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寿险公司工作总结

寿险公司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14 14:54:46

寿险公司工作总结

第1篇

一、推行“激情营销“,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营销氛围

个险营销是感情营销、感觉营销,营销员的心情和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业绩的高低。为了能让每个营销员都能在公司感受积极的营销氛围,在最短时间内领会公司的营销意图,中支和各四级机构想方设法在公司营造积极向上的营销氛围。在秋季攻势战役打响伊始,中支就积极策划,召开规模前所未有的誓师大会,使得所有业务伙伴都能体悟战役带给公司和自身的重大变革,也以战役胜利为己任,坚定信念全力争取荣誉。十一月秋季收官战役打响前,中支又在关键时刻组织主管短训和强力启动,打出了收官战役首战日73万的辉煌战果

二、不断创新,打造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经营活动

为了充分提升业务伙伴的展业效率,中支不断改革产说会的召开模式,逐渐在秋季攻势战役过程当中总结出一套适合保定地区客户特点和业务伙伴推销习惯的产说会运作模式,包括中支举行了两场以瑞兽貔貅为主打的开光法会、以及一场易经产说会;四级机构每周举行的客户联谊会、产创结合的说明会、家庭产说会。这样多种形式、因地制宜的产说会组织充分盘活了架构人力、提升了业务伙伴的拜访热情,并且借助产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件均的拉升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自我加压丰满架构,优化结构

中支总经理室历来高度重视团队架构的优化工作。中支每季度根据上级公司的考核方案,结合团队实际情况,由四级机构经理组训提前规划团队的季度考核目标,个险部设计制作完善的预警数据并定期发到各层级的主管手中,时时对照既定目标,修正努力方向。

通过新法的持续学习和规划免谈的深入开展,业务伙伴对于基本法这一最根本的利益来源领悟更深、更有信心;并且认识到组织发展,既是自身长期从业的保证,更是引领团队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通过普法面谈工作的持续进行,主管们的自我经营意识更强,同时目标也更加明确。

四、持之以恒,扎实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之所以谓之“基础”,就是因为它是公司业绩和业务员收入的基础。中通过工作日志、调查问卷、紧急联络卡等多种活活动量管理工具继续坚持实施活动量监控;并在每周二、四、日的中支视频早会进行的同时能够监督四级机构的早会组织和出勤情况。并且通过视频节点会的经营,反复向服务部经理组训强调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多家机构在秋季攻势战役过程中调整了早会召开的形式和频次,机构的早会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并直接反映为活动率的稳步攀升和业务员精神面貌的进一步向好。

五、战役过后的思考

第2篇

关键词:寿险公司 财务风险 管控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风险的防范措施越来越完善;同时随着保险业规模的扩大,保监会也加强了对寿险公司内部的控制和监管,加强了对风险的防范,从而促进寿险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但是,寿险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寿险行业的发展。目前,寿险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财务会计风险和资金风险,财务会计风险涵盖会计基础工作、会计要素、财务信息报告和财务处理系统等环节;资金风险主要指的是寿险公司资金运用过程和流转过程中的风险。

1.寿险公司财务风险

寿险公司财务会计风险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监督机制和税务风险这三个方面,所以,要加强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的管控,必须加强对这些财务风险点的管控,提高寿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寿险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寿险公司的健康长远发展。

1.1寿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风险

我国的寿险公司发展比较晚,而且还有很多人对寿险公司存在诸多误解,很大程度的阻碍了寿险公司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对寿险公司的支持,人们对寿险公司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寿险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寿险公司在财务管理体制还存在这几方面的风险点,第一,财务垂直化管理风险,寿险公司为加强对分支公司的监督管理,主要实行的就是财务经理委派制,但是委派人一般都是由分支公司自行选拔,削弱了委派人行使职责的独立性;第二,目标不一致,寿险公司中总公司和分支公司的发展目标不一致这也是现在寿险公司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寿险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执行力度。第三,财务预算和考核机制不合理的风险,寿险公司对公司的管理层一般实行的是年薪的制度,对分支公司的绩效考核主要通过保费来进行综合计算,虽然,这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激励约束问题,但是,很大程度的导致总公司和分支公司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寿险公司的费用管理不均衡,形成寿险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1.2寿险公司的财务监督体制风险

财务监督体制主要指的是对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为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从而保证寿险公司的股东利益不受到损害、公司的资产安全以及盈利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寿险公司财务风险中监督体制的风险点存在于监督机制的完整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寿险公司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会出现总公司对分支公司的财务监督不力,定期检查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寿险公司的会计核算水平不高以及财务会计报表出现严重受损的情况。

1.3寿险公司中的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作为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点主要指的是税务责任中的一种不确定性。寿险公司被税务部门检查,承担过多的税务责任,例如补税和罚款等。不少寿险公司发展过程中缺乏税务风险意识,对税务风险控制力度比较弱,所以,税务风险也是影响寿险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4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风险

由于我国寿险行业的起步比较晚,导致现有的寿险公司投资品种比较单一,投资期限比较短,也缺乏科学、合理的投资工具,寿险公司的投资品种不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对投资时间的限定也不能达到客户的需求,保险资金的运用难度比较大,寿险公司的风险也在加大,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失配现象相当严重,保险资金的安全和收益也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资金运用风险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寿险公司中资金运用的决策不具备前瞻性和科学性,决策的被动性和随意性也非常突出。第二,投资资金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管理力量比较薄弱,寿险公司在资金组织结构、决策、运作、控制和管理上都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寿险公司资金运用风险的出现。

1.5寿险公司中资金运转风险

寿险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增加客户资源,收取保费,理赔支出等,这种资金运作方式的导致资金的流动性比较大,人工资金的划拨调转不及时,造成资金成本增加和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在这种运作模式下,分支公司出现财务问题不容易发现,财务风险也会增大。

2.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点的管控方法

2.1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寿险公司中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首先,寿险公司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寿险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中,严格按照《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提升寿险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的综合素质,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证明,从而提高寿险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其次,在寿险公司中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公司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岗位工作手册,对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各个风险点进行严格的控制。

2.2建立分级财务机构体系

为加强寿险公司财务会计风险点的管理,必须加强对分支公司的财务会计风险点管理。寿险公司应该建立健全财务机构管理体系,在每一个分支公司中都建立财务机构体系,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当然,分支公司的分级财务机构必须接受总公司财务机构的定时检查,从而保证寿险公司的财务会计安全,为寿险公司的资金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在寿险公司中要建立科学考核体系,主要是对总公司和分支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考核,对财务人员也会进行考核,通过对分支公司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进行考核,可以提高财务综合管理的质量和财务核算工作的质量,将寿险公司的利益和工作人员的利益联系起来,能够有效的提高寿险公司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有效的规避财务会计风险。

2.3完善资金运用机制

寿险公司资金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证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保证寿险公司的资金灵活运转,为寿险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为寿险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寿险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寿险公司的资金管理机构中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制定科学的投资机制,严格理赔程序,控制和降低投资风险,对涉及资金的人员、岗位和权限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优化寿险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

3.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寿险公司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寿险公司长远的发展目标,必须对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点进行严格的管控,实现我国寿险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小林.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6):45-50.

[2]朱清香,宋欣欣,田亚雷等.我国寿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J].河北企业, 2010, (12):44-45.

第3篇

【关键词】寿险公司 利润路径 承保利润 投资收益

利润路径的选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寿险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险经济学认为,在初级市场中,利润来源于保费收入,保费中扣除保险事故发生的经济补偿给付额和各项费用之外即为公司所得的相关利润;然而,在成熟市场中,保险经营中的资金流量包括了保费收入、赔款支出和投资收入三部分,其中保费收入和投资收入均为资金流入项,成为寿险公司利润的两大来源,也就是本文中提及的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

一、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的关系

现代保险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寿险公司的主营业务已发展成为由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两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业务。因而理论上来讲,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都是寿险公司的主营业务。但现实经营活动中,寿险公司承保业务的利润值却常常为负,部分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为投资收益,用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上的亏损。总之,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始终是寿险公司的主要利润路径。

在保险公司利润路径的选择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理论。一种是基于山的沉稳内涵而定义的“山派”理论,该理论主张保险公司更应将稳健经营视为其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提倡互助精神和共同分担,因而强调保险是一种责任分担机制,公司利润应主要来源于承保利润。此外,另一种则被称作“海派”理论,主张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对公司资金的有效运用上,而将承保业务看作其资本投资筹集资金的融资过程,该理论较前“山派”理论明显多了几分随意性,而并不再强调常规上稳健的承保业务。

基于以上理论,我认为,我国寿险公司的盈利来源应是以上两种学派的结合体,既不能忽视承保业务这一基本业务所带来的盈利,也不可懈怠了投资业务的实施。两者应共同作用于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上。

二、我国寿险公司营业亏损严重

随着各家寿险公司新一年年报的陆续公开,本文以我国66家寿险公司的2012年年报为数据参考文献,通过对各家公司在2012年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各家公司的注册资本以及总资产和保证金的数量,旨在对比分析其公司规模对寿险公司利润路径的选择有无直接影响。由于少数几家寿险公司的年报尚未公布,以及刚成立公司暂无年报,该样本可能并非包含了全部所有家寿险公司的情况,但排除这少数几种情况后,该样本仍可代表我国所有寿险公司整体的利润经营情况,并不会受到以上少数几家寿险公司的限制。

(一)中资寿险公司的盈利状况

本文共选取了41家中资寿险公司,统计结果表明:其中有12家寿险公司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盈利,该比例仅为29.27%,也就是说,其余多于70%的中资寿险公司在该年中分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下表为在2012年中获得盈利的12家寿险公司的盈利情况及公司规模以及该年中的承保状况。

表1 2012年实现盈利的中资寿险公司的基本信息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12家实现了营业利润的公司中,仅有安邦人寿一家中资寿险公司同时实现了承保利润为正,其余11家寿险公司虽然获取了营业上的些许盈利,却依旧没能在承保上获利,正是因为它们的投资业务给公司带来的收益,才弥补了承保业务上的亏损,因而总体营业利润为正,承保利润却都为负。

41家中资寿险公司中,仅有安邦人寿一家实现了2012年度的承保盈利,有包括泰康、国寿、平安、生命人寿等在内的11家公司虽实现了营业上的总体盈利,却没能实现承保盈利;而其余的29家中资寿险公司则在投资收益上没能弥补承保上的亏损,因而总的营业利润亦为负。

安邦作为一家承保利润及营业利润均为正值的中资寿险公司,若仔细观察其各项具体盈利值的话,我们很容易发现:安邦的营业利润在这12家实现了寿险公司中最小的总盈利,而从其投资收益上来看,该投资收益更是远远小于其余11家公司,然而,与众不同的在于安邦是唯一一家在承保业务上实现盈利的公司,这点需引起注意。

