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类专业论文

电类专业论文

时间:2023-01-12 03:0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类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类专业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针对电子电信类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各个教学阶段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方便了指导教师从事第二课堂的指导活动;在各个教学阶段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我校电子电信类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生的创新显著提高。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之下利用业余时问进行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山东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2002年开始实施第二课堂与创新学分学校文件规定,实行学分制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第二课堂学分5分,否则不能毕业。

第二课堂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密切,学校文件只是给出了宏观的要求,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学科、每个专业的实施细节就电信类专业来说,专业的理论性强,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第二课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做好电信类专业的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我们按照教学过程的几个不同阶段,规定了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一、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按照规定,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课程内容专题讨论、学术报告,并写出书面总结,经任课教师考核,学生可以取得1到个第二课堂学分。

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任课教师来自于兄弟院系,他们与学生所在院系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学生所在院系无法直接给这些教师下达第二课堂活动的任务。为此,从2004年开始执行导师制度,即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该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结合基本原理课程,完成了指导教师布置的用基本原理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题目。学生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释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图书、网络等手段了解了当前经济活动的热点问题。

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可开展课外专题讨论、写读书报告、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电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等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均包含1周的课程设计,且授课学时较多。因此,我们结合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这两门课程,设置了课外讨论题目。如线性系统的时域解法综述(电路实例),通信系统频分复用方式的频域分析,系统的时域解法与变换域解法的比较等。要求写出书面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分。

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时,还未开通信原理课。要完成通信系统的频域分析,要用到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滤波),以及通信系统的频分复用系统,后者指导教师可以做适当指导。通过这一题目,学生知道了频域分析的用途,并对后续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开展专题演讲活动也可作为这一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并在课下准备材料,制作成幻灯片(限定时间为5分钟);由指导教师组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讲比赛,指导教师按照演讲情况进行评分。这项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及演讲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及方案。

三、专业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由教师组织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撰写文献综述、生产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实验设计等,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

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技工作能力,但还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工作。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个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工作,经历科研及开发工作的整个过程,积累科研开发工作经验。

电子设计大赛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我校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至今,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的时间在每年的9月,我们在暑假前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学生组队参加,利用假期进行认真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准备,学习单片机的编程技术,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制版及元器件的焊接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电路及其应用。学生拿到竞赛题目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感慨地说,参赛过程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好多都是教材中没有的新技术。除此之外,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子竞赛,如“ZLG杯”ARM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竞赛,富士通微电子杯MB95200系列MCU竞赛等。至今,我校学生已多次获国家及山东省的奖项。

选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另一项内容。学生到课题组后,教师为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工作。例如,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LCD显示驱动子系统的开发,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的开发,这样的小题目非常适合学生去完成。学生在课题组工作,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在科研团队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成立技术协会,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爱好电脑的学生参加电脑技术协会,"协会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协会学生一起交流电脑装机技术,系统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运用到为同学、教师的服务中。符合勤工俭学条件的,可以在相应部门的岗位上帮助教师做电脑维护工作,学校支付一定的报酬。另外,校外的小企业需要开发网页,大的软件公司不愿承担过小的项目,这种网页开发特别适合学生去做。通过这样的开发过程,学生的网页制作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并得到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还得到一定的报酬。

鼓励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虽然专业培养计划中已开设单片机原理课程,但对电信类专业来说,只知道单片机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开发系统品种繁多,各种单片机开发板,ARM开发系统价格仅几百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购买开发学习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少学生把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总结

第2篇

关键词 高职 机电类专业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Graduation Design Guidance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AO Jianjun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mmarizes experience of guiding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adopted mode of Integra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re embodie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tegra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practice

1 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14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①

机电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专业技术性强、就业行业口径最宽专业之一,专业技术性、综合性突出,其毕业设计是专业技术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综合,是各单项技术、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技术问题,从文献、技术资料、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另外对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2 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负责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对于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2.1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一体化

(1)时间安排一体。高职教育一般三年制,时间短,教学课程多,把毕业设计安排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边顶岗,边毕业设计,时间上得到了保证。

(2)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一体。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新员工,又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也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同时,进行学生岗位指导,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岗位工作一体。一般来说,课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确定。常见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层次较高的技术应用设计类,比如:RS智能绕丝机电气系统的设计、钢铁生产火焰切割机PLC改造、基于TPC7062K触摸屏的微生物发酵PLC控制系统等;装配调试类: 高铁用电器组件的装配、单晶炉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橇装式加油机的安装与调试等;维护管理类:变电所系统管理及维护、英派斯跑步机使用及维护等;操作生产类:包装机操作与维护、电缆生产操作流程、计算机主板SMT的生产工艺流程、二极管生产工艺等;技术文献类:硬盘原理及其修复技术、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等。

可见,每一个课题均涉及不同的行业、企业,且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下,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行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②

2.2 校内师生双选、校企共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实行双选,教研室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学生选择适合的老师, 而教师选择专业和方向对口的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工作单位、学生岗位、教师指导人数集中协调,确定每位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教师一般由企业安排的师傅、班组长、部门负责人担当,学生把相关师傅信息上报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在走访学生时,要与企业师傅详细交流,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详细情况。

2.3 规范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虽然在内容深度上降低了要求,但在逻辑性、规范性方面对培养学生文字书写、表达水平,提升学生文案处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毕业设计格式一直没有自己独到标准,一直以来都向本科设计看齐。我们在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格式标准。实施中,适当降低语句表达要求,但是论文层次、逻辑条理、文字格式、图表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4 多形式组织答辩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采用多样化的答辩方式。大部分在学校周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返校参加集中答辩。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学生,可以申请企业现场答辩,教研室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个别学生因参军、异地工作,采用书面答辩方式,提交答辩报告。

2.5 立体化指导、检查监督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用电话、QQ、飞信、Email等方式加强联系指导、督促,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学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阶段成果。规定指导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教研室统一组织中期检查,加强检查监督,每月要求指导教师上报指导学生状态数据,如所指导的学生工作单位、工作岗位、企业指导师傅及电话、课题名称、进度等信息,督促教师加强指导。

同时,学校组织实施“百名教师下百企业”专项毕业工作检查,组织教师们交叉检查学生设计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学校教务对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抽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优秀论文推荐参加省级评选,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3 成效及思考

采用一体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打破由教师出题,学生择题,理论完善,缺乏实践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每人一题,起到了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相长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专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现状,可操作性强,也体现了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高职特色,对实现专业目标培养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然而,从最终形成的文章上来看,内容上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又不仅是学生简单的劳作总结,而是结合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专业技术的再学习、再提升、再应用。这种总结性、应用性的文章书写过程,帮助学生在平凡、简单的岗位上,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更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应用。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深度、广度、设计性、原创性存在不足,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叫设计,笔者个人认为称之为顶岗实结更为合适。

可以这么说,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力,为其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好了基础。希望不久将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设计能够形成自己的标准及规范,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第3篇

各位考生:

根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7年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赣考院自〔2017〕3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实践性(实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设计)报名、指导及答辩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2019年12月16日至20日。

二、报名地点

江西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办公楼三楼学历部311、313室(南昌市青山南路596号,乘8路、BRT   2路、108路、126路、237路、35路、820路长班公交到长巷村站下车即到)。

三、报考条件

1.实践技能考核课程:该课程理论考试成绩合格方可报考实践技能考核。首次报考理论课程的新生不得同时报考该专业的实践课程。

2.本科、专科毕业论文(设计):修完本专业计划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方可报考本科、专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与答辩。

