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食品安全

大学生食品安全

时间:2022-04-10 05:0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食品安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食品安全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食品安全;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逐渐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大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然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由于食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事件却屡见不鲜,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这固然和问题食品生产商缺乏社会公德、唯利是图密切相关,但是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学生人群,对这方面的意识更为薄弱。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特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

通过对金华市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调研,了解大学生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及认知情况。找出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途径。也为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供很好的帮助。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特殊的一个角色,大学时期是学生走上社会的过度时期,因此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能折射出现代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一个概况。调研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大学生食品消费习惯;2.了解大学生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3.了解大学生形成食品安全意识的时期;4.了解大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维权情况;5.了解大学生形成的食品安全意识影响因素。

三、基本问题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的基本情况是本次调查获取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现在金华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

(一)大学生选择食品的依据

1.就餐地点的选择数据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女生主要就餐地点为学校食堂,去街边就餐的占14.9%,只占总数的少部分。与女生相比,男生去街边餐馆就餐的却占到了25.3%,比女生多了十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女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比之男生还是稍强一些。但从总体数据来看,去学校食堂就餐的仍然达到了77.2%,也表明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去学校食堂就餐比较方便安全。

2.购买食品的根据的数据如图一所示

从以上数据来看,根据营养和安全去选择食品的占总体一半都不到。而且女生中光因为好吃而去选择食物的就占到女生总体的将近一半。可想而知,学生们对怎么去选择有营养有价值的食品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也说明了现代大学生追逐时尚,注重口感的一种风格。这也与现代家庭现状有一定的关系。现今的家庭在各个方面都为孩子包办,包括孩子的饮食。从而使得学生对食品安全方面不知道如何注重;更有的家庭一切依着孩子,有的孩子只凭借口感好选择食品,而家长只知一味的溺爱,使得孩子对食品安全营养方面的意识薄弱。

3. 购买食品时最看重的因素的数据如图二所示

数据显示选择有机安全的同学大概占所有人数的大半,说明了现今大学生还是比较注重这一点,都希望能在饮食方面追求健康,饮食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选择价格的学生都为158人,说明还有较多一部分人在选择食品上以价格为主,而不考虑其他安全营养因素。一小部分的同学选择了外观包装,往往这一点很容易被人忽略,其实包装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有些食品的包装在运到商店的途中会出现破损,而包装出现破损的食品大多数不可食用。

(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1.购买食品是否会看上面的信息介绍的数据如图三所示

该题目中,选择每次都看的只有44人,一般都看的229人,偶尔看的有312人,从来不看的有44人。从数据中看出每次购买食物都会很谨慎去看产品上面的信息的人非常少。而选择偶尔看的人比较多,也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看产品上的信息还是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虽然现在社会在大力提倡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倡人们在购买食品前一定要仔细看食品包装上的一些介绍信息,但是购买产品必定查看产品信息这种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上还没有根深蒂固。

2.对现今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的数据如图四所示

如图四显示,在所有接受调研的大学生中,有136人选择了从不关注,452人选择了关注度一般,而只有44的人选择经常关注。这些数据显示,大学生虽然接受高等教育,接触的知识面很广,但是实际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这一方面的关注度十分匮乏。

3.大学生鉴别食品是否安全会依据哪些信息如表1所示(本题为多选)

从以上数据来看对于鉴定食品安全从保质期入手,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挑选食品时主要看保质期,因为大家心里过期食品不能食用的概念早已稳固。但社会上的多数食品安全事件,不是因为人们吃了过期的食品,而是由于生产食品的原料发生了问题,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食品原料的重要性,而仅认为它不过期就好。另外从数据中还发现了SQ认证对于调研的同学来看认知度还不是很高,SQ认证是国家对食品认可的一个标准,是一个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所以说有标明保质期与生产日期,是没有过期的食品,但是没有SQ认证,也很难保证其质量,因为该食品没有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部门的审核。由此可见我们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程度还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程度,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三)维权情况

1.购买食品时会遇到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数据如表2所示

从以上数据来看, 这这题中,选择购买的食品没标明生产日期、生产地与保质期的415人,过期的421人,假冒产品399人,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频频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一问题上还没有很好的监督措施,要不然食品从生产到卖到消费者手中经过这么多道检验的关卡还是会出现这么多的产品质量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厂家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和缺失诚信的经营。

2.大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维权情况的数据如图五所示

与厂家直接联系,找媒体曝光,向相关部门投诉这三项中,选择的人非常少。而选择扔掉,自认倒霉,找商家退换的相对较多,分别为425人,416人。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待食品安全的问题上还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很多都选择了自认倒霉,就算是找商家退换,能退则退,不给退估计就只能自认倒霉。从根本上形成了这种薄弱的维权意识。现今,在很多人都怕麻烦,在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下,很多时候,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渐渐习惯了默不作声。使得不法商法愈加猖狂。

(四)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意识的途径

1.当前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知识你最需要的是那一方面的知识的数据如图六所示

在该题中,比起儿童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存放知识等,选择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法律的和鉴别食品安全质量知识占较大比重,分别有439人和421人。说明了大学生对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及鉴别方法方面的知识极其欠缺,这也是造成他们买到变质或假冒食品时敢怒不敢言的原因。

2.提高产品和食品安全水平所需要做的事情的数据如图七所示

选择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的有520人,加强检验检疫的有365人,说明大学生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相当不满意,希望其能狠抓猛抓。事实也是如此,近期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事件中,有关部门都把管理与处理的问题推来推去,没有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择商家需诚信经营的有418人,选择行业自律的有277人,这也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经营者的失望。现在媒体已曝光的例子中,许多经营者为了谋求暴利,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甚至出现用有毒物质当生产原料,根本没有顾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选择普及科学消费知识的有321人,选择曝光典型例子的有254人,大学生们希望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能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知识能被所有消费者所广泛知晓及学习。在相关部门的大力监管下,在厂家和经营者的诚信经营下,在消费者掌握食品相关法律和拥有较强维权意识情况下,才能真正杜绝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出现。

3.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的途径的数据如表4所示

网络、电视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学生获取知识的通道,说明如今信息社会网络对学生的重要性。但让“无”这个选项能占到34%的比例还是非常让我们震惊的,还有这么多的人没有获取食品安知识的来源;而选择从课堂中学习的学生也是极少,说明学校在食品安全教育上比较匮乏。所以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及鉴别的知识教育,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选修课,提供讲座,让学生学习食品安全及维权的法律知识,这些做法都是可行的,这样,在校大学生才有机会准确系统地掌握安全食品的鉴别方法,并且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相关的维权法律知识。

四、大学生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对策

(一)金华市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弱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一些数据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金华市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是很强。总结之后,得出以下几点因素:

(1)学生本身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社会的发展,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但是当今现状并非如此,很多大学生并不太关注自己的饮食地点、所食用的食品成分,反而更加注重食品的口感和个人喜好。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愿主动的获取食品安全知识,只有当在被动所需的情况下才会了解,这样的心理导致了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

(2)社会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

现在社会的现状,只是一味的高呼要注重食品安全,但是却没有真正地 实行起来,在广大消费人群中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等到有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时候,又大张旗鼓的食品安全重要性。这样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事态。教育大学生,使其形成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是保障其安全食用食品和有效维权的关键,但大多高校并没意识到这点。

(3)家庭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都有了少生优生的思想。所以现今大学生很多人都是家中的独身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只顾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疏忽除学习外的教育,也包括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

(二)改善措施

在结合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参考了一些网上资料的情况下,我们组商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从以下做起: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良好的运作离不开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法律 法规体系是有效监管的基础。也要求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增加媒体透明度,加强舆论监督

网上、电视台、报纸等,应有针对性有效地报导食品安全方面的新闻,有必要的时候对相关厂家生产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对优质、合格产品进行表彰;不合格甚至劣质食品进行暴光,让相关部门来依法处置。多方面、全方位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3.学生应该有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的观念

大学生们也应该自己意识到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不该只是去注重食品的口感,而忽略了食物的成分等问题,而且在就餐地点也要注意,应该去选择安全有保障的就餐地点。

4.提倡广大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加强该方面的教育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深,很多事实也证明了,孩子在没有上学前很多事情都是在模仿的着父母。对于父母的话,家中的孩子也是非常相信的。如果从家庭教育这一关就开始把关的话,那对于加强大学生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人的食品安全意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5.加强学校教育

人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学校中所得到的。老师说的话同常会成为学生 做一些事的依据。但是现今这一系列的教育,学校在培养食品安全意识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还是很不到位。如果在学校中开展有关食品鉴定方法及维权的讲座,或者组织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将会对学生培养食品安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张文超.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探析[J]. 现代管理科学, 2011,(03).

