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09 03:05: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科研意识 职业教育 科研品位

近年来,“科研兴教”可谓职业教育与现代教育接轨的独有亮点,“科研治学”构成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别样风景。作为基础课教学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理应与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并肩作战,向科研要规模、要成果、要品位。而恰恰相反,相当部分语文教师只是国家语文教育政策的被动实施者;所承担的任务只是研究具体的教材教法,科研机会很少,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不足;有的教师还存有把科研视为晋级阶梯的狭隘观念和视科研为畏途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对象的科研素质。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管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这是科研的基础;写作是科研的伴侣,语文教师又有写作知识技能方面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条件担起语文教育科研工作的重任,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成为职业教育基础课教科研的带头人,成为职业教育的语文教育专家。那么,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将语文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获得科研成果,下面是笔者经过几年粗浅的尝试得到的点滴体会,还望同仁们指正。

语文教育科研及其成果表达有两大形式:一是实验研究和研究报告,一是文献资料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学术论文。这两种科研形式有共性也有个性。时下我们普遍应用的是后一种形式。在此以后一种形式为主,着重介绍语文教科研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一、精心选题

选题的总原则是:切合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实际需要,有科学研究的价值,有实现研究的可能性。研究课题主要有填补空白、纠正通说、补充前说、参加争鸣等几类。选题时要注意自己的兴趣爱好、语文和教育、心理科学理论积累、语文教育实践经验方面的专长。初搞科研选题宜小不宜大,选题时需利用图书资料索引,查阅有关文献,了解前人对此课题已研究到何种程度,看看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新意――或观点新、或材料新、或论证角度和层次新,或几者兼而有之。选题时还要注意该项研究成果推广对象的特征。唯有如此,职业教育的语文教科研工作才会有实质性、突破性的成果。

二、掌握材料

首先要制定出收集材料的计划,准备查阅哪些报刊书籍资料,做哪些实验或实践探索,怎样查,如何做都要心中有数,然后是积累材料。材料来源主要是前人的文献和自身的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要用卡片、笔记本或电脑记录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论据及详细出处,记录实验研究和实践摸索的进行程序以及实验与实践中出现的主要现象,显示出的重要数据。

三、思考研究

对所掌握的材料认真进行分类编排归纳,判断它们的相同点、相关点、不同点和矛盾之处,选择有价值的材料,按自己的思路和材料的客观逻辑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使自己的观点逐渐清晰鲜明,新颖深刻,并且逐步形成中心论点、分论点及论证材料的组合体系。最后将自己的观点、材料体系行之于文,写出详细纲要,这既是思考研究的成果,又是撰写论文的提纲。

四、撰写论文

论文的写作方法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熟知,无需赘述,这里仅简略介绍论文的标准化格式。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前置部分:题名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主体部分:引言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的逻辑组合;作者署名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记录劳动成果,便于与读者联系和文献检索;摘要为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文可取三到八个);引言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意义等项内容;正文是充分反映研究成果的主体部分;结论为全篇论文的总观点、总见解;列出所引的重要参考文献是为了反映科学依据、研究态度与尊重他人成果,也便于检索。

第2篇

教学重点、难点:《语文教学法》学科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目的要求、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

教学内容与过程:

《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

一、基本概念:

《语文教学法》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研究语文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二、学科的建立:

它的建立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P1—3页)

语文教育是社会、民族以及个体的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教育,它对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更好地传播科学和文化起着日益普遍而又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的语文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教育科学领域中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为了进一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门崭新的语文教育学,从更高的层次对语文教育加以研究.

它的建立是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P3—5页)

我国的语文教育,曾经发生三次历史性的转变,21世纪初,21世纪初,我国语文单独设科,并因此实现了语文教育由古代的"文字型"教育向"文字—语言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21世纪年代开始,我国的语文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而今语文教育正在实现向"语言—人的发展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语文教育的领域正在不断地拓展,语文教育观念、语文课程设置、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等各方面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许多问题都是以研究语文教学方法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法"所无法涉及的,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对语文学科教育的全貌和运动规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研究.

它的建立是教育学科发展和语文教育自身理论发展的需要

当代科学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二学科内部的高度分化.语文教育学既是语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又是教育学本身向纵深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建立符合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就语文教育理论本身发展来看,我国古代没有专门论述语文教育的理论著作,只是在有关教育的论着中有零散的论述.直到21世纪,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才经历了由一般教授法到本学科教授法,再到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直到语文教学论以及今天的语文教育学的发展.由于语文教学法学科侧重于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忽略了语文学科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理论思维水平不高,研究领域相对狭窄,加上其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为主,也束缚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使之更趋科学化,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三、学科的研究对象(P6—9页)

〈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是以学校语文教育为重点的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四、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语文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二)特点

实践性

综合性(P9—11页)

五、学科的结构体系

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语文教育系统语文教育目标

语总体方面的研究语文教育历史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

文语文教育比较语文教育评估

教语文教科研语文德育语文教学系统

学学校语文教育语文智育语文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法语文美育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结本体方面的研究社会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构语文教学卫生

体家庭语文教育课外语文教育语文知识教学

系语文教育对象阅读教学

主体方面的研究写作教学

语文教育者听说教学

六、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P11—13页)

1、哲学原理研究法;

2、跨学科研究法;

3、历史文献研究法;

4、比较分析研究法;

5、观察调查研究法;

6、经验总结研究法;

7、实验实证研究法等.

学习语文教学法的意义和要求

一、意义

这门课旨在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语文教育理论基础,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

知识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中文系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对于树立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正确理念,增强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信心和决心,形成系统的语文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和教育实习的成绩,对就业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要求

这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实践很重要,考试有教学实践题,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实习.学习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听——认真听课,做笔记,还有听教学观摩课、看教学录象等;

说——大胆质疑,参与讨论,上台亮相,小实习(微格教学)等;

读——通读教材及参考资料(专着、杂志等),通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参等;

写——作业、心得、听课评议、论文、教案、作文等;

练——练基本功(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朗读,写作等),课件制作,模拟教学等;

用——教育实习,教育调查.

思考题: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你将如何学好这门学科?

语文教育的本质(4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语文教育的历史,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第3篇

今天的语文界多数人未必意识到这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一定有人会鄙夷地说:日札写作教育还能成为语文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领域?

