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发展研究论文

社会发展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14 16:11: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发展研究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生态修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渭县

论文摘要: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l,at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2篇

1原因分析

首先,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使得学生思想浮躁.因连续数年大学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的招生规模,而中学教师的需求量早已饱和,同时社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逐年提高,导致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处于较尴尬处境,从而无心学习.其次,研究生复试和求职与论文写作基本同步,因此前者挤占了论文写作时间.最后,学校的考核目标与教师的要求放松也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态度.考研率与就业率是学校评定院系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在此指引下,教师只能放松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态度.综上,现阶段毕业论文质量下滑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问题,其根本上是由于大学教育的制度、管理及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形势出现脱离而导致的.

2提高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水平的对策

2.1加强引导,提高认识

既然这一教学环节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任课教师,都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从主观上去认可这一环节.

2.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特定的社会发展形势是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根本原因,但学校管理制度的缺失和执行力度的不足却是论文质量下滑的助力.因此,建议学校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来遏制学生的消极态度.

2.3积极探索学年论文写作模式

不可否认,考研复试与寻求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而毕业论文的目标要求又不能降低,积极推行学年论文的写作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矛盾.在低年级适当地增设学年论文,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尽管在能力要求上要远低于毕业论文,但经过多次写作,累积的训练效果完全达到毕业论文的最终培养目标.当然,学年论文的具体写作模式有待探索.如果每学年进行一次,势必会增加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负担,于是部分高校进行了修改,如把每年一次的学年论文改为只在第三、五学期进行,这样就减少了一次.具体来说,在毕业论文之前进行1~2次的学年论文写作较合适,同时要加强对学年论文的要求,除篇幅可以较毕业论文稍短外,其它要求应接近毕业论文,这样才能完成毕业论文的培养目标.

作者:李连兵 张萍

第3篇

[键词]专利论文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分类号]G350

1.前言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CHI Research公司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U.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合作研究了专利评价指标,并将该类指标应用在公司价值评估方面。尔后,以F.Narin为代表的学者考察了专利统计方法在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创造了一系列专利计量指标,计算r美国国家生产力、发明者生产力、引用影响与分布等,为研究美国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出很大贡献。然而,目前我国对专利的注只停留在专利技术研发、专利检索和专利计量分析方面,极少涉及专利引文分析,专利价值应用范围狭小。国内外专利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差距较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全社会对专利权过度注,而对专利研究缺乏注。只有深入专利研究,紧跟国际专利研究的热点,我们才能真正利用好专利,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挖掘专利价值,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科学发展。

本文利用可视化分析技术,对中外图情领域的专利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国内外专利研究的差距,分析具体原因并预测我国未来的专利研究热点。旨在呼吁广大学者加强对专利研究领域的注,更好地生产和利用专利情报,服务社会。

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米源情况如表1所示:

3.中外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

图1(左)显示了我国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图谱。利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主要研究热点,如表2所示:

如图1(右)所示,国际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图谱中形成以中介中心性最大的键词所标识的科学、指标、技术、创新、专利权5个聚类。根据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主要研究热点,如表3所示:

表4-表8分别列出了每一研究热点的高频引用文献:

4.中外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我国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和国际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外研究中存在小部分的相同点,如研究方法均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中有部分相似,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具体如下:

4.1研究对象的不同

我国专利论文中主要是以专利文献和专利信息为研究对象,侧重研究专利信息的获取和专利文献的分析,还有以专利申请量、专利法律状态等为研究对象,进行专利计量分析。而国际专利论文中主要是以专利引文信息和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引证情况研究专利技术与科学论文之间的系,进而研究技术研发与创新、国家科技进步的联系等。还有以专利数据信息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衡量指标,衡量基础科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衡量企业研发效率情况等。

4.2研究方法的不同

我国专利论文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对专利分析方法的实证分析运用。而国际专利论文中定量分析办法的运用,主要是对专利引文的统计分析和专利数据的计量分析。

4.3研究内容的不同

我国专利论文中研究内容大多与图情领域知识背景相结合,如对专利信息的检索和专利情报的获取的研究,对专利检索的教学研究,对科技查新尤其是专利查新的研究,对高校专利教学和专利转换的研究等。而国际专利论文中,研究内容始终是围绕着科学、技术、创新、经济展开的。

4.4研究主阵地的不同

我国图情领域的专利论文虽然不少,但是几乎没有高被引的经典文献,也没有核心期刊。同时,在专利研究领域里,研究面广且较浅显,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核心研发团队和作者。而国际图情领域的专利论文主要发表在几本核心期刊中,如有:Scientometrics、Research Policy和Information Progress&Managemen。同时,美国GHI Research公司专注于专利计量研究,对于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引用分析感兴趣,将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核心作者有Narin、Griliches、Jaffe AB等,高被引文献也比较集中。