[2]杨华.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3]田芸.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成因及改善对策[J]. 今日国土, 2011,(09).

[4]胡云腾. 加强道德建设要多管齐下[J]. 红旗文稿, 2012,(01) .

第2篇

研究以广州市大学城10所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为了解广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现状,为在大学生中开展食品安全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大学城1047位同学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广州市大学城10所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在读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表,采取随机抽样法,通过现场调查和网络问卷形式,调查研究大学城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行为和知识素养水平。其中现场问卷调查由小组相关调查人员在大学城不同学校校区进行现场式问卷调查,而网络问卷则通过录入调查问卷电子版,将问卷访问链接发放到各大学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论坛和新浪微博树洞等,获得调查数据。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调查6题,食品安全知识8题,食品安全态度行为类6题。共发放问卷1252份,其中纸质问卷536份,电子问卷716份,平均每所高校125份。

(三)资料处理

利用EXCEL、SPSS v19.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做整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047份,回收率83.7%。其中男生493人,占总人数的47.1%,女生554人,占52.9%。

(二)不同专业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分析情况

注:①食品安全标志识别;②致癌物质区分;③三聚氰胺人体影响;④预防烹调油烟危害的措施;⑤何种金属元素致甲基汞中毒;⑥三聚磷酸钠海鲜造假的手段;⑦皮革奶的有害物质;⑧食品安全法行业标准统一。

从数据的整体来看文史财经类的同学的平均正确率为63.25%,而理工农医类的平均的正确率为64.74%。被访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与其所学文理专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0,P=0.229>0.05)从整体看尽管理科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了解把握比文科生高,但与所学专业差异性无太大关联,这可能与题目设计的典型性与热点性有关。第七题关于皮革奶的问题中文史财经类的学生回答的准确率为30.1%,而理工农医类学生回答的准确率为40.7%,大多数人主观认为皮革是有机物,觉得皮革奶中有毒物质是有毒有机物,实则不然,皮革奶并非不可饮用,若将皮革奶中的重金属物质去除,皮革奶理论上对人体无害,但商家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忽略处理分离流程,导致了皮革奶的安全问题。第八题是对食品安全法律文献的考察,文史财经类的回答的准确率为49.0%,理工农医类的回答的准确率为但整体准确率偏低,学生对食品法的政策实施和内容了解程度不高。

(三)不同年级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分析情况区分;③三聚氰胺人体影响;④预防烹调油烟危害的措施;⑤何种金属元素致甲基汞中毒;⑥三聚磷酸钠海鲜造假的手段;⑦皮革奶的有害物质;⑧食品安全法行业标准统一。

关于食品法规的第八题中,四个年级的准确率分别为40.3%,47.3%,54.2%,61.4%,呈现递增的趋势,高年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掌握程度比低年级高,总体上看,随着年级的上升,准确率并未随之增加,大部分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一直保持停滞状态,学校应从入学就加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和素质意识,对进一步提升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四)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态度调查情况

问卷中我们对近几年来发生的热点食品安全事件,“毒奶粉致大头婴”、“三聚氰胺奶粉皮革鞋造奶”等事件,就大学生群体对其的看法态度做了调查,60.2%大学生认为“政府对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不力”,18.1%大学生选择“不良企业为牟利不择手段”和17.4%大学生认为“民众缺乏食品安全知识”,4.3%大学生对此没有想法。另外,在大学生群体就“什么是保障食品安全最有力的措施?’’这一问题回答时,43.1%大学生选择“执法部门监督”,39.5%大学生选择“法律法规约束”,7.3%大学生选择“媒体群众的监督”,6.1%大学生认为有力措施是“生产企业自律”这些数据体现,大学生群体对政府实行政府职能,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切实落实执行治理职能的期盼。同时这也说明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应加大力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或者存在漏洞,对违法违规的不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起到的威慑力不足,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五)大学生食品安全行为习惯调查情况

在选择偏向于哪里获得食品安全知识上,55.1%的大学生选择电视、报纸和42.9的大学生选择微信、微博作为其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来源;对于大学生群体乐于接受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方式,有48.5%的人选择微信、微博宣传,36.2%的人选学校教育讲座。在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逐渐成为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有必要加强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知识有基本了解,能够大概区分不卫生食品,但维权意识不强,在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了“息事宁人”,使得食品安全问题越加猖獗。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再教育,并且要培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维权意识。

三、讨论

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但对三聚磷酸钠造假、皮革奶有害物质判别,食品安全标志区分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较低。不同高校、专业在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上差异较大这与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所学课程不无关系。

从食品态度行为数据分析判断,仅依赖媒体宣传、学校教育讲座,大学生群体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国家对大学生乃至国民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程度不够,由我国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知识结构分析,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到高中大学都缺少关于食品安全知信行的系统教育。

从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晓率看,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由此可映射出一般人民群众所具备的食品安全基本素质。对在知识结构中适用范围最广泛的食品安全知识,大学生在其中主要关键的问题领域回答水平普遍偏低。宏观上,学生阶层对其掌握、重视的程度间接影响我国国民整体的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平均寿命。

第3篇

20****年,市政府从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出发,把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列为民生工程。为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饮食安全意识,提高校园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经研究于20****年4月份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构建健康和谐校园”为主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二、宣传教育内容

(1)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的食品安全知识。

(3)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典型案例。

(4)当前国际、国内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

三、主要工作

(一)做好“食品安全知识进课堂”工作

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可以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编印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手册》为教材,安排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有系统、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防范能力。

(二)开展“1+2小手牵大手”宣传活动

通过“1+2小手牵大手”达到“牵起全社会”,通过广大学生的参与影响和带动其身边的成年人关注健康安全饮食。各校可通过召开食品安全知识主题班会、为父母上一堂食品安全知识课、散发倡议书、“健康安全饮食从我做起”签名、“食品安全在我家”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利用校园网络、广播、黑板报等平台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扩大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度。

(三)组织“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测试

第4篇

一、基本情况

全校共有学生900人,校园周边有小卖部两间,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健康证持证率100%。

二、工作措施

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展顺利,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截止目前,全校无一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我们的作法主要有:

1、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管理组织健全。学校成立了“后勤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相关人员配合抓,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职责,层层签定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平时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记录。

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校将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六要六不准”的个人食品卫生习惯。

3、进一步规范学校商店经营行为。对学校校门口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违规经营小摊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取缔。同时,教育广大学生不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三、今后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广大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广大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第5篇

