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体解剖学论文

人体解剖学论文

时间:2022-03-15 23:21:47

人体解剖学论文

第1篇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大多是照搬临床医学专业,与临床专业共用一套教材,内容相对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偏多、偏深,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解剖学授课大多以教师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对解剖学知识全面掌握和融会贯通,尤其是跟护理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导致部分护理从业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医疗差错。此外,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认识的缺乏,也是当今高职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教育模式的陈旧,迫切需要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改革,以满足当代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

2护理专业解剖学创新教育的策略

2.1改革教学模式,突出专业特色

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应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首先,针对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解剖学知识进行筛选和发掘,以“适用、够用”为原则,编写护用解剖学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专业性。其次,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改革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护理实践操作相结合,加强解剖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更加贴近护理专业需求,丰富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体系建设。此外,解剖学教师深入临床护理第一线,了解护理工作中涉及的解剖学知识,发现教学设计中的缺陷与不足。在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也为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2.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

首先,树立全面开放的教学观,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其次,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教师设置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以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为主线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情境式教学法:创设典型场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知识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病例教学法:将临床病例导入教学过程,尤其是常见病、多发病,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最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改革教学体系。如建立解剖兴趣小组,延伸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2.3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靠内化,只有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感染才能养成。作为学生首先接触到的职业榜样,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工作,会对学生未来的人生观及职业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树立“立业先立人”的思想,把“授业”与“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授业”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加强人际沟通能力,使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讲解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在实验课堂上强调标本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爱惜标本并保持敬意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措,却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环节。

2.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对学生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教学评价已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通过这些年的探索,我们建立了新的考核方式:卷面成绩60%、实验考核成绩30%、平时成绩5%、实验报告成绩5%。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对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2.5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实验教学体系

第2篇

1密切章节和课程之间的相关性,综合药理学进行针对性讲解分析

人体解剖生理学各章节之间并不是彼此分离,毫无关系的,而是密切相连、前后照应的,具体表现先讲人体骨骼肌肉,后讲内脏学,脉管、感管及神经,穿插生理学知识,即先讲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后讲其功能,尤其是器官的微细结构与功能关系特别密切。再加上有些生理知识点是药理学的基础,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例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之间关系密切,学生只有在完全明白细胞膜功能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心肌细胞的电生理;与此同时,只有理解了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才能进一步掌握心律失常形成的原因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等问题。

就目前而言,多数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都会先上人体解剖生理学,(有的专业解剖学与生理学是分开的),后上药理学,所以,当药理学内容涉及某些药物时,比如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很多学生都已经忘记了心脏的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因此,学生理解起来都比较吃力,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时需要回过头来复习解剖生理学。具体来说,由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是生理篇之中比较难理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所以学生难以理解也属于正常,因此,两个科目的教师应该在开始授课之前进行沟通交流,在备课或安排教学大纲时要彼此交换意见,互相听课,以便增强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和药理学之间密切联系的认识。除此之外,人体解剖生理学和药理学需要衔接的地方有很多,具体见表1。

2改变解剖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密切联系临床与药理学

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特别是解剖篇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反映出“内容多,难记忆,枯燥乏味”,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讲解的时候,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满堂灌,应经常将临床实践和药理学知识与解剖学相结合。比如讲解胃的结构和生理时,适时结合胃动力药吗丁啉,如何促进胃的排空,治疗胃胀。也可以结合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抑制胃酸分泌,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来提高学生对胃的解剖生理的认识。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的将人体解剖生理学与药理学联系起来。再比如,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治疗慢性肝炎的宣传广告,但是能够真正治愈的人却很少,而且转归效果不佳,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下,可以充分意识到只有先深入了解肝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才能明白肝炎为什么可以向肝硬化或肝癌转变,也才能了解为什么肝炎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水、内分泌紊乱等临床症状,更能知晓为什么此种肝炎向肝癌转化之后,增加了其治疗难度的原因。

3体会

总而言之,教师在讲解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时,应该适度将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代谢进行衔接,使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另外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将常用的药物适时提出来,适度讲解其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解剖生理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除此之外,学生也应该在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过程中,多了解些药理知识,利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和药理学之间的衔接,促进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贺利厚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卫生学校

第3篇

【关键词】解剖实验室;教学改革;自学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的解剖学实验教学应是学生在特定环境下完全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完成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自身继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名词多不好记忆,因此解剖学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知识应用和自学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解剖实验室教学改革的目的

理论课和实验课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相对独立的两个教学环节。学生不仅从理论课学习知识,还应从实验课学习知识。实验教学不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还有理论课中起不到的作用。解剖学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立体性和实用性,它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学生解剖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解剖教学由于受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等的限制,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很难充分发挥。为此,我们实行了解剖实验室教学改革。

二、正常人体解剖实验室建设

在实验室改造方面参照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环境,绿色环保,人均使用面积、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整体改造实验室的规模与环境。正常人体解剖实验室内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各类教学标本,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新兴的教学手段,都离不开标本。标本和尸体属于直观教材,它对于解剖学是特别重要的。学习时,单纯从理论上或图谱上来理解,是很难达到认识人体各部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的目的。因此,我院下大力气建设和完善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现拥有制作精良的大量的正常人体解剖学标本,其中部分标本由我院实验室技师带领在校学生制作完成。标本分为大体标本、断层标本、塑化标本、透明标本、铸型标本、骨骼标本等,部分标本已被收录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正常人体彩色图谱》。我院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有正常人体解剖陈列室1个、正常人体数字模拟人实验室1个(配有电脑50台,可同时容纳100人进行操作和学习)、操作室5个(每个操作室有3个不锈钢解剖台及一套完整的人体骨骼)。部分大体标本和尸体放置操作室内不锈钢解剖台下尸体槽里,其余大体标本放置于解剖陈列室,以系统排列(如呼吸系统有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等)。按系统排列方便学生观察,且各系统器官较为齐全,同一器官数量较多,以便让学生了解同一器官因个体差异不同标本在形态上有所差异。