第4篇

LI Dan ZHANG Jie

(The University Of Taizhou,ZheJiang Taizhou 318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fluenc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local government reliance on local universities increas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disadvantage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Promote;Countermeasure

0 前言

高校是??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必须有助于促进高校重要职责的完成,促进未来高校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进步特别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日前,科技和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发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 地方高校作为国家高校的一部分,应刻不容缓地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调整高校学科和科研布局,多方共建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全面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

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1.1 地理位置

地方城市在地理位置上远离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而高校一般都集中分布在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其次,地方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差,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稀缺行业的专家学者上就较为困难。再者,地方高校地处本地区之内,与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比较近,交通便利,方便联络;能及时、快递地给予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方案以及解决实时问题。

1.2 自身综合实力

随着地方高校自身师资、科研、教学等各方面水平的提升,地方高校在地方创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增强,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依赖程度日渐增大,从而逐步加大了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产学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为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也非常具有优势。地方高校的主要生源是来自本地,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在通过培养人才服务地方时,其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而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会选择留在当地就业,分布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里,这又为地方高校日后在本地区内开展政策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实践与服务工作提供了便利。

2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足

2.1 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沟通不通畅

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由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不同,且缺少有效地交流平台,导致了他们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沟通和信息传达也不通畅,进而致使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从客观上,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中,针对地方高校的扶持政策比较少;从主观上,地方高校对于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是知之甚少,很少主动去学习理解的;因此,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对地方高校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

另外,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不通畅。通畅的信息沟通是地方企业之间开展有效合作的前提条件,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或者不对等,就很难能达成合作。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之间都没有建立正规的信息沟通渠道,一般通过个人关系与企业接触的较多,这样就很难从学校层面与企业进行沟通、洽谈,这对两者之间开展合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2.2 地方高校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到位,意识薄弱

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职称评价体系,使得高校的科研人员“重成果、轻转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研人员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基础研究,获得项目、发表科研论文、评职称,却轻视了研究成果的后续转化问题。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比如提出科学问题、研究问题、、申请专利,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最终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从而对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缺乏了解,科研成果偏离社会需求,难以转化和应用。

2.3 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成果转化不足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都长期致力于基础研究,且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这就导致了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科研成果很难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也就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在如今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时代,无法转化的科研成果就失去了其现实价值,从而导致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虽然目前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和EI(工程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量非常大,达到世界前列,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差甚远。

2.4 地方高校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管理大多是“重管理、轻服务”“重成果、轻转化”的状况,这样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了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科研水平有限,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科技论文、专利)数量也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了科研管理权力过度集中的情况。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管理方式直接对二级学院管理,管理层面大、头绪多,往往无法做到较好的统一规划;且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机动性,也阻碍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由于目前高校科技管理?w制和机制是对科研人员作出评价,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地方高校的科技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一是,缺乏分类评价,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不同的科技成果,使得科技成果无法得到客观真实的评价。二是,导向不合理,只注重数量,而轻视质量,注重形式,而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不良风气。三是,缺少长效机制,现在的科技评价大多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了科学研究的持续性和长远效益,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3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3.1 搭建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有效的交流平台

地方高校应与政府、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强化为地方社会服务的观念,地方政府要为地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搭建沟通桥梁,组织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保障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流通和传递的通畅;在交流平台上,公开并宣传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的同时,收集企业发展需求信息,加强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邀请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参与,不仅给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创造一个思想碰撞、发现问题、共同探讨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还加强了地方高校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了解。

3.2 确立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思路

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以地方社会需要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点及特殊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化学科建设,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逐步确立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思路。

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创新,而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和想法,又是教学内容创新的来源;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与教学创新是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地方高校要全面审视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开展专业人才调研,深入地方,深入企业,优化调整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将现有的资源整合,形成高水平的专业的团队,把科研、教学融入社会服务。

3.3 积极推进产学研,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必须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加强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地方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和科技动态,掌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积极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地缘优势,主动选择地方产业、行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切实解决共性问题的技术难题,加强应用性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联络,鼓励科研人员经常到企业调研、考察,学校层面应多组织一些产学研的交流大会,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全面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党政重大决策出台提供智力服务。

第5篇

关键词:第三方评价;实践技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刘任熊(1978-),男,湖南隆回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杨财根(1972-),男,江西南丰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与旅游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编号:JSJM15001),主持人:刘任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项目“旅游企业发展态势及对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影响分析”(编号:JSJM1405),主持人:杨财根;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编号:苏教师〔2012〕39号),主持人:杨财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研究”(编号:B-a/2013/03/013),主持人:李畅、刘任熊。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2-0091-06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现实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甚至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由多个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诸多原因,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低下,相关现实与理论争议似乎越发激烈,如徐苏凌等认为高职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需要重新审视[1],王海岳认为高职毕业论文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当务之急[2]。目前,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最大支撑行业之一,就业前景看好,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选择该专业,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当前规模庞大,“高技能”旅游人才培养对高职教育与旅游产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本文以此为基点探讨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问题。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综合质量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高职院校能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志。《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教厅[2004]14号)(以下简称“高教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论文在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衡量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决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