以语文教育为职业、事业,竟不知道日札写作对造就语文人才的重要作用,不知道日札写作是历代文人基本的治学方式、生活方式,不知道这是传统语文教育、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不知道我国历代教育家对日札写作教育的重视与倡导……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由于这种无知,导致了日札写作教育在当代语文教育中长期处于边缘性地位,几乎濒于消亡。因而,“中国20世纪写作教育研究”的选题,更凸显出其“拯亡救失”的现实意义。

依我看,语文教育缺什么,也不该缺日札写作教育。日札写作的衰亡,意味着语文教育的衰亡;日札写作的复兴,意味着语文教育的复兴。日札写作对于语文教育、人的言语生命成长的意义与价值,怎么说都不过分。中黎的研究,为我国20世纪日札写作教育与研究,展现了较为清晰的全貌。中黎对日札写作教育的研究涉及一系列的理论命题,为该领域的认知奠定了学理基础,为学界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铺平了道路。

首先,他对“什么是写作的基础”这个语文学的基本问题发起了挑战。

他对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表明了不同看法:“写作的基础首先是要有作者自己的东西,即:个性情意与自我意识——其高级形态则是作者极具个性特点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要达成这一目的,他认为除了一般所理解的阅读之外,还有三条重要的路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设计教学法、引导学生体悟和记录日常生活。我以为在这三条路径中,第三条路径“日札写作”是最重要的路径。因为它是前两条路径“创获”的深化与载体。他实际上表明的是“日札写作是写作的基础”的观点。前两个途径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阅读与活动设计教学法,而日札写作是这二者的语词化形态,也是人的个性情意与自我意识养成、修炼的最佳途径。三者实可合一,统一于日札写作上:读书(修养)指向“札记”,活动(生活)指向“日记”。

对于写作来说,停留于阅读的感悟与理解,即便是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也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语词化、文本化,无论怎么读,都难以很好地积淀为认知背景。因此,古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看书”;先生说“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还不够,须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才有所得”,“手到是心到的法门”,“勤笔”可以“助我思想”;黎锦熙先生说“日札优于作文”:“课业、泛览、生活与论文各不相联系,惟有日札才可使一元化。”我以为,这些都隐含了一个观点:日札写作,是精神创造的基础,日札写作是写作的基础。

生活感悟或阅读理解,对于写作来说,都是零散、浅陋、未完成的,只有通过日札写作才能使其条理化、深刻化、定型化。因此,可以说日札写作是写作素养形成的最佳基础,是写作、阅读以至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应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他在写作课程层面,为“日札写作”的教育功能作了较为清晰的定位。

他较好地区分了“文章”“作文”“日札写作”“写作”这四大概念的范畴,探讨了这几者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往还很少有人将“日札写作”置于写作教学中心的地位,对这些概念做如此精密的辨析。这一点对于写作教学至关重要。

他汲取了黎锦熙先生的想法:“在写作教学的框架体系内,应该尝试将‘日札写作’提升到重心地位,避免将其视为作文教学的补充与附庸;同时,切实改进日札写作教学,提高其实际效能,引领师生建立一个以‘日札写作’为纽带的一元化平台,通过该平台将日常的读书学习、生活体验、感悟思考、自我发展和言语文字训练、各体文章习作等多个项目联为一体……”在此基础上,他既肯定了“日札写作”的重要,又认为“日札写作”与“作文”二者各司其职、不可偏废,觉得“命题作文”仍有存在的必要,不赞成以“日札写作”代替命题作文,因为命题作文所承担的是写作之“法”“规”“技”的训练任务。他将“日札写作”从边缘化的写作训练类别,上升为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将“日札写作”置于写作课程的总体上,考察其作用。用他的话说就是置于“整个写作教学体系框架下审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了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孤立认知。他主张“写作教学的四大范畴彼此互补、形成合力,彻底解决母语写作个性化与创造性不足、生命感(含真实感)与文学性意趣欠缺、‘作文说谎’现象突出等难题”,这一观点,对破解当前写作教学困局不无助益。

我以为,“日札写作”是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因为,学生写作素养的培育,是语文教育的终极使命。“日札写作”将语文教育的两大支柱——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间“日札”的相互交流,轻而易举地将听、说活动也容纳在其中。“日札写作”不只是解决了写作原料、技能问题,它对人的素养的提高是全方位的。“日札写作”所支撑起的不单是写作教育,而是整个语文教育,甚至是“人”的教育。因此,中黎对日札写作教育研究的价值,远超出“文体写作”的价值,其影响是全局性的,其意义是深远的。

此外,他对20世纪以来的日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偏颇作了检讨,指出其存在的四个倾向:作文化、道德化、隐私化、强制化;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艺术、训练安排等五个方面,总结出百余年来日札写作教育的五大经验。他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我国现代日札写作教育史所作的反思,对语文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其中“20世纪日札写作教育史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部分,更是从日札写作教育史论的宏观上,对语文教学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总括性、整合性探讨,颇有振聋发聩之效。

他对20世纪日札写作教育的研究,以“日札写作教育为核心”辐射出的一系列的观点,既是对我国语文教育的重新审视与变革,将极大地改变语文界对语文教育的基本认知,改变语文教育的基本格局,导致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的深刻变革,也是对我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表现——存在论语文学”的增益,对我的“写作本位”语文教育观的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本位”,可视为“日札写作本位”。“日札写作本位”,集中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本位”“存在本位”。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功能 教育理念 人文素养

引言

汉语的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对国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承担提高学生这两项水平重任的语文教育几乎是所有的大中小学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客观地讲,国家这么多年在语文教育方面的巨大投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保证了为其他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学生必需的语文能力的支持,而且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具有高素质语文水平的人才。然而,现在普遍存在各种不规范的语言现象,甚至还出现了一般人看不懂的网络专用语。此外,很多国民的人文素养也存在很多令人忧心的地方,如人们之间的交往功利化、冷淡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因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人群几乎都接受过长期的语文教育,因此这些现象的存在同目前的语文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1]

一、语文教育功能失范的具体表现

前已述及,目前,无论是国民人文素养的普遍低下,还是其语言运用能力存在的各种缺陷,都是语文教育模式陷入困境的外在表现。国民在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语言运用能力方面

1.不规范用语盛行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规范用语。对于很多人来说,目前年轻人中间的一些流行语很难理解,尤其是其经常使用的网络语,更是使普通人叹为观止。诸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累觉不爱”之类,不熟悉其背后的所谓故事的人完全就丧失了对它们的理解能力。这些非常不规范的用语在很多人中间不仅没有受到抵制,反而被作为某种时髦或潮流进行追捧,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官方电视台和新闻报纸上。五千年的汉字文化发展到今天居然只能求助于这些不规范的汉语组合才能最好地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表达,这不仅是汉字文化的悲哀,更是语文教育者的悲哀。

2.写作能力低下

语文教育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事实上,很多人在受过多年的语文教育之后,并不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甚至缺乏起码的写作能力。不少在人事部门工作的人员,经常会收到很多连意思都表达不清楚的求职信,而这样的求职信一般还出自于某些大学毕业生之手。这意味着很多经过多年写作能力训练的人,甚至连求职信这种最基本的应用文写作的能力都不具备,遑论技巧呢。对于工作在不同岗位的人来说,绝大部分工作岗位对于一定的写作能力都是有着刚性需求的,如各种各样的书面汇报材料、申请材料、商业来往信函等,写作能力低下对其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人文素养培育方面

人文素养的培育是语文教育承担的除语言运用能力之外的另一重任。目前,大部分人的人文素养缺乏,这也是语文教育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谈吐举止粗俗

作为拥有泱泱五千年发展史的汉语文明,自古以来即以礼仪之邦自称,其锦绣文化更是不可胜数。所有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存在,都应当由语文教育工作者承担将其在国人中间广泛传播的重任。然而,这些传统文化本应赋予一个人的文明礼貌和优雅的谈吐举止似乎和很多人无缘,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各种美德如“仁者爱人”“孝悌忠信”等也被很多人置之脑后。

