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质装备论文

地质装备论文

时间:2023-01-02 13:14: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质装备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质装备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户外运动;影响因素

引言

“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和体验的体育运动项目群。”[1]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很多高校也开展了户外运动项目,来丰富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了户外运动中,亲身去体验户外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寻求了户外的刺激,锻炼了他们的体魄,放松了他们的身心。参与人数、活动次数的不断增多,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成都市区高校中一年内参与户外运动四次以上的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

通过到图书馆和网上两种方式查找文献、期刊、论文,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找到本题目需要的参考文献,明确本文方面的研究现状,论证本题目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本题目的研究调查及论文写作。

2.访谈法

准备访谈提纲,通过对学校专业方向的教师以及一些一些专家进行访问,获取信息资料,准确把握论文的论证角度和论证观点,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信息。

3.调查法

在一年内参与户外运动四次以上的人中,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20份,回收500份,回收的问卷经过分析能够真实的反应出影响户外运动的因素。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因素

在被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42%认为在户外运动中身体条件是影响户外运动的重要因素。身体条件影响户外运动的质量,好的身体状态不仅仅能够享受户外运动带来的快乐,还能够保证户外运动的安全。

糟糕的身体状态也会影响户外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够享受快乐。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因为户外运动参与者对自己的身体状态不够了解盲目参加户外运动造成的,或者知道自己的身体状态但是不重视,再者过分自信盲目参加户外运动;二是在户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身体损伤,有的是个人失误造成,也有的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1.身体损伤

身体损伤是最常见的一个影响户外运动的因素。“由于户外运动的开展场所是在大自然中,因此,安全因素是此项运动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影响这项运动的安全因素很多,且具有不可预测性。由于户外运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内容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参与者必须面对一定的风险。所以在这项运动中,经常会因为一些意外而导致损伤,这给户外运动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2]

2.身体出现疾病

在户外运动中,人体的运动量非常大,身体疲劳在所难免,而身体疲劳是最容易受到侵袭,这一问题也是在户外运动中常见的。

身体出现疾病主要原因是户外运动参与者自身造成的。在户外运动前,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没有去了解或者盲目参加,准备不足。身体出现疾病容易给户外活动造成进退两难的问题。因此,应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加强自身锻炼,准备户外运动必备的药品,防范于未然。不顾个人安危盲目参加不仅是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也给户外团队的带来危险。

(二)环境因素

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40%的人认为坏境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户外活动。

环境因素是在户外运动前必须了解的,天气变化、户外环境是我们可以去预判和选择的,但是大自然不是人类可以掌控的,突然的变化会对户外运动带来一些麻烦甚至危险。虽然户外运动也是寻求刺激的一种方式,但是寻求刺激不等同于盲目选择户外天气和环境,寻求刺激也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整个户外团队负责。因此,选择好的天气和适宜户外运动的野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天气变化、户外活动的地理环境恶劣,“户外运动的精髓和吸引力在于其自然属性,其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主要区别在于依托户外场地开展运动,由于项目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保障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因此户外运动对于运动场地有极为苛刻的要求。”[3]盲目参加户外运动,寻求刺激,不考虑天气的变化、环境的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发生会带来的不仅仅是困难还有灾难,危及生命。

(三)计划不具体,不完善

有一个完善的、具体的户外运动计划,会让我们在户外运动中轻松很多,能够体验快乐,保证安全。但是没有充足的准备,盲目参见户外运樱会是自己处于不利环境之中。填写调查问卷的人中10%人没有完善的计划影响了他们的户外活动,主要是在初次参与时出现的。

1.认识不够

这种情况出现在初次参与户外运动的大学生,没有经验,对户外运动的认识不够。这一问题在经常参与的大学生中出现的情况较少,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会对户外运动造成很多影响。

2.装备、工具损坏

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户外装备费用是一个难题,有的学校不能提供户外装备的情况下有的学生会去购置一些比较廉价但是质量不合格的装备,而户外环境会对户外大学生的装备、工具造成消耗,导致装备、工具损坏装;有的学校提供装备,由于学校的装备经常使用,遭到磨损或者损坏没有及时处理,在学生自己领取装备后没有认真检查,使学生在户外活动中出现问题。

(四)其他突发状况

户外运动时,随时可能发生一些不可预料与防范的状况,虽然发生几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还是会影响户外运动的计划,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一些其他突发状况有8%的人遇到,预防突发状况的发生也是户外运动需要防范的重点,不仅仅是防范,还要学会处置。处置突发状况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的处置方式,这需要参与户外运动者要经过一些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保障户外运动正常进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户外运动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户外运动受到身体因素、环境因素、户外计划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环境影响户外运动,在参加户外运动前应对户外环境与天气做详细的调查。

参与户外运动必须做出具体的、完善的计划,户外准备与计划影响户外运动的质量。

一些突况会影响大学生的户外运动,必须加强防范措施和手段。

(二)建议

参与户外运动前应该制定完备的户外计划,将衣、食、住、行、药品、求救方式各个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

对户外运动地点的天气和环境必须做详细的调查和准备,学习一些辨别天气变化的方法,增强自身适应能力。

在制作运动计划时,多询问一些有户外经验的人,尽力将计划做完善。

参与户外运动前应该学习一些基本应急手段,包括急救、逃生、辨别方向的方法等,预防突况的发生,提前预备危险求救工具。常参与户外运动的人群应该去接受系统的户外运动训练。

【参考文献】

[1]杨汉.高校体育课程―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6).

第2篇

关键词:管理体系;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一、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动因

转型升级的内因来源于地勘单位的运营状况和发展追求,更主要的是外部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宏观形势、行业发展、市场竞争格局、体制机制的变化等方面。

1.转型升级是落实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重大任务。就地勘单位而言,必须加快转变长期以来的传统粗放的找矿方式,实现向依靠科技进步、先进装备、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的方向转变,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转型升级是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一些重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铁矿石、铜、铝等对外依存度超过50%,资源短缺愈加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

二、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地勘单位的转型升级主要包括管理工作和产业发展两方面的任务,以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管理工作提升。

1.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随着地勘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单位应围绕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提升竞争力,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地勘单位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

(1)努力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发挥规划管理的统领作用。规划管理是企业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管理,发展规划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目标,规划决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2)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切实加强和改善营销工作。地勘单位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围绕找矿核心能力提高科研体系建设,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地勘单位以解决地质找矿中的理论、技术难题为目标,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提高地质找矿的成功率;要建立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技人员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评价制度,设立科技奖励资金等各项激励制度,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4)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地勘单位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必须建立起卓越的运营、管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QHSE质量认证、建立扁平化管理、推进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引入战略平衡计分卡、引进大型管理软件,从而使地勘单位的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地勘单位起源于地质勘查业,并随着地质勘查业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是当前地勘单位利润贡献高的业务;工程施工、加工制造、商贸服务业等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业务,部分业务虽然规模较大,分流了大量人员,但利润贡献较低,难以具备支撑地勘单位长远产业发展的能力。

3.加快培育新业务地勘单位正在进入的新业务可分为矿业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外业务三类。以传统业务为基础,不断构建地勘单位新业务领域,有利于加快地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体现地勘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

(1)矿业开发是产业价值链的高端领域,地勘单位以探矿权或资金、技术投入、上市融资等多种形式,进入矿业开发领域,进行矿产品开发,使矿业开发成为支撑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

(2)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浅层地热洁净能源、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加大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等特种矿产的勘查开发力度;加快推进海洋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积极拓展地勘单位的发展空间。

(3)海外业务要积极申请地质援外项目,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国内大型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借助大型企业的资金优势解决融资的难题,利用央企积累国际化项目运作经验和海外人脉,降低不可预测的风险;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和工程施工三类业务要统筹规划、互相借力、共同提升。

三、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1.“专业化”和“探采一体化”是今后地勘单位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没有地质勘查条件和能力的单位,应全面退出地质勘查业务;对于专业性地勘单位,如物测队、水文队、钻探队、专业工程施工队等,转变成相关技术专业的劳务、技术、工程等服务提供商;对于具备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地勘单位,应转变成勘查型的矿业公司,这应是大多数地勘单位的出路,也是地勘行业改革的根本方向。

2.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必须坚定不移转型升级是规划管理中的高难度动作,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信心、逐步实施,否则就成了“全盘皆输”,地勘单位转型之初可能带来阵痛,甚至是业绩的下滑。

3.转型升级必须系统地整合地勘单位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各类资源同步整合、相互匹配,加强和注重技术、人才、装备、资质、市场、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

四、结束语

转型升级是地勘单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巨大的挑战,更是关系地勘单位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地勘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进步为支撑通过广大地勘职工共同的努力,为推动地勘单位转型升级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 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势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新成果。通过“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提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出了基于瓦斯地质、地质动力区划、电磁波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和基于AE声发射、电磁辐射和瓦斯涌出等原理的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连续预测技术,实验成功了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瓦斯灾害综合防治及顺煤层强化抽放等技术,开发了矿井通风系统监测、可靠性评价分析及决策控制技术。另外还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急需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

1 概述

瓦斯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灾害因素多、治理难度大,矿井瓦斯一直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据统计,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低瓦斯矿井 占55.6%。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 突出矿井占15%左右。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淮南矿业集团所属11对矿井均为突出矿井,平顶山煤业集团所属 的13对矿井也全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

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实施了“科技兴安”战略,并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与此同时,我国的各类科技计划也逐步加强了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十五”以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以产学研结合方式开展了攻关研究,在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保护层开采、顺煤层瓦斯抽放及矿井通风系统监测、评价与决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2 瓦斯治理技术研究的新成果

2.1 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

瓦斯煤尘爆炸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煤尘着火机理及瓦斯煤尘爆炸机理研究方面,建立了粉尘云着火及燃烧过程简化模型,得出了粉尘空气混合物点火过程中慢速导热燃料模式到快速辐射燃烧模式的转变具有爆炸特征,试验系统中点火诱导期与高温固体颗粒燃料产物的质量分数和燃烧阵面中的热辐射有关,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颗粒相浓度与颗粒点立温度越低火焰加速效果越明显,辐射热损失可能导致燃烧区域的重构,粉尘空气混合物火焰稳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等重要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了瓦斯煤尘共存条件下煤尘云着火特征参数计算方法,揭示了瓦斯爆炸过程中爆炸波和火焰的变化特征。

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井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模型,用事故树方法分析了掘进、采煤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发生的影响因素扩权重、可能发生事故的模式和避免爆炸事故发生所要采取的途径。确立了矿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分为爆炸易发性指标和爆炸后果严重性指标。前者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四方面指标,后者包括煤尘爆炸指数、沉积煤状况、隔抑爆方式、隔抑爆用水量、井下作业人员、以往事故损失及矿山救护能力等。开发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和专家系统软件,并建立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性评价和防治专家系统。

2.2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

采用瓦斯地质理论与物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突出区域预测,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方向。“十五”计划以来,我国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取得重要成果:

(1)我国采用瓦斯地质方法,建立了瓦斯地质理论与物探技术相结合的多技术(数字地震勘探、无线电波透视和构造软煤测井曲线识别)集成的多尺度(矿井突出区和工作面突出带)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地质新方法;提出了以瓦斯地质单元基础的由构造软煤厚度(H)和煤层瓦斯压力(P)相配套的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地质指标,初步确定构造软煤厚度的突出临界值为0.90m;

(2)开发了具有信息输入、动态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的瓦斯突出区域预测WebGIS信息平台,实现了瓦斯突出区域瓦斯地质方法的自动化和可视化;

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形成了一套矿井瓦斯富集部位地震探测技术与方法,建立了由3D3C地震技术、AVO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瓦斯地质技术等构成的瓦斯富集部位地质—地震预测模式,形成了瓦斯富集部位探测的核心技术;

