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居家劳动总结

居家劳动总结

时间:2022-02-26 16:27: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居家劳动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居家劳动总结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引入竞争机制,积极鼓励民间参与发展养老事业,提升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为社会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

二、目标任务

现阶段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要以解决民政重点对象养老问题为出发点,建立组织网络,优化服务项目,整合社会资源,培育社会化组织,为全社会不同对象的老人提供有偿、低偿、无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具体是:今年底在我区平原社区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成立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街(镇)服务站、社区服务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用三年时间逐步向农村推广。同时开展规范化建设,使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不断充实和完善,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专业化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壮大,逐步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基本满足居家老年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分管领导、区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具体由区民政、老龄、宣传、财政、卫生、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文体、老年大学、街镇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的部门职能,制定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政策,确定服务内容并积极开展工作。居家养老工作具体由区民政局牵头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落实及筹措补贴资金等。各街(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

2、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在区民政局,配备1名人员负责对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和监督;培育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掌握和汇总有关统计数据;对申请服务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核;开设服务咨询电话;委托有关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行业培训;开展评先表彰和交流活动;开展有关调研工作,对申请服务的对象进行资格认定和经费核算等。

3、镇(街)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依托在民政办,具体负责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和推进,统计上报有关数据和信息;调解有关争议和纠纷;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居家养老的辅助队伍。

4、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点。依托在社区居委会,掌握服务对象的经济、健康状况;受理服务对象申请并报镇(街)民政办审核;推荐服务人员;了解和反馈服务信息;组织辖区志愿者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等。

5、健全参与机制。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的有机结合,推动社区养老、照料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下岗失业人员和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者参与社会养老服务,达到拓宽就业渠道,减轻社会压力的良好效应。大力倡导社会互助、邻里互助,发展和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志愿者服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培育和发展社会服务团体和社会性中介组织,积极发挥其为老年人服务的作用。带动老年人协会等群众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良好氛围。

6、丰富养老形式。一是全面构筑区、街(镇)、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入户养老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区民间组织联合会、社区老年人协会的作用;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队伍、评估队伍、护老助理员队伍和为老年人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规范申请、评估、审核、复核、审批及办理时限、服务监督工作程序,完善信息反馈、服务回访、工作考评、财务管理等制度。三是充分发挥星光老年之家、社区图书室、日间照料室、老年健身场地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作用,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康复、体育健身、温情陪伴、紧急援助等多方面服务,不断提高使社区老年人满意率。

7、建立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养老服务管理人员队伍和服务人员队伍。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对护理人员实行持证上岗,不断加强养老服务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努力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

四、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运作方式

1、服务对象

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居住在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将分别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无偿服务的对象为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五保老人和革命“五老人员”;低偿服务对象为有一定经济来源但生活仍有困难的老人;有偿服务的对象为有一定经济能力,能够独立承担自我养老服务的老人。

2、服务内容

以生活照料为主,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购物、饭菜配送、陪同看病等一般性生活照料,同时提供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专项服务。

3、运作方式

(1)无偿服务。对户口在本区、年满70岁、生活不能自理且在市区无子女照顾的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五保老人和革命“五老”人员,由政府购买服务,标准为每人每月240元。

(2)低偿服务。对户口在本区的以下老人:①年满70岁,生活不能自理且在市区无子女照顾的低收入老人;②年满80岁,在市区无子女照顾的独居老人,由政府部份购买服务,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

(3)有偿服务。对有经济能力,需要专门上门服务的老人,以自费的形式购买服务。

今年将主要开展无偿和低偿服务,同时积极鼓励民间参与养老事业,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起满足不同层次老年群众需要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

五、资金保障

1、机构经费。包括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街(镇)服务站和服务点经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经费,根据工作情况予以核拨,街(镇)服务站经费按每个站每年3000元-5000元,服务点的经费根据“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数按每人每年300元予以核拨。*年三级服务机构先安排经费3万元,其中区服务中心2.1万元,街(镇)服务站0.6万元,社区服务点0.3万元。

2、护理人员费用。政府购买服务所需护理人员将从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和低保人员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中招聘,经劳动部门统一培训后持证上岗,按1:3(即每个护理员照顾3个“无偿购买服务”的老人)比例配备,每位护理员工资每月为700元,医保、社保每月250元。经过摸底,全区共有30位老人符合“政府购买服务”,因此*年需要护理员费用2.5万元,其中人员费用2万元,培训费0.5万元。

3、对已完全不能自理的城市“三无”老人,经有关部门确认后,送养老机构供养,每人每月1500元。根据实际情况所需经费列入居家养老经费预算。

4、以上3项经费预算*年需6.5万元。

六、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推进我区社会福利社会化事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也是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再上新水平的重要措施,是贯彻“*”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区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镇)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为我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做出积极贡献。

第2篇

上海市癌症患者康复俱乐部的调查显示:对癌症患者关心最多的是家庭成员,其次才是单位、同事和病友。这也说明癌症患者的居家疗养和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适合于居家疗养和护理的癌症患者主要有:经手术和放、化疗后一个月以上的恢复期病人;无任何并发症或严重感染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体质尚虚弱者;生活不能自理或截瘫与偏瘫者;医院因故拒收者。

如癌症患者兼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性肝炎、主要脏器功能衰竭,或在近期尚需再次手术,则不宜在家疗养护理。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癌症患者的居家疗养和护理呢?

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一个良好的疗养环境可使患者感到身心愉快、轻松无虑,有利于改善体内调节机能,提高免疫力和加速康复。为此,病人居室最好能朝南向阳、周围安静、空气流通,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室外有绿化地则更佳。病人的床铺需柔软适中、清洁保暖。床边存放食品、书刊、生活必需物品,并放置沙发、椅子,使病人能卧能坐。电视机、收音机等家电亦不可少。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癌症患者患病后常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忧郁等不良心理症状,经治疗病情好转后,这种情况可以改善,但常因害怕复发、转移而猜疑多思。家属应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给病人以精神安慰。可向病人提供治愈病例,减轻他们的压抑感。鼓励病人以乐观精神与癌症进行顽强斗争,并劝导他们不要挂念家事。当病人情绪烦躁或不愉快时,家属应耐心倾听其诉说,切不可流露出不满或惊慌等。总之,要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亲人的关怀和体贴。

继续采用正确的治疗正确措施

居家疗养的癌症病人,仍应按医嘱定期赴医院进行复诊,了解康复情况或有无复发转移,以便医生及时提供治疗。行动有困难的病人,可请医生上门诊治。需要打针补液的病人,亦可在附近医院或卫生站进行。此外,家中还应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如消炎、止痛、安眠和助消化药及维生素类药。

中医中药对癌症患者是很适宜的。通过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平衡阴阳,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整体免疫水平,改善全身状况。中药一般副作用较小,可较长期服用。当然,服用中药也必须经医生指导,自己切不可滥服土方。

提供合理的饮食营养

癌症的康复与患者的营养摄取有密切联系。特别是经手术和放、化疗后,病人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进食不畅或有消化障碍;要多吃新鲜的鱼肉禽类、蔬菜水果、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低脂肪、多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品。还可选用合适的滋补品。应注意改进饮食方式,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烟熏、盐腌食品,戒除烟酒,提倡杂食,以保持营养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开展适当的体能锻炼和文娱活动

癌症患者居家疗养,要安排好新的生活,确保充足睡眠。闲时要自找乐趣,读书报杂志、听广播、看电视、植花养鱼、打牌下棋,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第3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01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2014年末我国总人口数13.678亿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已超2亿。60周岁以上人口2.12亿人占总人口数15.5%,65周岁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总人口数10.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高速发展阶段。

2010-2014年我国老年抚养比从11.9%上升到13.7%,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老年人数量增多,加重了家庭抚养负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却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未备已老特征明显。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重要性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空巢、失能老人分e占老年人口总数51.3%、18.3%。经济新常态下,人口老龄化加大经济发展压力,我国人口红利渐逝成为不争事实。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多层次养老服务具有现实意义。其一就目前养老服务市场看,老年人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老龄事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发展老龄事业能够为待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缓解就业压力。其次老年人对家庭依赖重,人口流动性强导致越来越多老人不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无法得到子女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把服务项目延伸进家庭使老人能够得到服务又满足其精神慰藉需求。最后城镇化和现代化推动下,我国家庭呈现出规模微型化、结构扁平化特征,家庭养老功能急剧下降,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不足以应对高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

三、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养老设施不健全,养老服务供需不对称

老人对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关爱、文化娱乐服务需求增加,但目前大部分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小、功能少。有些社区只能提供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用地,没有多余场地建设养老设施。

2.缺乏医养护专业人才,存在医养分离现象

随着养老服务事业逐渐兴起,社会养老领域面临护理与医疗康复专业人才短缺的严峻挑战。虽然有些成功的养老服务试点中逐渐将医疗和养老相结合,但仍然没有普遍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我国养老存在“看病地方不养老,养老地方不看病”现状,不能有效整合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