(二)外资寿险公司的盈利状况

本文共选取了25家外资寿险公司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仅有9家公司实现了总体盈利,而这9家公司中只有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一家同时实现其承保利润为正,其余8家外资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却未能弥补了承保业务上的亏损。

表2 2012年实现盈利的外资寿险公司的基本信息统计

从上表可看出: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在2012一年中分别实现了11669万元的投资收益和6471万元的承保利润,从而获取了18140万元的利润。从营业利润值的大小来看,招商信诺在外资寿险公司中的盈利总额并未排到前三位,但其却是唯一一家实现了承保业务盈利的公司。更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招商信诺的注册资本量在这9家寿险公司中为最小,如此小规模的公司竟可实现这么理想的盈利水平是值得其余各寿险公司学习和借鉴的。

三、不同规模公司的盈利路径选择

寿险公司的规模可通过两类指标来实现,首先是其注册资本量,一个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公司的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额,也叫法定资本,它代表着公司法人财产权,因而也反映着该公司的经营规模;其次是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量,寿险的承保业务作为其主营业务,公司的保费业务收入是衡量其规模的又一个指标。本文中选择注册资本量作为衡量各公司规模大小的标准,并分别对我国的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进行分析。

(一)不同规模的中资寿险公司的盈利路径

按照寿险公司的不同注册资本量,对以上41家寿险公司进行分类。该41家公司的注册资本量分布于3亿元至338亿元之间不等,在此,若将其分为几个区间,各个区间的公司家数如下:

表3 按规模划分的中资寿险公司盈利状况

由此可见,从各区间盈利公司的占比值来看,很显然,越大规模的公司中,盈利占比越高。也就是说,公司的规模越大,其总体上盈利的可能性相对越高一些。但结合上部分的具体数据来说,总体盈利却并不是代表着其承保业务也盈利,而绝大多数公司只是其投资收益弥补了承包上的亏损。

(二)不同规模的外资寿险公司的盈利路径

按照注册资本值,对我国25家外资寿险公司进行分类。相比于中资寿险公司来说,外资公司的规模一般较小。据统计,该25家公司的注册资本量分布于2亿元至37亿元之间不等,在此,若将其分为几个区间,各个区间的公司家数分布如下:

表4 按规模划分的外资寿险公司盈利状况

该占比数值分布规律与上表保持一致: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实现盈利的公司家数较多。将各公司的具体盈利情况(即绝大多数公司的承保利润为负的情形)考虑在内,这意味着大规模的寿险公司虽然和其他小公司一样在承包业务上是亏损的,但其投资收益可将该承保亏损弥补,从而实现总利润为正。而小公司显然没有这种优势,由于受到规模上的限制,其投资收益远不及承保亏损的量,因而总的营业利润依然为负。

四、国外寿险公司的利润路径选择

由于不同地区的承保状况和投资收益状况各不相同,各个国家的寿险公司盈利状况也参差不齐,但鉴于营业利润总是来自于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两个方面,我们对国外寿险公司的利润途径进行了解,通过分析从而对我国寿险公司的路径选择有所借鉴。

据统计资料显示,北美的寿险公司中,其承保利润几乎全部是负数,而欧洲保险业则与北美有所不同,欧洲寿险承保业务的利润较好,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亚洲保险公司由于受日本保险业低迷的影响其承保利润也普遍较差,至于日、韩以及台湾地区寿险公司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关键在于这些公司在资金运用上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弥补了承保业务的亏损,而承保利润较差的北美地区也是这种情况。

中国寿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并没有显著的优势,其承保业绩也并非骄人,致使其总体盈利状况不佳。鉴于资金运用情况并不理想,也许各中外资寿险公司都应向着本职的承保业务方向努力。

五、结论及建议

作为营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承保业务对中外各个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阶段,承保利润应成为我国寿险公司的主要利润路径。即使在投资业务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有相当一批保险公司靠着其自身较高的承保利润获取更高水平的盈利。从当前我国寿险公司普遍亏损的角度来看,实现起码的不盈不亏甚至些许的盈利是各寿险公司努力的方向,何况是在金融市场依旧不够成熟、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能力相对较低、市场风险较大的现阶段尤其如此,各寿险公司的重点应放在我们相对熟悉和擅长的承保业务上,而不是把投资业务作为重点,尽管它是一部分发达国家获取利润来源的主要途径。

通过对各规模寿险公司的盈利状况分析,我们发现,规模较大的寿险公司通常可以实现较高的投资收益,且能够更进一步的弥补其承保业务上的亏损,因而我国寿险公司中,可以实现整体上盈利的公司多集中于大规模的寿险公司。因而,对于规模小的公司来讲,应更加注重其承保业务,提高承保质量,认真核保,做好其本职的承保工作是其盈利的重要方式。而大规模寿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亏损尽管可以从较高的投资收益中得以弥补,但注重其承保业务,实现承保盈利又何尝不是增加公司总利润的好方法,而相对于较小规模寿险公司来讲,较高的规模使其在投资上具有较大的优势,理应好好把握。总之,寿险公司的业绩应由保费与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得以体现,不可只重视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尤其是作为保险公司基础工作的承保业务。

注释

{1}这里的占比指的是盈利公司家数占该区间公司总家数的比例。

参考文献

[1]祝向军.我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发展演化与未来选择[J].保险研究,2010,2.

[2]王钢.寿险公司投资业务对公司价值影响研究[M].硕士学位论文.

[3]杨超.承保利润、投资收益需双轮驱动,21世纪经济报道[J].2009(11).

[4]张辉,苗丽霞.正确认识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的关系,中国保险报[J].2004(11).

[5]陈之楚,马庆强.保险公司利润路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07(9).

第4篇

自恢复办理国内人身保险业务以来,原人保公司在寿险责任准备金管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规定了计提,年度决算时按照规定提留,专项管理。但是,从当瓣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情况看,保险业务迅速,而寿险责任准备锪积累却未能与之同步,与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不相适应。如中保寿险系统自机构分设以来,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下降,1997年该项指标为负数,而这几年中保寿险业务却突飞猛进地发展。1996年保费收入212.9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增长40%;1997年保费收入迅速增加到389亿元,较上年净增长176.1亿元;1998年保费收入达到53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4.3%.业务扩大,保险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同时增加,而用于给付的奢险责任准备金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对寿险责任准备金管理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寿险业务的特点是保险期限上,一般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的,因此,寿险责任准备金在部分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以后才实现给付。由于时间长,公司经营效益和成果不能很快地反映出来,因此有的管理者,更多考虑的是解决眼前的困难和问题,对远期偿债能力如何并不那么关心。加之寿险业务是全国统一核算,一级法人制度,公司是否具有偿债能力、寿卫责任准备金积累率高低等等,似乎与下面各级公司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形成基层公司注重局部利益,而不重视全系统的整体利益。如,有的基层公司为了搞好地方关系,便于开展业务,宁可将资金留在当地银行,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也不愿将资金上调给利息高的省公司,增加资金积累。由于管理者在思想上认识不足,没有真正的、将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故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导致寿险责任准备金管理问题重重。

寿险责任准备金被挤占挪用。中保机构分设前,由于产、寿险业务长期混业经营,在经营指导思想上重产险,轻寿险;重速度,轻管理,造成寿险责任准备金被挤占挪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寿险责任准备金支付产险业务的应分摊的费用,形成寿险费差损,减少了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第二,因超额使用发展基金,安排和购置在建程和固定资产而挤占了寿险责任准备金。1994年新旧制度转换时,在制度接轨中安排的基建项目和一些清理出来的超规模在建工程、帐外固定痢疾,大都挤用了寿险责任准备金。固然,这些占用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折旧逐年摊回,但因为是公司自用的固定资产,不能生息增值,因而造成寿险责任准备金利息损失。第三,寿险责任准备金相当部分已变成风险资产,收加难度大。前几年,在资金运用上出现了不少数量的不良资产,主要是逾期、呆滞贷款,亏损的“三产”投资、房放投资。这些资金运用项目多由寿险责任准备投主,也成为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损失。

受寿险业务核算特殊性的。由于寿险核算规定,寿险利润年终全部转为特种责任准备金,因此,中保分业经营后,寿险公司购置房屋、业务用车、电脑设备等固定资产主要的资金来源没有正常渠道解决。从费用上看,保险条款除营销业务外预定费用率都偏低,如,养老金保险、地方性险种条款预定费用率为6. 6%、5.5%,手续费仅1.5%,实际开支费用大大超过预定费用,超支费用也无法解决,这些最终都导致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减少。这就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以往寿险责任准备金被挤占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很她解决,而新的占用却有所增加,寿险责任准备金难以随着业务发展而扩大积累。

具体操作中寿险责任准备金计提不准确。计算寿全责任准备金的基础资料大多仍依靠手工逐级汇总完成,由于寿险责任准备金是分险种、按承保年限逐单逐笔计算,多,工作量大,容易产生错误,一是手工操作中失误;二是一些公司对此项工作缺乏认真态度,计算中未按规定执行,人为造成的错误。这些往往引起计算基础数据不准确,必然造成寿险责任准备金计算不准确,形成寿险责任准备金计提问题。

政策因素导致利差亏损。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目前寿险资金绝大多数存入银行,银行利率的高低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寿险资金收益水平。1996年以来银行利率连续六次下计,同时取消了对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特定利率,寿队公司因此减少相当一部分的利息收入。而寿险条款预定利率普遍偏高,多为8. 8%复利,相比之下,两项悬殊太大,寿险公司支付给保户的利息,无法从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中得到弥补,因此产生大量亏损,使寿险公司背上沉重的包袱。

解决的对策

转变思想观念,认真执行《保险法》,维护保户利益。加强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管理,首先,要林思想上入手,认真、执行《保险法》。世界上各国都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极为重视,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以的形式确定了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由政府或有关部门直接进行监管。我国《保险法》也作了明确规定,足额提取寿险责任准备金,不断提高承保质量和资金效益,切实提高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其次,在工作中真正树立保户第一的观念,树立局总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管好用好寿险责任准备金,以最大可能去实现其保值增值。同时 ,要通过开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控制费用开支,增收节支,以增加寿全责任准备金的积累。

尝试改革寿险财务核算办法。在完善保险责任准备金的基础上,对寿险财务核算办法可试行利润核算,即半寿险核算中“死差、费差、利差”作为单独考核。通过利润核算,从公司盈利中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以解决基本建设、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出路问题。对分业后占用的寿险责任准备金应尽可能地通过逐年消化,加以填补。