作者:孙其松 单位:宿迁学院

宿迁学院后勤坚持服务育人,坚持“公益性”,学校以“零利润”为原则,经营者以“微利经营、薄利多销”为导向,在实行市场化运营和宏观调控相结合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市场化运营。将六个学生食堂向社会上公开招标发包,让有资质的后勤服务集团来经营,但在举行招标前,学校首先去考察准备来投标的单位,是否具有经营资质、是否有固定团队、是否守信用、是否有经营实力,即使中标,每个投标者至多经营两个食堂,防止垄断经营,从而形成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二是制度化监管。在设计招标文件时明确规定学校的监管权限,如菜的最高限价、菜的品种、主食副食、安全卫生等等。三是无偿化支持。食堂有些大型设备由学校购置,学校还招聘70多名餐厅服务人员,为餐厅保洁、消毒,既发他们工资又解决临时住宿问题,大大降低了食堂经营者的成本,也拉近了经营者和学校的距离。有的经营者动情地说,不论市场怎么变化,为办好学生食堂的宗旨不变,为共同办好学校后勤形成了共识。

创新管理机制,食堂经营者与学校同为学生服务

由于学院在办好学生伙食方面,本着公益性原则,不从餐厅上赚钱,只收取少量的租金且全部用于学生就餐大厅保洁、餐具消毒、餐厅奖励等。因此,食堂经营者也能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采取微利经营,薄利多销,学校食堂价格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状态,学生比较满意。一是实行目标管理。为了使食堂在市场化运行的情况下,公益性也得以体现,我校实行目标管理,如规定食堂的毛利润不得超过26%,从原料进入,到销售等诸多环节都有监管,因为在我们校内消费实行的是“一卡通“,并且全部消费纳入财务管理,杜绝现金消费,每周各个经营实体与财务处结算一次。在进行目标管理的同时,各食堂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食堂之间开展健康、有序竞争,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激励作用和财务核算的监督职能。学校先后出台了《餐厅管理制度及考核奖惩办法》、《食品卫生管理员管理制度及考核奖惩办法》《质量价格管理员管理制度及考核奖惩办法》、《公共卫生管理员管理制度及考核奖惩办法》、《餐厅服务人员管理制度及考核奖惩办法》等等,学校还专门成立了餐饮办公室,每天负责对所有的食堂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每月从内部管理、就餐满意率、成本分析、就餐指数等四个方面对餐厅进行考核,检查考核定期公布,学期末,学院拿出数十万元给予奖励。二是大宗物资集中采购。按照省教育厅“农校对接”工作要求,学校与经营者共同调研,确定有资质的供应厂家,然后实行统一招标再确定具体供应商,如各食堂所需的米、面、油、猪肉等大宗物资全部实行定点集中采购,既保证了采购的质量,又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办好食堂要以学生为本,必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学生构成大约是苏南、苏中、苏北各占三分之一,各个学生的经济状况不同,口味也不同。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既办普通餐厅,又办特色餐厅。普通餐厅以中低档为主,特色餐厅以中高档为主。办好食堂价格是基础,质量是关键,特色是活力,普通餐厅早餐主副食品种超过20种,午餐、晚餐主副食品种都在50个以上,中、低档搭配合理,每个食堂1元以下的低档菜都在6个以上,且不脱销,并有免费汤和调料供应,半荤菜3元钱,大荤菜不超过4元钱。特色餐厅除基本主副食供应外,还特别供应风味小吃、小炒、饮料及点心,品种繁多,口味独特。四是加强过程监管。后勤处生活服务中心与各系、团委、学生会采取不同形式开展了文明共建活动,专门从在校大学生中聘请伙食管理委员会学生委员,定期召开伙食管理委员会学生代表会议,征求学生对伙食工作的意见,每月进行一次满意率调查,了解学生的满意度,收集学生反映的意见,把各种意见归纳、汇总、分析,并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不定期对食堂进行监督检查,由学校生活服务中心组织人员对存在问题进行监督整改到位。所有的饭菜供应实行明码标价,每周宣传栏上公布市场原材料进货价格,做到质价相符,计量准确。主副食品制作规范,加工精细,色香味形俱佳;米饭软硬适中,稀饭解剖匀稠,面食大小均匀,发面食品不黄不酸,口感较好,且主食品种全部自制。

创新安全监管,确保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饮食安全始终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学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主,满意为要”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进行饮食安全监管。一是严格按食品安全法从严管理。为加强对饮食安全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后勤处、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等部门组成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饮食安全、伙食质量进行检查,指导食堂工作。学院、后勤处、生活服务中心,各食堂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消防安全责任状,安全生产实行网络化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建立了以《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为主线的多项管理制度和规范。所有食堂在开业前办理了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设有专职管理员对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原材料采购按照《大宗物资采购规定》,从源头抓起,实行市场准入制度,采购原料坚持索证制度,定型包装食品坚持QS准入制度;仓库保管员严格执行《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库房物品摆放整齐,原料归类摆放,生熟分开、隔墙离地、先进先出、做到帐、物、卡相符;加工实行流水线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净菜上架存放,调料盛器加盖,垃圾桶加盖且周围清洁,冰箱定期除霜清洗,炊事机械使用完后擦洗干净,由专人保管,食品加工用具和盛器生熟、荤素分开,摆放整齐,做到工完场净落手清;食品销售使用专用工具;售饭人员除佩戴工作衣帽外,还必须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餐具严格按规定进行消毒;由生活服务中心安排专人每天对食品足量留样并保存48小时备查。二是多管齐下加强监督。平时还主动邀请宿迁市卫生防疫部门、药监部门对食堂所有员工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指导学校食堂卫生防疫工作,并对食品安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有效保证了饮食安全。三是认真抓好消防安全。各餐厅都配备了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灯、安全指示牌等,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同时各餐厅都设有兼职的安全员,每天对煤气进货情况、气瓶、管线、灶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由于学院高度重视学生食堂工作,学生食堂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物价上涨带来的不利因素及困难情况下,学院饭菜价格稳定,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几年来,学院未发生一起食品、消防、人身等安全事故,学生就餐满意率均在86%以上。学院食堂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先进单位,被宿迁市评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

第6篇

本文作者:杨安华张伟工作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学生处于身体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相对于成人而言,需要更多的营养。但是,一些学生食堂提供的食物,未能有效保障学生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甚至还屡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如在2012年3月至4月的一个月时间内,云南省镇雄县的木卓、芒部、罗坎、坡头等乡镇发生多起小学生营养餐中毒事件,不少小学生在吃了营养餐后发生腹痛、腹泻、头昏、发烧、呕吐等症状。其中4月9日,该县塘房镇中心小学——顶拉小学发生300多名学生(该校一共600多名学生)食物中毒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而就在此后的第三天,云南景东县漫湾镇中小学又发生了一起营养餐毒倒近200学生的事件。笔者最近三年连续对国内个别高校食堂进行的跟踪调查显示,有不少学生认为学校食堂饮食不安全。主要原因是:可能使用劣质油(占45.7%)、可能使用问题肉(占38.4%),和可能使用劣质香料(占15.1%)。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我们又设计了开放性问题“您认为你们学校的食堂有可能使用问题肉的依据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两大依据分别是“凭感觉,食堂卖的肉太难吃”(占54.7%),“凭直觉,很少见到食堂有很新鲜肉类”(占41.3%)。为了解决学校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先后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称《安全工作意见》)、《关于深入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称《安全工作通知》)和《关于迅速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紧急通知》等,并在全国开展了以“安全、放心、营养、健康”为主题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学校食堂而言,不出事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改善食堂环境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真正做到学校食堂“安全、放心、营养、健康”。一些学生食堂使用问题食品,导致学生营养不良,或潜在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影响学生智力发育,这才是真正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学生情绪,形成对学校的怨气和不满,影响学校稳定。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关键在于健全并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学生参与制度。《安全工作意见》与《安全工作通知》等系列文件均规定了要建立健全与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且把“学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规定。除此之外,学生参与制度是学校食堂安全治理的关键环节。该制度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立以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学校食堂监管小组。具体工作主要分两部分:(1)质量检测,包括肉类、食用油的质量和蔬菜残余农药等方面的检测工作;(2)满意度评价,即进行学生对食堂伙食和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前者不定期抽检,后者每月调查一次,且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将学生满意度评价作为学校食堂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开通学生投诉渠道,且每月公布投诉情况和问题解决与整改情况。此外,还需建立严厉的惩罚制度,对食堂出现地沟油和问题肉等问题食品进行严厉惩罚,提高违法成本。最终形成一种包含强化组织领导与责任追究,学生参与监督和满意度评价,食品质量技术检测,以及学生投诉和问题食品惩罚在内的综合性制度设计,形成强大合力。惟其如此,才能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把地沟油和问题肉等问题食品严堵在学校食堂门外,从而彻底解决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注水肉”治理问题