四、报考流程

第一步:资格审查

一、考生须提供材料:1.报考实践环节考核的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2.报考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大专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准考证、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学考试一栏打印的(带√×)成绩总表(必须修完所有课程,即全部打√)、本人一寸彩色照片一张(论文报名登记表张贴);3.报考专科毕业设计的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学考试一栏打印的(带√×)成绩总表(必须修完所有课程,即全部打√)。

二、审核身份证、大专毕业证原件,提交身份证、大专毕业证复印件、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信网chsi.com.cn/   上打印)、(带√×)成绩总表(没有大专毕业证书的在读专科学生由学校出具学籍证明或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提供本人常用紧急联系的手机号码。

三、报名编号,发放《论文报名登记表》。

第二步:缴费

实践环节考核费用包括报名费、考核费等。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含毕业设计)每人400元;专科毕业论文答辩(含毕业设计)每人200元;毕业实习报告每人50元;实践环节考核根据专业不同收费标准不同(1.工科类专业每科150元;2.医学类专业每科80元;3.农学、艺术、体育类专业每科60元;4.综合类专业每科50元)。(收费依据:《关于调整我省自学考试有关收费项目及标准的复函》赣计收费字[2003]574号)

第三步:考生选择论文指导老师及论文选题。收取《论文报名登记表》,发放《论文撰写须知和答辩须知》。

第四步:论文撰写及答辩

考生根据《江西财经大学关于自学考试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规定》、《论文撰写须知和答辩须知》的要求完成论文的撰写及答辩工作。

五、报考要求

报考我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实践性(实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设计)报名及答辩的考生须本人到江西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报名与缴费,任何人和任何机构组织不得代办。实践性(实习)环节考核、本科论文指导及答辩均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安排,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定稿、送稿、答辩报名、论文答辩等工作。

六、报考专业

本科:会计、金融、法律、英语、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新闻学、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工程造价管理。

专科:会计、计算机及应用、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管理。

七、考核成绩评定与查询

1、成绩评定

实践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予补考,但可以参加下次的考核。

2、成绩查询

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考核成绩统一由   “江西省自学考试数字化管理平台(bysjxzk.jxeea.cn)”管理。主考学校于5月15-25登录平台校验、上传成绩,江西省考试院公布成绩后方可查询。

八、具体考核安排见附表

附表1:《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实践性(实验)环节考核安排表》

附表2:《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论文撰写与答辩及专科专业毕业设计(实习)考核环节安排表》

江西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9年11月30日

附表1: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实践性(实验)环节考核安排表

专业 考核课程 报考时间 考核时间 计算机及 应用

(本科)

操作系统(02327)、C++程序设计(04738)、软件工程(02334)、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4748)、数据结构(04734)、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6) 2019年12月16日至20日 2020年3月21日(周六) 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 C++程序设(04738)、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6)、软件开发工具(04756) 2019年12月16日至20日 2020年3月21日(周六) 计算机网络 (本科)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策略

一、前言

在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旨在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劳动者。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训练环节。机械类专业更需要重视实践训练,然而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实践能力不强,实践技术不扎实。如何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1.实践能力培养观念比较落后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其实并不缺少实践教学环节,但是机械类专业中很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容乐观,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基本属于被动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所谓被动实践,就是所有的实践活动目标、内容、步骤等都由教师一手安排,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规定好的套路进行实践,显而易见,这种实践过程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效性大打折扣。

2.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比较呆板

众所周知,机械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算完成学习任务。但从目前来看,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在理论教学中也多是采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这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够充实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即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这样的教师虽然理论功底扎实,但是缺少应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胜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三、提升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1.优化课程体系

要想切实提升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可以针对专业特点,设置两类课程,一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实践能力培养为辅的理论类课程体系;二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兼顾理论知识传授的能力类课程体系。在理论类课程体系中,教师要将机械制造技术知识、先进制造技术、理论力学知识、工程制图技术知识等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理论授课中,要使用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法,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开设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能力类课程体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应有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实习、机构设计实践、制图设计实践等活动。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要刻意为学生安排好所有的实践活动和步骤,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适当放权,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起实践自信心。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双重作用下,学生能意识到机械类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升实践能力。

2.推广阶梯式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要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基地,推广校园科技文化,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构建阶梯式的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两大平台基础上的。

高职院校要与社会上优秀的机械类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安排学生进入这些企业进行实习和见习,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服务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要向学生开放部分创新课题,吸引学生参与,学生要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参与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术开发和设备改造等活动,使学生拉近与企业、社会的距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基。

高职生科技创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又一大平台。教师要将高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到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比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反馈意见,光靠教师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要将学校、企业和学生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高职院校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和反馈功能。必须指出的是,企业评价至关重要。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已经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学生也在企业中进行过实习,所以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更有说服力,而且企业往往是基于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他们提出的意见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查缺补漏,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机械类专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才能以更好的面貌参与到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在职业生涯内发挥应有的人生价值。高职院校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教育科学》2005年第1期?

[2]平萍:《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姚茜:《强化工程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若干问题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纪颖:《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张晓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模式的构建》,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第5篇

关键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教学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不断积累知识、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互动、教学策略、考试与评价等方面[1]。它至少具有以下内涵:实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的欲望;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间才有相互交流,师生互动[2, 3]。

目前的研究中对研究型教学的一般性探索较多,但关于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方面的研究工作还较少,构建物流类专业的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以及课堂外自主研学体系,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对提升物流类专业本科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物流类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

与一门课程或一位老师进行研究型教学相比,一个专业的研究型教学体系要复杂得多,受到的制约因素也更多。物流类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制约因素包括学校的定位、学校教学管理的理念、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水平、物流学科的特点等几个方面。

1. 学校定位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从专业整体实施研究型教学的角度看,研究型教学主要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所特有的一种教学模式。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尤其能通过科研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带动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在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和对学术规范的掌握,同时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另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都有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学分要求,具有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2. 学校教学管理理念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从专业的角度开展研究型教学,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方面提供支持和支撑。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投入,例如教师对学生在研究型教学中考核材料评判的投入、教师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外的投入、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材料的投入等等,如何衡量教师的这种投入成为影响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型教学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规范的执行情况、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等都影响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态度。从学生的角度看,研究型学习不一定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且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的,因此,学生取得的研究型成果如何认定,如何与学分、评优、评奖、免试研究生等挂钩成为影响学生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投入程度的重要因素。

3. 教师能力和学生水平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从研究型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能力主要是指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和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的能力。从事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经历,能把自身的科研经验和体会融入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主要指教师角色转变的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习的推动者的角色转变,并最终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提供学习建议,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在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引导和指导,并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面的考察,而应该涉及知识、技能、能力以及行为等多个维度,而且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有把自己亲自参与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合理地分解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合理设计问题,设置适应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难度,学生才会有兴趣和毅力去深入研究型教学过程。从单门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来看,学生水平不应是研究型教学的影响因素。但从整个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角度看,学生还是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与能力。因此,从物流类专业的角度看,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师是否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较好的教学能力、较好的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的能力以及学生具有的一定研究水平将直接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广泛和深入的开展。

4. 物流学科特点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物流类专业把培养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作为目标,根据美国学者Murphy和Poist的定义,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商业、物流和管理三大类技能。Murphy和Poist把商业、物流和管理三大类技能分别细分为36、18和36种具体技能。根据问卷调查研究表明,三大类物流技能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管理技能、物流技能和商业技能。传统管理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是计划、组织、动机、解决的问题能力,传统物流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是交通和运输管理、库存控制、仓储、订单处理,而在传统商业技能中,运输和物流、一般商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战略管理最重要[4]。从上述各项技能看,很多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很难通过课