3.缺乏社区养老服务信息交流平台

社区养老中的信息交流主要以社区管理中心为载体,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向社区提出申请并登记,社区派出工作人员进行上门服务。社区人手不够或可用资源不足不能及时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或者忽略老人需求造成信息交流不畅通、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开展。

4.政府在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定位模糊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大部分都是政府负责完成建设,基础服务工作也多由政府工作人员从事,政府定位不明确出现大包大揽、越位等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对养老资源整合的基础作用、积压了社会组织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市场份额,压抑企业和社会组织活力和积极性。

四、关于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

1.合理规划用地,建立配套的养老设施增加有效供给

土地征用方面,政府、国土资源局要合理规划土地将养老公益性用地与商业用地区别对待,政府要求开发商在进行住宅规划时,小区内要建立适应老年人需求的配套养老设施,确保社区养老能够真正从空间层面上落实。

2.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建立医养护相结合的专业化养老服务

第一,通过政府补贴对现有人员进行定向专业培训,提供不同社区服务人员交流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第二,在高校开设与养老、护理相关课程培育专业人才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加强对专业学生培养,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服务团队人员数量和技能的不足。

3.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联动平台,发展智慧化养老

在大数据时代下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平台,逐步建立与老年人沟通便捷、服务及时的信息化服务网络。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OTO)可以使老人足不出户享受居家养老带来的一系列便利服务。为社区中需要提供服务的老人安装一键通电话,设置儿女电话、社区电话、急救中心、报警电话、火警中心等快捷键解决子女上班无人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

4.构建“看护四边形”养老方式,发挥多元主体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构建以政府、市场、非盈利组织/社区、家庭四方联动的“看护四边形”养老方式,加强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合作”与社工、义工、护工“三工联动”的整体效果并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从政府角度看,政府要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并分清有效需求与潜在需求。通过制定和提供政策支持、宏观指导、评估、监督等方式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帮助有需要但没能力获得服务的老人获得合适服务,改善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现状。

从市场和社会角度看,要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充分挖掘社会闲置资源,将城镇中闲置的土地等资源经过一定程序,加以改造成养老机构、社区养老设施等增加养老服务供给量。

五、对未来居家养老服务的总结与展望

第4篇

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今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435人(其中女性152人),区考核600人,完成率73%;转岗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完成277人(涉及到10多个项目),区考核330人,完成率84%;本地在岗农民工素质培训201人,区考核250人,完成率80%;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区考核40人,农办正在抓紧落实;劳动力招聘会举办3场,区考核4场,完成率75%,招聘企业达55家次,共提供了721个岗位,1550人次到场应聘,318人达成了意向;完成劳动用工书面审查502家,区考核500家,完成100%以上;调解劳动纠纷案件14起(区交办7起),其中5人以上群体性案件3起,共为劳动者讨回工资等56.3万元。区考核全年不超过40起;办理简易工伤事故认定21起,工伤保险金合计8730元;完成遗嘱人员认证,认证率100%;社区就业岗位开发72个,公益性岗位开发185人。

2、用工补助办理情况:用工补助每半年办理一次,今年上半年,个体工商户有382家办理了用工补助手续,享受政府用工补助费154.76万元,涉及到1939人的就业;企业及其他单位上半年约有100家办理了用工补助手续,享受政府用工补助费72.78万元,涉及到640人的就业。从七次办理情况看,随着用工补助政策的不断明朗,大龄被征地人员就业一次比一次多,这一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大龄被征地人员的后顾之忧。

3、社救站日常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共代办各类养老保险240人,其中,社保144人,土保74人,新农保22人;代办医疗保险123人;为250人办理了老农保退保手续;办理城镇新增劳动力失业登记证、被证地人员就业登记证、就业转失业登记证、灵活就业登记证共404人;为22家企业299名职工办理了录用备案手续;做好了失业职工社保补贴和用工补助费以及失业职工再就业补贴和“4050”失业职工就业补贴的发放工作;对二万二千多个农村劳动力实行了动态化管理,至今年6月,全街道有农村劳动力21688人,其中被征地人员15778人。

二、民政工作

1、低保和低收入户情况:通过一年一次调查摸底及严格的审核、审批,目前,全街道有低保家庭126户,保障人口202人,另有低收入家庭52户,人口123人。今年上半年,共发放低保金357210元,发放“两低户”物价补贴17140元,发放重残生活保障金111200元。

2、敬老院和五保老人情况:目前,全街道有“五保”及“三无”人员36人,其中在街道敬老院供养的有33人,三山福利院供养人3,集中供养率100%。同时,还收养自费老人30人,每年创收10万余元。街道敬老院现有职工7人,各项工作都朝着创“星级”的方向发展。

3、各类救助和慰问情况:今年上半年,区下拨大病基金15万元,街道拨入55059元。今年以来,实施大病救助101人次,发放救助金26万元;临时救助25户,发放救助金38900元;发放二低户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补贴14040元(全街道有7户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补贴);慰问困难群众461户次,发放慰问金389782元。

4、优抚优待情况:目前,全街道有优抚对象46名,其中,伤残复退军人7名,烈军属2户,参战涉核人员4人,在乡定补优抚对象33人。上半年,共发放优抚优待补助金280220元。

5、地名工作情况:经多次实地查看,对*新村东边居民住宅进行了门牌编号,门牌号按由东往西,由开端往结尾的方式编制,共356号,名称定为*新村东区,方案得到了区地名委员会的批准。*新村东区已建有镇东村老年房及朱塘村老年房,加上原有居民住宅,已有相当规模。门牌号的及时编制,方便了该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5、《避灾应急预案》完善情况:为有效做好防汛抗台工作,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早预警、早部署,今年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各村(社区)也在认真总结历年防、抗台风经验的基础上,对各自的《避灾应急预案》进行了完善。街道召开了防汛避灾工作会议,就近期防汛避灾工作进行部署,强化了对防汛避灾工作的领导,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还对各避灾点进行了一次清理,做好了避灾点的物资贮备。

6、殡葬工作情况:召集街道有关人员、相关行政村负责人及建墓被委托人,专题讨论了洋山墓园坟墓改革议题,决定停建原来的普通坟墓,今后建墓一律采用工艺墓。工艺墓按不同档次、类别,分区域设置,做到一行树、一条路、一排墓。落实清明扫墓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应对人流、车流高度聚集的状况,清明期间未发生任何事故,确保了清明期间的安全,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一个文明、安全、有序的祭祀扫墓环境。

三、残联、慈善、老龄工作

1、残联工作:积极做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全面开展残疾人托(安)养工程,作好22户重残人员居家安养申报、公示、审核、协议签订工作,并发放补助款26680元;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做好4名残疾人无偿扶持工作,合计发放无偿扶持金6000元;做好残疾人扶贫基地的规范工作,落实河西村一残疾人企业为创建单位,进行了相关政策指导,并落实了5名残疾人与其签定合同;做好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补助登记工作,现有10名残疾人登记;节日期间走访慰问了63户困难残疾人家庭,除发放慰问金44100元外还送去了慰问品;发放了12户重度肢体残疾人轮椅,做好残疾人助视器、助听器、假肢安装工作;做好陈华村重度残疾人周寅岳器官捐赠协议签定工作,并进行广泛宣传,引起了市、区两级残联领导的重视;做好区残疾儿童趣味运动会的承办工作,并组织三名残疾儿童参加了运动会,取得了较好成绩。

2、慈善工作:开展了各类慈善救助活动,临时困难救助31户,发放救助金27250元,临时助医5户,发放救助金14000元,慰问15户,发放慰问金12000元,临时助学1户,发放救助金1000元;做好慈善爱心卡申报、审批、发放工作,共有51户贫困户获得了慈善“爱心卡”,合计金额15300元;为6名白内障患者完成了复明手术;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募捐金额243535元,并落实了一家50万元企业慈善基金及二个村150万元村级慈善基金。

3、老龄工作:确定了上半年各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名额及具体人员,视各村(社区)不同情况按等次进行了分配,确定常规护理33人,特别护理4人,共37人,并向区老龄办完成了申报工作;完成了已建立的七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009年日常管理费的安排及下拨工作,合计下拨37000元;完成了上半年将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八个村(河东、河西、蒋吴、镇东、董王、书院、方戴、凤凰社区)规范化制度上墙,还就这八个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备案工作进行了部属,八个村(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举办了老年人运动会,并参加了区老年体育运动会,增强了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开展书画活动3次,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做好有关村老年协会与台塑关系企业的互动,并就环境情况进行了座谈沟通;做好18个村“星火老年人之家”荣誉牌发放工作。

下步工作要点

总体要求是:对照区考核要求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

1、继续抓好日常工作,如培训、就业、举办招聘会(再举办3场)、劳资纠纷调解、工伤认定、办理各类保险等,多与街道内大企业沟通,拓展就业渠道;做好各类救助、慰问、优抚及保障对象的动态化管理等工作。

