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政教师工作总结

思政教师工作总结

时间:2022-01-27 14:4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政教师工作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政教师工作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辅导员;困境;管理

1999年之后,伴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与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招生人数急速增加,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1999年全国在校研究生23万人,招收研究生9万人,到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98万人,招收研究生37万人,而截止2010年,全国在校研究生153.8万人,招生人数达53.8万人,分别是1999年的6倍和6.7倍(数据来自中国教育在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宗旨,是贯彻党教育方针的根本途径,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根据2004年教育部16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角色定位主要包括思政教育、班级管理和咨询服务三大部分。

1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1.1思政工作利弊并存

经过本科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多数研究生政治上追求上进,信仰,关心时事,具有较强的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来看,研究生包含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职和非在职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不同类型,群体复杂,部分研究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上并没有达到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相称的高度,存在非主流的信仰和信念,甚至有的研究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导致社会团结意识差,责任感缺失,还有存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对盛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的抵御能力不足。同时,由于研究生年龄较长,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思想意识的可塑性不强,均为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1.2班级管理面临挑战

在研究生班级管理和建设当中,面临如下几个问题,组成班级的专业有别,在学习上,所修课程不尽相同,生活中,围绕不同专业各自的作息时间和起居规律也存在差异,导致班级同学之间接触和交流偏少,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较弱,影响班级凝聚力。此外,进入研究生阶段,部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一个认知的误区,即认为参与活动占用了学习的时间,影响实验操作、论文撰写等。

1.3服务就业任务艰巨

高校毕业生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普遍存在就业压力,同时多数研究生坚持自己的追求,拥有较高的就业期望。通常在就业选择时,多数研究生会设立一定标准,如就业地点聚焦于大城市,也有部分研究生的选择范围仅限于出生地所在地市,单位性质则集中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就业范围和选择,加剧了就业难度。另一方面,就业意愿的趋同性(如公务员热)导致竞争激烈,抬高了入职甚至报考门槛,减少了就业机会。此外,研究生长期的学生生涯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但是社会经验和阅历尚欠缺,对各类招考、竞聘中的选拔方式不太适应,未能发挥自身的真实能力和水平而影响就业。

2推进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建议

2.1树立意识,强化师资全力做好研究生思政工作

首先,重视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必须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观念,牢牢树立两者一起抓的教育理念,并建立制度,逐步引导,将这种理念植根于教师的思想,身体力行做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其次,目前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和辅导员,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仍不够完善,兼职辅导员较多。因此,首先需要相关部门花力气配齐人员,并加强培训和指导,建立一支战斗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思政工作队伍。另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为导师负责制,需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导作用也将极大的促进研究生思政教育。

第三,建立制度,创设思政教育的有利环境,逐步探索一套可行的评价研究生思政素质制度和标准,促进和引导研究生重视自身的德育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德育至上的理念,帮助学生主动认知树立正确信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即调动学生做好思想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需建立并落实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真正选拔和任用一批善做思政工作的工作人员,以开拓思政工作新局面。

2.2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以班集体建设做好研究生常规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做好研究生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应建立一套适合班级实际情况,能够兼顾不同专业的培养和服务需要,具有可行性的管理制度,如奖惩制度,定期班会制度,党团建设工作制度等,通过制度内化和规范研究生的行为。其次,要培养一批干部,选择一批有能力,素质好,愿意干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平时工作中不止是使用干部,还要注重指导与培养。如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做好阶段性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的同时,畅谈所面临的困难,交流工作心得,达到好的做法能共享,实际困难能解决的目的,在提高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同时,促进班级工作顺利开展。再者,构建一个班集体文化,根据研究生实际,结合专业,以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兴趣点为切入点,组织班集体活动,逐步打造礼貌、诚信、遵纪、守规的班级文化,实现建设有集体荣誉感,有凝聚力的积极向上的研究生集体的目标。

2.3打开思路,提供平台,多方位锤炼以提高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就业难的致因复杂,就目前现状积极服务研究生就业。首先辅导员应积极引导研究生形成正确、客观可行的就业理念。如通过集体统计和个人谈心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研摸底,把握研究生就业方向、心态和期望。其次,开展针对性培训和服务,如针对研究生就业经验欠缺的现实,可组织招考模拟训练,确实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此外,需注重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在新形势下,为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培养德育、智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重视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加强调研,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根源,逐步解决和完善。作为一名辅导员,则应用心思考,以身作则创新和改进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更好的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钱广,王守伟.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精细化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上,2011(002):3537.