(3)采用地质动力区划的方法,确定了活动构造和岩体应力状态对突出的影响,并划分出应力升高区、应力降低区和应力梯度。为此开发了突出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计算机软件,确定了活动断裂、最大主应力、应力梯度等8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可方便地划分突出的危险区、威胁区和安全区,开发出了突出区域预测决策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了图、文、声和像的可视化;

(4)采用电磁波透视技术,成功研制出了探测煤层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技术和装备,建立了电磁波反射和吸收特征数据库和地质异常体的识别系统,得出了瓦斯灾害易发区分布规律,提出了判定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敏感指标和临界值,形成一套适于瓦斯灾害易发区的判识方法。

这些技术成果的研究和应用,完善并发展了我国煤矿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体系,提高了突出预测的准确性,非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达到100%,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超过70%,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掘进和回采过程中的瓦斯影响,显著提高掘进速度和提高回采工作面产量。

2.3 煤与瓦斯突出动态预测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的非接触式预测是通过对瓦斯或煤体本身的信号的实时监测而进行的连续动态预测技术。这种方法具有测试简单、不与生产发生冲突、实时连续监测等优点。因此,非接触式连续预测是目前突出预测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九五”攻关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动态预测预报的需要,分别研究出了基于动态瓦斯涌出规律原理、AE声发射原理和电磁辐射原理的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连续监测技术与装备。

通过分析瓦斯涌出动态变化规律与突出危险性的关系、实时监测瓦斯动态涌出特征波形、提取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特征指标,建立了煤巷掘进炮后30分钟的吨煤瓦斯动态涌出量指标、瓦斯涌出变异系数指标、炮后瓦斯涌出最大速率指标等连续预测指标,研究确定了这几种指标与炮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关系及指标临界值,以此综合判断工作面所处地点的安全状况以及前方的潜在危险性,实现了炮掘工作面瓦斯动态涌出预测,为我国煤矿提供了一种新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工艺技术;

开发出了一套AE声发射监测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装备,提出了AE声发射滤噪综合处理技术和方法,通过阻噪、隔噪、抑噪、滤噪和有效AE信号提取等途径,实现了有效滤噪的目的,取得了历年来滤噪研究中最有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研究出了包括传感器在内的AE声发射预测工艺技术,分析和总结了煤岩破坏AE声发射规律、AE声发射与瓦斯动力灾害的关系;

通过连续监测含瓦斯煤岩流变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强度和脉冲数及其变化的研究,实现了对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的预测预报,研究并揭示了电磁辐射与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提出了临界值法与动态趋势法相结合的煤岩动力灾害预警方法,开发成功了煤岩动力灾害非接触电磁辐射连续监测仪,实现了煤岩动力灾害的非接触、连续动态监测及煤与瓦斯突出预警。

2.4 高产高效矿井瓦斯灾害综合治理技术

加强瓦斯灾害的治理是防止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高瓦斯煤层群保护层开采、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强化抽放、巷道边掘边抽等技术是瓦斯治理的有效措施,也一直都是煤矿瓦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煤层群保护层开采方面,通过开展了保护层作用机理的研究,利用三维离散单元法对淮南矿区保护层开采后,采空区顶、底板煤岩体应力重新分布的规律、顶底板变形和破坏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理论上计算了保护层开采后卸压范围向顶、底板方向发展的深度,为确定被保护层的保护效果和卸压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针对首采保护层开采时,上下高瓦斯突出煤层的瓦斯集中向首采工作面涌出的特点,并考虑到确保和提高防突效果的要求,试验成功了多种首采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保护层底板巷道+上向穿层钻孔抽放瓦斯技术、被保护层顶板煤(岩)巷道+下向穿层钻孔抽放技术、首采层(保护层)顶板巷道抽放技术、首采层(保护层)顶板走向钻孔抽放技术、首采层(保护层)工作面采空区埋管抽放技术、首采层(保护层)掘进工作面边掘边抽技术。在试验研究中还在实际层间距70m(相对层间距35倍)近水平煤层群的下保护层开采和80-90~急倾斜近距离煤层群的下保护层开采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转贴于

在顺煤层强化抽放方面上,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套在顺煤层钻孔中运用高压水射流扩孔和钻扩一体化技术提高瓦斯抽放效果的成套技术和装备,以及对石门揭煤抽、排瓦斯钻孔扩孔的工艺技术和方法。扩孔后钻孔直径达到200-300mm,为扩孔前的4.5倍,最大扩孔直径达619.9mm。扩一个钻孔的时间相当于施工一个钻孔时间的1/6,而一个扩孔钻孔的抽排放瓦斯及防突效果相当于2个以上的钻孔,明显提高了瓦斯抽放的效果;

在瓦斯抽放效果评价方面,研究了根据煤层的最小突出瓦斯压力、瓦斯含量为依据,合理确定评价预抽防突措施有效性的预抽率指标和临界值的方法。下向钻孔及深孔预裂爆破是提高瓦斯抽放效果的另一重要技术途径。通过试验研究,解决了下向钻孔施工中的排渣、排水等技术难题,取得了下向孔钻探长度达到70.1m的良好效果。研究中完善了适合于高瓦斯低透气性、有突出危险煤层深孔控制预裂爆破强化抽放瓦斯技术和石门快速揭煤技术;

对于单一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巷道掘进的瓦斯抽放技术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煤层巷道掘进工作面和巷道两帮的煤体在松动和原始煤体之间存在的随巷道向前掘进而向前移动的蠕变“u”形圈,在“u”形圈内煤层的透气系数成百倍地增加;

分析了煤层赋存参数、瓦斯抽放参数对抽放钻孔抽放瓦斯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有效抽放半径与抽放时间的关系、抽放负压和抽放量的关系,并据此合理布置边抽边掘钻孔,其截流抽放瓦斯率可达到30%以上,并且煤体的强度有较大增加。

2.5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与决策技术

矿井通风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环节,合理的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蔓延扩大的重要手段,通风系统布置不合理或管理不当,则是导致瓦斯积聚和自然发火及造成瓦斯、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集约化生产的大型矿井实行一矿一面已成趋势,要求通风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合理性,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

我国开展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和决策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网络仿真技术的两种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理论体系、评价方法和数学模型,开发了智能化、可视化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和决策支持系统软件。

在灾变风流动态模拟及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研究并完善了一维动态模拟技术,开发了矿井灾害风流流动模拟的GIS显示系统,实现矿井灾变动态模拟结果在矿井通风系统图各巷道通风参数的动态显示,提高模拟结果与各巷道的对应性,减少矿井灾害防治及救灾决策中应用灾变状态各参数的失误率,提高决策效率。研究出了矿井火灾区域内烟流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和矿井巷道中火灾烟流流动的虚拟现实技术。

在通风系统自动调控方面,研究成功了井下自动控制风门及远程控制技术,研制出了带有卸压窗和撞杆自动开启装置的远程自控风门,实现了井下人、车信号分离,采用控制命令分级管理的方法,彻底贯彻了“生产服从救灾,行人服从行车”的风门管理理念,有效地提高了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

作为配套技术研究,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和决策技术、矿井灾变风流动态模拟及虚拟现实技术和井下风门远程控制技术等有机整合成一体,开发了软件平台,初步实现了矿井通风系统从监测、分析、决策到控制等各环节的闭环运行。

3 存在的问题和急需开展的研究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煤矿安全是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瓦斯灾害治理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对煤矿瓦斯灾害进行监测监控、预警防治等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是减少煤矿伤亡事故,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煤矿安全工作面临两大的挑战:

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高效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瓦斯涌出量倍增,产尘强度大幅度上升,通风压力增大,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事故的预防难度增大;

二是矿井生产水平的逐年延伸,地应力增大,瓦斯涌出量也增大、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加,恶化了煤矿生产条件,增大了生产中的不安全性。为此,煤矿安全技术也需从两个方面开展攻关研究:

(1)根据矿区煤层条件不同、瓦斯赋特征不同、生产条件的变化,采用新的科技手段进一步完善提高现有瓦斯灾害治理技术体系并进行适应性研究,如采用现代通讯技术、自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解决我国现有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相互不兼容、无法互联互通的技术难题;

(2)不断解决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伴随我国东部深井开采带来了“三高”和深部矿井的延期突出问题,松软低透气性煤层长钻孔瓦斯抽放技术难题。这些问题急需开展科技攻关加以解决。

4 结论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在淮南矿区进行了试验和应用,取得了经济、社会、安全环境的多重效益。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煤矿生产条件和瓦斯灾害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具体成果表现为:

(1)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在淮南潘三矿、张集矿应用表明,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为预防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瓦斯地质、动力区划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是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是减小防突工程量、提高防突效果的保障技术措施。

(3)AE声发射、电磁辐射等非接触连续监测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进入实用化和产业化阶段。

第4篇

关键词:综放,综采,混合开采,技术效益分析

 

煤矿开采在综放技术不成熟之前,厚煤层普遍采用分层开采方式。如某煤矿3#煤层分为上、下两个分层开采。受生产技术装备、特殊地质条件的制约,以及生产、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对巷道的影响,导致回采上分层煤体时,工作面布置长度较小(根据目前工作面布置长度来看),而工作面两侧留设煤柱较大,一些边缘煤体不能进行回采。现将进行下分层开采,由于工作面装备水平的提高,以及开采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进步,若将下分层工作面布置成与上分层工作面长度相同,技术经济均不合理,同时还将损失大量的优质煤炭资源。为了降低工作面成本,提高资源回收率,取得工作面最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必须加大工作面长度,在已采上分层煤体段内采用下分层综采工艺,在上分层未采边缘煤柱或煤体段采用综放工艺,也就是同一工作面采用综放综采混合式开采。

1.技术可行性分析

综放综采混合式开采在国内为数不多,需研究解决两种方式组合在一起时的支架选型、后部输送机的配备、回采工艺、放煤方式、顶板管理等技术难点。特别是研究假顶与实煤体交接处在放顶煤开采技术条件下上覆岩层矿压变化的规律,对顶板管理的指标十分重要,也是研究矿压规律显现的一种新技术、新问题、新内容。论文参考。论文参考。对此范围的技术研究国内外尚未进行。单个综采下分层回采、综采放顶煤回采两种方式的矿压显现规律已基本掌握,综采技术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发展。单独进行综采分层回采、综采放顶煤回采技术经过十余年的生产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具备了进行综采综放混合式开采工业试验的实力。

2.方法技术研究

混合开采技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现场实测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研究内容是:在布置下分层工作面时,如何利用综采放顶煤技术对上分层回采完后留下的边缘煤体进行回采。回采方法是:工作面分阶段分别采用分层综采方式和综放方式对下分层工作面和边缘煤体进行回采。技术路线:通过实验室相似模拟试验及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顶板活动规律,为混合开采顶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数值模拟回采工艺过程,优化回采工艺参数,达到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2004年,某煤矿在7510工作面进行综放综采混合式回采技术工业性试验。工作面运输巷一侧的煤体中由于布置有放水巷(在用),并伴有断层,因此在回采上分层时留下了110 m的保安煤柱。在布置下分层工作面时,原排水系统已被新的排水系统所替代,可将下分层运巷外错布置于实煤体中,利用综放综采混合式开采技术将边缘煤体回收,从技术上是可行的。(7510工作面切眼长度220 m,其中,下分层142 m,放顶煤78 m,运巷735 m外错78 m布置在实煤体中,采用全锚支护,回风巷长度760 m内错8 m布置在上分层假顶下,采用工字钢支护,可采长度665 m,储量75万:t其中分层37万,t放顶煤38万t)。论文参考。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1)支架的配备 将运输巷道布置于边缘煤体中,靠近端头侧78 m为综放回采方式开采,靠近端尾侧142 m为分层综采方式开采,分别采用ZZP4800-17/33、ZY-35型两种规格支架。

