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双语

医学双语

时间:2022-02-19 03:4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双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双语

第1篇

当今,在灾害和灾难层出不穷且有愈演愈烈的严峻现实面前,社会对救援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是必然的。但救援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科学,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尚不能完全被学生所充分认识。该专业学生普遍认为:(1)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定位不如临床医学明确;(2)毕业后寻找工作更困难;(3)要考取研究生更不容易。鉴于此,学生有学习积极性不够、专业自豪感不强、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因此,如何正确把握救援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2《急诊医学》双语教学实施方法

2.1授课对象

我校2006级、2008级救援医学专业方向的学生,学生人数分别为103名和98名,2007级救援医学专业同学因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故未实施双语教学。

2.2教学方法

按授课内容设计教案,并课前将英文讲稿交予学生预习;应用英文课件,但对重要关键的专业术语用中文标注;教师采用中英文结合讲授的教学模式,但英文讲授不少于50%。

2.3教学手段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跨学科的新兴临床医学专业,往往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内容,其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能综合所学各门系统学科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危及病人生命或亟待解决的急症病痛[2]。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始终以“病人急、病情急、病人家属急、医生应急切处理”这4个“急”为主导,在传统教学方式之外,适当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教学法)。如讲授心肺复苏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同学提问:何为心跳骤停?如何判断?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相应解答,通过解答问题传授相应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病人急诊病情的综合判断能力,使其心肺复苏抢救操作更加准确。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认识到疾病抢救成功与否与病情的综合判断、抢救时间、操作流程密切相关,越早争取时间抢救,成功率就越高。

2.4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本门课程的考试来完成,考试采用试卷问答形式。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占40%,简答题占30%,病例分析题占30%。卷面上中英文题比例各占50%。考试结束后应用试卷分析软件对考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3体会与思考

3.1需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

双语教学老师不仅需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和口语表达能力。由于客观历史原因,本教研室90年代前毕业的师资口语普遍较差,专业外语则基本为只能读不能讲的状态,所以较难胜任双语教学。对此,我教研室采取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措施,用以下方式强化师资培养:(1)重点选择90年代后毕业的硕士、博士作为双语教学的主要师资,并指派他(她)们对前者进行“一对一”帮扶;(2)分批组织双语教学老师参加重庆医科大学举办的英语提高班;(3)增加青年教师外派出国进修的名额;(4)听取外籍专家来院讲学;(5)选派双语教学骨干教师参与英语讲课比赛等。通过实施以上有效培养方案,能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业务素质、英语口语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3.2准确把握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第2篇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03-02

医学免疫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药学和护理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因为其理论逻辑性极强,内容相对抽象,知识结构庞杂繁复,学生首次接触时均感到免疫学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而双语教学的应用,为高等医学院校师生掌握、传播和交流医学免疫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国家教育部要求医科类高等院校双语授课的课程比例应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目前,全国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都开展了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部分院校开始了临床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1]国内外的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潜质,能够使学生用两种语言思考和交流。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双语教学成为促使高等医学院校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双语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实施仍处于试验性阶段,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需要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本文就本教研室开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实践谈了一些体会。

一、教师备课教材的选用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大多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陈慰峰教授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作为中文版教材。我们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参考的英文原版教材包括:Abul K.Abbas和Andrew H.Lichtman主编的《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harles A.Janeway等主编的《Immunobiology》以及Richard A.Goldsby等主编的《Kuby Immunology》。它们是西方国家高等医学院校采用的经典教材,也是国际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免疫学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彼此之间在内容及编排上不尽相同,但均整合了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进展,信息量非常大。教材编写者用原汁原味、文法优美的英语对专业知识作出清晰准确、深入浅出的描述,而且重要的理论均有翔实的实验方法及研究过程的介绍。这些英文版教材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运用大量的照片和彩色图解,将免疫学理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我们的备课变得轻松。例如:B淋巴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是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其中辅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辅助作用是重点内容,整个辅助的过程涉及很多的免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些相互作用具有时间顺序。如果整个过程只有相应的文字叙述,则不易理解。《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用简单的四幅图将此过程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尽管双语教学的备课远较纯汉语教学工作量大得多,但由于使用了这些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并没有感到枯燥和繁杂,而是饶有兴趣,免疫学专业知识增长的同时,专业英语水平及授课效果均明显提高。

二、国外优秀的免疫学杂志是备课教材的必要补充

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成果经过专家的筛选、整理、编制成书,再出版发行,整个过程要花上多年,在学生开始使用时,有的观点已不够确切。[2]因此查阅近期出版的优秀的免疫学杂志是授课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参考的期刊包括: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Science,Trends in Immunology,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Immun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等。我们将所阅读的文献及时总结,定期在教研室开展学术交流,营造了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的同时提高了教研室整体教学和学术水平。

三、学生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教和学的重要依据。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及早使用英语原版教材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不宜普及。学生用书多采用自编教材。我们教研室以《Basic Immunology》为蓝本,自编教材《Outline of Immunology》。本教材共12章,前9章为基础免疫的内容,先概述免疫学的基本内容,接下来介绍固有免疫,其后的内容是适应性免疫及免疫耐受;后3章是临床免疫的内容,涉及肿瘤和移植免疫、超敏反应和免疫缺陷。这本自编教材将免疫学的主要内容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使免疫学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辅助学生理解手中的汉语教材。但由于该教材文字表述较少,不能单独作为学生用教材,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电子版本的英文原版教材,他们课下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

四、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1.师生双方都明确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我们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知道这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培养英语思维和交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要有接受新知识、接受新挑战的信心,在肯定他们有能力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对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尽管免疫学的专业英语词汇相对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要简单的多,但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有思想顾虑很正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做好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及学习主动性,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2.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双语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免疫学相关知识专业。例如:医学免疫学概论中首先介绍的就是免疫的概念,我们在多媒体课件的一张幻灯上同时给出两段关于免疫的描述。一个是汉语教材上的概念:免疫(immunity)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另一个是《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的一段叙述:In a broader sense,immunity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foreign substances,including microbes or molecules。讲解该概念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将此段英语论述念给学生听,或是单纯的汉译英,而是解释:在将学生可能不懂的个别的英文单词解释后,重点强调ability这个单词,这样使学生们理解免疫是一种能力,进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文教材中免疫的内涵。

3.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双语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为医学免疫学的授课提供了必备的手段,课件中内常加入英文图片和教学动画,使其内容丰富,并且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从而可以使免疫学比较抽象的专业内容变得易于理解。但需注意,不同教材对于同一种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或者相同的免疫应答过程的表示方法往往不尽相同。例如,辅T淋巴细胞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用桔红色表示,而在《Immunobiology》中则用蓝色表示,所以为了方便学生在课上很快接受教学内容,课件选用的图片或者动画最好出自同一本国外原版教材。

4.根据学生情况,双语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加英文比例。学生在开始阶段的学习中逐渐熟悉了抗原、抗体、免疫分子及细胞等医学免疫学基本内容的英文术语及表述,在学内容免疫应答时,便可以接受大比例英文的授课,并能理解所学的知识。

五、学生反馈意见的收集

授课一段时间后通过与学生座谈,同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以及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授课进度、方法及内容的难易度进行了及时调整。总之,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完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去探索和实践。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携手前进,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春红,李涛,王亮.综合性大学医学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5,4(4):247-249.