2.文学修养缺乏

文学修养作为语文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一环,其在语文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对很多人来讲,其文学修养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尤其是在将来的社会精英和主力的大学生中间,其文学修养的缺乏到了几乎让人吃惊的程度。很多大学生所谓的文学修养,基本上停留在指导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水平。如果再深一层,问下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估计绝大多数大学生一个都回答不上来。大学生几乎都知道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但问他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绝大多数大学生同样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有些学生甚至分不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周公和孔子到底谁先谁后的问题。文学修养的缺乏,往往意味着文学传统被忽视,从而对国民素质的提高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

二、语文教育功能失范的原因

目前,语文教育之所以会陷入困境,与目前学校对语文教育的态度以及语文教育的具体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具体原因较多。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语文都只是其需要完成的教学课程中的一门而已,而不能对其在教育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在高校尤其严重,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大学语文只是其需要开设的数量庞大的课程中的一种,而且是非专业的并不是很重要的一种。因此,高校语文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除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不得不将其作为必修课之外,无论在课时的设置,还是考试的安排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干脆实行论文考查或者是开卷考试的形式。因为缺乏考试的压力,大多数的大学生根本就不将大学语文课程当回事,其产生的效果可想而知。[2]在语文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很难避免相当多的学生不在乎语言的规范使用、写作能力低下、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等问题的产生。

(二)语文教师素质偏低

与语文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相应的,是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普遍偏低,这种现象最为严重的是不发达地区的小学和几乎全国所有的高校。不发达地区小学总体师资力量即存在很大的缺口,很多时候缺少专职的语文教师,因此只能由别的课程的教师兼任。而高校在传统上就对语文教育不怎么重视,甚至直到近年来教育部三令五申,才陆续将大学语文设为所有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由于缺乏足够的大学语文师资的储备,其仓促招聘的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语文教师甚至自己都没有对其需要讲授的语文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希望其顺利达成语文教育的两大目标,本身就不大现实。而且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狭隘,要么将语文课上成纯粹的语言能力训练课,要么上成纯粹的文学欣赏课。前一种现象在中小学比较普遍,后一种现象则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的通病。完全不注意通过文学经典的讲授引导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将语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置之脑后。语文教师本身素质的偏低,必然会使语文教育达到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从空间的角度,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历史地理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而从时间的角度,这几十年我国的发展变化速度之快举世瞩目。与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差异不同的是,我国各地学校长期使用的语文教材却有着令人吃惊的一致性。当然,从空间的角度,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毕竟文化传承比较单一,各地学校语文教材差别不大可以理解,但其在时间上的长期稳定性却有点不可思议。比如小学语文课本,经常好多年才修订一次,而且每次修订幅度都不是很大。并不是说语文教材需要经常性地大规模变动,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收录一些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新的语文知识和内容,替换掉已经淘汰过时的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育都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内容的刻板,与时展日益脱节的事实,必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语文教育目标的达成。

(四)大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往往将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作为第一要务,认为语文学习并不能给其带来实在的好处,从而对语文学习根本不重视。这种情况的产生虽然很大程度上同其所在的高校对语文的轻视存在很大关系,但大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则是更为关键的原因。这种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必然导致其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缺乏以及学习时间分配的不够,最终体现为语文教学质量的降低。

三、语文教育功能实现的具体路径

针对目前语文教育模式造成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下述对策以破解这些问题造成的困境。

(一)加强对语文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

语文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开设的必修课之一,而是其他课程顺利完成、学生顺利成长的基础学科。因为语文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培育的两大功能,而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其进入社会之后的职业前景。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语文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使学校本身乃至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白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端正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对语文教育的态度,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其他措施,克服语文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

对于目前很多学校语文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的现象,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其素质提高。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小学来说,国家有必要对其实行一定的倾斜性财政政策,以吸引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弥补其师资力量不足的缺口。[3]而对于高校来说,则可以通过提高新进入大学语文教师的准入标准以及对现有大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考核的方式达到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目的。

(三)适时修订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对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来说,对语文教材适时修订能起到使其内容和结构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作用。现行的几年一次的修订周期明显存在过长之嫌。[4]建议每年对语文教材进行一次修订,以使其能更好地达成语文教育的目的。语

参考文献

[1]李杨.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发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8).

[2]刘雯雯.大学语文教学的忧虑和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

第5篇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师范生;职业技能

一、相关研究的背景概述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在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不过,与医生、律师等专业相比,教师的专业性似乎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而造成与之对应的师范生培养,在专业需求和学科性质方面也有所缺失。师范生是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起点,它决定了新教师质量以及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因此,作为教师培养的前沿阵地,师范院校应该承担起为教师专业化奠定良好基础的职责,有针对性的探索并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

(二)师范生培养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4 年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两份文件的颁发,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职业技能作了系统而又明确的规定,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依据。

但是,研究当前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现状,我们发现原有《大纲》中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已落后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基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语文教育类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的现状,根据师范生职业需求和语文教师培养实际存在的问题来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参考语文新课标的目标和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优化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师范教育与在职教育相割裂,没有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导致新入职教师很难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将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放到教师教育一体化中加以审视,认识到师范教育是教师的职前准备期,把职前准备和职业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文献述评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理解,对现有研究现状及观点作出如下归纳:

(一)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内涵界定及体系建构(理论研究)

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13条,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并不十分广泛。

教师的职业技能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相结合的特点。然而,反观当前各类师范院校开展的师范生技能培养活动,我们大多把师范生技能局限为“三笔一话”(硬笔、粉笔、毛笔、普通话),这显然是不够的。

1994年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高等师范学校教师技能的教学大纲(试行)》中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指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三笔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玉林师范学院冯海英在其论文《微格教学在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18期)中将语文基本教学技能概括为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等等。

华中师范大学张莉的硕士论文《“农远工程”环境下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中归纳出的教师职业技能体系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基础技能,包括口语表达技能、非语言表达技能、书写与写作技能;第二是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程开发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第三是教育技能,包括班级管理技能和思想管理技能;第四是教学研究技能,包括课题研究技能、说课听课评课技能、教学反思技能。

列举的前两份资料中,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讨论仅仅涉及到“基本技能”的层面,虽然具体到班主任工作、提问技能等要素,但是关注面比较狭窄。早期的相关研究中,相同的情况很多,都比较关注“基本技能”的培养,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三笔一话”,很少关注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比如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等能力。后来的相关研究,逐渐注重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全面性,例如在张莉的相关论述中,除了基本技能,师范生还需要掌握教学研究技能,突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性和科研能力的结合。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内涵及体系建构也将在前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反映出社会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也是此类研究的出发点。

(二)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调查研究(实践研究)

1.师范生职业技能调查

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调查”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6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题,共有记录27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题,并且包含“调查”,共有记录4条。

盐城师范学院乔晖著《近十年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对目前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研究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侧重于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训练的分类研究;二是侧重于语文教学程序的技能训练的分类研究;三是侧重于语文教学元素的技能培训的分类研究。

以上提到的三类研究均比较重视语文教师如何教的技能,很少涉及如何指导学生学的技能,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标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研究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现状的论文专著较少,相关的调查似乎也没有展开,研究者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依据大纲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结构指标体系的拟定上,然后根据指标制定相关培养流程。

