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施工中级工程师

建筑施工中级工程师

时间:2022-09-16 20:5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施工中级工程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施工中级工程师

第1篇

关键词:新企业资质标准 学徒制 建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59-02

2014年11月6日,住建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2001〕82号)同时废止。新标准提高了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要求,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势必成为现阶段我国建筑专业技术人才的生力军,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式、新标准下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要求,成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重点。

1 新资质标准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及意义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面向建筑工程企业第一线,牢固掌握从事建筑工程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管理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徘徊在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每年大量的高职毕业生融入人才市场,但是就业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企业对于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并不满意。这就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适应新资质标准下企业人才需求新标准,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新资质标准不再对企业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进行要求,只对技术负责人提出要求。企业对人员的要求中增加“岗位证书人员”“中级工技术工”等的数量要求。比如建筑工程总包一级资质要求企业主要人员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12人,其中建筑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9人;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30人,且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齐全;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150人。在建筑行业中,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是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素质决定了建筑行业的整体品质。当下“就业难”和 “招工难”并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技能型人才短缺。同时,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毕业生培育成新型产业工人,有助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2 新标准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2.1推行执业资格制度,构建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中规定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执业资格制度对执业人员岗位素质的要求与职业院校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执业资格制度根据所从事岗位设置对应专业,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证书、注册有效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得了执业资格证书就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职业院校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的,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培养毕业生的岗位和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开发创新能力。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与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立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围绕注册执业工程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服从社会的需要。研究执业制度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就是要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自身特点,积极构建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工程素质的适应社会要求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做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生涯教育的统一,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2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这就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是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与技能实践培训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学生半工半读搭建平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和受教育主体的有机结合,企业向学校提供需求及其实训实习环境,提供高级技术人才;职业学校为学生提供学校教育;受教育的主体具有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

现代学徒制与高职教育相结合,有利于职业培训、有利于顶岗实习中的实践对接,使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在施工企业由技工师父带领,学习实际操作技术和经验。高职建筑工程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不高、其他人才培养模式下市场导向不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及综合素质堪忧等种种问题,有利于实现多方合作,有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2.3优化专业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在教育中教师是很重要的角色,教师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要加强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强

师资队伍的建设。普通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具体到建筑工程专业也大都是一些重视理论教学的水平一般的教师。

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就是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好的职业技能,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更应会做,才能发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兴趣和潜能。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建筑工程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支持建筑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如鼓励教师到建筑企业或施工现场参与实践、增加实践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企业等邀请从事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师要学校做讲座,做兼职教师。

3 结语

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小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一定要在正确认识人才需要的前提下,结合新的企业资质标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住建部.建市〔2014〕159号,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S],2014.

[2]建设部.建〔2001〕82号,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S],2001.

[3]石义海.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铜陵学院学报,2009,(2).

[4]杜军.突出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必要的教学环节――浅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

(04).

[5]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08).

[6]杨林叶.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职业院校实施的条件分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

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问题;

中图分类号:D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052-01

引言

施工过程在房屋建筑方面处于重要的地位,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房屋建筑行业发展来说很重要,房屋建筑施工涉及到很多方面,房屋建筑的质量是影响人们使用和居住的重要指标,房屋的建设不但要按质按量完成,还要考虑工期,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确保房屋工程的质量和房屋工期成为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重要内容。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1.1 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房屋项目施工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设计质量高低、建筑材料的选用、施工器械的选用、周边施工条件的考察、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的技术保障甚至细化到管理制度的选择,都能决定整个工程的质量高低。

1.2 易产生质量变异及质量波动大

在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的缺乏,或是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也缺乏完善的生产工艺来为建筑施工做有力保障,并且在实际施工中还可能发生许多无法预知的问题所以整个工程的质量存在较大的波动性,无法得到保证。

1.3 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及终检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与某些工业产品有本质上的区别,无法做到随时拆开来检查内部质量,因此要想发现工程项目的质量高低有较高的难度。有关部门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检验时,其质量瑕疵通常较为隐蔽即便在检测的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也无法像工业产品一样随时随地的拆开来更换部件

1.4 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不同项目的工程总投资力度不同,因此不同项目的施工质量差异也很大,一般来说工程投资总量大而工程进度缓慢的,质量就高;而投资少却存在赶工现象的,质量就低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方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来寻找投资与工程进度之间的平衡。

1.5 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验收单位在检验建筑工程质量时主要将项目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进行,对每个部分进行细致检验对于较隐蔽的工程,在其隐蔽之前就要展开检查工作,而与结构安全有关的项目是检查的关键。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1 房屋建筑设计的不合理

在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对于一些因素考虑的不是很周全,比如,地理环境以及房屋用途和房屋之间的协调等方面。在进行设计时,往往就就出现因为设计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的安排不合适,造成了墙面浸水的情况发生,这就是因为在设计中对女儿墙的屋面在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同时,在设计中,穿越楼板加套管的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对于厨房以及卫生间在设计时采用的是空心楼板,也就导致了房屋出现渗漏的现象。

2.2 设备和材料的质量问题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不足,如在房屋施工中所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建筑用的钢筋、水泥的质量不过关,缺乏高品质的材料,这样的产品必然会导致建筑施工的延时,给房屋带来一定的质量问题,导致房屋建筑使用时很容易出现一些后期的问题。

2.3 施工人员业务能力欠缺

建筑工程的作业基本是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其中很多的施工人员文化较低,很少有理解图纸并按照图纸去工作的人员。在工程管理人员当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不足的管理人员,也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图纸并按照设计图的要求去作业,由此就很难保证施工的质量,给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隐患。

