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时间:2022-11-10 15:26: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今天下午,我们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这一节课我们上的是《爱因斯坦小女孩》。

一开课,吴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比如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生于德国,建立了相对论,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获得过诺贝尔奖等。通过吴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爱因斯坦的故事和他在科学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我也明白了,爱因斯坦虽然伟大,但他也有一个小老师——主人公小女孩苏菲。

上课时,吴老师先引导我们把课文分段,然后生动地给我们讲解课文。我从吴老师对课文的讲解中,从“蓄着小胡子”、“深陷的眼睛”、“蓬乱的头发”、“趿拉着拖鞋”这一连串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了爱因斯坦是一个潜心科研的人。他为了科学研究,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胡子、头发等,他不注重穿着,他生活不拘小节;我还从“1940年的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从此”这一连串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了解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苏菲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他们从偶遇到再次相遇再到爱因斯坦刻意等待小女孩求教,最后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由此可知爱因斯是一个和蔼可亲、虚心求教的人。

通过上这节公开课,我知道了爱因斯坦虽生活不拘小节,但其惜时如金,潜心科研,并且谦逊和平易近人。今后,我要向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学习,学习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他平易近人的品格。

这就我的有感。

四年级:杨舒?

第2篇

在此,笔者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为例来谈谈在互动场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教师如何通过“对话”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一、语言与图片对话,寻相似点探究人物品质,感受童心未泯

【教学片断】

师:在课文中,小姑娘是这样评价爱因斯坦的……(出示句子)

生读: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师:谁再来读读爱因斯坦说过的话?(出示句子)

生1读: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生2读: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师:对比一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两人的语言,你发现了什么?

生3:他们俩在说话时都用上了语气词。(老师相机圈出“嘿”、 “噢”、 “呵”)

师:你的小眼睛可真亮!让我们请女生来读小女孩的话,男生来读爱因斯坦的话,边读边想,从这些语气词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齐读。

生4:我觉得爱因斯坦就好像这个小女孩一样。(课件出示爱因斯坦的“鬼脸图”)

众生大笑

师:你从图中感受到什么?

生5:我觉得爱因斯坦很搞笑!

生6:爱因斯坦就像一个小孩子。

师:是啊,这真是一个老小孩,老顽童啊……

【评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通过描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相遇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他人坦诚相待,对世间充满童心的爱因斯坦。其中,学生最难体会的就是爱因斯坦的童心。为了让学生能形象地感知,笔者通过比对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语言的相似之处,读出爱因斯坦可爱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出示了一张教材之外的爱因斯坦 “鬼脸图”。图中这位60多岁的老者将舌头伸得长长的,活生生一个耍宝的老顽童。形象的画面给了学生极大的视觉冲击,学生们的哈哈大笑激发了情感互动的火花,大家充分地感受到爱因斯坦富有一颗真挚的童心。也正是因为这一份童心,他才能与12岁的小姑娘结为忘年交,才能谦虚地向小姑娘学习,成就课文中这段质朴纯真的友谊。

二、品质与成就对话,掘矛盾点揣摩作者意图,体会写作手法

【教学片断】

师:刚才,大家都从课文中读出了自己眼中的爱因斯坦,老师也从课外查找了一段关于他的资料,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资料: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论。1905年他建立了狭义相对论。这一理论揭示了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并且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15年他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了四维时空同物质的统一关系。另外,爱因斯坦对宇宙学、电磁学、量子论的研究都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他认为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是当代的首要问题,他一生中发表得最多的也是这方面的言论。可见他又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人。)

师:读了这段资料后,此时的你觉得爱因斯坦是平凡的还是伟大的?

众生:伟大!

师:是啊,资料中处处都写出了爱因斯坦卓越与伟大,可是课文为什么要选取他与小女孩之间发生的这件名不见经传的小事?着眼于描写他生活上的粗心与笨拙呢?

生1:因为爱因斯坦将自己的所有时间都用来搞发明创造了。

生2: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有这么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不拘小节,将自己的精力花费在重要的事情上。

生3:从课文描写的小事上我们更能看出爱因斯坦不同于一般人的伟大来!