堂教学直接提供给学生,而研究型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这些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物流类专业一体化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不同于单门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从物流类专业的角度构建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体系,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研学等教学方式,并且需要协调这些教学方式形成体系。根据物流类专业的特点,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由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和自主研学体系组成,形成课堂内外一体、理论和实际并重、学研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场所,物流类专业的所有专业课都可以开展研究型教学,只是在研究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根据课程特点有所不同,研究型课堂教学为研究型实践教学和课堂外自主研学提供基础;物流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实践教学处于物流类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环节进行验证和体会,研究型实践教学为研究型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背景和案例;而课堂外的自主研学需要综合应用研究型课堂教学和研究型实践教学中所学知识,为部分优秀学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提供了平台。因此,物流类专业一体化研究型教学体系是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和课堂外自主研习体系的有机组合和有效集成,需要对整个研究型教学体系进行统一设计和规划。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由物流类专业的导论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物流专业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以及物流研习课程的教学等组成;物流类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由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的研究型教学组成;课堂外自主研学体系由开放式教授论坛、专家讲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和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组成。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从时间安排上有机结合,物流导论课结束后是物流认识实习,物流专业课程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专业课程结束后是物流综合实践,而物流研习课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提供指导,课堂外自主研学贯穿了整个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并为毕业设计(论文)奠定研究基础,从而构成了物流类专业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三、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实施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涉及多门课程、不同的实验实践环节和多种课外研学方式,根据研究型教学内容不同,由浅入深合理安排研究型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适应研究型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在实施过程中很难用统一的标准,但基本流程是相同的。这一流程包含了课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考核方式设计等环节,对每一环节制定基本要求,有利于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规范。

1.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时间安排

实施研究型教学一般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物流导论类课程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物流认识实习安排在物流导论类课程结束后将开始专业课教学前,可以放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后期或三年级第一学期初,这一阶段也可以安排些开放式教授论坛和专家讲座。在整个三年级,主要以物流专业课程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为主,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可以申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参加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到三年级与四年级之间的暑假可以安排物流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安排物流研习课程及综合实践教学,到四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课型设计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包括了研究型课堂教学、研究型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自主研学,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地点可能不同,有些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有些是在实验室完成的,还有些是在企业、实习基地完成的;不同教学内容安排的时间也不同,有些是在正常学期中完成的,有些可能是在假期中完成的或需要利用部分假期时间。因此在课型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各自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课程类型,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在物流类专业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中,基本课程类型为讲授讨论课、双语课、研讨课,像“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运营管理”、“物流经济学”等专业课程主要采用讲授讨论的方式,有些课程可以根据教师情况用双语教学。而物流研习课程应该属于研讨课,是以教师完成的大型项目提炼的案例为基础的,因此教师讲授的只是案例的背景和对问题的描述,需要小组学生自己交流,用较多的时间通过案例分析去提出问题,在学期中间需要对拟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帮助完善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到学期结束时需要小组每个学生进行答辩并讨论,因此这类课程的教学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和学生的大量工作是在课堂以外进行的。

在物流类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中,课程实验不是单独的课,一般是某门专业课程的一部分,要与专业课程的研究型课堂教学相结合;课程设计是学完相关几门物流专业课程后在物流实验室进行的综合性设计,课程类型属于综合课程,需要综合应用其他课程中所学知识;认识实习和综合实践的目的是熟悉和深入了解企业实际,一般是带着问题进行的,因此课程类型属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而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所有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需要提出相应问题进行研究,因此课程类型既是综合课程,也是属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

课堂外自主研学体系不是传统的课程,没有列入教学计划中,但随着研究型教学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会把这些课堂外自主研学列入将来的学生培养计划中,从课程类型上看,这类课外自主研学体系属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或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

综上,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课型设计如下表所示。

3.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教学过程设计

研究型教学的显著特征是以专题、问题和项目为出发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和明确问题,通过调研、收集资料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在小组和课堂的讨论、辩论中对实施方案进行比较;最后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完成设计。因此,研究型教学过程必定包括确定问题、开始研究和形成结论几个环节,各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是提供相关素材,下达任务,明确要求和目标,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要求,收集需要的资料,通过自主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报告。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及学生的活动如图2所示。

对于讲授讨论型和双语型课程,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有时可以结合开放式教授论坛和专家讲座内容,在不同阶段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不同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分组讨论或课后作业提出解决方案,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路,当堂或在下堂课中队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并举一反三,延伸和拓展问题,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的习惯。

对于研讨课,教师要在学期开始时让学生对所有案例有总体了解;然后把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选择一个案例,用两周左右时间熟悉和研究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提出学生自己的研究问题;让每组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拟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思路,其他小组的学生一起讨论提供建议,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适当引导和规范,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案;再用几周时间让学生根据研究方案完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答辩,教师给出该案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解决思路,通过比较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对于课程设计这类综合课程,教师要在提出若干设计任务,明确每一个设计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并告诉学习完成这一设计需要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这些知识点,做好基本准备;然后学生根据分配的设计任务收集所需资料和工具,开始在实验室进行设计,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设计;最后教师点评学生完成的设计,指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之处。

认识实习、综合实践这类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开始时明确问题是关键,要让学生知道通过实习、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去达到目标。由于实习、实践是在企业进行的,因此教师要提前与企业实习、实践指导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告知实习、实践目的,寻求企业指导人员的帮助。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学生、企业指导人员联系和协调。完成实习、实践后,让学生报告实习、实践体会,分析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让学生思考如何去缩小这一差距。

对全国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设计(论文)这类既是综合课程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等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由于是导师指导下进行的,从开题到中期检查到最终答辩等教学过程基本上可以沿用指导研究生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做最重要事情就是帮助学生依据自身能力合理选题,教会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4.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考核方式设计

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研究型教学课程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效果,教师应在课程开始时明确考核方式。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中不同课程的要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推进考核方式、方法多样化。

对于讲授讨论型和双语型课程,考试成绩由试卷成绩、平时大作业、课程论文、实验报告、抽签回答问题等综合构成;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出题,变应试过程为研究学习过程,题目要符合教学大纲、覆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出题的思路明确、参考答案正确、有一定的难度,强调题目的原创性、综合性,并要求对所出题目就其知识点、出题思路、创新性、参考答案进行答辩。

研讨课和综合课程一般是分组完成的,并且需要答辩,因此成绩由研究报告书面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按比例构成。提交的研究报告中给出每位成员对报告的贡献,根据贡献大小确定成绩;答辩成绩根据每人答辩情况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打分,答辩时要重点考察每位成员对报告的贡献是否真实。

认识实习和综合实践这类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提交的实习、实践报告是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企业指导人员对学生的评价也是考核的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评价有统一的标准,一般由指导教师的评分、论文评阅教师的评分和答辩小组的评分加权构成。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等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是学校或院系统一组织的,一般要组建若干教授组成的答辩专家组,通过答辩由答辩专家组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总之,研究型教学的考核应从以知识测量为主向以能力测量为主转变,要多角度、多层面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教学的考核体系应是一个多样化、过程式的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崔军.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08(1):103-105.

[2] 赵韩强,赵树凯,余沛明. 浅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 高等理科教育,2007(3):101-104.

[3] 汪蕙,张文雪,袁德宁.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兼论创新性教育过程化[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16-18.