三、正常人体解剖实验室的优化

挂图在解剖教学中也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有些标本不能直接观察其结构,必须借助挂图来显示,所以,形态逼真、色彩鲜艳、层次分明、标示明确的挂图与标本一样能在解剖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增加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因此挂图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因存在个体差异,标本形态与解剖图谱结构不能很好的对应,学生观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为减少教师单纯示教和学生便于观察标本,我们对解剖实验室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根据现有标本做了一对一的图片,并标注其重要结构,使标本和图片有机结合,使其生动、直观,能使学习者立即获得一个鲜明的印象。学生一般可按照观察要点图片标本的顺序或观察要点标本图片的顺序进行阅读和观察。可弥补因个体差异,标本与解剖图片不能很好对应的不足。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他们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

四、结语

自学能力是高职高专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正常人体解剖实验室的教学改革,使标本、图片和文字有机结合,让学生按照图片标示寻找标本上的重要结构,让学生自主学习时建立直观认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意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对解剖标本形态结构的反复观察和分析,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第4篇

数学论文发表

【关键词】  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护理专业学习解剖学的目的是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准确地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提供形态学基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临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课程体系转变,革新教材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培养跨世纪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

1 大胆革新解剖实验指导,突出临床应用特色

数学论文发表

首先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线,以临床护理实践为引导,根据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特点,自编实习指导,突出与临床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的解剖内容,如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与注射、穿刺、插管和切开技术相关的局部解剖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操作中的解剖学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如操作部位的选择、结构层次、毗邻及角度和深度的掌握,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加强与护理专业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护理专业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2 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护理技术操作70 %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其中抢救技术100 %与解剖学有关。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患者进行多种技术操作,操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而准确性、合理性是和解剖学密不可分的,因此护理专业的解剖课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把学与用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解剖教学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探索的课题之一。

体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是临床操作中非常关键的定位标志,实验课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在活体触摸体表标志的能力,并把触摸体表标志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把护士的素质教育融于标本观察的实践中,教会学生在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的同时,要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体上观察、触摸、辨认这些标志性结构[1]。这种从标本到自身,从自身到标本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结构,避免了单纯的机械记忆和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临床操作技术的成功率,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

数学论文发表

3 培养学生在标本上演示护理操作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操作,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可以在模拟臀大肌注射时用注射器向穿刺部位注射染料,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解剖操作,观察染料的分布情况,注射针扎入的深度及针头与臀区血管、神经的关系。操作结束后请大家总结臀肌注射的最佳部位、深度、角度及易损伤的血管和神经。模拟临床护理操作要注意防止学生片面追求操作练习,忽略解剖的结构观察。

4 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

在实验课教学中,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查阅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如在讲授肝门静脉系统解剖时,引导学生就临床肝硬化治疗新进展、肝门静脉系统与临床肝硬化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的解剖解释等多方面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并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形成一系列系统知识。

5 适当应用多媒体小结学习内容

在每节实验课结束前应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小结,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比课本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多媒体素材,使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及感受,较好地解决口头讲授和板书无法实现的教学重点、难点,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6 改革考试环节,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论文发表

除了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外,课程结束考试时将传统的笔试为主改为笔试加技能考核,笔试占60 %,技能考核占40 %,主要内容包括在活体上进行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的定位;以同桌的同学为对象,准确的在活体上触摸和指出题目要求的内容;在标本上演示及叙述局部操作的解剖学要点。每个学生从十个内容的试题中抽取一道题,当场回答,老师按学生掌握的程度打分。对于还未掌握该结构的不得分,对于不能正确触摸或指出结构者,给一半分,回答正确者为满分。在考核后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当场纠正,至其正确掌握为止。这种现场考试的方法督促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对活体资源和教学标本的应用,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能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训练,调动了学生观察标本、模型的积极性。这对于解剖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方法学基础。

通过以上多方位的护理解剖实验教学改革,使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台阶。

数学论文发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护理教育;教学改革;解剖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natomy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nursing major.No matter what kind of teaching models the teacher use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the final goal of anatomical teaching is to link closely to rudimentary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 of nursing profession and fully promot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s of student's learning to lay a solid anatomical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

Key words:Nursing education;Educational reform;Anatomy

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已实行很久,许多高校已做了相应调整,也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1,2]。我校护理专业本科的教育教学改革,自2012级新生入学开始实行,学制由以往的五年调整为四年,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教学计划的变动,解剖学的教学也不例外。

1我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状况

我校护理专业本科的解剖学教材一直选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参加授课的教师都需要熟悉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计划在教改后做了相应调整,整体学时减少,由教改前的116学时调整为50学时,从2013级新生开始,确定为82学时。授课时间为教改前的第二学期调整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课型安排为教改前的每周理论课2学时,实践课2+4学时,教改后最终确定为每周理论课2学时,实践课2+2学时。内容安排上既要满足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进行讲述。侧重运动系统中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内脏等重要器官的位置,动脉、静脉及脊神经和脑神经。关节、内脏等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淋巴系统及感官、中枢神经系统、内脏神经、内分泌系统部分内容适当删减,甚至不讲。理论课为大班制,100~200人一起上课,重点讲述教材内容;实践课为小班制,每小班30人左右,以学生自主观察标本及模型为主,教师先示教后指导学生观察,并将人体解剖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的操作技能、护理诊断及生活护理等相结合。教学方式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存,实践课及理论课以传统的CAI课件为基础,适当的板书,贯穿其中的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实验课重点为标本及模型的观察。在CAI课件教学中,内容安排顺序基本按照教材,并将教学目标分类标注,每章节结束后做一小结。