2、做好企业退休人员一年一次的认证工作及健康检查工作。

3、广泛宣传避灾知识,按照制定的《避灾应急预案》,做好防台、抗台工作。

4、做好居家养老的推广工作,至年底,建立14家居家养老服务站。完成老年协会会议室的扩建及装修,并添置会议桌椅等设施。对老年人再进行一场形势教育。

第5篇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资金短缺;服务素质低;全面发展;整合资源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082-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以及医疗卫生、生活水平等的提高,老年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地激增。从最新的人口调查数据来看,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1.78亿,估测2020年人数将达到2.43亿。中国其实从1999年便进入了老龄社会,也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养老问题,我们要了解这样的事实:当前我国的家庭模式主要是“4+2+1”的模式,两个年轻人要抚养孩子,还要赡养老人,这样的压力往往会使得年轻人力不从心,他们需要有另一种方式,既能破解他们的困境,也能帮助他们来尽子女的义务。从老人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的养老理念一直奉行的就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老人们更倾向于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安享晚年,因此居家养老便成为当前我国主推的一种养老模式。所以,无论是基于年轻人的角度,还是从老人的位置思考,居家养老的兴起与发展都是应时所趋的。

一、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享受社区提供的相应的老年服务,是一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的新型养老方式[1]。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等原因的限制,居家养老的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凸显出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在实行居家养老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像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齐全,社区各项服务跟不上,根本不能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政府也无力大规模地对其进行扶持,所以,导致一些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发展不起来,无法达到最初的目的。

而且,当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模式没有创新,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家政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了,他们现在追求更多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包括日常陪护、聊天等等。相比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在一些居民楼里配备了一定程度的养老设施,在这方面我国还缺失很多。

还有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要的资金供给不足,社区内的办公经费相对较少,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和企业的捐赠根本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很多地方都急需资金,也导致当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举步维艰。

而且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首先服务人员工资和社会地位都不高,导致服务人员数量过少,而且服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对他们的培训,所以,他们缺乏专业服务知识,这就限制了我国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北京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分析

2015年,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这也是全国首个地方性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北京市用立法的保障来维护居家养老,为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目前,北京市居家养老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尤其是新出台的条例,对居家养老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在居家养老服务内容里,条例明确规定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包括生活服务类的,比如为老年人提供老年餐桌、餐饮配送、开放性食堂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健康等卫生服务,还有家庭保洁、助浴等家政服务。还针对不同老人提供不同服务,为独居高龄老人提供生活陪伴、心理咨询等精神慰藉服务;为失能高龄老人提供紧急救援等服务。从不同层面满足每位老人的生活、心理等要求。

其次,在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人民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应该履行的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重点强调了要整合社会资源,包括各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还有社会组织等力量。同时,强调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政策扶持,还鼓励养老机构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来为周边地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达到了资源整合的效果。

同时,条例还提出了许多创新型的政策,运用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来开展紧急呼叫、物品代购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并且还要建立社区志愿者的等级制度,建立为老年人志愿服务的时间储蓄机制和激励机制,①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社会志愿者投身居家养老行业的积极性,也从法制的角度为志愿者和服务者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北京居家养老模式对我国未来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启示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出台,为居家养老服务开启了新的时代,同时,也给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一个好的参考和试点。总结起来,我国居家养老目前面对的问题要想得到切实解决,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网络服务平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当前社会,网络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居家养老服务也应该引进新的、网络的技术。在服务方面,应该建立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服务项目进行整合[2],这样,老年人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简单的购买服务、紧急呼叫等以及其他与老年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活动。当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网络服务平台,比方说“陪爸妈”。(陪爸妈是一家居家养老O2O平台)

而且我们也要看到,网络平台的建立,也能缓解残酷激烈的就业压力,以北京来说,每年新涌入的外来打工人员逐年递增,面对剩余的就业力量,聚拢社区附近的年轻人、低龄老人以及专业人士,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这样还能保障社会稳定,可谓是一举两得。

2.加大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政府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强化监督。财政支持是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大多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和公司通过签订契约的形式来参与养老服务。可是相对来说,养老事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小的行业,企业不是搞慈善的,它们首要目的还是为了利益,因此在老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的选择也就无可厚非了。

如何协调处理好政府、社会力量等之间的关系,从政府层面来讲,首先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修建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和娱乐设施,建立卫生医疗机构等。就像北京市新出台的条例中规定,政府应该首先投资,然后利用政府的力量,整合社会其他资源,给予他们一些政策奖励或宽松政策,带动企业等的积极性。在服务过程中也一定要加强监督,避免一些徒有其表的空服务出现;就社会资源方面来说,企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也必须努力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各个环节的相互统筹与合作。

3.做好养老服务的对象划分,对不同老人采用不同方式服务。对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进行划分,不同层次的老人,享受的服务优惠也不一样,但是要补充一点,无论什么类型的老人,享受的服务内容和态度都必须一致。所谓的对象划分,就是可以将居家养老对象根据个人经济条件和其他等划分为无偿服务对象、低偿服务对象、有偿服务对象和志愿服务对象等,比如针对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者其他奉献的老人给予无偿服务,针对经济条件相对不好的老人给予低偿服务等,使得每一群体、每一个老人都能享受到居家养老带来的实惠。

4.建立一个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络站,定期走访老年人的家庭情况,并做好登记,以及时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可以自行组织建立一个社区居家养老调查联络小组,负责对社区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定期的走访和调查,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且要做好回访登记工作;对于那些不经常回去探望老人的儿女,工作人员要定期联络其家人,进行说服教育,督促他们回家看望老人,给予老人多方位的照顾。

5.加大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力度,提升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可度。当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还有一个环节缺失严重,那就是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不高,这是关乎服务质量最直接的一环,所以要想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更加完善,就必须要提升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对上岗服务人员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并且要通过考试上岗,还要对他们的岗后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如存在不合格的表现要及时解决等等,把好服务质量的第一关。

总之,要想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解决好养老问题,让每个老人都能安享晚年,不仅是文化素养,更是为年轻人打下定心剂,所以,我们一定要想老人之所想,真切实际地为老人办实事,让居家养老的实惠能够惠及每位老人。

参考文献:

[1]徐林玲.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9(18).

[2]李薇,丁建定.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1).

[3]柴彦威.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罗楠,张永春.居家养老的优势和政府财政支持优化方案研究――以西安市为分析样本[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5]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1).

[6]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

第6篇

上半年继续贯彻落实社保医保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把好时间积极为各类对象提供社保政策咨询服务,同时全面排摸各类未参保对象未保原因,为完成本市户籍人员社保扩面任务打下基础。上半年共办理土保转社保46人,办理自由职业养老保险103个、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03个,办理退休职工资格认证2931个、遗属劳保认证36个,受理简易工伤认定15起,办理社会保障卡(即医保一卡通)70个。做到证卡发放、调换及时、准确、便捷。

此外,我们还认真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年初组织召开了企业退休人员自管组长座谈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职责,并对今年的工作作出安排;5月初和街道老龄办联合举行了第九届老年人暨企业退休人员运动会。

针对人社局今年的劳动力培训任务,街道、村(社区)和成校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相关工作,上半年街道成校举办一期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班,累计受训人员41人,计划六月底进行结业考试。

在继续抓好各类培训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出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1-6月共办理新增劳动力就业证20个,就业转失业证123个,灵活就业登记42人,申报灵活就业社保补贴655人共计260万元。为56家个体工商户申报大龄土征人员用工补助近9.6万元,为51家企业申报大龄土征人员用工补助12万元。开展正常的免费公共职介服务,上半年共举办了三场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就业专场招聘会,共有70家(次)企业进场设摊,提供就业岗位654个,1100余人进场应聘,305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同时街道积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上半年累计办理1笔,涉及贷款金额30万元。

1、做好到期和新增“两低”对象的调查申报工作。1-6月全街道共有10户低保家庭和1户低收入家庭到期,经重新审核,经区民政局核准后,现有城镇低保家庭9户,月保障金额7260元,做到应保尽保。1-6月共发放低保金41342元,重残生活费7920元,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141858元,为困难户、重点优抚对象发放物价补贴7685元。

2、认真开展大病医疗救助工作,1-6月为3人次办理大病医疗救助共计30868元。

3、积极开展减灾避灾管理工作。目前街道拥有6个避灾场所,在汛期来临之前,街道社救站配合专业检测公司对各避灾场所房屋安全性进行了认真检查,确保地方安全。同时在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使居民群众增强防灾意识,提高了防灾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5、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到位。按照区住房保障办统一部署,集中做好公租房租金补贴复核和公租房申请工作。经审核,目前共有6户家庭享受公租房租赁补贴,月享受金额2182元;上半年共2户家庭成功申请公租房。同时6月份对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售后使用情况进行了入户核查。

为进一步弘扬慈心济世、善举助人、温情互暖、和谐共进的慈善精神,街道在5月初发文并通过关爱心义卖、集中募捐等活动宣传发动,募集今年“一日捐”基金,截止6月底,已建立小额冠名慈善基金2家,共计善款8万元,同时建立1家一百万元企业冠名基金,累计募集一日捐善款共17万元。