例如肇庆学院毋茂盛、王静在《高等学校师范生技能研究》中,仅是依据其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师范生应具备的3种基本技能,包括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并对这些技能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但是,由于研究过程中缺乏实际调查的案例支撑,这些观点显得空洞概念化,也比较片面,缺乏学术深度。

对此,笔者认为,研究可以在体系建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但是应该以现状调查的实际结果为依据,参考课程标准的实施,侧重师范生视角和新入职教师视角,给师范生培养的探索之路提供一个反向思维的案例支持。

2.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调查

同时,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师范院校”进行检索,共有记录40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9条。

广西师范大学郝向鹏的硕士论文《高等师范生职业准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情况进行了了解。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等师范生的职业准备现状做出了一些总结。同时阐明了阐明了高等师范生职业准备的相关内容,包括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出色的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的工作能力和对教师职业的关注。

像这样将师范生职业技能研究架构在具体某个高校中的调查研究还有江南大学教育学院的戴云、胡智丹写的《综合性大学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现状调查报告――以江南大学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3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付明叙写的《早读在师范生职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探析――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4期)等。

可以看出,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同时涉及综合性大学和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虽然同样设置了师范专业,但是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专科性学校,高等师范院校的政策导向、生源特点、就业前景等决定了其不容忽视的特殊性,也使得我们对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其不可替代性。要达到相应的教师培养目标,必须使学生在掌握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色,将师范生培养的实践研究推向教师培养的前沿阵地。

3.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和现有研究报告的整理,归纳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第一,重视传统手段和教学经验的继承,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和训练;

第三,课程设置繁杂,但是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

第四,职前职后教育脱节。

对此,相关研究给出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学生需求和职业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师范生培养目标及方式;

第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应做到课内专业知识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

第三,优化师范生技能相关课程设置;

第四,建立职前职后连贯统一的师范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终身发展。

以上观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调查结果和建议不够系统深入,缺乏实证材料相佐证,通常是笼统概括,很少有着眼于师范生各项具体职业技能专门展开的细化分析和建议,相关研究对师范生培养的评价机制也少有着墨。当然,这些成果对师范生培养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也因为其不完备性,使得后续课题有更广阔的发挥余地和更深远的学术意义。

(三)语文学科视阈下的师范生职业技能

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语文”进行检索,共有记录4条;以“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记录6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汉语言文学”进行检索,共有记录0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语文教育”进行检索,共有记录0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中文”进行检索,共有记录0条;可见,在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领域,突出学科性质,专门探讨语文教育方向师范生培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

周庆元所著《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概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6):35.)中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给出的定义是“语文教师在其从事的语文教育工作中,为了适应和满足工作的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而逐渐巩固乃至自动化了的动作或智力的行为活动方式。”

盐城师范学院乔晖著《近十年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76.)中认为:“语文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的复杂的教学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的系统。”

以上两种观点,仅仅是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作出了定义,并没有反映出其涵盖的内容,在论文中也没有构建相应的职业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体系。

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有学者称之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周海生、周秀娟所作《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5,(5):33.)中认为“所谓语文教师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说、写、画、作’四方面。”

扬州大学乔晖的硕士论文《论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D].扬州:扬州大学,2004.)因为侧重于创新教育,所以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概括偏向教育研究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固然是语文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代替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部内涵。

以上的一些观点,显然不能完全概括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内涵,他们都只是对整个语文教师或者语文师范生职业技能体系的某一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未突出语文的学科性质,相关论文中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所有学科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础技能。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为专任教师,需要更加详实完整的语文相关技能。因此,笔者建议,在此类相关研究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师范生职业技能与具体语文学科的结合,构建一个基于语文学科的完整的师范生职业技能体系,它应该包括语文基础技能、语文教学技能、组织管理技能、语文教学科研技能等四大方面,在研究过程中,结合理论、各项标准、调查结果、前人研究等资源来完善各项技能的内容,形成系统化的概念。

第6篇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科目,也是对语文有举足轻重的语文水平表现,那么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标准格式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欣赏阅读。

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杨树芳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秦训刚、宴渝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张贵新、侯国范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徐静.把作文的批改权还给学生[J].考试周刊,2012,(61).

[5]郑海珊.作文评价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读者意识[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6,(20).

[6]赵存.关于作文评语的新尝试[J].文学教育,2012,(6).

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平.谈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09)

[2]李银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29)

[3]冒树红.让作文教学水到渠成——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8(06)

[4]张正阳.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中).2011(03)

[5]李晓丽.小学语文教师习作课堂探微[j].语文学刊.2010(06)

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

[2]陈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3]丁建凤.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1)

[4]葛金枝.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师,2015(09)

[5]刘新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5(02)

第7篇

一、突出工具性的特点,重视“听说读写”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育必须完全服从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并强调实效性与实用性,努力使学生所积累的语言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语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地位看,学生通过不断学习语文,不断积累与丰富语言,可以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同时,结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实际,我们可以从中寻出“听说读写”在中职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方面,听、说必须注重事务际用语与日常交际用语的使用,明确交际目的的事务际用语。另一方面,读写必须重视文学教育和读写的融合,同时更要和学生的就业、生活相结合。语文能力的不足势必影响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能力是职教学生所迫切需要的。

二、突出人文性的特点,重视“文学教育”的功能

从时展的需求看,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纯的科学技术竞争,更是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文眼光的更深层面的竞争。底子薄,文学素养差,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中职学生要成为高技能人才,还要注重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旗帜、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通过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怎么做事、怎么生存、怎么与他人合作共事,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的完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三、突出实用性的特点,推进语文教育为生活与工作服务

面对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语文教育内容应强调学以致用,重点考虑学生怎样很快适应毕业后投入工作的需要,这应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

中职语文教育要同社会和市场需求对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思考职校生应该具有怎样的语文素质才能适合市场的需要。这时的语文教育内容把重点放在学生练习与实践各种实际工作所需的应用文,比如广告、新闻报道、设计说明、讨论记录、笔记及各种报告等。不要重复纸上谈兵的故事,要重在应用,走出课堂,组织活动,参加实践,动手练笔。

职教语文教育要与社会、信息沟通对接。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社会,高科技已经在平时工作与生活中处处应用,学生要很轻松地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学会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与利用信息,这样才能适应如今职场的工作需求。当然,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都需要学生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工具通话、交流信息,有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推进,使传统语文教学日益显得尴尬与不适应,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将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与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给中职语文教育带来崭新的气象和面貌。与以往相比,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重视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令其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突出职业性的特点,强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突出职业特色可以改变过去语文作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产生的“此厚彼薄”的状况,以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教学方法的调整、评价体制的改革等推动语文课和专业课的共同进步,实现“双丰收”。努力尝试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让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一起在课堂中执教,寻找在语文课和专业课之间寻找合适的结合点,让学生意识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离不开语文课中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熏陶,慢慢理顺语文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客观评价各自在教学中的影响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相互合作,共同协作,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参与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学生的胆识、口语表达能力与动作协调能力。在教学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行为实践的机会,让这篇课文变为一部课本剧,要求学生在课余到网上查找资料,自己策划和讨论写剧本,再进行表演探讨,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收获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而且收获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技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对《项链》、《窦娥冤》的改编表演,甚至构思《祥林嫂》、《林黛玉进贾府》等创作小品演出,以及《琵琶行》中“琵琶女是白居易之知音还是情人”、《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诚实”的探讨上,在课堂上可举办演讲比赛、主题演讲,进行言谈举止有礼貌和用语得体的教育,教会学生学习写求职信,掌握求职面试技巧与必要的求职礼仪训练等。这些体验、行为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了学生,是使学生获得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求职中,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个人良好的风貌展示,诚恳的求职信会给人用心与稳重的深刻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如地书写报告、信件、说明书、制作图表及流程图,能使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生产,使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生产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讲授一般的知识,还应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职业化观念的灌输,以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学生在广阔的综合的教学空间里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想方设法地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