[2]诸葛毅,俎德玲.高等医学教育英文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的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36-39.

第3篇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目标和模式

对双语教学的概念、目标方面,众多学者的意见基本一致。双语教学的概念基本上采取英国朗文出版社出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

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actsubjects,中文含义是“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双语教学使医学生能够利用英语等外语,在医学专业知识领域进行总结、学习、工作和交流,使学生较早了解和掌握医学最新成果、并具备向外发表学术成果的能力(李海燕等,2008;何兴祥等,2004)。实际上,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双重导向的,既要达到提高外语能力的目标,又要达到掌握专业知识的目的。

在双语教学的模式方面,所用术语小有差异,但基本一致。目前双语教学基本可以被分为三种模式:

首先是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program),即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学校采用英文原版专业教材,课堂板书,学生的作业、考试以及教师课堂讲解全部采用英语。其次是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即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采用英文专业教材,课堂板书采用英文,学生的作业采用英文,教师课堂讲解采用中文和英文混合方式,运用外语的比例也逐渐从少到多。教师在课堂上交替使用中英文,用双语对学科知识进行描述、讲解、评述,避免学生一开始因不适应直接用第二语言教学而产生许多困难。保持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bilingualeducation)(有些学者称为渗透式教学,王兴坡,2007),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大多数学者对教学模式的分类基本一致,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李爱萍等,2007)。李爱萍等把双语教学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方式:(1)教师在授课时用英语讲授关键词和重要内容,英语授课比例占30%;(2)教师在授课时中英文交替使用,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相关专业内容,英语授课比例占50%;(3)教师在授课时英语授课比例占70%,教师和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专业思维和交流。提出了准确的授课语言的比例,但如果能提出科学的依据,其指导力就更强了。

二、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双语教学的本质认识不清。

许多人将双语教学同强化英语教学等同起来,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培养英语人才;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必须使用全英文授课,全英文教材;也有人认为必须运用中文授课。其实必须明确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是外语和专业知识并重,如果将双语课变成纯外语课或者将完全不重视外语都是不合适的。

2.师资水平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目前很多高校的外语专业教师外语讲得很流利,但却不了解医学专业知识;而医学专业的教师精通自身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却十分有限。好的师资必须兼具两种能力。

3.外文原版教材的匮乏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

实施有效的双语教学必须依托外文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语。没有原版教材和参考书,教师和学生就无法接触到正宗的外语。由于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双语教学教材十分匮乏。有的所谓双语教材,只是教师按照个人喜好挑选的一些外文文字资料、复制的课件,或是将现有的中文教材部分翻译成外文的资料。教师自编自选的外文教材在其翻译的正确性上难以保证,容易造成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以致给学生造成误导。

4.双语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教学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常规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衡量双语教学的效果。双语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往往不是即刻就能够判定的,而需要一定时期的跟踪调查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促进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应该尽快建立符合双语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

5.双语教学氛围不浓。

营造双语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数院校仅在英语课及“双语教学”课堂中讲英语,这就容易造成“孤岛”效应,不利于形成浓厚的英语氛围(孙晓嘉,2008;肖坚等,2005)。

三、当前医学双语教学研究的建议

鉴于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很多解决建议,比如将网络、多媒体于应用双语教学,因为双语教学中应用网络、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讲解,从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高美华等,2008)。齐建光等(2005)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在双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了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编写适合我国医学生需要的双语教学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具体措施。孙晓嘉(2008)也提出了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创建校园双语环境,如办英语报纸,英语广播等的建议。宋汉君等(2007)除上述建议外,还提出建立评价机制的建议,认为建立评价体系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必须把现行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只有建立这样的发展性评价,医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才会得到科学公正的反映;制定教学评价体系要注意结合学校的双语教学实际,同时要注意时效性,既要考虑医学教学目标的定位,又要考虑学生外语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变化趋势。其他学者诸如赵毅,王燕(2007),宋汉君等(2007)等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可以想象的是,双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向肯定着重在如何实施这些建议上以及这些建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上。超级秘书网

当前的双语教学研究人员可谓众多,但是总的来说,论述多,实证少;调查多,实验少。很多研究重复,真正有意义和创新的不多,真正具有另人信服且具有指导意义的不多。比如在三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中,究竟哪种对医学生有用,对哪种英语水平的医学生效果好,鲜有研究。我们知道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双重的,三种教学模式中究竟哪种有利于学生达到提高外语专业的目的,哪种更能达到提高专业知识的目的,或者某种教学模式在两方面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已得知众学者提出了很多改进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但这些建议大多数基于简单的推理和想当然,很多是简单呼吁的纸上谈兵。其建议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少之又少。鉴于这个情况,我们认为,以实证的方式对双语教学在医学院校应用的研究很有必要。只有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全面检测,其结果才能另人信服,也才会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医学 双语教学 有益尝试 探索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日益扩展的国际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对提高医学院校学生接受国外最新医学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双语教学便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国内各地高校医学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并且在教学理论、教材教法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下面谈谈自己在医学双语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与探索。

1.医学双语教学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医学双语教学,这些年来,医学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双语复合型人才,因为面对越来越多的公众健康问题和越来越严峻的全球疾病防疫形势,人们逐步意识到跨越国界的国际医疗合作的重要性。这对我国医疗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相关工作是一般外语人才无法胜任的,因此社会迫切需要医学院校培养一大批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复合型医学人才,那么医学双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尤显突出。

2.医学双语教学观念的转变

我们对医学双语教学的观念必须有所转变,以前为学英语而学英语或者为学医学而学医学等一些观念必须转变到医学英语与母语相结合的高度来看待和学习,纯粹的以课堂为主也有一定的局限。医学世界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世界,其时刻会对人类提出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加强医学课题的研究和探讨,在临床和实践中才能面对这种挑战。医学课题的研究和探讨就要求医学科研人员具备医学双语素质,医学双语素质的形成对医学人才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医学双语教学的课堂把握

