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三物理论文

初三物理论文

时间:2023-01-25 20:5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物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三物理论文

第1篇

本学期物理教研工作将围绕深入推进中学物理课程改革这个中心,进一步完善教研方式,在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以《武进区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为抓手,着力研究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探索物理教学规律,引导并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我区物理教学的质量和品位.

二、工作重点

1.本学期将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观摩活动,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认知结构、反馈结构、智能结构、训练结构”。

2.加强对高考复习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组织高三复习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和研究20xx届高考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经验,及时通报有关20xx届省高考方案的信息和收集交流有关资料。

3.加强对中考复习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组织初三复习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和研究省物理中考统一命题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处理信息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和经验。

三、主要活动

二月:

1、高三物理教学调研,探讨和交流20xx届高考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研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方法。

2、高二物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研讨江苏省高考方案调整后的课堂教学策略。参加对象:高二物理备课组长。时间:2月下旬。

三月:

1、组织高三教师参加常州市复习教学经验交流和相关信息通报会议。

2、召开物理青年骨干教师重点指导对象座谈会,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研究内容,以及具体活动安排和指导策略。时间:3月上旬。

3、做好高三一模考试的阅卷工作和试卷分析工作。

四月:

1、高一物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研讨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应用。参加对象:高一物理备课组长。时间:4月上旬。

2、协助各教研协作片组织开展初三物理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五月:

1、做好第26届(20xx年)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的组织报名工作。

2、做好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同时收集最新高考信息,以书面形式印发各校。

3、组织高中教学指导小组成员到有关学校研究高三复习教学工作。

4、组织初中学生实验的考查工作。

5、召开本学科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组组长会议,交流课题研究中的经验和成果。

六月:

1、做好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的有关工作。

第2篇

一. 工作重点

1.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

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组织老师参加培训活动,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突破课改中的重点与难点。

2.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3.抓教学常规

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探索新教法,每一课都共同商量,探讨,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同时备课组成员相互督促,相互促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新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 主要活动

1.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的教法与学法。

2.开设“常态课”,“常规课”并及时评课。

3.积极撰写论文、教学反思,逐步加强自身建设与成长。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5.积极开展教学兴趣活动,准备好初三学生参加三月份举行的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在五月份举行初二物理知识竞赛。

第3篇

XX——XX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初二已经完成科学探究至八年级下第16页的全部内容,初三已完成了第十章至第十六章全部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在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集体备课,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全体物理备课组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

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物理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按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设立新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小组,共同研究,促使课程改革。 本学期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是: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构建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2.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认真学习洋思经验,借鉴洋思中学,三级备课"做法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3.组织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组织学习教材教法,熟悉教材体系及教学要求。

4.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物理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组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5.加强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物理实验课。本组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继续加强江苏省级教科研课题《初中物理"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和溧阳市级教科研课题《指导物理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推广研究成果。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3.按学校的要求,组织了青年教师参加省物理实验器材改进比赛、青年教师的说科比赛、学洋思的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

五、取得的成绩

1.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思路有所拓展,物理成绩稳步提高。

2.杨宏老师制作的实验器材“病房呼叫演示器”荣获江苏省二等奖。

3.何伟杰老师的学洋思的青优课“光的直线传播”顺利通过了验收。

4.杨宏和管海兵老师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5.杨宏、管海兵和何伟杰老师在钢笔字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6.全组撰写并参评论文4篇。

 

 

 

物理备课组

第4篇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抓好辅导的落实,举行1~2次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的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2、 9月9日——15日 毕业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市完中语.数.政.生.化科组 长会议;市语.数.政.生.化镇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市 政治课题组会;高中物理竞赛

3、 9月16日——22日 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完中物理科组长会;市各 科镇中心教研组长会;“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 发动工作

4、 9月23日——29日 班优秀作业展览;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组长会;市 数学课题实验评比;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会;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师化学实验能力竞赛;完中计算机 科组长会;九月份文明班评比;参加镇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

5、 9月30日——6日 国庆节

6、 10月7日——13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新教师工作座谈会;市高中艺 术教育研讨会;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7、 10月14日——20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初、高中美术公开课;高一地 理、物理研讨课;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政治高中课 题组实验研讨活动

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检查;市高中艺术课(音乐、美术)教学 调查;初中地理教学研讨;全国中学信息学奥赛; 高一化学研究课;初中化学公开课;粤(顺)港澳 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初、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 十月份文明班评比

9、 10月28日——11月3日 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高二历史研讨课;高三物 理复习研讨课;政治科高考辅导讲座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学法指导工作调查;市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省中青年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高三 政治复习研讨课;初中计算机研讨课

12、 11月18日——24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研讨会;初中物理公开课;文学创作大赛 总结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标分层教学优质课评选;市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 工作调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评比,班主任工作调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之星评选;市中小学音乐 说课比赛;初中史地生教学情况调查;市中学生即 席作文竞赛;中学数学课题实验视导