一、引言

语言文学是传统的基础性专业,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这个传统人文学科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合并转型为高职院校以来,专业急需探索高职教育和师范性特点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新模式,原有的师范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比较突出,既要突出师范性,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明确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调整课程结构,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完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才能办好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师以及文职人员。

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高职师范类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三年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语文教师工作,也能从事语言文字、文化宣传及企业的文秘、培训机构的文员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新时期语文教育专业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更新教学理念、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既符合语文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能提升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类受到自主择业和专业整合的影响,日益萎缩,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应该主动应对,谋求发展。

高职院校师范专业的改革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高专部成立以来,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着明显的地域色彩,主要集中在辽西北城市,例如,铁岭、锦州、朝阳等地,从事乡镇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各行业相关的文职工作。近两年来,在这些城市的特岗教师招聘中,语文教育专业比重不大,绝大多数毕业生无缘进入公办中小学教师行列之中,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以下简称我系)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显示,25%的毕业生进入各种教育机构从事教辅工作,更有一部分毕业生脱离教育行业。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了语文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必须形成新的准确定位,原来培养目标只是单一的师范性,应转型成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将国企外企事业单位文秘、公关、管理、社会服务、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列入专业培养计划。因此,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必然的,是大势所趋。

三、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途径

1.以课程为突破口,对课程教学思路重新定位

目前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还是由“五个模块”组成,即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选修)课、专业(必修、选修)课与实践技能课”,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只开设语文教学法和写作两门实践性课程,又因课时不够,这些培养核心能力的课程不够深入,实践课也仅限于教育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呈现过于单一化的趋势。

笔者曾对语文教育专业任课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63%的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满意,认为教师应该把讲课的侧重点放在实践应用上。以专业选修课程带动和促进专业的改革,能够拓宽口径,完善课程结构,可以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节,不断完善,从而汲取新知识,提高实用的实践技能水平,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对实践性的教学和学习还是很认可的,他们希望教师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重点,语文教育专业必须从庞杂的理论体系中解脱出来,合理取舍。就文学课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是两门专业核心课程,我系教师尝试在教改中淡化“史”,将解读经典文本作为教学切入点,笔者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参考《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提高对名家经典篇章的鉴赏比例,约占整个教学内容的70%,文学史和作家理论知识约占教学内容的30%。以上举措,注重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授课宗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运用能力及人文素养。

打破以往惯例,力求突破,开设与语文教育专业相适应的应用型课程,体现本专业实践方面的特点,在完成基本知识结构教学的同时,开设新课,改造老课,保留传统专业的核心内容,又能实现培养能力运用的目标。课程结构中理论课比重大,实践课比重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突出,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社会需求,应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将专业课分为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核心课包括传统的语言文学类课程,占 60%,专业选修课需要与专业相吻合,例如,公共关系学、秘书学、公共礼仪、办公自动化、广告设计、新闻采编等课程,占40%,要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课时不用占太多比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有意识地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宽口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新内容,目前,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公共礼仪、秘书学、影视鉴赏、口语交际等课程,从学生选课情况来看,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2.加大教育理论和教法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实践教学

(1)开设好实践教学课程。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语文教育专业开设普通话训练课、口语实训课、书写规范字技能课、语文教学教法课等加强技能训练,及时将教育改革有关内容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学校录播室资源进行初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模拟实训,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

语文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不应再局限于语言与文学本身,应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以及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本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例如,教育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广告文案、速记速算等课程设置都应该成为语文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应用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教学,让学生获得动手和从业能力。

(2)增加实用性知识技能的传授。“创造条件,普及现代化教学,掌握现代化技术”,开设课件制作课程,让学生对幻灯机、投影仪等教学媒体的构造以及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力求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熟练掌握PPT课件制作,达到会使用会操作,着重面对当前就业需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运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让鼓励学生通过相应的英语、计算机、韩国语、普通话等级测试。

(3)课内课外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技能测试和竞赛机制。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此类活动作为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语文教育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展示活动,例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书法展示大赛,汉字听写大赛、作文竞赛等,参加校园活动可计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鼓励学生参加一切有目的的培养学生教师教育素质的专业实践活动,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将培养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训练贯穿于三年的教育教学中,营造适合学生成才的有利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实用能力培养。

(4)优化实习实训教学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多个能够充分满足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培养需求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和完善的实训训练体系,要搞好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育见习。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上上岗培训,是对学生理论学习过的职业规范进行实地验收。学生进行真实的规范化的操练,熟悉将来从事的教师或者文职岗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实用为宗旨。

实践教学作为训练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在运用中提高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思考和学习积极性。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做到课内精讲,课外延伸,把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学生通过理论的凝练来适应技能的实践检验,有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民意后,英语分值大大缩水,语文分值将在2016年提高到180分,这将大大改观社会、学生“怠慢语文”这一现象,大量资料显示,目前教育市场上很多培训机构闻风掉头,一些培训机构目前已经开始酝酿相应的改革方案,语文培训班将得到加强,可以预见,随着高考语文分值的提高,语文培训班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近期,笔者参加了几次省内的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来咨询的学生及家长对师范专业,尤其是语文教育专业还是很认可的,60%以上的家长认为,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形势下,语文教育专业就业选择余地不小,可从事教师、文职等工作。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还是有一定攀援空间的。

总之,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现有课程的科学构建及重新整合、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必须以学生为本,关键点是老师,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管理者齐心协力,使语文教育专业在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第9篇

论文摘要: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培养的师资,必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而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方面与培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上有很大的不适应之处。因此,必须对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进行改革调整。

一、本文产生的背景

面对当前如火如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中文专业将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养出合格的具备相应素质的语文教师,这一重大问题已经十分尖锐地突显在人们的面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本文正是从探究中学语文课程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师资出发,从而探索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二、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对高师中文专业培养的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对新一轮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作一个了解。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的前言中对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作了明确的说明:即“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法、评价目标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了基础课程改革的三大主题: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制度的重建。这正说明两点:一是这一轮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性的、具有质的飞跃的变革。这对于我们高师中文专业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具体目标及其相关方面,提出了重新审视的必要。二是通过对语文课程重点改革的这些方面,特别是体现并指导这一系统改革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及与之配套的语文新教材的认识概括中,可以捕捉到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师素质、能力要求的信息。

具体来说,都有哪些信息呢?