大学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都较强,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教师们的照本宣科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对于老师的答案,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思考的角度有时也可能会不同。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有着各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潜能,他们需要有机会增强自信,发现自我。长期以来,英美学校比较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而中国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课几乎占据了绝大多数课堂授课。两者各有利弊,因为我们的课堂听课人数较多,是大班上课,实行英美学校的方式并不现实。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和知识水平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一家机构曾经做过一项语言学习的调查,根据该项调查,如果想快速提高英语水平,教师可以使用母语的最大比率是全部教学语言的四分之一。研究清楚地表明:一个教师在双语课程上使用学生的母语越多,他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就越差。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应该做到这样几点:一是小班教学,最多每十几人一个教师;二是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英语水平,这是密切关系到学生英语进步快慢的关键之一。教师的英语水平指的是口语水平。实践说明,教师的口语水平甚至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都是很重要的。更何况是对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有许多全英语教育课程其实是名不符实的,医学双语课程不能做到使用足够的英语,则一定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基于对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学习状况和学习心理的分析,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真正做到“快乐教育”。医学英语双语教学目前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个是简单应用,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关键词和关键句子等,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并熟悉单词;第二个是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是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欲做到这一点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

4.医学双语教学的技巧

在医学双语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已有的英语水平,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掌握和运用英语。首先,积极营造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培养英语语感能力应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应多设置情境会话,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渗透着浓浓的英语情境氛围。例如,利用多媒体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播放原版英文资料,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特有的学习氛围,从而逐渐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多听一些英语听力方面的材料,尝试用英语进行会话交流,同时传授学生英语写作技巧,通过这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技巧训练,让他们能够快速地掌握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主动地走近英语知识的殿堂,感受到医学双语教学的快乐,快乐地学习。其次,重视医学双语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当前的医学双语教学方式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如果医学双语教学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识传授,照本宣科,而忽视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引导,那将会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缺乏灵活性,很难有学习英语的意识和运用英语实践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医学双语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启蒙教学,尤其是医学词汇的记忆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掌握技巧就可以事半功倍。再其次,丰富医学双语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医学双语教学实践活动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开展集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活动。我们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临床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医学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组织学生参与英语角、组建双语学习兴趣小组、举办双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都有所收获。再其次,探求医学双语教学新模式,拓宽学习渠道。在医学双语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医学英语教材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和模式,拓宽学生学习英语渠道。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专门的课堂设计,图文并茂,突出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高课程训练强度,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写专门的双语教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最后,充分运用双语课堂教学现代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医学双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营造双语教学互动的教学氛围。在双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要耐心倾听,并及时鼓励,注重培养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个人都有发言机会,让学生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并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同时,对善于好学好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表达和运用。

医学双语教学是医学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国际大环境,医学双语教学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我们会把医学双语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萍,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3).

第5篇

关键词:医学独立院校双语教学英语教学改革

1双语教学的本质含义和现状。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源于美国,意思是“TwoLanguages”,即两种语言。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是指汉语与英语相结合。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医学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提高医学生查阅英文医学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学会用外语进行思考和表达,最终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在医科类独立院校,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必须掌握更多的技能才具有市场竞争力。

2医学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表现。

2.1学生人数多、英语水平不平衡难以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教育的最佳境界就是“因材施教”。可是目前中国的医学院校因为年年扩招人数众多,以我院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为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常常一个教师的课堂上有八九十名学生,有的甚至还存在一堂课有100~200的学生,还怎么样针对学生的英语程度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因材施教?而欧洲和美国的师生比例要低很多,一个教授的课堂上也就是20个学生左右。并且欧洲和美国的高等学府,都很注意国际留学生的引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更能快速的提高的英语,同时专业知识的提高也很快。而我们的课堂上,很少有国际留学生,都是众多中国本土的学生,没办法创造很好的英语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意境。

2.2担任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实施双语教学,师资是关键。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越来年轻化,他们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一般不够丰富,很难准确地把握专业课程的理解与传授;而医学知识丰富的教师其外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低下,在使用英语讲解课程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教师本身都无法实现“英语思维”,就更别提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了,因而难于胜任双语教学任务。鉴于此,实际目前的双语教学主要是对英文教材内容进行翻译,使专业课成了变相的英语课,既影响了专业内容的信息量和讲解深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双语教学的课程目标。

2.3教学方法陈旧单调。

师资的匮乏导致双语课程的开展勉为其难,多数教师已经无暇顾及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革新,同时由于受传统外语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于借助语言工具单纯传授专业知识,沿袭“以译代讲”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比较常见,缺乏师生互动,没有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双语教学的氛围中来,教学效果难尽如人意。

2.4内容实用的外文原版医学教材匮乏。

教材选择很重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使用原版教材是双语教学的应有之义。直接采用原版教材,虽然有语言优势,但是存在价格昂贵、内容陈旧、重复引进等弊病,而且其编写体制与我国现有规划教材差距很大,比如某些基础医学教材中的正常值范围等与国内有很大差距,有些则篇幅往往很大,专业词汇过多,内容与我国现行教学基本要求不太一致,有时还相差较大,因此实用性较差;如果将中文版规划教材翻译成英文,优点是与现有教材匹配,且价格便宜,缺点是难以保证英文的质量。

3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3.1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学校须对学生外语基础、师资情况、课程教材等因素综合考虑,逐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并推广双语教学。

3.2突破瓶颈,深化改革,科学发展。

加强双语师资培养、课程的开发、教材的建设、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求政策制度支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双语教学是“国策”,更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决策者应从人才培养和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参与,不断激励高校进行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鼓励高校逐步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双语教学体系,使高校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内在体魄,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点在师资和教材上。

3.3理顺关系,注重实效,服务社会。

第6篇

3门课程均于双语教学前3周向学生布置了教学计划,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目的及意义,同时每位学生均配发原版外文教材内容并要求预习。所有学生均为第一次接受双语教学。3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均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其中两位有国外相关工作经历。

1.1物理化学双语教学

1.1.1选用教材TheodoreL.Brown,H.EugeneLeMay,Jr.,BruceE.Bursten著,Chemistry———ThecentralScience.第8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

1.1.2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药学专业二年级,教学内容为“Electrochemicalcellsandtheirthermodynamics(原电池及其热力学)”。

1.1.3双语教学方式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全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