15、 12月9日——15日 优秀论文评选,市中学生物说课比赛;市初中化学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实验研讨会;政治课题组实验工 作调查;高考备考视导;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探索性学习情 况调查;市学科带头人、新秀、教学能手复评

17、 12月23日——29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数学 课题实验工作总结会;十二月份文明班评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市中小学各科论文评选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月13日——19日 新教师期末复习督导

第5篇

关键词: 课前调查 前概念 初中化学教学

随着我国化学教育的发展,前概念对中学生化学科学概念形成的影响也逐步为一些专门从事化学教育研究的学者和一线教师所关注,更有一些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这方面做了研究工作。由于初三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第一年,前概念对其科学概念的形成的影响也最显著,因此笔者选取这个学龄阶段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一、初中化学中易受前概念影响的概念

笔者首先了解清楚的是初三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有哪些典型的前科学概念。根据收集到的访谈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之后,得出初三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易受前概念影响的概念有以下这些:饱和溶液、分子原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元素、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溶液、酸碱盐、氧化物、温室效应、潮解、复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溶解度。

二、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课前调查及教学对策的研究

“纯净物混合物”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只含一种元素的单质,学生很容易判断出它是纯净物,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将冰水混合物、氧化镁等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归为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我在讲授“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之前,在初三年级的五个平行班中,随机抽取200个学生进行了测试,共收到196份有效测试卷。针对调查结果,我们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1.测试卷题目。

问题1:语言描述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

问题2: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请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氮气、氧化镁、冰水混合物、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

问题3:你知道哪些物质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举例说明。

2.测查结果及分析。

第一题,70%的学生认为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成的,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20%的学生认为纯净物含的物质少,混合物含的物质多。10%的学生认为混合物是不干净的,纯净物是干净的。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少部分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描述与科学概念不一致,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混合物、纯净物的描述是科学的。

第二题,80%的学生认为二氧化碳是纯净物。70%的学生认为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60%的学生认为氧化镁是混合物,因为氧化镁中有氧气和镁。25%的学生认为澄清石灰水是纯净物,他们认为“澄清”的就是纯净物。学生习惯从生活经验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从字面判断物质分类的倾向较明显。

第三题,他们认为是纯净物的有:纯净水、氧气、二氧化碳、药物、纯金、酒精、食用油、纯氧、食盐、药水、干净树叶。他们认为是混合物的有:玻璃、氧化镁、矿泉水、饮料、石灰水、药水、石油、空气、盐水、自来水、污水、牛奶、汤、塑料。纯净物的例子以纯净水、氧气、二氧化碳居多,混合物则多是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食品等。在学生给出的例子中,发现凡是名称中带有“纯”字的,学生往往认为是纯净物;干净的(干净树叶),透明的(水)物质,他们认为是纯净物;可见,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把物质等同于生活中的“东西”,他们还未从微观结构上树立认识物质的观念。

根据调查结果:我认为初中化学教学中首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物质,使他们从物质的微观组成上认识物质的本质;还要注意强调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分类依据,从方法上指导他们;另外,他们对物质和元素的联系和区别认识模糊,因此还要帮助他们理清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三、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由以上研究可知,帮助学生确定分类依据,使其理解概念的本质是教学中的重点。初中生的知识面比较窄,而且他们接触的化学物质较少,教师在教学上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着手,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食品、饮料等商标。

教师准备75%的医用酒精、0.9%的生理盐水。课上师生先共同分析它们的成分,认识其中均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再分析纯净水的成分,知道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手中各种商标中的配料表,分析比较其中物质种类的多少,明确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课上学生非常兴奋,积极发言。

2.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针对上述问题,分组做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教师展示镁条和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与状态,并初步判断它们的类属;把镁条点燃,放入氧气集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让学生观察生成物氧化镁的颜色和状态。通过实验,学生明确了氧化镁不是氧气和镁条的混合物,而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物质。这时再让学生判断氧化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学生一致认为是纯净物无疑。接下来,组织学生判断纯净水、二氧化碳等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的类属及原因,巩固认识。

四、教学效果的探查与反思

本研究中,在引导学生理清物质和元素的关系之后,学生总结出混合物中有“多物”,纯净物中只“一物”;化合物中有“多素”,单质中只“一素”的理解记忆方法,也使“二氧化碳”、“氧化镁”等不再有混合物的说法了,通过教学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区分教师列举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忆的“窍门”,他们的记忆方法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记忆心理特点。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比起教师的强调更容易被接受,这是教师应该用心挖掘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高峰,刘恩山.“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和定义的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43-45.

[2]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2.