1、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至少说明了两点: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了培养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与语文运用及言语交际能力,必然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任务。

(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揭示了语文的文化属性,它本身就是文化,同时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文化是语文的根基。作为语文教育凭借的教材来说,所选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大多文质兼美,在语言文字方面既是典范,同时又汇集了古今中外的思想及文化精华。所以文化内涵是与语文工具性不可分离的特性。正因为如此,“语文新课标”里课程总目标的第1条中,提出了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第2条提出了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见多种文化的积淀与人文素养对语文的学习与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两位一体的。

2、语文新课标还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新课标中,基本的语文素养被解释为:“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与创新精神,注重语文规律在实践中的把握与运用。

4、新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努力建设开放性的、有弹性、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构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

6、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技术,收集、运用好信息,能设计、制作并使用语文课件,同时能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新技术及信息处理。

7、语文新教材的编写不但体现了上述思想,而且选文更新力度极大,五分之四的选文是新的,不仅强调文质兼美,强调名家名篇,而且进一步加大了时文比例。从新教材注明的选文出处,不少选自1999年和2000年新近出版的书籍,选文内容和主题富有时代气息。

以上信息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那就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学习观、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师观、学生观,对语文素养、对语文教学策略和方式、对语文教材观等等已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理念,特别对语文教师提高到专业化程度上来要求,对语文教师综合素养要求是更专业化更高更全面了。

从上不难分析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的思想理论知识素养与能力结构,才能适应基础教育语文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1)思想理论知识素养

能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师必须有良好语文教师思想品格情操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素养,语文教育基础理论素质修养,广博的人文素养,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素养,网络信息知识素养及其它自然科普知识素养。

(2)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可大致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知识能力结构,一块是语文教学能力结构。

知识能力结构包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较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储备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联想、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审美能力;较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敏锐地感知并吸取新的知识理念的能力。

语文教学能力结构,包括“三字一话”的基本教育技能,师范性教学语言的能力,创造性理解和处理使用教材的能力,建构校本教材的能力,具有策划并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的能力,具有组织与引导语文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设计教案与学案、组织教学、测试反馈、教学评价的能力,具有驾驶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具有语文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目前高师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上与培养达到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尚有不适应之处。

以贵州省师专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为例来看,与培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需求的师资有极大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的总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缺乏明晰的理念,或其理念已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不相适应。

就毕节师专中文专业而言,其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也跟省内其他师专一样,是根据贵州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时间计划表制定的“毕节师专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时间计划表”。其课程为何这样设置,为什么这样结构,不见任何说明。我们除了知道师专中文专业就是培养合格初中语文教师外,至于什么样才算合格的语文师资,认识就十分模糊了。当然,这样设置什么课程,不设置什么课程也就有了许多随意性、盲目性。其课程设置和结构与师范性要求的不适应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2、语文教育类课程设置极为薄弱

从毕节师专中文专业的教学时间计划表看,语文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仅在第五学期开设一门“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课时为72学时。语文教育类课程在高师中文专业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板块,是一个课程系统,它可以包含语文学、语文课程论、语文学科教育学、语文学习心理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研究、语文微格教学、语文名课点评、语文教育研究等等系列课程。其中既有基础理论类课程,亦有语文技能及教育实践类课程。这一系统中的课程都是相辅相成的。仅仅一门72学时的初中语文教材教法,无论如何也包容不了以上各门语文教育类课程,实际它也不可能负载得了语文教育类课程的全部内容。所以仅设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这一门课程,涉及内容多,教师取舍左右为难,教学上显得仓促;学生则大多惜惜懂懂,既不能更深更广地去把握中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规律,试教时间也极为不足,实习时难以胜任语文教学。现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三大主题,即语文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变革,语文教育制度的重建,要求对高师中文专业语文教育类课程系统的构建、设置与加强,已是势在必行的了。否则,学生的语文教育基础理论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也不可能建构起来。

3、口语交际课程被忽视

从毕节师专中文专业的教学时间计划表上可以看到,该专业没有口语交际(或口才学)类课程,只能看到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中,有36学时的普通话课。而普通话课作为全校都开的公共教育类课程,旨在进行普通话的培养,重在语音形式的训练,算不得严格意义的口语交际课程。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新课标中,无论哪一个学段,都是重要的能力目标之一。语文教师的交际口语,不仅仅如其它学科教师那样是教育、教学、生活、工作的手段与工具,更是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示范,是学生获取交际口语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口语交际课的开设,对中文专业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4、缺失广义的文化类课程

从毕节师专中文专业的教学时间讨一划表上我们看不到广义的文化类课程。本文前述表明,高师文化类课程的缺失是不能适应中学语文课程需要的,是不利于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化品位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拓展与培养的。文化类课程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文化素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尚且有文化渗透教育的要求,而高师中文专业就更没有理由在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中,将文化类课程抹去了。

5、有的课程学时设置和结构需要调整

普通话对高师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是他们将来从事语文教师工作的工具,是他们的教学语言,更是他们将来做语文教师时学生学习普通话和交际口语的活生生的楷模和示范,同时普通话亦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前提与基础。毕节师专的学生,大多来自偏僻农村,方言影响根深蒂固。大多数学生汉语拼音基本没有掌握,发音顽固地格守方言影响。掌握普通话虽说更多地体现为技能的问题,要靠习得,但也十分需要个别的点拨指导。现时班级大,人数多,仅36学时要切实走完教学进度,亦是困难的,要让学生通得过毕业要求的等级测试,更是困难,而要过得了对语文教师要求的等级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在教学实际中早已不得不再加一个学期(36学时)的普通话课,才能完成教学进度。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每个学期学时分别为每周3节、2节、2节。现代文学部分往往将第一、二学期的学时占完,而余下第三学期的周2学时给当代文学,教师学生皆反映学时显得极为紧张。而现行中学语文新课改教材,选文进一步加强时文比例。要与之相适应,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比例应该调整,以加强当代文学课程,增强学生中国当代文学素养。

以上虽只举普通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课程为例,但亦说明了高师中文专业在课程学时设置与结构上有待调整之处。

6、缺乏语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早已进人到基础教育的课堂,成为大加推广,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了。声像影视、多媒体课件使中学语文课堂生动活泼,魅力无穷。高师中文专业虽然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但并未同专业教学的应用结合起来。不开设语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生无法适应将来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需要。

7、学科本体性课程拓展不开,适应不了语文新课改新教材的需要

中学语文新课改教材内容已显示,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其知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在于一个深,而更多的是体现为一个“杂”与“博”,当然“杂”非杂乱无章之意,“杂”与“博”指的是教师的知识门类及各门类知识面的广博,这就要求高师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对学科本体性课程加以拓展,而且要拓展文化类课程,方能适应这一需要。而从中文专业的教学时间计划表上已明显地看到,别说专业外的文化类学科,就是学科本体性课程门类数量也有限,面也较窄,拓展不开,适应不了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再加未开设选修课,不能给课程设置以更大的空间,无法使本体性课程得以拓展,自然也不能适应每位学生对学科本体性课程的选修需求-

8、忽略了边缘性课程的设置

人类许多专门的科学与知识,往往要转化为边缘科学与知识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如在高师中文系,为什么开设普通教育学与普通心理学之后,学生却不能或者是不会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呢?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将普通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与语文教学的有关方面联系起来,转化为语文学科教育学、语文学习心理学。如果我们能将一些边缘性的学科开设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加强对学生语文教学及其科研实践的指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与运用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更有利于其将来从事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