2讨论

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随着护理工作的服务模式转变,护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已不可避免。解剖学为医学的基础学科,如何教,如何学,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总结出不少教学经验[1-5]。

从我校自1994年招收护理专业学生开始,解剖学教材一直只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许多医学院校在教改后,第一学期开设《系统解剖学》或《人体解剖学》,第二或第三学期再开设《护理应用解剖学》,这样的安排把解剖学中的基本人体形态结构和位置与护理专业的技能操作密切联系,利于学生通过教材自主学习,减少查阅资料的辛苦[1,6,7]。课型的安排上,实践课比重都远高于理论课,这与解剖学为形态学科,通过标本和模型观察学习,获得直观印象,既能验证和巩固理论课的学习内容,又能让学生对人体结构在整体和局部上有所认识。内容选择上,既要掌握人体基本形态结构和位置,又要掌握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体现专业特色。与护理工作密切联系的骨性标志、肌性标志、血管神经走行等在讲述时应尽量详细,如臀大肌注射在护理工作中极为常用,理论讲述臀大肌附着位置及功能,通过标本观察加以验证,并且在直观上获得臀大肌准确位置、肌肉厚度,深部坐骨神经的位置、宽度及深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安全的肌内注射位置、深度及进针的方向,避免损伤坐骨神经而引起瘫痪。肝脏、肺脏等脏器的内容,形态结构适当删减,但脏器的位置与护理工作联系较大,讲述可扩充教材以外的知识要点,如肺脏的位置、胸膜腔的体表投影,这些知识点与护理工作中胸膜腔穿刺或胸部操作等避免引起气胸密切相关,需要详细描述,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体现:尸体标本的观察触摸,验证肺脏及胸膜腔的境界;观看卫生部出版的《系统解剖学》教学视频、表面解剖学视频,再通过学生自身触摸来定位肺脏和胸膜腔的边界,进一步加深印象。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出专业的鲜明特色,还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及主动性,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人产生厌倦[8]。特别是教学的对象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每学期在开课前。我们都会开设"如何学好解剖学"的学习讲座,做好心理辅导及介绍解剖学学习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中,CAI课件既能显示图片、视频和文字,又能师生互动,在实践课和理论课都作为常规应用。板书能在教师书写过程中,让学生有思考领会的时间,也能起到强调重点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及PBL教学法在理论课或实践课中都可应用,通过医疗事故案例,让学生获得知识点或经验教训;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来解决问题,这两种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来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通过讲解下肢浅静脉走行,让学生思考合适的大隐静脉切开部位。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领会情况,使传授的信息量控制在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程度。

解剖学教师大多是非护理专业人员毕业,护理专业知识相应缺乏,难以把解剖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的操作技能、护理诊断及生活护理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技术密切联系。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师,应参加常规护理操作培训,了解护理诊断及生活护理等的操作要求,才能充分将解剖学的理论知识与护理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提高操作中的准确性。如男性尿道的直径、长度、三个膨大、三处狭窄、两个弯曲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男性常规导尿术中选择合适粗细的导尿管、插入导尿管时注意狭窄及弯曲等的操作注意事项紧密相连,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又能建立牢固的记忆。

总之,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要使学生在扎实的掌握好解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密切联系护理专业操作技能,体现专业特色,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医学基础。

参考文献:

[1]丁自海,黄文华,汪华侨,等.我国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建设20年回顾和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34-35.

[2]刘文平,刘兴山,崔淼,等.某高校护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11):3053-3054.

[3]曹丽萍.医学护理发展新趋势下的护理教育改革[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19(8):235-236.

[4]吴静.整体护理与护理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4-5.

[5]黄晓佳.国内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探究[J].神州,2014(18):53-53.

[6]李丽英.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浅谈[J].职业教育,2013(3):190-191.

第6篇

张健富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摘要: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的重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以此为依据,解剖学作为医学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

承担着培养医学类专业学生基本从业技能的重任,为了提升解剖学的教学实效性,以及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解剖学也要不断的

进行教学改革,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从传统的解剖学教学现状入手,来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素质教育;解剖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

早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到今天的注重能力培养及全面素质

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今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已经发生了根

本的变化。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全

面素质的提升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增强。解剖学作为培养医学类

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学科,担负着医学类相关专业人才

培养的重任,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教学改革的要求,在素质教育指

导下,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解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解剖学教学实效

性较低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教

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

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传统模式下的解剖

学理论教学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学习解

剖学的兴趣不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教学效果不佳。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解剖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利于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解剖学教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注重理

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解剖学本身对于实践性教学要求较强,但

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解剖学实践教学明显不足,不

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转化,单纯

的知识传授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因此,我们的

解剖学教学改革也需要仅仅围绕素质教育这一大的教育背景,开

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解剖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为社会多培养出一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历,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转变思想,强化认识,积极推进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

解剖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

相关文件和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解剖学教学改

革。同时,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教学规律,逐步开展教育教学

改革。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为改革成果的全面铺

开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无

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解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

到这一问题,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为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服务。

1.利用当前先进科学技术,作为解剖学辅助教学。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如

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不仅可以

扩充解剖学教学的知识量,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解剖学中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理论内容