2.4 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管理不够重视

在进行房屋的建筑工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施工的质量并没有引起其足够的重视,在整个建设过程当中,也没有将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的管理放在首位。这主要就是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管理的体系不是很完善,并且对于具体的工作也没有落到实处,也就影响了施工质量管理的深入进行;除此之外,有一些单位对于其在认识上还不是很到位,没有进行对施工人员在施工技术上的培训,以致于在进行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很难按照技术所要求的进行解决,也就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三、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质量

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最主要的条件就是一定要有科学合理以及切实可行的设计,这个目标为了能实现,相关单位一定要进行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健全,对于质量管理制度也要进行完善,严格要求设计人员,将设计做到一定的深度,在一些相关的主要的问题中一定要表达清楚以及准确,这样有助于消除施工单位因错误判断而引起的各种质量问题。

3.2 确保材料的质量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房屋建筑材料的质量。在房屋建筑单位内部可以设置专门的材料采购部门。现行的房屋建筑施工单位很多都是将材料采购和管理部门放在一起,这样就很难做好材料购买的质量控制。在实际的工程进展中,设立专门的购买部门可以将材料单独分离出来,并做好监督审评机制,确保房屋建筑材料的质量,通过优质的房屋建筑材料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问题。同时,要做好材料的规格、设计要求,如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确保所使用材料符合房屋建设使用的要求,所使用的水泥、钢筋等必须选择图纸设计的规格,避免由于这些问题给整体房屋建筑使用带来质量问题。

3.3 建立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第一执行者,必须要对其施工的工程图纸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训解,这样才能保证具体的施工人员对所要工作的内容能充分地理解,从而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实际的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不定期的进行专业的学习,确保管理人员对图纸、设计以及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等。

3.4 强化质量管理

房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是防止各种质量通病发生的根本保障,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依据国家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其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三检制,对于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工序和分项工程,必须及时返工,且不允许进入下到工序施工;再次,要发挥出工程监理的作用,一些重要的工序应采取旁站式监理,以此来确保施工质量,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其涵盖了多个行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有关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要通过制定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化材料的购置渠道、提升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等方法来提升房屋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日红.试析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范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

[2] 彭慧军.浅谈如何提高房屋建筑质量[J].山西建筑,2010,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055-01

引言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可谓达到了白热化,"多揽活、干好活"是每个企业的共识。施工现场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是合同履约的车间,是宣传企业文化的阵地,是企业利润创造的源泉,所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至观重要。

1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创建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导致施工现场存在不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不按照标准执行、不按照计划执行等现象,导致施工现场管理非常混乱,这样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施工企业的信誉,不利于施工企业以及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造成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数量类别繁多、工程设备的损耗与老化,以及工程技术无法有效应用到实际建设中,这都会造成材料管理难度的提升。首先施工单位没有为材料的存储、进出库及使用制定合理制度,常有材料浪费的现象出现,提高了工程的成本;其次,当施工设备出现磨损和老化后,没有迅速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换,这就会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稳定;最后,相关建筑知识无法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有效应用,后勤缺乏保证等等,这些均会给工程的顺利建设带来了阻碍。

1.3 设备及技术管理不到位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施工现场常会启用大型建筑设备,然而相关的施工管理单位却没有对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无非有效实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与此同时,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及专业素养有限,管理制度存有漏洞和不合理。这些都制约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工程进度及质量的提升。

1.4 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意识不强

在工程现场,很多工程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致使常有安全事故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工程人员自身对安全施工的不重视。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主观意识较强,并不能遵守相关的规定及制度。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便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2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2.1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要想为工程的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施工环境,相关的管理单位必须为工程建设制定一个完备合理的管理章程。以此为据,将各项工作仔细分配到每个部门之中,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顺利。工程的基本章程要包括:激励制度、责任划分制度、安全操作章程等。只有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才能为施工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单位的行政执行能力,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助力。

2.2 完善现场组织管理

工程现场管理的内容要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工程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必然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益。因此建筑企业要构建一个专业的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制度体系,全面细致的管理工程中的各个建设步骤。从工程的经济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出发,对工程的性价比、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建设的合理性进行衡量,即便在面对更加烦琐、复杂的工程问题时也能够做到施工的井井有条和切实有效。

2.3 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工程中所用到材料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最终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相关的材料管理部门必须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只有经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优化材料的运输和存储环节,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降低相关的材料成本投入。材料的监督及管控工作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禁止有质量问题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与使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适当采取相关的奖罚措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降低材料的浪费,降低工程材料造价。

2.4 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以“三控制,一管理”的原则作为工程现场管理的准则,不断对工程现场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改进,进一步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工程进度管理是工程现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根据工程计划有效管控各阶段的工程进度,根据现场进度有效协调各施工部门间的关系,对工程实施动态监控。尽可能确保工程进度按照计划进度进行,工程进度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将直接影响其他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它也与工程的最终收益与成本造价密切相关。对控制性进度计划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对工程的全过程实施动态跟踪和控制,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5 加强施工方法管理

施工方法管理需要严格贯彻到整个工程建设之中,比如工程方案及工艺的管理、质检方案及工程规划的管理等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中的各个关键项目都要重点管理,如混凝土的制备、钢构建设、混凝土浇筑作业等项目。对每个施工项目中的细节部分进行严格管理,优化工艺的流程和资源的配置。除此以外,在施工方法管理中必须重视对项目中各项资源的调控,如建材、设备及人员等,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是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有理保证,所以,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考虑和分析,以施工方案为决策基础,优化资源配置。

