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6 22:1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消费着行为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开展实证项目分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题,即确定“怎么开始,亦或如何开始”的问题。选题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一般而言,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考虑: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然后是在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中选题感兴趣的具体题目。显然,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前者是对拟研究问题的一个总框架或总领域的确定,后者是要明晰一个具体的、真正的研究问题。当然,研究领域的确定要依据我们所学专业,亦或结合在诸多经管类课程学习过程中,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来确定拟研究的科学领域。在对课程论文选题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重点选择我们在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给予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的问题一定是具体化的问题,而不是空洞泛泛、言之无物的问题。第二,明确研究范围。研究的范围可以是宏观领域,也可以从微观层面来探讨。第三,题目的选择不应太大。我们应综合考虑实证项目研究的条件和现实可能,如:个人理论水平层次、数据可获得性、完成项目或课题的人力资源、物质成本及时间条件等。作为本科生课程论文,题目不能选得过大而无重点,否则工作量太大,建议选择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小题目”。第四,数据的可获得性。数据来源是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及研究的基础,若不能获得具体的观测变量数据,将无法进行具体的计量研究。另外,选题过程中也应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如图书、报刊、电子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等。有效利用资料和文献,可避免做已有学者已做过的学术研究。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综述和评价,指出现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从中发现自己论文写作可能的创新。文献综述和回顾是研究论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人会将文献综述部分作为文章的引言,以保持整个课程论文结构上的连贯性。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1.模型设定。课程论文研究题目选定之后,就要考虑模型的设定和建立问题。一般来说,模型优良的判别标准有:第一,构建模型的基本准则与所得数据表现的现实相统一和一致。第二,模型构建应与经济理论一致。第三,构建的模型需要外生变量构成回归变量,且构建模型中含有明确因果关系。第四,参数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五,模型必须具有对数据的代表性和优良的拟合性。第六,模型应具有尽可能大的包容性。最后,模型的简洁性。设定模型首先要确定模型中的变量,其选择的依据要根据研究目的,以经济理论为指导,抓住其主要影响因素和特征,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对所选变量进行取舍并加以检验,以确保避免对变量设定的误差。当变量选择好之后,就要对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进行设定,使所设定的变量间函数形式能够体现变量间的基本关系。
2.数据收集与处理。在计量经济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包括:统计年鉴数据、对外公报、实地调查数据和人为构造数据。可用于估计参数的数据主要有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面板数据和虚拟变量数据。如何取得用于实际计量的适合的样本数据,是计量经济研究成败的关键。计量经济研究中所用数据,要力求真实、可靠、完整,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所估计参数的可靠性,对明显失真的数据,应当予以剔除。收集数据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先处理,可进行一些初步查验与分析,这样可得到调查数据的统计特征。
三、计量经济分析
当设定的计量经济模型确定之后,就可利用所获得的数据来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普通最小二乘法、WLS法、广义差分法、工具变量等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接着,还需要进行模型检验,主要从其经济意义、统计推断、模型预测等方面进行。此外还有模型诊断性检验,主要包括变量检验、残差检验和稳定性检验。模型检验不存在通行的模式,每个阶段的检验需要大量地判断和验证,不同学者使用的检验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我们要避免在没有对模型进行更多深入分析之前就仓促地下结论,也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诊断和检验。最后,利用我们选取的统计量数值对诸多模型的优劣程度做出判断。经过检验和调整后的估计模型是符合要求的,接着就要对模型所提供的数量信息做具体的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可能是经济预测、结构分析、政策评价或验证理论。对实证分析结果做出说明:如回归系数正负符号、大小、经济意义、检验结果解释、不同估计方法的差异性等角度。
四、课程论文范例
2.前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农产品消费的研究也已成为目前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展了消费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转基因食品等认知、支付意愿和购买行为的研究,且成果颇丰。区域特色农产品极具浓厚的地域特性,它们在生产后被营销到当地,会发生如何的意义?与当地消费者的互动如何?这成为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在对郑州市240位消费者问卷调查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探讨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认知状况、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
3.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我们以面谈形式填写调查问卷,调查人员为高校研究生。在正式调查之前,先于2011年3~4月、6~8月进行预调查,并于2012年1~3月进行了正式、全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消费者基本情况、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认知和购买等内容,获得240份有效问卷。根据所调查数据,对消费者基本情况统计。
4.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和购买、了解渠道、购买及目的、消费者对新疆库尔勒香梨的鉴别、质量安全性和价格水平的评价。
5.计量经济分析:模型采用以下函数形式表示。Y=F(X1,X2,X3…X11)+μ式中,X1,X2,X3…X11分别表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均收入、对健康的关注、对原产地的关注、销售推广介绍、亲朋好友的推荐、个人喜好、对质量安全水平的评价和对价格的评价,μ表
示随机扰动项。本研究拟采用二元逻辑斯谛(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回归模型可表述为:logP(Y1)P(Y0)--=b0+b1x1+…+b11x11+μ式中,Y1为购买过新疆库尔勒香梨,Y0没有购买过新疆库尔勒香梨;b0为常数项,
6.结果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本研究构建模型主要目的不在于预测,而是定量分析与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故在回归处理过程中,采用向后逐步剔除法(回归结果略)。主要研究结论:影响消费者购买主要显着性变量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对原产地关注、销售推介、个人喜好和价格水平评价等7个因素,另外可知它们的显着性水平不尽相同。结合实际调研结果(描述统计部分),进一步可知:新疆特色农产品有着较高的认知度,相比较而言,新疆库尔勒香梨和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市场认知度有待提高;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着较高的评价,同时也认为价格较高;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需求动机存在多样性。
关键词:大学生 宅人 心理特性 消费行为 营销理念模型
一、研究目的
时下互联网融入人们生活,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随之出现的一个新兴群体“宅人”引发社会关注。在前期的文献综述研究中,笔者发现日本学者对于宅人群体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包括对宅人群体的定义、分类、原因和态度评价。统而言之,“这群人痴迷于动漫、网络游戏及过分沉溺于某事物,以至足不出户,被称呼为‘御宅族(おたくぞく)’。”(乐曲 2010)笔者初步统计国内学界对于宅人群体的关注和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对搜索的论文统计共50篇,有关宅人的描述性性文章较多,而学术性学理性的文章较少,学术界对宅人的系统认识还有待继续。
课题组在研究前的试探性测试中发现大众对于“宅人群体”的认知大多带有偏见――认为他们不善交际、沉溺娱乐、性格孤僻等。笔者猜想宅人群体并不是如大众所认知的一样,希望通过研究发现宅人群体心理特性、消费行为等特点,结合专业视角,提出一个可供参考的营销理念模型。故选大学生群体中的宅人进行研究,利于未来市场的细分和开发,帮助企业寻找网络营销之赢利点;也能够满足该群体的物质、精神层次需求。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课题组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结合宅人群体和网络营销的特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问和个案研究法。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整理大学生群体对于身边宅人同学的认知词频分析,采用开放式结构问卷法获取一手数据;中期聚焦大学生宅人群体本身,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量化和质化相结合,探究大学生宅人群体自我认知,行为特征、心理特征、消费习惯等,通过对比、粘合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宅人的特点;后期综合一手信息,借鉴已有文献研究,试探性提出针对该群体的网络营销理念模型。
表1.1 调查研究方法表
运用SPSS通过对问卷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方差最大旋转法),从而总结出宅人与非宅人的差异性。由成份得分矩阵分析,对比差异来源的原因。
最后整合分析,给大学生宅人群体下定义,描述其行为特征。基于网络营销时代的特性,提出针对该细分市场的营销理念模型。
三、主要观点与结论
(一)大学生群体对于“宅人学生”的认知
大学生群体对于自己群体中的宅人学生的评价偏消极,认为他们不出门是由于主客观综合因素造成的,认定为“社交恐惧”、“懒惰性情”、“依赖网络”等。受访者对大学生宅人的消极方面的评价词汇集中在“孤僻”、“缺乏上进”、“消极”等方面。
(二)宅人自我认知结论
对宅的认知多元开放化,更多的宅人认为“宅”只是个人爱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与别人无关。通过深访,我们发现宅人群体对自身的看法各异,将16位受访者对自身宅的认知态度归纳,得出以下四种:否认型,自我认可型,态度中立型和自我批判型。其中,中立态度型所占人数最多。
宅人自我性格认知是内外兼有,深访的宅人群体在自我性格认知中提到的核心词汇包括:内向、动静皆宜、开朗、和善、腼腆、淡定等。接近百分之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性格中有内向的一面也有外向的一面。
1、对社交态度研究结论
宅人的人际交往方式主要依靠网络。大部分宅人学生(75%)选择网络交流、外出见面交流与手机交流,而较为传统的书信交流无人选择。但在一定程度上,宅人喜欢社交,形式不限。大多数 (56%)深访受访者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社交。宅人群体对社交方式并没有特别的偏好。比较偏好网络的原因可归纳为:方便、朋友都用。可见,宅人群体的社交方式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相关群体的影响。
2、生活行为研究结论
问卷调查中宅人群体接近50%的人表示会或者经常会熬夜,而熬夜的原因主要有三类:工作或学习,失眠习惯以及有关兴趣类的活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大学生宅人群体的健康状况。深访受访者的平均上网时间在3-4个小时。宅人群体经常浏览的网站包括论坛、贴吧、社交类网站、视频网站、购物网站类等。受访者的活动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休闲娱乐型以及兴趣爱好型。花费的时间金钱各异。
3、购买行为研究结论
问卷调查中70%左右的宅人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的花费在收入的一半以下,同时他们比较注重商品的实际效用,有自己的消费主张,但也会参考他人的意见。大多数宅人是理性的消费者,仅仅是在消费形式上更偏重于网购等行为,信息获取渠道也依赖网络。认为网上商城商品丰富、价格相对便宜,可以足不出户。同时,也有受访者提及会受朋友推荐影响,人际和口碑就是朋友推荐信息渠道的基础。
在深访中谈到品牌偏好时,服饰类品类提及率高,达到61.5%,其次为电子商品类。可见,大学生宅人群体对这两个品类的产品关注度较高,同时也形成了自己品牌偏好,而其他类品牌有待建设,提升空间大。在选择品牌的原因时,受众更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价格。
(三)大众认知与宅人自身认知的差异比较
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大学生宅人与非宅人群体的差异性所在:
1、大学生宅人群体更擅长伪装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真实动机;
2、大学生宅人群体单位闲暇时间做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更多;
3、大学生宅人群体在网络环境中交际广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较缺乏社交活动。
(四)大学生宅人群体定义及特征
我们认为一般的大学生宅人是更愿意呆在家中(宿舍),花费大量时间来做一些与工作学习关联度不大的事情。对网络等传播媒体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把大量时间花在网上。性格趋于多样化,存在选择性内向,表现为对熟人唠叨不休,初始陌生人则寡言少语。普遍较缺乏个人计划,没有很强的自制力。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癖好(大部分基于网络传媒),并且有意愿投入较多时间、金钱、精力的一类群体。网络购物是主要消费方式,对特定的品牌有着较强的偏好。
(五)针对大学生宅人群体营销理念模型
1、营销切入点归纳
大学生宅人市场以男性为主,注重服饰产品信息并且有购买需求;对电子产品也有一定的主动关注。营销媒介选择策略方面,受访宅人中社交网络接触率很高,对于网购的方式体验更多,所以网络投放广告策略需要关注。以社交类、游戏、动漫、餐饮类网站作为广告投放的重点渠道,挖掘不同类型宅人的特定喜好,关注的类型网站。其中熬夜的人比例很大,所以广告、信息投放的时间选择灵活性更强,可以考虑深夜时段的信息传播,更好利用其注意力资源。
2、营销模型理念模型
针对大学生宅人群体营销模型
3H营销模型是本课题小组的营销理念创想,所谓3H就是商家联合运营(hand in hand),消费者行为习惯(spending habits),人文主义精神(humanism spirit)的英文简称。商家联合运营指在激烈的网络市场竞争中,为中小企业提供机会,提供他们展示商品的第三方平台。消费者行为习惯要求商家要了解顾客并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这就需要数据库记录消费者习惯从而探索出顾客的喜好,建立牢固关系,维持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人文主义精神倡导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是社会效益的最优化,生产商,顾客,营销中介应是和谐共赢的关系。
宅人营销选择3H作为内容构建的原因主要因为宅人的生活大多数都是在室内度过,所以营销须秉持着“人文关怀”理念,全方位地提供服务。包括:娱乐、餐饮、咨询甚至交友等,而这些品类都存在着几个领导品牌,结合宅人自己独特的品牌偏好,笔者建议为了实现立体的营销构想,那么这些品类可以实行“商家联合运营”,提高资源整理利用率。