第6篇

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物理教学工作述职汇报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物理教学工作述职汇报一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继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

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物理教学工作述职汇报二

一、教学目标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主要任务有五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音、光、物态变化、电路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材改革以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与社会怎息息相关,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本学期初二物理的教学力争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和各项排名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尤其要求学生将知识与社会相联系,因为新教材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科学、技术、社会”,目的就是要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理解物理并应用物理。而新教材不设习题,也说明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新的要求。学生只需理解了所学的物理知识,然后与身边的现象相联系,学会理解和分析身边一些常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班级情况分析

xx班的学生上课纪律良好,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xx班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且学生比较活跃,对新教材比较能适应,但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

总的来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都有待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四、具体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认真备课,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给学生讲解。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的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物理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多向他们提出问题,尝试找到更好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3、加强阅读,多些了解新闻、新科技,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积极开展物理实验,也多些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勇于讨论,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

(二)、基础知识教学。

1、新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不多,所以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讲解更着重于将知识用于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当中。

2、将各知识点归纳、总结和分析,每讲完一章书都进行测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的内容。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验。

1、课堂实验演示。

课前准备好实验用具,并先作实验演示,看检查实验的可行性,保证课堂上实验成功。

2、学生实验。

课前将实验的要求同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并顺利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思考、和观察等能力。实验后检查学生的实验册,看学生实验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的方法和理解所学知识。

(四)、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首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要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尽管老师对重的内容细嚼慢咽,重点内容重点过关,但学生还是不回去消化,因而造成成绩的两极。要解除这种现象,应从三个方面下手,第一、国家要重视初中物理教学条件的投入,创造良好的条件来配合教材的改革,第二、教师要针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薄弱环节巧下工夫;第三、辅助后进生加强知识的巩固。

物理教学工作述职汇报三

本人将立足于行动研究,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地将物理教研、教改、培训等工作做好,作出成效来。

一、工作目标

1、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向本组学习如何评课,如何,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2、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个人的教科研能力。定期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突出案例培训及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本学期面临期中考试,如何进行有效练习与讲评是目前本人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期望能探索出适合本组教学的一些模式。

4、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重点是备课和练习资源的建设。

二、工作重点

(一)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人的教科研能力。

1、定期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本学期重点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如何做课题》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

2、加强案例培训,例如如何撰写教学、教学案例、教学等,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积极参加组内教师间理论学习,参与和其他方面组织的论文撰写工作。

(二)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

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与本组教师学习探讨如何评课,如何,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三)教学资源建设。

积极主动参加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收集物理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资料(包括典型的案例集,配套练习集),另一方面整理出物理学科的教学资料(包括有主题性的课堂录像,开发的校本化的课程,富有学校自己特点的课堂设计方案,特别是备课组所积累的系统的拓展性的练习资料)。

三、具体措施

1、每学期初制定好个人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措施有效。

2、认真贯彻好教学常规,对自己备课、听课作如下要求:备课具体要求:

(1)钻研,备详案,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有化解方法。重点突出教师如何指导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详细的介绍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

(2)加强与本组教师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听课:主动多听本组教师的课。

3、认真做好教材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要从单元结构分析,到每课时的分析,并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4、改进本人作业的批改方式,要求批改要保证质量,对后进生可提倡面批,对作业进行评定,针对性的给予批评和表扬,以此促进学生。

5、定期参加本组教学情况分析,交流研讨活动,根据每个班的学生特点,成绩的差异,找出每阶段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出好补偿练习,争取每章知识减少差生面。尽量统一练习。在每课时分析时,针对本人所教学生配备怎样的课堂练习,配备怎样的课后练习,要进行认真组合、筛选与变化。

6、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观摩课。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或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7、配合学校做好阶段测试的命题、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

第7篇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2、 9月9日——15日 毕业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市完中语.数.政.生.化科组 长会议;市语.数.政.生.化镇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市 政治课题组会;高中物理竞赛 4、 9月23日——29日 班优秀作业展览;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组长会;市 数学课题实验评比;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会;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师化学实验能力竞赛;完中计算机 科组长会;九月份文明班评比;参加镇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

5、 9月30日——6日 国庆节

6、 10月7日——13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新教师工作座谈会;市高中艺 术教育研讨会;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检查;市高中艺术课(音乐、美术)教学 调查;初中地理教学研讨;全国中学信息学奥赛; 高一化学研究课;初中化学公开课;粤(顺)港澳 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初、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 十月份文明班评比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探究性学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009—03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普通初级中学,在实施物理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物理教师成立了《初中物理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确立“初中物理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经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背景

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单调乏味的讲解和沉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开展物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是使物理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二)意义

我们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现状,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实践中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所谓“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独自或合作的形式加以探究,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现象的联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过程紧紧围绕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开展,它们分别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反思。通过这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而达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实践中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策略。

2 培养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3 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通过创造性的研究,将课程从“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的定位上转移到促进“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发展”的定位上。

4 通过对物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能力,从而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因此,我们将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阵地。

(一)前期准备

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课题研究前我们对初三部分新生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在学习信心方面:充满期待,有较浓厚的兴趣,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有较好的发展,约占92.2%。