1.2生理学实验教学双语教学

1.2.1选用教材PhysiologicalExperimentTextbook(自编教材),参考书为Gutton主编,MedicalPhysiology,2002年出版。

1.2.2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社会与劳动保障专业二年级,教学内容为“呼吸运动调节”。

1.2.3双语教学方式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采用全英语板书教学。1.3病理学双语教学

1.3.1选用教材BasicPathology.7thed.Philadelphia:WBSaun-derCompany,1999出版。

1.3.2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教学内容为“肺炎Pneumonia”。

1.3.3双语教学方式双重语言式双语教学。全英语多媒体,课堂讲解使用中、英文混合方式。

2讨论

2.1关于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学方式双语,英文是“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Apersonwhoknowsandusestwolanguages.”即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谓“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teaching)的定义则是:“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对于医学院校,“双语教学”应是在医学专业课中用英语进行教学;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同时使用中文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因此,双语教学的定位是相当高的,双语教学对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国情下,真正能使用双语教学的学校屈指可数。为此,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双语教学的要求是“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显然这一要求仍然是非常高的,但对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又是必须的。

2.2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医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双语教学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主要有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programme),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2)过渡式双语教学(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3)双重语言式双语教学(dual-languageeducation),同时使用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教学[1~3]。教学实践中采用何种方式开展教学要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对物理化学、病理学和生理学3门相对有代表性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多数同学在充分预习教材的基础上,能够听懂并接受双语教学,但在采用什么方式教学的问题上,教师和同学均不赞成沉浸式双语教学,多数人认为目前的教学方式均影响掌握教学内容。在师生座谈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值得研究:

1)双语教学应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在高考录取时,外语成绩偏低是普遍的现象,特别是西部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都比较吃力,CET4级通过率较低,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学生感到相当困难,学生英语基础不够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瓶颈。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学校采取分班制,双语教学仅在英语成绩好的班级开展,我们认为不妥,每位学生均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应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要求开展双语教学,度的把握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存在的困难主要是扩招后学生多而教师力量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应不顾学生的承受能力,一厢情愿的采用一种模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的可接受性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学生产生抵触或厌学情绪,双语教学必然难以持续开展。

2)学校的双语教学应有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循序渐进双语教学应尽快列入学校教学和课程建设计划,而不应该各自为政,任由各个学科自行其是。学生自入学开始至毕业,应制定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计划,各学科互相衔接,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同时使用中文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的目标。如一年级学生主要要求积累英语专业词汇,可采用原版教材,但授课以中文为主,考试中概念性的内容以英语方式考核;二、三年级则采用双重语言式双语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临床实习阶段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要求查房、书写病历使用英语。同时,还应建立相关评价考核机制及学生学籍管理措施,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要求,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另外,应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将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有机结合。

第7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

引言

所谓双语教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母语教学的同时进行非母语教学,我国所指的双语教学主要为汉语与英语。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基础课程,在医学本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生物化学发展,很多新技术、新理论出现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但90%的论著都源自于国外,因此需要注重培养能够掌握多种语言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有必要深入研究在医学院校中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在医学院校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类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双语教学应用到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教改班是以探索高素质基层医生培养模式为目标,教学一般都以小班课程为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也比以往强了很多。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将双语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让学生掌握更多英语学习技巧[1]。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得知,多数学生对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表示支持,认为它不仅可以让自己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能调节课堂氛围,关键是能够提升英语水平。由此可见,将双语教学应用到生物化学教学中很有必要。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研究工作,找出有效解决措施。

二、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方面问题。由于本校属于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师资力量较国内重点院校来说相对薄弱,尤其是具有留学经验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尽管从事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基本都是国内优秀人才,无论是英语写作能力还是教学能力都很强,但听说方面依然难以与留学教师相媲美,导致学生的听说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做好英语与汉语转换就成为双语教师重难点问题。同时,在生物化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将复杂知识精准地转述给学生,并让学生深入理解也是双语教师需要重点考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高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加大了双语教师教学压力。

(二)学生方面问题。由于生源的不同,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掌握英语知识的程度也不相同,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英语口语表达与听力上。同时,生物化学课程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与抽象性,学生学习较有难度,且内容较复杂,其中涵盖的词汇量也很大,也就使其成为学生心中最难学学科。尤其是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学习带有较大难度的英语无异于“极限挑战”,如果双语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得当,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更吃力,从而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材方面问题。教材是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重点依靠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也与此有很大关系。现阶段,我国多数医学院校所使用教材都是传统母语教材,其中所含有的英文部分基本都是词汇,英文文章所占部分极少,不能满足现有双语授课需求。当然,有时也将英文教材应用到教学实际中,但其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有较大差别,专业术语过多,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将近80%的学生表示阅读这样的英文文章时,至少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查阅词汇含义,可见,这种教材并不适合学生使用。基于此,就需要制定汉语与英语参半的教材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内容要丰富,不给学生带来枯燥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双语学习中。

三、医学院校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确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目的。由于生物化学属于医学院校重要课程,能够为学生进行临床医学实践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医学院校在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时,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生物化学知识,学好双语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够与国际权威人士交流,获得更多更新观点。因此,在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时,一定要先确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目的,并将这一目标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同时在教学中尽量实现全英语授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不要忽略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双语教学价值[3]。

(二)提高任课教师英语应用能力。要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关键在于强化教师英语培训,特别要注重英语口语与听力训练。双语教师应经常查阅资料,做好备课,与学生共同学习,通过观看双语教学短视频掌握教学方法与技巧[4]。学校也要积极引进留学人才,为其提供一定的薪资待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

(三)构建完善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可以看到双语教学效果,但以往的单纯依靠期末考试的方式已经难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情况,这就需要双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课程表现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期末考试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英文考试内容,如用英文解答名词,同时对利用英文答题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发展异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双语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才能培养更多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韦耀东,梁平,吕坤,李中坚,吴杏起.加强双语教学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3,02:79-80.

[2]罗艳红,王太重,邓益斌.民族医学院校临床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02:217-218.

[3]赵青,黄炜,章喜明,陈新美,王燕菲.提高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01:69-71.