师:是啊,小事情更有说服力!像这样着眼小事来体现人物大品质的写作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评析】

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着重描写爱因斯坦对待生活时笨拙的一面。但事实上,爱因斯坦的这种不拘小节与他投身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爱因斯坦的笨拙,全面地了解这一伟人,笔者出示了一段爱因斯坦在科学及政治上对世界作出的卓越贡献。此段资料突出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他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当学生学完课文后再听老师配乐介绍的资料、抛出问题后,全场寂静无声。课文中爱因斯坦的笨拙与资料中伟大的成就相碰撞,形成了知识互动场,挖掘出了爱因斯坦身上“平凡”与“伟大”的矛盾点。对爱因斯坦这个人物的再思考、再解读。思考之后,学生们马上就能发觉课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之妙。

三、事例与格言对话,顺思维点拓宽阅读空间,品悟人格精髓

【教学片断】

师:有了诸多成就的爱因斯坦却是这样说的……(课件出示格言)

生指读: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师:你从这句话中悟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爱因斯坦特别谦虚,他获得了别人都无法超越的成就,却仍然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生2:我看出正因为他善于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他才能思考出别人想不透的问题,才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成就。

生3:我从“善于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想到了课文中写到他“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可见爱因斯坦真的非常勤于思考。

……

【评析】

第3篇

一、模仿入手,迁移运用

所谓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就如同初学书法者必须经过临摹阶段一样,因为这个阶段经历了“模仿―借鉴―超越”的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与尝试的过程。只有经过尝试,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方法才能逐渐形成。

(一)全仿

这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写《秋天的校园》,可模仿《东方之珠》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结构全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的同时展开联想、抒感;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又如学习《荷花》后,可安排学生以《桃花》、《油菜花》等为题进行仿写,要求从花的形态到内在进行描写,并展开合理想象。这样,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就达到了读写迁移的目的。

(二)点仿

这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仿写前,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例如有些课文中的片断,或属于总起分述段,或属于分述总结段,或是空间叙述清楚,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

如教学《燕子》时,指导学生模仿文中第一节,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指导学生学习文中第二节写爱因斯坦外貌和衣着的方法,介绍某一人物(例如插图中的小女孩);教学《石榴》时,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四小节的写法,从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方面介绍一种水果。

仿写时,必须告诉学生这些段落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如“总―分”的构段方式的写法为:总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分―总”的构段方式的写法,则须将总结句置于段末。例如学习了《庐山的云雾》一文后,引导学生以“学校的小花园可美啦!”为总起句仿写第二小节;学习了《三顾茅庐》一文后,以“景色秀丽宜人”为总结句仿写第三小节开头的一段话。

仿写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能从阅读中悟出写作的门径,久而久之,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二、激发想象,鼓励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可谓一箭双雕。

(一)观察插图,描绘一番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配有直观、形象的精美插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源头。《沙漠中的绿洲》一文有两幅精美的插图,一幅是迪拜街头风光图,一幅是园林工人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观察图画,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描述,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二)移花接木,摘录重组

如学完《水上飞机》一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水上飞机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学生的兴趣被点燃了,作文才写得生动有趣,特点鲜明。

(三)抓住“空白”,补充完整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中对小女孩教爱因斯坦穿戴和整理、布置房间的事情,仅用一句话带过。在教学时,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点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告诉小女孩的穿戴要领有哪些?她会怎样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乱成什么样子?小女孩会怎样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人物的语言、行动,在学生说、写的过程中,感受小女孩的天真可爱、乐于助人,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

(四)鉴赏古诗,进行改写

如教完《小儿垂钓》这首诗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大胆想象:插图上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有几个人?他们的外貌、衣着怎样?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神情如何?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结果怎样?让学生围绕提示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口头叙述,在此基础上改写古诗。

(五)续编故事,大胆想象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可顺着作者的思路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续写作文。如学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后,让学生想象:有一天,小骆驼和小红马再次相遇,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练笔内容适时迁移,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写,乐于写。

这些丰富多彩的随文练笔形式,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4篇

一、巧用文本中的“空白”

在教学中,我适当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如教学《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一课时,当小女孩和爱因斯坦第二次相遇的时候,小女孩把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但是文中并没有讲什么要领。于是我就让孩子想想小女孩会说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穿着要领。

当第三次爱因斯坦特意去等待小姑娘时,小姑娘为之一阵。因为她眼前出现的是一个衣着整整齐齐的爱因斯坦,而文中也没有讲他究竟如何整整齐齐。于是我引领孩子一起来看图片,说说“整齐”。

学生讨论片刻。

生1:爱因斯坦身穿一身黑色的西装,打着领带(领结),头发梳得油亮。

师:前面几个同学开头都说了爱因斯坦的衣着西装非常整齐,我觉得大家这样说突出了重点,非常好。要注意的是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生2:爱因斯坦穿着白色的竖领衬衫,打着黑色领结,(很好,注意了衣着的颜色。继续说。)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西服,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鞋,擦得油亮。

“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书法中、绘画中的“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素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去挖掘“空白”,填补“空白”,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巧用标点符号中的“空白”