高职院校各大专业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毕业设计(论文)的支持。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高技能的旅游行业与企业专业人才,学生的技能提高主要通过校内学习、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等三个主要环节相互影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与校内学习相互影响,同时毕业设计(论文)也与企业实践相互影响,没有校内课堂等学习环节,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理论分析综合的能力会非常欠缺,而没有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对旅游市场与旅游企业的感知体验就是空白,相关职业技能就不可能得到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既是对校内学习理论知识与能力的运用及深化,也是对企业实践技能的梳理与提高。因而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在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的基础上完成,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旅游企业的指导教师共同来指导,唯有学校与企业的合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相应行业企业工作技能。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格局如图1。

图1 以提高技能为核心的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格局图

二、当前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问题

(一)各环节缺乏“第三方”参与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应更接“地气”,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前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各环节应形成包含开放的一个“开放环”,吸纳办学利益相关方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其中。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几乎包揽了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实践、学校管理、校企合作创新、质量监控等人才培养各环节所有巨细事务。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这种高职院校包揽一切事务的现象更加明显,从论文选题、论文写作、论文中期检查、论文答辩、论文评分等各环节,几乎由本教研室或系部(二级学院)教师包揽指导学生完成,极少由本校其他二级学院(系)的教师参与,更不用提有校外第三方参与其中。

第6篇

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培养输送人才、项目支持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几方面:

培养输送人才

一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安徽省高校紧密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围绕“861”行动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前,省属高校理、工、农、医、管理学类的硕士点数所占比例已达67.5%,本科专业点数所占的比例达66.1%;制造、材料、环保、旅游等与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类专业点比例已达到全部专业点数的70%。

二是积极选派干部到县乡村挂职锻炼。近五年来,安徽省高校系统经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和团省委共选派了30余名处级干部到县(区)担任副县长或科技副县长。在省委组织部组织的3批下派到乡镇和村的干部中,高校系统共有68名同志担任乡镇副书记、副镇长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专门人才。安徽省积极探索实践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新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专门人才,主要包括:开展农科专业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定向培养乡村致富带头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尤其是卫生技术人员比较紧缺的贫困县、山区县,定向招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卫生技术人员;广泛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鼓励支持安徽农业大学在科技开发大别山和服务地方经济实践中形成的“大别山道路”,充分发挥该校作为安徽省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和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基地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更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项目支持

一是加强产学研项目合作,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安徽省高校通过委托研究、合作研究、技术转让、技术转让加销售提成、合资入股、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等形式,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形成特色,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5年以来,省教育厅、各高校已先后与有关市县共同组织举办了5次大规模的产学研合作活动,共签订合作项目680多项,双方投入研发经费近2.6亿元。合肥工业大学坚持“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的办学理念,围绕“以服务‘861’行动计划为核心,开展科技创新,构筑发展平台”这一主题,在加工制造业基地、原材料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基地、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防洪保安工程和通达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探索实践产学研结合、推进安徽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路子,取得明显成效;安徽大学与宁国中鼎公司共建橡胶技术与材料研发中心,合作开发了纳米橡胶与汽车关键零部件,已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年销售总收入达到3亿元;安徽农业大学积极参与“小麦高产攻关行动”,研发并推广小麦新品种,为安徽小麦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记录做出了贡献;安徽工业大学以自有液压技术创办马鞍山惊天液压锤有限公司,其液压锤产品在国内占据了30%以上的市场。值得肯定的是,安徽省高校还拥有科技型企业50多家,绝大部分经营情况良好,2007年度总收入已超过12亿元。

二是依托项目有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安徽省高校积极开展联系帮扶长丰县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活动,组织有关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经济开发项目。一些高校帮助一些县(市、区)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等。在服务“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涌现了一批心系农村、无私奉献的典型,安徽大学教授、全国“十大扶贫状元”、“魔芋大王”何家庆就是典型代表。

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些高校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安徽省高校中有不少人认为搞基础研究和才是做学问,轻视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看不起向合作,看不起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更看不起科技成果在县乡一级的推广工作。一些大学仍然偏向于追求纯粹的学术价值,论文导向过重,缺乏服务社会的现实责任。习惯于自我封闭在“象牙塔”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动力不足,能力匮乏。