第6篇

摘要: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其管理类硕士专业中设置了项目管理培养方向。首先分析了管理类硕士专业三个学科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接着以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数据分析了该方向实际培养情况。结果显示,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结论是,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学科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学科建设; 硕士教育。

0 引言。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和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迅速发展,项目管理已成为比较成熟的专业学科和专门职业,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学科。以专业学位为例,2003 年我国率先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内设立项目管理领域,该年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由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试办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该学位也成为国内最早的以 “项目管理”为专业名称的研究生学位教育[1]。自 2005 年以来,项目管理领域实考和录取人数连续多年位列所有 40 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第一,目前已成为招生人数仅次于 MBA的专业硕士。截止到 2010 年,全国共有 161 所院校获批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每年的报考人数不断上升[2]。然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的办学势头虽然良好,项目管理作为普通二级学科的教育却还没有在高校中普及起来,一些学校虽早已开设了项目管理的硕士培养方向,但并没有单独开设该专业,而是在其他管理类的专业中进行培养。本文分析的即是全日制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现状。

1 管理类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

1. 1 项目管理方向开设概况。

为了解目前我国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对 2011 年全国管理学中三个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 硕士生招生简章进行了检索分析。结果显示共有 116 所院校至少在上述三个学科之一中设立了项目管理及相关培养方向。相关方向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等。其中设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的有 71 所,设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的有 68所,设在企业管理专业下的有 8 所。这 116 所学校包含 211 院校 49 所 ( 其中 985 院校 20 所) ,211 院校所占比例为 42. 2% 。在学校分类上,理工类 57 所、综合类 34 所、财经类 13 所、农林类 7 所、民族类 2 所、师范类 1 所,可见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在管理学科内设置了项目管理相关培养方向。

根据数据统计,理工科院校是拥有项目管理方向最多的院校,其次是综合类院校,财经类和其他类型院校加总只占 20%左右。由于理工科类院校在理工科上的天然优势,具有强大的理工类基础学科作为技术支撑,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层面; 加之理工类院校多和工程类企业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能为教育中的实践部分提供较多的机会,在培养项目管理人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此类院校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局限,项目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计划、决策的分析方法,也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和原理,理工科院校由于其侧重点在于具体的技术方法,可能对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将不利于培养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

进一步分析开设项目管理方向院校的地域特征,项目管理方向在我国各个地域的高校都有分布,但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数量最多的是华东 ( 30 所) 以及华北 ( 29 所) ,首先这两个地区本身拥有较为庞大的高校数量,除此之外,华东的上海和华北的北京、天津等地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且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日益高涨,基本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社会对项目管理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接下来是华中( 15 所) 、西南 ( 14 所) 、西北 ( 13 所) 和东北( 10 所) 等地,分布最少的是华南 ( 5 所) 。

1. 2 项目管理方向开设详情。

从设置项目管理类方向的学科专业分析,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共有 71 所,其中 211 院校 24 所 ( 含 985 院校 10所) 。从该专业设置的学院类型来看,共有 45 所院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设在经济管理学院( 或称商学院) 中的,占总数的 63. 4%,其余专业则分布在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有 16 所位于华东,14 所位于华北,12 所位于华中,12 所位于西南,10所位于西北,5 所位于东北以及 2 所位于华南。

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设项目管理的院校共有 68 所,其中 211 院校 28 所 ( 含 985 院校 10所) 。除 1 所学校的该专业位于统计与数学学院以外,其余全部位于经济管理学院 ( 或称商学院) 。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华东有 21 所,华北有 17 所,华中有 9 所,东北有 8 所,西北有 5所,西南和华南各有 4 所。

企业管理专业下的项目管理类方向因为只有8 所学校,本文不作重点分析。

从所在学校的类型分析,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中,共有理工类院校 40 所,综合类院校 20 所,军事类院校 3所,财经类院校 2 所,农林类院校 2 所,师范类和民族类院校各 1 所; 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中,共有 33 所理工类院校,20 所综合类院校,10 所财经类院校,农林类院校 4 所和民族类院校 1 所。

可见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在地域分布和院校类型分布上趋同,首先该专业在华东和华北的院校当中分布最多,另外理工类院校是开设该专业最多的院校,但在财经类院校开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院校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大。

为进一步分析该方向所具体涵盖和涉及的领域,笔者依据国际公认的项目管理学科九大知识体系的划分来分析该问题。在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 第4 版) 》中,将项目管理划分为 9 个知识领域,即: 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1]。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断渗透,项目信息化管理也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模块; 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将其作为一大类别; 另外将技术经济中的评价管理和研发管理也纳入该分类,通过考察各个院校项目管理相关方向的名称,将各个方向在 13 个主要模块中进行归类,从而得出该方向在 13 个领域的覆盖情况。其中由于名为 “项目管理”的方向范围过大,难以判断具体所属领域,因此在统计中将其剔除,只考虑其他具体方向。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统计到的数据来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的项目管理方向在项目管理的大部分领域都有覆盖,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开设的院校最多,占到了全部的 30%,并且其中三分之一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位于土木工程等工科类学院; 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偏向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这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2 项目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情况。

2. 1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数量分析。

由上文可知,我国有很多高校都在管理学的三个学科专业中开设了项目管理相关方向。但是关于这些项目管理相关方向在高校中的实际培养情况,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考察。本文通过检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统计各学校具体专业在近年实际产出关于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毕业论文情况。由于 2011 年的论文尚未完全被数据库收录,因此主要对 2008 ~ 2010 年的论文进行考察和分析。

首先分别对 71 所高校和 68 所高校 2008 ~2010 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关于项目管理的硕士论文进行了搜集,主要做法是查询 2008 ~ 2010 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 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所撰写且关键词中含有 “项目”的论文。结果总共搜集到相关论文 104 篇,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出 77 篇,共来自 14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重庆大学产出论文 21 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共产出 27 篇,来自 10 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化工大学产出 8 篇。其分布如表 2 所示。

可见在管理类专业中设有项目管理方向的学校里,实际产出相关领域论文的学校还相对较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只占到 18. 2%,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占到 14. 7%。从每所学校产出论文的数量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学校在三年内产出论文的数量小于等于 5 篇,只有极个别的学校在 6 篇以上。首先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有个别研招单位的硕士论文可能未纳入中国硕士论文库,另外可能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没能通过该种查询方式搜寻出来。但依然可以由此看出,虽然有许多学校开设了项目管理方向,却并没有严格地在该方向上进行培养,导致拥有硕士论文的学校数量远少于开设了该方向的学校数量。

2. 2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方向分析。

为考察各个学校所产出的论文方向和培养方向的相符合程度,对 104 篇文章所在学校的培养方向进行了分析,首先剔除了方向名为 “项目管理”的学校所产出的论文,只考察剩余 60 篇文章的情况。通过观察每篇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对其和方向名称的相符程度进行评估,将每篇文章的方向切合度分为五档,分别为完全相符、基本相符、部分相符、基本不相符以及不相符。统计结果如表 3 所示。可见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和方向相符,只有极少数的文章偏离了开设的方向。总体来说,项目管理方向开设的切合度还比较高,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大部分能按照其培养方向进行培养,实际培养方向偏离初始方向的情况不多见。

 

为更好地考察管理类专业下项目管理方向在项目管理各个领域的实际分布情况,依据前面的统计方式,对 60 篇论文在各个领域的分布同样进行统计,如表 4 所示。可见在两大管理类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硕士论文覆盖了约 50%的项目管理领域,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整体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都有涉及,且侧重于风险管理、整体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所覆盖的领域和所开设的方向基本一致,说明各院校在培养项目管理方向人才的过程中基本遵循了初始的方向;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方向在领域上的分布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类似,且各领域的分布较为均匀,但在该方向的设置上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占了几乎全部的比例,然而实际产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3 结语。