2.6 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管控

对于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要积极研究对建设单位发放的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对于其中确定的常见问题,施工单位也要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专项治理技术方案,而且要在工程施工的现场设立展板以及样板段等,同时还要开展小组活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在专项治理技术方案经过监理审批合格以后,监理单位也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理实施细则,对于其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专项治理自评报告。

2.7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施工安全是我们近几年以来一直狠抓的问题之一。所以,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我们也要保证好施工的质量。关于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我们有以下的几点措施:施工团队之间分享施工安全的经验,总结以往施工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建立施工安全调查小组,随时随地的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加强施工团队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团队的安全培训;重视施工现场的自我防护,及时的佩戴安全帽等等的防护设备。

2.8 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

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影响环境污染物的产生,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要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水、废物、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管理,要采取措施,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对现场施丁人员生活环境也要下大力气管好,让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得到保证,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非常复杂而且繁重的,施工企业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工程现场管理、后期管理以及管理的优化创新,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及素质,才能确保施工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华旺,杨志伟.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173.

[2] 王忠恩,张海.综合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5063-5064.

第4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控制;施工质量问题;质量缺陷

1、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未按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来进行施工,为建筑物及构筑物埋下很多质量隐患,地下室渗水、墙体裂缝、楼房倾斜等质量问题也时常出现。当前我国虽已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来对建筑施工进行指导,但这些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中仍不够完善,正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制约,以至于施工单位在进行生产操作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含糊,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不明确,所以频频出现质量问题。

1.2房屋建筑工程存在设计问题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因设计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或设计员的疏忽、责任心不强等因素,使工程的设计存在质量隐患。常见的设计问题如下:在进行屋面防水设计时,有局部泛水檐设计高度不够,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的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进行铁皮泛水檐,且卷材未探出挑檐的边沿;在楼地面的施工工艺设计中,预制空心板上先进行抹平然后制作面层,根据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与天棚,极易出现裂纹;因设计不合理,房屋的墙体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厕浴间的地面积水、倒坡,滴水线向内倾斜等现象常常出现。

1.3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够

有些监理单位为追求较高的经济收益,超越资质等级的要求而承接监理业务,以至于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配置及人员资格不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还有些监理单位在现场监理时、缺乏责任心、监理不到位。

1.4偷工减料及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现象严重

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也是施工过程中常存在的问题,有些施工企业使用不满足相关质量标准的施工材料(如水泥、钢筋)等进行施工,致使房屋建筑质量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由于广泛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总承包单位除获取正常利润外,还希望通过材料采购取得一些利益,于是承建单位擅自扩大供材范围,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以次充优,高估冒算,偷工减料,更有甚者连主体结构的钢筋型号也擅自变更。据《中国质量报》报道,某建筑工程队承建的一栋9层楼,投入使用3年后,底楼的柱子与墙壁已全部分离,许多梁柱产生断裂,事故调查发现,该建筑物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用竹竿代替水泥中的钢筋,这些严重的危害了建筑物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2、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2.1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制

施工人员素质的质量与控制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是施工单位内部质量管理机制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个人在技术水平上的参差不齐,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人员关于施工标准、规定的培训学习,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技术交底;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具备个人在预防、处理常见施工质量等问题的能力;建立奖罚机制,对在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分析、处理质量问题的技术人员要给予奖励,对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质量问题的人员惩罚;鼓励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健全,并且每个施工部位的质量管理都要落实到人,同时要做好记录;施工企业要严格落实三检制,每道工序在验收时,都要实行三检制并签字,控制检验及验收关,对于验收不过关的,决不可对下道工序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质量的相关标准、规范中的条款进行验收。

2.2做好设计阶段的工作

在设计阶段,如果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或者设计人员在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时产生疏忽,那么就会对接下来的工程施工质量埋下隐患。所以设计单位要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图纸的审核要严格按程序进行。在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图纸表达模糊、模棱两可,而对施工企业造成困局的现象。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构配件、节点构造标准图集,避免由于选用的不当而产生工程质量问题。

2.3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检验关

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及施工机械的采购和检验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是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所以在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时,首先要把好采购关。选择事业心强,诚实守信,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鉴别能力的人来作为采购员,同时,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要时刻掌握市场上主要建材的价格,选择由国家认证许可,并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企业作为供方;对于施工过程中,要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及施工机械开展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跟踪,并对规定的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抽检、送检,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要拒绝使用,一旦发现有材料的质量问题要追踪到底。建筑材料、构配件及施工机械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把好验收关才可入库,建立管理台账,按照施工计划及施工定额做好收、发、储、运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2.4强化项目监理工作

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监理,在开展工作前,监理单位要根据设计文件、相应的法律法规,编制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严格执行监理制度。对建筑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不合格的工程,要加大查处的力度。凡建筑材料、设备和构配件,在未经监理人员签认确认的情况下,不得擅自使用,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不对工程的进度款进行拔付,不进行竣工验收。未达到设计质量标准的工程,监理人员要责令施工方返工处理,同时要及时向建设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对的监理人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2.5建立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明确施工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管理负责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包含工序管理和质量检验两方面。工序管理主要是建立质量管理关键点的设定,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工艺流程施工,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人、机、料、法、环境五个因素进行控制。质量检验是对工程项目的原材料、半成品、施工设备的检验,检验批、单位工程的竣工质量的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要强调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的落实,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做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标准可依,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管理。