《穷人》这篇课文里作者使用了十三个省略号,每一处对表渔夫和妻子桑娜的高尚品质,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加强文章的思想感情,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例如:“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止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这里一连用了七个省略号,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表明桑娜的心情很复杂,有惊恐、有同情、有忧伤、有自责,更有为救人之难而勇于承担一切后果的决心。再加上几个问号和感叹号的连用,把桑娜的感情表现得更复杂更强烈,她那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也就更好地表达出来了。

三、巧用课题的“空白”

在教学《学与问》一课时,我故意把课题写成“学问”,把“与”字去掉。学生看到我写的课题,于是在下面窃窃私语,开始议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写的课题上,我仍装着没听见,后来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我把标题写错了。我这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反问学生:“大家认为‘学问’与‘学与问’有什么不同吗?”接着我就给学生分析这两个区别:“学问”是一个完整的短语,是指系统的知识,也泛指知识。“学与问”主要表达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理解,学生完全明白了《学与问》这课是谈“学”和“问”之间发生的关系。然后我再追问: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求知欲望。

四、巧用板书中的“空白”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板书的功能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板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需要,也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板书能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简单化,使之更直接、更明晰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如果在教学设计上对板书讲一点“空白”艺术,对某些内容故意不写或写得很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学生就会对内容产生好奇、求全的心理和求知的、释疑的欲望,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新的活力,产生美妙的艺术境界。

例如:有一位老师教《少年闰土》,教师的板书没有写出关于闰土的外貌的词语。课始,教师只板书了一句话:“少年闰土是个( )的少年。”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给出答案。初读后的答案是多元的。有“聪明”、“怕羞”、“勤劳”等等。教师将学生的回答一一板在横线的上下地方之后,因势利导,提出再次认真读文,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说说是从哪些事情中看出来的?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有的从看管西瓜事中说他“聪明”;有的从初次见面中说他“怕羞”;还有的从他跟父亲来帮忙中说他“勤劳”……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来评价少年闰土,形成了“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板书。通过“补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

第5篇

杰米・杜兰特是上世纪红极一时的艺人。他曾被临时邀请参加一场慰劳“二战”退伍军人的表演。最初,他回绝了演出组织方:出场费用不是问题,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安排实在是太紧太紧,没办法表演节目,至多只可以安排一段独白。组织方犹豫再三,最终考虑到杰米的名声,答应下来。

杰米走上台。做完一段独白,果然掌声雷动。让组织方感到惊奇的是,杰米开始即兴表演节目了!

“天哪。这是怎么回事?他那么个大明星,难道还稀罕掌声吗?这完全不在预料之中啊!”

掌声愈来愈热烈,杰米也连续表演而且十分投入,15……20……30分钟后,他才鞠躬下台。

掌声将剧场淹没了。

后台的人拦住他。问道:“啊呀……今天真是……谢谢!那么精彩的即兴表演!”

“是的,我原本打算独白结束就离开,”杰米说,“但是,可能你们看不到,而我看见了:第一排观众中有两个男子,一个只有左手,另一个只有右手,他们把手合在一起为我开心地使劲鼓掌!”

风与太阳的比赛

有一天,风神与太阳神在争吵,比谁的力量大。这时,远方有个年轻人正走过来,太阳神就提议说:“风神,如果你能将那年轻人身上穿的大衣吹下来,我就承认你的力量比我大。”

风神闻言,哈哈大笑说:“这简直太容易了,大树我都可以连根拔起,何况是一件衣服。”接着便刮起了一阵强风,可是,那年轻人非但未将大衣脱下来,反而将大衣扣子全部扣上了。

风神见状着急了,心愈急,风刮得愈大、愈凶,而那年轻人干脆蹲在地上,全身缩成一团。风神见吹不脱年轻人的衣服。只好放弃了。

接着轮到太阳神,太阳神只是探出头来,对着年轻人轻轻一笑,随即阳光普照,热力四射,太阳神遂愈笑愈开心,只见年轻人慢慢解开大衣扣子,接着一边擦汗,一边将大衣脱了下来。

至此,风神不得不认输了!