加大考核和监管力度。一是试行对省级机构偿付能力考核。可参照一级法人的做法,由总公司向中省下拨资金作为资本金管理,对资本金和寿全责任准备金等实行指标考核,进行偿付能力管理,与利益挂钩,发挥省级分公司积极性。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好财务,通过报表信处掌握动态,预测各面准备金与其所承担的风险相适应的能力。建立预警制度,对达不到最低偿付能力要求的要及时发出警告,采取措施。

扩大业务,加大清收力度,降低不良资产比重。对于遗留问题,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业务,增加保费收入的途径提高资产总量。在增加资产总量的同时要十分注意防止新的风险资产的出现,确保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年下降。另一方面要下大力做好不良资产清收工作,减少资产损失。随着这项工作不断深入,难度也在加大,只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使清收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第5篇

一、外资寿险公司发展概况

中国加入WTO后便逐步放开保险市场, 2002-2005年共有15家外资寿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以后,外资寿险公司的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增速均有所放缓;2011-2013年,所有外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加总后仅为4.8%,工银安盛――作为2013年保费规模最大的外资寿险公司,尽管背后有实力强大的股东支撑,其市场份额也仅为0.96%。

二、外资寿险公司竞争力评价

(一)指标选择

我们将从以下五方面来评价外资寿险公司竞争力:偿付能力、经营能力、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

偿付能力。拥有充足的准备金来偿付未来负债是寿险公司首要目标,我们从以下3个指标来评价公司的偿付能力:保险杠杆 = 保险责任准备金/所有者权益;准备金充足率 = 准备金提转差/所有者权益;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经营能力。这项指标衡量了公司的业务质量以及经营效率,包括赔付率、费用率、应收保费率、退保率和资本利用率(保费收入/所有者权益)。

资本结构。这一指标衡量了资产负债结构,体现了债务偿付的能力以及资产的潜在利用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业务负债率(准备金/负债)和准备金率(准备金/总资产)。

盈利能力。资产回报率 = 净利润/总资产;资本金利润率 = 净利润/准备金;ROE = 营业利润/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率 =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可运用资金净收益率 = 投资收益/可运用资金

发展潜力。寿险公司应着重关注业务能力来获得发展动力,我们选择了保费增长等相关指标,如市场份额和保费收益率。

(二)数据说明

由于数据缺乏,本文排除了中韩人寿, 复星保德信以及德华安顾三家寿险公司,同时也排除AIA这家唯一的全外资寿险公司。对于经股东变更的公司,我们将合一考虑,以体现其变化趋势。本文数据均来自于2002-2012年《中国保险年鉴》。

(三)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模型得分,在得到初步排名后,我们对排名进行了标准化调整,即调整后排名=排名/年度公司数量,以消除不同年度公司数量不同的影响,调整后排名数值越小,公司竞争力越强。

根据调整后排名,前10名的公司是:中意人寿、中宏人寿、太平洋安泰、中美联泰大都会、信诚人寿、招商信诺、中德安联、华泰、中英人寿、中法人寿。2005年后,中意人寿增长很快,这得益于股东中国石油的寿险业务;大都会在中美大都会和联泰大都会合并后,表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而安联人寿保费从2007年的30亿骤减到2008年的12亿,同时还遭遇了巨大的经营损失;招商信诺人寿在成立三年后,很快便进入到了前十名的队列。

第11-19名的公司是:光大永明、交银康联、中美大都会、中荷人寿、恒安标准、天安人寿、工银安盛、海康人寿、国泰人寿。中美大都会在2010年前的不俗表现是中美联泰大都会得以成立的动因之一;而北大方正人寿在经历频繁股东变更后,未来相信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第20-29名的公司是:北大方正人寿、联泰大都会、瑞泰人寿、长生人寿、平安健康、中新大东方、君龙人寿、中航三星、新光海航、汇丰人寿。瑞泰人寿在2007年、2009年中得分较高,归功于保费的大幅增长,同时其负债大多是法定准备金,为长期负债。长生人寿则由于国内股东破产而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三、外资寿险公司国内股东及股东结构选择

(一)国内股东的选择

我们将利用调整后的排名值来研究国内股东类型是否会对外资寿险公司经营产生影响,排名值越小,则公司竞争力越大。根据性质不同,我们将国内股东分为三类:A类(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B类(资产管理公司)、C类(实业公司及其分支机构)。针对股东结构发生变化的公司,我们对其变化前后的情况分别讨论。而针对工银安盛这类拥有两个国内股东的公司,我们仅对其较大股东进行讨论。

排名标准差体现每类股东排名的分布情况,标准差越小,则这类股东排名差异越小, 因此A类股东总体表现优于其它两类股东。A类股东为寿险业务带来了成熟的销售渠道和数量可观的潜在客户,特别是通过银保渠道,外资寿险公司能够在中国市场发挥巨大潜力。

(二)“50%-50%”股权结构

尽管保监会规定合资寿险公司外资股东持股50%上限,但也有一些公司并非“50%-50%”的股权结构。有些公司是在2000年出台相关规定前成立,如中宏人寿、安联人寿等,外国股东持股比例为51%;另外,还有些公司外国股东比例低于50%,比如方正人寿、工银安盛等。

如上表,非“50%-50%”股东结构的公司绩效要优于“50%-50%”的股东结构的公司。首先,这类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更早,在公众心目中也有更好的形象。其次,从技术层面考虑,“50%-50%”股东结构可能会造成决策困难和经营不效率的问题。

第6篇

参加工作的二十多年,由于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领导和同志们的提携帮助,加之个人不懈努力虚心学习,我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按照总公司、省公司评聘经济专业技术职务的国寿发(20*)33号文件规定,比照相关条件,符合申报高级经济师专业职务的标准,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从事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于1982年雁北商校财会毕业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经济工作,曾任山西省阳高县政府办公室干事、县财委副主任、县外贸局长兼县外贸集团公司总经理。1997年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市分公司后,历任办公室调研员、浑源县公司经理、市公司工会主任。经济专业出身,本人又热爱经济,1997年全国首次经济师专业考试踊跃参加,取得了金融经济职称,并被**市分公司聘任。由于具备了相应的业务技术水平,使其组织管理能力得到很好发挥,不仅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且本人或所负责的单位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或奖励。(见资格审查表内的部分填写)

二、从事经济工作的学习情况

多年来,自己始终重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特别是经济管理的学习。原初始学历是中专,靠自学以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山西财经学院商业经济大专文凭,山西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证。近年来,更是多次参加学习培训、理论研讨,其中省级以上部门组织的就有:1996年7月山西省经委企业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1997年9月中共中央党校十五大精神培训班;1998年5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第18期县支公司经理培训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山西省公司省市县三级公司经理培训班;1989年4月山西省经济学年会;1996年5月中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1997年6月山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会聘为理事。

三、在经济岗位上的理论成果

多年来,自己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注意把学习思考所得结集出版,并有社科成果获奖。1999年编撰《人身保险投保指南》,促进了当地寿险业务;2000年结集《国寿保险实践的思考》13万字,赠送省内外同行参考,受到好评;200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改革岁月建言集》30万字,新华书店发行。《山西财贸经济》撰稿人之一,《全国优秀经济论文选》等多部文集有文章收编。《人民日报》、《支部建设》等报刊发表过大量论文。其中《基层寿险公司面临的主要困惑及其对策》经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委员会审议鉴定,被评为1999年度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

四、在经济岗位上建言献策

我把学到的经济知识不仅运用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而且还就宏观经济工作、寿险公司行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表扬或肯定。199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群众建议征集部门授予重大建议奖并颁发奖金,1991年原雁北行署记一等功。近年来,我均就人寿保险发展向总公司提出自己的工作建议,副总经理苗复春回信予以鼓励。迎接wto挑战,国有寿险公司应树立全新的人才观等建言,总公司在内部刊物和网上发表;对20*年工作的建议,总公司摘要在《中国人寿》20*年第1期予以刊发。

此外,1997年我还情系下岗职工,编撰《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七十二行》一书,自费印刷3000册无偿送给**市下岗再就业服务中心、**市妇联、工会、浑源县妇联等单位分发部分下岗职工或做培训参考资料。不仅受到方方面面的称赞,而且不少读者、下岗职工来信来电求教商讨或表示致谢。

第7篇

在局工会具体组织下,全局各处室、各支部迅速行动起来,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当日,局55名员工就捐款33500元。局机关的工勤人员也积极参与了捐赠活动。

据悉,上海保监局局长室要求,各部门要密切关注抗震救灾工作的进一步进展,用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高的工作标准,为进一步开展好抗震救灾工作做出贡献。并决定,在近期的同业公会换届选举大会组织为灾区受难群众默哀仪式。

作为保险公司,也都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获悉,他们已纷纷开通了理赔绿色通道。太平洋人寿要求对地震灾害事故索赔,可在案卷首页显著位置标明“绿色通道”字样并以“绿色通道”方式进行处理,原则上要求符合结案条件的案件在24小时内结案。

同时,放开定点医院限制,对于因地震所发生的医疗救治,认可任何性质、任何等级医疗机构(包括诊所)出具的索赔单证,并在明确保险责任后先行预付赔款。

人保寿险目前将四川省分公司所有业务暂时划归总部,要求对于事实清楚、属于保险责任、估损金额1000元以内案件实行现场赔付。对于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且社会影响较大的重大紧急事故,在报请公司总部同意后,实行预付处理。

太平洋保险将四川地区95500客户服务电话全部转由上海华东呼叫中心,进行接入提供异地服务。安邦保险要求对暂无法收齐理赔材料的重大赔案,在责任基本明确的前提下可先行预付80%的赔款,并针对学平险客户预先调拨人民币50万元,用于学校应急款项。

海尔纽约人寿紧急开通了快速理赔通道抗震救灾。在四川成都、德阳、中江和广汉设有营业网点的海尔纽约人寿立刻紧急行动起来。

海尔纽约上海总部媒体公关部绍晓春告诉本刊记者,5月12日的当天下午,公司总裁赵晓夏就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由各渠道负责人组成的紧急灾备会议,第一时间作出部署,要求海纽人寿全员紧急行动起来,以对社会、对保户、对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投入到抗震抢险救灾工作中。

地震发生后,海纽人寿立刻启动灾备紧急预案,通过各种途径保持通讯畅通,在当天下午,公司总部即与四川各机构网点和震感较强地区的各分支机构取得联系,及时了解灾情情况。寿险行政部通过短信方式将公司的慰问以及紧急联络方式发向所有受灾地区的保户,并立刻开通“快速理赔通道”,时刻准备提供受灾客户理赔保障,全力做好理赔工作。

中国大地财保公司救灾小组已经赶赴四川开展灾后理赔工作。据办公室宣传处处长杜国平介绍,地震发生后,中国大地保险迅速启动紧急救灾预案,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并在第一时间与受灾严重的四川、重庆等分公司取得了联系,了解灾情并组织开展救灾、理赔有关工作。