人们对注水肉危害的认识远远不足,以为注水肉只是往猪、牛等牲畜身上注了一些水而已。殊不知,一些不法分子除了给肉注水之外,为了扩张血管、多蓄水,保颜色,延长存放期,甚至还会加入阿托品、矾水、硫酸镁、明胶、洗衣粉、卤水、工业色素和防腐剂等。这些东西,对人产生的毒害不言而喻。不仅如此,大量灌水还会致使屠宰前的畜禽消化功能丧失,胃肠内食物残渣发生腐败,产生酚、氨、吲哚等有害物质,机体免疫功能急剧下降,肠内细菌迅速繁殖,并随血液循环扩散。水中含有的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会在肌纤维中大量繁殖,产生细菌毒素。肉被注水后内环境及酶生化系统遭到破坏,会降低肉的品质。注水还造成细胞膨胀性破裂,蛋白质流失,严重破坏营养成分。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冯平所指出的:“注水害,并非只是简单的欺诈。”那么,如何才能根治注水肉问题呢?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三条,一是建立注水肉举报专线和专项受理制度。该专线类似于12315,专门受理消费者注水肉(包括病死病害畜禽)举报。二是建立有奖举报和严惩重处制度。一方面对投诉举报的消费者予以奖励,这样既可保护举报的消费者,又能提高举报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严惩重处制度,加大对注水肉不法商家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三是建立健全对监管人员的管理制度,强化对监管人员的监管和问责,加大对监管人员渎职行为的处罚力度。这样做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化繁为简,在最后一道关口——销售环节,严设关卡,通过严惩重处注水肉销售商的方式,堵死注水肉进入销售者口中的通道。同时通过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注水肉”人人喊打的氛围,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围堵、打击注水肉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群防群控工作格局,让注水肉不再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问题食品“下乡”问题

一些偏远乡村甚至成为伪劣食品的倾销地。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的农村调研,发现问题食品“下乡”形势严峻。除了一些劣质日用品之外,劣质奶粉、液态奶和小孩特别爱吃的劣质麻辣小食品、汽水、冰棒、饼干、糖果等直接危害孩子身体健康的食品更是随处可见。前不久笔者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子调研时,专门走访了该村的四家商店,发现每家商店均有大量无商标、无产地和无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笔者看到一家商店在卖已经过期15天的国内某知名品牌的幼婴儿奶粉。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笔者还特意做了一个小调查。此次调查对象分为三个部分:商店老板、普通村民(成年人)和小孩。对四家商店老板采用的是访谈,而对村民和小孩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各发放问卷5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分别为45份和47份。调查显示,商店老板进货(食品和饮品)的主要标准是“味道好”、“好吃”和“价格便宜”,因为这样的东西“好卖”,他们并不关注生产厂家是否正规,也不在乎产品的真假,更不关注生产日期。所以他们进货的时候,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与生产日期等内容,因为他的顾客们并不在乎这些,“农村人有得吃就行了,哪有这么多讲究!”当问及卖麻辣豆腐干和饼干等“三无”产品是否担心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他们的回答大都是“不担心”,“不会有事”等。当问到卖那些不合格产品是否担心有人来查时,他们的回答也是“不担心”,“这里没谁会来查”。普通村民买食品和饮品时最关心的是“便宜”(占46.7%)和“好吃”(占28.9%),只有22.2%的村民会关心产品质量。大部分村民(66.7%)买东西时并不看生产厂家,91.1%的村民买东西时不会看生产日期。村民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水平很低,绝大多数村民(77.8%)没有“添加剂”这一概念,但不少村民知道食品“太红了”(指色素使用过多)“恐怕不能吃”。当问到“您为什么不太关心产品质量,吃了不合格的食品不怕生病或中毒吗?”回答最多的两句话是:“没钱,管不了那么多”,“无所谓。”与成人相比,小孩买东西最关心的是“好吃”(占51.1%)和“便宜”(占38.3%),他们很少关心产品质量(占8.5%),绝大多数小孩(80.9%)买东西时不会看生产厂家,76.6%的小孩买东西时并不看生产日期。另外,笔者还在晚上放学时对一家小学旁边的商店进行了观察,发现此时商店生意异常火爆,学生们买的最多的是麻辣食品、汽水、冰棒、糖果。孩子们给了钱,看也不看,撕开食品包装袋就往嘴里塞。这些食品价格便宜,大都是一元以内。这一方面表明小孩子嘴馋的本性,同时也表明学校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缺失。这些问题食品之所以能大量“下乡”,农村市场之所以成为“消废市场”,固然有农村经济落后,消费力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缺乏,商家见利忘义等客观原因,政府监管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种现象蔓延。农村消费力低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并不必然导致问题食品能够进入农村市场,相反,因农村市场存在监管盲区,才导致问题食品纷纷向农村市场转移,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消废市场”。所以,食品监管城乡二元化才是导致我国问题食品“下乡”的深层次原因。要解决此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国家政策层面,必须改变目前我国食品监管城乡二元化政策,将城乡食品监管纳入到我国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范围,彻底解决问题食品“下乡”的体制性根源。其次,在治理方法上,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而言,一是“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以增强监管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二是建立联动监管长效机制,明确部门监管职责,按照“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的要求,将监管执法重心下移到农村,把住食品原料、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堵住问题食品下乡的渠道。三是建立有奖举报和健全违法惩治制度,提高广大消费者的举报积极性,增加违法行为的成本与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加大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力度,增强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在中小学教育中开设食品安全方面的教学内容,做到食品安全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农村孩子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在农村群众中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深信,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但是,只要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在策略上注重综合治理与专项治理有机结合,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互兼顾,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第7篇

[关键词]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建议

1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

1.1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状况堪忧。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除极少数学校食堂配有更衣室、粗加工间、厨房、库房、备餐间等外,很多学校食堂仅有厨房和库房;绝大多数学校食堂的消毒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能够发挥消毒作用;各个学校的“三防”设施不全,有个别食堂存在苍蝇乱飞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存在,反映出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对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资欠账太多,致使基础设施设备十分落后,卫生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特别是农村和民办学校食堂情况更加严重,已经严重制约和影响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的改善,威胁着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

1.2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知识严重匮乏。调研中发现,许多学校食堂的从业人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都是按照以往经验来处理发现的问题。有一些食堂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知识一问三不知,还有一些从业人员没有参加健康体检。虽然以前从业人员也参加过培训,但对他们自身来说,都是流于形式,培训结束一切照旧,卫生意识亟待提高;