今年街道慈善分会可用慈善救助资金57.28万元,安排预算支出40.1万元,上半年经申请办理临时助困13户,发放救助金3.1万元,发放爱心超市卡108只,累计金额6.48万元。

继续开展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工程,今年共有12名二级及以上生活困难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为1名残疾人申报了残疾人创业无偿扶助金,为两名自闭症儿童申请了康复训练补助。今年五月助残日期间,街道对辖区10户贫困残疾人进行了慰问,让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蔚斗、东升、渡头三社区残协对辖区内近100名残疾人开展法律素质教育、观看励志电影、组织残疾人进行防灾减灾宣传等多项助残日庆祝活动。

一是积极配合区老龄办开展的第二轮“敬老文明号”创建申报工作。二是继续开展“老年人大课堂”教育活动,1月7日街道老龄办组织老年人骨干学习,邀请了街道成校__校长为大家讲解十八届五种全会有关民生的大事件,使广大老年骨干对政府的总体

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各社区老年大学正常开班,上半年已累计授课24期共计1200余人次。三是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居家养老志愿者培训和居家养老服务知识竞赛,适时调整助老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全街道现有助老志愿者243人,80岁以上老年人418人,落实重点帮困结对户83人,联系结对148人,为到龄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__人,申请办理高龄津贴18人,同时充分协调各种资源,组织低龄老人、青年人、党员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多人结对一人”提高服务质量。四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上半年组织老年人参加区老体协健身操、柔力球等培训和门球、象棋、乒乓、运动会钓鱼等比赛同时,5月初组织开展了街道第九届老年人及退休职工运动会,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还认真落实老年人各项优待政策,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关爱贫困老年人生活。春节前后各村社区老年协会共访高龄老人572人、访生病老人117人、访贫困老人72人。4月中旬组织家庭困难、医疗保障差的老年人参加区老龄办发起的大型老年人康复理疗援助公益活动。五是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隐患排查,统计老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需要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数据,确保各类活动场所安全。本地籍居民社保扩面任务完成难度很大。人社局今年下达的扩面指标为300个,街道辖区内未参保人数为1394人,需扩面人数占未参保人数的26%。街道未参保人员中多为社区为孩子读书户口转入后待业妇女或老年人,家庭收入有限,思想工作非常难做,愿意自由职业新参保的人员很少。

1、做好本市户籍人员社保扩面及信息登记录入工作,努力完成人社局下达新增300考核任务;开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集中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创业者社保补贴工作。

2、配合总会开展节日义工活动;开展新学年教育救助、慈善助学、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等活动,做好各类助学的申报和发放工作。

3、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补查验收工作。

4、做好台风季节避灾救灾工作,抓好避灾场所、避灾物资管理。

5、举办第四场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招聘洽谈会,做好充分就业街道复评准备工作,促进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转岗就业;集中开展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办理工作;继续做好小额贷款申请推荐工作。

第7篇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完善养老机构备案管理规定,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提供相关市场主体登记基本信息并共享给民政等相关部门;民政部门要及时掌握养老机构相关信息,加强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养老服务机构(含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以及经营范围和组织章程中包含养老服务内容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及人员实施联合惩戒。养老服务机构备案、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按经营性质分别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于其名下并依法公示。(民政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二)继续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和重度残疾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老年人、外出务工家庭留守老年人、护边员家庭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其余床位允许向社会开放。探索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改制为国有养老服务企业。制定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民政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党委编办,国资委、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三)解决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问题。对新建、改扩建养老机构依法申报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备案的,要主动提供消防技术咨询服务,依法尽快办理。农村敬老院及利用学校、厂房、商业场所等举办的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养老机构,因未办理不动产登记、土地规划等手续问题未能通过消防审验的,由师市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报请师市集中研究处置措施,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审验手续。民政局加强督促指导,及时汇总各师市落实情况及问题,按程序报。(民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四)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养老服务机构符合现行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小微企业等财税优惠和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按现行政策落实社区养老服务、家庭服务业税费减免扶持政策。落实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价格政策,不得以土地、房屋性质等为理由拒绝执行相关价格政策。符合条件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落实运营补贴政策。(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五)提升投入精准化水平。到2022年,各级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按不低于55%的资金比例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不区分经营性质,按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数量情况同等享受运营补贴。将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凡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应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财政局、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六)支持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支持在养老服务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商标品牌,依法加强保护。对已经在其他地方取得营业执照的企业,不得要求其在本地开展经营活动时必须设立子公司。积极开展城企协同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行动计划。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区域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市场监管局、民政局、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七)做好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公开和政策指引。落实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信息公开规范,公开养老服务项目清单、服务指南、服务标准等信息。集中清理废除在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养老设施招投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涉及地方保护、排斥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参与竞争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发展改革委、民政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八)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探索允许营利性养老机构以有偿取得的土地、设施等资产进行抵押融资。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作用,对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给予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二、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

(九)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规定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将养老服务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先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优先纳入财政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开展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使其掌握养老服务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推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制度。养老服务机构内医疗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等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活动,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让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得到尊重。(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委、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十)发挥养老服务业吸纳就业作用。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优先在团场(镇、街道)、社区开发一批为老服务岗位,优先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对符合小微企业标准的养老服务机构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加强从事养老服务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其在养老服务机构就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按规定享受创业就业税收优惠、职业培训补贴等支持政策。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未满即与见习人员签订2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将剩余期限见习补贴补发给见习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扶贫办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三、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十一)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建立长期照护服务项目、标准、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领取老年人补贴、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依据。完善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强与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衔接。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民政局、财政局、医保局、卫生健康委、地方金融监管局,银保监会新疆监管局,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十二)促进老年人消费增长。推进老年人适用产品用品的研发、创新和应用,支持新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升老年用品的供给质量。推进在养老机构、城乡社区设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租赁)站点。将符合条件的基本治疗性康复辅具按规定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对城乡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家庭中的失能、残疾老年人配置基本康复辅具给予补贴。(民政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商务局、医保局、市场监管局、扶贫办,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强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和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整治工作。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组织开展对老年人产品和服务消费领域侵权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向老年人欺诈销售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违法行为。广泛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提升老年人抵御欺诈销售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群众提供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线索,对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调查核实、风险提示并依法稳妥处置。对养老机构为弥补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通过销售预付费性质“会员卡”等形式进行营销的,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明确限制性条件,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委、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四、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十四)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优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市场准入环境,对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和进行法人登记,可按照相应的登记管理有关规定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业务范围)等开展养老服务,并依法向民政部门办理备案。对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范围。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建立社区医生参与健康养老服务激励机制。建立团场养老院和医院紧密合作机制,提升团场养老院医疗护理服务能力。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多点执业。(卫生健康委、民政局,党委编办,市场监管局、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促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将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组织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红十字会等开展养老照护、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推进家政、物业服务机构作为养老服务提供方进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领域,为居家老年人开展全方位生活照料服务。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合理确定收费标准。鼓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投保雇主责任险和养老责任险。打造“三社联动”机制,以社区为平台、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大力支持志愿养老服务,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服务。大力培养养老志愿者队伍,加快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探索“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计学分”、“时间银行”等做法,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做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各师市要制定政府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政策和项目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商务局、财政局,银保监会新疆监管局,红十字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十六)创新“互联网+养老”模式。拓展信息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扩展养老服务内容,积极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促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在具备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运用互联网和生物识别技术,探索建立老年人补贴远程申报审核机制。(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独居、空巢、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推广“养老服务顾问”模式,发挥供需对接、服务引导等作用。探索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接受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孤寡、残疾等特殊老年人委托,依法代为办理入住养老机构、就医等事务。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民政局、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十八)积极推进老年教育。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师市——团场(镇、街道)——连队、社区”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鼓励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推进老年教育资源、课程、师资共享,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支持。(教育局、卫生健康委,党委组织部,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十九)加快团场、街道养老机构发展。对已建成未投入使用的团场养老机构,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投入运营,并优先为生活困难老年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确保有意愿入住的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2022年底前,力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0%。(民政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二十)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2020年起各级使用福利彩票公益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存量民办养老机构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结合实际在服务对象住宿和主要活动场所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和简易喷淋装置。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等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所有养老护理员岗前都要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民政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二十一)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有条件的师市可积极引导城乡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根据老年人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需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因地制宜实施。(民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卫生健康委、扶贫办,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二十二)落实养老服务规划要求。各师市应按照要求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点等内容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落实新建城区和新建住宅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征求所在地民政部门意见。新建城区和新建住宅区以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者养老服务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的,应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进行配置,并同步开展消防设施改造。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所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不变更产权关系的前提下,由师市民政部门统一登记管理,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无偿或低偿提供给养老专业服务组织使用,未经民政部门同意不得改变用途。(民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二十三)加大闲置资源整合力度。各师市应制定整合利用闲置资源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的政策措施。鼓励将闲置且符合改造条件的学校、厂房、商业设施等场所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对城镇现有闲置设施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可先按养老设施使用,后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整合改造中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要依法加快办理登记手续。将闲置公有房产优先、优惠用于养老服务,在公开竞租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承租。利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的独栋建筑或将建筑物内部分楼层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的,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前提下,不再要求出具近期动迁计划说明、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说明、环评审批文件或备案回执。(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师市负责)