[2] 魏晓慧,孙治平.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2):117118.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状态;科学发展观;方法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涵盖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要求。但我们多年来惯用的一套教育模式,总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偏执于“外化”的影响而忽视“内化”的作用;教育的时间上总是体现其“集中学生”而忽视其“点滴积累”和“循序渐进”;教育的空间上总是限于“围墙内的说教”而忽视教育结构的“全面、协调”和“整体优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灌输很难完成其使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做法明显,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教育,考核也重在考察学生对理想、道德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工程技术型、职业应用型大学,“工程师”、“技师”的培养目标明确,教师只注重对“物”的处理,而忽视人文精神、职业道德、个行发展、思想品德和专业教育的协调培养。长此以往,在学生的意识里,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仅仅是一门独立的知识课程,靠死记硬背便可以修到学分。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个“点对点”、“人对人”的具体工程,传统的“灌输”很难实现与教育对象的“对接”。当代大学生逻辑思维发达,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来源广泛,留学生论文 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宽泛。“灌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进而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这种“逆反心理”和“抗药性”效果自然十分有限。

3.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偏执于“外化”的作用,导致学生的思想表现十分依赖于外部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都应该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于心灵世界,变成其自律的品质。但我们常常发现,当学生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时,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甚至在不道德的动机驱使下也会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因为自律是有时空条件限制的。

二、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国际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有可能实现最优配置,意识形态也面临着怎样把世界优秀文化精华融入到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之中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1.价值导向遇到的挑战。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集体主义为本位,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而西方的文化传统却是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强调国家为公民个体服务、为个体而存在。这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面临着两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相互冲击,面临着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取向发生冲突的选择问题。

2.教育手段上遇到的挑战。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之多、传播速度之快、信息容量之大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工作总结这些信息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也有不少消极、迷信、有害的。我们传统的课堂说教和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环节。

3.人生观确立遇到的挑战。当前利益的多样化,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利益驱动让当代大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个私欲膨胀,追求个人价值体现的鲜活案例。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点,而教育学生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恐怕收效甚微。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三维状态

科学发展观要求人、自然、社会三者在不断优化的前提下,谋求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词,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空间、过程三维状态的核心所在。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过程维度上的应有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凸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学生被作为客体对待的局面,从学生的衣食住行、专业选择、课程安排,到开放思想的养成、健康体魄的锻炼、独立人格的呵护都要进行“以学生为本”的制度安排;就是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生不单要进行科学技术的学习,还要在人文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熏陶,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好一套过硬的专业技能;学会做人,具有正直的人格魅力;学会选择,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会生活,具有旺盛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成长。

2.“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维度上的应有状态。硕士论文“可持续”体现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那就是要坚持公开性与渗透性的统一.注重“隐性教育”与“显I生教育”的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高校教师应当直接而理智地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必须改变其时间的集中性给学生造成的强迫灌输感觉,必须打破政治课教师给学生带来的那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的意识障碍,建立专业课老师“双纲”教学的机制,从而让有关思想的、政治的、道德的要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理解、升华、内化。这里有一个更新教育理念的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者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按社会要求经过有目的地选择,传授给个体,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人。

3.“全面、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要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空间维度上的应有状态。开放应当是一个国家必须具备的民族精神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当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开放性,培养大学生对别的民族、国家的新鲜感和敏锐的反应力。这是保持对别的国家的文明与制度平等理解、理性认同的重要前提,是保持对其他民族精神气质、文明、制度具有强烈学习欲望的基础。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进行纵向思维的习惯,用理性的思维去追溯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更需要培养大学生将历史、现实、未来视为一个发展整体的全局眼光,把国家、民族的问题视为世界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偏见和狭隘观念。

四、方法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法创新的切入点是以学生为本,关键点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从关心和理解大学生人手,创新教育方法。