(2)后部输送机的配备 工作面放煤区域处于运输巷道侧,后部刮板输送机尾部分只能设置于工作面中间区域。由于两种架型结构尺寸不同,布置后部输送机机尾电机空间较小,因此必须取消后部刮板输送机机尾部分的电机减速机,仅布置机头单电机运输,根据工作面所放顶煤范围确定电机功率大小。经验算功率采用250 kW的单电机运转,其运输能力即可满足运煤需求,后部机尾段只需安设2~3架配套分层中间架,即可缩小与相邻分层支架长度的差距。

(3)放煤方法 后部输送机机头处、机尾处根据矿压变化规律,在机头位置留5架、机尾位置留3架支架不放煤,放煤采用单轮间隔顺序方式,与割煤平行同向进行,放煤步距为0.6 m。

(4)交接处支架的配备 将分层支架伸入茬边放顶煤区域3 m,放煤区域共布置47架放顶煤支架(不包括端头3架过渡架),后部刮板输送机机尾处于第49架下方。有2架分层支架处于茬边放顶煤区域,茬边两侧多为体积小操作灵活的ZY-35型支架,有利于茬边的顶板管理。流入后部刮板输送机的煤,可人工将煤装入后部刮板输送机运出,利于后部刮板输送机机尾维护和煤质管理。

(5)顶板管理 端头处的顶板管理采用大板梁配单体柱支护,假顶与实煤体交接处,采用玻璃钢树脂全锚和预注马丽散锚固剂联合支护形成对破碎煤柱的主动支护。

(6)通风瓦斯管理 在后部输送机尾部设置瓦斯传感器,在回风巷上隅角安置抽出式局扇进行瓦斯抽排,同时及时清理后部输送机机尾部及架间浮煤。

3.在某煤矿7510工作面应用情况

7510工作面于2004年4月1日开始进行安装工作, 5月20日正式生产。工作面共布置3架ZP-6500/195/34型端头过渡架, 47架ZZP-4800/17/33型中间架(放顶煤架), 97架ZY-35型(分层架),改造后的后部输送机尾部分置于第49架尾梁下方。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49#~54#架处于假顶与实体煤交接区域,且该区域坡度较大, 49#架上部相邻架移架时经常有大快矸石窜入,不利于机尾的管理。因此去掉一节后部运输中部槽,将后部输送机尾部分置于第48架尾梁下方。实际生产过程中,假顶与实煤体交接处两侧10~15 m范围煤墙片帮量大,特别是周期来压期间易发生漏顶情况,通过采取加快推进速度和带压移架的方法,使上述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从生产情况看日平均割煤4刀,月产8~9万,t后部输送机运转正常,放煤效果好,放煤回收率达87%,表明7510工作面应用综采综放技术进行工业性试验取得了很大成功。

4.综合分析比较

综采综放混合式开采,属于综采工作面回采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煤顶与假顶交接区域、工作面异常隆起区域的煤体,受采动影响后煤体的片帮量非常严重,这种特殊的开采方式再加上困难的地质条件在目前国内外还未遇到,因此对此种情况下的煤墙片帮防治技术还是一项空白领域。需研究解决两种方式组合在一起时的支架选型、后部输送机的配备、回采工艺、放煤方式、顶板管理等技术难点。特别是研究假顶与实煤体交接处在放顶煤开采技术条件下上覆岩层矿压变化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研究矿压规律显现的一项新的探索。

与国内外相关文献论述内容相比,此项目的突出特点在于:①针对某煤矿特定的工作面地质条件,通过合理的巷道布置、设备选型和配置以及相关工艺协调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和优化组合,对综放综采开采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大胆尝试;②对综采综放交接区域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为混采面片帮冒顶的进一步防治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5.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某煤矿7510工作面布置混采面比布置两个面可多采煤59万,t按吨煤售价230元,利润92元计,则增加产值1 357万元,净赢利543万元。

社会效益:①工作面边缘煤体实现了机械化回采,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②提高了矿井资源采出率,缓解了矿井采掘衔接局面,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③创新了回采工艺,完善了采煤方法,为矿井高效生产创出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陈玉宽.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分析及开采工艺研究[J].河北煤炭,2005,(02).

[2] 朱文松,张建新.对采用伪倾斜巷道布置放顶煤工作面的探讨[J].煤,2006,(02).

[3] 刘昌平.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护技术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5,(10).

第5篇

关键词:非地质类专业;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野外实践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185-02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各层圈之间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自然科学[1]。《地质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对传统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的需求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大家所了解和重视。由于《地质学》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诸多内容:矿物、岩石、构造、古生物、地层、地貌、地球演化等),而且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在实验课、实习课中不断加以实践运用)。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或《地球科学概论》等课程理论知识进一步实践运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而绝大多数高校都会安排一次系统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以巩固学生前面课堂所学知识基础,拓展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峨眉山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认识实习条件,不仅地质现象丰富多样,而且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对峨眉山地质地貌研究积累了众多成果,因而峨眉山非常适合开展地质认识实习野外教学。目前,众多高校已经将峨眉山地区作为主要的地质地理认识实习区域[2]。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早在1981年便已经开始进行峨眉山野外实习,并在1984年建成了峨眉山实习基地,并在近年将其建成为“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地质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以来,笔者先后参与了十余次成都理工大学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其中部分学生即为非地质类专业(包括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土地管理、工程管理、环境工程等)。在多年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有针对性地探索非地质类专业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方法,不断尝试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等方面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改进教学方法

尽管非地质类专业学生已经完成了《地质学基础》、《地球科学概论》或《地球科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但鉴于目前不同专业相关课程存在理论讲授学时少、实践教学课时少、使用教材不统一等问题[3],学生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更迅速有效地进入野外地质认识实习的角色是带队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往年,全面讲授(野外讲、室内讲、“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授课对象变更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满堂灌”的全面讲授法似乎并不适合更加感性的“90后”学生,他们往往更加容易接受直观鲜活的教学内容,因而为了更好地让非地质类不同专业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地质过程,带队老师需要采用更加主动的教学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启发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授川主乡上白垩统灌口组与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名山组界线(K/T界线)时,引导学生回忆进入到熟悉的《侏罗纪公园》电影的有关场景,进一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经历“恐龙灭绝”前后的地球表层环境大转折,并适时抛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恐龙是否真的全部灭绝了?”“为什么恐龙会灭绝?”“恐龙灭绝的其他可能原因?”“恐龙会复活吗?”等问题。

二、优化教学内容

经过30余年的课程建设,成都理工大学峨眉山地质实习队已经对《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大幅修订。目前,成都理工大学《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大纲坚持以野外教学内容为主,室内教学内容为辅,野外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了6条野外教学路线、1条野外自主学习路线、1条地质旅游考察路线以及其他若干不同专业备选野外教学路线[4],包含了丰富的岩性、地层界线、构造、水文、地貌等地质现象,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对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测量、记录、分析等实习内容的要求。然而,笔者在近几年参与非地质类专业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过程中发现,如果完全按照《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大纲简单地切入野外教学内容,很多非地质类专业学生会因为知识水平低、实践能力差以及专业偏好明显而产生较强的抗拒情绪,无法很好地融入到实际野外教学过程中。因而笔者必须要在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适当加以拓展和渗透部分与学生专业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给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讲授清音电站附近的牛背山背斜与挖断山断层时,适时地将这些野外地表构造地质现象与地下构造地震响应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观察这些野外地表构造地质现象,更好地理解地下构造的形态特征与形成过程,分析地下构造在人工地震勘探过程中如何产生地震波响应以及不同地下构造地震波响应的特征及其差异等方面问题。而在为土木工程学专业学生讲授同一个地质现象(牛背山背斜与挖断山断层)时,适时将这些野外地表构造地质现象与工程地质、灾害地质联系起来,突出背斜核部张性应力、断层两侧破裂应力等工程力学环境下对岩体工程的强烈影响,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所学习观察的这些野外地表构造地质现象应用到实际工程选址、防灾减灾工作中。

三、强化实践能力

大学实践课程不仅是为了巩固学生前面课堂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在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野外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培养野外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不断有针对性地强化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具体包括如下。

1.野外地质装备熟练使用能力。在实习前期重点讲解地质罗盘、地形图的实验方法,每一个地质点的野外教学都是首先从地质罗盘、地形图的使用开始,并抽出部分时间对学生加以考核。

2.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能力。从岩性、地层、构造、水文、地貌等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入手,由简单到复杂,前期老师可先示范如何观察、描述,然后逐渐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描述。

3.野外地质资料的记录整理能力。从地形图标注、记录本记录、路线信手剖面图绘制、地质素描图绘制、地质素描图绘制等方面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严格使用标准记录格式的主观意识。

4.野外地质过程的归纳分析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峨眉山丰富地质现象背后的地质过程,尤其是一些典型地质过程的形成、演化以及影响,如新构造运动在峨眉山地区的具体响应。

5.野外地质成果的综合表达能力。主要是对学生的野外实习路线实际资料、实习小论文(或实习报告)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在启发性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分析有关问题。

四、结语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实践能力是地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地质认识实习在许多非地质类专业课程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提高非地质类专业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是很多大学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多年的非地质类专业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建议: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晓风,超.普通地质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张燕,邓江红.峨眉山地质实习基地“质量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2):47-51.

[3]李云,胡作维.“宇宙与地球”课程建设实践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8(29):72-73.

[4]邓江红,张燕,邓斌,等.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5]胡作维,李云.“沉积岩石学”实验教学规律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49-150,152.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Field Course in the Emei Mountain for the Non-Geological Specialties

HU Zuo-wei,LI Yun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Sichuan 610059,China)

第6篇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 工程实践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05-04

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过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为适应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旺盛需求,各高校应通过增量和存量两种方式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其中存量学术型计划要按照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增至专业学位计划,后期下达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专业学位。这次结构调整是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于2009年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1名,占整个招生名额的1/3,目前这11名研究生已经走向工作岗位,均就业于理想的工作单位,分别是中海油采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航天二院、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北汽福田汽车有限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北京燃气集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由于专业型研究生的需求比较旺盛,同时顺应了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要求,随后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比例逐渐增加,2012级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生招生名额增加至23人,占整个招生名额的60%,实现了新的跨越。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硕士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学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出了一种可行的模式,为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打下了基础。但在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一)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调查分析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刚刚起步,比起国外著名高校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就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企业工作站科研与生活、毕业论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了已经毕业和在站的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生普遍反映,与同一工作站其他高校的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生相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在站时间为1年半至2年,其他高校学生大多为1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在进入工作站之前已经开展了10周的工程实践训练,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站所安排的研究课题相对较快,他们在进站工作中和工作站的员工接触非常融洽,都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增长了社会见识,增强了沟通能力,而且企业工作站导师与校方导师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工作站的科研工作中。学生可以经常到油气田现场工作,对现场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现场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学生也反映,尽管已有10周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科研经验,导致进入课题研究的时间比较长,而工作站还很少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度进行考核和监督,致使课题的进展缓慢,最终影响论文的完成进度。工作站地点离学校较远,学生很少能回到学校和导师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致使导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不了解,而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导致学生不能对课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在实际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现场工作条件测试手段的局限性,学生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检测技术,导致学生的学术深度不够。

学生对目前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包括:(1)研究生应带着项目进工作站,且在进入工作站之前,应该进行一些有关项目的培训工作;(2)要求进站研究生定期回学校汇报工作情况;(3)加强和工作站的沟通,由工作站抽查学生的出勤情况;(4)根据情况,实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与不同的企业工作站实行双向选择;(5)在派遣学生进入工作站之前,应考察工作站的食宿医疗状况。