在学习方法方面:受以前学习习惯的影响,学生普遍不知道怎样学习,不会预习,不会思考,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约占74.3%。

在与学生谈话中得知,大多数学生喜欢看实验、喜欢做实验,他都只是从兴趣出发;他们不了解探究性实验,却都想尝试探究性实验。可见他们对于刚刚接触的物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课堂实践

第一步:教师演示,学生感知

刚接触物理的初三学生对物理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都不了解,要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是不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然后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老师的演示实验,感知进行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要求学生一边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一边填写实验报告,在观察、模仿与体验的过程中,感知探究性实验。

第二步:学生尝试,教师指导

学生在感知了探究性实验,并有亲自动手去做探究性实验的冲动后,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动手进行实验,可以让他们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练习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操作。在此阶段,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教师在学生实验前要仔细批改,及时给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在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观察的方法、实验现象的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提供帮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对探究性实验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步:独立实验,合作交流

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独立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实验,体会探究实验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他们采取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困难。

在讨论与社会发展、生活生产、科学技术、自然等领域相联系的课题,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人体与物理”“交通与物理”“厨房与物理”“杂技中的物理”等等。根据课外阅读、网上查询、收集资料、观察记录、解决问题,增长知识,获得成功。实践是一个学习、研究、创造的过程,学以致用,这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关注生活,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让学生对自己探究的课题产生兴趣,有成就感,学会探究,学会创造,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开阔学生的视野。

由此可见,反思和交流是探究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知识、能力的生成阶段,是丰富和完善学生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这一环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深化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第四步:联系实际,关注社会

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随着学生对探究性实验学习能力的逐步提高,还要增加一些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探究学习,从而把严密的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日常教学能够让学生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以便全面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例如:“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小实验,现有玻璃杯、铅笔、白纸、玻璃和水,从中选用器材可以作哪些实验?要求:至少设计两个实验,并简要写出实验方法,步骤及原理。”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一系列实验的设计和训练,设计出许多种实验方案,每个方案都闪烁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充分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主,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知识,多思少算的思考能力这一中考命题导向。尽管学生可能说得并不完善,有时甚至可能出现错误,不要紧,可以告诉他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自己进行实验探究。

让学生关注社会。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观调查周围的工厂、作坊、养殖场等对环境污染的状况,提出防止污染的建议等。例如在学完了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有关内容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的噪声源情况,巩固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面的知识,并建议把活动过程改写成小论文,与同学交流。

(三)实践指导策略

在实践与研究中,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特点的实验,运用不同的指导策略。比如:教师示范策略,边讲边实验策略,合作交流策略,动画模拟演示实验策略,等等。比如“研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结论,先让学生独立地假设、猜想,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等方法进行猜想。有的同学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这一猜想,学生们有共鸣,于是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探究方案。此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通过讨论确定运用控制变量法,在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密度不同,研究所受的浮力是否相同,简略步骤: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铁块和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使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两次示数求出浮力,然后进行比较。通过以上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虽然只是一个模拟演示实验,但带给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力是教师讲多少遍也无法替代的。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与成效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最终总结出了包括教师示范、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的方式方法,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实践证明,通过近一年来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一定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主体发展,他们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发生在学生们身上的悄然改变,让我们相信,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这也离不开其他任科老师和班主任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一)促进了学生的主体发展

在最初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一般习惯依赖于老师向他们提出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老师设置了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学生在热热闹闹地完成实验后,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意识也很薄弱或者根本没有这种习惯。而这些恰恰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 对老师的备课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还不到一年的物理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主体发展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当然课前老师对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课前老师的功夫要下足,从预习提纲的设计到教师的批阅,一点也不能马虎,这直接促进了教师对学生的全面掌握和对教材的深入挖掘。

2 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

教师从不知怎样从事探究性教学,到逐渐熟悉其一般过程和教学方法,特别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一节节的课题研究课,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探究实验指导策略:教师示范策略,边讲边实验策略,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实验的策略,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的策略等。这些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也与之前不同。

六、问题与讨论

第9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教育部2012年审定的人教版和粤沪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相同和不同栏目的差异性比较,统计各个栏目在两版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整体上分析、比较两版教材的特色,揭示两版教材的优点。

关键词 初中物理;栏目设置;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54-02

教材是基于课程标准编排而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核心材料。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现行物理教材有人教版、苏科版、沪科版、北师大版、粤沪版等八个版本,本文将教育部2012年审定的新人教版和粤沪版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以下简称人教版和粤沪版),揭示两个版本栏目设置的特点。