基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得出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详情。第一,全国共有116 所院校至少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三个学科之一设立了项目管理及其相关培养方向,其中有 57%的项目管理方向位于理工类院校,34%位于综合类院校,剩下的则位于其他类型院校,可见项目管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高校理工科背景而开设; 在地域分布上,华东和华北的院校占了绝大多数,具有50. 8% 的比例。第二,从具体研究的项目管理领域上看,在项目管理的几大领域中都有涉及,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则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第三,从硕士论文的产出情况可以看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8 ~ 2010 年产出关于项目管理专业的论文 77 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27 篇,论文的数量远低于应有的数量,可见该方向的实际培养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可能某些院校存在着有关生源不足或者是方向虚设的情况。第四,在各校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论文中,论文的主题和方向的切合度总体上还比较高,大多数论文没有偏离原先的培养方向,说明实际开设了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能较好地沿着该方向进行培养。第五,从硕士论文研究的领域来看,该方向的研究领域覆盖了约 50%的项目管理领域,但还有一些领域鲜有涉及。

可见,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领域在实际开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该类院校虽具备较好的工科背景和技术支撑,但是经济管理的理念可能难以渗透,在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人才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其次,该方向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实际培养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说明该方向的建设力度还不够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投入和加强; 再次,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研究的全面展开; 最后,该方向的建设在项目管理领域的覆盖面上还有待提高,在某些特定领域上的涉及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魏法杰,邓修权,王际坤 .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研 究 [J]。 管 理 工 程 学 报,2005,19 ( Z1 ) :182-187.

第7篇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考核方式 思路 改革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面向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所开设的专业综合特色课程,是集机械、电子等基础课程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课程在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基础上,从机械电子结合的角度介绍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并结合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讲述相关系统产品的组成原理及工作过程,阐明机电一体化技术原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重视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重视相关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1-2]。针对该课程以上特点,如何开展课程的考核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在综合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现有考核方式的特点,分析探讨了不同考核方式优缺点,提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为高校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特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作为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在机制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融合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将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等多种技术融于一体,体现了“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有机结合”的原则,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突出特点,课程对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设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在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基础上,从机械电子结合的角度介绍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结合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讲述相关系统产品的组成原理及工作过程,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的组成及发展方向,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及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有关机电一体化仪器、设备的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即通过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学生系统了解机电技术学科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设计方法,提高学生“机电有机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3-4]。

2.当前主要的考核方式及其特点

2.1试卷考试。

试卷考试主要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及半开卷考试等形式。试卷考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水平,但是,学生突击背复习题应付考试现象较为普遍,而且结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特点,单纯采用试卷考试很难实现课程“提升学生机电有机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而且课程考试一般在结课后一次性完成,无法完全反映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缺乏对于课程的过程管理。

2.2平时成绩与试卷考试相结合。

针对试卷考试存在的过程监控不足等弊端,许多院校在考核过程中引入平时成绩考核环节,平时成绩主要由期中考试测验、出勤、平时作业等组成,一般权重在20―40%。课程总评成绩最终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成绩为试卷成绩。该种方式对课程的过程管理进行了监控,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思考,课下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该种考核方式对于课程考核权重及平时考核项目的设置要求较高,教师需对平时作业的布置、创新类实践项目设置等平时考核环节进行较好的把握。

2.3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通过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提交结课论文的方式完成课程考核,结课论文考核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对于课程论文,一般要求选题结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面的内容,原则上一人一题。

结课论文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在结课后期较短时间内完成质量较高的课程结课论文难度较大,易出现论文分析肤浅、运用课程理论知识点不足等问题。

2.4基于CDIO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核方式[5]。

基于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提出CDIO考核方式,该方式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强调学习评估方法和学习成果相结合。考核模式采取“4+3+1+2”考核方式。具体做法是:在考核前一个月左右给学生布置一批应用性比较强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面的课题,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查阅有关资料,编制程序框架,调试程序并进行仿真,在考前一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适当缩小命题范围,减小难易程度,突出重点,命题采用分类随机抽签的方法,学生在上机考核过程中,规定时间,一人一机,分组进行,教师重点考核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及实践技能,并进行答辩。答辩时,教师针对考题进行提问,考核成绩最终由平时、上机技能、答辩情况及调试结果综合评定,从而考核学生对课题的准备情况、理解程度及实践技能。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明确职责,利用实验室的开放,对自己的课题设计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物模型,通过当场演示,讲解分析,教师注重过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分工、设计、演示情况和答辩情况综合打分,得出本门课程成绩。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是引导学生平时注重学习,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上课互动性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5采用职业技术资格考试来代替传统考试[6]。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证书更多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涉及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多个角度,并侧重于技能、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利用其取代传统考试的同时,需对照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认知、操作技能与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考察其可行性,并将其作为选择和确定结业考试内容的依据。目前,可参照“数控中级工”、“维修电工”等工种中的一类或多类项目进行考虑,学生通过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申请课程免考的方式进行。

3.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特点,结合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考核过程中,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考核向多种形式并重的方式转变,将理论考核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向转变,将组织方式由学校组织向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考试方式转变,具体思路如下:

3.1丰富考试考核形式,强化其合理性。

为了提高考试考核的公平性与合理性,考试考核的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方式[7]。考核过程中,合理引入平时成绩考核,将现有的一次性考试考核转变为多次考核,通过综合课堂表现成绩、随堂测验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实习成绩等多方面的指标决定最终的综合考核成绩,在此基础上,确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标准,合理分配考核指标权重,以期合理、公正地反映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

3.2完善考核内容,强化考核过程管理。

为了使课程考核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学校效果,课程组需在进一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完善课程考核内容,形成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试题库,并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方向,及时更新完善考核内容,根据实际及时修正考试内容,提高考核内容更新效率。在平时考核环节,需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平时考核方式方法,提高其可操作性。

3.3拓展考核组织方式,多渠道实现课程考核。

在考核组织方式上,突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8],通过课程学习,在合理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立适于课程考核要求的职业资格类别,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考核接轨的以职业综合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全程考核的考试考核体系,实现课程的多方式考核,使学生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

4.结语

本文在综合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现有考核方式的特点,提出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然而课程考核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改变先前的考核模式,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时要求教师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这对教师、对学生都将是一种挑战。因此,要想切实做好《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务必制定好长期策略,注重积累,保障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董爱梅.《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41:11-12.

[2]朱国云.基于过程化考核的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学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5:110-111.

[3]叶慧群.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145+147.

[4]刘延霞,宁玲玲,马广勇.《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111.

[5]袁健,朱龙英.基于CDIO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0,02:18-20.

[6]朱敏红,闫红蕾.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2,06:24-25.

[7]肖海平.探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24:1.