参考文献

[1]孙红波.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

第5篇

【关键词】施工方案;编制;原则做法

承建一个新的工程项目,如何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采用的工艺方法,结合现场自然环境,施工季节、施工周期等因素,在编制总体施工方案,分部分项方案及所对应的技术措施、技术交底,怎样使其在实际施工中发挥其指导作用,应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经济合理,有利进度质量的提高,工程成本的降低,应重视以下几点:

1 方案编制的可行性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入发展,建筑的规模、种类、标准不断增多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这样一来就对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再固守延续多年的操作工艺方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进行,显然是落伍了,这就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在选择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上必须注重新工艺新技术的实际运用。同时,还要针对工程项目特点,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出发,只考虑方法和结果,还应结合实际现状从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技术装备、操作人员结构及其素质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在选用工艺标准和技术措施方案时,不能忽略可操作性、施工工期、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经济条件等因素。

1.1 要充分考虑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实际素质,现阶段,施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施工主体力量构成农民工占较大成份,一般存在缺少正规培训和施工经验的不足,在编写方案时,应切合实际,本着全体施工人员努力能够完成的标准原则。避免标准过高损伤作业人员的积极性而延误工期,过低而降低了工程质量标准,因而编制切合实际方案指导施工,不但能调动起全体施工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更能激发出人的创造性,更利于方案和新工艺、新技术的具体落实。

1.2 要考虑工程成本量入为出切合实际

任何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都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在编制方案时要了解项目合同鉴定的条款原则及外部环境,资金拨付等因素,在保证工期,在分段流水、作业节点、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方面,合理有序组织,想到什么是所需要的,将会发生和产生何种后果,整体、切实、务实,才能确定为最佳方案。

2 方案编制的祥尽性

由于设计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在微机制图中,大量引用了标准图集,大样等,一改过去的设计图纸中将所有节点和做法都基本表示出来,省去了查阅其它文件便可以指导施工的状况,加之建筑产品在功能用途的多样性和标准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的不断更新变化,因而不仅增加了技术人员编制方案的难度,同时也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所以,在编制方案前,首先要了解掌握设计意图,在熟悉图纸的前提下,将相应的规范、标准、图集、大样等充分掌握清楚,不能忽视各专业图纸之间的对照比较,相互交叉比对,结合工艺要求,确定方案的编制,对图纸中的特殊部位,如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在编制与其对应的分部项施工,工序衔接,操作工艺步骤,在专项方案中应做出详细说明。其目的就是使操作者能够明白依此作业的要求。每一节点每一尺寸都要叙述清楚准确,对较为复杂不易表达清楚的部分,用图文大样并存方式做以说明,使操作者明白内容及细节要求。

方案中的任何一点疏露和含混不清都会引发施工中的误操作,导致工程返工质量事故等。

3 方案编制的针对性

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克服空泛,无针对性的通病,不能看起来好像每一方面每细节都讲到了,每一方面的要求也提出了,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照现场才发现什么也没有说清楚,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目前国家为了加强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设计和施工领域制订了许多通用标准和操作规程,并出现了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这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要有新思想,不断更新知识,不能图方便,照抄工艺标准,不考虑项目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因素,编制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缺少针对性,无重点体现,导致在具体施工中起不到指导作用而造成理解和执行上的混乱,在施工过程中如在缺乏严谨的监督和具体指导,必然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的质量。

因此在编写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时,一定要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设计意图、工艺方法、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安全事项等,清晰明确地说明,避免操作者的误操作发生,充分体现方案编制的针对性、独特性、实用性。

4 注重施工现场的技术交底

施工方案,不论编写的多么完善切实,最终目的要通过施工的操作者来实现,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工作尤其重要,这因为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以及图集、规范都掌握在技术管理人员手上,所以技术管理人员通过技术交底形成,才能将设计意图、施工工艺、技术质量要求传达到每一个具体操作者,将复杂的专业标准术语,用相应易懂的语言,使每个操作者都能明白具体要求和怎样操作,保证工程质量。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要以企业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严格的技术管理为先导,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管理实效,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项目施工中,抓好技术管理工作要点,编制切合项目实际需要的施工方案,直接关系工程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获取工程最大经济收益,建造出一个质量好、速度快、造价低的建筑产品。

第6篇

关键词:新材料;建筑节能;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材料在我国建筑节能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外墙保温、绝热板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建筑上用的保温材料几乎全是无机保温材料,有机保温材料和金属保温绝热材料用得很少。在一般建筑保温中,用的无机保温材料主要有膨胀珠岩及其制品、膨胀蛭石及其制品、岩棉及其制品、玻璃棉(及其制品)、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而微孔硅酸钙、泡沫玻璃、硅酸铝纤维及其制品等无机保温材料,主要用于工业建筑及窑炉、设备、管道等的保温绝热。

1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

1.1外墙保温及饰面系统

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墙保温及饰面的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外墙保温多是无机与有机材料的复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外墙保温用的多是无机材料。但是无机材料的应用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需要创新方法。目前,维护结构大多采用外墙保护及饰面系统,这种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具有众多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主体部分,该部分多是固定在建筑外墙;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的材料多用在保温板上;外层部分,这部分主要负责墙体的美观。

1.2建筑保温绝热板

建筑保温绝热板是一种性能高的屋面材料,它分为两个部分,夹心层和两面。建筑保温绝热板的应用范围较广泛,既可以用在民用住宅上也可以用在商业建筑上。此外,这种材料施工工艺简单,且保温效果较好,工程成本较低,污染较小,能够有效地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因此,值得在建筑节能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1.3隔热水泥模板外墙