5月13日上午,救灾工作小组已前往灾区,帮助指导分支公司做好救灾理赔工作。出差在外的蒋明总裁立即对有关救灾工作作出了指示。他要求,救灾理赔工作要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将赔款送到被保险人手中。

第8篇

中国人也完全可以办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很快,中国保险业中心由广州转向上海。只是当时的保险业市场皆为外商所垄断。

20世纪初,华资寿险市场曾一度兴起,但由于管理和经营不善,后多相继停业,颇有一蹶不振之势。当然,也有仍在跃跃欲试的华资保险业,代表其崛起标志的,就是1912年7月1日华安合群保寿公司的开业,其创始人叫吕岳泉。

吕岳泉(1877年-1953年)出生于上海浦东川沙一户普通船家,父母以替人运货为生。吕岳泉读了不到两年私塾,后被伯父带到上海,到一个英国人家里当小佣人,这年他12岁。这家英国人家的主人就是当时英国永年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穆勒。

吕岳泉虽说出身于船家,读书不多,文化不高,但他勤劳聪明,肯干好学,善于接受新事物,他在穆勒家学会了不少常用英语。平时吕岳泉还留心观察穆勒和他人洽谈业务,积累了不少保险业务知识。在一次穆勒招聘助手的考试中,吕岳泉凭借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英语能力,在与其他多名应试者的PK中胜出,正式进入穆勒视线。在慧眼识才的穆勒的提携和推荐下,吕岳泉不久成功进入永年人寿保险公司,短短几年就做出了出色业绩。后来永年公司在南京开设分公司时,风华正茂的吕岳泉被任命为南京分公司经理。

其时的南京正是两江总督署所在地,吕岳泉在南京结识了一些大小官员、文人学士,还在友人引荐下,晋见两江总督端方。端方对吕岳泉说,人寿保险公司是一个大企业,他前几年奉命去美国考察时,曾经参观过他们的人寿保险公司,其规模之大颇为惊人,竟达数十万美元!端方鼓励吕岳泉好好干,为表示对人寿保险企业的支持,端方当即为自己投了寿险,并动员部下们参加保险。从总督署出来后,吕岳泉深有感触地既像对友人,又像对自己说,这样的保险企业,中国人也完全可以办!

1909年春天,以实业救国为号召的南洋劝业会在南京鼓楼开幕,主办者是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謇。一时各省绅商云集南京,热情参观。吕岳泉躬逢盛会,施展浑身解数招徕营业,在会上辟专栏介绍国内外寿险业现状和前景,并且得到张謇、虞洽卿、朱葆三等一批商界巨头称道,他的生意很是红火。吕岳泉高兴之余却在想,这毕竟是在为“永年”宣传和挣钱,什么时候才能够为中国人自己的保险企业推销、宣传、挣钱呢!

辛亥革命的爆发,给吕岳泉提供了为中国人自己的保险企业创业的契机。1911年冬天,吕岳泉辞去南京分公司经理一职,回到上海总公司。不久,他又辞去总公司职务。他要筹划创立新的寿险公司。这时候,随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而解职的前南京卫戍司令徐绍桢来到上海,他是吕岳泉在南京时的旧识,吕岳泉面见徐绍桢时,就打算创办寿险公司征求他意见。徐绍桢大力支持,并且当即认缴股款规银一万两。紧跟着,适在上海从事实业的原四川护理总督王人文也慷慨认缴规银2万两。接着,吕岳泉又募沪上著名绅商朱葆三、朝鲜银行华籍经理顾棣三等人入股,连同他自己投入的资金,一共集得规银20万两。这年六月,吕岳泉审时度势,以维护民族权益为宗旨,创办了足以与外商寿险公司相抗衡的华商寿险公司――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公司在上海黄浦滩30号宣告成立,7月1日正式开业。

华安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吕岳泉在《创办华安合群保寿股份有限公司纪略》中,曾自述创办华安的过程:创办之议肇始于辛亥(1911年)之冬,岳泉深感于寿险事业之重要,攸关国计民生者,如无华商自立之公司不独利权外溢,且将人民之生命保障委托于外人之手,于国家体面、国民人格上均有关系。遂毅然自创纯粹之华商寿险公司,以此意商诸徐固卿、王采丞诸公,均蒙赞许,乃即着手进行。自辛亥之冬开始筹备,至民国元年(1912年)6月1日成立,7月1日开业。资本总额规银100万两,先收20万两,后改为国币50万元,股份额定5000股,实收5000股,每股100元,决算日期为12月底。华安名称的涵义就是合众人之力、保中华平安。民国元年8月2日,以发起创办人名义致国务院呈文,其具报人为:“王人文(即王采丞)、王芝祥、徐绍桢(即徐固卿)、朱佩珍(即朱葆三)、沈敦和(即沈仲礼)、王夏、顾兆德”等七人。同年11月,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具名致工商部申请注册报告中的创办人姓名:“徐绍桢、沈敦和、王人文、王芝祥、朱佩珍、顾兆德、徐承庶”等七人,其中王夏名字没有了,另列徐承庶,呈文附件之一为“中国华安合群保寿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合同”,工商部于同年12月颁发执照。

看得出,吕岳泉在创办和打造“华安”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他的人脉资源。召集权势人物和商界巨子入股及做董监事,是他一开始就刻意追求的。在1926年敬赠客户的《华安合群保寿股份有限总公司丙寅通知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司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的名录,其中就有政界宿耋黎元洪、冯国璋、徐固卿(绍桢)、王采丞(人文)、桑铁珊,军界要人杨耿光,中年政客王子铭、吕天民,商界精英陆文韶、程霖生、王芳畦,外国银行买办顾棣三、吴培初、朱子奎,律师丁榕、瞿绍伊。司理郁赐是英国人、前永年人寿保险公司经理,曾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交游极广,颇负时誉,董事总经理吕岳泉、董事副总经理经乾液拖謇砉饲煲阋捕加泻袷档纳探绫尘昂痛由绦庞。这样一份董监事及经理人员名单,阵容十分显赫,既有现任或前政界显贵,又有商界和金融界精英,既有各业的行家里手,又有受过中西高等教育的专家或律师。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华安公司这样的股东结构和董事监事结构确实从特定视角凸显出一种“人和”的优势。这种“人和”优势正是华安合群领先于其他华商寿险公司的原因之一。

华安开张后,吕岳泉才真正感到万事开头难。凭借吕岳泉在永年保险公司长年跑业务的丰富经验,不愁开拓市场、招揽业务,但寿险管理中的保险费率、责任准备金、退保金计算等技术问题,却让他感到难以应付。华安之前,国内也曾有华兴、华通、福安几家华商保险公司,都因业务原理不明白,加之管理不善,做事常常事倍功半,投入成本很大,收效却微。早于华安成立的几家寿险公司就是因为管理不善,营业不振,以至每况愈下,直至歇业。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华安决不能重蹈这样的覆辙。寿险企业除了内部组织管理,更有对各种寿险的保费率、责任准备金(应对被保险人负担给付的各种准备金如赔款、满期款)和估兑现金(退保金)等的计算,如无专业知识和相应业务能力,断难胜任。彼时国内找不到这样的人才,而公司又必须运作,正是在迫不得已情况下,在筹备成立公司时,吕岳泉已决定聘用外国人。进入他聘用视野的就是原任永年人寿保险公司经理、英国人郁赐,和同一公司的英国人第弗利斯,二人分别担任总司理和计算师。吕岳泉自己任总经理兼营业部主任。

不过,吕岳泉在聘用外国人担任公司要职一事上,一度曾遭到非议。主要是当时其他有些实业颇有外国人凭借掌控的权益,独断专行,目中无人的现象。华安后来果然也出现如此端倪。据曾于1925至1951年在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工作26年,离开后仍任该公司董事达10年的龚汇百先生讲述,有一次郁赐与绅商沈仲礼偶遇,双方话及寿险事业,沈即以自己所办的人寿保险公司商请归并新公司。郁赐未加调查,又未征得吕同意即答应了沈。而“实则沈以该公司营业不振,难以维持,亟谋脱身方法。归并之议既成,新公司旋亦成立。新公司原拟定名为中华合群保寿公司,将拟就的开业广告送登《申报》《新闻报》时,沈擅将‘中华’二字改为‘华安’,其别有用意不问可知。即此一事,足见郁赐之专行独断。经过这一教训,吕即谋求控制之策。他一方面把郁赐的权限,订明于雇用合同之内,且合同期限为五年。期满经双方同意,再商续订。另一方面,他即刻着手自己培养人才,从职员中选拔优秀人员加以积极培养”。与此同时,吕岳泉为两个外国高层管理人员精心配置了年轻的助手。营业员经乾夷昵岽厦鳎勤奋好学;刚入公司的实习生周大纶是名牌大学的数学尖子。吕岳泉面授机宜,让他们分别跟郁赐和第弗利斯边工作边学艺。几年下来,经乾蚁ば淖暄校对寿险业管理颇有所获,先被提拔,又升为副经理,逐步取代了郁赐。周大纶也脱颖而出,胜任了计算师工作。这时,大家才感到吕岳泉聘用外国人的玄机。

吕岳泉除了从职员中选拔出经乾摇⒅艽舐诘扔判闳瞬磐猓每当华安有新人进公司,吕岳泉都亲自主持短期培训班。他主讲敬业课,向学员们回顾早年走家串户推销营业的甘苦,以“失败一百次,成功一次即为成功”的事例进行勉励。吕岳泉还每年举行几次营业竞赛,一方面以此鼓励推进业务,另一方面以利提高销售技巧。吕岳泉经常和各地教育机构联系,还于1924年开办了华安人寿保险专业函授学校,他自任校长,以半年为一届,课程设置人寿保险原理、寿险种类招徕学、商业道德等等。这种不受时空限制,开放性办学的教育形式很受欢迎,当时经介绍就学的有600人,云贵等省及南洋群岛,都有学员就学。学成后,他们中有三分之一左右被华安或其他保险公司录用。大批寿险业人才的培养,为开拓华安业务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业务,华安公司也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当时社会上对于寿险的意义还不明了,华安公司成立不久,就常在《申报》《新闻报》上刊登介绍寿险的短文,还着手编印《华安杂志》。为了出刊,公司成立了一个“华安出版社”,专事负责杂志的编辑发行,又特约了一批社会名流与作家,为刊物题词、撰稿,前者如黎元洪、冯国璋、陈其美、王一亭等应华安的邀请在报上题词;后者主要有马寅初、王鲁彦、汪静之、傅东华、谢六逸、黄庐隐、洪深、马国亮、施蛰存、章克标、黄源、章衣萍等撰文,宣传寿险业和华安公司,既有人寿保险对保障身家幸福意义的理论阐述,也有文艺小品。杂志全部由公司赠送保户,或做营业员招徕业务之用,不收价。印数最高时达到上万册,深受保户和一般市民喜爱。