科研经费和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相对不足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安徽省高校科研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由于受财力限制,与全国相比,安徽省高校科技投入的总量偏小,强度不足,结构不尽合理。2005年,79所省属高校科技研究与发展经费累计支出还不到7000万元,全省高校教师人均年科技经费不足3000元,仅占学校经费总支出的2%;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纵向科技经费不足9000万元,仅为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两所学校纵向经费的34%。由于科研经费短缺,特别是由于严重缺乏科技成果在产业化前期的“种子”资金,致使安徽省高校相当一部分拥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及时转化。

二是融资渠道不畅。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转,缺乏强烈融资理念、市场意识和丰富的融资实践,因此,安徽省高校一直难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手段融资,成果转化和创业主体还主要依赖中小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可供利用的资本市场相对单一、风险投资市场发展滞后等问题突出。据统计,安徽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企业个数少,融资规模小,各类投资公司不到20亿元,融资能力不足5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还不到15亿元,融资能力十分有限。尤其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负债运营,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科研和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阻塞”,导致高校和企业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不愿投”、“不敢投”或“无钱投”。

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市场需求动态,把人力、智力和项目供应方的高校与作为需求方的地方政府、企业紧密联系起来。这方面,安徽省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间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各级政府在高校和地方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切实发挥,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紧密合作的机制不够健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尚没有形成主动对接、互通有无、共谋发展的良性格局。

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不高

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比较低的表现主要有:

散――产学研合作渠道不畅,各行其是。当前安徽省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科技投入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往往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矛盾、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分散。

少――直接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开发类科技成果偏少。现行高校绩效评估机制容易使教职工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乐于做理论文章,忽视研究成果的转化,科研成果往往是“只见论文不见效益”,使科研成果往往“束之高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较小。

低――应用开发类科技成果占高校全部成果的比例以及转化率低。安徽省每年高校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超过1.5万篇以上,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也超过4200篇,每年在研项目达7000余项,但是高校每年获得的专利总数却不足450项,被转化的科技成果每年不到500项,离发达国家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差很大。

小――就地转化的科研成果产业规模多数较小。从各校签订的科技成果转让合同个体来看,多为单一项目的开发研究,合同期短,合同金额达到百万元量级的很少,大多数合同集中在1万~5万和10万~20万的数量级上。

失――一些开发前景较好的项目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形成“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流向省外的达到70%~80%之多。鼓励高校师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不够健全

一是高校现行管理、人事和激励机制不利于引导师生基层创业。就科研工作而言,安徽省高校科研体系和社会相对脱离、自我封闭,科研成果的发表以及教师职称的评定都是在高校内部系统进行,一旦评奖和职称评定结束,许多科研成果便完成使命,因此,大多数科研人员把评奖和评职称作为科研首要目标,而不是主要用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鼓励师生基层创业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近些年,安徽省已经出台了一些鼓励师生到基层创业政策,成效显著。但一些政策仍然存在缺乏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导致一些师生虽然拥有一些科技成果,也有自主创业的渴望,但由于对现有政策的“含金量”把握不透,患得患失,畏缩不前;一些教师担心下乡支农后自己的待遇不能得到保障,反而影响自己的职称评聘和教学科研工作;一些下县乡挂职的教职工由于组织关心不够或一些政策待遇没有兑现,有“到村镇有成就感,到家里有愧疚感,到学校有失落感,到单位有不适感”的想法;一些选调到县乡工作的优秀大学生,由于编制、资金等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干事舞台和平台,影响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也存在审批严格、担保门槛较高的问题。

进一步推进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省发改委、省农委、省经委、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参加,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人力、智力、财力、项目等重大问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自主率、科技创新的品牌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科技成果的本土率和科技难题的破解率。

二是健全信息沟通和合作机制。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应是一个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高校、政府和企业应积极作出努力,建立供求信息畅通的良性机制,努力使更多的创新资源在安徽聚集,更多的创新技术在安徽交易,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安徽转化。高校要改变观念,立足安徽省县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增大应用研究项目比例,调整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做好与有关县市、企业对接工作。应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省级政府要注意优化环境,出台政策,形成有利于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同时引导鼓励县乡政府、企业主动与高校对接。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要主动与高校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出需求,提供条件,积极依托高校解决难题。