四、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的改革调整设想

为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培养出能胜任语文课程改革的师资,针对高师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上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不适应之处,结合毕节师专中文系的实际,我们对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的改革与调整作如下设想。

1、确立高师中文专业适应时代需要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使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使各学科课程有一个凝聚的核心,使专业内的课程既有独立性又有联系,既有区分又有整合,建构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共同打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基础教育语文师资。

2、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明确专业主干课,使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既能拓展,又突出汉语言教育专业特点。

3、为扩大课程设置空间,拓展课程门类,充分挖掘并利用教师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课程设置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活动课。

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主干课列人专业必修课范畴。

选修课分为限选课与任选课,给学生的发展既给以导向又给予充分的自由度。

实践课包含军训、劳动、教育实践(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及其答辩。

活动课,由系根据校、系、班及学生具体情况,根据培养现代语文师资的需要,与时俱进,每学期制订活动课内容及计划予以公布实施。

4、在选修课中增设文化类课程、语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口语交际课程、语文教育类课程、边缘性课程

5、对相应的一些课程设置及学时作调整。

6、现以高师中文专业专科为例制定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科(三年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的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情操,热爱语文教育、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较深较广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能从事现代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教研的教师和教研人员。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

2、掌握古今汉语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理解和处理古今汉语文字材料的能力。

3、有比较广泛的古今中外文学基础知识,具有文学分析批判评价能力。具有较好的审美修养。

4、能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5、掌握比较系统的语文教育理论、语文学科教育学、语文学科心理学,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初步具有运用这些理论、理念设计语文教学的策略并实施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实践的能力,有进行语文教学科研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主干课程(11门)

第10篇

当下,一些理论研究者为了使自己的思想空灵、高深,概念层出不穷,语言艰涩难懂,而王尚文教授所著的此书浅近、平实,叙述简洁生动、深入浅出,让人读来颇有如沐春风、茅塞顿开之感。以下,笔者就阅读中的一些发现谈谈收获。

语文教学教什么?

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呢?可能会有教师脱口而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啊,课程标准就是这么规定的。

那么,何谓“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呢?这样的表述过于宏观、模糊,而《语文教育一家言》一书中王教授的表述则相对明确,且易于理解和把握:“对于教材,其他课程的教师是为了了解它‘说什么’――呈现了什么事实、传播了什么知识、表述了什么观念等,即课文的言语内容;而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这一目标,就必须关注课文‘怎么说’,必须侧重课文的言语形式。”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它的奥妙,熟悉它的门径,学习它的艺术,这应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独当之任。

王教授认为,关注言语形式,其目的可分为高低两个层次。较低的层次是把话说通,即语句说得通顺,意思说得明白。较高层次的目的是把话说好,说得精确妥帖。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涉及的辞格及说明、描写方法等虽是“语文”的,但其实最要紧、最困难的还是遣词造句的精确妥帖。

什么是遣词造句的精确妥帖?王教授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词好句,任何一个词,只要用对地方,都可能产生上佳的美学效果。正如袁枚所说:“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任何一个看似最最寻常的词,只要能够“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都有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真正的好文章总是“增之一字则太繁,减之一字则太简”。比如朱自清的《匆匆》,“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能否换成“闪过”呢?“闪过”能否换成“跨过”呢?“匆匆”能否改为“快速”“匆忙”“迅捷”呢?……教学中,教师若能由此着力,当能使学生收获真正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言语形式有一种尖锐的敏感,能够把“精确妥帖”准确传达给学生。正如王教授所说的,语文教学内容如果守住了话语形式这一门槛,教的即使是政治性论文,也不会上成政治课;跨越了这一门槛,即使教的是诗歌、小说、散文,也会上成政治课或别的什么课。语文课改只有循着话语形式这条路,才真正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该不该读经?

近年来,总有一些“爱国人士”时不时站出来摇旗呐喊:再不让孩子从小读经,传统文化就到了灭亡的危险时刻了!也有人认为,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须学好文言文,否则就写不好现代文;孩子一定要大量背诵经典,读不懂没关系,先背下来,以后慢慢理解,并形象地将之比喻为“牛反刍”。在这种背景下,“国学热”“私塾热”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传统文化呢?王教授提出,传统文化既要继承,也要批判。“四书五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以文言为主要载体的经典论著,是一种精华与腐朽并存的文化有机体。我们不能像吃梨子一样,吃掉好的,轻松挖去烂掉的。进一步来讲,所谓精华、糟粕也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甚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读者必须通过自己的头脑来分析、择取。孩子显然不具备这个能力。比如对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愚忠愚孝的封建思想,我们怎么给孩子讲解?孩子能够理解并辨别吗?传统文化不能先继承后批判,更不能先灌输后理解。

事实上,文言文并不优于白话文。文言文用字简省,但往往词意、句意不明。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含蓄笼统成为文言文一大致命缺点。“五四”运动时期,“”的发起者为何提倡白话,就是因为文言文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与文言文相比,现代汉语的词汇更丰富,语法更严密,表达也更精确。有人认为,文言简洁、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比白话文更优美。王教授引用朱光潜先生的话予以反驳:“如果讲究得好,我相信语体文比古文的声音节奏应该更生动,更有味。”因而,不学文言文就学不好白话文的说法,也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经不起推敲。

死记硬背只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象力。成年人要想读懂文言文,尚且必须经过长时期的辛苦训练,何况孩子呢?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死记硬背,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所谓的“文学大师都是背出来的”,更是无稽之谈。书中,王尚文教授言及:“旧时私塾里能够大量背诵经典的很多,可是在他们中间到底又出了几个类似鲁迅这样的大师?不能把背诵文言文与成为鲁迅、郭沫若之类的文学大家等同起来。”况且,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文学家。我们不能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培养所谓的“文学大师”,而牺牲掉孩子当下的幸福以及长远的发展。

乌申斯基说得好:“现代社会的智慧并非蕴含在古代的语言里,而是蕴含在最新的语言中。”现代汉语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套复杂、精致、成熟的语言系统,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文化。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以当代普世价值为准绳,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千万不能把糟粕当作宝贝灌输给下一代。

识字教学有多重要?

2011年版课标,强调了识字与写字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要么重视不够,要么方法不当。

对于识字教学面临的种种问题,王教授的表述饱含深情:“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识字,树起中国人的脊梁。小学要是打好了这3500个常用字的基础,就谢天谢地了,我要站起来三鞠躬。”

在王教授看来,相比其他国家的语言,汉字具有许许多多的优点,是中国的脊梁。不同时代的人,不同观念的人,看到同一汉字都会有相似的甚至是完全相同的理解,这就是汉字的优越性。孔夫子现在活回来,他说的话我们虽然不懂,但《论语》我们仍看得懂,几千年后甚至几万年后仍然能看懂。英语就不同,英国文学系的教授可能读不懂莎士比亚的原著,因为英语是表音的,语音的发展变化是非常快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只要我们学会了汉字,几千年的文明就彻底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小学语文教师有义务担负起识字教学这一神圣职责。

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文章错写一字,有时会改变整句话甚至整段话的意思。小学生要尽量避免读白字、写错字别字。小学阶段弄错了,往往终身受其祸害。王教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其实也是最难完成的,就是识字教学。教师要用六年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好识字教学工作,让学生做到3500个常用字会认、会写、会组词。