这种材料能够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主要用在现场浇筑方面,正式施工时这种模板能够成为墙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绝缘效果,同时作为墙体的一部分,能够起到加固墙体和保温隔热的作用,也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材料。

2有机保温材料在建筑节能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2.1火灾隐患问题

在建筑中使用的发泡聚苯乙烯(EPS、XPS)板、发泡聚氨酯(PU)等有机保温材料多属于可燃材料,若在建筑上使用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火灾隐患。例如,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墙采用EPS板、XPS板薄抹灰保温,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外墙采用EPS板、XPS板、喷涂硬泡PU薄抹灰外保温等,都是不可取的。因为EPS板、XPS板、喷涂硬泡聚氨酯等有机保温材料,它们都属于可燃材料,一旦着火,不仅燃烧的速度很快,而且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能使人很快窒息而亡。即使采用的是阻燃型EPS板、XPS板、喷涂硬泡聚氨酯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里的阻燃不是能阻止燃烧,只是表明离开火源能自熄。当火灾来临时,如果风很大,就容引发大型的火灾,此时,有机保温材料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仅作用无法发挥,同时也会面临火灭的现象。

2.2防火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有的住户在解决外墙结露的维修中,往往在结露外墙的内表面,采用EPS板或XPS板薄抹灰做内保温;有的新建节能建筑在楼梯间墙的保温中也采用EPS板或XPS板做薄抹灰保温;有的节能建筑设计中,对屋顶和外墙保温材料只标明采用EPS板或XPS板及其厚度,却不标明其氧指数或阻燃性要求;有的设计中虽然清晰地标明保温层是采用阻燃型EPS板或XPS板,但在保温工程实际施工中用的却是非阻燃EPS板或XPS板;有的建筑工地对EPS板的存放和保管不当,或因工地施用电焊、工人冬天烤火等引起EPS板或XPS板着火,造成火灾。

3无机保温材料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分析

3.1无机保温材料在生产和应用中应吸取的教训

(1)无机保温材料在生产中应吸取的教训

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30年中,我国的无机保温材料的生产企业、生产能力、总产量,虽然在不断增多,甚至是翻番增产,但绝大多数都属于重复建厂,在生产上没有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在产品上没有多少创新和优化升级,未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生产能耗高,能源浪费严重,企业效益差。而且有的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工人的劳动条件很差,有的工人甚至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加班加点干活。

(2)无机保温材料在销售中应吸取的教训

在无机保温材料的经营和销售中,企业间互相压价销售,恶性竞争,又要保持企业的适当利润,甚至采取降低产品质量来减少生产成本,或采取缩尺减量的非正常手段来提高收益,可以说这样做的企业都未收到预期效果。实践证明,其结果恰好相反,造成不少无机保温材料企业经营状况萎缩,甚至停产、转产、倒闭。

(3)无机保温材料要进一步解决好应用技术问题

1995年,建设部颁布实施了新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保温节能水平,而且要在城镇大面积推广建筑节能,这对保温材料的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多数的无机保温材料的生产厂,没有及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来改造原有的生产线,未及时对老产品进行创新、优化、升级,更没有紧密结合建筑节能的新要求解决好应用技术问题。有少数无机保温材料的生产企业,也曾根据外墙用保温材料的技术要求开发出部分新产品,有的甚至还编制了产品应用图集。但都是单打独斗,缺乏协调、统一,虽然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在近30年的建筑保温工程应用中,未完成的一本无机保温材料适用于节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的保温工程技术规程,这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推广应用。节能30%的采用多种保温材料及保温构造的试点小区、节能50%的采用无机保温材料及砌块墙体的试验小区,都未在小区建成后及时进行相关技术规程的编制。

3.2无机保温材料在建筑节能中应用其所长

有人在研制无机保温材料的新产品中,努力降低其导热系数,希望能与聚苯乙烯泡沫板、硬泡聚氨酯比美,宣传他研制的无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38W/(m·K);甚至说最低可达0.017W/(m·K);而他们提供的无机保温材料的密度都大于为200kg/m3,这显然是难于实现的良好愿望。无机保温材料能耐阳光照射、使用温度高,是很好的不燃保温材料,只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其保温工程的耐久性能很好,甚至可以与建筑同寿命。要抓住这些特点和节能建筑的保温新要求,去开发无机保温材料新产品,设计保温工程新构造,改进其生产工艺和保温工程的施工工艺。有效地利用好复合材料新技术、开发复合结构的新产品、创造保温工程施工新工艺。充分发挥无机保温材料的长处,与其他保温材料复合应用以克服其短处,应用综合保温节能技术和保温节能构造,为新时期的建筑节能做出新贡献。

结束语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面积较大,建筑事业发展也较快,能源消耗飞速增加。但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缺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建筑节能。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鉴于新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田佳峰,费祝辉.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

[2]赵磊,冀峰.低碳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与构想[J].知识经济.2011(05)

[3]苟凤华,张凯.浅析建筑节能之外墙外保温技术优越于内保温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7)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调整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2-0185-02

作者简介:田茂均(1984-),男,中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所谓项目管理模式,就是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把建设项目当做整体系统,利用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手段,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其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会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建设工期,工程建设目标以及项目效益均和管理模式有着紧密的关系。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一般是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总承包单位一起执行的,想要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就应该按照项目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通过现代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具体管理内容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①构建项目管理组织,采取科的建设管理模式以及手段,把建筑工程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有效组织起来;②建设进度管理,编制建设项目具体进度计划,同时严格依据这一计划来进行管理,实际实施的时候,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管理;③对成本资金进行管理,编制比较完善的具体资金花费计划,确定所有资金的具体用处,从而减少成本投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④施工质量管理,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一定要严格依据具体规范要求以及标准进行施工,并且严格监管施工质量;⑤进行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严格依据标准规范进行操作以及施工,严格管理施工环境的安全;⑥进行合同管理,管理有关合同的整改拟定和签订过程,并且对合同的修改进行合理的管理;⑦进行信息管理,全面了解动态信息发生的改变,有效收集以及处理信息。