“爱”是太阳神的力量。亲切与关怀,可使人褪去武装的外衣,而强加于人的苛求与暴力,只能更加加强他人的戒备心理。

爱的承诺

一名矿工在井下刨煤时,无意中刨在哑炮上,不幸丧生,因为他是临时工,所以矿主只发放了一笔抚恤金。矿工的妻子在丧夫之痛后,又面临着生活上的压力。矿工队长找到她,告诉她矿工都爱吃矿上的早餐,建议她去矿上开面包店。

矿工的妻子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就找人帮忙张罗。不久,面包店开张了,第一天就来了8个人。慢慢地,买面包的人越来越多,最多可达到二、三十人,最少也从未少过8人。

时间久了,许多矿工的妻子发现自己的丈夫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下井前必须吃一个面包。

后来,矿工队长被炸成重伤,弥留之际,他向妻子透露了一个秘密:他们队八兄弟有个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其他人必须要帮忙照顾他的老婆、孩子。矿工队长让妻子接替他。

于是,每天早晨,在买一个面包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

时光飞逝。当年矿工的妻子已白发苍苍,前来买面包的人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年轻的代替年老的,女人代替男人,但从来未少过8人。穿透十几年的岁月沧桑,仍然闪亮的是8颗金灿灿的爱心。

爱是伟大而珍贵的,同时爱又是平凡的,它有时只是一句用爱心支撑起来的、朴实的承诺。

仅仅是一把糖果

一天上午,爱因斯坦刚要走出办公室,助手过来告诉他:“有人想请你周末去做一次演讲,报酬是一万美元。”

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犹豫便一口回绝:“我周末有安排了,没时间。”

“难道您不能少给苏菲补一次课吗?”助手知道,他每个周末都要去给一个叫苏菲的小女孩辅导数学。

“不能,我还想着她的糖果呢。”爱因斯坦笑眯眯地说道。

“她的糖果就那么甜吗?”助手不明白他为何对那个偶然认识的小女孩那样用心。

这一天,看到爱因斯坦从苏菲那里回来,助手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那样高兴。

第6篇

或者是一只青蛙,总有一天,青蛙也会变成王子。

或者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平安夜死去,到美丽的天堂——

童话中一切都是美好的。白雪公主总是美丽与善良的化身。青蛙也总会变成王子。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定能到快乐的天堂。

就像歌词中的那样:“你要相信,相信我们会像童话故事里,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但这又能怎样?

白雪公主和勇敢的骑士终会老去,死去。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之后,还是受同伴的嘲讽——

又如:“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在经历对美好事物的拥有后,留下的只是心田余溜的芳香,脑海中美好过去的残骸令人难以忘却。而最终会如何?

我想天使也会想象。他们为了尝试人间的情爱,曾偷偷下凡。不然怎会有七仙女的故事呢?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想象的无穷力量。

对于爱因斯坦来讲,白驹过隙的想象使他闻名于世。活跃的思想,轻松的节奏是科学家一生的乐趣。

生活,以自挑战为乐趣。

学习,以拼搏奋斗为乐趣。

第7篇

我从小就是个书迷,每次放假我都读几本书好书。这不,今年寒假我迷上了一本叫《我要做个好孩子》的书。下面,请听我慢慢想你简述一下这本书吧!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金玲的小女孩在六年级那年发生的事。书中的一些情节使我至今为忘。比如:她自作主张把一个“没家”的小女孩领回家中;用自己仅有的1。2元钱为生病的邢老师买康乃馨;当书中描写金玲在“扔垫

子”事件上受了委屈后的心理和又讨回公道时,我的脑海中浮出了一个机灵、冷静、娴熟的小女孩。合上书后,我仿

佛觉得一个天真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正向我走来……

读完后,我思绪万千,我想到了我小学毕业考试前期的情景:学生每天不停的做讲义;老师在忙着写评语;家长不停的买辅导书让孩子做。不禁感慨道:在现在社会中,竞争是多么激烈!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有出息,将来有所作为。所以就不惜一切代价:花重金请家教;上辅导班;请老师吃饭等等。可是,家长们并们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心情,他们以为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就可以了,就有钱了,就不吃亏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家长做的这些额外的事情让孩子们没有玩的时间,没有发展特长的机会,只知道啃书本。让孩子们失去了小还应有的天真,活泼;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失去了品尝童年快乐的过程,使孩子们一个个成了书呆子,当谈起童年时,没有任何回忆。

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有几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绩名列前茅的?爱因斯坦三岁才会说话;丘吉尔小时候成绩常常倒数;;但他们不是照样成为了名扬世界的人物吗?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的人才,而不是书呆子。书呆子成不了大事,因为他们遇事只会死板地想课本是怎样解的,而不灵活运用书上的的内容。

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是我努力做一个好孩子—一个学习优秀而又不失天真,活泼的孩子!