更加生动、直观的显现出来,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解剖学的相关

理论。除了多媒体技术之外,当前比较先进的四维技术也可以应

用于解剖学教学。解剖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对人体结构进行研

究,便于医学类各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完全可

以借助思维技术清晰的观察人体的组织结构以及各组织器官的

位置,增强自身的专业发展。

2.积极开展尸体解剖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

动手能力。解剖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单纯的理论教学

根本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实践教学,实现预期

的教学目标,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尸体解剖作为解剖

学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尸

体解剖教学。开展尸体教学对于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

义。

第一,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解剖学在医学类相关专业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仅

因为其是医学类各专业的专业性基础学科,更多的是解剖学教学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尸体解剖作为解剖学实践

教学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体结构与疾病关系认识的

基础教育。通过尸体解剖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

各器官的位置和硬度,任何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所不能及的。

尸体解剖除了让学生能够更准确的认识了解人体结构之外,并且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的做到了将医学的相关

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

真实的手术操作机会,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尸体解剖是医学各专业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

尸体解剖可以让医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特

点获取重要的专业技能。如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尸体解剖的过

程中,重点要观察人体口腔的内部结构,对于口腔年内牙齿的位

置、牙神经的走向都可以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为以后获得扎实的

专业能力奠定重要的基础;麻醉专业的学生在尸体解剖的过程中

要侧重观察人体脊柱的结构,了解在实施麻醉时进针的位置和角

度。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尸体解剖对于医学类各相关

专业的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说,医学类各相关

专业必须要重视尸体解剖。

(三)完善解剖学教学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强调要建立起内容多元,方式动态多样,着眼于学

生身心发展,并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所以在解剖学

教学中,教学评价应逐步取消只重视结果的单一终结性评价模

式,逐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考虑进评价内容,评价内

容力求多元化,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成

长过程,给学生以多次评价机会,逐步构建起促进学生转变与发

展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方式,以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

终身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尸体解剖在医学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03年03期.

第7篇

关键词:腧穴;经络;解剖;光电显示

中图分类号:R245-0;R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746-02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学的应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医学中的诸多名词源于解剖学,恩格斯对解剖学曾有过“没有解剖就没有医学”的重要论述。故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先修课,是学习医学课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中西医学校都在课程设置上把解剖学列于首要位置。在现代针灸医学的发展进程中,经络、腧穴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关系也始终是研究之重点,其各种成果在指导教学,保证针刺安全,提高疗效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书本学习与标本展示相联系、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等等问题是中医教学之关键。本课题成果将在诸如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正常人体形态构造和各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某些器官的体表投影与针灸穴位的关系;人体体表的骨性、肌性、皮肤标志与针灸穴位的标准化定位等方面发挥极大作用。借助本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直观的教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临床实践中把握和运用针灸疗法,规避风险,更好地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服务。

1研究项目依据

解剖学是中医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充分掌握针灸穴位与解剖学的内在联系对中医学理论及实践尤为重要,是中医学中各个专业的重要一环。

1.1解剖学与经络腧穴学息息相关经络腧穴所在之处多与肌肉的腠理和骨节缝隙相关,没有解剖学的引导就难以让学生明确其肌肉腠理和骨节缝隙。人体有14经361穴,经外奇穴更多达400余,可以直接根据解剖标志定位取穴的占4/5以上。解剖标志定位取穴,即利用体表各种解剖标志作为定穴依据(如骨的突起、凹陷,肌肉的凹陷,肌腱的显露,皮肤的皱襞以及关节的间隙等)是最基本的取穴法。例如,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要想迅速准确确定穴位,教学上首先要求学生回顾解剖所学的骨性标志:髂嵴(以髂嵴高点连线找准第四腰椎棘突)。取尺泽穴时要在肘横纹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定位;取凤池穴要熟悉肌性标志――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等。由此可见解剖学与经络腧穴是息息相关的。

1.2解剖学与针灸技法密不可分针灸学是我国医学上的瑰宝,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至关重要的,一般针刺深度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这就要求学生精确掌握全身重要脏器的体表投影。因此,解剖与针灸是休戚相关的。如针刺肩井穴(位于肩峰与第七颈推棘突连线中点)时,应首先明确肺尖的体表投影才可用针,否则,针刺过深或方向有误,便有刺伤肺脏造成创伤性气胸的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相反,针刺不到位,则疗效甚微。

1.3解剖学与按摩联系密切人体结构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是按摩治病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按摩必须以解剖学为理论依据,以经络腧穴为基础。如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要使学生通晓解剖知识:椎间盘的位置、结构、数量、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腰椎间盘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有确切理解,治疗时才能对症施治,手到病除。否则,解剖不明便急于治疗,极可能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2国内外研究概况

针灸穴位与解剖学关系的研究颇多,但对经络腧穴与解剖学关系的标本模型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无报道,通过调研提示本项目研究制作在国内同行中是首例。研制成功,会对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学质量的提高、临床疗效的增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经络腧穴与解剖学关系的模型,以完好尸体为基础。一侧半身做解剖学处理,充分暴露半身的肌肉、血管、神经并经络腧穴定位、针刺,以便观察经络腧穴与肌肉、血管、神经的关系。另侧半身根据体标标志进行经络腧穴定位,更直观的对照观察两侧经络走行、腧穴的定位。不锈钢针灸针、经络连接导线、光源的防腐绝缘处理:表面喷涂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未做解剖处理的半身经络腧穴定位后,按经络走行包埋经绝缘防腐处理过的导线,按腧穴的定位包埋光源以显示穴位的亮点。装箱固定投入使用。