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1)由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没有科研经验,不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2)学校导师不知道每个研究生的具体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课题进展情况、现场导师的指导情况等;(3)作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并能够利用这些手段分析研究材料的性能、结构,但由于现场实验室的实验手段、仪器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导致现场的学生只是从事比较简单的金相分析、硬度分析、尺寸测量等没有科技含量的工作,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极为不利;(4)学生到现场后,认为自己不属于单位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不去单位,甚至长期不到试验现场,缺乏自律性的学生没有把自己看做是一名研究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高,而现场导师也不能及时把他们的状况反馈到学校,导致学校、企业工作站和研究生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由此可见,真正培养出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仅靠企业工作站明显不能满足要求。

(二)授课与学术交流的现状

专业型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实践和应用能力。教育部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在校研究生的培养大多仍然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考试”的本科化模式,即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或者教师布置要讨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某一专题的内容,然后由该生讲授。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会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低和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教师资源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较低。

从学术交流角度来看,研究生本是学科前沿的代表,应主动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研究生比例偏小,尤其是到工作站后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更少,大多以课题研究代替社会实践居多,不少学生没有安排实践,参与科研课题级别分布明显,牵头主持过课题的学生数量不多。可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区别之所在。因此,我们应对学生的学术交流、工程实践训练、企业站实习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毕业论文现状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评价学位论文质量时要摒弃以学术需求为导向的传统思维。专业学位论文不像学术学位论文那样注重原创性,而是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体现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此外,专业学位论文要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立足于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制约某个部门、行业或企业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再次,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并不是不要求了解最先进的分析手段,只是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可。而已经毕业的2009级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远没有达到上述目标,其存在一定缺陷。譬如,一名学生开展二氧化碳驱输送系统腐蚀控制研究,主要针对近年来国内几大油田均进行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后发现,二氧化碳驱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问题,导致某些工艺设施使用寿命仅为1~2年,为此必须开展缓蚀剂、防腐涂料等技术攻关以解决二氧化碳驱油注采输系统中金属设施的腐蚀问题。该生研究了二氧化碳驱采出水的腐蚀规律,针对二氧化碳驱的腐蚀条件,选择了多种材料进行筛选试验,确定了两种可行的金属材料,并筛选了缓蚀剂和防腐涂层。文中采用的实验手段包括压腐蚀挂片试验、高压腐蚀试验、腐蚀速率的测定、缓蚀剂合成及筛选试验、 涂层优选试验。在论文中,只是开展了腐蚀试验,测定了腐蚀速率,没有提出较为创新性的试验。大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论文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即创新能力不强、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企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就可以开展的工作、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大多是比较普通的仪器设备,这表明专业硕士的培养环节仍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授课方式

要求在完善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启发讨论式为主,辅之以其他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在讲授基础知识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研究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表各自见解,同时将点滴的灵感融入集体配合协作之中。在授课内容上,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际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去组织内容,提供若干参考教材、课程相关论文以及在相关学科中具有影响力或者有争论的论文给学生,扩大学生阅读面,跟踪最新的与课程相关的热门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授课教师可讲授学科前沿领域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所对应的措施,使研究生少走些弯路,研究生学位论文也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引导研究生进行深入思考。

(二)招生与录取对策

我们对报考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生大力宣传国家关于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政策,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大力宣传发挥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优秀人才踊跃报考专业硕士的氛围。同时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推荐免试的人数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优先录取,报考学术型研究生若不能被录取,没有机会转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录取为专业型研究生的,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更高的待遇,奖学金的评选也采取倾斜政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享受的待遇高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此同时,由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都要到工作站开展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学校导师也希望招学术型研究生而不希望招专业型研究生,为此,应制定政策要求带学术型研究生的导师每年缴纳不同数额的配套经费,带的人数越多缴纳的数额越高,而指导专业型研究生不需缴纳任何费用,并且给予一定补助。

(三)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

材料工程以材料科学、机械和力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主要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材料问题。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向高原、沙漠、山地和海域等地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扩展,恶劣地质条件对油气装备用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需解决复杂油气田开采及储运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难题,因此提出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调研分析的能力,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材料工程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提出、分析并解决材料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确定了几个培养方向。(1)腐蚀与防护工程:开展油气装备金属材料的H2S/CO2腐蚀机制与寿命预测研究,研究钢和耐蚀合金在高温高压H2S/CO2条件下的腐蚀失效机理及防护措施,解决油气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关键问题。(2)高分子材料工程: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修饰新方法新技术,以高分子材料在高温高压高H2S/CO2介质中的老化机理为指导,开展高强、耐磨、耐腐蚀橡胶、涂层及工程塑料的研究与应用。(3)石油工程材料:基于材料科学理论,开发石油新型装备材料以及材料性能表征,满足日益苛刻的油气田环境对材料的要求。(4)先进功能材料:以材料的多功能化与智能化为目标,研发先进的功能材料及智能材料,满足现代高技术发展对先进功能材料的需求。

要求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学校导师和现场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学习相关课程及进行资料和文献调查研究。每位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至少40篇与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其中外文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15篇,并写出文献综述报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工程管理类型。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或来源于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不同形式的论文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要求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对于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项目论文,要求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对于工程管理的论文,要求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开展中期考核,包括考核学生的选题与工程实际、工程技术和产业背景的关联度,对工程实际产生作用或价值,以及是否有利于解决当前工程实际、工程技术面临的难题,是否对产业有重要技术创新。考核学生课题的进展情况,如与开题报告时相比,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的比例,是否在中期考核前取得相应科研成果;考核学生是否完成实践活动并提交实践报告;考核学生参加课题组内报告和参加国内外教授的学术报告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否能按期完成课题研究,是否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等相关工作。

(四)工程实践课程的制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研究生工程实践课程,安排在入学一年课程学习之后。以腐蚀与防护工程方向为例,我们开展10周的涉及腐蚀与防护相关的专业实习,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了解油气田生产开发过程中石油装备材料与腐蚀防护技术专业知识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现场材料与腐蚀工况、防腐措施的调研实习,辅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的讲授等实践环节,熟悉油气田生产开发的主要设备和工艺流程,了解我国油气田生产开发过程中使用材料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应用现状,增强学生对油田现场所使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现场腐蚀与防腐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专业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井下管柱系统、井口装置与阀门、集输站场等关键部件的材质、腐蚀工况条件及腐蚀失效现象;(2)了解油田现场主要采取的控制或预防腐蚀的各种措施及其效果;(3)了解油田现场采取的腐蚀速度监测检测技术、腐蚀评定方法和标准;(4)总结油田现场腐蚀失效规律,分析油田现场发生腐蚀失效的可能原因和腐蚀机理,评价防腐措施的有效性。

(五)试验平台建设

重点是筹措经费建立研究生专用实验平台,大力开展实验教学,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实验室环境、硬件设置、软件安装方面,按照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要求进行规划。如腐蚀与防护工程方向的实验室,设有制样室、常温常压室、高温高压室、电化学室、环境力学室等。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先后买入了多台电化学测量仪器、高温高压釜、慢拉伸试验机、拉扭疲劳试验机等,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在腐蚀与防护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需求,所提供的优质科研条件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充分利用,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系统和全面,极大地提升了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企业工作站与学校优势资源共享,合作申报科研课题

重点是拓宽企业工作站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大幅增加前沿实践性、创新应用性课程,打通学校和企业工作站的沟通渠道,让三大石油公司相关机构参与大学课程体系建设。为此,学校组织导师深入三大石油公司相关机构实践基地考察调研实践课题,根据企业工作站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强化课程的实践创新性。与此同时,我们聘请了大量企业工作站的导师,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走进课堂,讲授实践性质较强的课程,导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实践性课题中的设计、研究和问题等,依托各企业工作站实践基地或以实践基地为主组织研究生课程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感受。

学术型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基金项目的基础研究工作,专业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从具有高技术难度的技术难题入手,其中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部星火计划和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我们与部分企业工作站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譬如,我们与一家企业共同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主要开展采输系统二氧化碳腐蚀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入该企业工作站的学生主要围绕该计划开展如下工作。(1)开展二氧化碳驱产出井及集输管线腐蚀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针对二氧化碳驱高含二氧化碳采出液性质,找出影响二氧化碳驱产出井及集输管线腐蚀的主要因素。(2)产出井及集输系统耐二氧化碳腐蚀涂、衬层以及耐蚀材料的优选研究:针对二氧化碳驱体系的特点,研究玻璃钢环氧树脂内衬层、煤焦油环氧树脂防腐涂层、纳米陶瓷涂层、超高分子量PE内衬复合管、玻璃钢管、合金管等在该腐蚀体系中的耐蚀性能并优化耐二氧化碳腐蚀涂、衬层。(3)产出井及集输管线二氧化碳腐蚀体系缓蚀技术研究:在确定二氧化碳驱产出井及集输管线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筛选、复配、优化等技术手段研究适合二氧化碳驱腐蚀体系的缓蚀剂,并研究缓蚀剂可行的现场加注工艺技术。(4)产出井及集输系统阻垢技术研究:利用筛选、复配、优化等技术手段研究适合不同部位的阻垢剂并研究阻垢剂的加注工艺技术。通过共同攻关,许多技术难题得到克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实践证明,共同合作申报科技攻关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是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

三、结论与展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招生名额达到总招生名额的60%,并且呈现出大量学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型研究生的趋势。专业型研究生的就业需求旺盛,学生接受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渐趋成为令人羡慕的一种选择,这与不断创新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密切相关。我们将不断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把工作站导师、校内导师以及学生纳入共同攻关的整体体系中,定期在企业工作站与学校之间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企业技术难题带到学校进行技术交流,把学校的攻关成果带到企业进行学术交流,搭建科学与技术的桥梁,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肖顺华,刘峥,杨建文.关于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基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3):60-64.

[2]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EB/OL]. http: / /yz. chsi. com. cn /kyzx /kydt /201108 /20110826 /228763828. html.

[3] 邓涛,孔凡琴. 专业学位教育的问题与改革论争[J].大学教育,2012,(4): 30-34.

第7篇

学术研究

(1)建立新国家地理格网服务地理国情监测初探 狄琳

(3)远离大陆海岛的高程传递 柯宝贵 章传银 张利明

(5)玉树地震对周围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的影响分析 李凯锋 欧阳永忠 陆秀平 任来平

(9)基于eros-b影像更新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与精度评价 陈国良 汪云甲 田丰

(12)基于lidar和航空影像的三维建模方法探讨 冯梅

(15)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的快速处理技术研究 尹杰 杨魁

(18)等效法收敛计变形监测 杨浩

(22)基于椭球面大尺度表达地表对象方法研究 杨永崇 竞霞

(26)gis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曾波

(28)拓普康全站仪车模亮相首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 无

技术交流

(29)基于jscors层析连云港沿海水汽的三维特征分析 董春来 王香兰 蒋廷臣 周立

(33)基于椭球膨胀法实现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 于亚杰 赵英志 张月华

(37)困难复杂地区输电防雷线塔数据机载lidar三维扫描获取 阮羚 周平 姚尧

(40)基于点云数据的文物精细建模 孟志义 钱林

(44)利用改进的fcm方法分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田慧 周绍光

(47)无砟轨道cp ⅲ平面控制网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谯生有 闻道荣

(50)gis与模型技术在城市排水管线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解智强 杜清运 高忠 王贵武 黄俊