加大财政和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于有明确市场前景、高技术内涵、对安徽产业有巨大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政府应主动介入投资。建议以国家“大飞机模式”设立政府大型科技成果投资专项基金,列入年度预算,并按照发展需要每年适度增加,主要用于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而开展组织协调、调查研究、考察论证、学术交流、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建议专门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研究基金”,鼓励高校开展新农村建设中重大理论、实践和共性问题的研究。同时,高校自身也应将校内原有的“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校长青年科学基金”、“大学生创业基金”等科研基金,划出专门比例,资助应用项目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二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除了一般的项目融资、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外,帮助高校利用政府贴息的办法吸引金融资本来改造或扩建高校基础设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教育融资――发行教育国债、教育彩票,成立教育银行建立发展资本基金、获得国际银行组织贷款、吸收社会资金。建议出台相关优惠经济政策,为走出校园创业的高校师生在税收、土地租金、“孵化”启动资金、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投资融资渠道,激活社会资金,促进高校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县乡,生根开花结果;积极促进风险投资市场发展,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共担的风险投资机制,解决社会资金“不愿投”、“不敢投”、“无钱投”的问题,为高校科技成果落户企业提供资金和风险保障。建立科技成果担保融资制度,由政府主导,设立专门科技成果担保公司,允许科技人员以自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评估作价后向担保公司质押贷款。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要继续推进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加大对中国科技大学已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的同时,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根据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兴学科建设的需要,选择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有1~2个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进一步抓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以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为主要依托,将相关科技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新建设30千左右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要大力加强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通过采取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建的方式,首批遴选20个左右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财政应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有1~3个中心进入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行列。

三是要加强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机遇,以信息化带

动教育、科研工作现代化,并以此为基础搭建教育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具体包括: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以科技成果信息、科技期刊信息、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主体的数字化科研信息资源平台,开放的公共实验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

强化项目带动功能

通过设置重大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围绕安徽省自主创新实践,打造学术团队,实施科技攻关,力争攻克一批对创新型安徽建设有重大支撑的关键、共性和“瓶颈”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围绕新农村建设,在小麦增产计划等的基础上,新上茶业振兴行动、玉米振兴行动、新农村民生科技促进行动等计划,促进高校厘清角色定位,在这些重大项目中有所作为;围绕安徽省正在实施的民生工程,鼓励高校依托专题项目,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帮助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具体问题;围绕文化强省建设,引导高校深入参与徽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工作,参与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在促进安徽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针对安徽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公共突发事件、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等热点难点问题,设置项目,委托高校深入研究,提供解决方案等等。

加强人才培养和输送力度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实用管理和技术人才。一方面,高校要主动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不同领域的学员走进学校,接受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市县要主动与高校联合,联手打造人才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基地,使课堂进企业,进城镇、进农村,让教师走出去、下基层。以推进“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为重点,结合“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一村一品”等工程的实施,高校与市县乡镇合作,不断拓宽新型农民培训途径,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加大人才输送力度。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6000人,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进一步加大选派科技人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要同等重视)到县、乡挂职力度,为更多的渴求直接在我省经济社会中建功立业的师生创造条件,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师生服务基层农村提供渠道和保障。

第7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Abstract】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is to promote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also is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need, is also the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 needs. Article in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realize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 mathematics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as the center, i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pplied talents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pointed out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 Mathematics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put forward to adjus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ayout, optimiz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scheme, innovating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the main practice.

【Keywords】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ed talents;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中图分类号】G629.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29-02

0 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通过合并、重组或者独立升格的普通本科高校。他们的办学定位特点主要表现在“地方性和应用型”,即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并将之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此类院校除自身办学经验不足,学科积淀较浅,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条件较差,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清晰外,还要面对一般的生源质量(二本末流)和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困惑。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立足于本位,努力开拓适合地方经济、面向市场需求与自身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所谓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是指掌握应用性知识、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一线的人才[1]。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大众化发展的日益普及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日益严重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适合地方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众多新建本科院校的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结合新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1 新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专业的内涵及面临的挑战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理科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三明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定位是师范类专业,即主要培养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教学研究及其他教育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应用的广泛性和适用的普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计划、退休年龄延长、地方经济发展限制以及教育自身“高投入、产效慢”的制约影响下,市场对师范类毕业生的需求处于相对饱和状态,使得数学就业困难,从而严重影响该专业的生源和发展。尤其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其实力名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等与老牌本科院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面对严峻挑战,如何走出困境成为众多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思考问题。我校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领导及数学专业组同志们敢于面对现实,立足现状,顶着市场万变的具大压力,大胆走“提升师范发展力”,开拓“金融统计方向”新应用型培养计划。这样既保留了数学专业传统的师范角色,又尝试开办“金融统计”特色专业方向。两个数学专业方向协同并进,有力地促进我院数学与应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型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2.1转变教学思想,更新人才观念: 新建地方性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定位于社会发展、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基层岗位建设,高校自身的发展的需求。因此,转换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应仅限于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而应该更注重社会发展、市场需求所需的实践能力、技能操作的培养。因此转变其教育思想必须坚持“以生为本,质量取胜,突出应用,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2]。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面向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

注重理论知识“宽口径”(宽不深),突出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

加强教学实验改革、产学研结合以及校企合作模式培养贴近市场的应用型特色人才;

2.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构建: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是本科生四年学习的规划纲要,而且更是统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出发点。因此,在制定数学与应用数学培养方案时,应该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突出高校的教学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适用特点出发,形成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3]。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按“师范类”和“金融统计”两个方向进行了重组与优化。

