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7 03:25: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求学网为您提供“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解决您在写物理教学论文中的难题
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加强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以下四个:
一、要树立的观念
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以德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教师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德才兼备。一位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不断进取、关心社会、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的教师,会对学生的一生起到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物理课程的教育功能,在物理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论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的方法论教育、实事求是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现代中学物理教学既要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又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必须成为物理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考试手段存在的局限性,师生为了应试,最关心的只是考试范围和内容,不会去了解和掌握所谓“不必要”的物理背景知识,这样在物理教学中就很容易走向极端。另一方面,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学物理教学发展的“瓶颈”,亟待在扬弃的基础上确立新的物理教学观,这就要想方设法捕捉各种良好的教学时机和通过丰富巧妙的教学结合点,把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现代科技等现实情况(有时也与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强化和提高开发、运用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物理学作为自然学科的领头羊,在人才培养中,一直被公认为拥有打好基础和激发创造潜能的强大功能。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科学素养,使之更加自觉地去接触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直至热爱自然。鉴于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认知特点,强化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提高课程资源运用能力,实现充实物理教学资源、优化物理教学环境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目标。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捕捉、归纳和总结学生的一部分感受、困惑、问题、见解和创意等作为反馈性教学材料,带进课堂并进行合理的放展,使课堂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关注、共同经营、平等探究的场所。这样,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见解与创意受到重视和展现,学生也就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自然就得到了“生长点”并获得飞跃,这是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高超技艺的体现。
第二,教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确(如场强、电容、电阻),其原因是只注意了数学形式,忽视了物理意义。怎么办呢?我想绝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物理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比较清楚的,它是用比值定义的,我们就以此为例,进行类比,以加深其理解。
第三,要注意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活化物理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这样,既做到深化物理学科知识,又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做到了学以致用,实际上是挖掘和开辟了又一个获得取课程资源的思路和途径。
三、树立现代教育技术新理念,构建物理课堂教学新思维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数字文化的出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蓬勃发展,网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条件,信息素养也已成为人人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师生双方应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利用网络索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素养和能力。与此同时,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也正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广泛的应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设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情景,使学生从生动、具体的物理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基础和前提。顺利组织一次教学活动后,重要的是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成功之处在哪里?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CAI的优势。把物理学抽象的理论变为形象的实体,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再比如,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能够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实现各个画面的任意切换,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内可随意改变物理参数或仪器进行各种不同的实验。随着条件的成熟,运用网络技术、开发网络课件、进行网上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良好整合是我们正在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潮”,关键是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做到与教学过程的高效整合。同时,对信息技术铺助教学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因为它终究仅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这就决定了它与生俱来的作用就是辅助教学,不能也不可能包办一切教学过程。比如物理实验,再逼真的电脑仿真实验也代替不了学生亲自动手获得的感情体验。
四、坚持教学教研并重,展现教育成果
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任中学一级教师后,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认真履行聘约,年终考核全部合格,并且在1998~20xx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95年全国高考,我所任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其中往届生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一,应届生除赣中名列全县第三;在95年10月召开的96届高三物理研讨会上我作了《关于高三物理复习方法》专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98年高考,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物理单科平均分除赣中外名列全县第一,比第二名高5分,在全市重点中学中排名也仅次于赣中,是全县农村完中应届理科中唯一超县平均的学科,其中高三(3)班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2分;98~99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第二学期全市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
在辅导学生竞赛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93年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李至兵获市三等奖;94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市三等奖;96年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董红获市三等奖;97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闫至浩获市三等奖;陆继通获县二等奖;2000年高中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徐大建获市三等奖。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关于风筝最大上升力的讨论》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上(93、6),98年我撰写的《补偿法与逆向法应用》刊登在《高中物理复习新思路》上,1998年8月我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而等奖。
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95年6月我所带的班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98年高考,我所带班有9人达本科线,98年6月高三(3)班团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团支部。