兴建华安大厦

1914年,欧战爆发,日本攻占我胶州湾并据有胶济铁路。巴黎和会时我国未能将该路权收回,1922年在太平洋会议中好不容易露出一线希望――有望五年赎回!但赎路需3000万元,而政府已无此力。于是全国民众发起赎路运动,华安首先认赎路储金100万元,并特定“赎路储金保寿”险种,使国民既能尽爱国义务,又可获得自身及家庭经济保障。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店罢市,华安除公布宣言声援,更发起“经济救国保寿”险种,以实际行动凸显出企业的爱国主义精神,共谋救国。另外,鉴于团体保寿对劳资双方改善关系极为重要,从1926年起,公司特厘定团体保寿章程,保额由企业决定,保费由企业缴纳,如遇职工身故,即将赔款交由企业转给家属领取。此项业务开展后,商务印书馆等机构先后加入团体保寿。以上这些措施促进了公司业务的发展,营业蒸蒸日上。

1926年5月,公司在静安寺路104号建成八层总公司新址,取名华安大厦,占地1973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9层,高38.16米,大厦外立面采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模式,气魄宏伟,结构精美,极具艺术性。平面呈工字形。桩基础用25米长美松木桩。门前有数根大理石筑成的高大石柱,很是壮观。屋顶九米高的钟楼座于石柱之上,镏金圆顶光彩夺目。内部装修十分别致华丽。它以精美的构思,豪华的设施,轰动了大上海。工程设计为美国建筑工程师哈沙德,招标委托上海江裕记营造厂承建。华安大厦共有八层,底层出租;第二层作公司办公用;第三至第八层经营附属华安饭店,作为公司副业。该大厦为当时南京路路以西区域最高建筑物,彼时外侨青年会(现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际饭店等在华安大厦矗起以后才开始兴建。

声名大振,远播海外

除了拓展业务,宣传业务,吕岳泉还不失时机开展社交活动,扩大公司的社会影响。1927年8月,美国保险学专家许本纳博士到日本讲学。吕岳泉闻讯,邀请他顺道来中国做学术访问。华安公司对他盛情接待,为他组织了讲题为《生命价值的科学管理》的专题报告。听众多达1000余人,包容工商、金融、文教各界。上海几大报都摘要刊载他的演讲,寿险一时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中美两大保寿专家的会晤促进了公司的声誉。1932年,为纪念华安合群保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还专门出版了《华安合群保寿股份有限公司20周年纪念刊》。纪念刊发表照片120多幅,除了有当时已故大总统黎元洪、冯国璋的题词外,还有、张学良、张謇、阎锡山、李纯、任城靳、孙科、汪兆铭、蔡廷锴、黄炎培等20多位名人亲笔题词30多幅,该刊照片题词全部用铜版纸印刷,是研究我国保险史的重要史料。

第9篇

人寿保险公司年终工作会议的主持词

人寿保险公司年终工作会议的主持词开始ˉ《奥林匹克进行曲》ˉ(一遍)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辛苦了一年的伙伴们!!合:大家下午好!!!男: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将您手机呼机关闭或调至震动,自觉遵守和维护会场秩序。男: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大会的各位领导,他们分别是:男:我们还特意邀请了曾经和我们一起,在苏州公司这一个战壕里奋斗过的战友,现在已经调任南京分公司的——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个险管理部钱明然经理。女: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的贵宾——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党委殷浩书记。男: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女:让我们带着一颗敬仰的心,把感谢的目光,投向坐在前三排的先进模范们!男:,正是他们,以一种崭新的形象,激励着我们书写了苏州太保寿险崭新篇章!女:他们在一年中的杰出表现,将赢得今天最美丽的鲜花、最响亮的掌声、最灿烂的荣誉!!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先进模范致敬!女:请全体起立!奏国歌!ˉ《国歌》ˉ男:请坐。——江河浩瀚、日月轮回。岁月的脚步仿佛比我们太保人奔走得还要匆忙,2月8日,今天,我们的心情象太平洋的潮涌一样激荡。女:,我们曾经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就着产寿分业改革后挥斥方遒的风发意气,凭着苏州太保人七年稳健发展铸就的铮铮自信,心承公司发展赋予的神圣使命,肩负上级公司委以的发展重任,我们遥远地向着响亮地说一句——我们来了!男:是呵,我们来了,向着严峻的市场、向着艰巨的任务、向着四面埋伏的困难与挑战;女;是呵,我们来了,我们一路相互勉励、一路挥汗如雨、一路过关斩将;男:我们来了,一路坚实的脚印甩在身后,一路困难的迷障甩在身后、我们一路胜利的凯歌。5.13亿元保费收入,65%的增长率,完成南京分公司计划的119.55%,一串令人自豪的数字,一路光辉的足迹!女:让我们合上的发展篇章,暂时闭上眼睛吧,萦绕在我们脑海里的,是一幅多么壮美的发展画卷呵,那里有热火朝天的竞赛、那里有不甘落后的比拼;那里有顶足压力的凝重,那里有捷报频传的酣畅。男:让我们展开的发展蓝图,畅想美好的未来吧,点亮我们前进的灯光的,正是二百多太保人积攒的宝贵的发展经验,正是几十位先进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弥足珍贵的太保精神。女:今天是我们总结表彰,享受荣誉的日子,就让我们以一种飞扬的心情、肯定的态度回顾我们的轨迹,因为那一个个深深的足迹都浸透我们的汗水、都折射着我们艰苦而卓绝的努力。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王冠珍总经理。ˉ《加冕仪式进行曲》ˉ·王冠珍总经理讲话·男:海水一滴,折射光华。王总的讲话虽短,其内容却大气磅礴。静心聆听,我们仿佛听到了苏州太保寿险团队的将士们扬鞭策马、征战保险战场的呼啸;张开想象的翅膀,我们仿佛看到了全司干部员工紧密合作,坚守岗位,用协作的精神演奏着一曲业务和管理的协奏曲,谱写着业务管理协调发展、公司建设不断进步的华美乐章。最优美、最精采的那一部分是谁奏出的呢?女:这就是我们的先进模范们!他们热情饱满、斗志昂扬、业务精通、政治过硬。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太保寿险的精神和气度;他们的优良业绩,将太保这块金字招牌照亮;他们用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太保这座丰碑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下面将进入颁奖议程。ˉ《颁奖进行曲》ˉ男:“讲奉献、比贡献、创佳绩、攀高峰”业绩竞赛是年初开始的苏州全辖范围内的团险业绩竞赛,历时整整一年,它根据全年各个阶段的特点制定竞赛方案,分“新世纪喜迎开门红”、“只争朝夕冲双关,开拓市场显市场”、“战高温,创效益”、“你追我赶,再创佳绩”四个阶段,精心规划,推波助澜,为公司全年团险业务的稳健发展发挥了作用。女: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工会工作委员会主席、苏州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钱仲华宣读“讲奉献、比贡献、创佳绩、攀高峰”业绩竞赛获奖名单。ˉ《颁奖进行曲》ˉ(钱总走到讲台上止)·钱仲华副总经理宣读获奖名单·ˉ《颁奖进行曲》ˉ(继续,注意音量大小切换调节)男:首先颁发“团队合作奖”和“工作勤奋奖”。“团队合作奖”奖励全年人均业绩最高的团队,

 