第8篇

【摘 要】课堂评价语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包括表扬、赞赏的正面评价和指正、否定的反面评价。如何使评价语言人性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让评价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极为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课堂评价语;准确;丰富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在交谈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时,总少不了这样的评价:“我班的学生在课外个个活泼开朗,充满灵气,怎么一到课堂上就死气沉沉!”“到底是名师,他们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多么生动”的确那些名师们的课堂,似乎有一种魔力,让学生的回答欲止不能,课堂气氛活跃至极,课堂教学效果十分好。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名师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生硬乏力,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如:“很好”、“好的”“答得不错”、 “你说错了”“不对,谁来说?”等等。现在想想课堂内外学生的表现大相径庭也就不难理解了。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评价新理念已走进课堂,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发生了质的变化,令人深受鼓舞。广大教师开始认识到:评价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评价的语言越来越具有人文性,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气氛。但是,不可否认,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评价语言的误区,值得我们去反思。

1.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常见的误区

1.1 语言单调空洞。 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只要是对的,不加区别一律“说得不错”“很好”,至于好在哪儿,不错在哪儿,此同学与彼同学相比,谁更好一些,或者怎样才能更好些,老师并不做指引,只做简单廉价的评判裁定。比如,教学《颐和园》,老师在展示长廊图片后,进行扩句练习:走进这样的长廊,就像_____________。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有的说:“走进这样的长廊,就像走进画的世界。”有的说:“走进这样的长廊,就像走进一本历史书。”还有的说:“走进这样的长廊,就像走进了知识的海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不同的视角,所说的句子可谓精彩纷呈,而老师的评价语却停留在空洞的“很好”“是啊”。

1.2 表扬夸大其词。 不能给学生的学习成果一个合适的定位,仅仅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就夸张地大肆表扬。“你太棒了!”“你太聪明了!”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生字时,让学生观察九个要求写的生字,发现其中容易写错的地方,提醒同学注意。有一位同学说:“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盏'字的第一笔和第二笔是横,不能写成撇。”老师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兴奋地说:“你的眼睛真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还厉害。”学生得意得屁股着不了地,就在板凳上滑过来滑过去。长期接受这样夸大其词的表扬,会导致学生自我感觉太好,变得心浮气躁。

1.3 价值观错位。 自以为重视了对个体感悟的尊重,忽视了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对于学生语文学习中脱离文本的错误观点,不加思考,毫无原则地予以赏识。比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中,老师组织同学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本意是让学生体会爱因斯坦因为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以及平易近人、关爱孩子的伟大人格。而有的学生说:“我觉得爱因斯坦一点也不伟大,因为他头发长长的,衣服都穿不整齐,还穿着卧室里穿的拖鞋,就像一个疯子。”老师不加引导就说:“很好,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当然重要,可是这个学生的感受脱离了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老师却听之任之,未作正确指导,不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发展。

1.4 无言以对。 在课堂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发言,不认真倾听,不加思考,把请学生发言当成走过场,或以含糊不清的“哦”“嗯”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发言,或等着一个学生发言完,就开始点将“你说”“你说”“你来”“你来”,漠视学生的表现。比如《妈妈睡了》一课,老师设计了和妈妈说说心里话的环节。老师问:“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第一个学生说:“妈妈,感谢您陪伴我健康成长,是您用心血教育了我。”老师看着另一个同学,应了声:“哦。”就接着说:“你来。”第二个学生开始说:“妈妈,感谢您对我的养育之恩。每当我放学回家,您总是给我准备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每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您总是站着我的身边指导我,鼓励我,让我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妈妈,我要用一生来报答您!”多么令人感动的回答呀!可是,老师仍然不予评价,毫无目标地把目光投向全班:“谁再来?”就这样,一连请了五个同学。面对学生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老师无言以对,无力应答。

2. 课堂评价状况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因此评价必须科学,正确把握评价尺度。

2.1 评价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教师教学评价的语言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出发,根据目的的不同,或严肃、或温和、或激昂,但无论什么样的语态,都应具有激励性。只有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产生莫大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的多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2 评价语言要具有准确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的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教师要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的尺度,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评价语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