2.2.1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培养方案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因为这些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基础,例如像《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其中,师范类课程中加强专门的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如“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与普通话)、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数学文化修养、数学教育理论,驾驭课程教学的基本技能的培训等。

2.2.2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统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数学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完成,这些课程的目标是注重数学思想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淡化理论和技巧。相反,该培养方案主要注重金融统计学课程的设置,例如,开设了初级会计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等课程,以增强专业自身教育的特色。

当然,上述培养方案的构建和制定还处于摸索和实践中,需要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使之不断完善。

2.3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一个专业只有具备了合适的教师资源,教学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等各种办学资源条件下,才能够切实的落实人才培养的各种设想和要求。此外,还要不断地争取加大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也是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上,积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即一方面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聘请企业资深人士进校讲学等手段,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深造、访学,下企业等方式走出校门。

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建设方面,经常聘请中学一线特级、高级教师来校讲学,并派青年教师到老本科院校或到中学一线进修培养。在2011年我院承办了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训,力求不断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向前跨越发展。

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统计)新专业方向,我院则是聘请经管学院金融统计方面的专家过来指导和授课,并有意识地派送青年数学教师赴知名对口高校进修学习金融数学的相关课程,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积极聘请银行、金融机构人士到校授课或开讲座。

当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院非常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形成老、中、青相衔接;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整体和综合素质;注重专业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科研促进和推动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2.4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对此重视不够。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因此,如何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人才,提高学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我就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以下2个方面的探讨。

2.4.1在课程教学中采取多样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友谊赛、团队比赛的形式开展教学。例如,开展“说课”、“试讲”、“三字一话”、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比赛,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

在金融统计专业方向中,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建模比赛,例如开展对金融数据或股票数进行分析,采集,抽样,估计,预测,建模等系列活动,这样既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学以致用”,又激发培养学生学会“用已知探求未知” 的能力。另外,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适时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例如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初、中、高级会计证等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导向。

2.4.2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院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身的特点,经过多方相互努力促成了: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与省内多数中学达成了相对稳定的实习、见习基地,对学生的培养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统计)专业则与三明市几家银行建立了实习培训基地,为学生较快适应工作提供了坚定基础。为了巩固成果提升效益,我院也正努力与银行、金融行业机构洽谈协商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的探究。通过借助实习、实训教学实践,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技能培训、业务流程实践过程等融合其中,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5 改革毕业论文(设计)模式: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在系统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之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正确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

为更好促进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我校鼓励毕业论文(设计)应与实际实践相结合,选题可以与工程实践结合、教师科研结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题。我院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是采用了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平台管理。指导教师先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上出好8个论文题目,学生可通过与教师联系确认选题。学生也可以在教师地指导下自行选题(题目可以是学年论文的深化或是调查研究等)。学生论文(设计)也可是与企业的工程实践相结合,这时学生可以到相关企业实习考察,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采用毕业论文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师生论文之间的实时互动,改善了因距离或时间的限制,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论文的实践性的要求,尤其是避免了工程实践性论文(设计)的无法现场指导的缺陷。

3结语

如何保证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所有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而切实培养好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则是关系到新建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4]。本文结合本校的实际,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其目的是为提高毕业生的核心工作能力和竞争力,培养信息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如何科学构建该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都需要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朱林生.顾永安等.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基于校地互动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0.(9).25-27.

[2]卢昌荆.王红雨等.新建本科院校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9(4).

第8篇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

初春的到来,给北京城乡带来一派勃勃生机。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核心的北京精神,正日益深入人心,引领着首都各项建设事业快速、稳定地持续发展。

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不仅汇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而且在城市规划、建筑特色方面也别具一格,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本期特别关注在“本刊专稿”栏目刊载的《北京城的中轴线》一文,以大量史料及部分图片为基础,详细描绘了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这条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的皇家建筑,无不显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以及风格独特的古都风韵。同时,作者还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角度,阐述了保护古都历史遗产的重要意义。《从“票证经济”到“刷卡生活”》通过详实的史料,追述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从计划经济时代、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到进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历史巨变。

“专题报道”栏目刊发题为《找准定位有所作为努力开创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很有新意。作者站在区领导的高度,阐述了档案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立足于本地区工作实际,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对全区档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思路清晰明确,让人很受启发。