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学习,继续教育每年均达到优秀标准,先后获得了中学教师基本功考核、语言修养考核、省英语水平(中级)考试、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考核等合格证书。不但胜任高中物理教学,而且有教高的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我的指导下,吉淑琴老师在县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97年10月与张利平老师签订了帮教合同,在我的指导下,他很快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
作为教研组长,积极配合教务处,抓教学常规管理,带领全组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方法,以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几年来物理组各位教师在各级各类的考试、评比中都有较佳成绩,受到了同行和上级领导的好评。98年秋,全县完中视导检查中,物理组的集体备课受到表扬。
综上所述,我已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备了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我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同时更重要的是想借此发现自己的不足,鞭策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直觉;培养
直觉是运用有关知识组块和形象直感对当前问题进行敏锐分析、推理,能迅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或途径的思维形式。爱因斯坦认为,直觉是面对各种可能性作出正确选择的重要能力。
多数物理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物理有着科学的直觉!这种直觉在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往往被细分为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类比力等等,因此相应的教学论文层出不穷。但不少论文的重点还是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认为,作为中学物理老师前提是应该明确我们教的是物理这么学科,而不是物理这本教材,核心是要崇尚科学。
其实,不论是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还是探讨式教学等,不都是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直觉吗?只要我们老师有一种科学的精神,并且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教导学生,我们的教学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在物理学中,直觉又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外界偶然的刺激,包括得到哲学的启发,得到大自然或生活
的启示,得到相邻学科的启示,受到某种情景的触发。如德布罗意受光的波粒二象性启发进一步推出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二是物理概念、物理表象、物理方法、物理学观点和思想等在大脑内的相互作用,使得潜意识获得足够的“能量”,跃迁到显意识。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要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觉,首先老师应该清楚地了解人类对物理的认知规律,理解每一条定理,每一个公式的由来极为重要,通过再现物理学家探究物理规律的思维过程,可以积累学生对物理学的科学认识,对物理方法,物理学观点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如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一段物理学史。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虽然很有权威,然而他也有许多错误。例如,他说:“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去推他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欺骗了世人1000多年,直到引起加利略的怀疑为止。加利略这样想:有人推一辆小车在路上走,如果他突然停止推车,小车并不立即停止,如果路面平滑这段路就会更长些。加利略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思想并未于此中断,相反,他却再向前走了一大步。他设想,如果毫无摩擦,小车便会永远运动下去。这确是一个大胆的革新思想,谁见过永远前进的车子呢?当然,这个实验不可能实现,因为把摩擦全部消除,它只是一个“理想的实验”。加利略的想法后来由牛顿写成力学第一定律。伽利略的想法在今天看来很是简单,但这个过程的讲解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可不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推倒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让学生也有机会站在三百多年前物理学家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其次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实验和动手做实验是有区别的,动手做实验很多是在考察学生对仪器的熟程度,而自己设计实验既考察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学生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法虽然不一定可行,但在一定程度上是锻炼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培养了对学生物理学习的直觉。再如爱因斯坦在研究狭义相对论之前就设计了像追光实验那样符合逻辑但不可行的思想实验,这对物理规律的建立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再次,习题教学中,经常选择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对某一问题采用多种知识途径和方法求解,或者改变提问的角度、改变问题的条件、改变习题的类型等方式,把一个问题变化成多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发散力。对于一道题目,可能不止一种解法,老师不必要求学生都用同一种方法解题,应当鼓励学生用多种途径求解,鼓励解题方法创新。对于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可能用到等效法,递推法,微元法,图像法等,这些都是科学解题的途径。
一道简单的题目:一个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一秒内位移为2m,问该物体在第三秒内的位移为多少?此题的解法就有很多,以下列举几种方法:
(1) 由公式:S=12at2,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4m/s2,分别算出前3秒与前2秒内的位移s3和s2,则第三秒内位移s=s3-s2=10m
(2) 求出a=4m/s2后,可由V=at求出2秒末速度v2=8 m/s2,再由公式:s=vt+12at2求出物体在第三秒内的位移。
(3) 可由V=at分别求出物体在第二秒末的速度v2和第三秒末的速度v3,再由公式s=v23_v222a求出s=10m
本题还可以用图像法来解决,这里就不过多阐述。
最后, 鼓励大胆猜测,打破思维定势,提高直觉思维的敏锐性和创造性。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例如,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和库仑定律F=kQ1Q2/r2表达形式完全相同,因此,可让学生猜测,万有引力场与库仑力场所具有的一些相同性质:重力场中因为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可以引入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在重力场中运动,如果只有重力做功,那么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守恒。电场中因为电场力做功也有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所以,也可引入电势能的概念,如果只有电场力做功,那么,动能与电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的总和不变(即两种场都具有能的性质)。
有学生通过猜测并推理得到了以下论断:
浮力做功也有与路径无关的特点,他引入了浮力势能的概念,直觉地建立了包括浮力势能在内的“类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在液体中运动,如果不考虑液体的阻力,只有重力和浮力做功,那么,动能、重力势能和浮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的总和保持不变”。浮力势能概念本身并不重要,但学生这种类比能力和直觉创新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另外,对学生的习惯培养是不能忽视的,几乎每一个老师都会遇到一些很聪明的学生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不理想。反观所有的科学家们,他们都有一个好的习惯。在物理学习中,好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自主学习老师没有讲解的内容,遇到问题勤于思考,深究感兴趣的物理学问题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就应该作好领路人的作用。
其实,作为一个优秀的物理老师,并非要运用很多种方法来教学,要想让学生学好的前提就是老师要热爱物理,要崇尚科学。
1、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本任务是激发学生自身对物理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动起来,愿意学、乐于学、最终学会学。
2、老师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坚持并发扬自己的个性。这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要具有研究的意识,教师应随时为自己充电,并且要有国际视野,勇于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必须明白,至今我们的一切知识和经验,不仅是相对的,而且也是非常不全面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完全有可能出现新情况,我们要随时准备面对新问题。(作者单位:重庆市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新乡 张军朋.物理教学论(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