3、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作为进一步阐述
商家联营:企业间可以在同一个广告中展示多种品牌,节约成本;企业间采取标准化生产,生产同质化的产品,共同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共同促进“宅文化”的发展,例如举办相关的文化展示活动,宣扬相关的营销理念。
消费者行为习惯:厂商可以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促进同一地区的宅人群体之间的交流,给予团购、回扣等优惠,发展新的流行风尚,引导消费倾向;对会员特权进行调整,淡化返利等行为,强调对其他宅人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心理优越感。
人文主义精神:对具有敏锐流行观念,最早进行消费的客户提供优惠,宣传其理念,引导其余宅人的消费观;对地区内具有影响力的宅人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服务,以发掘其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CIM校园营销研究院.90后的数字生活―90后大学生研究报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2](美)菲利普・科特勒(印度尼西亚)何麻温・卡塔加雅 伊万・塞蒂亚万.营销革命3.0―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3](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十版
[4]薛婵娟.基于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加深交流,作为文化价值的载体,文化商品的贸易数量也在不断上涨。尤其是在东亚国家地区之间,以日本、韩国为领头军,各国都在加大政策鼓励本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本论文中,作者以重力模型为基准,分析探讨了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文化商品贸易发展现状并对其因果联系的因素进行了验证。这些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文发展指数、地理距离、人均收入水平、语言背景、国土是否接壤、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等等。
关键词:文化商品;重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4
根据文化商品的不同特性分为五类:文化遗产类,印刷制品类,传播媒介类,视觉艺术品类,以及电影摄影制作类。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商品贸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总体来说,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起着关键性的正相关因果发展作用,语言,人均收入水平和互联网的普及都有着显著效应的推动发展作用,而地理位置的原因有反作用因素。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一个国家制定推动文化商品贸易的发展的战略政策可以提供一定的建议,也对文化商品相关企业在日后的发展中有着引导作用。
一、文化商品贸易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各类商品市场的快速延伸与发展,大部分商品都已经进入了固定的循环经济模式,尤其是生活必需消费品以及能源类消费品。另一方面,随着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活动也在不断增加,而文化商品贸易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二战之后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美国遭遇了经济大萧条之后,市场上民众的精神需求大幅度的增加使资本家认识到,经济效益不仅仅可以从工农产品上得到巨大的利益,文化价值同样可以创造高价值的效益,如果把“文化”实现产业化,实现文化艺术的产品化,文化单位和传媒机构的企业化,文化艺术领域和多媒体现代娱乐集团的资源融合化,可以使规模化的文化商品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通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中地位仅次于军事工业的支柱性产业,每年的产品出口超过了航天工业相关产品的出口,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而我们知道的,每年的美国文化产品出口不仅仅为美国传媒资本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给美国政府带来了相应宣传的“硬实力”表现。
“文化”的定义非常困难,因为其涵盖了很多虚拟的社会价值,比如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我们很难用一个框架来约束文化的定义以及其价值。而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更难去划分文化的界限,比如亚洲地区,日本、韩国很多文化都起源于中国,具有许多相似性。在西欧和北美地区,也有很多文化价值观都是通用的。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用“文化产业”的概念来定义文化的价值。文化产业最早产生于20世纪,是在霍克海默所著作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到,后来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用“创意产业”来加强了文化与政府间的相互依赖扶植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其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而这个产业所诞生的所有产品都是文化产品。介于文化的特性,关于文化商品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而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很多。随着各个国家之间信息与基础商品的贸易增加,很多国家民众的思想认知都被外国文化所影响甚至改变。特别是很多发展中国家中,海外文化商品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本国文化商品的比重。中国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和中国近年来接受了许多海外投资带来的经济协作有很大的关联性。
文化产品的崛起发展是在二战之后,和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是有紧密联系的,一般我们判断说人文发展指数越高的地区,其文化商品消费力会越强。按照传统的消费观念,人类的发展消费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的消费都集中于食物和衣物的消费,所以这个阶段工农业发展迅速,和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时间相吻合;第二阶段,人民的消费模式就转向了自我满足与表现,就会大量的购买生活消费品,比如餐具,厨具,书桌等等相对生活必需品,所以会带来科技技术与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大量移动与发展;而发展到现在,很多人们的生活需求模式已经转变到了第三阶段,生活娱乐与文化精神层次的消费过程。据统计,现在在欧洲国家,精神娱乐消费的支出,包括视听娱乐、电脑设备、CD、DVD等音乐设备,运动设施,玩具,新闻报纸读物,看电影,买彩票等等行为已经占到家庭支出5%的比例,由此可证明,文化商品的贸易带动了各地文化商品的消费增长。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协会统计,世界文化产品的总产值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13万亿美元,并且每年保持7%的速度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在调查报告中得出结论,组织成员每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率都在5%至20%之间。世界银行也预计在未来10年中,文化产品的生产值会占据到世界生产总值的10%左右。而当今的先进科技技术与数字技术也更加加速了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发展,文化产品所交易的并不仅仅是商业利润的价值,也附加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价值。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品一直在世界贸易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年召开的十六届七中全会中,主席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于文化产业价值创新的研究,在西欧国家,北美国家一直是作为战略课题进行研究,包括最近日本和韩国也强调“文化兴国”的概念,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创新与改革。而我们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情况研究也一直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没有具体的实证检验来验证分析中国当前文化产品处于一个怎么样的形势地位,所以在政策推动方面,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意识。
因此,本论文主要侧重点就在于东亚地区的文化商品贸易特性的研究。选择“东亚”地区的区域研究原因如下:1.东亚地区一直是亚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具有资本主义体制和社会主义体制两类国家,是文化体制交流密集的地区。2.东亚这些地区具有相似的历史发展背景,在历史上,这些地区是使用同一种语言,同样的民族风俗和思想,例如儒学。3.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接近,这使得他们之间进行贸易往来时不需要花费很高的运输成本;而同样的纬度也给予了这些地区时差不大的消费市场时间。4.大部分关于文化商品贸易的研究都集中于文化商品盛行地欧美国家,而忽略了在近年来同样占有很大比例生产和消费市场的东亚地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研究影响中国在东亚地区文化产品贸易的格局比例,以及有哪些因素对东亚当前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有着显著的影响。因为是国家间的贸易格局分析,所以我们集中考虑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力分析,例如市场大小,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交通运输便利程度,语言文化的遗传性等等。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实施方案有较大的意义,同时对文化产品相关的生产企业制定相关海外开发策略也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信息消费 互联网 高校大学生
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信息消费已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为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国务院已制定相关政策,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当前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对信息技术极为敏感,易于接纳与吸收新鲜事物,又具有娱乐和学习等多重需求,信息消费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唐山市各大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进行网络调查,以期了解唐山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现状,剖析目前大学生的信息消费行为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相关对策。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2]。大学生信息消费类型大致分为娱乐消费、科研消费、信息获取以及电子商务等几个方面。娱乐消费其中包括:电影、视频以及游戏等方面的消费;科研消费包括:为完成学业、论文从网上获取专业信息,或者获得图书文献资料,以及为考研、出国等活动而准备的信息等;在信息的获取方面,主要是通过PC电脑端、移动互联网、广电传媒、广播、图书、报刊等方面获取资讯性信息;电子商务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生活消费,其集中体现在以淘宝、美团等为代表的各类app上的购物消费,二是经营消费,体现在利用微信、淘宝等网站进行的经营行为,也作为本次调研的一个新指标,这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进行创新创业的活动,反映出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背景下信息消费行为的新变化。此外,信息消费时间与信息消费金额等也构成了此次调查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的基础指标,反映其信息消费行为的现状及特征。
1.调查方案与数据收集
1.1调查方案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唐山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能源技术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网络调查,应用SPSS等相关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1.2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500份问卷,调查对象是这些高校在校学生(其中包括专科生,本科生还有研究生)。最终回收有效问卷是482份,有效回收率为96.4%,符合样本分析所需要的最小样本数。从被调查者的性别上来看,男生占243人,占50.5%。女生占239人,占49.5%。从被调查者学历上来看,硕士生占77人,占16%,本科生人数占207人,占43%,专科生198人,占41%。从被调查者专业背景来看。文科类学生为171人,占35.6%,理工科类学生为311人,占64.4%。从抽样的整体情况来看,可以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2.数据分析
在本次回收的482份样本中,我们运用了SPSS软件将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存在以下现象:
2.1信息消费类别分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信息消费与高校大学生密不可分,已经融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信息获取是唐山大学生信息消费类别中比例最大的,达到了89%;以网购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生活消费部分达到了79%;以游戏、电影/音视频、网络文学为代表的娱乐类信息消费分别达为29.5%、75.5%和51%;科研部分中获取专业知识、图书资料、考研/出国等分别占到26.5%、21.3%、20.8%;而以做微商,开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经营类消费也达到了4.9%(见表1)。
其中,唐山大学生主要从新闻类网站、社交类网站、以及资讯网站上获取资讯类信息,主要类型分布比例为:新闻资讯(85%),好友动态(72%),好友转发文章(69%,心灵鸡汤、科技前沿、时政军事、养生保健等)、招聘\招租信息(32%)等。总体而言大学生信息获取主要围绕时事、好友和就业,表现出大学生心系时政注重社交,关心就业的特点。另外,大学生在信息消费中娱乐占比较大,需要引导,防止荒废学业,沉迷游戏。电子图书馆、教育专网等基础设施的建立,使学生们更加方便的获取知识。以网购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生活消费已经是校园中主要购买商品的渠道之一。在本次调研中的新增指标――电子商务经营消费,比例已经接近5%,反映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确实有一部分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在课余期间进行创业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和锻炼为走出校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将来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保障 居民消费 储蓄
长期以来,社会保障制度被看作是经济的“内在稳定器”和“减震阀”,发挥着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还被认为可以改变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消费行为,进而对经济发展起到相应的刺激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正由点到面逐步展开,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这种变化和发展必然会使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呈现出新的特征,给学者提供更大的研究空间。因此,有必要对社会保障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理论文献中的社会保障与消费
