡量,精确到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学期。并且在一个学期之初,张榜公示上一个学期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得分及其在全班的排名。让每个学生都能很直观的了解自己一个学期的表现,反思并确定在新学期里的该怎么表现自己。
由于有以上制度形成和落实,每个班主任能及时的发现情况,处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而每个学生也能及时的发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进步。
三、对班级精神文化进行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于是我校也对班级精神进行了以下建设。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每个班级在建班之初,学生就自己制定班训,以此作为三年的精神滋养和修炼目标。小组成立之后也有自己小组训言和组规。
2.学校开展各种活动。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开展各种活动。如我校学校每年有乒乓球运动会、篮球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国庆汇演、迎新年大型晚会等。在开展活动期间,学校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校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同时在班级内部开展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建立固定的德育基地。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体验社会生活。而学生终究是要融入社会生活的,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教育,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社会观。故此,我校积极联系,争取校外支持,签订合同,先后建立了三处德育基地:酒铺村陈兆森烈士陵园,***镇敬老院,桃源县利创鞋厂。定期到三处基地开展活动,进行体验和情感熏陶。
总之,我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营造出了民主、和谐,充满着生机活力的班集体,让学生在读书中得到成长,更能得到快乐。
关键词: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富有,国家正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学校的房屋建筑比以前漂亮了,学校内的设备设施也逐渐现代化了,学校教师素质正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培训在提高,农村学校也在逐渐向城市里的学校靠拢,城乡之差正在缩小。这也是在落实均衡教育的工作要求。
要办好一所学校,让人民满意,这所学校应该有特色文化,才会有高的教育质量。学校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现在应均衡教育工作的要求,农村学校也在狠抓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绿化校园。校园里,教室里,厕所里,操场上,走廊上等学校处处都显现出文化氛围。看上去,学校的环境美了,在“形”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身在这所学校工作和生活的人受到了多少教育,多大熏陶,他们的思想、言行,有多大变化,整个学校彰显出的团队精神和氛围,也就是在“魂”上又有多大变化,这是值得观察、期待和思考的。“形”的建设必须为“魂”的提升服务。
由于中国国情决定了农村小学因资金投入而造成了文化建设起步晚,底蕴薄。所以农村小学文化建设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好位,不要去追求什么高大上,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且有特色的文化就好。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学校,因校而建,打造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学校特色文化,办出特色学校呢?我认为应在一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挖掘出学校文化的“魂”,也就是说,这所学校的文化建设,“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要把它的内涵和外延明白而清晰地定义出来。我认为这个“文化”可以根据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结合着学校已有的文化,或是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而定。比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所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地域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当地人民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有土有根有特色的,是接地气的文化,很容易在学校这块土地上生长繁盛的。当然,在挖掘学校文化的时候,应遵循这几个原则:
第一、政策性原则。就是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国家的人才培育的要求,符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第二、独立性原则。没有独立精神的校园文化无异于没有校园文化。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
第三、可持续性原则。文化建设从有形的硬件建设到内化成人的思想,再物化成人的行为,这需要一个过程,这过程所需时间因校因事因人而异。它对人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进行的。
第四、效益性原则:学校的文化建设是用来助推学校的发展,是用来培育人才的。所以学校的文化建设必须有益于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育。
挖掘学校文化,定位学校文化,这第一步很重要,它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效果。所以一定要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最后才做出适合自身学校的“文化”决定。
其次,拟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制定的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效果。因此,方案的拟定是很重要的。在拟定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主题性原则:学校的文化建设,从硬件看,表现的形式很多:草木、建筑、文字、画面、雕像等等;从类别上看,可分为:制度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厕所文化,厨房文化等等。不同的地方,用恰当的形式,宣传着不同的文化;从软件上看,就是要在不同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这些零碎的、板块的文化必须有一个小的主题文化,各小的主题文化加叠在一起,就是学校拟定的文化。
第二、可操作性原则。所谓可操作性,指的是方案要具体,要细化。不仅是在时间上可操作,还要在资金、人员、制作、使用等诸多方面可实施才行。
第三、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涉及面广,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学校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第四、艺术性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应努力做到外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学校文化活动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净化。
第五、直观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从硬件上讲,就是要让学校这块有限的地域和空间发挥无限的教育作用,做到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所以,文化建设中的每一个单位物体,直观性要强,师生一看就能读懂,从中受益。
第七、教育性原则。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须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导向功能。
第八、长期性原则。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其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上要从长远考虑,不要今建明毁,浪费教育资源。
最后是方案实施,这环节至关重要。再好的方案,如果执行不了,那也就是空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整体与局部的结合。在实施方案的时候,既要考虑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各板块文化建设的局部性,要协同实施。
二、轻重的结合。文化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就建成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做到轻重缓急,先后排序,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在我从事班主任的这3年工作过程中,我一直很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我比较善于利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口号”的建设,也可以说我把好几种方法给综合在班级口号建设上了。现在我把在班级口号建设中的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班级口号的意义
班级口号作为班集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简明扼要的词句表述的、全班共同遵守的训导性规范或者说价值理念。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全班成员的学习、生活、活动的热情,发挥全体成员的自觉性和主体性,明确自己的理想和责任。班级口号具有训示、导向特性。所谓训示是指:它会告诉全班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去说话、做事,应该遵守怎样的纪律;所谓导向是指:它应有极大的鼓舞作用和强大的凝聚力,告诉学生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它能体现出一个班级的风格、特色。理解班级口号的重要性,是班主任建设班级文化、开展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二、班级口号的建立
我认为班级口号的建立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班级口号应当简短有气势,有时代感。
2.班级口号设计还要有针对性。口号虽不能频繁变更,但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三、班级口号的运用
任何方案的提出最终都必须落实在运用上,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具体如何运用班级口号,如何实现前面所说的那种“训示”“导向”,尤为关键。
1.张贴班级口号。我认为班级口号可以代替班级标语贴在教室里,用红色较正规字体贴于黑板正上方,既美化了教室,又方便学生们观看,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贴的时候也应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认真仔细的张贴,增加口号的神圣性。
2.把口号渗入每一个学生心中。这是班级口号运用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我的经验就是把口号挂在嘴边,最常见的就是表扬和批评学生时,表扬和批评都围绕班级口号展开。就是在这种看似范围很宽,但却一直围绕口号开展的德育工作中,慢慢地把口号渗入每一位学生心中。
3.把口号渗进每一位科任老师心中。首先,班主任平时和科任老师沟通时应常提及本班的班级口号,询问科任老师眼中本班的口号效果怎样。科任老师知道了班主任的治班思想,自会积极配合。其次,通过学生自己的精神面貌感染科任老师。另外,学生学习目标、老师教学目标相统一,课堂也自然和谐。把口号渗入老师心中,实现乐教乐学,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我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觉得以班级口号为主的建设确实会让班级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学生会目标明确、充满斗志、充满激情,各科任老师也会喜欢学生,不遗余力地给他们传授知识。当然关于班级口号的运用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班级口号变换频率的问题,存在于班上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对症下药地解决。还有常讲班级口号也会给部分学生带来过大压力,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注意力度的把握,不然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