第8篇

【关键词】 校企协同 地方 应用型本科院校 信息类实践教学

一、前言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实际教学中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目标。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信息类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远远达不到就业市场的需求。我国IT行业发展较为迅速,需要大量的理论与技术兼备的专业人才,但是毕业生所学的操作技能与市场脱轨,而且动手实践能力在整体上比较差。企业招进大学生后,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时间与金钱。面对这种情况,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正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对信息类专业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重视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创建特色的信息类专业,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很早以前就已经着手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学校基本上都已经开设专业的实践课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后,许多企业反应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不是很突出,@就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难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学校必须要深化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的发展,建立一个以校企协同合作模式为前提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可将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校内实践教学改革,第二个部分是企业订单式实训,第三个部分是企业实习,第四个部分是毕业设计。通过这四个教学环节,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熟练的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进一步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1加强对校内操作课程进行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开设了信息类专业操作课程,但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向学生重复展示操作过程,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教学变得枯燥,导致很多学生对信息类专业的学习失去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校内信息类专业操作课程的改革,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可将项目设计应用于教学中,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的不足[1]。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在该学期内完成这一项目,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学生就会重视每一节课程的学习,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与技能知识。例如在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一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中,教师可以在初期的时候,就给学生布置期末的课程设计项目,让学生明白想要这一项目设计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学生就会为了完成任务而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从而为企业实训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后面企业订单式实训和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2]。

2.2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创新能力在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只懂得模仿,掌握一些大家都已经熟悉的操作技能,那么将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尽量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其潜能。而且通过实践活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使其对信息类专业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一些大型的比赛活动,让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参与设计,体会相互协作完成设计的快乐,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与合作意识[3]。

2.3开展企业订单式实训教学

绝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校内实训基地,这是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主要场所,为了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学校应当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氛围,模拟企业环境建设实训基地,使设备、技术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接近于真实的职业环境。在具体的操作中,学校应当“引企入校”,在大三最后一个学期时,邀请企业人员在学生的课余或者暑假期间,对其开展企业订单式实训教学活动。在整个的实训期间,学校应对学生进行项目化管理,将所有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并从小组成员中推选一名学生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对本小组的成员进行管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经理应当遵循轮流担任的原则,这样就可以锻炼所有小组成员的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企业规范要求学生,让学生对企业的工作模式有所熟悉,以便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应用性人才[4]。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JAVA EE开发实训活动,具体可分成17个阶段分别对学生开展教学,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要求具有理论授课占据30%,而实践部分占据70%,全部阶段一共分为488课时。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训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实践教学中锻炼自己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4创造岗位实习机会,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

虽然学生在学校接受过实训教学,但是真正进入岗位后未必能够适应环境,因为实训基地毕竟与企业工作环境不一样,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学校应当给学生创造岗位实习机会,安排学生到各个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为期9个月的实习。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习机会,学生就可以真正的了解企业文化以及工作节奏,学会如何与同事进行沟通,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水平,掌握更多的专业操作技能。结束实习以后,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可以考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5]。毕业设计的题目应与实习的内容相符合,在实习阶段,则由企业实践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应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让学生整理并自行完成论文。之所以让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与论文质量,因为学生在企业中真实的参与过一些项目,他们对于自身的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才不会避免理论空洞、不切实际的现象,进一步充实论文。

三、结语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加强对校内各项操作课程进行改革,使学生对信息类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并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的相关竞赛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应当开展实训教学,邀请企业人员在暑假期间对血很少能进行实训教学,严格按照企业规范要求学生,以便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当给学生创造岗位实习机会,并在实习后以实际项目设计为题进行毕业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宣丽萍.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多元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探析[J]. 高教论坛,2015,10.

[2]刘涛,王忠群.应用型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 ,2011,03.

[3]高玉芹.电子信息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9,07.

第9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B1326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13-02

现代焊接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性先进技术,是制造业重要的关键技术,[1]机械制造和金属结构制造行业急需大量的焊接工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国内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基本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以下简称“材料成型”)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以下简称“焊接”)两个专业承担,开设以上两个专业的本科院校上百所。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优势对这两个专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改革,本文研究了国内院校“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通过梳理总结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焊接”与“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以明晰两个专业的未来发展走向,使培养的专业人才更加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存在的问题[2-5]

根据资料统计,国内多数学校的“材料成型”专业由热加工领域的1~3个原有专业整合形成。整合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方面,而在专业课方面出现了两种培养模式:一是设置专业平台课按专业方向模块培养,主要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依托自身优势设置了铸造、模具和焊接等其中的一到三个;二是实行通才教育。还有一些院校由原机械类专业合并,涵盖热加工领域知识后形成。而目前开设“焊接”专业的院校已达16所,它是继国家保留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并整合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之后,国内其他高校逐渐从“材料成型”专业分离出来形成的。

通过对众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发现:对于“材料成型”专业,虽然拓宽了基础,但仍存在专业方向模块培养过窄的弊端以及实施通才式教育的缺陷。对于“焊接”专业,因承袭了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培养思路,知识能力结构培养过窄、过深的弊病更加明显。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从铸、锻、焊、模具和冲压等技术进步,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高度去准确理解这两个专业各自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对“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度解析,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出现了两个专业知识能力体系偏窄、不系统、不完善等现象。对于“材料成型”专业学生来说,戴上了知识大帽子,却成为了能力单一的专才,或能力弱的庸才,或无能力的偏才;而对于“焊接”专业学生来说,则戴上了知识专一的帽子,成为了能力单一、适应性差的窄才。

二、专业依托的学科发展趋势及行业需求分析

材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6]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对材料的力、光、电、磁、声及热等特殊性能及其耦合效应的要求,对材料的高强、高韧、耐热、耐磨和耐腐蚀等性能的要求,以及对材料与环境协调性的要求都在日益提高。通过在微结构不同层次上的材料设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材料开发,复合化、低维化、智能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材料在生物、信息、能源和生态环境等领域不断涌现。

材料是以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进入社会应用领域。材料通过加工制成结构件、设备及装备,在冶金、机械、化工、建筑、信息、能源和航天航空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现代社会大量的需要掌握材料加工技术的人才。

材料加工的范围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大量的新材料的涌现推动了材料加工过程向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和超精密化技术方向迈进。现代材料加工已超越传统冷、热加工的范畴,与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力学、机械学、电学、控制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新型高性能材料的研发有着相互依存和彼此促进的密切联系,并成为再制造工程的关键技术支撑之一。因此,只有掌握多学科交叉知识,并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人才,才能满足现代材料加工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与结构形成规律和控制技术。[6]当代材料加工技术和相关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程问题包括:材料的表面工程、材料的循环利用、材料加工过程模拟及虚拟生产、加工过程及装备的自动智能集成化、材料加工过程的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加工的模具和关键设备的设计与改进以及再制造快速成形理论与技术等。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是:液态凝固成型、固态塑性成型、粉末成型、材料的净或近净成型等精密成型与处理、维纳加工、多场协同作用下的加工、表面工程、特种和异种材料连接、加工过程的模拟与智能化控制、材料循环再生利用技术,以及针对体积损伤零件及新品零件的三维快速成型技术等。[6]

教育部在20世纪末从铸、锻、焊、模具和冲压等技术发展进步,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高度,为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材料类专业中设置了“焊接”专业,而在机械类专业中设置了“材料成型”专业。[7]

三、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分析

了解两个专业的学科门类、专业类以及专业依托的基本学科,准确理解基本学科内涵、专业名称内涵、相关学科以及学科间的联系,对于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

1.“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焊接”专业属于材料类专业,材料类专业的共同特征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基本学科。该学科研究各类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制备合成及加工、物理及化学特性、使役性能及安全、环境影响及保护、再制造特性及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并研究材料与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及构件的学科。[6]“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材料学科与工程学科的基本内涵,并侧重研究焊接结 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

焊接技术工程追求优良的宏观性能,但是工程结构的宏观性能与结构材料的微观组织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宏观性能的优劣取决于材料微观组织的状况。从材料连接的微观角度考虑,焊接机理复杂,加热热源、材料成分、母材的组织与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等因素对焊接质量影响极大,须以实验科学为基础,既重视具体细节问题,又考虑众多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材料微观组织来获取优异宏观性能。“焊接”专业是以连接技术为手段、以材料结构为加工对象、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

因此,“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力科学、机械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生产、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焊接过程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科技人才。