第8篇

社工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一:20xx年是我中心成立的第二年,趁着社会工作大发展的春风,机构将继续秉承"扎根社区,服务社群,助人自助"的宗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以继续建设好一个凝聚爱心,服务社群的专业社工组织为目标,致力打造社工服务品牌,扎根xx,服务xx。20xx年度中心工作计划如下:

一、坚持一个中心:以专业服务为己任

xx社工事业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作为xx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我们有义务为社工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开展青少年、老人服务,让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庭,不断推进社工 义工的服务模式,但是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仍不高,各级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还缺少认识。

今后的中心工作,我们将以加强xx乃至xx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社会工作为己任,继续坚守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按照社会工作服务程序,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大胆探索,在社会工作知识的培训、宣传,还是社工岗位的开发、社工专业服务的介入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探索本土化的服务模式,积累可推广的经验。

二、做好两项工作:自身建设和社工宣传

(一)自身建设

20xx年,我们将继续完善中心在管理方面和服务方面的建设。管理方面,继续建立健全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树立中心的品牌意识,打造中心的品牌文化。服务方面,加强项目规范,建立更加丰富的资源库,同时加强与广州等高校社会工作系的联系,挖掘优秀的社工人才,并加强粤港台社工督导的沟通,打造专业的品牌团队。另外,加强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服务技巧,提升服务质量。

(二)社工宣传

社会工作作为中国大陆新兴的一个事业,并不为广大群众所完全认知与接纳,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对于社工的宣传也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心将通过深入社区宣传、报刊、网络等途径进行社工知识宣传。

1、深入社区:中心将在节假日不定期到社区举办活动,让居民在参与活动中对社工有深刻的认识。过去的一年中心在南桂、桂园社区的成功充分表明了这一途径的可行性,今年我们将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宣传。

2、媒体:争取与《xx日报》、《珠江时报》《xx电视台》等xx本地媒体合作,中心的活动通讯、宣传社工文化,让居民在日常活动中对社工有进一步的认识。

3、网站:在新浪等网络媒体上开通了博客、微博,定期、及时更新中心的活动、项目开展情况。并争取在今年内完成中心网站的建设。

4、宣传专刊:通过活动宣传单张、项目通讯、月刊、年报等各类宣传手册,及时传递服务信息,加强中心服务动态介绍。

三、打造三大品牌项目:为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和社工人才建设

(一)以养老机构为载体开展为老服务

老龄化社会呼唤专业服务的介入,养老机构的老人需要社工的慰籍。经过对xx老人服务的现状评估,整合中心的现有资源,中心在xx市、xx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将为老服务定位为以养老机构为载体,深入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

一是开展桂城长者颐乐中心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项目。在获得桂城关爱基金的资助下,中心将在桂城长者颐乐中心开展专业服务。包括建立社工部,开设社工岗位、建立社工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打造院内社工文化,开展员工专业团队建设、开展长者专业服务等。通过整合院内外的志愿者、场地设施、设备等资源等,为长者提供充足的资源服务;协助长者建立自助互助组织,满足长者的需要,提升长者的生活质素。

二是开展西樵福利中心的社工督导和培训。在西樵镇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政府派驻社工,机构派驻督导的1 1合作模式,整合港台的社工专业资源,为西樵福利中心的员工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派驻专业督导定期为西樵福利中心社工提供专业指导,为西樵福利中心设立社工岗位、制定规章制度、打造院内文化、培养专业团队、开展专业服务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

三是拓展其他的养老机构服务。继续与xx其他的养老机构加强沟通,探讨服务模式,寻求可合作的途径,建立为老服务的专业品牌。

(二)以学校为阵地开展青少年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开展的430动力快车、阳光伙伴励志营项目经验分享,对中心开展青少年的服务区域有了重要的认识。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孩子的学习、情绪、智力、人格都有重要的影响。学校也是联系家庭和社区的纽带,为专业服务的介入提供了空间和条件。因此,今年中心的青少年服务采取驻校社工的形式,开始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探索。

策划"阳光动力"助学与助长计划,争取关爱基金的支持,在桂城的两所中学(一所农村、一所城市)开始试点。一方面研究农村、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青少年行为特征等,借助专业手法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生活、情绪等方面开展专业性辅导工作,探索不同的驻校社工服务的介入模式;另一方面探讨社工与教师、家长的沟通合作模式,总结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同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帮助有需要青少年得到及时的服务,推广"爱己及人,助人乐己"关爱精神,培养活力健康新一代。

通过驻校社工服务,进一步推广学校社会工作,关心青少年的全方位发展,实施培养青少年的"全人计划",协助青少年学生能够正视生活现状,挖掘自身潜能,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并能在活动中成为桂城义工中的一分子,参与"爱家、爱桂城"的行动。

(三)以培训为手段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本土社工人才建设,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中心今年的另一重要工作。一是通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考前辅导,帮助应考人员把握考试大纲规定内容,加强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应试能力,提高通过率,加快人员转型;二是通过专题培训,进一步普及社工知识,提高工作效能,推广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和技巧;三是通过业务考察、交流,实务训练,拓宽本土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手法,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四、做好四项工作:预估策划-项目实施-评估反思-总结研究

要提升专业水平,保证专业服务品质,必须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预估策划:加强对服务人群和区域的调查研究,借助访谈提纲、问卷等工具,通过社区探访、焦点访谈等形式,深入一线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各类服务人群的访谈提纲和问卷,完善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加强项目策划的培训和指导,继续策划出符合市民需求、政府需要的专业服务项目。

(二)项目实施:在现有的服务项目中,将进一步规范服务的流程,建立服务的标准,规范各类文书档案,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按照项目书的内容和进程,坚持专业服务的原则,有序开展各项专业服务,确保项目进度和服务品质。

(三)评估反思:根据项目要求,做好20xx年度关爱基金资助的三个项目、西樵山复退军人医院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项目结项工作。做好项目的自评、项目服务的文书、图片、音像资料整理、分档保存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财务审计报告等,做到管理规范、材料完整、交代清楚,确保项目评估顺利通过。同时,要加强项目服务的反思,及时弥补不足,积累经验。

(四)总结研究:要充分利用中心的专家团队,加强对项目服务的模式研究,不断总结本土化服务的经验,推广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式。今年,要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专业的研究性文章,并总结介入服务案例,在合适的时机结集出版,进一步宣传社工专业服务。

新的一年,中心将按照社工服务的专业要求继续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和规范,加快中心团队建设,努力做好已开展项目工作。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下,将在新的领域、新的项目上进行拓展,为共同打造社工事业的春天而努力!

社工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二:一、今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社工中心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有关部门(单位)及各村(社区)的相互配合和指导下,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下,中心坚持“服务身边人、感动身边人”的主题,踏实工作,大胆创新,以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契机,深入推广社工服务,着力打造具有xx特点的社会管理品牌服务项目。现将一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针对xx镇部分老人存在生活居住环境较差、自我照顾能力较弱、缺少社会支持网络等情况,为解决老人的生活及心理问题,社工中心创新设计了社区居家养老项目,主要由香市公益互助会统筹规划,通过提供免费营养餐、居家服务、义工服务、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藉此探索适合本土化的社区照顾服务模式。

1、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开展老人免费送餐项目

完善老人送餐项目,在去年送餐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老人送餐服务范围,增加老人送餐服务人数,为老人送餐组织爱心募捐活动,今年以来,成绩突出,为老人送餐120xx余份,为老人募集爱心物资近20万,为全镇45名孤寡独居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辅之以慰问探访、家居清洁、心理咨询等服务,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求。

2、提升老人生活环境水平—推进居家改善项目

在开展老人送餐服务过程中,社工发现居住在村里的孤寡老人,由于房屋日久失修,出现瓦房漏水、窗门松脱、天花剥落、电线漏电、青苔满地等情况,对老人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同时,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家居卫生堪忧,影响老人的幸福生活。但老人由于经济问题而无法支付高额的维修费用,希望社会可以协助进行检查及维修,以减少家居意外的发生。今年以来,xx社工为孤寡老人开展居家改善计划,动员了社会爱心人士捐助近2万元爱心物资,组织500余名义工,为50余名独居老人提供安装饮水设备、家具维修、居家清洁、屋顶翻新等服务,让老人住得更放心、舒心。

3、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试点居家养老项目

从20xx年8月开始,在上底村试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家庭为核心,面向上底村高龄独居老人开展服务。项目前期,社工对上底村30余名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进行入户探访及需求评估,并撰写了一份居家养老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设计了居家养老工作方案。目前接受服务的老人有29名(享受无偿服务的2名,享受低偿服务的27名),组织助工为老人服务近800余次,主要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家政工作等的专业化服务。同时为解决部分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外出的困难,社工募集善款为项目添置一辆轮椅,并每月组织康娱活动,定期组织发型师开展上门义剪。通过在上底村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待经验成熟后,将扩展到更多的村(社区),推进居家老人服务的发展。