“理论探讨”重点推介了两篇文章:其中《2006-2011年比较方法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分析》一文,以CNKI提供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揭示了“比较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特点,为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档案馆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也在研究探讨三类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为档案馆风险评估的方式、方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具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业务研究”刊载了8篇来自基层的学术论文。《北京精神映射下的档案工作者素质》从首都政治文化中心的高度,就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者如何以“北京精神”为指引,发挥专业优势,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古代中国吏治看潜在危机中的档案人才培养》等数篇文章,也分别从工作实际出发,对不同领域档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思考,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域外采风”栏下的《美国主要档案鉴定思想及理论研究》一文,沿循美国上世纪四十年代鉴定思想理论发展轨迹,陈述了不同时期知名学者在鉴定理论方面的不同观点,对我们当前的鉴定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期“档案文化”板块首次同时推出五个栏目,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北京的菜市口》图文并茂,赏心悦目;《朱棣的“清洗记忆”运动:销毁档案篡改历史记载》哀其愚昧,叹其不幸;《“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催人奋进,永无止境;诗歌三首韵律无华,意境优美;《步行百里照张相》往事回眸,其意浓浓……

我们档案人作为历史的守护者,肩负着践行北京精神,服务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使命,职责所在,任重而道远。

(胡颖)

第9篇

英文名称: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

主管单位: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单位: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7691

国内刊号:32-1276/N

邮发代号:28-30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10篇

Abstract: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is the main way to cultivate high-level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applied skil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be helpful for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问题;对策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248-02

0 引言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到如今已过了六个年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业已达到50%以上。然而,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迅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不平衡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多,而西部地区数量则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失均衡,中东部地区发达城市较多,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的需求较大;而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对人才的需求也就小一些。因此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会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控制数量和规模,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人们的思想重视,中东部地区的教育比较发达,学校的数量较多;而西部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区位等各方面原因,在教育的发展上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两者在教育发展上的差异也导致高校的分布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经济的发展关键还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的就是教育。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以及一系列扶持西部的政策下,我国应该着重加强西部地区对教育的投入,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

1.2 生源质量较差

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统计结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中大部分都是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甚至还存在不少跨专业的生源,很少有一本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专业性较为欠缺,实践能力较差。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同度较低,绝大部分较为优秀的学生不会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我国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学术学位研究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同。虽然国家如今制定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战略,但是几十年形成的认同体系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得不到认同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培养成果并没有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预期。特别是单位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没有突出的实践能力,而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比,他们在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上又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仍需改进。

1.3 双导师制未得到有效落实

专业学位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实践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更加务实。然而,受多年来实际教育情况的影响,多数教师往往还是采用学术学位教育的方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的学生,很少涉及实践层面的内容。为了有效的弥补这个缺陷,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3年共同《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培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双导师制是指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具有实践经验的导师共同来完成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这一方式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根据笔者的了解,校外导师往往只是“名存实亡”,很少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有些同学甚至到毕业都没有与校外导师见过面。双导师制的设置由于要求校外的一些比较成功的人士参与,而这些人往往又工作繁忙,因此实施起来有不小的难度,大部分学校对这项制度的落实都不够理想。

1.4 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经过研究生期间的几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研究能力可以说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而最能够反应一个研究生学习成果的就是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提高其实践能力。但是,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家的统计数据: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能够联系实际并进行创新,达到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脱离实践,过度的注重理论研究;还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较差,离合格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专业学位论文达不到培养目标规定的标准。

近些年来,国家对专业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愈发关注。虽然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专业学位论文的管理,但是由于并没有合理有效的监督措施,学生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仍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的论文偏于理论,没有创新,这与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相差甚远。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加大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缩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差距

在西部大开发、支援西部的战略环境下,国家应该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力度,针对西部地区弱点进行最有效的扶持,从而减小经济以及区位的劣势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着重加大对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学位学科的投入,尤其是重点学科以及一些专业性学校的建设;另一方面,应该制定一些有关西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惠政策,从而能够吸引优质的生源,并逐步的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区域优势。此外,国家应该鼓励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把东部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西部来拉动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应该鼓励走出国门考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武装自己,进一步的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差距。

2.2 大力宣传教育,吸引优秀生源

众所周知,生源质量是保证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应该通过媒体以及校内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它,让同学们知道专业学位是和学术学位相同层次的教育,同时学校应该积极的对专业学位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在宣传推广的同时应该进行政策上的引导,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优惠的政策以及就业上的帮助,以此来吸引优秀的生源。

2.3 落实双导师制,保证培养实践性

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双导师制的相关措施,但是这一政策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双导师制最大的特点是吸收校外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来。但是,校外人士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不可能为了参与教育而放弃自己的生活,这就使得双导师制无法得到较好的落实;另一方面,学校的圈子相对还是比较窄,这就使得学校接触到的人员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影响双导师制良好落实的一个因素。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落实双导师制。政府应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方面,积极的利用政策引导学校和企业的对接,行成校企固定合作,增大校外导师的来源。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减免税收的方式鼓励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人士走到校园里去给学生传授经验,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企业派出人员去校园传授经验也能够增大自己企业的影响力,并且能够优先获得学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来补充和增强自己的力量。这样,通过双导师制的落实,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经验,企业也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形成了双赢的结果。

2.4 建立专业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学位论文是最能够反应一个研究生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的载体,它是研究生学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

首先,论文的选题要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导师应该全程参与和指导学生论文从开题到答辩的整个过程,同时应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以及学生的就业目标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能够有效的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学位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导师、学校以及教育部门针对学位论文要严格把关。在论文的开题、中期以及答辩环节应聘请相关专家并至少有一名校外专家的参与。同时,应建立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淘汰不合格的论文,褒奖优秀的论文。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竞争的选拔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造能力。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把握机遇,改善自我,提高管理和教育水平,积极的响应国家的政策和措施,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良好的发展。同时,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专业性人才,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王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D].湖南农业大学,2009.