对负责人和业务员分别奖励,该奖项为公司本部原团体业务部以全年保费3504万元、人均业绩501万元的佳绩夺得。女:“工作勤奋奖”奖励全司完成年计划客户数最多的业务人员,原团体业务部朱建雄以客户数118户拔得头筹、张家港支公司何芬以65户、昆山支公司尹传明以56户分别名列二、三。男: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潘界安为获奖者颁奖。让我们以掌声欢迎“团队合作奖”获奖单位原团体业务部张卫阳经理、“工作勤奋奖”获奖者朱建雄、何芬尹传明上台领奖。·颁奖·女:谢谢潘总。下面颁发“个人年度明星奖”和“最快达标奖”。男:“个人年度明星奖”奖给个人全年保费前三强,原团体业务部朱建雄全年保费4053万元,名列第一,常熟支公司陆志渊、昆山支公司邵丽萍以530.66万元、504.5万元名列二三。女:“最快达标奖”奖给全年团险指标最快达标的分支机构或部门,他们是张家港支公司、昆山支公司、团体业务部。男: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王苏生总经理助理为先进颁奖。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团险三杰朱建雄、陆志渊、邵丽萍以及“最快达标”单位张家港支公司、昆山支公司、团体业务部代表上台领奖。·颁奖·ˉ颁奖结束后音乐止ˉ女:风华逼人,明星闪亮。今天我们的颁奖台上特别灿烂夺目。这种灿烂不是灯光所能营造的,这种隆重不是音响所能给予的,因为今天颁发的一块块奖牌的背后,是我们全体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努力工作;这一卷卷奖状,浸透着我们对太保寿险事业深厚的感情。每一个光荣的名字,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来擦亮。谁是最可爱的人?那就是我们的先进模范们,正是因为他们,我们太保寿险才能一身正气、一鼓作气、一路豪气,完成我们一个又一个任务!男: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党委景犇副书记宣读《关于表彰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ˉ《万宝路进行曲》ˉ(景书记走到讲台上止)·景犇副书记宣读决定·ˉ《万宝路进行曲》ˉ(继续,注意音量大小切换调节)女:谢谢景书记。下面我们首先颁发“先进营销网点”、“先进营销督导区”奖项。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个险管理部钱明然经理为获奖人员颁奖。让我们掌声欢迎先进单位代表上台领奖。男:他们是昆山营销督导区、常熟营销督导区、张家港营销督导区,苏州太平镇营销网点、昆山正仪镇营销网点。·颁奖·女:谢谢钱明然经理。现在颁发“个险优秀展业能手”奖项。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夏建阳副总经理为获奖人员颁奖。让我们掌声欢迎获奖者上台领奖。女:他们是钱静、张益倩、姚卫泉、瞿凤根、黄薛青、王雪珍、吴智浩、王福京、沈金娥、黄新华。·颁奖·女:谢谢夏总。现在颁发“团体展业能手”奖项。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钱仲华副总经理为获奖人员颁奖。让我们掌声欢迎获奖者上台领奖。男:他们是朱建雄、陆志渊、陈蔚、邵丽萍、尤琳、陈琦、王慧娟、姚惠芬。·颁奖·男:谢谢钱总。现在颁发“先进工作者”奖项。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冠珍、副书记景犇为获奖人员颁奖。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获奖者上台领奖。女:他们是吴坚、黄书勉、张卫阳、孙建华、景晓燕、孙健、陆一新、徐寒雯、黄准、陈建明。男:接下来是沈亚琴、徐敏英、陆美琴、陆海粟、朱承满、张雪萍、姚惠芬、顾霖瑜、陈刚、王红华。·颁奖·女:谢谢王总、景书记。现在颁发“先进集体”奖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殷浩为获奖单位颁奖。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获奖单位代表上台领奖。男:他们是市场营销部、张家港支公司、办公室。ˉ颁奖结束后音乐止ˉ男:谢谢殷书记。我们的颁奖到此告一段落。女:有这样的一个支公司,他们具有优良的发展传统;他们思路清晰、运作有力;他们个人业务、团体业务并举,两个指标双双完成;他们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的计划指标。男:这就是先进集体之一——张家港支公司。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家港支公司陈锡祥经理为我们传经送宝。ˉ《加冕仪式进行曲》ˉ(陈经理走到讲台上止)·陈经理发言·女:张家港人、张家港的风范、张家港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太保寿险希望的田野。再一次掌声感谢陈经理。男:细心的人们可以已经注意到,今天有这样的一位女性员工,她两次走上颁奖台,一人独得先进工作者、团险展业能手两块奖牌,真所谓是业务够精,政治够硬,双喜临门!女:她,就是吴江支公司的姚惠芬。大家期盼着倾听太保寿险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女性的心声。有请姚惠芬!ˉ《加冕仪式进行曲》ˉ(姚走到讲台上止)·姚惠芬发言·女:姚惠芬,拿高分。真是一个闪亮的名字。作为女性,我真为我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姐妹而骄傲,建议我们女***们为我们姚惠芬再鼓一次掌。男:掌声好大!“娘子军”的力量真的不可小瞧哦。下面,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是我们的一个好兄弟。——真的数不清了,他已经是多少次走上颁奖台了,在苏州太保寿险,他的名字,或许,已经成为一个符号,闪亮着苏州太保寿险的光荣与梦想,牵动着全辖3000寿险营销同仁成功的企盼和向往,他的太保寿险之路铺满鲜花,但掌声中(起领鼓掌),他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女:欢迎沈丹波经理!ˉ《加冕仪式进行曲》ˉ(沈走到讲台上止)·沈丹波发言·女:是呵,正因为汇聚了涓涓细流、千江万水,才有了太平洋的波澜壮阔、浩瀚无际,我们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阅历,不分地域,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男:是呵,多不容易呵,我们在一起,在保险市场的潮涌中,心连在一道,手挽在一起,不管风吹雨打,不管激流冲击,我们始终是一个坚强的团队!我们始终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市场尖兵!!女:太保的事业是豪迈的事业,太保的未来是荣誉的未来!七年多前,苏州财政战线上的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来到了苏州道前街上那一座不起眼的楼里,带领着一班人开创了苏州太保事业。苏州太保人不会忘记,就在道前街的那一个办公室,这位领导宣布太保这艘巨轮向着苏州保险市场进军启航;苏州太保人不会忘记,新市路四楼西面的那间办公室里,这位领导作了一次次艰辛的领航。而今,请让我们苏州太保寿险人全体起立,就象水手们站在巨大航船的甲板上,向这位领航人致敬——ˉ《将军进行曲》ˉ(增大音量。殷总走上台拿起话筒止)男:掌声有请——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殷浩书记。男:请坐。·殷总讲话·女:谢谢殷总。这的确是个激动人心的盛会,我们的心潮就象太平洋的波浪一样澎湃起伏。男:我们把太保寿险作为自己的事业,付出汗水、付出才智、付出业绩,才有了今天的喜悦,才有了苏州太保寿险的兴旺发达,才有苏州太保更美好的明天!女:走进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带着苏州太保寿险人特有的自信、将继续发扬苏州太保寿险人优良的创业传统,迎接新挑战,开创新纪元!我们苏州太保寿险人有这样的决心。男:有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王冠珍总经理带领在家颂读太保誓词。ˉ《奥林匹克进行曲》ˉ(王总走上台拿起话筒,音量调小,延续)·誓词·女:请坐。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心支公司总结表彰大会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将在宴会厅举行春节联欢会。ˉ《奥林匹克进行曲》ˉ(音量调大……)

 

第10篇

关键词:寿险公司;战略管理;战略目标

战略管理是一组管理决策和行动,它决定了组织的长期绩效。战略制定与实施对公司的重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例。世界零售产业巨头沃尔玛以“让顾客满意”作为战略目标,据以实施一系列的战术,如为顾客提供“高品质服务”和“无条件退款”,并每周作关于顾客期望和反映的调查,及时更新商品的组合与摆放,通过建立独特的供应链条、配送中心、商用卫星,培养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实施战略管理,使发展战略有效指导日常经营活动,短中期规划与长远目标战略保持一致,最终实现公司愿景。各行业对战略有不同的要求和体现,对于我国保险公司,尤其寿险公司,实施战略管理是公司成长成熟的最佳途径,其建立战略计划、进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也较其他行业显得更为突出。

一、我国寿险公司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一)公司产品的长期性和无形性要求寿险公司树立品牌,作好长远规划

首先,寿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主要产品是人寿保险,从订立保险合同到合同终止往往历时几十年,作为先销售后生产的企业,保险公司能够持续经营是消费者得到应有保险保障的首要前提。虽然我国保险法对寿险公司一旦发生破产,如何保障投保人利益不受影响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试问一个连自己的持续经营都无法保障的公司如何承诺为客户提供终身、优质的服务?无疑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会构成消费者选择保险公司的重要因素。其次,从产品形态来分寿险产品作为一种保险保障服务,属于无形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直接接触与鉴别,只是通过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产品介绍来进行比较判断,主观成分占很大比重。因此公司的诚信建设、文化理念不仅会影响到已有客户得到服务、实现自身权益的质量,更会成为吸引或失去潜在购买者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居民对保险的认识接受程度还很低,保险意识水平不高,推广产品必须先推广保险理念,居民对保险的品牌认知度也仅限于几家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而树立保险品牌在保险销售中的重要意义为中小保险公司推广产品带来特别的挑战。

以上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寿险公司作好长远的规划,公司整体形象、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公司业务的发展之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而且这种依赖要强于一般企业。

(二)战略管理符合保险行业的特殊性

保险业恢复以来快速发展,具体来看,寿险保费收入2008年全国总计6658亿元,我国2008年保险密度达到736.74元,保险深度为3.25%,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市场主体从一家国有到21家中资、26家外资寿险公司,同时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也逐渐增多。但是,经过仅仅二十几年的发展,保险市场完善程度、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及保险产品开发、核保核赔以及提供其他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待提高,发展中的问题仍然不断出现。在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变化较大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更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长远规划,保证在未来变化的形势下,公司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会因外界变化而严重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正常发展。

(三)公司的不成熟需要战略管理的支持

保险公司一方面,因为整体行业的不成熟而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寿险公司自身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缺乏人才,如何面对未知的市场、应对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竞争力对于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客观环境下,怎样分配资源,平衡各方面不足,集中力量创造自身优势,立足于中国保险市场,需要各公司有合理长远的规划。战略管理不同于普通管理,更能帮助公司实现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之前的协调和统一。

二、我国各寿险公司当前长远战略分析

(一)从企业愿景看公司战略

各寿险公司都纷纷提出公司所培养、秉承和追求的企业文化、企业使命及企业愿景。本文选择各公司所公开的长远发展目标按照构成要素的不同进行如下归类分析:

1.顾客

即寿险公司的目标客户群。大多数保险公司笼统表述为“客户”或是“中国客户”,泰康人寿则较明确提出其市场定位——“融入21世纪大众生活,为日益崛起的工薪白领提供高品质的寿险”。虽然寿险标的不及财产保险标的差异显著,但不同产品针对的需求群体在年龄、经济状况、生活负担等方面仍然有较大差别。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分析公司选择客户方面的优势,然后集中资源针对特定群体开发产品并全力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不仅是占领市场一席之地的当今策略,即使是长远战略考虑,中国特定群体的潜在保险需求都有很大开发空间,公司也可以在形成的客户资源、特定人群的品牌效应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满足保险需求,为凭借专业化经营、提供高品质服务和特色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帮助。

2.产品和服务

根据公司的目标产品和服务,可以把我国寿险公司的战略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保险保障服务,如招商信诺详细列出“我们的使命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国际级品质的、价格合理、购买便利的人寿、意外以及补充医疗保险和服务,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意外或疾病情况下的财务保障。”最终目标产品定位于寿险的还有泰康人寿、华泰人寿、信德人寿、华夏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友邦、海尔纽约等。另一类公司将同时提供保险保障和理财方案或进行全面理财规划作为目标,走综合化道路,如新华人寿的愿景是“在更广阔的领域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风险保障和投资理财服务”;合众人寿明确订立目标“2010年发展成为国内前七大人寿保险集团,2020年成为国内十大金融企业集团,最终发展成为一流的综合金融企业集团。”金盛目标“成为财务保障和资产管理公司中的领军力量”;信诚、光大永明、瑞泰人寿、中美大都会等都以提供全面的投资理财服务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产品和服务是公司存在的核心,一个公司产品的不同直接决定公司的整个运营体系的差别,同样保险公司不同的战略目标会影响当前公司发展的重心及业务发展中的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3.市场

即公司在哪些地区发展业务,可分国内和国际两种。外资公司多作为股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而定位于中国,中资公司中国寿股份“推进国际一流寿险公司进程,创建‘学习创新型、资源优化型、成长增值型’企业”是目标国际化的典范,而且公司当前发展进程也在一步步靠近该战略目标,太平人寿“成为中国寿险行业管理、流程和制度的标杆,使太平人寿进入国际A级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品牌,并打造成为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百年老店’”。同样体现出走国际化道路的目标。其他中资公司多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公司为愿景,在当前公司实力状况下是切合实际的,国际市场的复杂是需要一定实力作为保障的。

4.技术

即公司的技术状况及对技术的追求。保险属于服务业,技术体现在专业人才上,不少公司尤其是合资公司提到“专业经营”、“专业服务”,其中中意人寿“创建知识型人寿保险公司”较有特色。产品开发、优质服务及公司治理上如果能形成核心优势将是保证公司持续发展、占领市场的重要技术。我国寿险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仍然落后,导致公司产品同质化严重,老百姓想买的产品买不到,同时保费高进一步加剧保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在保险市场持续竞争发展的背景下,摈弃恶性竞争,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乃至人才的竞争才是未来保险发展的趋势。