(二)推进困难群众帮扶工作

根据社工对本镇低保困难群众走访,发现他们主要存在失业、疾病、残疾、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为有效帮扶本镇困难群众,社工通过链接社会资源,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安抚心理情绪,推进工作落实。同时开展紧急援助计划,为因疾病、灾害等情况提供紧急援助,缓解群众困难。

1、以平台为核心,强化帮扶作用。为有效提供专业服务,中心重点推出低保帮扶平台项目,围绕帮扶平台建设,着力发挥平台作用。一是推进低保子女助学服务。通过成长陪伴服务及教育资助,为低保家庭子女提供心理健康成长服务,由此社工组织44名大学生和22名小学生开展结对帮扶,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并在高考结束后,联合南方都市报、xx日报、xx阳光网等媒体为低保大学生筹集了近11万教育资金,解决了他们的学费问题。二是开展低保医疗救助服务。通过和xx医院、同济光华医院合作,组织医院为全镇低保困难群众服务,为全镇低保家庭建立医疗服务档案,并提供了费用减免(今年共有20余名低保群众前往医院治疗,减免费用达15万元)、上门诊治、主题义诊、陪诊陪护、健康讲座等服务,实时掌握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三是探索帮扶就业服务。围绕“以工换资助”的主题,组织低保家庭大学生勤工俭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服务,反哺社会。同时联合人力资源分局等部门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困难群众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推介,成功实现再就业。

2、提供紧急援助,缓解经济困难。社工中心运用社会企业的模式,以“政府+公益组织+企业+大众”的形式,开创公益项目商业化创新,倡导人人公益及爱心消费,并有紧急需求的家庭或个人提供短期的过渡性援助,开创贴心市民大众、透明公开的本土援助项目。在今年以来,为5人发放紧急临时救助金,并在10月联合志愿者协会为身患癌症的凫山小学钟老师组织爱心义卖和宣传,共募捐了近3万元爱心资金。

(三)深化专业工作服务内涵

1、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为xx市首个镇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项目实施至今,孵化基地共为入选项目提供能力建设培训10场,旨在提高入驻组织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入选公益项目共为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活动80多场,受益人数达3000多人,同时成功孵化注册2个社会组织,在孵化基地的辐射影响下,加快了公益组织项目化及组织化进程,全镇社会组织数量增加了22个,增长率达23%。社会组织已成为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群众需求、化解社会矛盾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2、“青春飞扬”儿童青少年项目。项目以社工中心、良边村、泉塘社区的五点学堂为依托,以“双工联动”为基础,既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成长。组织义教大学生为五点学堂的儿童青少年提供课业辅导;社工则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活动和调查研究等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合理设计和提供切合社区儿童青少年成长需要的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截止目前,共开展活动46个,辅导个案10个,开展小组11个,组织志愿服务人次751人次,服务时数1177小时。

3、安居小区服务。红荔安居小区是xx镇泉塘社区辖区内的一个未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有约300户新莞人家庭居住于此。为推进莞人融合试点工作开展,社工中心联合爱心企业和义教团队在此开展为期一年的安居小区服务项目,围绕安居小区改善居家环境、开展课业辅导、增进亲子关系、推动自治管理等主题开展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24个,小组3个,组织义工350人次,服务人次达20xx余次。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实现程度较低。目前我镇的社会管理仍以政府为主导,大多数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薄弱,也缺乏有效的途径,同时社会工作宣传工作有待加强,在全镇的影响力不足,群众对社工中心的认知度不够,参与社会公益服务不多。

(二)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我镇购买的社会工作者不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从其他行业转做社工的人员,对于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必要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和工作技巧,因此开展一线工作时,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

(三)社工流动性大,服务成效不稳定。我镇以岗位服务的形式购买社工,社工分属4家不同的机构,多头管理和内部机制等导致社工效率不高,同时由于社工整体流动性比较大,今年有6名社工换岗或离职,造成服务衔接不足,服务成效不稳定。

三、明年工作计划及建议

接下来,社工中心将按照镇委镇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突出“服务身边人、感动身边人”的服务主题,塑造服务品牌,提升社会影响力,现工作计划如下:

(一)完善宣传载体,扩大社会合力

要利用中心现有资源,围绕社工中心整体宣传,有计划地将中心宣传片(蒲公英)、宣传册、中心展板、xx公益行动网、微信公众平台等结合起来,采用走访、接待、外展等方法向上级领导、社会大众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广泛宣传,推广中心现有服务和项目,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扩大社工中心的知名度。同时为更好的调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社工中心要强化与外界之间的关系,要围绕品牌项目和专业领域发展,通过定期组织见面会、交流会,告知爱心资金的使用情况,提升服务公信力,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加对本地商会、企业、村(社区)、社会组织等单位的宣传,组织专门项目推介会,如老人送餐、帮扶助学等,宣传公益服务,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

(二)强化业务培训,建设人才队伍

为有效提升中心服务成效,强化人才队伍,中心将有计划以“两步走”的形式对社工进行技能提升和理论强化。一是内部提升,中心通过定期组织资深社工或者专业技能教师对新进社工进行业务能力及理论知识培训,以提升社工的实务能力,同时强化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xx理工学院等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邀请其专家学者定期来中心交流,指导社工的成长。二是外部成长,组织一线社工赴香港、台湾、深圳、广州等社会工作发展先进地区轮训,通过外部交流,让社工吸取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学习工作理念及服务模式,并推动服务应用于本地,同时让社工积极自我增能,鼓励社工进行自我提升,攻读高学位,学习新技能,以促进自我成长。

(三)凝聚团队合力,扶持本土社工

为保持专业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升社会工作在群众的影响力,保持社工人才队伍的稳定,中心计划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开展团队建设,每月组织社工开展团队建设活动,以合作、协助为主题,增强社工对中心的归属感,保持社工队伍的凝聚力;二是扶持本土社工成长,以本土社工和本土社工机构发展为方向,培育更多的本地人,鼓励其参与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发展成为社工后备人才,同时扶持本土社工机构的成长,不断以项目或岗位的形式在本土机构培育社工人才,保证队伍的稳定。

第9篇

江苏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表现

为切实解决好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重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幸福工程六大体系之一,形成了一批具有江苏特色、受到老年人欢迎的农村养老模式,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不少地方的养老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区之间养老服务不平衡,有些政策未能落实到位。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养老财政资金增长相对缓慢,不少政策未能落实到位。如《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确规定,对民办养老机构要落实床位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这是社会福利化的要求,但各地的补贴标准差距较大。张家港对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建设的补贴标准是每张床12000元,运营补贴为每月100元。海门市的补贴标准是每张床1500元,没有床位运营补贴。而苏北相当多的市县对民办养老机构不给予任何补贴。

养老覆盖面偏窄,空巢老人照料缺位。全省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约450万,占农村老龄人口一半以上。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农村家庭养老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对家庭养老传统构成了挑战。不少空巢老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操持家务,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养活自己。而60岁以上空巢老人多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限于经济条件,得不到及时检查治疗。一旦生病卧床,生活难以自理。这部分老人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多数进不了社区养老院,在家又无人照料,晚年处境相当艰难。空巢老人除了日常生活得不到照顾外,更多的是精神孤独。

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民办养老机构管理落后。虽然有些民间资本看好养老行业的市场前景,但由于进入门槛比较高,往往知难而退。不少机构内部管理落后,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对老年福利机构的行业标准知之甚少,一般采用的是家庭式管理与服务方式,随意性大。有的机构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经常发生老人与养老机构及家属与养老机构之间的矛盾和民事责任纠纷。养老服务行业存在多头领导的现象,各部门分散管理,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养老服务单一,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偏低。有些乡村养老院除了有限的活动场所和零星的健身器械之外,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少之又少,更别提老人精神上的关怀与慰藉了。与物质养老相比,老年人精神需求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有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基本没有接受过社会养老服务专业培训,不具备养老护理院的专业资格和职业资格,很难提供有针对性和高质量的服务。

江苏农村养老问题产生的根源剖析

思想认识不到位,现有养老政策难以落到实处。近年来,中央和省级把解决养老问题、发展养老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人口老龄化、“银潮”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对政府应当履行的基本养老服务职能认识不到位。少数乡镇和村干部甚至把养老作为一种额外负担,片面认为这是民政部门的事。而民政部门在基层缺乏统筹协调能力,加之本身力量比较薄弱,人手和经费都无力保障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导致养老工作举步维艰。

经济基础不同,城乡、地区之间养老差异大。由于多方面原因,江苏城市与农村、苏南与苏北的差距仍然较大。苏南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对养老院投入较大,条件优越。苏北部分村级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许多中心有名无实,贴标签、挂牌子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只是为了装装门面应付检查。