1.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创新“跟进式”教育方法。毕业论文首先打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教育模式,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富有爱心、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政治导师”团队,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学生在校期问全程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育任务通过“进公寓、进社团、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获取学生的信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双向互动”升华、内化德育要求,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积极、健康、阳光的校园文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实践中来。

2.落实“全面协调”发展观,创新“立体式”教育方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学校的“加热”功能抵不过家庭和社会的“散热”功能,学生在学校五天正面灌输的东西,学生回家两天抵消了。因此,学校要重视学生在校外的延伸教育,把教育跟进到家庭、跟进到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合力型教育体系。特别是网络带来的信息污染、网上伦理道德等问题,学校还要靠网络来解决。高校要通过建立“红色网站”,充分开发网络“隐形教育”功能,延伸思政时问,拓展思政空间,化被动的“堵截”为主动的“疏导”,形成正确的校园“信息导向”,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要构建开放的教育体系,进行“五大意识”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当前的封闭状态,通过开展全球意识教育,培养学生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规则意识教育,让学生懂得践踏规则,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利益、民族经济带来危害;通过爱国意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在国际规则的约束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通过危机意识教育,让大学生时时有一种危机感;通过公民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并切实尊重他人的权利。

3.落实“以人为本”发展观,创新“管理式”教育方法。“以人为本”的第一要素是满足人的自然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离开人的自然性去空谈其社会性。要真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将教育机制建立在对人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影响人的行为,欲影响人的行为,必先了解人的需要。因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开始,从生活、学习、就业人手。著名学者、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权威张尉萍教授早在1999年就曾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学是治党、治国、冶企的科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管理的理念引入其中,让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学校、社会的管理。通过自我控制,协调人际关系,认识到社会管理的好处;通过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体验到提高思想素养,提升人生品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巨大快乐。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管理模式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86

1 引言

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且大多数由职业性的中专升级或合并而成,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教育目标、方式以及体制的冲突现象,其中的德育管理在一定阶段往往容易被忽略掉,出现混乱和空白现象;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长期处在教育发展的夹缝中,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人际交流以及就业问题等影响,会感到迷茫、无措甚至厌烦情绪,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灵的困境。因此,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工作的模式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他们面临的难点与挑战。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过合理有效的探究来确定新的教学模式。为了构建德育管理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分层来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使得管理工作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体现完整性与系统性;将德育培养的工作与责任落实到人,提高管理的积极性;平衡各个方面的显隐性教学资源,来展现德育工作潜移默化的特点。

2 高职院校德育管理模式的现状

2.1 目标制定的不合理性

从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教育现状来看,很多德育目标的设定都脱离了实际,大多空洞和过于理想化,没有体现个性和阶段性,且德育的内容多是泛泛而谈,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严重游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之外,脱离了他们的原有道德认知。德育工作者往往会提出一些不合实际的过分完美的德育目标,这些目标在一般的高职院校常规德育教学中根本无法实现,因此,这些目标也就形同虚设,而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也便成为了空谈,名义上是对德育的“加强”,实际上却是管理工作的“淡化”。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德育课程时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以至于他们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例如在学习《交际礼仪与心理》这门课程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教材的内容脱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交礼仪,内容大多是一些虚化的空洞言论和华章美句。没有贴近实际的言论,也就失去了支撑,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学习应该要从小处着手,不管是德育还是智育,都应该一步一步地前进。不合理的教学目标只会误导学生,灌输一些大而泛的理论准则只会让学生感到更加困惑,也不会用这些道德品质来衡量自身的行为。

2.2 管理机制的缺陷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德育管理工作一共有两个相对独立的项目组成,专门分管德育工作的工作者以及从事德育教学课程的教师。这种分管化的工作机制使得德育工作的管理和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都在各自封闭的空间内,交流以及协调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从而导致德育管理工作失去了效力。另外,很多德育教学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因为从事高职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者构成系统比较复杂,专业知识结构也比较繁复,很多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养与道德水平还比较低,导致整体教育队伍水平的下降,这也是很多高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对德育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一些职业性以及实用性的社会人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德育工作经常被看作是教育的附属品,认为是可有可无的。高职院校中德育课程的比例也被大幅度削减。一般情况下,都是说到德育重要,做起来就变成了次要,一旦某个学生出现德育方面的问题就将责任归结于德育工作。在学习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这类课程时,很多高职院校都是采取刻意压缩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很多学生也无法重视起这门看似不实用的课程。