(54)基于arcgis engine的矢栅基础地理数据空间转换方法研究 刘佰琼 周卫 戴相喜

(58)mapinfo二次开发在坐标转换中的应用 李东 毛之琳

(61)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线划地图概述 武文忠 郭新成

(63)“则泰杯”全国第四届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竞赛评选揭晓 无

技术交流

(64)基于webgis的复杂城市交通网络信息服务 薛明 刘春 肖学年

(69)武汉市1∶2000房产管理图数字化测绘与建库工程及成果应用 郑举汉 张鹏 徐磊 陈镇

(72)一种改进的折线转分段bezier曲线的拟合方法 张超 王文静

(75)测绘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赵力彬 张新利 吕志勇 施建辉 李发红

(78)爱普生大幅面专业绘图仪助力遥感产业化发展 无

徕卡测量新技术应用专栏

(79)徕卡hds 880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露天矿中的应用 段奇三

则泰三维技术应用专栏

&nb

sp; (81)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舟曲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周学林 魏文涛 刘丽惠 王占超

测绘教学

(83)空间大地测量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研究 魏二虎 张奇 李征航 王甫红

(86)gis应用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微 舒娱琴

第8篇

[关键字] 电法勘探 内涵 发展

[中图分类号] P631.3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8-1

1 电法勘探的内涵及其发展概况

电法勘探是按照地壳中各类岩石或矿体的电磁学的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和电化学特性的差异,通过对电磁场或电化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时间特性的观测和研究,勘查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物探方法,是勘探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

我国的电法勘探工作始于50 年代初, 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方法技术, 主要有直流电法、电化学方法等。至60年代, 我国科研人员开始研究以绝对测量为特点的电磁感应类方法。到70年代, 以相对测量为主。80年代以来,电法在方法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进步。目前有关电磁法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比较热门的课题。

2 电法勘探方法的发展及其展望

电法是应用地球物理学中应用面最广、方法种类最多的一门分支学科。由于电法勘探方法的种类很多,在此对其中常用的与发展较快的几种主要方法作扼要介绍,这些方法包括瞬变电磁法、激发极化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及频谱激电法等。

2.1 瞬变电磁法的发展及其展望

2.1.1 瞬变电磁法的发展

瞬变电磁法(TEM)是利用一定波形的脉冲激发,在一次场断电后,通过观测二次场随时间的衰减特性达到地质目标的一种时间域电磁法。

国内瞬变电磁法研究开始于80年代初,由长春地院、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中南工业大学等单位分别在方法理论、仪器及野外试验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目前已比较完整地建立了一维正、反演及方法技术理论,并自行研制了几种功率较小、勘探深度较浅的单一方法仪器,如中南工业大学研制的"SD一1和SD一2瞬变电磁仪"。

2.1.2 瞬变电磁法展望

瞬变电磁法以后的发展方向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仪器方面,主要是发展大功率、多功能、智能化电测系统,高温超导磁探头的研制及磁场观测和解释方法研究。

(2)理论方面,与实际地质构造接近的复杂二、三维问题正、反演;电磁拟地震的偏移及成象技术;瞬变电磁法的激电效应特征、分离技术和解释方法等。

(3)方法技术方面,类似于CSAMT双极源瞬变电磁法;拟地震的工作方法技术,如时间域多次叠加和空间域多次覆盖技术等。

(4)应用方面,除了通常应用于金属矿产及石油资源的勘查外,还应在地下水、地热、环境及工程勘查、井中瞬变电磁法及深部构造等方面拓宽其应用及研究领域。

2.2 激发极化法的发展及其展望

2.2.1 激发极化法的发展

激发极化(激电)法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我国开始试验研究和推广的。早期是以直流(时间域)激电法为主,通过长期应用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如近场源激电法。70年代初开始研究推广了交流(频率域)激电法,主要是变频法。80年代初开始对频谱激电法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激电法在找水方面、找油方面以及激电异常的定量解释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应用价值。

2.2.2 激发极化法展望

常规激电法的发展方向,除继续提高定量解释水平和实现计算机解释自动化以外,为了寻找我国西部地形比较复杂和难进入地区的金属矿产资源,激电法还需考虑如何进一步解决方法的轻便化问题。

2.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发展及其展望

2.3.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发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是70-80年代国际上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由于该方法的探测深度较大(通常可达2km)且兼有剖面和测深双重性质,因此颇受青睐。

1986年我国石油物探局引进国外仪器,并首先在国内进行了一次方法的试验研究。随后,煤炭工业部、地矿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相继开展了CSAMT法的试验和生产工作。目前国内已拥有十多套仪器在开展CSAMT法工作。

2.3.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展望

(1)为了推动CSAMT法的进一步发展,应深入研究二维和三维条件下,由人工场源引起的各种复杂现象对双极源CSAMT观测结果的影响规律和校正方法,提高观测结果的解释水平。

(2)采用人工场源作AMT测量,存在一系列与人工场源有关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采用大功率人工源使CSAMT法的装备十分笨重,生产成本也较高。应参照国外仪器标准,尽快完成国产多功能电法仪器的研制工作。

2.4 频谱激电法的发展及其展望

2.4.1 频谱激电法的发展

频谱激电法(SIP)是70年代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激电分支方法,它利用常规电阻率法的电极装置,在超低频段上作多频视复电阻率测量,根据其频谱特性与空间分布规律,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从而实现地质找矿目标。

1978年W. H. Pelton等发表的"利用多频激电测量作矿物区分和去除电磁藕合"的著名论文,奠定了SIP法的基础。1981年K. L. Zonge等提出了他们在油气田上开展复电阻率法与利用剩余电磁效应找油气获得很高成功率的报告,将SIP法的应用扩展到新的领域。

我国从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谱激电法的理论研究。1983年地矿部开展了SIP法试验和生产工作。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开发、乃至推广使用SIP法的技术条件。例如,在正确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找到了有工业价值的铜多金属矿、开拓了SIP法在油气勘查的应用领域。

2.4.2 频谱激电法展望

第9篇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静压法;施工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分静压式和打入式。当采用锤击法时,应根据桩径,壁厚,打入深度,工程地质条件及桩密集程度等合理选择桩锤;当采用静压法时,可以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情况及桩基设计要求合理选择配重,压桩设备应有加载反力读数系统,对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不宜采用抱压。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具有施工工期短、质量稳定、承载力高、穿透力强、低噪声、无震动、无污染、运输吊装方便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运用。打入式的工艺与原来广泛使用的普通预制桩基本一致,工艺比较成熟;目前静压预应力管桩工程实践经验尚不够丰富,但随着静压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以及人们对静压预应力管桩的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其应用水平将会不断得到提高。

1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有静压法、锤击法或预钻孔插桩等方法施工。锤击法沉桩机械通常采用柴油锤、液压锤,不宜采用自由落锤,其特点是穿透能力强、承载力高、施工成本较低,应用广泛,缺点是存在着噪音及振动污染。静压法施工的特点是成桩后承载力直观可预测,噪音和振动不明显,适合在市区人口密集地区施工,缺点是穿透能力差,对机械装备的性能要求较高,设备笨重,难于下到较深的基坑中施工,且有些靠基坑壁的边桩不能施工。在建筑密集的老城区或附近存在着对挤土效应敏感的设施的施工,则宜考虑钻孔插桩施工法或相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城市对建筑施工噪音控制越来越严格,桩基础施工方法成为设计及施工首要考虑的问题,为解决过去沉桩产生的强噪音和废气污染,以及钻孔挖孔桩产生的水污染问题,静压法便应运而生。

静压法技术特点:本法利用电力,具有液压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运转灵活,桩位定点精确,可提高桩基施工质量,施工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 沉桩采用全液压夹持桩身向下施加压力,可避免打碎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 1-2 级,配筋比锤击法可省钢筋 40%左右。施工速度快,压桩速度每分钟可达 2m,比锤击法可缩短工期 1/3。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软土、填土、一般粘性土层中,特别适合于居民稠密和危房附近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低承台桩基础施工。

2施工注意事项

设计从质量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考虑,一般都会选用挤土桩,可是挤土效应和振动影响制约了其在城区的使用,因而城区多采用静压法施工。预应力管桩施工中最典型的问题是挤土效应,下面重点介绍。

2.1 静压桩挤土效应防治。预应力管桩属于挤土类型,往往由于沉桩时使桩四周的土体结构受到扰动,改变了土体的应力状态,产生挤土效应;桩机施工过程中焊接时间过长;桩的接头较多而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歇在硬夹层;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不当,每天成桩数量太多、压桩速率太快、布桩过多过密,加剧了挤土效应。静压施工前应根据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工程地质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挤土效应所造成的危害,保证静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配桩问题。桩长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表面虽然光滑,但是属于摩擦桩,设计一般以桩长作用静压桩的控制止压条件,就是说根据地质土层分布情况,桩长达到设计要求的数值已经有足够的摩擦力承受上部荷载。而现场实际操作则未必与设计相符,当小于设计要求长度时,监理方应通知设计院,要求对已经无法继续下压而桩长不满足要求的桩的承载力进行核算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出书面通知,如不够时是否采用加桩处理等,管桩是属于挤密桩,桩尖下的土层受压后形成向上的应力,就算当时是能满足承载力要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处的应力会逐渐消失,如果桩周摩擦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会在建筑物建设或使用过程中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出现意想不到的下沉,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施工单位,在管桩施工前必须做配桩计划,依据是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的桩长,根据持力层的等高线图可以预计到管桩施工时能达到的有效桩长,根据这个配桩方案进行管桩的采购、桩长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判断等方面的工作,由于没有做这项工作引起现场管桩长度过大,损失只能由施工单位承担,如果是按配桩方案执行却由于地质突变原因造成长桩剩余,则需与甲方协商,对此部分的桩做适当的补偿。

2.3 特别注意事项。压桩过程中,对周围的建筑物包括已完成的桩基,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位移、沉降监测措施,这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桩的上浮、桩平面位移的监测,监测的数据需详细记录,及时统计、分析比较,当发现桩有较大上浮时,说明挤土效应的不利作用已经产生。此时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如放慢施工速度。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开挖方式,严禁各种机械的运行引起未开挖之土向已开挖方向蠕变,对管桩形成单侧压力,加强施工过程中基坑土移的监测,要求落实专人负责基坑的集水排水工作,严格控制开挖分层厚度。为避免机械碰撞桩身,可考虑在桩周围 30~50cm 范围内的土方用人工开挖。

2.4 其它注意事项

(1)压桩施工前应对现场的土层地质情况了解清楚, 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应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使用可靠,以免中途间断压桩。桩的运输、堆放要符合要求,压桩前对桩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压力表要经标定后方可使用,才能真实的反映压桩力。

(2)压桩时,桩尖对准桩位,并用经纬仪校正桩身垂直度,如发现桩身不垂直,应及时调整,确保桩身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使桩保持轴心受压,若有偏移,要及时调整,如出现压力值陡降,桩身弯曲、倾斜以及桩身破坏或地下障碍,应立即停止并及时汇报。群桩中邻桩压桩时,要求对已入土中桩桩顶标高进行跟踪测量,以判断该桩是否有上抬或下沉现象,压桩按施工流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3)接桩时应保证上、下节桩的轴线一致,并尽可能地缩短接桩时间。压桩时控制压桩速度在 1m/min-2m/min 之间,并保证每根桩达到设计深度,且压桩力达到≥1.3 倍单桩容许承载力维持压力 10min 且每分钟沉降量不超过 2mm,可停止压桩。

(4)压桩机行驶道路的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必要时需作处理。量测压力等仪表应注意保养,及时检修和定期标定,以减少量测误差。

(5)桩施工结束后,若有高出地面的桩头,应小心保护,防止机械碰撞,压桩完毕后,及时进行报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自然价值;过程哲学;生态纪

中国的生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环境伦理学概念首次出现在1980年《现代生态学中的方法论问题》译文中。2 译者余谋昌作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首创者之一,于1991年6月出版《生态哲学》一书,提出了生态哲学的理念,填补了我国生态哲学研究的空白。生态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转向,让人类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自然、如何行动。中国的生态哲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正在走向成熟。它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阶段展开,历经自然观入手的自然哲学研究以及对技术异化的批判、在人类思维的历史进程中的生态思想研究,直至今天生态哲学正在走向全面发展。