(一)经典理论文献中的社会保障与消费
在西方经典理论文献中,涉及社会保障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理论主要有绝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永久收入理论和预防性储蓄理论。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Keynes表述了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将收入由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高收入者转移给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低收入者,会提升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观点。20世纪50年代,Modiglian的生命周期假说和M.Friedman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基本上同时发展起来。前者以在一生中平滑消费来解释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认为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水平越高,人们的储蓄意愿也就越弱,消费率就会越高。后者则将社会保障视作永久收入,并以此为基础,推断以增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来改变居民收入预期进而影响居民消费,要比减免税收等暂时性的措施效果要好。1968年,Leland提出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社会保障具有社会保险方面的功能,可降低居民或家庭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进而减少谨慎性储蓄,主动扩大消费。
(二)后续理论文献中的社会保障与消费
尽管各种学说构建研究框架的假设、分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都得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与居民消费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的结论,但西方也有学者对此观点持谨慎态度。1974年,哈佛大学教授Martin Feldstein发表了论文《社会保障,引致退休,资本积累》,提出了社会保障的“资产替代效应”与“引致退休效应”。“资产替代效应”是一种“挤出储蓄”的力量,而“引致退休效应”则会迫使人们为退休时期的延长进行更多的储蓄。他认为社会保障体系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将取决于“资产替代效应”与“引致退休效应”的净效应。
经验文献中的社会保障与消费
(一)得出正相关结论的经验研究
在提出了“资产替代效应”与“引致退休效应”后,Feldstein还以美国1929年至1971年的数据对此观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现收现付公共养老金计划使储蓄降低了大约50%,显然在美国“资产替代效应”大于“引致退休效应”。1994年,Jonathan Gruber对失业保险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研究的方法十分独特,分别考察了有失业保险和没有失业保险两种条件下失业期间消费的下降情况。根据他的研究,如果没有失业保险,失业期间消费将下降21%,如果有失业保险,消费仅下降7%。1999年,Ndikumana与Allene利用67个国家七个年份的截面数据,对收入分配和消费规模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分配均等程度较高的国家,经济增长率和消费总水平也相对较高。而社会保障本身就具有重要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转移收入,有利于提高消费。2005年Wouter Zant在荷兰所做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二)得出负相关结论的经验研究
1965年,Phillip Cagan利用1958-1959年消费者联盟中15000位会员的数据来分析养老金对储蓄的影响,发现参加养老金计划会唤起人们的退休欲望,从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1975年,Blinder运用美国1949-197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收入分配调整对居民总消费需求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这也就意味着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提高消费水平的渠道在这一时期并不顺畅。
综上所述,国外学术界对于社会保障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仍是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虽然主流观点倾向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取得结论上的完全一致。这一方面源于模型的框架、解释变量的选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各国社会保障体系本身存在着重大差异。
我国关于社会保障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
1999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分水岭,而关于社会保障与我国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自1999年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如下:1999年之前,学者们大多以绝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框架,1999年之后,学者们一般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研究基础。1994年,臧旭恒考察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居民消费行为,认为居民消费和传统福利保障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1999年,赵新安、程义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和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研究的内容相对简单、直观。1999年,宋铮对1985-1997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认为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影响中国居民储蓄的最主要因素,而要想启动居民消费,首先要启动居民未来的收入预期。2000年,龙志和、周浩明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对1991-1998年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九年间,居民储蓄的预防性动机明显,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越大,储蓄的规模也就越大,消费也会随之萎缩。这两项研究均从谨慎性储蓄的角度肯定了社会保障对消费的积极影响。2006年,韩冰等利用2002年全国各地区消费和收入的横截面数据,得出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71125,仅排在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影响因素之后。
除了对全国的情况进行分析外,学者们也考虑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性,做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2001年,王丽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传统福利被打破而新的社保体系还远不完善,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1年的50.1%。2004年,冉净斐以2000年和2001年全国农村住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得出了农村社会医疗保险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即期消费的结论。2007年,陶纪坤指出,农村居民收入偏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市场消费潜力的主要因素,而农村社保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
虽然大多数研究都肯定了社会保障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了不同看法。如赵卫华(2004)、杨天宇和王小婷(2007)。他们均认为在我国,社会保障的“引致退休效应”要大于“资产替代效应”,因此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净效应应该是负的。
我国关于社会保障与消费之间关系研究的不足
最近二十多年,发达国家对社会保障和消费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给我国相关研究提供了模版和范例。而我国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体制改革背景也要求我国学者不能照搬国外的理论,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长期处在学习和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兴消费理论在国内的适应性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缓冲库存储蓄理论和目标储蓄理论相继出现,把收入冲击、流动性约束、目标性消费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内,这不仅丰富了储蓄理论,也延展了社会保障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2002年,朱国林等曾经从生存性消费、遗赠储蓄和预防性储蓄动机出发,建立了一个研究消费的理论框架,但这三大动机和目标性消费动机在内涵上有不小的差距。因些可以说,国内对预设消费目标和流动性约束条件下社会保障影响消费的机理分析还很不成熟,并且也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
(二)社会保障与农村居民消费研究
从1991年到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由708.6元增加到4760.62元,农村市场也就自然而然的被看作是危机之际拉动内需的主要力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也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2010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已经把农村社会保障作为拉动内需、保障民生的重点来投入,中央财政安排的农村低保、新农合、农村医疗救助等方面的补贴资金有较大幅度增加,也为新农保试点预留了资金。但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也缺乏对农村低保、新农合、农村医疗救助等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方式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比较研究。
(三)社会保障对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2006年,世界银行认定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7,越过了0.4的警戒线。而在理论研究中,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并未达成一致。Keynes的经典理论认为在收入增长的过程中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但炫耀性消费理论却给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增的消费函数(Walther,2004)。因此,对社会保障与我国各阶层消费之间的关系也不能一概而论。但由于社会阶层的界定比较复杂、各阶层社会保障数据可得性也较差,国内不论是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展开的长期研究,还是利用截面数据进行的短期研究都比较薄弱。
参考文献:
1.Wouter Zant.Social security wealth and aggregate consumption:An extended life-cycle model estimate for the Netherlands[J]. De Economist,2005
2.Levchenko A.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Consumption Vola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2005,(2)
3.Feldstein.Social Security, Induced Retried and Aggregate Capital Form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
4.Cagan, Phillip. The Effect of Pension Plans on Aggregate Saving:Evidencefrom a Sample Survey[M].New York:Columbia Univ. Press,1965
5.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4
6.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1999(6)
7.冉净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消费需求增长的关系研究[J].南方经济,2004(2)
8.陶纪坤.论农村社会保障与扩大内需的关系[J].当代经济管理,2007(3)
论文关键词: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关键词: 服装购买意愿 4P理论 大学生 影响因素
1.研究背景
服装作为一种商品,具有品牌、价格、款式、质量、色彩、舒适性等特征。消费者购买时会依照自己的性格爱好、需求特征、支付能力进行选择所要购买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特点,消费行为是时尚的、时髦的,不仅要求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更希望在产品使用和观赏的时候得到很多快乐,并能满足自己的心理[1]。大学男生的消费费用构成中,饮食、学习、服装依次排列在前三位,而女生排在前三位的是饮食、服装、学习和其他生活用品[2]。可见当代大学生对服装消费非常重视。面对琳琅满目的服装,大学生群体会选择哪些产品?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购买意愿有哪些影响因素是服装市场经营者和管理者需要研究的问题。4P理论是市场营销研究领域中的经典理论之一,由产品、价格、促A销和渠道构成。首先是服装产品,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三部分。不仅包括可供销售的衣裤等实体,还有款式、品牌、色彩等。其次是服装价格,服装价格的影响因素有两部分,一是凝结于服装本身的内部因素,包括服装成本、品牌、质量,二是与服装本身无关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价格决策目标、流行状况、季节转换、供需关系、竞争状况。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群体对服装价格的承受空间,不仅可以更好地对产品进行定价,而且可以促进产品销售。再次是服装促销方面,促销是一种短期刺激,目的是鼓励消费者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3]。包含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和销售促进。服装市场运用较多的促销方法是销售促进,如降价、折扣、节假日促销等。最后是渠道,结合本文研究内容,将渠道的研究视角定格在大学生购买服装过程中可以感知的终端销售场所,即购物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所在地、建筑式样、商品摆设、橱窗广告、照明、音响等。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消费者购买需求,最终实现购买。
2.研究方法
本文从产品、价格、促销、购物环境四个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服装消费中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研,问卷在刘亚娟[1]、郝辽钢[4]等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由36个问项组成,其中一般性问项5个,产品因素问项7个,价格因素问项4个,促销因素问项8个,购物环境因素问项6个,购买意愿因素问项5个。调查在山东济南长清大学城商业街和济南市内服装销售场所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其中男生占比17.3%,女生占比82.7%;一至四年级学生分别占比28%、34%、24%、14%;月消费方面700元以下占26%,700-1000元占32.7%,1000-1500元占20%,1500元以上占21.3%;买衣服频率方面,每月买一次或以上的占23.4%,至少每三个月一次的占8%,不一定的占68.7%;购买服装的时间方面,在新品上市时购买的占13.3%,缺衣服时购买的占14.7%,降价、促销时购买的占16.7%,随意购买的占55.3%。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方面比较频繁且没有规划,随意型较强,给商家提供很好的促销机会。