5.对生存、成长和赢利的关注

中国人寿目标中包括“成长增值型”;平安“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民生人寿希望“把自己建设成为成长性强、富有特色的一流保险企业”;华泰“努力建设一家效益和品质最好的寿险公司”,太平洋安泰“以卓越的绩效,提供高品质的寿险服务,成为客户的最佳选择”;信泰“做稳健于世的百年金控蓝筹”;英大人寿“秉承‘专业规范、高效稳健’的经营理念”。可以看出,公司价值最大化是保险公司一致的追求,这符合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会因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盲目扩张市场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从近年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华泰人寿追求“效益”并将其定为战略目标对公司的经营指导作用显著,在业务质量、投资收益上都有较好的控制。

6.基本信念、价值观

泰康目标成为“最具亲和力、最受市场青睐”公司;生命人寿“秉持‘内诚于心,外信于行’的核心价值观”。除公司多提到诚信这个保险业的最基本最重要理念外,中资公司的价值观中加入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如合众人寿以“和合”为企业理念基石,在核心价值、企业文化中都予强调,并最终目标实现“和睦共生、和谐共事、和美共荣、‘司和万事兴’的完美境界”。基本信念、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了公司经营、人员工作的共同信念,一个得到员工和客户认可的公司价值观可以加强公司凝聚力,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7.定位

平安“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联泰大都会“依托全球领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多公司在战略表述中并没有指出自己的优势,但不代表它们缺乏优势,不同的背景下各公司正确定位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劣势,认识企业所处的环境,意识到自身的威胁识别出机会。比如根据股东及公司规模不同,表1分别选择中国人寿、民生人寿、友邦、中意人寿和太平洋安泰五家公司的优劣势进行粗略总结。

8.对公众形象、社会影响的关注

生命人寿肩负“携手提升生命价值”的企业使命,奉行“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经营理念,英大人寿“发扬‘责任心’理念,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回报股东、回馈社会,争取为中国保险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与品牌建设相一致,各公司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这将是公司一直携带的标志,体现着各公司的价值观。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与一致,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平衡的难题,一味强调其一都会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置于困难境地。

9.对雇员的关注

正德人寿“为把正德人寿建设成为一家‘让消费者满意,股东放心,员工幸福’的一流寿险公司和百年老店而努力奋斗,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国华人寿将”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最能为客户、员工、股东创造价值的金融保险集团”。中宏人寿“成为一家令客户、股东、人和员工信赖并为之骄傲的公司,为大众提供最佳保障产品和服务”。公司员工的忠诚度是公司长期储备人才的保障,人才的竞争又是公司竞争的核心,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公司必须作出的战略规划。保险公司中一类特殊的人员是保险营销员,保险营销员的定位当前存在很多的不完善,致使营销员流动性大,出现大量孤儿保单,同时客户源也随营销员不断流失变化,不利于公司锁定目标群,且不利于公司进行长期培训。保险营销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定位,同时保险公司也要重视营销员的长期稳定性。

各公司在制定公司战略时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注重产品类型、关注市场开拓、看重股东雇员利益等,反映出公司在追求公司价值的过程中欲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上存在的差别。通过对我国寿险公司长远目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按照市场占有率区分,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寿、太保寿、新华寿、泰康寿)更强调公司的向外发展,如向国际化看齐、综合服务平台、追求卓越等,中小公司更多强调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品牌;按照公司性质分,外资公司更多强调提供专业性、高品质服务,中资公司则强调社会效应、传统文化的相对较多。

(二)实际问题体现

第11篇

关键词:寿险公司;战略管理;战略目标

战略管理是一组管理决策和行动,它决定了组织的长期绩效。战略制定与实施对公司的重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例。世界零售产业巨头沃尔玛以“让顾客满意”作为战略目标,据以实施一系列的战术,如为顾客提供“高品质服务”和“无条件退款”,并每周作关于顾客期望和反映的调查,及时更新商品的组合与摆放,通过建立独特的供应链条、配送中心、商用卫星,培养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实施战略管理,使发展战略有效指导日常经营活动,短中期规划与长远目标战略保持一致,最终实现公司愿景。各行业对战略有不同的要求和体现,对于我国保险公司,尤其寿险公司,实施战略管理是公司成长成熟的最佳途径,其建立战略计划、进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也较其他行业显得更为突出。

一、我国寿险公司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一)公司产品的长期性和无形性要求寿险公司树立品牌,作好长远规划

首先,寿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主要产品是人寿保险,从订立保险合同到合同终止往往历时几十年,作为先销售后生产的企业,保险公司能够持续经营是消费者得到应有保险保障的首要前提。虽然我国保险法对寿险公司一旦发生破产,如何保障投保人利益不受影响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试问一个连自己的持续经营都无法保障的公司如何承诺为客户提供终身、优质的服务?无疑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会构成消费者选择保险公司的重要因素。其次,从产品形态来分寿险产品作为一种保险保障服务,属于无形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直接接触与鉴别,只是通过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产品介绍来进行比较判断,主观成分占很大比重。因此公司的诚信建设、文化理念不仅会影响到已有客户得到服务、实现自身权益的质量,更会成为吸引或失去潜在购买者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居民对保险的认识接受程度还很低,保险意识水平不高,推广产品必须先推广保险理念,居民对保险的品牌认知度也仅限于几家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而树立保险品牌在保险销售中的重要意义为中小保险公司推广产品带来特别的挑战。

以上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寿险公司作好长远的规划,公司整体形象、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公司业务的发展之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而且这种依赖要强于一般企业。

(二)战略管理符合保险行业的特殊性

保险业恢复以来快速发展,具体来看,寿险保费收入2008年全国总计6658亿元,我国2008年保险密度达到736.74元,保险深度为3.25%,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市场主体从一家国有到21家中资、26家外资寿险公司,同时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也逐渐增多。但是,经过仅仅二十几年的发展,保险市场完善程度、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及保险产品开发、核保核赔以及提供其他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待提高,发展中的问题仍然不断出现。在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变化较大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更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长远规划,保证在未来变化的形势下,公司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会因外界变化而严重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正常发展。

(三)公司的不成熟需要战略管理的支持

保险公司一方面,因为整体行业的不成熟而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寿险公司自身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缺乏人才,如何面对未知的市场、应对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竞争力对于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客观环境下,怎样分配资源,平衡各方面不足,集中力量创造自身优势,立足于中国保险市场,需要各公司有合理长远的规划。战略管理不同于普通管理,更能帮助公司实现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之前的协调和统一。

二、我国各寿险公司当前长远战略分析

(一)从企业愿景看公司战略

各寿险公司都纷纷提出公司所培养、秉承和追求的企业文化、企业使命及企业愿景。本文选择各公司所公开的长远发展目标按照构成要素的不同进行如下归类分析:

1.顾客

即寿险公司的目标客户群。大多数保险公司笼统表述为“客户”或是“中国客户”,泰康人寿则较明确提出其市场定位——“融入21世纪大众生活,为日益崛起的工薪白领提供高品质的寿险”。虽然寿险标的不及财产保险标的差异显著,但不同产品针对的需求群体在年龄、经济状况、生活负担等方面仍然有较大差别。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分析公司选择客户方面的优势,然后集中资源针对特定群体开发产品并全力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不仅是占领市场一席之地的当今策略,即使是长远战略考虑,中国特定群体的潜在保险需求都有很大开发空间,公司也可以在形成的客户资源、特定人群的品牌效应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满足保险需求,为凭借专业化经营、提供高品质服务和特色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帮助。

2.产品和服务

根据公司的目标产品和服务,可以把我国寿险公司的战略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保险保障服务,如招商信诺详细列出“我们的使命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国际级品质的、价格合理、购买便利的人寿、意外以及补充医疗保险和服务,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意外或疾病情况下的财务保障。”最终目标产品定位于寿险的还有泰康人寿、华泰人寿、信德人寿、华夏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友邦、海尔纽约等。另一类公司将同时提供保险保障和理财方案或进行全面理财规划作为目标,走综合化道路,如新华人寿的愿景是“在更广阔的领域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风险保障和投资理财服务”;合众人寿明确订立目标“2010年发展成为国内前七大人寿保险集团,2020年成为国内十大金融企业集团,最终发展成为一流的综合金融企业集团。”金盛目标“成为财务保障和资产管理公司中的领军力量”;信诚、光大永明、瑞泰人寿、中美大都会等都以提供全面的投资理财服务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产品和服务是公司存在的核心,一个公司产品的不同直接决定公司的整个运营体系的差别,同样保险公司不同的战略目标会影响当前公司发展的重心及业务发展中的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3.市场

即公司在哪些地区发展业务,可分国内和国际两种。外资公司多作为股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而定位于中国,中资公司中国寿股份“推进国际一流寿险公司进程,创建‘学习创新型、资源优化型、成长增值型’企业”是目标国际化的典范,而且公司当前发展进程也在一步步靠近该战略目标,太平人寿“成为中国寿险行业管理、流程和制度的标杆,使太平人寿进入国际A级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品牌,并打造成为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百年老店’”。同样体现出走国际化道路的目标。其他中资公司多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公司为愿景,在当前公司实力状况下是切合实际的,国际市场的复杂是需要一定实力作为保障的。

4.技术

即公司的技术状况及对技术的追求。保险属于服务业,技术体现在专业人才上,不少公司尤其是合资公司提到“专业经营”、“专业服务”,其中中意人寿“创建知识型人寿保险公司”较有特色。产品开发、优质服务及公司治理上如果能形成核心优势将是保证公司持续发展、占领市场的重要技术。我国寿险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仍然落后,导致公司产品同质化严重,老百姓想买的产品买不到,同时保费高进一步加剧保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在保险市场持续竞争发展的背景下,摈弃恶性竞争,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乃至人才的竞争才是未来保险发展的趋势。

5.对生存、成长和赢利的关注

中国人寿目标中包括“成长增值型”;平安“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民生人寿希望“把自己建设成为成长性强、富有特色的一流保险企业”;华泰“努力建设一家效益和品质最好的寿险公司”,太平洋安泰“以卓越的绩效,提供高品质的寿险服务,成为客户的最佳选择”;信泰“做稳健于世的百年金控蓝筹”;英大人寿“秉承‘专业规范、高效稳健’的经营理念”。可以看出,公司价值最大化是保险公司一致的追求,这符合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会因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盲目扩张市场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从近年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华泰人寿追求“效益”并将其定为战略目标对公司的经营指导作用显著,在业务质量、投资收益上都有较好的控制。gwyOO.