一、人教版、粤沪版初中物理教材简介

1.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介绍。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又叫《探索物理》,一共分为3册、22章、82节。该教材知识并未按照传统的声、光、电、磁、力、热的顺序依次呈现,而是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从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和学生能感知到的物理现象为出发点,按照机械、声、光、力、热、电磁的顺序来呈现,这样使学生在刚接触到物理的时候,就能感知到物理知识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科的陌生与畏惧。随着学习的深入,将理论性比较强、抽象思维要求比较高的电磁学安排在初三学习,这样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安排对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帮助。

2.粤沪版初中物理介绍。

粤沪版初中物理教材一共分为4册,20章,共85节,该教材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探究知识,从章节题目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比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神奇的升力”、“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绝大多数知识点是由实验或生活实际引入,全书的版式经过精心地布局和设计,图文并茂,让学生感觉生动活泼,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非常注重对初中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人教版、粤沪版初中物理教材栏目设置比较

1.两种版本教材的栏目设置。人教版一共设计了9个栏目,分别为实验、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科学世界、STS、扩展性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和学到了什么。粤沪版则设计了6个栏目,分别为活动、金钥匙、信息浏览、STS、自我评价与作业和课外活动。

(1)栏目设置的相同点。人教版的实验、演示实验、想想做做、扩展性实验相当于粤沪版的活动和课外活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物理实验栏目在物理教材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STS,即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学·技术·社会),主要是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其中,人教版全册一共有8处,粤沪版有18处。动手动脑学物理与自我评价与作业相当于课后习题,对学生学习后的评价。

(2)栏目设置的差异点。

第一,实验部分的差异比较。

人教版栏目中将实验部分分为四类:实验、演示、想想做做和扩展性实验。其中,“实验”即探究性实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探究、学习物理知识,体验探究过程;“演示”即演示实验;想想做做主要是以动手为主的学习活动;扩展性实验则主要展现以传感器、计算机等仪器自动记录和处理数据的实验,主要是选作性实验。根据上表统计分析,实验、演示、想想做做分别在全册教材中实验部分所占比例基本相当,即要求学生自己探究的实验占到33.59%,教师演示实验占到30.47%,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占到34.38%。

粤沪版实验部分分为活动和课外活动,活动又分为必做实验和非必做实验。“必做”实验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做,只占到总体实验个数的10.85%,非必做实验占到67.45%,课外活动则占到21.70%。

对比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人教版实验部分一共有128处,粤沪版有212处,也就是说,粤沪版在实验部分就数量而言要比人教版丰富很多,但是从栏目分类,人教版分为四类,粤沪版只有三类,且人教版在学生探究实验个数、比例方面均要比粤沪版均匀。总体而言,人教版教材在实验方面编排比较细致,将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在教材中划分得非常清楚,而且将学生自主实验放在了教材的正文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实验的有效性。而粤沪版则比较灵活,除了必做实验,其他实验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理解、把握教材,对教师要求较高。由于我国目前初中学生课程科目多,学生负担重,课外活动放在最后,很难保证学生在课外实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将课外活动在课堂中完成。

第二,习题差异比较。人教版“动手动脑学物理”主要包括问题讨论、练习、实验、社会实践以及小论文写作等,而粤沪版“自我评价与作业”主要是习题,帮助学生评估学习过程,测试学习效果。以人教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和粤沪版《测量长度和时间》为例,都是4个题目。

人教版题目大意是:①同学讨论交流,怎样才能更精准地测量硬币的直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铜丝的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②根据人站立时身高和脚长的关系,设计方案,看看如何估测身高。③一天等于多少秒?④测摆的周期,如何测得更精准?能否做一个周期为1s的摆?

粤沪版题目大意是:①用尺测量两幅图中的圆直径,比较大小。②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③给出物品,数字,写单位。④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给出四个选项。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人教版主要以开放性、设计类、计算类题目为主,题目综合性要求强,难度大。而粤沪版主要以填空、选择、计算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难度较小。

2.特色栏目比较。人教版特色栏目有“科学世界”、“想想议议”、“学到了什么”,粤沪版有“金钥匙”和“信息浏览”。人教版“科学世界”主要是扩展性内容,主要涉及物理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原理、物理知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用来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物理阅读材料。“想想议议”则是以思考、讨论为主的学习,不仅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也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想法。“学到了什么”是对本章学习主要内容的梳理、总结,供学生自主学习、复习时参考。

粤沪版“金钥匙”主要向学生介绍物理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些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中,“金钥匙”介绍了活动1中“间接”测量时使用的累积法,在《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中,“金钥匙”介绍了理想实验,学生在经历探究实验后,再根据“金钥匙”提供的方法,反思实验过程,从更深层次感受探究过程的方法。“信息浏览”主要涉及科学家探索、发现的故事,最新的科技成果、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物理学史的关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从总体上看,两版教材都注重实验教学,关注课外阅读材料,注重物理与科学、社会、生活的联系。人教版栏目设置相对严谨细致,逻辑性较强,实验类型明确,突出探究实验,全册探究实验多达43个,注重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想想议议”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到了什么”帮助学生梳理一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整本教材的设计比较有利于学生的自学。粤沪版“金钥匙”教给学生物理学的思想和科学方法,“自我评价与作业”注重基础,相对简单,利用初中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学生在学习后有较强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课堂改革;扎实管理;初中学校