第8篇

【摘要】

目的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构建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体系。方法 针对医学免疫学的教学特点和学科任务,分别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选择双语教学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双语训练和改革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改革。结果 经过两年的免疫学双语教学实践,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摸索出比较合适的双语教材和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结论 免疫学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和必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bilingual teaching system of medical immun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Methods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uty of medical immunology,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was carried out by way of improv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vel,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reforming the mod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as well as bilingual training for students. Results After two years of practice, preliminary experience was achieved,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erial an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that accepted by students were found out. ConclusionBilingual immunology teaching is an inexorable trend in teaching reform, which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KEY WORDS] Medical immunology; 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innovation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近20年来发展迅猛,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不断导致生命科学领域的革命,越来越多的疾病被认为与免疫有关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此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亦日益受到医学生的重视。本校免疫学教研室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的挑战,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及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各高校大力推广使用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并提出要用以开出多少完善的双语课作为衡量大学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的要求,于2005年申请免疫学双语教学并获得批准,现已在2004和2005年级两届学生中进行了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现将教学中取得相关经验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1 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提高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效果,本学科在原有全中文教学基础上制定了双语教学规划及大纲,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1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对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也有较高的要求。本教研室从多方面为教师提供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机会。本教研室利用具有全国十大模范教师、山东省十佳教师,并有教师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学习经历的优势,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内容包括讨论下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解惑并统一思想,由年长教师向年轻教师“传帮带”,严格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一定量的本专业英语词汇和英语口语,以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积极争取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并获得好评。向其他已成功开展双语教学的教研室和参加东南亚全英语教学的教师请教并观摩学习。教研室购置多台计算机,利用高校局域网资源,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共享的优势,可随时上网查阅各种外文资料,认真学习国外免疫学教学课件的制作经验。

1.2 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学生学习理论与技能的重要载体,教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本校中文教材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第4版)。双语教学原则上要求采用国外相同学科的原版教材,但选择难度合适的原版教材并非易事。本教研室双语教学选用的英文参考教材主要有《Immunology》(IVAN ROIIT著,第6版),《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ABUL K. ABBAS等著,第5版)以及《现代生物学精要速览:免疫学》(LYDYARD PM等著,2000年英文影印版)。这些教材比较正规,英文规范,表达清晰,可读性强,但在内容编排、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没有一本完全符合我国现有的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受国情限制,每个学生也不可能均购买相应原版教材,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对原版教材进行合理取舍,进行总结归纳,尽可能复印相关的英语资料发给学生,供课堂讲授对照及课下参考。

1.3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的目标具有双重性,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目的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两种教学语言,使学生的英语得到实际应用和锻炼,提高并培养其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所学专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本教研室以将医学基本知识及技能传授给学生作为本科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英语教学。为此,本教研室本着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双语教学课堂授课模式。

目前各院校采用的双语课堂授课模式包括英文教材、英文幻灯、英文板书,用英文或中文讲解;中文教材、中文幻灯板书、英文讲解;中文教材、英文幻灯板书,中文或英文讲解;中文教材、中文加英文幻灯板书、中文讲解。通过调查证实,最后一种教学模式目前最受学生欢迎[1]。本教研室在总结其他课程双语教学课堂模式的基础上,要求教师最初几次课主要采用中文教材、中文加英文幻灯板书、中文为主的讲解方式授课,之后逐步过渡到幻灯以英文为主,讲解以中文加英文结合方式进行,学生反映效果较好。

1.4 加强对学生的双语训练

双语教学时,学生首先碰到的就是语言障碍,又涉及专业内容的理解,难度大大增加。在实行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组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扬长避短,由浅入深逐步实施双语教学。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并记忆关键的医学专业英语词汇,课堂大胆用英语请教老师,课后给学生留下相关思考题,尽量用英语解答。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课堂上带着预习时不明白的问题听老师讲解,使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利于理解和吸收。也利于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1.5 改革考试模式

本学科已建立起医学免疫学英文试题库,题型涵盖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综合分析题,并按其难度分为A、B、C、D等4级,采用按比例随机抽题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度和综合思维能力。重点考核学生对免疫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本学科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选择题和名词解释全部为英文或英文缩写,其他题型采用部分中文、部分英文的形式。鼓励学生采用英语答题。

2 双语教学中的体会和存在问题

2.1 网络、多媒体的应用有助于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大量的免疫学知识和专业英语传授给学生,对教师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教师必须在课下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互联网信息量大且更新速度快,为我们提供了教学中所需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中有大量的英文PowerPoint课件及讲稿,特别是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可供下载,减轻了教师在双语教学备课中的压力,又可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免疫学理论及免疫学新进展。中国免疫学信息网(immuneweb.com)是目前国内免疫学专业较好的网站,该网站提供了国内外许多与免疫学教学及研究有关的资源或链接。丁香园(dxy.cn)是一个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比较有名的论坛,其中设有免疫学版块,为国内外免疫学教学与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的网站还提供一些免疫学教学课件、动画及录像等。网络高速发展丰富了多媒体的内容,尤其是某些难以完全用英语表达的概念,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的加工与提呈及各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各种图表并配以动画,可生动形象地表达清楚,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双语教学中应用网络、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讲解,从而提高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的效果。

2.2 选择合适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免疫学课程大都设置在大学本科二年级上学期,学生专业英语接触较少,免疫学课程本身特点为抽象难懂,若用大量英文讲述、英文板书,大多数学生难以接受。这就要求教师讲述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由初期以中文讲授为主、英文为辅,逐渐过渡为双语并重。目前,教师主要采用 PowerPoint 幻灯形式进行讲述,学生手中均备有的教材为中文教材,若幻灯片中的内容全部为英文,给学生造成的压力过大,对专业的学习反而不利,亦不受学生欢迎;中文过多起不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而幻灯中采用以英文为主,较难懂内容辅以中文对照,讲述中亦采用中英文结合方式,更便于学生听懂,提高兴趣,帮助学生进入角色,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一种授课模式。讲述过程中注意鼓励与启发学生用英语提问和回答问题,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有利学生“说”的能力的提高;注重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和发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听力环境,强化学生的听力训练,有利学生“听”的能力提高。久之,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3 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学习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免疫学双语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免疫学本身理论深奥、内容抽象,概念多,前后知识交叉大,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多数教师也感到难教,若进行双语教学其难度势必进一步加大,使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产生了更大困难。

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并不尽如人意,目前缺乏全国通用的免疫学双语教材,可供选择的教材种类数量较少。选用原版英文教材价格较贵,学生还达不到人手一本的条件;另外,原版教材中经常会出现其中一些章节的重点或论点与全国规划教材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偏少,单纯采用一种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学生的要求。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有所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双语兼顾需要进一步探讨。

3 结束语

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前沿学科,为医学各领域带来了全新突破,并将更有力地推动生命科学的进展。如何更好地将免疫学理论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使之热爱免疫学,是免疫学课程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人们普遍探索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有利条件下[2],积极探索免疫学双语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和一种必然。