3.研究分析
本文对30个测量变量信度分析结果如所示。Cronbach’s Alpha为.905,产品、价格、促销、购物环境、购买意愿各变量校正的项总计相关性均大于.6,说明变量各项间具有高内部一致性。相关分析结果产品与购买意愿Pearson值为.360**,价格与购买意愿Pearson值为.523**,促销与购买意愿Pearson值为.452**,购物环境与购买意愿Pearson值为.471**,表明在.01水平(双侧)上产品、价格、促销、购物环境与购买意愿呈显著正相关。
表1 信度分析结果
产品方面,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服装不是很注重品牌、服装做工、服装产地,但注重服装款式、服装面料与服装色彩,追求穿着的舒适性。价格方面,因为大学生主要依靠家里提供生活费,所以价格是大学生购买服装的重要因素。促销方面,广告对大学生购买服装的影响不大,多数大学生不注重时尚杂志的作用,但形象代言人有一定影响力;降价、打折促销对大学生购买服装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节假日促销、换季促销对大学生有很大诱惑,喜欢购买服装时有买有赠,联合促销对服装购买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品牌与品牌的合作促销,但大学生购买服装时对人员推销较为反感。购物环境方面,店址所在地对大学生消费者服装购买很有影响力,喜欢在拥挤的服装店购买服装,注重店内服装摆设、更衣间的宽大,说明服装店环境对大学生服装购买很重要。
4.结语
服装产品要素与购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服装款式、面料、色彩是主要影响因素,品牌、做工有一定影响,产地的影响较小。服装价格因素与大学生群体呈正相关关系,与其他要素相比,价格与购买意愿正相关系数最大,因此物美价廉的服装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促销因素与购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广告、形象代言人、时尚杂志方面影响较小,折扣、换季促销、有买有赠、联合促销等促销方式效果较好,人员推销是大学生不喜欢的促销方式。购物环境因素与购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店址、顾客拥挤、更衣间、服装摆设对大学生购买服装很有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亚娟.决策时间和备选数量对服装消费决策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江苏:苏州大学,2009.
[2]张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山东:山东大学,2011.
[3]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J].Pearson Edueation,PrentieeHall,New Jersey,2003:559-571.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文献计量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20世纪初首次提出后便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自由经济学家Friedman(1970)基于古典经济学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即企业实现公司股东利益的行为。随后,出现了与这种一元论企业社会责任观相对立的多元论企业社会责任观。其中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1982年唐纳森等基于社会契约理论、1984年Freeman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总结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以及1991年Carroll提出的综合性企业社会责任理论(Munilla et al,2004)。它们分别描绘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性内涵、对象以及测量依据,从而被广泛应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因文化、社会背景及研究视角和考察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正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和内涵的多元化探讨,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不断发展。随后,学者们围绕“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Friedman(1970)主张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观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着理论界的认知和企业界的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公司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从事一些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无直接联系的活动,例如,资助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向社会公益项目捐款等。
Ardishvili等指出,企业资产、雇员数、市场份额、物质产出、利润和营业收入等是度量企业成长性的重要维度。这些指标可分为两类:其一是衡量企业短期绩效的盈利能力;其二是衡量企业相对长期绩效的成长潜力(贺小刚等,2009)。初步梳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后发现,研究者普遍关注的是CSR对企业财务绩效、创新能力、企业认同/企业声誉和消费者行为等价值维度的影响作用。
因此,本文将按照财务绩效、创新、企业认同/企业声誉和消费者行为这四个企业价值的维度,通过选取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购买意愿、顾客产品响应、消费者响应)”、“企业声誉评价(企业认同)”,对EBSCO内2000年至2009年(7月)的文章进行检索,希望对回答“企业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有所启示。检索后共得到了444篇文献。统计、分类和总结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学术界对CSR的研究文献呈现一种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认同/企业声誉关系问题,尤其从2003年到2004年,该类研究的成果倍增,说明这一主题在2004年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学者对CSR与财务绩效间关系的研究文献由2002年的3篇增加到2003年的12篇,增幅较大,此后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而有关CSR与企业创新及消费者行为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为薄弱,需要研究者更多地关注。以便尽早取得突破。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基于不同视角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社会影响假说、资金提供假说、正协同效应假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提升企业财务绩效;而权衡假说、管理者机会主义假说、负协同效应假说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Friedman,1970;Preston et al,1997)。这些理论假说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证检验。
但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指出,基于企业社会表现和企业财务绩效的直线关系的假设在理论上存在严重缺陷(Geoff,2001)。随后,研究者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非线型模型,并不断引入一些独立解释变量,试图更清晰地说明二者的关系。McWilliams等(2000)曾经把创新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模型中,结果发现在引入创新之后,企业社会表现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不再存在显著关系。
另外,以Carroll(1991)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为企业社会责任赋予了价值理论的内涵。西方国家的公司通常根据自己的产品、服务及承受能力等,有选择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行为受到利润动机驱动,而中国的许多企业或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刘春权,2004)、或是遍于法律与舆论压力而被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不但没有什么利润动机,相反还需要耗费掉很多利润(罗斌等,2000),这使企业很难有长远的发展。
通过总结发现,社会背景、文化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方法上的差异是导致这些复杂的、具有争议性的研究结论出现的原因,而Husted等(2007)认为,研究方法上的失误也是原因之一:财务业绩受到一系列中介变量和自变量的影响,而此前的研究无法将CSR活动的影响作用单独分离出来。简言之,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出现了路径错误。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创新
创新并不仅仅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它还被认为是一个涉及企业各方面的、更为广泛、连续、系统的活动(Sawh.ney et al,2006)。创新的内容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是指企业用高质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满足社会需要,是一种技术上的突破,其初衷源于企业对价值的追求。新产品、新技术市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社会责任设计(sociallyResponsible Design)密不可分。企业社会责任设计建立在企业的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现有的设计领域和责任领域、可持续性领域(如环境设计)交织在一起,是“行动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它实质上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Carpenter等发现,企业为了履行社会责任会注重考虑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在设计产品时会考虑无障碍设计,还会考虑到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等,这些过程就促进了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的不断创新(MacGregor et al,2008)。
过程创新受到产品创新突破的驱动,使企业关注整个供应链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内涵,将利益相关者需求纳入产品设计过程(Vila et al,2007)。Chesborough指出,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现象的核心就涉及到利益相关者,从而说
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企业进行创新活动(MacGregor et al,2008)。此外,由于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通过作用于利益相关者,能够降低市场风险及法律风险,这就意味着CSR成为一种降低创新带来的风险的有力举措。从这一角度来讲,企业社会责任也能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
MacGregor等在2008年通过对欧洲四个地区(加泰罗尼亚、巴斯克、伦巴第大区和苏格兰西部)的案例研究后,提出了“CSR导向的创新”和“创新驱动下的CSR'’两个概念。这说明,CSR和企业创新活动间存在着良性的循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不断进行产品或服务上的创新;反过来,企业在产品或服务上的创新也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实施。
四、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认同/企业声誉
企业声誉是外界对企业过去行为和未来价值的一种感知,描述了企业与主要竞争者相比所存在的吸引力,企业借此获取社会认同并与外界建立牢固的关系(Fombrun。1996)。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使社会成员感知到该企业的吸引力。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对具有吸引力的企业产生认同感,从而肯定企业的存在价值,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多项实证研究指出,企业从事慈善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及声誉(Carrigan et al,2001)。
研究者就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认同/企业声誉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后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强化了该组织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特征,使企业与社会成员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加快了外界对企业声誉的认同速度,而这一过程又促进了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融合。Sen等(2001)还认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证明了自身的能力,增加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因而提高了外界对企业声誉的评价。
近期,Rodrigo等(2008)、Bhattaeharya等(2008)学者关注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内员工的影响。CSR包括企业对内部员工工作环境的改善、利益的保护等内容,而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履行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度,并形成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赢得关键性人才,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生产效率,因而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Rodrigo et al,2008)。
五、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行为
20世纪如年代后期,学术界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行为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企业是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消费者所关心的关键问题之一。Murray等(1997)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成为消费者区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社会责任行为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当消费者了解到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后,就会增进对企业的信任感、提高购买意愿和购买忠诚度,从而更愿意购买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另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还会影响到企业的新产品推广活动。