2.3 评价语言要具有引导性。 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多提出鉴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教师的评价,不只停留于表层的简单肯定,而是指出错在哪里,好在何处。评价语要同教学意图结合得相当紧密。”可见,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如有的学生表达时,由于紧张或一时语塞或说错时,老师说:“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2.4 评价语言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美国学者卡耐基也曾指出: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与鼓励。在课堂中,学生除了有渴望被认同、被赞赏的内心需要以外,他们还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尊重、宽容和教诲。教师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观去理解孩子,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灵中去。曾观看过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课堂上,当老师叫同学们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这时老师发现有一位女生低着头未举手,于是她走到这位学生跟前轻声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说道:“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小女孩说:“能!”于是老师起了头,小女孩开始小声地读了起来,后来越读声音越大,越读越流利,待她顺利地读完后,老师接着问她:“你现在还紧张吗?”小女孩答道:“不紧张了。”老师又问:“你知道你在多少人面前读书吗?”“不知道。”“不知道我告诉你吧,你在四五千人面前读书,多不简单啊,回去告诉你爸妈。你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读书,多么了不起!”小女孩听了小脸乐得像绽开了一朵花。老师这种对胆小孩子的呵护和关爱,在关键时刻一句句真诚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找到了进步的方向,平添了无穷的力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项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除了具有激励性以外,还应该饱含评价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关注,以富有真情的评价。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是蜜,可以牢牢粘住学生;是磁,可以紧紧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它让我们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听到学生爽朗的笑声,体悟到学生张扬的个性。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评价语言来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

参考文献

[1] 黄德梅 浅谈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9年 第17期

[2] 梁春莲 让语文课堂评价“有滋有味”《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09年 第9期

[3] 乔二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 第7期

第9篇

一、创设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点,激发学生产生问题

新旧知识之间是一对矛盾的整体,既有联系又有对立。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矛盾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腊八粥》一课,长春版小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腊八粥”很多学生没有看到过,但谁家都煮过粥:大米粥、小米粥、玉米渣子粥等。这是旧知识,而“腊八粥”就是新知识,新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抓住“粥”字,创设情境,会激发学生想到很多问题:(1)腊八粥是什么样的?(2)与我们的粥一样煮吗?(3)为什么叫腊八粥?(4)腊八为什么煮粥呢?(5)腊八粥好吃吗?

二、创设呈现带有问题意识的观摩研究的具体材料,学生通过观察产生问题

例如,长春版小语第四册《三个小板凳》一课,实验教师首先进行课前谈话,创设学生学习气氛。接着,教师出示三个小板凳的挂图。师:大家看图,你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吗?学生观察后提出:(1)这个小板凳太差了,歪歪斜斜的?(2)谁做的?(3)这三个板凳能用吗?(4)爱因斯坦是谁?(5)他怎么做这么不成样子的板凳?

三、创设学生感兴趣、有趣味性的故事,使学生在联想中产生问题

小学生依据年龄的特点,他们对动画、神话、卡通等人物形象颇感兴趣,不妨寻找一些素材,加之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来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解《三个小板凳》一课时,可采用故事导入:从前在德国有位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名字叫爱因斯坦。他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小时候他不爱说话同学老师都不喜欢他,不料在一次美工课上,他做了三个不像样的板凳,却改变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看法……故事听到这,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学生纷纷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看样子爱因斯坦小时候挺笨的,还能成为科学家?(2)三个板凳怎么改变了对他的看法?(3)他怎么成为科学家的?(4)他都有什么发明呢?故事的创设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疑问并提出来;同时问题的质量不论好与坏都要进行及时鼓励,哪怕出了错误也应进行肯定,绝不能用偏激的语言进行抹杀,这样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不利。

四、利用课本中情景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问题

现代教材收集了大量的情景图,融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利用这些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统计一课例2:这是一组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的身高、体重的统计表。和未完成的身高、体重的统计图,图表中有两个要求:(1)你能把下边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吗?(2)你得到了那些信息?通过观察引发学生思维,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1)刘玉太胖了要加强锻炼;(2)赵兰稍瘦应增加营养;(3)赵兰的身材较匀称;(4)王芳的体重正常;(5)刘玉的体重比正常值高出多少等一些问题。

像这样的情景图,不但在数学中,在其他学科领域也有很多。利用这些情景图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外乎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第10篇

关键词:课堂教育;耐心;等待花开;思考

产假结束,回到学校,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级,起初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让我很诧异,“两极分化”现象过于突出。具体表现为:有几位同学异常活跃,喜欢插嘴,一个问题刚问完,这几个孩子就自由讲开了,讲到兴起时还会伴随一些如“跺脚、拍桌子”等肢体动作。当其他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这几位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甚至还未等教师把问题问完,他们就按耐不住把手举得很高,还七嘴八舌地抢着说:“我!我!我!”而另一种现象恰好相反,有部分孩子很不自信,一堂课一次手都不举,被叫到回答问题时要么轻轻地只言片语,要么一言不发,默默然一天又一天。

以上这两种现象给我带来许多担心、许多困惑,让我陷入沉思。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就“学生插嘴”问题被其他老师多次“投诉”,看来已经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治治这几个孩子。那就从我的语文课开始吧!我跟这几位孩子约法三章:

1.未经教师同意,不能自己随意发言。

2.别人发言或提问时,不能无礼地打断。

3.当自己无意识插嘴时,请自动站起来听课。

我希望通过这些规矩或者说是限制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收敛些,不至于破坏课堂纪律,使课堂秩序步入“正轨”。

一段时间后果然见效,课堂上这些孩子开始安静下来。可是,课堂上突然觉得少了些什么,让人有些不习惯;下课了也见不到他们跟在我后面问这问那,看不到这些孩子求知若渴的眼神了。日子一长,他们真的变了:发言少了,问题少了,玩得少了,就连眼神也变了:没有了先前的机灵与聪慧,似乎有了些暗淡与忧伤。课堂纪律越来越好,孩子们越来越乖,乖到有人说错了也没人敢站起来说“NO”,我的心猛地一震:这些孩子们怎么了?我在做什么?

我一味地希望学生“乖”,以便保障自己的教育教学畅通,但当学生达到我的目标要求后,却发现事与愿违。后悔的种子在我心里悄然萌生,带着自责与苦闷我找到了师傅,向她倾诉了我的烦恼。师傅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慢慢引导才好,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于是,我静下心来,换个角度思考这个“插嘴”现象: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培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说来,学生“上课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这是他们情感的真诚流露,说明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问题的领悟,在一次次“插嘴”的冲动下,埋藏着一颗颗创新的种子,我不能扼杀它,应该好好引导,让这颗创新的种子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根发芽。

接下来我转变了教育策略:和爱插嘴的孩子们定下“心灵之约”——让我们一起学会等待。

等待,从尊重别人开始。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生活中是这样,在课堂上也是如此。我们在等待别人的同时,就是给予信任和尊重,耐心听取别人的回答后,可以完善自己的思考、丰富自己的语言、提升发言的品质,让课堂精彩纷呈。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带孩子们走进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上力求有所改变与突破。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之后,我放慢脚步要和学生一起来探讨爱因斯坦是否是最伟大的人。

等待一:为学生的充分思考提供时间保障

师:你们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你智慧的眼睛,找出有关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再读一读、想一想。

师:(约2分钟就有孩子跃跃欲试,我轻放他们的小手。)有些同学词句找准了,但是感受不深刻,人物特点把握不够精准,再读书,细细体会体会。(学生又咀嚼起所圈画的文字)

师:(约3分钟,小手又陆陆续续冒出来。)要真正品出文字味道,光读还不够,大家还可以联系自己学习和生活经历,结合我们课前的拓展阅读再深入思考一番。(6分钟后大家充分交流)

6分钟的等待虽然使课堂显得寂静无趣,实质上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低吟浅唱,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保证了学生有效读书、深入感悟的时间。此时的等待,是一种思维的放任,让学生努力挖掘文中的“空白”,从“单薄”的文字中悟出弦外之音,在简洁的语言中悟出了生动的内涵、真挚的情感。

通过交流,多数孩子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究其原因我鼓励孩子抓住文中的事例为依据展开讲述。

等待二:为学生的乐于表达提供平等机遇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大家交流一下。(平日里的积极分子一下子高举小手,急不可耐了)

学生甲:请大家看课文第四自然段爱因斯坦自己说的一句话“哦,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爱因斯坦是一个谦虚、诚恳的人,所以在我心中我觉得他还是伟大的。

学生乙:老师我来补充,在第二自然段与第四自然段讲到小女孩和爱因斯坦两次相遇时描写是相似的:一处是说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另一处说他仍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这两处地方都能体现爱因斯坦把他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科学研究上了。

师:你真会读书,也真会思考。让我们好好地再读读课文其他地方,说不定你们又会找到新的理由。(学生读句)

学生丙:(她是学生甲的同桌,胆怯的她平时一直不敢举手。现在她终于伸手了)请大家跟我看第五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爱因斯坦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出温柔的目光,他低着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从这一句我体会到爱因斯坦富有童心、平易近人且诚实谦虚。

师:能体会到这一点真不简单。

师:这句话还有谁也想补充?(那些反应灵敏的积极分子又窜出来了,我暂且不叫,就静静地等着,找这句话的学生很多,关注的重点词也各不相同,许多之所以不举手,肯定是在组织语言,积蓄勇气。)

学生丁:我认为爱因斯坦还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小姑娘给他指出穿戴不整齐的问题后,在第三次他们相遇时,文中写到: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

课堂中我们仍在对话,孩子们多元化的解读、自信大胆地畅所欲言,真正实现了平等交流,让课堂变得节奏整齐、充满和谐,大家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更好地深入文本。