本校免疫学教研室根据双语教学的目标(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结合本校医学生的特点(基础知识扎实,素质较高),在免疫学的教学过程中较早开展了双语教学。本教研室从免疫学英语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各位教师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摸索出适应现代免疫学教学的新方法,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双语教学体系。当然,这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努力,逐步达到具有高素质的学生、高水准的教师、合适的教材,学习效率提高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目标和模式

对双语教学的概念、目标方面,众多学者的意见基本一致。双语教学的概念基本上采取英国朗文出版社出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actsubjects,中文含义是“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双语教学使医学生能够利用英语等外语,在医学专业知识领域进行总结、学习、工作和交流,使学生较早了解和掌握医学最新成果、并具备向外发表学术成果的能力(李海燕等,2008;何兴祥等,2004)。实际上,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双重导向的,既要达到提高外语能力的目标,又要达到掌握专业知识的目的。

在双语教学的模式方面,所用术语小有差异,但基本一致。目前双语教学基本可以被分为三种模式:

首先是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program),即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学校采用英文原版专业教材,课堂板书,学生的作业、考试以及教师课堂讲解全部采用英语。其次是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即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采用英文专业教材,课堂板书采用英文,学生的作业采用英文,教师课堂讲解采用中文和英文混合方式,运用外语的比例也逐渐从少到多。教师在课堂上交替使用中英文,用双语对学科知识进行描述、讲解、评述,避免学生一开始因不适应直接用第二语言教学而产生许多困难。保持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bilingualeducation)(有些学者称为渗透式教学,王兴坡,2007),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大多数学者对教学模式的分类基本一致,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李爱萍等,2007)。李爱萍等把双语教学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方式:(1)教师在授课时用英语讲授关键词和重要内容,英语授课比例占30%;(2)教师在授课时中英文交替使用,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相关专业内容,英语授课比例占50%;(3)教师在授课时英语授课比例占70%,教师和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专业思维和交流。提出了准确的授课语言的比例,但如果能提出科学的依据,其指导力就更强了。

二、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双语教学的本质认识不清。

许多人将双语教学同强化英语教学等同起来,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培养英语人才;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必须使用全英文授课,全英文教材;也有人认为必须运用中文授课。其实必须明确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是外语和专业知识并重,如果将双语课变成纯外语课或者将完全不重视外语都是不合适的。

2.师资水平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目前很多高校的外语专业教师外语讲得很流利,但却不了解医学专业知识;而医学专业的教师精通自身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却十分有限。好的师资必须兼具两种能力。

3.外文原版教材的匮乏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

实施有效的双语教学必须依托外文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语。没有原版教材和参考书,教师和学生就无法接触到正宗的外语。由于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双语教学教材十分匮乏。有的所谓双语教材,只是教师按照个人喜好挑选的一些外文文字资料、复制的课件,或是将现有的中文教材部分翻译成外文的资料。教师自编自选的外文教材在其翻译的正确性上难以保证,容易造成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以致给学生造成误导。

4.双语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教学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常规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衡量双语教学的效果。双语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往往不是即刻就能够判定的,而需要一定时期的跟踪调查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促进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应该尽快建立符合双语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

5.双语教学氛围不浓。

营造双语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数院校仅在英语课及“双语教学”课堂中讲英语,这就容易造成“孤岛”效应,不利于形成浓厚的英语氛围(孙晓嘉,2008;肖坚等,2005)。

三、当前医学双语教学研究的建议

鉴于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很多解决建议,比如将网络、多媒体于应用双语教学,因为双语教学中应用网络、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讲解,从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高美华等,2008)。齐建光等(2005)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在双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了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编写适合我国医学生需要的双语教学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具体措施。孙晓嘉(2008)也提出了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创建校园双语环境,如办英语报纸,英语广播等的建议。宋汉君等(2007)除上述建议外,还提出建立评价机制的建议,认为建立评价体系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必须把现行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只有建立这样的发展性评价,医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才会得到科学公正的反映;制定教学评价体系要注意结合学校的双语教学实际,同时要注意时效性,既要考虑医学教学目标的定位,又要考虑学生外语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变化趋势。其他学者诸如赵毅,王燕(2007),宋汉君等(2007)等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可以想象的是,双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向肯定着重在如何实施这些建议上以及这些建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上。超级秘书网

当前的双语教学研究人员可谓众多,但是总的来说,论述多,实证少;调查多,实验少。很多研究重复,真正有意义和创新的不多,真正具有另人信服且具有指导意义的不多。比如在三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中,究竟哪种对医学生有用,对哪种英语水平的医学生效果好,鲜有研究。我们知道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双重的,三种教学模式中究竟哪种有利于学生达到提高外语专业的目的,哪种更能达到提高专业知识的目的,或者某种教学模式在两方面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已得知众学者提出了很多改进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但这些建议大多数基于简单的推理和想当然,很多是简单呼吁的纸上谈兵。其建议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少之又少。鉴于这个情况,我们认为,以实证的方式对双语教学在医学院校应用的研究很有必要。只有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全面检测,其结果才能另人信服,也才会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兴祥,刘伟,沈清燕,等.医学双语教学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4,24(3):32-33.

2.李海燕,曹励民,贺红艳,等.《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17(5):517-518.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资源;双语教学;医学生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75-03

Research of biochem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based on internet

TANG Zhen YI Fang WANG Hanyan YANG Yingxue

(Biological chemistry department,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d the research of Biochemistry teaching based on some important resource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Internet. The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resources,the disadvantages and the way to solution . For example clearing the aim of teaching,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documents about teaching,developing course website,establishing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network resource;bilingual teaching;biochemistry

网络资源最主要的特点是开放、自由、灵活。本文中所讨论的网络资源指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资源,一般指教学课件、网络课堂、考试题库、学术科研动态、数字化学术期刊、电子图书、经验交流、数字图书馆文献、远程教育资源、视听点播资料等,这些资源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全方位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学科研究不仅应用生物化学特有的技术,而且越来越多地涉及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的技术和思路,进行综合利用。生物化学(以下简称生化)的理论和方法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产生了医学生化的许多领域,如:研究生理功能失调与代谢紊乱的病理生化,与器官移植和疫苗研制有关的免疫生化等。因此,医学生化是一门各学科交融并迅速发展的学科。医学生化双语教学基于上述自身学科特点,是以外语教授此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外语交流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使学生接触到该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专业发展前沿。因此,课程的教与学离不开网络的庞大资源。下文就网络资源在生化双语学习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加以综述。