此外,研究表明,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与消费者间进行情感联系的有效渠道。销售商对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社会责任决定了消费者对该零售商的支持程度。企业的社会责任范围也影响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购买意愿。如果企业在消费者支持的领域从事社会责任活动,就会对消费者行为的形成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而当企业出现产品危机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则成为解决危机的一种保险措施。但是,Dean等学者却证实了两者之间的负向联系,而Brown等、Yoon等则指出,CSR对消费者的判断和选择形成的影响并不显著,且主要表现为间接的影响作用(Mohr et al,2005)。可见,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研究产生了相反的结论。但经过比较后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响应是存在积极影响的。
六、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实现
在企业逐渐明确了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消费者行为、企业声誉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后,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企业应如何承担、承担什么社会责任这些问题。目前,理论界对此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合理的界定。
Burke等在1996年提出了一个CSR战略管理框架,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5个战略维度:可见性(visibility)、专用性(appropriability)、自愿性(voluntarism)、集中性(centrali-ty)、先动性(proactivity)。他们在比较传统CSR(Traditional CSR)、传统战略(Traditional Strategy)与战略性CSR(Strategic CSR)之间的差异后,提出如下观点:为形成企业竞争优势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5个维度进行战略管理,将会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产生积极影响。随后,不断有学者指出,通过对CSR进行战略管理,将CSR整合到企业流程中去,能够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Burke et al,1996;Baron,2001;McWilhams et al,2000;Fedderson et a1,2001)。
其后。Husted等(2007)对西班牙的500家大型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集中性和先动性并不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构成影响,因此对Burke等(1996)的CSR战略管理模型进行了改进,将战略性CSR定义成企业以下方面的能力:一,通过消费者对企业行为的认知建立声誉优势(可见性visibili-ty);二,确保创造的附加价值流向企业(专用性appropriabili.ty);三,自觉从事社会活动创造出难以被复制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自愿性voluntarism)。战略性CSR的研究明确了哪些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确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并提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施方法,因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七、总结
通过梳理多年来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发现,CSR研究由最初的理论研究过渡到实证研究,并逐渐转化为规范研究,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它大体经历了20世纪中期至90年代研究“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至2l世纪初探讨“为什么”和最近几年回答“怎么做”这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在检索近10年来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相关论文后发现,目前学术界对CSR与消费者行为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理论基础较薄弱,需要做进一步探讨。
基于此,我们结合中国农业企业的实践,对企业社会责任动机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并对战略企业社会责任和利他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区分,从理论上尝试理清不同性质的社会责任行为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其次,通过扎根理论分析的方法,我们还选择沪深两市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进行资料与信息收集,在理论抽样基础上,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等方法来分析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动机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对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动机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间的关系。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教务处
说
明
1.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2.学生应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此表填写一式三份,一份教学系留存,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本人自存。
4.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5.本表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
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选题的目的:
这个题目是以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闲置地做一个餐饮空间的创意设计。选择餐饮空间设计作为本人的毕业设计题目,原因有,一是因为考虑到本人以后的就业方向与室内,以及室内与室外景观向协调和搭配,当然这和自己对室内设计的兴趣有关,也有对这方面内容的多角度思考和研究;二是想通过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对自己大学四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的总结,让自己设计的锻炼,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使自己学到更多就业创业时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会对自己以后工作的发展提供支持,是一笔很丰厚的财富。
(2)
(2)选题的理论意义:怎样促成设计作品中的“概念性”、“实施性”两者间的完美统一结合,我认为设计师充分把握作品所包含的审美价值持续存在的时间性,使作品中塑造的空间容器能够准确传达出一个符合商业需求与机能美感兼具的全新表象意志。何为设?就是要应该事先预定某种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何为计?就是要罗列这种预定的概念,发挥这种概念并最终锁定概念,从设计思维的无到有、到思维的膨胀、乃至一泻万里的思维奔腾。正是在罗列这种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时,使我感悟出设计思维的秩序的矛盾变异,并在这种矛盾中,让我反省、自我发挥、最终使之推进。
(3)
(4)
(3)选题的现实意义:餐饮空间除了作为饮食场所满足人们的客观需要外,还要通过其自身环境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种营造餐饮环境的重要方式。餐饮空间的主题性设计是围绕某一中心思想或以突出某种要素对餐饮空间进行整体环境空间规划,包括它的的装饰材料、装饰色彩、陈设、空间造型以及服务和菜品等都为藏着的中国这主题服务,使主题的中式设计成为顾客容易识别其他餐饮空间的特征。消费者在主题性餐饮空间进行消费时经过观察和联想,进入期望的主题情境。好的餐饮空间主题设计有利于餐饮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有利于形成企业的品牌标志,从而创造品牌效益。
2.
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1)国内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不同的地域、文化、经济条件下衍生出来的饮食文化各有风格和内涵,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朝着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国内,70年代以前,人们对餐饮空间的研究不多,大多数都是按照旧时代的设计布置思路来设计餐馆,虽然当时已经有梁思成与林徽因等有先见之明的设计大师引进了西方现代工业设计理念。
中外合资五星级大酒店xx宾馆,xx、xx等一代岭南建筑大师设计而成,是在现代岭南建筑中将外来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一个成功作品,即使xx宾馆在传统意义上不算是真正纯正的餐饮空间,但是xx宾馆的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与岭南传统园林设计的精华,中庭以璧山瀑布为主景的焦点,形成别有洞天的岭南风情,整体有历史气息与文化内涵融入建筑空间的功能。xx宾馆对岭南建筑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中国第一个采用大型室内中庭设计的酒店。当时建造xx宾馆的时候,曾有人提出别的建议,说做接待外宾用的第一间五星级宾馆应该设计得西方化一点,但xx认为西化不能体现我国文化。于是,xx用了中西合璧的设想。xx宾馆的外观是完全现代化的建筑,而内部设计是完全中国化的。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第一家连锁餐饮“麦当劳”进驻深圳的时候,麦当劳以现代简约的风格对国人带来了一次视觉的冲击,简练的设计风格不再像中式那样繁琐,一切从简,让人们意识到原来餐饮空间原来可以这样设计布局,这也是日后都市化进程后都市的缩影,在空间布局的设计上多了浮躁少了内涵。
(2)国外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国外,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就研究餐饮空间里面的:功能、陈设、色彩、材料、心理等种种的方面进行了很深的研究,这些要求在设计上必不可少的,但是,先前,我们没发现。
比如在空间上,国外的餐饮空间不同中式的传统餐饮空间。国外的餐饮空间上灵活多变,不会只均布餐桌在大厅就餐,那样会使人乏味。他们往往会在单一的空间内用一些实体来进行围合或分割,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形态各异,相互流通、相互因借的空间,从而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比如色彩运用:就餐环境的色彩配置,对人们的就餐心理影响很大。一是食物的色彩能影响人的食欲,二是餐厅环境的色彩也能影响人们就餐时的情绪。餐厅的色彩因个人爱好和性格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人和环境组成的,并提出人类行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即人的行为,单体和群体人行为都是行为主体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双重作用结果。深层说色彩影响人的食欲与心情,从而影响人的消费,这对一家营业性餐饮空间是异常重要的一点。
所以西方在餐厅的色彩运用上面颇为讲究,而国内相对便显得单调。西方在设计上面中式设计,又不同于中国的中式设计。中国的符号、中国的哲学意境、材质、形式经验,这些是真正开始被认可了的。家具、窗格、太极、园林式意境。
(3)总结:
现代化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传统建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古老国家。传统美学的没落,很多有识之士都希望打救传统的文化,从九十年代初楼房顶上盖凉亭,到现在新中式的兴起。
现在中式设计很多设计师已经把中式运用在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上,并应用得如鱼得水。同样的元素谁都可以运用,那中国设计师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严格说,是文化。但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环境,这块偏偏又失去了。我们总觉得外国设计师“抽取得不地道”,但让咱们说什么,又说不清楚。能感觉不地道,因为我们血脉里,潜移默化的物事接触中,汉字语言中国风俗下,能感觉出这未必是真正的神韵。但说不清,就是因为文化修养不够,找不到准确的表达方式,不管是通过文字语言还是设计语言。
中式设计由中国设计发扬光大,这是毫无疑问的好事,我相信也是必然。毕竟一个老外太极拳打得再好,也不会有一个国家的老外都把太极拳打得多好,底蕴还是我们近水楼台的最大优势。
于是中西合璧的设计便应运而生,取各家之精华,去各家的糟糠。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上海世博会的东方之冠,苏州的苏州博物馆,万科的深圳中国园等等。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
研究的基本内容:
(1)作品的总体概述
作品名称:餐饮空间设计——“藏着的中国”餐饮空间设计
工程概况:
一是项目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要求根据原始平面图设计;
二是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与环境有机协调,适应地方气候,造型富有创意,空间丰富、立意新颖;三是充分满足就餐、接待等各方面使用功能的要求,有利于人流疏散和安全保卫,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之能随未来社会的发展,不断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2)设计方案及评价
从设计构思方面,首先,餐饮空间是人们休息的场所,设计一定要充分展现出舒适的效果,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其次,探索空间环境的文化意境与都市文化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环境供忙碌的都市人休憩。
总之一句话:秉承与创新,为了更好的“以人为本”。
设计理念方面,首先,现代进入信息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就餐环境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体现在观念、内容、功能和形式等方面。如今,饮食内容变的格外丰富,人们对就餐内容的选择包括着对就餐环境的选择,就餐成为了一种享受和一种体验,成为人与人的一种交流方式,同时也成为一种身份和个人品位的展示,这些都体现到了就餐的环境之中。因此,着意去营造吻合人们心理、生理和情感等要求的就餐环境,将设计理念和人性化交织起来进行思考,从而达到人性化与餐饮空间设计的完美融合,就成为餐饮空间运营成功的根本。
藏着的中国餐饮空间设计,是位于都市商业中心的一家餐厅,设计不能偏离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让人们休憩,休闲的各种需求,结合现有地基的整体布局特点,设计采用中式复古的设计手法,引导餐饮空间能达到新一个层次的飞跃,餐饮空间不仅仅只是餐饮,更是一种放松和享受。
餐饮空间分为三大区域:餐饮功能区、制作功能区、内部管理区。
餐饮功能区包括:如门面和顾客进出口功能区、接待和候餐功能区、用餐功能区、配套功能区、服务功能区等。
制作功能区包括:消毒间、清洗间、制作区、血餐间、活鲜区、点心房等。
内部管理区:办公区、接待区、更衣区。
入口门厅,这是独立式餐厅的交通枢纽,是顾客从室外进入餐厅就餐的过渡空间。门厅装饰华丽,视觉主立面设店名和店标。根据门厅的大小,一设置迎宾台、顾客休息区、餐厅特色简介等。结合楼梯设置灯光喷泉水池或装饰小景。
休息等候区,是从公共交通部分通向餐厅的过渡空间。休息厅与餐厅可以用门、玻璃隔断、绿化池或屏风来加以分隔和限定。
中餐厅空间的陈设
“中餐厅”环境陈设设计以中国传统风格为基调,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构件,斗拱、红漆柱、雕梁画栋、沥粉彩画,经过提炼塑造出庄严、典雅、敦厚方正的陈设效果,同时也通过题字、书法、绘画、器物,借景摆放,呈现出高雅脱俗的性灵境界。此外巧用中式百宝阁、大红灯笼以及传统风景古香缎的妙用,都能孕育出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
一个完美的中式餐厅,只有中式风格的设计与装修是远远不够的。缺少了视觉中心的设计是不能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因此,在空间和交通的视觉焦点,以及一些墙面的“留白”部分,以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和工艺品来进行点缀,丰富空间感受,烘托传统气氛。
预期效果:
餐厅建设好之后,人们可以在建筑内进行就餐,休闲,娱乐,聊天等活动,室内是交通繁华的路段,车水马龙,然室外设计可以作为逛街,看戏等短暂停留的人们稍息的一个场所。总体来说,设计的预期效果让人们得以在繁华的市区中心地带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土。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用照相,目测,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实地勘察地形与现状地貌,利用原有的环境作为依托来进行设计。
(2)参考各类相关专业书籍,报刊,网站,实例,帮助方案的设计构想。
(3)再利用相关专业书籍,报刊,网站,实例,收集各类所需的信息,完善设计构想。
(4)调查社会上人们对餐厅设计的要求和爱好,作为方案设计的参考依据。
(5)与老师和同学还有专业人士讨论研究,进行方案的起草与设计。
(6)用软件和手绘的方式进行方案的分析,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
(7)最后用动画来展示设计方案。
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研究所需条件:
在论文与设计中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际案例作为参考依据,需要对所有设计场地和周围环境空间的掌握,还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以保证按时,按质的制作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在设备方面,需要优良配置的电脑设备,相机,勘察工具,绘图工具等,以保证3D、CAD、PS、SU等软件以及数据,草图、构思等能够精确,顺利的操作。
(2)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主题设计的把握不够好,实地勘察工具不完善,对勘察效果有一定影响,所需参考文献资料庞大,可能找资料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工作量大,所需时间较多,时间的合理安排有一定难度;所需电脑配置要求较高,对设计与制作的进度和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
研究进度安排
具体安排如下:
前期阶段
2019-10-25
至
2019-10-30
完成开题报告;进行实地调查,照相,数据,地形分析,周围环境分析以及各项设定工作开始进行
2019-11-01
至
2019-11-30
完成风格设定,草稿设计和平面绘制
中期阶段
2019-12-01
至
2019-03-20
完成设计工作,主要包括:
(1)完成各二维,三维场景的绘制与制作
(2)完成节点图和施工图的绘制工作
(3)完成效果图的绘制工作
(4)完成动画场景模型的制作
(5)完成全片各分镜头的制作
(6)完成各特效的制作
(7)完成影片后期配音与音乐合成工作
(8)完成影片剪辑与合成工作
后期阶段
2019-03-21
至
2019-04-20
完成论文部分,还有部分内容丰富工作,主要包括:
(1)拟定论文提纲
(2)大致完成论文,达到要求字数
(3)校对论文,补漏补缺,删减重复和不必要的文字
(4)最后校对论文
(5)完成各功能分区的说明工作
(6)完成效果图的渲染工作
(7)完成动画影片的最后检查工作
(8)完成作品集的编制
(9)完成展板制作
2.
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本论文仅供参考,如需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原作者以及转载来源:论文图书馆 lwlib.com)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学者把消费主义当作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反思,后危机时代重新审视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反对消费主义扩大化现象,甚至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所提出的正常性刺激消费政策误解为在提倡消费主义。究竟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标准是什么?本文试图理清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内涵与特征及消费主义与正常消费的区别标准。
关键词:消费主义 正常性消费 区别
消费主义(consumerism)始于19世纪,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西方资本主义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时代,生产对消费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不仅决定着生产,而且更决定着生产循环和再生产。刺激消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促销花样手段不断翻新,使得19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步入消费社会,作为一种主流价值取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登峰造极地步,遍及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20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西方思潮涌入,消费主义逐步开始影响我国,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论文下载。
消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
消费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马克思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的”。消费(consumption)长期以来理解为“用尽”、“耗费”。十八世纪中期后,成为与生产(production)相对而言的概念。如今,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消费指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劳动力和劳务进行消耗的过程,它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程远,2003)。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材料、燃料、人力等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是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个人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狭义消费指个人消费(江林,2007)。个人消费具有两重性,即具有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性质。一方面,人们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来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消费食物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来预防寒冷等,这反映消费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人们消费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它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进行,因而人们的消费活动具有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
通常人们所讨论的“消费”指狭义上的消费,即个人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生活消费是最终消费,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消费真正目的所在,即人们每天消费已经生产出来的消费资料(包含劳务资料)来满足自己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行为,它直接与劳动力再生产相联系。通常情况下“消费”指生活消费,这里所指的消费主要指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继续生产所进行的消费活动的总和,它是一种需求得以满足和实现的过程。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来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实践,而是两者的结合(卢嘉瑞等,2005)。作为一种推崇消费之上、享受之上的社会思潮,以追求过度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并在此价值观念支配下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学者王宁(2001)认为,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中,消费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需求与满足,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
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之间关系已经背离的越来越远,商品和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实现着一种欲望的满足,而不再是单纯需求的实现。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认为,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功能。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是自我推进的。
(二)消费主义的特征
一是鲜明的物质主义特征,物质主义把人的全部需要都建立在对物质的追求和渴望之上,表现为享乐主义和对物质的无限追求。特别重视对物的占有和消费。
二是突出的象征符号特征,消费主义除把物质商品看成“物质”外,更多把商品看作是一种代表身份或者地位象征符号。物质消费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看作是高质量生活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三是极强的感染特性。通过有形物质消费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外显行为很容易引起人模仿,且一旦接受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人们就难以摆脱,容易失去理性判断力和批判力,把物质消费这种虚假的需求(desire)当作人类和个人的生存本质。
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
正常性消费是为需求而消费,是一种必需,是生产和生活得以延续的根本;而消费主义,已不仅仅是为了需求的消费,更侧重于为了消费而消费,以便通过这样的消费达到一种身份的彰显和虚荣的满足,是一种欲望膨胀的表达,消费不是一种生存和生活的必需,消费成为了一种手段,满足的是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关键看是否超过了“度”,消费中超过了 “度”就是消费主义,否则属于正常消费。怎样认识和把握消费主义中的“过度”,卢嘉瑞认为,就个体而言消费中的“过度”包括:超过本人或家庭支付能力(包括信贷力)的消费;浪费性消费,包括占用大量物质财富而不消费或很少消费和某些少数人侵犯了大多数人利益的消费;超过规定标准的消费;影响和危机到了人们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的消费。只要没有超过上述限度的消费,均属正常消费,理应得到支持和保护;而过度消费才是消费主义,必须反对。
笔者认为,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临界点的“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心理需求过度,另一方面消费行为过度。消费心理过度指消费心理超过实际的消费需求,即消费满足的已不仅是实际需求,而且是为了满足一种欲望的膨胀,一种虚荣心的增长,一种身份的彰显。“传统心理学把‘需求’界定为一种状态:一旦需要得以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最终消灭。在消费社会中,社会成员的需要恰恰相反,它即使得以满足之后也不会消失—如果可能的话,它将变的更加强烈”。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目的已经不限于需求的满足,穿衣不仅仅为了御寒,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当丰衣足食之后,人的需求并没有得以实现,或者说人的消费需求已不再是这些,而已经膨胀到消费本身就是目的,消费成为了满足异化需求的手段。
消费行为过度指消费行为超过了自身实际消费力。马克思对消费力有两种解释,一是人们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务的能力,称为绝对消费力;二是人们购买消费品的支付能力,称为社会消费力。绝对消费力指人的实际必要的需求,就像人必须穿衣遮体御寒,必须吃饭维持生命体的健康运行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社会消费力是符合个人购买力的消费,就是指与个人的收入水平相符的、在个人支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的消费。符合个人消费力的消费在合理消费的“度”之内,均属于正常性消费,必须同时满足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两个条件。很多有钱人具有充足的社会消费力,但属于挥霍浪费的消费,这种消费导致社会资源闲置,造成了社会供需的结构失调,造成社会贫富悬殊之间矛盾的激化,是一种典型的消费主义,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杜绝。合理消费指在自己的支付能力或者信贷偿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而且是自己的绝对需求或者真实所需,所占有的消费品不会闲置,也不至于挥霍浪费。
消费主义与消费行为分析
(一)消费主义与刺激消费
在我国,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放缓,国家明确提出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方式带动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然而有人误认为,政府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在提倡消费主义。其实,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不是提倡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不是提倡人们不顾自身消费力(实际需求和消费力)盲目消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所采取的诸如“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政策,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促进了家电、汽车、住房、节能环保产品等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我国经济稳步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这对解决生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着重要影响。可见,刺激消费实际是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国家经济稳步回升的战略举措。
(二)消费主义与品牌消费
品牌消费在消费主义中的突出体现是以符号消费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符号消费是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之一,指在消费中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功能。而在实际消费中,这种符号的具体化身就是品牌。以符号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都是消费主义的表现,是不合理消费。
通过正常性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区分标准来衡量判断,前者属于消费需求的过度,而后者则是消费行为的过度。所以,这两种消费都是应该反对的。笔者并不是反对所有的品牌消费。品牌本身是一笔价值巨大的无形资产;品牌往往又是质量的象征,因而名牌产品特别是国际名牌都有着耀眼的光环,受到消费者趋之若鹜的追捧,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人们偏好或享用名牌产品,是一种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物质丰富、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体现。所以,品牌消费不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确实让人们感到放心和舒心的消费。在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都适度的情况下,消费者追逐名牌才是大势所趋,必须正确区分品牌消费与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与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是拿将来挣到的钱提前进行消费。借贷消费是最典型、最普遍的超前消费。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是消费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消费社会的符号性、物质性和享乐性的本质使得人们尽情陶醉于消费带给他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理满足,人们通过符号消费彰显身份、地位和价值,在这种消费理念下,大多数人在透支、负债的情况下过着一种纸醉金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这种消费方式就是应该反对的超前消费。