第11篇

论文摘 要: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表明,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一、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社会学是以直接面对经验事实的面貌出现的,而经验事实是人们通过日常交往行动展开的,借助语言沟通的交往行动是经验事实的基本内容。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学产生之初就内在注定无法回避语言学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早期的社会学虽然极力强调直面经验现实,但这里的现实是非经验的、抽象的,现实中的主观因素被净化了,相应的作为主观因素重要体现的日常语言也被忽视了。

社会学真正的语言学转向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语言学问题进入社会学的主流视野。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在生活中,语言不仅展开了自我,而且也把自我带入了社会。语言同现实世界不是主观同客观的对立关系,而是统一的过程,因此研究现实世界应当关注语言。活生生的语言在行动之中,同时现实的行动一定是言谈着的行动,解释学的语言学研究同社会学的社会行动研究直接统一。因此,研究语言应当面向社会行动,而研究社会行动又必须面对语言。

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有其全面展开的现实基础,即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类社会经历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后工业社会来临使问题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由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转变为人际关系。基于此,从人际关系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团、社团与社团关系中认识人类社会,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学家的共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是语言沟通,最核心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沟通而达到理解、形成共识,当代一些重要的社会学流派纷纷把语言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

语言学转向把社会学引入了一个交往世界或对话沟通世界,一个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进入生活世界,从本真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交往行动来理解社会,是转向语言学后各个流派社会学的共同趋向。语言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由此获致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识,捕获到的是创造着的意义。

由上可见,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所以说,这里存在一个认识链: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也表明,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二、语文教育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联系生活”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上,叶圣陶先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1.语文教育是应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叶圣陶先生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长期的语用实践中,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不同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

2.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以写作为例,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生动的阐述:“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总之,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生活的质量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当然,生活是广阔的,并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

3.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的决定力量。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基,教育以人为对象,就意味着要以人的生活为根基,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建构人的可能生活,生活的空间即教育的空间。教育只有注重向学生生活实际的回归,才有可能建构起理想的人生生活。

三、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反思

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和变化,其效果将令人怀疑。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语文教育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生活的弊端,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给人以空洞、突兀、生硬之感。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叶圣陶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最终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在这方面,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民国时期的三种教材《商务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课本》,几年前由上海出版界重新影印出版,在教育界以至更大的社会层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刮起了一阵“怀旧风”。民国时期教育家、文学家重视对基本教材尤其是对初级学生课本的编写,语文教育家王森然曾说:“国文教得不好,学得不好,学校教育,怎样还说得改进·”这些民国大家愿意在“红花开,白花开,红花白花朵朵开”“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这样浅白的课文编写中倾注才华,下水磨功夫。如此白话诗般的语言,让长期生活在单调的教科书语言和新爆的网络语言环境中的人们感到陌生、新奇、优美。

对老课本的怀旧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不满。现行语文教材承载了过多的道德责任,其结果往往道彰而文伤。民国老课本并非不讲以文载道,但其传导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以“立人”为宗旨,“做人”为准则,在传导方法上,注重循循善诱,“搀着学生向前走”。《老师很喜欢我》的原文是:“弟弟放学回来,母亲问他说,老师喜欢你吗·弟弟说,老师喜欢我,他搀了我的手,叫我小朋友。”对应着“搀”字,现行的教材可用一个“牵”字来概括。“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牵挂。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这种将老师形象定型化的文字,以及其他极富意识形态色彩的“金水桥”“大典”“检阅”“神州”“腾飞”等词汇与学生心理脱节太远。

“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一认识链是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带给我们的启示,通过认识语言去认识日常生活,进而认识社会,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是否一致不是绝对的。泰州学派的基本理念是“百姓日用即道”。课文中涉及的内容应该都是学生身边事、家中事、学堂事和经常接触的自然现象,用浅显的方法说明人伦之理、孝亲之道、自然之象,以及人际往来所必须具备的品德、素质和知识。这样的生活化语文教育才算是处理好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才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这是语文教育改革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少杰.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J]社会学研究,1999,4.

第12篇

论文摘要:众所周知语文是研究语言与文字的,语文教学最简单的要求就是为学生打好语言、文化基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临亟需改革的局面。本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改革意见。

1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存在误区

由于高考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成绩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衡量语文教学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指标。因此,中学的语文教师们受高考指挥棒的左右,在素质教育的幌子下仍搞应试教育。教师不敢教课本以外的内容,不敢鼓励学生持标准答案以外的观点。学生大面积的出现“唯书唯师”论,不敢质疑,学习语文的目的也变成了应付考试,与语文教育本身的目标背道而驰。

1.2教学方法失当

语文教学中,在教师灌输式、注入式的束缚下,学生只会做知识的奴隶,重复课本写的、复述老师讲的,缺乏独立思考,智力潜能受到很大的压抑。而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情感、兴趣等因素,按部就班的灌输知识,在知识传授中只注意标准答案的统一,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沉闷、单调、乏味,伤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教材的设置不够合理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涌现,而我们的教材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状态远离学生生活,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这种强烈的反差,也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云亦云,成为背书的机器,因而对语文产生厌倦感完全失去学习兴趣。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应当从学生的角度来精心挑选,虽然不能要求所有的课文都是这样但至少得要求大部分课文都能唤起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能激发他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教材的编排阶段性不强,从初一到高三每册课本都由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四个板块构成。编者目的应是不断加深学习、循环往复、逐步深入,但将初中人选的部分文章和高中的不少议论文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高中的议论文在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因素上并不比初中的高明多少。这反映出我们的教材编排缺乏阶段性。

2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2.1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所做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工作,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尽量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一个课堂环节的设置上,提出两、三个中心问题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充分酝酿中,再经过老师的启发、点拨,较为完满地解答问题.课后留设空白,可以是与课文相关而展开的疑问,也可以是课堂上未讲授的相关内容。这样做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活泼,觉得新鲜。

2.2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

第一,注重通过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途径来提高学习效益。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意在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意图与方法后,能更自觉、主动地学习。

第二,要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统一,各个环节的教学,为学生在课堂上自学提供充分的条件。

第三.要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训练,把教学工作的某些环节下放给学生,是一种有价值的新措施。例如“自测”一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而且使学与教两方面能迅速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学与教师控制教学。

其实,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作为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提出来的,并不等于事实上已成为主体。在具体的教学开始的阶段,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往往起支配作用,此时的“学”,尤其需要教师的“相机诱导”,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令学生运用才智,勤于练习”。

2.3发掘人文精神重视人文品质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人的根本性与涵养的总和,这里存在着真、善、美体现着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现如今使用的新教材中包涵有许多深刻的哲学思想与爱国主义思想的句子,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正是思想教育的极好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把这些富有哲理性的内容渗透在学生的思想中,让学生能正确认识人的价值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这些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学习当中选取典型实例,穿插到文本分析中去,启迪学生,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开拓其知识面逐渐培养他们自己体会文章主旨、发掘人文精神的能力。例如一开始可以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利用一些业余时间举办读书会.交流读后感堂上进行作文训练,写些小议论文或杂文,教师及时正确地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激发自我的人文情怀在这些活动中达到认知真、善、美的目的帮助他们找到将来的行为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