一、科学引领是实施课改的动力

2011年上半年,云峰中学开始尝试课堂教学改革。当时,各方面条件都很不成熟,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还没有机会走出晋江观摩学习;家长传统意识比较强,对改革教学模式认同度不高。我们认为:“没有哪个成功的改革是在条件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于是,下定课改决心,坚定课改方向,本着“先入轨后完善”的原则,摸着石头过河,从此走上了艰辛而又幸福的课改之路。

要让教师课改有动力,强有力的引领势在必行。三位校级干部主备第一份导学案,上第一堂研讨课,录拍第一堂主题教研课,主持第一场反思交流会,以实际行动影响教师,在全校掀起了说课改、行课改、真课改的热潮。

成立课改评价小组,专业指导,推进课改实施。评价组以校级领导、教务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按照最新制定的课堂评价标准,随机听课、观课、评课,对教学工作进行适时评价反馈和研究指导。课改评价小组的成立,为课改实施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撑。

示范引领和专业指导,让广大教师更加明确工作标准和努力目标,更加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更加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学校的持续发展有了坚实保证。

二、扎实管理是课改质量的保障

加强教学常规的监控和评价。精心编制导学案,坚持提前两周备好导学案,每节课上完之后均要有较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严格作业设计及批改管理,学生作业做到“四精四必”,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提倡教师写“作业批改札记”。组织好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发挥各类数据的功能,重视质量分析。对师生的评价更加体现科学性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过程,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实施分类管理,提高工作实效。根据各年段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工作。每个年段三周之内必须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价,不同年段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评价方案,不同年段对评价结果可以有不同的展示形式。对不同年段的工作重点进行明确的要求:初一年级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导学案”的使用,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记忆,学会思考,学会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初二年级做前瞻性研究,同时继续抓好“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抓好基础教学。初三年级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总结借鉴历年来初三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注重不同类别学生的科学指导。

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和观摩,研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研究与各学科相适应的高效课堂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典范的案例;全面推行“导学案式”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保证质量。

三、各类活动是推动课改的抓手

开展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提倡教师主动学习,弘扬学习之风,走近书籍,让读书成为习惯。开展教育名著、课改理论、课程标准的专题讲座和知识竞赛,提高老师课改的理论水平。精心组织外出培训活动。开展以关注教师成长为主题的各类竞赛,如优质课、撰写论文、案例、反思、演讲、教育叙事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者推荐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竞赛评选。

开展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活动。重点抓主题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大力扭转以往教研活动泛泛而谈、效率低下的教研风气。每一次公开课都围绕一个专题,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要确定一个主题,有中心发言人,真正解决一个问题。把专题性听课议课落到实处,教师主动接受挑战,通过好课多磨、同课异构、主题研讨等形式让每个教师都参与到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中。

在培训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尽量让老师有出去交流的机会。要求老师“带着任务出去,带着收获回来”,通过回校开设观摩课、汇报讲座等形式的教研活动,达到“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效果。与江滨中学多次互派教师开展深度教研,每次均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带队,以教研组为单位分批次到校进课堂观课议课,交流分享经验或问诊探讨问题。与龙湖深沪片区教学联合体兄弟学校以及同为初中课改建模学校的罗山中学等学校就课堂教学改革等工作进行探讨交流。

四、分层教学是走向成功的台阶

2015年我们在初三下学期尝试数学、英语两科分层走班教学。在此基础上,2016年我们的物理、化学也开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

根据学生某一学科的考试成绩,结合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兴趣,将其分成宏志、宏远、宏博三个层次,组成新的学科教学集体。其中宏志班为基础层次,宏远班为提升层次,宏博班为拔高层次。“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学习某些相关学科的时候,学生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教学班去上课。其特点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教授一到两个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以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尽可能地提高“学优生”的学科能力。分层走班制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目标界定要科学而明确。宏志班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基础知识掌握。学生能力要求: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要求做好课堂笔记;每日在校完成作业的订正,课后能独立、认真地完成布置的作业。宏远班的教学目标:侧重于方法指导。学生能力要求:有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能自学教材,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有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踊跃答问,敢于质疑,能用规范、精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有良好的复习习惯,定期进行整理和归纳知识。宏博班的教学目标:侧重于能力发展。学生能力要求:有较强的数学自学能力。主动预习,并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多做、多思、多答、多问、多论,思维活跃。培养良好的学科素养,勇于挑战,自我超越。