养老意识较为淡薄,社会养老尚未达成共识。在农村,部分子女对老人缺乏孝心,有的老人养育了很多孩子,但子女们相互推诿,都不愿赡养老人。很多离家的子女长时间对父母不问候,不联系,不探望。不少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离开家到别处养老。有些独居老人虽然得不到子女照料,但仍不愿意进社区养老院,误认为进入养老院给人的感觉是子女不孝顺,让外人笑话,很没有“面子”。再加之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生活得过且过,有病能拖则拖,舍不得“花钱买服务”。

农村养老制度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目前,农村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之所以与老人及家属之间的民事责任纠纷不断,主要是因为政府与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关系没有理顺,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此外,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涉及民政、水电、国土、消防、工商、税务等众多部门,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发展养老服务业问题上角色混乱,缺乏统筹协调的能力。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出路

要从江苏省情出发,尽快建立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扎扎实实把农村养老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落实相关政策法律制度,强化监督检查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养老政策,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遵循。各级政府应当将养老工作纳入“惠民工程”,列为目标考核内容,每年进行检查督办。

切实加大政府对养老的投入。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的省份之一,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苏南反哺苏北的基本条件,养老投入应当更多地向苏北贫困地区倾斜。完善的保险制度,特别是长期护理险、养老补贴等资金保障制度,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政府对养老的投入应当形成科学增长机制,与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与物价水平联动。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水平、财政力量、人口年龄结构及养老资金需求情况,建立并完善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加大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力度。

严格执行土地供应政策。各级政府要将农村社区养老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土地政策,严禁改变养老设施建设用地用途、容积率等。鼓励利用闲置厂房、学校、办公楼等存量房产和土地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农村使用村级建设留用地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相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进一步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好国家现行支持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社区养老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捐赠,符合相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比例扣除。各地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要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要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也要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用电、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境内外资本举办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税收等优惠政策。

建立健全农村老人社会救济制度。加大省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村贫困老人的社会救济补贴力度。可采取现金与实物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贫困家庭的老人年龄、数量、健康状况等不同情况,确定补贴的标准和方式。同时,适当开展社会捐助活动,通过个人和民间社会团体的力量,多方筹集农村贫困老人救济金。

2.从实际出发,走养老方式多元化道路

从江苏省情看,城乡、地区发展水平不一,养老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与老人的居住习惯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全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社区居家养老利用社区的先天优势,集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具有专业、便利和成本低廉的独特优势。老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由社区提供各种专业的养老服务,既满足了老年人不愿离开家的意愿,又解决了晚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的孝心得以实现。搞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缓解养老财政的压力,把“包袱”转化为“红利”。因此,要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做到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具体服务项目。鼓励各类社会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在社区普遍建立养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

以公办为依托,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特困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不断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改革,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转给社会组织、企业或有能力的个人运营。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激发公办养老机构的活力。各地要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学校、医院等集体用房,以及民房等资源,按照村办养老院、家办托老所等形式,推进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建设。创新农村养老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想方设法让老年人有事干,在干事中主动养老,而不是无所事事地被动养老。通过创新养老模式,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真正达到老有所养的目的。

3.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江苏省人民政府《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简化手续,并在土地保障、税费减免、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亟须从多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排忧解难。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要从养老服务的竞争领域逐步退出来,从养老服务直接供应方变成养老服务购买方和监管方,把更多精力花在购买服务和监管服务上。可以采取民办公助、公建民营、公办民营等多种方式,让社会组织成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投资和运营主体。通过改制改革盘活公办养老机构、设施的存量,引入社会组织以承包、托管、联合、拍卖、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参与管理和经办,使社会组织有效承担政府委托的养老服务功能和事项。

转变养老服务提供方式。改变过去包办包管养老服务的做法,守住“保困难、保基本”的底线,把钱用来资助社会组织,用在为高龄、失能、困难老人购买基本服务上,使社会组织有条件、有空间参与养老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发展壮大。政府要引入和规范竞争机制,出台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创办、经营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国外、境外企业和个人到江苏设立外资养老服务机构,与内资养老服务机构享有同样的补贴、信贷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平衡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政策待遇”,降低入行门槛和经营风险,使社会资本愿意作长线投资,实现养老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突破关键环节制约。当前,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面临三大瓶颈制约:养老设施建设用地难落实,信贷和融资难到位,养老服务人员难招难留。突破这三大瓶颈,可以根据新修订的老年法精神,将养老用地指标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由政府划拨非营利性养老服务用地、优惠转让其他形式的养老用土地;加大资金投入,改变投资方式,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实行适度放宽的信贷政策和优惠的贴息措施;发放养老护理服务岗位津贴,建立和实行养老护理人员资质评语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专业社会工作者技术职称评聘制度,确保养老服务人员有受尊重的社会地位,有略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薪酬,有受到法律保护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从而唤起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参与养老服务的热情。

4.扩大社区养老覆盖范围,完善服务内容

第10篇

——以嘉兴市南湖区运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周星栋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海淀100084)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质量也逐步优化,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增高,老年人口持续攀升,老龄化的时代已经来临。面对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社会的养老压力也随之增加,为解决养老难题,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社区养老;养老服务;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1.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25

我国传统的家庭子女养老方式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社会的经济并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而老龄化这个现实问题又不断逼近,面对这样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如果实行社会养老,把所有的担子都交给社会,那么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显然,子女供养老人的传统养老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解决当前严重的社会养老问题了,社会也无法承担所有老年人的养老压力。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社区也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承担起这重要的职责。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很大程度地弥补社会养老和子女养老的不足,有效地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能够更好的解决老年人口数量剧增引起的养老难的问题。

1南湖区运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概况

运南社区地处嘉兴市西南面,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700多位,是一个老龄化社区,运南社区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亦处于全区比较先进的水平,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南湖区最大的“养老院”,是唯一一家获得过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的单位。近几年来,为了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三大体系”(完善“三项机制”、构建“三大平台”、推行“三化服务”),南湖区运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结合自身实际,把社区养老服务开展的有声有色,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夯实社区养老服务基础,完善“三项机制”。一是运南社区将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作为社区的工作重心,不断完善“全力推进”的领导机制。运南社区居委会常召开相关会议,总了过去的成果,规划下一步的新途径。二是为了完善具有全局性的统筹机制,近几年来运南社区结合《嘉兴市南湖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根据当地实情相继提出了很多相关政策,引导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同时让社区居民们看到政府的重视程度,使社区养老服务在居民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三是嘉兴市政府非常重视运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并为其提供了资金补助,构建激励机制。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好的养老服务环境。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之下,运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有了比较充足的运作资金。为了老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运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不断添加新设备、新设施,以供社区中老人们使用。

(2)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构建“三大平台”。首先,运南社区构建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各级机构,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服务中心管理公司,机构之间分工明确,照料中心由运南社区、嘉兴学院退休教师、社区居民共同组成管委会,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为社区中老人提供服务;管理公司则主要负责管理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培训。其次,为了使老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运南社区坚持服务平台的“便捷化”。最后,运南社区也搭建了新型虚拟信息平台,开通了一键通应急呼叫设备和老年人网络求助平台与求助热线,通过虚拟的平台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更及时的服务和救助。

(3)创新社区养老服务运作,推行“三化服务”。首先,运南社区为了使社区养老服务更“专业化”,引进专业工作人员进社区。运南社区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交由专业的管理公司负责,公司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到中心工作,同时还中心所有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将社区现有的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其次,运南社区还为老年人提供“立体化”的服务。结合服务中心中老年人的需要开展了各种丰富的活动,运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有书画室、象棋室、舞蹈室、乒乓球室,并且每周不同的时间还有不同的活动。最后,运南社区还提供“人性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社区组建了志愿者协会,在“学雷锋日”等特定日子看望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帮老人们打扫卫生。

2对运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分析

运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三大体系”实施顺利,取得了突出成果,得益于当地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创新探究。

(1)注重宣传和培训工作,打好思想和业务基础。“三大体系”实施过程中运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必要性、急迫性。因而在运南社区里有更多的人愿意担当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此外,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几年来,当地政府前前后后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文件,引导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同时让社区居民们看到政府的重视程度,使社区养老服务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2)注重对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的创新。在“三大体系”的基础上,运南社区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四项贴心服务:重视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重视老年人的保健服务、重视老年人的心理温暖服务和重视老年人精神方面的服务。

(3)注重改进社区养老服务的管理方式,首先,运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由运南社区、嘉兴学院退休教师、社区居民共同组成管委会,通过社区牵头、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提供理论基础、社区居民开展服务和进行监督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对照料中心进行日常管理。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三大体系”,运南社区引进专业团队入驻服务中心,为中心输送专业的服务人员,帮助中心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4)积极联系社会各界力量帮助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发展,包括医院、银行等机构。例如,运南社区根据老年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聘请专家进行各类养生保健的讲座;运用光大银行嘉兴支行赞助的共建资金,进一步推进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3结论