一、基于网络资源开展生化双语教学的优势

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生化研究的英文原版资料,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搜索英文网络迅速地得到相关的信息;使用网络也是生化双语学习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如医学生化代谢篇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的20种基本氨基酸,首先学生遇到的问题就是20种氨基酸的英语发音,单单通过课堂时间是无法完成的,需要课后通过网络矫正并强化其发音;同时网络提供的双语课件更是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工具,这些课件不仅包括本校课堂使用课件,亦可为学生提供其他院校优秀课件以供参考,如中国医科大、南方医科大、斯坦福大学等学校生化英语课件。另外可以通过网络创设各种虚拟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的英语应用空间,让学习者了解到英美国家该学科领域前沿理论,力图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推动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1]。如在讲授遗传信息传递篇时通过优秀英文视频:原核、真核DNA生物合成过程,转录、翻译视频、基因操作视频等,可以使教学更形象、生动。

2.保证高效交流。双语教学特别强调交流,面对面交流和通过网络交流是基于网络的双语教学所特有的两种交互方式。在面对面交流中,师生双方可以充分运用非语言行为进行强调、补充和辅助语言交流,但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空间有限。网络交流则不受时空限制,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语音、视频等多种交流形式来提高生化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3.提供更为开阔的学习空间。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英语学习水平、学习背景和语言应用能力,课堂教学时教师只能按照平均水平确定教学方案,这对学习水平高或低的学习者来讲并不是最有效的做法。网络资源提供了理想的个别化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能力、掌握程度等选择有差别的学习。同时网络可以营造平和的学习氛围,减轻师生英语交流的压力。在网络交流中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尤其是水平较低的学生,这对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扩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非常有效的[2]。

二、基于网络资源开展生化双语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1.网络双语教学资源的开发。生化双语教学目前面临的一个困难在于缺乏自己的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例,国内几乎没有自己编写的外文教材,现阶段各校一般都是直接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由于语言习惯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再如,生化学科的特点,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一些生化过程、机制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的理解。这就需要双语教师的学术能力、知识视野、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去制作优秀的双语课件。

2.学生英语应用水平制约课堂信息传播量。学生的外语基础直接影响网络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尽管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学了近十年的外语,掌握了大量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但部分学生仍存在听不懂、看得慢的现象,尤其在英语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了生化双语教学无法深入下去的症结。教学注意力被分散在对专业术语的解释、英文单词的理解上。

3.生化相关知识的扩充。网络资源信息庞大但鱼龙混杂,需要细致甄别,认真筛选,方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因此,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寻找迅速寻找有效信息也是另一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法。有的英文网站提供的下载资源虽然丰富,但试题、教案、课件庞杂无序,不利于分辨优劣和理清思路[3]。

三、基于网络资源开展生化双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鉴于网络的优势与重要作用,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积极、科学地使用网络有利于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效果。

(一)如何有效地运用网络解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所能提供的教学相关内容。生化双语教学目标包括掌握生化专业知识和提高英语语言技能两方面。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就专业课双语教学网络资源来说,其教学也应该两者兼顾。因此,在网络资源的给予以及引导上,既要考虑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当然,二者亦有侧重,即学生必须掌握的是生化学科的知识点,以此为重点。

2.生化理论双语教学网络资源应用。教学内容以教学目的为指向,是教学的核心。生化双语教学可选一本合适的国外原版教材为主、一本国内教材为辅。在此基础上,提供教材的电子版便于学生网络查阅。另外还应提供更丰富的辅助资源,主要包括网络的专业教学资源、文献资源以及多媒体资源。教师应在课前制作好中英文对照双语幻灯片,同时搜集和整理出大量的英文文本资料、声音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另外,目前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经典课程、经典教材都配有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应该在广泛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将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开展辅助学习。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学生的状态和需求,以便改进教学方法[4]。

3.生化实验双语教学网络资源应用。生化实验双语教学相对简单,又可为理论双语做必要的英语铺垫,我校参考国内外优秀生化教学实验网络资源并结合本校教学资源及学生特点选编英文实验教材,自2006年选择小专业麻醉学、影像系实施全英语教学,教材使用中英两种版本,实验报告全英语书写,收到效果良好。后续开展开放性实验,全英语教学亦得到学生踊跃报名参与。我们通过网络征集学生对于学科实验的建议,通过调查、收集、反馈、网络提供教学资源等多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此种教学方式的热情,并可迅速改进教学实施中的各种问题。

4.通过网络扩充生化相关知识。“发现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及协作讨论法巩固课程大纲知识,扩展相关知识。首先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环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学生主动带着问题查阅网络资料,学生再利用网络参加专题讨论组,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发言,发挥各自的特点,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进行分工合作,通过共同讨论达到对问题的全面深入的认识[5]。如在讲述RNA翻译中,RNA包括调节性RNA和管家型RNA,那么学生会问什么是调节性RNA,通过查阅又发现长非编码RNA,从而自然就接触到目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长非编码RNA。课程学习与最新进展密切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生化双语教学的网络考核方式

网络作为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网络中的表现也应纳入考核环节。设计网络考核方式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教学过程管理,注重教学活动的参与和学习效果。网络考核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1)网上测试,即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可进入测试网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干个与本学习内容有关的测试题,以检验其学习效果。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数量和层次的测试题,在网上完成测试,测试结果由计算机网络反馈给老师[6]。(2)考核学生在网络的活跃度与学习情况。统计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发言次数、发言质量并纳入最终成绩。当然,网络的考核应结合期末的卷面考试。卷面考试是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所作的最后测试,并采用双语形式,我校通过多年实践发现网络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是非常合理的。

四、结束语

专业课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的一种方法,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展了生化双语教学,但双语教学依旧局限于个别专业,因此它还处于起步试点阶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不同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基础、培养目标等来制订教学方案,可通过灵活的、多渠道的方式开展双语教学,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和创新,逐渐形成有效、科学的双语教学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资源的影响力将持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教学辅助方式。因此,我们应对网络资源有更深一步的理解。网络资源的应用并不是单一的使用一门技术,而是将技术与教学整合在一起。网络使用的本质是师生在网络支持下展开的经验共享与教育交往,这将在深层次上重构教学关系,推动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咏武.生物化学双语敦学的几点思考[J].检验医学教育,2007,14(2):9-11.

[2]韦叶生,覃志坚.基于网络的双语教学在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中的应用及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2):110-111.

[3]陈凯,龙琪,柳闽生,等.化学双语教学网络资源的筛选依据[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3):118-121.