然而并不应该反对所有的超前消费,在经济繁荣时期,借贷消费有一定好处,在消费者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贷款提前享受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它又可以刺激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消费者一般也能通过固定收入来源还贷,因为经济增长了,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偿还贷款不成问题。但即便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也不能盲目提倡超前消费,必须把握政策消费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度”。除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度外,更重要的要符合消费力方面的度,尤其是社会消费力的度,要量力而行。这个“力”就是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突破了购买力和信贷力的约束盲目追求高消费,这种超前消费会对个人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必须反对。而在符合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并不应该反对这样的超前消费。
消费主义与高消费
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往往通过消费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大小。然而,高消费并不一概都是消费主义,不能一概反对和限制。高消费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继续扩大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然而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两级分化已是不争事实,社会分层因此而加剧。社会经济结构多层次化决定了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而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又必然表现为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的多层次化。
高收入阶层(这里指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入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其消费水平自然也高于中、低收入阶层,他们的高消费是很正常的行为。对这种高消费不仅不应当反对和限制,而且要给以鼓励和支持,积极为他们拓宽高消费的领域和空间,根据他们的需要提高各种消费的档次。有需求就可以供给,要供给就必须生产、扩大再生产和生产创新。这样做,既增加了就业,又扩大了需求。必须区分高消费与消费主义,应该把握正常消费与消费主义“度”,在适度合理消费需求引导下,符合自身消费力情况下的消费,即使高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只要属于正常性消费,而不应一味地反对和抵制。
参考文献
1.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程远.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3
3.江林.消费者行为学[M].科学出版社,2007
4.卢嘉瑞,吕志敏.消费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5
5.王宁.消费社会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2日揭晓,该奖项单独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教授,以表彰其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迪顿基于微观数据,从个人消费行为入手,通过深入研究收入、贫穷和福利等问题,为国家政策设计尤其是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相关问题找到了重要支点。
迪顿获奖的背景及其主要贡献
为设计增进福利并减少贫穷的经济政策,必须首先了解个人的消费选择。迪顿在基于微观数据的个人选择和总体的经济结果之间建立了内在联系,他的研究帮助和促进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领域发生转变。此次授奖旨在表彰迪顿在三个核心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80年,迪顿和米尔鲍尔(J.Muellbauer)共同提出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用于分析消费在不同商品之间的分配;1990年,迪顿发现了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实际关系,即“迪顿悖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迪顿又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贫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一,消费者如何在不同的商品之间分配支出?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度解释和准确预测实际消费模式,而且对评估相关政策和改革成效也十分关键。比如,消费税的变化对不同收入群体的福利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的早期研究中,迪顿建立了“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lmost Idea Demand System, AIDS) 模型。这一模型灵活、简单,能够估算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个人收入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这一方法和之后的修缮版本已经成为现在学术界和实际政策评估的有效工具。
第二,社会的总收入是如何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在1990年前后的几篇论文中,迪顿注意到主流消费理论无法解释总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实际关系,而基于理论所推论出的居民根据个人收入调整对应消费的行为特征与总体数据所呈现的变化截然不同。这一发现被称为“迪顿悖论”。这表明,对个体数据的分析是解开总体数据之谜的关键。这推动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思想和方法的进步。
第三,如何深入研究贫穷和福利问题?在迪顿的研究中,他将贫穷、福利等问题量化,强调家庭消费水平数据的重要性,用以窥探经济发展背后的深层机理。迪顿致力于家庭调查研究,促进了发展经济学的转型,使其从基于总体数据的理论研究领域上升到基于个人详细数据的实证研究领域。
迪顿获奖理论的演进、内容及相关应用
迪顿利用不同国家的数据,对家庭行为、经济发展以及健康和贫穷等社会经济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他偏重于利用微观计量方法分析问题。最初迪顿在关注消费者行为时,便提出了“迪顿―米尔鲍尔消费需求系统”以及著名的“迪顿悖论”。之后,迪顿又将计量经济研究模式扩展到收入和储蓄、贫穷、健康和福利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迪顿让以往难以挖掘和研究的个体数据走向实用,为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穷问题探索了新的方法。
1.近似理想需求系统。迪顿广为人知的学术成就之一是提出了“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这一模型由一系列的方程组成,用以表明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且,需求随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和人口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可靠、有用的需求系统能够适合数据中观察到的模式,并且与理性消费者理论兼容。这一系统模型能够简单、直观、准确地反映出各种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可以精细地分析消费者需求,从而为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和收入的反应提供了基本工具。这一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之中。
早在19世纪,就有许多研究人员使用参数化方程来表示该系统模型,较为著名的有恩格尔曲线等。1954年,英国经济学家斯通提出了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LES)。这一模型把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用以分析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取向以及收入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然而,LES的主要困难在于无法判断其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模型的计算结果也无从考究,因而未能在实际中得以广泛应用。之后,巴顿结合对数线性需求函数的微分形式,建立了鹿特丹模型(Rotterdam model)。这些模型大都用整体数据来表示某一个体(或家庭),来描述需求量、收入、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
20世纪60至7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对现有需求系统的测试,发现这些系统并不能准确预测需求随价格和收入的变化而改变,而且也不符合有关理性消费者的推断。1974年,迪顿明确指出了现有需求系统的两大弊端:首先,即使所有人都是理性消费者,那么消费者的选择也应该是基于个体的,而不应该从整体层面来考虑;其次,已有的一些模型(如LES、Rotterdam model等)关于消费行为的假设约束条件过于严格,无法切实反映消费者的真实选择。基于此,迪顿试图建立一个能够表示真实需求系统的简单而有效有模型,这就是迪顿和米尔鲍尔在1980年提出的“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也称“迪顿-米尔鲍尔系统”(Deaton and Muellbauer’s System)。标志性著作为两人合著的《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1980)。
AIDS模型是在效用水平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求出消费者达到支出最小化的消费选择。这一模型除了具有鹿特丹模型与对数转换模型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明显的优点:非常接近线性,比较容易估计和预测;可以对任意的需求系统给出一阶近似;具有与已知家庭预算数据相一致的函数形式;能够较好地满足消费者选择公理等。显然,这一模型的灵活性和扩展潜力为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推动力。迪顿和米尔鲍尔在书中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范式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讨论,阐述了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经济理论以及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对模型的构建和实证检验都力求做出合理的解释。
差不多在同时,他们又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近似理想的需求系统》(1980)的论文。2011年这篇论文还入选了1970年以来《美国经济评论》最顶级的20篇论文。他们将这个需求系统模型应用于1954-1974年间英国支出模型的研究,发现当人们越来越富有的时候,伦敦居民的食品和住房的实际支出系数反而为负。这意味着收入投入到这些商品中的比例在下降。同时,他们还运用这一模型证明了显著的相对价格影响,尤其在交通和通信的支出上。
AIDS模型提出之后,也经历了一些拓展与改进。比如,将恩格尔系数纳入AIDS模型中,扩展为“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Quadratic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QAIDS)。QAIDS模型极大地简化了估计过程,成为非线性的 AIDS 模型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步骤。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修正的LAIDS模型,对支出和价格弹性等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了拓展。总体上,AIDS为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和收入的反应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即消费者需求实证分析的重要工具。这一模型及其改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如CPI测度、国家内部不平等和贫穷统计、国际间福利比较等;同时,这一模型还应用于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各种改革措施效果的判断。
2.跨期消费与“迪顿悖论”。AIDS系统描述了在某一特定时期,家庭内部如何分配各种消费品,其假设前提是这一阶段的家庭总支出已知。然而,现实中总支出往往是无法确定的,这取决于每个家庭的消费计划。跨期消费是宏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迪顿发现此前以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在收入和消费方面存在“失真”现象,即尽管收入突然发生改变,但消费却变化得非常缓慢,消费曲线比收入曲线更平稳。这就是著名的“迪顿悖论”。“迪顿悖论”的发现推动了宏观经济研究方法的进步,让研究者不再只习惯于依赖整体数据,而将对个人行为的研究也视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学家关于跨期消费问题有两个著名的理论: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PIH)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模型(Life-Cycle Model, LC),其核心观点在于消费者在生命周期中平滑其消费。根据这两个理论,人们认为消费变动小于收入变动趋势,消费由持久收入而不是当期收入决定。1978年,霍尔首次推导了理性预期对消费的影响,认为如果持久收入假说是正确的,并且消费者有理性预期,那么消费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动是不可预测的,并提出了随机游走(Random Walk)模型。
1990年前后,迪顿和他的同事们从永久收入假说测试中获得了大量重要信息。这些测试改变了理论和数据之间关联的基本看法。当时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研究都基于“代表性消费者”,他们的消费会随着社会总计或平均收入而发生变化。基于这一假设,迪顿指出,永久收入假设表明消费的变化要大于收入变化。因为对于整个经济发展趋势而言,某一意外的收入增加会使得之后几年收入也随之增加。理性消费者则应该在这些收入上涨之前就考虑其使用。然而,从实证数据来看,消费的变化要小于收入变化,对此,迪顿提出了对该理论的怀疑,即“迪顿悖论”。
20世纪80年代,迪顿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来探讨这一问题。迪顿在《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理论与证据一致吗?》(1987)一文中,检验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生命周期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消费和劳动力供给的代表性模型做简单的非参数检验,以及对可支配收入的时间序列特征和基于生命周期模型假设下的消费行为做简单化的研究,得出结论,持久收入比当前收入更不平滑。对于为何消费比收入平滑,持久收入理论无法提供直接并被广泛接受的解释。因此,消费的平滑性不能直接用持久收入理论来解释。
迪顿在《为什么消费如此平滑?》(与约翰・坎贝尔合著,1989)一文中,从总消费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美国季度消费数据的变化规律,构建储蓄和劳动收入的两变量VAR模型,对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持久收入并不比当期收入平滑。相对于持久收入假设中的消费函数形式,由实际的消费数据所计算出的消费支出波动性更小,居民消费没有像理论假说所描述的那样随着收入变化而发生同步变化,居民消费对收入冲击的反应表现平滑。