1.3无两证经营现象严重,学校食堂管理存在许多盲区。根据前期统计,我市有一半以上的学校食堂存在无证经营的现象。出现无证经营现象的原因,据相关人员介绍,主要是由于这些学校食堂没有达到卫生条件规定要求,管理不规范,无法给予发证,也没有要求停业整顿或停业。还有一些是由于执法力量不足,机构改革不到位,没人去监管,很难对全市学校食堂实现监管全覆盖。

2 学校食堂加强监管的建议

为了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控制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我市学校食堂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学校食堂饮食安全的现状。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逐步完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目前,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在全市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寄宿制学校,但由于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重视不够,这些学校的食堂硬件设施极其简陋,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极易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威胁着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学校食堂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系统工作,把食堂建设作为最基础、最优先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食堂的各种硬件设施建设,确保食堂的功能齐备,设施完善,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学校负责人要从思想上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不能只讲教学不考虑学生安全,要做到两方面都要抓,而且都要抓好。

2.2健全机制,完善管理,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责任人的责任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食堂内部管理,在涉及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工作,学校必须主动介入,有专人参与管理,特别是在采购、储存、加工、制作、消毒、保洁、留样等环节必须按工艺流程管理到位,避免食物的交叉污染、腐败变质,防止食物中毒。同时在聘用人员时,学校应通过审查备案,尽量保持从业人员的相对稳定。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有效促进整体服务水平。完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机制,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卫生常识、食物中毒的预防、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严把从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到餐桌等环节的各个关口。对食品原料采购源进行记录备案,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做到逆向可追溯。

2.3明确职责,加强监管,确保食堂卫生落到实处。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明确学校法人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加大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建立完善、科学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考核、奖惩办法,强化学校食堂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强化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2.4加大宣传,强化培训,打造全社会关注的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相互配合,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和开展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广大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组织执法人员走进学校,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学习食品安全基本常识,让学生养成卫生、科学、健康、安全的膳食习惯,营造学校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自我保护能力。.

3 结语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学生是21世纪的新主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监管工作,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情况的通报[J].卫办应急发[2008]24号.

[2]董晓梅,何志桂,麦承罡等.广州市部分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态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578-579,584.

第8篇

我局对照本部门职责与《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要求,对我县20xx年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县商务系统的食品安全工作,督促检查食品安全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明确专人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落实到部门,明确到责任人。

二、任务明确,重点突出

20xx年,我局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原则,严厉防范含瘦肉精等药用物质生猪进入屠宰环节,严厉打击生猪屠宰环节中注水和注入其他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将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一加强屠宰环节瘦肉精的抽验,落实宰前尿样抽检制度,明确了定点屠宰厂负责人和生猪供应商为第一责任人。二是进一步加强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点生猪屠宰宰前宰后的检疫检验工作。三是加强了鲜肉批发环节监管,严把肉品质量关,严禁不合格的肉品批发上市销售,杜绝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猪肉产品流入市场。四是对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和检验不合格的肉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相关文字记录。五是进一步加大了鲜肉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七是商务局与县生猪定点屠宰厂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

三、超前谋划,制定方案

肉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县商务局高度重视,为有效遏制“含瘦肉精”残留猪肉、病害肉、注水肉等流入消费领域,确保上市肉品质量安全,结合我县商贸流通系统实际,召开了全县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省、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并明确了专项整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四、精心组织,落实有力

自我局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树立科学发展观,针对关系群众生命健康、社会危害严重的猪肉食品问题,深入开展全县猪肉及肉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通过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劣与扶优相结合等措施,“含瘦肉精”残留猪肉、非法屠宰、“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我县猪肉食品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对重点对市场上的肉摊实行每周统查与每日抽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认真检查上市销售的猪肉是否有未经检验的“白皮肉”或虽经检验,但检验不合格的肉品上市销售。整治期间,我县猪肉及肉食品没有检测到“瘦肉精”及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现象,没有接到举报投诉。

五、多举并措,力争实效

一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必须按照生猪定点屠宰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屠宰生猪,认真做好产地检疫、宰前宰后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猪肉一律不准上市销售。严禁屠宰病死猪,凡未经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检疫屠宰企业不得擅自屠宰生猪,实行谁屠宰谁负责的责任制度。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人员的监督管理。严格要求县屠宰办的市场监管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上岗,对擅离职守,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市场监管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三是建立健全猪肉食品安全报告制度。要求市场监管人员一旦发现有出售未经检验的猪肉,或虽经检验但检验不合格的猪肉上市销售,做到及时报告,商务局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查处。对报告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

四是加大鲜猪肉市场查处力度。县屠宰办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猪肉批发、零售市场开展明察暗访,凡发现变质变味猪肉一律予以没收销毁。

今年以来,通过积极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和检验检疫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含瘦肉精”残留猪肉、制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的违法行为,认真组织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私屠滥宰现象得到扼制,净化了肉类市场,市场猪肉品品质得到提高,确保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县城生猪定点屠宰率达100%,检疫率实现100%。同时,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厂也在下一步规划之中。

六、扩大宣传,普及认识

为了做好肉品安全宣传工作,增强宣传效果,扩大社会影响,使广大消费者充分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县商务局以今年“食品安全年”为契机,组织县屠宰办执法大队成员,在县城内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拉跨街横幅,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材料,设立咨询服务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使肉品安全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存在的问题

一是屠宰场检验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检验设备落后,对“瘦肉精”等一些最新检测设备相对缺失。目前,乡镇未建设屠宰厂,私屠滥宰的局面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造成对乡镇肉品监管的难度增大、监测难。乡镇屠宰户以人工屠宰为主,屠宰工具、方式都不能适应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希望各乡镇将生猪定点屠宰厂的建设纳入乡镇建设总体规划。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大与执法力量缺少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导致监管工作还不够到位。

八、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整治,通过规范监管制度,积极探索对生猪定点屠宰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边整治、边检查、边总结、边推广,努力做到不留空白和死角。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综合执法,重点加大对县城的执法力度。

2、加强部门协调和部门联动,形成对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对生猪屠宰日常监管的合力。把解决当前存在突出问题的各项措施与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把专项整治与强化全过程监管结合起来,建立从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全过程监管链条,完善猪肉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猪肉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关于食品安全自查报告二:

近几年,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杜绝学校学生食物中毒等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长抓不懈,警钟长鸣,每年均按照上级下达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专人负责,平时有检查有记载,从而保证了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校共有学生900人,校园周边有小卖部两间,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健康证持证率100%。

二、工作措施

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展顺利,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截止目前,全校无一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我们的作法主要有:

1、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管理组织健全。学校成立了“后勤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相关人员配合抓,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职责,层层签定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平时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记录。

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校将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六要六不准”的个人食品卫生习惯。

3、进一步规范学校商店经营行为。对学校校门口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违规经营小摊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取缔。同时,教育广大学生不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三、今后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广大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广大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第9篇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食堂1个,食堂工作人员8人,寄宿学生500多人,校园小卖部1个,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

自9月27日接到“通知”后,我校领导班子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在传达了县教育局“通知”后,学习了《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并成立了“食品安全卫生督察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组员由各年级主任、后勤主任、食堂管理人员及班主任组成,对学校的食品卫生认真检查,随时监督、加强管理。重点对食堂、小卖部及学校水井进行了认真核查,对各种食品的抽样检查结果显示:这些商品来货渠道正规,经过严格的卫生检验且在保质期内销售,水井附近清洁无污染。学校食堂卫生状况基本符合要求。

2、确立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制度。学校根据国家、省、市、校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相关的各种制度及工作职责。如分管后勤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主任岗位职责、食堂负责人职责、食堂工作人员职责、学校食堂管理制度,食品原材料采购制度、食堂卫生制度等。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任务明确,责任具体。