4讨论

第8篇

Discussion of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Faultage

Key words:Anatomy;Teaching experience;CT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成像(USG)、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等现代影像技术相继崛起并迅速普及。这些影像技术赖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断层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为适应社会需求,我院于2002年设立了医学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作为医学影像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却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笔者从事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工作时间虽短,但也有些工作体会,在此简单谈谈断层解剖学的教学体会。

1 局部解剖-断层解剖-断层影像思维的建立

教学模式决定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我们的教学分三步走: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欲学断层,先修整体”的学习思路,使学生明白坚实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知识是学好断层解剖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讲授人体各部分断面结构之前,首先学习人体头、颈、胸、腹、脊柱、四肢等各部分与断层相关的局部解剖学内容[2];在具体学习断面标本内容时,强调断层与整体相结合,从整体的角度理解断层,从断层出发重塑整体,即建立“整体-断层-整体”的断层解剖思维;标本与影像结合。断层解剖学知识是学习B超、CT、MRI等影像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标本与影像相结合,完成从尸体向活体的过渡,在掌握断层标本的基础上,学会正确阅读B超、CT、MRI图像。通过“局部解剖-断层解剖-断层影像”思维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断层影像解剖思维,克服了以往局部解剖与临床的脱节现象。

2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传统的以板书和挂图为主的教学手段虽有不足,但仍是目前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利用电视、幻灯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将教学录像、教学课件等视听媒体引入课堂,这样克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人体断层解剖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注重断层解剖的实践教学

人体断层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单纯的理论课教学达不到预期目的,实验课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我们在教学安排上,实验课与理论课学时几乎达到了1∶1。我们利用局部湿体标本、断层标本、投影仪、多媒体数码互动设备、幻灯机及配套的投影片、幻灯片、观片灯及CT、MRI图片等做为实践教学的基础,让学生从观察湿体标本、断层标本开始,逐步掌握人体各层面的关键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学生观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4 考核考察学生的方式灵活多样

人体断层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传统的单纯理论知识考核不能客观全面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采取多样的考核方式,如“人机对话”、“徒手绘制断层简图”、“理论考试”等。所谓“人机对话”,即用事先扫描好的人体断层图片,随机调出几个断层,让学生指出该断层的主要结构及各主要结构的配布关系[3];“徒手绘制断层简图”即指定过某个关键结构的断层,让学生徒手绘出该断层的主要结构。例如,让学生绘制一个“过室间孔”的横断层简图,学生就应该将此层面的主要结构,如尾状核、豆状核、内囊、侧脑室、第三脑室等关键结构准确描绘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各个层面的结构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理论考试”即以试卷形式让学生笔答。结合以上三方面综合分析得出最终成绩。学生普遍反应此考核方式切实可行,效果好,知识掌握扎实。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因笔者从事教学时间较短,经验不丰富,所提观点也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使人体断层解剖学教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树伟.断层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9.

第9篇

王庆超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摘要:解剖学作为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其在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解剖学教学改革在

不断地推进,如何提高解剖学教学实效性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尸体解剖在解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入手,来探究尸体

解剖在解剖学教学中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深化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尸体解剖;解剖学教学;意义;现状

众所周知,尸体解剖作为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强化学

生理论学习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解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尸体解剖。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学事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尸体解剖在解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

位和作用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尸体解剖在解剖学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和其他学科相比,解剖学这一学科更加重视实践动手能力。

尸体解剖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完成解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其

他任何教学方法都无法真正满足解剖学教学的需要,没有办法达

到解剖学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说尸体解剖在解剖学教育教学过

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解剖学在医学类相关专业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仅

因为其是医学类各专业的专业性基础学科,更多的是解剖学教学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尸体解剖作为解剖学实践

教学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体结构与疾病关系认识的

基础教育。通过尸体解剖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

各器官的位置和硬度,任何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所不能及的。

尸体解剖除了让学生能够更准确的认识了解人体结构之外,并且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的做到了将医学的相关

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

真实的手术操作机会,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尸体解剖是医学各专业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

尸体解剖可以让医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特

点获取重要的专业技能。如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尸体解剖的过

程中,重点要观察人体的内部结构,对于人体内各个器官的位置、

神经的支配以及血管的走向都可以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为以后获

得扎实的专业能力奠定重要的基础;麻醉专业的学生在尸体解剖

的过程中要侧重观察人体脊柱的结构,了解在实施麻醉时进针的

位置和角度。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尸体解剖对于医学

类各相关专业的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说,医学

类各相关专业必须要重视尸体解剖。

(三)尸体解剖可以让学生了解并识别不同个体的差异,为

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尸体解剖过程中每一具尸体都是独一无二,有些尸体甚至

是变异,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于学生了解个体差异,扩大学生知识

视野,为将来更好的应对工作当中的突发情况有很大的帮助。

(四)尸体解剖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尸体被认为是最被人尊重的教师,这为

以后医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患者,和谐的处理医

患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当今社会对于医生的道德水平要

求在不断的加强,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

的养成。

(五)尸体解剖可以培养医学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尸体解剖的过程不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过程,需要学生各小

组通力协作共同来完成尸体解剖。在这个过程中尸体解剖不仅可

以让学生锻炼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

作能力。

(六)尸体解剖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了解生命的意义。

可以说遗体捐献者为医学事业乃至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遗体捐献者为医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

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机会,在进行尸体解剖的过程中要告诫学生对

尸体的尊重,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对学生开

展生命教育。

总之,尸体解剖对于解剖学教育教学来讲意义重大,对于医

学类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

尸体解剖教学。

二、当前尸体解剖在解剖学教育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学尸体无法满足解剖学教学的需要