6.基本信念、价值观

泰康目标成为“最具亲和力、最受市场青睐”公司;生命人寿“秉持‘内诚于心,外信于行’的核心价值观”。除公司多提到诚信这个保险业的最基本最重要理念外,中资公司的价值观中加入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如合众人寿以“和合”为企业理念基石,在核心价值、企业文化中都予强调,并最终目标实现“和睦共生、和谐共事、和美共荣、‘司和万事兴’的完美境界”。基本信念、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了公司经营、人员工作的共同信念,一个得到员工和客户认可的公司价值观可以加强公司凝聚力,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7.定位

平安“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联泰大都会“依托全球领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多公司在战略表述中并没有指出自己的优势,但不代表它们缺乏优势,不同的背景下各公司正确定位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劣势,认识企业所处的环境,意识到自身的威胁识别出机会。比如根据股东及公司规模不同,表1分别选择中国人寿、民生人寿、友邦、中意人寿和太平洋安泰五家公司的优劣势进行粗略总结。

8.对公众形象、社会影响的关注

生命人寿肩负“携手提升生命价值”的企业使命,奉行“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经营理念,英大人寿“发扬‘责任心’理念,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回报股东、回馈社会,争取为中国保险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与品牌建设相一致,各公司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这将是公司一直携带的标志,体现着各公司的价值观。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与一致,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平衡的难题,一味强调其一都会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置于困难境地。

9.对雇员的关注

正德人寿“为把正德人寿建设成为一家‘让消费者满意,股东放心,员工幸福’的一流寿险公司和百年老店而努力奋斗,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国华人寿将”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最能为客户、员工、股东创造价值的金融保险集团”。中宏人寿“成为一家令客户、股东、人和员工信赖并为之骄傲的公司,为大众提供最佳保障产品和服务”。公司员工的忠诚度是公司长期储备人才的保障,人才的竞争又是公司竞争的核心,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公司必须作出的战略规划。保险公司中一类特殊的人员是保险营销员,保险营销员的定位当前存在很多的不完善,致使营销员流动性大,出现大量孤儿保单,同时客户源也随营销员不断流失变化,不利于公司锁定目标群,且不利于公司进行长期培训。保险营销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定位,同时保险公司也要重视营销员的长期稳定性。

各公司在制定公司战略时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注重产品类型、关注市场开拓、看重股东雇员利益等,反映出公司在追求公司价值的过程中欲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上存在的差别。通过对我国寿险公司长远目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按照市场占有率区分,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寿、太保寿、新华寿、泰康寿)更强调公司的向外发展,如向国际化看齐、综合服务平台、追求卓越等,中小公司更多强调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品牌;按照公司性质分,外资公司更多强调提供专业性、高品质服务,中资公司则强调社会效应、传统文化的相对较多。

(二)实际问题体现

第12篇

[关键词]我国 寿险公司 内部控制 体系构建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保监会、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如何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原则和要求,结合自身经营特点,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应对日趋复杂的风险环境,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保险公司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内涵及要素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早在1999年8月就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行政法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对推动当时保险行业内部控制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

2006年1月,保监会颁布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给出了专门定义:寿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为实现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确保公司依法合规经营、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机制,由寿险公司的董事会、经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建立并实施。根据上述定义,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内涵可以总结概括为: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最终目标的一种手段,它的建立、执行、维护和改进不仅仅是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责任,而是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它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包括五方面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二、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及成因

(一)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建设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发展的进程中,外部的推动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发展具有较为突出的影响,而我国寿险公司本身强化建设内部控制的主动性不够。大部分寿险公司没有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没有系统地研究和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现在每个单项规章制度中,把规章制度的建设等同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2、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我国部分寿险公司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组织不力。部分寿险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以为搞好制度建设就是建立了内部控制机制。有的把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普通的管理工作来抓,没入深入研究;有的内部控制体系没有对分支机构的管理者进行必要的约束,监管制度“名存实亡”。违法违规行为在寿险行业仍频繁发生。

3、内部控制效能不尽如人意

保监会早在1999年8月就颁布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旨在提高我国保险行业内部控制建设水平,推动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但由于《指导原则》偏于宏观,落实情况很不理想。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行业内部控制监管制度体系,保监会在2006年又颁布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但部分寿险公司还停留在为了应付政策的层面,没有把内部控制真正融合到企业管理和业务活动中去。

4、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阶段,我国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差别较大。相对而言,大型保险公司要强于中小型保险公司很多,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水平好于财险公司,相互之间的差距也较为明显。如中国人寿在实施“404项目”后,其内部控制已经实施了日常化管理,但是,一些小型的中资寿险公司目前在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上与之相比就存在了较大的差距。

5、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程与业务发展速度不匹配

近几年来,我国寿险公司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作为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随之不断调整更新,但是还有许多寿险公司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忽视内控体系的建设。很多规章制度仍是开业验收时制定的,与公司业务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不匹配。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甚至没有真正展开,在寿险公司内部还没有形成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立体交叉的预防风险监控体系。

(二)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分析

1、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体系难以发挥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主体不断多元化,我国寿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向混合股权结构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客观上促进了寿险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寿险公司已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搭建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初步框架,但仍存在:董事的专业素养不高,不能够很好地履职,董事会名不副实;独立董事难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公正;监事会独立性差、监事或监事会履职不到位。

2、组织架构设置不科学,内控体系效能较低

目前,我国寿险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设置不科学,层级结构复杂,经营管理决策执行乏力。由于部门和岗位职责及权限不清,相互间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部门和岗位设置与业务运作程序脱节,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严重影响了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内部控制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3、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内控执行效果不佳

企业全体人员是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者和执行者,其执行效果必将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寿险公司普遍人力资源状况欠佳,主要表现为人才供应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较低两方面。从客观上讲,员工的个人素养和能力与所处岗位不匹配,造成内控执行效果差;从主观上讲,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或忽视内控执行。

4、外部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外部监督力度需加强

一般情况下,保监会是通过行政处罚手段实施监管,对于很多违规行为是屡禁不止,保险案件频繁发生。对于内部控制的问题没有从根本环节上分析、研究和解决。加之我国保险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起步较晚,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等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5、内审监督作用缺失,难以促进内控体系的完善

从当前的情况看,寿险公司内部稽核部门的监督作用缺失。有些寿险公司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还没有在总公司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稽核)部门;有的寿险公司虽然设置独立的审计稽核部门,但是人员根本没有到位。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内部监督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不能有效促进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加强我国寿险公司内控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现阶段,寿险公司已按照保监会的监管要求初步搭建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但还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需要从以下五方面加以落实。一是,发挥治理结构中各方的作用。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应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建立并保持高效的沟通。二是,明确董事会内控职能,细化董事职责。董事会有责任建立并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与企业的业务体系、业务性质、业务规模及其资产规模相互适应,并制定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定期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检查。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要责权分明,避免职权错位。三是,建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对独立董事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甚至声望等任职资格做出详细规定。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要避免流于形式。四是,强化经营管理层内控意识。在工作中逐步改变被动观念,摒弃以前只有在监管部门的监督推动下,才能顺利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做法,要将被动构建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构建。五是,促进监事会有效发挥监督作用。明确监事会的职权,建立、健全有关监事的任免和选聘机制,对于监事会(监事)履职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二)加强寿险公司内部环境建设

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保障内控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寿险公司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一是,科学谨慎经营,追求长远发展。寿险公司的经营目标不仅应包括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还必须要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经营管理者必须具备实现长远企业发展的战略理念,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二是,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结合公司发展战略调整和设置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加强团队合作,增强组织“弹性”。三是,夯实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内控先行意识。企业文化是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思想灵魂,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决定因素之一。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可以实现精神上的“软约束”。四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紧紧围绕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将员工招聘、分配、教育、培训、使用、考核、奖励、晋升、待遇和劳动保障等方面的各项具体工作系统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五是,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持续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包括评价依据、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并找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三)健全风险识别和分析系统

风险管理作为企业一套系统的应对风险的管理方法包括六大步骤,即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识别风险,衡量评价风险,选择应对风险的方法,贯彻执行风险管理决策以及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风险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风险识别和分析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和重要内容之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某种共性。因此,健全风险识别和分析系统既是在为完善其风险管理机制服务,同时也是为构建寿险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服务。

寿险公司对于所识别的风险,应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对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程度、风险最大容忍度以及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评定风险级别,并对各种风险进行分类,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公司可以承受的风险,需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风险预警及管控措施。并进行持续监控和定期评估,以判断以后期间是否还可以持续接受。当风险不能够接受时,应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或减少或避免风险发生,并选择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四)提高信息流动和沟通效率

寿险公司在经营活动中要遇到大量的信息,怎样从中提取并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怎样对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利用,为企业发展服务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寿险公司可以建立负责信息搜集的专业部门,除了负责搜集企业内外部信息之外,还要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初步筛选,并呈报到有关部门。其次,要对收集来的信息加以严格的保护,相关人员都要有严格的保秘意识。再次,经营管理层也要发动全体员工搜集信息,让员工了解到,信息的搜集并不仅仅是管理层和信息搜集小组的职责,员工也有责任收集,他们和客户接触较多,当他们了解到最新的,比较集中的信息可上报有关部门。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信息沟通的平台。建立内部信息、外部信息沟通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缩短信息沟通的路径,尽可能减少信息衰减,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平级之间的沟通渠道,简化沟通方式,实现信息高效传递。

(五)正确设置和有效运用基本控制程序

正确设置和有效运用基本控制程序的前提是建立内部岗位分离制,以及制定明确的授权批准制度。在公司内部要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互一致或相互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制定明确的授权批准控制制度,在职务分工控制的基础上,由权力机构或上级管理者明确规定有关业务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与责任,使所有的业务经办人员在办理每项业务时都能事先得到适当的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办理有关业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可以书面文件的形式一般授权,也可以上级领导特批的形式特别授权。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实施资产控制程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例如建立和完善业务操作流程,规范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保护公司资产安全完整。完善文件和记录,公司文件和相关业务记录,是体现和说明公司内控制度和流程的书面文件,是公司制度、资产以及相关信息的重要载体。公司必须将各项内控制度渗透到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

(六)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审计监督在内控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如果缺乏审计监督或者监督不力,对于内控体系建设方面,就缺少了推动作用。目前,大多数寿险公司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够充分,往往忽视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常常是把需要照顾的关系或者不能胜任其他岗位的员工安排到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根本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为保持和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寿险公司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甄选、聘任、培训、考核以及晋级制度,建立内部审计人员问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功能,提高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审计动态分析评价;创新审计观念,拓宽监督领域。将传统的以财务、业务收支为重点的审计,有意识的发展到对内部控制的审计,建立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重点内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对于构建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不断夯实基础工作,规范审计监督流程,研究审计技术、以及审计结果的应用,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IrvinN.Gleim.CIA Review:Parti,Intemal Andit’s Role in Govemance, Risk,and Control.GleimPublications,Inc.2004/11

[2]George Matyjewicz,JamesR D’s,Arcangleo.Beyond Sarbanes-Oxley.The 1nternal Anditor.AltamonteSPrings.2004/10

[3]吴小平.保险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3月第2版,第18页

[4]陈文辉,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与监管.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37页

[5]王舒.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15页

[6]许谨良 周江雄:《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