一、生态伦理发展阶段

西方发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和“”结束后,一些学者很快从“”中走出来,此时,中国的生态哲学研究也开始从环境伦理学涉及。在研究过程中它把握了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及思想,阐释了生态伦理内涵,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基础,产生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形成了中国环境伦理学重要的认识内容。

中国的生态哲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深刻的渊源,或者说中国的生态哲学就是从自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观就是它的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奠基人于光远于1958年《人在变革自然界中的能动作用》(《自然辩证法通讯》3期),这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辩证法通讯》还在1964年第1期发表了惠伯纳・魏汉藩的文章《什么是自然哲学?人们为什么要研究它?》,1981年第3期发表了唐以剑的论文《人类生态学――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于光远在1991年7月发表的《自然》(《自然辩证法研究》)一文对自然做了深入的研究。这既是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的研究,也属于哲学上的自然观的研究,更是生态哲学的基础,是关于自然的哲学。今天几乎绝大多数研究生态哲学的学者都出身于自然辩证法。生态哲学的研究成果有相当多的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即原来的《科学技术辩证法》)这三大杂志。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生态哲学贯穿始终的基本问题,中国的生态哲学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1980年,余谋昌把环境伦理概念介绍到国内, 1986年发表了《关于人地关系的讨论》,认为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生产水平很低,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弱,对自然只是一味的崇拜。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机器技术体系装备的生产力高速发展,人类凭借着这种力量控制一个又一个自然力,在征服自然的凯歌中开辟人类的新天地。1人类产生了自己是主人的思想,形成了控制自然、战胜自然的观念。1988年2月其发表的《生态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一文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生态哲学中的主客体来研究,这是当代重要的全球性问题。2一方面人作用于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也作用与人,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辩证的关系。此时的学者们已经将目光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中,这是评判问题的依据所在。正如余谋昌在《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一文中所说,生态哲学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问题,它区别于人与自然二元分离和对立的传统哲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3

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进入伦理学研究领域,生态哲学就从环境伦理学发展起来。源于20世纪末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使得环境伦理学很快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这影响着中国的生态哲学,其发展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学习和跟踪。中国生态哲学开始研究西方环境伦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伦理道德的层面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生态伦理学问题。1991年叶平发表了《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研究评述》一文,文中提到西方的生态伦理学创立经过了孕育、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41992年余谋昌撰文阐述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学知识领域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大到“人―自然”共同体。5

在中国的生态哲学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在环境伦理上的激烈争论。孙道进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的理性崇拜本身恰恰是非理性的1,为了人类的利益、为了经济目的,人类掠夺自然从而产生环境问题,这促使环境伦理学重新思考自然的价值、自然权利等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真正本质。杨克俭在《生态环境危机与人类角色转换》一文中指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全球性问题,要想消除危机,必须改变把人看成是自然之主人的观念,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随后余谋昌于1994年发表《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一文,引发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提出人类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这是现实对我们提出的迫切需求。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贬低自然,虽然获得了局部上的成功,但是危害了自然整体,也危及人类的根本利益,使得我们陷入困境。3因此,人类所面临的抉择是从旧意识向新意识过渡的过程。人不应该是世界的统治者,而应该是看护者。

对于这样的批判和反驳,人类中心主义也在不断扩展自己的理论内涵并为其寻求辩解。在《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发表后的第二年,《自然辩证法研究》发表了《天人和谐之道――兼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走进人类中心主义 ――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两篇文章。文中提出人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相统一,自然的利益体现为人的利益时才有意义。要解决目前的环境危机问题,人类必须尽快超越目前的发展阶段,使人类文明持续不断地提高。4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潘玉君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非但不应该走出,而且应当走进和重建。困扰人类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使人类体现或实现了价值。51996年张理海《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哲学观念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并明确提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应该能够缓解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可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除了走进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别无选择。6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基于价值观的不同所导致的争论,使得自然价值问题成为环境伦理学的一个焦点。自然价值不仅关系到人如何看自然,更涉及自然的权利,与人的行动相关。自然价值、自然权利是生态哲学在环境伦理上不或可缺的内容。

首先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自然是否存在内在价值。环境伦理揭示,自然不仅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自然对人有价值,更能满足每一生命个体的需要,这是自然的生态价值。1995年叶平的《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一文首次将自然的价值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他认为自然界的价值具有多样性,除了有工具价值以外还包含着内在价值、固有价值和生态系统的价值。人类应该针对自然事物本身去评价其价值,而不仅仅是从它的用途、功用来评价,自然事物有不依赖于人类评价和存在的价值。11996年佘正荣发表了论文《自然的自身价值及其对人类价值的承载》,他认为自然不仅有内在价值还具有创造性和维持性,不断建造和优化自己生存及发展的条件,并维持着稳定的生态系统。2自然的内在价值不是人类赋予的,是其本身具有的,内在于自然之中,是自然千百万年发生、发展、进化的产物,人类的价值也只是自然所产生的千百万种价值之一,服从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自然是内在价值、工具价值、系统价值的统一。3

其次,自然的内在价值是不依赖于人的评价而存在的,在亿万年前没有人类的自然界就已经存在其自身的价值。《自然的价值与自然的本质》一文提出,将自然的价值成立条件归于人的评价是有偏见的。在千百万年的自然史中都有价值的产生,这并非什么人类心智中的、主观的过程。4但是《论自然的价值及其主体》一文却认为,所谓“价值”,实质上是指自然事物能满足人类的所需,即对人是有用的。这里的自然价值是对人类需要的满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5这与自然主义不同的是明确否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主义对于自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解释是矛盾的。而《自然价值的伦理精神》一文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外在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必以人类作参考,是自然所固有的。自然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共处于地球生态系统之中,体现了它们的统一性。6自然拥有内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没有评价者就没有价值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就如同一幅美丽画卷,即使没有欣赏他的人,也不影响它的客观存在。就是说,没有评价者当然也能有价值。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不否认人的内在价值,在生态系统共同体内,人与自然既有相互依存的工具价值,又具有各自独立的内在价值。7

然后,就是对于自然权利的研究,研究者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权利。1999年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其核心观点认为自然是有权利的,并且作为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有必要尊重自然的权利,并且对它赋予道德关怀。大自然也必须拥有其自身的天赋权利。12001年《自然权利论――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发表,文章阐明自然的权利是将权利扩展到人以外的存在物,不仅包括动物、所有的有生命体还包括无生命的自然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人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赋予人权利,同理,自然庞大内在价值也赋予自然相应的权利。2郑慧子在1999年发表的《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一文中认为,人首先是存在于地球表面系统内的,人是生活在由自然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两者构成的区域当中,人类应该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共同体的秩序与和谐。3因此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是个不争的事实。

二、从自然观入手的自然哲学研究以及对技术异化的批判

2000年之前,中国的生态哲学主要从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自然观,2000年之后转向从技术异化的批判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于生态哲学研究始终,人通过技术与自然建立联系,技术的不断发展引起学者对人工自然的哲学研究。1993年发表的《由自然哲学到人工自然哲学》认为,自然哲学的研究需要从自然扩展到人,人的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及其过程、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人的活动及其产品对人类的反作用等等都应该扩展为研究内容,也就是说人工自然必须走入研究视野,自然哲学要走向人工自然。4林德宏在1993年《自然观研究的新阶段》,提出系统地开展人工自然观的研究是自然观研究的新阶段。人工自然是人类行动产生的,人的行动沟通人类和社会并以人工自然呈现。对于人工自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自然与社会的本质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生产模式的转轨。51999年陈洪良《人工自然观与现代社会发展》指出,人类社会在自然之中发展,自然的发展是其前提,人工自然观首先必须体现生态文明,这是人类的精神对自然的生态把握,把人类意识融入宏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中。6

从自然哲学维度入手研究生态哲学,是从生态自然观研究开始的。生态自然观更是中国生态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肖玲在1997年发表的《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一文中指出,自然观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考量,也是人类自身成熟状态的重要标志。自然发展过程与自然观演变进程(天然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相吻合,生态自然观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7自然观就是如何看待自然。《现代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一文提出,自然界本身无所谓善恶,人不能等待自然“善待”自己,也不应该自认为是大自然的统治者。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为了生存人类需要利用自然。人类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利用、控制、改造自然。不应该因为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对发展科学技术没有信心,也不应该弱化甚至放弃科学技术,只靠伦理信念规范人的行为,利用自然、改变自然依靠科学技术,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科学技术。1

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针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问题,分析人类利用技术对自然产生的影响,是从技术哲学维度入手研究生态哲学中的自然观问题。2001年发表的论文《自然中的技术异化》是从批判的角度分析技术对自然产生的危害。这篇论文是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研究的继续。自然中的技术异化将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相互抽离,可是,自然界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由于技术进步的控制和干预,其整体平衡受到干扰,阻断了天然自然的自然进程。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地削弱自己和人类的存在基础。技术越发展越显现出技术异化现象。2《从哲学视角审视人工自然》一文指出,技术的进步促进人工自然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的进步有积极意义。然而,人工自然作为人劳动的产物,从天然自然中分离出来,在与天然自然的对立中成为导致异化的因素。3

对技术异化的克服就是要把技术放置于生态之中,并以生态的形式展现出来,那么技术就可以是天使。论文《生态技术――技术可以是天使》(2005年)认为,生态纪的技术就意味着那些增强“生命之家”的创新。技术是天使,使人类的故事演绎出辉煌。技术也带来危机,它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灾难、物种灭绝,以至于我们现在的新生代正在走向终结。然而,终结也是新生的契机,新生代的终结意味着生态纪元的开始。4也就是说先进技术必须与生态的技术相一致,这也是技术的天使本性决定的,技术可以是天使。

把技术放到生态之中克服技术异化,是建立在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现实行动,随着生态哲学的发展,中国学者把世界观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世界观决定价值观,决定我们的行为。郁乐和孙道进在《试论自然观与自然的价值问题》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回答自然价值问题的理论根据是自然观。关于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道德争论的背后隐藏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自然观。无论是何种对自然权利的理解都取决于他们偏向于何种自然观。要么将人融化于自然,要么从自然的利益出发批判人的所作所为。5薛勇民和路强在《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一文中提出了只有将自然价值论放置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中,自然价值论的确立才能成立,才能以丰富多彩的自然价值批判只有人类才有价值的错误观念,自然价值论本身蕴于生态整体思想之中。1可见,中国学者们不再纠结于人与自然的抽象对立,而是将视野扩大到更全面更广泛的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下去理解自然的价值问题。

三、人类历史思维进程中的生态思想研究

2010年以后,中国学者开始研究西方哲学历史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再加上对中国传统哲学生态思想所做的挖掘,中国的生态哲学在哲学的历史思维中研究生态思想的历程,从思维的层面丰富了生态哲学的研究。在人类的思维历史中,生态思想的发展是持续的,期间有过反复、曲折。生态哲学有价值观维度的研究,也就是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有本体论维度的研究,也就是生态自然观;在哲学思维历史进程中研究生态思想,就是思维层面的生态哲学研究,这相当于认识论维度的生态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一直都是中国学者的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通讯》在1989年第4期发表了李志超的《抱朴子的自然观》一文,1993年第6期发表了周昌忠的论文《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关系理论的环境哲学意义》,1997年第4期发表了胡化凯的论文《感应论──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这些研究都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1998年第5期的《自然辩证法通讯》发表了徐刚的《莱布尼茨与朱熹自然哲学》,把东西方思想家的观点做了比较研究。