3、严把食品原材料采购关

学校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处采购食品及原材料,并向供货方索取产品合格证或质量检验报告单。对米、面、油等食品,实行集中采购,统一进货渠道、统一质量,保证学校用粮安全。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实行登记、验收制度,专人负责,双方签字,验收记录要按月装订保存,以备查验。禁止购腐烂变质、发霉、酸败、生虫、掺杂掺假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禁止采购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乳制品、调味品等。

4、加强食堂工勤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和管理

①加强食堂工勤人员思想教育工作,组织他们原文学习上级文件,让他们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使他们真正明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

②食堂工勤人员必须保证健康上岗,每年体检一次。工作时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便后用肥皂或流动清水洗手,直接接触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食堂内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环境整洁卫生。

5、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学校将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规范学校小卖部经营行为。

①、严禁学校小卖部出售“三无食品”

②、严禁学校小卖部出售过期变质食品。

③、小卖部的售货员必须定期体检。

同时,教育广大学生不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三、存在问题

1、学生人数较多,学生监督检查工作存在一定困难,检查力度不够,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

2、食堂的基本设施和管理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3、学校周边摆摊设点情况还时有出现,还要征得县教育局、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整治力度还要加强。

4、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形式还要多样化。

四、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1、加大对学生买带零食的监管力度,从学生思想上根除买带零食的陋习。

2、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3、认真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为主题的班团队活动。

4、利用班会、黑版报、校园橱窗等形式,经常不断地教育学生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5、加大校园周边零食摊点的整治工作。

第10篇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学校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提高学校师生参与食品安全的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根据定兴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的通知精神和要求,我校于20XX年5月6日——5月20日在全校开展了食品安全教育活动。经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掀起了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方案周密,提高了全校师生对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制定计划、任务落实到人、责任到位,确保了活动顺利开展。

二、在活动期间,我们学校做到了“三个一“,即:上一节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课;召开一次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办一期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卫生与健康》宣传拦。

三、学校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期间,通过在校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营造“保障食品安全,建设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开展期间,每天中午在校园广播中利用15分钟时间,向广大师生宣传食品安全,并鼓励大家积极主动投稿,提供食品安全等相关知识,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

五、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生活中的食品安全”专题讲座、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介绍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如:《如何识别真假商品》、《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各种有色食物对补充微量元素的特效》、土豆变绿不能吃、豆荚半生吃了中毒等知识,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食品安全常识的全面宣传教育大会,引导学生科学饮食。

六、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师生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把好源头食品卫生安全关。

通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强了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教育个人心得体会二

作为基层质监部门的一员,如何严格履行职责,把好食品安全监管关,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目前面临的头等难事、头等急事、头等要事。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与大家交流如何做好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严格依法履职。监管人员要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依法担负起各自的职责,将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食品安全监管既不交叉,又不脱节。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心得体会。

逐步完善监管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基层监管部门要把全面建立索证索票和台账制度作为重点,建立工业品和食品两个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实现从源头抓质量。要引导和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质量承诺和协议准入制度。对于流通环节中有缺陷、不合格的产品,要实行货源回溯及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确保产品质量。食品经营者必须要有具体的承诺,保证承担食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次,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心得体会。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从产品的产前环境质量检测、产中生产技术操作达标到产品出厂检验,全过程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与管理,从源头上提供质量保证。

健全完善检测体系。要实现全过程、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基层监管部门应该大力借鉴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检测体系,配齐配强检验人员,购置添加先进的检测设备,运用高科技检测手段,严把产品质量关。建立健全监督网络。监管部门应该着力建设两个监管网络。一是加速建设科技监管网络。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电子手段,把食品、药品、农产品、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消费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纳入监管网络。二是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管网络。不仅要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干部的监管积极性,还要充分发挥乡镇、社区居(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

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一是结合整治目标,进一步摸清底数。二是突出重点,抓主要对象。三是强化商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四是专项整治活动中要突出各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联动机制建设。

食品安全教育个人心得体会三

近年来,随着“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先后曝光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令人堪忧,能否保证餐桌安全,让学生吃上放心饭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民生大事,在此背景下,我市率先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食品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为学校食品安全,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工作:

1、对我校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培训工作作为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扎实抓好。

2、抓好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在师生、食堂从业人员中,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通过小手拉大手、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使之全民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抓好食堂饮食安全管理,严把食品采购关,切断食源性污染和疾病的发生,大宗食品定点采购,严格索证,建好台账,严禁采购散装调味品,做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蔬菜,严禁进入校园,加强食用油、禽畜肉等的检查,确保安全;加强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教育,规范食品加工销售过程管理,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将积极行动,落实“全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保证广大学生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教育个人心得体会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选择也日渐多样化,食品的种类也越变越多。就我们的身边而言,食品的选择可谓是琳琅满目。与此同时,食品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近期,食品安全几乎每天都有新的问题被曝光,从最开始的老皮鞋酸奶,到来一份添加剂超标,生产环境杂乱不堪等,各种问题就像一个个重磅炸弹一样投向我们。于是,我们小组对食品安全问题这个话题对身边的同学展开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大家的对身边和自身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在调查食物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有两方面的体悟:一是对学生就餐环境的看法,二是对身边的同学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是的态度和做法的看法。

在我们周边有很多可以供我们吃饭的地方,但这些地方的卫生质量却是良莠不齐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的同学会选择去路边摊挑选食物,毋庸置疑,路边摊的食物在口味上占了很大的优势,但其食品的卫生情况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少去路边摊吃东西,不能单纯的只考虑口味。就杭电而言,我们学校有六个食堂,是足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食物的,但还是有不好同学宁可选择校园外的一些外卖,我认为这是有原因的。首先,我认为食堂也应该提高其卫生质量。对于一些菜的清洗上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食堂应该多做一些符合学生口味的菜色,多采纳学生的意见不断的改进。这样对学生的饮食安全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通过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切实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二、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部门管理、学校实施”的基本模式,坚持“安全第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和“经济、营养、卫生、方便”的基本要求,稳步实施。

三、实施内容

(一)实施标准、范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实施的对象为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日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补助以食品实物形式由学校负责发放,供学生食用。

(二)供餐模式、内容。供餐采取学校食堂供餐和蛋奶供餐两种模式。具备食堂条件的学校按照营养食谱由学校食堂提供营养午(早)餐;不具备食堂条件的学校,暂按蛋奶供餐模式过渡运行。

四、资金来源

实施“计划”所需资金,其中营养餐学生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待遇及水、电、燃料费用待全面实施后由区财政统一协调解决;学校食堂建设由区教体局商财政局科学制定学校食堂改造建设规划,并统筹义务教育工程项目资金,将学生食堂和必要的设施设备优先建设,通过三年基本完成全区食堂改造建设任务。

五、主要工作及有关要求

(一)核定实施对象。区教体局负责建立营养餐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次等情况的动态监控,严防套取、骗取资金行为的发生。

(二)制定营养食谱。由食药局牵头,教体局配合,组织营养专家制定营养配餐标准和操作指南。食谱制定要结合学生体质状况、当地饮食习惯和物产特点,科学制定。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并保证学生每周食用一定数量的牛奶和鸡蛋。

(三)招标采购。营养餐所需牛奶、鸡蛋、粮油等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供货商;蔬菜、肉(禽)类等农副产品,由实施学校实行定点、集中采购,并与供货方签订质量安全保证协议。各供货企业,均须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供应学校的米、面、油、酱、醋、盐等食辅材料必须有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QS)。食品原料配送服务要纳入招投标合同或采购协议。招标采购工作由区财政局牵头,教体、卫生、食药、质检、物价、监察等部门参与,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价格公正合理。