2.“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材料成型”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的共同特征是以机械工程为基本学科,该学科主要围绕各种机械产品与装备,开展设计、制造、运行、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研究。[6]“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机械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程学科的基本内涵,侧重研究机械产品及装备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是指“材料”成型,而非“构件”成型。它通过控制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使材料变成满足使用功能和服役寿命预期要求的各种零部件及成品。材料成型方法采用液态凝固成型、固态塑性成型、粉末成型、材料的净或近净成型等精密成型与处理、材料连接以及三维快速成型技术等。它不仅指成型工艺,而且还要对成型过程实施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成型”专业包含材料的成型设计、成型工艺和成型质量控制。对于设备的电控设计研究则不包含在本专业。

因此,“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学、力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成型工艺及装备、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和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科技人才。

3.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辨析

“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分别属于两个不同专业类,应以充分体现各自专业类的鲜明特征作为确立各自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通过分析“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专业依托的基本学科不同。前者依托材料科学;后者依托机械科学。第二,对相关学科重要性的排序不同。前者相关学科的排序为力科学、机械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后者相关学科的排序为材料科学、力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第三,二者研究的知识领域不同。前者研究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生产、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焊接过程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后者研究材料加工理论、成型工艺及装备、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和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第四,研究的对象不同。前者研究构件;后者研究机械产品及装备。

虽然两个专业都属于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范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涵盖材料连接技术,但是根据对“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可以看出,“材料成型”专业从机械工程学科的角度出发,侧重培养掌握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的人才,而“焊接”专业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角度出发,侧重培养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的人才。需要指出的是,“材料成型”专业的知识体系应包含焊接核心知识,能力体系应包含焊接应用能力。两个专业对焊接知识能力要求的范围广度和内容深度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见,“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重大差异。

四、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分析

高等本科院校在确立这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在符合高等工程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专业类的明显特征,根据自身在全国高校同专业中所处的位置确定专业办学定位,即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科学研究精英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复合型,还是工程技术应用型。同时还应根据办学历史形成的专业办学优势,例如依托的行业等,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使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明显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31-40.

[2]邹家生,朱松,郭甜.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02-107.

[3]孙凤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1,11(2):21-24.

[4]常庆明.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5):402-407.

[5]陈拂晓,张柯柯,郭俊卿,等.普通工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践[J].科技咨询,2008,(6):116-117.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0-137.

第10篇

一、实习方式

实习方式采用集中为主和分散为辅,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学生人数少,有条件集中的要尽量集中,并安排教师组织、管理和指导实习,如艺术类、体育类、涉农类专业。一个专业能在一个城市的几个单位联系到实习单位的要集中实习,如计算机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教师教育类人数不多的专业。人数多的大专业可考虑在一个县的中小学、幼儿园实习。涉农类专业实习可以打破时间限制,根据季节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灵活安排。各系从通知下发之日起要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实施方案。分散实习的,各系必须在学生放假离校前,将《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实习记录本》印发到学生手中。集中实习选派实习指导教师的,待遇按绩效方案执行。

二、实习时间安排

教师教育类:实习时间两个月,即2013年9月1日——10月31日,11月2日返校,11月4日上课。

高职类:实习时间半年,即2013年8月1日——2014年2月1日。2月底返校,与其它年级同时上课。

三、实习要求

(一)教师教育类专业

1、继续实行实习前试讲制度

(1)各系安排工作认真负责,富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备课和试讲进行指导。学生备课时间:7月7日;试讲时间:7月8日—10日。

(2)每位试讲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控制在12—15人。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备课、试讲环节进行具体指导。力求通过指导,使学生的分析教材能力、组织处理教学内容能力和设计教学、编写教案能力有较大提高。使学生的课堂教学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板书设计技能、提问技能、小结技能等确实得到训练。

(3)指导教师要认真填写《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试讲记录表》,对每一个学生的指导要做出完整记录,指导结束交教学系,作为教学档案留存。教务处将适时抽查指导记录。

(4)7月2日前,各系将具有可操作性和较强针对性的试讲指导方案和试讲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名单报教务处。

(5)指导教师集中试讲指导按0.5学时/学生计发课时。试讲结束后,各系将应发指导教师的课时费造册交教务处审核后报学校核发。

2、各系根据学生人数印发《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实习记录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真填写,并于实习返校后交教学系留存。

3、实习过程要求

(1)毕业实习包括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实习和班级管理工作实习。

(2)实习过程中,必须先见习一段时间,在全面了解中小学相关课程课堂教学、熟悉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实习。

(3)课堂教学实习课时不得少于30课时,且每课时必须有较详细的教案。教学系负责检查和保留学生教案,并作为考核依据和评估材料。

(4)实习结束后填写《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实习鉴定表》,并请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做出鉴定,加盖公章,返校后随实习材料交教学系。

(二)高职类专业

1、各系根据学生人数印发《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习记录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真填写,并于实习返校后交教学系留存。

2、毕业实习必须紧密联系专业实际和行业、产业和企业实际,通过实习要进一步确立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社会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将所学专业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提高实践技能,并在实践中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的专业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就业竞争和适应职业岗位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实习过程中要尊重校内外指导教师, 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在实习单位就业奠定基础。

4、各系安排一名校内教师随班指导和管理,同时印发《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习指导记录》,指导教师认真填写后交教学系留存。同时聘请一至二名校外导师实地指导。

5、校内指导教师的交通费(汽车费)由学校支付,指导费按3学时/天标准核算。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费由各系拿出方案报教务处汇总后报学校审批。

6、实习结束学生认真填写《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实习鉴定表》,并请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做出鉴定,加盖公章,返校后随实习材料交教学系。

7、在做实习动员时,各系同时布置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结合实践选题、查找资料,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基础工作,完成初稿。指导教师要通过信函、电子邮件和电话等通讯手段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学生返校后再修改、完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四、实习报告要求

(一)实习报告内容要求

1、各专业学生必须在完成规定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写出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工作的全面回顾、反思与总结,旨在为今后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每个参加实习的同学都必须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应包括:

(1)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地点;

(2)实习内容及具体做法;

(3)实习效果及评价;

(4)实习体会等。

2、实习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文史类、外语类各专业实习报告字数不少于2500字。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各专业实习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

(二)实习成绩评定要求

1、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意见、实习指导教师意见、实习报告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系根据学生实习态度、情况、实习单位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实习报告的内容与文字表达给出系级学生实习成绩。学校根据实习单位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和教学系意见最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2、实习成绩评定标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其中优、良比例不能超过50%。

3、每个学生都必须按规定参加实习,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成绩合格者,给予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未参加实习或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五、实习安全要求

(一)实习前各教学系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习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实习。

(二)指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通过电话、短信、QQ、Email等多种形式联系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和实习情况,有问题及时汇报。

(三)各系要与分散实习的学生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六、工作进程

(一)教师教育类各专业

1、2013年6月25日前,教学系制定详细的毕业实习方案报教务处;

2、2013年6月30日前,教学系进行毕业实习动员、实习纪律教育和相关培训等;

3、2013年7月7—10日学生备课、试讲。

4、2013年9月1日—10月31日实习,11月2日返校,11月4日正式上课。

5、2013年11月10日提交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报告;

第11篇

关键词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 数模竞赛 创新能力培养 改革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1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ctivities 

i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ANG Wenfa[1], WU Zhongyuan[2], XU Chun[1] 

([1]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2]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Abstract Under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based on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o Yan'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sub-level, sub-module" model of teaching and organization contest guidanc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accordance with academic competitions, math majors and computer majors, two contests with a thesis project and Daiso, boutique website and digital-analog Association and second class "four convergence" approach to student 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personnel train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m building, professional building. 