2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依然处在发展初期,所以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具体包含下列方面的问题:

(1)建设项目管理单位责任意识较低,工程业主方以及项目管理单位未明确和详细了解合同中双方需要履行的义务以及承担的责任,尤其是项目管理单位在实际管理中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1]。因为工程业主没有完全信任项目管理单位,所以往往会对管理进行干预,导致管理单位依赖业主,将后果推卸到业主身上,不能在管理工作中将司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阻碍到项目管理的有效发展。

(2)未明确和其它单位之间的关系。未明确项目管理单位以及项目其他参加单位的关系,导致项目管理单位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和其它参加单位产生职能交叉问题,阻碍到管理的顺利进行,对项目管理单位管理工作效果造成影响。

(3)建设项目管理单位缺乏自律性。由于项目管理单位缺乏自律性,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出现了违反职业道德以及行业标准等问题,没有依据地评价项目管理单位[2]。建设项目单位相关管理者忽视了对项目管理者的严格管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各种问题。

(4)建设项目管理单位中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现阶段,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单位相关管理者的素质以及管理经验均有一定问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比较少,很难科学合理地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3合理调整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对建筑工程而言,项目管理属于先进管理模式,其慢慢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得到了普遍应用[3]。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在项目实施环节被应用,并且项目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3.1应该重视组织布局的设定

(1)规划项目管理工作:制定项目管理具体工作体制,编制项目管理详细体制流程图以及体制机构图[4]。制定项目管理工作计划,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通过合适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及手段处理管理难点,将该计划编制为书面文件,从而方便实际执行。主要管理规划内容有:对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分工、编制管理工作任务清单、按照项目人员实际情况以及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分类依据以及对管理工作进行分类。

(2)确定项目管理模式以及详细的管理架构,这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单位进行管理的一个前提条件,这一阶段的工作会对后续工程实际建设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项目管理者需要在项目管理开始阶段期,全面了解设计初步内容以及具体工程目标,从整体角度上来了解工程特征,通过和业主之间的沟通来合理构建项目组织结构。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构建管理结构后,需要确定项目总工作具体进度计划体系。建筑项目管理单位必须认真审查相关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详细网络图,协调专业里面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顺序,检查具体计划以及工程总工作进度是否相符[5]。结合项目季度计划具体要求、不同单位进度计划以及工程实际情况,把该项目管理工作彻底落实到相应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严格严查落实情况,保证其与具体要求相符。

(4)严格管控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重点审查设计部门所设计的具体施工图纸,保障建筑工程各项使用功能以及结构安全,防止由于设计问题而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构件比较完善的管理模式,认真检查基本建设工程,有效监督建筑施工材料、所采用的设备质量以及工程施工质量。除此之外,还应该体系化管控建设项目信息以及文档管理等,通过现代化统计分析软件来有效开展信息管理工作以及工程管理工作。

3.2对管理单位组织功能进行设定

(1)合理调整单位层次功能结构具体定位:其中第一层面主要为单位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运行、审计以及投资融资进行管控。第二层面主要为单位职能部门,该层面主要有:财务部、施工物资供应与施工设备市场、企业发展以及经营、人力资源等,应该对工作人员、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成本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第三层面主要为地区公司、项目经理部以及各专业公司。其中项目部属于一个临时部门,等到工程完成后就会被撤销,然后项目部里面的人员将返回管理单位负责别的工程任务,同时统一管理返回到单位的机械、设备租赁以及劳动力。

(2)构建分权以及集权相互促进的具体管理模式。构建包含有战略计划与具体市场分工的管理体系,单位下属地区公司以及所有专业公司应该在总公司的这个战略计划引导下,根据各自的具体市场分工,单独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效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遵循公司所做出的安排。有效协调工作人员、物资、资金、知识以及技能,从而使工程实施更加优化。除此之外,应该有效利用各分公司里面的人力资源以及财力,成立不同内部市场,并且合理配置这些人力资源以及资金,实现优化管理,这样对技术人员的充分合理利用非常有利,可以有效培训出很多一线作业人员,对工程物资批量采购十分有利,同时有利于管理公司内部进行准确的核算。

4结束语

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提升整个项目的实际管理水平以及推进建筑行业进行健康有效的发展非常有意义。而项目施工管理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建设企业经济目标有效转变成物质成果的主要场所,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是工程施工单位的重点管理工作。目前,提高工程建筑工程实际管理水平受到了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各个施工单位的重视,所以,一定要合理调整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城市建筑,2014(6):135.

[2]麦宗河.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1475.

[3]张翠兰.剖析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及调整[J].中国科技博览,2009(20):277.

[4]李波.关于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33):355.