(四)加强食堂管理。学校食堂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重点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把食品质量关。严防霉变、腐烂、污染和生虫不洁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要持证上岗,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卫生习惯。凡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严禁从事学校食堂工作;加强学校食堂供餐管理。实行试尝制度和陪餐制度,加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学校食堂实行独立核算、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学校食堂结余款项,要专项用于改善学生伙食,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或其它方面的支出。各相关部门要依据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指导工作,确保食堂供餐安全。

(五)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由区卫生局负责,教体局配合,制定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方案,并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六)组织培训。由区教体局牵头,人社、扶贫、卫生、食药等部门配合,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七)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区卫生局牵头,公安、食药、宣传、教体等部门配合,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突况下的应急措施,细化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情应对等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各实施学校要建立本校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计划”实施的领导,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及分管教育领导任副组长,教体、财政、食药、发改、监察、农业、卫生、审计、工商、宣传、质监、公安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区营养办)设在区教体局,具体负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各镇(办事处)也要成立由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二)明确部门责任。“计划”实行“三长负责制”,即部局长、镇(办)长、校长是实施工作第一责任人,其工作职责是:教体局长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和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牵头负责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对学校食堂、供餐服务企业进行食品安全检查;配合财政局做好“计划”专项资金的日常监管工作。财政局长负责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负责“计划”各项经费的筹措和按时拨付工作;负责“计划”专项资金的日常监管工作;牵头做好食品及原材料的招标采购工作。发改局长负责将营养改善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开展生产成本调查,组织对食品价格进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计划实施及流通环节费用减免政策。农业局长负责组织对供给学校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农牧企业、农村经济联合体和农户面向农村学校定点生产、加工和集中配送食用农产品。工商局长负责供餐企业主体资格的登记和日常监管;负责食品流通领域的安全监管,制定实施方案,履行工作责任;每月检查供应商库存条件至少一次,对食品材料进行查验并做好记录;安排工商所定期检查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的食品安全,防止“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及过期食品进入校园;根据本部门工作相应职责制定“计划”实施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按照年度计划组织开展工作。质量技术监督局长负责对供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监管;履行自身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定期对供餐食品进行抽检,对实施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查处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对“问题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依法出具科学、公正的检验报告,为处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卫生局长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协助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制定营养宣传教育方案,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指导学校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工作;协助教体、劳动部门培训从业人员,对学校师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根据相应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履行工作责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长负责学校食堂以及供餐单位(个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准入办法;会同教体部门与学校和供餐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负责制定营养食谱;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贮存、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切实做好日常综合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协助查处食品安全事故;负责制定具体的食品安全培训方案和教材,对实施计划的中小学校长、食堂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供餐企业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制度和行业规范培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根据相应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履行工作责任。监察局长负责对有关部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计划”实施过程中群众对违规、违纪人员及事件的举报和反映;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追究违规违纪及失职、渎职人员责任,促使“计划”实施公开、透明。审计局长负责对“计划”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效益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保证资金安全。公安局长负责配送车辆的监管和服务工作;建立配送绿色通道,确保食品材料安全及时送达;负责实施过程中刑事案件的立案和侦查工作。人社局长负责配合教育、食药、卫生部门制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计划,免费对实施“计划”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镇(办)长负责本辖区内“计划”的实施工作;组织成立本辖区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督察小组,定期研究辖区内“计划”实施的相关问题;整合辖区内各部门工作职能,定期检查各校的具体实施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化解辖区内“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纠纷;根据相应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履行工作职责。负责学生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监管工作。中心校长负责制定辖区实施方案,细化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组织对辖区学校实施过程的日常监督、检查、指导工作;每周对学校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对“计划”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设立监督电话和意见箱,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制定“计划”实施的绩效考核方案,调动教师参与、支持营养改善计划的积极性。各实施学校校长负责制定本校“计划”的实施方案及详细的管理措施,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食堂管理工作,重点加强食品采购、接收、储藏、出库、加工、试尝、留样、分发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及食堂卫生监管,保证校园食品安全,确保安全运行;做好周食谱公示工作;组织和管理学生安全、文明就餐;负责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在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做好学校食堂建设工作;负责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

(三)深入广泛宣传。各相关部门要从保障学生健康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出发,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意义,为实施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开展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要认真抓好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要以实施“计划”为契机,全面加强中小学生体育、卫生工作,促进中小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长。

(四)强化监督检查。各级部门要加强对原材料采购、配送及食堂加工、学生食用全过程的监督,做到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卫生安全。在实施过程中,由区政府办牵头,监察、审计、教体、财政、卫生、食药等部门组成监管工作组,加强对“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各镇、办事处要成立由纪检领导、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干部、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学校实施“计划”监管小组,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计划”落到实处。

(五)实行目标考核。“计划”实施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区政府对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镇办进行目标考核,教育局对实施学校校长进行目标考核。

七、责任追究

(一)工作责任追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计划”实施过程中,引发或造成不良的后果,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二)质量责任追究。凡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和质量安全标准的蛋奶粮油及原辅材料,造成中毒事件或其他食源性疾病发生,取消供货商资格,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第12篇

【摘要】目的了解咸宁学院学生的校外就餐情况、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后勤相关部门制定针对的饮食卫生“改革”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在校内和校外就餐的咸宁学院的264名同学进行自拟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264份,该校学子的就餐消费心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校外就餐的频率也逐渐增高,仅有3%的大学生从来不在校外就餐,有7.1%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在校外就餐。结论大学生校外就餐存在较大的卫生安全隐患,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关键词】校外就餐 消费 卫生 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也在变化.他们对食堂的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他们的变化是怎样一种情况?作为高校食堂的管理部门又该采取何对策以顺应此潮流?本文就此展开了调查,并从学生自身因素和食堂外部因素两方面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别选取咸宁学院校内和校外就餐的264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264份,应答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64份,男130人,女134人。

1.2 资料收集:图书馆查阅相关

参考文献

1.3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 软件,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对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调查结果

2.1 大学生对食物、就餐环境、服务等餐饮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分析大学生的饮食观念,了解大学生对饮食的要求,问卷设计了大学生饮食目的专项调查,列举了7种饮食时主要考虑的因素[1],让大学生不定项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项目。根据图l所示调查结果

图1 就餐时考虑的因素所占比例

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饭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有46%的大学生认为饮食时需考虑饭菜质量;其次为食物的美味程度,仅有32.3%的人考虑到就餐的卫生状况。有41.4%的大学生认为价格也是就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同质量和美味相比,大学生似乎认为就餐场所的环境和服务态度次要一些。可见大学生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外餐饮店的发展在给学生就餐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饮食卫生问题[1]。学生到校外就餐选择的大多是学校及周围的路边小吃, 这些街头食品价格便宜, 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经常校外就餐者的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检出率较高, 提示校外餐饮条件并非乐观, 许多饮食用具未经彻底的消毒处理[2],在校外饮食摊点用餐更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和甲型肝炎[3]。为此, 有必要搞好学校的饮食, 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 最大程度地改善食堂的饮食环境,这就要求从本质上去了解大学生外出就餐的行为动机。

2.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校外就餐?单纯是因为追求高质量的饭菜,还是经济富裕了?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内部原因方面去解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睐于校外餐馆。

由表1可知,校外就餐次数与生活费是有关系的,生活费越高,基本上都在校外就餐的频率也就越大。但是生活费较低的学生偶尔在外就餐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达到了83.3%,说明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偶尔外出去改善一下伙食。

2.2.1 既然有31.4%的学生校外就餐的次数每周超过四次,甚至有7.1%的学生基本上都在校外就餐而不愿在食堂就餐。是不是食堂本身存在着某些不足,从而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呢?