[4]刘云,陈保锋,申跃武,等.“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4):393-395.

[5]林霞,金波,谢英,等.PBL-案例-传统整合教学法”在临床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4):390-392.

第11篇

一、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

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不可动摇的基石。医学名词中约有1/3来源于解剖学,解剖学课程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形态学基础。对于刚进入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来说,首先应培养其对医学课程的兴趣,教学方式的转变必须循序渐进,若直接变为英语教学,则学生会觉得接受知识比较困难,而人体解剖学及相关或者派生的英语专业词汇占医学词汇的七成以上,掌握和熟悉解剖学词汇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从而会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七年制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双语教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观测点之一,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双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上要端正态度,在思想上要重视双语教学。七年制医学生是现代医学走向世界的关键力量,能够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为今后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年制学生是每个医学院校重点培养的对象,其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外语的驾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医学院校的水平。若学生能掌握解剖学大部分专业词汇,那么就可以为以后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及英语专业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解剖学双语教学对他们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双语教学教师素质的提高

双语教学的核心是引入国外先进的学科思想、新颖的课程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水平。因此,提高参与双语教学教师的素质是贯彻双语教学的关键。双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重要是的应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积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英语讲座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水平。当然,学校可以尝试从以英语和汉语为主的双语国家或多语地区聘请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或具有相关海外背景的教师进行授课,也可以通过一定程序的选拔,选派优秀教师到外语学校或国外培训,以提高双语教学的师资水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四、双语教学教材的编撰

编撰合适的七年制医学生教材是推行高效双语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在编撰教材的过程中必须谨慎,要尽可能采用英语原版教材的表达方式,又要注意突出重点,一定要适合中国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同时也要编撰配套的英语版习题集,作为学生课后的复习资料。该学科合适的教材若能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开阔专业视野,就可以为以后其他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七年制医学生双语教学模式的培养任重道远,还需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探索,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只有坚持不懈、反复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医学校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适应2l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等医学人才,使我国的医学事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妍妍,王然,宋英莉,等.医学生理学双语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7):748-749.

[2]宋金鑫,许明璋.对医学七年制学生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99-401.

[3]张静.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9(24):567.

[4]王华民,林英姿,彭江龙,等.利用医学微生物学网络课程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6):791-794.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17-02

据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度发表SCIE收录文献382篇,全国高校排名97位,首次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有13篇论文进入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此外,根据2012年最新的ESI数据库检索显示,我校临床医学目前已进入全球前1%。全球总共有3445家进入全球前1%,我校排名第1663位,中国有13所医科大学进入,我校排名第八。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生达16000多人,拥有2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4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这充分肯定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这些年来所做的努力,也说明了我校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已逐渐与世界同行业接轨。今年是安徽医科大学的教学改革推进年,其目标之一就是更新师生教育教学观念,并把其当做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工作重心和生命线。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1]具体是指使用除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 (我国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教学主要用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包括在教材的使用、课堂讲授、考试等教学环节英语和汉语并用、并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面对国际化的竞争,掌握“双语”的优秀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关键。现今世界上的权威医学期刊、书籍及数据库基本上都是以英语出版为主;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也是主要以英语进行交流;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翻译专业资料都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因此,双语教学对于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既精通医学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复合人才是任何一所科研教学型医科大学提升自我综合实力和扩展专业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学校一直重视和关注双语教学的开展。引进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材促进教学内容改进,加快医学科研的知识更新,培养和加强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应用的素质。第一,在课堂教学上,推行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的双向教育模式。运用“以问题为中心(PBL)”和“案例教学法(CBL)”的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从而掌握理解知识。合理使用和自主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英语素材比重,锻炼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课程的设置突出针对性,在本科生中开设普通医学英语课,在硕士生中开设专业英语、医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医学前沿文献阅读和SCI文章的撰写、投稿与审稿等相关课程。在学生自学领域,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和图书馆资源,并为他们开辟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在课堂以外,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源服务和指导规划。本校同学与在校的海外留学生之间不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以锻炼口语及交际能力,相互学习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生活背景和医学发展;鼓励学生参加“外研社”及校内的各种英语比赛,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和空间。第三,开展“中西对话”,一方面,为成绩优异素质突出的学生提供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高水平高层次的海外留学人才和开展教学方法的“海外培训项目”,为我校的双语教学提供优质的师资保证。

虽然我校在双语教学上有了一定的深入和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培养层次跨度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定位各不相同。我校目前的学生组成主要包括:三年制专升本(护理),四年制本科(生物技术),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影麻、检验、护理、公卫、药学、预防),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以及三年制的各相关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学生间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对于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大部分学生把学习英语的主要精力放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考研英语上,加上医学课业任务繁重,所以对医学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尚有所欠缺。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硕专业,招生档次和教学要求相对较高,在校学习时间长,可以完成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双重系统化学习,是双语教学开展的重点对象。三年制的硕博士研究生[2],经历了“考研”的筛选,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能力,但英语水平也良莠不齐,但总体水平还是相对较高,加上以后科研工作和对本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的作用将更加突显。此外,研究生对于学习的思想认识相对成熟,能做到自觉主动学习,比较容易开展互动教学,所以研究生也是双语教学开展的重点对象。(2)学校外语教研室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外语教研室不仅承担着学校各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英语综合课程以及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担负着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虽然外语教研室的老师有着深厚的英语语言运用功底,但与临床专业知识联系不紧密,难以将临床经验和体会融入到教学之中。(3)附院临床科室双语教学开展还相对不足[3]。作为双语教学的第二主战场,目前临床科室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繁重的临床诊疗和科研项目上,很少有科室系统的组织双语教学。当然,并不是科室不够重视,相关教授和主任的英语表达运用能力有限也是主要原因。再加上有的科室人员不理解,不支持,只一味的强调临床业务能力,对双语教学表面附和,有的甚至冷嘲热讽,所以在科室的开展遇到一定阻力,难以形成长久机制。(4)需要完善双语教学评估与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估与考核机制对双语教学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发现双语教学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检验目前双语教学开展的成效,确保做到学有所得,教有所成。

通过我校临床医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尝试,使我们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我们在看到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需要清醒认识到许多还要去克服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展望双语教学势如燎原般全面铺展的景象,我们希望双语教学能够在我校临床医学的教学科研发展中扮演一个新鲜而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角色,从而有力地推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欧东,祝火盛,余洋.医学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33-134.

[2]樊红.研究生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85-86.

[3]马琦琳,黄澄,周顶等.心血管内科学中英双语教学实践回顾与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8):1278-128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