当前,由于受到教学尸体数量匮乏的影响,许多医学类院校

的解剖学教学的有效性在逐渐的降低。教学尸体数量的匮乏导致

有些医学类院校在剖学教学中职能进行理论传授,对尸体解剖的

过程通过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来完成或者是让学生解剖人体模

型,教学有效性肯定会有所下降也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

养。同时由于受到教学尸体资源匮乏的影响,也不利于医学院校

青年教师的培养,进而影响解剖学师资队伍建设。

(二)部分尸体解剖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尸体解剖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明

显下降,尸体解剖师资队伍在明显萎缩。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

响,尸体解剖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需要引起我们

的重视。

(三)尸体实验室的教学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

部分医学院校尸体解剖实验室环境较差,通风照明设施不够

完善,解剖室阴暗潮湿 医学新生,本身就存在谈尸色变和三怕

(怕黑 怕味 怕脏)的恐惧心理,面对颜色发黑僵硬面目全非散

发着强烈的甲醛刺激性气味的尸体,增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

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尸体解剖在解剖学中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育文化变迁科技发展分子生物学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削减

了尸体解剖在解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尸体解剖作为实验教

学的重要工具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它将继续作为基础研究的方法

用于解剖学教学,而新教学技术也将增加到课程中。对于部分医

学院取消尸体解剖和标本的做法还待观察,但至少可以肯定的

是,这一做法很难使学生对人体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解剖学的发展

经历了几个世纪,长期的医学实践证明了尸体解剖的存在是必要

和必需的。笔者认为,医学生如果没有进行尸体解剖操作,即使

接受了再多的尖端技术训练,也很难在临床从事手术检查和治疗

工作。

总之,尸体解剖对于解剖学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

的医学类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尸体解剖在医学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03年03期.

[2]李传俊.我国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医学

伦理学,1998年02期.

第10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51-01

人体解剖学是阐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门科学,是—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伟大导师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精辟地论述 了解剖学在医学中地位。因此掌握好人体形态结构的理论知识,对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对人体解剖学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腑脏,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腑脏,何异于盲子夜行。”意思是说,不了解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就无从谈起对疾病的治疗。因此,我们所教的学生必须明白,人体解剖学不学不行,既然必须学,那么就要端正态度,逐渐培养对人体解剖学的浓厚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形成敏锐的观察力、牢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考力,必将增强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观察挂图、标本和模型

人对新事物的认识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完善和提高,新知识总有归到原有知识的体系中,对原有的体系加以更新才会牢固。因此,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关键,也是掌握信息主动权的重要措施之—。人体解剖学的预习方法应以阅读教材为主,预习的目的并非—定将下次可的教学内容全部掌握,而是要通过预习知道下次课的主要内容与其以前的那些知识相关;出现了哪些重要名词;感知预习的内容哪些是比较重要的、难懂和难理解的,并在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听课时特别予以关注。从心理角度看,记忆行为与—些情绪和心理活动密切联系,比如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对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与信心、对操作的愉快情绪与乐趣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释放与神经反应。

因此,上课专心听讲是学好人体解剖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包括七个方面的要求:(1)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对标本的示教、板书内容。(2)课堂上注意听同学发言,在同学回答提问时,要边听便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何处,试想如果是自己在回答问题该如何回答才好。这样通过关注别人的错误促进自己的提高,而许多学生则往往忽视了这个学习机会。(3)专心听教师对自己在预习时不太懂或难懂的问题的讲解。(4)记下上课时仍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后予以解决。(5)注意记下课堂上教师对繁杂内容的归纳和总结。(6)重视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因为课后作业往往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对课堂内容的提高和深化。(7)在直观课上,认真看挂图、标本和模型,尤其关注教师对标本的示教,充分利用好自身或同学这—活体标本,通过努力,尽量做到“心中有其形,体中有其位”。

三、课后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是加强记忆的必由之路,也是学好人体解剖学不可忽视步骤

1、尝试记忆法又称过电影法,即在课后,利用课间、饭前、饭后、睡前等闲暇时间,将教师的板书提纲或教材的纲目结构,在头脑中“再现”—遍。能再现的往往说明自己已经掌握,不能再现是往往说明没有掌握,学生可以通过查看笔记、教材等方法及时给与复习强化。这种复习方法将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文、图、物结合法人体解剖学是—门形态科学,具有专业名词多,形态描述繁杂,理论知识不好掌握的特点,若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其效果将不尽如人意,为达到较快、较好掌握所学知识点的目的,在课后复习中应具体做到将文、图、物三结合。所谓文是指教材的理论叙述,图是教材插图、解剖挂图或解剖图谱,物是指解剖实验室的标本或模型等。

3、根据复习内容恰当运用记忆方法。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多,部分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抽象、难懂易忘,导致学生学习负担重、记忆难度大。因此,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恰当运用记忆方法,可将复习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凌乱为有序、变枯燥为生动,进而起到优化复习内容,增强复习效果的作用。(1)歌诀记忆法是把记忆内容编成口诀或顺口溜来记忆容易记的方法。实践证明,有节奏、有韵律的内容比杂乱不齐或零碎的内容易学易记。(2)列表记忆法是为了防止混淆、便于比较,把—些内容繁多、性质相近或相对的内容,通过列出表格的形式来加深记忆的方法。例如肌学内容较多,起止点难记,作业复杂,但通过列表记忆法则—目了然,便于记忆复习。(3)比喻记忆法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有趣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和数字记忆法等,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记忆法,有助于提高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效果。

除了上面的方法外,我们学习人体解剖学还要做到学习过程中应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突出一个“勤”字。