第11篇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应以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以及做人道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网络等社会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影响很大,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尤其是初中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喜欢那门课程,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上好第一堂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我觉得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喷水成图”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从而兴趣嫣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二)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入具体的情境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十分有用的,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例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像光纤的发明联系电话的使用;冷冻剂的发明与更新联系冰箱、冰柜、空调;彩色胶片的发明联系照相及电影、电视;塑料联系许多家庭用具;卡介苗、青霉素的发明联系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等;在介绍物质鉴别方法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厨房里的糖、酒、醋等;在学习水资源污染与保护这一课题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导致峒河水污染的可能原因是否是峒河两岸的居民、医院及峒河上游的农村、工厂等;在介绍溶洞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时,让学生联系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介绍酸碱盐时,联系胃酸病人的用药问题、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等等。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分和学生共同学习。

例如,在“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学生对水污染这一内容较熟悉,但对水资源的缺乏体会不深,为此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题:①峒河水资源的分布及质量调查;②峒河水污染与我市的经济发展;③给市政府的建议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④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节约每一滴水。而对水资源短缺则用多媒体进行。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方法,而课堂则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四)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例如:下午第一节课,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组织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同学给其他组的同学找毛病,补充完整,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这样的课堂虽然显得有些乱,但学生不再昏昏欲睡,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的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①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②溶液与生命运动;③土壤的简单分析;④水系的变迁及水资源的分布;⑤赤潮和水华现象;⑥水溶液的导电与金属的导电;⑦新能源的开发使用;⑧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面对发展中的人,化学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不要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要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线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我改变以往给学生设计步骤的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不再担心学生出错。例如,在探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时,会出现过量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不出现浑浊的现象。我不预先告诉学生这一现象,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各组实验的现象很不一样:有的石灰石取的多,有的盐酸取的多,石灰水取的也很不一样。针对这现象我要求各组互相交流、讨论,由学生得出化学反应的现象与药品的用量多少有直接关系。然后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小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每次组织实验教学时我都尝试着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了预习实验的习惯,能根据教材的提示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为了激励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用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实验作为奖励,邀请设计实验方案较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如粉笔炸弹、制作叶脉书签、会长毛的鸭子、配制去污剂、汽水等。并把实验产品拿给全班同学分享,这样既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实验,还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补充实验或实验创新。如,绪言课中就补充趣味性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分别补充有气体、沉淀生成、变色、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第六单元课题一中补充玻璃刀切割玻璃、铅笔芯导电、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墨水等实验;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补充向自制的简易天平中倾倒二氧化碳;介绍易燃易爆物质时补充氢气的爆炸实验及白磷的自燃实验;介绍溶液时补充模拟“死海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补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改进,即将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烧黑后迅速伸入一氧化碳瓶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尾气的处理改成用排水法收集并点燃;做气体的燃烧实验时,先用排水法收集在锥形瓶里,并用橡皮塞塞紧,拿到教室直接在瓶口点燃现象非常明显,密度大的正放,密度小的倒在铁圈上。当然,我们学校从初三到高三四个教学年级四十多个教学班,只有三间化学实验室,让每一节化学课都在实验室上那是绝不可能的,教学器材也远远不够。所以,只有创造条件,寻找代用品让学生动手完成每一个实验。如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老师就提供澄清的石灰水,其他的用品均由学生用玻璃杯、塑料盆等代替;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就用面碱和醋在有盖的塑料杯中进行;酸碱指示剂,可用果皮、鲜花自制。总之,只要是危险性不大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引导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不同于语文、外语,不要求死记硬背,强调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所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抓住关键词,培养理解能力。如,催化剂的概念中:“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概念中:“生成其他物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中:“一种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纯净物”,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化学反应”、“各”、“质量”、“等于”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可以透彻的理解每一个化学概念。

(五)给学生犯错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制取氧气的时候,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时,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让一部分学生先握住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没有看到气泡的冒出。二是让另一部分学生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住试管,很快看到有气泡冒出。得出操作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即在读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形容词”、“副词”等,例如,“浓”、“稀”、“先”、“后”、“逐滴”、“洁净”、“干燥”、“冷”、“热”等。

总之,本人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真正领会课改的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不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新课程 家庭小实验 组织实施

我们需要重视家庭小实验的教学,在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家庭小实验的组织与实施作初步的探讨。

一、选题

家庭小实验的选题可以是教材上的内容,也可以延伸到生产生活的实际中去。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有关化学的问题,有去进一步认识的欲望。教师可以借着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教师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题一定要注意几个方面:1.所选的问题不能太深,要立足于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立足于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2.确立的课题要能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一定的提高。3.确立的课题要能够让学生在完成家庭小实验后达到启迪思维、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如:学生会看到生活中有些液体的化妆品可以在水中溶解,而有些液体化妆品放在水中会出现分层,振荡后变浑浊。

这个现象其实是有关溶解和乳化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选择这样的课题,因为这样的课题学生能够解决,又立足于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实验用品也容易获得。此外,这个实验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在完成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进一步去思考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只要让学生理解溶解和乳化的概念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去研究乳化的原理,否则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要求就有点高了。