生态思想在西方哲学思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曲折的道路。2010年发表的论文《哲学历程中的生态思想轨迹――从古希腊到科学革命》,这是生态哲学研究深入人类思维领域,在哲学的历史进程中研究生态思想。论文聚焦于每一时代哲学所关注的主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这体现为哲学的外在转向。文章指出,哲学史是人类思维的代表,自古希腊以来就有了人和自然的生态性思想,但是对思维的抽象强调切断人和自然的有机联系,将哲学引向了中世纪的宗教。哲学背离自然、背离人,以神的唯一创造性代替自然的内在创造力,以上帝扼杀人性,割断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科学革命之后,伴随着牛顿力学而强大起来的科学,以机械自然观解构了自然生态,终结了生态思想。文艺复兴对人的理性与思维的张扬片面强调意识、思维、理性,彻底终结了哲学中生态思想发展之路。2

被机械自然观终结的生态思想如何回归人类思维历程,中国学者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2011年《哲学历程中的生态思想轨迹――从笛卡儿到怀特海》一文就是对生态思想重回人类思维的历史过程的探索。文章指出,笛卡儿提出的心物两分的二元论把生态性只给了人,人类思维从此空前提升,忽视了自然和世界;休谟和洛克对二元论的质疑和反思,使生态思想得以呈现,但又因社会与文化局限性而不能彰显;到了康德的心灵体验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再也看不到对自然的生态阐述,自然只有精神上的客观存在,生态性的思想只属于那个客观的精神,一个完全没有物质基础的存在。 12012年罗久发表了论文《自然中的精神――谢林早期思想中的‘自然’观念探析》,他指出,为了克服康德留下的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谢林发展了一种有机自然的理论,认为自然并不是完全受制于因果规律的客观对象,其本质上并不是完全外在于自我意识的纯粹客观对象的总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

哲学所关注的主题体现为哲学的外在展现,哲学的发展还有其内在的逻辑,从哲学的内在逻辑入手研究生态哲学是纯粹的思维向度的研究。2012年发表的《从达尔文到怀特海的本体论逻辑进程》一文,详尽阐释了生态思想如何从达尔文开始一直到怀特海,更彻底的生态哲学思想如何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经过创造进化论、突创进化论,最终到怀特海的有机体哲学这一发生、发展并形成的过程。32012年发表的论文《关系性―过程性原则的逻辑必然性》则阐述了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历史中,从哲学的内在逻辑发展中揭示生态哲学的出现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探讨哲学内在逻辑的演变历程也是生态哲学的研究任务。古希腊哲学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同时肯定了“世界是真实存在的”的本体论原则以及“认识必然可能”认识论原则。从这两个可以推出“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关系原则和“世界是过程的”过程原则。本体论原则、认识论原则、理性原则可以推出关系性、过程性、有机性逻辑必然性。生态哲学提倡关系、过程,强调整体和有机。这是从哲学的内在逻辑来解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思维整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更是生态哲学得以完善的标志。4

四、生态共同体:生态哲学对走向生态纪元的追求

从中国学者对生态哲学在不同时代不同看法可以体会出生态哲学本身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6期发表了《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进展》一文,从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出,当时的生态哲学就被看作是环境伦理学。作者李寿德肯定了中国学者在环境伦理学领域所做出的成就。而佘正荣2006年认为,在生态伦理学这门重大新兴学科的开创过程中,存在着多元竞争的理论是非常合理的5,这肯定了生态哲学发展的多元性。2007年张岂之《关于环境哲学的几点思考》,他指出,环境哲学的目的是要探讨伴随环境危机而产生的哲学问题,它们主要涉及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各类问题。环境哲学必定需要研究环境伦理问题。当前最紧迫的是要解决人们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6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已经意识到生态哲学面对的问题就是哲学本身面对的问题,哲学的主题要转向关注“如何做”。2012年刘福森发表的论文《生态哲学研究必须超越的几个基本哲学观念》指出,任何哲学都只属于自己时代的“特殊哲学”,生态哲学就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是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与逻辑所构思起来的新时代的哲学。12015年发表了论文《生态哲学之解读》,作者直接阐明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是今天的时代哲学。如何行动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生态哲学就是哲学转向行动,是行动的哲学。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的发展,那么生态哲学的构成就要有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以及生态伦理学。2

由于全球生态危机的现实,生态哲学揭示其深层根源并批判现代性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学者所研究的内容。2008年发表的论文《生态学批评中的理想人格――“生态人”之分析》指出,生态学的批评使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破产,以具有关系性思维和博爱情怀的“生态人”批判独断的理性人。3卢风在《整体主义环境哲学对现代性的挑战》一文中,以生态哲学的关系及整体理论分析批判了现代性哲学所存在的问题。他的研究解构了现代性的物理主义,消解了主客体的绝对二分,挑战独断的理性主义。他提出,唯当彻底摈弃了独断理性主义的完全可知论和知识统一论时,我们才会敬畏自然、保护地球。4解决当前严重的环境危机要求的不只是改革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更要挑战现代性哲学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人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做,研究公平、正义伦理,研究生态文化,研究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研究生态智慧。

针对全球生态危机,寻求后现代的思想去解决,运用具有更彻底生态性的过程哲学去分析也是中国学者所做出的努力。2002年发表的《过程哲学与生态危机》一文明确指出,过程哲学被誉为当代新思想的来源,并用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危机。过程哲学的空间不受限制,它涉及现实中的所有层次。不同层次的相互依赖,不同个体的相互依赖,特别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5《过程析学与时代的急难》一文中作者指出,过程哲学的精髓就在于使人们意识到“我们在世界中,世界在我们中”6。这是过程哲学有关现实的研究。过程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伴随着现代西方哲学的终结过程。7过程哲学由于对相互联系的推崇,怀特海称其为“有机体哲学”,以表明他对世界组成的理解。它是生态的,以生态学为基础。《生态学:过程哲学的科学基础》一文这样阐述:生态学揭示了每一个体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流动,支持了过程哲学所倡导的创造性、个体以生物多样性、生态位创造构成了生态系统的有序结构,肯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由此支持了过程哲学的多元价值观。1这是关于过程哲学本体论的研究。

第11篇

2009年8月6日至7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第五次科技大会在贵阳小河召开。在一片掌声之中。20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和4个科技先进单位的代表。走上了颁奖台。同时。26项优质地质报告、9项优秀科研项目以及5项优秀科技论文,也分别受到了表彰和奖励。

这次会议无疑为50周年局庆增添了许多喜庆色彩。尽管如此,但许多与会者更愿意把这次会议看作是一次科技兴局的誓师大会。

事实上,继2001年召开第四次科技大会8年之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再次召开科技大会,其弦外之音不言而喻。与会者感叹,这不仅仅是一次工作的延续。而最重要的是一次战略方向的重新建构。

建局50年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直高唱科技创新的主旋律并不断实践。但真正把科技兴局作为一项战略方向确定下来,则是最近的事。在深入总结几十年的成败得失、兴衰沉浮之后,2008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提出了“地质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的战略思想。由此,“科技兴局”成了一个新的热词。

其实。贵州煤田地质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始终贯穿煤炭资源勘查的全过程。无论是早期的“小发明”,还是后来的技术革新、装备更新,乃至各项科研成果的相继问世,无不是“科技兴局”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而贵州煤田地质勘查行业主力军的地位,也在这一次次的技术创新中得以确立和巩固。

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实力

在中国煤炭博物馆,有一种名叫“无标尺视距仪”的仪器静静地陈列在那里。这是一种应用于地质测量的重要仪器,是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自主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1960年5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七三队和地测大队联合试制成功了“无标尺视距仪”。这种仪器不但测图效率高,减轻了繁重的立尺劳动,而且视距精度和测图质量均达到了国家规范要求。1961年5月,煤炭工业部在全国各省煤炭系统推广使用。从1960年到1982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用这种仪器共测制1:5千地形图约3500平方公里。1990年,它被中国煤炭博物馆正式收藏。

相较而言,GMRY金刚石钻头的研制成功及推广应用,更具轰动性。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煤田地质钻探主要采用的是普通硬质合金和铁砂、钢粒分层钻进工艺。这种传统的设备及工艺只适宜于地质构造简单的地方开展工作。为了解决硬岩钻进效率问题和扭转效率低、质量差、事故多、成本高的被动局面,1976年至1979年底,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力量研制GMKY金刚石钻头,完成了钻头结构设计、高频热压法烧结工艺和工业性试验,先后试制出2个品种、3种规格的GMRY金刚石钻头350个,下井试验320个,获得各种试验数据4016个,累计钻井进尺2668.82米,平均钻进效率比普通钻头提高50%以上,钻头平均寿命达到48 69米,其中4个超过100米。每米金刚石消耗量0.531克拉,费用4.35元,孔内事故率8.4%。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煤炭工业部规定的要求。1985年9月,它在全国煤田地质勘探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得三等奖。

而GMKY金刚石钻头的最大社会意义在于,它填补了当时国内高频热压法烧结工艺的空白,并由此登上了国际技术交流的舞台。1980年,日本立根钻探公司应邀访华,GMRY金刚石钻头被国家煤炭工业部指定为中方介绍的内容之一。

此外,一些普通自主研发项目也时常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据了解,在50年的发展中,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先后研制成功T54插齿机、C620型普通机床、六方铣床、牛头刨床、冲床等数十种设备。

现在看来,这些科研项目或许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但在当时,它们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并且提高了贵州煤田地质勘查的科技实力。

技术应用打造勘探名片

2008年3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斥资2000多万元从美国购置一台雪姆大型车载钻机。这是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引进应用先进技术提升勘探实力、打造勘探品牌的一个大手笔。

这种采用空气钻进工艺的大型设备,主要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煤矿瓦斯抽采、地热、水源和煤矿应急救援等钻井工程。令人称奇的是,它不但可以垂直打钻,而且还可以在地下施工时转弯。

煤层气是煤中重要的伴生矿产资源。贵州省缺油少气,但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995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就对贵州的煤层气资源进行了一次评价。结果发现,贵州省煤层气资源量为31511亿立方米(埋深在2000米以浅),约占全国资源量的10%,居全国第二位,因此有“北有山西,南有贵州”之称。勘查开发贵州省煤层气资源,具有补充省内优质能源供给、防治煤矿瓦斯事故、保护大气环境的“一举三得”之利。2006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将煤层气的勘查开发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经营。显然,雪姆钻机承载了打造勘探品牌的希望。

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希望。事实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历来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而且,每一次努力都为勘探品牌的打造增色不少。其中,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绳索取芯钻进工艺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尤值一提。

GPS技术最早应用于美国军方。由于它具有全天候、高效率、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优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现在已融入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1990年4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测大队与武汉科技大学合作,利用GPS技术在兴义煤田进行测量,仅21天就完成了800平方公里的测量任务,工效提高了2至3倍,费用节约50%以上,所获数据精度差仅5厘米,达到国内同类成果先进水平,开启了贵州利用GPS技术进行地质勘查的先河。这一成果为国家制定GPS技术地质测量规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钻探作为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手段,其工艺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地质报告的精准度。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就引进绳索取芯钻进工艺。经过反复试验,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目前,绳索取芯钻进工艺已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钻探效率,加速了“西电东送”电煤勘探步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毫无疑问,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打造“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勘探队伍品牌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研成果服务政府决策

贵州省的煤炭资源有效保障年限到底是多少年?这个问题曾一度让许多人犯难。不过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按现阶段可供净有效量计算,保障年限为30年;按净有效量计算,保障年限为45年;按准有效量计算,保障年限为111年。

这些答案来源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和中国矿业大学最新完成的《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有效保障能力分析》的研究成果。2009年4月26日,这项研究成果在由贵州省科技厅主持的鉴定会上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