手:勤动手(解剖操作、辨认实物、善于动笔)。

眼:勤看(教材、实物、图、记录)。

耳:勤听,课堂上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口:勤提问、勤讨论、勤口诵。

脑:勤思,亦即同时接受手眼耳口“学习”的同一知识信息在大脑皮层形成“深刻痕迹”,使之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综上所述,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搞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重要性,才能进而激发学习热情,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做到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做到了这一步,学好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就一定能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而这些必将为今后继续学习其他医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正东、李文海,联系思维在人体解剖学教与学中的应用[J]解剖手术学杂志

第11篇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889-0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1 正确运用解剖学多媒体课件

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以其先进的性能在科技、国民经济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解剖学教学自从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解剖学教学上课需要大量的挂图,讲解器官的形态、位置毗邻时需要频繁更换挂图,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切换不同的图片只需鼠标点击即可,方便快捷,且学生易于掌握。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正确熟练利用CAI课件上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2 注重板图与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板图艺术是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尤其是在解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随时使用板图,将教材上很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直观。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适时、灵活地运用板图具有由繁到简、突出重点的特点,使得抽象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从而达到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优化形态学教学效果。

3 结合活体及体态语进行教学

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是正常人体,而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所学到的解剖学知识正确运用到活生生的人体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充分结合活体。例如运动系统中全身骨性标志、肌性标志,要求学生能在自己身上触摸到;消化系统口腔内结构如腭、腭垂、腭扁桃体、舌等,学生可以互相观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中除结合活体讲授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体态语进行教学。准确地形象运用体态语可以使难懂难记的知识点变得简单、直观、有趣。多运用一些恰当的、准确的体态语,教师教“活”了解剖,学生也学“活”了解剖,使解剖学教学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4 理论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

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解剖学就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强调解剖实验的重要性。因为实验中有些学生怕福尔马林的刺激,有些学生有迷信观点害怕尸体,而影响学生观察尸体标本或局部操作。针对学生害怕的心理,教师应耐心地解释与说服,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解剖学理论知识是以繁多的名词概念和复杂的描述性语言堆积起来的,仅靠阅读教材、学生复杂的想象来理解,有时候是难以理解的,且不能将解剖知识三维立体化,即不能将人体结构准确在活体定位。但是通过教师讲授或学生阅读教材,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对于难点、重点知识再通过观察标本、模型或局部解剖操作,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对难以理解的结构、位置可以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理论结合实践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潜移默化,逐渐掌握此观点和方法对于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和以后的临床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7-02-02

第12篇

摘要:双语教学是使用两种语言讲授非外语语言类课程或专业外语课程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双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效果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结合我校开展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就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内涵、意义及实行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

关键词:医科类 独立学院 人体解剖学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当今应对科技信息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培养新世纪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20世纪初,国外就开始出现双语教学,并一直被教育学家所关注,研究形成了双语教学、双语教育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有了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对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语言、知识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双语教学从中学到大学再度兴起,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双语教育的概念与界定尚不统一,双语教育的实施形式也多种多样。一些研究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授课的教学。加拿大的M.F.麦凯和西班牙的M.西格恩提出“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系统,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这两种定义较好地给出了“双语教学”的狭义(前者)和广义(后者)的定义。

1 解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意义

实施以双语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双语教育是高校在新形势下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培养新型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措施。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理应首当其冲。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体系具有特殊性,该课程既有理论体系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有知识体系的外延性和辐射性。即:解剖学是介绍人体形态结构的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解剖学又为医学其它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提供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和人体结构的名词术语,这体现了解剖学的外延性和辐射性。据悉,医学科学中有关人体结构的名词90%以上来自解剖学。因此,对解剖学实施双语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以英语为载体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又可以将人体结构的英文名词术语直接在其它基础和临床学科中使用。从这一意义上讲,解剖学的双语教学意义更为深远,有事半功倍之效。目前只有少数医学课程被列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解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尚未入围示范建设项目,可见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要加快步伐。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医科类独立院校,我院的人体解剖学的双语教学在一年级本科生的系统解剖学课程中开展。针对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不同专业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理论课用英文为学生讲解器官位置、形态,实习课双语教学可用“兴趣班”的形式来开展,人数25―30人为一组。讲授内容结合本周刚学完的专业内容,用双语授课,并且对医学英语构词法(词根、词缀、词性)及其在识记解剖英语词汇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分析。这样下来一学期熟悉大约500个左右的单词和常用句型的表达方法。

在三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局部解剖学课程学习中,大课中适当增加英文板书比例,重点内容用双语介绍。解剖操作、标本示教时,则反复强调英文专业词汇,课堂提问、操作的预案、实习小结报告的书写中,鼓励学生尽可能使用英语。

2 实行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展望

2.1 现状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历来重视解剖学的教学改革,目前的本科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专业英语单词的教授。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既能促使教师对英语的巩固提高,又能使同学在学习中不断的探讨医学专业英语的奥妙。因为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课程中尤其重要的一门课程,理所当然地成为双语教学的首选科目。双语教学的开展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其开展却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在于我院是一个三本院校,学生间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导致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双语教学时学生的反应不佳,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掌握欠缺,课后复习和巩固也有一定的困难,这无形中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要在相同学时的情况下进行两次讲解,一次是英语,一次是全中文。另一个原因是实行了双语教学就要对现有的考试进行调整,考试使用全英语试卷,这样也加大了学生的考试难度,对于英语水平差的学生来说就无从下笔了,要是考试时允许学生以中文答卷,那出英文试卷的意义就失去了。

2.2 实施措施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要求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必须使用英文教材或讲义,教师必须用中英文制作课件,用外语授课的比率必须达到教学内容的50%以上,期末考试试卷必须使用中英文命题。为使解剖学的双语教学扎实稳妥地实施并获得预期效果,解剖学教研室严格执行学校对双语教学的相关规定,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解剖学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教学过程都实施了具体有效的措施。