迪顿的研究表明,要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数据,就需要研究收入和消费的个体结构。因为在同一时间里,虽然一些人的收入会下跌而另一些人的收入会增加,总体上看并没有显著变化,但对于个体而言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迪顿认为,当研究个体数据时,标准的理论之外还有额外预测结果。例如,消费者个体的收入分配随着个人年龄的增加呈扇形分散状,扇形范围可以用来评估在多大程度上个人可以确保自身收入免受冲击。
迪顿在跨期消费和收入方面的研究对现代宏观经济研究具有持久的影响。从凯恩斯开始,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主要依赖于汇总数据,然而,在此之后即使是分析宏观层面的问题,学者们通常也先从个体层面开始,然后将个人行为进行加总后再进行整体经济学分析。可以说,迪顿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很好地联系在了一起。
3.基于家庭数据的贫穷、健康和福利问题。迪顿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将其研究方向转到经济发展问题上,并利用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和解释各种经济发展政策问题,从而使普林斯顿成为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基地之一。迪顿还一直强调建立家庭对于不同商品消费情况的数据集的重要性,进而促成了世界银行有关生活标准测度调查的设计(the Living Standards Measurement Study,LSMS)。近几十年来,迪顿就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和贫穷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时,首要的问题是消费数据的收集。迪顿认为,对于横截面数据的收集,而不仅仅是单个家庭的跟踪,是非常重要的。他与合作者在研究关于跨期储蓄和劳动供给时,阐述了用截面的时间序列构造真实面板数据的方法。这项成果以及后来的研究被广泛地引用和应用。迪顿在《家庭调查分析:发展政策的微观计量方法》(1997)一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家庭调查的构建、适用的经济计量分析工具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问题。迪顿指出,家庭调查不仅能够提供各种受政策影响的经济变量信息(如价格),而且还是一个研究相关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的数据源。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消费和支出数据来衡量贫穷程度。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的家庭面临着不同的当地价格,不同类型的商品或者同一商品的不同质量也都有所区别。迪顿探讨了如何利用单位价值量来构建本地市场价格问题,在这点上,他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成果已经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贫穷通常的定义是在个体层面,而消费则是相对于家庭层面的整体数据而言。所以,以个体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研究问题对模型的结论会有显著的影响。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测量人均家庭总开支来表示个体福利,其中的假定当然是小孩和成年人的消费量是一样的。迪顿通过实践检验表明,更为合理的估计是一个小孩的费用约为一个成年人费用的30%-40%。而人均估计的指标将因此夸大贫穷家庭儿童的贫穷程度。
迪顿在比较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福利方面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他指出,当前贫穷线的设定主要是基于国民统计数据,而正确的方法是使用不同居民户调查的家庭数据。迪顿还对贫穷线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评估,将贫穷用绝对贫穷线和相对贫穷线来度量,前者多用于发展中国家,而后者多被发达国家采用。
迪顿的研究中,经常巧妙地运用家庭数据来分析和解释一系列问题,比如收入和卡路里摄入的关系、家庭内部性别歧视的程度等。迪顿关于收入和卡路里摄入量关系的研究表明,收入增加确实会导致更多热量被消耗,但证据并不支持营养不良是由贫穷导致这一假设。在关于家庭内部性别歧视程度的研究中,迪顿则巧妙地提出利用家庭消费数据来间接估算女儿是否被赋予更少的资源。实证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无法找到任何系统性的差异,但在家庭面临不利条件时,则明显存在性别歧视的情况。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基于单个家庭详细数据的实证研究领域,迪顿的研究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简要评述
迪顿的研究领域涵盖极广,涉及收入与消费、贫穷与福利等许多方面。他的大量研究成果都有相同的理念:架设理论和数据之间的桥梁,以及建立个人行为和总量经济结果之间的关联;从理解和分析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开始,转向研究人们的处境如何变好,再到对国家福利的研究。
迪顿的突出贡献首先体现在方法论上。迪顿关于健康、经济发展以及微观经济层面家庭行为的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经济计量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收入、消费、价格、健康以及贫穷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和比较,论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迪顿的研究方法不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给予了计量证明,而且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同时,迪顿的研究对实际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迪顿通过对收入与消费、经济发展、贫穷等问题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实证性结论。这些结论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关乎自身利益的各种经济因素,如储蓄、消费价格、收入、健康状况以及幸福感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由于迪顿的这些结论都是基于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得到的,所以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针对性。
另外,迪顿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微观细分研究,对于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商品推荐 网上购物
一、引言
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网上购物的交易方式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商业模式。商务部的消息,200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超过了15000亿人民币。电子商务网站已不再只单纯作为企业对外的一个门户,而成为了企业进行经营的场所。商务网站从“以站点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发展成为必然。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站提供的众多商品面前更准确地选择到满意的商品,改善网站商品推荐的性能,进而吸引更多地客户进行网上购物,成为电子商务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虽然许多学者都指出电子商务网站商品推荐的积极作用,但很少有学者就电子商务网站商品推荐特性与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以TAM为基本框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网上购物发展的实际情况,对TAM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提出如下研究框架,如图所示。本研究的自变量主要电子商务网站商品推荐特性;中介变量有两个,分别是认知有用和认知易用;因变量为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和过去购买行为。在TAM模型中,购买意图决定购买行为,意图是未来的意图,行为也应该是未来的行为。但是由于本研究测量的是消费者今后的购买意图,而行为又是他们过去的购买行为,两者不是对应的,因此将它们同时作为研究的因变量,分析它们与消费者认知的直接关系。本研究中各类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
研究框架图
研究假设一(H1):电子商务网站商品推荐特性对消费者认知有用有显著影响。
研究假设二(H2):电子商务网站商品推荐特性对消费者认知易用有显著影响。
研究假设三(H3):认知易用对认知有用有正向影响。
研究假设四-七(H4-H7):认知有用/认知易用对网上购物意图/网站购物行为有正向影响。
本研究涉及的潜在变量主要有三个:电子商务网站商品推荐特性、消费者认知和行为意向,每个变量由几个维度来测量。电子商务网站商品推荐特性包括:信息度,网站根据消费者需要推荐的商品数量与商品相关信息的丰富性和清晰性;准确性,网站推荐的商品以及相关信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程度;易用性,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网站中使用商品推荐功能的容易程度;及时性,网站根据消费者要求做出商品推荐的速度;可靠性,消费者对于网站推荐的商品及相关信息的信赖程度。消费者认知包括:认知有用,消费者相信通过某网站购物,他的购买绩效可以提高的程度;认知易用,消费者相信通过某网站购物,可以不耗费任何力气的可能性。行为意向包括:购买意图,在该网站进行购物或在购物的主观意图程度;购买行为,过去半年内在该网站购物的次数和平均每次购物金额。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由于本研究要求消费者需要对网络购物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重点以高校学生和教师等年轻人为主要调研对象,选择了“街上访谈”方法,主要在人员流动量大的天津各高校地区对被调查者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8份。扣除填答不完整、回答有错误或前后矛盾的问卷,有效问卷数量共362份,有效回收率在90%左右。
对回收的问卷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作为统计工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四、结果讨论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来衡量问卷的信度。问卷所涉及的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大多数在0.8以上,少数几个在0.7以上,表明本研究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来验证效度:网站商品推荐特性,萃取出五个因子,项目的因子负载最低为0.569,共同解释了77.888%的方差;认知有用性,萃取出一个因子,每个指标的因子负载都在0.664以上,解释了数据中61.430%的方差;认知易用性,萃取出一个因子,每个指标的因子负载都在0.78以上,总体解释了数据中65.872%的方差;购买意图上用三个问项加以衡量,每个指标的因子负载都在0.9以上,总体解释了数据中83.902%的方差;购买行为因子分析得到一个因子,总体解释了数据中84.766%的方差,每个指标的因子负载都在0.9以上,均验证了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在网站商品推荐特性与消费者认知有用和认知易用的关系上采用了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经验证各维度之间Spearman’s的相关系数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在认知有用上,网站商品推荐特性的各相关系数相差不多,以可靠性的相关系数最高。这表明,无论改善网站商品推荐特性(信息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中的哪个方面,对提高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认知有用都非常有利,尤其是网站商品推荐的可靠性,起的作用最大;而在认知易用上,易用性的相关系数大于及时性和信息度的相关系数,说明网站商品推荐的易用性对消费者认知易用的影响最大。
研究中以认知易用为自变量,以认知有用为因变量,采用回归法验证本研究假设三。结果显示,模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呈线性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也表明认知易用对认知有用有正向的影响,当消费者认知到的购物网站易用性越高时,认知的网站有用性也越高。
以消费者认知为自变量,以网络购物意图为因变量,采用回归法分析本研究假设四和六。统计结果显示,认知易用的T值为2.729,说明回归总体显著;而认知有用的T值为0.516,回归不显著。由此可得,消费者认知易用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购物意图,认知易用越高,购买意图越强。而消费者认知有用对其网络购物意图没有显著影响。
以消费者认知为自变量,以网络购物行为为因变量,采用回归法分析研究假设五和七。统计结果显示,认知有用的T值为3.153说明回归总体显著,而认知易用的T值为0.600,回归不显著。由此可得,消费者认知有用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购物行为,认知有用越高,购买行为越强。而消费者认知易用对其网络购物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综合以上的数据分析结果,假设一、假设二、假设三、假设五和假设六经验证成立而假设四和假设七不予以支持。
五、结论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网站商品推荐特性与消费者认知之间存在着较密切的联系。网站商品推荐的信息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与消费者认知有用显著正相关。网站商品推荐的易用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与消费者认知易用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作为商家与消费者购买互动和交流的媒介,网站商品推荐功能在改善消费者认知、建立商家良好形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认知与购买意图之间的回归关系验证,说明消费者认知易用对消费者的网络购买意图有直接影响,认知易用性越高,购买意图越强。因此,要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必须让消费者充分认知到购物网站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而消费者认知有用没有对网络购物意图并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认知易用间接影响购买意图的。相似的,本研究发现,认知有用对网络购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消费者的认知易用并不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直接的显著影响,但可以通过认知有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由此可得,为了提高消费者购买意图,促进消费者从事更多的网络购买,网络零售商首先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去影响消费者的主观认知。网络商家要让消费者认识到在网站购买商品对他们是很有用也是很方便的,这是把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而要做到这一点,网络零售商需要加强购物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站商品推荐特性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作用。在本研究中,购物网站的商品推荐的信息度、准确性、易用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与消费者网络购物认知之间的显著关系已获得了实证支持。因此,提高网站商品推荐在这几方面的性能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Janda, S., Trocchia, P.Y., Gwinner, K.,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Internet retail service 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2002, 13(5), pp.412-431
[2]Rong-An Shang, Yu-Chen chen and Lysander Shen, Extrinsic versus intrinsic motivations for consumers to shop on-lin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5,42, pp.4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