2006年11月,该项目作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勘查项目立项实施。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项目课题组对贵州166个勘查区(井田)煤炭资源有效保障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贵州省煤炭资源满负载量为459.55亿吨,准有效量为431.24亿吨,净有效量为87.12亿吨,现阶段可供净有效量44.67亿吨。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贵州省31处骨干矿井的净有效量可维持40年、省属煤矿的净有效量可维持36年、乡镇煤矿和个体煤矿只可维持11年的结论。对于这项研究成果,鉴定组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此项研究成果甫一问世,舆论一片叫好声。事实上,类似的新闻热点在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已多次出现。

2000年3月,该局完成了《贵州省低硫煤资源研究》,预测全省低硫煤资源量720亿吨,并认为黔北煤田是贵州最有利于低硫煤资源优先开发的地区。这一结论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州煤炭质量的形象,而且对贵州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今,“西电东送”工程火电项目的选址基本上都是沿低硫煤分布区布局。

2006年,该局又完成了《贵州省化工煤资源地质评价》,评价并提交了全省化工煤资源量210亿吨。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贵州省化工煤基地布局、战略部署和产业规划建议,对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而且。经过三次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该局预测贵州煤炭资源总量为2419亿吨。这一数量超过中国长江以南贵州以外所有省份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居全国第五位,为贵州建设南方能源基地的宏伟构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依据。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 玉树地震 救援工作 灾害

一、救援特点

1.携带装备少。跨区域参加地震灾害救援,一般采用空运等方法进行人员装备的跨区域运输,通常每架载客飞机的货舱运力不超过1.5吨,因而装备携带能力有限。到达灾区后,由于道路被毁,往往需要徒步开进。

2.救援到场晚。特大地震发生后,一般调集力量都根据道路远近,分成几批从各省调进,同时由于机场和车站、道路因地震破坏,由于各种救援和社会力量纷纷短时间涌入,跨区域救援力量一般到场较晚,很多救援力量赶到现场时间都错过了震后前3天的黄金救援时间。

3.人员埋压深。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被困群众处在容易获救的位置,一般都由灾区群众和解放军、武警官兵救出,需要跨区域消防力量营救的,一般都是深度埋压在倒塌建筑内部人员。在没有吊机等重型装备情况下,完全靠官兵用小型消防装备破拆救人,每个人的营救都需要大量时间。

4.现场危险多。跨区域消防力量进入灾区救援,一般都是到震区中心救援,每天余震仍达数百次,行军途中负重官兵随时要面临塌方危险,在营救过程中官兵进入建筑内部,都要面临余震造成建筑二次倒塌的危险。

5.后勤保障差。特大地震发生后,跨区域消防救援力量所承担的救灾地点一般处于地震中心,由于无水、无电、无通信和道路不通,后勤保障无法实施,灾区救援条件极为恶劣,无饭吃、无水喝、无房住、无通信的恶劣生存条件,使官兵在救灾过程中,只能挑战生理极限来进行灾害救援,困难较大。

二、建筑倒塌特点

综合汶川地震中心建筑倒塌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或为几种情况的综合:

1.整体崩塌。主要是80、90年代建设的砖墙承重、预制板屋面的建筑结构,经过地震短时间剧烈颠簸、摇晃后,砖墙迅速裂解失重,预制板屋面互相散开,造成建筑整体崩塌,建筑倒塌后如同炸弹炸塌,墙体、预制板块密集交错坍塌,此类建筑被困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屋内的衣柜、桌椅、床体附近。

2.V字型倒塌。一般是大空间房体,主要是会议室和工厂生产车间、大型超市等,建筑屋面承重较大,地震后屋面中部先期塌陷,形成V字型倒塌结构。生存的被困人员一般集中在倒塌屋面与承重墙之间的三角型地带。

3.局部塌陷。一是底层塌陷。地震发生后,由于剧烈的建筑晃动,造成了一、二楼的承重墙完全失去载重能力,造成了一、二层的彻底崩塌,整体建筑少了一至两个楼层,在玉树县结古镇就有十多幢建筑一、二楼彻底崩塌。此类建筑崩塌楼层的以上楼层保存较好,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上部,但发生崩塌的楼层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二是半边塌陷。由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或是局部地壳运动情况不同,建筑半边发生塌陷,较为典型的是结古镇民族中学教学楼的一边建筑塌陷。

4.房体皱裂。对于框架结构承重墙体、现浇建筑屋面的房体,此次地震中往往出现了严重建筑摇晃造成的皱裂情况,建筑的外墙和屋面多处都会出现“X”型严重的皱裂情况,并可能出现局部倒塌情况发生,此类建筑中人员一般因为摇晃碰撞而受伤,但一般不会死亡。

三、救援技战术

特大地震灾害跨区域救援时,公安消防部队和省市级地震救援队作为专业救援力量,必须发挥与解放军、武警部队不同的救灾专业性,综合汶川地震实际救援的特点,主要的技战术可以分为:

1.搜寻盲点。在倒损建筑达80%以上的一片废墟之中,在前期当地群众和先期到达的部队已经实施初期救援以后,必须深入建筑内部,分析建筑倒塌的规律,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蛇眼探测仪等侦检手段,重点在房间、楼梯间、承重墙、衣柜、桌子附近,找寻被困人员。在搜寻过程中,救援人员要科学划分责任片区,不能重复搜寻,浪费人力。

2.喊话配合。由于携带装备不足,各救人小组要尽可能发挥半导体话筒的作用,通过在现场的喊话,一方面让被埋压的人员能够听到,增强活下去的信念,并积极配合救援人员搜寻和现场救人。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喊话,使周边的群众闻声前来提供线索,帮助找寻人员和配合救人。

3.组合装备。在现场搜寻和救人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装备的组合作用,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充分有效发挥现代装备作用。在发现被困者线索后,一是视情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确定人员的死活和大体埋压位置。二是视情利用凿岩机、剪扩器、铁锤等破拆承重墙、承重梁、预制板;三是视情利用钢筋速断仪、切割机、便携式万向切割器、氧气或乙炔或丙烷切割器、液压组合破拆器材切割建筑中的钢筋、楼梯铁扶手;四是视情利用起重气垫、液压撑杆撑顶重物,撬开建筑缝隙,开辟救生通道;五是利用发电机和照明灯在夜间照明,利用头灯和强光照明灯在建筑内部照明。

4.平行打洞。在倒塌的多层或高层建筑内,如发现有被困生存者,一般都是从倒塌建筑人员被埋压处的周围平行位置,寻找最接近、最便捷的孔、洞作为救生通道的突破口,再利用各种破拆器材打洞进入。一般不采取从建筑顶部自上而下的方法,全面破拆进入。因为在无起重装备的情况下,自上而下破拆救人往往耗时过大,虽然安全,但工作效率低下。

5.支撑加固。在各种剧烈余震不断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打洞深入倒塌建筑内部救人,为防止二次倒塌,造成官兵和被困群众的伤亡,要采取科学措施对破拆出的救人通道进入支撑加固。加固的方法主要是硬物支撑和建筑材料堆砌,具体材料可以通过就地取材的方法进行,如利用砖块堆砌,利用倒塌的断墙、水泥预制块堆砌;可利用切割锯就地破拆钢管、钢柱支撑,利用机动链锯破拆木梁、木板进行撑顶,利用木质材料进行支撑加固。国外地震救援队平时经常开展此科目训练,因而组合撑顶的方法和途径较多。

6.隧道挖掘。在对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倒塌后的一、二层被困群众救援时,可以结合地形地貌从地下挖掘隧道,直接挺进到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然后向上打通出口进入人员被困位置,再通过隧道将人员救出。此种的方法的前提条件:一是事先探测位置表明,被困人员大致在地下一至二层,自下而上救人方便;二是被困人员位置与路边距离不远,选择破拆洞口距离人员被困位置较近,隧道挖掘工程量不大;三是倒塌建筑地下土壤和地质条件适合挖掘,挖掘挺进速度较快,同时便于向上突破救人。

7.医疗辅助。由于到场救人较晚,营救被困人员时,一定要配合采取医疗辅助手段,延长被困者的生命,争取更长的营救时间。在开辟救生通道接近被困者之后,要立即安排随队军医对被困者进行输液和输氧、止血;在将被困者的长时间埋压的四肢从重物下救出之前,一定要对未被埋压的肢体部分进行捆扎,防止人员长时间的挤压伤害的负作用,即:人员救出后,肢体长时间挤压伤害位置所蓄积的有毒物质向身体其余部分扩散,造成二次伤害。

四、安全防护

跨区域地震救援工作中,积极有效实施安全防护工作,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此次玉树地震救援,救援队伍主要应注意落实以下措施。

1.组建无线消防通信系统,保持无线通信联络。地震发生后,通信、电力中断,在抗震救援中,建立无线通信系统极其重要。可以利用无线电台建立三级网络,利用单频点进行联络,还可以利用当地的无线通信的中转台,或者自带发电机、通信转信台,组建消防通信基站,利用全国共用的消防无线通信频点,实现远程通信联络,实现后勤供给不间断,保障水、食品供应的不间断。

2.配齐配强救援小组,不间断清点救援人员。一般以某一建制单位抽调人员为单位进行分组,由本单位干部带队,方便组织领导和相互联络,一般不应打乱原单位建制组建救援小组。在徒步行进和救援过程中,要以救援班或小组为单位,在余震发生后等时间段,不间断清点人员,防止人员遗失或伤亡。

3.配齐个人防护装备,落实防护措施。一是携带救援服装、头盔、靴子,救援时佩戴整齐;二是携带呼救器,实行静止报警提示,防止余震埋压遗失;三是携带头灯、强光照明灯,在夜间行进、夜间救人,废墟内人员搜寻和救援时使用;四是携带口罩、手套。震区多腐烂尸体,口罩、手套必备;五是携带安全绳、腰斧。

4.设立安全员,携带报警器。每个救援小组都必须设置一名安全员,携带半导体话筒、气喇叭等警报器,主要职责是检查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携带情况,在搜寻救援时,在建筑外部认真观察,凡发现余震、因破拆或打洞不能造成建筑二次坍塌时,迅速利用半导体话筒、气喇叭等警报器示警,现场救援人员迅速撤离。

五、训练工作启示

实战牵引训练,实战导向训练。此次公安消防部队组建历史上的最大规模、最长时间、最远距离的地震跨区域救援工作,对今后的消防部队训练工作带来了重要启示。

1.开展全员专业救援(rescue)训练。长期以来,消防部队的训练工作虽不断革新,但目前基层部队的主体训练科目,仍以灭火训练为主,救援训练虽然开展,但仍局限于特勤队伍和普通单位的特勤班进行,救援的训练设施和器材较为缺乏。此次救援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对大范围的地震救灾,面对大面积的建筑倒塌,面对大量被困人员,所有参加救援人员都必须会使用救生、侦检、破拆、起重器材,要使人人平时都开展相关的特勤器材的操作使用训练,在特大灾害发生后,才能轮流上阵、全员参与、全面营救。在组织救援训练时,部队要建立配套的救援训练场地和器材,要研究和规范救援训练科目,全面纳入到战斗员的训练达标考核科目中去,使之成为专业性的训练科目,同时在各基层单位也要配套建立相应训练设施,使救援训练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开展搜寻(search)训练。在此次特大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发现每幢倒塌的建筑下面都有埋压人员,但消防部队的主要使命却是抢救活人,因此利用各种手段,及时发现被埋压的建筑下面是否存在活人,大体在什么位置,是消防部队现场救援的首要使命。在此次救援过程中,消防搜救犬在现场搜寻上就屡立奇功,成功发现了多名被困生存者。其它还有音频和视频、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侦检设备的现场使用训练,利用“土洋结合”原则,使用半导体话筒喊话等方法,积极发动被困群众亲属提供线索等搜寻手段。此次消防部队汶川救灾中的搜寻训练水平和方法仍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