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总编辑个人简历

总编辑个人简历

时间:2022-04-12 12:01: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总编辑个人简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总编辑个人简历

第1篇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准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1.就业进入“大众化”时代。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毕业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转变为普通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已不存在“包分配”的情况,而是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由社会来挑选和选择。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

2.就业竞争加剧。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与日俱增,而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增加幅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目前的就业市场已不是以前的“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所以,当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3.高校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部分地区、行业、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难以寻求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存在“无业可就”的情况;另一方面,西部、基层、农村等地区和一些行业,虽然有很大的用人需求,却难以吸引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存在“有业不就”的情况。

4.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不仅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高,而且要求毕业生身心健康、诚实可信、踏实肯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及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校毕业生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5.全国2013届毕业生情况和就业形势。预计全国201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700万人大关,毕业生总数较2012年增加了20万,总量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压力较大。2012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8%,较去年下降1.8%。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难度仍然很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短期内也不会减弱,新增就业岗位减少,供需矛盾突出。201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更加严峻。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准备

1.思想上的准备。(1)勇于进取,摒弃“等”、“靠”、“要”的思想。高校毕业生应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信心,积极就业,将就业工作当作个人的最重要的事情来看待。(2)树立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的就业观。高校毕业生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未来融入祖国的发展与建设中去,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同时,实现个人理想,体现自身价值。(3)树立勇于竞争的就业观。竞争是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竞争意识是高校毕业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就业市场的竞争有利于选择人才,实现人才的合理分配。人尽其才、优胜劣汰,因此,高校毕业生应树立勇于竞争的就业观。(4)树立动态发展的就业观。树立发展的就业观,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开拓自己职业发展的空间,并学会在发展中发现机会、把握机会。高校毕业生应先“就业”再“择业”,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正视现实,放眼未来。

2.学业上的的准备。正常毕业的大学生应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毕业生如不能取得毕业证,与用人单位已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无效,用人单位可以不接收毕业生到单位工作,所以,高校毕业生应完成自己的学业,为就业打下最起码的基础。

3.就业推荐材料的准备。就业推荐材料包括《毕业推荐表》、在校成绩单、求职信、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等。(1)编写就业推荐材料的原则。一是目标明确。有利于就业的各种材料、各种编写方法都可以运用。二是针对性强。要根据大致的就业意向和应聘的行业、职业或单位特点进行材料的合理组织、安排和撰写。三是客观真实。在编写就业推荐材料的过程中,要本着客观真实的思想态度,若材料有假,一旦用人单位发现,则不会录用,择业者也就失去了就业机会。

(2)就业推荐材料的整理。一是搜集材料。以择业目标为中心,按需搜集。二是分类整理。在分类整理过程中一般按个人简历性材料、专业学习材料、特长爱好材料、社会实践材料、奖励评论性材料进行专题细分。三是编辑审查。即对分类的材料进行汇总编辑,检查一下材料是否有明显遗漏,不能出现材料残缺。四是汇总分析。经过分类整理和编辑审查后,首先要把同类型的材料集中起来,然后对材料的使用价值进行自我分析评估,最后把材料依其价值分清主次,罗列出来,以便于编写使用。五是合理编撰。在编撰就业推荐材料的过程中,要针对所应聘目标的具体情况,合理取舍,有机组合,充分体现求职者的优势与特长。

参考文献:

[1]孙建莹.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应对思考[J].知识经济,2012,(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