我们的教学不应只是个别学生展示的舞台,不应只是满足于老师备课意图的顺利实现,而应是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思考、交流的平等空间。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等待中的目光始终是期待的,期待举起的小手,期待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感悟。正是我的信任与耐心,才使那些不善表现的学生由沉默陷入沉思,最后终于举起了小手,于是智慧在安静中迸发,美丽在无声的等待中悄悄绽放。

等待三:为学生的独特感受提供交流平台

对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班上有极少数孩子有不同心声,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爱因斯坦不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连穿衣服这么简单的事都没有做好,而且他的工作室还乱得一塌糊涂,一个连生活上都不能懂得好好照顾自己的人不能谈得上伟大。

我微微一笑,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你们赞同吗?”

这个观点一提出,立马就有学生举手,他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我不赞同这个观点,爱因斯坦之所以衣服都不会穿,不是因为他不会穿,而是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科学研究上,一门心思研究科学,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相对论。综上所述,我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他对工作的严谨认真让我深感佩服。话音刚落,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的教学自然也水到渠成。

等待,怀着一颗谦逊之心让自己获得更多。我们要会做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而不是老师一言堂地武断决定,这是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大胆想象的空间,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让孩子勇于传达心声。我们静心地等待,可以让孩子无拘无束地畅谈,引导他们把答案说得越来越全面,讲得愈来愈精彩!

课堂需要等待,教育亦需要等待。如此,和谐之花盛开得更加自然、恬静!

参考文献:

第11篇

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对一些事情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作重点应放在如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语文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充分发挥学生爱玩的天性,寓教于乐

传统课堂教学,多为一笔一板一嘴的教学模式,长时间面对这样单调的模式,即便是再好的板书,再精彩的讲解,学生也会产生感官疲劳,注意力开始分散,产生走神、做小动作等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上来,这些愉悦的小游戏、小活动,还可以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爱上语文课。另外,还可以留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导小剧本,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好奇的天性,寓教于奇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而具有悬疑性质的故事,不仅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提供种种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专心去阅读了课文,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心,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达到了很好地培养学生兴趣的作用。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来导入课文:“同学们,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是非常幸福的,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一个小女孩,年龄跟我们差不多,却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光着脚丫,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大街上卖火柴呢?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巧妙的悬念,让学生产生了种种遐想,学生带着疑问,开始进行本文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寓教于疑

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试着用多种方式去进行,很快也会找到答案,但是,发现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却比解决问题要难得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也让他们更喜欢上语文课,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各种可以运用的办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21-01

一、用实物进行情境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如在上《黄山奇石》一课后,让学生把自己参观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让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电教创设情境,引人入境

教学《丰碑》一课时,我把课成课件,上课伊始,电视录像中便出现了茫茫无际,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再配以冰雪天中风雪交加、北风呼啸的声音,很快就讲学生带到了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情境中。这时,教师一凝重的语调,缓缓讲述战士再冰天雪地里艰难前进的情境。此刻,学生目睹大雪纷飞中穿着单薄、衣衫褴褛的战士形象,耳闻字字千钧的话外音,此情此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此时已与课文将要发生的故事紧紧扣在一起,达到了这一步,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就会脱口而出了。

三、以生活展现情境,使人茅塞顿开

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与情景之间发生种种信息交流,能极大的开发人的潜力,使人茅塞顿开,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似有聪慧之神启开心扉,记忆的仓库打开了,联想的脉络疏通了,想象力张开翅膀腾飞……到了“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四、以图画再现情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语文教材在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了人们赖以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些自然景物形象对指导学生认识生活,提高观察能力,陶冶感情,净化心灵,都是大有裨益的。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录象带《买火柴的小女孩》,把学生带入小女孩所处的社会中,感受到小女孩的美好向往。同样,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的内容直接具体化、形象化。请学生画一画《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将文字转换成图画。有的学生不仅仅根据外貌特征去简单的描画人物形象,而是注意到“套子”这一基本特征,将别里科夫画在套子里,也将全城人统统画进套子里。将这样深刻的理解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直观形象地体现原文的批判意图,从而加深了全体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五、短剧表演,营造氛围。

通过排演课本剧的方式,营造情境,促使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和原作主旨。舞台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课堂短剧表演也可融合文本、肢体、服装、音乐等多种因素。除了课本中设定好的戏剧单元,其他课文可以同样尝试改编、排演课本剧。如《小熊住山洞》、《丑小鸭》、《鸿门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由表演带动阅读理解,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心理。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因素的使用、调动,可以开发学生多种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五、想象情境,训练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