[3]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D].复旦大学,2011.

第11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研究生 创新能力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09

0 引言

教育部“2011 计划”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等医学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加之医学教育本来就是一门实践动手能力极强,对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极高的专业化课程教育。①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突飞猛进,创新型人才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能力顺应时代的号召,我们不能停滞于现有的知识文化水平,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更加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去改善和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所以要加大力度不断地探索与完善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所存在的现状原因去改进,激发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营造校园内外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使其能面向社会,在实践与就业中开拓一片领域。

1 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欠发达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现状,我们采用了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可获悉:研究生的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阻碍;大多数研究生与指导教师见面的次数都是不定期的,使得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得到的指导不足;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与较少且无丰富的阅读量,再加上国家投入的资金量少,导师队伍建设的不健全,大部分的研究生认为学术交流的机会少,使得知识面的狭窄,这些问题使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平台去发展,缺乏培养创新能力的思维与动力。

2 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2.1 学生观念落后

在学习过程中过于看重书本的知识,而医学是一门需要更多实践的学科门类,缺乏实践对培养创新能力是一个障碍。研究生不常阅读英语文献,但医学领域前沿的研究基本都是英文,如SCI等。虽然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大部分研究生在阅读、理解医学文献方面还是比较困难、不嗜罚所以提高医学研究生阅读文献的能力至关重要。②学习策略的制定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培养创新能力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研究生觉得内容枯燥乏味没有兴趣钻研,就只掌握表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深入地进行理论探究,最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创新的源泉。导师也无法带动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研究生的就业观念落后,缺少创新动力。随着社会发展“统包统分”的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铁饭碗”的时代已经过去。③在医学领域中拥有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更是需要创新人才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不能让落后的就业观念阻碍了创新的培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高科技的社会中需要更多的创新技术,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研究生需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2.2 科研能力的相对薄弱

统计数据显示一大半的学生觉得导师的学术水平很高,其次是研究方法、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学术道德。虽然拥有优秀的指导老师但是研究生们却没能很好地把握好与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沟通,跟老师见面的次数有很多学生都是不确定的,老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学生要加强与老师的互动,才能从老师那学到更多的创新培养指导。84.13%的研究生希望能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课题研究,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老师给予的课题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无法获取更多的创新途径与思维。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条途径,通过对科研的不断探索研究出新的方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是创新能力体现的一部分。

一位导师带几个研究生的模式对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现有的导师带十几个研究生,在管理方面也困难,无法做到每位研究生得到相同的指导,医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较多,因此呈“放羊式”的状态必定会引起科研能力的薄弱。④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中也了解到发表过论文的学生很少,有相当多的研究生没有发表过论文。论文是创新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质量的集中体现。但我国医学高等教育长期受到 “教师为中心” 教育理念的约束,对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力度不强,导致大部分医学类研究生始终保持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造成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涉及有限,对医学学科发展前沿的动态了解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原创性成果少,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薄弱。

第12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每一堂课的教学,从理论上讲,都必然要进行教改。没有哪个教师上的每一堂课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认为教改的基础是科研。一门课程或学科中概念、判断、观点的改变,涉及到的是本课程或学科的整个体系,它往往是教改的核心内容。多媒体、导师制等教学手段的改变固然重要,但它还只是形式。概念、判断、观点的改变,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作为基础,那必然是瞎胡闹。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理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最重要的媒介是学生心理上的感悟、体验语言文字魅力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求背诵、朗读、记忆需要识记的学习内容,而且要求他们能理解、感悟、参透这些知识中所包含的自然、人生、社会和艺术的奥秘,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落实在课程的教学中。审美能力是中文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是他们今后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文基础。承担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主要是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等课程,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则主要依靠古今汉语、语言学、逻辑学等课程。写作能力的训练是语言和文学学科类教学在学生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本专业各学科能力培养结果的综合检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从写作能力的高低上得到验证。为此,可以专门成立写作实验班和面向社会的写作事务所。一方面外聘作家、记者、编辑为学生授课,传授实际的写作技能;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开一扇窗口,通过写作事务所,收集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状况,锻炼学生写作的实际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教学提供社会反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