表2 校外就餐次数与选择食堂菜品太少的关系表

其他相关关系表格略,由计算可知校外就餐次数与食堂菜品太少、荤菜太少(χ2 =25,P=0.000

2.2.2那么与食堂相比,校外就餐真正有哪些更加吸引人的优势呢?我们在问卷上提供了:更方便快捷 、价格更合理、服务态度更好、更卫生、就餐环境更好 、菜品更多、菜的份量更足 、味道更可口、更时尚 、更利于朋友交流 、时间上更自由11个选项[4]。看看学生们更青睐于哪些呢?

表3 校外饮食与校内相比更占优势的地方

选择项目 方便 价格 服务 卫生 环境 菜品 份量 味道 时尚 交流 时间 其他

所占比率(%) 29.5 23.1 35.6 9.8 18.6 59.8 39.4 62.5 7.2 23.9 61.0 6.8

由表4可知,与校内饮食相比,59.8%的人认为校外饮食的菜品更多,62.5%的人认为校外饮食味道更可口,61.0%的认为在校外就餐时间上可以更自由,39.4的人认为菜的份量更足,仅9.8%的人觉得校外更卫生。大学生思维敏锐思想活跃[5].喜欢标新立异;对饮食也同样存有求新的心理,看来食堂要想抓住学生的胃,还得在战略和战术上采取些措施……

大学生外出就餐的次数与校外环境、校外交流(比较χ2=15,P=0.000

3 讨论与分析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饮食观念和外出就餐行为与其他消费者相比既有共同点又呈现自身的特点:

3.1 大学生的饮食观念和外出就餐行为是与整个社会饮食观念的变化趋势一致,经图1分析能够看出.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较,目前影响当代大学生就餐的因素已有很大变化,同学们到食堂就餐不仅是为了“裹腹”,而是追求一种健康饮食,一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饮食文化[6]。大学生对食物风味、就餐环境、服务等餐饮要素提出了更高要求。

3.2 由表1可以看出受到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外出就餐次数也是不尽相同的,经济条件越好,外出就餐的频率就越高[7]。但是饭堂仍是大部分大学生就餐的主要场所。

3.3 由表2可以看出是食堂的菜品太少、荤菜太少、素菜太少、 没有创新 等问题直接把学生推向了校外[8]。这与现代大学生就餐时考虑的饭菜质量和饭菜味道是不谋而合的。并且现在的大学生喜欢追求花样多变的菜肴,一层不变的菜肴恐怕很难引起大学生的食欲,宁可亏待自己,也不能亏待自己的胃啊!

3.4 由表3可以看出,由于大部分学校的饭堂归学校所有,一般仅作为非盈利性机构或微盈利性机构存在[9],故其供应时间和供应的菜点样式不可能像社会上的一般餐厅,在就餐方便程度和菜式多样性方面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3.5 由表4可以说明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大学生消费还是相对比较理智的,为了享受校外餐厅的美味可口的饭菜而特意外出就餐的人只占很小的比例,食堂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大打“价格帐”。另外“锅”文化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另一大特点[10],人们在就餐时喜欢热闹、人气旺,大学生外出就餐最重要动机是环境好、利于朋友交流、时间上更自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

4 对策和建议

4.1 注重饮食卫生.提高饭菜质量:高校食堂要在提高伙食质量上下力气。首先要提高烹饪技术, 使菜肴色、香、味俱佳, 满足师生口味的要求。其次是要增加食品花样品种, 注意营养搭配。再是注意加工质量, 很多高校食堂, 为了做到精细加工, 改大众菜大锅大炒为小锅小炒, 现炒现卖, 提高饭菜口味、品质与档次。合理配餐,讲求科学搭配,做到观感有食欲、口味适合、营养搭配更新食谱,食堂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剂菜肴,运用当季的原科,巧妙的烹调、冠以诱人的名称,如此出炉的佳肴怎能不让人食欲大增这样学生就不会舍近求远, 跑到外面消费了。

4.2 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大学生更是最敏感的群体,加上学业的紧张、竞争的激烈,以及社会活动的增多,生活节奏也相应加快.因此,要求在进餐时方便快捷的心理因素也普遍增强。他们对把时间浪费在进餐排长队有反感心理,甚至还出现因进餐排队过程中个别同学插队而引发事端的情况。因此,对炊管人员来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提高工作效率,以缓解学生的这种心理.如提供快餐服务、增设自选式餐厅,适当增加进餐面积、增设更多的窗口.提高员工的服务速度等。

4.3 改善就餐环境。高校食堂不仅是学生用餐的场所,也是彼此聚会、交流、娱乐、休闲的佳地.可以调剂紧张的学习的气氛,是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公共场所。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校外就餐环境和校外就餐次数由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当代高校食堂要想有进一步发展.提高就餐率,就要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心理[11]。改善就餐环境,果食堂宽敞明亮、洁净卫生、环境优美。工作人员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服务规范、举止文雅,对进餐者来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餐是一种美的享受,身心愉悦,同时服务人员感到工作环境舒适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这种潜在的互动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4.4 制定合理的饭菜价格:尽管大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消费心理,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主要依靠家庭提供经济支持。有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支持能力很有限,由图l可以看出.41.4%的人在就餐时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对此.高校餐厅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合理搭配饭菜的高、中、低各档次,如水煮鱼.瓦罐炖汤和限价菜、免费汤等,以满足各种不同经济条件学生需求。②及时沟通。及时与校学工处和各学院沟通,建立快捷的沟通渠道.要求食堂为经济困难的同学每餐供应若干种以上能保证基本营养的低档菜.并由食堂监督部门监督检查低档菜的质量.以保证饭菜数量和质量;③开发优质、低价、营养的菜品,如大豆肌纹蛋白系列、紫菜、海带等食品。

4.5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发扬优势,正确引导消费。食堂要加大伙食工作的宣传, 通过多种途径, 向就餐者宣传食堂在采购、贮藏、加工、销售环节中是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12]和“食品卫生五•四制”的, 而相比之下, 很多个体餐饮食店为了一味地追求最大利润, 卫生条件很差, 在这样的饭店吃饭, 就餐者的健康权益是得不到保障的。

综上,为确保学生一日三餐吃到安全、可口、合理营养的膳食,高校应加强后勤管理工作,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参考文献

[1] 徐玉萍. 预防学生食物中毒管理途径初探. 华夏医学, 2004, 17( 2) : 247- 248.

[2] 王素芳, 高永清, 宋玉梅, 等. 某医科大学学生饮食行为的现况调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2, 37( 5) : 360- 361.

[3] 姚吉成. 高校学生食堂饮食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滨州师专学报, 2003, 19( 1) : 94- 96.

[4] 周锦程, 阴丽媛. 大学生饮食卫生行为态度调查.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10(8).

[5] 王素芳,高永清,宋玉梅. 某医科大学学生饮食行为的现况调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2,37(5).

[6] 马琳璞. 影响当代大学生食堂就餐的因素和对策. 科技信息, 2009(3).

[7] 詹先虎, 张 帆. 高校学生外出就餐原因分析及对策. 广西高教研究, 1999 年第3 期.

[8] 苏艳伟, 高雪,胡孝义. 医科院校大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09(1).

[9] 张梦丽. 大学生饮食观念及外出就餐行为探析.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4(3) 第60-64页.

[10] 郭美玉, 方少瑛, 李敏芳. 某医药学院学生校外用餐原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7 年4月第28卷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