2.4 德育管理工作的形式主义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是为了应对上级领导的检查,是为了某种功利性目的而展开的教育,从开始就脱离了教学的本质目的。这种形式上的教学导致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使得德育工作信誉全失。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大多运用一些空洞的说教和成篇的理论来应付相关的德育课程,高职生处理一些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远远不足,无法准确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急功近利的德育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3 构建系统性德育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3.1 确定合理的德育教学目标

德育教学模式应该有其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将学生固定在一个目标模式当中,而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也就是分层德育管理模式。首先,按照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立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对于新生,不能让他们完全自由独立地学习,因为他们在新进入大学后还存在一个思想上的过渡期以及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和转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迷茫和困难,德育工作者就要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这些新生走出困境,使他们不会对未来感到恐惧,为未来的德育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而对于其其它年级的学生,要多组织开展一些人文素质较强的社团活动,将健康有益的文化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形成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并且要多联系有关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例如就业、交际等问题,这样的德育教育才不会空洞无味。

另外,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性别设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因为男生和女性在心理以及生理上都有不同的特点,对自身的要求和未来的规划也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德育的目标也该有所不同。例如要培养男生在事业上的自强不息和上进心,而女生就应该侧重于独立自强的精神和善良的品质。此外,男女生在情感的需求上也有所不同,需要在德育教育中体现出来,引导他们往正确的路途上行进。

高职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根据其专业特点来确立不同的目标,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结合来进行德育教学,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重视自己专业的同时关注德育教学,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得到共同的进步。

3.2 对德育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合

3.2.1 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教育管理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应该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各部门的优势互补。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形式,是让某个部门起带头作用,其它相关部门协助完成各项任务的实施,这种联系一般比较分散,只能适用于某个特殊问题的解决。而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确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性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优势互补。首先,要确定德育教学的合作机制,以降低教学资源的浪费。有专门的工作者来协调和沟通,促进部门之间的联系,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比如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要求学生完成对于就业形势的有关调查研究报告,除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师以外,需要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以及相关实训部门的配合以及协作,甚至有时还可能需要资金的投入。如果这种调查报告在思想政治课上已经完成过,那么在就业指导课上就可以运用比较,还能换一种形式进行不同的调查。这种教学方式才能有效促进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避免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

此外,必须要健全德育的工作制度,将管理制度维持在规范化的程序当中。例如班主任或辅导员值周、年级社团值班、班会工作制度、班干部工作总结会议、班主任下学生寝室、自习课检查制度、晚归宿舍统计报告、双休查房制度、节假日具体去向登记、学生干部责任制度、综合素质考察评估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措施,让德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最后,要保证信息流通的顺畅,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保证学生的各项资料信息真实和完整,将管理制度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之内。

3.2.2 创建德育的良好环境氛围

德育作为教育的子环节,也是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始终,每一种教育或多或少都包含了德育。在高职院校的所有课堂上,每一位老师都承担了德育的工作。道德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因此必须要在每一节课堂上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全员参与的德育教学体系,将全体学生带到德育的环境当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品德熏陶。例如,专业课的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讲授道德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各个领域内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法则,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3 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给予德育工作者以支持和鼓励。必须保证德育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另外,还要加强他们的威信力,在个人待遇上积极应对,考虑其切身的利益,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适当地倾向于德育教育者,并招聘储备的德育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校学生会、辅导员以及班主任中培养德育队伍,对他们加强德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定期进行德育教学,使他们树立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个高素质的德育教学团队,在学校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学生,共同参与到德育的教学中。学校的相关部门要从根本上杜绝德育的形式主义,落实德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不定期的检查,而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教育,改变以往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反感现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还有待加强和完善。正因为很多高职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还处在开始阶段,思想道德与社会习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有时又会遇到各种心理上的困惑,德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以良好的姿态来迎接即将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这是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重点,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胡剑虹.高职院校自主体验式德育教育与管理模式的建构[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蔡樟清.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究和实施[J].文教资料,2011,(6).

[3]徐中利.半军事化管理模式下航海类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