通过对运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三大体系”的分析,可以发现运南社区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成绩斐然,这离不开政府在相关方面创新探究的研究成果。运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是在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指导下开展的。运南社区坚持依照南湖区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各个相关文件的要求,制定本社区养老服务的进一步规划,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事。二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创新离不开社区中居民的支持与参与。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现状下,若是将社区养老的工作全部交予政府,无疑会导致政府财政压力的加大,也会影响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所以运南社区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号召社区各个层次的人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投入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压力。三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源于实践。嘉兴市南湖区多个社区共同探索社区养老途径,并紧密联系,进行全面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例如南湖区的街道网站上可以看到各个社区的养老最新动态,从而共同发展,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但各个社区又根据实际保持各自特色。

通过上述分析,以小见大,可以得出发展我国社区养老服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在坚持先前的传统养老模式的同时不断创新,也就是说需要在传统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推陈出新。

(2)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与促进作用,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同时,也通过法律使人们更加明确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其得到更好的推广,快速稳定地发展。

(3)加强人才培养与人员培训的力度。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的前提是需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人员。

(4)促进老年人自助与互助能力,提升老年人信心。在社区养老服务中还应该多推行一些自助以及互助服务。其实许多老年人还有不少的精力,不仅弘扬了居民之间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还大大的提升了老年人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谭英花.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11)

2刘菲.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J].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8)

3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1)

4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第1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为了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更好的发挥恒辉石化员工的精神风貌,增进员工之间的友谊与协作,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行政部特举动职工趣味运动会。下面由刘总为本次职工运动会致辞,大家掌声欢迎。

下面我介绍一下本次趣味运动会的参赛人员,他们分别是:公司总经理:刘总、李总,财务部:刘全霞、公艳,行政部:姜卫强、张本富,前台接待刘太霞,销售部:熊桂龙,张继飞,司机:魏广、李春欣,仓库杨进粉以及加油站全体人员。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预祝各位员工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比赛开始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本次趣味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本次运动会共设4个比赛项目,分别是袋鼠力接跳赛,捆绑行走比赛,双人顶气球,托乒乓球比赛。获胜的团队和个人给予丰厚的奖励。

希望各参赛队和全体参赛人员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在赛场上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展现出恒辉石化公司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队伍素质。

下面我宣布,恒辉石化第一届职工运动会现在开始。

在大家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趣味运动会顺利完成。整个比赛过程紧张激烈又趣

味横生,硕果累累。下面开始宣读比赛成绩。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参赛团队和个人表示祝贺。下面,进行颁奖。

首先进行的是袋鼠跳接力赛团队奖的颁布:

请公司总经理为他们颁发奖品。他们的奖品是每人高级保温水杯一个。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祝贺他们下面进行捆绑行走比赛奖项的颁发:他们的奖品是高级羽毛球拍一副。请公司总经理为他们颁发奖品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祝贺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进行双人顶气球比赛奖项的颁发:他们的奖品是夏季凉枕一对。请公司总经理为他们颁发奖品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祝贺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进行托乒乓球比赛奖项的颁发:

首选颁发的是第二名他们的奖品是吹风机一个。请公司总经理为他们颁发奖品

下面颁发的是第一名他们的奖品是电风扇一个。请公司总经理为他们颁发奖品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祝贺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有请刘总对本次职工运动会做总结性致词。掌声欢迎!

公司职工运动会到此结束。最后祝大家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大家不要走开,全体员工一起合影留念。

【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选手、各位老年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为提高辖区老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促进辖区单位友好交流,构建活力和谐社区,丰富辖区单位的业余生活,现联合辖区单位:黄鹤楼街彭刘杨路社区、武昌区老年大学、 楚林宾馆共同举办以我爱黄鹤居家养老,真情志愿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志愿者趣味运动会。

在这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阳春时节,我们满怀豪情走到了一起,踏着时代的节拍,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志愿服务汇聚起推动黄鹤居家养老发展的正能量,我们点燃希望在这里相聚,请允许我代表黄鹤楼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向运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运动会的召开提供场地的武昌区老年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本次运动会的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表示崇高的敬意!运动会让辖区单位更加团结一致、奋发向上;运动会让我们发扬黄鹤楼街居家养老和谐共建幸福家园持之以恒的精神!

现在我宣布黄鹤楼街辖区趣味运动会开幕式现在开始,

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有请参赛队入场。

一、参赛队入场

现在正昂首步入会场是彭刘杨路社区工作者队,看彭刘杨路社区工作者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永不止步的精神。它向我们昭示着彭刘杨社区工作者的成长,也象征着着彭刘杨社区永争第一,奋勇前进的脚步。紧随其后的是米兰国际队。这是一支英勇顽强的队伍,他们雄姿勃发;接下来入场的是各参赛队,迎面走来的是黄鹤居家代表队、大成生鲜市场代表队、黄鹤楼街工商、城管执法大队代表队、黄鹤楼街社区安保队员代表队。

看,那整齐的队伍,矫健的步伐,洪亮整齐的口号声、是那么地坚定有力。他们自信!他们勇敢!他们坚毅!他们奋发!他们执着!相信,在这次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定会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发扬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展示自己的风采,增添新的光彩,创造更多的辉煌!

本次运动会的裁判是:黄鹤楼街工商所所长余富、城管执法队队长程建华,他们是担任本次运动会所有比赛裁判工作的裁判员。他们是赛场上公平、公正代表的化身。

各代表队入场完毕,现在进行大会第二项,由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队长胡美君宣读倡议书。下面进行大会第三项介绍在场领导嘉宾,参加本次趣味运动会的领导有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光临。接下来有请彭丽

华宣布本次趣味运动会的比赛规则。有请每位代表队派出一名选手进行抽签。。。。。。

趣味运动会,比赛永远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参与、竞争和配合,此次运动会,虽然时间不长,但丰富了我们的业务生活,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乐趣,既锻炼身体,又相互配合,黄鹤居家养老志愿者趣味运动会是起点,也是一种志愿者积极参与互动的机会,我们相信以后这种活动会越来越多,因为黄鹤居家.真情关爱.共建和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运动会至此结束,下次再见!

【三】 各位运动员、裁判员,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在这山花浪漫、春风送暖的季节,我们迎来了自己的体育盛会。在此,我们首先向运动会前期准备中所付出的劳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为的运动会,她既是对同学们水平的大检阅,也是我们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进行比赛、学习和交流的好机会,更是展示同学们顽强拚博、奋发进缺的体育精神的大舞台。

所以,通过这样的比赛,我们得到锻炼的绝不仅仅是运动员,运动员只是我们每一个班集体的代表,在他们的身后有我们全班同学的喝彩和掌声。所以,也可以这样说,这样的比赛,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我们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她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激发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把自己看成比赛的一分子,把自己的热情容入到自己的集体当中。

在这里,我们预祝本次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裁判员介绍,运动员入场等等)

闭幕词:

为期天的运动会,在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裁判员的辛勤工作和全体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已经顺利完成了各项比赛。

这次运动会开得紧张、热烈、紧凑、顺利,运动场内,运动员们比技术、比团结、比毅力,运动场外,观众们比纪律、比爱心、比服务;这次运动会不但赛出了水平,振奋了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会凝聚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展示了我们集体的力量!

在此,我代表运动会组委会和全校师生向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班级致以热烈的祝贺!对为运动会顺利进行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工作人员、裁判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次运动会上,同学们发扬了我校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光荣传统,在赛场上创出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这体现了我校师生不仅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而且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些是我们今后走向成功的保证,也是我们未来创业的基矗

第12篇

即墨实验高级中学2021年“学雷锋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坚持立德树人,同心战“疫”,共铸勇于担当与行动报国的中国力量。我校拟于3月举办“与时俱进学雷锋灾难面前勇担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深思本次灾难中展现出的国家力量、制度优势,厚植爱国情怀;向战“疫”过程中涌现出的新时代 “雷锋”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心、勇于担当,自强不息,奉献祖国。

二、活动主题:与时俱进学雷锋 灾难面前勇担当

三、活动时间

2021年3月

四、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

3月5日晚,学校召开“与时俱进学雷锋灾难面前勇担当”学雷锋实践月活动 线上动员大会。

(二)活动实施

1、召开“学习英雄担当作为”主题班会。3月8号(周日)各班组织线上主题班会,组织学习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团体)事迹。

2、“一封书信传深情”活动。高一高二每位同学写一封题为“致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的信,不少于800字,3月9日前交给班主任。

3、开展 “灾难带给我们的思考”主题征文比赛。可从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科技力量等方面切入。引导学生树立求学报国的远大志向,珍惜时间,珍惜当下,不负青春。

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请各班于3月16日前将征文电子版收齐交语文老师,每班推荐优秀征文5篇,年级汇总后学校统一评选一二三等奖予以表彰。

4、组织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各班团支部倡议本班同学自愿向疫区捐款,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

5、做家务,献孝心。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居家小主人,给父母添小幸福。

6、成立线上学习互助组。各班组织成立学习小组,同学之间线上互相帮助,答疑解惑,共同提升,携手向前,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

四、总结表彰

1、评选美德少年。每班推选2名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参加学校“美德少年”评选。