2.2.1 选择合适教材。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解剖学双语教学仍使用中、英文组合教材。要求学生必须购买中、英文两本教材,并借用或选购一本解剖学图谱。系统解剖学选用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英文版)“Textbook of Human Anatomy”和顾晓松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新世纪教材《人体解剖学》,同时将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自制的《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改为双语版在学生中使用;局部解剖学则选用王怀经主编,“A Textbook of Regional Anatomy”和于彦铮主编的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社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英文版);实习指导使用《局部解剖学实习指导及中英文习题集》。

2.2.2 抓好课前集体备课与试讲。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认真备课和试讲必不可少,集体备课更是提高教师备课水平的重要措施。集体备课首先是共同确定上课内容和PPT课件的内容。要求每位参与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认真准备两套资料,一是英语PPT课件,二是中文PPT课件,讲稿也是两份,一份是英语口头讲稿,另一份是中文口头讲稿。青年教师备课非常认真,上课前两周将PPT课件交给两位以上有双语教学经验的教授及英语教研室的专家进行审阅。教授和专家们对PPT课件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给青年教师作详细讲解或辅导。上课的前一周,青年教师要进行试讲,由资深教授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

2.2.3 在双语教学中大多数解剖学名词有一个来自拉丁语或其它语系的名称和一个英语名称,还有的名词既有英文或拉丁语的形式又有以人名命名的形式。这不仅使学生感到困惑和学习困难,教师也颇感不便。鉴于解剖学外语名词的多元性这一既定事实,要求青年教师以选定的教材中的名词形式为基本标准,尽量熟悉和了解其他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发音问题也是一个难题,为了避免不同老师发音的不同给同学造成困扰,我们在发音上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不熟悉的名词不能望文发音,要逐字查字典核实。对多词根组合性名词要注意准确划分音节,轻、重音节划准了,既方便发音又有利于记忆。

2.2.4 抓好课堂互动。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备课的目的最终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如何把经过充分准备的讲课内容,高效率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以中、英文两种形式掌握解剖学的理论,是对教师教学功底的考验。这要求在开展双语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一是对重要的、关键的解剖学名词术语,选择性的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跟着教师大声读出来;二是每节课利用5~8分钟时间复习,一个同学读出解剖学的英语名词,另一同学将英文解剖学名称译成中文;三是教师读出解剖学英语名称,由学生随后说出中文名称;四是将PPT课件的使用与传统手写板书板图结合起来,教师把关键的内容和解剖学名词用英文写出来,以便使学生对英语名称的印象和记忆深刻,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2.2.5 抓好课后复习。双语教学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的必要过程。教师通过校园网向学生提供PPT课件,便于学生下载课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解剖学双语教学网站,让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PPT课件进行巩固学习。

3 关于《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针对2008、2009级临床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

针对我院2008、2009级临床专业的200名同学用30道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情况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30道题目中的部分关键性题目答案百分比进行了统计(见表1)。

通过以上问卷的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的发现,大学生对于英语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口语方面没有及时形成语言环境,学生很少用英语来表达,所以口语是他们的一大难关。在医学教学中,学生还是很渴望双语教学的,所以在教学中英语的比例一般控制在30%―50%以内,这样他们较易接受,学起来也相对容易些。在此次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也希望老师在教学中多应用一些相关的专业词汇给他们做介绍,加强同学们的听力训练。他们在教材使用上的意见是中英文对照的教材用起来方便,同时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合理运用中英文和同学互动、提问,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通过以上的反馈不难看出,《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4 解剖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我院为期三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来看:解剖学双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像我院这样的三本学院,开展起来颇有难度,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尚需逐步解决。

4.1 教材问题。目前我们虽采用国内优秀的中、英文教材,但一门课程同时使用两套教材,存在诸多不便。如中、英两套教材的内容往往不完全统一,甚至出现某些矛盾,这给教与学均带来不便。

4.2 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的英语基础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尽管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学了近十年的英语,掌握了相当多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也系统地学习了语法知识,但仍存在听不懂、看得慢现象,更无法用英语直接进行交流、对话。

4.3 课时不足。双语教学要求教学课时数比单语教学要长,特别是在刚开始授课阶段讲得比较慢,因而存在教学计划以及授课学时如何调整的问题。课时严重不足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

4.4 师资短缺。师资短缺是影响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教师是推动双语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具备专业素质与外语能力的教师十分缺乏。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虽然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但外语水平较差,而一些年轻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外语功底,却又缺乏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真正符合双语教学要求的师资十分有限。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挑战,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加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对具备一定外语素质的中青年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养:(1)出国进修,完全在英语环境中进行学习,这一点因为耗资不菲,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加强他们外语的说、读、写、译的能力;(3)促进新、老教师的交流,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使他们切实担负起双语教学的重担。

4.5 管理与激励措施滞后,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调动措施。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多方努力,不断探索,才能真正达到培养新世纪的医学高级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序吾,韩德恩.医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3:01-02

[2]余菁,欧阳丽斯等.解剖学双语教学授课方式的调查分析[J].解剖学研究,2005;04(27):315-316

[3]李月英,胡海涛等.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4,06(12):505-507

[4]张德兴,曾明辉等.双语教学对学生解剖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05:80-81

[5]王世泽,杨晔琴.医学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困惑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2006,(6):114.

[6]高志杰.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2):14.

[7]曾洪艳、黄素群、陈诗芸.医学类独立院校双语教学探析[J].时代教育,2010,07,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