第8篇

关键词 园林测量;教学改革;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39-02

园林测量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所必需的各种测量技能,今后能从事一般园林的施工测量工作[1-2]。目前,测量学的教学内容更新周期加快,要求教学方法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由板书挂图发展到投影片、录像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展的需要。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教研团队在吸取、继承、发扬传统教学精粹的同时,不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使测量学课程建设在近几年得到不断发展、提高与创新。

1 园林测量课程改革思路

园林测量课程的改革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契机,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同时完善测量课程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一是在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下分解园林测量课程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通过系部研讨和企业调研进行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并对课程项目式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二是通过典型项目实验、学生适应性抽样调研将课程设计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理论知识部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立足技能培养层面,通过教学实践—单项训练—综合训练—岗位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建立“标准化、社会化”评价体系—顶岗实习等一系列的研究改革实践,重组教学内容,明确岗位技能,真正实现教、学、练一体化教学。

2 园林测量课程结构和内容构建

园林测量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3个学分的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是2个学分的测量实训。整个课程以技能教学为主,采用技能模块化、内容项目化、细节任务化的结构。第一模块为基本测量技能,主要是常用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具体包括三大基本测量工作,即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3个项目;第二模块为普通测量技能,分解为小区域的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园林施工常用的点位测设4个项目;第三模块为专业测量技能,包括园林施工测量、园林道路测量和竣工测量3个项目(表1)。同时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在课程实践教学中根据三大技能模块设计18项任务驱动型测量工作项目,共30学时,分必做项目和选做项目,分别为钢尺量距、水准仪的构造与使用、水准路线测量与成果整理、四等水准测量、经纬仪的构造与读数、水平角观测、竖直角观测、视距测量、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经纬仪导线测量、碎部测量、地形图的应用、点位测设的基本工作、土地平整测量、园路中线测量和平曲线三主点的测设、园路线纵横断面测量、园林建筑施工放样、全站仪施工放样。而综合技能训练则主要放在课程结束后的1周集中测量实训进行。测量实训通过设计全真模拟实训项目,具体包括决策、计划、实施、检验、评价5个阶段,训练中由学生分别履行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并通过轮岗作业实现完整的体验。

3 园林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技能教学

技能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园林测量课程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坚持技能教学,以测量技能的模块、项目和任务3个层次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以园林工程施工测量技能为主,并适当补充道路、建筑等工程施工测量技能,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多种测量技能,以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就业面。为了实现课程整体的技能教学目标,不仅每节课均由具体的任务驱动,而且在测量实训中结合园林施工测量的实际,通过施工场地平整设计、土方量计算、园路工程施工测量、园路测量等典型案例的模拟实施,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掌握“零适应周期”的测量技能作为园林测量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

3.2 坚持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的特点和需求,注意对自己的教学不断进行改革,精简理论阐述和公式推导的内容,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出发,因材施教,实行“一课一练教学法”,上一次理论课,即安排一次实验课或习题课。而且为了尽可能反映现代测量技术的新发展、新水平,在教学中,还特别注意将传统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与现代测量的新仪器、新技术相结合,并且将新仪器、新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列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如全站仪的使用和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地形图的数字测绘及数字地形图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计算机在测量内业计算中的应用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综合运用板书讲授、多媒体讲授、录像教学、示范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用完整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有丰富的网络资源辅助课外学习,使学生易学易懂。在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在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方面以操作为主,笔试为辅,采用过程评价与测量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评价主要是平时成绩评定,包括测量仪器的规范操作和学习态度,测量成果评价则与中级工程测量工考证结合起来。而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学、教师评教为主,学生评教、督导评教为辅的方法。

3.3 采用“双证书”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体现学院的职业性,本着“促进就业”的宗旨,课程依职业岗位设计,准确定位,彰显职教理念,将测量课的教学和湖南省的“工程测量工”考证紧密挂钩,在教学中尽量充实考证必须掌握的内容,训练工程测量工必须具有的岗位技能。课程按职业岗位群中对测量技能要求最高的测量工岗位制定教学标准,使学生的测量知识与技能达到中级测量工的要求,并获得“中级测量工”职业岗位证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的考证提供辅导和帮助,同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进行测量技能大赛,赛前进行辅导,赛后认真评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应该不断努力,争取从生产单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测量课的兼职教师,并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单位顶岗锻炼,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同时在加强现有测量实验室的基础上,增设现代测量实验室,以便使学生进行更多的将现代测量新仪器、新技术和数字地形图及计算机应用于工程施工的实践训练[3-5]。

5 参考文献

[1] 李永兴.同林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32):17-18.

[2] 方金生.论同林类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J].素质教育论坛,2008(9):26-27.

[3] 衣德萍.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园林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6):115.

第9篇

关键词:深基坑、地下结构复杂、混凝土浇筑较困难、大体积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现处于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用电负荷不断增大,而随着世界能源紧缺与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国家加大力度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核电站,建设1000MW机组核电站,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宁德核电厂是我国第一座自主品牌的百万核电工程。联合泵房(PX)为核电站最大的 BOP 项目,其作用为:

1)在正常运转情况下,为电站提供第三回路循环冷却水;

2)在核电站事故发生时,为核电站核事故提供消防及应急水;

PX 泵房基础底板从底标高 −19.28m~−11.20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鼓网区基础底板顶标高为−17.28m,基础底板厚2m;消防水池基础底板顶标高为−11.00m,基础底板厚4.370m;SEC基础底板顶标高为−11.20m,基础底板厚5.7m。基础底板基底高低不平,在基础底板中留设有各种地坑,并埋设有为核岛提供水源的SEC和SWD系统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X泵房基础底板较厚,混凝土浇筑量大,施工时要分块分层浇筑。因此联合泵房(PX)底板施工是 PX 泵房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方案着重介绍联合泵房(PX)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施工方法。

2、 施工方法及内容

2.1 施工机械布置

2.1.1运输机械布置

PX泵房基坑较深,地下结构复杂,水平运输较困难,施工时准备通过塔吊来进行各种材料、机具的水平、垂直运输,在施工现场布置两台固定式塔吊,塔吊的布置完全覆盖整个 PX 联合泵房。