二、准备

实验的准备分为知识的准备和仪器药品的准备。

1.知识准备: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需要认真回顾教材,在头脑中复习整理相关知识,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例如:自制叶脉书签。

在这个实验中没有碱的有关知识的准备,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这个实验,更不可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做到对安全的重视。所以知识的准备不光是学生顺利完成实验的保证,而且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安全的保证。

2.仪器药品准备:教师应鼓励学生尽量自己解决实验物品。家庭小实验中的大多数物品学生可以自己解决或在教师帮助下解决。对于学生确实不能找到或买到的化学仪器与药品,教师可统一发放,以保证家庭小实验能顺利完成。

三、指导

教师在该实验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方法指导

在学生设计出一定的实验方案后,教师应对其方案作出评价和修改,使之具有可行性,然后应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家庭小实验的实验用品,指导学生思考家庭小实验的原理、操作要点和观察重点,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并且能准确详细地记录下实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此外,教师还应十分注重对家庭小实验的安全指导。

例如:加热一根铜丝,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这个实验乍看根本就没什么难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加热时用蜡烛的哪层火焰,怎么观察,观察重点是什么,要注意烫手,等等。所以,教师的指导很有必要。

2.过程指导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还是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指导,否则有可能导致实验半途而废。

例如:用铜片、锌片、硫酸铜溶液研究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实验。

这个实验不仅涉及化学知识,还涉及物理知识。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及时指导,那么学生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等方面必然会手忙脚乱,找不到头绪。

四、实验

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是家庭小实验的核心部分。根据各个“家庭小实验”的不同特点和类型,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实验方式一般有自主独立式和分组协作式。

1.自主独立式

这种方式的“家庭小实验”的特点是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安全性强,原料价廉易得。

例1:加热一根铜丝,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例2:在一容器(杯子或其他比较深的容器)中,放入适量的白醋,再放入一个新鲜的鸡蛋,观察现象。

例3:在切过咸菜的铁质菜刀同一面上选相近的三处进行下列实验:一处用湿棉球润湿;另一处用干布擦干;第三处用用干布擦干后,涂上一层油。放置一昼夜,观察菜刀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

例4:用一定的实验方法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例5:向少量白醋中加入几滴食用油,摇匀后静置片刻,有什么现象?再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洗洁净,重新摇匀后静置,会发生什么变化?试提出可能的假设,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

在这些实验中,有关的知识点都简单易懂,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不易出现突发的很难解决的问题,所用到的仪器药品都是生活中常见易得的,并且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这样的实验教师就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教师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学习,利用自己原有的有关经验同化新知识,或通过“顺应”改造、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理解、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从而使学生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目的。

2.分组协作式

有些家庭小实验过程复杂,所用物品难找或昂贵,或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导致学生难以单独完成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教师可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组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例1:葡萄糖的检验。

(1)在试管中加入2ml 10%氢氧化钠溶液,滴加5%硫酸铜溶液4―5滴,混合均匀,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几滴10%的葡萄糖溶液,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片刻后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例2:与同学合作,检测本地区雨水的pH若干次,分析是否出现了酸雨。若出现酸雨,调查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各种危害和损失,提出可能的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学校或家庭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本地区酸雨的情况及相关资料)。

例3:自制叶脉书签。

例4: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可以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等方法寻找更多可以加快双氧水分解的物质。

对于那些具有探究性的家庭小实验,教师可以学生小组为探究集体,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协作和创新的精神。

五、总结与评价

家庭小实验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所完成的实验,他们的实验结果需要得到教师的总结和评价,这是家庭小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教师及时地总结和评价,能对实验的完成情况起到检查和督促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实验成果的尊重。总结和评价能让学生相互交流思想,拓展思路,创造出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总结和评价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实验汇报

实验汇报就是学生向全班介绍完成实验的过程,说出实验目的、现象、结论,提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在汇报中,教师应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对不足的及时矫正。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给予肯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保持他们长久稳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2.实物展览

实物展览就是将好的实验报告、好的心得体会、家庭小实验最后得到的具体有形的实物样品等在班级文化角中进行展览,师生共同比较、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对照自己的实验,发现成功与不足,并分析原因。

比如完成了自制叶脉书签这个家庭小实验后,很多学生都制得了非常完美的叶脉书签,我就把这些书签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让学生自己保留,一部分让学生送给他们的任课老师,另一部分在班级的文化角中展出。

3.撰写小论文

教师鼓励学生撰写小论文,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得失、成败、收获、创新等做出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样的小论文可以是知识归纳型的,也可以是实践探索型的,任由学生发挥。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的贯彻与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改革化学学习活动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等教育理念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也导致了家庭小实验的组织与实施存在着问题。

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教师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业务水平,就能克服困难,同时也能开创一个更好的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祖浩.化学教师教学指导书(上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