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ch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reform measures 

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竞赛的广泛开展对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中,既能增强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大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个问题是近年来众多高校关注的问题。延安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近几年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 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数学建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如经济、计算机及软件、管理、国防等,虽然数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但是,人们对数学类课程、数学学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仍认识不够深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措施等诸多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完全脱节。正如著名的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所说“今天的数学科学兼有科学和技术两种品质,数学科学是授人以能力的技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技术人才,数学作为一门技术,现已成为一门普遍实施的技术,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门技术。因此,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数学类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将其简单地当作工具和方法,而要将其当作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在保证打牢基础的同时,力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的。 

2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分层次、分模块实施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和竞赛指导 

一是在数学建模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按照知识点及教师研究方向,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九个模块。第一层次包括数学软件、初等模型、优化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等五个模块;第二层次包括离散模型、概率模型、统计回归模型、数值计算与算法设计等四个模块。第一层次针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第一层次+第二层次针对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具体措施是:由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每位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主讲自己所从事的方向模块,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充分发挥每位教师专业优势,有效地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二是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按知识点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其中,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三是在校内数学建模竞赛中,按照“建模知识+专题讲座+模拟+竞赛”的模式组织校内建模竞赛,主要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内容,使学生对数学建模有更加深入的感知和认识,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四是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按照“集训+软件应用+旧题新做+模拟选拔+强化训练”的模式组织全国建模竞赛,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联想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为内容,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得到良好培养。 2.2 建立数学建模精品课程网站,为数学建模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网站将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数模竞赛有机地融合,为学生全方位了解、学习和掌握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开辟第二条通道。网站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描述、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建设规划】、教学团队【整体情况、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资源【教学安排、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电子教案、课程作业、课程习题、模拟试卷、参考资源】、实验教学【实验任务、实验大纲、实验指导、课程设计、实验作品、实验报告】、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课题、教学论文、学生评教】、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奖、获教学奖项、人才培养成果、教材建设】、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自测】、成绩考核【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下载专区【教学软件、常用工具】、数模协会【协会简介、协会章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竞赛获奖、优秀论文、往届赛题、模拟赛题、校内竞赛、新手入门】等,这些内容几乎囊括了数学建模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料学习就可以全面了解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3 专业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专业优势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四个专业,其中两个为数学类专业、两个为计算机类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两专业的长处和不足,按照专业结队子、学生结队子的模式组织教学和小组讨论,强化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强化数学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在竞赛组队中,每队均配备至少1名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和1名数学类专业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4 延伸数学建模竞赛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校内数学建模竞赛试题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的实际问题。因此,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时,从往届赛题或模拟试题中选择一些题目,将其进行适当的延伸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选题。通过这一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3.1 我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6项、陕西省一等奖33项、二等奖71项,4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1名指导教师获陕西省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优秀指导教师,600多名学生参与大创项目,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该赛事因此也成为了延安大学学科竞赛品牌和亮点。 

3.2 我校数学建模教育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质量工程项目及教改项目 

教学成果奖:“理工类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地方性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荣获2003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计算机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荣获2012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厚基础、重实践、强化工程素质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11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学建模课程改革及数学建模竞赛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7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质量工程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2010年省级特色专业;“数学建模教学团队”为2011年省级教学团队;“数学建模精品课程”为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数学建模”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试点项目。 

教改项目:“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为2009年省级重点教改项目;“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为2013年省级重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为2011年校级重点;“计算机相关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2013年校级重点。 

3.3 依托数学建模教育平台,推动指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 

数学建模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数学建模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理、工、经、管、教各学科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主要以学生的洞察能力、创新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抽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数学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数学建模竞赛、第二课堂、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为手段,通过“分层次、分模块、四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在提高我校学生解决在理、工、经、管、教等学科专业领域遇到的数学建模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为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2013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BZ37);2014年陕西本科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数学建模”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

自麦克兰德(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应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外,其他学科也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麦克兰德的胜任力是指在工作和有关情境中,帮助个体取得成功的决定性的、基本的个体特征。一般认为,胜任力是指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的一种特质,包含能力、技能以及知识。进一步的研究深化了对胜任力的理解,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景下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价值观、动机、知识、技能甚至个性,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其职场竞争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职业胜任力包含了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胜任要素的总和,既有专业素养,又具备工作能力;既有潜在能力,又能付诸实际。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为进人职场的一种素养,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对职业的基本态度、所表现出来的职场行为;二是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既包含从事各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又包括从事特定工作和岗位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三是既包含寻求工作的能力,又包含工作中能体现优良业绩的技能。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利力开发的前提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人中国后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教育体制的特殊原因,高校引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相对较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个人目标、组织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通过对个体主观因素的测定和分析,考虑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目标,以此制定分阶段的执行方案。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提前做好职场准备。特别是对于面临就业难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等到即将就业才开始,应该从进入高校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不仅仅只是规划大学期间的,也要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个初步愿景,关键是把二者很好地进行接轨。整个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三个过程:一是打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主要是认真学习公共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树立职业发展目标,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熟知公共部门对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三是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能够使每个专业学生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了解政府部门的岗位分析,了解公共部门的用人之道。

三、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公共管理的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这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素质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明确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关键特征进行识别,才能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

如何识别胜任力,关键是建立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绩效目标而所需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如何建立模型,一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该方法通过对被访谈者在职业生涯中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三件事的回顾,探察访谈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该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该工作角色中优异者和表现一般者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以此确定工作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

为了建立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我们对已就业的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部分党政机关以及专业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通过半年多的持续性访谈,结合已有文献的检索总结,根据互斥性、相关性和完备性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七个基本指标?.业务知识、管理技能、社会交往、业务能力、精神风貌、身心特征、成长导向。内容分析最终得出一个七维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模型。每个胜任力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胜任力二级指标。

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方案

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公共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公共管理类专业胜任力模型的要152素出发,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运用公共部门场景模拟和现场实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具备未来公共管理者的胜任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人整个培养体系。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要素。国外一些高校的实践表明,只有将所有的模型指标整合到培养体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人培养体系,首先是根据模型指标,结合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以及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拓展课、实习实践课等课程和实习体系,课程改革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法的系统变革[2]。保证所有培养方案都与职业胜任力密切相关,最终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其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封闭在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和公共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从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出发,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必要邀请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同时,通过举办各种论坛聘请公共部门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甚至直接聘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学生授课,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实习实践学时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把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分解到相对应的实习实践中去,设计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

校内实验模块主要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购置公共部门管理的实验教学软件,通过软件平台的仿真实验模拟公共部门系统的运作,比如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系统、社会保障模拟系统等,利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把公共部门搬到高校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模拟熟悉公共部门的运作流程,运用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全面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业务知识能力和管理技能,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校外实验模块主要通过参与公共部门实际工作,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习实践,可以把学到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南和写作方向。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既强化了对公共问题的深刻认识,又拓展了实际动手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

第三,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未来职场在公共管理部门,因此提前邀请公共部门介入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他们职业胜任力的重要一环。

首先,培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入学之后,组织他们参观和认识公共部门,特别是通过认知实习,选择参观诸如政务服务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公共部门,初步了解公共部门的职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行为。选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加以介绍,边参观边了解边学习,可以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加强对整个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破除校内外之间的藩篱,将公共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士请入校园,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会、现场问答等。形式可以多样,人员可以因专题而异。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管理的现实需求进行讲座或对话,使学生知晓当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公共部门管理的前沿,掌握公共管理的方法技巧。这种形式既严肃又活泼,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实对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校外课堂,学生也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