2.1.2混凝土浇筑机械布置

PX联合泵房底板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罐车运输,布料机和汽车泵结合使用的方式浇筑混凝土。

2.2施工工艺流程

筏基施工工序流程:基槽清理定位放线垫层和替代混凝土施工定位放线底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绑扎插筋隐蔽验收模板支设施工缝设置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施工缝处理。

2.3施工方法及要求

2.3.1 钢筋工程

钢筋级别、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和保护层厚度等具体要求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保护层垫块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与使用部位混凝土相同配比的水泥砂浆制作。

2.3.1.1 钢筋施工顺序

垫层和替代混凝土施工完成筏基基础钢筋位置线底层钢筋绑扎安放保护层垫块水平施工缝以下水平筋绑扎墙、柱预留插筋绑扎(伸入筏基水平施工缝以下的插筋)水平施工缝以上钢筋保护墙、柱预留插筋绑扎(水平施工缝以上的插筋)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1)画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 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

2)绑扎基础底板钢筋:

a.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

b.钢筋绑扎时,靠近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c.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梅花型每 1㎡不少于两个摆放。

d.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

e.双层板筋间的支撑为保证上层钢筋绑扎位置准确,在筏基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φ 25 的三级钢筋马凳,钢筋马凳的间距为 1.5m×1.5m。

f.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其上端采取措施保证钢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2.3.1.2 插筋

a.在绑扎顶标高为同一标高的插筋时,采用φ12钢筋沿其纵横向用#18铅丝通长绑扎;不同标高的插筋可以斜向绑扎,相邻处互相连接,使其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整体骨架。

b.为保证插筋上端垂直于水平面,间距 3m×3m(双向)用钢管架在空间支撑,与外架可以连接或在其他方向设临时斜杆支撑,但注意与混凝土输送泵管支撑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泵管晃动造成插筋位置不准。

2.3.1.3钢筋的清洁保护

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对可能受到污染的钢筋用塑料条或软纸条包裹。

2.3.2模板工程

PX泵房外侧模板采用整张木模板拼装制做,侧模板按照结构形式确定模板幅面大小,模板由木工加工车间配制。

2.3.2.1 模板制作要求

1)保证基础底板结构和各类地坑形状、尺寸、位置准确。

2)基础底板模板要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3)模板制作工艺质量标准要符合规范要求。

2.3.2.2外模板安装

1)模板支撑和外脚手架搭设:外侧模板采用φ16mm 对拉螺栓,间距 600mm 和脚手管围檩共同加固,脚手管外用铁板件加固,外拧成品多功能钢压板。

2)模板采用塔吊辅助安装,模板安装保证位置正确,立面垂直。

3)对拉螺栓采用可拆卸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孔注意两面位置对称一致,安装前划好位置穿孔,安装时不得随意打孔、斜拉硬顶。

4)模板安装要垂直,角模方正,位置标高正确,两端水平标高一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洞口垂直方正。

2.3.2.3 内模板安装

1)坑、池模板同底板外侧模板施工方法,采用φ16钢筋螺栓斜拉与下层混凝土面预埋钢筋焊接。

2)遇到深坑、深池分层施工的混凝土的部位,均要在水平施工缝下150mm处埋设M16 螺栓及配套钢杯,用作下次模板支设的固定,斜拉模板分段浇筑时亦按此方法处理。

3)模板接缝处,模板与已浇混凝土之间要设置海棉条,以防止漏浆。

2.3.2.4 模板拆除

大体积混凝土拆模,除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考虑温度裂缝的可能性,且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应小于25℃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温层。模板零件随拆随收入工具柜内,不得随处乱扔,使用撬棍拆模时,为不伤棱角在撬棍下垫以木块。对拆下的模板、钢管及附件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按规格码放整齐,对损坏的模板及配件挑出,统一处理。

2.3.3 混凝土工程

2.3.3.1 混凝土技术要求

PX 基础底板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混凝土出罐后90分钟内必须完成运输、浇筑、振捣找平和冲毛工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 30℃以下。

2.3.3.2 混凝土浇筑

PX 泵房大体积混凝土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浇筑。

1)对于面积较大的底板块,选用阶梯状斜截面分层法的推进浇筑方案。

2)对于面积较小的块,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即施工完一层后,再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依次向前浇筑各层。

3)两种浇筑方式浇筑厚度均为300mm~500mm,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4)为消除相邻两层间接缝,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 5~10cm,实行定点定人挂牌的振捣制度,确保混凝土的振捣质量,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2.3.3.3 浇筑后的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于属于底板部分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冲毛工作并进行覆盖,边冲毛边覆盖,覆盖材料为塑料布和麻袋片,其要与混凝土表面严密接触,以抑制混凝土由于塑性沉陷和表面失水过快而产生的非结构性表面裂缝。

2.3.3.4 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后的底板混凝土,模板拆除和水平、垂直缝表面冲洗后覆盖塑料布和麻袋片进行养护,养护不少于14天,混凝土覆盖严密,保持混凝土潮湿。对不易养护的部位,采用刷养护剂方式,必须边拆模边涂刷,不得延误涂刷时间和漏刷。

3、质量通病预防

4、结束语

在PX泵房施工过程管理中,通过对项目严格监督及控制,精心检查,着力解决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地下结构复杂、钢筋过密等诸多影响因素,为PX泵房施工打下良好基础,使PX泵房基础各项工程均满足了设计及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电力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